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09:0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国语学院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外语学院 翻译 学科建设
一、美国的“学院”的表达方式
美国的大学一般不设置专门的外语学院,外语专业教育多设在文学院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一般由College负责本科教育,如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由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负责,下面再设若干系(Department)。由“Faculty”或“School”负责研究生教育,如“Faculty of Medic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耶鲁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由专门的耶鲁学院(Yale College)负责,研究生教育也是由“Faculty”或“School”承担。也有把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的,如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院(School)就兼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两大功能。语言专业隶属于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
二、 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外语学院”的译名
同美国一样,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外语学院,由文学院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负责外语教育。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院用的是Faculty或School ,其人文暨社会科学学院的英文名是Faculty of Arts & Social Sciences,下面设有英文系(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南洋理工大学在College下面设School,在School下又设有Department,如在College of Humanities, Arts, & Social Sciences下设School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在下面再设English Department。
台湾比较著名的大学,如、台湾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几乎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外语学院。几乎所有的二级学院都用College。负责外语教育的系设在文学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或人文社会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如台湾清华大学的外国语文学系(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就隶属于人文社会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少数大学,如中国文化大学,设有外国语文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下设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和韩国语系。在台湾,外语学院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政治大学外语学院的College of Languages、东吴大学外国语学院的School of Foreign Langugaes and Literatures。
在二级单位分类上台湾一般不叫教学单位,而叫学术单位,体现了科学教研在大学的地位以及对学术研究的重视。
香港的大学用Faculty和School而不是用College、Department来指院和系。英文系(School of English)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设在文学院(Faculty of Arts)。香港科技大学的做法又有区别:用School和Department来指院和系。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英译是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下设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澳门的情况与香港相同。澳门大学文学院(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设有英语系(The English Department)。澳门理工学院下面的学术单位称为School(其中文网站上用 “学校”一词相对应),如School of Languages & Translation。
三、中国大陆“外语学院”的译名
中国大陆的高等外语教育是全世界最大的外语教育,有五百多所高校开设了外语专业,其中相当部分将过去的系更名为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既有独立设置的外语学院(部分已经升格为外国语大学),也有作为二级单位的外语学院;既有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外语学院,也有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外语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大陆“外语学院”的英译名称既显得百花齐放,又显得混乱不堪。
据笔者研究,中国大陆“外语学院”分为独立的一级学院和大学或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两种形式。独立的一级外语学院的英译名形式有:
(一) 译为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采取该译法的一般为专业、独立的外语学院,如四川外语学院原来的英文翻译是Sichuan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黑龙江民办高等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英文翻译是Harbin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有的外国语专修学院也采用此类似的译名,如南京钟山外国语专修学院译为Nanjing Zhongshan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但不少职业外语学院可能以为加上“职业”二字掉价,索性去掉,如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就翻译成Shijiazhuang Foreign Languahges Institute。但也有例外,如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就翻译成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二) 译为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使用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的外语学院,主要是一些办学历史比较悠久、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一级学院,如四川外语学院现在的英文译名是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西安外语学院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外国语大学也使用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如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但有的职业学院的名称也用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如重庆应用外国语专修学院的译名是China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三) 译为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采用该译名的外语学院一般办学历史比较悠久、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一级学院,如大连外国语学院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外国语学院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四) 译为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天津外国语学院的译名是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北京外国语大学也采用了这一译法,译为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二级外语学院的英译名形式有:
(五) 译为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译名是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不少外语学院不用of结构,而用Foreign Language College,如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或用其变体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如果涉及的外语语种不止一个,则用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如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译名亦是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有的译名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如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的译名是Shaoxing Yuexiu Foreign Langua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还有加定冠词的,如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译名为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它虽然下设英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和西班牙语六个系,但其译名却没有按一般的理解在Language后面加上表复数的词缀S,而是依然采用单数形式。
