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2 03:4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城镇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资金短缺。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由国家、企业以及群众各出一部分建设资金,一些小城镇通过不合理的手段征收各种杂费或者抬高地价获得建设资金,这对于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人员缺乏凝聚性。目前,我国许多新建的小城镇的人口数量不多,通过统计分析建制镇的平均人口数量小于3000人,人口组成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只有少量的外来人口,并且还有一些建制镇的人口数量还表现降低的趋势,城镇建设严重缺乏凝聚性。
(3)小城镇建设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缺乏独有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小城镇建设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同时也没有形成小城镇独有的特色产业,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4)环境状况较差。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引入污染程度高、能耗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小城镇中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城镇政府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导致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随处可见,严重的污染小城镇环境。
(5)粗放用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我国尚未创建完善的节约用地调控机制,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粗放用地的方式,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用地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此外,还有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只考虑短期利益,侧重于新区的经济建设,对于旧城改造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6)小城镇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追求进度和美观而忽略了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放松了对小城镇建设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小城镇建设的住宅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一些房屋不仅使用寿命短,还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限制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
2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多形式、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首先,国家应该平衡对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对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让农民群众充分的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政策方面,国家还应该鼓励外商、个人、集体等增加在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方面的投资,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筹资方式,增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再者,还可以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实现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有效提高小城镇的凝聚力。小城镇建设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小城镇建设要有品味,要体现珍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为了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该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针对小城镇的现状,采用属地和职业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户口类别的划分,如果在其他小城镇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或者固定的工作,则允许其落户,并且和原有居民享有系统的权利和待遇,例如,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其次,针对农民宅基地,采用以县为基本单位的方式,对原有以及其他居民的宅基地进行统一的规定和筹划,这样能够加快农民向小城镇迁移的速度,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有效策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城镇建设对地方经济的依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创建地方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始终坚持走特色产业和优势经济的发展道路,集色产业逐渐的形成优势产业,这样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光,这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城镇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与投入渠道,对于具有经营价值、商业价值的市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及创意开发,鼓励外资、民间资本以融资、联营、合作、合资、独资的方式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中,这样能够将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尽快的形成优势经济,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4)加强环保工作,实现小城镇环境、社会、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在规划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重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采用多种措施与方法治理环境,实施以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战略。此外,还应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增加风景林地、环城绿化、企业绿地、公园绿地建设等,有效的改善小城镇的环境条件。
(5)加强总体规划,强化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通过加强总体规划,能够对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各级人民政府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当地发展整体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土地供给能力、建设用地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编制的土地资源利用计划。通过加强总体规划,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在用地方面存在的矛盾,同时对于小城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城镇规划等具有指导、协调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城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以此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管理。想要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必须有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小城镇建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选送青年学生到大中专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通过专业性的教育,能够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以及特色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3结束语
关键词: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8
1 引 言
小城镇被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消耗了大约85%的资源、能源并排放了等比例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国家发改委(2015)提出了“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镇建设方向。低碳生态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高效综合体,不但为区域城市提供生态产品,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低碳生态小城镇如何建设?目前尚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一点共识,发展低碳生态小城镇首先要对其建设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密切配合的指标体系来引领和指导建设实践,是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 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模式
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俞今[1](2011) 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研究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基本特征为循环共生性、高效经济性、城乡统筹性、和谐宜居性。欧阳怀东等[2](2013)提出了包括社会经济、规划管理、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7大类35项共62个指标构成的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程炎焱[3](2014)从产业结构、城镇规划、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方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模式。周频[4](2015)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在于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从城镇的生产、生活、交通、社会等各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笔者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本质上属于生态小城镇的范畴,是生态小城镇的必然要求,其对生态小城镇的追求,是从节能减排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角度展开并深入的,对生态小城镇的其他特征(如和谐共生、循环利用等)并非忽略,而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加以重新整合,低碳生态小城镇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小城镇-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国内外有不少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典型范例。丹麦凯隆堡(Kalundborg)以建设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它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某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日本北九州生态城镇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3R”为导向的控制指标,即减排(reduce)、循环利用(recycle)和再利用(reuse)指标,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循环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资源,鼓励企业、商业、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通力协作,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模式,实现零废弃物排放。北京长辛店生态城作为北京首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制定了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可再生水回用等在内的19项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指标引领和控制,其绿地率超过50%,生活垃圾实现100%分类,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常规小区减少50%以上。上述案例启示我们,理念超前、功能互补、衔接配合、科学系统的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3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功能
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明确指标的功能与定位,必须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指标体系主要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指导引领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明确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形成推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二是监督评价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监督评价,发挥监督和纠偏作用,确保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绩效考核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衡量工作实际成效,提高投入资金使用效益,总结低碳生态建设经验教训,建立相应的纠错机制,见下图。
4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三类功能,分别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 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城市非常重视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并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了不同内容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小城镇、生态村镇等指标体系相关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的指标进行排除,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经过指标调整、重组和排列优化,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根据系统目标层要求和核心引导指标内涵,建立了反映和指导实践的支撑层指标体系。以第2项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为例,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必然要求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节水灌溉普及率等指标作为其支撑指标。总体来看,引导指标的设置避免了指标过多导致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突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要求,抓住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支撑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引导指标体系的深化和延伸,为实现引导指标的发展目标提供具体路径,增强了实践指导性。
4.2 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但如何科学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和质量,显然引导性指标体系并不具备这一功能。从指标设置上来看,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的部分指标是路径性指标,而非评价性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对同一小城镇来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显然会降低碳排放,但不同的小城镇由于能源结构不同,在能源使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碳排放差异可能较大。再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同一小城镇而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是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小城镇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差异较大,相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碳排放水平。因此,用这些指标进行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评价显然有失公允,有必要在区分路径性指标和水平性指标的基础上,依据水平性指标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要在深入研究低碳生态小城镇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评价性指标和路径性指标,避免因指标属性差异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二是代表性,要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筛选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重点的核心指标,并将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特点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要保证评价指标相互独立,避免多重共线性。三是可操作性,学术界设计的一些指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高级性,然而受统计制度限制,部分指标缺乏统计资料的支撑,只能成为美好愿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便于数据采集和工作量化。四是公平性。尽量选择与低碳生态发展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的相对性指标,既要确保指标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又要做到指标之间标准、口径统一,符合定量对比评价要求。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上,我们运用综合法、分析法、德尔菲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低碳生态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设计。首先,区分路径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确定备选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之间存在确定线性关系。其次,根据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深入研究各系统的基本要求,筛选出最能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核心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克服指标体系过于复杂,精简性不强的问题。第三,进行专家咨询。就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利用德尔菲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优化。最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剔除现有统计无法获取的指标,删除变异系数较小、区分度不大的指标,同时,通过冗余度检验,消除指标之间的重复,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指标体系的精简性。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3 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特别是要投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最小的成本,获取低碳生态建设最大效益,这些问题靠发展引导性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然无法解决,因为引导性指标体系重在指导建设管理实践,质量评价重在评价结果和水平高低,无法衡量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设计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分析。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绩效考核,主要有五项作用。一是信息反馈。通过绩效评价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建成后的效果、可持续性等进行全面的后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经验和问题教训,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今后的城镇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风险预警。绩效评价是一个发现风险,衡量风险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除对项目成功程度有一个总体描述外,还能对可能影响项目绩效水平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而言,绩效评价能够有效预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矛盾及其倾向性苗头,有利于提前防范和化解。三是过程控制。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监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安全保障、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与预期目标和预定计划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发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思路,制定促进或纠偏措施,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四是发展导向。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总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借助典型的示范引领,可以进一步扩大新型城镇化战略成果,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五是服务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现程度,能够科学反映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小城镇科学发展、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借鉴已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低碳生态小城镇实际,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研究设计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5 结语
本文在系统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借鉴国内外典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及发展评价指标的有关成果,探索构建了具有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等功能和作用的指标体系,相信能够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小城镇作为联接城乡、辐射农村、吸纳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指标研究尚显滞后,其建设管理实践远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提高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重视程度,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以先进科学、系统精准的指标体系为引领,创新指标运用模式,建立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助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 欧阳怀东 等. 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C]. 全国农业标准化研讨会论文集, 2013.
