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18:5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歌颂祖国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山巍峨,
喜马拉雅山的雄峰俯瞰地球的每个角落;
河水清澈,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演绎无数个春江花月夜;
白云飘拂,
繁花似景的大草原用古老的牧歌演奏幸福画幅;
地域辽阔,
亿万人民意气奋发谱写新时代的乐章。
我的祖国永远可爱,
悠久历史,
铭刻一代代先烈造就的优秀传统文化;
诸葛孔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片忠心报国为民;
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代绝唱;
当代雷锋,
“有限生命,无限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发扬。
我的祖国永远强大,
八级地震,
“512”后的汶川震不垮又挺起生命的脊梁;
神九上天,
浩浩宇宙中国人扬眉吐气志壮登高峰;
北京奥运,
千百年的梦想聚焦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中华复兴,
是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理想。
我的祖国永远发展,
贫穷落后,
曾是戴在中国人头上摘不掉的帽子;
东亚病夫,
让漂洋的每个中国人抬不起头;
沧桑巨变,
崛起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规模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的绝唱。
我的祖国日新月异,
高速公路,
蜿蜒祖国大地如蜘蛛网般密集;
航空机场,
撒落在沃土碧野如一颗颗珍珠;
轮船码头,
偎依江海静静歌唱与涛声作伴;
所有变化,
唱响中国傲然前进的美丽遐想。
我的祖国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
改变了千百年持续不变的传统生活;
互联网站,
足不出门知晓全天下每天发生的事;
条条网络,
把自己的心声述说给远方的朋友;
所有这些,
信息技术改变生活让生活更顺畅。
我的祖国变化神奇,
购物网站,
随心所欲买到称心满意的商品;
网络求医,
天下名医尽在眼前尽人挑选;
电子政务,
点点鼠标完成各项行政事务办理;
信息建设,
改变你我他生活越来越舒畅。
党十胜利召开,
明确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华儿女,
听从党指挥让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活动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2016年9月29日——2016年9月30日
二、活动准备: 各班布置教室 黑板板画主题 悬挂标语 气球、彩带若干
三、活动内容:
1. 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 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 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四、活动具体要求:
1. 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 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 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 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 ××
1 利用诗歌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诗歌音韵和谐,内涵极为丰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媒介之一。我们知道,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生和生命的探索和理解。在诗歌创作中,一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题材、意象的选择和喜好,或是他在诗作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趣。可以说都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外现。因此,适时的、有针对性的通过诗歌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学中应把诗歌诵读和写作作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步骤,让学生在吟诵中熏染,在吟诵中感悟,在吟诵中积淀、升华。让他们在吟咏中感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本色;感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感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矿达和真挚;感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惊喜和期盼;感受“兴,面姓苦,亡,百姓苦”的沉重和悲哀;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和雄奇;感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的懊悔和理智;感受《卖炭翁》中劳动人民的艰辛和疾苦……总之,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喜怒哀乐,提高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铸就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帮助他们形成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气质,从而达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 利用诗歌教学,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核心所在。而诗歌的“教化”功能,可以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忘身报国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激荡在我们心中的澎湃汹涌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把诗歌教学和爱围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用诗教这一简练、明快的独有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周、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3 利用诗歌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应始终渗透着美育成分。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也首次彰显了中学语文课程注重审美的基本理念。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那么,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就应开辟出一片美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诗歌鉴赏应该是其中最明媚的一处风景。当“大漠孤烟烟,长河落日圆”珠矶般的语言在唇齿间萦回的时候,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无限风光在眼前若隐若功的时候,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节奏在耳铿锵回响的时候,我们无法否认,其极富艺术美感的语言会让学生获得难以言传的审美体验。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学生似乎更热衷于时尚、娱乐新闻、球赛胜负、明星私人生活;热衷于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热衷于诸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却不屑一顾。正是缘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更应该通过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来让学生接受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熏陶,让他们充分领略我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中国古典诗歌中体现的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利用诗歌教学,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编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数量之。