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

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

时间:2023-01-04 23:1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

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独立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下载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第2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学校 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笔者选取咸阳职业技术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展调查,涵盖护理、药学、数控技术、畜牧兽医、会计、学前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光电子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初等教育、园林技术等31个专业。调查设计了学生和教师两个问卷,学生问卷由在校学生填写,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20份,回收率为90%。教师问卷由学工办、就业办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政部教师填写。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回收率96%。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后,输入电脑中,经过工作人员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

(1)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测试学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视程度的评价;以及了解到学校和教师是如何看待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教师认识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很重要。还有41%的教师认为:“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困难因素。

(2)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作为职业院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85%的人员能够对职业发展教育有科学的认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科学规划。大部分教师认为,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3)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建议。问卷显示我院教师对开展大学职业发展教育,理解层次不一样。75%的教师建议要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13%的教师建议有必要加强职业发展教育,12%的教师建议可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职业发展教育选修课时。

(二)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基本条件

(1)职能部门设置。在关于是否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中,有8.4% 的工作人员回答“有”。71.6%的工作人员回答“没有”,其它人员没有做选择。据我们调查获悉,大部分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机构与行政部门融合办公。常见名称一般是“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科”、“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就业办公室”等。

(2)部门性质和人员配备。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机构都属于教学管理部门,从部门人员配置情况分析看,行政管理干部占75%,教师编制占20%,教学辅助岗位编制占5%。可以看出,职业发展教育被看成管理性、服务型行政工作,科研和科研意识不强。

(三)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主要来源。职业发展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有:思政部教师、招就处就业科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副院长、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完善,整体年龄偏低,职称结构没有形成高中低合理梯队。调查显示: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77%,40岁以上的人员占到23%。由于师资队伍年轻,职称结构也以初级、中级为主。其中,中级职称人员占29%,初级职称人员占58%,副高以上职称占13%。师资队伍学历方面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2%,本科占60%,专科学历占8%。在对师资队伍人员教科研能力调查时发现,发现从事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偏低。被调查人员中,参与过校级及以上课题的人员占34%,从未参加过课题的占52%,正在准备申请的占14%。针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公开发表过论文或有著作的人仅仅有17%。其余人员均没有论文公开发表。

(2)培训进修情况。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从事职业发展教育人员技能素质的参考指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相关组织协会,开办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培训颁证。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人员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但是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人占有比例很低,获得全国职业指导资格证书人员仅有5人。获得省级职业指导培训班结业证书有12人。其它人员没有任何职业资格证书。平时业务培训知识主要是订杂志、听报告、听讲座获得。被调查教师对学校外派培训计划评价不高。从调查数据看,有8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没有制定培养专职职业发展教育专职老师的计划及费用预算。76%的老师对学校是否有职业发展教育专项师资培养计划,表示不清楚。

三、调查结论

(1)在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上和观念上,咸阳职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是,职业发展教育长足发展及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式严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有助于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大学就业工作质量。

(2)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人员大多由管理部门人员担任。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行政事务繁杂,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学习、研究时间精力不够,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方面能力不足。

(3)师资队伍匮乏,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强调: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发展思路。师资队伍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3篇

民族汉族籍贯XxXx

出生日期19**.7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体重65KG身高177CM、

专业小学教育(中文)健康情况健康

毕业院校XxXxXxXx邮箱Xx@

联系电话XxXxXxXx邮编XxXxXxXxXxXx

个人知识结构以中文专业知识为主,拥有一定的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律和关系学知识。

个人经历学习经历:

20**年9月

进入Xx学院教育系学习中文专业。先后参加党课和团课的学习,并顺利结业;通过CET4、计算机二级考试等。

20**年11月

进入学院记者团实习,期间写作能力大有提升,培养了良好的信息接收、分析和处理能力。

20**年6月~8月

组织Xx区暑期支教活动(Xx县Xx),向山区的家长传授并讲解了新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尊敬。增强了交际能力和中文的应用能力。

20**年9月

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在后来的工作中主要负责展板的制作和书写。

20**年春节前

在Xx心理咨询中心短期见习,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方法。

20**年底~20**年1月

准备研究生考试,先后学习了管理学,关系学,教育学和法律硕士的专业课。

创业经历:

20**年3月~10月

与朋友在Xx市Xx社区(Xx小学对面)开办‘Xx’小型服装店积累了一些销售经验。与顾客的交流增强了判断能力。

20**年4月~2009年4月

入股‘Xx’美发店,由于事前做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对工作的管理和要求也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认同(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转让前曾两次创造月收入过万的记录。

个人能力

1:本人喜于写作,书法,舞蹈。时常在博客和校内发表文章和诗篇,曾获“挑战杯”论文优秀奖,书法比赛二等奖。

2:本人精通国语,有做校园广播台主持人和实习记者的经历,有短期的心理咨询和实验的见习经历,善于交流。

3:本人曾在校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管理、销售、协调利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强,能快速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

个人爱好击剑,篮球,写作,以及一些展现人类智慧和技巧的活动。

个人评价本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为人和谐、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有较强的信息接收、处理和协调能力。

求职意向本人欲求一份文事部门的工作。另附:名校是社会共有的,经验是工作积累的,适应能力才是自己的。希望贵集团能给我一个展现的平台,也让我为千亿的效益使一份力。

大学所学课程专业课: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大学美学,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逻辑学。

舞蹈、绘画、音乐等等。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 创新 教改 思考

2005年以来,我们武汉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先后参加了“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区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赛区分赛”等创新竞赛活动,获得各种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这说明我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在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实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大赛毕竟只有极少数学生才有机会参与并创造成绩,还有更多的学生无缘大赛,也缺少实践的训练机会。机械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才能符合我校培养“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三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纵观我国各工科院校的教学现状,大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填鸭式;重理论、轻实践;强传统、少创新等状况,这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校长认为清华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有创新的不足十分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应是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是各界志士仁人的共识,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中的突出缺陷,更是创新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呼唤与期待!

