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团活动计划

社团活动计划

时间:2022-12-03 22:0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团活动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团活动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响应教育局和学校号召,创建特色学校。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开展记忆力社团。通过系统有序的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并初步总结能应用到各个学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教法和学法,增强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2、活动地点:小学部四楼专用教室

3、指导老师: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特聘教师组成

4、成员分析:通过一学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培训,超级记忆力兴趣小组的成员,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注意力训练,注意力比较集中;通过记忆力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记忆力方法,有:数字编码,串联记忆,信箱记忆、人物头像特征记忆、古诗记忆。但是成员水平不一,高年级的同学表现比较优秀,三四年级的少数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或保持时间短,记忆方法掌握不牢固,不会灵活运用,本学期要系统学习,有重点的培养。

三、活动目的:

1、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深入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通过对学生注意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专注力,帮助学生克服克服上课好动走神、做作业粗心马虎、拖沓磨蹭,一心多用有始无终的坏习惯。

3、学习先进的记忆方法,通过对学生记忆力进行训练,增强学生的记忆基本功,让学生们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

4、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尝试总结出值得推广的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途径方法。

四、活动内容:

1、注意力:身体平衡训练、手操训练、静心训练、听觉注意力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视听组合训练。

2、记忆力:串联记忆、配对记忆、信箱记忆、数字记忆、地点定桩记忆、快速阅读法。

五、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明确奖罚制度。保证每次活动的时间、效果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2、激发学习兴趣,训练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3、准备相关课件、教具、学习资料等。

4、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能力训练为主,学生活动为辅。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有重点的个别指导,实现注意力与记忆力等学习能力共同提高。

第2篇

以“培养兴趣、吸取知识、开阔视野、交流心声、发挥才能”为宗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致力于把伊之梦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让梦翱翔,放飞梦想

二、工作重点

1、办好刊物

刊物《校园读本》是“伊之梦文学社”的一面镜子,标志着文学社的形象。而且也在各方面反映了文学社的细节规章,反映了社员对共同梦想一点一滴的进程与同学们的关注。本学期我们仍把办好《校园读本》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校园读本》的文章来自于全校师生的来稿,文学社对社员们的来稿将进行严格选编、修改,力争每期刊物都保质保量出版发行。

2、 适时举办活动

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差的现状,文学社将请学院优秀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如:诗歌小论坛、小说晤会等,提高学生的能力。(由团委出面协调)

3、 开展名著欣赏活动的“文学套餐”

写作需要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文学社将组织社员定期阅读国内外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简爱》等,并举办阅读交流会。

4、参加不同级别的征文投稿活动

在原基础上,加大发稿量。在校内以国家大事为征文主题,举办征文比赛,提高文学社影响力。

三、工作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份:向10级新生宣传文学社,招收新成员。召开文学社全体社员会议,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

十月份:开展阅读活动,出版新一期《校园读本》。实施扩展工作,吸收更多的同学加入文学社,壮大文学社队伍。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并举行“演讲比赛”

十二月:照常开展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比赛

一月份:开展元旦征文活动,举行学生“朗诵比赛”。

四、开好总结会

学期末开好总结会,把一学期工作中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把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总结为经验教训,为日后工作做铺垫。

xx~xx年度伊之梦文学社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文学一直是万众瞩目的话题,在以学习、展示的双为主的前提下,我社将于新一年度举行一系列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发挥我社优势资源,推动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的学期里向前迈进。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文学精神,传承文明,以及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调动师生参与文学活动的热情,同时也为促进伊之梦文学社进一步发展

三,活动时间

xx年下半学年

四,活动对象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xx年9月 文学艺术辩论

1,活动名称:关于文学辩论

2,活动目的:提高同学们思维的缜密性和思维能力,锻炼大家的口才

3,前期准备:

<1>确定比赛时间

<2>确定参赛选手

<3>参赛要求及时间限制

制定评分细则

比赛场地设置

校园宣传

邀请评委

挑选记时裁判

场地布置

组织观众

拍照

4,活动过程:

以社团为单位进行辩论

抽签决定各队的辩论立场和主题

辩论赛活动流程

比赛程序

5,赛后事宜

6,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7,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团委干部、伊之梦文学社干部

〈二〉xx年10月,举办“我爱文字”演讲比赛

1,演讲主题:我爱文字

2,活动目的:了解文学,掀起文学热潮

3,前期准备:

比赛流程制定以及通知

a.确定比赛时间

b.确定参赛选手

c.参赛要求及时间限制

d.制定评分细则

e.奖项设置

f.比赛场地设置

g.校园宣传

比赛活动准备

a. 邀请评委

b.报名工作

c.活动主持人

d.挑选记时裁判

e.场地布置

f.组织观众

8、拍照

比赛过程:

比赛前一天,由各个参赛队参赛选手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开场:介绍领导、比赛规则、计时提示

