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14:3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45-02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确立及重要意义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正式确立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此后,世界各国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调整办学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开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先河,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和科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时刻把握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地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认同、接纳。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始于199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经历2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日趋成熟,无论从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再到考核评价过程,处处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本且带有职业属性的独有特色。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术型学位授权点。本文通过对比与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培养情况,论述现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对比与分析
根据学院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由2009年至2014年增长25倍,但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40%。这说明,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和专业学位存在一定的质疑和误解,反映出专业学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就需要相应政府管理机构、高校招生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广泛宣传,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和企业认知度,平等看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扶持专业学位成长,使其早日实现教育部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录取比达到1∶1的规划目标。
(二)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比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设置中,修读学分情况差别不太明显,课程学习期限一致均为1.5学期,即课程修读要求几乎相同。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多半年,使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综合环节和学位论文的时间相对紧张。如果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更难以完成,这容易导致学生不愿攻读专业学位,导师不愿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造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偏低的冷淡局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虽然采用双导师制,但由于企业导师缺乏指导经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业绩上没有给予企业导师相应的支持鼓励,企业导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校内导师拥有多年的指导经验,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能够更好地沟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这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的原因。但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导师在实践培养中的作用是校内导师无法替代的,比校内导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学院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争取聘请专业领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个人指导能力和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深人士担任企业导师,至今正式受聘的企业导师为21人。
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综合环节,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涉及面广泛,增加工程领域技术课程、工程实践、新技术讲座等内容。但能否真正接触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满足就业需求,体现职业特性,需要通过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和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来检验,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置,明确实践研究方向。反馈信息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和学院应建立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评价反馈机构与制度,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本院至今共建立10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校企互惠共赢,满足研究生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积聚科技资源和外部人才优势,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新兴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挥实践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使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职业技能实践训练的平台,有效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生通过实践基地平台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理想。教师通过实践基地的桥梁,实现校企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学院的紧要任务是建立规范实践基地管理模式,使实践基地优势发挥最大化,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共建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运行中档案内容的一部分。电子档案在高职院校档案运行管理中已经是客观存在,但电子档案在高职院校中的管理还比较混乱。现结合我校电子档案管理实际,阐述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的区别,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提供思考。
1.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信息处理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得高职院校现阶段的档案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以及新的办公方式的利用,以电子文件和电子数据为重要形态的档案生成过程将在信息网络中进行,因此,电子档案的出现和存在,也就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高职院校,当然要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要求,有必要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发挥电子档案的凭证参考作用及提高其综合利用。
1.2重要性
电子档案的出现,将引起档案工作内容的变革。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或正在逐步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深刻影响。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审视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历史地落在我们档案管理者肩上。电子档案,作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是否能够得到合理安排,是否能够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将考验着新时期的每一位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工作者将从全社会角度,认识和鉴别电子档案的价值。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是电子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认识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开展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2.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中的区别
2.1载体寿命不同
电子档案的载体材料主要是磁盘、磁带和光盘。纸质档案的载体是各种纸张。硕士论文,措施。磁盘和磁带的粘和剂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直接影响电子信息再现。同时磁盘、磁带由于其聚酯底基易产生静电作用,导致磁盘磁带卷曲、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吸引尘埃从而影响电子档案的保存。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其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等材料,由于光盘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液发生反应,因此,电子档案的载体寿命一般仅为5—15年。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保护过程中,只要排除纤维素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所需的条件,纸质档案的寿命就可达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2.2环境条件影响的差异
2.2.1 温、湿度条件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温、湿度条件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保存均有影响,但由于二者载体材料的不同,因此影响方式迥异。高温高湿,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加速纸张内部不利化学成分对纸张的影响,还可使字迹材料发生扩散、洇化现象,同时高湿环境,纸质材料易发生霉变和形成纸砖。硕士论文,措施。电子档案磁性载体材料在温度不适宜的条件下,其聚酯底基易变形,影响信息再现,光盘载体中使用的塑料、铝和多碳材料易弯曲变形,影响激光束精确定位和数据的读写。实验和经验证明,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而保存电子档案的理想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35%—45%。
2.2.2 灰尘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灰尘中含有霉菌的孢子,霉菌是纸质档案霉变的主要生物因素。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以及有机酸是引起纸张和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生物损坏的主要原因。灰尘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机械磨损纸张、使纸张发生粘结而形成“档案砖”、引起纸张霉变等。灰尘对电子档案载体的损坏主要有物理损坏、化学损坏和生物损坏。物理损坏是指污染、划伤磁盘、磁带、光盘表面,造成记录信息的损毁;化学损坏是指灰尘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磁盘、磁带、光盘载体腐蚀、降解等化学作用造成记录信息消失;生物损坏是指灰尘中霉菌孢子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会损坏磁性载体和光盘,使数据丢失。总之:灰尘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载体材料都有损坏作用,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损坏的修复上。对纸张而言,即使灰尘已经对其产生实质性的损害,也可通过修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其所记录信息;而灰尘一旦对电子档载体造成危害,载体上所记录的信息就可能会局部丢失,很难甚至无法读出原始信息,使电子档案失去保存价值。因此,采取严密的防灰尘措施,防止灰尘对电子档案载体的危害在电子档案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3 外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纸质档案无任何影响,而对电子档案的载体—磁性物质,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硕士论文,措施。外来磁场作用于电子档案的磁性载体,易发生消磁或磁化,造成信号失落或失真,破坏记录信息,影响读出效果。同时强烈的机械震动,影响电子档案磁性载体材料中磁分子的排列次序,造成剩磁衰减,从而破坏记录信号,此外,强烈的机械震动,易引起光盘的机械破坏。硕士论文,措施。因而电子档案在保存管理中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避免强烈的机械震动。
