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品追溯解决方案

产品追溯解决方案

时间:2022-10-10 05:2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品追溯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品追溯解决方案

第1篇

目前,群科的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物流业和零售等领域。群科以其专业化的系统工程产品和技术服务,帮助客户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在业界的知名度不断上升。施磊,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曾先后参与创办上海先达条码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长期担任上海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创办上海群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至今,对于条码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图书和医药物流方面均有成功案例,近年来主要从事自动识别技术在汽车轮胎行业的生产和物流领域的应用。

记者:条码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物流中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目前的应用状况如何?

施磊:条码识别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物流领域中的使用非常广泛,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仅就汽车轮胎行业而言,目前条码技术在汽车轮胎生产与物流中都有成熟的应用,尤其是国际上几大轮胎巨头普遍采用了条码技术,国内轮胎厂家从2000年左右开始引入条码技术,在经历了一些曲折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轮胎的条码化管理,主要是使条码对应于轮胎的胎号(分批号和序列号),以实现轮胎的单品管理,在轮胎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追溯等不同环节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信息记录。目前,国内轮胎企业采用的条码化胎号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轮胎生产过程的信息采集、记录和轮胎售出后的产品追踪等方面,其作用主要是达到汽车行业ISO9000和ISO16949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追溯的要求。此外,国内的应用还有特定的针对性,比如,有效地解决了产品的违规跨区域销售问题,防止“串货”现象的发生,规范了市场行为;对轮胎售后服务中的“三包”规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减少了假胎的数量,将以假乱真的理赔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记者:对于汽车零部件物流,贵公司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和产品?获得的市场效果如何?

施磊: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群科主要为汽车轮胎企业以及相关物流企业提供基于条码技术的胎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相关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并有现实的投资回报模型。

例如,群科为上海双钱轮胎实施了基于生产和物流追踪的轮胎条码化管理解决方案。系统于2006年7月中旬上线,成功地解决了上海双钱的轮胎销售中经销商串货问题,使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同时也解决了产品售后服务中“三包”理赔的风险控制问题,减少了假胎的数量。从经济效益上评估,以前,上海双钱年销售额40多亿元,仅“三包”理赔金额就高达3.8亿元,约占销售额的10%。在使用条码技术对每个轮胎做到有效识别后,去年销售额达到62亿元,而理赔额却只有几千万元。上海双钱当年就收回了系统投资,并对群科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目前,我们正在为广州华南等轮胎企业实施轮胎条码化管理解决方案。

记者:一个完整的条码解决方案一般涉及哪些技术和设备?建设难点在哪里?其中,群科有哪些核心技术与产品?

施磊:条码解决方案一般涉及条码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接口技术等,相关的设备有小型机或服务器、无线网络、无线条码手持终端、磁盘阵列存储等。系统建设的难点是:是不是适合行业应用,ROI(投资回报率)是否满足客户要求。群科在多年的条码技术推广过程中,基于来自几十个项目的实践经验,掌握了条码技术应用的核心技术,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使我们能够低成本地完全解决了条码和胎号对应的技术难题。

另外,RFID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物流领域也开始使用,尤其是在周转器具上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也有ROI模型了;具体应用中注重流程和细节,就会有理想的回报。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采用RFID的风险相对条码而言还比较大。

记者:贵公司的条码解决方案有什么特点和优势?评价一个优秀的条码解决方案的标准是什么?

施磊:既然是解决方案,那它本身应该是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所以应该是很容易获得支持和应用的。群科的条码解决方案的特点是通过自行研发的贴标机很好地解决了条码和胎号的对应问题。同时针对行业特点解决行业的热点问题,因此投资回报率很好。目前,我们已在轮胎行业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谈到应用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客户。据上海双钱的刊物《轮胎与制皂》2006年11月号的评价是:群科“开创了国内轮胎行业条码成功应用的先河”。我想,这代表了客户的满意,也体现了群科方案的价值。

关于怎样衡量一个优秀的条码解决方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可以量化评价的指标应该就是投资回报率,即投资回报周期有多长。这是最客观的标准,而主观的标准是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实际上解决方案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论: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群科希望通过以往客户的评价和口碑来让用户了解,这样时间可能有点长,但是真实性会较好,自我炒作不是群科认同的方式。

记者:计划在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中采用条码解决方案时,您认为应该如何选择供应商?供应商需要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施磊:目前,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对于IT管理系统缺乏专业的判断力,要想正确评价就更勉强。所以,我们建议在选择解决方案和供应商的时候,最好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提供帮助,并且解决方案供应商一定要有成功案例,作为全面评价的依据。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供应商应考虑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汽车零部件是汽车的组成部分,由于零部件的质量关系到汽车的质量,所以质量追溯是关键,因此条码解决方案要着眼于从生产、整车装配直至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实时记录和安全保存。

第二,在实施条码解决方案时,如果有ERP、PDM、PLM等系统相配台,效果就相得益彰。以上海双钱例,上海双钱本身就是全国信息化百强企业之一,企业信息化已有充分的基础.实施条码解决方案是架构在其成熟的JDE(什么意思?是供应商吗?)的ERP系统基础上的。条码解决方案相对独立,但是又同ERP高度集成,使得原先大量的原始数据准确、及时地导入到ERP中。结果又反馈到条码系统中,相互支撑,效果明显。

最后,条码解决方案对企业管理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在流程上进行优化,必要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上海双钱在实施条码解决方案的初期,由于工人操作不熟练和流程优化没有到位,所以影响了大约百分之一左右的产量。但是上线后,群科和上海双钱对于作业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统筹的方法进行改进,使产量恢复到上线以前的水平,并达到四大理想目标:操作人员效率提高;管理人员及时获取现场信息指导生产;质量追溯即时完成;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记者:条码解决方案在国内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中需求状况如何?群科在汽车零部件物流领域有何战略规划?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型制造业;数字化项目制造;大规模定制

一、引言

当前中国项目型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得益于两大原因。一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从2000年的36.2%提高到了47.6%,但是和国际平均6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和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差距更大,所以未来20年加快推进城镇化将成为项目型制造行业的主战场。其次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加大,2009年在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建设规模达到了64.7万亿,比上年增长29.8%;而项目型制造业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仍会在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适应个性化需求、解决客户最终目标为导向的EPC模式(设计、采购、生产、建造、安装、维护、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项目型制造模式;项目制造是一种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制造模式。项目制造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其产品(如大型专用设备、飞机、船舶和坦克等)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项目制造具有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对资源计划、能力平衡、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要求高等特点。

数字化项目型制造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项目管理思想为核心的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供应链、项目生产、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重点支持项目管理与业务的集成、支持多种及其混合的制造模式(如按单设计、按单组装、按单生产、预测生产、预投生产、项目关键件计划等),强化基于项目的计划排程和优化,强调项目驱动的采购和物料控制,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的管理和基于项目的成本控制。而国内项目制造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十分显著,尚未走出传统工业的大量消耗资源老路。而传统ERP管理还无法支撑数字化制造需求。因此,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技术管理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客户管理为主线的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已成为支撑新型现代项目型制造业的转型最重要的手段。

二、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的全流程管理

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围绕整个项目制造的全程规划、执行、监管和控制,主要适合于合同制造和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型制造企业,同时在航空、国防、船舶和钢构也需要项目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

首先是项目前期的客户需求管理,包括投标、商务和技术报价、项目可行性论证、客户订单管理;其次是技术设计管理,包括产品配置管理和两层工艺路线设计、工程变更管理和生产准备;第三是项目生产制造管理,包括项目网络进度控制、项目生产计划、外协管理、装配或部装的管理、项目成本控制;第四是项目敏捷供应链管理,包括预采购计划、协同生产和供应计划、发运过程跟踪、项目质量追踪追溯;第五是项目的安装和交付,包括现场安装管理、现场调试管理、产品交付和售后维护服务支持。

