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3-01-15 09:5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第1篇

19825016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 关晶 石伟平 《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5017 我国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运行机理、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刘玉山 吉鹏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19期 12000字

19825018 推进综合改革 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发展 赵怀玉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19期 5200字

19825019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 刘文华 夏建国 易丽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10期 15200字

19825020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 周湘林 《中国教育学刊》 2014年第10期 11300字

19825021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探析 胡若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 8400字

19825022 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徐桂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6600字

198250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分析及其发展调适 李小丽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29期 7900字

19825024 论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的本然机制 梁卿 《职教论坛》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25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四破”“四立” 曹晔 盛子强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0600字

19825026 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变革:互动关系与协同策略 刘晓 《职教通讯》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27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与思路 刘在洲《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20期 7400字

19825028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张兄武 许庆豫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10期 12700字

19825029 区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法、思路与建议 涂三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13100字

19825030 试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起点与走向――基于经济学视角 陈凤英 李杰 《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 6800字

19825031 略论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吴一鸣 谭维奇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30期 7900字

19825032 湖南省执行中职免学费政策的调查研究 钟昌振 徐晓红 《职教论坛》 2014年第28期 10200字

19825033 关于江西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及形式的架构布局研究 郭杰忠 卢建平 《职教论坛》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34 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调查报告 陈嵩 张家寰 占小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2300字

19825035 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角色探析 罗哲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9期 6800字

19825036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 李建芹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9期 6800字

19825037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与实践策略 张臻 郑卫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7800字

19825038 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困难及发展对策 周玉国 刘福军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4500字

19825039 台湾私立技专院校奖补助政策研究 周衍安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20期 7600字

19825040 政策工具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及分类研究 邴浩 《高教探索》 2014年第5期 9200字

19825041 导师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探索 俞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6600字

19825042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述评 张冰洁 程娟娟 王元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5043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与变革路径 张汉军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29期 7900字

19825044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巢新冬 王雪亘 刘桂林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30期 7900字

19825045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周丽 《职教论坛》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46 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杨卫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8800字

19825047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梳理与修正 王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8800字

19825048 职业教育对接“电商换市”人才需求分析 朱蓉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9期 8600字

19825049 高职院校“学做创”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贾虹 等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9期 5400字

19825050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周淑琼 谢模明 江敏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0期 4200字

1982505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周建松 《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5500字

19825052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研究 许艳丽 王岚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19期 8600字

1982505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与政策调适――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 黄文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19期 6900字

19825054 开发技能赛项及其教学资源 推进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吕景泉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8200字

19825055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研究的回溯、反思与瞻望 叶波 杨志强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30期 7900字

19825056 高职院校服务学习课程体系建设 蒋庆荣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9期 5400字

19825057 多维视角下的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刘猛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5058 组织管理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 叶穗冰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5059 “双师型”教师:理论探索和培养实践的分野及其超越 刘辉 李盟盟 《职教通讯》 2014年第28期 9800字

19825060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刘福珍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29期 7900字

1982506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田书芹 王东强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19期 10300字

19825062 论成人教育中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 孙立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 8400字

19825063 全球化境遇下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 冯芸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第19期 6000字

19825064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改革取向再探讨 李红霞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第19期 6000字

19825065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与突破――基于湖南株洲、湘乡、平江三县市的调查 吴易雄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2300字

19825066 高职院校学生定岗实习评价机制的构建 侯建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9期 6800字

19825067 MOOC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终身教育的启示 徐魁鸿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8800字

19825068 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新探 宋雁 《职教通讯》 2014年第28期 6000字

19825069 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理念及核心能力 杨毅 李红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4500字

19825070 基于人本化教育理念下的社区教育 刘林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第19期 6000字

19825071 现代学习技术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上海市与南昌市实证比较分析 欧阳忠明 韩晶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2300字

19825072 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毕经美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第19期 7600字

19825073 高职生职业成熟度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徐放 谭明 方翰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9800字

19825074 高职院校产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模式选择与路径探析 祝蕾 任君庆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9期 6800字

1982507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研究综述 刘慧琼 《职教通讯》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76 全国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10年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房巍 陈衍 于海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9800字

19825077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变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陈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 8400字

19825078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朱淑珍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10期 12700字

19825079 国际职业教育主流理论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肖凤翔 陈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30期 11400字

19825080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德国萨克森州教育体系为例 俞必忠 林妍梅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8100字

19825081 英国继续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国家标准 邱艳萍 《职教论坛》 2014年第28期 8100字

19825082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国际比较 韩永强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2300字

19825083 国际高等教育专科学位制度发展与实践探析――以澳大利亚副学士学位为例 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28期 10600字

19825084 美国高等教育公式拨款的演进与改革 王建慧 沈红 《外国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 11900字

第2篇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电子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4.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如韩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主要是个农业国,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1960年,全国职业高中279所,其中农业高中129所,占46.2%。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而工商等其他职业高中达356所,占74.3%。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1970年还是零,1980年增到16.5万人,1990年增到32.3万人。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2.对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如我国台湾地区,对要求学农者,由基层农会审查推荐,对其家长实际耕作面积水稻在1公顷以上,蔬菜、花卉0.6公顷以上,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保送农会每期给学生发给奖学金4000新台币;学校组织开展示范作业,收入60%归学生;减免学杂费、实习实验费1/3;毕业前返家实习优先办理贷款;毕业后经营农场1年以上,成绩优良,推荐进入农业专科学校的经营科或农场管理科学习。这些优惠政策,使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

第3篇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4539 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研究路径 丁金昌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8800字

