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

时间:2023-02-02 09:4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

第1篇

在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中,我们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着力引进市场主体、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精准扶贫效益

做强传统产业。支持明庙村发展壮大炒米产业,实施整村推进。三源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供应、田间管理、订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原材料品质;明庙炒米协会与农户签订了炒制标准,杜绝添加食品增白剂膨化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味”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全村从事炒米生产的农户达到120户,户平收入10万元左右。

做大特色产业。鹅业在陆岭、子文村建成年出笼1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直接经济收益150万元;、、村扩大传统荸荠、慈菇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8000亩,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天鑫米业在高当村实施整村富硒稻种植20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子文村建成富硒稻虾共用基地10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片区建成精品有机藕基地2800亩;超越苗木、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建成苗木基地2100亩。

二、扩大产业规模,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我们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00亩,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全镇土地流转比例达到17%。

扩大农业装备规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无人机2架,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3.5万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钢构大棚55个52亩;鹅业建成年屠宰肉鹅100万只的加工车间1.8万平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00万斤标准仓储1个,投资500万元的藕粉加工厂已完成征地选址工作。

三、彰显产业效能,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土地流转模式。主要为片区低产田升级改造地块流转,土地价格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前的80元/亩提升到350—450元/亩,群众每年直接获利220万元。

二是带田入社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郭大、骆驼、高当、子文等村贫困户33户,保底收益每亩1000元以上,并为贫困户提供在合作社就业岗位,增加打工收入。

三是土地托管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户31人,以亩平产量按市场价格与农户直接进行结算,解决贫困户无力种田的难题。

四是提供设施模式。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为2户贫困户提供钢构大棚5个,户平增收2万元;鹅业为子文村及周边12户贫困户免费建设小型肉鹅养殖基地,户平增收1.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是提供就业模式。食品公司提供岗位10个,食品创业园提供岗位30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岗位1个,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年工资可达1.2万元。

六是入股分红模式。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 1户2人;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9户12人。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折算股份,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年末按股分红。

七是提供全程种植服务模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23户80人,为贫困户提供精品藕种植技术,农户自主经营、自主销售,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亩平增收500—1000元。

第2篇

一、卜庄镇草编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昌邑市卜庄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5个村,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70元。

据史料记载,草编在卜庄一带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门类,也是当地传统民俗和文化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草编产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当地丰富的麦草和玉米皮等资源,就地取材,主要制作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如草帽、坐垫、草篮、草鞋、草帘等以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支持发展手工业制品用于出口创汇,通过外贸公司渠道带动乡村草编产业发展,在昌邑、莱州、平度一带,男女老少在集体劳动之余,几乎家家户户加工草编外贸产品,草编成为农民在生产队务工收入之外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形成了历史上草编产业发展最兴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草编产业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纺织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工业制成品的替代,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草编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市场对草编等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对草编这类兼具实用和工艺审美属性的大自然原生态产品的需求持续升温,在旅游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各类物美价廉的草编工艺品大受欢迎。当地一些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看准了这个市场商机,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手工艺特色资源,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先导,采取公司(合作社)连结千家万户等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为草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卜庄镇也形成了以润天、小芳两个草编合作社为龙头的新型草编产业链。

润天草制品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由当地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纪丛建领头创办。合作社目前有固定农民工100多名,在全镇20个中心村设有加工服务站,每处服务站辐射周边几个村庄,组织和带动家庭从业人员4000多人。润天合作社以小麦秸秆、玉米皮、纸绳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制作草帽、提篮、收纳筐等500多个品种,主要承接外贸订单,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年营业收入9000余万元。

小芳草编工艺品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现有固定职工100多名,设有8个中心村加工服务站,带动农民家庭从业人员1000多人。以芦苇、小麦秸秆、玉米皮等为原料,加工提篮、草帽、餐垫、收纳盒等工艺品,主要销住日本、德国等市场,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

两家合作社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主要承接外贸公司订单,而且主要是发达国家市场。根据外商提供的图纸式样等先制作出样品,符合要求后获得订单,再组织当地农民加工。二是产品加工采用公司(合作社)加农户方式以降低投资和劳动成本。获得订单以后,合作社先制作出样品,分发给各加工点负责人,加工点负责人再把有关原材料和样品送给加工户,并负责从农户中回收合格产品交回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质量把关、后期整理、包装集运等,从而完成一个产品流程。三是对一些工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用工具设备、不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或分散加工后需进一步处理的少数关键工序,由合作社的固定职工集中进行加工生产,实现集中生产与分散生产相结合。四是两家合作社都意识到今后应当树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自主设计比重,开拓自己的市场销售渠道。

二、草编等手工业是典型的扶贫产业,应当大力扶持

通过对卜庄草编产业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调研组认为,草柳编、家具、工艺美术、五金制品、灯具灯饰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手工业在扶贫攻坚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助力扶贫中具有其它产业不具备的几个突出优势,应当大力扶持。

一是市场空间大,投资门槛低、投入产出比高。手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大众日用消费品,品种繁多,产品花色式样更新快,生产周期短,国内外需求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草编等兼具实用和装饰纪念意义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具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弹性。

产业进入门槛低,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初始投资可多可少,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闲置场所和房屋灵活布点。如润天合作社在镇上的总部厂区主要用来收储原材料、存放回收上来的制成品、进行产品后期处理和加工包装发运等,厂房面积仅有1200多平方米,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不到100万元,流动资金平均占用300万元左右。而分散在中心村的20多个加工服务站都是本村村民利用自己家庭闲置房屋改建而成,主要用于产品临时存放和周转,基本不需要新建。千家万户农民从业人员在自己家里进行编织加工,与合作社之间是劳务外包关系,合作社只需按件支付加工费即可。但合作社一年的营业收入却可以达到近亿元。每1元资本投入可以带来20倍左右的销售产出。卜庄镇规划到“十三五”末草编年产值由目前的3亿元提高到10亿元,成为镇里的支柱产业。

二是扶贫作用十分明显。城镇和乡村比较,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在广大农村。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中的老弱病残群体。这些群体的共同特点是平均年龄偏大,主要集中在六、七十岁区间,已经不能再从事田间作业等重体力劳动,也不具备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的能力,基本靠子女们供养,无其它收入来源。或者因为文化程度低或身体病残等原因,创收能力相对较差,是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昌邑市虽然是经济强县,处于贫困收入线以下的人口总量较少,但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认识到,广大农村中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仍然是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吕珊珊市长对调研组说:“从昌邑市政府的财力上分析,对贫困线以下人员的低保救助市里财力可以解决,实现老有所养没有大的问题。但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提高农村弱势群体收入水平仍然是个大难题,关键是要找到好的产业结合点。只有依托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调研过程中大家也觉得,草编产业的发展,恰恰就精准地解决了这一部分就业最难群体的从业和收入问题。草编产品易学易做,一个人在家里坐着就可以干,白天晚上都可以干,干多干少都随意,不耽误做饭和照看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干,可以一边在邻舍家串门一边编织,既有一定收入,又可以多活动,解决了老年人孤独、交流等方面的困难,可谓一举多得。

调研组在卜庄镇新胜村的一农户家中看到,三五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编着小筐,谈笑间一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就完成了。63岁的村民王大娘坐在沙发上一边编着筐一边笑着对调研组说:“没干这活儿之前,俺们靠孩子养着。现在俺领了活儿,在家里干,不耽误干活、又误不了做饭,干多干少自己说了算,一天能挣个三四十块,一年有近万元的收入,自己还花不了,不用再向子女们要钱了,孙子、孙女过来还能买点好吃好喝的哄哄。” 新胜村的贾乃仁、卢瑞香大爷大娘老俩口都七十多岁了,地里的活干不了,也没有其它农活需要做,就在家里搞草编。老俩口一年靠草编收入1.6万元左右,完全解决日常生活来源。调研组走访了几个草编家庭,基本都是听到类似反映,草编加工受到农民真诚欢迎。

像这样的农户加工点,在卜庄镇随处可见。行走在卜庄镇姚家村的村道上,看不到闲逛闲聊的农民。深入农户家中,看到洁白的玉米皮在农家人的手里飞快的跳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草编不仅给卜庄农民提供了赚钱的门道,还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通过编织草编,活动了手脑,锻炼了思维,强健了身体。

卜庄镇党委书记刘广杰说:“全镇目前从事草编编织的人数已有6000余人,其中妇女4000多人,覆盖全镇70多个村庄,90%以上都是不能干重体力活的老年人,也是农村收入最少的低收入群体。现在有了草编,从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草编产业解决了民生的一个大问题”。

根据卜庄镇两个草编合作社情况测算,合作社每件草编最终产品每100元销售收入当中,由合作社环节支付给上游业户的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草辫、处理好的玉米皮、纸绳等)成本占75元左右,支付给下游加工户劳务费占10元左右,全产业链活劳动成本占产品销售收入的80%以上。不论是上游采购原料还是下游委托农户加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上下游农民的收入。物耗成本非常少,民生价值十分突出。草编产业在对当地经济总量的贡献、提供财税收入等方面可能还不是支柱产业,但在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收入方面却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和发展前景。

三是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草编产业所用的材料都是麦秸草、玉米皮、苇秸、纸绳、纺织线头等农作物副产品或下脚料,原料易得,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可以同时拉动上游的收购商、初加工户等,将农村大量难以处理的农作物秸秆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手工为主,最多用几台缝纫机,基本上不耗费水电。小芳合作社加工的一些向欧盟出口的产品中,按照外商的要求,整件产品都要使用丢弃后可自然降解和无污染的天然原材料。因此是典型的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