作为一所普通的理工科院校,该如何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做文章呢?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我们采取开设《机械设计创新方略》选修课的方式,把一些富有创造思维的学生集中起来,从老师中遴选出一些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开拓同学们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灵感,为学生渴求创造的心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精神上的推力。

一、创新课程内容的设置

根据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历次创新大赛的比赛要求,我们把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的内容主要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目的,通过八位教师从不同的侧面循循善诱、旁敲侧击,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的方法及思路,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创新能力的知识储备,创新设计方案的策划、制作以及管理知识等。创新课程八个方面的内容包括:①机械创新方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体系结构;②创新产品的市场调研与开发;③怎样进行创新产品的方案设计;④工具软件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⑤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实现;⑥创新产品的制造与组织;⑦创新产品的先进加工方法;⑧创新产品的项目管理与策略。

一方面,八个讲座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知识联系性强。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结构,而且学习到了许多平常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应用知识,比如软件知识、电脑仿真技术、动画模拟、产品的市场调研和前景分析、制作产品的先进加工方法、与人沟通和演讲技巧、团结协作精神等。

另一方面,为了让同学们有动手训练机会,课程设置了十分重要的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课程结束后,选修课程的100多名同学以组为单位由八位教师分别负责,带领他们立项、拟题,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结合机械工程系“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办法”、“开放性实验室条件利用规定”和实训工厂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再实践的,有效弥补了学生在知识应用及动手能力上的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特点

科学设置了内容,还要讲究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创新的氛围。

1.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工科学生实践环节不够的缺陷。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主动去动脑筋想方案,更要亲自动手,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

2.授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改变了以往一个教师讲完一门课的模式,八位教师从八个不同的角度,以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讲座内容精心挑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权威性又独创性,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种形式使学生对每一次课都有新的期待,教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他们最拿手、最有特色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课程的结业形式简单。课程结束后,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书面考试,而是采取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交一份“作业”,内容是学生自主设计或制作一件设计方案或作品,这样做既减轻了学生要面临期末考试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又启发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结业形式上,二是在学生选择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结业,是考试还是提交作品和方案,我们征求了每一位学生的意见,最后听取了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教师指导,由学生选择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结构来选择教师,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开始,我们就强调要团结协作,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每五位学生为一组,小组成员不受班级和专业的限制,可以是不同的专业,还要求小组成员男女搭配,分工协作。

6.课程结果不是竞赛,胜似竞赛。课程结业时,最后提交的作业是小组集体创作的完整的方案设计书或作品,由课题组八位教师进行评比和打分,评选方式与国家组织的机械创新大赛相同,要求有书面的设计计划书,内容涵盖作品的创新点、设计计算说明书、产品市场定位、开发产品的市场前景等;电脑制作的产品仿真动画图;CAD 制作装配图;三分钟视频讲解;小组答辩,接受教师和专家的提问等等。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再给出创新学分。

三、教学效果

理论课程结束后,我们随机对选修这门课程的120位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就学生在上课前后创新意识方面的变化等进行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开设《机械设计创新方略》选修课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作为一个工科机械类大学生,你认为开设这门课程有必要吗?

A.有必要(84.7%) B.一般(14.2%) C.没有必要(1.10%)

2.这门课程对培养你的创新能力有帮助吗?

A.有(60.83%) B.一般(29.2%) C.没有(1.66%)

3.这种多位教师共同上一门课程的形式好吗?为什么?

很好(92.5%)。汇总后:每位教师展示的都是自己最好的一面,信息量大,总给学生新鲜感,学生每一次上课都很期待。

4.选修这门课程你认望达到了什么效果?

汇总后:启发思维,开阔眼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面。

5.开设该课程前后对提高你的创新意识有变化吗?如果有,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有(90.9%)。汇总后:启发思维,创新意识提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6.请你对这门课程提几个意见和建议。

汇总后:增加课时,部分知识要深入讲解,有机会上机练习;注意各个教师之间讲课的连贯性;希望把课程继续开办下去。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出如下分析:

第一,开拓视野,启发思维。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们倾其所有,把自己领域内的最新、最好的知识和成果告诉学生,内容丰富,信息广泛,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课程的开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帮助学生开启了创新思维的大门。

第二,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课程设置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环节,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设计和制造等实际工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精神上,得到极大地帮助和提高。

第三,激发学习动力,增加责任感。通过教师的旁敲侧击和旁征博引,同学们对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就业形势、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对他们增加学习动力、即时调整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有效激发了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四、几点思考

1.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国的教育方式大多是注入式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如此,应试教育严重。教高〔2007〕1号文件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我们要始终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接受新生事物快捷的特点,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和探索者,真正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教学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实践与建设,把创新教育及其模式研究作为教师的工作职责,引领青年学生大胆地向创新的大道上迈进,做一个符合创新型国家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2.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增加实训教学时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与国外的工科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生理论课程太重,而实践动手环节不够,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实际训练课题大多不知所措。教育部日前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要求,各高校应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举措,赋予大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规定理工农医类专业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同时,鼓励高校之间跨校选修课程,加强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3.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把众多的能够深刻影响莘莘学子的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激发起来,高校才能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应成立创新教育团队,制定一系列考核和激励机制,把教师好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成果纳入对教师的目标考核之中,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开拓创新教育方案,为创新教育搭建平台。

4.加大投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让创新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主体 “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教育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要加大软硬件投入,包括开设必修课、多方位增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选修课,增加开放性实验室数量、充实和开放实训中心、引进高级技师、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量;全方位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如开展创新课件竞赛、举办创新作品展览、以创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创新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宽途径为学生创新教育创造条件,拓展创新教育空间,从上到下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和风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创新的活力与魅力,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另外,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学科竞赛,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方便,这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延伸,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出台政策,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的学生给予支持和肯定,让创新之风充盈校园。

参考文献

周宏军.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因素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05(5)

第5篇

1)构造生产,科研和教学三者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创新应用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因为在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一个十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构建这种应用人才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让生产,科研和教学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把大学中的科研以及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它们成为培养教育人才中的重要资源和优良环境。在目前的高校中,我们仍然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产—学—研合作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材料成型专业与佳木斯佳电、煤机股份有限公司、兴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深度的融合,使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企业将设施设在实验区、学校把实验室设在企业车间,为学生科技创新创造条件。这种教学、生产、服务、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工作环境,必将取得良好产学研科技创新效果。