题材之广,作家之事,前所未有。从《诗经》到《离骚》,从汉乐府到新乐府,从“建安七子”到“初唐四杰”,从陶渊明到王维、孟浩然,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欧阳修、“三苏”、王安石,还有陆游、辛弃疾、李清照……基本上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貌。而且所选作品都是千古绝唱,读后让人不禁击节叫好,拍案叫绝!其富有美感的语言,其抑场顿挫的节拍,其寓含哲理的佳句,其色彩明朗的画面,其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其直冲云霄的万丈豪情,其乐观旷达的博襟……无不折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诗歌并不仅限于熟读成诵,更重要的是要领略其中的人文性,感受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央一片天地的无穷奥妙,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从而达到增舔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5 利用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中国的古诗词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奇葩。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成为必修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些诗词,中国人的感情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丰富表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多种情感的培养,而教学古诗词就成为其中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祖国的山水秀美如画,一草一木都含着美好的情意,这也成为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内容。自东晋陶渊明开始,中国产生了众多写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吟咏田园山水祖国大地的诗词曲篇也犹如天上的繁星,不计其数。以李白诗歌为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那种雄奇壮丽的美景,令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再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画了天门山的美丽景色,令人回味悠长。而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诗篇,它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文质情兼美的古诗词篇章,注意从多方面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符合新课标三维目标的精神,因此,在授课时必须注意。
一、时空差异确定了诗作的情感走向
诗人1922年从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忆菊》就写作于这一年的重阳节前(从诗歌的副题“重阳前一日作”可以看出)。时值深秋,在祖国正是盛开的时节,因而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转向了“忆菊”,同时作为一个爱国的弱国子民,在外族的歧视下倍感屈辱,由此也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而借助于“忆菊”寄托对祖国文化的热烈的赞颂,即借着对的赞美,歌颂“祖国的花”,盛赞“如花的祖国”。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在诗人同时期的《太阳吟》《歌衣洗》等诗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25年6月1日,回国的轮船驶进了上海吴淞口,诗人手扶栏杆,心情万分激动。他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脱下的西装、解下的领带扔进江里,卷起衬衫袖口,昂首高呼:“祖国,我回来了!”但他所面对的祖国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当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失望悲痛的情感就化成了感人的诗篇――《发现》。诗人用故意否认的方法,强化了心目中的祖国与现实中的祖国的巨大反差,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期望。
可以说,两首诗歌都燃烧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正是时间的差异、地点的不同,凸现了情感表达的异样特色。
二、 意象叠加展示了作者的挚爱风采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充分理解闻一多诗歌的爱国情感。
在美国,诗人何尝不知道自己亲爱的祖国被军阀们弄得破碎不堪?对于天灾人祸备相交加的祖国情况又何尝不清楚?但是对祖国的热切思念使得赤诚的诗人通过对的描写把他所热爱的祖国美化了,神圣化了。“柔艳”“盛放”“淡烟笼着”“疏雨洗着”等众多意象的描绘向我们炫示着光彩照人的诗化境界,而“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等意象的叠加反复,更赞叹出如艳丽、繁盛的一般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可爱的祖国。在这里,诗人通过优美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诗人是饱含着对祖国的思念毅然中止学业回到祖国的,作为祖国忠实的儿子,怀抱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殷切期望回国的诗人却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这一声呼天抢地喊出的迸着血与泪的呐喊,真切地道出了诗人的沉痛和绝望。紧接着,诗人用“恐怖”“噩梦”“噩梦挂着悬崖”这些令人绝望的意象,形象地表现出当时军阀混战下的祖国残破的黑暗现实,突出了诗人希望破灭后的极端失望和悲愤。可以说,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其铮铮的爱国誓言,强化了诗人对祖国至死不变的爱。
三、 对比运用召唤出诗人的热血情怀
诗人对的追忆和描绘显然都包含了对人的情感,他是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渗入了对故乡人的印象,顺理成章地将自然美引向了人文的美。这里的“人文美”,在诗人的对比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作为西方文化符号的“蔷薇”充满“热欲”,也就是过多的现实性物欲;而“紫罗兰”又过于卑贱;相反,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整体象征的“”却历史悠久、品格高雅、气质俊逸,是其他沉浸在现代物欲中的西方文明都难以比拟的。与蔷薇、紫罗兰的比较,当然也就是中西两大文化的比较,通过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西方文化的鄙视和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热爱。
然而,回国后的诗人所“发现”的并不是那个“如花的祖国”,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诗人禁不住要大喊“不对,不对”,强烈地抒发了“满腔的热血化成了一盘冰水”式的失望和悲痛。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在继续寻找、追问。最后,诗人追到了自己的内心,“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与篇首的“发现”形成鲜明的对照,直抒胸臆,使内心的真实感受如火山爆发般地喷涌而出,感情炽烈而又真诚。
五一劳动节诗歌一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
惊起一层漫漫绿色。
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
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色。
风 , 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
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
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
荒芜人烟的戈壁
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色。
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
为了千万劳动者能安全连续地运用电能
去建设祖国,
我们的电业工人
起五更 归月色 战沙暴,
巡线,检修,消缺
从不毛之野到喧嚣的街头闹市,
从架空线到地缆的每个角落,
细心检查 ,
不让每一个隐患从眼前滑过……
这就是光明使者
为自己劳动者的节日献上的
最真的赞歌!
