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5:4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范文一: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范文二: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范文四:
本论文是在某某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五: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本论文是在导师00教授和00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岳保珍高工、张曾教授、李兵云老师、何婉芬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重点实验室的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福建农林大学谢拥群教授、陈礼辉教授、黄六莲高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范文六: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
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系**主任、**书记、**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范文七: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论文致谢词集锦[篇2]
毕业论文致谢综述
本论文是在导师詹怀宇教授和付时雨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岳保珍高工、张曾教授、李兵云老师、何婉芬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重点实验室的……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福建农林大学谢拥群教授、陈礼辉教授、黄六莲高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2)我毕业论文的致谢致谢: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3)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系**主任、**书记、**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4)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5)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免费毕业论文致谢的相关文章。
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是钱。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
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缺钱吗?”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东西。十年前,她们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最后,我要感谢与我相茹以沫的女友×××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600元的月收入,在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5年。这5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275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她那纤细、苗条的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
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桂林师专给了我在大学三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桂林师专的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三年充满了感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志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黄老师寻求帮助,而黄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
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黄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黄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本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韦芳、谭冬柳等同学的热情帮助。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编辑:pulp)
感谢培养教育我的XX学校,XX浓厚的学术氛围,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将终生难忘!祝母校蒸蒸日上,永创辉煌!祝校长财源滚滚,仕途顺利!感谢对我倾囊赐教、鞭策鼓励的XX大学X系诸位师长,诸位恩师的谆谆训诲我将铭记在心。祝恩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感谢论文中引文的原作者,他们都是法学界的名师大家,大师风范,高山仰止。祝他们寿域无疆,德业永辉!感谢同窗好友XXX、XXX、XX、XX、XXX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和我共同度过了四年美好难忘的大学时光,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祝他们前程似锦,事业有成!家有娇妻,外有二房!最最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最无私的爱,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惟愿他们健康长寿!感谢我的牌友孙XX、杨XX、杨XX、王X、赵X,他们和我一起度过了大四无聊的时光,让我在写作之余能有很好的休闲活动。祝他们以后多培养牌坛新秀!感谢我的烟友姜X、丁X、冯XX、田XX。在我没烟抽的时候他们总能毫无吝惜的将自己的烟分给我抽,尤其是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我废寝忘食,足不出户,烟抽的很快,他们给予我很大帮助,燃上一支烟,文思如泉涌,快乐似神仙!祝他们永远都有好烟抽!最后要感谢我自己,没有自己的努力,本文是无论如何业完不成的!感谢我以最大的毅力完成了四年大学学习,在这个环境里我能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真的是很不容易!祝自己身体健康,权财两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本论文是在导师詹怀宇教授和付时雨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岳保珍高工、张曾教授、李兵云老师、何婉芬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重点实验室的……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福建农林大学谢拥群教授、陈礼辉教授、黄六莲高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2)我毕业论文的致谢致谢: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3)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
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系**主任、**书记、**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4)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5)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在本人的写作过程中,XXX老师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其他帮助和指导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但是同时
“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想让议论文语言“美”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而修辞是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了它,议论文的语言同样可形象美,文采美和气势美。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
先看几句比喻说理。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讲到,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3.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第1句采用比喻和对比,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第2句三个比喻形象诠释了的伟大意义;第3句巧用比喻,谦逊的重要不言而喻。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的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比喻能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精彩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欣赏06年武汉中考满分作文《驾思想野马,创美好明天》精彩片段: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雪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
标题精彩,用“思想野马”来喻思想创新,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来喻创新要一心一意,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文采美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也叫道理论证,有人也叫“引证法”。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哲理性的语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还可增强文章说服力。
1.引用古诗名句,增加文采美。古诗是语言中钻石,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恰当地运用,不但能使文章增色,给语言添采,也可以增加文章的论证力量。如:
谈“立志”:可用“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论立志要高远: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论证立志要有恒心与毅力;可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论追求要执著……
谈“勤奋”: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勤奋须早,用“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论学习要有恒心,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引证加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爱国”: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亲情: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诗句在增加文采、厚实底蕴的同时,无不增强论证力量。再看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欣赏这样的幸福》片段: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幸福。
