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2-02-13 19:2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

关键词:医用材料;财务管理;仓库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背景及内涵分析

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在行业内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在这样一种管理工作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对其所做的研究中始终不断,且都对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创新与进步做出了贡献。在经济条件日益发达的今天,财务管理在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当中就体现出了极高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中只有把握好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并充分利用,才能够真正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文我们将首先对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内涵进行说明和分析。

在国际范围内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但即便是这样,不同的观念认识中还是存在着一个集中的共同点的,那就是尽可能采取良好的措施来对其医用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具体来说,实际上就是将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看做是医用材料信息化和系统化的良好整合,财务管理的良好展开和顺利进行也将建立在这样一种大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其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地将医用材料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和其他新的价值。

二、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医用材料的应用成本。在对应用材料的应用成本进行说明和分析时,通常需要综合性结合以下多方面的费用消耗来进行探讨:一是人员费用,主要是指医用向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人员以及应用人员所发放的工资、奖金以及津贴和其他的福利费用等,简单来说就是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相关人员的支付费用;二是损耗费用,该方面费用的组成及其确定在《医院材料制度》当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往往针对于材料本身的价格、功能上的区别会有所不同,医院在使用过程当中对医用材料的态度也会有所差别,对于一些价值不是特别高且不是特别贵重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存在着不小程度的浪费;三是医用材料的消耗费用,这样一项费用的之处组成部分非常明确,就是每月实际消耗的医用材料费用以及相应的购置费用;四是公务费,医用材料方面的公务费和一般性公务费组成基本相同,主要就是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和其他的公杂费用等。

2.重要医用材料实施单向管理。在绝大多数的大型医院当中,全成本核算都是非常常见的核算方式,具体来说,就包括将重要医用材料所涉及到的各项成本以及收入状况纳入到核算的范围当中来。与此同时,医院还可以利用不同科室作为核算单位来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将部分属性基本一致的科室综合性来考虑,这样一种做好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使得医院简便快捷的进行统一管理,还能够使得医用材料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更正和调整,以避免更加不利状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之上,医院还可以根据部分医用材料的实际特点来建立起跟踪考核的单独考核制度,并对其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和把握,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医用材料的使用率和收益率。

三、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常见的财务问题及其对应的策略

1.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常见的财务问题

1.1会计实务繁杂。医用材料仓库管理本身的成本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进行必要的入库记录、出库记录以及相应的期末耗品库存记录即可,但考虑到实际管理状况下医用医用材料品种繁多且特征独特,记录过程当中还会多方面遇到涉及全国各地的不同厂家、部门和科室,加之药品本身在种类和规格上的多方面区别,就是的整个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及其对应的财务管理都非常繁复复杂,操作过程庞大而杂乱,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之下,各种问题及不足就会相继出现。

1.2会计人员欠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医院技术在此过程当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在医院的资产当中,医用材料所占的比重也开始不断增加。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之下,医院必然有必要对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说,就可以利用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和实施,医院对此方面人员的设置和编制就应当由相关财务部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医用材料方面的仓库管理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就容易涉及到较多方面的问题,针对于此,好的医用材料仓库管理财务管理模式就应当具备准确的管理数据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这里我们首先提出的一点就是我们国家医院医用材料方面的管理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在专业化的会计人员方面非常欠缺。

2.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常见财务问题的对应策略

2.1 完善相关方面的管理制度。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当中对于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财务管理有统一而明确的规定,所需要做的就是再次基础之上对各项材料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补充,具体来说,就是在规章制度的范围之内来对购买基金提取率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材料的有效率和使用效率。对于一些非常常见的医用材料就可以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

2.2 严格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同样是科学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核算耗费和补充的具体形式为对象来进行的管理工作。在核算过程当中,将货币作为基本的计量单位,在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指导之下来对医用材料进行估计,并及时对医用材料增减变动详情进行确定和控制。实际上,对于医用材料价值的确定非常有利于医院对其的管理,甚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之上提高医用材料的实际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并相应减少库存与管理的成本和开支。一般来说,对医用材料所进行的计价标准包括原始价值和安全价值,所谓原始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也就是医院在购入时候所花费的购入价,具体包括包装费、保险费、装卸费以及运输费等多个方面费用的综合,而安全价值则是在现有的经济市场和生产技术之下重新购置全新材料所需要的费用。

2.3 分析经济活动。事实上,对医院医用材料所进行的管理、控制与利用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活动,针对于此所建立起的经济活动定期分析制度无疑会对医用材料的使用效率以及相关人员产生非常良好的积极作用。首先一点,就是医院以及医院相关方面管理人员所表现出的观念上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和保障医用材料的升值和发展;其次就是医用材料相关人员必须动态的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来发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应地寻找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四、结语

总之,对于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财务管理,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是明显表现出新的特质的,必须在把握和利用这样一种特质的情况下来予以管理。