正式比赛

比赛结束后,请领导颁奖。

4,赛后事宜

5,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6,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组织者,参与者姓名,评委

〈三〉xx年12月 原创作品大家赏

1.活动名称: 学院作文大赛

——“原创作品大家赏”配乐朗诵比赛

2,活动目的:通过聆听美妙的文章,增强文学氛围。享受比赛的乐趣,锻炼自我,培养广大同学对文学的兴趣。

3,前期准备:

确定比赛时间,制定参赛要求,制定评分细则及活动流程

联系赞助商

〈3〉确定参赛选手

比赛场地设置

校园宣传

邀请评委

场地布置

组织观众

拍照

4,活动过程:报名参赛选手进行初试文章筛选,复试原创文章朗诵比赛,进行较量决出胜者

5,赛后事宜

6,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7,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赛者: 组织者,参与者姓名,评委

〈四〉xx年1月 爱上文学

1,活动名称:文学知识竞赛

2,活动目的:通过大家的答题竞赛提高学生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素养。享受比赛的乐趣,锻炼自我,培养广大同学对文学的兴趣。

3,前期准备:

确定比赛时间

确定参赛选手

参赛要求及时间限制

制定评分细则

比赛场地设置

校园宣传

场地布置

组织观众

拍照

4,活动过程:

主持人宣讲并主持

学院领导发言

将选手团队制

报告心得

5,赛后事宜

6,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7,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在各系选出优秀的选手,再由系里选送)

六,活动效果

通过文学社的努力,积极与其他社团合办活动,希望加深社团之间的联络,为同学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在文学社的活动中,提升会员实践能力,拓展会员文学知识,扩大社团影响力,使文学社成为极具认识度及信誉度的社团!

七,主办方: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伊之梦文学社

第3篇

学生社团活动是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而且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育人和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以下简称泸师附小)对社团活动进行了大胆改革,创建了一批“特色社团”。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新课改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学校通过探索特色社团活动课程操作模式,力求建立一批典型的校本社团活动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社团活动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缓解了学生紧张的课业压力,努力实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阳光教育理念。另外,学校可将社团活动作为德育的载体,创新学校德育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三自”能力。

社团活动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风、学风的又一表现形式。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在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拓宽视野,提升业务素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学校以社团为载体,可以传承和发扬百年名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形成学校新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社团建设主要改革措施及成效。学校按照省艺术教育示范校、省现代教育示范校规范规划各功能室,充分结合社团项目设置,分年段错时安排使用。学校在开学初把社团活动直接安排进课表,确保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社团活动教材由教师采取借鉴与创新的方式汇编而成,并结合社团学生的特点进行修改与提炼。

各社团要制定学期活动计划,每次活动要填写社团活动记录,使所有社团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学校每月召开负责人例会,协调了解社团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定期举行社团活动展示,并邀请家长及社会各界参与,让社团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每学期根据社团过程管理、作品展示、活动成果体现等对社团活动进行考评,并将评出的“明星社团”和“特长之星”的照片进行展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社团和成员的进步。

学校对社团辅导教师采用了有效的管理机制,要求骨干教师对专业进行自主学习与提升,每人带一个社团,并将社团工作考核结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量化考核和评优评先相结合:同时,把教师辅导工作量记入教师的课时量,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把省级课题《城市小学生特色社团活动课程建构探索》作为中心课题,引导教师围绕该课题作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为保障社团省级课题的顺利开展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学校拨出专门经费作为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信息资源、外聘教师及队伍研培、资料积累、数据整理、课件研发、成果奖励使用。

未来,学校将在社团活动实践研究中不断总结与反思,确立各社团发展目标,逐步整理出完整的社团活动操作模式,形成具有泸师附小特色的社团活动教材。在社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逐步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让学生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特长,使之形成泸师附小的办学新特色。

作者单位均系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

第4篇

学生社团活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从国内到国际,从高校到知名的中小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都开展的方兴未艾。然而,农村小学校班级社团活动却很少有人问津,偶尔谈起也只是校级的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学生也是廖廖无几,只能是以点“代”面。

农村小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确实有难度,往往受活动场所和指导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我校却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所谓“班级社团恬动”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二至三个社团,班级自主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在班级,活动组织者为正副班主任教师,利用每周二的下午两节课时间开展活动。两个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有时山重水尽,有时又柳暗花明,苦涩与甘甜相伴,辛苦与快乐同行。我们的做法是:

一、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多年前,我校就开展过“二课堂”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活动都“夭折”了。为了不重蹈“二课堂”失利的覆辙,我们相继对正副班主任进行多次专项辅导,提高了广大教师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又相继出台了班主任社团活动考核细则,并将“社团活动”与班主任教师年终考核、评职晋级相结合,使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学科知识固然重要,兴趣爱好,全面发展更是不可少”,班级社团活动就是“减负”最有效的办法。

