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时间:2022-10-26 09:1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安全 管理

油库安全管理是将油库作为一个系统,为实现油库安全而进行的有关决议、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在这项管理活动中,多数油库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时期都存在若干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安全管理动力,重效益轻安全

近年来,石油销售企业大都出现了强调竞争、强调经营活动的硬性利润指标,而忽视安全生产隐性效益的趋势。在安全管理中忽视管理、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健全的约束机制,由此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尽管工作安排也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市场占有率、效益成了第一。特别是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坚持效益第一,结果安全为效益让了步。即使在那些保留了原有安全机构和编制的单位,参差不齐的人员,日渐繁多的事物使安全管理的主体力量日渐削弱。

二、安全管理队伍的结构缺陷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是以改革为手段的,其中人事制度改革为重要的一环。具体表现为:一是经验型人才多,专业型人才少;二是低学历、初级人才多,高学历、高级人才少;三是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多,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少;四是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有的油库即使开展了安全知识培训,也大多形式单一。只是一味的要求员工牢记安全职责、熟读操作规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其结果往往是员工的安全知识考试成绩优秀,但安全意识却很差,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缺乏了解。

三、装备与技术水平低

尽管大多数油库经过数次整改,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多数油库的组建、投产比较早,工程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隐患;同时规划落后、技术陈旧、设备老化、带故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设施甚至面临淘汰。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危及油库安全,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21世纪的管理趋势是将这三个管理体系同时运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其他效益的共同实现。 三个管理体系的共同点是对损失的控制和管理。损失控制管理可以被视为把诸 如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等管理课题综合起来,针对所有可能导致损失的企业运作的关键点施加有效地管理。以下是我个人思考的几点做法:

1.与时俱进,务实“三基”工作基础,推进油库安全制度化建设。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为满足油库业务的日益增长,切实解决规范化管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油库应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根据各作业操作流程,集思广义,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

2.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培训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培养职工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

3.严格现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是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现场管理,油库的安全生产才有充分的保障。某些油库还要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储量小、工艺设备落后、操作繁杂等客观情况所造成的难题。

4.建立安全事故保险。建立事故伤害保险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还应将现有的保险内容扩展到生产、工程、技术等方面,逐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险机制,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1.2法律意识不强

一是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二是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1.3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4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5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1.6其他因素

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2.2.1 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2.2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

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士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估。科室必须健全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2.2.3重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

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2.2.4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2.5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 小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借鉴外院的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的需求。

第3篇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1.1责任意识不够浓厚

责任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当前煤矿企业的综合运行中,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采煤数量、开采技术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投入,而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引导性不够,没有形成宏观方面的责任感,也缺少细节方面的微观管理,因此,形成了责任与管理的脱节,没有深入到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实际,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有“三违”现象,在对违规操作等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管理,更没有建立责任追究与倒逼制度,因此,一些领导与管理层没有强大的责任意识,也就不能在安全管理责任手段上进行创新。一些管理层人员不能建立强大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制度的建立、检测、设备运行与管理方面,缺少长效化、制度化的规范运作,在安全知识的构建中,也没有相应的体系保障。

1.2培训措施不够全面

在煤矿综合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期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系列化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举措等方面缺少针对性、创新性,更没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煤矿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培训成本与相应的开支,采取的是简单的培训方式,在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更不能借助新媒体进行创新性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也只是简单的安全知识,对于安全意识的构建、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常态机制的构成等方面,没有形成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在培训方式上,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更没有在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等方面着手,对于一些典型性的安全事故等案例,不能落到每一个环节之上,因此,在安全责任的管理中,也就忽视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综合运行,造成系统培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脱节。