这段文字,既直接引用古诗,也巧妙化用古诗,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小桥流水”等,如此,使文章语言诗意化,具有灵动美,同样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哲理美。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它浓缩了经验和哲理,是语言中的钻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恰当引用,也能增加文章底蕴,提升文章境界。如: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可用莉莱的“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追求的目标”,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积累起”,可用贝多芬“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的积累之功”,还可用罗丹“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功夫”……
养成平常收集名言警句并不难,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积累古诗,还是积累名言,要学以致用。请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悟到她。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一则名言含蓄,富有哲理,引人玩味;罗丹名言通俗易懂,两则名言相得益彰,巧妙引出话题。
3.引用谚语,增强文章的趣味美。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它言简意赅,恰当引用,可使语言妙趣横生。赵树理、老舍等老一辈作家议论时,谚语随手拈来,恰到好处。更是使用谚语的高手,在《反对党八股》、《反对自由主义》中,大量引用了谚语、歇后语,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赖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瘪三”“蹩脚”……谚语运用,使得文章的说理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三、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既可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增加说理气势。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诱,娓娓细谈,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中考满分作文不乏佳作。请看2006年江苏满分作文《告别=新的开始》精彩片段: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排比句形象诠释告别的含义,富有气势和力量,有力的支持了论点“告别=新的开始”。
四、妙用问句,增设文章的波澜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小说行文的展开要有波澜,同理,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恰当采用设问和反问,是增加议论文行文波澜有效方法。
1.巧用设问。议论文行文,要避免平铺直叙,可采用设问,既可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兴趣,也使文章富于变化,呈现波澜美。请欣赏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一种胆魄》开头: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一种胆魄,观点新颖,独树一帜,敢发人之未发。开头的三个反问排比句,意在引起读者注意,激起读者思考,语言富有诗意而又气势不凡。
2.巧用反问。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肯定内容。反问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能增强说理气势。请看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教育方式要多样》精彩片段:
【关键词】产业集群;计量经济学;云南省
1.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对于云南省这个特定区域而言,高度集中的产业有烟草、农产品和旅游等各个产业。云南省的旅游产业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产业集群,烟草业也在云南省占97%以上,滇菜也是云南省一大产业集聚特色。这几个产业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并给云南省人们带来了无限就业及生存的机会。本文就研究这一集群怎样才能发展到最佳状态,才能使得云南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云南省产业集群情况
云南省拥有十大产业集群,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云南省十大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旅游文化、烟草、生物、石化、有色、黑色金属、能源、光电子、装备制造、商贸流通十大产业规划,为全省谋划了从今年到2015年间的发展蓝图。按照发展规划,到2015年,10个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万亿元。下面就三大产业做出介绍:
2.1 农产品产业
云南省简称“滇”,云南省农产品是南方一道风景。其中滇菜更是独具特色的少数名族风味的特色产业,所以发展这一特色产业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
商贸流通产业方面,2012年,产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左右。到2015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左右。到2015年,初步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泛珠”区域的区域物流中心和重要物流枢纽,同时建成50个大型批发市场,包括30个特色产品专业市场。
2.2 旅游产业
全省将在继续推进6大旅游区发展基础上,着力建设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10个旅游文化名城,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60个旅游小镇,10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
10大旅游文化名城包括昆明、大理、丽江、景洪、建水、瑞丽、巍山等,60个旅游小镇包括大研古镇、和顺古镇、黑井古镇、豆沙古镇等。大理、丽江是出名的全国旅游胜地,而且由于云南省地处国界及历史遗留问题,各个小栈、古镇是云南省一大特色,也是旅游的有一道风景。
2.3 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方面,实施以中高档次为发展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以“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为4大重点骨干品牌,“红梅”、“红山茶”为支撑品牌的6大云南卷烟品牌体系,品牌集中度达到97%。高档高端产品以“玉溪”、“云烟”为核心品牌,“红塔山”、“红河”为辅助品牌,核心品牌产品以省内生产为主,产品集中度达到26%以上。而且烟草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这不仅给云南省经济甚至给全国经济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4 有色金属产业
2008年,有色金属行业已成为我省继烟草、能源后的第三大工业产业。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下一步云南还将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构建以深加工新材料为重点的六大优势产业链,包括铜、铝、铅锌、锡、钛产业链以及稀贵金属和深加工。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在2008年217万吨的基础上,2012年要达到500万吨,深加工率达到35%;2015年达到620万吨,深加工率达到40%。
2.5 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方面,实施以中高档次为发展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以“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为4大重点骨干品牌,“红梅”、“红山茶”为支撑品牌的6大云南卷烟品牌体系,品牌集中度达到97%。高档高端产品以“玉溪”、“云烟”为核心品牌,“红塔山”、“红河”为辅助品牌,核心品牌产品以省内生产为主,产品集中度达到26%以上。2012年底,将云南烟草多元化培育成为资产达到1000亿元,实现利税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烟草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和云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到2015年,全省争取规划建设基本烟田1418万亩,力争在“十一五”末云南烟叶全国市场份额发展到40%以上。
3.产业集群与云南省发展进程关系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体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马歇尔指出: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为产业集群的3个关键因素。对于有色金属产业,有色金属采矿业只处于一个原材料阶段,这个阶段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作用并不是非常大。而有色金属深加工则不同,这个行业可能是采矿业收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使得产业集群得到最大的收益。同样劳动力市场共享使得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大收益。
下面我们定量的分析一下产业集群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我们通过六大集聚产业对云南省总产值之间的关系来定量分析。
数据处理:将生产总值设为y,旅游收入设为,烟草产量设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设为,能源产量设为,货物流通量设为,肉类产量设为。下面通过软件EVIEWS来分析生产总值与各个分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得到:各个变量与生产总值是线性关系,并经过调整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y=649.649+0.001-18.983-6.942+0.033+0.011-2.78
由上面系数可知,能源和货物运输量是影响云南省生产总值最大的两个集群。他们之前的系数表示影响的深度,而正负则代表影响的方向。由=0.9994可以知道这个关系式很稳定,同时从的概率=0.4、=0.53可以看出旅游收入,烟草产量与生产总值的关系还不是很完美,也就是说有些因素影响我们的结果,但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还得不出是什么影响生产总值,可能是集群还没发展到一定地步。
4.结束语
由定量分析我们得出我们的结论,也就是说我们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于云南省六大集群而言,其中能源和货物运输量是影响云南省生产总值最大的两个集群。同时其他因素也是影响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55页)要因素。由这个结论给我们指明了云南省发展集群的方向及各个集群的发展程度大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能源和货物运输量集群,并做到创新与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陈飞,翁英英.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发展——广西区域经济合作模式[J].区域经济,2007,12.
[2]孙褶.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学动力分析[J].产业观察,2011.
[3]胡国强.从对外贸易定量分析看河南省的产业关联[J].经济经纬,2004.
[4]赵文静,周厚诚.广东省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
[5]尹德洪.商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11.