三、发展草编等手工业产业的几个关键因素

从卜庄镇发展草编产业的实践看,发展草编等手工业,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

一是要有产业带头人引领。润天合作社的纪丛建社长是卜庄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肩负着传承草编技艺、发展草编产业的历史责任。他率先组织起了卜庄镇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筹资金、收原料、传技艺、跑市场、卖产品,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脱贫增收的致富路。卜庄镇草编产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以纪丛建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带头人创业拼搏的过程。草编产业利润率低,批量大,规格多,组织生产难度也大,企业经营者既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又要有热心肠,对这个产业有感情,乐于奉献,愿意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二是要以公司(合作社)为依托。草编产业虽然适宜家庭分散生产,但也必须以公司或合作社等企业组织为依托,解决单个家庭难以承担的功能。只有成立公司(合作社),才能够承接国内外客户的批量订单,决定产品具体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确定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采购原材料,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以及统一解决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问题。而采用公司(合作社)加农户的生产方式,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和加工成本,实现批量规模生产的目的,才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当地民间有一定的技艺传统。自古以来,卜庄镇民间就有深厚的创业传统。解放前,就有大批农民背着丝绸下南洋,闯市场。至今,卜庄镇在外华侨仍有245人,遍及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昌邑市侨乡第一镇。草编文化、丝绸文化、陶艺文化、商贸文化、侨乡文化是当地文化的鲜明特色。当地农村中的懒人、闲人、无正经职业的人都被瞧不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是主流价值观。草编技艺在当地本来就有很深厚的传统,现在有了合作社组织,就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四是离不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卜庄镇将草编产业作为该镇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抽调机关干部成立了草编产业发展推动小组,负责草编产业的规划、发展、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镇领导干部分工具体联系合作社,及时解决草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民合作社发展争取土地使用指标、产业信贷资金,提供消防安全指导;四是成立了草编行业协会,形成集团效应,积极为合作社提业资讯、市场开拓、权益保障、品牌宣传等服务;五是加大宣传,将草编产业作为卜庄镇的特色标志性符号,深入挖掘草编历史,鼓励技艺传承,邀请各层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专题报道,提高卜庄草编的知名度。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以草编等传统手工业为代表的各地特色产业,在活跃地方经济、吸纳农村弱势群体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扶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典型的扶贫产业,应当重新认识其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支持同类产业加快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为扶贫产业创造更加优惠政策环境。建议国家和省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扶贫意义的产业,进行评审认定,对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在税费减免、社保交费比例等方面比照福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对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龙头企业,按就业贡献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加大资金扶持。草编等手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社会效益大,各级应当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其加快发展。建议广泛开辟资金渠道,充分利用各级扶贫资金和妇联、残联等其它方面的创业发展基金,与县乡进行对接,找准产业结合点,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扶贫产业发展。

3.加强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支持。要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龙头品牌,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辅导,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难题,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

第3篇

5、6月份,乡村振兴服务队××××队,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积极开展工作,现将近两个月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1、围绕组织振兴方面,我们对所服务5个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党员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各服务村党建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镇党委。

2、及时传达市两会情况,组织学习市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中央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严格落实“”制度,开展主题党日2次,集中学习6次,集中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课,组织收看××××干部大学堂·空中课堂直播课程;重温入党誓词;入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文化馆副馆长××××、演出部主任××××、合唱团成员××××一行到××××镇考察调研,座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形成战略合作等事宜。

4、围绕产业、文化振兴方面,积极联系省××××集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服务的5个村就乡村文明村内文化长廊建设情况现场考察、航拍,研讨文化长廊设计方案,促成该公司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分田项目。

5、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开展扶贫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摸底调察,并按时完成。

6、积极配合××××县龙××××镇××××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学习参观交流。

7、积极促进××××村土地流转工作,并联系投资意向人到村实地考察洽谈。

8、前期,为促进××××村村居生态环境提升及村集体产业增收,我们通过协调并组织该村书记到新泰市考察学习黄花菜种植情况,近期服务队对该村黄花菜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多次察看调研,效果明显。

9、按照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要求,××××区纪委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一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一行7人先后到服务队调研工作并看望派驻服务队同志,座谈交流乡村振兴工作,为服务村送去党建学习资料。

10、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申报“××××”典型材料。

11、通过多方联系联合××××中医药大学眼科附属医院在××××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光明行动”,为镇域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联系省××××电台健康××××栏目进行跟踪报道。

12、助力做好乡村防疫工作,积极促成健康××××栏目与镇卫生院健康人才培养合作,协调镇卫生院××××院长参与健康××××栏目直播。

13、为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积极联系了解××××家庭农场协会相关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中。

14、积极联系好品××××项目,助力××××镇特色××××产业品牌提升。

15、促成线上平台××××与镇上蔬菜批发市场合作,组织视频会议(服务队、市场运营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三方),目前完成框架协议。

16、继续联系××××××××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交流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探讨深度合作,拟就开发教育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考察交流。

17、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村森林村居及××××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申报资料。

18、三夏生产正当时,服务队队员分组调研服务村麦收情况及玉米种植情况。

19、按照区委要求,参加“××××××”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

20、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技工学校×校长到××××镇,就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座谈交流。

第4篇

强化人才多元支撑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多渠道培养,锤炼人才过硬本领。二是多层次引导,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三是多途径选派,引导人才服务脱贫。四是多举措保障,激励人才扎根基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人才多元党建材料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1.强化人才多元支撑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一是多渠道培养,锤炼人才过硬本领。

二是多层次引导,促进人才创新创业。

三是多途径选派,引导人才服务脱贫。

四是多举措保障,激励人才扎根基层。

2.牵线搭桥促就业开创引才新局面

坚持走在前做表率,凸显引才聚才新作为。

高标准高质量筹划,树立引才聚才新导向。

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开启引才聚才新局面。

全方位大力度宣传,拓宽引才聚才新效能。

增进三类人才交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

3.党政人才互派挂职对接资金项目。

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提升能力素质。

劳务人才组织输转促进增收致富。

提升服务保障质量排解后顾之忧。

4.坚持“引育并重”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搭建“三个平台”,靶向引进专业人才。

拓宽“三个渠道”,精心培育本土人才。

破除“三个壁垒”,大力集聚多元人才。

5.弹奏“五串音符”奏响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协奏曲

坚持主动作为,弹奏“引”才音。

坚持发展平台,弹奏“稳”才音。

坚持自主放权,弹奏“用”才音。

坚持工作实绩,弹奏“评”才音。

坚持双创成效,弹奏“显”才音。

6.四支队伍绘就乡村振兴人才蓝图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夯实根基。

注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植支干。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输送养分。

鼓励乡土人才投身基层,涵养生态。

7.建强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推动机制创新,为乡村人才振兴“保驾护航”。

二是拓宽招引渠道,为乡村人才集聚“造血输氧”。

三是丰富培育载体,为乡村人才成长“浇水施肥”。

四是注重激励引导,为乡村人才发展“筑基搭台”。

8.抓引才聚才促“六稳”“六保”

国企引领计长远。

汇聚人才添活力。

援企稳岗夯基础。

9.破冰之举引进紧缺人才搭建构筑人才工作新高地

畅通引进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严格标准程序,精准选聘人才。

健全引才机制,优化服务环境。

10.精准对接交流促进人才强技提质

互动衔接“一盘棋”。

人才选培“高精尖”。

关怀激励“定心神”。

示范带动“强辐射”。

11.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量水平

坚持放权松绑,刚柔并济引才。

坚持筑巢引凤,抓主抓重育才。

坚持以用为本,激发活力用才。

坚持营造环境,多措并举留才。

12.坚持“三个注重”选用人才大力畅通干部交流渠道

注重从基层一线发现人才。

注重从体制外各领域挖掘人才。

注重从急需紧缺专业中吸纳人才。

13.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人才力量

配强党政人才,强化示范引领。

育好乡土人才,增强内生动力。

选优科技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引导企业人才,集聚帮扶合力。

14.打好人才留用“四张牌”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事业留人,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坚持感情留人,甘当人才发展的“店小二”。

坚持环境留人,建设人才落户的“幸福港”。

坚持待遇留人,体现人才成就的“价值感”。

15.“加减乘除”吹响人才“集结号”

一是在薪酬待遇上“做加法”。

二是在资格条件上“做减法”。

三是在审批程序上“做除法”。

四是在优化环境上“做乘法”。

16.强化“三个引领”建强科技特派员队伍

强化政治引领择优选派组建“帮扶团”

强化制度引领常态管理构筑“监督网”

强化技术引领注重实效细耕“责任田”

17.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不拘一格“识才”,为村级班子“选苗子”。

精准施策“育才”,为产业发展“拓路子”。

多管齐下“用才”,为人才引领“搭台子”。

创优环境“留才”,为农村发展“厚底子”。

18.“人才基层服务行”活动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是“人才+政策宣讲”,推进冲刺清零。

