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哲学论文

艺术哲学论文

时间:2022-12-17 14:48:40

艺术哲学论文

第1篇

一、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中国音乐艺术演变

在“新音乐”的影响与冲击前,成长于文化哲学视界中的中国音乐艺术,温暖地存在于最适合其生存与滋长的本土文化土壤里而不断的生根、延续、复兴、发展与兴盛起来。当中国音乐艺术步入20世纪上半叶时,根植于民族的中国音乐艺术已然成为了主角,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演绎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表演形式:戏曲和器乐演奏形式———丝竹乐的繁荣,一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种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但在西方多元文化与音乐模式的影响与冲击下,中国音乐艺术这一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艺术形式以其流变与融合的姿态从我们的视线中逐渐被搁浅,以传统音乐为主流的中国音乐艺术逐渐退出了主流音乐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音乐艺术就此消弭,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底蕴作为存在的支撑,有多民族、多地域不同音乐风格元素为载体,进而转型为“民间音乐”[2]。这一转型并不意味着落寞与遗忘,而是全新的蜕变与升华,更是中国音乐艺术走向多元化的开始,在文化哲学背景下实现了更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艺术的另一种质地的改变。诚如上述所阐述的缘由,当西方音乐艺术以其迅速而强有力的影响力,充斥着中国音乐艺术市场的同时,两个全新的概念本土“民间音乐”与舶来品“新音乐”同时并存于音乐艺术中。存在于中国音乐艺术中的“新音乐”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音乐,之所以称之为“新音乐”,是相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的音乐表现形式。当然,如同中国文化受世界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影响一样,借鉴西方音乐而不断创新与变革的中国音乐艺术也相当理智地充分考虑到中国特色与中国音乐实践。这是一个被改造但又不断革新的过程,是一个被接受但又坚持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被认同但又绝对保持自身价值取向的过程,更是一个在纷繁复杂的音乐体系中自我价值被实现的过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砺、融合、碰撞与排异,“新音乐”终究以一种主体性的姿态,昂首为中国音乐艺术输入了新鲜的动力与血脉,让中国音乐艺术在传统音乐观的基础上,为自己的灵魂重塑了一个新的自我,找寻到了一个全新的音乐艺术呈现形式。当时间定格到20世纪下半叶时,这种“新音乐”已经主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主流。但人们一直在强调,尽管新音乐占据了相当的位置,但流变为“民间音乐”的传统音乐艺术定不会被搁置与陈列在音乐博物馆里,而是在民间,伴随着中国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而口传心授下来,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深厚的哲学根基为依托,交织着多民族文化与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愁苦忧伤,以其特殊的方式深刻地感染着、默默地繁衍着、积极地演变着。或许音乐艺术正是在此消彼长的循环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当人们以自己的生活、生产、娱乐方式进行精神解锁时,必然会对音乐表达形式形成一种定势。随着这种生活或生产方式的减弱且消亡深感痛惜的时候,在此种音乐艺术没落的时候,伴随另一种生活或生产方式的音乐艺术又诞生了,这便是一种新的更替。在这往复的更替中,人们一定会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中国音乐艺术奇葩中的传统音乐,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生生不息地变化着、发展着。不论是当初的传统音乐对西方音乐的排斥,但人们还看到了西方音乐对于中国音乐艺术的影响。由此,作为依然登上中国社会音乐艺术舞台主流音乐的“新音乐”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下的民间音乐,迄今仍是两种不同体制的音乐。必须看到,在21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发展道路中,不论今后一段时间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如何,这两种体制仍会并存着,而且相互影响着。

二、中国音乐艺术发展走向

当音乐以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充斥着文化体制内涵时,一股呐喊从未平息。在现有文化体制下自然而然的并存着民间音乐和新音乐两种音乐体制。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渗透以及文化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向总体趋同方向发展的态势。

1.两股思潮的交融从主体上辨析,人们考源的是宏观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艺术,而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中国音乐艺术是两股思潮的交融。这两个有着本质内在联系的音乐潮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着象征社会主流音乐的新音乐与象征着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民间)音乐的汇集。两者的交融形成了中国音乐艺术的总体趋向,即中国音乐艺术一方面将由引进的新音乐和具有时代气息的流行音乐元素共同建构,而新音乐并非完全被同化,在与世界多元的主流音乐趋同性发展的总体趋势中,按照自己的存在方式,继续保持着个性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另一方面,承袭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新音乐又与中国民族音乐联系紧密,这是因为无论哪一种音乐方式,都会伴随着中国各地域民俗活动的开展、精神价值追求以及大众化音乐艺术审美心理需求的普适性而在更大的范畴内有着较深层次的发展,这种根植不是突兀的嫁接,而是在原有的中国音乐艺术民族性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风格题材和创作手法,创造出与中国大众音乐艺术欣赏水平相匹配的音乐艺术作品。由此,有相当一部分音乐家、音乐教育者、音乐爱好者转移了创作层面,甚至改变了原有的创作风格,踏入到中国音乐艺术民族化的音乐传播之路。

2.文化构架下中国音乐艺术民族性的凸显每一种艺术都会在其萌芽、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中呈现出适应期与转型期,在转变的过程中,甚或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途径,形成质的突破与发展,冲出束缚与桎梏,摆脱长期以来禁锢在思想上的枷锁。因此,作为中国音乐艺术当中的另一条支脉,在充分强调个性鲜明与膨胀的社会需求中,有了新的诠释。民族性的凸显加之突破自我的创新,使之迅速形成反弹趋势。“新民乐”等一系列具有民族风的现代演奏方式,真正在中国音乐艺术界刮起了一阵新风。从大众需求角度来看,当国学再一次走入人们视野的时候,随即所产生的文化背后的关于中国民族化音乐艺术的热捧自然顺水推舟地成为民众所青睐的对象。大众已然具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且这种看似平静的选择却蕴涵着对一种全新音乐存在方式的认可与希冀。大众文化层面的提升,对于审美认知以及反映在音乐艺术追求等方面更为理智,而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动辄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民族乐器、民族声乐,甚至民族舞蹈都已经纳入到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大众已不再是被动的欣赏者或是表层肤浅认知的受众。在大的文化背景支撑下这一观念已经被搁浅,个人需求、爱好、审美情趣以及音乐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音乐艺术发展的推动力。在整个进程与流变中,中国音乐艺术俨然扮演了一个相当具有民族化的角色,持续的升温让这种具有民族化的中国音乐艺术走势强劲,这与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与普及息息相关。

3.文化哲学涵盖下的中国音乐艺术发展走向与唤醒在探究中国音乐艺术发展走向时,把中国音乐艺术置于世界音乐发展的总体局势中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旨在能够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哲学底蕴为依托,进一步寻求中国音乐艺术发展新的唤醒。一次深刻的革命在于革命的过程是否具有推动力和可持续性。正因如此,在研究过程中,才不会完全摒弃或是保守固封,尽管理论知识贫瘠,但在精神世界中,渴望着能够挖掘并达及音乐世界的乌托邦,这一理念与理想,必然会在研究中得以实现。在21世纪,从世界主流音乐的发展态势审视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脉络,人们可以更为理智地去进行远景的勾勒,不论是哪一种音乐形式或是音乐载体,都将被放置于文化哲学的视界中进行诠释。这种被文化哲学侵染的中国音乐艺术也定会呈现出更为稳定的发展状态,甚至在构建全新的中国音乐艺术体系时,新音乐元素、多元化的融合、先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创新的音乐理念以及根植在民族传统音乐灵魂下的新视野,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艺术内涵的拓展与深厚,审美价值观的不断升华,音乐创作中的循序渐进,音乐理论的融合与革新,新观念的提出与完善,追求以音色对比变化为个性特征的作曲思维,拼贴、组合、次序、混搭等全新演绎形式都为中国音乐艺术提供了成长与成熟的土壤,一条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新途径正在日渐明朗。呼吸着具有西方色彩的音乐元素,糅合着含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两者的交替、合并、革新与突破,无不深刻地唤醒着演绎单一旋律的中国音乐艺术新境界。以文化哲学为核心的中国音乐艺术这条主线,一杆天秤,左右逢源,一头连起世界流行音乐的新思维,一头搭建具有传统音乐色彩的民族风,都是主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音乐艺术的无限魅力与存在价值。今天,人们所厘定与定格的中国音乐艺术,不仅仅回头看其经历的种种,而是去构想一个完美的未来,一个属于中国音乐艺术特有的表现方式与途径,奠定的也必然是最为坚实的音乐艺术发展之路。融合也好,借鉴也罢,但都不能够丢弃属于中国音乐艺术最核心的价值———文化哲学,这是中国音乐艺术能够深具内涵的保障,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演变中亘古不变的理性支撑。

三、结语

改变并非易事,但不改变就只能沉溺于旧有的观念之中。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和语言,挖掘与描述中国音乐艺术的演变与唤醒,人们可以更直观地去理解音乐世界里的理想与意境,这是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但在探究与实现的过程中,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定位,所以才敢于站在这样一个高度进行审视。在千年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音乐艺术从印象萌芽、发展、流变到新时期的高度唤醒,每一步都镌刻了深深的文化哲学烙印。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文化哲学涵盖下中国音乐艺术演变过程与唤醒。中国音乐艺术价值与走向是构建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是触及哲学范畴的一个崭新概念,他所传承与创造的不仅仅是对于音乐艺术的架构,更是对未来中国音乐艺术新格局与延续的再思考[6]。中国音乐艺术在充分保持民族个性的基础上,不断的吸纳西方先进的音乐体裁、题材、形式与风格,在这种多元化文化与音乐艺术冲击下,必然能够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为中国大众打造最适合的音乐艺术观念和模式,必定为人类演绎最精美的中国音乐艺术。

作者:张帆单位:沈阳大学音乐学院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泰纳;艺术哲学;文学思想

在文学批评的领域里。法国批评家希波里特·泰纳(nipplm adolphetable,1828—1893)以其大名鼎鼎的文学演变受制于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而闻名于世。他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且不说l9世纪后期的许多批评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就是在当今我国的很多文学读物和教科书里,依然可见泰纳那种社会学文学理论的影子。虽然泰纳的这种从外部进行文学研究的理论的弊端早已为西方的学者所批判,但是它毕竟是社会学文学理论的先声,因此时至今日仍不乏其追随者。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泰纳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均有造诣,仅就文学批评的领域而言,除了“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理论。泰纳关于文学问题的讨论还有很多,其中很多不常被人论及。这些论述散见于他的《拉封丹及其寓言》(e.,m/suar脚delafonm/ne1854)、《英国文学史》(h/sto/rede/af妇盘鹏ang/a/se,l一4vol1864一l869)、《艺术哲学》(p^del’art1865—1869)等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里。其中,《艺术哲学》一书虽不是专论文学的理论著作,但是它将文学置于“艺术”的总体范围之下,并从这个角度对文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样的一些讨论,对于说明泰纳的文学思想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仅就《艺术哲学》一书,谈谈较为显著的几个问题。

一、文学艺术耍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泰纳抓住了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普遍性这个问题,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讨论。既然是一部“艺术哲学”,必然要从艺术的总体概念出发,去探讨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去说明各个艺术形式。泰纳从对艺术作品的定义这一角度去考察艺术的本质,并对艺术形式做了分类。他认为,一切“艺术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这五大艺术形式中,泰纳将前三者界定为“模仿的”艺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总体”与实物相符;后两者界定为非模仿的艺术,他们表现的是“各个部分”间的数学关系。泰纳强调“模仿的”艺术,并非照搬现实,而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模仿。他认为一切上乘的艺术品都不拘囿于现实,因为现实不能充分表现特征,必须由艺术家来补足。相反,艺术家如果缺少这种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的天赋,也就与临摹的工匠毫无二致了。因此对现实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歪曲,以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艺术作品,特别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是十分必要的。泰纳这里所谈的“诗歌”即文学,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关于文学究竟是“模仿的艺术”还是“表现的艺术”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而论,但是泰纳提出模仿并非照搬现实,至少肯定了文学作品中那些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因素。当然,泰纳所举的文学方面的例子都紧紧围绕他的“艺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这一论点,并没有深入到文学的虚构性问题,可是这种讨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说明“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不同奠定了基础。而反对艺术创作单纯地摹仿自然,要求艺术抓住事物的普遍性,这也正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历史角度看待文学问题

在《艺术哲学》中,关于艺术以及文学诸问题的讨论始终是放在历史的具体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的。泰纳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影响(认识论问题另当别论)体现于……泰纳的历史观念,这样一种历史的眼光和角度与他的“时代”这一术语相类似,也正是其历史观念的体现。简单地讲,这种历史眼光就是:认为文学作品产生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学批评也由于经历了历史的积淀才得以确定和趋于合理,因此只有将具体的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批评,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对文学问题得出比较科学、公允的结论。正是对泰纳关于艺术作品的产生、评判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文学观上所反映的历史意识。

艺术品的产生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这是泰纳在《艺术哲学》中着重论述的一个问题。而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自然也是如此。泰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笔力去说明意大利画派和尼德兰画派,古希腊雕塑等艺术形式是如何在他们那独特的“气候”下产生的。这“气候”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历史环境。

从分析绘画艺术的产生人手,泰纳总结了艺术的产生规律,继而将这一规律推广到各个艺术形式中去。因此对艺术的产生问题的讨论,同时就包括了对文学作品如何产生的认识。泰纳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及其作用都与历史的具体形势密切相关。泰纳说:“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uj他认为,首先有一个“总体形势”,其次是总体形势产生的特殊倾向于特殊才能;然后这些才能与倾向造就一个中心人物;最后,声音、形式、色彩或语言这些艺术材料,把中心人物变成形象,或对中心人物的倾向与才能进行肯定。

关于“总体形势”,泰纳描述为:在古希腊是好战与畜养奴隶的自由城邦;在中世纪是蛮族的入侵,政治上的压迫,封建主的劫掠,狂热的基督教信仰;在l7世纪是宫廷生活;在l9世纪是工业发达,学术昌明的民主制度……而“特殊倾向”和“特殊才能”则表现为爱好体育或耽予梦想,粗暴或温和,战争的本能,说话的口才,追求享受等错综复杂的倾向,具体来说:在希腊是肉体的完美与机能的平衡,不曾受到太多的脑力活动或太多的体力活动扰乱;在中世纪是幻想过于活跃,漫无节制,感觉像女性一般敏锐;在17世纪是专讲上流人士的礼法和贵族社会的尊严;到近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不得满足的苦闷。

所谓的中心人物,就是表现了“特殊才能”或“特殊倾向”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在希腊是血统优良、擅长各种运动的青年;在中世纪是出神人定的僧侣和多情的骑士;在l7世纪是修养完美的侍臣;在我们的时代是不知厌足和忧郁成性的浮士德和维特。按照泰纳给艺术的分类,艺术作品或是表现中心人物或是诉之于中心人物。而文学和雕塑艺术一样,被他划分为模仿的艺术,它们表现中心人物。他认为,古代雕像中的《梅莱阿格尔》和《尼奥勃及其子女》和拉辛悲剧中的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一样,都是表现中心人物的。同样,文学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其产生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因为从泰纳对予“总体形势”、“特殊倾向”和“才能”,以及“中心人物”这些术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无非都是特定的历史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而按照他的推论,正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才产生了表现不同的典型形象的文学作品。