2.2.4 光和有害气体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光和有害气体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导致纸张强度降低。对电子档案载体材料而言,光线能使电子档案载体材料发生光氧化反应,使盘基、带基老化,强度下降。硕士论文,措施。同时,紫外线的能量足以破坏电子档案磁性载体剩磁的稳定性,导致信号衰减,影响磁性记录信息的读写效果。有害气体主要是指具有酸性和氧化性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和氯气等,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腐蚀、破坏电子档案磁性载体和光盘,使电子档案信息失真或丢失。
2.3 技术寿命的区别
纸质档案一旦形成,它的寿命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电子档案的寿命不仅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还与技术革新有关。因为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必须通过计算机才能识读。一旦技术过时,则载体上的信息就无法读出。技术过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使旧的存贮技术消失。二是由于生产厂商的原因,使得生产或销售的电子档案设备由于厂家的破产或产品升级换代而难找到配套产品。大多数电子档案载体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识读它的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期限,因此,技术革新对电子档案寿命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电子档案的寿命还与技术革新有关。在电子档案保存中,要针对技术过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2.4信息保护的差异
纸质档案因为其载体和记录的信息是结为一体的,保住了纸质档案形体,其记录的信息就得以保存。电子档案因其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其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被修改、盗窃,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同时,电子档案信息保护方面还面临感染电脑病毒的危险。因此,如何保护电子档案信息不受损害是电子档案保护的重要课题。
3.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培养一批既懂档案业务又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已是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档案管理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档案形成和管理知识,在加强全员计算机知识培训的同时,通过招考、继续深造等多渠道选拔、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不仅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熟悉档案业务,热爱档案事业,能够正确履行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维护好文件、档案的原始性,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并在在电子档案的生成、传输、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中切实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和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3.2把握好电子档案的特性
电子档案,首先,它是文件、档案,具有文件、档案的一般特征和性能。管理文件、档案的一些带规律性的工作、原则、完整系统性要求等一般都是适用的。硕士论文,措施。绝不能把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简单取消。其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它依赖于机器,按数字编码,在机器上形成、传输、利用,在机器上可以随意增删改动等等。电子档案的特性,使文件的生成、积累、整理、保管、归档以及今后向档案馆移交等工作与纸制档案大不相同,因此在管理中必须按照电子档案的特性,结合档案工作基本要求来考虑和寻求电子档案的管理办法。
3.3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维护电子档案的真实和安全
电子文件很容易被删改,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在使用计算机形成文件材料的过程中,拟稿者无法留下自己的笔迹,单位负责人也无法在形成的文件材料磁盘上签发,即使有人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电脑或盘中存的内容进行了删改,也难以发现和确定。因此日后难以确定该份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加之电脑病毒的存在和网络技术,使得电子档案在形成、处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信息都有被更改、丢失的可能,即使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其得以实施。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对于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保证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4实行纸质文档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双轨运行
在具体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了方便电子档案的利用、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可以实行纸质文档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双轨运行。结合我校实际,一些需要长期、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的电子档案,需要及时转换成纸质文件,并脱机保存。电子档案与纸质文件的互相转化,长期并存,双轨运行,在我校电子档案管理中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信息规范管理的客观要求,分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的区别,探讨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有利于电子档案的检索、利用和共享,有利于电子档案管理的统筹安排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范文霞,加强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的安全管理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9,77—78
[2]宋筠,高职院校电子化档案应用初探,考试周刊,2008.47
[3]丁海斌,论电子文档革命的本质含义[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马学华,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01,83—85
论文的完成,意味着我大学本科四年的生活行将停止,也象征着我将开始新的生活。四年时间,在我还不来得及好好珍爱之前转瞬即逝。XX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都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曾经的老五大、新建的二号楼、拆掉的藏书楼,还有亲热的老师,可恶的同学,太多太多。仍然记得那年燥热的玄月,我提着厚重的行李一口吻跑上X栋的七楼,从此开端走过一个个酷热的夏、凉快的秋、严寒的冬和暖和的春。四年前那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收成了沉甸甸的知识与思维,将要大学毕业了。当年那个逃了一节又一节的解剖课、有机化学重修补考、整日徘徊迷茫的大一新生,也匆匆开始认真听课、参加科研和专业实际、在文艺晚会上展示自我。所幸的是,在收成的节令里,原野里也看到了金色的麦浪。当我捧着这大学里的最后一次功课,回想想来,悲喜交集,一次次的欢笑与泪水,一次次的跌倒与爬起,要感谢的人切实太多太多。
首先,我要感激我的指点老师XX老师,她从研讨设计、实行发展到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悉心的关心和耐烦的领导,然而,感谢的不仅如是。去年9月份,我刚转入卫生统计专业班学习,那时正在筹备考研,也面临抉择哪个学校哪个导师的迷惑,她帮我当真剖析,给了很多恳切的看法。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不论碰到什么问题,她老是热情地给我辅助和解答,向我先容了诸如缺失数据的处置、多程度模型等课堂上学不到的常识,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实现进程中,帮我指出很多学习上的过错,让我意识本人还差得很远。当我断定被输送之后,她又针对我当前的学习和生涯给了良多倡议。我有幸加入了她组织的探讨组,有幸意识到许多优良的同窗和友人,同时我也逐步认识跟爱好上了流行病学这门极具魅力的学科和艺术,懂得到一些古代风行病学实践和方式。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做人、做事的情理,都将毕生难忘,她广博的学识、宽阔的视线、灵敏的思维和迷信的立场令我深深折服。
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以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所有的老师们给予我所有的热心赞助和指导,后期转化之后的这一年,是我大学里播种最多的一年。只管因为各专业保送名额的限度,我未能留在这里持续学习,我觉得十分遗憾,但是无论今后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研究,我都保持以为:统计学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学科之一。感谢你们让我认识到这一点!
感谢环境医学研究所的XX老师,她使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科研,在她的试验室里我断断续续地介入了两年的科研,她教会我如何查找文献、浏览文献,教会我基础的科研思维和办法,手把手地带我做实验,让我清楚科研并不简略,坚固的基本知识是做好科研的主要保障。我永远记切当时运老师做实验记载,就连空调何时开关都具体记载,她告知我假如你酷爱你的工作,你就应该尽自己所才能求完善,科学实验亦然。她对工作的热爱和勤奋贡献的精力,让我近间隔地领会到科学工作者的可敬可恨,给了我学习的模范。她多少年来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时刻关心,既让我激动,也催我前进。
感谢我的辅导员XX老师,五年里她就象慈母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无数的信赖、帮助与关怀。我那次生病的时候,她亲手做的八宝粥和榨菜肉丝,是我在武汉五年所吃到的最可口的饭菜。
感谢XX师姐、XX师姐、XX师妹、XX师妹、XX师妹、XX师妹、XX师妹、XX师妹、XX师弟、XX师弟在本次考察中给予的热心帮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他们不辞酷暑为我供给忘我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我要特殊感谢我的家人:父亲、母亲和姐姐,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父亲是一个一般人员,母亲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都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人,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都是最伟大的人。他们把我抚养成人,为我发明各种学习的机遇和前提。我在外求学,并不是非常想家,平时仿佛把他们遗忘了,但是他们时刻都在挂念着我,母亲曾经跟我说,只有我有长进,我就算是到月球去她都舍得。这句话几回想起,都热泪盈眶。可以诞生在这个家庭,今生与你们相伴,可能得到你们无时无处不在的关心、爱惜,支撑和激励,是我最大的幸福。
感谢百年XX,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思惟,给了我成长,也给了我舞台。“同生同志同舟楫,济人济己济天下”,XX的百年是XX人的自豪和光荣,更是XX人的义务和使命。愿XX的来日更加美好!
混乱的记忆变作纷乱的文字,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感谢所有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朋友们,感谢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爱护,这段青葱岁月,由于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恳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尽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妙的祝愿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桑田”,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以此作为结尾,与所有要感谢的人共勉,信任自己,追赶最初的幻想,永不废弃!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词(参考)
下文是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词
致谢的篇幅
一般致谢写半页多的的word就行。上面的只有2句话,未免太过简短。
致谢要写什么?