因此, 数字化项目制造解决方案重点包括技术管

理(物料主文件ITEMDATA、物料清单BOM、工艺路线ROUTING、参数化产品配置管理、工程变更等)、敏捷询单、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能力需求计划CRP、车间作业控制SFC、支持流水线的重复式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检验和试验、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的追踪和追溯)、能源管理、敏捷询单、样品管理及协同生产。

数字化项目制造特点决定了信息化解决方案还必须具备以下性能:①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解决方案的敏捷性是项目制造企业的主要竞争能力;②安全性,因为项目制造的产品是以装备、国防、航空航天为主的国家重点行业,因此在这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③可靠性要求高,对于大型复杂项目,数据量大、数据维护困难,与PDM或PLM系统集成是保证数据同步的及时性、一致性,准确性要求高,减少手工干预并减少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④灵活性,项目制造企业的产品复杂,涉及的领域多,因此不可能由一个软件或一家软件提供商解决所有的项目制造问题,所以解决方案必须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可配置性、可操作性。

三、数字化项目制造的关键技术

虽然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项目制造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问题有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粗放式的管理没有根本转变,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尚未走出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产业集中度低、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工业改造的结合度低,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即使实施了ERP管理的项目制造企业尽管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使用不方便、成功率低等现象,抛开企业对信息化不重视、或者实施规范性差等原因,针对采用通用ERP软件的项目制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本身的主要问题是:①关键需求缺乏适合的解决方案,例如由于无法事先预测顾客可能要求的所有产品配置,结果造成大量人力输入一些只能用一次、甚至从来没有客户订购过的产品,造成效率低下和过高的维护与管理成本;②软件功能与项目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匹配,例如缺乏项目进度监控功能,容易造成订单脱期;由于缺乏动态的成本预测,造成产品报价的盲目性;③缺乏熟悉项目制造企业特点的高级管理咨询顾问,无法理解两层工艺路线;④项目制造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没有和项目制造企业战略转型接轨,例如向联盟体协同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因此,数字化项目制造的关键技术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1)基于敏捷询单的项目报价管理:敏捷询单(Agile Order Response,简称AOR)技术是面对客户的询单和招标请求时,应用异构环境工作流技术使制造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客户需求,并对这些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并及时回应客户的请求。主要特点是: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快速排产计算来预测交货期;快速的成本估算和报价;使客户能够了解项目订单的生产进度。

(2)支持大规模定制的技术管理: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又称为大批量定制)是一种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高速度和低成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的生产方式。首先它能够生产大量的不同变体产品,其次满足客户做期望的各种可能的、特定的最终产品,第三由于是大量生产,因此制造成本是低的项目制造产品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型。

(3)支持工程变更的PLM/PDM集成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是一个用于追踪和管理零件配置、物料清单还有版本和产品设计历史的系统。它设计版本,分发设计数据到多个生产基地,并且以闭环的方式管理对设计的变更。它提供的基础功能来控制设计循环流程和管理变更。PLM/PDM还必须与ERP集成。

(4)支持参数化的产品配置管理:参数化产品配置是

在模块化设计的基型产品基础上,通过变型设计和模块化组件的选配实现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最终产品组合的过程。依据用户指定的规则对产品结构进行匹配,生成最终配置产品的物料清单BOM、物料属性、事物特征表、工艺路线等。它把产品定义的全部数据,包括几何信息、技术说明、工艺文件、合同订单和质量文件等,都与产品结构建立了联系,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知道某一项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5)支持两层工艺路线的工艺路线管理技术:两层工艺路线主要是指大型成套装备横跨各部机和设备专业制造工厂生产协作的第一层工艺路线,和各工厂内部各工步组成的第二层工艺路线。从项目管理的解决方案的角度,第一层工艺路线设计实质就是项目工作结构分解WBS的制定,而第二层工艺路线设计就是项目活动的定义。因此,要支持两层工艺路线关键必须实现多项目进度协同技术。

(6)支持多工厂的生产进度计划:项目型制造业的多工厂的协同生产是最普遍的特点,数字化项目制造必须支持两层主生产排程,上层主生产计划重点解决以总成套为主的跨各专业制造工厂之间的协同多工厂生产计划,第二层主生产计划是各专业厂内部的主生产排程。

(7)支持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合同管理: 按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简称ETO,又称为按订单定制、专项设计)是一种根据客户订单进行产品设计、采购、制造、装配、发运的生产模式。客户在招标或下订单时提出产品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参数,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设计结果经双方认可,签订合同后才进行生产、采购、装配、发运、现场调试、交付、后期运行维护支持。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合同管理重点是按照项目各阶段进度实现价值的资金计划、结算、支付、决算的管理。

(8)基于项目看板的项目定义:项目看板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实时管控,重点支持项目制造现场的视频监控与隐患分析、资源优化配置和制造信息实时公告。

(9)支持WBS的项目资源计划:项目制造中必须实现设备、工装模具、资金、关键工种技工等项目关键资源计划,而基于工作结构分解WBS驱控创新技术是实现项目资源计划的关键,因此必须突破传统项目管理软件无法实现的企业级多项目物资需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资源优化和业务流程协同。

(10)支持软/硬追溯的项目MRP:项目MRP(Project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在项目型制造中,创新的提出以单个项目或订单为需求进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报价中的交货期预测,以及频繁插单的项目生产计划安排。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可对项目中的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追踪。这里的硬追溯指所有的库存的物料都必须和项目号联系在一起,软追溯是指每个物料都是为每个项目通过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所分配的。

(11)支持高级计划协同的供应链管理:项目制造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高级计划与排程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简称APS),并通过高级计划系统(APS)生成准确的生产计划和排程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APS与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不同,它试图在直接考虑潜在瓶颈的同时,找到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可行最优(或近似最优)计划。

(12)支持子项目招标的采购管理:项目型制造的采购管理还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专业分包,因此通过信息化实现子项目招标流程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关键。

(13)基于BI的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采用商业智能BI技术建立项目风险监控的指标和模型,可以及时预警报告给风险责任人。

(14)基于灵动项目成本的成本控制技术:项目制造中除了采用赢得值技术实现项目预算和实际项目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获得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以外,更需要的是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而实时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15)支持按项目/任务采集的质量管理:按项目的质量数据采集方法不仅包括项目产品和设备的质量的数据采集,更关键的是从材料源头批次号、炉批号的数据采集开始,它是项目质量的追踪和追溯的基础。

(16)支持按项目控制的物流管理:在项目制造中,有时客户和项目制造商对跟踪和转移物料有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对库存的物料按项目进行分配,指定该物料只能用于某个项目,项目经理可以随时查看该项目所有物料的库存情况。按项目分配库存的物料时每个在库存中的物料(除公共物料和未分配的物料以外)都必须记录该物料对应的项目号,同种物料不同项目中不得挪用,除非做借用或转移到另一项目的处理,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将按项目分配的物料做批量转移处理。

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攻关,重点解决项目制造快速投标报价方法、项目制造产品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型、PLM/PDM与ERP集成技术、产品配置的自动生成工具、两层工艺路线的维护与应用模式、项目合同管理体系、项目看板的运用技术、项目资源计划的方法、项目MRP的计算、项目制造的供应链管理、多工厂生产计划排程问题、子项目招标的采购管理、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手段、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按项目的质量数据采集方法、交期控制下的发货管理、基于预防性/预测性维护的设备维护管理等关键需求,从而提升项目制造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项目制造企业服务价值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项目成本控制能力,从而扩大项目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

四、结语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特威盾门业、河北宏业、华鹏集团、音飞货架、捷森成电机和六维物流设备等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①客户化设计要求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传统的企业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同的产品,而项目型制造企业的产品都是客户定制的,每个客户对产品都有着比较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项目型制造产品的可重复性利用性很低,客户化设计工作量大,生产准备周期长,制造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多。因此,项目计划和任务的调整和变化、工艺路线的细化、工程变更、订单拆分、例外情况发生是经常性的。②精细化管理与项目型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匹配,例如缺乏项目进度监控功能,容易造成订单脱期;由于缺乏动态的成本预测,造成产品报价的盲目性。③项目型制造的产品很多需要在客户现场完成安装,以每个部件组装为小节点,安排各部件、零件、毛坯的投入/产出数量和时间;同时还可能采用预投、库存计划、外协、提前采购等手段保证交付,由此配套成为生产最大的瓶颈。④单项管理无法支持项目型制造企业战略转型接轨,例如向联盟体协同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其中江苏六维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信息化实施实现了面向客户需求的敏捷报价系统(创新地提出了快速技术响应、基于动态成本的快速报价、交期评估功能)按项目的精细化合同管理、全程项目制造的进度跟踪、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参数化产品配置、项目派工单、与立体仓库软件的ERP集成,使得企业实现了销售增长83%、利润增长139%、成本压缩60%及订单兑现率提高75%。

参考文献

[1] 李伯鸣. 大型工程建设企业的联盟体资源计划(URP)系统的总体架构. 2010中国建筑业年鉴,2011.3.