从艺术品的产生来看,文学作品的出现受到了历史环境、特定社会风貌的影响,同样,从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看,关于文学作品的合理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而文学批评也应回到历史中去,参考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而对文学作品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解和评判。泰纳在谈到如何形成对艺术品的公允判断时谈到: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始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之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丽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中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也就是说,在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价值判断是一个趋于真理的结论,正如我们“今日每个人都承认,有些诗人如但丁与莎士比亚,有些作曲家如莫扎尔德与贝多芬,在他们的艺术中占着最高的位置。”这样的一个结论正是在数百年来众多意见和判断的不断修正、不断积累中所产生的。因而也是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那么当代的批评家又如何去考察判断一件艺术品呢,泰纳认为,艺术品产生于历史环境之下,因此批评家对待历史的第一件工作是为受他判断的人设身处地,深入到他们的本能与习惯中去,使自己和他们有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心境,又细致又具体地设想他们的环境;凡是加在他们天生的性格之上,决定他们的行动,指导他们生活的形势与印象,都应当加以考察。这样一件工作使我们和艺术家观点相同之后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又因为这工作是用许多分析做成的,所以和一切科学活动一样可以复按,可以进行改进。根据这个方法,我们才能赞成或不赞成某个艺术家,才能在同一件作品中指责某一部分和称赞另一部分,规定各种价值,指出进步或偏向,认出哪是昌盛、哪是衰落。

虽然这种历史主义的口吻有滑向相对主义的危险,但是毕竟道出了批评工作的_丌一分真意。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所说的:“实际上,我们是从自己认识中的一个部分建立一个更高标准出发去批评自己认识的另一部分”。从当代的批评视角出发,回到历史中去体察作品的原生态,继而在一个动态的价值尺度中综合考察和重新认识作品本身,这正是泰纳在19世纪对批评工作所作的概括,也是与韦勒克等人所倡导的“透视主义”(pempcctmsm)相类似的地方。

不仅文学的产生和文学批评受制于历史环境,泰纳认为,文学的作用也体现在对于时代精神与风俗的反映上。而对于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得越充分、越生动、越深刻,作品所占的地位就越高,泰纳将这样的作品称为“历史的摘要”。他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可以补足历史研究的文献缺漏,可以提供各个时代的思想感情、重大事件和民族特性。,虽然我们不能同意将文学作品当成历史研究中的文献资料,但是,承认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世纪的掠影,它更具代表性地体现了历史进程中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认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历史环境,则是不无道理的见解。既然越是伟大的文学越是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这种本质特征无疑是历史性地存在的,因此艺术所表现的真理也必然是历史的真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泰纳的历史主义眼光的确渗透在文学研究的每个基本层面,无论是文学的产生、评价,还是对于其作用概括和价值的判断,虽然其中有些观点未免极端,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多合理成分的,这些观点也的确道出了文学的特点,为我们更好地研究文学本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价值强调对历史相对主义的克服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泰纳的历史主义贯穿于《艺术哲学》,也渗透在他的文学观念之中。然而历史主义很容易导致彻底的相对主义,但是在《艺术哲学》中,泰纳却避免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他并没有过分注重作品的历史价值而忽视其艺术价值,相反,他致力于对文学价值判断标准进行界定,强调即便是同一时期的相同题材的作品,由于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使艺术品分出高低等级。他将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规定为,对于“显著特征”的表现,以及对特征的效果集中程度的表达。“显著特征”分为“重要的特征”和“有益的特征”。“重要特征”主要指更接近事物本质的特征,泰纳认为,文学价值的每一等级都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作品的精彩程度则取决于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而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一个民族、种族的主要特征。“有益的特征”则与人的道德等级相关,泰纳认为,文学价值的每一等级都相当于道德价值的等级。因此,作品所表现的道德等级越高则其艺术成就越大。但是泰纳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将作品中人物的道德等级等同于作品的道德等级,这种逻辑上的谬误不仅在例证上损害了他理论的合理性,更成为其理论的一大硬伤。当然,作品具有显著特征也并不一定就会成为伟大的作品,还要看如何去表现这些特征,这就涉及到效果的集中程度的问题。要达到作品效果的集中,泰纳认为要做到三个方面:在塑造人物性格时要表现他的“精神地层”,也就是人物性格的典型与集中;构思情节要与人物的性格相符,要能够表现人物;最后,作品的风格要与人物性格以及情节相配合,做到人物、情节、风格的统一。虽然泰纳的论述并不算深入,所持观点也并不新颖,但是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自身规律及其价值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_izeji~y他理论上单一的历史标准,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弊端。

四、文学艺术研究中的“科学”方法

第3篇

>摘要:

当代美国文化艺术哲学理论的转向对中国文化艺术界甚至世界文化艺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浅析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的理论价值对我国的艺术哲学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理解我国的艺术哲学。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我国的大众审美在总体上有了向后现代主义倾斜的趋势。当今社会的非主流审美盛行,选秀节目的大行其道,整容之风愈演愈烈,人们已经将审美的眼光从高雅艺术的阳春白雪投射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常说的雅俗共赏,似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但是在这看似平静的融合背后,也存在了些许问题。我国本土的艺术哲学理论发展还不够完善,如何在学习当代艺术哲学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的艺术理论建设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内部孕育出来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代美国艺术哲学试图打破传统主义所设定的审美秩序与传统,对传统艺术评价标准提出质疑,瓦解了传统艺术审美的思维定势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意义。

首先,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艺术哲学理论在每一次的自我否定与历史否定之间寻找一种相对的平衡,新艺术理论的形成在定义艺术已有形式的同时也为艺术形式的发展打开新的思路。其次,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哈贝马斯曾经说过:“18世纪以降……科学话语,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依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业相对应,其中专家们所关心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种专业化地对待文化传统彰显出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每一个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分别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哲学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促进了艺术领域中艺术评论家、文化商人等一大批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士的出现。为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第三,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传统艺术的创作具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方式,当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对传统语言、意义、道德等桎梏自由思想因素的扬弃,表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苏珊·朗格以符号论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创新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哲学,阿恩海姆的研究也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独辟其境,使当代艺术哲学的发展更加多样化。阿瑟·丹托及乔治·迪基的研究抛开传统审美的限制,回归艺术哲学本身,使美学让位于艺术,为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第四,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的另一贡献是对艺术与生活模糊界限的划分。当代艺术呈现出生活之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因而造成了艺术与日常用品的界限模糊。当代主义艺术哲学理论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树立了一个尺度。使艺术既不会与生活相对立也不会在融合中迷失自我。第五,促进了对艺术、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研究。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哲学理论的变化。无论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研究亦或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哲学理论研究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文化及社会所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尤其是阿瑟·丹托和乔治·迪基,他们都试图通过研究在艺术定义与社会认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代艺术哲学中权力话语的消失,使人们的标准概念呈现多样化评价态势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其理论价值对我国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进入本世纪,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样式,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为了获得利益、知名度等哗众取宠、恶意炒作甚至十分变态的艺术行为。在当代国内艺术哲学理论不甚发达的今天,这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国内部分文艺理论家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审美的迷失,并呼吁重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在这一时期,我们研究当代美国的艺术哲学理论无疑会对我国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艺术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是持续性、重复性的,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首先会确定一种一般的标准或规范,对试图打破常规者进行思想或行动上的约束或规范。但是艺术创作必须抛开常规,脱离功利的目的才能触及心灵。同时,当代社会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虽然没有了所谓的权力话语,但是就我国实际审美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言,大众审美的相对素质发展不均衡,所谓专业人士的言论还是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以国外艺术哲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的演进作为参考,看到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对技巧等等,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服务。然而,在学习国外理论发展我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对艺术审美主体——公众的培养,艺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审美群体,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哲学上的解读,以便在总体上迎合艺术哲学研究大的发展趋向,满足艺术哲学研究的实用性和普遍性需要。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国外科技的发达就盲目西化,或是在不考虑本国情况的基础上直接将国外的艺术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全盘照搬。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只有进行多方互动,通过艺术比较和艺术批评,才能超越时空的界限,融合各流派的审美观念,立足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审美素养,建立更适合当下人审美情趣的中国当代审美理念,以适应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得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

张嘉艺【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第4篇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文艺美学”概念理解较为模糊的现状,在“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研究 方法 及建设“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现实意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之见。笔者认为当前提出和建设“文艺美学”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利于美学研究与 艺术 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开展对话;有利于从平等的语境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 文艺美学;学科定位;反思

    

     “文艺美学”这个概念,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由胡经之先生等提出之后,已经日益为学界所接受。但是,到底什么是文艺美学?它与 哲学 美学亦即一般所说的美学、艺术学有什么区别?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在不少同志、包括我自己心目中还都比较模糊。现在我把对几个 问题 所作的一些初步的思考在这里谈一谈,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以我之见,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美学是自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顿提出“aesthetic”(原意是“感性学”,后王国维根据日人中江兆民的日译而中译为“美学”)之后,在德国古典哲学内部 发展 起来、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一种思辨哲学,它们研究美学的动机和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满足它们的哲学旨趣,具体地说,是为了建构它们哲学体系的需要,使它们的哲学体系得以完整。如鲍姆加顿,他根据莱布尼兹的知识可分为“明晰的知识”和“朦胧的知识”的观点,认为以往哲学重在研究“明晰的知识” 而忽视“朦胧的知识”,这样的哲学是不完整的,他提出“感性学”就是为了建立一门与“朦胧的知识”相对应的哲学的分支学科。又如康德,他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分别研究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之后,感到两者的鸿沟难以填平,因而撰写《判断力批判》,把审美作为沟通两个世界的中间桥梁。再如黑格尔,他把世界看做是“理念”的发展和回归的过程,“理念”的发展可以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绝对精神”的最高形式是哲学、次高形式是宗教,那么最低的形式是什么呢?按他的看法就应该是艺术。这样,“绝对理念”的发展行程也就环环紧扣而没有空隙和脱节的地方了。这些事例都足以表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不仅美学的性质是属于哲学学科的,而且它的方法也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方法是一致的,即演绎的、思辨的、自上而下的,按照培根的说法,是一种“蜘蛛织网”式的方法。

     这种从哲学的角度对于美的问题所做的哲学思考 自然 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规定美和审美活动的性质,为我们研究和探讨实际的美学问题包括艺术问题提供了一个 理论 前提。但是,不论这种哲学思考的意义多么重要,它与审美活动的实际,包括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等毕竟是有距离的。而我国学界提出“文艺美学”这个概念的目的和意义,在我看来就是要求我们把对美的哲学思考与艺术活动实际经验的具体 分析 结合起来,使哲学美学更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文艺美学的对象和内容的这一性质和特点,在研究的方法上我认为也相应的应有所变化,应把原来纯属于演绎的、思辨的、自上而下的、“蜘蛛织网”式的方法转而向归纳的、经验的、自下而上的和“蜜蜂采蜜”式的方法开放。

     按照这一认识,我认为文艺美学应该是介于美学与艺术理论之间的一门学科,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分支和子系统。它与美学的具体关系是:一方面,美学研究的结论和成果为文艺美学具体研究、阐释和 总结 文艺实践的经验提供理论的前提,即思想的依据和评判的标准,并使艺术实践的经验经由这些理论前提的整合而更能向 规律 性的高度提升;而另一方面,具体的艺术实践经验又可以为美学在对美的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提供感性材料,并使得这种哲学思考由于有了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获得更为丰富、具体的内容,而不致偏于抽象的论证。当然,这只是我们在理论上对文艺美学学科所作的一种定位,在实际上有时也确实很难加以严格区分的。

     一

     正如一切理论的概括总是相对落后于经验的描述一样,“文艺美学”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这样。尽管这个概念的提出还不到20年的时间,但实际上文艺美学的研究早就已经开始了,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来贬低乃至否定“文艺美学”这个概念提出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为我们确立了明确的研究对象,标志着这门学科的研究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这就是一切学科都只有当研究对象确立之后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

     我说“文艺美学”的研究早就已经开始,这至少可以追溯到黑格尔,他把美界定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灵的外化。这表明心灵性的内容乃是美的一个本质的,所以按照这一规定,自然美也就被排除在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外了。因而他的美学实际上是艺术哲学,或者说是“美的艺术哲学”。稍后,谢林就索性以“艺术哲学”来为美学命名,并由此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开创了与典型形态的“哲学美学”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不同的美学研究的新派系。这一派系和传统对后世 影响 很大。在上世纪中叶先后被介绍到我国的前苏联美学家的一些论著,如苏联 科学 院哲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撰写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陆梅林等译、三联书店出版),德米特里耶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概论》(杨成寅译,朝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实际上都不是纯粹的“哲学美学”而是“文艺美学”,是前苏联美学家在探讨哲学美学与艺术实践经验的具体结合所作出的一种努力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具体表现在美学研究的对象上,他们较为一致地界定为:美学的对象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特别是他的高级形态艺术活动,明确地表明了它的重点应落实在艺术上面。从对美学研究对象的这一认识出发,他们在美学著作中所探讨的大概有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形象,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艺术的阶级性、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家等等。对于这些美学著作,我们在承认它们在促进美学与艺术实践结合方面所做的努力的同时,也感到似乎不够“美学”,即有点像艺术理论。之所以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充分吸取哲学美学的研究成果来作为观察、分析艺术现象的理论前提。所以在致思的方式上似乎完全停留于总结艺术经验而不能同时兼顾到对艺术经验的反思。因为经验的普遍性未必都能说明规律的必然性,只有经过批判性的反思活动,我们才有可能既不脱离经验又实现对经验的超越,才有可能向着更高的认识境界和思想境界提升。

反思是 哲学 的特性,“文艺美学”之所以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和子系统,而不是一般的 艺术 理论 。我觉得就在于它在吸取归纳、经验、自下而上、“蜜蜂采蜜”式的 方法 的时候,并不抛弃美学自哲学的娘胎里所带来的这一反思特性。对于这个 问题 ,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出版的前苏联美学家如卡冈、斯托洛维奇等人的著作中,似乎才开始有所注意。前苏联美学 研究 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于我们“文艺美学”的研究和建设是值得借鉴的。所以,要建立我国“文艺美学”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我认为当我们的思维在克服传统美学研究中的纯思辨的推演的方法而转向对艺术实践的 总结 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排除和抛弃“文艺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和子系统所应该具有的反思的特性,惟其这样,我们才能使“文艺美学”保持美学应必具的哲学韵味,而不至于完全等同于艺术理论。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美学》倒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他在谈论艺术美、艺术类型和艺术门类时,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在把反思前提与艺术现象、 历史 和传统结合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但由于他的思辨的习惯,使得在他那里一切经验的东西都迁就于思辨,无视历史事实存在的客观性,把历史当作逻辑所把玩的东西而完全服从于逻辑的虚构,因而引申出许多有悖于客观事实的主观武断的结论来。因此,要使逻辑的与历史的获得有机的统一,就需要我们把归纳的与演绎的、经验的与思辨的、自下而上的与自上而下的、“蜜峰采蜜”式的与“蜘蛛织网”式的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才能臻于完善,我们“文艺美学”的研究才能走上真正 科学 的轨道。      二

     根据以上对“文艺美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我们今天提出和建设“文艺美学”的意义,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前面曾经谈到的,是有利于美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哲学美学”那种纯思辨的,脱离实际的倾向,找到了美学与实际结合的中介环节。而且,对于美学自身来说,也可以扩大它的视野与领域,使它经由“文艺美学”这一中介,从艺术实践经验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增强美学自身的生命活力,更有利于美学自身的 发展 。这是明白不过的道理,这里就不详说了。

第5篇

【关键词】哲学 艺术哲学 艺术教育 初探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05-03

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

一 哲学

人类需要哲学,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这是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与哲学相反,其他学科侧重于具体的问题。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哲学不是一个活动,它不可以被定义,不具有局限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在希腊文中,“理念”是指idea或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idein的原义是“看”。所以,“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亦即事物的形状。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之理念论是一个本体论(on-tology),重在考察宇宙之本体,……重在解释。”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中,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但是感性世界里,形式不能独立存在。“……那些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躯体的人是对的,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它不是躯体,而只是依存于躯体。灵魂寓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这表明,知识意味着智慧、欲望和爱。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定义的意义和文化,也许会因哲学家的不同而不同。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探索哲学理论――存在和真正的存在。同时期的东方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东方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并将焦点关注于道德和政治。当然,我们无法得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在观点上真正的思辨过程。但是,这些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它可以指引我们,指导我们的观点,尤其对理解过去、了解现在以及预测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哲学家讨论的都是艺术与美学。如艺术是怎样存在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有义务处理这些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二 艺术哲学