(六)译为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均翻译成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七)译为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用的就是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八)译为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用Literature的复数,在英语中加了Literatures,译为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北京师范大学也用了同一译名,但中文却不同,叫做“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九) 译为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采用此译名。译名相同而中文名字可能不同,在浙江大学叫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叫“国际关系学院”。
(十) 译为School (College)of Foreign Studies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黄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用的就是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采用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而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则是用的变体形式:Foreign Studies College。
(十一)译为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等译为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有的外语学院则加了一个定冠词,如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这一译名还有若干变体,如中国计量学院外语学院Foreign Language School、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十二)译为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译名中的Language和Literature两个单词用的就是单数。
(十三) 译为Languages School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英文译名是:The Languages School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十四) 译为Faculty of Foreign (International)Studies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译名是Faculty of Foreign Studies,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译为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四、“外语学院”英译名引发的思考
“外语学院”众多的英译名中,不少的译名是深入研究和匠心独运的结果,准确反映了学院的定位和特色。但是毋庸讳言,译名过多就必然会显得非常杂、乱,区区四个字就搞出了几十种不同的译名,缺乏统一、规范!译名五花八门,国内同行尚且感觉到雾里看花,国外同行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在从事外语教育。
笔者认为,造成“外语学院”设置泛滥及译名失范的主要原因是:
(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高校的扩招推动了外语热
但是,由于国家对外语学院、尤其是二级外语学院的设置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必要的制约机制,很多本身还戴着学院帽子的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在下面再设包括“外语学院”在内的若干二级学院,导致“外语学院”的帽子满天飞。
(二) 各个大学(学院)争抢外语热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纷纷将一级外语学院升格为大学,系升格为外语学院,教研室升格为系,而且还冒出了一大批民办外语学院。有的外语学院确实名副其实,但鱼龙混杂、名不副实的也不少,多数外语学院只有一两个专业(语种)。
(三) 在翻译上看似各有特色,实则大同而小异
无非是反复在university、college、school、foreign、international、studies等几个单词上做文章。
有的翻译故意模糊了中文和英语的区别,有意突破学院和大学之间的界限,于是有的学院自我提升为大学,只有一个专业的系提升为学院。好像不改成University、提升为college、school和faculty就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其实是实力不够强、自信心缺乏的表现。Studies的使用太滥,仿佛一夜之间中国到处都在研究国际关系或者跨文化的机构,而对培养人文精神至关重要的文学、人文却在译名中没有反映,这已是中文“外语学院”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Foreign Language(s) School与目前四处开花的外国语学校的翻译重名,很有可能让老外搞不清楚究竟是中学还是大学。
(四) 学科建设上很尴尬
外国语言文学是从属于文学的二级学科,这样一来,不少的外语学院在博士、硕士点的建设上遇到尴尬,因为其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在一级学科之下。论实力,外语学院普遍不是文学院的对手;论学科,外语是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在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发展前景不够光明。
(五)外语界重视不够
也许认为“外语学院”的翻译与译名的规范是小儿科,根本不值得讨论;也许认为“外语学院”的翻译对外语界来说易如反掌,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外语界对这四个字的内涵研究不够,特别是译名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
五、“外语学院”译名引发的思考
针对“外语学院”设置及其译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与建议:
(一) 正本清源,还外语学院本来面目
国家主管部门应明确各级各类外语学院设置的条件,坚决克服贪大求全的毛病。同时应认真分析我国外语类院校学科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及时有力地对外语学院的设置进行规范和调整(贾德忠,2002:32)。原则上一般本科学院下面不再设外语学院,设外语系就可以了。大学下面可以设外语学院(根据情况也可叫“外文学院”或“外国语文学院”)。参照国际惯例规范外语学院的英译名,建议只开办本科生教育的外语学院用College,而开办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院用“Faculty”或“School”。
(二)分门别类,理顺外语学院设置
外语学院首先是作为学术单位(Academics)存在,必然注重学术性与研究性,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单位或教学部门。在学科设置在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外语学科独立设置,如教学型大学,或者放在一级学科文学之下与文学院合并,如研究型大学,目的是整合学术资源和发挥学科整体优势。
(三) 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不单单姓“外语”,而是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蓄水池。外语学院必须强调语言与专业的“融合”(石云龙,2007:108),培养出外语功底好、人文修养佳(马登阁,2004:81),知识面宽、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黄源深,2001:9)。这些人才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陈新仁、许钧,2003:2)。为此必须整合学术资源,学院内部加强不同语种专业之间的沟通、对外促进外语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交融,积极向人文学科、甚至理工科的相关领域拓展与交叉和渗透(胡文仲,孙有中:2006:243)。如北大外国语学院不但有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而且有其他人文学科相交叉的专业,关注与社会科学的互动,包括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甚至还关注与科学技术的互动,使学科建设与时代同步(君扬、程华,2006)。
(四)明确办学类型,突出办出特色
除了专门的外语学院(大学),我国的高等外语教育从学校类型看分属于综合类、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师范类和高职教育类大学。不同的外语学院须明确办学类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使办学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所外语学院的定位应该不同:有的是研究型的,有的是实用研究型的,还有的是纯实用型人才的。多元互补的格局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各方面的外语人才。国内几所著名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启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School of English & International Studies)旨在培养全球化时代我国急需的英语教育、翻译、外交、国际新闻与传播以及涉外法律等领域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强调以精英教育理念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以人文意识进行学科建设(钟美荪,2006:254)。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College of English)充分利用本院内教师多学科的专业背景,为学生开设了涉及哲学、神话与宗教、英美文学、艺术鉴赏、西方文化史、中西文化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西方电影文化等众多领域的极具人文内涵的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许钧.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与内涵――调查与分析[J]. 外语界,2003(04).
[2]胡文仲,孙有中.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05).
[3]黄源深. 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 外语界,2001(01).
[4]贾德忠. 我国外语院校学科结构亟待进行战略性调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0).
[5]马登阁. 进一步贯彻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4) .
[6]君扬,程华. 院长系列访谈――对话北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2006-4-18.
[7]石云龙. 新形势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 江苏高教 ,2007(01).
[8]钟美荪. 以精英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05).