第3篇

提前布局,业绩跑赢大盘

会上,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负责人徐骏介绍,2013年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讲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其传统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公司提前布局,前几年培育的一些新业务,去年均成为了新的业绩增长点,让公司的业绩远远跑赢了大盘。“2013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丰收硕果的年份,这归功于我们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徐骏说。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2013年除了传统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定的业务基础之外,新的业务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关解决方案和服务类的业务,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中国原创的产品和市场方面,取得了接近于三位数的增长;在行业转型、地域的重新规划方面,也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另外,公司对英维思集团的并购,也给施耐德电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2014年,徐骏对宏观经济表示了谨慎的乐观。对于公司业务方面,他提到除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外,还将继续深化地域的转型和行业的转型。他指出,在新产品方面,2014年将是施耐德电气有史以来推出新产品最多的一年,特别是在中国。“我在施耐德电气工作了十几年了,从来没有任何一年看到在中国有这么多的产品推出”,徐骏说,“在地域转型方面,国家的战略在走向西部,毫无疑问,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点也在向西部转移;在行业方面,矿业、建材、冶金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投资的瓶颈,甚至负增长,但是国家在基础能源、食品饮料、高端OEM制造业,比如机器人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投资,形成很多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积极做好行业转型。”

三大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商场如战场,“以‘变’求发展”,是众多领军企业商战中不败的秘诀。徐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特别提到“变革”二字,他说:“施耐德电气在不断地迎接新的变化,‘变革’是施耐德的DNA”。正是基于“变革”的理念,施耐德在其产品中赋予了更多的价值,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客户的认可。

PlantStruxure PES是施耐德电气推出的新一代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它将PLC/ SCADA具备的易用性、开放性等诸多优势特征,与传统DCS的系统集成、统一数据库和诊断功能集于一身,并且整合了能效管理功能,它不仅满足当前生产设施的需求,还针对不断提升的能源管理要求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Modicon M580是施耐德电气的全球首款ePAC产品,它是施耐德电气 PlantStruxureTM协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odicon M580完全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连接和通讯,能够使得设计、实施以及运行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活性、透明性和安全性。

ATV御程系列是施耐德电气推出的首款以服务为导向的变频器系列,它可以与PlantStruxureTM协同自动化架构实现无缝系统集成,通过内置网络服务器,实现能源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工艺性能改进等嵌入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数据来提高企业级能源和资产管理应用的灵活性、处理能力和性能。

企业并购,重在“优势互补”

企业并购也是施耐德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3年7月31日,施耐德电气公司宣布以50亿美元价格收购英国英维思集团(Invensys PLC)。英维思主要专注于工业软件、系统和控制设备制造方面,帮助优化客户的运营绩效和盈利能力。2014年1月20日,施耐德正式完成了对英维思的收购,不过,两家公司产品和业务间的整合,可能还需要半年到1年的时间。

在谈到对英维思集团的收购时,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高级副总裁David Orgaz说:“从软件业务上看,两家公司的软件产品整合在一起,我们能够成为在工业领域全球领先的软件公司;在过程控制方面,两家公司的产品加在一起,可以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加强大;从DCS角度来说,我们两家的产品有很强的互补性,离散的DCS解决方案我们使用PES,而在比较传统的DCS领域,我们则拥有FOXBORO。因为FOXBORO可能更适用一些非常传统的过程领域,比如石油化工;而在一些混合控制的领域,比如食品饮料、水和污水、还有一些基础设施等,可以用PES来实现。”

施耐德电气曾于2011年完成了对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那次收购使得施耐德在占全球中压变频器市场约40%份额的中国市场占据强势地位。

抓住机遇,助力食品产业升级

食品饮料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在过去20年间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低迷、出口贸易下滑的情况下,食品的出口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质监总局3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食品出口总额达到了580亿美元,较2012年度增长了12%。食品行业的出色表现,再加上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食品质量安全”和“两化融合”为驱动力,大大加快了食品饮料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让众多有远见的商家看到了无限商机。施耐德公司电气也不例外,面对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发展趋势,施耐德电气积极部署行业发展策略:一是通过提供先进的过程控制引入全价值链管理工具,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开发与推广管控一体化,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强“两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三是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引入节能增效服务,帮助实现行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经济。

其实,施耐德电气在食品饮料行业的业务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除了传统的过程与机器控制、配电系统外,公司还针对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出了差异化的创新解决方案,致力于为食品饮料企业提供可视化的全价值链管理工具,帮助客户实现食品安全、卓越运营、精益能效及可持续发展。其中,施耐德电气食品追溯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从农场到餐桌”、“从执行到规划”全过程完整的追溯,以达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责任可追究”的目标。

第4篇

关键词:麦咨达;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生产者行为约束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5.014

Abstrac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major event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a major issue of national food security. Years of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key to achieve the safe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field to the table is how to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behavior of producers. The Star Farm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mpany, relying on a strong market channel advantag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dome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carry out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production to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tering the supermarket by market means, by maximizing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 aspects of each of the value chain to ensure the interest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process control. This approa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Key words: Star Farm;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producer behavior constraint

1 麦咨达的产生与发展

2007年,在商务部“农超对接”项目的推动下,德国麦德龙集团开始探索生r农产品进超市的路径,并与商务部签署了备忘录。最初,麦德龙的做法也是派采购员到产地直接选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但是效果不好,于是萌发了成立专业部门进行生鲜农产品采购的设想。麦德龙德国总部也希望减少供应链环节,于是在2007年11月成立了麦咨达农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咨达)。麦咨达是隶属于德国麦德龙集团中国总部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之初总部设在安徽合肥,2015年搬到上海。

近10年来,麦咨达以麦德龙这一大型商超平台为基础,倒逼生产者改变生产行为,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同时探索出了一套整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持续的培训服务模式,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安全管控。麦咨达与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建立农超直对的合作伙伴关系,还与国际农业、加工等多领域的技术服务公司合作,为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为有需求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提供全程生产指导的增值服务,以确保他们生产的生鲜产品满足麦德龙销售终端的质量要求,在帮助他们把好农产品质量关的同时,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卖场到客户都达到消费者安全的要求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农产品消费体验,同时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麦咨达可追溯的单品从2008年的2个增加到2015年的4 000多个,可追溯产品在麦德龙超市销售额从2011年的10.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亿元。

2 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建立了麦咨达食品安全评价标准

麦德龙是我国第一家并且是唯一一家在下属所有商场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体系)并通过认证的零售企业。麦咨达本身就是国际食品标准(IFS)亚太地区的办公室,对食品安全国际标准非常熟悉。麦咨达参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国际标准的评分标准做了部分调整,形成了“麦咨达”标识的食品安全标准。据介绍,麦咨达标准为达到国际标准的70%。麦咨达参考的国际标准主要有5个。一是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lobal GAP)。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源于欧洲,主要用于对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和出口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只有获得Global GAP认证的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才能进入大型超市。二是国际食品标准(IFS),覆盖所有加工环节的国际性标准。这个标准源于德国,欧洲700多个零售商都认可这一标准。相当于市场主体制定的标准,IFS亚太地区办公室设在麦咨达,主要负责市场、技术、成员管理工作。三是MAS加工食品标准,即麦德龙加工食品准入标准。四是70% GFSI BL+IL。GFSI是“全球食品安全倡议”,是由世界各国与食品供应链相关的零售商、生产商、服务提供商及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国际性行业合作组织。BL+IL是指GFSI的基础标准和中级标准。五是MAS PP标准。这是麦德龙总部对初级农产品供应商提出的统一要求,与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的要求相近。