五一劳动节诗歌二站在红五月首端
深入劳动者中间
感悟阳光里那跳跃的音符
一不小心
滴落下来
打动了无声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
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
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
震落满树鸟声 铺红挂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 阳光 雨露 春风
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
满眼的美景 在飘飞的音符下
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 劳动之歌
带来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劳动之歌 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断拱出
丰硕的果实 味美 香甜
五一劳动节诗歌三家政服务员
酱醋油盐饮食茶,护幼扶老涮洗擦。
巧手烹调香饭菜,勤谨浇开醉心花。
牛奶配送员
应时按点快奔波,大桶装满小瓶搁。
季约日送随召唤,情系于行奶鲜活。
报刊零售员
立起亭台开扇窗,未曾铺张不潢装。
众刊精品操情冶,群科闪耀慧新光。
餐饮服务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诗是诗人情感思想的凝聚与升华,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完美的表达技巧,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体会和鉴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诗歌创造的意境,从中获得情感陶冶和审美陶冶,成为理解诗歌和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感受力,体会诗人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设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
诗歌意境的生成主要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我们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让他们结合诗歌特定的意象理解诗句内容,在脑海中展现诗中描绘的画面,让意象点缀其中。这样,在诗歌意境的想象与勾勒中,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歌蕴含的情感的影响,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情感陶冶和审美熏陶。因此,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充实诗歌的意境,是体会、感悟作者情感,产生情感愉悦和审美愉悦的关键所在,诗歌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进入诗歌艺术境界和诗人情感世界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训练,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感悟,体会诗歌的情感
我们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诗歌往往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情感的艺术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打动学生的心弦,找到现实与历史的契合点,触动学生的情感认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是学生心中贴近而遥远的记忆,学生都不会太陌生。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情感积累,多方启发和诱导,使学生情感能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把握诗歌题材,体会诗歌情感
古典诗歌有的歌颂自然,有的讴歌人物,有的鞭挞社会,有的赞美友谊……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不同题材的诗歌,要总结它们不同的特点,据此对学生进行提示和点拨,并进行及时的总结,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形成一些理性的感悟。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那些历经传诵而不衰的名篇更需要学生认真揣摩、仔细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古典诗歌不朽的情感魅力和艺术魅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认知能力。
【摘 要】“诗教”传统古已有之。我们可以利用古典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它服务于中学生品德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独立人格、积极进取精神、悯世仁爱之心、健康的爱情观等等。
【关键词】“诗教”传统 古典诗歌 德育功效
“诗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古已有之。最早提出“诗教”的是孔子。很多大学者也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如理学家朱熹认为诗歌可以陶冶“性灵”,使人“师善”(向善)和“改恶”。今天重提中国古代的“诗教”传统,当然并非全盘照搬,因为古人和我们的目的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完全可以发扬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古典诗词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德育呢?