我们将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三个维度来阐述艺术哲学。

1.艺术作品

艺术的基本目标不是培训,也不是改变或崇尚什么。艺术的基本目的是表现与审美,而不是教授。对于艺术本质的了解越深入,越能发现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巨大心理力量。艺术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并存在于人类的文明之后。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它是客观的本体,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目的。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理解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阐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同时也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体现出创作者体验自然、领会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艺术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来实现。”艺术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这个“需要”不是物质需求,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人类的道德心。

2.艺术家

尽管艺术体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但我们仍然认为,艺术作品的基础在于“创作”的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即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我们不满足于看到一个艺术品就够了,我们更加注重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意蕴和审美意境。“就所有艺术而言,应当说:是艺术家给了我们视觉体验和各种感受。因而,他们就是感受的报告者、发明家以及创作者。”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像哲学家一样,不断进行着对各种事物的解释。艺术家将“解释”置于画布上或者旋律中,而哲学家将这件工作转化为理念。正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使人类和谐。

3.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

在将哲学引入艺术教育时,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哲学怎样运用于艺术教育?如何将哲学语言带入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如何使用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休谟的观点,对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艺术问题可以通过人类哲学、文化和知识的哲学、本体论哲学以及教育哲学得到解决。如用哲学的理念(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分析哲学和道德范畴等)分析高洁、善良、宽容等感性词汇。艺术哲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哲学理念分析背景下的艺术行为,这可能对学生的艺术观、世界观以及他们的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使用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理论将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水平。例如,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他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说明游戏是人类的自由状态,人类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摆脱各种外在压迫,回到灵魂的故乡。而艺术最终追求的是自由与幸福。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由,这种自由就是真理本身。“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因此,艺术就像游戏一样,需要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烦琐、恐惧和疑虑。黑格尔认为,艺术从不反映完整的真理,只给出了真理的形式,它可能会出现在具体的感觉之中。在这一点上来看,艺术的功能是显著的。

三 实例

许多艺术作品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也许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将以爱德华・马奈的绘画作品《草地上的午餐》、萨特的文学作品《恶心》、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以及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为例,进行分析解读。

1.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女人(此女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的肢体互相交缠。马奈丝毫没有男性主义色彩,以平等的姿态为女性作画,将女性的柔美和伟岸印写在了画卷上。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众人什么是美的、真的、善的。此画让人震撼的美丽在于借助于对光和色的调和渲染出了年轻女性的身体美和气质美。马奈并没有结束和模特之间的表象关系,“而是显明了表象的诸种条件,就是说显明表象的这个盲点,它只允许在未被看见的条件下去看”,马奈要的是“绘画的沉默……马奈用一种可见的绘画代替了可读的绘画”。“言说并非言看”“观看只是意味着一种谨慎的可测量的分离……目光是一个停顿中的不可见活动――在其中,事物隐藏自身”。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观点或目标。作品的艺术形式是由总体构成,并借此实现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和目标。

2.萨特的小说《恶心》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小说《恶心》中,第一次产生“恶心”是在一个星期六“我”拿起石块要学顽童打水漂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件东西而且感到厌恶,可是我再也不知道我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几天后,“我”又说“那是从石头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头上传到我的手里的”。“恶心”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感觉。通过简单的直观感受“恶心”,表达出另外一种广泛、深刻、意义非常的心灵感受。领悟到“存在”即“恶心”的根源,他发现“一切存在之物都是毫无理由地生出来,由于软弱而继续活下去,最后随遇而死”。这就是存在的虚无。存在的事物缺乏合理性,存在的世界当中没有理性秩序,事物没有既定的本质。世界是荒谬的、残酷的、野蛮的、充满敌意的。但即使是世界荒诞,人还是有自由去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恶心》不仅告诉我们一些存在的东西,而且也倾注了萨特所有的哲学思想。

3.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就像萨特的《恶心》,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做了隐喻的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幅壁画,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而创作。毕加索开始绘画前,准备了几个草图,所有准备的草图都隐喻着深刻的含义。“一些由曲线和锐角的对比交错所组织起来的扭曲变异的形象,支离破碎,如夜走的游魂充满画面,揭示了地狱一般的战争恐怖――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绝望的哀号和泣血的心。”这种裸的灯泡描述了战争时审讯室里的酷刑。画中央是一匹老马,引颈嘶鸣,长矛刺穿身体,象征了苦难的西班牙人。在左上部分,一头公牛在那里顾盼自雄,阴险地狞笑;公牛下方,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这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全画由黑白灰三色组成,以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4.蒙克的《呐喊》

蒙克的画作《呐喊》中,没有一处不充满恐惧的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画中央的人物双手捂住耳朵,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死亡的骷髅。整个画作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灵魂。画家用视觉效果传递听觉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震动。蒙克把画中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将画中的情感表现推向了极致。

在实例3、4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绘画不是一种应该记录在空间的物质性中的纯粹的视觉形象……绘画――独立于科学知识和哲学主题――贯穿着知识的实证性。”

艺术的观念和艺术的分类也表达艺术。艺术使世界以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式在情感上优先考虑人类的特质。例如,艺术可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人道。一场音乐会表现的乐观主义和一幅画的宏伟壮丽或一段舞蹈的凄美婉转能够深深触及我们的内心情感,这些都是对于人类艺术品质的挖掘。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和观点。每一个艺术符号的创建,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感知,是艺术家情感和智力的表达。

四 结论

艺术哲学,就像哲学本身,通过其独特的方法解释人类、自然和宇宙的问题。对于一个观点,试图只用一个学科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艺术哲学的范围内,带给学生更多的审美享受和喜爱之情,以及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判断概念的能力。哲学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解释能力,以及确保艺术教育的基本素养。同时,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增强判断力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熊蕾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苗力田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韩〕朴异汶.艺术哲学(郑姬善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7]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德勒兹・迦塔利.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第6篇

一、从美学的角度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理论的再认识

从古代美学发展到近代美学,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然演进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原则是与哲学的发展同步演进的,而从某一方面来说,美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并与哲学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论强调对自然的模仿,正如这一时期的理论原则是渊源于对古代艺术的借鉴一样,他们也效仿古代希腊人的哲学原理。因此也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审美原则直接依附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并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理论研究的主流。

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如阿尔伯蒂、达・芬奇将其理论原则建构在普罗提诺和新柏拉图主义对理念的推崇上,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其美术原则之中。从真正的理论上来看,美被认为是理性通过审美形象的方式在感官中的直接表现,它是与道德相并列的。因此,文艺复兴的美术家们将其理论创作在美学哲学上与古论联系了起来。尽管有其美学的积极意义,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的创新上,还是在更全面的理论分析上,文艺复兴――正像它的时代特征所展现的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伴随着真正哲学的发展,审美理论凭借学术性哲学维持了美与生活的联系。它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了古希腊、罗马的美术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新的时期有其新的理论思想风貌,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也正是在其对古代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理论研究。伴随着真正的审美思辨的发展,美术理论自始至终都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发展同步演进,而理论是真正审美思辨的唯一任务,并借助自由思辨的复苏和对理论原则的深化,从而使探索近代美学审美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从历史学的角度上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理论的再认识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美术理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了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的立体框架。在这一结构中,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按照特定的规律和次序,逐渐将其组合、建构。对于文艺复兴来说,这是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也显示了它作为这一过渡性历史阶段的原则性特征。而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复兴,对美术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美学和艺术的意义,而且具有一种历史的意义。在对古代思想的着力研究上,美术理论家举起了反对中世纪艺术粗俗外表的旗帜,并沉浸在古代艺术家的色彩鲜明之中不能自拔。但从其本质上说来,文艺复兴美术理论家们的这些理论成果则富有审美的气质与潜力,因为,正如时代特征所赋予的那样,他们开启了美术研究真正的开端。

因此,文艺复兴美术理论体现了这一特殊领域中“纯视觉艺术批评”的发展和大致风貌。虽然,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对这一说法有所意识,但是,在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认识上,它确实已经存在于批评家对艺术进行解说的分析之中了。然而,对美术理论家的这些具体规定,一方面说明了他们作为特定时代对美术理论作出的积极意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从美学方面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演进概况进行研究,还是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对美术家或美术理论的研究还涉及心理学、文献学、社会学、图象学等等新型人文学科,它都从不同层面上拓展了当时美术理论的新领域,也不管它是从内容还是形式、创造还是自由、艺术还是自然、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为此后的美术批评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因此,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因为,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美术原则是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别产物,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不能不说,它构筑了整个美术理论原则完美近善的根基,从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陈传才.《艺术本质特征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 黄才郎.《西洋美术词典》.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3] 叔本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7篇

[关键词]中国美学;学科;20世纪二、三十年代

Abstract:There have rich aesthetics though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it has not formed the aesthetics theory system of independent discipline shape. In 20-30's of the 20th century , Chinese aesthetics was extremely activ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sthetics discipline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the appearance of specialized research associations had indicate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esthetics discipline.

Key words:Chinese aesthetics;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丰富的审美思想,例如乐论、诗论、画论、文论等各种艺术论以及经、史、子、集和诗、文、记、传之中的审美文化。但纵观中国学术史,审美思想都是经验式的、感悟式的,没有形成学科理论体系。所以说中国存在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没有形成独立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作为“学科”的出现是伴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的。事实上,中国美学学科的真正建立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事了。这一时期不仅有吕澂的《美学概论》(1923),陈望道(上海民智书局)和范寿康(商务印书馆)同年同名出版的《美学概论》(1927)、吕澂的《美学浅说》(1931)、朱光潜的《谈美》(开明书店,1931)等一系列本土化学术专着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中国美学界的空前活跃、高等院校的设科建系以及专业研究队伍的出现等都标示了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笔者不揣简陋,愿就此请教于方家。

一、大学美学学科的初步建立

近代美学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学科的兴起,同时与现代学术领域的日益分化、大学学科制度的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大学学科分立的制度建设,美学研究也逐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发展起来。从教育体系的现实方面看,被纳入到当时的教育体系当中,对美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04年1月,张之洞等组织制定了《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美学"为工科“建筑学门"的24门主课之一,这是“美学"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课堂之始(教会学校不计)[1]。但当时的大学文科却还不开设“美学"课。王国维最早公开主张文科大学的各分支学科除历史科之外,都必须设置美学课程[2]。足见美学在王国维心目中教育体系内的位置。1907年,张謇等拟定的《江阴文科高等学校办法草议》响应了他的主张,在“文学部"的科目里,也正式列有“美学"一课[3]。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其计划当时并没有能够实现。

最早设立美学课程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据梁柱考证,“1918年文科的国文门和英文门二年级,哲学门的三年级等,都开设有《美学》课”[4]。其实哲学门的美学课早在1914年哲学门成立的时候就有了。1914年,中国哲学门开设的课程有论理学、伦理学、宋明理学、西洋哲学概论、美学、言语学、普通心理学等。1915年中国哲学门在上年所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社会学大意、中国哲学、诸子哲学、生物学、教育学等课程,减少伦理学、西洋哲学概论等课程。1916年,中国哲学门在上年所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印度哲学、伦理学、公羊学、经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减少社会学大意、中国哲学、美学、言语学等课程[5]。

在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教育的普及上,蔡元培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人能及的。因此,蔡元培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提倡美学研究和美感教育的“唯一的中坚人物"。 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明确提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而此“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以心理学各方面衡之,军国民主义毗于意志;实利主义毗于知识;德育兼意志情感二方面;美育毗于情感;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 以教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6]由于这个意见是蔡元培以教育总长的身份发表的,因此它表明中国教育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美育提高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地位”[7]。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

校长期间,发表了着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美学代宗教说”首次于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上提出,刊登于《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次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原载于《现代学生》第1卷第3期1930年12月。后又发表“美育代宗教”,刊于1932年版《近代名人言论集》。的演讲。这个演讲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美学在中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取得特殊地位的理论基础。蔡元培不仅发表演讲,而且亲自投身于美学的研究和教学之中。1921年10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哲学门亲自讲授美学,为美学在大学学科体制中奠定自己的位置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近代美学学科经过王国维、蔡元培以及诸多学者的努力,随着国人对西方美学了解的逐渐丰富和深入,逐渐具有学科体系的雏型。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课程,这都对美学学科在中国获得稳固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美学教材的编定和统一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美学课。但对于那一时期的北大来说,教材是首要问题。因此,蔡元培试图撰写《美学通论》(因故未能完成)。1915年,蔡元培根据德国哲学家厉希脱尔的《哲学大纲》,并参照包尔生和冯德的《哲学入门》等,再加上自己的观点,编译了《哲学大纲》,其中“价值论”中的“美学观念”,对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了简要的描述。尽管蔡元培最终没有完成《美学通论》的写作,但在他已经写出的两章和《哲学大纲》、《哲学纲要》中美学的部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

除了王国维、蔡元培,这一时期尚有不少知识分子对西方美学进行译介、传播,为美学教材的编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国学大师金松岑就在1907年发表《文学上之美术观》,认为:“世界之有文学,所以表人心之美术也;而文学者之心,实有时含第二之美术性。”“故夫肺脏欲鸣,言词斯发,运之烟墨,被之毫素者,人心之美感,发于不自己者也。若夫第二之美术者,则以人之心,既以其美术表之于文,而文之为物,其第一之效用,故在表其心之感;其文而行之远者,竖则千古,横则六合。千古者不朽之心,六合者相感之志。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矣。”[8]金松岑从美术的角度对文学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肯定了美感在文学中的作用,这都是与西方美学的传播密切相关的。徐大纯1915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述美学》一文最早有意识地进行美学学科建构。徐大纯认为“美学为中土向所未有",有必要对美学这一欧洲独立的“最新之科学"进行介绍。他列举了从柏拉图到桑塔耶那西方美学两千多年的代表人物,陈述了美的性质、美感与、美的各种分类。作者还从美学史的角度提出了“美在主观还是客观"的论题:“所谓美者,果在于客观之物耶?抑在于主观之心耶?……简举之,则属于客观的美学者,为理想说(Idealism),现实说(Realism),形式说(Formalism);属于主观的美学者,为情绪说(Emotionalism),知力说(Intellectualism);快乐说(Hedonism)又有从内容或形式分之者。”[9]

萧公弼1917年在《存心》杂志上也连载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他站在国际美学前沿对美学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借助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提出了独立的美学主张。作者认为,作为“研究精神生活之科学",“美学者,感情之哲学",美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美之“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萧公弼用“色"与“淫"的传统观念来阐释美的本质与美的玩赏:“好色者,美的本质也。好淫者,美的玩赏也。好色者,精神之也。好淫者,肉体之欲望也。盖美感为人之天性,则好色者亦人之天性也。然美之真谛,在以生人为要素者也。夫吾人若有高尚审美之观念,则美感入吾眼帘也,色之而不淫。"此种美学观念,的确是在中西“视界融合"中生发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主张。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吕澂着《美学概论》是中国第一部美学概论。《美学概论》是吕澂在上海美术学校和专科师范学校讲授美学课的讲稿。全书整个纲骨取材于日本着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教育家阿部次郎(1883~1959)的《美学》(1917年第一版)[10]。由绪说和五章组成。在“绪说”中作者谈论了美学的对象和方法。他指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的价值。要研究美的价值,必须在传统的哲学方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美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指的就是西方现代美学运用的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以及人类学方法。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学方法。书中第一章总论“美的价值”,指出美的价值的四种特质。第二章为“美的形式原理”,专门论述了能够产生美的价值的物象所必备的形式规律。第三章论述“美的感情移入”问题,作者对栗泊士“移情说"极为推崇,认为只有“移情说"才能彻底探求美感事实。第四章“美之种类”,分别论述了崇高与优美、悲壮与谐谑等审美范畴的特质。第五章为“美的观照及艺术”,主要探讨艺术中的审美问题。