2.2 建立了麦咨达食品安全与追溯体系

为了让消费者确信自己从麦德龙超市所买到的产品是安全的,麦咨达启动实施了可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构建了麦咨达食品安全与追溯体系。麦咨达食品安全与追溯体系包括4个子系统:数据库系统、控制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可追溯展示终端。

(1)数据库系统信息的录入、上传、检查、日常维护等都通过数据库进行控制。拥有了数据,就掌握了市场先机。数据库系统起到大数据的作用,目前麦咨达食品安全与追溯数据库系统搜集了4 000多个单品、400多个供应商的所有信息,包括农场的信息、农场主的信息、照片,产品种植、养殖所有过程的照片。

(2)控制系统控制所有供应商的检查报告、证照监测、追溯码管理、数据总结、数据分析等。

(3)供应商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将供应商信息录入到系统的平台,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地址、产品、相关照片、供应商追溯码上传等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检查报告的自我管理。

(4)可追溯展示终端让消费者更便利地查询,目前有4种查询方式:网络查询、微信查询、App查询和终端机查询。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农产品的6个方面信息。一是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名称、所在地;二是产品信息,主要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三是源头信息,即这个产品的生产者是谁,居住何地等;四是工厂情况,包括生产加工流程;五是监测报告;六是流通环节信息,可以看到产品是通过什么运输渠道运过来的,运输过程的温度等。

2.3 以服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

2.3.1 供应商评估 筛选有潜力的生产合作社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主要是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麦咨达对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评估包括风险评估和发展潜力评估。首先,供应商要有直接对应的生产基地,这是基本条件。其次,对农产品供应商(基地)从法律法规、水环境、土壤、生态等多方面进行风险评估。第三,按照麦咨达采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标准对生鲜供应商进行打分,只有得分超过70分的供应商才能够进入培训业务环节。对初级农产品供应商使用的标准是MAS PP,对加工产品供应商使用的MAS Food标准。自2008年以来,麦咨达每年评估供应商的数量从2008年的10家增加到2015年的1 000家(图1)。每年接近1 000家现场评估,达不到的要去改进,对已有供应商进行培训,使其获得麦咨达食品安全标准。通过持续的努力,生产供应商的评分情况逐年变好,从2010年的63分增加到2015年的79分(图2)。

2.3.2 供应商培训 帮助合作社培育自有品牌蔬菜供应商的差异性比较小,很难通过淘汰的办法来筛选,因此,麦咨达采用培训提升的办法,使其达到麦咨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麦咨达充分利用当地高校和农技推广中心的人员、设施等条件,整合多方资源,组建了一个由农技质量培训师为主体的工作团队,通过关注细节、全局思维及高效工作,依据麦咨达质量保障体系和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针对蔬菜、水果、肉类、干货,针对部分标准评估分值较低的供应商提供专业化生产培训与辅导。具体来看,麦咨达培训的方式多为农场现场培训,对供应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安全、可追溯两个方面,质量安全涉及的标准主要有全球GAP、MAS加工食品标准,70% GFSI BL+IL标准和MAS PP。可追溯的培训主要包括可追溯系统的使用、数据旌吞跣温胂低车牟僮饔胗τ茫育苗、养殖、病害、饲料、加工、包装、物流及市场运作等全方位的培训。

麦咨达通过培训实现了提高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优化降低他们的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及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供应商的经营效益。目前,麦咨达培训的供应商企业达到400多家、农场5 000多个,涉及农户20 000多户。

2.3.3 咨询服务 搭建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在农产品从农田到卖场的过程中,麦咨达还帮助部分有需求的供应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让他们提高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麦咨达提供的咨询服务包括四项:一是质量与安全服务;二是运输与保鲜技术;三是技术与体系;四是污染物处理。

麦咨达为技术服务商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场搭建了平台。麦德龙与德国拜耳作物科学(Bayer Crop Science)、美国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荷兰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Rlik ZWAAN)、英国联合农产品集团(AB Agri)、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美国艺康集团(ECOLAB)、美国希悦尔公司(Sealed Air)、瑞士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 S.A.)等跨国公司合作,重点关注农业相关技术问题,从农药、种子、病虫害防治、消毒、包装、精准探测、延长保质期等都形成了一套技术解决方案。

麦咨达公司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物流平台,把同一区域符合要求的产品集中在一起,以统一物流的方式配送到销售终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麦咨达主要为蔬菜、水果、大米和猪肉的供应商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了他们的收益,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从麦咨达公司对18家4S供应商的监测数据来看,大米的生产收益增长达到14.5%,蔬菜为13.7%,水果为2.7%,猪肉为0.6%;大米的成本降低幅度最大,为8%,其次为蔬菜,生产成本降幅达到7.7%,水果和猪肉的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分别为2.2%和1.2%(图3)。

3 几点启示

麦咨达公司以市场的思维,依托自身的渠道优势,通过为农产品供应商提供培训咨询等增值服务的方式,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包装、物流、进入商超的整个产业链条整合为一体,从源头控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产业链有效管控,同时缩短了产业链条,降低了生产者和渠道商的成本,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麦咨达供应链全程管理的主要启示有以下四点。

3.1 渠道优势是约束和改变生产者行为的无形之手

生产者按照标准进行农事活动是食品安全供应链管控的关键。长久以来,我国小农生产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对接市场方面一直是短板,在实现农产品可追溯方面也存在较大技术和经济障碍。在没有与市场直接对接的情况下,生产者通常是有了标准也很难完全贯彻执行。麦咨达制定的标准能够推行下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麦德龙自购商超这一巨大的市场平台优势。

麦德龙集团是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在全球32个国家中经营现购自运制商场、大型百货商场、超大型超市、折扣连锁店、专卖店等,在中国有82家门店。2015年麦德龙在中国21个城市的39家门店开通了网上商城电商业务。2014―2015年,麦德龙集团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达到219.44亿元,同比增长17.4%。如此强大的渠道优势,使得生产供应商更愿意保持诚信,以求与麦德龙建立长期合作P系。

3.2 搭建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生鲜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生产前端,而直接寻找符合标准的生产供应商的成本比较高。针对这一问题,麦咨达搭建了技术供应商与农产品生产者的平台,整合了农业技术推广、种子、化肥、农药、包装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供应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增值服务的方式提供给有需要的生产基地,帮助生产基地成长为能够达到标准的合格供应商,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生产安全。北京市发展公平贸易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试点正是以“消费支持”为核心理念、以市场方式实现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的平台,在这一平台里,政府应推动农、商等多部门联合,扶持和整合优质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市场主体,搭建社会化的农业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农民生产合作社等农产品供应商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解决方案;搭建一个具有市场渠道优势的渠道商平台,通过公平贸易平台,推动渠道商、技术服务商、农产品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方共赢合作,加强产业链的管理和主体培育,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3.3 有针对性的直对式技术培训

麦咨达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是针对不同的生产供应商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农资使用指导,并帮助生产者进行生产计划、过程管控和技术指导,这样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也使得农户更科学地开展农事活动,控制农药、化肥的用量。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比,麦咨达提供的技术培训直接与生产者的利益挂钩,因此也更有实效。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是提高供应商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

3.4 关注价值链中每一环节的利益

麦咨达非常注重渠道管理,关注供应链条中每个环节的利益点,通过优化供应链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这是麦咨达能够将其质量安全标准推行下去的关键。给价值链上的各个主体带来最大效益,实现各个主体的共商共赢,是平台的价值所在。麦咨达通过减少供应链环节,控制生鲜农产品进入麦德龙超市的成本,农产品进麦德龙超市后80%的利润点返给了农民。麦咨达对生产供应商的技术咨询服务采取了后端收费的形式,这使得技术服务实现了其市场价值。因此,在“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试验和公平贸易平台建设中,也应该更多地运用市场思维,探讨如何实现各个环节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88-490.