[3] 程炎焱. 我国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4,12.
[4] 周频.湖北省小城镇低碳发展的思路及重要途径[J].当代经济, 2015,3.
[5] 张尧庭.几种选取部分代表性指标的统计方法[J].统计研究,1990,1.
[6]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小城镇 建筑 特点 研究
小城镇地域环境的特点
汉中位于秦岭的南边,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及湖北,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虽然地理位置在陕西南部,但属于长江流域。汉中地区是由秦岭和大巴山组合而成的宽大山地。秦岭是我国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秦巴山地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同时,由于秦巴山地地势高峻,垂直地带性显著,也是我国东部北亚热带山地垂直地带谱系最完整的山地。南坡自下而上分别为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自然景观显著不同。汉江与丹江山间盆地为亚热带气候区,自然、人文景观极似江南地区,“溯沔水西上,沿路渔庄小艇,稻苗方始作花,香气满畦。回首望汉中,相去仅一舍耳。川原间鬯(同畅)风情佳。”①在低山丘陵地区,亦“清流澹沱,稻田夹路。”这一自然地理特点使得秦巴山地地城文化具有浓厚的亚热带地区色彩。
小城镇建筑的特色
1.南郑县黄官古镇之特色
地处汉中市南部的南郑县黄官镇,位于秦岭山脉的南麓,依山顺势修建,气候湿润,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雨量充沛。黄官小镇的最早先民巧妙地利用地形,利用当地材料,建造了风格多样又统一的建筑群落。整个小镇的建筑以民居为主,大多是前街后院,沿街多为商铺,后间用于居住。由于位处河的北岸,所建造的街道和民居,屋面以青瓦干覆为主,建筑的构筑以木架构为主,辅助一定的生土墙和石砌房基等。整个小镇临街的大多数为一层的建筑,建筑物上都有匾额,保存完整的甚少,残存的部分纹理、匾额、门窗以及柱基石皆以吉祥寓意的纹饰为主。村落建筑布局合理,空间尺度紧凑,建筑密度较大。
2.洋县华阳古镇之特色
汉中地区的洋县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山脉的腹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是国宝大熊猫和世界珍稀动物东方红宝石朱q的栖息地,几乎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华阳小镇临水而建,古街道沿河水的走势顺势营造,既有居民互换日用品和生活资料的街道,又有由民居、商铺、庙宇、学校构成的船型村落。建筑以木架构为主,民居沿街的墙面多采用木材构建,节省空间,减轻重量。临街的院落一般都是商铺,后厢房为居住用。在营造时,大多考虑了阳光的朝向、通风、建筑材料选用等因素,因地形的变化而建。建筑用材就地选用河中裸石砌墙,木材做梁、柱子和门窗,屋面用青瓦覆盖,直接架在木质椽子之上,既便于空气的流通,减少潮湿,又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舒适程度。建筑物的采光主要是通过木质的门和窗户,既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又增加建筑的通透性,使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自然融合。
3.宁强县青木川古村落之特色
青木川位于陕西汉中市西南,是距离汉中最远的小镇,是一个被世人所遗忘的偏远小镇。青木川古镇的建筑群落,位于蜿蜒的小河之上,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三部分,整个小镇由会馆、商铺、烟馆、商行以及民居构成。整个小镇最为著名的建筑群落为魏家院子,四合院型的格局,这种庭院式住宅,布局以内院的天井为中心,层层递进。建筑的布局和营造匠心独具,功能分布合理,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宜人的空间尺度,院落设计前半部分为公共区域,有严格的中轴线。正后方有高大的厅房,两边建厢房,正前方建大门,形成有建筑围合的院落。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建了二层,布局结构和底层相仿,前廊后房。建筑在营造时因地势的变化,建筑物不在一个基础平面上,院落通过楼梯和回廊连接,整个院落的布局营造设计合理,空间变化丰富,每个院落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建筑物的窗、门和立柱都做了较为精美的装饰雕刻和彩绘,表现内容多为传统吉祥图案和纹饰,是受巴蜀文化影响。
小城镇构筑技术特点研究
1.穿斗式结构为主建筑特点
小城镇民居建筑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这种营造方式明显和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的结构不同。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用较密集的柱子支撑上部的梁架,承托屋面椽子与望板的擦子直接放在柱头上,柱头之上不设大梁及叠置的梁架,只在柱间使用一些穿枋,以保证柱间的横向联系。②汉中民居普遍采用穿斗式结构,结构相对简单,紧凑稳定易施工。
2.石结构为辅助特点
小城镇的民居使用石料,大多用于民居的基座、柱基、屋面等,只是用于辅助木架构的民居,由于气候湿润潮湿,为了防止木材和墙体受雨水的侵蚀,保护房屋的牢固性,故采用部分石材用在建筑的基部,既增加了承载度又防止了雨水的冲击。柱基形制随建筑和地域的变化,样式繁多,最常见为圆鼓形和方形,有素面的和精美雕刻的,石质以大理石和青石为主。
3.生土建筑特点
民居建筑大量采用的是未经过焙烧,而仅仅经过简单加工的原状土质材料建造。大多民居建筑的墙面采用夯土墙和土坯,在建筑物的上部运用竹编夹泥墙的方式来处理。根据地方的不同生土中加入谷壳、稻草节、石灰等材料,这一方法是传统民居常用的营造手法,就地取材,施工简单,经久耐用。土坯就是利用泥土和模具,进行制式化生产,再通过规律的堆砌和组合,完成墙的围合,节约了劳动强度和时间,在陕南比较常见。
4.区域协调性特点
在营造村落的时候,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进行村落的选址,建筑的营造,创造性地达到建筑和环境的协调,自然对村落的补给,有明显的地域性建筑特点和样式。
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
传统小城镇建筑、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化的建设,新的居民安置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日趋严重。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筑样式单一,建筑材料的滥用,传统小城镇及建筑的破坏,传统营造理念的缺失等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在建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却对自然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如道路的水泥硬化,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建筑样式毫无特点,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教育和美化功能的缺失等。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整体规划和统一建筑样式及风格,还应根据实际地域、气候、生态、人文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属于这一特有地理环境的小城镇建设,尊重传统地域性小城镇营造的技艺和审美特征。
在全球化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汉中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建筑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城镇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其村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居住环境有待改善,城镇建设和规划缺乏地方特色。如何做好小城镇的建设和地域传统建筑的保护、城镇建设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小 结
汉中地域传统城镇村落建设所蕴含的生态保护、人文精神,值得小城镇建设的决策者重视。汉中地区广泛遗存的小城镇建筑给我们今天的小城镇设计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应用、创新、发展汉中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将成为今天小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传统资源保护和现代建设、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的重要课题。汉中传统小城镇建筑的研究为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提供营养,使传统地域性建筑得到延续和再生。
注释:
①陶澍:《蜀日记》,载《小方壶斋与地丛钞》第七帙。
②潘晓博:《陕南汉中地区传统建筑元素解读》,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吴昊:《为中国而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
[3]曾繁仁:《生态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
[4]程文徽:《陕南羌族》,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5]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环境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交通和小城镇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通推动着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制约小城镇的产生和布局,以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小城镇发展是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刺激和影响交通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合理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系统,提高小城镇交通服务水平,是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城镇交通的主要特点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交通特性也不一样。
处于城镇化初期的小城镇,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对交通需求的质量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机动化水平偏低。交通结构中以非机动方式出行占比最大,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压力不明显。
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起步期的小城镇,这一时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加大,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机动车出行比例加大,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小城镇内部交通比较混乱,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小城镇物流和对外交通需求加大。
处于城镇化成熟期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内部交通设施和条件已比较完善,具备一定的交通管理能力。此时,小城镇空间形态向联系密切的都市群模式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带来城际交通会越来越频繁。