2)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是以学科来设计专业,但它并不是学科本位的,相反必须是对接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内容改革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线,分析创新型人才能力体系纵向演变的特点,体现以能力为本的教学内容。例如,学校根据佳木斯佳电、煤机股份有限公司,兴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调整,增加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冶金方面的知识,增加摩擦学、材料磨损理论、失效分析等方面的课程。以科研项目和工程依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管理,同时校企联合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联合编写教材内容。

2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

1)校企互动,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我们在控制工程和材料成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结构的体系设计之中,始终要求把专业导向定位在生产需求以及工作岗位的需求之上,把地区地域性的产业当作基础,走一条产—学—研三者相互充分结合的教育之路进行教学的改革工作。对现在实行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刻的全面的改革,建立起学生的个人能力,学校教学的教育课程和区域特定的产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校的教育体系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地域产业的应用。在地区地域中的典型产业里,通过对该专业在其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这样能够对学校教育课程的案例库进行补充,可以对可选择的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完成对建设学生实习基地的调整工作,把在这些产业上的实际应用贯穿到生产实习,学生毕业设计以及课程设计,学校理论实验教学等各个教育环节里面,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的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知识点的案例教学—课程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这样环环相扣逐步加强的应用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分化”的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育既包括为认识新事物、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新技术而展开的科学试验、专业实习等必要的检验性试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技术问题,提高创新应用能力而展开探索性、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建立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育教学贯穿于应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满足高学历的学生成才要求,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对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同时增强专业能力并且认清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无论对于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就业为主的学生,都必须给予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行多样培养,增强不同学生对如今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加学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机会。如对少数需要继续深造的研究型学生,可以通过试办“实验班”等途径,使他们向研究型人才发展;对以就业为主的学生,可以着重加强其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专业培养方式,即大学一、二年级按照学科大类培养,即不分专业,以夯实基础;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我们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爱好、特长、未来就业取向,结合专业社会发展需要,采取院系专业选择、学科大类选择、全校范围选择等不同方式,实行分类培养。

3)应用型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锻炼。充分利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我们知道毕业设计是展现一个学生能力水平和质量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也是学校在教学质量环节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所学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检验。所以当我们面对应用创新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时候,必须要使毕业设计的模式培养充分的面向地区产业,使它们之间能够无缝的相连接,让生产单位对我们大学生的具体的岗位需求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相互结合,必须是有机的结合,即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一个产业里的实际的典型的生产问题想结合,在相应的设计中也要在企业内部按照实际的生产要求来进行,当然学生的指导老师不能单单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要有工厂中的工程师的参与,两者共同组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学生设计的结果必须得符合生产的检验结果。只有通过这种毕业设计的模式,再加上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力度,同时增加了学校与地域产业的结合密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的结业工作和地方地域产业的三位一体。

3营造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环境

1)构建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形成“传统+特色”的动态专业方向设置体系,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突出传统专业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的结合。条件成熟时,我们准备新开设快速成形专业方向。同时通过课程设置,强化计算机在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并结合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专业特色。

2)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依托各种有利条件,初步形成并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经过多年实践,目前我院的三个工程中心已初步成为专业教育创新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要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以便提供更好地软硬件条件。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形成创新团队,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举办、参与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创业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网面设计大赛,“‘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科技活动,使第二课堂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工程师培训基地。与中国铸造学会和协会合力打造见习卓越铸造工程师、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基地建设,推进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卓越工程师班级实验和实习环节课时数的增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展,严格把好项目考核质量关,并将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为各个项目提供支持,保证各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项目顺利完成。

4)建设充满创新的师资队伍。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是及其关键的因子。而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不可能离开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因此我们要在教育中,尽可能的构造一些教师的争激励机制,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分批到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化训练,在实践中增强应用以及创新的能力,让我们的教师逐渐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意识以及观念,形成高质量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修养水平,最后使学生受益。

4实践成果与应用

第6篇

风儿静静的吹动,凤凰花吐露着嫣红,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明天就要各奔西东!但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高考成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应届生学年自我鉴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鉴定1

没想到转眼间我已经是个大四学子了,不知不觉中在校园里成为那一批最老资格的师兄师姐的一员。无可否认,作为大四学生,意味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更重的社会责任和更为接近的分离暂别。回顾大三的日子,确实有很多值得回味和看到的地方。

学习上,我继续着大二学年的学习劲头,除了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外,平时在宿舍也会利用电脑浏览或搜索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除了学习,平时有时间也会多看看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过可能由于学习方法或复习的效率有效性不高,期末考试没有取得自己期待中的成绩。但是,我相信我会在总结中继续成长的。

工作上,学院组织了我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104届广交会的实习,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办公室助理的一份子,我的工作不仅是负责好同学们的后勤保障,同时对于会馆的统筹组织也需要出谋划策。广交会期间解决很多困难,认识了很多朋友,最主要的是学习了很多学校不能学到的为人处事。另外,作为班里的团支书,组织了两次有意义的团日活动,深得同学们的好评,不过在一些组织安排的细节上始终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进。

生活上,继续与舍友、同班同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经常与相熟的师兄师姐请教有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平时较为注重宿舍的卫生,较为定期地组织宿舍进行打扫,保持好良好的宿舍环境。不过在作息时间上应该有所改善,提高睡眠效率,保持好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大学四年快过去了,让我们一起把握好剩余的时光,好好享受在大学里与同学们,与舍友们,与教职工们的美好生活。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毕业的兴奋的那一天,而大学生自我鉴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自我鉴定2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四年。通过前三年的学习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到来的大四生活前,我对自己这一年来的得失作一个小结,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大学是成长、成才的舞台,利用这段美好时光,我认真计划,踏实生活。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在从事着各种工作,在不断的尝试着各样的生活。大一的干事生活、大二的主席团经历、大三的教学工作,大四的实习锻炼,暑假期间的兼职和三下乡体验,学习期间的多种兼职实践,都给我难忘的记忆,深刻的教育,丰富的经验和美好的收获。而这些美好的收获都来于我不断成熟的思想、认真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无限的期待、真诚待人、团结集体、乐于奉献。