19824540 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教育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500字

19824541 大众化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水平的发展变化 张继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5200字

19824542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缘由与路径 周海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43 教育现代性研究的进展及其阐释空间的拓展 金业文 《现代大学教育》 2014年第2期 12300字

19824544 教育政策行动:解释与分析框架 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年第1期 24300字

19824545 监测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图景 王战军 王永林 《复旦教育论坛》 2014年第2期 9400字

19824546 中职免学费政策评估:目标保障与配套策略建构 魏明 张艳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47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肖化移 柳燕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48 我国高职教育现代性演进及增长路径 吴结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49 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 喻忠恩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50 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 郭广军 刘兰明 林春明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1 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陈继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9800字

19824552 高职教育发展转型:意义、方式与路径 张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53 经济先发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以浙江省为例 皮江红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3800字

19824554 六省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组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9800字

19824555 河南省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五力模型”分析 陈一静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6 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分析 倪敏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7 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穆静静 张学英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55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行业、企业办学研究 郭静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600字

19824559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使命、路径和方法选择 陈小虎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第3期 17200字

19824560 城镇化进程中校企合作双方责任与权益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李梦卿 张欢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6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与作用 吕景泉 汤晓华 周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000字

1982456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 郭俊朝 陈晗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6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李露 徐涵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64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训支持体系架构 陈建新 蓝洁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65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吴中江 黄成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8800字

19824566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吴旭君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6100字

19824567 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 汪亚明 王珏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68 高等职业教育金融支持的新模式:校企联合定向办学 王临 《江苏高教》 2014年第2期 5100字

19824569 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建构 邱淑女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0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制度尴尬与调适――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 陈春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600字

19824571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结构均衡与优化 廖晓衡 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72 辽宁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建议 孙莹 闫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73 学科知识的逻辑与学科范式的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分析 俞涛 曾令奇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74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课题 吴洪富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200字

19824575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专业的思考 骆秋琴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7000字

19824576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漆军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7300字

19824577 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彭鸿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8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江苏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陈国亮 王春艳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700字

19824579 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邢广陆 《职教论坛》 2014年第8期 12100字

19824580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霍红 刘妍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5100字

19824581 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设计 徐国庆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800字

19824582 “双师型”视阈下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发展研究 李梦卿 万娥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900字

19824583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基于28所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 何霞 刘文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4800字

19824584 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生存特征比较 何霞 《高教探索》 2014年第2期 14700字

19824585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述评 房风文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86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 何津 黄圣男 王德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87 职业院校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比较 房风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8200字

19824588 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赵宏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第5期 9500字

19824589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实证研究 丁耀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90 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县域社区学院的现实基础及建议 刘凤翠 宁永红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91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定位研究 刘春朝 李建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9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的建立与思考 王秋梅 罗清萍 江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93 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研究 苏琪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94 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建模及挖掘 胡艺龄 顾小清 赵春 《开放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21100字

19824595 农远工程网络的教师学习模式研究述评 朱春俐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100字

19824596 高职院校责任文化品牌制度保障体系创新 孙晓庆 《职教通讯》 2014年第8期 5200字

19824597 高职生职业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胡维芳 蒋超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8600字

19824598 近三十年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康红芹 庞学光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99 北洋政府时期职业教育概览 刘金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600 韩国职业教育的一体化特色 蒋家响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6100字

19824601 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其在我国的实施策略 范心忆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602 澳大利亚就业技能新框架的创新与核心要素――基于新框架第一阶段报告的分析 李运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603 澳大利亚技能培训体系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启示 吉文林 《江苏高教》 2014年第2期 5800字

19824604 中德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机制的比较 陈东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5300字

19824605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技工教育的启示 陈旭彬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606 世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风向标 黄健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6期 12100字

19824607 德国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研究 王婀娜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600字

第4篇

19825786 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梁宁森 贾文胜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17期 10300字

1982578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学术群体知识图谱构建――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视角 李保强 蔡运荃 吴笛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4800字

19825788 2030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前瞻 潘懋元 李国强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17期 7100字

19825789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利益、冲突和问题 劳赐铭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1200字

19825790 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政治经济逻辑分析 张文玉 刘明兴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1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雷世平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2 “职业教育质量”概念考析 梁卿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2期 7600字

19825793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李红卫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9600字

19825794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与突破 多淑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4期 9800字

19825795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朱国华 吴兆雪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6 天津海河教育@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优化布局策略 王振刚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10300字

19825797 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王良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8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策略变迁机理及政策启示 潘海生 高常水 《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500字

19825799 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刘根华 胡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8800字

19825800 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可能性――基于升学立交桥的视域 张健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200字

19825801 竞争性合作与保护性约束:一个动态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分析框架 朱俊 李亭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2 论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吴仁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7200字

19825803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研究――基于经济理论视角 邱少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 8400字

19825804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反思与重构――整体主义视角 陈鹏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2期 12000字

19825805 发展性评价视阈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断研究与实践 谢敏 吴立平 徐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4期 8200字

19825806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国家课程建设的思考 吴云川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807 职教师资“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初探 曹俊 李仲阳 唐智彬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2300字

19825808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及提升策略 李锋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9 连片特困地区非学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为例 邓廷云 唐志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8800字

19825810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张品茹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5期 6200字

19825811 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潘奇 阙明坤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17期 10200字

19825812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张修哲 谢茂康 2015年第8期 10200字

19825813 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定位、角色和职责与职业发展 冯立国 刘颖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 12600字

19825814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 邹金霞 《高教探索》 2016年第8期 6800字