首先是在学习阶段的工作总结,然后是感谢有哪些老师,哪些同学帮助过你,你在他们的帮助下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成长。最后希望你们写上自己的父母、亲友。没有别人的帮助,没有你的亲身父母是没有今天的成就的。
论文致谢的用词
用自己的话,不要抄,就是最好的致谢语。
大家都有种感受,如果别人真心跟你谈话,虽然用词不是那么精美,但是能有种很实在的感觉。对,我们的致谢也需要这么写。
范文展示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XX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激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特别感谢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XX所长、XX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毕业论文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XX同学、XX同学、XX同学、XX同学给我的无私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
最真诚的感谢对我理解、支持、帮助的各位!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
关键词:花椒;延胡索;没药;三七;止痛;毒理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060-03
通过对先秦至现代有确切止痛作用的中草药文献资料和前期动物实验的广泛调研,共研究筛选出外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止痛疗效确切的止痛中药4味:花椒、延胡索、没药、三七[1、2、3、4、5]。现就以上四味止痛中药的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资料收集,综述如下。
1 花椒的研究进展
1.1 概述
花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温肾,燥湿,杀虫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1.2 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牛儿醇对大鼠口服的LD50为4.8g/kg,兔静注为LD50g/kg。过量可引起呼吸极度困难而致动物死亡[6、7]。
临床报道:花椒醋浸液及蛋清外用治疗间擦型足癣27例,效果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8]。
2 延胡索的研究进展
2.1 概述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成分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强。
2.2 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延胡索醇浸膏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100±4.53)g/kg,腹腔给药为(7.5±0.3)g/kg。延胡索乙素、丙素、甲素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146、151~158、100mg/kg[9]。癸素腹腔注射的LD50为127mg/kg。延胡索乙素、癸素、丑素及寅素给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2mg/kg、42mg/kg、150mg/kg、41mg/kg[9]。
亚急性毒性试验:用药1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10]。
麻醉猫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40mg/kg后,则使血压略降,心率减慢,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正常兔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20~40mg/kg,呼吸短暂兴奋,剂量增大至60mg/kg,则呼吸出现抑制。猴1次静脉滴注延胡索乙素85或100mg/kg,或口服80mg/kg无明显毒性;静滴180mg/kg,先出现短时兴奋,继而出现较严重的抑制,极度镇静和较深度的催眠作用,感觉并不丧失,随后发生四肢震颤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心电图和呼吸均不正常,尿中有管型,数天后可恢复。当每天静滴85mg/kg,连续2周后,除出现镇静、催眠作用外,于第4-7天的反应基本与静滴180mg/kg者相似。肉眼观察内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和肾脏有轻度浑浊肿胀[11]。
临床报道:赵桂芬,靳国君等报道:患者左上肢患有静脉炎,疼痛不止,故首次涂延胡索浸泡液止疼。涂后约30min,患者自觉全身不适,嚼心、头晕。lh后症状明显加重,继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口唇及四肢未稍麻木、抽搐,全身皮肤潮红瘙痒[12]。
3 没药的研究进展
3.1 概述
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起止痛作用的有效部位为挥发油。
3.2 毒理学研究进展
细胞毒活性:从没药中得到的三萜对人乳腺癌细胞系有弱的细胞毒活性。没药对艾氏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没药中一系列倍半萜对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13]。没药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抑制有丝分裂,但对鼠正常细胞不诱导裂变。
急性毒性试验:在3g/kg剂量下没有观察到毒性指标,没有死亡,但鼠的运动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长期毒性试验:100mg/(kg•d)对鼠没有慢性毒性,但给予没药后体重增加明显,重要器官的平均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别。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附睾、精囊的重量显著增加,对没有毒性效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因为没药中含有甾类,影响体内雄激素水平。生化研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有很小的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没有变化[13]。
没药精油和其中分离到的7种倍半萜对鼠的耳朵有刺激性。
4 三七的研究进展
4.1 概述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人参皂苷Rbl为主要镇痛成分。
4.2 毒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毒性试验:三七醇提取物小鼠静注LD50为(836±17)mg/kg[14]。另有报道PNS小鼠静注LD50为447mg/kg[15]。Rb1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208mg/kg,Rg1为1250mg/kg[16]。
亚急性毒性试验:三七粉1g/kg、PNS0.4g/kg分别给兔灌胃,1次/D,7d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1d,连续4疗程。除三七粉组血糖有一定降低外,对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血红蛋白、凝血时间、血清胆固醇、血清总脂及β-脂蛋白无明显影响[17]。兔每日喂饲三七绒根700~800mg/kg,连续2月,血象、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组织检查以及心电图均无异常[15]。
临床报道:周晓明[18]报道: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11例迟发型药疹,患者均为在单一使用静滴三七总皂苷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过程中出现,且出现时间晚,平均潜伏期达1O.7d,所出现的药疹反应较轻,其中5例有药物过敏史,4例有过敏性疾病,经停药,抗过敏,对症处理后迅速好转。刘桂红[19]等报道一例71岁女患者注射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突感耳后发痒,并伴有0.5cm×1.0cm大小的皮疹出现,继而心慌、胸闷、大汗、极度烦躁、并伴有下肢无力症状,立即换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10mg地塞米松静滴,约40min后过敏症状减轻,皮疹逐渐消退,症状逐渐消失。考虑老年人对此药耐受性较差,易产生不良反应。吴刚勇,宗刚军[20]报道一名78岁女患者使用三七总甙注射液(血塞通)500mg静滴后第5天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予氢化可的松(400mg/d)、丙种球蛋白(10g/d)、清蛋白(10g/d)及维生素C(4g/d)等治疗,并抽吸水泡内渗出液后缓解。当三七总甙浓度>16mg/mL时.对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其ID约为0.4nag/mL,对小牛血清耐激的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三七冻干粉相比,e总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增殖抑制影响均较明显[21]。三七草对化脓菌和病毒所致的局部炎性包块均有一定疗效,外敷药物在控制炎症发展的同时,可明显促进脓液吸收,加速增生和萎缩组织的修复和控制血液中内外源致热原反应[22]。
5 问题与展望
以上4味中药的药用历史悠久,但对其止痛作用的研究仍存在局限:①单方、单方提取物、单体化学成分的止痛作用的研究较中药复方制剂多,而中药的止痛作用是多水平,多靶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止痛中药止痛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如何将中药单方、单方提取物、单体化学成分按中医理论,科学、有机的结合,制成疗效更好的中药复方制剂,将是今后研究止痛中药的一个方向;②口服、静脉、腹腔给药途径的研究较外用给药途径的研究多,某些药物口服或注射给药止痛作用不理想,如花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止痛的应用,故如何在药剂学指导下开展对止痛中药外用剂型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止痛中药的又一方向;③对中药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毒理机制不明,很大程度限制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故加强对中药毒性机制的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将是今后研究止痛中药的又一个方向;④对原材料在止痛过程中究竟能释放多少有效成分、如何加强对有效成分的释放、多种有效止痛成分的叠加和拮抗作用的研究较少,而这些研究将直接影响其止痛作用,故在保证原药材多种止痛成分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其有效止痛成分的释放以及多种止痛成分的叠加作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止痛中药的另一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丽.先秦及秦汉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成立祥.魏晋至五代十国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宋艳.宋金元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4] 李敏.明清至民国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5] 刘扬.1949年以来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6] 山胁忠昭.Geraniolの药理作用[J].第一版.日本药理学杂志,1960,56(6):210.
[7] 山胁忠昭.Geraniolの药理作用[J].日本药理学杂志,1962,58(4):394.
[8] 刘剑.花椒醋浸液及蛋清外用治疗间擦型足癣2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25.
[9] 金国章,胥彬.延胡索的药理研究Ⅰ、延胡索甲、乙和丑的镇痛作用[J].生理学报,1957,21(2):150.
[10] 蒋彝荣,吴庆仙,李焕亭,等.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实验研究[J].中草药通讯,1978,(11):27.
[11] 马胜兴.延胡索碱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对量效关系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志,1986,6(12):743.
[12] 赵桂芬,靳国君,戴玉洁.外用延胡索浸泡液致过敏反应1例[J].中国中药志,1994(6):56.
[13] 万文珠,娄红祥.没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6):236-241.
[14] 苏雅,李勤华,张宝恒.三七绒根提取物(76017)对心血管的作用[J].药学学报,1979,14(6):321.
[15] 郝朝庆,杨帆.三七总皂甙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6,7(3):252.
[16] Kaku T,Miyata T,Uruno T,et al.Chemico-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 CA Meyer Ⅱ Pharmacological part[J].ArzneiForsch,1975,25(4):539.
[17]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第一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18] 周晓明.三七总皂甙注射液致11例迟发型药疹分析[J].中国现应用药学杂志,2006,23(1):43.
[19] 刘桂红,陈凌波.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care,2006,9(6):548.
[20] 吴刚勇,宗刚军,等. 三七总甙注射液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J].医药导刊报,2007,26(4):349.