[2]程建国.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山西农业科学,2007(4):16-18.

[3]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4]张玲,雷郑莉,尚德亮,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99-101.

[5]雷郑莉,张玲,祁玉峰.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07(2):114-116.

[6]刘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4(6):1-2.

第5篇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却问题频出,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人身危害,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震动神州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中,因食用了问题奶粉,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问题奶粉对婴儿的泌尿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婴儿的成长发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一年之后,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再次流入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当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矛头指向经销商、生产企业的同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质疑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食品是如何轻易地流入市场,反复出现在大众餐桌上?难道我们的监管体系就是如此薄弱?缺乏根本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能力?

据相关专家分析,从多起问题食品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在原材料的供应上,要改善食品的安全问题,先要监管好生产食品的源头。言外之意,就是要杜绝问题食品的再次出现,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就要做好管控措施。但食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链条,如何在源头布点监控,保证原材料的安全,亟待完善的解决方案。

质量追溯让“食品危害”无处遁形

摊开中国的行业发展史,医药行业曾经也是问题百出,同样是原材料的问题,但在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之后,问题药品逐渐销声匿迹。有关人士指出,问题食品的反复出现,大多是人为所致,食品行业完全可以复制医药行业的监管经验,在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供应链的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整个食品供应链展开追溯,让害群之马无处藏身。

据了解,追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多数供应商都脱胎于自动识别企业。而自动识别行业在我国已有大约20多年的历史,其行业发展和产品应用相对成熟。目前,以北京爱创、香港兴华科仪为代表的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其技术运用最为广泛。

建立追溯体系实现安全生产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一些企业居安思危,前瞻性的在食品领域建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伊利集团,从2009年起,开始采用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的质量追溯技术,至今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在奶源供应的环节就做了良好追溯监管措施。

北京爱创自主研发的BizTTS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利用现代IT技术为伊利集团解决防伪防窜的同时,实现了对产品质量责任跟踪,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能力,帮助企业实现了全程销售线路管理,以及对流通商的定时、定量、定向、定价管理,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规范了区域市场,建立了企业食品安全的保护屏障。

第6篇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法规。我国政府面对危机,也做出了快速的反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法规中明确了食品的生产、流通、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突出了对食品追溯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

打造物联网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矽感集团主要从事二维条码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和光学影像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应用、制造及销售。集团利用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迁移谱仪(IMS作为多成分、在线式、高精度的快速离子检测传感设备,可以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对蔬菜中农残、肉类中瘦肉精、奶类中三聚氰胺等实现分钟级的快速检测)、二维条码等高科技感知技术,倾力打造以物联网为模式的食品安全“感知网”,解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追溯两大社会化课题,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环节、全方位的食品安全“信息流”服务,并将此信息服务的触角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延伸,进而打造物联网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矽感集团将其离子迁移谱的应用定位于食品质量安全领域(后期会扩展到更多领域),已开发出面向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的离子迁移谱创新产品以及配套的针对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的样本数据库,在国内国外率先具备应用条件,结合我国重点建设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大趋势,市场前景非常良好。矽感集团创建的感知网独特概念,最终将演进为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便于实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框架系统,为国内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措施。

除此以外,矽感集团二维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网格矩阵码”(GM码),“紧密矩阵码”(CM码)于2006年5月成为电子行业标准,2008年4月GM码成为AIM国际标准。2012年5月1日矽感集团GM、CM二维条码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作为国家标准公布使用。此前,GM二维条码已通过军队相关部门评审,于2011年12月被正式为军用标准。

基于实时追溯体系的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建设以离子迁移谱仪为基础的现场快速检测体系和以二维码自动识别为基础的实时追溯体系,如图1所示,两个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实现对上海市甚至全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可检测性和可追溯管理,从而确保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监控。

该系统可以用于市县一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产品(瓜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有助于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依法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图2为二维码食品追溯结构流程图。

矽感集团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系统是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领域监管形势发展的需求,由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套集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检测、追溯,农产品信息采集、对比、查询,农产品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风险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系统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管中激活了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利益调节机制和诚信机制,将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控制由“事后”提到了“事前”,较好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农业主管部门、生产者、经营者的农产品身份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自律、主管部门、检测机构实时监测、消费者参与监督的综合作用,实现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系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1.对于当地政府

国家法律法规得到有力的执行,对当地农产品的安全风险可以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预防、早处理”。食品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政府为老百姓提供了个放心的农产品消费环境。

2.对于农业主管部门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机关,提升了监管效能,发挥了监管平台作用,增强了监管工作的前瞻性和机动性、准确性,调高了过程控制能力,提升了危机防范和应对能力,优化了监管环境,提升了监管形象。

3.对于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户)

节省了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信譽、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增加了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避免了因为农产品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失。

4.对于普通消费者

能起到消费警示的作用,消费者可以通过系统赋予的多种方式来查询商品身份。消费者知情权得到保障,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净化了消费环境。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矽感集团将坚持自主研发、矢志创新,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矽感

矽感集团主要从事二维条码技术和光学影像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销售,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二维条码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光电影像技术的领航者,为数码影像行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第7篇

RFID技术优势

RFID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物理对象,基于RFID技术的优势及为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关心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食品行业,RFID是一个100%追踪食品来源的解决方案,可回答用户有关“食品从哪里来,中间处理环节是否完善”等问题,可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利用RFID解决方案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第一,彻底实施“源头”食品追踪解决方案;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细化到食品行业中的畜牧业监管,RFID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多步骤供应网络中跟踪牲畜的饲养、防疫、屠宰和销售情况,是高效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RFID解决方案可简化牲畜的养殖管理、防疫管理,及时了解并预防大规模疫情的爆发,不但能为牧户带来益处,减少损失,还方便相关政府部门对畜牧业养殖、防疫等方面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进入市场的肉类制品的产品质量。

RFID涉及的环节

畜牧业饲养环节。在牲畜出生饲养的时候,在牲畜的身上安装上RFID标签(如做成耳标或脚环),这些电子标签在牲畜一出生时就打在耳上,此后饲养员用一个手持设备,不断地设定、采集或存储它成长过程中的信息,从源头上对生产安全进行控制。同时记录牲畜在各个时期的防疫记录、疾病信息及养殖过程关键信息的记录。在牲畜屠宰前,首先要通过手持机读取RFID标签,以确认无疾病牲畜才能出栏。

牲畜屠宰环节。在屠宰前,读取牲畜身上的RFID标签信息,确认牲畜是有过防疫记录并切实健康的,才可以屠宰并进入市场,同时将该信息写入包装箱标签、货物托盘标签和价格标签之中去。

主管部门监管环节。监管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管的过程中,要求所有销售网点的货物托盘、包装箱和价格标签都内含RFID电子标签,将肉类的产地、品名、种类、等级、价格等相关数据写进电子标签。

市场销售环节。在批发市场上销售过程中,只需在手持读写器上输入买卖的数量,读一下价格标签即可。

物流配送环节。生鲜肉类进入流通环节,在装载肉类的托盘或包装箱贴上RFID电子标签,运送到指定的超市或市场销售点,在交接货物时,只需通过固定的远距离读卡器或手持读写器读取包装箱或托盘上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

外来牲畜的管理。如是外省市运来的已经屠宰好的肉类产品要进入市场,先到指定的监管地点进行产品检验,检验合格后加贴有关产品信息及相关检验信息的电子标签。同时,监管部门发给市场销售产品的资质证书。

全程管理

电子标签畜牧业信息管理系统至少要包含RFID畜牧业管理系统、牲畜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肉类托盘管理系统、批发市场管理系统等系统。