[6]蔡勇志.试述产业集群理论及其效应[J].实事求是,2003.
[7]许涤龙.EVIEWS应用实验教程[M].湖南大学出版社.
千年华夏文明,从这块黄土地上发源流淌,继而蔓延全中国。河南,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你看,在这里孕育、成长的高等学府,带着昔日的辉煌、今日的风采正向你迎面走来……
开封是一座幸运的城市。有几座城能拥有《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幅画卷,用丹青把自己的辉煌永远定格·入画的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人口逾百万,富甲天下。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开封长期作为河南地区的首府存在,所以当1912年,河南的仁人志士有感于内陆信息闭塞、缺乏新式教育时,便选择在开封河南贡院的旧址上打开了一扇面向西方世界的窗: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简称“预校”),即河南大学的前身。之后预校数易其名,于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这一时期的河南大学星汉灿烂,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等都曾于此执教,培养出了尹达、、白寿彝等校友。
开封也是座不幸的城市,后人也仅能透过《清明上河图》感怀她曾经的辉煌。历史上,开封曾多次毁于水灾和战乱,原来的汴京城早已被黄河的泥沙深埋地下。及至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开封也彻底失去了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2005年《纽约时报》曾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Nicholas Kristof)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诚然,开封的政治经济地位已经不再,但时光的长河流过,开封留给世人的不只是如烟往事。拿河南大学来说,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其被分离出的院系有的独立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等高校,有的并入武汉大学等高校,壮大了整个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这些往事,影响深远,绝不会如过眼云烟。
历史是公平的,带来灾难的同时,更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围墙是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一湖之隔就是从宋代挺立至今的开封铁塔。因着厚重的历史氛围,河南大学在文史哲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了河南传统的文科强校。河南大学宋史研究实力之强劲自然有其地缘优势为支撑,历史系的师生大可去包公祠怀古,去朱仙镇考据,在禹王台上品读“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想来感触也非同一般。
历史的馈赠也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中。开封的夜市从宋代兴盛至今,在开封读大学一定不能错过这独特的夜市文化。北方的饮食虽不如南方精致,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食用贝类,粤菜能在一枚扇贝里大做文章,而开封的炒海盘则是将各种贝类一锅端,在灯火绵延的夜市长街上吃上一碟,最是别有风味。
《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一文的最后,克里斯托夫记录了一个农民家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故事,也许在他看来,教育是文明重要的因素与标志。从这个角度,开封和河南大学都是幸运的,这座古城赋予河南大学以沉稳厚重的气质,河南大学也不辱一百年前创办预校的先贤们的期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打开一扇迎接文明之光的窗。
【摘要】徽墨在徽学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本篇论文中将对徽墨的起源进行探源,通过对徽墨、墨模艺术与书画艺术之间的关系探索,进一步探究徽墨与中国传统文人文化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解读徽墨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画发展的重大意义所在。
【关键词】徽墨;墨模;美学价值;传统文人精神
徽墨文化研究出现的背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学术界呈现出徽学文化研究之盛事。徽派文化研究的兴盛使徽学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苑的一支良苑仙葩,具有独特的民族韵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内涵的发展和沉淀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墨,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其功殊不可没。古人对墨的重视,并不亚于纸、笔、砚。墨,以产于古徽州的徽墨为丰为佳,深受历代文人骚客、笔墨画痴的青睐。而徽墨确实非同一般,它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退,香味浓郁”和“甜笔不胶,入纸不晕”等特色,是文房中难得的佳品。而因为有了徽墨,自我国古代以来大量的书画作品才皎如星辰,光耀千古,才在世界美术史上奠定了中国书画的特殊风格和地位。
一、缘出石墨——探徽墨起源
据记载,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从战国时期出土的工笔帛画中可以推断,当时的墨并不成熟。《墨子》中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可见虽然并不成熟,但其功用已明确。秦汉时期墨有了大发展并出现了墨模。到了魏晋南北朝,魏晋风流名门雅士成风,书法和绘画的兴盛需求上客观地加速了制墨技术的进步。隋唐是我国制墨技术和绘画同时兴盛的时期,唐末为避免战乱,北方许多名门学士逃难到皖南地区,松烟制墨一时间兴盛起来,出现许多制墨名家。五代两宋时,松烟墨由于古松的大量开采,导致古松资源匮乏,已走进由盛渐衰的阶段。然而整体上来说制墨业比隋唐更为发达,原因是宋代“油烟墨”的出现,标志着制墨技术的又一次转变。元、明、清时期,北宋院体画和工笔画逐渐走向没落,文人画和世俗绘画兴起,水墨画走向极盛。由于水墨画丰富性对墨的需求也更加严格,促使墨工们精心研究制墨法,徽墨在画坛逐渐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对于石墨和后来的烟造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墨光如漆,松烟不及也。”这是对于石墨的肯定。晁说之《墨经》:“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由此可见从汉代就已经能够开始以松烟制墨。直到北宋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中载:“墨以产于安徽徽州者为佳。”这就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徽墨,徽墨作为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二、染翰纵情适,易水滥觞——徽墨的发展与各制墨名家
徽墨的发展与整个徽州文化发展是不可相离的。罗愿《新安志》中说:“歙,望县,以县南有歙浦故名。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黟,紧县,自秦以为县,属鄣郡,县居黟山之阳,故名或曰黟,与瑿同,以县南墨岭出石墨故也。”《新安景物约编》中也记载“墨岭在黟邑南,产石墨可供书画”。由此可见徽墨源于徽州黟县。
造墨工艺有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种。石墨制墨有万寿祺的《古今墨论》:“邺中三台有曹公石墨造墨”“古延州石墨可磨汁而书”。而化学制墨有《墨考》中引晋朝陆云给其兄陆机的信:“松节之然脂作墨也。”即是后来各种烟墨所源。
唐朝时易水有位叫祖敏的墨官就擅以松烟制墨。南唐时期李家皇帝耽于翰墨对徽州奚氏制墨颇为称赞,赐其李姓,而徽墨的名声也就由此弘扬。相传宋代李廷珪的墨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盛名。而宋代另一位制墨名家潘谷的墨“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宋代徽墨的制作名家另有高庆和、戴彦衡、吴滋。然而宋代松烟墨终究难以逃避任何事物发展的盛衰规律,如罗愿在《新安志》中所说:“物有盛衰,工有良苦,不能如其旧。”正是如大观园盛世,终究也“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徽墨种类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和需求而不断增多,生产技艺也越来越精细、复杂而徽墨不同的制作工艺则决定了徽墨的内在品质质地和所达到的成就。制墨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从材料上推动着是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变化。
三、源出其缘——看文人诗书画印与徽墨的不解之缘
徽墨发展的兴盛使其所承载的文化与美学价值都逐渐发展兴盛。如果说徽州承载着徽墨的古沉香韵与文人士大夫的笔墨书法和水墨画不可分割,那么伴随着徽墨的发展而出现的墨模则反过来深受文人士大夫笔墨山水的影响而发展着。
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写诗褒赞徽墨。唐代大文豪李白就多次在诗中提及徽墨。元代萨都刺《石墨山》也有诗写道:“云根老墨吐烟霞,月窟秋毫阁翠峰。半夜银河倾砚水,碧天写出九芙蓉。”孙茂宽在《石墨岭》中也有诗云:“峻岭凿重重,黟山擅胜迹。灵气多所钟,于斯产墨石。石墨何以珍,文房配玉册。后乃鸿蒙开,先于文字辟。太白古诗豪,染翰纵情适。霭峰笔常悬,宜书复宜画。饱酣湿淋漓,烟云满纸积。莫将尘土轻,如金自可惜。”从这些诗中便可看出徽墨的产地,也能看出诗人对于墨的重视和欣赏,纪述着徽墨生产的同时也以文人情怀给予徽墨以独特诗韵。苏轼与制墨人潘谷有“翰墨姻缘”,并以诗赞之:“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蓬莱春昼永,三殿明房栊。金笺酒飞白,瑞雾萦长虹。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可见苏轼对其人和对其墨都褒赞之至。而《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主家韩熙载也亲自为歙县制墨名家朱逢制墨的房屋命名曰“化松堂”墨文曰“玄中子”“麝香月”。文人骚客的惜墨爱墨崇墨之情赋予了墨得天独厚的文人气息和诗意情怀。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也影响和推动着徽墨的发展。历代画家的名画对徽墨墨模的艺术欣赏价值影响极大。墨模作为一种微型的徽派雕刻工艺,其图式组合对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发展与衍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古人有将墨谱、墨模与徽墨生产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倘若说墨谱的有无,是古时墨家兴衰与否的分水岭的话,那么,墨模的多少,就是古时墨家强势与否的标志物,因此墨模的图案虽然起装饰作用,但对于徽墨而言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此时就需要名画家进行绘画,进而雕刻。于是,徽墨墨模、墨谱,就以一种独特的跨界艺术形式,实现了为一大批书画名家的名作存真留芳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徽墨的产生顺应了文化发展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书画的发展,促成了中国水墨画在世界画坛的巨大成就。而文人画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甚至决定性地影响了徽墨文化的发展,墨模因文人精神等因素的介入而更具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这种相互发展的关系对于当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注释: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2014 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徽墨为个案”(项目编号:2014yks034)。
参考文献:
[1]鲍义来.徽州工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忠平.浅析徽墨墨模墨谱艺术的美学价值[J].黄山学院学报,2012(4).