陈望道的《美学概论》是一部系统的美学专着,于1927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曾被一些艺术学校选用为教材。该书用较多的篇幅探讨了“美的材料"、“美的形式"。在“美的形式"一章中所论述的“反复与齐一"、“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形式原理"等论题,为后来《修辞学发凡》的辞格研究确立了美学基础。陈望道在这些论着中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美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尽管这种研究是初步的,也未能标举马克思的旗号,但他的贡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是开拓性的。

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了范寿康的《美学概论》,该书是作者在上海学艺大学教授美学的讲稿。作者从“美的经验”、“美的形式原理”、“美的感情移入”、“美的各种分类”和“美的观照与艺术”等方面来展开论述。作者坚持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现,从而否定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区分。1930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一部署名“范寿康着"的《艺术之本质》的着作。但这部书实际上是范寿康依据日本学者伊势专一郎的着作编译而成。在该书结尾处,作者加上了这样一段说明文字:“这一部小书的材料是取诸伊势专一郎的着书。对于伊势氏特表谢意。十三年夏莫干山上编译者识。"[11](P113)而且这部书虽名曰“艺术之本质",但由于作者将“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等同于“艺术作品的那一点究竟是我们美的经验之对象"亦即“美的经验的对象——美的对象——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因此,该书实际上成了一部讨论艺术中的美的经验与美的对象的专着。该书以“移情说"为前提,认为“美……是感情移入的价值,那么,艺术的观照,除感情移入的态度而外,当然也没有成立的余地,我们在艺术观照的时候,非把自我浸没在艺术品之内不可。这观照是主客合一的境地,也是无我的境地", “艺术之美的意义,乃是由艺术品的特性所规定之自我的生命"[11](P5)。也就是说,艺术中的美的价值、美的对象,是艺术作品与观照主体美的观照态度相结合的产物。这样,该书便得出了“艺术的本质等于艺术作品的美的价值,等于艺术作品与移情的观照态度相合一所 达到的境地”的结论。这可视为20世纪我国较早引进的艺术审美本质说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态,即从美的观照态度与艺术品的特性主客合一角度来界定艺术本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版的美学概论类着作还有吕澂的《美学浅说》(商务印书馆,1923)、《晚近美学说和美的原理》(商务印书馆,1925)和《现代美学思潮》(商务印书馆,1931)、大玄和余尚同等人合着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商务印书馆,1925)、张竞生的《美的人生观》(北新书局,1925)、李石曾的《美育之原理》(商务印书馆,1925)、徐庆誉的《美的哲学》(中华书局,1928)、徐蔚南的《艺术哲学ABC》(世界书局,1929)、朱光潜的《谈美》(开明书局,1932)、李安宅的《美学》(世界书局,1934)、金公亮的《美学原论》(正中书局,1936)等。这些着作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构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体系。

三、美学教学工作的展开

从学科分类来说,美学是属于哲学的范围。哲学是一级学科,美学是包含在哲学学科内的二级学科。所以回顾美学教学的历史,就必须从哲学教学谈起。

最早开设哲学课程的大学当属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于1914年,起初称“中国哲学门”,1918年改称“哲学系”。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依照蔡元培教育思想,反对学校开设神学课程和宗教意识活动,强调美育的重要,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蔡元培把美育与德、智、体诸育并称为“四育”。根据他的建议,哲学系设立了“美学”、“美学名着研究”、“西方美术史”等课程,同时开始编着《美学通论》一书。因为当时聘不到合适的人选,蔡元培先生就亲自讲授“美学" 课,这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亲自讲授的唯一一门课程。蔡元培后来回忆说:

我本来很注意于美育的,北大有美学及美术史教课,除中国美术史由叶浩吾君讲授外,没有人肯讲美学,十年,我讲了十余次,因足疾住进医院停止。至于美育的设备,曾设书法研究会,请沈尹默、马叔平诸君主持。设画法研究会,请贺履之、汤定之诸君教授国画;比国楷次君教授油画。设音乐研究会,请萧友梅君主持。均听学生自由选习。[12]

一说这次授课在1922年10月。《北大日刊》记载:

1922年10月14日,蔡元培开始在北大哲学系讲授美学课程,原每周两小时,现改为一小时,一年授毕。由星期六起开始授课,时间为午后2时~3时,在第一院,第二教室。[13]

1923年,哲学系课程由哲学、心理、教育三组改分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门,其具体课程在上年开设的基础上有所增减。减少的课程就包括美学。

蔡元培之后,曾经请青年画家刘海粟代讲了一段时间。1923年,由于蔡元培公务日益繁忙,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美学课程改由邓以蛰讲授。他于1923年3月至1930年3月期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美学”、“美学名着研究”、“西洋美术史”等课程[14]。后转到清华大学任教。

1933年7月,朱光潜先生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最早留学于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哲学和欧洲艺术史,后来又到伦敦大学、巴黎大学、德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在北大任教期间所写的《文艺心理学》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20年代到40年代宗白华也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开设“美学”、“艺术学”、“形上学”、“叔本华哲学”、“尼采哲学”、斯潘格耐(O.Spengler)的《西方的衰落》、 “康德哲学”、“歌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等课程王德胜.宗白华评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4页。另有学生回忆列出“美学”、“艺术论”、“历史哲学”及“尼采”、“康德”、“歌德”、“叔本华”、“倭伊铿”等不下十余种。见王聿均.宗白华先生的思想和诗,载张宏生、丁帆主编.走近南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48.,并一直延续至1948年。同时期,吕澂在上海美术学校和专科师范学校讲授美学,范寿康在上海学艺大学教授美学。

四、专业研究团体的出现

专业性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国美学学科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近代学术从此步入规范化、独立化的轨道。“专业性学术团体的创立,一方面,能使西学传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学术团体内部进行的学术探讨、学术交流、创办的刊物有助于扩大西学传播的深化。”[15]20世纪初期,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王国维、蔡元培等美学家的倡导,美学已经在思想界、教育界、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919年冬在上海成立的中华美育会,是中国第一个美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美学界有识之士不仅仅满足于口头的呼吁,而要借的东风推动美学救国的实践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美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单枪匹马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活动。

中华美育会是“美育代宗教”思想影响下的产物,由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爱国女学的教职员发起成立。负责人为当时在教育界有极高地位并积极提倡美学、美育的吴梦非。会员中有刘海粟、吕澂、丰子恺、刘质平、姜丹书、萧蜕、胡怀琛等。会址设于南市小西门外黄家阙路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内。目的是联合当时全国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教师,倡导“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艺术教育”来创建一个“新人生观……希望用美来代替神秘主义的宗教,并探索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实施美育”。并于1920年4月20日创刊中国第一本美育学术刊物《美育》杂志(月刊),主张“‘美'是人生的一种究竟的目的,‘美育'是新时代必须做的一件事"。编辑部成员有:总编辑吴梦非、图画编辑主任周湘(第三期起改周玲荪)、音乐编辑主任刘质平、手工编辑主任姜丹书、文艺编辑主任欧阳予倩,编辑有丰子恺、刘海粟、吕澂、王青路、姚石子、傅彦长、王怡、陈仲子、李鸿梁、虞肇州、蔡耀煌等。《美育》杂志前后共出七期,发表了许多论文,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在中国实施美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推动中国的新美育起了重要作用。《美育》在创刊号《本刊宣言》中说:“我们人最缺乏的就是‘美的理想’,所以对于‘艺术’的观念,也非常的薄弱。”正是为了这个缘故,要趁着新潮流,尽力来发展“艺术教育”来建设一个“新人生观”,并且还要希望用美来代替宗教。可见倡导美的目的在于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潮流,改造人生、改造社会[16]。

《美育》月刊上的文章,有的是学术性很强的理论文章,如吴梦非的《美育是什么》、周玲荪的《新文化运动与美育》、吕澂的《什么叫民众艺术》等;有的是普及性的介绍,如郑鑫的《小学校图画手工宜如何教授》等。它们对于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美学知识的普及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这些文章中既有《美育界纪闻》、《调查、研究、通讯》等关于国内美学的报道,又有《德谟克拉西的艺术》等国外美学情况的介绍,很好地起到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中华美育会的成立为美学、美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开展学术活动的平台,增进了国内外美学界的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气氛,中国美学界也因此出现了繁荣局面。1924年,蔡元培和钱稻孙等北大教员组织成立“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所”,蔡元培任会长。1927年,教育部大学院设立“全国艺术委员会”。

美学社团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1925年8月18日,中华教育改进会美育组第一次会议召开,讨论筹设国民美术馆和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案。讨论通过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案,蔡元培、刘海粟、王济远、李毅士、滕固等17人被推为全国美术展览会委员会委员,主席蔡元培、副主席郑锦。

概而言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 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开始发生本质性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并融合在现代中国学术体系当中,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美学学科的兴起,即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然而,不仅是美学学科,中国学术中的传统学术划分在这一时期都基本上处于一种“无语”的境地,而以学科划分为主要特征的西学却占据了“话语权”,因此,当时学界各种学科的建立都程度不同地与要与西方学术“争胜”的心境相关。当然,有关学科建立的内动力的系统阐释还有待专文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奏定大学堂章程[A].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87-589.

[2]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A].王国维文集.第3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74-75.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00.

[4]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08.

[5]北京大学哲学系八十周年系庆筹备委员会编.北京大学哲学系简史[M].1994.90.

[6]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A].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5.

[7]聂振斌.近代美学刍议[A].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C].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195.

[8]舒芜等.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18.

[9]徐大纯.述美学[A].美与人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10.

[10]Gino K. Piovesana , Recent Japa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 1862 - 1962: A Survey, Enderle Bookstore, 1963,70-73.

[11]范寿康.艺术之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12]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A].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6.

[13]北大日刊[A].1922年10月14日.王世儒.蔡元培先生年谱(上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3.

[14]北京大学哲学系八十周年系庆筹备委员会编.北京大学哲学系简史[M].1994内部出版,108.

第8篇

[关键词]苏珊·朗格;文化整体观;符号论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6-0063-04

苏珊·朗格的理论创作相当丰富,以往中国学界对其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有很多,一般认为卡西尔的符号论为朗格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石。今天看来,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卡西尔的符号论只是朗格美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概念,而朗格美学理论构建的真正哲学基石是现代文化整体观。随着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的兴起,朗格在怀特海与卡西尔的文化整体观影响下,以卡西尔的符号论作为自己艺术哲学理论展开的关键词,对20世纪西方多元美学进行了一次整体性重构。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艺术哲学文化整体观之理论渊源

怀特海与卡西尔的现代文化整体论思想对朗格的符号论美学理论的整体性构建,均产生了直接而根本的影响。

(一)朗格与怀特海的文化整体论思想

在以往探讨朗格符号论美学时,我们往往忘记了朗格的启蒙老师怀特海对她的重要影响。20世纪是一个拒斥形而上学而强调分析实证的时代,怀特海所建构的过程哲学,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深层反思基础之上的,是在对世界根本性的追问中进行的整体观照。他主张以整体观来认识事物、事件,推崇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思想。认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源在于其自身有目的的自我创生过程,在于事物本身趋向进化的结果。怀特海在西方文化发展处于困境之下,试图输入东方文化以整合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为西方或人类文化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美国加州克莱蒙大学教授小约翰·科布在我们“为什么选择怀特海?”的大会主题发言中指出,当今世界迫切需要一种能把各种零碎知识整合为一种综合远见的学说,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换言之,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之所以在20世纪以及当今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因其坚持自古希腊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的整体论。怀特海一贯认为,文化的整体是第一的、初始的,感觉印象只是作为已组成的整体结构的成分,是被整体文化所派生的。单一的数学和科学文化都不能捕获世界的真实图景,每一事物的图景要比科学家和数学家所知道的丰富得多,而科学常犯“抽象误置为具体的谬误”。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看到的世界文化图景只是一种被割裂的碎片,而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是一个无始无终的相互关联的过程。这样,怀特海在我们面对世界创生的时候划定了一个新的思维取向,为后现代文化复杂性之间的辩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统一概念,从而使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在谈到人类文化及其与艺术的关系时,怀特海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表现出五种品质:真、美、冒险、艺术、平和。”艺术把其他的四个方面结为一体,具有文化综合的意义。文化诸个体之间的和谐结合在一个背景的统一体中,如艺术作品那样,“它们以其细节的美来吸引注意力,同时又让人去领悟整体的意义,以此来回避注意。……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因其自身的缘故而放弃自身。”于是,“每一个这样的细节都有可能从整体分得崇高,同时它又表现出以其自身质量而引人关心的独特个性。”在怀特海看来,美就是一个经验事态中诸种文化因素蕴集于整体之下的相互适应。因为在开放的文化中,无限发展着的具有无数多个质的层次结构系统里,到处都充满着不能由单一决定论还原的复杂的相互关系,过程哲学要构建的就是一个能把各种审美的、道德的、宗教的、科学的概念结合起来的大文化观念体系。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文化整体观,直接影响着朗格符号论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927年,朗格跟随怀特海开始符号逻辑的理论研究,她于1930年出版了第一本学术著作《哲学实践》,怀特海亲自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在此书中,朗格以符号逻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哲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成就。朗格认为,人类心智的真正解放,必须经过符号逻辑的训练,而符号逻辑的训练应具有文化整体观照的思想。朗格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孕育出了符号论整体观美学思想的雏形。1942年朗格出版了《哲学新解》,书后副标题是“对理智、礼仪和艺术的一种符号论研究”,并谨以此书献给怀特海。在怀特海的文化整体论过程哲学影响下,朗格为美学研究置换了新的哲学基础。朗格的看法是,不管艺术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始终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整体的各个部分不可能独自成立,部分只是整体创化过程中的一个现实实有,且统一于相互联系之中。艺术符号形式的逻辑决定于生命过程的逻辑,生命作为文化的一个形式,它的符号功能包含在一个同时性的整体意象之中。所以艺术创造的幻象,不是指哪个人物形象或某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而是一个整体,一个由作品中各种形式要素共同烘托出来的文化整体。不难看出,朗格尽管将符号论作为自己美学理论的出发点,但其宇宙观则秉承了怀特海的整体论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理论体系构建的哲学基石。这分明是在提醒我们,艺术哲学的研究,不可一味片面地强调艺术的符号,而应以一种多元的立体思维方式,将多元的艺术的符号之间的对立进行辩证的综合。只有从艺术的符号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才能获得对艺术符号的整体性认识以构建科学理论。

(二)朗格与卡西尔的文化整体论思想

探究朗格文化整体论艺术哲学的理论渊源,自然离不开德国哲学家符号论美学奠基人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整体观。