19825815 澳大利亚弱势群体技能培训探析 阚唯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2300字

19825816 中国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实践发展及战略意义 陈明昆 张晓楠 李俊丽 《比较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100字

19825817 英国学徒制的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何杨勇 《外国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3000字

第5篇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主要利用学校和企业这良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将课堂教学与工作生活相结合,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校企合作中的综合的主要产学是双向介入中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教育与自主创业的主要途径,对于校园的发展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减轻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压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学生的就业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就业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就业经验,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就应该加大当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大力支持,为校企合作的各方面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在过去的几年来,我国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结果,但是与一些发展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统一、学生对该课程不重视、没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培养环境不理想、培养制度不完善等。

三、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一)合作主体不同

在德國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的主体是社会中的企业,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选择、教学大纲的编辑、制定等当面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还是职业院校人才考核、培训的主导者。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时,由于适龄的劳动人口数量较多,基本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导致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久而久之使学生成为整个校企合作的主导者。

(二)教师队伍来源不同

德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校企合作中的聘用的教师团队主要根据双元制教育体系进行筛选,并以企业教师为主。根据德国法律体系规定,要想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真正价值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应该挑选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严格遵守教师资格体系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中的教师队伍可以更好的满足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实践理论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并将校企合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进行指导、教学,这些教师的随意性较大,在实际教学期间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对学生指导过程中只能向学生传输课本知识,对于社会对人才的使用需求不了解。另外,职业院校的教师师资力量较低,企业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小。

(三)合作体制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的各方面职能与权力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而德国的教育联邦部门对各个地区的教育领域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保证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企业与学校可以各尽其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模式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然而,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虽然说我国对职业院校的经营发展制定出了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任何进一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少对二者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

(四)行业协会参与度不同

德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对其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职业院校中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规章制度考核等,同时还肩负着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全过程监管的主要责任。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应的行业协会数量较多,在校企合作模式实际进行期间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在服务职业院校方面中所起到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难对职业院校的经营发展提供全方面的的服务。

四、我国职业教育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思考

(一)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

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与学校,而如何培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已经成为了校企合作在实际进行期间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对此,当地政府应该根据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扶持与帮助,通过多种手段来促进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要是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共赢、共存就应该加强对校企合作全过程的治理,明确合作动机、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在实际进行期间可以有所作为。德国在发展期间所使用的双元制教育模式都是以企业为基础进行招工录用考试,当学生被录用为正式员工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校。因此,企业与中职院校发展期间应该明确中职院校自身的办学发展机制,加强对企业人才全方面的培养,将人才合理利用,并为中职院校引进大量的专业资源、设备、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校企合作在实际进行期间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等问题,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中国先后实行了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之初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的区域重点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中国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均衡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数量少,为了配合区域均衡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设中等技术学校。

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的分权管理,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有了自,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开始出现并逐渐拉大。

和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地区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

1.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发展中地区职业教育采用“以特色求发展”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构建适应农村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需要的职教模式。

2.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具体模式

技术导向型模式、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技术导向型模式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具有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施型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3.确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初等和中等职教的发展。

职业教育类别。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更多地为农业服务,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政府主导和统筹硬件建设,在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二、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围绕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坚持扶贫与促强相结合;加速推进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加快以电、煤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南昆铁路的扶贫效应,加速推进南昆产业带建设,巩固壮大“电、烟、酒”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矿产(煤、金)、建筑建材、重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医药工业、旅游业、草地畜牧业”等新的增长点。

2.充分利用两条通道。利用集资源、电力、通道为一体的组合优势;利用南宁至昆明铁路、“两江一河”航运、兴义机场、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

3.切实加强四项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道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

4.加快开发四大资源。以水能为主的能源资源;以煤、金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中草药林为主的生态资源;建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中药品牌企业。

5.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把教育放到首位,下大力解决好第一生产力问题;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黔西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学校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职业学校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学校2007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

2.重视对失业人员及离地农民的转移培训

针对农民及下岗工人文化基础差、职业技能低的情况,分批分年龄地进行组织,灵活地开展各类各层次的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从而让很多人重新找到的工作岗位。

3.职业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所增强,六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政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自身的培养、人才的引进,有的学校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趋于合理。

(二)制约黔西南州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

2.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行业分属不同的部门等多头领导。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3.经费投入渠道不畅,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的微乎其微,经费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就业准入制度贯彻不够理想

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准入制度在实施执行中还存在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从州情出发,确立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全州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黔西南州农业突出问题是“四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抗灾能力低;农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科技的载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2.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经调查,造成这些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3.黔西南州工业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工业呈现出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4.州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黔西南州区域经济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兴义、安龙和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应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步发展

黔西南州目前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家,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0家。

1.与经济联动发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三类人才为区域内紧缺人才:一是面向煤化工和精细化工高级技能人才;二是面向金矿的高级金属冶炼技术人才;三是面向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级农技人才。

2.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提高硬件水平;引进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发挥品牌优势。

(三)着眼长远,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将职业教育体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该使所有人在一生工作的各个时期都能与继续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交替、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贯通,改变成才道路单一化现象。

2.实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要尽可能满足所有人千差万别的学习需要。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对已经选择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使之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承办的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增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

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专门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确定和实施近期和远期的职教发展规则,总体安排设点布局,使各部门信息通畅,配合密切,并组织督导评估。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和整体合力。

3.加强人才需求的调研,使职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准确把握我现有的各类人才的人数,正确预测我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各类人才的人数,根据两者的差额,制定周密的职业教育未来几年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4.加强执法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能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加强监督、管理,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反映最多的经费问题。认真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如就业准入制度问题。“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用人单位应当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征书的人员中录用。国家未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从经过相应职业培训的人员中录用。”这一规定也未得到认真贯彻。