韩语等级考试各城市考点是:
1、北京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北京大学第四教学楼东侧二层。
2、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外考试中心,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410号。
3、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考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考试中心一楼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
4、大连外国语学院考试中心,大连市中山区延安路94号和大连外国语学院老校区机关楼1楼。
5、天津外国语学院,河西区马场道117号天津外国语学院考试中心。
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109室和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7、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新锡路8号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问题;对策
引言
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项目中的国内高校要和国外高校签订学生交流协议,国内外高校要互相派遣优秀的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学习,学生在修满学分后要回到自己学校,学校要根据学生取得的成绩单、学习的课程以及其他信息来进行学分的转换,学分转换工作与学生回国后的学业有直接关系。
一、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现状
近几年留学生越来越多,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虽然在国际交流学分转换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很多国家的高等院校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学分转换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韩国的“学分银行”体系以及加拿大的学分转移制度等众多成功的学分转换例子都为我国的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工作提供了借鉴。
二、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高校内部的相关机制不完善
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中有较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项目要多个学校部门共同工作,高校内部缺乏完善的机制会造成项目沟通信息的交流困难、项目运行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学生的出国时间、交换任务以及交换时间等重要环节学校教育部都不能及时地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交流院校的管理模式不同
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本科生国际交流,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度是“完全学分制”而我国的高等院校还不能实行这样的学分制度,部分学年学分制的学生整学期出国时,一般学分都是整学期替换的而不是实行单门课程的替换,学生毕业时不用在教务系统进行学分转换和审核,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毕业成绩会由国内成绩和国外成绩两个部分组成。
二、解决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问题的措施
(一)制定相关的国际交流文件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就制定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文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由总则、出国(境)类别、申请者条件、管理体制、出国(境)申请、审批及手续办理、出国(境)前管理、国(境)外管理、返校后管理和附则等多个部分组成,文件中涉及了多个关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的学生要进行出国交流活动的很多注意事项,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文件来了解与国际交流项目的相关事宜。《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管理办法(试行)》这个文件包含了总则,资助对象、范围,申请条件,资助内容,评审程序及资助金发放和负责等多个组成部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管理办法(试行)》这个文件的出台则为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家庭情况不允许的学生提供了经济保障,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个条件来了解申请助学金应该具备的条件,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准备好应该出具的资料并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来获取助学金,学生学习这个文件还要学生能够对自己出国交流的学习注意事项进行了解。
(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的出国方式和成绩认定方式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的出国方式主要有三种:1.我校与国外高校校际合作,派遣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或联合培养项目,时间为一学期以上。2.利用寒暑假自费到国外进行短期研修、访学、实习的。3.通过自费出国留学的方式,批准部分学生到我国政府承认其学历的学校学习。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的成绩认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参与第一种项目的学生,学生访学期间的课程修读计划应由该生所在学院按照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由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科办主任及相关教师组成的课程接轨小组共同确定访学期间应修课程。学生访学结束后上交由对方学校确认的成绩材料,经课程接轨小组认定后给予我校相应学期的课程学分,成绩以“合格”记载。
2.对于参与第二种项目的学生,在保证教学质量和稳定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如确因需要提前到国外访学、实习而冲突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任务2/3以上的前提下可提前进行考试,相关学院应做好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等工作。
利用寒暑假参加短期出国访学项目的学生应认真完成访学计划,上交学结,经课程接轨小组批改合格后可获得我校2个全校公选课学分,成绩记为“合格”。
3.对于参与第三种项目的学生,由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科办主任及相关教师组成的课程接轨小组,根据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在国外院校学习期间的成绩单,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给予认定,并报教务处。
结语
本科生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学习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还能实现高等院校内部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高等院校内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本科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各个高校要重视本科生出国交流工作的开展,积极学习不断改进自己学校的国际交流学分转换体制,促进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进而为解决我国的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问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亦F. 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4,15:230-232.
[2]陈雪芬. 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大学,2009.
[3]徐瑾,于导华,何笛. 国际交流中学分转换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1-73.
[4]裴钰鑫. 本科生国际交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95-196.