全书以此为线索,遴选出三位年龄相当、履历相近、乐风相映,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音乐舞台上各执牛耳、独具,但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独具特色的汉文化,尤其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作曲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时空、多维度的文化比较和深层的音乐创作思想研究。这三位作曲家分别是创造了“主要音技法”的德籍韩裔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1917―1995)、自称为“蓝领”的旅欧日裔作曲家武满彻(Toru Takemitsu,1930―1996)和“中美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Chou Wen-chung,1923―)。这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论文系列作曲理论编的首部作品已于2013年10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者宝玉是一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师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亚洲爱乐国际乐团驻团作曲。
从结构上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互动进行鸟瞰;分析比较三位作曲家的文化观念和艺术理念;对三位作曲家因各自不同的艺术哲学观和音乐美学观而产生的不同的音响观念进行综合阐释。最后,作者就具体作品分析过程中,在其作品中所能反映出的文化气息与创作手段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的理论及理念的总结概述,进而得出结论及其展望。
笔者认为,该书的“创新”与“独特”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新之处――
“311定理”在音乐分析当中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根据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绘画理论――点・线・面――而提出的“311定理”(其公式为:3+1=1)进行“三点一线一面”的分析。即:个人、祖国、西方(三点);音响观(一线);作品风格(一面)。此举不同于一些常见的音乐作品分析理论范式(如“结构――功能理论”、“接受美学”、申克分析法等),“311定理”是作曲家产生作品的客观存在和人文背景,它不是一种具体的音乐技术分析方法。于润洋先生曾提倡音乐理论研究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他说:“坚实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历史知识是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块基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会对现实有一个真正清醒的认识和评价。”①而“311定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从作曲家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实出发,勾勒出三位作曲家各自别具一格的肖像。然后,作者再具体到某一部作品,进行譬如音乐结构分析、音高结构分析、音响形态分析等技术层面上的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对作曲家“独门绝技”,比如对尹伊桑的“主要音”及“主要音响”的观察,还有对武满彻“音色音乐”与“点描配器”的整体观察。
独特的视角之一――
对文化与艺术关系的高度重视
1969年,英国著名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John Blacking,1928―1990)在其长文《人类经验中的音乐价值》中,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音乐评价思路。他认为,音乐的价值必须在其所存在的语境(context)中考察:“音乐应该作为社会或个体的产品来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谓挖到了作曲家的根,因为它把作品分析放到与作曲家本身不可割裂的文化大背景当中。作者对中日韩历史文化溯本探源,以期对当下音乐创作领域内颇为复杂的民族性与西方现代性的主客体关系的再认识,以及对如何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反映本区域或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而通过研究东亚三位作曲家的人文背景和音乐历程以及独有的美学构架,从而梳理出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意义的理论手段。
当我们面对一棵大树的时候,通常只留意上面的枝叶,而很少看到树之“根”,以及它所在环境中的土壤、周遭的空气,所以就不可能理解这棵“树”(作曲家)为什么长出来的是这样的“枝叶”(作品),而不是别的样子。比如,为什么尹伊桑的作品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那是因为他的作品一定是他从本民族文化中悟化的东西。该书认为我们在评价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时,不仅是要看其表象,还要追其本质,还要回头去追溯这个作曲家为什么是这样;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要回到他所身处的文化、他的生平、世界观,所有这些都可能决定“作品”这个结果。
另外,本书从实用性的角度去看待作曲技术,具有正本清源的价值,而不是按常规的做法,单纯地将其归纳成某一种技术公式。从技术本身来讲,理论家习惯把它归纳成一种公式,这样也许便于教学与传播,但试问这些大师中有多少是带着这样一种公式去创作的呢?也许他们只有一种开放的精神和躁动的心灵,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种冲动促使他找到一种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其他公式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武满彻的技术分析就很难归纳,什么“十二音”、“音集集合”都不是,就像画家对于油彩的驾驭都是由形象思维决定的,而不是说遵从了某种模式;又比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曲》与北欧的冷空气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对艺术家的具体探讨一定要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剥离了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
独特的视角之二――
这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书
与一些非作曲专业人士的“隔靴搔痒”的作品分析而言,本书不寻常之处在于它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书,显然这样更地道。要知道,日前在个别地方综合类院校作品分析领域里存在一种“一犬吠影,众犬吠声”的现象,其后果就是使作品分析脱离了音乐本质,成为一种“玄学”,甚至一部“科幻剧”。因为缺乏专业的工具,分析的层面只能停留在华丽辞藻的堆砌上,始终不能深入挖掘,读者自然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没有与之匹配的钥匙怎么打得开这把锁呢?作曲是一门学问,不懂技术如同没有钥匙,所以打不开“这把锁”。我们不能把毕加索的“胡来”不能等同于一个普通人的涂鸦。
音乐评价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认知能力、经验知识和评价标准的制约。②作曲家本身积累的丰富的听觉经验、良好的作曲技术,以及个人的音乐、非音乐知识为其在做音乐评价与分析的时候,提供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者在书中对三位作曲家音乐风格做出了精准的概括:玉树临风――踔厉乱画――好好做自己,精炼地点出了他们的“形神”所在。
关于“玉树临风”的尹伊桑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内乐中的运用》③、《浸染则会东方文化观念中的“主要音技法”――简评尹伊桑的创作》、《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④等十几篇,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以“主要音”作曲体系为研究对象。
与其他两位相比,国内对武满彻的研究相对活跃一些,相关论文四十篇左右,文章主要集中在对作曲家早、中、晚期音乐创作的研究⑤,还有一些对其生平和传统文化元素对其作品影响的研究⑥;对某一部具体作品的研究⑦,以及对武满彻和声技法的研究⑧,对电影配乐的研究⑨等方面。
作为20世纪美籍法人作曲大师埃德加德・瓦雷兹的挚友,在其逝世后成为他音乐财产的管理人和权威解释者,美籍华人周文中为中国青年作曲家提供在美国事业发展的空间,并为中美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⑩关于“好好做自己”的周文中的研究论文也有十几篇,对作曲家音乐风格和作品的剖析的论文主要有:《周文中:其人其乐》{11};《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12};《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13}等。而近年来把东亚三国作曲家放在一起研究的,只有青年韩裔学者刘贞银(上海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方向的博士){14}。
作曲家宝玉正是基于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分别选取了尹伊桑的《穆瓦克舞蹈幻想曲》、武满彻的《幻影》和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三部作品,进行了音乐结构分析、音高结构分析和音响形态分析。这三部作品都是以西洋管弦乐为音响载体,虽然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乐队规模略有变化而且稍小一些,但三位作曲家都是以西洋管弦乐编制为主体来幻化东方之声。这是作者选取分析对象的共性。
独特的视角之三――
对“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独到见解
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欧洲民族乐派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为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气。20世纪初,西方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曾对亚洲的传统音乐发生强烈影响。东亚三国迅速接受了西方音乐,但西方元素和传统元素基本处于并置状态,作曲家孜孜不倦地寻求着民族文化身份。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和观念的传入使亚洲作曲家找到了新的资源,在探索本民族现代新音乐的征程中更进了一步。可见,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带来的是各国文化对“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诉求。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抵抗西方现代性才有自身民族性,一旦全盘接受现代性的话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性了,宝玉并不认同这个观念,而是通过对三位作曲家的作品研究与分析,并结合文史资料的阅读,从而找到与西方现代性相承因的东亚现代性,以及东亚现代性与东亚古代文明融合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而提出并证实:现代文明是一个经起源、融合、发展,变异为相互关联的一个综合系统。并在结论中胆识、有主见地提出:
“问题的关键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胆识直面处于‘主场’的西方,而不是‘避实就虚’地绕过西方;有无自信通过西方音乐技术理论进入本民族传统进行国际化的文化梳理及艺术改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穿过西方现代性一步步回到自己的传统,而后再将经过整合后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音乐作品带向西方以至于世界音乐舞台。”
结 语
音乐分析的途径是多样的,该书既有对作品的形态分析,如对音高、节奏、曲式、配器技法的分析,也结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法。无论何种分析,其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发现其隐含的价值。最后,笔者想借用标题“岁月的凝聚 时空的润融”来结束本文: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岁月沉淀之物的凝聚与表达,同时经过了时间、空间的润色、交融。读完此书,也许我们能更理解书中“所谓作曲家的音响观是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哲学观和音乐美学观而形成的”这句话了,而作者提及的东亚裔作曲家对东西方文化采取的“解构”态度值得世人参考借鉴,令人不禁顿悟:原来我们怀揣的“东方艺术及艺术精神”是如此值得珍惜的瑰宝!