[3]桑行之.说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1994.
一、入题的艺术性
古人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写好议论性散文同样如此。写作时,或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由新颖形象的比喻人题,直接扣题;或由生动贴切的拟人人题,激发想象;或由精彩深刻的设问人题,启人深思;或由优美的排比句式人题,先声夺人;或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或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或由现实人生人题,发人深省……无论如何人题,一定要富有意蕴性、情趣性、文采性。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种极具散文化、诗化的氛围和情调。
[精彩示例]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下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奇丽风景。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福建高考佳作《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作者从自然美景人笔,先写了一系列因“留一点空白”而产生美感的事物,然而再转入到对王昭君的叙写上。作者讲究人题的艺术化,叙写这些景物,妙用排比、引用等手法,语言简洁优美,引人联想,并且蕴理于物,以形象化的事物彰显着“空白”与“风景”的关系,情韵理韵十足,给人以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之感。
二、论述的形象灵活
议论性散文虽具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却讲究“形散而神不散”。故在论述时,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侧重于运用概念、判断进行逻辑论证,它更侧重于情感性、形象性的叙述,在叙写之中显理。它形式上较灵活、自由,能广泛地多角度选材。在论述上或运用铺排,以显气势;或妙用类比,具体通俗;或巧用比喻,形象生动;或妙用对比。鲜明有力;或妙用假设,反面强化……总之,它讲究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讲究情感化、形象化的说理。
[精彩示倒]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吗?……意气成就了她,她也向世人宣告,坚韧的生命是如此伟大。
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生命中奏出壮烈,奏出辉煌。人都无法忘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当日寇的铁蹄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时,到处都是悲伤,遍地都是苦难,然后就在一个叫蕴藻滨的不起眼的小村庄……这群充满意气的可敬的英雄,勇敢地唱响了生命的华章。
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人生几多风雨,几多阴霾,他人只见乌云蔽日,他们却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我不禁想起了林肯……林肯的意气给了他一颗坚定乐观的心,于是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千古传诵。
意气,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意气,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
意气,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
(2006年湖南高考佳作《谈意气》)
作者先提出观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然后,从“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三个角度来阐述,每个阐述语段虽借事例来阐述,但绝不像议论文那样只是把事实交代出来达到论述的目的即可,而是运用了富有情感性的语言来叙写,较注重描写与刻画,注重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最后,又用排比式语段重新归纳总结。两个部分的三个排比式段落呈横向铺排式,语言多变而灵活,有如排山倒海般的论述,给人以充分丰实、情韵十足之感。
三、语言的优美和气势
议论性散文的语言,既有散文语言的优美,又应有议论文语言的雄辩气势。在语言上,应讲究情、意、理的结合,既呈现诗情画意的形象美、情韵美,又给人以哲理的启示、论述的凌厉之感。为此,应注意情景的刻画、细节的展示、场面的描绘、涓涓情感的渗融、表达上的画龙点睛等;要讲究句式的变化:长句如风行于水,舒展而流畅;短句如军号,急促而庄严;对偶句,自然匀称而不失凝重;单句,新颖奇绝而不失潇洒,以错落有致的句式的巧妙搭配和排列来显示出语言流动般的美,富有气势的美。
[精彩示例]
是那魂葬乌江的西楚霸王吗?身后,乌江水荡涤着你的伟岸。回想起你破釜沉舟,回想起你气吞群虏,你的眼泪融入乌江。于是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利剑,让乌江见证了一个伟大生命走向孤傲,走向灭亡。对于你,众说纷纭。假使学着勾践“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忍辱负重,历史即会改写。但你只是挥挥衣袖,是男儿,就该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
是那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当你吟着《归去来兮辞》,一路踏歌而来,历史的画面在那一刻是那样清晰。五斗米又怎样?男儿铮铮,怎可让心灵里沉淀上俗世的浮华?“带月荷锄归”,是你志趣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你不屈的性格。当清晨的露珠顺着叶尖滑向掌心,你会心地笑了,这露珠融着你的笑容,这一刻你的心灵如此熠熠生辉。
(2006年湖南高考佳作《谈意气》)
运用项羽与陶渊明的事例来阐述“意气”,作者并没有像议论文那样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把人物事实介绍清楚,以便用作论据,而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与灵活多变的句式,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概述与描写相结合,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语言既如行云流水,又颇有气势,读后给人以论辩美、情感美与理性美。
四、材料运用的纵横驰骋
议论性散文使用材料时,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有序,它往往浮想联翩,超越时空,纵横驰骋,以显示出材料的丰厚与意蕴之美。在材料的处理上或细描或概括,或转述或直写,再现当时情形、镜头、场面,并且常常会把事例嵌入到自己的有情有理的叙述、描写、议论之中;同时,讲究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在表述事实时也往往运用排比式的类比、假设、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以整齐匀称或参差变化的句式来增强材料的论述之美。
[精彩示例]
常眺望窗外,品读那豪放的青山,读青读绿,读它的深沉巍峨,读它的俊俏雄伟,苍茫与静谧,和谐与宁静。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得意。于是便从这一刻,荡漾于心的,满是唐诗宋词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山的美丽与清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愿回归自然,守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恬静;坡醉心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那份奇妙;王维品尝着“空山不见人”的那份孤寂。面对沉默无语的高山,我们读出了文化与哲学,读山,便是独守一份心灵的澄澈。
(2006年安徽高考佳作《细读那一抹风景》)
作者为了阐述“读”的真谛,阐述“读山,便是独守一份心灵的澄澈”的道理,运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一些“读山”的事例化为诗意化的叙述描写,横向铺排,显示出文章内容的丰富,作者引用众多的名句,并以自由多变的手法构造出充沛的论述气势。假如没有丰富的联想,只是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论述,是断难达到如此情意之美、内容之广博的,也显现不出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
五、极富韵味的结尾
《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精彩有力,能产生“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就议论文而言,结尾是“解决问题”的部分,具体来说,一般是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发出号召等。而议论性散文则更注重点题、扣题、回应题目或开头的艺术性,更讲究带给读者的启迪与深层思考,即结尾注重文采与意蕴的双重魅力。这就需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达到此效果。
[精彩示例]
浮云也罢,庐山也罢,任凭它怎么神幻,只要坚信带上一双眼睛,带上一颗心,让感性的认识插上理性的翅膀,定会闯过重重高山的阻挡,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让理性持着彩练当空舞,相信会“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庄子心中怀着气势磅礴的鲲鹏,可因看透了大与小的无稽,他愿做一只饮河满腹的鼹鼠;或是化为一只蝴蝶,在心灵的春日中上下翩飞,感叹人生如梦。
守着心中的春光,庄子徜徉在他自己的逍遥境里,那桃李春风,便是他自足的精神世界。世间熙熙攘攘,乱象丛生,可他分明在“无何有之乡”里看见了道,看见了天地之间的大美。