3 我国当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小城镇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城镇间的交通规划研究还比较滞后,详细的交通发展规划还没有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交通规划中针对小城镇的分析部分欠缺。对小城镇的分析经常是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小城镇作深入透彻的分析,交通对城镇的影响分析不足。
3.2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交通建设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统筹规划,存在道路功能分类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路网不完善,只重视干路,忽视支路,断头路较多,交通层次不明确,脉络不清晰等问题。
3.3未充分考虑小城镇间的横向交通规划
现阶段我国公路网布局中,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各个镇用直线联接起来,小城镇只保持与作为行政中心城市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各小城镇与行政中心城市的单一经济体系,隔断了各小城镇间的相互经济辐射的通路。各镇间的横向网络交通被阻隔,形不成县际、省际之间的网络交通。
3.4交通管理落后
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3.5未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大多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造成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的破坏,未与其形成和谐自然的融合。
4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服务于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的交通需求,使人人都能共享安全、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4.2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交通规划,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从根源上避免“城市病”。
4.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要通过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小城镇空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着力推进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的发展,使交通布局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和谐宜居的城镇环境。
5 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小城镇交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及规划深度存在差异,相关标准也缺乏统一,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小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笔者认为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等。
5.1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镇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公路网空间格局和道路分级系统,并为每条规划道路提出红线控制指标,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
(1)道路网规划
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道路网空间布局规划和道路分级系统规划,并提出道路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用地率等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所有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确,不仅应提出每条道路的规划行政等级,而且应对道路的技术等级给出明确规划要求,使道路网系统高效、合理、完善,使小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2)道路的选线布置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为行车、建筑群布置、排水、路基稳定等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以便于行人和车辆辨别方向,便于组织和管理道路交通。
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5)道路设施的建设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近远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和组合实施。
(2)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每条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为道路用地的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小城镇道路红线宽度应适度,不提倡“宽马路、大马路”的规划思路,应满足集约高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由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和交通条件配置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以考虑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3)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不同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规划道路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并可针对每类红线宽度推荐典型道路横断面。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换乘,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等措施,使各级道路上的各类交通实体尽量分流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5.2对外交通规划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是城市群,要提高城市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其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连接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对外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根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合理的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与小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联系,保障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且,要特别重视小城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5.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妥善处理好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出行问题,必须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场站、枢纽的统一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预留好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必要条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有效性。
5.4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明确小城镇在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上的政策,以及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等。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充分重视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结合城市主要景点、公园、城市绿地及河流走向,建设有特色的慢行通廊。
5.5停车系统规划
停车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停车供给政策和建筑物配建停车要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及用地规模要求。
目前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小城镇的停车系统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率会逐步提高,在规划中要适当提高停车设施的建设比例,并预留一定的停车设施建设空间。
5.6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空间网络上流动规则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政策性、原则性的建议或具体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上述只是小城镇交通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各个部分还包括更多的子项,在具体的规划制定中,小城镇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侧重,并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6.结语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将是今后城镇化的重要战场。而小城镇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保障。如何合理配置城镇交通系统,妥善处理各小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小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交通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小城镇交通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在规划的方法、标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
[2]曾静康,邹亚华.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J]. 2003(1):8-12.
[3]陈红,李永涛.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方法研究[A].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772-776.
[4]李宗侃. 当前小城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经济市场[J]. 2006(08):167-168
[5]阮金梅、盖春英. 北京市小城镇交通规划编制方法探析[A].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1-7.