自我鉴定3

正如美丽的.风景不会常在,美妙的聚会终有结束的时刻,我的大学生活也终将告一段落了。在学期一开始,离别愁绪就笼罩了我们;在我们还来不及伤感时,就要开始忙于论题大纲,材料册,开题报告;收集论文资料;选出参考文献……

大四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机遇是无处不在的。而相反,也有人感到无所适从。

大四的我们最容易陷入迷茫困惑,但却不能迷茫困惑,我们必须尽快寻找并确定自己的方向。

对我自己而言,大四学年总的来说过得充实而又时常带有许多盲目。充实是因为每天都有事情可做,盲目是由于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和自我定位的不明确,许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大四有两大任务,一是学习,二是找工作。现在看来,我在这两件事情上的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将过多的时间用于找工作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尽管我上学期的考试成绩还不错,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我清楚,我太应该在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多学点知识。不过现在看来,后悔是没有用的。

我找工作的经历从上学期初就开始了。当然最开始是接受求职教育,然后尝试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一次次的笔试、面试,一次次的修改简历和说辞。一次次的被婉拒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让我更努力和更盲目地投入求职的大潮中。

当我面临有所选择的时候,我开始审视和评估自己的兴趣跟能力并规划可能还很飘渺的职业生涯了。现代企业管理地开放性和灵活性也让我有了去公司实习的机会。于是我先去了武汉富山河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几个月的实习确实让我学到了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东西,也让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这些对我从一个“校园人”向一个“社会人”、“企业人”转变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今后的路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我唯有不断学习、拼搏,方能克服障碍,开拓美好前程。

自我鉴定4

这是大四的一年,对于一般的本科生来说此学年其实就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一年。但对于我们的专业,是五年制,多出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更加感觉到即将就业的压力。曾经同学还戏说,我们有两个大三,一个大三是体验到专业功课的繁重,一个是体验到就业的压力。而四年制的本科生这种感觉就会混杂在一起,而我们的感觉确实是如此分来的。

在大四的这一年里,基本能做到兼顾学业,遵纪守法虽然说不上什么学业优秀。回顾大学四年来,其实个人觉得学习到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专业知识,反而是掌握一种终身学习的技能。而确实四年的本科学习几乎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谓分到不同的专业,也只是学习到该专业入门的东西。如果毕业后停止学习,所学习到的专业课只是也会在一两年内可以被一个从零开始的人追上。所以学习是一件终身的学习,并不是在大学后就止步。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四种方法获得:1阅读;2观察;3思考;4实际操作。而工作后的人往往是被动地进行实际操作,单单这种学习方法太慢而不能与时俱进,并且容易碰壁。至今还想起高考结束后,一位网友所跟我说的一句话,记忆犹新,甚至在大学阶段时刻思考着,甚至还把这句话送给了不少人,至此大学期间一直在坚持着。

这句话就是“大学才是真正的学习”。随着大学时间的一点一滴过去,这句话的含义对于我来说才越来越浮出水面。方知学习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从来没有如此体会到“学习”两字意义。而这一句话却伴随了我大学的四年,一直深思其中,才方有所得。但是我相信,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会从“学习”两字中悟出更多的意义。

自我鉴定5

本人自参加本科函授学习以来,认真学习医护理论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院和实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学员职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勤恳上进,踏实工作,努力使自己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学习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为全心全意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障,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和年终考评优秀。

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对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得到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第7篇

关键词:问题分析;管理措施;提高质量

作者简介:相军(1971-),男,江苏涟水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张卫东(1980-),男,江苏南通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淮安 22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阴工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B2009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80-02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和手段。[1]长期以来,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都非常重视,许多学者在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2]毕业设计的选题[3]和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4]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不力,致使这些改革措施难以实现其真正的改革效果。

一、目前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1.学生的原因

由于近些年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达到了990万人),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且联系就业单位与毕业设计存在时间上的冲突;部分考研学生由于复习功课准备复试;部分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村官考试等;还有一些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过场、走形式,随便应付一下即可。以上种种原因客观上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部分指导教师的原因

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压力。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由于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难以量化管理,在繁重的压力下部分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疏于对学生的管理,致使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严重滞后。另外,由于扩招,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客观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3.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多年不变,毫无新意

以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方向)为例,有些教师多年来一直沿用“某某办公楼设计”、“某某教学楼设计”等等,每年都只是把办公楼、教学楼名称换一下,实质还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指导轻松,可以按照专门的框架结构设计辅导书进行指导,无需更多思考。但其后果是:学生容易抄袭,只需要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换个题目即可,根本不需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

4.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监管不力

每所学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规范,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但由于各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同,毕业设计内容、深度、考核指标等均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管理细则。但有的二级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制定上述管理细则;有的即使制定了管理细则,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不够重视、监管不力,也出现了执行不严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组织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细则,要求管理细则具有全程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求量化,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管理有规可依。

建立毕业设计管理组织(见图1),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监控,定期形成检查报告。

加大对毕业设计经费的投入。对毕业设计经费实行统筹管理,对于与生产、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在保证软件、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课题,解决毕业设计经费紧张的问题。

2.严把毕业设计审题关

毕业设计选题提倡选用实际题目,可以是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类题目,也可以是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等题目;题目工作量要适当,过程要完整,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培养方案安排的结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

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尽量涵盖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利于进行工程师基础训练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要保证毕业设计题目科学、可行。对于虚拟题目,要求有计划地更新。一般情况下,一个题目不能连续使用三年,即使是同一结构形式也要求内容有变。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例,同为某办公楼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在编制任务书时修改结构形式,上年使用三跨、四层框架,当年可以改为两跨或者四跨、五层框架,以保证学生不能照搬往届同学的毕业设计。

3.加强对指导教师、学生的过程管理

要求指导教师每天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定期对毕业设计小组开会,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要求每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三阶段检查时上交自己的记录册。

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管理以指导教师为主,如学生请假(如参加招聘会、考研复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等)需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在请假条上签字。

4.建立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除了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初期、期中检查和期末成果验收三阶段的检查之外,还要实行二次答辩制度和末位淘汰制。所谓二次答辩制度,是学生按照分组(20~30人为一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把各小组成绩末二位的学生重新组织起来再进行第二次答辩。这样可以横向比较,使得评分更客观、公正。在二次答辩的基础上,根据二次答辩成绩排序,按照规定的淘汰率(一般要求淘汰率不低于1%)对确实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不及格成绩,这就是所谓的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可以避免少数指导教师或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而草草了事的情况。