二是“人才+农技推广”,传授脱贫技能。

三是“人才+健康义诊”,改善医疗服务。

四是“人才+教育帮扶”,开展送教上门。

五是“人才+文化下乡”,提振脱贫信心。

六是“人才+法律宣传”,提高法治素养。

七是“人才+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

八是“人才+工程指导”,提供技术服务。

九是“人才+扶贫帮困”,履行社会责任。

19.“引育用留”环环相扣建立科学人才制度

把好引人关,坚持标准引进人才。

控好育人面,依托平台培育人才。

找好用人点,着眼长远用好人才。

标好留人线,创造环境留住人才。

20.实施“四项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固本”工程,培养乡土型人才。

实施“提升”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

实施“引领”工程,培养服务型人才。

实施“激励”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21.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不拘一格“引人才”,为发展“架梯子”。

精准施策“育人才”,为发展“铺路子”。

多管齐下“用人才”,为发展“搭台子”。

创优环境“留人才”,为发展“厚底子”。

22.“三大平台”激励一线人才干事创业

搭建“事业平台”凝聚人才“向心力”。

构筑“高端平台”提升人才“智高点”。

健全“基础平台”拓展人才“覆盖面”。

23.围绕“四个维度”构筑人才发展高地

把握“高度”,注重人才政治引领。

增加“深度”,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宽度”,广泛聚集优秀人才。

提升“温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24.“人才强县”战略助力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精准导向,实施“筑巢引凤”工程。

聚焦素质提升,实施“双培强基”工程。

强化活力激发,实施“春风润雨”工程。

25.采取务实贴心关爱举措解除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才后顾之忧

出台“关爱六条”,激发迎难而上、无畏奋战的使命感。

建立“关爱机制”,提振逆向而行、坚守作为的精气神。

开展“关爱行动”,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

26.完善四项机制为人才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健全人才工作推进机制,促进各项任务落实。

优化人才工作考评机制,充分激发工作活力。

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27.激活力建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

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健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28.弹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协奏曲”

基层党政人才示范引领。

专业技术人才帮扶带动。

乡村本土人才各展其能。

29.坚持“四个注重”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是注重因需式培养人才。

三是注重人性化服务人才。

四是注重活政策吸引人才。

30.“四个双向”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双向对接”,构建帮扶机制。

坚持“双向挂职”,建强骨干队伍。

坚持“双向交流”,推进资源共享。

第5篇

在全国两会上,贵州今年依然抢眼,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引领话题、传播形象、集聚力量的“贵州时间”。

筑梦小康、智慧美丽、持续向好的贵州,益加鲜亮、丰满地呈现在全国两会平台上,持续发挥了凝聚正能量、放大社会影响、促进资源集聚的作用。

《易经》有云:生生之谓易。在变与不变之中,全国视野下的“贵州时间”珍贵、深刻。

以前贵州的惊艳多少令一些记者意外,如今却有着一种“本来如此”的平静,并早早预留了时段、版面

2014年3月6日上午的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等54家境内外媒体,120余名记者到场采访。上午九点不到,记者们就早早到场,抢占摄影和发问的有利位置,网络新媒体做好了全程直播的准备。

这个阵仗,相当于去年在人民大会堂梅地亚中心举行的贵州代表团专场记者会。而今年,只是全国各省每个代表团都有,在代表团驻地举行的一个常规安排,贵州却好像“把金色大厅搬到了驻地”。

《新京报》记者朱柳笛说,贵州与北京携手打造大数据产业是她关注的重点,报社安排她争取采访到贵州省委书记或省长形成整版报道。但她了解下来,觉得困难不小,因为今年中央电视台“小丫跑两会”栏目组也有这个打算,但是没有获得“档期”。

贵州周边省份的媒体也在贵州代表团“找新闻”。《四川日报》记者颜婧、重庆华龙网记者黄军说,会在各自媒体介绍贵州跨越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

据省委宣传部全国两会报道小组的资料统计,《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动态清样、《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媒体,传播贵州好声音、展现贵州代表委员履职风采的新闻报道,每天平均在20条左右,形成了强大、立体的声势。

贵州本土媒体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贵州日报》对贵州基层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报道,地方特色突出,得到了的肯定;《当代贵州》推出的全国两会专辑《2013・当代贵州改革发展十大亮点》、《孔学堂愿景》等上会资料,成为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材料和记者写稿材料,深受青睐;在全国36家上星综合频道中,贵州卫视全国两会传播指数仅居广东、湖南、江苏之后,异军突起位列第四。

“正如陈敏尔省长指出的那样,贵州具有高质量的新闻资源。”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念说,今年虽然没有组织专场记者会这样的大型活动,但各大媒体对贵州的报道力度有增无减,并且主动对接采访的多了,此前贵州的“惊艳”多少令一些记者意外,如今却有着一种“本来如此”的平静,并早早预留了时段、版面。

以前贵州的价值多少被外界有所忽视,如今却有着一种“恨识君晚”的紧迫,这是对贵州“以形象筑梦”智慧和定力的印证

一年前的3月2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贵州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的招商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眼光独到、语惊四座:若错过了30年前投资广东的机遇,那么今天就不能再错过投资贵州。

一年过去,“马云眼光”已然集束成团。

今年的3月1日,贵州与北京携手举行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各路“神仙”的云集,显示各方对贵州机遇的高度认同。

从产业的层面,除了电信、移动、联通“三巨头”王晓初、奚国华、常小兵在座,还有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和不辞辛劳从国外赶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以及微软、华为、浪潮、百度等企业的负责人。去年以来,信息产业“国”字头和“民”字头的领军企业,纷纷在贵州完成了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重要布局,“外”字头的也表达了投资意向。

从技术的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等推动了大数据产业落户贵州,并领衔一流团队与贵州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从政策的层面,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等出场表态,对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考虑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的一些纪律规定,比如不许“跑部”,更可见国家部委对贵州的另眼相待――不能“跑部”,“部”却“跑”到贵州的产业推介会上。

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同样体现在其他方面。在3月2日召开的对口帮扶贵州恳谈会上,贵州的“价值”被强化,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以及上海市市长杨雄等发达城市主官表示,可以在贵州探索东西部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扶贫开发新路。

贵州为什么有魅力?本刊在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作了一个调查,对象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委机关领导、知名企业家、北京市民等,收集的情况显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红利、“两高”等交通大跨越后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贵州清晰的跨越发展路径抉择、在产业经贸等方面形成的“你助我发展,我助你发财”机制、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种对贵州价值的发掘首先来自于接触。一些北京市民表示,天安门广场LED大屏幕播放的贵州形象片壮阔大气,还有一些市民在3月上旬举办的“生态贵州・美丽家园”摄影展上赞叹“贵州真美”。一些企业家是通过贵州组织的“走出去”经贸活动,从而开始在贵州投资创业。

外界对于贵州的由“不知道”到“有所知”进而“有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对贵州“以形象筑梦”的智慧和定力,是一种印证。

以前一些代表不会发言,害怕面对领导和媒体,主要还是心中无数、工作无法,现在这种情况真正变了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重要的“贵州时间”,也是最大的亮点和最大的喜事,是专程到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

3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贵州厅,两小时44分钟的会议中,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时提问,与发言的代表一一交流,会场气氛热烈。

代表贵州父老乡亲,向总书记说什么?展现代表们履职尽责风采的重要时刻到来了,当然,这也是一种对功力的考验。赵克志、陈敏尔、郑强、束晓梅、王菁、王伟、夏庆丰、张加春、张国英等9位代表作了发言。

赵克志、陈敏尔发言时,插话达10次之多,分别在孔学堂建设、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发达城市对口帮扶贵州等10个方面。

包克辛代表曾经在贵州工作过,他说,通过不时插话,以及赵克志、陈敏尔准确应答,说明贵州这些工作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

其他发言代表也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分别就贵州引进人才、处理医患问题、高科技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汇报取得的突破和存在的问题,不时插话回应,互动引来阵阵掌声。

严肃不掩活泼,会场上不时响起笑声。夏庆丰代表在发言一开始就说,我的名字里面有“庆丰”两个字,与总书记微服就餐的庆丰包子铺完全一样。幽默的插话,“这是你的专利,你要做庆丰包子,庆丰集团不能投诉你”。

来自基层的王菁代表发言时说,1957年,布依族妇女进京给唱了一首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今天她要把这首歌献给,并与现场少数民族代表一起唱起了《好花红》。现场响起了贵州布依族美妙的歌声。

第6篇

区妇联扶助弱势群体开展爱心系列活动典型材料

扶助弱势群体,开展爱心系列活动

当前,我区农村有部分贫困妇女和儿童因疾病、天灾人祸等原因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急需帮助。多年来,××*妇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为贫困妇女和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深入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心系列活动,从经济和生活上扶助了弱势群体,切实帮助她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一、深入开展“春蕾女童”活动

尽管每年我们都开展不同形式的“向孤贫儿童献爱心”活动,使一批面临失学、缀学的儿童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天灾人祸、疾病等多种原因,每年仍有新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出现,面临失学困难。为使这些贫困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确保她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活动。一是多方协调,广筹资金。把筹集资金的重点定位于区直各部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资助贫困儿童的目的、意义,在社会上广造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对每个单位、每个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他们献一片爱心、尽一份义务,为贫困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我们的努力下,民政局、体育局等七家单位在本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捐款4万元,提供了活动资金。二是严格筛选,确定人选。为使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帮助,我们首先明确规定此次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家庭年收入少于600元、城市家庭年收入少于800元、以前未受过资助的中小学生;而后各基层妇女干部集中时间和力量,深入各村(居)对全区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进行调查走访,把贫困儿童所在学校、班级、学习情况及贫困原因、家庭年收入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上报给妇联,我们对上报的名额严格把关、审核,最终确定××名贫困儿童为资助对象。三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加强资助单位与受资助儿童的联系,“六一”前夕,我们组织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捐赠仪式,为受资助的贫困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和衣物,资助双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将七家单位的义举广泛宣传,在全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加强与受资助儿童所在学校和村的联系和沟通,对她们的生活、学习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及时反馈给资助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双方间的信任和了解。10多个相关报道,使“春蕾女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资助贫困儿童的行列中来。