20世纪30-50年代,贝塔朗菲总结了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在批判机械论和活力论的基础上,较系统的提出了整体论(机体论)的生命观。尽管卡西尔的研究方法是分析方法,但其哲学世界观则是整体论。他在现代科学整体论的影响下,继承并发展了康德有关形式的思想,将康德狭义的自然科学现象的“图式”,综合为广义的说明人类一切文化现象的“符号”,从而构筑了自己整体观下的符号形式哲学体系。在康德看来,研究宇宙整体,把握绝对存在,这是理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类理性的必然要求。卡西尔则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符号系统。与动物相比,“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尽管人类符号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但人们仍能对它形成整体的观念。人类文化的各个扇面在符号活动中都体现了人的创造本性,“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在人类文化的创生过程中,事实在被化为各种形式过程中假定了一种内在的统一,因为“一个文化哲学是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的:人类文化的世界并不是杂乱纷离的事实之单纯集结。它试图把这些事实理解为一种体系,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卡西尔试图用符号整体统一丰富的文化形式的思想,为朗格进一步理解人类文化的本质与艺术的奥秘,夯实了符号论美学的理论基础。朗格自己坦言相称:“正是卡西尔—一虽然他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是美学家——在其广博的没有偏见的对符号形式的研究中,开凿出这座建筑的拱心石;至于我,则将要把这块拱心石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以连接并支撑我们迄今所曾建造的工程。”而这“适当的位置”是什么?那就是朗格符号论美学的哲学基石——文化整体观。朗格在1953年出版的符号论艺术哲学代表作《情感与形式》的题词中写道,谨以此书纪念厄恩斯特·卡西尔。此书问世后,产生了巨大影响,R.H.福格尔称其是一本“非凡的、富有启发性的著作”。在此书中,朗格指出,生命体只有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才能存在,而同化作用贯穿于始终。其间生命体的各个功能器官、组成要素之间必须互相协调,互为依存,在整体中显现各自的存在形式。同样,艺术符号只有当它显现出整体意蕴的时候,才能给我们创造出一个新质的世界。由此可知,追求完整性是艺术理解的出发点,只有将艺术看做一个整体,才能产生意义。不管文化世界本身是否完整,我们的精神寄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预设,艺术必须通过幻想以超越在场的文化碎片,进入无穷尽的文化整体境域。

二、艺术符号文化整体观

在我们的文化创生过程中,当空间挤压了时间或从时间中植出,文化和谐整体宇宙的预设理念已从开放的世界中跌碎,在几何化的魔方中,我们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身份,其间“人类在其中失去了他的位置,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类失去了他生活于其中、并以之思考对象的世界,人类要转换和替代的不仅是他的基本概念和属性,而且甚至是他思维的框架。”这样,美学家们又一次面临一个新的任务,即从文化碎片中提取任何可能包含着历史诗意的元素,从过渡中抽出永恒。朗格继承并发展了美学研究的一切成就,运用整体论思想与综合的研究方法,为处于困境中的美学研究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可能路径。朗格的思维构架是这样的,要理解文化碎片,必须解读其依存的整体,部分的意义表现于整体之中。在朗格看来,我们现有的生活,既不够充分,又不够完整,我们必须通过一种文化总体性的预设,使之不断趋于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方能获得意义的澄明和其内在关联。由此看来,朗格要告诉我们的是,文化的每一个碎片自身都包含着昭示整个世界总体意义的可能性,我们应将文化碎片看作一个更广泛的整体的象征,并将它从独立状态中解救出来,将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大文化语境之中。

在大文化观的指导下,朗格着手要解决的是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冲突,因为这是朗格整体论美学思想构建的核心问题。克罗齐的美学把艺术界定为直觉,而直觉就是表现,但它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情感的形式化物质传达,倒是有点类似于中国的“胸有成竹”,当艺术家在心中创造了艺术,艺术就完成了,至于物质化传达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显然已将艺术推向了神秘化。而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把理论的视角转换在艺术语言层面上,认为艺术语言是一种不同于日常语言的陌生化语言。但这种理论割裂了文本与作者、读者的内在关系,是一种片面机械的美学观。为此,朗格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以文化整体观作为自己符号论美学理论构建的基石,将情感、直觉和艺术的符号创造性的统一起来。朗格并没有忘记黑格尔的警言,真正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可能不表现出一种整体性预设,不成体系的哲学思辨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它除了零散混乱地表达本身的主观思想外,在内容方面肯定是偶然的。朗格在其《情感与形式》和《艺术问题》等著作中多次指出,艺术理论不论对各个部分的细节描述和分析有何好处,但它不可能存在于文化体系之外。这样,朗格就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以来的表现主义美学和卡西尔的符号论美学统一起来,构建了以情感为基础、直觉为中介、艺术符号为旨归的文化整体观美学体系,从而实现了自康德以来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美学思潮在艺术符号学中的合流。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艺术中的符号只是艺术符号的构成成份,它本身并不是艺术符号,艺术符号作为整体大于艺术中的符号之和,艺术符号的文化意味,也大于各个成分含义的总和。为了研究的方便,朗格在《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一文里,将符号区分为“符号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符号”,认为后者是可以被零散使用的,但前者是不可离析的整体,且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该文中,朗格为自己《情感与形式》一书的遗漏进行了辩解:“我所说的艺术符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指整个艺术,而不是指某一件艺术品——的功能,的的确确是一种符号性的功能,而不是一种其它的功能。”艺术符号的重要表征,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象。艺术所包含的意义,只有通过对文化整体意义以及整个结构的关系才能理解。而这种功能,必须依赖于同步的、整体的显现。在谈到具有普通性经验诗歌时,朗格举例了中国诗人韦应物的《赋得暮语送李曹》。她认为这首诗的最大成功之处并不是一个送别的事实报道,而是中国艺术独特的意境创造,它在传达一个主体化的整体性文化语境之中让“微雨”与“散丝”淋透整首诗的每一行。在朗格看来,晚钟、杜鹃如同雨、江、诗人及其友人等都是诗中的个别因素,即是艺术中的符号,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不能独立显现自己,必须以集合的样态参与整体活动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体的有机形式。因而“诗化语言保持了一种奇异的萌发力和创造力,与人类精神的不息的创造力相呼应。它激活那沉睡的活力,焕发出蛰伏在无意识深处的结构性的力。它给予孤立于即成文化中柔弱的个体以创造者的位置。诗化语言在于利用这自然之力即无意识的语言形式把意识的语码或文化的单元重新结构。”也就是说,艺术整体观就是要把艺术当作大文化语境中的一个整体,它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一个不断延伸的过程,既承受传统系统和惯性思维的压力,同时又提供超越的世界图景。

三、情感文化整体观

卡西尔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人论》中,无论探讨神话、语言还是科学等作为符号形式的文化,卡西尔都广泛地涉及了艺术的哲学探讨。他认为,艺术确实是情感的表现,但情感的自发流露决不是艺术,艺术是情感的形式化传达,如果没有构型,它就不可能表现。“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的持续摆动过程。使我们的情感赋有审美形式,也就是把它们变为自由而积极的状态。”卡西尔曾将符号的传达形式区分为逻辑符号和非逻辑符号两大类,给朗格很大的启示。朗格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对卡西尔的两分法进行了重新界定。朗格认为,所有的符号形式传达可以分为推理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推理性符号如典型的科学符号,它指向“外部的客观现实”,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探索自然世界的发展轨迹,在征服客观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人的外在文化世界;作为表现性符号的艺术所指向的是“内部的主观现实”,即在显现人类主观情感的形式中创造人的内在文化世界,“使人类能够真实地把握到生命运动和情感的产生、起伏和消失的全过程”。

朗格在1953年出版的《情感与形式》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因为“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情感和情绪活动的本质与结构的任务)都有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艺术品本质上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在朗格看来,艺术的形式之所以能够同构内心生活中的情感,乃是因为内心生活中的情感与艺术形式具有逻辑完形结构。“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形式与情感在结构上是如此一致,以至于在人们看来,符号与符号表现的意义似乎就是同一种东西。正如一个音乐家兼心理学家说:‘音乐听上去事实上就是情感本身’。同样,那些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还有那些相互达到平衡的形状、色彩、线条和体积等等,看上去都是情感本身,甚至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张弛。”朗格与一般的美学家不同,她有着广博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在研究艺术哲学的过程中,她始终将人文与科学进行一种整体性的哲学观照。在朗格看来,艺术理论尽管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但它正像自然科学家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的有机整体一样,艺术理论家相对的原则是艺术这个有机的整体。据此,朗格指出,生命的特征在艺术作品中至少应注意如下两点:一是艺术品必须具备整体性的形而上学预设,其中每一个成分都不能脱离其创造的文化语境而存在。假如绘画没有了线条,音乐失去了节奏,诗歌不再有韵律等等,艺术都将不再成为艺术。二是艺术的符号之间应有一种文本自足的内在契合,它是有机的自组织,不能人为的随意“创造”,否则,生命形式只能是一种碎片化的组合,情感的表现便如康德所警示的那样呈疯癫样态。

第9篇

关键词:分析美学;语言分析;艺术定义;中国美学;妙悟;无言之美;思维方法

2010年8月9至13日,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国内外千余名学者参与,此次大会主题为“美学多样性”。会议上设立“中国艺术专场”,中国美学和艺术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美学和艺术日益走向世界。但迄今为止,相对西方美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美学话语相对失衡,由于中西美学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艺术形态等多方面差异,探索二者区别是促进东西美学交流的重要基础。西方分析美学对语言的哲学分析和中国传统对“无言之美”的推崇,代表两种不同的美学语言观念,从中可见中西美学思维差异之一斑。

一、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和艺术定义

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叶以后在英美及欧洲诸国唯一占据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学流派,它秉承了20世纪新哲学的“分析”视角,即在面对美学问题时采取“语言分析”的方法,力图将美学理论问题当作语言问题来加以解决。其中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后期哲学对分析美学的影响极大,他的《逻辑哲学论》的逻辑分析哲学和《哲学研究》的日常语言分析,均为分析美学提供丰富的启示。早期维特根斯坦认为美是不可言说的东西,而对不可言说的必须保持沉默。因此哲学的目的就是利用语言分析澄清美学概念的滥用和模糊不清的问题,在早期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清;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且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1](P48)受其影响,早期分析美学将“概念的分析”作为重要的手段,也就是将一个概念置于其所出现的一个命题或者判断之中来考察。如果说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关注的是划定“语言界限”,并在这个界限之内来从事分析工作,那么,晚期维特根斯坦所面对的则是“语言使用”的基本问题。他在晚期著作《哲学研究》里面提了一系列具有“开放性”的新概念,如“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开放性”、“日常生活美学”等,这些新概念在后来的“分析美学”那里得以误读性的阐发,获得更为广阔的运行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分析美学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嬗变。早期分析美学秉承分析哲学传统,力求客观性态度,拒斥传统美学的形而上思维,要给美学“看病”。分析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病症就在于对语言的滥用和误解,要用语言的精确性解决美学问题。他们主张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对美学概念进行分析、拷打,通过对美学语言的逻辑分析而达到对传统美学概念的澄清。但从后期分析美学的建构来看,早期分析美学的拒斥形而上学倾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提出“用法即意义”的命题,即从语言与世界的对应关系转为语言与世界的语境关联。语境论让语言的意义取决于使用语言的不同环境,语言的意义是变易的,是依赖于语境、依赖于用法的,“美”这个词的意义也是依赖于语境的,是由它被使用于怎样一个环境所决定的,从语境论可以推断出“美”这个词的多变性,从而也可以推出寻找美的本质的虚幻性。[2](P32)美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但维特根斯坦又提出“家族相似”的概念,并在《哲学研究》中说:家族相似适合于解决美学中的定义问题。众多的美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为美,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点,不是简单拒斥美的本质,而是用一种家族相似的新方式来代替。[2](P33

35)正是如此,美和艺术具有无限开放的特征。因此后期分析美学从拒斥形而上学到最终向形而上的妥协,使得分析美学呈现新的发展空间。后期分析美学 “反本质主义”态度有所转变,更多倾向于认定艺术可以界定,整个20世纪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而在分析美学内部,艺术的核心问题则是艺术的定义。因此如何定义艺术,就成为了分析美学的“核心中的核心”问题。[3](P291)如丹托的“艺术界”理论,迪基的“艺术惯例论”,都是从空间性的维度,倾向于从社会约定俗成的空间范围来框定艺术。古德曼的“何时为艺术”论以及列文森“历史性”定义艺术论则是从时间性角度试图界定艺术。[4](P19

20)在西方分析美学史上,试图给艺术下定义的逻辑起点,是从维茨的“艺术不可定义论”开启的道路走下来的。无论从早期还是到晚期维特根斯坦,他都是拒绝那种从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开始的传统定义方式的,这种哲学理念很容易导出一种“反本质主义”的线索。维茨就是这样一位“反本质主义”者,但维茨对传统诸多定义的批驳中,为分析美学的艺术定义方式指明了新的方向。“他将艺术的概念,从传统的封闭状态,‘打开’为一种‘开放性’的状态,这恐怕是维茨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应用于界定艺术的最大贡献,后来的美学家们也更多地得益于此。”[3](P300)在维茨这样的美学家之后,更多的分析美学家们致力于给艺术下定义,但其艺术定义方法,较之以往却实现了从所谓“功能性”定义到“程序性”定义方式的根本转换,而列文森的历史性定义则意味着分析美学界定艺术方式的某种逻辑终结。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无言之美和妙悟

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分析哲学,汉语“美”的原意一般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羊大为美”的说法。“羊大”之所以为“美”,则由于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5](P9)李泽厚在这里对汉字“美”的追溯,是回到儒家礼乐文化层面的探讨,而不是西方语言分析之路。因为分析,顾名思义,既“分”又“析”,它本身就意味着拆解和分解,对于哲学分析而言,就是指“把一个思想拆分成为它的终极路基构成要素”。[3](P8)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老庄、禅宗那里,显然也可以找到大量关于“语言”的哲学。老庄禅宗对语言局限的认识,深刻影响中国美学的思维。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的“道”,并彻底排除通过语言概念可以致诘的可能性。《道德经》开篇即“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以言说的;道法自然,而自然是无言的,所谓“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二章的“行不言之教”,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等都体现了老子反对“言”的观点:老子认为语言是对世界的命名,是概念的凭依,世界是复杂的,人以为自己创设的一小打符号就可以囊括天地,是自不量力的表现。因此美在老子那里就是自然而然,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继承老子,《齐物论》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能有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庄子认为,有“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可以言之者,物之粗也;可以意之者,物之精也”。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直接反映这个世界。语言的僵化,固定的指标,是对世界意义的破坏。至于佛教和禅宗那里,对语言的局限认识更为明显,中国佛教强调无分别之境,“无言”之境为中国佛教推崇。僧肇《不真空论》说“夫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至理为空,言语即分别,分别则破空,空破则虚理遁去。僧肇很典型代表佛法对言语局限的认识。由龙树、提婆创立的大乘中观空宗经典《中论》提出“二谛”说,二谛即“真谛”和“俗谛”,俗谛是指人们用世俗的名言、概念所获取的认识,真谛则是指按照佛理直觉现观所获得的对各种现象本质的认识。按照佛法真谛说,则世间一切语言皆是法执。禅宗即标榜不立文字,达摩禅极力排斥语言文字,高僧怀让(677―744)认为“说似一物即不中”。佛是不可言说的,言语极为有限的,禅门中人说一声佛都要漱口。禅宗反对语言的实质是反对人以理性解说世界的方式,语言是对世界的命名,它导向概念,为逻辑的存在奠定基础,人们以语言去逻辑地解说世界,世界被理性化、逻辑化,真实的世界被语言遮蔽,而禅宗感兴趣的是语言背后的世界。佛教和道家在对语言局限性认识上,观点基本一致。中国哲学反对语言、知识的思想,在中国艺术理论中获得共鸣。《二十四诗品》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无言之美,在中国艺术中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中国美学推崇摒弃知识和超越语言,通过审美妙悟体验艺术精神。中国美学认为最高的美是超越语言的无言之美,无言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然相去呈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学、书画、艺术等必须通过语言来呈现,所以在这里中国艺术不是不要语言,而是超越语言,反对以理智概念把握世界的语言,中国艺术不立文字,但不离文字。文字如庄子的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和禅宗的舍筏登岸、以指指月,是需要忘掉的筌、兔、筏、指。