二、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开展班级社团活动

一是按照学校班级社团活动方案要求制定班级切实可行活动方案,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体现中长期活动目标。二是选择活动内容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所选内容必须是学生喜欢参与,而不是教师内定。三是计划好每一周的活动内容,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社团活动方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起“引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活动中要采取交流,展示点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四是班主任要抓好班级每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展示学生平时积累的活动成果,体现成功的快乐。五是学校年终组织班级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有付出有回报的喜悦,共享班级社团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经验,持续发展

2011年初,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社团活动”交流,一是学校要对前一段社团活动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发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落实下一步工作安排。二是请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活动交流,做到典型引路共同进步。三是落后的班级进行发言,侧重讲如何改进,迎头赶上。

农村学校班级社团活动犹如初春的小草,柔弱稚嫩,但有了《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春风的吹拂,加之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它一定会茁壮成长,郁郁菁菁。

第5篇

关键词:社团;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52-01

一、社团活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

1.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途径。常规的途径指的是课堂教学,另外就是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习人文知识。2.开展多种具有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有利于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3.开展具有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能够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上述不足。

二、如何利用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但是人文精神是以人文知识作为载体的。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开设知识讲座、展览、实地考察、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

(二)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念及内在逻辑,它蕴含在人文知识之中,因此,社团应当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大辩论、教师引导与提升总结等方式深入挖掘人文思想。

(三)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它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它是人文素质的一个较高层次,社团活动要通过体验、角色扮演、演讲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人文方法,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让学生遵循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社团活动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遵循人文精神。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其中增加人文知识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见成效的,而遵循人文精神是最困难,也是周期最长的。但是,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要在掌握大量的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具备,学习人文知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遵循人文精神。所以,在利用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思想、方法与精神的培养的情况,也不能脱离人文知识空谈人文精神,而是要注意两者的紧密结合。

三、利用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视学校的社团活动

1、对全校社团活动统一监督管理。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对社团进行监督管理,要求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初对全校的社团逐一进行登记,并登记社团的社团宗旨、学年/学期工作计划、骨干力量的主要成员及学年/学期工作总结等。另外,还应当对社团的成立、解散设定审批制度,防止一些偏离方向的社团的成立,也避免优秀的社团因某些原因而解散。

2、学校应当给社团一定的经费和时间与场地上给予支持,保证社团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社团举办活动需要经费,而社团都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形成的,学生不可能为社团凑出很多经费。因此,学校应当给社团一定的经费,保证其正常开展活动。这些经费应当在社团通过学校审批通过成立后核定每学期的经费预算,并在每学期伊始划拨到学校财务处专门的账本中,由学校统一监管。

(二)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学生的社团中去

社团是由学生自愿组成的,社团的主体固然是学生,但是这并不是说社团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学生的能力再强也还是学生,在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只有学生参加的社团是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的,而且,学生在举办社团活动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使社团活动一直向着“提高人文素质”这样的一个目标进行而不偏离方向。因此,社团活动非常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

(三)注重对社团骨干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

社团的学期计划、年度总结基本上都是由社团骨干完成的,社团活动的大量工作也主要是由社团骨干完成的,社团骨干的能力与工作经验将直接影响着社团活动的效果。但是,由于社团骨干也是学生,而学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其工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日常要注重对社团骨干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为此,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社团骨干与其他高校相关社团的骨干进行交流,对其进行额外指导,以给予更多的相关工作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

第6篇

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团具备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这四种性质。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体育社团的一般特征时,更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校内其它类型社团注重培养会员的社交、组织能力等,而体育社团在提高社员社交能力、运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是其他类型体育社团所不具备的特性。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且活动开展方式多种多样,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与其他类型的社团又有不同之处。现今高校体育社团蓬勃发展,然而体育社团活动的管理建设愈发满足不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自身管理建设方面出现了滞后性,导致体育社团在高校中所具有的自身功能与价值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

2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理论阐述

高校体育社团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自发组织的一种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其最终目的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实现高校体育社团价值的最大化,因而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围绕社团活动的开展而设定,以使社团所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落实到实处,以社团会员为本,以社团可持续化发展为基本点,明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五大方面的管理要求。其一,计划是指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章程或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就实制定出社团发展总体规划和详实具体的分活动计划。其二,关于组织,个人认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团的组织结构,清晰并完善社团的职能部门,形成稳定合理的内部关系;二是社团的活动组织,主要表现为开展方式、次数、场地器材、社团会员及工作人员的安排等。其三“,指挥”在宏观的层面上讲是高校相关领导对于该校体育社团发展的整体把控及规划,充当一个掌舵人的角色;在微观的层面上讲是一个社团的直接负责人或社团干部,以自身能力及可调动的种种资源来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分配。其四,“协调”是指在整个活动策划实施过程中,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统筹与调动,使得社团活动效果达到最优化。其五,社团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于社团的管理监控,具体主要体现为经费保障、活动效果等多方面的调控。