1.3安全技术创新还不够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运用对于安全管理有着很大的保障性。通过安全技术的有效控制,在综合防尘、瓦斯控制、巷道布置、支护运用、采煤工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能为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煤矿安全技术的综合运行与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运用的参与模式,在技术跟进上还缺少相应的运用模式,尤其是在数控制数以及电子信息化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创新方式。譬如,在煤矿安全运行中涉及到的巷道建设、支护方式、放顶方式、采煤方式、防尘措施、防水措施等技术上,不能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在煤矿地质因素的考虑中,对于先进的检测、勘探等技术的运用,还不能全面的凸显出来,也就不能增强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职能。

2改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创新思维,构建安全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理念创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首要点。只有创建全新的思维理念,才能在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等方面突破,形成综合性能的全面实现。在煤矿安全综合管理中,要形成安全创新的管理理念,形成自下而上的观念创新,每一个管理层以及职工都要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曾倩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突出煤矿采煤以及综合运行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尤其是管理层要从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高度出发,及时掌握好煤矿安全运行的情况,针对员工在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偏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对不负责任、安全意识差的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处罚等教育措施,落实责任,创新煤矿安全文化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执行,并落实到煤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2宣传引导,构建安全文化氛围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结合新时期多种经营理念,并考虑煤矿井下的实际操作经验,细化每一个管理环节,在加强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生产过程之中,通过电视、网络、橱窗等方式,通过开展各种演讲比赛、科技比武等文化安全活动,潜移默化的将安全知识融入到活动之中,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形态。做好矿安全大检查、专业检查和日常检查的重点检查项目,发现问题严格按“六定”原则进行处理;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设施的使用和完好程度,未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按“三违”严肃处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培训档案,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在岗位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以及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程、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四学时,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学时。

2.3细化管理,构建隐患排查机制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管理中,要形成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机制,建立责任细化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安生生产的综合排查过程中,对于煤矿采掘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整体功能运用,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在出现异常现象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在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在设备细化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采掘责任区,建立安全责任管理至,没一个班组对自己的区域以及工作人员实行包干处理,构建层层分解的安全管理渠道,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整改,这样,可以形成高效、优质、安全的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更加踏实的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更好的促进整体安全性能的实现。

2.4创新技术,构建井下管理机制

要注重煤矿井下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掘进工作面、掘进硐室及钻场,放炮时必须采取湿式打眼、水炮泥、坚持放炮前后对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冲洗煤壁巷帮和洒水降尘、爆破喷雾、装煤(岩)洒水、净化风流等综合措施。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综采工作面应设置移架自动同步喷雾,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综掘工作面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保证外喷雾装置和除尘风机的正常使用。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油库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B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31-01

油库是储存各类油品的地方,具有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产生静电等特性。特别存有大量的汽油、柴油的油库,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更大,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不断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国家财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

一、油库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传统的油库安全管理模式以物为管理中心,缺乏系统性的目标,导致安全管理缺乏战略性的安排。具体表现在如下:

1、缺乏合理科学目标。油库安全管理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但是现在很多石油企业为了强调竞争和利润的重要性,往往对把油库安全管理看作实现利润的因素。在安全管理种,只重视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缺乏安全管理本质真正的理解,忽略了人的因素,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约束机制,更没有指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成为一句口号。

2、安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管理队伍是确保安全管理质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油库管理过程中,必须围绕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一支保障有力,有战斗力的安全管理队伍。但是目前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下,对安全管理队伍建立不够重视,导致油库安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是经验型人才多,专业型人才少;二是低学历、初级人才多,高学历、高级人才少。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油库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安全现场管理存在大量问题。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方面的内容。传统模式下的现场管理往往既没有做到“三不伤害”,也没有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普遍缺乏现场管理的力度,也没有事后的维护与监督。导致现场管理效能发挥大打折扣,致使安全生产典型事故仍有发生。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传统的油库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油库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据油库安全管理的要求,进行油库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本文根据长期油库安全管理的经验,提出综合管理型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是:综合传统的以物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人和物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制度约束力,加强油库安全管理。

二、加强油库安全管理的措施

1、注重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为保证油库的安全,安全教育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端正生产经营动机,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消除不安全行为的一种必要手段。