关键词:小城镇;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
1.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大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大城市近郊的小城镇因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一般交通条件较好,发展较快,更多地表现出城市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它不仅是大城市向外扩张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担大城市的部分功能,还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特点
目前,一般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包括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层次,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很少。镇区层次,是规划的重点,包括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各项设施规划,涉及面比较广。
近郊小城镇一般位于临近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影响圈内,要承接大城市强大的经济辐射,镇域部分用地均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范围内,或发展与大城市配套的产业,或布局大城市的外迁产业等。
适用于一般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镇区、轻镇域”的规划思路对于近郊小城镇已经很难适用。要更好地促进近郊小城镇的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应该转变规划思路,统筹发展城乡产业和空间布局。
3.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探讨
3.1强化宏观层面战略性研究
小城镇由于其特殊性,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双重矛盾,需要以开放的视野将小城镇置于更大的区域进行多重考量,深入分析小城镇在各个区域层面的角色定位以及和周边城镇的关系,深入理解和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引导与要求,明确其在区域中承担的职能与建设要求。战略研究是小城镇确定城镇性质、职能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小城镇规划内容的充实与完善。
3.2城乡协调发展
这里的城乡协调发展有两层意思:
一是城市和近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为着眼点,立足城市区域的广阔发展视野,充分论证小城镇发展的优劣势,结合城镇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是城镇镇区和镇域协调发展。应当摈弃传统 “镇区”、“镇域”两个层次的规划,而将整个镇域纳入规划范畴,统筹整合镇域各类产业、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3人口估算方法非常规化
近郊小城镇受临近城市的辐射影响较大,区域性的设施建设和产业规模化布局势必为城镇引入大量外来人口,城镇人口计算方法已无法按照一般城镇总体规划确定人口的计算方法进行。需要结合小城镇现状基础,以及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与产业发展趋势来研究人口的适宜规模,以合理安排城镇的各项建设用地和设施配套。同时,考虑到区域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可给人口预测值设置一定变化幅度,提高弹性。
3.4建设用地标准的选取
城市近郊小城镇已经或未来有部分用地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为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在编制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时,建设用地标准宜采用城市标准,包括建设用地分类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在区域内产业的分工协作也会影响到小城镇空间结构的布局,这就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各类功能用地的布局以及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容量、规模和标准方面提出了要求。考虑到区域产业的规模化布局,有些近郊小城镇的四大主要用地中工业用地或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单单就这一小城镇来说,用地比例可能是不合理的,但是将小城镇置于城市区域视野来看是合理的。
3.5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与自身发展兼顾的二、三空间布局
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近郊小城镇与临近的大城市统筹发展,成为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延伸。
小城镇一般农业条件较好,近郊小城镇也不例外,要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近郊小城镇部分用地均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范围内,要将小城镇置于城市区域背景中,依托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平台,合理规划二、三产业布局。
3.6区域设施城乡一体化配置
以城乡统筹为出发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向近郊小城镇的延伸,促进近郊小城镇的设施配套与城市相衔接。
这样,一是可以构筑区域性的设施格局,发挥设施引导作用,创造集聚条件,推进城镇化;二是通过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以适应、引导和推动产业和城镇空间合理布局。
3.7保护环境与城镇发展并重
小城镇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与大自然的亲近。资源与环境是小城镇生存之本。规划中,一要立足于现有的环境资源条件,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区域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空间布局;二应积极引导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地域性循环产业链形成,切实做到“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体等自然资源。
4.淮南市上窑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4.1现状概况
4.1.1区位交通条件
淮南市上窑镇隶属于淮南市大通区,紧邻淮南市东部城区。206国道由东向西横穿全镇,紧密联系上窑镇和淮南市东部城区。新建成使用的淮南市高铁站,部分用地在上窑镇的镇域范围内,高铁的开通为上窑镇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4.1.2旅游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上窑镇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A级旅游区上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境内。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高塘湖、淮河支流和窑河等,水域总面积达1700多公顷。
上窑镇是千年古镇,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历史上陶瓷工业比较发达,为盛唐时期“七大瓷都”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寿州窑遗址就坐落在境内。
4.1.3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淮南市东部城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上窑镇与东部城区联系紧密,未来将起到承接淮南市产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作用。
(2)淮南市高铁站的投入使用,为上窑镇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和相关配套产业。
(3)高塘湖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为上窑镇发展壮大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
4.2规划编制新思路
4.2.1 区域协调的城镇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
规划在详细分析了上窑镇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将上窑镇置于淮南市市域范畴,仔细解读《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淮南市东部新区产城一体化规划(2010-2030)》等上位及相关规划,以“积极接纳淮南市的辐射,密切上窑镇与淮南市东部城区的经济联系”为宗旨,确定上窑镇的城镇性质为:淮南市东部重要门户、宜居服务型的历史文化新市镇,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居住、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商贸服务型重点镇。
规划将上窑镇镇区分为两部分,北侧主中心镇区为上窑镇政治文化中心,服务于上窑山风景区和老城区居民;南侧副中心镇区为高塘湖新区,是淮南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的一部分。
产业规划上,顺应宏观环境的发展,处理好与淮南市东部城区的“双赢”发展的关系。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优质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培育观光型、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第二产业:为淮南市东部产业园区甚至为整个淮南市提供高科技支撑和产业配套;第三产业:结合高铁站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投身淮南市“旅游圈”建设。
4.2.2环境友好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
城镇发展立足自然环境景观,以滨水岸线为纽带,串联起城镇历史文化地段;以206国道和滨湖大道为空间联系轴,主副镇区和谐发展,形成“一轴、两带、两片、七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即206国道发展轴;“两带”即高塘湖、窑河滨水发展带,滨湖大道发展带;“两片”即上窑主镇区、上窑副镇区;“七区”包括主镇区的城镇综合服务区、北部产业集聚区、城镇空间扩展区、居住集聚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副镇区的高塘湖空间扩展区、南部产业集聚区。
“一轴、两带、两片、七区”空间结构,充分依托现有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引导有序发展。 “窑山窑水”相呼应,构成城镇生态与视觉景观的背景和基础。
4.2.3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规划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上窑镇的延伸。
依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镇域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衔接,整合镇域交通功能,协调镇域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建立与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经济高效、迅速畅通的对外交通网络和城镇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形成不同规模、分工明确的多级公共服务系统。按城市标准合理安排文化娱乐、科技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设施,结合实际情况部分新建。给水、电力、电信和燃气管网与淮南市市政管网相衔接。污水以分组团处理为主,就近经主镇区污水处理站或高塘湖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高塘湖。雨水排放采用“分区排水,就近排放”的原则,将雨水就近排入管渠,最终排入水体。
5.0总结
淮南市上窑镇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与一般小城镇相比具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规划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走与城市协调共生、与自然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目标把上窑镇建设成为有充足经济实力、社会环境相互协调、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现代化城镇。
大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技术路径。在编制此类小城镇总体规划时,要更好地转变规划思路,实现规划编制由“城镇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只有从城市层面充分考虑城乡协调发展,为近郊小城镇找到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小城镇总体规划才可以真正成为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查克,谢从朴.小城镇规划的区域观——以马坡镇总体规划为例[J].城镇规划, 2002(4)
[2]洪小燕.城乡一体化视野下近郊型小城镇总体规划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规划师,2006(2)
[4]王艳红.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石基镇总体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5(4)
关键词:小城镇;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5802
1 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术界对小城镇的概念尚无统一定论,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建制镇与乡平级设镇政府,县城关镇是指县级行政机关所在的建制镇;集镇属乡级政府管辖,不设镇政府。国家统计局明确界定了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而在《城市规划法》中确认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但是由于有着城乡混合的多种表现,集镇与小城镇两个概念可以互相代替使用或者相近范畴来处理。
本文中所说的小城镇,泛指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和集镇。
2 小城镇住宅发展分析
小城镇处于“乡首城尾”的地位,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决定了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和聚集效应增强、人口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日益完善,住宅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
从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居民自建住房。小城镇中原有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没有任何规划、布局松散、占地面积大。房屋形式杂乱无章,大多数是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随着城镇化进程,土地资源稀缺,房地产市场逐渐规范化,居民自建房已越来越多受到限制。