3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以会员为本”的理念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社团体育活动是一项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集体活动,由于学生自身锻炼方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而发生运动伤害的几率较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安排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运动指导与帮助以保障学生的安全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学生社团有指导教师且经常指导,大部分的社团有指导教师但不经常指导。当会员在满足了自身的安全需求后,便会希望得到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生依据自身需求与意愿进行社团活动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可以使得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努力来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赞许,增强个人信心,进而达到在社团活动中自身价值的实现。然而据了解,社团活动的内容一般由体育教师或体育社团负责人来设定,由社团干部进行组织与实施,很少由学生自己依据自身意愿提出活动方案而组织活动,这就造成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起初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很高,然而随着对社团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主动性却大打折扣。社团活动的主体是作为会员的学生,缺乏学生积极性、参与度低的活动是不能取得很好活动效果的,当然也达不到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

3.2管理模式不明,职责不清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主要有以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有学校团委负责,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进行管理;二是由学校团委及体育部门共同负责。体育社团不同于其他类社团,在体育场地、器材、技术、竞赛等方面,更需要体育部的指导、支持与协助。由团委及体育部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容易因为两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协调不足而造成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出现。管理模式的不完善,甚至于是缺乏管理,对于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及活动组织都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的未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

3.3忽视社团的反馈与监督制度的建设

判断一个社团活动开展的好坏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会员对于所参加社团活动的反馈、社团干部对于社团自身建设的总结与反思及学校相关领导对于该社团的认识与考核。然而,很多高校体育社团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较多注重活动的前期准备,而较少涉及活动后期的意见反馈和监督机制所带来的激励作用;较多沉迷于自身发展、固步自封,而缺乏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与共同成长。从学生层面上讲,只有少数社团设立专门的会员意见反馈与监督渠道,更鲜少有社团会真正依据会员的意见而结合社团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改进与完善。从社团负责人的层面上讲,社团负责人较多注重自己在任期间的短期成绩,而较少考虑到社团的长远计划。社团负责人的换届缺乏思想上的沟通,新上任的负责人多数前任负责人制定的计划、目标和管理办法,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体育社团的监督和评比条例,使得社团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活动依据及目标追求,忽视了评优、监督活动所能带来的社团之间的激励效应,各体育社团看不到其他同类社团的优缺点,无法相互学习与补足。

4建议

4.1注重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体育社团评比标准,且依据这一标准,对校内各个体育社团进行评选,对于发展较好的社团给予一定的奖励等。注重激励机制,通过奖励等外在行为化为体育社团的内部动力。与此同时,完善社团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规范社团申请成立的程序、每个社团按照章程的活动实施及建立专门的会员反馈意见的渠道等。

4.2做好社团干部的培训,强化指导教师的认识

社团干部作为社团骨干人员及活动组织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提高自身认识,做好交替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批判地继承前任负责人的工作计划与要求,避免重复劳动和多走弯路。与此同时,应当注重强化指导教师的正确认识,明确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的任务及要求,增强教师责任感,同时合理安排社团活动指导的时间与次数,使得学生能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颇有收益。

4.3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活动范围

第7篇

一、活动概况

社团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循序渐进式安排。丰富的社团活动打造了舞蹈社团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一个多月的形体练习活动中社员们能积极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和计划,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在社团的才艺秀展示中也衬托出了实力。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用身心去感受音乐形象,吸收音乐形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陶冶了情操。

二.社团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1.活动组织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发现社团的活动组织还不是很完备,还不是很协调,在组织活动时,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延时。

2.协调工作

由于社团是由两个年级的同学组成的,在方方面面差别很大,要针对不同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开展社团内部活动中,社员的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经常收不住。这是今后重点需要克服与突破的。

三.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效果:

1.增进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交流

同学们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自己的才艺,再者通过学习舞蹈,对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社建设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2.增进了我们社内社员之间的友情和凝聚力

经过我社开展的一系列音乐类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并良好发展友情,也使我们社团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促进了我社以后组织其他活动的协调力。

3.锻炼了社团干事们的工作能力

我社的骨干同学们通过在这一个多月开展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交流和实干能力,基本解决了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团队工作经验,也对以后开展其他活动拥有了更多的信心。

四.今后的打算和展望

1.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社团主要以基本功为主,今后将向其他不同方面发展。

第8篇

一、优秀社团评比标准

1、模范遵守团学联社团部关于社团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活动内容符合本社团章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在校内具有良好声誉。

2、社团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备的章程和正确的活动指导思想,有健全的活动制度、组织纪律和活动档案。

3、社团负责人经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团结有力,责任分工明确;社团负责人品学皆优,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4、社团活动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活动中有记录,每学期能够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活动,活动要达到内容丰富健康、形式活泼多样、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参加人数相对较多、影响范围较广,对直接和间接参与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5、社团成立必须已满一年。