第一,了解历史,培养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中国古典诗歌中,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很多,形成了“咏史诗”这一类型,优秀的诗人们把思古之幽情与现实紧密结合,名篇不胜枚举。我常常借着鉴赏这一类诗歌的时机,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同时懂得兴亡的道理。如鉴赏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便了解三国时期晋吴之战的旧事,懂得国家兴废全凭人事,山川的显要虽可借助却不可作为御敌的唯一依凭。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爱国主义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从《诗经》《楚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体现着诗人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担当意识。如《诗经・秦风・无衣》,已收入高中语文第三册。屈原的诗篇之所以与日月同辉,重要因素就是其洋溢的爱国激情。诗人一生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如他的《哀郢》中的名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常常被人们引用,学生在吟诵时,能够感受其中对祖国、故乡深深的依恋和哀伤,从而深受感染。运用历史和爱国诗篇培养学生的爱国和民族情感,是一个渐渐熏染的过程,经常教读,使得学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为芬芳已经浸入他们的心脾。
第二,培养中学生的独立人格。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教育,扼杀了人们的自尊、人格,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深深烙下了“奴性”这个印痕。我们要培养的当然不是奴性十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连自己的独立人格都不具备,将来如何为社会、为国家民族做贡献?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如能培养中学生的独立人格,则对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古代诗人中,有一些一生坎坷,但始终傲骨铮铮,如李白、刘禹锡、苏轼。虽然他们并未能完全摆脱奴性人格的桎梏,但在封建社会中,能有如此傲骨,也足以令人敬仰。于是,我经常教学生诵读他们的诗歌,并作详细的、深入的欣赏和讲解。李白应该说是古代诗人中最具个性和傲骨的一位。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此时他正处于唐玄宗的优宠之中,但他却“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朝中权贵合作,不利用这个机会青云直上;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下了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诗歌,飘逸雄奇,意境壮丽,将人格的美和诗歌的美融合为一体,学生非常喜爱他的诗篇。读他的诗可以得到双重享受:品味诗歌语言之美,感悟独立不羁的人格之美。
第三,培养中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翻开古典诗词,表达积极进取的凌云之志的诗篇比比皆是。积极进取,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诗言志”,在这些诗篇中,有的表达治国安邦的志向,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有的欲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有的为民请命,不惜为正义而献身,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由于社会的影响,有的诗篇不可避免地带有糟粕,我们可教学生明辨清浊。总体而言,这些诗篇的积极进取精神是可取的,可以用来对学生施加影响。比如曹操的名篇《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建安动乱时期,他的理想就是一统天下。在这首诗中,他充分地表达了在短暂生命中完成大业的雄心。此外,唐诗中有大量的边塞诗,同样洋溢着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如李颀、岑参、王昌龄、高适等边塞诗人,就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名篇。我们也可多教学生诵读。这样的诗歌学得多了,不但可培养中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还可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
第四,培养中学生的悯世仁爱之心。我们的中学生物质条件日趋优越了,尤其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他们衣食无忧,但视线却仅限于周围的狭小空间。他们与同学比吃穿用住,但却看不到因无钱交学费而被迫加入打工大军的同龄人。他们往往表现得很冷漠,缺乏爱心。而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疑是可怕的。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孔子“伤人乎?不问马”,“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精神是民族得以团结、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这种仁爱和悯世之心有着充分的体现。如杜甫的《悲陈陶》、“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李绅的《悯农二首》,杜荀鹤《山中寡妇》,皮日休的《橡媪叹》……多不胜举,这些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了大量悯世爱人、同情劳动人民的诗篇。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诗篇,在教学生诵读鉴赏的同时,学习诗人们的仁爱精神,引导他们发掘现实意义,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转化为对今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同情,对弱小者、贫困者的同情。
第五,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爱情观。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爱情题材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诗词歌颂健康、坚贞的爱情,与现在的“杯水主义”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利用这类诗歌,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清浊,为大多数人必由的将来培养一定的免疫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情诗,最早的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周南・关雎》,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学生都能背诵,而且背得很有滋味。《诗经》中还有很多爱情诗,都是歌颂青年男女热烈纯真的爱情。高中课本中还选了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高中生们十分喜爱。他们喜爱美妙的诗句,对诗中美好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更是心向往之。在讲析鉴赏《一剪梅》时,我们详细讲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词人思念丈夫,设想丈夫在思念自己。我问学生,女词人为什么相信丈夫在思念自己?学生回答,因为她相信丈夫。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这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信任和忠诚。而这正是爱情的内涵。学生们学习《孔雀东南飞》,被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深深打动,对女主人公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对爱情至死忠贞深为感佩。