(2)公有住房租赁。这种福利分配制度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原有住房制度的核心内容。在1957年基本形成了“高福利、低工资、低租金”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政府或单位作为公有住房建设的主体,建成后的公有住房由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按照职级和家庭人口进行统一分配,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低租金政策,职工享受福利待遇。
(3)单位集资统建房。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规定,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参加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对象,必须限定在本单位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我国,小城镇当地经济发展迟缓、人们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观念想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建房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建房制度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受大众的欢迎。
(4)商品化住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住房供应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和单位不再直接建房,而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住房,通过市场交易为居民提供住房,住房需求层次主要根据购房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来决定。
3 小城镇房地产发展分析
3.1 小城镇房地产存在问题
(1)缺乏科学论证与评估。一般情况下,小城镇房地产开发都不会对拟建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与评估,盲目地规划、设计和施工,导致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甚至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2)建设用地混乱。例如,有些土地没有经过挂牌、招标直接出让给开发商的;有些开发企业与单位共同开发的,对土地的使用权权责不明的等等。这些都会为项目开发完成后带来很多麻烦。
(3)开发水平不高。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数资金实力较弱、开发水平相对较低、经验相对欠缺,明显低于大中城市。有些住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而比较落后。有些住宅甚至连质量都难以保证。
(4)规划管理不到位。在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着随意更改项目规划,自行规划自行设计等严重问题,致使房屋建设杂乱无章。
(5)项目质量差。小城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一般很少按照规范要求委托监理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控制,逃避工程质量监督,影响开发项目的质量。
(6)物业意识缺乏。小城镇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较小,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导致了缺乏物业管理意识。对于小城镇而言,物业管理几乎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小城镇存在着其特有因素,导致了基本没有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协调和管理。
3.2 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1)从前景来看,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逐渐从福利分房的制度中走出来,转变了购房习惯,开始转向商品房。在小城镇中,有绝大多数的人们仍居住在十多年前的单位集资房或者公房内,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已经不能满足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他们都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的潜在要求,这部分人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潜在客户。
(2)政策大力扶持,中央政府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发展观念,小城镇加快发展,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解决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就会增加房地产开发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小城镇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大多数的外出务工人员在积累一定技术、经验和财富后,会选择回乡,就近小城镇内安居乐业,需要为他们提供生产经营和生活的空间。这部分人对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需求。
3.3 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模式
(1)大城市的郊县:
①普通住宅:随着城区内房地产价格猛增,郊区环境改善、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快速交通的方便,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郊县普通住宅。
②别墅区:高品质、高价位的别墅以其环境优美、设计精湛的特点吸引了成功人士的选择。
(2)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比如东部沿海城市,这里小城镇居民生活富裕,经济发达。这些地区已经普遍实现了商品化住宅小区的综合开发。
(3)一般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对于房地产开发处于摸索阶段。根据小城镇居民居住习惯,一般还是主要以7层以下的砖混结构为主,少数商品房开发以框架结构为主的小高层。
3.4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特点
(1)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优点。
①砖混结构的单方造价相对较低。相对于框架和框剪结构的高层住宅来说,由于其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相对较低,砖混结构的住宅造价一般在800元/m2-1200元/m2(不含土地价格)。
②多层砖混结构公摊一般在10%,而高层住宅要达到在20%左右。
③多层住宅物业管理费一般在1元以下,相比较与高层住宅,省去了电梯费及二次加压供水费用等。
④多层住宅的户型设计更为合理,多层一般都采用板式建筑,一个单元两户到三户,能够满足住户的通风采光要求。
从经济效益、居民消费水平来综合考虑,小城镇居民更愿意选择价美物廉的多层砖混结构住宅。
(2)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缺点。
①容积率小。多层住宅占地面积大,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导致了多层住宅已经逐渐不适应城镇建设的步伐。
②使用寿命少。从建筑质量上来讲,一般多层住宅是以砖混结构为主的,相较于高层住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
③抗震性较差。砖混结构住宅是由砖墙支撑和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盖成的住宅。由于建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不同,抗震性能就差于高层住宅。
3.5 小城镇房地产价格趋势
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全国楼市萎靡,房价普遍下跌。那么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趋势是否会受此影响呢?
(1)根据上述市场分析,小城镇房地产目前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故房价不会出现下跌趋势。
(2)从全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动趋势来看,小城镇房价本身远远低于大中城市房价,已无任何下降空间。
(3)随着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应该会稳中有升,不会出现大幅度降价的情况。
(4)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地价不会下降,从而也带动了房价的上升。
根据对一些小城镇房地产价格的调查统计,位置较好地段售价一般在1500元/m2-2500元/m2之间,远低于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水平。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阶段,也是小城镇迅速崛起的时期,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前景。应当认真研究对比,科学论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小城镇房地产市场,有计划、有方向、有步骤地进行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以促进小城镇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欣.城镇房地产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常广庶.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覃建芒.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管理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4,(3).
[4]孔庆平.浅析目前县城商品房价格走向[J].中国房地产信息网,1997,(6).
[5]陈佳骆,孙蕴山,汪文雄.小城镇住宅建设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摘要: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给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信息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积极应对,做出合理的战略选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具有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等特征。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大大缩短,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前提。农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我国技术落后、效益和效率均低下的小农经济形成强烈冲击,促进土地的相对集中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在农业生产方面扬长避短,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业现代化投入资金来源是努力目标。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增强自身实力的需要。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享受WT0成员无歧视贸易待遇,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获得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规范“渠道”。总之,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更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因此,我国应在技术、制度、观念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积极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适合其特性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更新观念:农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一变天地宽,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人才可以引进人才,没有项目可以引进项目。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积极地适应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农村才能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只有用新观念去开拓农村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农村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变农民观念,第一,应强化其发展意识和开放意识,让其真正认识到结构调整的好处和意义。通过学习、培训,让农民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农民外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第二,示范引路,榜样带动。农民普遍具有“人家不怕死,咱也不怕埋”的从众心理,同时还有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求实惠意识,所以要善于利用农民的这些心理特点,积极培养种植和养殖方面的骨干群体,让他们先干起来,做出示范,干出成效,让农民为之心动,使大家跟着学、跟着富,造成星火燎原之势。第三,基层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在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千方百计地为农民找项目、筹资金,为农民做好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农民学技术、学本领,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致富能力,因地制宜地找出适合本地和自身特点的致富门路。
二、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智力支撑
实践表明,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飞跃,有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这样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应该在体制、指导思想、人才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1.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同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立项制度、科研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科技活动效率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生态农业作为导向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根据我国国情,农业发展要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举的技术道路,重点研究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不断提高常规农业技术的科技内涵和组装配套程度,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同时要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形成高效利用的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3.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能否加速造就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市场、中介服务等形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通过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专业培训、职业高中、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队伍;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