1.RFID畜牧业管理系统(电子耳标)

数据信息。包括三部分,为养殖出生状况生长状况出栏状况;防疫接种疫苗防疫检查疫情处理;畜群管理牲畜出入草场信息牲畜草场位置信息牲畜状况信息。

设备情况。带GPS、GPRS的手持数据采集和传输的POS机、RFID手持读写器、含RFID芯片的电子耳标、远距离的RFID读写器,放置于草场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出入口,随时记录牲畜的出入信息。

信息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牲畜防疫监控系统。

在牲畜养殖源头上,该系统通过在牲畜耳朵上打上电子射频耳标(或者脚环),对生长全过程进行记录。

2.牲畜电子监控管理系统

预先通过系统对入境的动物、运输工具、产地及目的地等信息先期制作RFID电子标签卡,发放给入境单位;同时在进入指定动检站时道口进行IC卡读写操作,登记、验证确认符合入境防疫条件准予进入。这个系统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城市专用道口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在运输牲畜的专用车辆上安装上RFID的电子标签,在进入城市的专用市境道口安装远距离的RFID读卡装置或在执法检查站,当运输牲畜的车辆进入城市时,自动或人为读取车辆的标签信息。

屠宰场内部监控管理系统。当运输牲畜的车辆进入专有的屠宰场时,首先要通过读卡装置读取车辆标签进行核实,在进行屠宰时,读取牲畜的耳标(或脚环)内的信息并与之后承载的托盘或包装箱的标签进行关联。同时,在各环节独到的标签信息都要及时上传到系统数据库中。

3.肉类托盘管理系统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按照规定的产地、数量、品质、等级等标准写在运送过货物的托盘上或包装箱的电子标签中。当货物运输到批发市场或商场的指定仓库中或指定的配送点时,首先要读取托盘和包装箱标签内的产品的信息,并上传到系统中去。

4.批发市场RFID管理系统

在城市专有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每天都会有数百吨的肉类农副产品从这里流向市区的各个农贸市场。为了做到安全检测,市场管理部门为每样农产品建立电子档案,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很方便地了解到农产品生产信息、质量信息、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情况。这里,市场经营者人手一片电子标签卡,这“入场证”记录他们经营产品的检测情况和交易情况。

RFID 标签作为肉类批发信息的载体部份,对应批发商的货物,利用射频技术及RFID标签的手持读取功能对货物进行交易结算,大大加快肉类批发的交易结算速度。以RFID标签为交易核心数据的载体,可记录进场交易的每个货品的来源地、交易时间、检测检疫信息,加强肉类产品交易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信息化监管牲畜的重要性

第8篇

有效使用仿真可以帮助企业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和风险,包括从设计、规划、制造,以及产品维护和售后服务。通过CAE仿真,工程师可以使用数字化的方式理解、预测和改善产品性能,可以探索更多设计概念,模拟各种产品环境,而这反过来又可降低原本昂贵的实物原型所带来的成本,并且整个过程速度更快,团队协作效率更高,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更迅速、更明智的决策。最终可以取得更出色的产品性能和更丰厚的利润。

作为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供应商,Siemens PLM Software的愿景是提供能够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驱动产品性能决策的工程仿真解决方案。Siemens PLM Software现代的CAE环境被命名为NX CAE,拥有延续40多年的仿真传统技术优势,包括诸如Nastran、SDRC I-deas?等众多著名CAE品牌和产品,Siemens PLM Software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这一愿景,加强和扩展了在其悠久的仿真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技术,并进一步融合,形成了NX ? CAE软件,可进行高级的多学科系统仿真,包括结构分析、流体分析、热分析、动力学分析、运动分析、疲劳分析等多个学科同时进行仿真。NX CAE包含与NX CAD相同的几何引擎,使得CAE分析人员能创建和/或修改几何模型;运用Siemens的同步建模技术(ST),分析人员可以对导入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而无需了解其原本的设计过程或意图。其JT格式的轻量型仿真结果数据方便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共享,以及可推动全球设计团队的联动,这对于大型的跨国项目的成功十分关键。

最大化仿真应用价值的关键,在于将信息化贯穿于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的始终。Siemens PLM Software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是业界唯一可以提供整合CAE、CAD和CAM的PLM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这在现实中方便了厂商实现跨系统的数据迁移和导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提高整体效率。因此,Siemens PLM Software提供的仿真解决方案综合套件,是针对任何工程企业内部的多用户要求而专门设计的。

Siemens PLM Software的NX仿真功能可以提供 :

可重用的过程和知识驱动型CAE,作为NX数字化产品开发环境的一个统一整体

基于高性能的CAE技术的系统可扩展性和一致性

CAE提供“当前最新,并处于设计环路之中”的产品数据,使企业提高生产力

智能多CAD几何体合理化功能应用于CAE,可以自动体现设计变更

跨学科解决方案:采用集成式多物理、多专业FEA与CFD解算器,以及设计集成式多体运动仿真

仿真过程与数据管理:贯穿于全球各机构和虚拟供应链,以管理CAE模型、结果、报告和过程,促进跨团队仿真应用的实现

开放性技术支持:支持工业标准的CAD与CAE数据交换格式:Parasolid、IGES、STEP、STL、UNV、NBD、XML;标准的第三方CAE软件集成,可以集成来自包括ANSYS、ABAQUS、LS-Dyna和MSC NASTRAN等供应商的CAE数据;针对内部解决方案,可定制功能

全球设计协同:以JT方式实现轻量可视化

目前Siemens PLM Software的NX CAE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和中国各个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比如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就在其产品开发领域部署了NX软件进行产品仿真。在NX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对多种设计进行快速、高效的仿真,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通过减少所需的物理样机数量,NX不仅降低了集团的成本,利用NX Nastran? 软件进行静态、模态和动态响应分析与优化分析,大连重工可轻松选择成本效益最高、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NX的帮助下,大连重工产品设计工程师能够在现有模型和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更改和快速迭代,从而快速制造出多种设计。尔后,仿真结果可以指导工程师获得最佳的设计变型,并将之与行业规范对比,进行合规处理。借助NX仿真软件,大连重工同步实现了对仿真数据、规范、协同与数据可追溯性的集成管理,以及设计模型、仿真流程和业务过程的高效管理。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工程师极为重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与有效性。为此,他们投入大量精力,通过与测试结果相关联的方式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构建了经过精密调整的模型后,他们会对所有相关经验进行整理并将之写入仿真规范,以便在类似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调用。这些规范对未来的设计和仿真工作将起到指导作用,帮助他们快速开发出更优化的设计。

NX加快了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投标项目中的响应速度,显著提高了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了对市场要求的响应速度,促进了企业创新和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另一个应用案例则更加激动人心。在2012年成功发射的最新火星探测车“好奇号”的研发制造过程中,Siemens PLM Software的仿真解决方案是使这一创举得以实现的关键。大约十年前,火星探测的主导部门“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就开始为火星探测构建技术基础设施,并推出了“勇气号”、“机遇号”等一系列火星探测项目。要研发出史上最大、功能最全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JPL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知识重用和创建从概念设计到制造的无缝软件接口。如若成功,JPL可将传递错误、手工过程及网格之间的匹配降至最低水平。将错误和返工率保持在最低水平,这是实现“好奇号”设计和建造时间表的关键所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JPL实施了Siemens PLM Software的NX?软件,将其作为端对端机械设计的基础平台。NX为JPL提供了一个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完全集成的系统。

JPL的机械设计师利用NX建造了“好奇号”的整体模型,包括其在飞行阶段与降落阶段的数字化装配模型,以及太空/火星环境仿真。通过将设计几何体与分析网格放在一个单一环境中,JPL改善了分布于全球的设计与分析团队之间的协同,并减少创建分析模型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此外,集成NX环境还使得工程团队能够快速地对涉及机械设备的设计进行再评估。

第9篇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商采用综合的物流管理措施,以全程保证这些农副产品从生产地包装到零售店的可追溯性。此外,采用这种技术还可以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和供应链的透明度。