5.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职业教育中,要克服重技能轻文化素质或重文化轻技能的倾向,鼓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坚持技能培训与学历培训并重,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01.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17-03

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力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1]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教育人才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造老课程,开发新课程,才能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资格水平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职业体系的需求匹配”。[2]因此,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作为2011―2015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首要“目标任务”。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可见,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另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重要举措。此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有利于丰富课程理论和教师教育理论。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的现状述评

课程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各项课程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主要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阶段、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课程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一般意义的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课程能力具体如何生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的很少;相关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4]

课程开发能力是课程能力的一种。所谓课程开发能力,是指基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求变求新的心理特质,以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的感知,重新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一种能力。[5]以“课程开发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所有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论文15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

5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只有2篇研究职业教育。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以及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培养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建立教师再教育与学习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平等且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民主、学习、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提供资源服务(信息、时间、人力、物质)”。[6]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一文对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结构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该学者认为,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应包括教师一般能力,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理论知识,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有提升课程意识、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建设教师教学团队和提供资源支持等。[7]

10篇期刊论文中,仅3篇是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一文认为,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以课程实施为主的一般能力和以课程设计为主的特殊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渐进性和推动性等特征;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环境、机制、规划与教师个人努力几方面分步实施。[8]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一文的观点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只能形成教师课程开发的先备知识与理论,而不能形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形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必须遵循知行思交融原理,这一原理包含了“知行合一”“行思并进”和“学思并重”三层含义。[9]

一些重要著作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进行了论述,但未见对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高见。石伟平和徐国庆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由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决策、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法选择、课堂层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造等十个依次递进的环节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十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一书中,他们以“十步法”为基本依据,详细探讨了每一步的技术与方法,并提供了范例。[10]此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著作还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赵志群,2009)、《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严中华,2009)、《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王利明,2011)和《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刘萍,2010)等。其他一些著作也有谈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的,如在英文影印版经典教材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5th Edition)中,作者介绍了“技术―科学取向”和“非技术―非科学取向”两种基本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取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几个阶段,并分析了课程开发中的各种参与者;[11]《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一书作者对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分析和课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开发要求、步骤和做法进行了阐述;[12]《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作者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基本方法作了阐释。[13]遗憾的是,这些重要著作无一例外地都未论及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展望:一个后续研究的框架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种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怎样特点,其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如何,我们应该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认识,以便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后续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后续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包含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要素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后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研究。(2)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调查研究。(3)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一是弄清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异同、原因和可资借鉴之处。(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构建。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跨越“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定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构建包括前述要素的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

(三)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内容,后续研究思路大体如下:梳理文献――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征询意见,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术蕊.规划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部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1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2).

[4]王会亭.近十年来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8]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J].职教论坛,2011(20).

[6]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7]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9]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10]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美】奥恩斯坦,汉金斯.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

关键词 文献计量;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0-0040-04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保障。所谓职业教育质量,是指职业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职业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从微观上说,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所需,进而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其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1]。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范围,以“职业教育质量”为题名进行精确匹配,搜集自198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文献共349篇期刊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论文数量、期刊分布、作者所属单位、作者地域分布4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统计。

一、“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结果统计

(一)年度数量统计

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自1986年起,各年度的研究数量有很大差异,见表1。整体来看,相关研究成果基本上呈现“波状”起伏的态势,2014年研究数量最多,为50篇,达到顶峰,同时伴有多个“波谷”出现,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见图1。具体来看,这些研究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第一次提升。经统计,1986-2005年共发表文章50篇,约占14.3%;2006-2015这十年共计299篇,约占85.7%。可见,“职业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85%以上集中在2002-2012这十多年间,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的研究态势,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职业教育政策有关。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使得2014年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达到最高峰。

(二)论文期刊分布统计

为了解相关研究的期刊分布情况,本文对349篇文献所涉及的期刊进行了统计,尤其关注了发表文章数在3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2。其中20种期刊(发表文章在3篇及其以上者)是该领域研究的“主产区”,共计169篇。具体来说,《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这4种期刊所发表的“职业教育质量”方面的文章最多,均在20篇及以上,占所有研究的30.7%。这些刊物的性质在一定程度表明“职业教育质量”研究多集中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期刊,其他期刊很少涉及。349篇文章中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的有135篇,占所有研究论文的38.7%,其中CSSCI类期刊的有24篇,占所有研究论文的6.9%。这组数据也说明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高水平文献研究还比较少。

(三)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在349篇有作者(以第一作者为主)分布单位标识的文献中,主要涉及到4种单位,即: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科院(所)、各级教育局等,这4种单位发表期刊占所有研究的88%,见表3。从研究主体来看,职业院校发表文章共198篇,占所有研究的56,7%,超过总研究数一半以上,以对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较多;高等院校、教科院与各级教育局共发表文章109篇,占所有研究的31.3%,研究更侧重于从宏观政策层面和中观管理层面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相关研究。

(四)作者地域分布统计

在349篇有作者(以第一作者为主)分布地域标识的文献中,共涉及26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研究成果地域分布相对较广。但多数成果集中于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4个省市,见表4。

表4对发表文章数大于10篇的地区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就国内而言,这些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辽宁省、湖南省、上海市、河北省、湖北省、广东省、山东省以及四川省等12个省市,共计发表文章252篇,约占72.2%。而我国西部的某些省市(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自治区等)鲜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处于“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边缘地带”。在上述12个“多产”地区中以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四地较为突出,所发表的文章均在20篇以上,这可能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职业教育研究传统及职业教育研究实力和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江苏省发表文章54篇,占研究总数的15.5%,这或许与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密不可分。