二、深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农村妇女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等原因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针对这一弱势群体,我们在农村深入开展了扶贫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滚动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滚动扶贫的力度,一方面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我区新出现的贫困家庭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民政局增加扶贫资金数量,先后在××*镇、××镇召开“滚动扶贫现场会”,将价值2万元的带崽奶山羊发放给两镇的40户贫困家庭,镇妇联当场与受资助的妇女签订扶贫合同,规定必须精心饲养奶山羊,第二年年提供一只小羊作为种苗继续进行滚动。截至目前,全区已有××*个贫困家庭在滚动扶贫中受益。二是扶持农村妇女发展种植业。随着我区种植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妇联积极协调林业局增加扶贫投入,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通过发展科学种植业脱贫致富。协调林业局购买了价值1万多元的新品种板栗苗和梨苗,赠送给全区20名贫困妇女,并对她们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目前部分苗木已有挂果,预计明年产生效益。在这些活生生的典型和事实的影响带动下,部分贫困妇女已加入到发展科学种植业脱贫致富的行列中,全区广大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贫困儿童献爱心”、“巾帼再就业工程”、“滚动扶贫”等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贫困妇女和儿童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她们依靠自身努力战胜贫穷的意识。通过活动,广大弱势群体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党群、干群关系得以进一步密切,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7篇

陶氏大中华区总裁石博韬日前在北京透露,未来几年,陶氏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使年销售额至2015年达到70亿至80亿美元。

在会上,石博韬公布了陶氏大中华区未来的增长战略。他称,陶氏将加强与客户协作、加大在中国投资、增加本土创新能力、拓展中国台湾业务、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人力资源投资,推动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陶氏目前在中国已有很多中小型投资项目正在进行之中,总投资达数亿美元。陶氏将于2012年上半年开设成都办事处,以此作为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业务和销售中心;并计划大规模扩充北京办事处;2013年完成对上海研发中心的扩建。目前,陶氏在大中华区共有18个生产基地和6个业务中心。(刘新洁)

YKK神奇拉链令观众大饱眼福

日前,为进一步加强服装材料与服务技术的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服装学院科技报告厅举办“大型服装技术公开讲座”,讲座现场,业内各领域专家就“材料与技术,技术与时尚”等内容进行交流。

在会上,大连吉田拉链有限公司(YKK)东北地区营业企划室销售战略经理孙凯小姐围绕“拉链的性能与服装工艺”这一主线,以图片介绍和事物展示的形式,向与会者介绍目前国际国内领先的各种新型拉链的信息以及拉链与服装面料、拉链与缝制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现场展示的是具有神奇效果功能的特殊拉链,一个小小的拉链可以运用到工程建设等领域。YKK成立于1934年,是全球最大的拉链制造商,2011年集团年产量6,276万条,营业额达2,311亿日元。

维斯塔斯助力中国风力发电事业

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与维斯塔斯联合出版《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方案》专著,与此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维斯塔斯共同发起倡议,建立中国风力发电评价体系。

《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策略》一书,对风电和电力系统的特点作了阐述;对电网友好型风电厂和风电等变动电源友好型电力系统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思路。国网能源院与维斯塔斯公司联合出版《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策略》对进一步推广项目研究成果,促进中国风电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和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唐玛勒的联合推动下,双方也开始了对中国风力发电评价体系的研究。

唐玛勒先生表示:“风电机组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风电行业的最大忧思,是完全依靠法规的力量被动地调整,还是行业参与者自发地朝着公认的正确方向进行调整,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谁先走出自律、自强的第一步,谁就占领了竞争的优势。维斯塔斯愿意自主、坦诚地迈出第一步。”

(陈海燕 刘新洁)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建设实践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转。核心是三件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有效的技术转移。[1]笔者认为,《决策科学辞典》中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外延: 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在国家间、地区间、行业间以及在科学技术自身的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以及科技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技术转移的方式分无偿转移和有偿转移两种, 前者不索取代价, 包括技术交流、技术馈赠、技术援助等方式, 后者是把技术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引进等方式。”[2]但是我国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为此,2007年12 月5 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7]609 号),我校2009年启动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2010年10月获得江苏省高校(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项目,2011年年底“中心”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集中考评验收,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4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绩效考评。回顾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科技创新源头建设,抓好强本固基工程,催生技术转移的内在动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按照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文件精神。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认真按照江苏省科技厅科技工作规划和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依据学校科技工作的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实力,结合学校所处苏中区域环境,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按照“立足扬州、优先苏中、聚焦苏北、辐射全国”的科技服务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综合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打造集成创新科技服务团队,加速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的能力,积极探索“科教兴(乡)镇、科教兴(县)市”的新路,努力推动区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学校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源头的建设,使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获得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也是有效实施技术转移工作的源泉所在。与此同时,“中心”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内部机制,加深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建设,有效整合学校科技资源,增强持续创新服务能力和运行体制机制建设等工作,目前服务设施条件齐全,场地、仪器设备条件符合要求,服务功能完善,建成了“中心”独立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等,强化了“中心”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强本固基工程,为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校地科技资源整合,抓好枝繁叶茂工程,促进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

学校通过与地方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开展科技紧密合作, 学校的党政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参加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建立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技术转移分中心31个,其中,有部分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农村服务超市合作共建,有部分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地方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建,扬州市百诺科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和扬大(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已实体化运营。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校地(企)技术转移无缝对接,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交流接触,使学校更加了解地方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挖掘企业和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校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对接障碍,实现直接无缝对接服务。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整合了校地(企)技术转移多种资源,可以通过有效整合校地双方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形成有机互补,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育人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为地方解决发展过程中实际难题,也为地方提供输送人才,解决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学校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分中心的建立,加强了校地研发平台和科技合作,形成共促共建的良好局面,加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科技推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为学校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环境,达到校地合作共建多赢格局。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与地方共建创新载体、与地方共享创新人才、与地方共促创新项目、与地方共育创新成果、与地方共担育人重任、与地方共推协同创新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强与地方合作共建工作,取得实质性地进展,增加了技术转移的途径,加速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进一步畅通了校地技术转移的渠道,拓展了技术转移的领域和发展空间。

3.强化校地联合共创共建,抓好开花结果工程,实现技术转移的建设目标

我校是较早开展“农科教相结合”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为江苏经济特别是苏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社会效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学校发挥合并办学的优势和学科优势特色,以科技和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三个扬州”建设和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学科群服务产业群,组建大团队服务大产业、搭建大平台推进大协同”的工作思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群长期服务“长三角”地区,以张洪程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与兄弟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在水稻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与大面积示范以及推广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为江苏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也被科技部表彰为“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先进单位”。

预防兽医学学科以刘秀梵院士牵头,成立院士企业工作站,长期服务国药集团-扬州市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全国7家企业以及与国内外兽医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工作,刘秀梵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累计生产15亿羽份,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养禽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培育出国家新品种―京海黄鸡和扬州鹅,长期服务国家龙头企业京海集团、扬州天歌鹅业有限公司、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其中王金玉教授与京海集团合作开发的京海黄鸡新品种,已成功繁育出2000多万只配套系苗鸡,“京海黄鸡快速扩繁及其规模化饲养技术的中试与示范”被科技部、发改委、省科技厅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予以资金重点支持,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学科多年来服务全国各地水利事业,为保障国家的水利安全,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陆林广教授领衔团队的研究成果“南水北调工程大型高效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理论与应用”获得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成果服务东线工程新建的21座泵站中的15座,主要是优化水力设计研究,使泵装置效益提高了7%,按每年运行50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电13000万千瓦时。

化学学科近年来服务上市企业宝胜集团、中盐化工、扬州市伊丽特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军用、民用化工企业,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新型水性涂料、油墨胶乳的合成技术、干法再生橡胶制品等,在相关企业生产后,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校积极参与并实施了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挂县强农富民”、“淮北科技扶贫”、“科技入户”等工程,每年有60多名农业专家教授奔波在我省苏北苏中各县,他们带着科研成果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科技协作、科技扶贫工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现场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注重树典型,强化示范辐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还多次被表彰为“‘十一五’期间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送科技下乡 促农民增收”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科学技术协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和称号。

4.强化校地需求信息沟通,抓好交流互动工程,助推技术转移的根本保障

技术转移工作是学校科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要从组织上予以强化和健全,从体制上进行理顺和整合。现已形成了“全员参与、集成创新、统一管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高效运作、互利共赢、推动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参加与地方的联系、对接和交流,策划组织各项技术转移活动,参加地方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参与地方各类创新载体的联络和协调,参加网络平台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技术转移工作的外部环境和舆论环境。

高校具有科技、人才、技术优势,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企业具有资金、资源等优势,科技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是主体。而技术转移工作是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校要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及时加强技术需求信息交流和互动机制,畅通需求信息互动机制,为技术转移工作搭建快速通畅的信息桥梁,为地方产业、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区域资源的共享,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学校和地方共同发展的实践之中。

总之,在深化与地方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到“四真”:工作上“真抓实干”,研究上“真刀实枪”,资金上“真金白银”、服务上“真心实意”,才能实现四个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教师满意,才能实现我校科研、人才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深度融合,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服务地方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国杰,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J],创新与发展,2009.3:18-22

[2]萧浩辉主编.决策科学辞典[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558.http://k.i ne t/re fbook/deta i.l aspx?rec id=R2006080690001735& d =CRFD&D icdId=R200608069.