参考文献:

[1]姚俏玲.计算机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

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存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77-02

1 中小工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一是有存货管理规章制度,但管理不到位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出现不按操作流程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存货流程不规范,在存货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的标准化。三是内部控制薄弱。造成存货管理纰漏;第一,仓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疏于监督和管理,造成存货的损失;第二,由于企业的库容不足,货架、货托以及结构等问题,出现乱堆乱放,造成积压,锈蚀、变质现象。

1.2 农村中小企业仓库存在问题的渊源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发展企业的雏形以乡镇企业为主,由于受资金、土地等诸因素的影响,发起人或首创者因陋就简,其规划和设计没有远瞻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增长,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施,都是东拼西接。其布局、库容不足、结构不合理显现;使企业的存货管理与生产经营对接不畅,从领料开始到产成品入库,生产工序和物流达不到流水作业。在二次创业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将镇办、村办、集体、破产、金融部门抵押到期无法偿债的企业;通过改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个体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转制后部分企业面临扩大生产规模、新品开发、技改、调整产业结构、转产等诸多问题。受当时政策出台滞后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企业在用土地、房产时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等手续。两证的缺失,对企业融资造成困难;由于资金缺乏,原有厂房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库容不足等,不能及时得到改造,存货库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1.3 存货微机网络管理及信息化问题

一是农村中小企业中,财务软件普及率高,实现财务软件办公、电脑记账、网上报税。但在库房管理软件及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配置相对滞后。大部分企业仍然沿习传统单一的人工操作流程,未实现网络软件自动化管理;二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库存管理规范,透明,数据及时准确,以最小的资金占压,最快的周转速度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4 存货管理专业人员的配置问题

一是存货管理人员职数配置不足,一人多岗多职的,闲时应付,忙时混乱,日积月累,造成存货管理混乱;二是人员的学历偏低,部分人员对网络管理等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高;三是存货管理人员中,老、弱、病、残占有一定的比例;四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多,裙带关系,沾亲带故居多,也是造成管理不能到位主要因素之一。

1.5 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料盘点存在应付、敷衍情形。企业仓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情况,在进行月末、季末盘点时,基本不是静态盘点,保管员一面发货、一面进行盘点,盘点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只有到年终时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二是仓库管理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我们对仓库管理的各流程规范的相当详细,但仓库管理员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手续不全便办理入库、出库。三是仓库管理流程长,在实际执行中处理过于缓慢。四是物料种类繁多,收发频次高,仓管人员配置不足,给仓库账目及时性带来一定的挑战。四是仓库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不匹配,多数企业的库管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2 加强中小工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制定存货管理制度,首先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入手。定岗、定员、定责;加强存货收发存管理制度,仓库保管人员收到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有相应的分析验收报告,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回;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做到收发存无误。达到保证存货安全和节约资金的目的。建立存货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实地盘点:为保证存货账物相符,要对存货进行盘点。一是由财务部门牵头,盘点生产车间的在产品及产成品,盘点仓库的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及时发现库龄较大的存货,及时销售、清理,避免造成资金沉淀;二是明确仓库的管理职能与职责;三是制定存货管理操作规范流程;四是部门的衔接与人员的管理等。采用存货分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联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解决制度呆板的弊病。制度的确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2.2 要加大对存货管理的投入确保网络信息化普及应用

一是硬件的投入。加大对库房的投资力度,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规划、设计库房,达到有序物流、便捷生产。二是对软件的投入,做到财务软件与库房存货管理软件相匹配。目前,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仅仅在库房管理中应用一套财务软件来满足核算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几项的管理要求:

(1)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要形成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稽核监督的流程,以避免在管理当中出现控制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

(2)满足账面数量及时准确的要求。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订单从接收到发货需要的时间很短,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3)满足工单限额领料,材料直送现场工位的管理要求,出于现场的资金占压及成本浪费的考虑,信息化在库房的应用应满足产品生产按工单定额领料要求,仓库保管员可按生产部门下达工单和系统提供的定额提前备料,并按生产部门的要求将材料直送工位,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同时它还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种报表满足管理的需要。货物查找快捷,操作人员依据计算机存货的编号检索,点一下鼠标显示存放地点、品种、规格、数量、进货的单价或入库的生产成本等指标。也可随时查询库存各种存货数据,及时提供给会计核算的资料。还可将业务部门、仓库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对接。实现人机对话,相互监督,高效运转。

2.3 加强人员的培训

管理的源头就是选人、用人。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管理到位。一是企业在选拔存货管理人员时,要任人唯贤,挑选品学兼优,工作仔细的人员,充实到存货管理一线。二是对在岗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包括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拣选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工人、材料搬运工等。使每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的,杜绝存货的管理纰漏现象发生。

第3篇

Abstract: Product codes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cont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manage from aspects,enterprise product barcode jurisdiction,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quality assurance, and bar code applications.