2012年8月,中国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同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至此,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又一新的主题。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今天,大学生“创业”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第一,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创业型经济具有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功能,因此,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普及则显得刻不容缓。第二,它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的必要手段,高校应积极转变就业工作思路,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的提升。第三,它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开展应重视其对于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做人、做事、谋生、处事、创造力等方面培养。第四,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世界经合组织把创业能力看成是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后的第三种能力。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强调要推进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策略
(一)以职业目标树立、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转变教育理念
高校创业教育不等同于创办企业的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本身应为大多数学生具备可能的职业素养提供机会,并通过创业活动的参与为她们今后走入职场做好实践实训的预备。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以“三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基础,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涉外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养成是关键
1.应注重企业文化精神的示范宣传作用。学院每年从新生入学开始,就与社会企业联手积极共建职业文化素养养成平台,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的宣传通道。例如邀请知名企业加盟课程设置,开设《企业认知》课程;邀请企业人士组成企业家讲师团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讲座、报告会;通过校内网站、电台及微博等新媒体与企业携手宣传创业事迹,弘扬创业精神,传播创业文化等。
2.加强学生参与创业文化的行为引导。大力引导、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组建各类创业社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现有SIFE创业社团、职业发展联合会、华宇纵合创业社团等20余个创业类学生社团,活动较为丰富多彩。学院专为每个学生创业社团配备专职的校内和企业导师各一名。为提升创业氛围,加强创业热情,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百余项。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创业大赛,成效显著:龙外SIFE社团多次获得SIFE创业大赛优胜奖项,市场营销学生社团在国家级比赛赛场捷报频传。同时,大力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演讲等第二课堂活动。
3.结合外语办学特色,注重培育创业领域的跨文化交流。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语言专业为特色的语言类学院,在创业教育开展中,非常注重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学院将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外包给学生团队,提供专门场地和设施。组建外语杂志学生社团《STARSIGNS》,自行组织编辑出版英文内部杂志。努力建立融合企业文化的创业文化:在培养创业人才同时,既融合不同国家企业文化,又促进了龙外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养成。
(三)突破传统课堂模式,拓宽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式与课程模式
高校应大胆突破,将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文化培育相融合,实施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资源、方式与评价模式。
1.促进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模式。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重视考核方式改革。学院在强调创业文化氛围养成前提下,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养成。在营销类课程、软件类课程、翻译类等课程中,通过校企合作,试行以销售产品、开发软件、翻译资料作为作业或考核内容,并根据创业团队实际的销售情况、研况、翻译成果等作为作业考核的评价标准,试行“作业、作品、产品”三位一体化考核模式。加大创业教育课程实践环节比重,增加企业参与式创业类课程模块设置。以学生参与创业训练、创业大赛及其他创业活动的情况评价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2.教学资源国际化,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引进先进教学资源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视与现代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合作项目,以语言服务业和其他相关现代服务业为主,引进适合学院专业和职位(群)方向的课程、职业能力证书、师资等教学资源。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国际化,积极引进推广了Seminar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作业设计与部置国际化:引进欧美高校普遍采用的阶段性大作业、小组作业、项目作业等作业形式,结合学生和课程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考核方式则引进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Presentation(课堂演讲)、Essay(小论文)等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切实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扩展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3.设置职业能力提高课程模块,改革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基于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促进职业成长需要,高校应该以行业企业岗位需要为载体,在学科专业设置基础上,根据学生职业目标定位,打造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课程模块。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针对已有专业群对接的5大产业群,以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分类为基础,先期调研并确立了19个对接行业,39个代表性职业岗位。并采取根据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引进行业企业课程为补充的课程设置形式。低年级时学生即介入职业技能课程学习;高年级时,破除专业界限,学生根据专业基础与职业兴趣,自由选择岗位职业技能课程模块,确立就业方向。
(四)打造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支撑平台,保障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1.拓宽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各高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应注意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先后与印度塔塔集团、阿里巴巴、东软集团、娃哈哈集团、哈尔滨语堂翻译公司、南京元培翻译集团、哈尔滨市动漫基地等大型企业携手、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邀请上述合作伙伴的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干部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与敦煌网、俄速通等公司针对对俄贸易与物流行业展开电子商务领域合作,与海尔工贸联合设立海尔创客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为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热情,拓展活动参与渠道,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3号教学楼投资兴建了股票交易模拟大厅、联合国模拟大厅、创业之星实验室、同声传译室、环幕大厅、演播室、微格教室、沙盘游戏操作室等创业实践活动基地。
2.鼓励创办实体,推进产教融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目前有包含英语、俄语、法语、对外汉语、国际经贸、财务管理、艺术设计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内的22个专业的7个系别。学院积极鼓励各系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自办实体,鼓励开展跨系、跨校合作。目前,跨系创办的实体有:英文杂志StarSight、翻译公司、校园电台、传媒公司(主持人、礼仪、策划为主)、书社等。同时,各系还通过学生力量创办了旅行社、电子商务公司、平面设计工作室、家装工作室(室内设计)、纪念品商店、计算机公司等,开展网络维护、系统维修、网页制作、APP开发等创业实体项目。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国际领域产教融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先后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东软集团联合举办涉外服务外包学院,培养涉外服务外包人才,向校企一体化模式发展;与黑龙江弗洛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弗洛拉学院,培养玫瑰生物制品对外营销和电子商务人才,向校企一体化模式发展;与厦门三乐钢琴厂共建哈尔滨钢琴博物馆,共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钢琴调律与维修专业(高职),向前校后厂模式发展;继续扩大美国、欧盟工学实习项目,计划到2020年,每年可以选派200名优秀学生赴美国、欧盟参加工学实习项目。