庄子亦在中国文人心中播种了一个春天。自此以后,一种绝尘、超然的文化人格开始生根发芽,每个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都能隐约看见庄周化成的那只蝴蝶。嵇康的“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苏辙的“何适而非快”、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都似乎是庄子生活理念的另一种呈现。无论是仕途失意,饱受排挤,还是横遭贬谪,羁旅流离,只要心中温暖如春,纵使外面的世界风雨飘摇,灵魂也不会无家可归。
精神世界的温暖能够给遭遇坎坷的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然而,心灵并不只在失意时才需要皈依。人只有足够清醒,才能担得起一帆风顺的生活,而不是在惊慌和疑惧中草草地将福祉变为灾祸。也许,顺境才最能检验一个人灵魂的深浅,坚强的人可以扛过逆境,可只有真正强大的人才能在顺境中步履从容。
清代,晋商的足迹曾遍布全中国,吃苦耐劳、纯朴宽厚、眼界开阔的优点,使他们从“走西口”的贫穷子弟一跃而成海内最富的商业群体。然而,如今的山西却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昔日票号的后代,如今却在祖宗气势恢宏的大院脚下做着最微小的买卖。究其衰落之因,是他们的事业缺乏精神力量的引导。因此,晋商行事渐渐与初期的理念背道而驰。当慷慨大方变为锱铢必较,当互帮互助变为互相拆台,衰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由此,人生的幸福与满足并不在于财富的增值,而在于精神世界的桃李春风。没有心灵的富足,物质的丰裕终究会成为过眼云烟;而若是内心强大,面对生活的坎坷也仅仅是一笑而过罢了。我们无力选择人生境遇,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心中种下一片桃李。
也许我们参不透大道,成不了鲲鹏,无法接近那广袤的无极,但至少我们能安于平凡、看淡得失,在人生的辉煌和黯淡中学会如何自处。毕竟,庄子的心愿也不过是做一只小小的鼹鼠。只要心怀桃李春风,平凡而自足的生活也未尝不好。
教师点评
以《梦田》诗为材料写议论文其实难度是很大的,王佳媛同学却能用议论文体开出一片新天地,于大开大合间道出了“梦”“种”的内涵,就不能不赞其不易了。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层次虽然不多,但是分析比较透彻: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均不妨一效庄子,以求取精神世界的丰足。心田种下桃李春风,就不惧现实的如晦风雨了。当然,如果能在层次上做些深挖、递进,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杭尧尧)
关键词:地域;特征;东北;秧歌;风格;形成;意义;关系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56-01
地域性特征与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地域性特征指导着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东北秧歌舞蹈风格又是地域性特征的最有力体现。二者的关系,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最佳艺术辩证的关系。
研究探讨这二者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对于地域性特征,还是对于东北秧歌舞蹈的提升与深化、繁荣与发展,都具有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价值。为此,本文专门研究探讨这一重要艺术命题,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来说,这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进行“断层扫描”式的系统化解析与研究。
一、地域性特征的重要意义
研究地域性特征与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的形成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全面认知地域性特征的重要意义。
地域性特征主要指的是地域性文化的特征,而地域性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征愈鲜明,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愈强烈。而民族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思想之基。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文化,都以民族为主流和主导。而一切文艺作品,也都以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赫尔岑明确地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1]
对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鲁迅先生说得十分精准透辟:“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2]的确如此,地域文化常常是民族文化的亮点与支点,许多文艺经典之作,都得力于地域文化特征的魅力。“自有文艺始,便有文艺的地域性及相应的文化意蕴。《诗》三百篇,地道的黄河文化,北方风情;而‘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则属楚文化,南国韵致。考证家说,《金瓶梅》,山东味儿;《红楼梦》,京味儿。此外,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诸位大师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文化内蕴丰厚的地域文学之作。”[3]同样,仅就秧歌而论,在我国就有陕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等多种,也都以地域文化特征各尽其妙、各放其辉。
由此可见,地域性特征的确对文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说得更直接一些,地域性本来就是文艺的生命与灵魂,这是勿庸置疑的。
二、东北秧歌舞蹈的地域风格
在东北地域文化特征的制约、指导、影响下,东北秧歌舞蹈形成鲜明的东北地域风格。
首先,东北秧歌产生于东北,带有东北地域文化的先天性艺术基因,据清人杨宾所著《柳边纪略》一书所载,东北秧歌舞蹈的产生大致情况是:“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巳。”[4]从中可知,东北秧歌产生于关东(边外)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有俊扮(妇女)与丑扮(参军)两种角色,而且载歌载舞,但以舞蹈为主。
后来,东北秧歌得以发展繁荣,并形成一整套表演程式与模式:秧歌队表演分“大场”与“小场”两种,“大场”是集体舞蹈,队形变换有“编蒜辫”、“卷白菜心”、“走剪子股”、“珍珠倒卷帘”等。“小场”表演歌舞小戏或演唱东北民歌中的小曲小调,如《瞧情郎》、《丢戒指》等。舞蹈基本动作是“秧歌步”。
由此可见,东北秧歌舞蹈的地域风格,与东北地域特征同步一体。
三、地域性特征与地域性舞蹈风格的关系
地域性特征与地域性舞蹈――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东北地域文化特征中的“傻大黑粗”影响、制约、指导了东北秧歌舞蹈粗犷豪放、土野火爆、热烈自由的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另一方面,东北秧歌舞蹈的这种风格特色,又是整个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与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赫尔岑.往事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2]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张葆成.黑土戏剧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中国烟草学会围绕国家局党组的中心工作,以贯彻中国科协“六大”精神为主线,以筹建中国烟草博物馆和编纂中国烟草通志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国烟草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在推进“三主一家”建设、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开展烟草文化活动、提高烟草学报质量、搞好组织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主要是:
1、认真贯彻中国科协“六大”会议精神,集中精力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今年根据民政部的要求对6个专业委员会进行了复核登记和重新注册。对142家团体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并把其中原挂靠在物资供应专业委员会名下的100家会员单位直接划到中国烟草学会名下统一管理。根据理事会的要求,印发了加强发展会员工作的通知,准备吸收烟草重点企业作为团体会员,吸收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为个人会员。开展了建立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带头人和科技业务骨干”的人才库建设。筹备在团体会员中开展规范“建家”工作的活动。印发了开展向韦建玉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向国家局党组进行推荐,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在行业内开展学习活动。