关键词:商品条码;管理;应用

Key words: commodity code;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58-01

0引言

商品条码是商品的全球统一标识,是商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流通的“身份证”。目前,商品条码技术已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无论在商品零售、制造业领域,还是在近年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已有十多万家企业申请了商品条码,并在生产和经营当中广泛应用,但由于一些企业对商品条码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商品条码有效期超期、编码不唯一以及商品条码质量不合格等现象时有发生。那么,企业应如何做好对商品条码的管理和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商品条码的主管部门,并设固定人员管理商品条码

企业内部应明确商品条码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商品项目代码的编码;原版胶片的申请订制、分配发放、维护和管理;办理条码系统成员的申请、续展工作;负责条码印刷品的质量的监管;以及组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实施等日常工作。

2建立和规范商品条码的管理制度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条码质量管理的基础。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商品条码管理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实施。

2.1 建立商品条码码段分配、条码证书和胶片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要有商品项目代码的编码程序及方法,并有详细的记录。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和条码原版胶片应妥善管理。条码系统成员两年一次续展,企业应在有效期前三个月内主动与当地条码分支机构联系,办理条码续展手续。在印制条码包装时,要确保使用设计合格的商品条码,订做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条码原版胶片来印制商品条码是能降低条码不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2.2 建立条码印刷包装设计审查制度在商品条码包装印刷前,要对条码包装设计样稿进行审查,规定进行审查的部门和人员、程序和方法。确保只有设计合格的条码包装样稿才能投入印刷。

2.3 建立条码印刷品质量检验制度该制度包含条码印刷包装材料的进货检验、产品包装后对条码质量的出厂检验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项检验的检验记录等。

3重视并控制商品条码质量

商品条码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条码能否被计算机识读设备正确识读,每年都有企业因商品条码质量不合格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在条码使用中应格外重视商品条码的印制质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控制:

3.1 商品项目的编码商品在编码中要保证唯一性原则,不同产品要分配不同的代码;相同产品,不同规格也要分配不同的代码。稳定性原则,商品代码一旦分配,只要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无含义性原则,商品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不表示任何与商品有关的特定信息。

3.2 商品条码的设计要根据包装物的材质、大小、形状、颜色、印刷方向、印刷条件,来选择商品条码的放大系数、条空颜色搭配及置放位置。①放大系数应选择0.8-2.0范围内,对于不在此范围的商品条码,其印制质量较难控制。②商品条码是使用专用设备依靠分辨条空的反射率来识别的,因此要求深色做条,浅色做底,条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一般黑色做条,白色做底是最理想的颜色搭配。③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应以条码符号不易变形且便于识别为原则。为便于扫描结算,通常将商品条码印刷在外包装背面右侧下半区域内或便于扫描识读的位置。④任何程度上对商品条码符号高度的截短,都将会影响对条码的扫描识读,因此商品条码符号的高度原则上不得截短。⑤商品条码符号左右空白区是引导商品条码识读开始与结束的重要参数,因此空白区宽度要留够,且要保证左右空白区内没有字符、图形、穿孔、划痕等。

3.3 印刷企业的选择为确保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企业在选择印刷企业方面,应选择取得国家商品条码印刷资格的印刷企业。一般通过条码印刷资格认定的企业均配备条码质量检测设备,因此企业可在包装进厂时,请印刷企业提供检验合格证明。

3.4 检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配备条码检测仪器设备,在包装入厂以及成品出库时进行检验,确保不合格的商品条码进不了厂也出不了库。

4加强条码的应用

很多企业商品条码的应用还仅停留在产品销售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商品条码的特性,然而,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条码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①物料管理:将物料编码并打印条码标签,不仅使用于物料跟踪管理,而且有助于做到合理的物料库存准备,提高生产效率,便于企业资金的合理运用。对需要进行标识的物料打印其条码,以便在生产管理中对其进行单件跟踪,从而建立完整的产品档案。利用条码技术,对仓库进行基本的进、销、存管理,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②生产管理:在已有的生产管理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采用条码技术后,首先将订单号、零件种类、产品数量编号形成条码,在产品零件和装配的生产线上打印并粘贴条码,可方便地获取产品订单在某条生产线上的生产工艺及所需的物料和零件。产品在生产线上完成后,由生产线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扫入产品条码和生产线条码,并按工序顺序扫入工人的条码。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送去维修,由维修确定故障的原因。整个过程无需手工记录。③仓库管理:条码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以最快速、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运用条码技术可对仓库中的每一种货物、每一个库位做出书面报告,可定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盘存,并在最大限度减少手工录入的基础上,确保将查错率降至零,且高速采集大量数据。通过使用条码方案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商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总之,商品条码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和有力工具,企业应该合理地管好和用好它,让商品条码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4篇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适应环境变化、应对同行竞争、改善职工待遇,面对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压力。企业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必须在成本、质量、服务上具有优势,其中降低成本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企业可以降低售价扩大销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进而才能积蓄力量在产品的设计创新、质量提升、服务提高上有更大的进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旦成本管理失去控制,入不敷出或者过于保守,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失去市场,面临倒闭的风险。我公司建立的成本管理系统,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督,包括炼钢、开坯、制作成品、入库各个环节中的原材料费、工资、制作费用等,细化费用、做好监督,避免浪费、少则加之。