总体来看,经济与教育发达、高校云集及具有浓厚教育研究传统的地区(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在“职业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或基本没有。一般而言,各地区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二、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研究态势展望

(一)期刊分布:以职业教育期刊为主,需要提升整体水平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质量相关研究多分布在以职业教育研究为主的期刊上,占所有研究的30.7%。这说明现有研究还是集中于职业教育领域期刊,在我国CSSCI来源期刊中涉及职业教育质量的文献较少,且国际比较类文章占多数,真正研究国内职业教育质量的高水平文献不仅少,而且涉及面比较窄。同时,通过搜索CSSCI期刊目录发现,在收录期刊内并没有关于职业教育类期刊。职业教育研究面临高水平期刊缺乏的困境。

解决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中期刊分布以职业教育期刊分布为主的状况,急需提高期刊分布的多元化。一方面要重视扩大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影响力,鼓励研究者在其他类期刊发表有关职业教育质量的文章,从而扩大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层次。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引导专家和学者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关注和深度研究,课题以及提供相关经费鼓励学者和专家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二)地域分布:分布广泛但不均衡,需要提升西部地区研究水平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多分布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约集中了50%的研究成果;其余则多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等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极为欠缺,有的省市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甚至处于“空白”状态。这进一步表明了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密不可分。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在很多地区还存在“上热下不热”的现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让地方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改善职业教育质量研究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一方面引导西部地区开展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了解西部职业教育质量现状以及解决如何提升西部职业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加大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经费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要注重提升整体职业教育质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在职业教育质量研究水平上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帮助西部落后地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从而更好的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三)研究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需要实现研究主体多元化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主体中职业院校约占一半以上,成为研究职业教育质量的“主力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职业院校教师以及管理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这也说明职业院校十分关注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保证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质量十分关注[3]。高等院校发表文章占到总数的两成以上,多数文章借鉴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高职教育质量,也有同职业院校合作研究的文献。总体来看,院校仍然是教育质量研究的高产区。当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而高等院校的理论研究水平在职业院校之上,理应为职业教育相关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陈衍,程宇,房巍,于海波.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国际竞争力比较[J].现代教育管理,2012(6):20-25.

第9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差别

一般认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二者生源的入学文化程度也相同,即都是从参加当年中考的初中毕业生中录取新生,所以二者的语文课没什么区别。

不管高等、中等,在它们的课程体系中都开设了语文课程。江苏省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1世纪起开始大规模兴办五年制高职

教育,使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把二者融合的新情况,比如,江苏省自2011年秋季开始取消二者的区别,把五年制高职(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职的语文课程合二为一,使用同一种教材。这引发了教育者的深思: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究竟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又有何不同呢?

一、两种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定位和任务要求都不同

要回答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是否一样,就要弄清楚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何不同。关于二者的差别,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近年出台了权威性意见给予辨明。

1.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2011年11月22日《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五年制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做了清楚的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教育部同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

2012年)》,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做了明确的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2.对中职和高职两种教育的层次定位及其任务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保证规模、加强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工

作重点,拓展办学思路,整合办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的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职成〔2011〕9号文,2011年8月30日)这是官方首次明确对中职、高职两种教育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

3.江苏省对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

2011年9月20日,江苏省举办全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五年制高职的发展要进一步分析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发掘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定位。他强调:五年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一定要立足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基础,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培养质量、学生就业水平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要求和水平。

上述教育部文件和有关负责人都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严格区分,视为两种不同定位的教育,并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我们以此为指导思想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从服从于各自的培养目标出发,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本应该有所不同。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学习主体——学生存在差异

再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的教学对象——学生来看,二者实际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两种教育的学生虽然都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但细细分析,

实际上也有差别。例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举办者)招生时实行严格的录取资格线政策,规定本院新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不得低于当地中考成绩总分的60%。低于这个红线的,一律不得录取。如,全省13个地区,假定中考成绩总分满分为800分,那么低于480分的考生就不得被录取进入该院就读。这个政策为保证生源质量设置了门槛,从而为江苏省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

但中职教育的招生就没有中考分数上的限制,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在录取新生时都是大门敞开,来者不拒,直到完成本校的招生计划为止。有的学校新生招不足,不可能有中考分数上的要求;更有甚者,连新生是否参加了中考都不管了,只要愿意来就行了。试想,假如没有学生来就读,学校就要面临生存问题,这类学校就不可能讲究生源的质量。尤其是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后,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源的文化素质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相当部分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没有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所以,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三、二者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不一样

事实上,五年制高职学校执行的是2000年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自2010年开始执行新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9年12月);而中职学校的语文课一直执行的是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最新的是2009年教育部的修订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仔细研读,作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二者有许多的不同。

但在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上,目前高职与中职基本相同: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基础模块、职业(专业)模块、拓展(提高)模块,但是它们在内容标准上并不完全相同。

下面,我们对全国中职语文课教学大纲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欣赏、写作两方面的要求,进行一番比对解读。

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50%,首先比较、对照它们可发现二者有哪些异同。

(1)在阅读与欣赏方面

对现代常用文,中职只要求“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可以说,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该完成的目标。但高职语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还对叙事类文章、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应用类文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能力的要求。这就体现了高职的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也更利于检测。