①于润洋《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纪念波兰杰出音乐家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音乐研究》1980年第1期。
②柯杨《有限的相对主义――论音乐的价值、质量及其评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论文。
③傅文《“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内乐中的运用》,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5月,硕士论文。
④罗新民《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2―43页。
⑤相关论文主要有[日]渡边未帆《1950年代的武满彻――从五声音阶到意识流》,周耘译?熏2007年第2期;许志斌《论武满彻中期创作》,《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9年第1期,第81―87页等。
⑥相关论文主要有许志斌《论武满彻作品中节奏及实践过程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0年第1期,第113―120页;许志斌《论武满彻作品中音响的“空间构型”及其“时间塑形”功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1年第2期,第83―95页;郭元、郭艺《“树的镜、草原的镜”映射下的日本当代音乐》,《音乐创作》2013年第3期,第146―148页等。
⑦相关论文主要有童昕《〈多利亚地坪线〉的音乐结构――兼论音色在现代音乐中的表现和结构力作用》, 第15―21页;马莉《试论长笛作品〈voice〉的现代演奏技法》,2008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杨一博《东西交融的梦――武满彻作品“吾听水梦”的创作研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4月等。
⑧相关论文主要有许志斌《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II〉中的音集技法及音高组织特征》,《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第91―95页;王馨密《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的技法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魏扬《武满彻〈诗篇幻想曲〉和声排列的三维构架》,《音乐研究》2012年第2期,第99―109页;陈默默《谈武满彻作品〈雨树素描〉的和声技法及和声语言特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23―125页等。
⑨刘嫣《武满彻电影配乐的理论研究――以电影〈怪谈〉和〈乱〉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等。
{10}孙铿亮《中美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音乐美学》第59―62页。同类论文还有陈钢的《早春二月柳色新――记周文中教授与美中文化交流》。
{11}尼古拉・斯洛尼姆斯基《周文中:其人其乐》,朱建翻译,《艺苑》音乐版1996年第2期,第54页―59页。
{12}侯太勇《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乐府新声》2012年第1期,第84―89页。
{13}邹昊《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音乐创作》2013年第2期,第109―111页。
关键词:攻鼓子;现状调查;理论思考
攻鼓子的产生、发展与西凉乐舞的历史同步。在古代西凉乐舞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也是古代河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中最常用的乐器。据此,可判定攻鼓子亦为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据有关专家考证,它已有近2000多年历史,并上书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成为定伦。
笔者出生于武威,本着探索与求知的心态,对河西走廊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沉淀的民间鼓乐舞“攻鼓子”舞进行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
一、攻鼓子的研究现状调查
通过近些年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对攻鼓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攻鼓子艺术源流的研究
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的调查与研究[1]一文中对攻鼓子的源流以及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文中还详细的阐述了影响攻鼓子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在王怀虎的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2]中,作者通过攻鼓子名称的传说对其发展脉络进行考辨。
通过上述两篇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分析,诠释了攻鼓子名字的内涵并且说明了攻鼓子曾经的历史文化渊源,作者张永星也对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初步了解攻鼓子奠定了基础。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查证研究笔者发现文献中的史料仅仅说明了凉州地处丝绸之路,结合了中西文化,关于攻鼓子的内容却没有。由此上面所说的史料依据单薄,难以服人。
(二)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的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笔者发现关于攻鼓子艺术特征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献。
其中有报纸类型的文献。张兆栋、范武平的辉煌灿烂武威文化[3]通过简单描述攻鼓子与其他鼓种的差异,说明了其包含有的独特性。而在陈菊、秦娜的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4]一文中简单介绍了攻鼓子表演形式及其主要特征。杨门元的鼓魂显凉州人本色[5]一文中介绍了攻鼓子艺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这些文章大多是对攻鼓子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还有一种是由各界的学者通过研究所发表的期刊和硕士论文,其中福建师范大学王玉寿的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6]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攻鼓子的表演机制、服装、阵法和特点,阐述了攻鼓子乐舞中的秧歌词特点和攻鼓子乐舞中的“乐”,而且还分析了凉州贤孝与攻鼓子乐舞的音乐共性。周邦春的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7]从艺术特性还有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了分析。而石瑾的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8]还有李琦的论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9],都通过介绍凉州的独特地域由此产生了具有鲜明的古代乐舞特点的攻鼓子。这些期刊和硕士论文与报刊文献比起来就比较详细了,从各个方面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三)对攻鼓子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在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中,文中主要介绍了攻鼓子在保存和发展凉州民间传统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客观描述了在当代社会,攻鼓子在传承中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罗旭的在根上浇水[10]中作者通过传承人的事例说明了攻鼓子的现状,并对攻鼓子保护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纵观研究文献,有关攻鼓子传承研究的文章很少,而且上述的文献大多是对兰州太平鼓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比较片面,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于保护机制和发展传承几乎未做讨论。
二、思考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整理研究,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在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中,笔者所搜集的文献中对其从历史文化渊源及名称的由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在文献中也引用了少数的史料,但是经过对文献中的史料查证后发现,文献中的史料内容和攻鼓子没有多大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证明了凉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受到本土和西方的双向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对某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断足必须要通过有一足价值的实物或又献的考证才有说服力的,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进行田野调查或者是艺人访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更加信服。
在对攻鼓子艺术特征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它们大都是概述。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通过搜集查阅西部地区的鼓舞文献发现,在西部地区还有其它几种比较出名的鼓舞,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它们的就比攻鼓子的要多很多。这使我们对凉州攻鼓子在当地的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地区的鼓舞区别来探究凉州攻鼓子的发展,他们都处在古丝绸的必经之路上,由此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发现相同点和差异后,才能对攻鼓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比对攻鼓子源流和艺术特征的分析,攻鼓子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特别少,而且它们大都是粗略的一笔带过。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另一方面缺少对攻鼓子音乐文化以及传承的探索。笔者认为对攻鼓子传承研究应从思想传承、民间传承、专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作品创作的传承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星.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J].大舞台,2011(02):125-126.
[2]王怀虎.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J].天水师范学报,2011.3.25
[3]张兆栋,范武平.辉煌灿烂武威文化[N].武威日报,2007(07)-2
[4]陈菊,秦娜.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N].甘肃日报,2010(11)-12(07).
[5]杨门元.鼓魂显凉州人本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6]王玉寿.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周邦春.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06).
[8]石瑾.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J].大众文艺,2011(09):198-199.
[9]李琦.论威武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D].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4(04).