2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本质和核心

企业制定的成本指标综合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成本管理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企业的各个部门领导应该清楚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一切的企业活动都需要成本投入,企业管理很大一部分是成本管理。我公司建设的成本管理系统涉及到生产部分、物资部分、财务部分、市场部分、能源部门等,制定了详细的生产流程界面,各个环节生产情况可详细查询,各个部门可进行信息交流,各个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可根据成本管理反应情况调整管理措施。例如原材料投料的数量、流转、用于哪个车间、生产的什么产品都可查询;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可进行信息交流,生产部门可及时查看销售部订单情况,了解热销、滞销产品品种,加大或减少生产量;可查看生产产品质量,了解产品的合格率,如发现不对及时加强管理,确保产品生产质量;及时了解仓库物质出库、入库信息,保证原料供给,加快找货速度,提高物料流转率,对仓库管理的加强可在无形之中提升生产效率。

3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成本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利润管理的根本前提,企业管理层通过企业生产成本来制定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层根据成本管理反应的现象制定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企业经营战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企业经营战略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树立创新观念,能够有效预见风险,并具备风险承载能力。

(2)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有效调整企业战略,机动应对环境变化及同行业的挑战。

(3)完善企业经营策略,把握市场动向。企业要发展,首先要用战略性眼光看待问题,注重长远利益;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人本管理,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提升对市场动向的敏感度,积极把握市场动态、掌握市场需求、避开环境威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是必须的,以便及时了解外部环境、自身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以及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能及时作出预报,使企业决策者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4成本管理是控制劳动耗费的途径

成本最低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企业只有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改进经营管理,才能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利润,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企业成本的高低可看出生产中各劳动的耗费情况,企业发生的一切损失和浪费都可以在成本中得到反映,加强成本管理可起到控制生产中各种劳动消耗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个别劳动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产品在出售后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反之则会亏损。加强成本管理可防范劳动成本的浪费、尽可能多的增加企业获得的利润。尤其是人工成本的控制,应当合理的进行定员、定编、定额,减少人员浪费;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行科学的劳资分配,精简管理机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为内容,结合生产成本管理系统,严格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必要的耗费,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加强成本管理是增加企业利润的主要途径

生产成本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是生产总消耗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体现。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提升成本管理的地位,通过控制成本来促进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又会反作用与企业的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增加企业利润。若要真正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增加企业利润,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还要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1)应该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观念,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为指导,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2)加强成本控管的同时注重成本核算:制定产品生产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供给的额度;建立健全领退制度;注重对生产产品质量、种类、产量的检查;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以企业内部结算价格体系为准进行结算。

(3)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制定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责任到人,成本管理和个人绩效挂钩。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问题;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63-01

企业设备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备件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则是设备管理的三大支柱。而备件管理直接影响设备的维护、检修、抢修,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关系重大。因此,企业备件管理是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加强。

1 备件库存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备件管理的内涵。它是指备品备件的计划、生产、订货、供应、储备的组织与管理,也是设备维修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维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的储备和供应备品备件,才能确保维修任务完成快,质量高,又经济。所以如何做到合理储备,既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需要,又能加速资金周转并发挥资金利用效果,是备品备件管理工作要研究探讨的。

2)备件库存传统管理模式的内涵。它是使用企业与供应企业各自拥有备件库存,供应时由供应企业运输备件到使用企业的。该模式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的库存控制,为预防影响生产,备件库存较多,其库存管理费用和流动资金占压多。

3)传统备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现代企业的设备的特点是具有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连续化、高速化、综合化,所以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设备停机造成的损失与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备件品种多,数量大,占用资金大,使备件管理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备件的通用性管理难以实现;备件的库存资金很高;备件信息管理分散,不能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造成请购的盲目性;备件储备定额不科学;备件储存品种不合理;备件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查找要花费大量时间。备件编码系统不规范;缺乏库存分析系统及决策依据;管理人员思想和观念陈旧,存在“多备少患”思想。采用预知性维修,备件管理就方便了,不仅能减少生产成本,且能增加流动资金。

2 现代企业备件管理库存的新模式

传统式管理不考虑企业间的协调与配合,该思维模式大大限制了库存及服务水平同步改善的空间,必须将视角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从传统分散式库存管理模式向合作式库存管理模式转变,由面向企业的局部优化向跨企业边界的整体优化转变。在此,探讨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新模式。