对于文言文,中职和高职二者的差别不大。

(2)在写作方面

中职的要求比较具体、细致,共有6条。除了写作的常规要求以外,对于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常应用文都分别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明显有利于课堂写作教学的指导与目标达成。相比较而言,高职的要求则显得简洁一点,只有4条;另外,还提出了平时积累、写作习惯等态度方面的要求:“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这是中职没有的。

中职在应用文方面,提出了写作“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日常应用文的文种要求,有利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而高职则语焉不详,只有“文种恰当,格式规范”。

(3)结论

在基础模块中,总体而言,中职与高职有着显著的差异,后者比前者的难度大得多。尤其表现在文学作品教学方面,高职更接近于高中语文课,有的甚至是大学文学专业的要求。因此,语文学科性的色彩更强。

2.职业(专业)模块

职业(专业)模块的分量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25%左右,这一模块最能体现语文课程的职教性。认真比对二者,可知它们在职教特色上有何异同。

(1)在阅读与欣赏方面

为体现职教特色,二者都在阅读的对象上提出明确指向:要

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或作品。但阅读的目标有所不同:中职是“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高职的阅读目标是“要感受专业领域内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增进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而且还要求“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考察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甚至要“关注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这样的阅读目标就

高深多了,有的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的范畴。

(2)在写作方面

相比较而言,中职的写作要求具体、细致:“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只要求“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就行,最难的就是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而高职的要求则是“会写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能恰当地运用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文风端正”。这样的要求就高难多了,比如,一个“重点突出”,一个“文风端正”,相信大多数学生是不容易做

到的。

更难的是,高职还要求“能有步骤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要有引用、脚注、尾注、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这其实就是写科学论文(即学术论文)的要求。这不仅使学生生畏,语文老师也无不感到难度很大。

(3)结论

在职业(专业)模块中,总体而言,高职与中职有着更显著的差别,前者比后者难度大得多,特别是高职提出了“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要求。试想,原本是初中毕业生,刚进入职校二年不到,专业基础课才刚接触,专业论文可能也没读过几篇,要求他们能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无疑是太难了。

3.拓展(提高)模块

拓展(提高)模块也占中职和高职语文课程的25%左右,高职比中职的就更高了,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方面。因该模块是选修内容,许多学校并不实施教学,这里就不必赘言了。

四、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中职语文课的不同之处

既然培养目标有层次上的区别,生源的语文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语文课的课时也有差别,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上高职的要求都比中职高深,因此,五年制高职与中职的语文课确实不同。笔者以为,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模块

阅读与欣赏方面,第一,现代常用文教学,除了阅读的一般能力以外,高职要有这样两个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在主旨与材料的关系、层次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正确理解现代常用文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中职不能够达到的目标。第二,文学作品教学,不仅是四种文学样式上各自特点的认知,高职还有学习中国文学发展简史的任务,还有培养文学欣赏方法、提高欣赏能力的任务以及某些文学鉴赏层次的要求。

写作教学方面,高职有积累写作素材、养成写作习惯的要求。

2.职业(专业)模块

阅读与欣赏方面,第一,对于阅读的目标,高职的要求不仅更宽、更广,而且更深。第二,对于阅读的能力,高职的要求更高。为完成这一任务,高职的语文教材在阅读与欣赏的系列中必须有总结、调查报告、综述文、科学论文的独立单元。

写作教学方面,除了常见的应用文,高职一定要有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还要有依据报刊上的综述文和科学论文能写出其“内容提要”的任务。

笔者以为,唯有具有了以上的课程内容,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与中职的语文课就区别开来了。但如果不加区别,高职与中职都使用同一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中职的师生会感到高、深、难,“消化不良”,力不从心,进而丧失信心;高职的师生又会遭遇“吃不饱”“营养不良”,而不能达到“高端”的标准,无法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这无疑是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歧途。

语文课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课程功能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理清其课程内容与中职的不同点,防止二者的同质化,避免高职教育的“降格”,是当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亟须解决的理论难题。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大方之家的指教。

作者简介: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政策,转换,国外

 

一、实施具有“自我强化”功能的政策

目前存在着严重的重视普通教育,弱化职业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家长和学生更为深刻,职场上对于两种教育类型的学生也存在着。笔者认为产生轻视职业教育理念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和政策导向问题。一般在这样传统观念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企业歧视职业教育的学生,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投资收益率较低,社会地位不及普通大学学生。所以很多国家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用“政策导向”,达到“利益驱使”,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

澳达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一向是职业教育研究者研究的典范国家,它有着100多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跟其政府的相关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高澳大利亚国民对于职业教育的参与度,该政府规定如果企业职员参与职业教育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后,企业可以按照员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来免缴税金,从而激励企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培训。同时这项税收减免政策起到了“连锁性”的良性反应。由于企业可以从员工职业教育培训中获得税收减免的优惠和人力资本提高而得到的效率提高,所以一般企业都规定了职业教育培训与工资挂钩的政策,从而推动了员工对于职业教育培训的广泛参与。

同样,按照德国的政策规定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如果学员获得技能资格认证,就构成了其到相关职业部门就职领取薪水,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险救济金的基础。所以,政府的政策由于其本身具有“自我强化”而得到有效的执行,使职业教育的主体得到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二、实施消除利益分割的“转换”制度

职业教育得不到普遍认同,不但源于毕业后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或者职能接受替代性弹性比较大的工作,而且当自己的职业道路遇到障碍时候,又无法回到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在转换职业后,自己的资格认证等可能不能得到承认。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很多国家采取了“转换”制度。大体上来划分,就其所属的关系来看,笔者将其分为两种渠道的转换: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转换;职业教育系统和普通教育系统之间的转换。