【关键词】文物建筑;外墙;修缮
一、项目实施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文物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某高校体育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5米,宽21.3米,高15.1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建筑层数两层,上层为球类馆,下层是健身房。屋顶采用三绞拱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大跨度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山墙、屋顶造型、孔雀蓝琉璃瓦屋顶随三绞拱的弧线轮廓而转折,形成轮舵式的山墙和三重檐歇山顶,四隅设亭。二层内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整个体育馆融使用功能、建筑艺术和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为一体,堪称我国20世纪30年代体育馆建筑经典佳作。
体育馆自建设至今已逾七十年。建筑物已至高寿。由于该建筑当时的设计、施工水平很高,建筑的基础、结构依然十分稳健。主要问题在于:屋面瓦破损严重,普遍性渗漏;内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局部窗鼓、脱落,局部机械性外伤;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楼地面部分老化或使用不当引起的开裂、破损;木门窗自然碳化、受潮糟朽、开裂或变形;铁构件腐蚀生锈、机械性受伤变形;长期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物的不当干扰和功能性增删;历次修缮中的不科学干预和损害;建筑物供排水系统局部滩痪,供配电、供水系统老旧等等。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基于文物本身的特殊重要性和其面临的生存危机,抢救和保护工程不容懈怠。
二、外墙保护方式
修缮前场馆外墙体因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出现粉刷层酥碱、空鼓;灰尘、大气污染物腐朽锈斑;局部砌体已经开裂;外墙憎水功能衰减。
实施墙体清洗分有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几类方法,在不损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这一前提之下,选用了高压水枪清洗此物理方法来清除原有外墙涂装的乳胶漆、真石漆等当代漆料和日积月累下来的灰尘及大气污染物的腐朽锈斑。施工中采用高压水枪先进行清洗,而不是采用锐器凿铲方式,几乎没有引起墙体的修缮性伤害。
清洗后,针对现已发黑起霉、酥碱、鼓涨、裂缝等墙体,根据其损坏程度,采取择砌、剔凿挖补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局部鼓涨部位。先将其剔除干净,掸净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填补,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对于墙体裂缝部位,实际施工当中沿着裂缝走向两边切割,凿除裂缝部位,清理碎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填补凿除部位,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为了取得较好的修复感官和功能效果,反复进行了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小样实验,最后选择高分子聚合物混合砂浆,突出砂面粗糙质感,最后用无色透明氟碳漆罩面防水憎水处理,前后用九道工序,既还原了墙面历史时代,又彻底修复墙体病害,增强了今后墙体表面的防水憎水功能。
三、工程小结
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了体育馆的历史信息和艺术、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能保则保,最小干预;文物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传递历史信息。尽管在修缮中我们难以避免对建筑的干预,但要尽最大努力去保存其真实的历史信息;
(二)谨慎处理文物建筑的修复后可能造成的“失真”问题,工艺方法、表面质感、色彩力求与原物一致;
(三)不得不“干预”的部分尽最大努力减少其影响;历史建筑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的收藏品,其本身是为人类提供使用价值的。同时,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需求水平的提高,老式的场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提升功能也是合符时代要求的。
但是,任何增加的设施,都不可避免会对历史建筑产生“干扰”。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法则来展开,把影响减小到最低
(四)注重真实历史信息的“辨识”;妥然处理历史建筑审美价值趋向,再现民国时期建筑物的历史风貌。
(五)现代材料和技术运用于文物保护取得较好效果。对实施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工艺产生的结果,从而决定不能实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胡明星、董卫,《基于Gl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
数据解析
国家统计局早上公布了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数据。企业总利润同比增长16.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综合来看,增速比2017年12月份加快5.3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企业效益开局向好。
从细分行业来看,表现比较突出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利润增速(138.1%)最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8%),医药制造(37.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4.9%),化学原料行业(20.1%),以及水、电力、燃气的生产供应行业(20%~38%)。
出现利润下滑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有色和黑色金属的开采、加工等行业。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国际原油价格企稳上涨,行业利润显著回升,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工行业都是利好。
医药制造表现依然不错,是今年值得关注的一个行业。
环保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废弃资源、水电燃气供应都是平稳上升的。
有色和黑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增速下滑,不复去年之勇,对周期股是一个较大的压力。
他,是一位矢志不渝的科学家,十年如一日与科研相伴。
他,是一位有追求的学者,立足广西,执着努力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他,是一位同行认可称道的学术团队带头人,给予每个成员“正能量”。
他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振锋教授。
科研:无法割舍的情缘
对于无机化学领域,陈振锋教授注定无法与之割舍。他199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后到广西大学林学院工作。带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工作两年后,他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凭借着出色的科研能力,毕业后留校工作。1998年他又考取了南京大学的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陈振锋毅然回到了地处西部落后地区的家乡广西,回到广西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也许,那时他不曾知道,自己在科研方向上与广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十年。
广西是我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共有548科,1861属,4637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总数列为全国第二,且具有广西自身的地方特色。广西主产的药用植物(两面针、广西巴豆、白花丹、黄柏、广西莪术等)已被发现有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物质基础还不明确,其天然有机活性成分的金属配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国内外鲜见报道。而且由于人才资源匮乏,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研究开发广西中草药资源已是迫在眉睫。陈振锋教授关注到了这一领域,他认为科研理应这样,从最需要研究的地方入手,从当地经济社会最需要的地方着手,他下定决心,要在中草药资源研究上下一番功夫,做出一番成绩来。
每天,天刚刚亮,陈振锋已经在化学实验室开始做实验了,为了查找一个数据,有时甚至半夜还在实验室。2003年,当时跟随陈振锋教授做实验的在读博士生刘延成还清晰地记得这样的场景:“陈老师做起实验来,顾不上吃饭睡觉,出差回来,行李还不及拿回家,第一站就是到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恒山回忆道:2009年,为了申请教育部创新团队,为了一个数据或者文献材料,在外国学习期间,陈振锋教授都要打电话回来给同事,帮忙求证和指导。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陈振锋这样一路走来。
实验室、教室,他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无数的脚步和思考。
硕果:立足壮乡的回报
2003年,可以说是陈振锋教授科研道路上的转折点。
这一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
这一年,他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了一项科学技术成果《若干含N,S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由广西教育厅组织鉴定后获评2003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被专家认为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日报》载文介绍该成果,是广西化学界历年来获得的首个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启动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两面针和青黛有效成分金属配合物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如今这一项目早已结题,为广西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此外,依托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这一高水平研究平台,陈振锋教授还积极参与广西医药人才小高地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多次组织由桂林知名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参加的学术沙龙、企业研发研讨会,联合开展研发项目攻关,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他带领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团队与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参与系列新药研发,并提供科技服务2000余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正是这样的执着与坚持,十年来,陈振锋主要从事手性配合物、有机药物配合物、基于中药活性成分金属抗肿瘤药物化学研究。在合理药物结构设计上,他提出并成功实现了修饰改造的中药活性成分配体+金属活性中心的设计思想,开拓了金属配合物药物的设计新模式。在国际上系统、深入开展了基于中药活性成分金属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拓了中药-金属药物化学新的研究领域,为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广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原始创新成果。陈振锋教授先后独立主持“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其他项目8项。至今,他已在业内知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20篇,已被包括Angew. Chem. Int. Edit, J. Am. Chem. Soc., Med. Res. Rev.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刊物他人正面引用9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他还是Dalton Trans.,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inal Chemistry等20余种国际和国内刊物的审稿人。2011年,陈振锋教授获聘广西首批八桂学者。
“他的心思全部放在科研上了,陈老师永远是最勤奋刻苦的。天道酬勤,如今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成绩是他付出心血的回报。”现在已经是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的刘延成博士动情地说。
团队:凝聚“正能量”的执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然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智慧,陈振锋深知这一点。2011年作为骨干成员,陈振锋参与申请成立了西南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并且为广西师大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规划、建设和申报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2年,陈振锋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教授带领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团队成功入选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实现了广西师大在该人才团队项目上零的突破,也是目前广西仅有的两个入选团队之一。
陈教授知道,优秀的团队不能缺少优秀的人才,人才永远是支撑优秀团队的保障,所以他总是以满腔热情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
“陈老师总是热情地给予我们学习上的指导。从每篇论文从整体框架到每一个细节部分到项目申请书的材料报送,从每一个数据到文献资料,陈老师都会毫不含糊。”现在广西师大执教的青年教师黄富平博士说。
科研是陈振锋教授生命中矢志不渝的追求,而和学生在一起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乐趣。他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教多年来,他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本科时期就是他的学生,然后跟着他读硕士、读博士,最后留校工作,刘延成就是其中的一位,“可以说我的成长是和陈老师的培养和关心分不开的。这么多年下来,他总是给予我们一股正能量,他既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朋友。”刘延成博士说。
“陈老师还是运动健将呢。”2010级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李仲庆饶有兴致地谈到,像许多科学家一样,陈振锋教授除了潜心于科学研究之外,还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我校校运会田径1500米跑教工组的冠军保持者,夺得几届羽毛球赛冠军,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广西高校羽毛球比赛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多年来,陈振锋教授承担1门本科生和2门研究生的主干课程教学工作。获200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先后与他人合作(或独立)指导52名硕士研究生(13人考上博士研究生),1人获广西优秀硕士论文奖;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2人,其中3人获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一等奖。