第9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通过部门联动,聚集合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秦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绿色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有效提升民生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创建原则

(一)突出重点的原则。紧紧围绕“十二五”国家惠民生、促和谐各项扶持政策,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民生金融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民生金融惠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民生金融创业”、“民生金融安居”、“民生金融扶贫”五大工程为重点,着力推动民生金融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取得显著突破。

(二)聚集合力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多方联动”的长效创建工作机制,聚集各方合力,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配合力度,积极构建民生金融组织协调机制和政策配套体系,大力营造民生金融工作推进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协力推动民生金融在产品、服务、模式、市场上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

(三)争创实效的原则。通过对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的组织推动、政策激励、监测评估、总结推广以及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重大活动的开展,促进民生金融工作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成效不断凸显、影响更加广泛。

(四)防范风险的原则。以防范风险为前提,支持促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创新民生金融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

三、创建目标

到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整体贷存比在全市和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整体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民生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引导民间资金投资金融,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引进大型担保机构来旬开展业务合作;民生金融示范点不断增加,在各金融机构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百花齐放的民生金融支持格局;建立县级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民生金融贷款投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民生领域信贷投放占全部信贷投放的比例达到50%以上;财政资金用于奖励金融机构民生领域信贷投放的支出逐年增加;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建成2个循环工业园区;农村支付环境得到大幅提升,ATM机实现镇镇通,助农取款POS机村村通,涉农惠农资金一卡通,在县城主街道建成刷卡无障碍一条街。

四、创建内容

(一)“民生金融惠农”工程。一是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打造“信用高地”,优化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等传统“拳头”产品,提高农户贷款满足率;三是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面创新,重点加大对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四是推动农村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实现助农取款“村村通”,加大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农商通等自助机具投放力度。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程。一是以扩面为核心,推动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公平高效金融服务;二是向县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倾斜,促使小微企业受惠户数占比持续提高;三是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引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通过发行短期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努力开拓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民生金融创业”工程。一是突出做好对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青年、妇女等群体的创业金融支持,促使他们及时享受普惠金融服务;二是突出融资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推广,鼓励“财政政策引导+金融知识普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建+信用示范创建+金融服务改进”的五位一体融资培育新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三是突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努力扩大民生金融促进创业的政策覆盖面。

(四)“民生金融安居”工程。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及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做好避灾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民进城安居及城市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支持工作,力争信贷投放和支持项目数明显增加。

(五)“民生金融扶贫”工程。一是紧紧围绕国家新十年纲要和省市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以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项目为载体,以循环发展为方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动金融扶贫工作;二是坚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区域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提高扶贫开发贷款的受益面,探索金融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更多途径,另一方面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融合水平,有效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五、创建步骤

(一)动员启动阶段(2013年10月1日—10月31日)。制定创建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举办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启动仪式。

(二)强力推进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9月)。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和协调磋商,研究解决创建中的共性和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三)总结申报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对创建成果进行自查自评,整改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文本资料,申请省市有关部门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四)考核阶段(2014年底)。对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金融机构,按照《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严格考核,落实奖励措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镇和部门,给予通报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人行行长、县金融办主任为副组长,县财政局、经贸局、人社局、住建局、教体局、扶贫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残联和各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行,负责做好创建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树立创建工作“一盘棋”工作理念,加强沟通衔接,夯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信息反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发“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工作简报”,及时将“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动态、问题研究、经验成果向上级部门汇报、向本县各部门反馈通报。加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与成果活动。各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本单位(条口)信息的收集、材料的总结,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推进动态典型经验与做法。

(三)加强创建指导。县人行要加强创建指导,引导各金融机构提高信用甄别和管控技术,并在利率定价、征信服务、培训宣传上给予指导;引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加大帮扶力度;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及融资扶持试点工作为抓手,推动各类创业群体的信用示范创建,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县金融办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县扶贫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会、县残联分别负责对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富民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康复扶贫贷款工作给予积极指导和扶持,制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标准,积极推进县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

(四)加大支持力度。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切实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改进支付结算、经理国库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积极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县经贸局负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行业政策的把控,企业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及财税政策的争取;县扶贫局、县人社局、教体局、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会、县残联充分发挥各自管理和信息优势,加大创业能力培训,组织所辖部门帮助金融机构把好客户信用甄别关口,及时跟踪监测借款人经营状况,配合做好到期贷款的催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和风险;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局、县人社局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财政扶持资金,加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及向金融机构划拨、兑现各类基金、贴息资金、费用补助和奖励资金。县住建局负责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信息,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重点支持项目库;支持保障房建设平台通过融资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发挥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主力军作用;稳妥推进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保障房信息库,与人民银行实现信息共享。

(五)强力推广普及。县人行要积极推广“信用共同体贷款”、“劳务经济联保贷款”、“三大中心”和“一厅式、一站式、一揽子”等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推广应用为依托,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县金融办要积极推动农村担保体系的完善健全,推动农业保险的强化和农村金融财税奖补制度的完善,积极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六)加强沟通协调。县财政局负责指导推动建立激励有效、衔接配套的扶持政策体系,协调有关方面促进担保体系发挥更大杠杆撬动作用,促进财政资金更好发挥倍增效用;协力营造良好的鼓励金融支持创业环境。县人行、人社局、扶贫局协调推动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机制、金融扶贫工作机制的完善。

(七)狠抓工作落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具体落实民生金融创新各项措施,指导分支机构积极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努力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户数,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县域农业园区、工业园区金融支持;大力推广适宜金融产品和有效金融服务方式,积极开拓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商业存兑汇票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广覆盖创业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深入调查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需求,以县域为核心,围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突出金融产品、服务、机制全方位创新;主动加强与扶贫部门和各级住房保障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对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农民进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给予有效金融支持。

第10篇

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20亿元,年均递增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递增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0亿元,年均递增22%;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年均递增2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递增2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到2.07吨标煤以下,水耗控制在195立方米之内。

―――社会事业。科教文卫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0%和60%;每千人拥有医生数4 人,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3.5张;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 万人;五年内新增就业岗位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70%。

―――生态环境。到2010年,生态巩固,污染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市、旗区所在地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均大于280天/年,工业重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平均大于270天/年。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年均递增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年均递增1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农牧区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

远景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收入达到1040亿元,年均递增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递增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年均递增10%。三次产业之比为2:54:44。

一、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跨越式发展工业经济

根据实施沿河开发、建设黄河经济带和循环发展战略,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抓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综合加工,推动产品长链条、高层次、多次加工利用,实现产业增值。重点打造煤炭、电力、化工、绒纺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做大做强建材和农畜林沙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高新材料产业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750亿元,年均递增27%。

1.煤炭产业基地。以提高煤矿资源回采率三年攻坚战为总目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大力整合煤炭资源和企业,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改革采煤方式,整合矿井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依法淘汰小煤矿,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重点建设准格尔煤田、东胜煤田悖牛川矿区、东胜煤田南部神东矿区和东胜煤田北部矿区四个5000万吨级以上煤炭生产基地,西部卓子山煤田一个2000万吨级以上煤焦化基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其中,地方煤矿达到1亿吨以上。实现50%外销,50%就地转化加工,所有矿井实现正规开采,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回采率平均达到75%以上。

2.电力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黄河水资源,合理布局电源点,重点建设一批热电联产、煤矸石发电、大型坑口电厂、天然气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强化电网建设,形成以500千伏输电线路为主网,220千伏输电线路为骨干,110千伏辐射供电网架,电网供电量达到115亿千瓦时,逐步实现电网“N-1”供电准则,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3.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煤层气、盐碱硝的互补优势,重点发展煤制油、煤液化、煤焦油、煤制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发展天然气制甲醇及乙烯、聚氯乙烯、甲醇清洁液化燃料等下游产品和氯碱化工产品。工业基地要以基础龙头项目为重点,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形成产业链条,构筑循环经济,搞好布局、规划建设蒙西、树林召、大路、纳林河、乌兰木伦等重化工工业基地。2010年,建设1000万吨煤化工及其精细化工、1000万吨煤焦化与氯碱化工 、1000万吨天然气化工的生产基地。

4.绒纺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我市资源、技术和品牌等优势,以鄂尔多斯集团为龙头,按照建设“世界级绒纺产业科研生产基地”的目标,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重点发展高支、轻薄、功能性羊绒面料、羊绒衫、羊绒系列服装等高精羊绒制品和绒丝等混纺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大“鄂尔多斯”品牌运作力度,打造国际知名品牌。2010年,绒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5%,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5%。

5.建材产业。加快水泥、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玻璃、高标号低碱水泥等新型建材。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工艺,提质降耗,逐步形成高、中、低档相结合、具有全国地位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生产基地和北方地区重要的新型建材、高档玻璃和陶瓷工业基地。