1)VIM库存管理模式的特点及价值。特点: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指供应商根据需求信息对客户的库存实时做出补货决策,并对其库存监控与协调。特征:①管理责任与决策主体转移。企业的库存管理决策与费用由供应商承担。②销售活动延迟。企业库存由供应商管理,所有权仍属于供应商,只有当存货被企业使用时备件销售才会实现。③信息共享。供应商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库存及需求信息,并对企业的产品需求进行预测分析。信息共享能力的增强,信息成本也会降低。VMI的价值:VMI的优越性体现在:①供应商通过IT共享企业的需求信息,削弱了供应链的需求波动逐级放大效应,这就减少了安全库存。②VMI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非增值活动,从而提高生产、运输的效率。③降低交易成本。在VMI模式下,供需双是基于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将其库存的补货决策权完全交给了供应商,这就减少了传统补货模式下协商、谈判等工作,有效节约了交易费用。④提高服务水平。VMI通过供应商将供需双方的信息和职能活动集成,使企业间的界面更加友好,业务活动实现同步运作,提高了供需双方的柔性和顾客响应能力。需求遇到异常波动时,供应商能及时获取需求信息,快速调整补货。

2)联合库存管理新模式。备件库存是专为设备维修储备的,所以设备维修方式对备件库存管理有重要影响。设备维修方式一般可分计划维修和非计划维修。前者备件的需求量是可预测的,可以提前订购备件,采用无库存的管理模式。而后者,则按缺货损失的大小可将备件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即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若不能立即供应将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备件,所以对关键件需要实施安全库存策略;至于非关键件,若同行业的企业都备有安全库存,这就会使各个企业总的库存远高于行业总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库存。若实行联合库存,将会给每个用户显著的降低资金占用。①备件联合库存管理则是建立在同行业备件用户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备件共存、共享的库存管理模式,其调各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根据备件库存要素的不同,也可分为虚拟联合库存、实体联合库存等模式。一是用户间虚拟联合库存:即在虚拟联合库存模式下,不设实体的联合仓库,只用于共享的备件分别存放在各参与方的仓库里,所有权归各参与方。备件用户方共同制定备件共享的范围和方式,若一方需要他方仓库里的共享备件时,可借用或购买;二是用户间实体联合库存:它是指在地理上相近的同行业企业按地址优化原则,在适当位置选定联合仓库,以存放共享备件,并共同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备件的所有权归全体参与者;三是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在生产物流中出现了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模式,备件供应管理过程中也可借鉴此模式。备件用户与供应商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享备件的库存管理权和所有权交给供应商。这样:企业可减少库存备件占用的流动资金和积压风险;供应商也因加强与企业的联合,获取了更准确的备件需求信息,并增强了供货的可靠性,减少自身冗余备件库存占用资金。②备件联合库存实施策略:至于选择哪种模式,要考虑共享备件的范围大小、各参与方间的距离等。

3)JIT管理和零库存管理的新模式。及时管理式(Just-In-Time简称为JIT)的基本思想――库存就是浪费,消除库存就是消除浪费。其就是系统中的活动只有在需要时才能发生,不会产生闲置的零部件,不会产生库存。因此,该模式也称为零库存管理方式。实际绝对的零库存是不可能的,其所强调的及时服务、过硬品质,通过消除浪费使库存减少到相当低的程度。该模式是国际上大型企业或专业性很强的制造行业所通用的方式。实施备件零库存管理,必须改变供需双方对备件管理的传统观念,要求社会大协作,是供需双方建立在长期贸易合作基础上的新型供需关系。这可减少库存备件资金占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避免长期库存造成的浪费,同时能减轻诸多为此服务的相关费用,提高备件管理工作效率。

3 推行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新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大中型企业推行现代库存管理新模式,制定和完善必要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可使设备管理纳人法制化的管理轨道,这既减少了企业的备件积压,又减少了资金占用。所以推行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新模式对减少企业流动资金消耗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此,企业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面对企业的竞争,企业管理应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学习和吸收国外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思想与运营模式,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二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不断加快信息化的速度,而信息平台的建立将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优化生产管理、备件管理,以保证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新模式的实施。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经济合理地组织备件供应,并选择合适的库存模式,加速资金周转,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服务。

总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则是现代企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用户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需要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支持。而备件则是设备正常维护检修和应急处理所需要的保障性物资,要使设备始终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企业就需要推行备件库存管理新模式,以降低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第6篇

1.前言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和建设,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分为环境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意识文化几个方面。文化是抽象的,必须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方能发挥应有的效应;而管理的实施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建设,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到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管理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下面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工程为例,就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促进大型建筑企业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一个初步的研究。