[论文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地掀起了滨水区开发与再开发的运动。我国滨水城的开发建设起步不久,很多项目由于建设周期短和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指导,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从滨水区自身来看,滨水区的设计在整体上应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虽然因各地块属性、自然环境的不同,滨水区内各部分在使用性质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该统一。城市的滨水区与市区之间要加强联系,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规划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研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二、景观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内各要素之间或景观要素内的差异性,是景观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应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三、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由于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应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意物种的多样化,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提高景观异质性。
四、景观针对性原则即地域特色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上。不论从生态还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差异等角度看,每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这些地域差别形成了纷繁多彩的风格与特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征,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选用地方材料,造就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一样的,滨水空间要有特色,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当地的条件仁。
五、遗留地保护原则
即对原始自然保留的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城市往往是沿河、沿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这种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为一个具有“记忆”的地区。
当今地球上绝大多数自然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并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真正原始的自然保留的己经极为稀少,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具有不可补偿、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价值。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对这样的区域加以绝对的保护。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尤其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对水源地、名胜古迹、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加以格外的保护。
六、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一切设计都联系人的生活与尺度。只有建立在对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才会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遗失了这一点,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成为与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相抵触的消极因素,成为“为设计而设计”、与现代人需要相抵触的东西。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七、安全性原则
确保城市堤防的稳固,防止因绿化植被或其他景观设施破坏大堤结构,防止堤防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管涌、溃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是城市堤岸的首要职责,是综合开发城市堤岸、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多重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八、亲水性原则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滨水区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九、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参考文献:
[1]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左右脑功能 左脑型人 右脑型人 两脑型人 认知过程 右脑教育法
长久以来人们对左脑(left brain)和右脑(right brain)所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专门性研究。1861年在法国举行的学会上Broca首次作了关于左脑能力的学术报告。Broca对右脑小局部损伤患者的失语症状分析后揭示了左脑有担当语言的功能。100年后,1981年加利弗利亚理工大学教授Roger Sperry博士发表了左脑功能与右脑功能完全不同的论文,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此后对左右脑研究除神经外科外其他领域也开始了正式研究。
那么,左右脑功能的研究对我们实际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么启示呢?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追求以知识、内容和伦理、分析为主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左脑能力状况下。课堂上是以读、写、算为主的活动,教科书是由理论和体系所构成,教学形式是依存在语言性的沟通。只强调左脑的功能,而忽视了发掘创造力的右脑能力。因此本文重新分析一下左右脑的功能和在学习中担当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左右脑功能有一个全新认识。运用和开发右脑教育法,使我们学生平衡发展左右脑,更有益的发挥自己各项才能。
1.左右脑功能
根据学者们对左右脑差异的比较研究,左脑是具有语言性、分析性、推论性、部分性、意识性、时间性、连续性的,右脑具有非语言性、关联性、直观性、无意识性、空间性、全体性、同时性的。左脑来组织语言、掌握生词的意义、计算、按顺序背诵数字和生词。记忆人脸、认知环境中的声音(自然音)、旋律、噪音、掌握视觉形态(知觉和分析图片、相片)之类构造性弱的事情则由右脑来完成。
Galin(1974)对脑半球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下了4个定义。第一,思维过程中右脑更有使用非语言性影像(nonverbal image)的倾向。第二,在解决问题方面右脑是并列性(appositional)的、非直线性的、分析性相对弱的。第三,在序列性和时间性认知上,左脑比右脑更有效率性。第四,在语言能力上,虽被认为是左脑的机能,但生词与生词之间的连接上(比如,歌曲、诗、熟语等词语的排列使用上)右脑占优势。
McCarthy(1980)对大脑的机能做了具体归纳。见下页表1左右脑的功能。
2.左右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从受孕后大概3周开始发育。现在我们看看Spinger&Deutch(1985)对出生1个星期婴儿的研究。婴儿平躺在床上后边发出小溪流水的声音时,婴儿头向左转。相反叫婴儿名字时,头向右转。从这个结果中,我们能看到从新生儿起偏好左脑信号的样式和右脑信号的样式就有区别。而且,生后5个星期的婴儿翻身时,80%以上向右翻身。人体右侧是由左脑控制的,从而我们能看出从出生后5个星期起左右脑的偏重化就开始形成了。
给出生后24个月到48个月之间的幼儿照脑波图的话,能看到左脑非常旺盛的蠕动状态(fischer,1994)。这个时期幼儿的词汇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自然地形成掌握母语的基础能力。从24个月开始词汇能力急速增长,左脑指向的信息逐渐增多,同时到48个月大脑神经细泡的内部变化(即,左脑的活动)达到旺盛时期。即,过了24个月的幼儿因左脑的活动比右脑更旺盛,这个时期不进行偏向右脑的教育的话,右脑的才能就会开始急速减退。
周围环境对左右脑刺激的不对称带来了两脑发育的不对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明显。如前所诉两个半球的专业能力从出生起就存在,两脑不对称的水平也随人的发育成熟而变大。即,脑功能分化发育从2岁前后开始,之后缓缓地持续发展。到5岁时达到功能专业化的高峰(Blackslee,1980)。大脑的两重性构造虽然从人生初期具有未分化状态,但是随生命体的成长通过环境的接触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左脑型人、右脑型人。
3.认知过程中左脑型、右脑型的特性
人原来以空间性思考而存在,随年龄的成长更加依赖语言性?分析性情报化过程(Kosslyn, Koenig, Barrett & Gabrieli, 1989)。对此Grady和Luecke(1978)认为是由教育对学生传达社会性教育要求的结果和先天性人的成熟过程的结果。根据他们的研究大概到了10岁,儿童的认知分化成为语言-分析性和整体-空间性,这个时期后,语言-分析性的情报处理能力更加发展。
Haglund(1981)指出传统教育中认知、记忆、抽象化的符号使用上依赖于左脑,因此学生的左脑得到发展而右脑出现尚未完全发育的结果。在实际的教学上,整体-空间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右脑才能指向的学生喜欢机械性和科学性专业领域(Kosslyn, 1989)。比如,数学和科学科目的很多部分要求在多样的图形中理解三维空间的几何性关系的可视化。而且,大部分成功的科学家都是整体-空间性概念化的人。在这方面和人文领域的人有显著区别。Anderson(1976)提出物理学和右脑可视化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指数,而且空间性能力对化学反应的概念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之类的高层次方位学上和精确细微的切断面的研究上需要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从而我们得知整个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中都要求整体-空间概念化能力。这与脑右半球机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贴于
作为各国教育目标之一的创造力和右脑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初期用右脑来解决视觉性和直观性事物,然后用左脑进行伦理分析。即,创造性思考的原动力来自非语言方面(Torrance,1982)。但是Torrance,Rockenstein(1987), Galin(1976)指出创造力不光需要右脑的功能,而且同样需要左脑的配合,即,创造力是通过全脑来发展的。右脑优势的创造性人实际上同时也运用左脑,因此提高右脑能力的教育中同时也会发展左脑能力。
因此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要充分运用。在实际教育中,不是只依存抽象符号而是要通过讲述故事、使用具体事物等恰当的教育法,使左右脑达到均衡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和文化带有偏向左脑的倾向,教育家们主张直线性-伦理性的思考和循环性-隐喻性思考要相统一。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意识到调整学生脑功能的不均衡,追求两脑型教育。教师和学者要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区分和认清左脑型人、右脑型人、两脑型人的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法。
4.右脑教育法探索
在这里综合各种资料,把右脑教育法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为了促进右脑活动,需要达到止住左脑活动的准备状态。通过冥想、松弛训练能够达到这一效果(Grigsby & Harshaman,1984)。减少左脑活动(Out smarting the Left Brain)是帮助人尽量达到收容、包容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训练,从而抓住一个中心点的活动。在凝视一个中心点期间,止住左脑活动,让担当空间能力的右脑处于运作的准备状态。松弛训练(Biofeedback Training)是放松人身体的紧张,在右脑无意识思考中让右脑达到敏感状态为目的的。传统的方法先让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意识地用力,达到紧张状态后,松弛全身。还有想象一个光点或烛光的方法,让想象中的人物松弛放松的方法。
2)想象或是心想训练直接刺激和活化右脑,从而带来新的洞察活动。放松身体紧张,让右脑无意识的想法在敏感的状态下运作(Nancy & Kance,1979)。想象训练(Guided Imagery)中诱导右脑方式的第一个体验是幻想和梦中用心来绘画的活动。山林中散步、在自己喜欢的场所中抛弃各种烦恼、洞窟探险等都是好的想象方法。
3)回想过去事情中好的经历,带着乐观的心情、肯定性的状态更有效率地灵活运用右脑。控制感情是属于右脑的活动(Rubenzer, 1979)。促进回想过去训练(Transitional Objects)是用小时候盖的被子、用的玩具等促使回忆孩童时的物品或当时的气味,来使我们回到当时的氛围中,从中得到灵感的一种活动。
4)大脑的两半球互相掌管身体的相反方向,所以对右撇子的人要经常训练左手活动,从而刺激右脑(Ko Young hee, 1982)。从小培养用左手(Using Other hand)能力很重要。人大约90%是右撇子。经常运用左手,使右脑运作起来,带来无意识的想象和欲望。
5)感觉训练不是一般形态的感觉处理,而是通过五感提供新的、敏感的体验。从而为右脑回想过去提供机会(Khatena, 1977)。感觉训练(Sensory Stimulation)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来调动平时没有感受到的新感觉,用心来探索身体的活动。
6)诱导幻想或空想来促进右脑的活动(Gowan,1978)。空想(Fantasy)试图通过想象现实中不可能的活动来感受新的体验。
7)通过解说和分析梦,揭开右脑中存在的无意识世界。梦在右脑活动的结果用EEG(脑图检查)、眼球转动、梦和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的实例等研究中都有证明(Sladecek & Domino,1985)。梦(Dreams)作为右脑活动的产物,是无意识的表现。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梦探知传达的意思,适用到现实生活的状况中。
8)无意识的自然联想中发挥右脑功能,提供机会创造新思路(Nancy & Kane, 1979)。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是通过没有理论性的连接,把一连串的想象写下,松缓左脑,促进右脑活动,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活动中找到有意义的部分。
5.左右脑平衡教育启示
左右脑的分工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偏重左脑的教育已经适应不上21世纪高速发展的年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脑力的竞争。开发右脑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和家长的夙愿,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通过本论文提高大家对左右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教育中不懈地研究和探索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左右脑平衡教育法。
参考文献
1.田真七. 右脑开发法. 学志社. 1996.