运用中国古典诗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具有良好效果的。当然,这个效果不会很迅速地收到。何况这个工作也是比较艰难的,因为我们要教学生抵御的是社会的不良思潮和风气。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很有耐心地去做,我们做的,便如清风润眸、明泉洗心,我们必将看到所希望的,必将有效果。而且,我相信,这个效果持续的时间将会很长。
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市民族中学。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
二、隆重的的表彰活动
今天的表彰活动,共表彰了十多个优秀个人。受到表彰的队员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接过奖状和奖品,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同时这些成绩,也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了勤奋和学校教育重要性,起到了激励作用。
三、学习少先队知识,意义深远
由大队辅导员带领十个新队员加入少先队,并学习了少先队的相关知识,孩子们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校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孩子们齐参与、同欢乐,隆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我校实际情况。有歌曲、舞蹈、小品、诗歌朗诵等活动。歌颂祖国,歌颂党,培养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同学们积极参加“六一”活动,孩子们激动、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这一天确实令人兴奋。xx小学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充分展示了xx小学让书香溢满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的特色,同时充分展现了xx小学全体师生的风采。
五、“六一”期间,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慰问,给他们送书籍,送学习用品,送生活用品,陪他们过节,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六、举行了家长会,举办了“如何让孩子成才成功”的家庭教育讲座,还对家长进行了“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让家长到教室和学生、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管理好孩子,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听我校老师上课,发放家庭教育资料,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这次的庆“六一”活动,展现了我校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学有所成,满怀激情地自觉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社会,回报社会各界人士对他们的一份份真诚的爱心!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殷切期望!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今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六、一”,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这一次的庆祝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宗旨,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2009年3月19日下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琅东校区正在举行“诵读爱同诗文,共建书香校同”集体诗歌朗诵比赛。七、八年级20个班的同学整整齐齐地坐在观众席上,神情严肃而专注。
八(17)班朗诵的诗歌是《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他们全班同学穿着蓝红相间的冬季校服,胸前扎着醒目的红领巾。《红旗颂》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伴着乐曲声,领读严梦羽同学开始了他们班参赛的第一句。“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接着,全班同学按照他们这一段时间认真练习的样子朗渎开来……同学们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地朗渎着,仿佛把自己带回到祖同过去那忍辱负重的岁月,又仿佛把自己带到祖国更强大、更富饶的未来。“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同学们越读越激动,越读越激情澎湃。当全班同学饱含深情地读出最后一句“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精彩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时,他们庄严肃穆、整齐划一地敬起队礼,与此同时,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班集体后有力地飘扬起来!霎时,仓场沸腾了,老师和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八(17)班的表现整齐、有序,说明他们平时训练的严格、认真与团结。
学生们朗诵的诗歌有《2008我的祖国》、《祖国,我们用青春的名义为您歌唱》、《百年网梦》等。校长助理王刚介绍,为了庆祝60周年,各个班所朗诵的诗歌作品大都是歌颂祖国建同6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讲述祖国发展的艰辛历程。同学们尤其关注2008年我们抗击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盛典圆中国百年奥运梦等等主题。
这次朗诵比赛,充分体现了十四中同学强大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了把自己最好的水平,最佳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根据诗文的内容,配备好服饰:有的班的同学穿着在胸口印有五星的红色上衣、蓝色牛仔裤,有的班的同学穿白衬衣、蓝背心加蓝色牛仔裤;有的班级同学手持鲜花或红色的团扇,有的班级同学举…代表奥运五环的红、黄、绿、黑、蓝等色的呼啦圈……配合朗诵的进程和内容,同学们也在变化着队形。有的班队形从四方形变化为一个平面的数字“60”,代表祖同建国60周年;有的班变化为心形,代表我们全体国人团结一心……申颖副主任自豪地介绍:所有的服装,表演所用的小物件,都是同学们自己找来的;队形的组合和变换,也是同学们自主设计的。为了在比赛中展示出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很多班级的同学在放学后自发地留在学校里,争分夺秒地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练习。