6.农畜林沙加工产业。农畜林沙加工重点发展肉、乳、沙棘、粮油加工等产业。肉类加工以羊肉加工为主,加快大型肉联加工项目建设,培育大型现代化加工企业,年加肉类生产能力达20万吨。乳业要建大型加工项目,提升产品档次,扩制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沙柳造纸、高密度纤维板、均质板加工项目建设,粮油加工应提高小麦、玉米、油料等向精深加工发展。沙棘加工应培育、引进沙棘加工龙头企业,作大作强沙棘加工产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从资源的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等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多层次利用、转化增值的原则,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煤炭、电力、化工三大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煤电高载能及其废弃物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和煤气+天然气化工等循环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企业零排放。制定和完善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依法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工业企业清洁生产。

(三)优化工业布局,重点建立10个工业核心区

―――以蒙西工业园区为中心的高新材料工业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纳米级材料、复合功能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高新材料工业及特种水泥、新型工程塑料工业。

―――以棋盘井镇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铁合金、工业硅等冶金工业及煤炭开采和煤焦化加工业。

―――以树林召镇为中心的北部沿河工业带: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PVC及农畜林沙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旅游产品加工业。

―――以东胜、康巴什新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绒纺和轻工、汽车制造、电子、食品、机械加工及环保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伊旗乌兰木伦为中心,形成煤化工、煤炭采选加工的产业集群。

―――以准旗大路新区为中心的东部沿黄河能源工业带:重点发展坑口电厂、水力发电、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及冶金加工工业区。

―――以乌审旗苏里格、纳林河为中心的天然气开发及天然气有机化工工业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以及微晶材料、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业。

―――以沙圪堵开发区为中心的冶金、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区:重点发展冶金产品及其深加工、特色干鲜果品、沙棘、手工地毯、高岭土加工业。

―――以杭锦旗巴拉贡为中心的西部沿河工业带:重点发展煤电、精细化工、医药和冶金加工业。

―――以鄂前旗上海庙镇为中心的煤电及煤化工工业区:重点发展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冶金和乳业加工业。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整体提升发展水平

依托工业产业布局与发展,构建“三大产业群、一个中心区域、六个城镇发展网络”的第三产业新格局,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业比重,形成以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和阿镇为中心区,其它六个旗府所在地和工业重镇、农牧业发展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支撑体系。以优势区域带动、城镇带动、大企业带动、大行业带动、大项目带动,力争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的旅游大市、文化大市、运输大市,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0亿元,年均递增30%。

―――大旅游。按照“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包括旅游线路、景区、市场、商品、文化、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建设“三大精品”景区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区、响沙湾沙漠娱乐旅游区。“十大重点工程”为鄂尔多斯中心城区、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工业观光旅游区、包乐浩晓温泉旅游度假区、泊江海子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区、道图海七星湖旅游度假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大汗行宫旅游区、万家寨水利枢纽黄河峡谷旅游度假区、库布齐沙漠响沙带“世界沙漠公园”旅游区、萨拉乌苏(巴图湾)文化旅游区、阿尔寨石窟(百眼井)旅游区。到201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5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60亿元。

―――大运输。包括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和仓储、邮电通讯等相关行业。重点建设公路、铁路、管道和航空四大运输体系,建设以康巴什新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四大物流基地,完成东胜、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公路、铁路等五个交通枢纽建设。尽快培育鑫诺蒙西物流集配站式的物流基地建设,构建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大文化。文化产业要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面向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博会展业、网络文化业、音像电影业、艺术教育业、文化娱乐业。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以文化产业集团为依托、大小并存、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为突破口,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和餐饮业,培育形成新型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行连锁经营、商业、网上营销等方式,促进商品流通现代化、市场化。加快组建实力雄厚的餐饮业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适应居民餐饮消费的社会化需要,开发特色产品,加快发展中(蒙)式快餐。

――努力发展新型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信息、中介、房地产和会展业。金融业积极引进区市外金融机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类地方性金融机构,改善信用环境,拓展新型金融业务。加快通信、网络、软件、传媒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企业和社会信息化。中介服务要建立和承担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及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的组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房地产业结合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开发大型连片居住区、标志性建筑项目等,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及各类展销活动为平台,加快发展会展业。

三、调优一产,大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围绕农牧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建设与发展,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发展现代化农牧业要求,以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带动农牧区,实施转移收缩战略,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农牧民工人化、农牧业企业化、农牧区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递增9%。

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绒毛、肉、乳、沙棘、粮油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推动农牧业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特别是把农区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重点,实行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在特色、优质上做文章,实现农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与经营,逐步延伸农牧业加工度。全市牲畜饲养量达到3000万头(只),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到2100万头只,在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达拉特旗建成5个较大规模的肉联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畜牧业占第一产业比重上升到55%以上。农作物总播面积控制在650万亩左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突出绿色品牌,抓好无公害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结合撤乡并镇、乡镇机构改革,对农牧区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种养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调整,将农牧业向沿河地区收缩,农牧民向有产业支撑的城市转移,力争每年转移农牧民4万人,使全市农牧区人口减少到45万人。

继续实施“六小”工程,不断加强和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由城市向农牧区延伸。加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全面实行禁牧禁垦政策,实施“山川秀美”和“大漠披绿”工程,实现生态重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协调统一。

四、加强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增加总量、搞高质量、优化布局为主要任务,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建设力度,全力构建以铁路、公路为主兼顾航空、管道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格局,彻底解决我市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铁路方面重点续建呼和浩特―――准格尔、东胜―――乌海铁路,新建准格尔―――朔州、包头―――神木(新线)、准东铁路二、三期工程等,2010年,铁路总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公路方面重点续建呼鄂高速公路、城壕―――大饭铺段、109国道大饭铺―――东胜段、察汗淖―――棋盘井段高速公路及东胜绕城一级公路;新建109国道东胜―――察汗淖段高速公路、兰家梁―――达镇―――通史、敖镇―――水洞沟一级公路;改建215省道杭锦旗独贵特拉―――乌审旗察汗什巴图段、216省道察汉淖―――靖边等二级公路,并加强旗乡公路建设,全面实施通乡(苏木、镇)油路工程和行政村通公路工程。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7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0公里,一级公路500公里。民航方面重点完成鄂尔多斯飞机场建设。管道方面重点建设长庆至蒙西、长庆经乌海至临河、长庆至呼和浩特复线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利设施建设

目前,全市供水能力为17.2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4.95立方米,占用水量的86.9%。据测算,到2010年全市供水总量为22.43亿立方米,年用水量将达到31.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2.2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93亿立方米),缺口8.77亿立方米,是一个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地区。要充分认识“三化”互动水支撑的客观规律,在用水问题上,要狠抓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努力蓄住天上水,优化配置过境水,高效使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要节流开源,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统筹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调配境内用水量、做坝拦截基流、洪流量,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水,向周边地区协调买水及向黄委会申报取水权来解决这一困难,要科学论证,充分利用无定河水源,筹建一处工业用水的提水工程。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型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农业要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优化配置多种水源,实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来提高农牧业用水效率。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同时加大给排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提高各旗区的供水和排污能力。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

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步伐。城镇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环保化改造,有效减轻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压力。要大力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努力推进市区内河流和流域治理,提高全市水域环境质量。

以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预防保护和有效监督、监测措施为主,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区、草原沙化退化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综合治理,“十一五”期末,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190万公顷,综合治理面积6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度达50%。

以城区绿化、农牧区绿化和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营造绿色秀美山川。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保监管能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关闭、淘汰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2010年,中心城镇及城镇组团、工矿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水域水环境质量、城市区域噪声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环境保护治理费用占生产总值1.5%。城市垃圾处理率达8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综合整治指标控制在国家目标内。

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城乡联动的发展要求,努力推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一)城镇化

围绕工业化发展和适度集中的原则,结合生产力布局调整、撤乡并镇和农牧民转移为重点,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和要素集聚,达到以城带业,以城兴业。扩大以东胜、康巴什、阿镇为核心的城市规模,加快发展旗政府所在地镇和沙圪堵、乌兰木伦、棋盘井、上海庙、树林召、大路、蒙西、乌审召、巴拉贡等有工业支撑的小城镇。构筑“一个中心组团、两级发展主轴、环状副轴”的城镇结构网络,形成以东胜、康巴什新区、阿镇为中心城市和以109、210国道沿线城镇构成的“十”字型发展主轴,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105万人,中心城区人口达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和管理能力。突出“五网”建设,完善市内道路网建设,构建顺畅、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信息传输网络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信息通信网络覆盖面,初步形成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的电子信息网。加速城市电网和农牧区电网改造与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电网和服务体系。逐步规划、完善城镇间的天然气输配管网,推进清洁能源城镇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城市供水与排水管网系统,全力提高城镇承载功能。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村保洁、乡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智能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城镇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工作,推进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到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98%,供热普及率达到8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园林、卫生、环保、节水的最佳人居与创业城市。

(二)旗域经济

产业布局方面形成以东胜区、康巴什新区、伊旗、准旗、达拉特旗为重点的绒纺、轻工、生物制药、煤电、煤化工的产业集群,以杭锦旗氯碱化工、冶金为主的产业集群,以鄂托克旗高新材料、冶金为主的产业集群,以鄂托克前旗煤电、中蒙药材、乳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以乌审旗天然气化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体系。