食品安全事件并非中国所独有,即使在美国,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公众话题。2009年,美国曾发生一起食品安全案件,起因是花生制品受沙门氏菌污染,导致9人死亡、700多人染病。随后展开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零售业、制造业、种植业的信心指数均在下降。不幸的是,花生制品的召回远远不是一个独立事件。专家指出,长期低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可追溯至2008年的菠菜大肠杆菌污染事件,此事故共波及200余人。

在某种程度上,事件的传播比其爆发来得更快。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若不能果断地采取措施,将会被媒体批评为“不作为”。要保证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心,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能追踪食品的货号、包装号乃至单个物品,更重要的是要跟得上恶性事件传播的速度。

推动立法实现食品可追溯

鉴于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美国国会于2011年1月通过了《食品现代化法案》,其中要求零售商要具备追踪所采购食品的能力。食品行业先行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标准与方案。美国联合新鲜农产品协会、加拿大产品营销协会、美国产品营销协会这三个组织更是出资确立了整个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性的行业标准。

中国2006年公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记录、农产品包装标识、追查追溯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目前,有关农产品追溯的法规也在制订和出台中,其中有《农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

农产品追溯试点项目也在中国开展起来。农业部农垦局建立了农垦农产品追溯系统。北京市与河北省建设了北京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此平台有效支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品农产品安全鉴管暂行办法》,提出在流通领域建立“市场档案可追溯制”。南京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产品实行安全编码的经验,以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为平台,启动了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

此类重要的变化往往需要政府的强制和引导,也信赖于公众的认识和支持。实践证明,当消费者也要求零售商提供食品可追溯性时,零售商便会做出积极反应。

信息互联互通是追溯的基础

美国的农副产品行业每年处理的货品超过60亿箱。但是,在产品由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时,关于食品的生产日期、食品保质期、如何对待食品等信息不足时,易产生供应链中食品安全隐患。并且,产品说明书中关于如何处理食品方法的描述过于模糊,也导致食品在不适当的温度下储存、搬运、递送,由此造成质量问题和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如何促使供应链中各实体实现信息共享是最大的挑战。当行业中各个实体可以共享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时,便可减少浪费、降低库存,进而把可追溯性的价值最大化。

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陈松先生认同这种观点。他表示:“农产品追溯必须要做到信息互联共享,通查通识。”

在此之中,除了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外,技术起了核心作用。在这一领域,一方面活跃着许多软件及设备开发商,包括霍尼韦尔等企业。据了解,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可以为行业提供全套供应链提供冷库技术、耐用型车载、手持和佩戴式移动数据终端技术,帮助农副产品行业提高仓储效率,加快易腐物品走上货架和销售的速度。

追溯: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不过,农副产品制造业是一个对成本非常敏感的行业,即使产品增加少量成本都可能会对其整体收益性造成巨大的影响。虽然食品可追溯技术对他们建立竞争优势有好处,但实践中,他们非常看中技术使用的便捷性及可扩展性。

霍尼韦尔供应链部营销经理道格·布朗(Doug Brown)认为,对于农副产品种植者来说,他们通常很愿意接纳这种解决方案,即先应用一些小项目,如商标印刷技术,之后再慢慢采纳一整套方案。但对于公司,他们则不希望合作商只提供一个权宜之计,他们希望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囊括手携式扫描、冷藏存储技术等各方面。公司期望可以通过软件既解决当务之急又能在未来与ERP系统相配合。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技术为他们带来的优势。果缤纷(Fruit Patch)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亚瑟·内格尔特(Arthur Negrete)说:“不管法律是否规定,我们认为条码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优势。我们的员工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最新的条形码扫描设备,如霍尼韦尔MX7手携式系列,并通过分析数据来提升我们的运营。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但长期的目标是实现对产品批次和包装箱的追溯能力。”

无论是在室外日光照耀下还是在野外的严酷环境下,霍尼韦尔移动设备都能正常使用。公司产品系列包括可连接无线广域网的移动电脑、可使用语音指令的便携式电脑及冷库设备。霍尼韦尔曾为农副产品市场的冷藏室提供可移动耐用型电脑。负责食品管理的主管比尔·瑞德尔(Bill Roeder)说,霍尼韦尔正打算将在冷库应用的经验,应用到农副产品生产领域。这些经验包括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卫生保健,以及员工的工作需求等。

此外,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也必须针对农副产品市场进行优化。因为只扫描产品标签不能保证产品的可追溯,软件必须收集数据,才能查出每一产品的多种属性,如大小、包装、价格、质量和颜色。此外,我们也要能查出同一批次的多种货品批号。当产品准备装运出货时,还确保产品批号正确。总之,在持有数据记录,以备政府追溯某一特定货物时,软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追溯冷链

在食品供应链中,冷链物流又是最脆弱的;食品的质量依赖于食品在供应链中每个接触点的处理方式。第一步就是要系统地决定在哪个环节需要更好的整合,以提升食品质量和收货后处理周期。同时,还要考虑这些提升的经济成本有多高,是不是值得这么做,这些需要行业界提供相关知识数据、学术界提供分析,以及为合作建立平台。

当食品在各个供应链中转运时,我们如果能更准确地预测食品所剩的保质期,将能大幅提升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更好的预测食品保质期,那么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在供应链中转运农副产品。

中国内地最大的低温肉制品生产商——南京雨润集团也正身体力行,积极寻求用科技化的方法来管理肉制品加工过程,采用二维码技术来确保肉制品在整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记录与追踪。雨润集团选用的是霍尼韦尔Xenon 1902无线二维影像扫描器,确保了食品在加工批次的准确追溯,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食品安全“防火墙”。由于这一系统的支撑,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得雨润集团加强了源头控制。

五年内食品追溯性有望成为行业标准

行业观察家称,贯穿从生产地到餐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可追溯性计划有望成真。在市场经济、消费者需求、政府法规的三方全面推进下,美国农副产品行业的供应链透明度及基于行业标准的整合度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在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陈松先生说,他们已经就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提交方案,此方案计划“将农产品龙头企业100%纳入追溯管理范围,以追溯到责任主体为基本要求,以标识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争取在农业部门职能范围内,实现生产环节的追溯信息向下游环节传递,并能够信息共享”。

此外,以产品历史信息的记录为基础而建立的可追溯体系,能高效管理食品供应链,有助于保障食品链的生产环境,也是有机食品行业的一个新机遇。

食品追溯远非仅仅为了遵守法规,这么做也可以带来积极的商业效益,包括:

1、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农场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条形码扫描技术节省订货与补充库存的时间,可使农场成为供应商的小型仓储房,这样即可提高运营效率。

第10篇

艾利丹尼森亚太区医药业务市场部经理Rajesh Pantsachiv在医药应用领域拥有12余年的专业经验,并与众多医药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多种医药包装解决方案,目前坐镇印度,主要负责制定及执行亚太区市场及产品创新战略。Rajesh Pantsachiv说:“艾利丹尼森的logo是一个红色的三角图案,其代表着稳固的三方,分别是艾利丹尼森及其服务范围内的印刷企业和终端客户,我们希望通过稳固的三方关系,协力推进医药标签及包装行业的良好发展。”

研发在中国

抗潮防湿型血袋标签是艾利丹尼森在本届展会上的一大创新亮点,这类标签可以有效防范输血和输液过程中疾病传染的风险,具有准确的标识功能和良好的贴标性能。Rajesh Pantsachiv介绍说:“我们最初并不十分了解这类标签的细分领域,但当我们了解到其可以在低温应用方面发挥独特功效时,我们便积极投入到了抗潮防湿型血袋标签的研发当中,经过几个月的探索以及与客户的多次测试,这类标签最终得以投入市场并运用。”短短几个月之内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并贴合国家相关领域新规定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易事,这主要得益于艾利丹尼森在研发方面的巨大投入。