4.明确课程管理机构,设置创新学分。在课程管理方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就业创业教育管理中心。该中心负责统筹创业教育及创业文化培育,设有固定工作人员。指导体系方面,建立院系两级创业教育及创业文化培育指导体系,学院由一名副院长直接主管,各系由学生管理副主任负责创业教育及创业文化培育的实施工作。创业项目管理方面,制定了学院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学分制课程管理中,设置了单独的创业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业训练、创业竞赛、创业实践活动,可获得最多8个学分。采取学分置换方式,每名学生可以根据选课需要用创业学分置换其他课程学分。经费保障方面,将创业教育建设经费纳入每年的学院财务经费预算项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学、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培养师德高尚、语言功底过硬、教学技能突出、理论基础扎实的、自我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和各种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1.协同合作办学
实施“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开设“卓越英语教师班”。与新东方投资集团(香港)、南宁星火教育、明大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以上教育培训集团落户学校,开办对社会开放的教育培训学校。聘请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设计评价体系。
2.协同制定培养目标
围绕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3.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新东方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新东方英语教学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
4.协同组织教学团队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聘请百色市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优秀老师、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教师为兼职教师,加入学院英语教师教育团队,参与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及就业指导,实行教师和中学教师、教育培训集团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5.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把百佳新东方、南宁星火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建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培训学校担任助教与教学实习工作,学中做,做中学,是一种在岗式学习,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从中获得报酬。
6.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协同研究师范生培养中的重点、难点和其他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协同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校外,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评价。
7.协同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百色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开展教学专项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有计划安排教师各高校或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首先,在教学理论讲授课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工作坊、名师讲堂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
2.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以及调频台等现代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内容:微格教学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考勤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读书)报告、实践测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结合见习、实习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真题真做,改变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化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成效
(一)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1.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科竞赛成绩良好2010年以来,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2.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已在百色市东合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余次,参与师生人数达200余人。
3.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参加见习活动近1000人,参加教育教学实习近100人。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活动,撰写教学论文143篇、毕业设计77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课题近20项。
4.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42项,其中国家级7项、区级31项。2010年起,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担任英语教师的学生有560人,毕业生自主创办培训学校的案例有30多个。
(二)师资培养成效
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为提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人次。受聘为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受聘为广西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自治区级指导专家2人。指导百色市中小学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5人次。与中学、企业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相关课题2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教学大赛20余项、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20余项、教学论文获奖10余项等。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听课、参加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近200人次;6人获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44人;校外兼职教师共51人。
三、结语
英文名称: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双语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3351
国内刊号:21-1059/H
邮发代号:8-8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网球教育,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津外国语学院的网球项目开展于上个世纪70年代。据董志康教授透露,这得益于当时的校长对网球的喜爱,特意将排球场改造成网球场,星星之火才铸就了现在这满满当当的奖杯荣誉。
上世纪70年代末,天津外院由排球场改建的网球场仅仅是最低级的柏油地面,不过恶劣的条件却并没有影响到大家学习网球的渴望。当时网球教材稀缺,师生们凭着满腔热情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网球。包括极具远见地聘请当时时任天津队总教练的张大陆来授课,选拔好的学生,帮学校组成运动队伍进行长期的培养训练。董志康教授说,自己就是当时被培养出来的,见证了外院网球发展的30年。
上世纪80年代,天津网球专业队的队员走进高校,给学生们表演,这也是天津唯一一次邀请专业队走进大学的表演赛。网球表演赛让天津外国语学院的网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培养了许多网球爱好者,于是,网球得以在学校体育项目中正式开课,此举让外院成为了天津市第一所开设网球课的学校,算得上是整个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中率先吃螃蟹的一员了。随着学校网球运动的发展,仅有的两片网球场地很快便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又改建了两片泥地,硬件方面逐渐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外院拥有两片硬地,两片泥地,餐厅顶楼还有两片草地。球场数量跟其他学校相比有绝对优势,但是面对同学们对网球的热情却仍然显得供不应求。
1983年,天津外国语学院与天津市网球队联合成立了天津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网球队负责往外院输送网球人才,外院给他们提供大学深造的机会,各取所需,共谋发展。就这样,外院有了充足的网球人才,慢慢踏上了良性循环之路。