通过政策促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产业联动,做大做强旗区产业,培育旗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西四旗的支持力度,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全市各旗区经济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农牧业调整,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牧业的整体效益。能源工业型旗区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就地转化增值,循环产业链条,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人口转移,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镇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旗区经济跨越式发展。2010年,财政收入超25亿元的旗区达4个,超10亿元的达3个。

(三)扶贫开发

第11篇

关键词: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于都县地处江西南部、赣州东部,总面积

2 893 km2,辖23个乡镇352个行政村。于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范围,2012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经济振兴试验区。于都是百万人口之县,总人口109.8万,人口规模居全市第1、全省第4。于都不仅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乡村劳动力资源达47.43万人,而且还是资源大县、生态大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于都是农业发展大县,是国家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4 417.2 hm2,r业主导产业有脐橙、油茶、优质稻、商品蔬菜、奶牛等。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

1 507 mm,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 621.9 h,年均无霜期305 d。水资源充足,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梅江、贡江穿境而过,河流总长

1 283 km,江河水面约10 805.4 hm2。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水稻土占11%。交通优势明显,构建了以铁路(含高铁)、公路、高速路为主的“三位一体”现代大交通网络。赣龙铁路(高铁)、兴泉铁路、323国道、319国道、厦蓉高速、宁安高速、宁定高速穿境而过。建有赣龙铁路于都货运站(中型)、兴泉铁路桥头货运站,距广州、东莞、厦门、深圳等港口城市和省会南昌均只需4 h左右车程。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在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供参考。

1 产业成效

1.1 基地规模化与栽培设施化不断提高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稳步增长,2016年播种面积10 672 hm2,同比增长1.9%,产量达26.08万t,产值10.43亿元。全县新增33 350 m2规模以上蔬菜基地18个,总面积3 145 572 m2,设施蔬菜和规模基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新增钢架大棚

1 259 963 m2、喷灌80 040 m2、滴灌286 810 m2。从规模上看,新增33 350~66 700 m2规模基地8个,总面积264 132 m2;新增66 700 m2以上规模基地11个,总面积1 721 527 m2;新增千亩以上规模基地3个,总面积200.1 hm2。

1.2 蔬菜种植效益与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蔬菜价格与往年同期比较,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都是2015年同期的2倍左右,如萝卜、结球甘蓝价格较长时期稳定在2元/kg以上,苦瓜、茄子较长时期稳定在6元/kg以上,特别是早春大棚设施栽培蔬菜,销售时间长,价格高,效益好,得到了菜农的普遍认可,罗江、梓山等地的种植大户都表示要扩大生产规模;市场上蔬菜品种多,除季节性、品种间结构矛盾外,叶菜类蔬菜实现了自给,时鲜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其他蔬菜保障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1.3 蔬菜优势种植区和聚集效应正在形成

全县上下认真落实蔬菜产业规划,布局趋于合理,规模种植基地相对集中,新建了以罗江乡苏坑村、梓山镇下潭村、段屋乡胜利村等为核心的大棚蔬菜基地3个,总面积约为2 401 200 m2。其中段屋乡胜利村千亩富硒绿色蔬菜基地,流转土地面积700 350 m2,已完成连体钢架大棚约546 940 m2,搭建育苗中心4 480 m2;罗江乡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流转土地面积967 150 m2,已建单体钢架大棚482 241 m2、连体大棚约20 010 m2,种植蔬菜

362 181 m2;梓山千亩蔬菜基地已流转土地面积

733 700 m2,后续工作正在进行。罗江苏坑、梓山下潭、段屋胜利、葛坳窑背蔬菜种植优势产区正在形成,一批外来蔬菜投资主体也来于都围绕建基地、搞加工进行洽谈。

1.4 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配套服务及时跟上

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智慧农业实现了突破,新建的段屋千亩富硒蔬菜基地,引进了物联网技术,建立了物联网控制中心,集中温、湿、光、水肥等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系统,实现线上控制基地生产和网上智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设施栽培得到广泛运用,积极推广春提早、秋延后反季节生产,立体吊蔓、基质栽培等生产技术,喷灌、滴灌等管理技术及太阳能杀虫灯等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规模蔬菜基地实现了全普及。通过招商引资、大户联合等形式,全县新建蔬菜保鲜库4座,贮藏保鲜能力达到3万t。3个蔬菜基地与县内3家大型超市、驻市高校建立了产销对接。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于都县蔬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种植、市场化运作、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

2.1 种植较为分散,规模优势不够明显

虽然近年来蔬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全县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种植水平还偏低。目前仅有罗江乡苏坑村、梓山镇安和村、岭背金溪村、段屋乡胜利村等村组有一定的规模,绝大多数村组还没有形成规模,传统的贡江镇红峰村、东溪村,桥头乡历迳村等蔬菜种植区,发展水平还不高,蔬菜种植存在零星分散、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2 组织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

全县蔬菜产业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流于形式,没有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多数农民仍然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小农经济模式,种植品种杂乱,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菜农往往既要管生产,又要忙销售,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普遍不足,影响了种植效益和积极性。

2.3 产业发展缺劳力,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随着近年来城市劳动力缺乏,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村青壮劳动力普遍认为种菜不如打工、种菜缺乏保障,多外出务工。蔬菜产业是一个资金需求量大、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的产业,留在农村的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学习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低,影响了种菜的产出和效益。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引导工作不够深入细致,观念D变慢,参与度不高,蔬菜产业发展仍然过多地依靠政府推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激活。

2.4 基层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全县蔬菜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级组织对这一产业发展的认识还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像抓脐橙产业一样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一些乡镇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基层干部对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了解不多,缺乏对蔬菜种植的有力指导。

3 发展对策

3.1 扩大蔬菜种植规模

继续加强对外招商,引进大而强的蔬菜种植、销售企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蔬菜种植,加大对内培育力度。积极鼓励本地的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大力发展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引导现有蔬菜基地巩固提升,鼓励返乡农民创业,发展适度规模蔬菜种植,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连片种植。坚持政府规划引领,统筹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粮田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集中改善蔬菜种植区域灌溉水渠、生产用电、道路通达条件,快速提高蔬菜基地产能。发挥现有标准化蔬菜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连点成线成面,把于都打造为赣州市的设施蔬菜生产重点产区。

3.2 加快科技推广应用

蔬菜产业的发展,关键靠技术、品种、品质、必要的设施和好的经营管理模式。针对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结合蔬菜从业人员现状,要走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分层次组织技术人员、合作社负责人、规模基地种菜大户和菜农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在全县打造几个实训基地,多采取现场观摩、田间学校等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引导发展钢架大棚、喷滴灌、预冷库等设施,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将富硒蔬菜作为于都蔬菜的品牌,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品质优良、受消费者好评的名优蔬菜品种。依托梓山、段屋、罗江蔬菜基地,引进示范试种推进适合于都的蔬菜新品种。采取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市农科所等外援单位的合作,联合开展蔬菜设施结构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工作,引进推广适合本地生长的新优品种。

3.3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推进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争取早日动工新建于都县(梓山)蔬菜批发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加快蔬菜产品流通。完善农贸市场布局,改善农贸市场交易环境,建设若干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加强市场周边环境整治,方便市民买菜和菜农卖菜。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用好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引导蔬菜种植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各种网络直销模式,培育蔬菜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蔬菜购销经纪人队伍,做活流通文章,支持发展冷链等蔬菜流通企业,引导企业、学校、酒店、社区与蔬菜基地直供直销,促进产销有效衔接。加强与目标市场的交流合作,与赣州华东城市场建设互补调剂的流通合作关系。开辟厦门市场,为对口供应的蔬菜基地搭建销售平台,建立互利合作的产销关系。

3.4 积极培育蔬菜品牌

鼓励企业、大型蔬菜规模种植基地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企业、基地农产品商标注册,积极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依靠品牌开拓市场,依靠品牌提高效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项目带动的原则,用好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做好富硒文章,在梓山蔬菜种植规模区,发展富硒蔬菜,把富硒产业做大做强,挖掘蔬菜新的产业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第12篇

位在国定贫困县序列的##,实施部门包村抓产业的第3 个年头,出现了一大批“公路修进林果园,清泉流进灶台前,山顶人家下河边,告别贫困苦变甜”的脱贫村庄,楠木村便是第一轮包扶的54个村之一。三年苦抓出成效,包帮村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特色经济基本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年递增15%,高出全县5个百分点。县直部门在三年包扶中与包帮村结下了剪不断的鱼水深情。##县委应农民之约,已将部门包村作为制度巩固下来。

构建包村机制

##县辖25个乡镇、215个村,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境内山大坡陡,地薄人多,农民靠天吃饭,增收缓慢,大面积处于贫困状态。2002年初,县委、县政府以学习白河“三苦”精神为契机,果断决策县直部门包村抓产业,从而再度拉开了向贫困宣战的序幕。

部门到一线,四大贫困根源浮出水面。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使产品小而全,难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落后的交通严重堵塞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道;三是缺少既能吸纳劳动力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四是没有重点的均势发展,犹于隔靴搔痒,难以实现整体脱贫。

这些来自实际的深入调查和肩负使命的深刻反省,全面触及了##贫困的深层根源。面对久攻不下的贫困,县委作出了以作风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以部门包村促进工作落实,以产业建设推动整体脱贫的新型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机关带头,县直部门积极跟进,54个穷村与54个部门“攀亲”,沉寂的村庄出现了部门包村抓产业,干群一心奔小康的和谐发展局面。