6、所聘任的社团指导教师、顾问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二、先进个人评比标准

1、遵守校规校纪和社团章程,热心社团工作,在社团工作和活动中成绩突出。

2、专业思想稳固,学习成绩优秀。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会员中有较高威信。

三、评比程序及表彰办法

1、学校社团评比小组由学校领导、团学联、社团负责人组成,负责社团的评比工作。

2、每学年第一学期中期,各社团将上一学年活动情况作出全面总结,并根据评比标准逐项做出自我测评,将社团总结材料和在社团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材料,按时提交校团学联社团部,作为评比小组评比的依据。

3、校团学联社团部召开校社团部主要成员和各社团负责人会议,进行工作汇报交流,然后按评比标准,对各社团的工作逐项进行评价,按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进行初评,并对上报的各社团先进个人材料进行评审。

4、学校社团评比小组对初评的结果进行复审和细致评定。校团学联发文公布评比结果,对评选出的优秀社团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对良好的社团予以表扬,对较差的社团则提出整顿意见。

第9篇

[关键词]营销实践社团建设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和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方式的不断变化,不断增多的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各院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由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一些有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建立的营销实践社团更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营销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营销实践社团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少院校的营销实践社团未能很好地发挥其营销实践的功能。因此分析营销实践社团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营销实践社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销实践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成员的针对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方式的灵活性、行为规范的自律性,符合青年学生注重个性张扬、追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为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营销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举行不同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讲座、研讨会等,使学生在活泼、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营销社团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和领导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能力;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建议,无形中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营销实践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都不可能一个人单独完成。如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公关、外联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社团成员合理分工、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在开展工作中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效。同时,营销社团开展活动,能创造出一种增加工作满意度的氛围,工作中必然会使个人交际技能得到培养,有利于提高与人共事的奉献、进取、团结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风,养成民主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

营销社团日常开展的实践活动,如节假日推荐优秀会员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公关策划,企业CI设计,广告宣传,产品展销等工作,有助于学生把课堂学到的营销理论,在实践平台上加以应用,营造出实战营销氛围,造就实战营销人才。同时,跨专业、跨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体制,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同学们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营销实践活动为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机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营销社团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信的性格及面对现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合理

营销实践社团与高校其它社团一样,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力度不大。一是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不善,不按章程办事,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的留存等较为混乱。社团各部门职能不清,分工不明确,使得活动开展无计划。二是学校没有建立科学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表现在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不够,出主意、出点子少;对学生社团的监督不够,学生社团的工作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尽职等情况,缺乏了解、缺乏批评、缺乏及时地纠正和整改。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的营销社团人员流动大、稳定性差、社团机制松散,有的学生误以为社团不受任何约束,因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工作随意性很大。

2、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一些营销社团活动无计划,开展工作忽冷忽热,有些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社团活动虽多,但由于缺乏整体策划,没有加强活动的计划性、有序性、规范性,有质量、高层次的活动不多。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盲目地开展活动,不注意与营销社团自身的性质相结合,如一些营销社团每星期都是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或举行一些“联宜活动”,对于营销实践工作开展得较少。部份营销社团对核心成员的依赖性过大。由于营销社团核心成员社会活动能力强,在介绍社团成员参加企业产品促销、为企业开展市场调查、进行营销策划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些人在位时营销实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由于忽视必要的衔接,以至于核心成员离任,社团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同时,营销实践社团在招收会员时无条件限制,来者不拒,有的没有基本的营销知识,致使社团成员之间层次不一,缺乏梯队建

设,社团发展后劲不足。3、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深度有待提高

营销社团活动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营销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一般为营销教研室老师,指导老师是义务为营销社团兼职。由于专业教师大都有自己的事业,宏观地指导没有问题,但要成年累月与同学在一起,很难做到;再者多数专业教师对营销活动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能给学生提供较好帮助,但对具体活动形式、社团的日常管理,恐怕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了;另外,还有一个机制性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一般是义务从事的,担任指导教师并没有固定的劳动报酬,这也是导致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4、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

营销社团活动的场地和经费严重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需求。目前,营销社团经费来源之一是收取社团成员的会费。另外也有通过帮助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获得,但这些报酬通常是营销活动的参与者所得,作为社团基金较少。同时很少学校能给营销社团一个固定的实践经营场所。因此,营销实践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加强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建设的对策

1、规范管理,完善社团的规章制度

制定灵活富有弹性又具有激励作用的管理制度是社团发展的制度保障。必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规范的管理办法,使社团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避免因个人感情、经验、兴趣给社团发展带来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严格按照《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的要求,建立从社团的申请、成立、活动开展、赞助、财务、奖惩到社团注销等全过程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使每个社团成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调动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又强调组织纪律性,从而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实现对社团的有序管理。