4.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和国际合作来支撑。要充分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投人为主导、社会投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人体系。各级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还要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和人才交流,努力吸收和引进国外农业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探索我国农业技术、产品、设备出口的新途径。并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留居海外的农业科技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效力。
三、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保障
根据我国国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比农业科技创新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二项:一是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在内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创新,其核心是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中国农村存在六种农地制度安排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农户经营加“大稳定、,小调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被中等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第二种类型是“两田制”。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一些农户因此愿意放弃部分或全部土地。当地政府将“口粮田”以外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招租。与第一种类型一样,农户对其所拥有的地块的权利缺乏稳定的预期。第三种类型是以苏南为代表的机械化集体耕作方式,这一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模糊了农户与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第四种类型是“生不增、死不减”制度。这种制度目前已在贵州全省推广,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耕地承包期五十年不变,非耕地承包期六十年不变。是在集体所有制下最具个人化特征的农地制度。第五种类型是以温州为代表,土地调整微乎其微,但土地租赁市场非常活跃,土地集中程度不亚于苏南地区。第六种类型是以广东南海县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制。在土地股份制下,每个农户拥有一定的集体土地的股份,但此股份并不具体对应某一相应的地块。这样,集体所有的土地又被量化到该集体每个人名下,但量化到个人之后并没有对经营规模的扩大形成约束,因为集体可以将土地统一发包给当地或外地的农民。土地股份制是解决土地的法律所有与土地的占有和经营之间矛盾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尝试。
从理论上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了社区内土地的所有权,他们便同时拥有了对农地制度的决定权,国家对地权任何形式的干预都与宪法对土地集体所有制相背。国家政策只能给农民一定的经济和行政引导,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促使农地制度朝某个方向发展,而不应是对农地制度的直接干预。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农地制度的改革,应弱化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强化承包权。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使用权是农民以合同契约形式取得的一种财产权,在合同有效期内为农民所占有、经营、使用,其产品为农民所支配,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继承、再租赁、赠予、拍卖、抵押、人股。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长度、广度、独立性确定性上得到保障,使承包权具有“准个人所有制”性质。土地产权问题处理好了,土地的流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在条块利益分割的格局中,农民成为人口最多、但对改革决策的影响最弱的社会阶层。近几年来,以“公司十农户”为代表的各类农村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不少,但真正能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的几乎没有。最近几年农业改革一直难以深化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国政府必须摈弃“叶公好龙”的心态,积极培植各种类型的农民经济组织,不要害怕农户组织起来后,会形成代表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
能与政府对上话的压力集团。
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倍增器,成为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关键。然而,信息产业在自身倔起和迅猛扩张的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对其他产业产生强力渗透、改造和推动作用。包括农业在内的任何其他产业都可以享受信息革命的成果,通过信息化改造,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整个经济系统在生产、经营、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积极建设信息高速通道,为利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
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在软件建设上。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信息员,建立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基本完成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和农业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并着手建立起农村经济、农业政策法规、当地自然资源、种子种苗、农药及病虫防治、农业气象、土壤、生态环境、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等数据库,主要农作物模式化栽培和畜禽饲养科学化的专家系统,以及农产品网上销售服务系统,以农业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五、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平台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门不可能独立于农村其他经济部门之外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论文摘 要 便捷交通激活县域经济,本文基于和谐视角对交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1前言
东明县地理区位比较重要,但目前东明县路网建设还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公路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矛盾相对还比较突出;道路运输结构不尽合理,运输效率和质量不高;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在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创造良好运输条件、实现与京津等地的有机衔接上有待加强和提高。
2交通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担负着千百种原燃材料的运输供应,形形商品的交换,成为各行业生产、流通的不可或缺的链条。路通了,车可以到田头,种菜不愁销,还能卖出好价钱。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桥畅通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兴业。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距离。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给陆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催生了一条条公路经济带。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国道贯穿境内,高速公路、县乡一级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车流川流不息,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桥梁、渡口是交通的纽带和公路的延伸。一条路一条经济走廊。交通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蔬菜、粮食、畜禽等一大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应运而生。
3交通路网建设的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面临国内国际市场日益增强的辐射力和冲击波,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结合当前交通建设发展实际,就如何科学统筹交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定位思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工作的根本要求。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看,总体而言是区位优势的拉动辐射效应不明显。从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看,公路易发事故路段的安全防治、危桥危涵的改造、紧急突发事故抢险救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资质审核检验和运输安全等方面有待加强;公交运营线路数量、通达深度还不能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要;出租运营车辆标识不一,良莠皆存,不规范、不统一、不满意的矛盾还相对存在。做好群众“出行放心、出行满意”的工作任务还很重。
4立足路网布局与县域经济的有机衔接
4.1正确认识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超前发展交通事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形象标志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而城镇化的发展与交通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纵观东明发展历史,交通条件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城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众多历史名镇,皆按交通建设沿线分布。而现代城镇建设要走集约发展、集中建设的道路,择优发展重点乡镇是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进程将使一些重要乡镇所在地得到强化和发展,随着交通通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城镇化建设也必将做出新的调整,也必将推动我县产业积聚区、主导产业和社会工程的加速发展。
4.2县域经济发展与路网功能的重新定位
县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路网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是布局规划的关键问题所在,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国省、县乡道路行政等级划分的模式,依据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新予以定位。从当前县域经济交通路网功能展现看,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主干网,用于连接县域内外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技术等级主要是二、三级路组成;第二层次为次干网,用于连通县与县及县与各乡镇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三、四级路;第三层次为一般网,用于连通县域各乡镇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由农村公路组成。从这个角度看,优先发展主干网,强化发展次干网,连通改善一般网,就能使有限的交通建设资金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适当调整农村路网结构
考虑县、乡村发展和土地整理及新农村规划,建议调整路网规划或给予在建设中进行置换变更的政策余地。加强养护管理,延缓使用年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十分必要。为提高道路品位,弘扬交通文化,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须注重把历史、文化和景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提升道路的人文品位和文化气息上做文章,对每一条公路周边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底蕴和特色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使公路文化成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4.4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路网建设
干线交通是区域间联系的纽带,地方道路则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城市道路则是城市运行的载体,三者结合构成了“大交通”的概念,大交通可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还可以影响一个区域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甚至可诞生一个城镇。交通上不去,经济就无法发展,由此而言,发展“大交通”势在必行,在谋划上是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建设纵深,沟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二是建设枢纽,实现物流集散,三是建设走廊,解决瓶颈,改善能源运输通道。
4.5加快相关城镇过境道路改造升级的步伐
在路网建设中重点发展县域的主、次干线公路项目(县道、乡道)。村村通道路大多为沿干线公路呈“鱼刺”状形式,而乡道建设标准又过低,起不到乡镇区域内的干线或分解国道线路压力的作用,建议下阶段路网建设以县道改造升级、乡道(次干线)、专业道路(矿山道路、粮食产区路、果品蔬菜产区路、红色旅游路)建设为主。在县域农村形成主干、次干、专业路、村村通,高中低等级配置,车辆择路而行,路网车流密度均匀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聪林,朱霞.小城镇交通规划问题与对策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5年01期.