之后天津外国语学院被天津市体委挂牌为天津市网球训练基地。不管是基础体育课程还是高水平队伍,外院都做得热火朝天。天津外国语学院网球体育课,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为必修课,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作为选修。现在学校光是网球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两个班,初级班跟高级班,这是外院任何一项体育课程都没有的待遇。根据学生之前对网球项目的了解熟识程度的不同,把他们划分进不同级别的班里学习,并且由学校负责提供球拍,这也避免了部分学生支付不起球拍费用而放弃接触网球的想法。“不过,”说到这里,董教授停下来笑了笑,“我们坚持让学生自己买网球。并不是说学校买不起网球,不过网球经常打得到处都是,让学生自己买球可以培养他们拣球爱球的好习惯,意识到爱护网球的重要性。”
“三高”特色打造外院品牌
天津外国语学院实在是很小,小到你花个一刻钟就可以把学校转个遍;外院也很大,因为这里面卧虎藏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彭帅、孙鹏、王钰等无疑是天津外院网球的最好名片。
为强化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外院于1995年成立了由各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领导小组。2003年后,外院的高水平运动队由王洪老师带队,主要培养的就是参加比赛的高技能选手。高水平队员都是属于特招生,学校给他们提供英文和日语的专业选择。在保证文化课质量的同时,给他们保持每周五次、每次半天的训练强度。现役专业运动员每年8-9个月时间集中比赛和训练,3-4个月时间集中文化学习时间,赛前准备期和比赛季节则在运动队全天训练,赛后调整期在学校全天文化学习。学生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半训半读,每周训练不少于20学时。
不管是天津市的大学生比赛还是全国的网球比赛,外院学生绝对名气在外,个人单双打和团体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外院几乎年年都是天津市大学生网球比赛的冠军,在中国大学生比赛中的甲乙组也都获得过冠军。2003年韩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网球比赛中,外院的谢颜泽获得女子单打亚军,谢颜泽和王钰获得混双亚军,刘南楠获得女子单打第三名。2004年全国网球锦标赛上,以外院学子彭帅、谢颜泽、刘南楠为主的天津女队第五次蝉联女子团体冠军。
除了拥有一批从网球专业队退役下来的优秀学员外,外院还拥有出色的教练团队。董志康教授介绍说,网球队由具有多年带队经验的高级教练员王洪担任总教练,黄渡担任助理教练。王洪是从天津队挖过来的,曾经指导过李(ATP国际积分现排名中国男子选手第二位)、刘轶(曾经的国内头号选手,多次获得全国巡回赛冠军头衔)等国手。黄波毕业于天津体院,专修网球,并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进修。他在澳大利亚待了一年后,英文水平有很大进步,裁判级别一路从普通级升至高级,从国内裁判到国际白牌裁判,并参加了奥运会,残奥会,包括网球戴维斯杯比赛。学校提供一切尽可能好的条件培养网球教师。
高水平队,高级教练,高级裁判,组成了外院的网球“三鬲”特色。“三高”出手,不怕没有。“外院的网球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能进前六。”董志康教授对此很有自信。
2012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在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教育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高校试行“双导师制”,建立了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创立了校-地同创共建实验园,为英语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拟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以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管理与实施为例,着重进行“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1. 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调整工作已经开始并在相应年级试行实施
2007年,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大环境下,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领导和相关责任教师对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除了进一步强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课程的实践环节,还在《综合英语》、《英文阅读》、《英汉翻译》、《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明确了≥30%的实践比重,尤其是对《英语教学法》、《英语课程教学论》、《英语测试》、《微格教学》等教育方向实践课程,提出了“理论指导、实践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付出实施。2011年起,又将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期延长为半年,有效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施。
2. 教育实习基地保障
自2000年起,河南教育学院先后在郑州回中、郑州23中、郑州58中、郑州61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州47中、金水三中、金水四中、郑州八中东校区、聚源路小学、心怡路小学、郑东实验小学等设立教育实习基地,每年输送大量实习生,为教育专业毕业生真正走入中小学课堂、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外国语学院已经与郑东实验外国语、郑东实验学校、心怡路小学等进行了“双导师制”对接;同时,为了适应高考及基础教育英语改革需求,外国语学院正在和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如新东方、联大、阳光、新奇等,协商实施双向导师、定向实习等合作项目。
3. “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2013年5月,河南教育学院启动了“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其中,英语教育专业与郑东外国语、心怡路小学等实行双向导师联系;2014年3月,新增郑东实验学校为双向导师联系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河南教育学院和基地中小学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听课、观摩、指导,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课堂指导、实践,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渗入到全程教学中等具体实施方案。
(二)改革内容
“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突出英语教育专业特色,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起来,并运用到教学全过程,突出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和实践,加大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采用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实践课程核心化、技能具体化、方法多样化、训练全程化,从而使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潘金林,2010)具体内容如下: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细化各门主干课程实践比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30%、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45%,专业实践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80%,突出实践环节全程化;
2. 构建“双导师制”,实行校-地协同共建,使中小学一线教师走入高校课堂,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方法的指导,同时有效保证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有机会接触中小学实际课堂,亲身体验,促进高等教育实践环节与中小学教学环节相结合。
(三)实施方案
依据前期调研成果和教育厅实行校-地同创共建的文件精神,根据河南教育学院“双导师制”实施办法,在外国语学院和郑东实验外国语、心怡路小学等实行双导师指导,强调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通过观摩、指导、实践等环节的实施,将实践全程引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进一步调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大各门主干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让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进行实地指导;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实地观摩和指导。通过加大实践环节、延长校内外教育实习期限等,实现“双导师制”背景下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四)改革目标
2013年外国语学院参加“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双导师”项目教师2人,联系中小学2个;2014年参加该项目教师增至3人,联系中小学3个;下一步,河南教育学院将加大校地合作共建基地建设,争取增加8-10名“双导师”,增加4-6所中小学基地,将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具体目标如下: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校内外实习计划,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分别进行2-4周的校内外实习实践;
2. 延长大三教育实习期限,尤其是校外实习期限;
3. 在现有校地共建试验区的基础上,拟增加郑州八中、经纬中学、聚源路小学等为实验基地,为“双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后台。
4. 促进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程,对相关课程进行观摩、指导,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章节的讲授,并对高校主干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督导。
5. 促进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和指导,并带领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
6. 在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实践搭建平台。
二、“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一)特色