2.工程特点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九运会主会场,位于广州市东圃镇,占地面积30万㎡,总建筑面积(不包括看台面积4万㎡)14万㎡,设有固定观众座位8万席,总投资12.3亿元,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该工程于1999年1月动工,2001年9月竣工,它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规模大,工期紧,不同专业参建单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工序复杂,需立体交叉作业,社会影响面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2)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上层看台坡面倾角达31°,悬挑跨度向场内外分别为10.0m和10.6m,外悬挑端距地面近40m,采用超高支顶脚手架;(3)钢屋盖由超过1万根互不通用的杆件和面积达60000㎡的屋面板组成,其中径向主桁架单榀重达128t,长75.1m,高5.2m,起吊高度达53.6m,安装精度要求三维控制在±2mm以内,高空作业量大,与地面距离大;(4)场地空旷风大,又属雷区,加上施工人员中有不少烟民,而动火点多,仅钢屋盖施工的高空焊接动火点就多达6500多处,消防管理难度大;(5)各种预留井口和孔洞繁多;(6)施工中应用大型机具设备多,运输车辆进出频繁,用电点多、面广且线路长。

3.制定目标,建立体系——安全环境文化

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不仅要高标准和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业主提出的“质量、工期、投资”的“三控制”要求,同时必须落实好对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为此在工程动工之际,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就提出了安全生产创“六无”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即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无重大机械事故”。与此同时,以项目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抓好进场参建队伍的管理,组织其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制定有关的责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一整套现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在合同上明确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责任和严格的奖惩条款,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做到“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员管理格局。从设立消防台帐人手,完善动火审批制度、消防检查制度、奖罚制度、巡逻制度、仓库管理、火灾扑救及事故处理制度、危险品装运和使用规定,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等,建立施工现场防火的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不懈抓消防,对液化煤气瓶的运输、储存和使用时的防晒、防爆、防火等都制定了严密的措施。建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防火责任人、分项目部防火责任人、专业施工队防火责任人、防火安全员——巡(监)火员、义务消防队”五级消防管理架构,组织了专门的治安防火巡逻队,配备对讲机等必要装备,形成全员参与、全天候群防群治的消防组织网络,工地设有专职巡火员40人,夜间巡逻队员8人,义务消防队员196人。

4.确定重点,加大投入——安全物质文化

为了控制好施工环境的安全因素,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严格管理各项施工设施。在基础施工阶段,基坑面积大、范围广,还有6个独立深大基坑,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将所有基坑周边围蔽起来,共设立1.2m高的防护栏长达2678m,并在道路旁边的基坑装设安全警示灯,边坡每隔6m竖起1个“严禁攀爬、防止触电”的警示牌,24小时监控边坡安全。此外,考虑到本工程底板厚、面积大,钢筋绑扎作业人员多,为了切实保证生产安全,禁止电焊机进入底板范围,确保电源电缆与钢筋脱离接触。在设备机具的安全性和维修管理上严格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安装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并建立设备卡及时记录使用过程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以保障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特殊设备如塔吊、桩机等必须取得劳动监督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方准使用;对井式提升笼强制要求使用12种安全装置,经检验合格并配备劳动监督部门认可的安全员方可投入使用。在消防方面强化管理,确保防火安全。消防投入虽然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但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因此对于消防工作需要投入的经费,领导高度重视,该花的钱决不省,确保按照有关消防管理条例不折不扣地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沿体育场周边设置了1条直径100mm,长约1600m的消防水管,四周设置了配备消防水带的消防栓,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箱、消防水池、消防沙堆等;各幢临时房屋上都架设了避雷针;施工期间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投入20多万元,增设了1套消防专用供水系统,这样使得工地的消防设施达到较高水平,整个消防系统配置完善、消防通道畅通,特别是宿舍、仓库、脚手架、模板堆场和易燃易爆物品临时存放点等重点监控部位,消防措施得力,有效地将火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施工场地的变换以及施工阶段的变化,导致施工用电线路改动工作量巨大。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始终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8-88)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均编制有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照明、动力分别设置,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施工现场及临设范围设置防雷系统,保证雷雨季节施工作业及居住环境的防雷安全。钢屋盖吊装作业时,重点监督吊装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的实施,合理架设用电线路。装修期间重点对电箱少装漏电保护器进行整顿,严厉查处使用“拖板”和乱接乱拉行为,并对碘钨灯的使用做出限制。新晨

5.全面防御,重点监控——安全行为文化

第7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公路路面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高的效益,在一项施工项目中,设计费用占总工程费用的5~10%左右,设备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40~50%左右,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一般要占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70%左右,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设备固定资产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做好与设备先关的费用管理,对全部资金的整合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材料在公路路面施工项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工程管理的绩效。材料管理应该有专门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切实实现统一化管理,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充分发挥采购优势,另一方面明确各部分责任,提高工程效率和保证工程进度。

简而言之,做好机械设备和材料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控制施工进度、完善施工管理,