2、采取措施,加大对营销社团的指导和扶持

(1)实行社团导师制。配备一至二名社团导师,一届聘期为一年,学年初由学校为社团导师颁发证书。营销实践社团导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最好是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对学生社团活动有热情,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有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指导营销社团制定每学期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检查社团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研讨、交流等课外活动,分享营销前沿理论,介绍国内外营销界的研究动态,用营销理论分析热点财经现象。制定《社团导师聘任、考核和奖励办法》,从而提高教师积极参与或帮助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团营销实践活动更成功,让学生在社团活动的组织上少走弯路。

(2)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对于学校日常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支持营销社团联系企业赞助,允许社团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和勤工俭学。如给予营销实践社团校内固定场所,允许开展营销项目活动。

3、加强营销实践社团内部分工管理

营销实践社团内部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管理有序。如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市场营销协会内设:会长、副会长、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传播部、外联部、网络部等部门。会长负责与外联的交流与沟通,及联络学校相关部门开展活动;负责制定公司总体战略决策及大型活动的策划等;副会长配合会长的工作,监督管理各部门内部工作的进行。财务部负责管理协会经费,及时记录开支情况,对大型活动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每次活动向办公室反馈情况;人力资源部负责每次活动记录出勤情况,并及时向办公室反馈,做好会员考核工作;传播部负责话报,条幅等制作等;外联部:负责对外部联络,争取合作单位。

4、开展与营销社团相关的业务活动

把营销社团的相关业务活动如经验交流、能力训练、提供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如社团在活动中把会员分成组,每组选一名外事能力较强的会员担任组长,带领两名没有参加过或很少参加过外事活动的会员,直接上门和企业联系,给营销社团中想兼职的会员联系兼职岗位;或者把营销社团已的业务或商品向该企业进行推广;另外也可以寻求推广该企业的业务或商品。让经验欠缺的会员在实战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应变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加强营销实践社团与企业的合作

营销实践社团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邀请一些知名成功人士、企业家来学院进行知识讲座。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开展项目合作,达到互利共赢,为同学提供了良好的节假日实践岗位,帮助营销社团成员赚取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沙大学学报,20__-7。

[2]崔福生,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分的,江西社会科学,20__-11。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学生社团 指导教师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一、缘起

对于教师来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熟悉的业务范围、教学的经验和习惯,他们习惯于在其熟悉的范围、经验和习惯内进行稳妥的教学。一旦逾越,就可能会面临困难、挑战而难以适应。学生社团的指导就需要教师转变其原有的、过时的教学观念和经验习惯,需要其进行研究、进行创新。这种转变必然导致教师的不适应,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重新审视,对未来前景的彷徨。

但是对于珊珊学步的初中学生社团来说必须有社团指导老师,且是会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老师,否则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是难于为继的。

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尤其是初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及社团的层次水平有着极深的影响力。对于初中学生社团,可以说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就是一个好的社团。可见指导老师在社团建设中的重要性。

学校虽然为每个学生社团配置了指导老师,但调查显示,校内聘请指导老师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科老师往往会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难以也不愿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小学科老师指导学生,没有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和激励措施,单凭一腔热情工作,难以持续下去。

另外,对于如何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如何合理定位指导老师的角色等,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导致部分指导教师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

二、初中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新设立的活动课程,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大量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对于整个学生社团的建设与活动的有序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实是相当部分教师缺乏社团活动指导能力,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团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指导教师认为学生社团仅仅是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而教师只不过起辅导、监督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关,与自己的工资奖金无关。因此,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以应付的态度管理和指导学生社团。

部分指导教师认为初中学生年龄还小,身心还未发育成熟,无法组织像样的学生社团。在他们看来,学生在社团中只能扮演听课者、被管理者的角色。因此,他们认为社团中的一切活动还是要由老师组织、设计和管理,初中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案及学校的课程要求,认真参加活动就行了。

这种认识导致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很多时候要么像正常上课一样,要么只是点点名,以应付学校的检查;基本上上完社团活动课就走,没有课后交流,没有把情感互动看成一种指导社团活动的重要因素。社团活动变成学生自己和自己的一种对话,缺乏老师的指导。

(二)指导社团活动的能力不强。

教师的指导能力是指教师设计、组织社团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初中学生社团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而这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

访谈:指导社团的无奈

访谈时间:2013 年4 月20 日下午2 点

访谈地点:初一年级教师办公室

访谈对象:初一数学教师徐老师

访谈过程:

问:您觉得目前您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徐老师: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指导起来有点力不从心。

问:那为什么你要担任十字绣社团的指导教师呢?