5.建立盲审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淮阴工学院从2013年起和兄弟高校同类学科学院签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交流协议。所谓盲审,即盲去指导教师及学生姓名,相互交流评审,其评审结果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于评审结果不及格的论文,必须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做。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在答辩前抽取10%左右的论文送审。这一制度对全体师生具有督促作用。

鉴于目前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淮阴工学院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毕业设计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原作,任何引用的他人资料或成果均在参考资料中有注明。每篇论文在答辩前由评阅教师评阅,并签署评阅意见。如果发现严重抄袭等现象,则取消答辩资格,而且指导教师和学生负有同等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地减少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促使教师和学生认真投入,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笔者指导了8名2013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开始之初,部分学生“沿袭”了往届学生的陋习,工作拖拉、进度滞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召集小组同学开会,重申毕业设计纪律和要求,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每周五下午所有学生都要带着成果来接受检查。通过严格要求以后,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保质完成毕业设计阶段工作。

三、结语

多年的毕业设计实践发现淮阴工学院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努力,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问题较多且较复杂,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解决,但只要认真对待,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质量还是可以得到稳步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童友枝.基于质量工程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1-2.

[2]何卫忠,相军.应用型本科团队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179-181.

第8篇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实现,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也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当今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作为“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她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因而大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战略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又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科学人文修养、个性心理以及健康的身体等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保障机制,从而从制度上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 人才培养观念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表面上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而实际上则是理念和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和基础性作用。只有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相互衔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定位不够准确,存在盲目升格现象,办学模式趋同,缺乏个性;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单一,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口径过窄,学科壁垒依然存在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或者是有明确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但因体制机制的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人才培养模式抑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蓝图。

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具体的环节和内容,缺乏对学生主体作用、角色的深入研究,也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导致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教学内容的灌输,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易导致学科的分类割裂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三是重师道不重平等。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导致学生不敢质疑、不敢评判,使得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乐于接受现状,最终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 人才评价制度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人才的素质、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进行的一种价值性衡量过程。人才评价具有了解人才、选拔人才、配置人才的功能,人才评价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指向标和导航仪。

目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专门知识或专业技能,高校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是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弊端:一是考试方法单一,一般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大,且以笔试为主;平时考核以学习态度为主,易流于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不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教考不分离,大多数课程考试试卷由授课教师命题,易造成师生主观发挥余地不足等问题,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三是部分学生不能诚信应考,利用各种手段作弊,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使得考试的评价功能不能很好发挥,也影响了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思考

作为办在地方的省属医学院校,学校肩负着为我国中西部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国际国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确立科学人才观指导思想,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认真领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人人成长、人人成才,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全面、综合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的整合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尊师”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评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体制机制的建设上,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促进课程融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建立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予以保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格。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是整合资源组建自主学习中心。将学校现有的多类教学资源予以整合,组建师生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应用于师生开展各专业各课程的数字化网络自主学习。二是实现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科研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激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设探索性实验,加强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培养。成立大学生科研小组,严格训练学生科研能力。每个学生科研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校内外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要求每个学生科研小组在统计源或统计源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一至两篇或参与完成一项科研项目。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到位,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改革措施:一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遵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和学习的规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二是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医学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为标准,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与相互衔接。三是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案(病)例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与标准化病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意识。四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为中心,以传统临床实践、模拟医学教育为手段,达到医德医风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为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学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是实施“优秀学术青年骨干支持工程”和“学术创新团队扶持工程”。培养、选拔一支稳定的“教学――科研双强型”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是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扶持工程”。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不同的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负责相应教学模块的课程规划、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及年青教师的培养。三是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使教师树立合同观念和绩效观念,增强广大教师的职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四是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发挥考核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高薪聘用优秀拔尖人才,实现一流人才出一流业绩享一流报酬,采取非常措施,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需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快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基于职业需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教育功效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课程改革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专科、本科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头等大事。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际,联系各专业的职业特色,针对其职业需求的普适性和特异性,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水利专业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职业需求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应具备的诚信、忠诚、抗压精神;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侧重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等。

2.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不断增加,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社会上众多职业,每一个求职人员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有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步伐必须加快,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职业需求的压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甚至课程体系方面等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教学效果均不理想。教学改革和实践步子较慢,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突破口,以改革考评体系为环节,以多渠道教育为依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为着力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改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变为职业体验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课改中要将职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与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结合起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职业体验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设实际或虚拟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激发兴趣,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在不脱离原课程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思想、知识、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教学。可以组织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在原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并针对各专业学生岗位需求特点开展职业专题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使校企合作实现职业体验式教学。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每个专题运用一个典型企业案例,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企业文化课堂讨论。其次,加大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任课教师课前认真收集典型案例,结合精品课程网站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后训练和拓展知识的空间。最后,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通过调研和教学实践,汇编典型教学案例、讨论题目和课件,并加以推广运用。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课程应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加大职业体验考核分值,逐步树立职业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课程改革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针对各专业职业需求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深入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专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联合用人单位建立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资源库和测验试题库,反映职业需求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站。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依托职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课程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巩固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任课教师和学生全员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克服教学中学科化偏向,过分注重专业课、轻视人文课程的问题,使教学规范化。第二,基于职业需求,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扩充职业道德的内容、扩展职业道德训练,使课程职业道德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实效性。第三,通过教学改革,彻底改变课程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实际的问题。第四,通过教学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讲你背、我写你记的教学,使课程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五,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用生动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第六,解决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和法律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成人、成才、成功。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教育质量;创新

新时期的高校学籍管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和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扩招使学生基数急速增加;新生高考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学生生源层次增加结构复杂;教学资源日趋紧张;高校收费、就业政策变化等等,都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难度。面对多层次办学及多元化的质量标准,新形势给学籍管理赋予了新内涵,学籍管理更复杂,要求更高,管理任务更艰巨。管理者面临着新挑战: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已很难保证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实效性、正确性、公正性。