“虽然艾利丹尼森已经在欧洲建立了研发中心,且其在印度的研发中心也正处于建设阶段,但其在中国昆山的研发中心仍是目前艾利丹尼森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同时还建有培训学院,专为印刷企业更好地掌握我们的解决方案而服务。”Rajesh Pantsachiv说。

在谈到艾利丹尼森的研发方向时,艾利丹尼森中国标签及包装材料部医药业务市场经理刘信说:“我们并不是闭门造车,所有研发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而进行的。”艾利丹尼森的终端用户经常会向艾利丹尼森反映一些问题,希望艾利丹尼森可以在功能性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后,艾利丹尼森便投入了相关研发工作,使研发真正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

时刻瞄准中国最新医药包装动态的艾利丹尼森总能在第一时间把产品推向市场。“前几年,中国相关部门关于药品成分必须与药品同时提供给终端消费者的规定,让许多中国医药包装企业措手不及,而艾利丹尼森‘书签式’标签的上市有效解决了标签上多成分、多语言说明的难题,为客户提供了极佳的解决方案。” Rajesh Pantsachiv欣慰地说。

Rajesh Pantsachiv还表示,虽然中国市场与印度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需要面临跨国制药企业专利保护期已过的大量仿制药冲击的局面。2011年以来,许多大型制药公司专利药品的专利期即将到期,这意味着这些专利药品将面临大量仿制药品的侵袭。“仿制药品的主要生产地区是亚洲,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制药公司进一步提高医药包装能力,医药包装将在功能和醒目程度方面具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Rajesh Pantsachiv肯定地说。

当谈到全球医药标签市场的发展趋势时,Rajesh Pantsachiv认为:“全球医药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只是一个个位数,而亚太市场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在世界著名医药产品研究机构IMS制定的新兴医药市场列表中的7个国家和地区中,包括中国在内的4个亚洲国家榜上有名,而且医药标签及包装市场更是与医药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

第11篇

    射频识别(RFID)是指利用无线电讯号,以非接触方式对标签内信息进行读写,实现目标识别的一类技术[1],在制造业、物流、医疗、运输、零售、国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个典型的RFID应用系统包括标签、读写器与配套硬件及相应支撑软件。RFID中间件(Middleware)是支撑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加工、处理来自读写器的所有信息和事件,使用其提供的一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API),能有效集成较大规模应用中涉及的不同种类、众多采集点的RFID产品,读写RFID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过滤、分组和计数等处理,加入了语意解释的事件数据,优化数据传输,可减少发往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量并防止误读、多读、漏读信息。中间件是RFID系统的“神经中枢”,在RFID硬件产品数据格式变化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升级应用系统,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规避开发风险,节省开发费用,提高开发质量;使用RFID中间件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的应用RFID技术,更便捷的将此技术融入到各类的业务应用和工作流程当中。

    RFID中间件还可以和诸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仓储管理系统(WMS)、客户关系管理(CRM)、办公自动化(OA)及其他专有业务系统很有效的整合。良好的适应性使得应用该框架构建RFID应用只需要进行非常少量的程序设计工作量就可以和其他业务系统软件无缝对接。

    1 RFID中间件的发展与结构特点

    1.1 RFID中间件发展历程

    RFID中间件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应用为中心的初级阶段。RFID厂商提供API,帮助用户完成RFID读写器的整合、串联。用户完成后端处理系统与读写器API连接、可靠性处理等功能。

    第二阶段是架构中间件发展阶段。通过本阶段的发展,RFID中间件不但已经具备基本数据采集、过滤、分组和计数等功能,同时满足用户多点收集、多点应用的需求,并具备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功能。国内研究成果还涉及到了传输协议和安全管理等领域[2,3,4]。

    第三阶段是解决方案阶段,为中间件的成熟阶段,各厂商针对RFID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解决方案。用户通过RFID中间件,可以将现有业务系统快速与RFID系统连接,实现对RFID系统可视化管理。此时,中间件即可以部署在靠近阅读器等网络边缘的位置,也可以部署在数据中心,通过广域网与阅读器通信。用户不必过分关心通过中间件来提供阅读器的性能,而是将精力集中在与用户的商务事物中。各大公司提出的方案,大多基于自己目前的核心产品或技术,有太大的依赖性和较小的扩展性,如IBM的WebSphere,BEA的WebLogic等。一些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特定领域的用户对采集到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挖掘。

    中间件在未来除了通过硬件、软件可靠性解决数据脏读、漏读等问题外,还将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密切结合,提供进一步的相关的过滤、提取、传输、回溯等功能。

    当前RFID中间件主要由IBM、Microsoft、SAP、Sybase、Sun、BEA等国际巨头把持,国内的中间件产品,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应用开发[5],如深圳立格公司产品,清华同方的“ezONE易众”中间件,中科院自动化所的RFID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架构软件和部分产品可追溯管理中间件,华中科技大学支持多通信平台的Smarti和上海交大面向物流的中间件SRM等。

第12篇

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农业部也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中自然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联网在国外的农产品可追溯系y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农产品全程溯源系统、瑞典的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系统、澳大利亚的牲畜标识和追溯系统、日本的食品追溯系统和欧盟的牛肉可追溯系统等。国外发达国家在动物个体标号识别、农产品包装标识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方面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加拿大肉牛已从2001年起使用的一维条形码耳标过渡到电子耳标。日本2004年构建了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追溯试验系统,利用 RFID标签实现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和个体识别。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感知农业,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智能监管相融合,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管理手段,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和系统建设上,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包装标识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例如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采用条码技术、RFID技术、IC卡技术等建立了以农产品流通体系监管为主的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天津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管理中心和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建设了开发了“放心菜”基地管理系统、“放心菜”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放心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放心菜”信息服务平台等4类应用系统;建设了市、区县、乡镇、基地相结合的4级监管网络,构建了“3344”放心菜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成10个区县级监管站、72个乡镇级监管站和186个“放心菜”基地,应用规模达到35.47万亩,实现生产可控、安全可管、产品可溯。

上海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在粮食作物方面,建设10多万亩示范基地,辐射20万亩,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先进农机装备的联动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数据的互通共享,实现了粮食作物可追溯;蔬菜方面,利用条码、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在全市200多家园艺场、种植大户,共计6万多亩绿叶菜建立了安全生产质量可追溯系统,实时记录绿叶菜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用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等信息,建立了电子化田间档案,并与加工、出库、运输、销售等环节数据相关联,实现绿叶菜安全可追溯;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开发了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19个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8个市境道口、110个产地检疫报检点与16家屠宰场检疫点及近58家动物产品集散交易单位,形成了覆盖全市检疫监督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冷链物流方面,形成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解决方案,详细记录农产品从出库到交付用户期间冷藏环境的温湿度、车辆的行驶线路等信息,实现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物流效率提高近30%,生鲜产品损耗降低15%,实现物流过程可追溯。

将物联网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广西也构建了追溯与监管体系。广西壮乡河谷集团以芒果为切入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构筑“一套体系”――质量内控体系建设,明确了核心管控环节、监管流程、定责定岗定员;建立“一套标准、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产品质量追溯等相关制度和编制了相应的产品生产标准规范,如《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办法》、《芒果种植标准》、《芒果分选、包装标准》等;建设“一个平台”――平台系统建立与完善,建成一套完整的从生产岗位信息采集到产品追溯信息查询一体化的专用软件系统;树立“一个标识”――追溯标识,实现芒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溯源查询,提升了芒果产品的品牌价值。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新时期,物联网技术给予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更多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却并没有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作用。这主要由物联网资金投入较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造成的。因此,物联网要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还需要各地出台更多政策扶持,同时给予资金补助。另外,缺乏专业知识也是追溯管理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的原因之一,基层普遍缺乏既懂计算机网络、传感技术等方面知识,又懂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等相关知识的人才;而且我国食用农产品销售多以散装销售为主,追溯管理主要是以二维码标志为主要手段,在现实中,这种追溯管理方式与销售经营方式不相适应。物联网技术方兴未艾,我们在对物联网的未来满怀期待的同时也应对其多一分了解与尝试,共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