比赛结束后,我采访了几位依然陶醉在比赛中的同学。七(18)班的李若旄同学眼中泛着泪光对我说:“我们班朗诵的诗歌是《家国情》。第一次试读这首诗歌时,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深深感动了,大家都沉浸在诗歌所描述的无私的大爱中。在诗歌朗诵比赛前,我们大多数同学脑海中的祖国只是一个雄鸡状的版图,只是几个城市的名字,对祖国的了解很空洞。这次比赛,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什么是家,什么是国,什么是我们中国人的灵魂!也让我们知道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总是会在第一时间自发地组织起来,积极抵抗自然灾害。我们中国人在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的同时,有大爱。这次比赛,更让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七(18)班的余子诚同学激动地对我说:“我们每天都在练习:嗓子哑了,不休息;腿站麻了,不休息;昂着的脖子累了,不休息。这么多天,我们没有一个同学叫一声苦,因为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练习的这一个星期,我们看到了班级的信心,看到了隐藏在班级信心后的强大的集体荣誉感。虽然我们这次比赛只获得了第三名,但是我们没有怨恨、没有遗憾,因为,我们全班同学努力了、奋斗了,我们无怨无悔!”
七(16)班的孙千雨同学用诗一样的语言说:“我们全班59颗心像59团火,加在一起好比那太阳,在燃烧、在释放!团结的班级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羽翼,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已经起飞!”
在我整理这段文字的时候,接到了申颖老师的电话。她说20日早晨,她在办公桌前看到学生写给她的一张便条――申老师:您好!真的对不起,朗诵比赛的结果让您失望了,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有了您的帮助,我们的努力付出,三等奖也是我们共同的殊荣。无论怎样,我们七年级(18)班“不抛弃,不放弃”!我们不会流泪,也不会抱怨,努力虽成泡影,但团结的心永远不会变。2009年3月19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日子,记住这天,记住我们共同的荣耀!拿着这张小小的便条,她潸然泪下,心里涌起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申老师激动地说:“这不正是比赛的真正意义吗?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努力过、奋斗过,而且是全班同学一起齐心协力地努力、奋斗过。也许十几年,几十年后大家早已不记得那个结果,但那份珍惜集体荣誉感的跳动的脉搏,为班级争先恐后出谋划策的举动,永远会留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诗可以说是这灿烂文化的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诗文作品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古诗以它深邃的语言内涵和清新的意境,以及优美的韵律深受古往今来的学者欢迎和喜欢。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古诗的教学,在这里可以享受美的妙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各种文化传统教育,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得到品行的陶冶。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粗浅认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尝试。
一、爱祖国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小学德育纲要》告诉我们,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靠爱国这个情怀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古诗中表达爱国主义教育的诗歌非常多。比如,伟大南宋诗人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诚挚热爱之情;伟大的宋词家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伟大唐代诗人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总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草窝。”每一位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必定是热爱自己家乡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从这里足见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因为家乡是生育和养育自己的地方,哪个人不都是靠家乡水养大的呢?要想爱国,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家乡。因此,家乡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唐代大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深切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爱亲友教育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情感,它是一种骨肉之情。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母爱的颂歌。每个人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最早沐浴到的爱,是父母的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深挚、最持久、最无私的爱,也是父母的爱。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以之来讴歌母之爱――这一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这种手足之情,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那么友情同样是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诗关于友情的诗歌也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各种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审美教育、真爱大自然、环境保护、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无不渗透在古诗歌中,我们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每个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终身效益。
桑寒松,吉林省农安县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与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描绘到了“儿子远行,母爱切切”的画面,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了千古绝唱,真切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边塞艰辛、悍卫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