2、博物馆建设和中国烟草通志编纂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博物馆得到了中编办的批复,批复了机构编制,并完成事业法人登记,取得了国家文物局馆际交流的批复。基本完成资金筹措工作,总筹资18000万元(含土地)已经到位资金17149万元,未到位的851万元。土建工作完成了开工奠基仪式,并开始破土动工,预计2007年2月底土建完工。基本完成了《陈列大纲》的修改定稿工作,并补充编写“商贸馆”陈列方案。完成陈列设计、电梯、自动扶梯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正在进行外墙浮雕、图腾柱的设计施工招标工作。召开了第二次文物藏品征集联络员会议,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藏品鉴定专家委员会,开展了文物藏品交送、入库工作,现已入库7765件,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中国烟草通志编纂也取得较大进展,已经收集2亿多字的各类文史资料,完成南京第二档案馆52万多页民国时期历史档案资料的光盘制作。组织15名人员开展长编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498万字,占总量的60%。计划年底完成资料长编的编写工作。即将开展撰写通志的初稿编写工作。并为博物馆建设和各省修志提供了指导和服务。
3、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今年上半年,作为CORESTA组织理事国,出席两次理事会议。会议对中国烟草学会去年在西安举办CORESTA烟气科学与产品工艺学组联席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经过评审,我国有(郑州院)、彭丽娟(云南院)2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CORESTA2007年大会奖学金(全世界共4名)。组织征集申报CORESTA大会和TSRC第56届会议论文,被评审通过15篇(是各国中通过率最高的),企业技术中心也有论文入选。经过推荐和评审,选拔出29名CORESTA共同课题研究候选人员,委托中国科技大学举办英语培训班培训19人,选拔出8人拟申报参加4项国际烟草科技共同课题研究。
4、推动烟草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开展。按照中国科协布置,以朱尊权为组长,袁行思、苏德成为副组长开展烟草学科发展蓝皮书编写工作。协同有关专业委员会和东南、西南、西北片区有关省烟草学会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推荐17篇论文参加中国科协2007年年会。组织2007年中国烟草学术年会的论文征集和联系国际烟草科技专家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并筹备烟草行业博士论坛活动。
5、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中国烟草学报》质量。按照期刊编辑工作委员会会议提出的“实施精品工程,建设期刊方阵”的要求,《学报》坚持烟草最高学术水平的定位方针,努力扩大稿源渠道和发行量,并探索刊登广告的路子。烟草学会还创办了中国烟草学会网站,组织各省烟草学会期刊和论文上网。举办了期刊编辑培训班,组织了期刊展览参加烟草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起草了优秀期刊评选管理办法。
6、推进科学普及,活跃烟草文化活动。根据中国科协布置,筹备成立烟草科普工作委员会。与中国收藏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优秀烟标颁奖仪式。并与人民画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有关“我们永远跟党走”等文化、出版活动。邀请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考察北京卷烟厂。
7、发挥老专家专用。学会关政林名誉理事长、朱尊权、金茂先、袁行思顾问亲自参加博物馆的招标议标、文物鉴定指导工作。朱尊权、金茂先顾问陪同左天觉博士考察6省烟草发展情况,为国家局党组决策提出的有关建议。方宇澄顾问带病考察烟区,并指导刊物编辑委员会的工作。
8、推进学会工作改革,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开展能力建设。按照中国科协的布置,起草了《中国烟草学会改革方案》,拟提交常务理事审议。重点是:增强市场、服务、民主意识,引进新的用人机制,改革运行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学会工作社会化、基层化、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化、信息化,推动中国烟草学会成为满足烟草行业及烟草科技工作者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活动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9、加强党支部工作,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基本坚持星期四下午政治学习,专题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和了解入世形势,结合实际研究学会改革和发展。排查人员情况。选派2名同志参加国家局党校学习,4名同志参加平谷处以上干部学习。1名同志参加MBA研究生学习。明确1名同志作为入党重点培养对象。有的党员在学习期间还抽出时间处理业务工作。全体党员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现象。
存在问题:在思想观念上,(1)存在行政化倾向,重管理,轻服务;(2)改革意识、市场观念不强;(3)工作效率不高,能力不适应事业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上,(1)厂会协作工作没有开展;(2)学术交流活动主题不突出;(3)科普工作不够深入。
基本经验是:(1)坚持政治思想领先的观念,树立正气,勤政廉政;(2)以国家局党组中心工作为主线,发挥“科教兴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作用;(3)增强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积极探索,开创工作新局面;(4)以人为本,在国际交流、学术交流中注重选拔和培养人才;(5)端正作风,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二、2007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工作非常繁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会组织发展工作。完成2007年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发展工作,吸收重点烟草企业以及行业外单位为团体会员,提交理事会通过。在团体会员中开展“建家”活动。完成“学术带头人和科技业务骨干”人才库人员推荐、评审、登记、公示、颁发证书工作。推动、规范省级学会换届改选工作。
2、博物馆筹建和烟草通志编纂工作。进行博物馆土建施工,开展陈列、外墙浮雕、图腾柱设计施工。完成《陈列大纲》定稿工作。大力开展烟草文物藏品征集、入库。物色、引进博物馆急需的专业人才。年底完成烟草通志长编工作,充实专业人员,制定激励考核办法,加强检查监督,启动志书初稿撰写工作,争取年底拿出初稿。进行第二档案馆录制光盘的交接仪式和为基层提供资料服务。考察台湾、港澳烟草史料。
3、国际交流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参加CORESTA2007年大会和TSRC第56届大会。落实8名科技人员参加共同课题研究。拟接待国际烟农协会代表团访华。
4、学术交流工作。完成《2007年学科发展蓝皮书》烟草学科部分撰写、审核、上报工作。落实参加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组团工作。筹备召开2007年中国烟草学会年会暨国际烟草科技交流会,争取办出特色、水平和影响。
5、第三次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筹备工作。贯彻中国科协“六大”第二次会议精神,筹备召开中国烟草学会四届第三次理事会议,审议2007年中国烟草学会工作报告;审议《中国烟草学会改革方案》;审议拟发展的团体会员名单;审议烟草学术学科带头人名单;审议在烟草团体会员中开展“建家”活动的意见;审议优秀烟草期刊名单,等等。
6、刊物编辑工作。完成《中国烟草学报》期刊编辑发行工作。完成《学报》刊登广告审批工作。评选烟草行业优秀期刊,报请理事会审议通过。推动烟草期刊上网,继续办好烟草学会网站。
7、烟草科普工作。召开烟草科普工作委员会会议,提出烟草行业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和计划。拟编写《烟草行业入世规则与对策知识读本》的编写工作。组织好企业参加《中国假日出行大博览》入编和“我们永远跟党走”大型藏品巡回展览活动。系统收集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有关资料。拟组织一次信息化科普调研考察。
一、 认真完成培训工作
1、 教师职务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张爱华老师的“说听评一条龙培训模式”、……
2、 校本培训
何取林老师认真审阅,并提出许多对校本培训的改进意见,张梅青老师协助校本培训材料的审阅……
3、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策划与组织
张梅青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4、 新教师培训
张爱华老师的新教师班qq群管理与blog交流、何取林老师的blog交流、赵龙山的《教数学想说就说》新教师班班刊及其他老师的班级管理都很有特色
5、 体育本科班(学历培训)等其他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班的有关班级管理、教学及教学辅助工作
司贵亮老师的体育本科班的筹备到开课,做了大量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张梅青、何取林等老师为大专学历培训班开课;何取林担任研究生班考前辅导班的班主任工作;
6、 英特尔未来教育及其他专项培训
张梅青、何取林、赵龙山为全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班开课
赵龙山为港口镇教育行政干部班开设专题课《校长引领与名师成长之路》
二、 打造部门教研文化
1、 抓教研论坛
通过将开发专题课、说课、写论文、张梅青的公开课、培训课跟踪反馈等一切与教学、教学研究有关的话题作为论坛的内容,举办三次教研论坛,效果好。
2、 看到了教研的效果
研究教学的热情高了,专题培训课后的反思与改进多了,也有二位老师的3篇。