中国美学以无言之美为绝对之美,这样的美唯有以心灵去体验把握。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户,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在排除通过语言去认识世界途径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认识方式,这就是内心的体证,用他的话说就是“玄鉴”,即以光明澄澈的心灵去映照这个世界。以无言之心和光同尘契合无言之美,就是中国美学中纯粹体验方式,所以庄子和禅宗都推崇妙悟。《庄子庚桑楚》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这是悟道后的清明境界,也是无言之美的最高境界。由悟而明,在智慧中观照自身和世界,我自在显现,世界自在显现,此即无分别无对待的审美境界。在佛法中,妙悟就是般若智慧破除众生的妄执心,恢复清净本心,心为万法之根源。在佛法那里,心源即真如,即般若智慧,因此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美不可以言,却可以妙悟。张怀??《书断》评价张芝草书说“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则百世不易之法式,不可以智识,不可以勤求,若达士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大荒之野”。[6](P177)中国艺术是一“沉默之乡”,在这片天地中,“可以心契,不可言宣”,言宣为识,心会为悟,言者存粗,悟者存精。在中国美学中,美求之于言莫若悟之于心。中国文化之“心”可以含包一切,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心可思接千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拥有艺术之心,则可目通万里,咫尺之间绘千里之境,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艺术即是由妙悟于心通达对无言之美的创造和体验。

三、分析美学和中国美学思维方式比较

冯友兰先生于1943年发表长文《新理学在哲学之地位及其方法》,提出著名“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论,并在《新知言》一书中详细阐释论证。他认为“真正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上学。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7](P147) 冯友兰所言的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方法,它来自维也纳学派,而维也纳学派正是主要的分析哲学学派之一。分析美学受分析哲学的深刻影响,运用“逻辑分析”和“概念分析”的方法,追求“限定的术语”并提供对于相关主题的“清晰的公式”,倾向于采取本体论上的“简约”、科学上的“现实主义”和心灵上的“物理主义”,从而追求客观真实性。[3](P12)套用冯先生说法,分析美学之语言分析显然属于“正的方法”。分析美学给予中国哲学和美学最大的启示就是逻辑分析方法和概念清晰的态度。在西方哲学中,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注重追求概念的清楚明确,即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界定。而这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并不追求概念的清晰不同,模糊不清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特征,这就清楚表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发展出系统的逻辑方法。“对于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家来说,分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贯穿其全部工作中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1.关注语言;2.尊重科学;3.运用现代逻辑;4.拒斥终级真理”。[8](P713)

从后期分析美学的建构来看,早期分析美学的拒斥形而上学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嬗变,这充分表明分析美学拒斥形而上学和追求概念明晰之间难以调和的张力矛盾。因为分析美学为寻得美和艺术的清晰界定费尽心机,最终走向自身困顿而衰落。美国分析美学家舒斯特曼指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长时间以来困扰着美学理论,但迄今为止提供的众多的定义中,没有一个已经在哲学上证明是令人满意或者获得毫无争议的接受……艺术的定义已证明是如此抵抗理论上的解决,以至于一些哲学家已经提议,把它当作一个完全琐细无用的科目予以废弃”,[9](P55)这段话深刻展现出西方美学理论的矛盾和困境,那就是艺术到底如何界定的问题。分析美学从语言分析到传统美学形而上批判,到艺术定义的不懈努力,其最大历史功绩就是运用逻辑和概念的分析、使用“推理的方法”并娴熟的应用“假设”、“反例”和“修正”这种“准科学的对话方法”,从而以追求“客观性和真理”为目的。但是这种努力固然令人欣赏,然而美学毕竟不同于数学,审美的微妙和艺术的言外之意,是难以完全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达到的,分析美学的困境在所难免。分析美学对艺术压倒一切的关注,与传统美学的路向存在极大差距。分析为了定义美学并使之同非美学明确区别开来,曾付出大量认真的努力。但所有这些努力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从20世纪西方分析美学的兴衰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学和艺术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从早期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到后期艺术定义的努力,直到分析美学遭受后现代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冲击走向“日常生活”与回归“自然界“倾向,美学和艺术明晰性期待令人望洋兴叹。

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科学主义面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困顿,正的方法在美学上的运用也难免产生一系列的困境。冯友兰针对逻辑分析方法,又提出负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分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作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7](P148)不难看出中国美学的“无言之美”即负的方法,它讲“形而上不能讲”,它告诉我们美的对象“不是什么”。但是哲学分析美学意义上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还包含人工理想语言、日常生活语言、命题陈述、符号逻辑和意义形式等等,比如绘画语言、音乐语言等,而中国美学所分析的语言多为文字概念上的,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对象要宽泛得多。多数语言学家侧重于讨论语句、命题的真假,避免讨论认识、理解的真假,因为语句命题等具有比较明确的形式,而认识、理解容易搅进心里过程等等纠缠不清的因素。中国传统美学负的方法在分析美学家那里,无疑属于心理主义和形而上学。体验、心灵、妙悟、神韵、境界等等大量中国美学范畴均不是命题、概念,而是带有主观倾向的认识范畴。分析美学在总体上反对传统的以主体感受为基础的审美概念,强调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辨认,将“审美”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为了保持认识的客观性,而要将主体的各种主观因素排除在外。而中国美学“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彻底摆脱语言纠葛,将美和艺术问题抛向语言之外界。中国艺术重视心灵,又不同于西方心理哲学意义上的美学路径,西方实验心理学根本目的还是探寻心理的“规律”问题,这同中国艺术重视心灵的“境界”不能完全等同。中国美学是玄学的,模糊的,崇尚心灵境界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诸如“什么是美”,“美的本质”“艺术的定义”一类的问题。由前面论述,佛道那里对语言的局限性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中国美学没有走上理性概念的清晰之路,但它将美的问题提高到生命心性境界高度,崇尚突破语言的悟性却是东方独有的特色。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言说必须保持沉默”,其目的是维护美和艺术的神秘性,但他并没有走入审美妙悟通达无言之美这一途径。维特根斯坦前面保持沉默与中国美学有相通一面,但“妙语”与语言分析分道扬镳。中西美学的语言观念迥异,若用一比喻,恰如二人登山,中国人犹如武林轻功,纵身一跃,独坐大雄峰,俯仰宇宙太玄,而西方人却喜欢享受艰辛探险的自我挑战,饱览路途景观和捡拾奇异花果。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史上,艺术就是艺术,美就是美,没有人会质疑吴道子的绘画、王羲之的书法、苏轼的诗词、苏州园林、万里长城、明清古典家具等等的是中国古代美的艺术,尽管先人没有清晰界定什么是美和艺术。所以中国人的艺术是“无言之美”的心灵艺术。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史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是很清楚的,这与西方现代社会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同,杜尚的《泉》在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中不可能认定为艺术作品。因此笔者以为中国艺术和美学更具备历史和时空的超越性。冯友兰认为“一个完全的形而上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定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10]他又接着说“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10]我们不难看出冯友兰对中西美学思维的基本观点,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具备各自的特点,但是哲学必须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只有负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达到哲学的最高境界。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无言”境界说,运用负的方法讲的比较透彻,从冯友兰观点可知中国美学发展的妙悟境界论具备不同于西方分析美学的典型特色。

综上,分析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的根本区别,一是分析美学采用客观的陈述性话语,力图通过语言定义艺术,中国传统美学认定语言文字的局限,重视美的主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二是分析美学批判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美学,拒斥传统美学的形而上叙事。而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心灵妙悟境界,对无言之美极力推崇,具有深厚的形而上传统。这种差异主要根源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差异,分析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有可资借鉴之处,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对西方美学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悦笛.分析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悦笛.在“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分析美学之后如何界定艺术[J].北京:哲学动态,2007.

[5]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7] 胡军.分析哲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陈波.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第10篇

一、关于赫哲族“鱼皮艺术”

鱼皮文化艺术是人类一项独特的生存艺术,它创造了人类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奇特景观。鱼皮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之中发展与演变,一脉相承的“鱼皮艺术”是赫哲族鱼皮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文化遗存。赫哲族人世代以三江为家、渔猎为生,具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反映了浓郁的北方捕鱼民族的地域特色,“鱼皮艺术”利用野生鱼皮天然特有的鱼鳞花纹形成的自然肌理之美,引起视知觉的强烈感受来造成视觉心理的情感共鸣,传达出风格浑厚、古朴粗犷、造型别致、色彩和谐、工艺精细的艺术风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装饰性和艺术性。其独特的材料与工艺特征,体现出了重要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和“民间瑰宝”。

二、赫哲族“鱼皮艺术”产业的成因及现状

近几年 “鱼皮艺术”产业的兴起并得以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赫哲族人没能与商品经济的时展同步,仍然处于渔猎经济时期,依旧穿着鱼皮衣使用鱼皮制品,这一独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来换取、购买、收藏鱼皮制品,使其在不经意间得以传承至今。这一现象引起了文化学者以及文化机构、政府部门的注意,并成为“鱼皮艺术”产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先后出现了学者的研究著作、论文、相关新闻报道等,经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地方的整理挖掘2005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近几年赫哲族“鱼皮艺术”在国内的各类展览、展会上不断得到推广,赫哲族鱼皮工艺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也给赫哲族渔民带来了可观的丰厚利润。“鱼皮艺术”所产生的高额经济利润同时也刺激了更多敏锐商家的介入,使专门从事“鱼皮艺术”产品制作的企业和个人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鱼皮艺术”产业。

目前是“鱼皮艺术”产业由原始的稚拙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鱼皮艺术”产业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加工制作群体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制作工艺水平良莠不齐、层次较多,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赫哲族渔民在冬闲时节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方式,虽然时有地方组织培训,但整体风格仍呈现粗犷化、形式单一化在特点,二是少数鱼皮艺术传承人或爱好者单体设计制作,其中不乏佳作,但产量较少,三是由工厂、公司设计制作营销的鱼皮画的艺术品在数量与质量上相对较好,价格昂贵,流水化制作易呈现过于模式化、商业化气息浓,从而造成设计风格单一,难见精品。

三、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鱼皮艺术”产业对接的重要意义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及其专业群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是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地域优势与“鱼皮艺术”产业紧密结合,及时准确地把握地方“鱼皮艺术”产业发展、变化和升级的方向需求,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功能和成效,实现产业化生存和发展的拐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论体系服务于赫哲族“鱼皮艺术”产业,提高制作人员的艺术审美修养的,为保护和创新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使其在保持原始粗犷类型的基础上向更精美的高端产品发展势在必行,对保持“鱼皮艺术”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鱼皮艺术”产业对接的研究途径与研究内容

1、鱼皮的加工工艺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通过到赫哲族及企业、商家调研走访,研究传统与现代的鱼皮晾干去鳞、晾晒鱼皮、捶熟、漂色等加工技艺与处理方法及不同处理手法的鱼皮风格特色,现在鱼皮艺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养殖基地,也有了稳定的鱼皮供货货源。

2、鱼皮艺术的形式、功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能与发展方向研究:在校内实施阶段,组织师生到商家观摩,参观三江国际旅游节赫哲鱼皮艺术展,记录赫哲族鱼皮艺术的多种形式及使用功能,介绍赫哲族鱼皮的加工工艺、作品形式、题材、功能,鼓励师生大胆的拓展设计思维,开展实训操作训练,组织教师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研室关于“鱼皮艺术”的专题研论。增加相应实践课程讲座,通过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指导专业学生拓展现代鱼皮艺术发展新的可实现的艺术形式及可应用的领域及方向。

3、鱼皮画的设计形式、题材、风格、内容及发展演变:通过分组搜集素材、市场调研等,研究传统鱼皮画的设计制作形式及题材内容拓宽现代鱼皮画的形式,将现代的画面构成由平面的层次间的拼贴向深度空间、半浮雕、半立体、立体的雕塑式的形式发展;以引起更大的视觉效果;题材应该体现出民族化、国际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由赫哲族传统渔猎生活内容向更加艺

转贴于论文联盟

术、更生动的题材发展,结合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审美的需要,将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或写意或工笔;风格由粗犷转为精美、生动或简约、华贵大方。丰富作品规格,在原有小幅作品基础上向更大型具有恢宏气势的作品发展。

4、运用形式美学原则创新鱼皮画艺术的发展水平:组织师生到校外企业或农民中做设计思维指导,充分利用鱼皮天然肌理而形成的自然美的独特风格,运用高职艺术设计系统的教学展示将平面形式美规律及色彩学的原理去追求画面的生动效果,抽象画与具象画两大风格,或运用明度对比强化肌理效果古朴粗犷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境深沉幽远或运用素雅的色彩突出画面雕塑之感,或者强化色彩对比色彩斑澜运用装饰效果,提高地方“鱼皮艺术”的美学水平及作品层次。

第11篇

关键词:苏珊·朗格;艺术哲学;卡西尔;文化整体观;美学思想;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将美学和逻辑学相区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已标志着美学自身的合法性,克罗齐最终完成了美学合法性的确立。在克罗齐之后,卡西尔对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各种文化形式的本体论研究,提出美和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性符号形式的观点,完成了艺术符号自律性的阐释,最终确定了各种文化形式的合法性基础。卡西尔将人类文化视为多样统一的哲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苏珊·朗格整体观下符号论美学理论的构建。