[关键词]城镇化; 宅基地;整理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70-01
1 前言
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而农村人口的减少将加剧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问题1。在 2013年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要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宅基地变为可以利用的土地。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加快使得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势在必行,城镇化与农村宅基地整理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农村宅基地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已有大量关于农村宅基地的专项研究,如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问题和原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开发复垦,宅基地立法等,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农村宅基地整理与城镇化之间的联系,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农村宅基地整理对城镇化的影响
郭湘(2011)以湖南丘陵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为研究对象,认为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4。欧阳安蛟(2010)认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量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量相挂钩的政策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土地使用管理工作不重视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管理,导致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比较滞后,并且严重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的推进,从而成为制约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量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量相挂钩政策落实的障碍5。郭淑红(2011)认为,三亚市土地后备资源稀缺,人地关系相当紧张,而当前农村宅基地因得不到有效利用形成了“空心村”,开发整理的潜力巨大;随着三亚市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的开发整理,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才能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进而满足三亚市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生态化的需要6。沈兵明(2001)认为通过对“空心村”的改造,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充分利用和盘活存量的宅基地。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手段,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取得用地折抵指标,以达到耕地动态平衡,从而使得异地开发建设成为可能,推动城镇化建设7。
3 城镇化对农村宅基地整理的作用
宋亚亭,黄翔(2010)的研究认为,快速城镇化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从而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引起了农村的“空心化” 现象8。程广超和钱大胜(2010)的研究指出,农村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民宅基地的闲置和废弃,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前提。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很多人在搬入小城镇居住以后,由于传统观念和私有财产意识,仍旧保留农村宅基地和房屋,并没有拆除旧房子或改造旧宅基地,造成两栖占地现象9。由于我国“地随房走”的农村宅基地权属规定,在农村房屋没有拆除的情况下,即使房屋的所有人已经在城镇安家和落户,仍享有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村宅基地被视为个人私有财产,即使闲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收回。大量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
4 城镇化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相互作用
陈美球和吴次芳(1999)综合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整理与乡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对乡村城镇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村宅基地分散、零乱,使得基础设施耗资巨大,并且资金利用效益低下,社会福利投资被分散,使得乡村城镇化相对滞后于非农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宅基地布局松散,人均面积大,生活基础设施投资高;二是农村宅基地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不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三是农村房屋质量差,结构老化,环境比较恶劣,造成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弱化;四是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重合,不利于农村居民点的功能分区。因此,要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促使人口与产业的集中,实现乡村的城镇化,就必须改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现状,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以优化土地配置。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宅基地理是促进农村宅基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增强乡村城镇化内在动力的需要;第二,农村宅基地整理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客观需要;第四,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减轻中心城镇人口压力和引导乡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第五,农村宅基地整理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条件10。李宪文等(2004)通过计量模型来测算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整理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估算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域,农村人口减少量大,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大;因此,东部和中部村庄宅基地整理潜力大,而西部的整理潜力较小11。
5 结语
可以看出,农村宅基地整理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对宅基地整理与城镇化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首先,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的开发整理,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才能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进而满足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其次,快速城镇化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从而促进了农村宅基地整理,大量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最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对乡村城镇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宅基地理是促进农村宅基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城镇化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彼此间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不可分离。要想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或者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
否则很难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丹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研究[D].农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生论文,2013:1
[2]费明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综合利用与规划研究――以泗县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8
[3]侯清香.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问题之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4)
[4]郭湘.湖南山丘区农村宅基地整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5]欧阳安蛟.基于城市规划及规划实施的地价动态模拟研究[J].城市规划.2010(04)
[6]郭淑红.三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城镇化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01)
[7]沈兵明.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与实践――一以舟山市小沙镇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1(11)
[8]宋亚亭,黄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问题探究[J].山西建筑.2010(3)
[9]程广胜,钱大超.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业经济.2010(10)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内涵 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的把握,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由城乡统筹能力、城乡一体水平、产城互动成效、节约集约发展、生态宜居建设、共享发展成果6个方面36个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的方法
根据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经咨询专家后,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横向比较评价方法
1.计算评价指标得分。
Yij=Qi×[60%+(Xij实测值-Xi平均值)/(Xi最大值-Xi平均值)×40%]
上式中Yi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得分;Xij实测值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的实际值;Xi平均值为i评价样本总体的平均值;Xi最大值为i评价样本总体的最大值;i=1,2,3,……m,m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个数;j=1,2,3,……n,n为评价样本的个数。
2.计算总得分。计算公式为:Yj=∑Yij。式中Yi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得分;Y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的总得分。计算的最终结果是达到评价总体的平均水平的评价指标可得到权重的60%,最大值可得到权重的100%。例如在一个省的各市评价中,一个城市所有的指标全部最大。
3.发展水平得分排序。根据计算的总得分,对评价总体的样本个体进行排序。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纵向评价方法
1.计算各项评价指标发展指数。当指标值Xi为正指标时,指标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Zi=Xki/Xmi×100%;当指标值Xi为逆指标时,指标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Zi=Xmi/Xki×100%。其中:Zi为第i个指标的发展指数,Xki为第i个指标的报告期实际值,Xmi为第i指标的基期实际值。
2.计算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即将每项指标的单位指数乘以相应的权数加总。计算公式为:Y=∑ZiQi,其中:Zi为第i个指标的发展指数,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综合指数超过100,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进步,指数越高,说明进度越大;综合指数小于100,说明新型城镇化退步。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采集
采集评价指标的数据为河南省2007-2012年各年全省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统计年鉴》。
(二)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统筹能力稳步增强,但仍较薄弱。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统筹能力稳步增强,发展速度呈现逐年加快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统筹能力的提高和从业人员从农业向非农转移力度的加大。同时,河南整体统筹能力仍较薄弱。2012年,区(市)与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达5955元;人均财政支出差距达1452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五年只提高0.14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水平总体提高,但滞后于城乡统筹能力的发展。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一体水平除2009年比上年退步外,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均比上年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发展指数比城乡统筹能力发展指数低,城乡一体化水平滞后于城乡统筹能力的提高。
产城互动每年都有进步,但发展速度呈现逐年放缓态势。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城互动取得成效。由于城镇相比农村具有资本技术、交通运输、居住条件、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规模以上工业中产业园区所占比重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但近年来,河南产城互动的发展速度呈现逐年放缓态势。
节约集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投资边际效率下降。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注重节约资源,包括土地、能源等,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发展指数每年均大于100,年均发展指数为104.7。从各评价指标看,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吨能耗产出GDP和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均有明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但万元投资新增GDP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投资边际效率在下降。
生态宜居建设取得进步,但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的满意度仍不高。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生态宜居建设发展指数年均发展指数为104.7。城市公交车辆的配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但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的满意度仍不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未破除,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进城落户、城乡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党的十七大以来,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未根本改变。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河南工业化率为43.9%,但人口城镇化为59.6%。2012年,河南人口就业非农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之比为1.27。根据“经济发展模型”,非农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之比大于1.2,所以,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就业非农业化土地的城市化速度。
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提高的建议
(一)树立新型城镇化意识,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规划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做到“四规合一”,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谐统一。进一步加强投资和财政支出的城乡统筹力度。调整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消除城镇化的“形象工程”误区,树立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工程”的现念;坚持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发挥城镇规模集聚效应,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医疗、就业、住房和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统筹体系,促进人口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流动。
(二)破除城镇化推进的制度障碍,解决产城互动发展速度放缓和投资效率下降问题
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土地存量,节约用地,降低用地成本。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形成与户籍相分离、责权利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奠定制度基础。要继续强化工业、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型产业经济,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同时,根据市区小城镇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提高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满意度,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常态化和激励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环境执法部门要做到的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加大公众参与度,开通环境质量举报热线,形成执法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联动机制,共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
(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发展滞后和共享发展成果差距扩大的问题
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加强保障房建设,为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安家提供基本条件;提高农民工社保水平和覆盖面,减少其在城市落户生活的后顾之忧;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财政保障,使其与市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抓好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改革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积极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同时,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将城镇建设资源的配置权、管理权以商品方式转让给民间,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城镇基础设施,使民间成为小城镇建设、投资和消费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鲁鹏.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
1.1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均衡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是一个整体,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个的经济体,金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现象,只有不断地通过在供给中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
1.2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农户和企业发展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催进其可持续发展;开发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品种和服务,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控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3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为农村金融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担保机制,为贷款发展农村经济扫除障碍。
1.4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性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作用,同时要重视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放宽市场准入提交,杜绝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2农村金融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2.1农村金融促进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信贷的支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用获取到的资金发展起了自己的业务。随着规模和业务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适应市场化和国家化的需要,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带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金融的支持。
2.2农村金融带动了农村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三农”的开展过程中,引进农业所需要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用设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术人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将给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农村金融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农民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扩大生产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的来源就依靠农村金融来解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仅仅满足于以往的贷款和还款业务,更加倾向于更丰富和方便的服务,比如: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村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3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和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雅丽.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娄迎春.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李世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及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 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 1. 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孤岛,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触角伸向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空前加大.