3、 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
通过举办教研论坛,部门的老师越来越喜欢了。因为通过教研论坛,老师们的参与度高,收获也大。
三、 指导小学的教研活动
1、 烟洲小学
全部门教师参与指导“烟洲小学的省级课题汇报课”;
赵龙山为其六年级2班开设数学研究课,西区教办教研室组织全区数学骨干教师进行观摩评课;
2、 雍景园小学
何取林为学校指导作文与口语交际课多次
3、 石岐中心小学
张梅青老师利用到该校挂职的机会,积极为该校英语科组的英语教学出谋划策,深得该校教导处的赞许;
4、 小榄
何取林为部分学校指导作文与口语交际课多次
5、 石岐第一小学
司贵亮老师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在该校为全校的体育老师上了两节小学研究示范课
6、 石岐实验小学
赵龙山为“石岐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发展工程”开讲座一场
7、 石岐第一城小学、岐江小学
赵龙山分别为第一城小学、岐江小学及石岐第一小学的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
四、 完成学院交办的有关工作
1、 全部门教师倾力办好了“XX年5月份的专家讲座”
2、 策划“港口镇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3、 制定“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计划
4、 部门教师参与学院规章制度修改
张爱华、何取林、张梅青参与了相应的学院规章制度的修订修改工作。
5、 部门教师参与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赵龙山参与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6、 部门各位教师拟定了小学各学科继续教育指导组成员名单
五、 积极走出去
1、 张梅青到石岐中心小学挂职担任教导处副主任
2、 赵龙山到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五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3、 司贵亮参加全市中考体育考试的评委工作
关键词:太一;水;宇宙论;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2-0065-06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被海外学者称为
《太一生水》篇中,“太一生水”之后又有“水反辅太一”而“成天”的说法。“水”为“太一”所生,但又位于天地生成之前。在
四、“太一”的三重品格与“水”的三重内涵统一于“生”,“生”作为一种创生性的力量,是
《太一生水》与其他论及“太一”的文献不同的是,“太一”和“水”同时出现于这篇宇宙论文献中,而且形成“太一”既“生水”又“藏于水”,且水还“反辅太一”的关系。如何合理地解释这一关系,是自《太一生水》竹简出土以来一直纠结最多、讨论也最为热烈的问题,笔者前文的论述分别从“太一”与“水”的相互涵摄论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人类对自然之水生育万物特性的认识,论及“太一”的物化品格。“太一”以“水”为原型意象,从而具备了像水一样的创生、涵容万物之品质。这样,“太一”观念扎根于人们思维深处是有其生活实践基础的,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从人类对生命本源的追问,论及“太一”的神化品格。古人因为对北极星(太一星)在天文学上重要地位的认识而产生膜拜北极(太一)“帝星”的原始宗教意识,而颛顼既为楚帝又是楚人先祖,于是在楚人思维观念中,人间“帝祖”与天上“帝星”慢慢合而为一,成为楚人生命的本源,这即是为什么战国中期楚地“太一”崇拜极为流行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太一生水》竹简出土于楚墓的原因。“太一”所居之中宫即颛顼所在之帝位为北方,北方为水,水护卫帝位,这即是为什么作为生命本源的“太一”既生水、又藏于水的原因。同时不管是文献典籍中关于“混沌”的记载还是至今仍流传楚地的民间神话长诗《黑暗传》都可以证实,水在古人的观念中有被神化的一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太一”与“水”同为天地万物之本源,而且二者在人们思维深处相互涵摄,完全不可分离,宇宙的本原是太一,太一即混沌,混沌为宇宙未分时的原初状态。
三是从
注释:
①④ 艾兰:《太一·水·郭店〈老子〉》,《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4、530-531页。
② 韩东育:《〈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③ 庞朴:《宇宙生成新说——漫说郭店楚简之二》,《寻根》1999年第2期。
⑤ 萧汉明:《〈太一生水〉的宇宙论与学派属性》,《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⑥{24} 叶海烟:《〈太一生水〉与庄子的宇宙观》,《哲学与文化》1999年第4期。
⑦ 罗炽:《〈太一生水〉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⑧ 张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中图分类号:TB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98-02
摘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艺术家们在历朝历代精心创作和设计出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艺术图案,这些图案又经过历史的积淀、淘汰和验证,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图案。这些传统图案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历史的象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部分传统图案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并通过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包装设计中吸取其精华,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包装图案。
关键词:传统图案,包装设计,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和增强,追求商品品牌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购物超市的不断增加,人们购物方式的改变,商品的包装设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顾客主要是通过包装来想像和了解产品的质量,特别是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商品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能在国际上赢得消费者好评,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吸引他们的购买欲望,商品包装设计的作用非常之大,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起到商品无声代言人的作用,它会直接宣传商品、宣传品牌。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包装图案呢?本人认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把传统图案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不但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从而提升商品文化内涵和商品价值,起到影响消费者的作用。如何能使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得到体现和运用,这是设计师们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对中国传统图案艺术的剖析
现代包装设计要想把传统图案的精华融入进去,设计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包装作品,设计师们必须要对中国传统图案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剖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含义,设计思路和手法等,否则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1.传统图案产生的缘由
很多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缘由,我国传统图案的产生也不例外,也受社会和各种因素影响。
一是图案产生的偶然性。偶然性是自然界创造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源泉,如陶器的产生就是人们发现在编制的或木制的物器上涂上黏土能够耐火而产生的,那么陶器表面的装饰纹样也是在这种类似的情况下产生,并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进一步美化了人类的生活。以原始文化为代表的绳纹和篮纹,是因纹样同绳索或筐篮的纹路相似而得名,它的产生一般是用刻有纹槽的木拍或其他带有纹槽的东西在陶坯的表面滚压或拍打形成的。另外,在用手抹平或拍打陶器时印在陶器上的指纹,或对指纹的联想很可能是同心圆纹、回纹、漩涡纹等纹样产生的缘由。