(一)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转换

在澳大利亚,英国等为了英国劳动者在各个地区之间的流动,为了避免重复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等,实行了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和转换制度。澳大利亚对于先前所学习的认可采用两种方式:提出申请,通过考试或通过真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其次,通过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AQTF)的共同认可原则,即注册的培训机构要接受其他注册培训机构授予的资格。在英国,采用执行学分同等有效工程。通过该工程,将其应用在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资格认证方面。

这种职业教育内部对于先前学习的认可可以消除由于资格认证而带来的利益分割,减少职业转换障碍,形成具有通用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转换一体化,从而避免重复学习而带来的成本上升,时间浪费等情况。

(二)职业教育系统和普通教育系统之间的转换

在澳大利亚,为了增强高中学生的就业能力,该国政府规定高中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必须有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在高中毕业后,有两种方式可以进入大学的本科阶段进行学习,一种是参加文凭会考的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在高中毕业后参加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院校学习达两年,获得高级专科文凭后,可以申请读大学本科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同时,还可以免修一年课程的学习。

也就是说在澳大利亚,较低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可以继续进行较高层次的大学教育的。

在加拿大同样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转换制度,具体体现在四年制本科前期教育方面免费论文下载。加拿大部分社区学院与本科学校前述协议,毕业后有继续进行深造的学生,可以转移到协议学校继续上学。通过学分认可的方式,实现一般大学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英国,由于各级资格证书和相应的普通教育证书或文凭相对应,这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实现了相互转换,凭借相应资格证书就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三、实施“动态化”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

随着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职业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进入到劳动市场上产生职业化的行为,达到相关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所以教学内容也要随着市场岗位内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在职业学校教师的用人制度造成教师掌握的技能跟不上市场要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的满意。这样就形成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职业教育的“动态化”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国家也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澳大利亚,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在教师培训方面对于适应“动态化”的效果更明显。

首先,对于培训所产生的费用教师无须承担,一般式带薪培训。其次,实行奖学金制度,以增强教师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澳大利亚实行了“培训包”。“培训包”是面对市场需求开发的,教师培训首先接受面对市场的“培训包”,教师再将“培训包”对学员提供培训和考核。这样,就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顺利接轨。为了增强教师的专业性,一般招收行业内具有三到五年专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而后再帮助他们获得教师资格证。另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院的兼职教师占到三分之二。这些兼职教师都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这样可以确保传授给学生的技术和知识是紧跟市场的,能够使自己的学生与市场形成顺利的衔接。由于这种雇佣兼职教师来教学,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那么这种做法的优势也就有可能丧失。

德国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被市场所接受是因为市场要求是“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而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的。而德国的“双元制”正好解决这个僵局。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接受培训的学员在企业里是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学习的,主要学习实际的技能和能力,从而使他们知道在企业里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必须以“学生”的身份在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等课程的学习,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根据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政策,制度等,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的政策必须具有可执行力,这种执行力应在政策的导向下最大限度的来自于利益相关者。比如澳大利亚为了提高企业的参与度而采取的政策。为了使某项政策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只具有利益相关者的执行力还不够,例如很多国家都出台了职业教师的培训制度,以及为这种培训创造的优惠条件,但是很多国家这种培训制度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没有配套的制度提供支持。所以,形成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有消除职业教育弊端,产生利于驱动的具有可执行力的政策和制度驱动。

参考文献:

[1]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J ]. 外国教育研究.2002(02)

[2]康乃真.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比较与思考[J ] .江苏高教 ,2000 (02)

[3]王乐夫,姚洪略.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剖析及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借鉴[J ].高教探索.2007(03)

[4]王志强,党庆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 ].甘肃教育.2008(23)

[5]徐秀华.澳、英、德职业教育培训比较研究[J ]. 外国教育研究.2008(06)

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能力 职称指标 相关性

1 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状况调研的必要性

自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时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地区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职称评审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独立的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师资管理的人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出现了建议正确,可是运用困难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职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

2.1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多种能力又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合理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更应具备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情境设计和实施能力、基于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2.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内涵分析

“职称”的内涵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学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是衡量教师学识、能力、成就和贡献的一种标志,职称评聘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具体手段。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职称评审条件大多是从学历要求、资历要求、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继续教育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教学业绩成果要求、科研业绩成果要求、教师品德素养、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考察一个教师的水平。从指标设计到内容,有的是直接套用普通高校的评审条件,有的是在普通高校评审指标的基础上降低了标准,但是难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3 对于现行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查分析

2.3.1 调研模式

本课题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中选取了职业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职业学院、商务职业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出问卷125份,收回116份,有效问卷112份,调研的部分内容用于研究分析职称评审所涉及的指标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

2.3.2 调研情况统计

(1)您认为学历、资历对真实评价高职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2)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3)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的数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4)您认为论文、著作的质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5)您认为以期刊等级对于评价论文质量的影响值是高是低?(6)您认为编写教材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7)您认为教学质量考核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8)您认为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奖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9)您认为科研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0)您认为教学改革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1)您认为专业建设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2)您认为发明、专利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3)您认为对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问卷用于调查高职学院一线教师对于职称评审指标涉及的内容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答案选项分由高到低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5分表示影响值最高,1分表示影响值最低。

2.3.3 调研结果分析说明

调研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题到第七题是对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调研,第八题到第十三题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的调研。

(1)关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资历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一般,说明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资历只是其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不能以高学历或者是任职时间长就说明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高。