2.公路路面工程总施工量

公路路面施工主要分为:旅工前期准备工作、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旅工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工程前期准备、物资和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路面基层施工主要任务是填隙碎土施工和级配碎石施工。

路面施工是还要根据使用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施工计划。比如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是要有搭建和拆卸模板工序,同时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搅拌和运输。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有沥青表面处理和封层路面施工同时还有考虑热沥青的运输和铺设时间间隔,确保材料施工时的最佳性能。

3.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路面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在工程的施工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要遵循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总的来说,既要做好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存取的管理、使用后的维修管理,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经济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做好的技术性合理组合是主要机械和配套机械的组合、主要机械和辅助机械的组合、牵引车和其他机械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既要保证主要机械的正常工作,还要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高效率有点,保证材料能够及时铺设完毕,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特性。在现场施工时还要注意施工机械类型和数量宜少不宜多,这便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保证机械既能满足施工需要,还要保证其质量和数量的经济化配比。

机械使用后,还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登记记录使用情况,这样既可以是机械设备更好的保存,也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失。机械设备使用后,往往因为施工人员不注意或者是非人为的损伤,做好维护维修工作室机械设备的一大项目。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有以下现实意义:1、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改善固定资金的使用状况,这样可以解决一些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还可以为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经济使用提供策略。2、提高维修费用效率。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设备过剩维修,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可以减少此类现象,提高设备维修费用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稳定固定资金,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3、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机械设备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生产设备同时又是消耗设备,做好机械的管理,为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修做好预测,做到最大化使用。

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是从设备购置、使用、维护、维修、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只有做好管理工作,坚持市场化、人本化、制度化、专业化,才能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生产率,才能为公司和企业创造最大化的效益。

4.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材料资源,调查材料产地,分析物资流向,进行材料需求预测,标志材料计划,检查材料执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等。

公路路面施工中材料管理相对来说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在材料使用前,要做好材料的使用计划和材料的周转量,同时还要加强消耗定额、储备定额和资金定额管理,合理储备、供应和使用材料,建立材料验收、仓库管理、运输、核算等制度,以组织和监督材料的使用,并在可行的区域内推行材料节约计划,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消耗等。

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关键,施工组织设计贯穿整个工程,在工程结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织设计不仅仅是组织施工,还有指导生产作用,客观上他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做好材料管理,还应做到正确理解预算定额,精确计算材料使用量,采购计划符合施工进度要求,同时材料产品及加工以满足相关规定和设计为准,杜绝浪费现象的产生。

材料管理是真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材料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是工程按需计划施工,还可以在相关的管理中,创造更高的效益。实践证明,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劳动量,严格控制材料的验收和使用,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人员重视材料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经理利益,同时也是加强经济管理,合理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客观需求。

5.机械设备和材料在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不注意的地方,为了做到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制度,就要着实从细节开始。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地方难免会出现设备不到位现象,设备不配套可能引起施工过程缓慢,铺设道路不合格的那个情况,显然这也是一件棘手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条件好的工地,机械设备要保证配套,这样才能节约施工时间,保证工期质量。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设备管理短期行为,有时候为了赶工期,大型机械长时间工作,严重超负荷运行,这不仅损伤机械设备的寿命,还有可能给施工现场留下安全隐患。

材料使用中同样有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材料管理体系不是简单可以设立的,各施工单位要有自己规范的账目明细,材料的核算要严格控制,并加以验收入库、在材料流动的过程中,各单位要保证材料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购置要跟上施工速度,同时确保材料的时效性和潜在性。

公路路面施工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与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做好这些管理就是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6.总结

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和材料管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其工作性质复杂、艰巨,管理结果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这要求施工单位的各个主管部门要在统一的领导下,分工明确,协同工作各司其职,以此来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是为了施工的方便进行,还为工程的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注重效益,项目部在管理机械设备和材料时,要根据施工情况,做到合理配置现场机械、合理进行材料分配、保证现场施工有序、材料的运输和机械的周转能够紧跟施工周期,为工程的按期进行打下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在可预见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材料的购置。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创造的不仅仅是快速的施工条件,还是企业创造利益的最大依仗。

【参考文献】

[1]郑丹.分析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中国房地产业,2013(1): 11-11

[2]杨凌武.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3):93-93

第8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对口就业;工作模式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

ZHANG Xiang YOU Wen-ming ZHOU Yi-jun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Jiangsu 225012,China)

【Abstract】Post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oject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ob suited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employability index.It established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Firstly,we should give top-level design and build systemic operating mechanism on post practice.Secondly,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refor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support graduation project which comes from enterprise.Thirdly,set up standard process of post practice,encourage students to stay and work in post practice company.Schools,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are also obtained benefits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Job suited employment;Working Pattern

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工作岗位上,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已经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进行有效地组织、衔接和融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重视顶岗实习顶层设计,打造顶岗实习的综合运行机制