徐老师:其实,我比较喜欢绣十字绣,也有一些十字绣的作品,但我并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是自己玩玩的。事实上教学生十字绣就不是那么回事。从选材、对稿、材料准备,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手把手地教,教之前我还需要亲自一项项地查资料学习。所以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从上述的材料分析可知,相当部分指导老师没有专业背景,往往是现学现用,会多少就教多少,这就反映出教师设计和组织社团活动的能力较弱;这也要求学校在大力开展初中社团活动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提升教师的指导水平,需要给予指导教师学习的机会和业务提升的空间,提高他们组织和设计社团活动的能力。

另外,从一些社团活动课程计划及通过学生调查发现,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社团指导教师在访谈过程中谈到自己开发社团活动课程的能力欠缺,对于指导社团活动不知该用什么参考资料、什么样的课程资源,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更不知道到哪里找参考资料、课程资源。

一个理想的社团应能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体验,社团活动的内容应极具开放性。因此,针对具体问题,指导老师只能提供指导意见,具体的解决方案还要靠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方法和行为方式去寻找。而实际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访谈:如何进行社团活动指导

访谈时间:2013年5月18日下午2点

访谈地点:学校教务处

访谈对象:学生社团分管领导张老师

访谈过程:

问:目前的社团开展情况怎样?

张老师: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需要较大的改进。虽然大部分指导老师知道社团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区别,但真正在实践活动中做的则很少。很多老师习惯于套用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布置学生做许多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这与我们策划梦想团队的初衷是有很大偏差的。虽然开会提出整改,但是很多老师说为提高“课堂”效率,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所以宁愿自己累点,多讲点。

从访谈内容可知,教师习惯性的教学思维和有效课堂的想法,导致学生缺乏锻炼自主管理能力的机会。

充分认识“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人”,对不少教师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他们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思维,习惯了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因此指导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等方面不断钻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指导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社团的性质,要变过度干预为适度引导。

(三)缺乏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全面评价。

一门学科课程,都有其相应的学习、考核、评价的模式与规范。而学生社团活动作为一门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用一种全面的、与之相匹配的、合理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这种评价标准与传统学科教学的评价标准“学业成绩标准”不同,它需用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是一种个性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

然而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各种升学考试是选拔和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模式。老师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式,是已经习惯了的,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案例:社团活动成绩从何而来?

期末了,班主任要填学生的成绩报告册,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成绩还没有,于是想到了学生社团活动的成绩情况,于是询问各社团指导老师,他班学生社团活动的成绩等第情况。

一连问了多位社团指导老师,回答基本都是:“学生社团活动哪有成绩的,又没有考试,你就按照学生的平时表现,参照其他学科的成绩,大致给个等第吧。”

班主任只好一脸无奈地找到教务处,最后的回答是:“只要参加社团活动,就定为合格,至于其他么,就看一下平时表现吧。”

由此可见,没有考试的社团活动让老师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更忽视了评价的过程性和全面性。这样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其片面性会打击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把社团活动当回事。

三、解决策略

(一)优质的教师培训。

学生社团活动属于一门活动课程,但初中学生社团活动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监督和掌控。因此,优质的师资显得尤为重要,而优质的师资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系统培训。

为此,学校需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的成长提供相关条件。在社团活动开始前,利用寒暑假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学校根据社团辅导教师工作的特点,建立起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如知识讲座、经验交流、课程资源交流等。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为社团指导教师相关知识结构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学校组织各社团指导教师和外聘相关老师进行座谈,经验分享,完善和更新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协助他们在反思中感悟。同时将一些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的实践作为大家共同研究与学习的样本,以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完善评价制度。

优秀的指导老师,不仅对社团成立、管理和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对社团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引导作用。除了要做好选拔工作及政策上的鼓励支持外,需要完善指导教师评价制度,进行考核。例如,学校每学期由教务处、德育处对各学生社团进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对指导老师进行表彰。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导教师评价制度,构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及教学素养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保证学生社团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转变指导方式,提高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

学生社团活动开放性活动,不同于学科课堂教学。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社团活动的质量,因此需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包括活动的设计能力、活动的辅导能力和活动的管理能力。

1.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

初中学生社团的特殊性,要求社团的指导教师能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社团活动,并指导学生参与其中。社团活动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的悉心观察、用心设计,不断地总结反思。

学生社团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授课方式,它主张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发挥,主张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因此,教师无法照搬以往的教学经验,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一套新的系统的教学思路,为不同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指导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之外,再钻研一门社团活动课程,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水平,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认真体会反思,为初中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社团活动设计、管理能力。

在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教学外,还要承担活动的调度、安排、协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教师需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情景式、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扮演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协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搜寻相关信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小组讨论;协助学生联系过去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概括、表达、沟通、总结、抽象等能力,需要扩展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面,使自己真正适应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学。

再次,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水平,针对不同的社团活动课程,施行不同的指导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总结、反思,最终形成适合初中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学方法。