一、符号整体观

苏珊·朗格整体论美学思想资源极其丰富,但对其产生深刻广泛影响的莫过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整体观。朗格曾诚恳而谦卑地说过:“是卡西尔——虽然他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是美学家——在其广博的没有偏见的对符号形式的研究中,开凿出这座建筑的拱心石;至于我,则将要把这块拱心石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以连接并支撑我们迄今所曾建造的工程。”[1](P.477)这里的“拱心石”是人们所熟知的,即卡西尔的符号论。但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问题是,这“适当的位置”在朗格艺术哲学理论构建中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其实这“适当的位置”就是朗格从她的老师卡西尔那儿秉承过来的文化哲学理念——现代科学整体观。朗格如同卡西尔一样,将现代科学整体观作为自己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石,而卡西尔的符号论只是朗格美学理论展开的关键词。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遵循康德的“批判哲学”路径,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图式论思想,构建了在20世纪产生重大影响的符号文化哲学体系。“图式”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起沟通联结作用的一种认知的形式结构。它是一种“把知性概念在其运用中限制于其上的感性的这种形式的和纯粹的条件”[2](P.140),正因“图式”这一感性条件,纯粹知性概念才得以运用。但在现代科学整体观的影响下,卡西尔已经不满足康德的“图式”思想,认为康德的“图式”缺乏一种伸展性,只是囿于自然科学的狭义范围。卡西尔试图将康德的“图式”扩展为能说明人类诸种文化的“符号形式”。卡西尔认为,人类文化所创造的一切符号形式,无论是神话(宗教)的、艺术的还是历史的,都和自然科学所描述的世界图景同样是真实的,并非实证的才是科学的。卡西尔以符号的独特视角为起点,切入人类文化的各个扇面,通过对各类人类文化基本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人是符号的动物”的著名论断。那么,“符号”在卡西尔的理论中又作何解释呢?卡西尔告诉我们:“所有在某种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尤其是当知觉作为对某些事物的描绘或作为意义的体现、并对意义作出揭示之时,更是如此。”[3](P.109)这样,符号不仅能像康德的图式那样在科学认知中起中介作用,构想自然界的景观,而且也能在人类文化诸形式中显现出人应有的世界。神话(宗教)、艺术、历史与科学等都是人类文化打开的不同扇面,各自体现了文化本原性的赋形力量。由此我们可知,人的本质力量是通过符号活动得以对象化的,文化的符号形式展示了人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历史过程。卡西尔对符号论的研究方法尽管是分析的,但他的人类文化观则是以整体论统摄的。卡西尔认为,虽然人类文化形式的符号极其丰富而且多变,但只要我们坚守整体观就能对诸文化形式进行整体的把握。因为“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4](P.107)在此,卡西尔运用现代科学整体观,把具有抽象化的图式与功能在于象征某种意义的符号统一了起来,把康德哲学中只有在科学范围内才具有的“真实性”扩大到了人类全部文化领域,以独特的符号形式作为文化哲学的逻辑起点,阐释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卡西尔试图用符号整体统一诸文化形式的构想,为朗格研究艺术哲学夯实了整体观的哲学基础。可是,朗格并没有沿着卡西尔的逻辑路线将艺术哲学理论建构于符号的理性方面,而是从符号的原始功能入手进入到符号的感性方面。卡西尔用分析的方法对思维逻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诸文化符号形式分为逻辑符号和非逻辑符号两大类。朗格通过细致的考察,认为卡西尔关于符号两分法中的非逻辑符号可以置换为表现性符号。即所有的符号都存在传达形式的问题,作为艺术的传达形式不宜使用“非逻辑符号”这一概念,因为它过于宽泛,没有揭示出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符号应分为推理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整体论语境下给艺术一个自足的空间。推理性符号将我们导向“外部的客观现实”的描述,帮助人类探索外部世界发展的模式;而作为表现性符号则将我们导向“内部的主观现实”,使我们内在的主观情感显现为感性的世界,体验情感发生的全过程,本真地把握生命的生成运动。朗格在其艺术哲学的研究过程中,自觉地将科学与人文两大文化形式进行整体性观照。朗格的看法是,艺术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抽象思维方式为主,但它在根本性上与自然科学达成一致。两者因文化的历史发展曾作暂时的揖别,但最终它们将会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一个契合点上再次携手共进。艺术家相对的原则是艺术这个有机的整体,如同科学理论构建中整体性诉求一样。在艺术作品中,人的生命力彰显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的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符号显现在人们面前的,其中每一个符号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二是艺术的各符号之间保持自足的契合,不能假借“创造”之名,随意地割裂。否则,生命形式只能是一种碎片化的人为拼凑。因为艺术遵循的是符号构形,借助直觉思维“言说”着推理性符号不能言说的东西。艺术的符号形式之所以能够传达出我们的情感世界,正是这一符号形式与我们的情感世界有着逻辑类似性的缘故。“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以至于在人们看来,符号与符号表现的意义似乎就是同一种东西。”[5](P.24)艺术就是通过感性赋形将我们情感世界显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是一种逻辑的形式,更是一种生命的形式。朗格进一步指出,不管是推理性符号还是表现性符号,都存在着非理性的直觉。直觉是新的思想产生和释放的过程,是一种比思想更深刻的思想。直觉思维在人类思维活动中占据着本源性地位,直觉思维渗透在人类的一切符号活动和文化形式之中,是一种不须经过推理过程而达到对现实把握的特殊认识,凡是文理相通的人无不具有高度的直觉能力。表现性符号中的直觉不是可供理性思维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感性表现形式。在艺术具体的感性表现形式中,艺术所创造的符号无疑是一种虚幻意象。这就意味着艺术的虚幻意象是一种具体的抽象,是思维外在传达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如同科学中的直觉一样,引导艺术家越过逻辑思维的理性制约,而直达创造之物的内在本真。艺术直觉形式不是对各种形式要素的机械组合,而是依照艺术家的最终目的荷载意义。像舞蹈,它的符号形式绝不是实体的人的物理运动与组合,而是虚构出来的表现生命力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是人的一种纯粹的直觉表现形式,它连接着我们整个的生命运动,让我们从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意象中感知生命的意义。

二、形式整体观

卡西尔将符号视作其文化哲学的支撑概念,但符号何以认知?在卡西尔看来,我们认知符号的途径便是形式。如果没有符号形式的有效传达,就连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定律和关系都是不可思议的。卡西尔在谈论艺术时指出,艺术是感性的符号形式创造,这种形式不是别的形式乃是一种生命的形式。“生命形式”这个概念是卡西尔在他的三卷本《符号形式哲学》中首次提出来的,虽然卡西尔在这部著作中对艺术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但是有关艺术本质的问题,卡西尔显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哲学把握。当卡西尔文化哲学理论形成体系并发展成熟时,这一问题便在他晚期的《人论》中得到了具体集中的探讨。卡西尔通过康德的《论德国建筑》以佐证自己关于艺术是生命形式创造的观点:“艺术早在其成为美之前,就已经是构形的了,……人有一种构形的本性,一旦他的生存变得安定之后,这种本性立刻就活跃起来。”[4](P.21-222)卡西尔主张,包括科学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都是人类精神自由创造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形式体现了人类精神创造的不同力量、结构和组织原则,共同构造了人的经验世界。因此,只有通过对各种文化形式的特殊结构和规则的深入研究,才能揭示人的完整的精神结构。艺术形式并不是牛顿式的机械排列,倒是诸矛盾张力经由作家的整体观照而获得的内在和谐。即便我们否定艺术创作的整体和谐预设,但我们在接受艺术文本时仍然会运用整体观念。把艺术仅仅视作一种自足的语词存在,显然是狭隘的、不合适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各独立存在的外在联系与内在关联,从整体的语境中指称存在的角色并赋予其语义。当一部作品离开了其存在的整体语境时,它什么也不能被指称,只是一堆无法显现意义的孤立符号。卡西尔的艺术形式整体观直接影响着朗格对现代美学思潮的反思。朗格认为,符号不仅是世界的表征,也是人类能动把握世界的有效方法。人类的经验材料通过直觉赋予形式,直觉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虽然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对艺术本质一次尝试性的解释,但其解释的意义显得缺乏逻辑的清晰度,且带有神秘主义的玄惑。朗格在借鉴传统美学理论时,以综合发展的眼光从符号整体论角度对艺术作了新的界定。朗格在其1953年出版的《情感与形式》中明确地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1](P.51)因为“艺术品本质上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5](P.7)朗格借用现代物理科学中“场”的理论构想,在艺术研究中创造了一个“艺术场”的概念。物理学中的“场”是指一个限定的域,是一种整体的存在。场中的每个部分的性质都由场的整体性质决定,但场的整体性质并非其各个部分性质简单相加或算术总和。从艺术哲学角度理解,“艺术场”是指文本与一切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朗格认为,近代科学有碍于这种个性的平衡发展,因为它过于偏重知识的分析和追求公式化的材料。虽然科学的抽象化是必然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科学的抽象总有自身的限度,科学理论是看不见的,它需要形象化的外在传达。即便是所谓的抽象的符号,也需要一种形象化的陈述。艺术如同其它文化形式都是符号的表征,只是各种文化形式的构成方式不同而已。我们要想更好地认识艺术的本质,就不能只是在艺术这个圈子里转悠。我们不但要走进去,还要能走出来,看看艺术生存的环境是什么样。艺术哲学应具备现代科学整体观,像克罗齐的表现直觉说只是一种单纯的心理学表现,其实艺术符号的表现除此之外,同时还存在着逻辑的表现。因为艺术并不是情感本身,只有当情感与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艺术才是我们可以观赏的特殊符号形式。而这种特殊符号形式的获得,无疑离不开艺术的抽象原则。当美学不能给艺术存在形式一个合法性的描述,就意味着它丧失了描述和被描述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的一致性。为了让美学研究具有辨证的有效性,必须将艺术这一文化存在从复杂的文化背景中抽绎出纯粹的自足的形式,同时还得将其放回生成的文化语境之中。而以往各种流行的美学理论并不符合描述合法性条件的要求,且他们的研究范围是狭隘的,研究的方式方法是封闭的。朗格如同她的老师卡西尔一样有着很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对格式塔心理学是相当谙熟的。朗格从该理论完形概念入手,在其《情感与形式》中为我们进行了极为细致的逻辑梳理。朗格指出,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起初往往是捕捉到一个由整体文化长期蕴育而成的“意念”。艺术家在“意念”指导下逐步对物理世界进行处理和心灵世界的转化,随着艺术家的想象力的不断展开而得以造型,从而将艺术中的符号表现为整体性的艺术符号。艺术家“面对着造成其各种不同功能的影响,它似乎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目的,并从自己真正的主干中创造出变型,而不是用别的什么东西简单地取代它”[1](P.141)。这就像音乐基质具有结构有机统一性似的,无论是音调和谐、节奏重复,还是旋律进行,乐句起止,作为整体艺术的符号无疑要遵从音乐基质的有机形式。这种艺术符号形式恰似生命原动力的血脉,让各艺术中的符号彼此关联着,共同形成一个承载着生命力推动的合力,使艺术品的表现性形式臻于完形。一个真正具备创造能力的音乐家从不机械地单一地处理音乐符号,而是将每一符号的选择始终把握在整体音乐的形式构成之中,让独立的音乐符号与其它每一音乐符号达成一种毕达哥拉斯式的内在和谐。对于艺术自足来说,艺术是自洽的、封闭的。但对于人类整体文化构成来说,它又是开放着的。因为“具有有机联系和生命节奏的抽象形式只不过是整个情感表现的小小组成部分,而且自始至终都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这个大的整体之中”[5](P.171)。在这个裂变的时代,艺术企图以破碎的意象昭示被遮蔽的世界。但它已无力揭去面纱,获得神谕。它只能放弃终极意义追求,让意义无限推迟出场。而朗格在卡西尔艺术整体论影响下所建构的符号论美学,让差异之物走向历史的前台,从生活的碎片之中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完成了艺术范式的重大转换,在有关后现代艺术的一片喧哗声中,为我们作出了艺术重构的超越性回答。

三、文化整体观20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文化似乎君临天下,在其碎片化的热炒声中忽略了德国哲学卡西尔文化哲学对当下文化运动的特殊贡献。卡西尔和德国古典哲学家一样,都将目光聚焦于人类精神的自我认识。但与德国古典哲学家不同的是,卡西尔并没有将理性归结为人类精神唯一的决定因素。卡西尔认为,人类精神是一个兼容情感、直觉和思维在内的有机整体,理性与非理性都是人性整体构成的必要部分,不能简单地将它们中的一项化约为另一项的支配物,语言、艺术、宗教、科学等都是人类整体文化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各种文化形式都开启了一个簇新的地平线,展示了人性发展历史的新视面。虽然各种文化形式都有其特殊品性与结构,但从功能方面看,各文化形式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理论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预设与构想,同样,“一个文化哲学是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的:人类文化的世界并不是杂乱纷离的事实之单纯集结。它试图把这些事实理解为一种体系,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4](P.348)哲学是万科之母,尽管科学实证主义极力悬置哲学在科学中应有的话语权,但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哲学并不是对单纯的事实搜集,从中归纳出逻辑的结果,而是试图把这些杂乱的事实理解为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于这整体之中对世界进行根本性的追问。卡西尔的文化哲学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它的出发点和它的工作前提体现在这种信念上:各种各样表面上四散开的射线都可以被聚拢来并且引向一个共同的焦点。在这里事实被化为各种形式,而这些形式本身则被假定为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4](P.348)在卡西尔看来,人类文化是有机体的整体,它处于永恒的创造过程之中。构成我们生活的不只是原初的物质或客观实体,而是由性质与关系构成的符号“有机体”。世界的实在性在于它的符号构建,符号就是世界,世界就是符号。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符号的构建活动,而这一构建过程是有机体各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创生过程。卡西尔在《符号形式哲学》中明确地指出,我们既不能形而上学地描述人的突出特征,也不能靠物理科学揭示人的本性。要想真实地界定人的本性,只能从人的“劳作”入手。“劳作”既是人的起点,同时又是人的终点。正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所生成的体系,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历史不是既成不变的“事实”,它是具有生成性的“事件”,而历史的生成性全在于人的创造性。尽管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群体各自的创造对象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它总是离不开形而上学总体性的预设,因文化功能的统一性必然地趋向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一切文化形式都是这个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见到的是已经打开的扇面,还存在着被遮蔽或正在逐渐打开的扇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正如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所说的那样,当人们审视上帝的作品是否完美时,不应该只将一个造物孤立起来看,而应该把上帝所有的造物都合起来看。只有当我们以有机整体的文化哲学视野瞭望这个世界时,我们才能真正展示人性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最终展现出一部人类精神文化生成的整个发展史。卡西尔秉承自古希腊已来的世界和谐统一的科学哲学思想,坚持整体论,反对机械论和破碎观,寻找各种文化最大的内在统一性。他用发展开放的眼光告诉我们,在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必须把一般实在的性质和特殊意识的性质作为一个结合的整体来理解,且这个整体是处于运动和展开的无限过程之中的。虽然卡西尔的文化整体论为朗格符号论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石,但这并不意味着朗格的符号学美学只是对卡西尔文化整体观的具体阐释。卡西尔的符号论只是对神话、宗教、艺术、历史和科学的性质进行了哲学界定,但并没有进入到诸文化的深层结构。而朗格则将符号论作为自己美学理论展开的关键词嵌入艺术的各个层面,为我们研究艺术哲学开辟出广阔的视界。朗格告诉我们,符号绝不是意义的本身,它只是象征着意义。符号与其意义的关系在原始先民的神话思维方式中是融为一体的。在他们的眼中,符号并不代表对象,符号本身即是对象。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已经将符号与其所象征的对象进行有意识地区分。我们应避免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做法,将符号的内在意义抽空纯化为一种物理的记号,使符号与其所传达的意义完全成为一种外化的关系。其实,科学家的心理意象也是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重要环节,所不同的是,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意象,必须以主观情感去感受物象,而科学家的心理意象,既可用实际观察到的对象来构造,也可以从科学理论的传达物之中获得。朗格的美学理论虽然像其老师卡西尔重视艺术的抽象特性和理性认识作用,但其理论所坚守的核心是,艺术是人类情感生命形式的表现。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符号的构成形式有自己极强的特殊性,它在感性直观的形式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审美王国。艺术符号具有文化遗传属性,在一定的社会语境里,不但可融通共享,还可传达出普遍的文化意义。艺术创作一方面是艺术符号自在性的组织和构成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人的“劳作”世界的符号化过程。譬如,一首诗既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文本世界,同时又是人类整体文化打开的一个扇面。因为“诗化语言保持了一种奇异的萌发力和创造力,与人类精神的不息的创造力相呼应。它激活那沉睡的活力,焕发出蛰伏在无意识深处的结构性的力。它给予孤立于即成文化中柔弱的个体以创造者的位置。诗化语言在于利用这自然之力即无意识的语言形式把意识的语码或文化的单元重新结构。”[6]这就是说,艺术形式以其有机整体性开辟着生命的新境界,构建人最高的真实存在方式。艺术创造的目的就是呈现一个完整的感性文化世界,这个世界因其内在组织的功能统一性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世界具有不可穷尽的特殊意义,在向人类展示着新的文化天地的同时,扩大和提升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朗格以其文化整体观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哲学景观,虽然朗格本人并没有用“后现代”这个词,但她却是以科学与人文想融合的当代思想谈论现代艺术的。朗格是赞誉现代世界的,但她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局限性,并指出要修正与超越它。朗格发现在现代社会开始之时,在艺术哲学中反理性主义就已经初现端倪,理性的作用更多地受到限制。但朗格在坚守传统的过程中同时守望未来,不仅要求重建个性原则,而且还要求重新形成作为整体的知识有机体概念。朗格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文化大综合时代的开端,并把自己看作是其中的一员参与有关艺术本质的对话。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德]康德著,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符号形式的哲学(第1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23.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206.