1. 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校-地协同、共建“双导师制”。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厅“双导师”制、校-地协同共建文件精神,着重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和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强化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通过双导师基地建设,将中小学教师引进高校专业课堂进行观摩、实践、指导;将高校教师引进中小学课堂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观摩,将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贯串教育教学全过程。
2. 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校-地共建,将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环节贯串全程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自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演练。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正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实践机会,并通过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指导,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以中小学教学实践为基础,利用观摩、访谈、问卷、实践等形式,将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创新
1.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立足校-地协同共建,以“双导师制”的实施为契机,加强高等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英语教育专业实践环节贯串教育全过程。
2. 以河南教育学院“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背景,将“双导师制”引入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拟构建理论指导下的、突出校内外实践环节的模式,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3. 有利于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突分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就业机率。
4. 有利于基础阶段教育改革。“双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走入高校课堂,为其理论提升建立了平台,通过与高校教师理论、实践的沟通,也更有利于其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引介入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并为其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科研提供有利支持。
三、“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意义
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而作为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英语课程改革更是势在必行。以“双导师制”为背景,在英语教育专业实行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强化校内外实习相结合,将实践环节融入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必由之路。其意义在于: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环节,将教学实践细化到各门主干课程的讲授当中,理论联系实践,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际操控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
2. 将中小学教师引入到高校课堂,通过观摩、指导、参与、实践等环节,一方面提升高校师生对中小学课堂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对教学法课程提出宝贵意见。
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038
国内刊号:21-1060/H
邮发代号:8-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 高职 考试体制 考试方式
一、考试变迁的轨迹与特征
我国高职发展十多年的时间以来,考试的体制、方式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国内高职院校的考试变迁经过了三个阶段,从单一的理论试卷考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试再到校内的理论实践考试与校外的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综合考试变迁。从变迁的方式来看,现在的考试已经有单一形式趋向于多样化、科学化、标准化考试形式。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的两个二级学院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是广西外国语学院成立最早的二级学院,2005年在成立之初,该学院的考试方式单一,基本是以理论试卷的考试形式作为考试的手段,对于考试学生只能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的考试考核方法不能实际的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能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成果。2007年高职高专评估工作启动以后,该二级学院就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和创新考试方式方法,向兄弟院校学习,向合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学习考试方式方法,将单一的理论试卷考试向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考试推进,采取的是开卷考试、随堂考查形式的考试、单证实际填写的实践考试、作品形式考试等等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考试改革,教研室集体出题,教研室主任把关,共同将考试推向性的阶段,在这样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考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比较充分的体现出来,考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及综合素质。2009年广西外国语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合格,经过不断的向高职高专专家学习,向国家重点建设的骨干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借鉴考试改革的前一阶段成果,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国际会计学院这两个学院近年来在两位台湾籍博士的带领下,不断改革创新,践行校内的理论实践考试与校外的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综合考试,将各种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校内的理论与实践考试、校外的职业证书考试与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试体制和方式,在两个二级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共同努力下,将教育考试改革不断推向多样化、科学化、标准化考试形式。
通过构建良好的考试体制和考试方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相对客观地检验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综合来讲,在整个高职的考试变迁整个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由单一的理论考试形式向多元化的理论实践想结合的考试形式发展的特征,考试的方式方法趋于多样化、科学化、标准化考试形式。
二、高校考试改革回顾
高校考试改革经过了探索、实践、形成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考试体系的一个过程。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前阶段,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是中职升格或者是新建的高职院校,走的是浓缩本科的道路,因此高校的考试通常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试卷考试,考试形式简单而且单一,内容多是从课本到课本的形式,专业拓展不足,考试内容不够,基本上是死记硬背的内容,根本不能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探索阶段,由于传统的单一形式的考试方式方法无法真正的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单一的考试使得学生只要是死记硬背课本内容都可以考试过关,因此很多高校就开始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本身职业性特点的考试改革,即从单一的理论试卷考试向校内的理论实践考试与校外的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考试改革方式。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实践阶段,由于考试形式和方式方法多样化,使得学生在考试中也受益,在多方式方法和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推动下,考试真真正正的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能够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国际会计学院也是通过探索、实践走出了考试形式和方式方法多样化的路子,考试多样化、科学化、标准化体系趋于成熟。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高校的考试改革基本都形成形式多样,方式方法丰富的标准化、科学化的考试体系,是的学校、教师、学生都受益的真正的检验教育教学成果考试。
总之高职院校的考试体制和方式改革是一个艰辛的历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改革,最终形成了良好的考试体系和考试方式。这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必然。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J].教职成,2011(12).