1.1 成立顶岗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院系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全面负责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考核工作。学院与企业合作制订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监督机制,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学院选派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班级的班主任,顶岗实习人数较多的单位还安排辅导员担任副班主任,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与企业联系人全面对接,对本班的顶岗实习全程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

1.2 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制订质量评价指标

校企双方共同为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考核,考核分两部分: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考核,占总成绩的6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报告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40%。经过校企双方的双重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根据学校的有关制度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的《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工作经历记录(证明)》。通过校企双方严格的顶岗实习双重考核体系的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各个实践和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效提升了顶岗实习质量和成效。

1.3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顶岗实习对接机制

校企共建产教联盟和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订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了冠名班、订单班和定向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按照互利互惠、协同育人、对口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学院将顶岗实习与评优评奖和年终考核挂钩,全体教师都有义务帮助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单位。

2 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毕业设计真题实做学以致用

2.1 实施“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化”教学改革

学院紧紧抓住装备制造业大规模发展的良好机遇,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江苏省品牌专业为龙头,着力打造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重点专业,成功建立了品牌优势明显、专业特色鲜明的江苏省重点专业群。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产教联盟。学院坚持实施“课堂工场化、工场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改革,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开发实验实训项目,让教师和学生和参与产品研发和制造。真正实现了“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2.2 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

学院要求顶岗实习同学的毕业设计课题内容,原则上来源于顶岗实习单位工作实际。学院遴选专业骨干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根据各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聘请实习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师等为兼职指导教师,或者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选派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当某一单位顶岗实习学生较多时,除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交流外,还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专业教师上门进行指导。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坚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3 毕业设计(论文)真题实做,学生能学以致用

学院鼓励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真题实做,可针对实际工作岗位的生产过程,进行工艺方案与工艺装备设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学以致用。课题主要类型有:1)工艺与工艺装备设计类;2)设备的维修及故障诊断方案;3)关键零件及产品的制造质量检测及控制方法研究;4)CAD/CAM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实际应用;5)产品的技术革新;6)模具、夹具、刀具的设计与制造;7)PLC及设备自动化改造;8)调研报告类。对于参加生产管理、仓库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类型工作的顶岗实习学生,可撰写相关实习内容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求应体现调研的具体目的、对象、内容、分析、结论、预测、建议和措施等内容。调研报告应有实际数据支撑并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篇幅不少于3万字,其中调研报告类的课题比例小于10%。

3 规范顶岗实习工作流程,校企合作共促对口就业

3.1 顶岗实习流程公开透明,学生和企业双向自由选择

学院在每年的10月1日之前,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当年的顶岗实习双选指南,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指导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对口就业相结合。10月―11月为集中性顶岗实习双向选择时间,学院每年都会联系数十余家企业到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双选面会,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事前通过顶岗实习双选指南知道了单位的具体情况,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选择企业。企业在初步确定了面试名单之后,也会邀请学生到单位来参观交流,这样学生能够了解顶岗实习单位真实情况、岗位工作要求和未来职业发展愿景,企业也能从中挑选到合适的顶岗实习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与企业签约的比例较高。

3.2 顶岗实习协议合法规范,学生对职业岗位认同感强

学生和企业完成双向选择后,根据企业提供的录用名单,学院组织企业和实习学生三方共同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三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同时要求学生将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具体岗位告之家庭。学院根据各单位情况和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每年编写顶岗实习手册发给实习单位联系人和每位顶岗实习学生,将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培训计划,毕业设计课题、程序材料、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和就业派遣等工作编入其中。校企双方力促顶岗实习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工作、学习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一般在顶岗实习协议结束前1个月左右,实习单位就会找工作表现较好的顶岗实习学生主动签约。

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产教融合深度,实现高质量对口就业

为了促进顶岗实习转化为对口就业,学院从源头做起,与知名企业长期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实验实训室和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很多企业将最新的生产设备放在学校供学生使用,有些企业还派有兼职教师在学院上专业课,学生在校内教学中就对这些企业的人员和设备非常了解,到企业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学院推荐优秀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就到合作企业参加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鼓励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定向就业结合,积极帮助特殊困难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学院还与知名企业签订了奖学金协议,企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鼓励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后留在企业发展,从而完成从顶岗实习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实现了高质量的对口就业。

4 结语

从2009年学院开始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七年的实践证明,受到了省内外知名企业的热烈欢迎,长期与学院合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获得了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了工程素养,有效促进了从顶岗实习学生向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转变,基本上能无缝对接上岗,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高层次对口就业。据近3年的统计,有45%的毕业生是通过该工作模式签订了就业协议,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8%以上,为产教联盟的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新鲜力量,毕业生与地方企业签约人数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40%,不少毕业生经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岗位锻炼,已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游文明,张翔,周军,姚海滨.高职教育“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39-40.

[2]姚海滨,张翔,张承阳.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方案的开发及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5(3):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