二是传统图案受社会背景的影响。社会背景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外来文化等方面。政治因素方面:在阶级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礼器都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在特定的器物类型中,纹饰还表示等级,而在等级中,还表示器物的所属关系。在商代奴隶社会,其典型特点充分的体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上,以青铜器纹样为代表的饕餮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及社会意义。经济因素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也必然会得到新的发展和强化。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文化异常活跃,佛教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装饰艺术上表现为造型完美,形象丰满,线条柔和、优美,突出写实与精神的刻化。外来文化的影响方面:佛教艺术题材,本来是印度文化的产物,传入中国后通过艺术加工,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发展和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壁画艺术和图案艺术。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和代表性的莲花纹图案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上就有发现,但佛教传入中国后,来自印度王莲的佛教莲座,按中国传统形象与审美观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艺术风格开始发生变化,瓷器早期的莲花纹花瓣瘦长、花瓣顶端较尖,晚期花瓣肥硕,端尖翘起,有了较固定的形式表现。
2.传统图案的发展历程
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彩陶上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此时期的装饰图案形式多以单独和连续纹等构成,其图案特点为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色泽单纯、明快、和谐。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从艺术风格到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题材多样,手法独特,结构严谨,纹饰造型夸张、凝练。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以青铜器、漆器为代表,其他还有玉器、织绣等。青铜器等器物上的纹样,由单纯粗犷趋于成熟精工,由神秘奇特转向平实奔放,由严峻肃穆变为生动活泼。秦汉时期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及大量的陶马、陶俑、战车、画像砖、瓦当和铜镜纹饰,表现了秦代装饰的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逐渐兴起。随着佛教的广为传播,作为佛教符号的莲花,在佛教艺术中成了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到了唐代时期,从装饰艺术方面来看,就更加显示出丰满、丰富、富丽、华贵的盛世风格。宋代的装饰艺术以写实风格为主,花鸟为最基本的装饰题材,其线条流畅,纹样简洁,典雅秀美。到了明清时期,吉祥纹样更为盛行,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图案,都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条件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图案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3.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传统图案
龙纹图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龙看作水神,当作天象的象征加以崇拜。同时龙也是皇权财富与尊贵的象征。从古至今,龙纹图在舟车、家具、陶瓷、玉器等工艺品中都广泛地被流传使用。
凤纹图案:凤与龙一样都是先民虚拟的生物,人们一直把它看作美丽和幸福的象征,是崇拜的对象。远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即见凤的雏形,后来逐渐呈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成为美的艺术形象。
瑞兽图案:中国传统瑞兽图案种类繁多,形象独特,它们被赋予吉祥的寓意,且被广泛地应用在装饰与造型艺术上,其中最具典型的有狮和麒麟等。
方胜盘长图案:盘长是八种佛教法物(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之一。明清时代广泛采用,含有吉祥之意,象征连绵不断。纹样有四合盘长,万代盘长、方胜盘长等,人们通常也称它为“中国结”。
汉字图案:汉字的造字原理本身隐含着“图像”,“汉字图案”是将字型构成加以美化,它的艺术功能中常包含着文字的意义,如福、寿、喜等一类汉字。
仕女图案:古时称当官的人为仕,仕女即为官宦人家妇女,也泛指上层社会的妇女,尤其是封建时代的贵族妇女。其后,涌现出不少优秀女性,这些历史中女性和传说中女性人物,已包括中下层妇女,自然成为绘画及工艺美术常用的题材,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花卉图案:中国的花卉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与应用价值,也是人格风范的象征,也成为理想生活的寄托。自秦汉时期起,花卉纹样便以简洁的形态出现在工艺美术装饰之中,这些花卉植物装饰艺术经数千年演变发展,呈现出理想的境界。
二、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体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具体到包装设计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包装设计的外在美和其文化的内涵。再者,当今的经济呈现出国际化的大趋势,人们交往和商品的交换必然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能适应市场竞争国际化的需求,那么商品的包装设计也必然要寻求国际共通的表达语言,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承担重任的当然要使民族图形的走向国际化。中国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传统图案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习俗和审美价值,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地域风格。目前,中国的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作品中体现的例子已非常多见,尤其是在烟、酒、茶、药品等商品包装方面最为常见和广泛。
1.在酒类包装方面
在山西杏花村酒的包装设计中,以杏花、牧童表达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情画意,结合龙凤纹样传达吉祥,以汉代画像石酿酒图来体现其历史悠久,圆筒瓶身,并系蓝花缎布,与传统青花瓷纹样结合,配合书法品名,体现了商品包装的民族化;三星西凤特醇酒45度和50度两款包装设计,除了分别采用了时尚典雅的红色和蓝色为主基调,给人一种清新、典雅、时尚的全新文化体验以外,在图案设计上以竹子为背景烘托了"西凤特醇酒"字样,中底部扇形内配以兰花衬托三颗金星闪闪发光,顶部和中底部以西凤酒主色调镶以凤凰、麒麟图案,整个设计理念将西凤酒悠久的历史文化同现代生活元素融为一体,寓意风清典雅、富贵吉祥;杜康国花酒的包装设计图案,以牡丹花为主体,一方面使这款酒蕴含着和平、幸福与福贵,同时也通过图案语言介绍了杜康酒的产地――牡丹之都洛阳。
2.在烟类包装方面
烟类包装中采用仕女图案的很多,如:吉林省出产的“响铃公主”牌香烟;呼和浩特出产的“昭君”牌香烟;广西南宁出产的“刘三姐”牌香烟;广西平乐出产的“贵妃”牌香烟;广西玉林出产的“西施”牌香烟;南京出产的“莫愁女”牌香烟等,都是采用中国古代美女或民间传说中的女性人物作为包装图案。
3、在药类包装方面
在湖北福人金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补心气口服液”和“滋心阴口服液”包装设计中,都采用了“双龙戏珠”的图案,带有吉祥的祝愿;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华药业分公司生产的“龙虎人丹”的包装设计,右下角是一只卧着而又似欲起并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左上角是一条腾空而下的巨龙,一层含义是龙与虎都来驱赶晕车、晕船、中暑的病魔,另一层含义是老虎相当于病魔,龙王爷来抓虎驱魔。再如边饰以饕餮纹装饰的药品包装,都是传达中药的历史长久与良好的疗效。
4.在茶类包装方面
在中华茶韵的包装设计中,上中部是以绿色为底色,上面是突出的四个金黄色“中华茶韵”草书字样,中下部带有拐子龙图案边饰的中间,以金黄色为底色,雕刻有穿着古装的老者在一边下棋一边品茶,显得设计谐调,并蕴含着具有中华特色的茶文化。
三、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图案对现代包装设计艺术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走进各大商店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包装图案精美、耀眼,并有很多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也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作品,这给人们增添了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价值。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人员,我想我们有责任也完全可以借鉴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借助各种素材的启迪,运用现代设计观念和手法,创作出切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为我们的产品增添彩衣,为提升产品的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林.民族化包装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2]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杨晶晶.现代融合与继承--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