3.转变评价方式,提高教师对学生自我管理的指导能力。

第11篇

(一)学生社团活动的规范性不够

学生社团的成立与运行在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托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社团活动开展都是凭组织者的一腔热情,而缺乏完善的章程来规范,更无周密详尽的策划。这种随意性,就容易影响社团活动质量,甚至造成社团活动的价值取向偏移,阻碍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条件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社团存在活动经费不足、设备与场地不够的状况,而该情况在高职院校中更为凸显。高职院校限于招生规模与建筑面积,往往除了教室、操场再无其他活动场所。一方面是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是学生高涨的热情,这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团指导教师欠缺

现在的学生兴趣越来越广泛,新奇的想法也层出不穷,这也就使得社团种类日益繁多。而高职院校,不比一些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师资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很多社团很难找到适合的指导老师。即便找到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指导社团只是出于义务服务,很难投入太多精力。

(四)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善

许多学生社团虽然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分工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组织过于松散。时常出现一个会长一个组织的局面,会长懈怠或是卸任,整个社团活动便会停滞。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和束缚了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

(五)学生社团传承性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往往是新社团层出不穷,老社团无影无踪。在同一年,同类型的社团,有的在成立,而有的在注销,这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社团总在一个低水平徘徊,很难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的主要途径

(一)规范管理,完善社团的自身建设

1.提高社团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社团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社团的灵魂所在,他们的素质如何是一个社团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社团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否有战斗力和生命力,关键就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把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之中。要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着力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2.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与层次。活动是社团凝聚青年学生的主要抓手。很多学生,在刚加入某一社团时,都是积极热情的,但参加几次活动以后,便失去了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偏低。因此,必须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正确引导,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

1.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一方面要引导社团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坚持社团建设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使学生社团成为凝聚、教育学生的有效载体。

2.将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社团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拓展素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提高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

(三)加大支持,改善社团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

1.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主动为学生提供社团活动的场地,并对意义重大的社团活动给予资金支持。社团的活动普遍需要面积较大、并且能够存放大量设备的场地,一般的教室和操场是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的。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因为场地是社团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一些社团活动因为没有经费而搁浅,很大程度地打击了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社团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对部分社团活动予以资金支持。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社团;职业能力;实践效利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大学生社团,在实训基地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实现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技能课程相互补充,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实训基地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缺乏校方及实训基地的有效监管和指导

目前在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基本都是以学生自主策划、自主安排、自主运作为原则进行的。坚持自主性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这也易使学生社团活动以学生兴趣所在为目标,弱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也导致学生开展的活动同实训基地和社团教师的监管指导相脱节,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很难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

(二)社团活动缺乏整体、一贯式规划

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既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要具体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逐步形成以新课程的理念统领的、符合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一贯的、有梯度的社团活动模式,以适应学生未来实际岗位需求。但目前学生大多数社团活动内容较灵散,不成体系,缺乏层次性、递进性和整体性,影响学生整体实践水平的提高。

(三)社团实践活动成果验收手段单一

目前,社团活动主要是由校方负责考核和验收,因而多数社团活动成果验收的主要手段是校方管理部门查记录、看总结、听汇报,考核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成果的验收很难避免片面性,不利于指导教师总结评价,进而影响社团活动的下一步开展。

二、学生社团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学生社团活动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这就需要实训基地及大学生社团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严格、细致的过程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实训基地要同学生所在学校实现社团活动的共育共管,指导教师要随时掌握活动开展的过程,适时做出相应的决策;接受学生的实践反馈,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要求在学生社团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有助于学生社团活动的进一步科学管理,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参与态度。

信息沟通机制的运行依赖于社团组织活动信息平台的搭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

1.建立社团实践活动联络群,通过网上群组交流来实现实践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群组成员应包括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管理者,学生社团校方管理者、指导教师以及全体社团成员。

2.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团实践活动信息网站,实现社团活动相关指导信息的更新与资源共享。网站主要内容可以设定为同级同类院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成功案例、社团实践活动资讯和当下最前沿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

(二)分阶段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根据社团活动群体,有目的性地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训基地中以社团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一个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因而我们对学生的社团活动实践要求也要循序渐进、分阶段、按专题落实。

由教师引导,使学生由较低水平逐步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能操之过急。在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注重对技巧和规律的总结和运用,注重实践过程的体验。

同时,活动的开展要按专题来进行,即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分别确定不同的中心活动项目,围绕这一中心活动项目展开活动。由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中心活动项目,使社团活动的开展能从不同侧面确定不同的主题,既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又有利于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实用需求出发,从不同角度感受、体验、整合直接经验,较快地提高职业技能。

(三)活动成果验收手段要多元化

对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要全程跟踪指导,对其成果要定期验收和评价,主要方式和手段为:

1.活动成果验收要采用双重评价方式,即实训基地现场专家和校方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分别作出评价。各种评价主体有明确合理的比例分配,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二者的评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作出综合性评定。

2.观摩学生实战技能,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查和评定。

3.可将社团活动和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资格相挂钩。将社团活动与技能考核、验收相结合的同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