这些发展特征使得生态问题从以前人们认知的城市或乡村个体的局部问题拓展到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此时,不是一个城市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就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二流的 区域环境孕育不出一流的城市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统筹城市、乡村和生态空间协同共进.
2. 2生态规划必须同时满足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需要
2. 2. 1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仍然要贯彻此精神(3].我国 城市化、工业化才处于中期阶段的前期,在今后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要务,限 制经济发展的生态规划是不合时宜的,也是难以落 实的. 2. 2. 2保护特珠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空间
目前,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的控制角色逐渐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更加强大,此时生态规划必须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传统区域、城市规划在生态方面的缺陷
受工业化时期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影响过多,我国传统规划体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或者是以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并且主要以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以发展为重的规划方案在地方政府还是具有一定执行力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偏重发展的规划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生态规划在空间的落实情况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被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牵着鼻子走,为了总体规划内容的完整性,所做的生态专项规划也只是“有名无实”的附属品.甚至很多规划中,总体的城镇建设扩张、产业布局方案已经形成定论,要生态规划从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来为总方案提供支撑.另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傲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区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但是由于其对发展的限制,勾画的完美图景根本得不到实现.
4自然生态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过于理想化
所谓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规划川.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对乡村景观、农业用地和生态空间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之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正成为威胁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提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的地位,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反规划”将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4J
可以看出,“反(逆)规划”类似于空间管制,主要是针对生态战略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进行控制,这种偏重于生态保护的初衷会使得实践中出现管制与发展的矛盾.其结果要么是给发展戴上“紧箍咒”,要么是“生态优先”根本无从落实.
另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而是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规划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次序,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仍然是主流,生态规划又与城市规划相脱节,因此缺乏实际效力,致使美好的生态规划图景终成空.
5与空间管治相结合—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出路
不管是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传统城市规划还是“自然优先”的“反规划”都是一种极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只是其发展方式是节约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在这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人诊释,只是由于其规划目标体系太过庞杂,从学科体系、资料收集、规划人员出发的知识结构等都远远超出了“生态规划”所能达到的境地,以至于在城乡空间难以落实.
但是,如果精深的生态专项规划和广博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融合为相互反馈和协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各自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态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味保护,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设发展规划,考虑生态的需求),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有学者探索和研究[[n.笔者通过对规划的实践总结,结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空间管治是城乡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的重要结合点,解决空间管治(其实质是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的意志体现)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各自为政的病疾,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5. 1规划原则
5.1.1整体性原则
从保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要求出发,统筹城乡空间生态保护区体系,融城郊绿化、田野景观、生态用地于一体,构筑大地园林景观.芒福德特别强调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对城市生存的重要性,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61.
5. 1. 2重要的生态资源首要保护原则
虽然这种方法提倡生态优化发展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进行,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生态战略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还是要强制性保护的.
5.1.3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发展初期};.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来看,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像《增长的极限》中悲观地主张“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增长(零增长)”;也不能像《没有极限的增长》中过度乐观,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s].因此,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除了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还应该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1.4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总的空间管治框架下,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城乡空间自然斑块、廊道、网络、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尽可能通过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将相邻保护区连接起来,在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防止生境破碎化,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的方法—经济敏感性和生态敏感性盛加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植被、水 系、坡度、高程、农田等自然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 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等级, 赋予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自然生态敏感区划.生态敏感性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保护,不适合经济开发建设.
经济敏感性的实质是对投人产出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经济投资、资源占用的条件下,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敏感性愈强的地区开发的潜力愈大.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一般可以选择经济实力基础、产业基础、城镇建设基础、交通区位条件等因子,分级赋值,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分区和经济敏感分区(发展潜力分区)协调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建设、产业空间的协调,结合一般的生态目标(生态总量平衡、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建设空间隔离带等)进行总体空间管治规划.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再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5. 3生态规划与空间管治相融合的编制步骤
这种融合不是把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简单地归拢在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仍然是分工明确的工作组,只是他们对各专项的分析、评价、方案是要相互反馈和循环前进的.
5. 3. 1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翔实的资料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演替过程分析等工作的关键,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十年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实际规划中,经济发展资料往往比较充裕,而自然生态资料显得匾乏和不成系统.因此,生态调查往往需要反复的补充调查(调查目的逐渐明晰,需要的资料逐渐具体化),需要书面资料搜集、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当地高校相关研究所座谈、当地居民调查等多种途径.
5. 3. 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对区域内生态演替过程分析、重要生态资源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等,以了解和认识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该过程为区域重要生态资源强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空间管治提供参考、也是最终的城乡空间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5. 3. 3经济分析
主要是经济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哪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最大、投资回报率较高,不仅能使经济 发展相对集中(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高投人、高消耗、 低回报的随意建设与开发),又能使经济集中在效率 制高点.如前面所述,经济分析如同生态敏感分析一 样选取一定的指标,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区 域经济敏感分区图,为空间管治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5. 3. 4空间管治区划
主要是结合生态敏感分区与经济敏感分区,作出城乡空间总体管治分区.其中在生态分析与评价步骤中确认的重要生态资源,在这里要首先强制性作为生态保护空间.
5. 3. 5生态规划
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之下(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简单的服从于发展,空间管治本身已经充分结合了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敏感分区),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设想.
5.3.6融入区域、城市规划
从前面可以看出,生态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其灵魂已经融人了区域、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空间是相互反馈和协调的,在最后把规划成果(也是表现形式)融人总体规划中,完善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便于城市管理者执行(图1).
5. 4城乡空间生态规划落实的政策引领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对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创新现有的规划实施体系,针对性地建立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使生态规划实效得以保障[2].本文所提倡的以空间管治为结合点,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引领全区域不同行政主体、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5. 4. 1政绩考核差别化
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至上”,如果继续如此,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行政主体都在大搞工业,形成遍地开花式的污染;从全区域城乡空间高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也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同功能定位的行政单元其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有所不同.
5.4.2生态环境准入门槛差别化
根据不同空间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意向,通过规定性政策限制和税收差别引导两种方式,实行差别化的生态准人门槛.
5.4.3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因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需要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