问卷的第二题到第五题都是围绕论文、著作这个指标的调查,从调研结果来看,论文的质量和期刊的等级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教师在这方面的水平。论文的数量多不一定是水平高,说明提高论文质量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一个主要渠道。

问卷第六题是关于编写教材的调查,在大多数职称评审文件中规定,撰写论文和和编写教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的篇数或者参编教材达到规定字数都可以说明在这方面达到了职称评审的要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41.9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编写教材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影响值一般,也就说明编写教材不能体现教师的水平高低。

问卷调查的第七题是关于教学质量考核的调查,53.57%被调查者选择了高和较高的选项,说明大家普遍认为教学质量考核可以真实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一般要考核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五年的教学质量情况,可以说这是一名教师日积月累取得的成绩,最能够直接反映一个教师的真实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评估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05-03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其就业工作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因此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构建了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对学校就业工作各要素进行量化考核。对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梳理,可以从中勾勒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就业质量的概念框架,并梳理出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难点与盲点。

1 探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十年研究现状的意义

1.1 通过指标要素梳理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时代变迁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指标要素构成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1999―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一次就业率”。自199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高校“一次就业率”后,就业率开始成为衡量高校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数量占高校数量60%以上,高职院校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就业质量备受学生、企业和社会关注,“一次就业率”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阶段是2006―2010年,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评估指标要素增加,主要是由于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职教育显示出生机活力,仅凭“一次就业率”难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因为就业工作评估指标要素进一步增加;第三阶段是2011―2016年,@一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薪酬情况。这一阶段是高职院校进入“后示范校”建设阶段,即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因此就业工作评估指标要素划分更为细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更加注重就业质量。

1.2 通过理论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操作性

毕业生就业质量如同一面镜子,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推动性和导向性。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构建就业评估体系是其具体举措之一。随着高职院校相继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显得较为单一、评价指标缺乏政策导向性、评价手段缺乏信息化处理,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当前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对近十年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体系研究,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以此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现状的梳理

2.1 研究现状的计量梳理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分别检索4个关键词,从时间分布和数量分布来梳理近十年(2006―2016年)关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情况。一是以“就业工作”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11317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58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10.2%,且主要集中在2009年至2011年;二是以“高职院校就业”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1123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9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10.6%,且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13年;三是以“就业评估”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48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3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27.1%,且主要集中在2009年;四是以“高职院校就业评估”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4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0条。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近十年关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文献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其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总体数量比较少。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7月,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341所,但近十年来,关于高职院校就业的论文研究文献仅有1123篇,而关于高职院校就业评估论文研究文献仅4篇。自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来,由学生成长、学校实力、发展环境和服务社会等构成的“质量观”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了客观评价,帮助社会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其就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研究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研究总量少、研究层次低、研究力量弱,权威研究严重匮乏,即便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多体系指标构建重复,缺少可操作性,与当前高职院校追求质量立校的发展定位不匹配;二是从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来看,2009年和2012年是两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点,这两个时间段前后研究成果较多,而其他时间段研究成果较少,这个研究时间曲线图发展趋势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重大系列文件和举措几乎一致。200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高校“一次就业率”,就业工作被高职院校提升到关乎办学质量的重要地位;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首次面向全社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工作成为年度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评估评价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这也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2.2 研究现状的观点梳理

从已有的研究内容来看,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必要性的论述,例如李春梅、夏广忠、李长治、姜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研究》[1]一文中指出,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就业评价体系,可以对就业工作基本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对本校的人才培养达成度进行科学判定,对就业服务能力进行量化审视,形成完善的就业工作闭环系统,就业评价也会成为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动力;二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例如陈建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与研究》[2]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结果缺乏真实性、评估指标不够全面、评估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三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具体评估指标构建研究,例如朱钧陶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分为高校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占2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占25%)、用人单位满意度(占25%)、社会劳动需求情况(占25%)。又如陈静、张其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4]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质量标准体系应从就业条件、就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三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时应有所侧重,体现分类指导原则。从上述梳理中可看出,很多学者,尤其是身处高职教育一线的教育者及管理者,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试图通过多角度来检验论证,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延续和挖掘,大多与以往研究成果相脱节,忽视了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和学术现状的评价,缺乏学术研究的澜餍浴

3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与盲点

3.1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问题

所谓就业工作评估是指在广泛收集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主要由高校就业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利用专门分析技术和手段,对毕业生就业活动及其效应进行科学分析,做出质量评判的过程,评估结果通常只适用于校本内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的难点问题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一是亟待解决分析比较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关于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的共性与特性。高职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其就业工作过程有着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特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基本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因此如何分析比较两者的共性与特性,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难点之一;二是亟待建立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第三方评价机制。目前各高职院校就业评估体系评价主体都比较单一,主要基于校本内部人员通过信息收集进行分析评判,对待存在的问题往往避重就轻,难以得出客观真实的考量结果;三是亟待解决建立明确的高职院校就业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清晰的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撰写的前提和保证。教育部要求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内容,但是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这就导致了各高职院校对就业工作评估体系认识不一致,构建出的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因此考量结果难以推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3.2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盲点问题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从相对性、多样性、动态性等方面理解。尽管国内学者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通过对近十年文献研究成果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存在3个研究盲点:一是对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是研究盲点。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侧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考量,而就业质量评估体系侧重对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四方主体进行综合考量;二是影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因素分析是研究盲点。目前学界研究只是从工作经验角度出发,阐述具体指标设计,但是缺少深层次分析指标设计的依据;三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要素设计只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没有对不同界别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比较,在评估的深度与广度上是研究盲点。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夏广忠,李长治,姜伟.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6):81-85.

[2] 陈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