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就要进一步转变学籍管理观念,建立信息时代学籍管理新体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学籍管理新模式,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籍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才能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的学籍是指参加高考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学生取得的学习资格,是大学生合法身份的标志。高校对有学籍的学生有教育的义务和管理的权力,学生因为有学籍故在法律法规保护的范围内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学籍的意义就十分重要。所以,学籍就是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学习经历的固定化和制度化。学籍代表了学生的身份,又表明其具有获得国家法律规范承认和保护的权利。

高校的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籍资格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是运用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对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留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各类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质量考核标准、记载办法、评价和处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毕业资格的审核与管理;对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学生证等各类证件发放及处理;对学籍变动以及电子注册等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由此可知,学籍管理是以学籍为中心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贯穿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它既是一项非常具体、十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其管理理念、实践的优劣,制度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增添措施:扩大教育教学自;建立弹性学制;打破专业壁垒;重视教学过程、质量、实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推进学籍管理,使之规范化、信息化、人本化。

二、高校学籍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跨过精英教育阶段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呈现出:教育对象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质量多样化、办学层次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来临,使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已不能再适应。首先,规模扩大,高考招生比例增加,新生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再适用。其次,学生生源结构和培养层次日趋复杂:同所学校在招生层次上有本科、专科、高职专科、专升本、研究生等;在招生性质上有统招、成招、联招、进修等;在办学形式上有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定向、自费、函授等;在办学类型上有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学制上有2年制、3年制、4年制、5年一贯制等;在办学区域上有本部、分部、新老校区等多规格、多层次的学生。再加之高校收费政策、就业政策的变化,导致这些多样化的学生入学后“保留入学资格”去打工、去当兵、“保留学籍”先就业等学籍异动现象频频出现,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就业形势。再者,“学分制”的出现,专业界线已打破,转系、转专业、转校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弹性的学习制度,使在校学习时间变得可长可短,致使休学、停学、退学随时发生。统一的班级管理、专业管理、注册管理、毕业管理等学籍制度,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发展,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社会要求。

2005年国家教育部针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籍管理的新规定。新规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提供了法制化、科学化、程序化、人性化的重要依据。

在此之前,各高校虽也能及时贯彻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但结合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却较少,其制度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不能给部分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另由于学籍管理的程式化,管理的手段又大都是手工或半机械化,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太高。实践工作又往往被误解和忽视。学生的注册管理、毕业管理、成绩考核与学籍异动管理,使学籍管理变得琐碎而近乎无聊,致使学籍管理工作虽然必要,但却很难得到重视,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随着招生扩大,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管理人员配备也明显不足,管理制度也未从以教务处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摆脱出来,极不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学籍管理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学籍管理事关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关键。学籍管理的理念、实践和方法之优劣,将直接影响高校管理水平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创新学籍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案,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更新学籍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提高学籍管理的适应性

人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籍管理,是对各类学生数据进行评价与处理而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它的重要意义不在于“管”,而在于体现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服务”上。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水平

要从以往以教务处为主的一级管理体制逐步改革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教务处作为学籍管理的目标管理部门,对学籍管理整个过程起监督、平衡、协调、决策功能;各系作为学籍管理的过程管理单位,承担学籍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信息、参谋建议等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

(三)遵循学籍管理的规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人为本原则

1.推进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高等教育自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在学籍管理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转系、转专业,给予学生自由选课、选专业的权利。以构建更好的个性发展空间,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2.对课程进行相应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加强基础课,扩大选修课,多开设一些与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生活质量的选修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打破年级、打破专业界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新晨

3.建立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能力申请提前或者延迟毕业。允许学生休学、跳级或留级。

4.建立重修制度,允许学生重修,以重修代替补考。重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考试作弊现象。重修后记载学生最高考试成绩。

5.加强学风建设,建立严格的激励竞争机制。学籍管理必须是刚柔并举的,应能够在一定框架下给充分的学习自由度。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看学分。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勤制度和各项学习纪律;建立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同时改革单纯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加强学籍管理现代化建设。注重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保险专业;教学计划;本科教学

一、引言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点。近20年来,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社会逐渐形成,大学本科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日本政府1991年颁布了“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其主要内容是“在制度上取消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划分,废除了通识教育内部各学科之间的划分和最低学分要求,各大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调整四年大学教育课程”[1]。我国大学也正在积极进行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程”以及“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带动下,教育界及各高等学校对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但董云川教授在《多种形态一样化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千校一面”的形象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必须扭转的[1]。而教学计划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因此对教学计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计划总的来说包括两个大部分,分别为课程计划和教学形式计划。课程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学校所实施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开课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关系;教学形式计划则是用来规定每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形式[3]。保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有其完善的学科体系结构,高校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是以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保险业务技术为基础,研究分析保险活动;掌握处理保险业务的方法、技能和了解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4]。目前保险学专业在我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和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为深化保险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体系做好准备,笔者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院校保险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保险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政策建议。此次研究的国内高校选取了上述10所保险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和湖南大学,国外选取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和佐治亚大学(美国)3所大学。

二、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计划比较

(一)课程结构比较

本科课程通常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通识教育,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第二类为学科与专业教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第三类为实践课程,它是基于学生所学知识和课程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如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我们将13所国内外大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图113所国内外大学课程结构由图可以看出,国内外都是学科与专业教育类所占比例最大,国内院校的通识课程比例高于国外院校。把它们进行更细的划分之后,发现:在佐治亚大学,通识课程全部都是选修课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通识课程,这类计划能让学生的选择更为自由,而国内的学校,通识课程以必修课程为主;在学科与专业课程中,诺丁汉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专业课比重较大,而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的学科类课程比重比较大,这取决于学校是注重专业的深度还是广度。相比而言,国外在专业上区分度不高,且课程跨度比较大;国内的实践课程中,几乎各个高校都是实习所占比例最大,尤其是财经类高校,且每个国内高校都有毕业设计,说明在国内,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达标是学生们毕业的必要条件。湖南大学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例非常高,达到16%,毕业设计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11%,远远高于上述13所高校,但是湖南大学的实习比重不高,并且没有实验课程这一项。