Theoretical Relation between Susan Langer's Aesthetic Thought and

Integration Overview of Cassirer's Cultural Philosophy

WANG Zhi-de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aihai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

第12篇

关键词:美学 边界 哲学 艺术学 伦理学

回首现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百年历程,我们不得不坦诚地面对的是:现当代中国美学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并没有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什么是艺术这些最为根基性的课题开展。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则是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边界。质而言之,我们应该首先明白研究对象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对于美学,我们应该明确美学研究什么或者美学不研究什么。

边界,从日常的意义表达来看,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分界线;而从思想的意义表达来看,是思想差异的结构。思想是思想家的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述,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思想自身,无论是显在的,还是隐在的,必定有一定的结构性,正式由于此,思想之间是差异的,一种复杂的差异。因此,思想的边界,不仅仅是一种差异的区分,更是这种差异的结构的区分。对于思想,对边界的区分、划定——主要是通过辨明差异、展开差异、描述结构来实现的——是思维有效展开,避免论证模糊、混乱,确保论域范围明晰,正确选择、运用合适的论证方法的基础。划定边界,确定研究对象的“合法性”,是展开理论研究之前的意识清理和纯粹的理性批判,只有当这种批判活动获得了切实的根基,即研究对象的“合法性”通过边界的划定而得到有效确认,于此出发的理论研究才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地基之上且获得了属真的理论前提而可以有效地展开。对于美学,亦如是也。

由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实践美学曾经在中国美学界拥有着主流话语的权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中国美学界的学人力图突围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困境,反思、批评实践美学几乎成为一种大众之狂欢,众声喧哗,而反叛与坚持,对抗与维护依然并存。用力最甚且影响广泛当属“后实践美学”,其核心术语如“生命”、“生存”、“存在”则来源于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而且其思维模式不得不受其相关的影响,诚然,“后实践美学”在基本论题、关键概念、思维进路方面依然陷入了它所批评的实践美学所陷入的窠臼,即“后实践美学”质疑和批评实践美学的理路,反过来,对质疑和批评“后实践美学”依然有同等的效果。当代中国美学界之所以会陷入如此之困难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美学即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边界在哪里这一最为根基的课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理论研究。

边界是一门学科是其所是且如其所是的最为根本的规定。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边界在哪里?

一、划定美学的边界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哲学中诞生的。美学的边界有形而上的规定性。形而上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对边界的一种质的规定,具体表现在美学同哲学的边界上。美学有自己特有的形而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美学的边界有形而下的规定性,具体表现在美学与艺术学、伦理学的边界上。

(一)美学与哲学的边界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学术课题,从历史上看,哲学是很古老的,而美学是很年轻的,而且从关系上看,美学是诞生于哲学的,有哲学的思维之源。但是,从学科意识来反思美学和哲学的关系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在学理上对先前关于美学与哲学的学科混淆或截然分离的研究进行知识学的清理,之后,为美学与哲学的学科边界的划定做一次基础性的理论探索。对于美学与哲学的边界问题,主要从学科的基本情况,研究范式,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的学理分析。

具而言之,就学科自身而言,哲学,在历史上,是其它一切学科或科学的基础,即为其它学科或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规则、规定方向或确立范式。在西方古典时代(如古希腊罗马),哲学决定其它学科或科学的发展;哲学家就是科学家或百科全书似的学者(如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综观整个西方哲学史,从根本上看,这是一个事实:一个有开拓性的哲学体系的建构所引发的哲学运动(哲学思潮)对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如现象学哲学对人类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理论、艺术学等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从研究范式层面看,哲学,字源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知识是具体的、特定的甚至是局限的,其研究范式是实验性的、形而下的;智慧是抽象的、超越的甚至是大全的,其研究范式是思辩性的、形而上的。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由此,哲学的研究范式较之具有实践效用性质的知识的研究范式更具有超越性和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在对智慧的爱的基础上,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展开了对存在和非存在的研究。而把哲学视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则是近代的事情。当然,西方的现代哲学是非爱智慧的,后现代哲学是反爱智慧的。然而,这或许从思维或思想的另一面说明了哲学本身是爱智慧的。关于人的思考及其成果——思想是哲学的最为根基的主题和具体的展现形态。如果,诚如后现代哲学所言,不仅作为主体的人死了,而且人本身也死了,那么,哲学和哲学研究所展示的智慧和思想还有何意义,我们陷入了纯粹的虚无的境地。而对于美学,就学科自身而言,在西方的古典时代,没有美学,只有诗学。美学,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是近代的事情。美学的初始意义是感性学的。感性学(ästhetik)是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美学家——鲍姆嘉滕(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有人译为:鲍姆嘉通、鲍姆嘉登、鲍姆嘉敦)在全面清理人的心意机能与知识学对应的时候发现:与人的知性即认识相对应的是逻辑学,与人的理性即欲望相对应的是伦理学,而与人的判断即悦与不悦的感觉却没有相对应的知识学来研究。人的心意机能结构是:知-意-情,即对对应的真-善-美认识的能力,其成果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而在彼时代,只有逻辑学和伦理学,于此,鲍姆嘉滕意在建立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情感能力的学科,不仅可以在认识领域里拓展出新的研究领域,对人作新的认识,还可以完善人的知识研究领域的知识学结构。感性学应运而生。从研究范式层面看,美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哲学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由于,美学诞生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的知识学部门。美学在根本上是哲学的,即美学的思维、气质、架构具有哲学的属性。由此,美学研究是抽象的、思辩的,而不是具体的、形象的;是与智慧相关联的,形而上的,而不是与知识相关联的,形而下的。诚然,并非与所有的哲学的研究范式相对应的美学的研究范式是真正属于美学的,西方现代美学研究是非美学的,后现代美学研究是反美学的。从研究对象层面看,美学研究的不是关于各艺术门类的具体的知识或基本的理论命题,而是与智慧、美相关的一系列基础性的思想主题。随着人类思维的完善、实践的发展,美学越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容,而且美学应该且能够拥有真正的自我,尽管无法也不可能切断它与哲学的血脉之缘,这是美学的内在秉性。而美学的内在的秉性只有在具体的美学的基本的问题域里体现出来方才具有质的规定的理论有效性。因此必须重视美学自己的基本的问题序列,因为否定美学自己的基本的问题序列就是否定美学的内在秉性,也就否定甚至取消了美学自身。

由此,美学与哲学的区分得以厘定,区分就是划定边界,正是在美学与哲学的边界上,美学是形而上的,也是独立的。对于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这一区分是最为根本的、内在的,惟此,才能继续获得美学的其他规定而展开有效的美学研究。

(二)美学与艺术学的边界

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学术课题,从历史上看,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美学中分离出来的,从研究对象上看,美学与艺术学将会面临着特定的共同的研究对象,尽管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有别。对于美学与艺术学的边界问题,主要从学科自身情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展开具体的理论分析。

具体地讲,就学科自身而言,艺术学,据研究,德国艺术学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1894)里第一次使用这一术语,而且认为美学随着形而上哲学的失势也开始了衰落,而艺术学作为一门科学将随着其它学科的方法的引入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在此之前,德国艺术理论家菲德勒就从研究的根本问题方面对美学与艺术哲学作了明确的区分,在其语境里,艺术哲学就是艺术学。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德索(max dessoir)。这一过程似乎类似于美学诞生的过程,而实际上,美学是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知识学部门诞生的,在其后的很长的时间里还是隶属于哲学的,而艺术学从美学里分离出来后,就很快得到了独立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随着西方社会后现代思潮的席卷,在艺术领域,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艺术学有取代美学之势,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取消了原本意义上的美学,即美学基本上走向了形而下的维面。之所以如此,从研究对象层面看,艺术学研究围绕着艺术的基本问题展开,探讨艺术的发生,艺术的历史,艺术的原理,艺术的规律,艺术的效用(意义),艺术的分布,艺术的传播,以此为各部门艺术学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性的基本法则,而各部门艺术是具体的特定的,详细地展开研究是应该由各部门艺术学来完成的,即各部门艺术学是关于各部门艺术的知识学,是以各部门艺术为研究对象及其所属领域为研究范围的,它不能为其它的艺术部门提供有效的研究原则,也不接受其它艺术部门的研究原则。由此,艺术学是关于艺术的知识学,即所谓的一般艺术学(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里首次提出的概念)。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智慧、美,具体展开就必定涉及到艺术(如所谓的艺术美问题),但是,其研究的切入点和运思的重点或方向理应是有所差异的,甚至是全然的差异。美学关注的是与智慧、美相关的关涉于艺术的超越性的主题,而艺术学则是关注艺术的具体的理论课题。因而,从研究方法层面看,艺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了的,需要运用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质的可以证实或实证的方法,如人类学的,历史学的,人种学的,心理学的,地理学的,……,来探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历史,艺术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而美学研究的方法则因此只能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即所谓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纯粹思辩的。在当代西方,主张美学应该走向科学,彻底和哲学决裂,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美学问题。无疑,这实际上是在取消美学,用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规训美学,将美学纳入到艺术学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在建设更不是在拯救美学。

由此,美学与艺术学的边界得以确立,在此边界上,美学同艺术学相区分,又相关联。这种特殊的联系决定了美学可以建立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规定与相关的艺术学的知识、规则对接而形成的新的各部门美学,如绘画美学、音乐美学等等。由此,美学对艺术的各门类开放即提供或制定特定的规则,而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三)美学与伦理学的边界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学术课题。从历史上看,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哲学的系统里具有逻辑学一样独立的地位,从学科发展看,美学从受伦理学的束缚到在伦理学中备受关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美学与伦理学的边界问题,现在从学科自身情况、研究对象、学术旨归展开具体的理论探索。

详而论之,就学科自身而言,受到苏格拉底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尼克马克伦理学》(ethica nikomachea)里首先正式使用“伦理学”这一术语,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形成。伦理学(ēthika),在字源学上的本义是场所、居住的地方(ēthos)。在中文语境里,伦即人际关系,具有人际间性,理即法则、规则,具有规定性,由此,伦理即人际关系的规则,而在西文语境里,ethos(伦理)即mores(道德),ēthik即moralis。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从历史上看,在古代希腊罗马,是人的德性,在中世纪,是神的德性(神性),在近代,是人的道德(人性),在现代,是存在(人的存在及其规定),在后现代,是欲望(“后义务”时代的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对于美学,古希腊的美在世界,中世纪的美在上帝,近代的美在自由,现代的美在存在,后现代的美的无规定性是研究的主题[1]p29。从研究对象层面看,伦理学研究的,在中文语境里,是人际关系的规则,在西文语境里,则是人在其出入、居住的地方所产生的与道德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人际关系必定仅在人出入、居住的地方展开,人在其出入、居住的地方展开的关系即谓人际关系。从历史上看,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应当至善,怎样才能至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主要课题,在中世纪,神学德性论所规定的信仰、希望和爱的神圣德性与义务是中心问题,在近代,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是核心主题,在现代,人的生命、存在、人格、心理、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对德性的规定是主要论题,在后现代,人的欲望、极端的个人主义、对传统理性及其规范的绝对否定和拒绝是流行话题。而美学研究的是古希腊的史诗、叙事诗、悲剧,中世纪的上帝、世界、灵魂,近代的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现代的存在、人的心理、形式,后现代的生活、语言。从学术旨归层面看,伦理学的核心论题是人及其关系的规定。对人在现实生活世界里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为什么会这样而不会那样,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行为的根据,对行为事件进行评价、判断的标准、结果,为什么要作评价、下结论,如何展开评价,为什么这样评价而不那样评价,如何认识人的行为事件,为什么要认识人的行为事件……一系列对于伦理学具有根基意义的问题的追问与反思,是理论伦理学的课题。而将这些基本的理论成果付诸于实际的生活世界即制定一系列的现实规定来规范人的行为,则是实践伦理学的任务。于此,理论伦理学具有形而上的性质,实践伦理学具有形而下的性质。无论如何,伦理学的研究工作是紧紧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对人进行形而上的省思由此对其关系进行审查和规范。因此,伦理学的研究不仅指向抽象的人,还指向具体的人。而美学研究的是与智慧、美相关的一系列基础性的思想主题,由此,美学研究指向的是智慧即对人的规定。

由此,美学与伦理学的区分得以阐明。区分本身就是划定边界。在此边界上,美学不仅是独立的,而且是实践的。于此,审美教育获得了坚固的学理根基。

作为一门学科,由于其缘起的学术语境和自己的特有的研究领域,成为一个结构或具有结构性则是题中之义。美学的结构应该通过对其边界的勘定来体现和保证的。美学与哲学的区分是对美学的形而上边界的勘定,美学与艺术学、伦理学的区分则是对美学的形而下边界的勘定。划定了美学的形而上边界即确定了美学的根本性的规定,划定了美学的形而下边界即确定了美学的拓展性的界域。从形而上边界到形而下边界,从根本性的规定到拓展性的界域,美学作为一个知识学部门即美学自身具有的结构的差异性得到了确认和保证。美学的学科性真正被确证,即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主体性得以确立。

二、划定美学的边界的意义

(一)真正确立美学的知识学主体性

美学的形而上边界及其形而下边界的划定从根本上标明了美学的差异性结构,美学的研究不再因为各种非美学、反美学的研究而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的地位在其差异性结构被确定即知识学主体性被彰显之时被奠定。美学是美学。美学不能主导其它的研究领域,也不能为其它的研究领域所主导。美学作为一个知识学的部门是独立的、完整的,而不是附庸的或独断的。如果美学的形而上边界和形而下边界不能被划定,美学的结构差异性就无法被保证,美学的知识学主体性变得晦暗不明,美学因此而可以主导其它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其它的研究领域所主导。于此,美学要么是附庸的,要么是独断的,而不是自己的,美学的知识学主体性被否定、被消解了。

(二)正确划定美学的研究的范围

美学的形而上边界和形而下边界的划定则是为美学的研究的范围划定了明确的、清晰的界线,美学研究应该在这个区域里展开属于自己的研究,越出这个界限,所做的工作就不属于真正的美学的研究工作了。此时,美学不是美学。从形而上边界到形而下边界,从根本性的范围到拓展性的范围,美学的研究的范围被确切地划定了,美学的研究的论题被明确地确定了。美学仅在此范围里展开的研究是有效的即属于真正的美学的研究。

(三)有效确保美学研究的纯正性

美学的边界的划定即是确立了美学的知识学主体性和划定了美学的研究的范围。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给美学研究带来了什么,从根本上讲,这则恰恰给美学研究带来了纯正性的有效保证。具而言之,一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监守自己的本分,不越界操作即不非法地侵入其它的研究领域并为其研究提供或制定规则而使之失去自己的本性;一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被越界操作即其它的研究领域非法地入侵美学的研究领域并为之提供或制定规则而使之失去自己的本性。

综上所述,对划定边界的意义的理解,在学理上,可以避免两种研究的危险性:一是在研究之初确定的被研究的领域概念的狭窄,而后在研究中,论证关系的环节越出了被考察的领域的界限而在一个更加宽泛的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一是对被研究领域的混淆,即诸多异质的领域误以为是统一的领域,这是致命的危险,将会造成最严重的恶果:一是确定错误的研究目标,一是运用与该领域的客体不一致、因而根本错误的研究方法,一是混淆逻辑层次,而使真正基础性的定律和理论被研究主体自以为是地作为次要的成份和顺带的结论徘徊于完全陌生的思想之间。[2]p3-4如此之研究,不但无益于研究本身的发展,而且实则是一种学术“污染”,其根本缘由在于对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的误解和异质的领域的混淆即缺乏先验的边界意识批判。对于研究领域的范围和界线的问题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康德(immanuel kant)对于逻辑学的边界的认识的一句名言——“如果人们允许各门科学的界线相互交织,那将不会使科学增多,而只会使科学畸形。” [2]p4——切中肯綮,意味深长。对于现当代中国美学的研究,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