2.Kang Ho Gam & Ha Jung Coon. 关于人的大脑发育和认知技能的发展. 仁川教育大学 论文集 1994,(28,1):291-310.
3.Ha Seung Min. 关于幼儿右脑训练活动效果的实验研究. Korea Woosuk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2.
4.Choe Jin Seong. 关于脑类型不同与学业成绩和智力的关系研究. Korea Dong-A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1999.
5.lee Young Jun. 刺激右脑机能活动对创造力深长的影响. Korea Pusan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5.
6.Galin, D(1976). Educating both halves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53 17-20.
7.Torrance, E P(1982) Hemisphericity and creative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5 29-37.
8.Torrance E P and Rockenstrin, Z L (1987) Styles of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Gifted International, 4 37-49.
9.Anderson, B. (1976).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Goteborg Studies in Education Science, No, Goteborg, Acta Univ.
10.Bogen. J. E (1969).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ain Part Ⅰ,Ⅱ and Ⅲ. Bulletin of the Los Angeles Neurological Society, 34, 73-105.
11.Galin, D, & Ornstein, R. (1974).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 Reflective eye movements. Neuropshchologia.
12.Haglune, E. (1981). A closer look at the brain as related to teachers and learner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3.
13.Kosslyn, S. M., Koening, O., Barrett, A., & Cave, C. B. (1989). Evidence for two type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Hemispheric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ical and coordinate rel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723-735.
14.Springer, S. P., & Deutsch, G. (1985). Left brain, right brain(rev.ed.). San Francisco: Freeman.
15.Grigsby, C.E. & Harshman, H.W. (1984). Learning to relax: A self-directed method for enhancing creativ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8, pp. 275.
16.Nancy & Kane, M. (1979). Comparison of right & Left hemisphere functions.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3, pp. 157-167.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 数字化 应用技术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87-02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各地区纷纷加强了应用技术类院校的建设,其中,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制约此类院校发展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据此,我区提出了“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数字化校园等建设,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优质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面向学校教育,服务社会,开放型、数字型的新型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体系”。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我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全面调查,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整理对比,有针对性地对应用技术类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区普通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基本现状
根据2014年内蒙古教育厅公布的《2014高校统计名单》,我区现有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5所、专科院校35所、广播电视大学1所。笔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5所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进行统计分析。
(一)中文数据库建设情况
序
号 数据库名称 学科类别 资源类型 图书馆
数量 所占
比例
1 中国知网 综合 期刊 14 93%
2 百链云图书馆 综合 检索工具 13 87%
3 读秀学术搜索 综合 检索工具 12 80%
4 书生之家 综合 电子图书 12 80%
5 万方服务平台 综合 期刊+会议+专利+标准+科技报告 11 73%
6 银符考试题库 综合 考试 9 60%
7 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 管理 事实 9 60%
8 职业全能培训数据库 爱迪克森 综合 视频资源 8 53%
9 E线图情 管理 ― 7 46%
10 CSCD数据库 综合 文摘 6 40%
(二)外文数据库建设情况
序
号 数据库名称 学科类别 资源类型 图书馆
数量 所占
比例
1 Springerlink 综合 期刊 11 73%
2 Science (科学出版社) 综合
3 EBSCOhost 综合 期刊+报纸 10 67%
4 国道外文库 综合 期刊 9 60%
5 CALIS外文期刊网 综合 期刊 8 54%
6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国际站计算机 电子/自动化 期刊+会议 8 54%
7 EI(工程索引) 综合 摘要 7 46%
8 Wiley(含AGU)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综合 期刊 7 46%
9 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生命科学 化学/
环境 期刊 6 40%
10 ISI(包含SCI、SSCI、ISTP、JCR)数据库 综合 ― 6 40%
(三)自建数据库情况
院校名称 数据库名称
内蒙古大学 蒙古文信息网;中国蒙文期刊网;蒙古文学特色库;生命科学特色库;内蒙古大学文库;蒙古文文献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特藏、古籍等。
内蒙古工业大学 博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系统;逸夫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
内蒙古农业大学 国内外草原与草地信息资源数据库;农科特色资源共享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内蒙古医科大学 蒙医药相关文献数据库(汉文)(蒙文);2014医科大学职业全能培训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 稀土专题特殊数据库;移动图书馆应用系统等。
内蒙古民族大学 民大文库本校硕士学位论文库;蒙古文数字图书馆建设;科尔沁文化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论文授权提交系统;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等。
赤峰学院 网上免费资源;随书光盘库;红山文化研究等。
呼伦贝尔学院 “三少”民族文献数据库;高等教育学文献数据库。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民族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平台。
二、应用技术类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一)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则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应该以满足读者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安排馆藏资源,实现学科馆员全程化服务、实习实训过程中经验累积及时以数字形式保存以便指导生产实践。所以应该把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作为建馆的重要原则,保证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发挥实质的作用。
(二)体现自身特色的原则
针对应用技术院校,可以发展特色资源,使其成为馆内有竞争力的部分。例如,在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应用技术院类特校有的项目和题目资源,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建立完整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实现熟练掌握优势,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应用技术院校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的特色价值。
(三)保证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原则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首先应该考虑数字化图书馆能否提高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效率。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资源查找系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数字化图书馆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同时也要注意图书馆的服务,充分发挥其对于利用馆内资源的帮助作用。如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阅读推广等。
三、应用技术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采取多种模式借力发展
我区职业教育信息化途径:“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运行,学校长期使用,政府(学校)购买服务。”可以采取政府模式和企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政府模式,即政府(学校)购买服务,学校长期使用。近几年兴起的线上公开课程MOOCS(慕课),加快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例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大型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和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日前成立,实现优质视频网络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可。我区高职院校大都共享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供高校学生学习。
企业模式,即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运行。例如,超星、新东方等数据库开发商参与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移动手机图书馆等);图书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参与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实习实训。
(二)优化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丰富信息储存方式,增加资源利用手段。通过优化馆藏资源,对流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建立完整的检索系统,学科导航,保证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全面性。同时及时把本学院的研究成果等录入图书馆,形成独特的参考资料库,为后续自建特色数据库作准备。还要与优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并轨,将海量信息资源存储于云计算内。
综上所述,应用技术院校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一条创新改革之路。我们应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以信息化手段推动高等应用技术教育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