(二)通识课程学科领域分布比较

我们把通识课程学科分为4个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领域、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其中文学艺术领域所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它大体上包括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笔者把每个领域的学分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国内外大学各课程领域学分由图可知,国外各高校在通识课程中,社会科学领域所占比重最大,文学艺术领域和自然课程领域所占比例相当,并且三所高校均没有开设工程技术领域的课程;国内则是文学领域所占比例较大,84其次是社会科学领域。由此可见国内高校相对国外高校较注重文学领域的课程,大学语言文化、中外文学经典鉴赏这些在国内高校比较流行的课程在国外很少开设。但相比于国外,国内各校的通识课程结构同一化,千校一面,国外则比较有自己学校的风格,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

(三)课程学期分布比较

(1)不同类型课程的学期分布我们所选的本科学校均为4年制,并对每学年、每学期的课程门数和学分进行了统计。发现大部分高校的通识必修课程都分布在前两个学年,并且大部分学校在第一学期的通识必修课最多,其中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达到了31个学分,厦门大学达到了26个学分,而后两个学年学校很少会开设通识课程。在第一、二学期结束之后,大部分通识课程的结束可能会有利于学生花更多时间来学习经济学大类课程。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到了最后3个学期都没有通识课程,此时有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放在实践环节中。学科与专业教育必修课则结束得比较晚,通常在第三学年结束,并且学科与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相对于通识必修课和实践课程的时间分布较均匀,前5个学期所修课程门数和学分没有太大的差别,相对平缓。国内有两所高校的分布比较特殊,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课大部分集中在第四和第五两个学期,中山大学在第七和第八学期仍然保持着16和10学分的课程,这在高校中比较罕见。实践课程的时间分布在国内外有明显的差异,国外实践课程在四个学年分布较为均匀,而国内的实践课程除了中山大学分布较为均匀之外,其他高校几乎都集中在最后一个学年,其中湖南大学最后一学期的实践学分达到16分。国外的教育主张在实践中学习,而国内的教育则认为实践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2)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期分布大学的课程按能否让学生自己选择来说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指学校或院系规定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学校对必修课程通常有统一的要求和安排。选修课则允许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课程进行选择,它是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层次的多元化[5]。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的概念,源于1869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提出的“选修制”,他认为学生智力水平和兴趣偏好不同,传统的强制所有学生学习相同课程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美国对人才的强烈需求。我们把高校的必修课与其它课程的学期分布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必修课程大多分布于前三个学年,第四学年第二学期除了中山大学开设了必修课,其他高校均没有开设此类课程。而选修课分布则较为均匀,但相对于选修课自身来说,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所开课程较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开始的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安排,随着选修课的增加,学生们选择所上课程的自由就开始提高了。

(四)注册与学籍管理基本制度比较

为了解所选学校的保险学专业的升学和结业制度,笔者对上述14所学校的的开设课程总数、最低修课门数、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升级时所允许成绩不合格课程最多门数和主干专业课程成绩不合格能否进入后续课程学习进行了统计和整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开课门数国内的明显高于国外,通识课程开的比较多。结合开设课程数和最低修课门数来看,佐治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开设课程数与最低修课门数相差值较大,说明这几所大学的学生选课范围较大。佐治亚大学、北京大学的选修学分所占比重较大,再次说明这两所大学的学生选择课程自由度较大。在升学方面,国内11所高校对成绩是否合格均没有要求。

(五)教学计划类型

综合观察保险学专业国内外14所知名大学的教学计划,我们发现大致存在4种类型:国际开放型、通识培养型、学科基础型、专业方向型,代表学校分别是沃顿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开放型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对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开设课程不局限于一个特定专业内,提倡跨专业联系思维,认为专业之间的知识联系紧密并且能够互补,有助于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的开阔。通识培养型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培养学生在认知上的广度,开阔各领域的视角,这种类型的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通识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学科基础型的特征是注重对所在专业学科大类的培养,打好经济学基础,认为保险专业属于经济系,因此只有在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下,才能进行保险学的深入学习,这类学校通常开设较多的学科课程。专业方向型的特征是注重培养学生所在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类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保险专业本科现行教学计划的比较,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本科保险专业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反映出各院校间和国内外在教学计划方面的异同点。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我国各高校都面临修改现行教学计划的挑战,我国的保险专业的开设和发展迟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本科教学方面西方知名学校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经验,在与上述学校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重视选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层次的多元化。针对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的不同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差别,开设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是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必然要求。从数量上来看,国外的开课门数与最低修课门数的差值要高于国内大部分高校,说明国外学生的选择范围更大,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分比例也要高于国内,这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国外大学课程选择相对自由。除此之外,国内众多高校的选修课并没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尤其是专业选修课,国内很多高校由于开课时间和学分的安排,学生们只能选择某一课程,这类选修课实际上就是专业必修课的性质。选修课的开设及其教学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更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前苏联“专业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思维和对选修课的错误认识[6]。在国内,还有很多高校认为高校教学重点应当集中在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而选修课只是对专业课的补充。因此想要发挥选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程度,我国高校首先需要摆正选修课的位置,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明确选修课设置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体对学习兴趣和自身发展方向的需要,选修课和必修课一样重要,而不应当处于从属于必修课和专业课的地位。其次要扩大选修课的选修范围,让学生们有充分的资源进行选择,这仅仅靠增多开设科目所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还需要打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允许同学们在一定范围内选修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和必修课程,从而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二)注重实践教学的合理配置

保险作为应用型学科,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实践完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大学学历教育虽应以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但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教学不能被忽视[7]。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国内得到了肯定,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但国内很多高校对实践的重视还仅仅拘泥于学分比重的提高,而实践课程的配置却显得不如国外知名高校合理。国外大学的实践课程在内容和学年方面都分布得较为均匀,其实践环节涉及了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多个环节,并且没有明显偏重或忽视某个环节,而是强调各个环节的作用和配合。由于我国的本科教育过分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把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加品[8],实验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环节课程几乎只涉及毕业设计与实习,很少有大学开设实验课程,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它的主要目的也是巩固和加深课堂理论的教学效果,缺乏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期分布方面,国外几乎在每个学年都开设了实践课程,而大部分国内高校的实践课程学分集中在最后一个学年,前三个学年基本没有开设,分布不均。这两个分布的不合理性实际上是相关联的,因为实习和毕业设计均是在最后一学年进行。因此使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学年分布的合理化其根本措施是要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在每学年的教学中适当开设实验课程,并改善实验课程质量,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