为把包村责任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从创新体制入手,常设了考评机构,县委、政府的常务领导分别出任“主考官”,把名目繁多的目标责任制浓缩为业务与包村两块,用40%考核的比例与包村成效挂构。同时悬出重赏奖励包村工作,敲起重锤(惩戒罚单)督促后进部门,使昔日流于形式的包村转化为部门的真抓实干和部门间的包村竞赛。

领跑主导产业

部门包村抓产业走过了“打基础、强优势、提效益”的三部曲。上手第一步,县直部门如猛虎下山般展开茶、桑、羊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工作。

山羊产业最“洋”气。20个部门走出“衙门”到乡间,协助村民盖羊楼、买羊羔、务羊草。县农业局率先舞动“羊”头,支持汉王镇安五村建设羊圈200多间,培植牧草1630亩,推广饲草加工机10台,带来了山羊存栏的大提速。县公安局发动干警捐款3万元,扶持燎原乡麦坪村购买基础母羊。县审计局从省审计厅争取资金1万元作为东木乡关庙村发展养羊产业的周转金。得到市民政局和县委组织部扶持的向阳镇银梁村村民杨祥军投资10万元,建起羊舍13间650平方,养羊规模扩大到100只,年出栏30多只,卖羊收入1万余元,最富传奇的是他家饲养的黄羊还返销南江。部门广开财源念“羊经”,累计协调资金500余万元,包帮村内新建羊圈2329间,人工种草3万亩,引进种羊1.2万只,推广饲草加工机械100套,发展养羊大户2000余户,山羊存栏2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村同步达到20个。像杨祥军这样的养羊大户,把“羊粪蛋蛋”变成其它产业的商品原料,每只山羊还附加产值30元。包帮村养羊产业异军突起,带动全县山羊年出栏聚增至5.6万只,产值翻过2千万元。养羊规模的增大还激活了瓦庙等一批活羊交易市场,成长起一支200多人的“山羊经济人”队伍。如今的##山羊实现了分散饲养,集中屠宰,批量外销。

蚕桑产业添底气。一大批包村部门通过统一规划,高标准实施,扶持包帮村内新建蚕室3456间,新发展桑园5000亩,推动全县年养蚕量平稳升至5.6万张,产茧1989吨,产值3000万元。县林业局一马当先,在包抓的双安乡闹河村兴桑建室置蚕具,一村发种超过1100张,成为全县养蚕第一大村。县纪委巧妙化解退耕还林挤占桑园的矛盾,动员高滩镇百坝村农民将林地中的幼桑集中移栽到好地,紧接着又大规模栽桑50万株。特别是在茧价大跌时,借势建立陕桑305采穗园100亩。这种集约经营,低价位时扩张基地的做法,确保了百坝村在价位高峰时大赚一把。

多轮趋动抓产业,带来了产业基础的迅速扩张,但投资匮乏引发的“刹车”危机,促使包村部门走出第二步——稳二进一强优势。

茶叶产业扬名气。县委、县政府聚焦茶叶产业,果断配套优惠政策,调度了700多万元投入,集中26个部门包抓26个村,连片发展茶园3万亩,占到发展总面积的64%,占到6739亩 无性系茶苗移栽的100%,率先实现了茶叶产业的重点突破,##茶翻过10万亩大关,仅三分之一的开采面积就拿下了6500万元的茶叶产值,古老的茶乡再度绽放异彩。县农办包抓向阳镇合垭村,抢抓退耕还林机遇发展茶园1220亩,全村户均拥有茶园9.2亩,人均达到2.2亩,确保了茶农将主产变主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有机统一,被市林业、扶贫部门誉为退耕还林促进农民增收的“合垭模式”。县科协两员“女将出征”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发展茶园1285亩,创下单村年度发展第一。茶叶产业办包抓向阳镇院墙村,栽植茶园840亩,摘去栽植“桂冠”。

为收获产业成果,走出“只见栽树不见林”的发展阴影,县委、政府首次将农技培训、产业管理纳入包村考评。部门包村科学地踩出了抓管理,提效益的第三步。驻村部门通过送科技下乡、现场培训、专家指导、相互交流和实践探索,走活了农技培训一盘棋,包帮村内2万农户的主要劳动力熟炼掌握了一到两门产业技能。茶叶产业管理过程中,改造低产茶园2.4万亩,培育示范园0.5万亩,新增87个名优茶加工厂。依托标准的建园、管理和制作,##富硒茶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同时高标准管护桑园2万亩、桔园1.4万亩,使桑更壮、桔更甜,农民获利更丰厚。

管与不管大不一样,以茶为例。2002年以前发展茶园9246亩,通过林业部门验收的只有2500亩,存活率为27%。这一情况迫使##决策层思考,一亩茶500元的苗木投入,损失6700亩,就意味着300多万元的农村主导产业投入打了水漂!把管理目标与部门责任捆到一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水利局包抓蒿坪镇金石村发展无性系丰产茶园400亩,配套抗旱水窖91口,并定期灌溉追肥,定期定型锄草,把新建园管成了示范园。其他部门借鉴后又添加了补苗措施,确保了全县2008年栽植的4600亩茶苗,棵棵成苗,块块成园。

突破基础瓶颈

“行路难、照明难、饮水难……”正是部门包村初始阶段##农村的真实写照。包村部门倾其自身所有、力求各方支援、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演义了贫困群体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全新变化。

202公里乡村公路,25座人行桥和100余公里硬化人行路,使党心民心贴紧了,产业基地拉长了,包帮村的产品变俏了,群众的心气变顺了。县工会援建的金川乡桐安吊桥竣工的那一天,沿河两岸的数百名群众拉开喜庆的花鼓调子向包村部门致谢。交通局长出身的工会主席扑下身子发起公路建设接力赛,桐川村的公路实现了外接县道,内连院落,组组通达。人大办包村更是把公路修进了西瓜园,修进了林果园。文化旅游局包村不忘老本行,与焕古镇东红村的农民一道打持久战,把公路挺进了米仓山,久藏深山人未识的陕南佛教中心——东明庵的旅游开发成为现实,而走在政府办包抓的洞河镇马家庄村的梯子路上,恰似到乡间旅游。

225杆公里农电网改造,承载着国家2000多万元的国债投入。2万多农户一年省下100多万元电费支出,并从此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这不是天方夜潭,而是电力局与驻村部门携手给群众点亮的明灯。县局采用上访人的执着,感动了电力部门,他们在全部改造工程验收阶段,以用于验收“补课”的准备材料,共同促成城关镇楠木村搭上了网改末班车。在这之前,当县委、县公安局、县电力局的领导踏上燎原乡麦坪村这方偏远的土地时,群众照电的凄苦情景和盼网改的迫切愿望,同样打动了领导机关和项目单位,才有了省市对##农网改造项目的一再追加。尽管还没有光顾到所有的村庄,但先改的农户,已从心里亮堂起来。

部门包村三年间,领着群众新修堰渠35km,新修河堤5km,新修水窖4200口,新修农田3700亩,真正把清泉送进了群众的灶台前,把水毁地造成了群众的保命田。

县财政一直是一个“要钱吃饭”的单位,但他们自从包了瓦庙镇房村以后,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瓦房村是“7.13特重灾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人居环境极差。财政局领导多次到省市扶贫、财政部门“要钱支农”,争取到61.3万元的资金投入,保障了70户451人整体搬迁。县环保局包抓绕溪乡红庙村期间,协助散居高山的195户779人整体下移到条件较好的低山居住,创造了省政府肯定的“红庙扶贫模式”。采用扶贫搬迁与救灾迁建相结合,部门包村已促成750户2900人从茅屋和救灾棚中挪出。

促进综合发展

从资金扶贫到产业扶贫,再跟进智力扶贫,部门包村与时俱进调思路,农村综合发展开新篇。

产业的路子走宽了。茶叶产业吸引“主攻手”,其他部门不甘作“陪衬”,千方百计引导包帮村发展魔芋1.1万亩、药材7000亩、秦巴硒菇2.6万平方米、柑桔5千多亩、商品疏菜3000亩,##农村出现了多个既有一村一品特色,又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经济强村。县委宣传部包抓的洞河镇石家村,农民进城一挑菜,回家一百元,充分享受到务菜的甜头。县纪委引导一村连片发展魔芋600亩,立起了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司法局在广城乡万兴村指导村民成功发展烤烟650亩,使##烤烟在徘徊中露出一线希望。县妇联穿针引来世界宣明会的援助,使包村工作与国际“接轨”。县政协依托当地资源,推行转移农民即富裕农民的新理念,引导城关镇天星村200多名劳动力就近挣大钱。

农民“造血”的功能增强了。向阳镇院墙村四组农民周兴国,在包村的茶叶专家指点下,迷上了茶。他以拥有 30亩茶园和会做多种名茶而成为茶叶产业大户 ,一年仅务茶收入就达到一万多元。像周兴国这样有技有业的能人,即使政府“输血”断档,也能够独立前行。部门包村已引导扶持5000多个家庭成为农村主导产业大户,他们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更多的农户走向共同富裕。而包村部门抓出的1.2万个防氟炉改造工程和200多个配备沼气池的庭院经济户,已影响到农村经济生活质量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