6月19日至2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2009亚裔美国文学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北外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冰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出版机构代表围绕新世纪亚裔美国文学中华裔作家研究、华裔历史在华裔文学中的建构、中国与其他族裔的互动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近年来,亚裔美国作家研究的关注视角更加多元。此次会议上,与会者从语言建构、生态批评、意象剖析等方面对重要的亚裔美国作家进行了评述。吴冰在发言中强调,亚裔美国文学是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文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最快、最富有活力的分支。亚裔美国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价值观以及美国少数族裔的生存和心理,其文学价值正逐步得到美国以及世界文学界的承认。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张敬珏通过分析汤亭亭的《女勇士》、赵健秀的《唐老亚》、陈美玲的《摆脱X》以及梁志英的《别有洞天》等作品,指出这些作品中引用中文表达法或者中文经典名著来挑战中美文化中的定式思维,颠覆主流文化,以此表达作家的独到见解。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作品《百种秘密感官》《正骨师的女儿》《拯救溺水鱼》,认为在三部作品中,作者创作构思的灵感来自于场景,并有意识地把地方变成小说的“人物”之一,小说对自然的呈现结合对价值观的探讨,表现出作者的生态意识。
移民作家的身份建构和自我定位一直是亚裔美国文学写作和研究的重点。2008年9月,哈金出版论文集《移民作家》,以索尔仁尼琴、纳博科夫、康拉德、林语堂等移民作家为例,阐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对于移民作家而言,他们能否成为原来所属宗族或部落乃至祖国的“代言人”;用异国语言进行写作,是否是对所属宗族或部落乃至祖国的背叛;移民作家的家园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涉及移民作家的自我定位。郭英剑通过对《移民作家》的全面评述指出,哈金对移民作家及移民文学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观点,对亚裔美国文学中作家身份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台湾中央研究院李有成教授以有关陌生感的理论分析林玉玲的回忆录《月白的脸》。林玉玲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裔,后定居美国。李有成认为,作为离散作家,林玉玲的身份尴尬,她所经验的是一种失去方位的无根状态;《月白的脸》展现了她持续游移的过程,而这种游移现象造成了作家离散生活有的陌生感。
华裔历史在华裔美国文学的建构中如何被表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历史书写如何能够在解构大历史的同时建构自己族裔的小历史?对华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赵文书认为,作为文学,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历史书写也具有传播历史知识的功能,它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突出显示曾被遮蔽的华裔美国人的历史经验,通过想像的细节纠正曾被扭曲的美国华裔形象,在文学领域中合法地重写大众历史。刘葵兰结合当时历史社会状况,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诸多作品中的车衣女工形象,表明与历史更关注大背景相比,文学更加注重个人化书写。俞宁从第一条横跨美国的铁路谈起,对徐忠雄的《本垒》、汤亭亭的《中国佬》、劳伦斯・叶的《龙门》和赵健秀的《唐老亚》加以分析,通过作品中与修建铁路有关的叙述,揭示了华裔作家如何从历史事件中构建本族裔自强不息的文化范式。
与会者还就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理论、亚裔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与翻译以及其他族裔的美国文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第二作者:邹玲佩(198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2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第三作者:李樟凤(1989-)女,汉族,江西樟树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2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在以前的词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情境,不顾儿童的认知发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不够系统和整体的问题。本文根据情景认知理论基础,分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际,探讨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以便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完善英语教学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情景教学;词汇教学;运用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大程度上由小学生的词汇量大小和熟练程度决定,而现阶段,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提出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语言习得是从词汇开始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技能的基础,没有词汇,语言的交流就会受阻,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因此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obin曾说:“词汇的学习是掌握一门外语的核心(2004;79)”。Wilkins也曾概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为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要顺应课改要求,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实践语言。
二、概念界定
情境教学法,也叫视听法,起源于Palmer的口语法,是由英国的知名学者Hornby首创,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在英国受到普遍重视和推广。20世纪70年代后,情境教学法被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英国的学者Hornby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知识内容,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Anderson等曾指出情景教学法的做大的特点在于“以真实的语言情景为载体,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情景教学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重视的是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词汇教学现状
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即应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这就要求小学生开始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就成了一个重点,也成了一个难点。因为小学的抽象记忆能力较差,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产生记忆的效果不长久,容易遗忘,单词拼写不清,词汇混淆等问题。关于词汇教学,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
低年级学生在英语单词拼读方面感觉难度较大,难以读准单词,并且在拼写方面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导致学生常常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三四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对于学生的要求主要放在听说上面,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谈听写色变,随之就开始逐步放弃这门学科。
2.教师方面
教师孤立地教词、孤立的讲解,是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补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经常部分主次,部分三会四会,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主要矛盾,因为效果不佳。
3.教材方面
小学课本的编排都是以模块为单元的,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因此单元和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大,使得学生在前一单元学到的单词很难在下一个单元中再进行复习巩固,造成单词的遗忘率高。
四、情景教学法运用的对策及建议
1.根据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特点,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解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2.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3.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对词汇进行大量的朗诵。外语教学要求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但有的教材内容是无法提供真实情境,可以用实物来教的非常有限。通过创设一种虚拟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情境与故事内容的情节之间,唤起学生的注意和情趣,可以使课堂教学做到“动”与“静”的转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sun,moon,elephant,car等词汇,配上简笔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操练,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在这种气氛中进行操练,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4.
[2]傅道春.情境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