保险需要运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甚至会涉及生命科学、政治学,以便分析赔偿概率、人口、政策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国外相对国内专业区分度不高,而且课程跨度比较大,比如佐治亚大学在经济类通识课程中就开设了量化分析、生命科学和物理课程,而国内经济类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课程一般只涉及数学和统计学。除此之外,在学科与专业课程上,国外很多高校允许学生们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这样对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非常有利,如佐治亚大学允许学生们选修法学、市场营销等课程。因此,国外大学课程设置更利于培养保险专业学生的多维视角,也能防止“千人一面”的问题,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佐治亚大学泰瑞商学院保险专业有学校和学院两个层级的课程计划,学校层级的课程计划能使学生们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之间进行转换,并且在转专业之后接受学分转换,这类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通常涉及多个领域,能让学生们在转换专业之后不掉队,有利于保险专业吸收各个领域的人才,如数学院转入的学生在保险精算方面有明显优势。我国高校可从国外成功的跨领域课程设置中汲取经验,通识课程中涉及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管理学、法学等方面分布全面,允许学生们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们运用多种知识解决保险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多维视角。

作者:刘轶 吴亚 单位:湖南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妍.日本通识教育改革成败启示录[J].上海教育,2007(12):40.

[2]董云川.多种形态一样化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75-76.

[3]翁妮尔.高校教学计划的运行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李丹.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4):122-127.

[5]刘佳音,章特,陈怡,童嘉琪,黄磊.浅论高校选课制度[N].企业导报,2012(2):230-231.

[6]鲁霜慧.中美高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90-91.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经济管理;就业导向

自高校扩招以来,本专科招生人数由1999年的159.68万人飞涨至2009年的629万人。在数量庞大的本专科乃至硕士就业队伍中,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愈发微弱,中职教育学校的地位也显得更为尴尬了。

一、中职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中职教育发展的机遇

在中国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招生人数的增加,2010年全国中职招生人数与普高持平,约830万人;教育投入扩大,基础建设实现突破式进展,自2003年以来53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完善了中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2万名中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计划;家庭经济贫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仅2007年财政助学金经费就达90亿元,资助面高达90%。近几年,各级政府正努力实现职教攻坚计划。

(二)中职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部分中职学校占据地利、人和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更多的职校面临着危及生存发展的困境,这有政策、社会认知的因素,也有学校自身教学思维束缚的因素。

首先,普遍存在同级不同等的社会认知。各地政府和群众看重重点初高中甚至普通初高中,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思想认同上呈“重普轻职”的倾向,以致硬件设施的更新完善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其次,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脱节。中职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市场一线需求的初中级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而实训设备的短缺成为制约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中的“短板”,更有甚者,部分私立职校热衷于短训,以赢利为目的,使职业教育变味成混文凭的地方。

再次,高质量就业难度大。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就业,而事实上,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610万,就业率87.4%,残酷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大学生就业预期下挫至历史最低点,“零工资”的现象屡有发生。这种情况下,中职毕业生能否被企事业单位录用,就业质量能否保持并提升,都是中职教育能否继续存在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二、中职经济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就业导向问题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职业教育学校,2000年教育部印发展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

(一)立足综合素质培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块

1.构建职业综合性、项目化课程。职业教育与普通中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其“职业性”特征。职业教育的一切教学都要从职业性特征出发,围绕市场对中低层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教育定位。在经济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具体体现为理论教学应融合并服从于实践,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要从“课本基础型”向“应用型”转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借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化教学等,将教学目标细化渗透到日常教学和课后实践中去,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2.教材选择切合实际。目前,中职教学多采用面向21世纪中等专业学校系列教材,教材的编排符合当前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但无疑书本知识的更新远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同时教材更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的实际水平和就业方向的要求,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评析的匮乏使课本更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因此,中职经济管理教材的选择要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选择性地使用甚至编发教学资料或教材,侧重于学生未来就业领域中的经济管理应用能力培养。

3.强化就业导向,将职业资格证考试列入教学计划。经济管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口号式的宣传,最重要的是将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实际教学目标。针对于社会人才招聘中对应聘人员就业资格的需求,中职教育在经济管理教学方面可适当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将职业资格证考试列入教学计划,将专业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有效衔接起来,在督促学生技能训练、圆满结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完成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实践证明、双证甚至多证在手,切实提升中职毕业生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走产学相结合道路,实现技能型人才的高质量就业如前文所言,职业教育的根本性特征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早已在高专高职院校中推行多年,部分中职学校的半工半读也是这种模式的演化,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在总结他校教学经验得失的情况下,注意保持学生理论性、实践性环节的平衡,走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锻炼培养学生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成为合格“职业人”的有效方法。经济管理课程是人文学科,但与工科一样,必要的实践教学是使毕业生具备与高职高专、乃至本科生一样的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管理课程的实践不能再以单纯的模拟实践为主,要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磨练,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工作的复杂性、真实性,最大程度使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工作的“零过渡”。

具体而言,第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依赖于政府、社会、学校乃至家庭的全面长期的合作努力,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社会的关注、学校对人才“出口”环节的重视都是实践性教学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实现初中级专门性岗位人员的定点培养。通过校、企联系的加强,实现专业师资、实训设备的更新流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硬件需求。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本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所设专业适应性的加强。通过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的加强,实现校、企将长期稳固的人才供求合作关系的形成,使学生在企业成长、在企业发展,在使校外实习基地在获取大量具备实践经验、对企业熟悉有感情的员工的同时,也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得到更大程度的扩展。

(三)就业能力考核办法多元化

考核是手段不是目标,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考核是为针对学生个体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有针对性和整体性的纠正弥补。

1.基础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考评。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和企业对实习生应用能力的认可程度上。这就要求成绩考核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转变,强调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齐抓共管”,摆脱应试学习模式的束缚。尤其对参与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学生,企业对学生经济管理技能和工作表现的评价应占据更高的比例。

2.就业能力综合评价。中职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知识和素质能力健全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才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就业素质的考核不应仅仅包括经济管理的专业技能掌握,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得体的社交礼仪等职业综合素质的表现同样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加强素质教育评价,将就业能力综合评价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