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各种预防措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安全教育能提高领导和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使广大干部、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掌握生产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科学知识,学会消除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要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好的劳动条件。油库只有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才能长足进步。

油库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积极探索、掌握规律、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之安全教育工作成为确保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管理的金钥匙,成为启发、引导和规范员工遵章守纪的关键。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2、以安全制度建设为核心

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为满足油库业务的日益增长,切实解决规范化管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建立油库主任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安全组织机制,负责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具体事务的处理。建立值班主任领导的门岗、安全员、巡查员具体负责,分工协作的安全检查级,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对油库的日常安全工作负责。根据库内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结合其工作环境,制订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确定设备、设施保养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使用情况,并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依照设备、设施及各作业环节的安全要求,逐级签订年度安全防火责任状,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书,划分了安全管理责任,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讲安全。定期召开班、股级业务安全工作协调会,确定各时期安全工作目标,制订慎密的实施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协调各作业环节的联系,认真听取各岗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追求长效安全和最大效率。强化职工安全职责的检查、落实。遵照《安全管理奖惩条例》,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

3、提高现场管理力度

严格现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是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现场管理,油库的安全生产才有充分的保障。

首先,明确职责,狠抓各级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加大各要害部位的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强化安全巡检制度,制订防范措施,演练应急预案。在巡检中,坚持公司季检查、油库月检查、股周检查、班日检查,坚持每月召开安全会议,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落实巡检制度,使职工掌握巡检线路,明确重点区域,做到重点部位经常查,一般部位巡回查,查隐患、查漏洞,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其次,抓好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督,落实岗位复核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作业联系、岗位复核制度,严密检查油料作业和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警钟常鸣、警示高悬,随时掌握现场安全动态,严肃处理各种违章、违规行为,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再次,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各项安全隐患整改。严格制定具体、细致的隐患治理方案,严格特种作业报告审批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认证,签订安全协议书,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承诺书,发放油库出入证,确保了隐患治理安全、高效地完成。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了油库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

最后,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各类事故。事故的发生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关键在于广大员工要力戒麻痹大意思想,粗枝大叶作风,脚踏实地严格按制作规程作业,多看、多问、多听、多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以管理为中心的油库安全管理模式,在强调重视人和物的作用的情况下,重视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化的制度来加强针对油库安全管理,通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对人的教育来约束管理安全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油库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程永忠,姚闽.简论油库安全管理策略[J],科学导报,2016(7).

第5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 运输能力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99-01

引言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指为了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及由此引起人和物的损失,使物流运输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下有序开展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合理设置企业运输能力,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对降低企业资源浪费,提高物流效率,解决供需平衡,实现物流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运输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管辖范围内对物流运输企业的货物、运输工具维修以及各种相关运输服务项目的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审核、指导、协调、监督、检验和培训,防止物流运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货物损坏等安全事故的过程。

二、基于物流企业的运输安全管理

(一)安全运输能力

物流企业根据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具体表现为运输资源的配置。运输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力数量。物流需求产生了企业供给,资源配置产生了安全运输能力,安全运输能力是指物流企业供需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下,由运输资源的时空差异性导致其配置过量资源所产生的一种缓冲货运能力,伴随物流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只受物流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伴随需求市场多样化以及供给市场的日趋激烈,物流企业经营的范围,承担的业务决定了不同资源配置状况和安全员数能力。安全运输能力是物流企业展开物流活动的能力基础,是整个运输活动的保障力量。它的量化为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开辟了新的路径,是物流企业运输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二)物流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制定了一些企业物流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物流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很多企业内的物流安全管理机构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不足,责任和措施未完全落实,少数员工对安全操作不够重视等导致物流运输安全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物流运输中重大事故不断增加,给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从大部分企业物流运输伤害事故一般造成的主要原因如以下方面:

(1)运输工具安全状况不良。有关人员对企业物流运输安全技术状况的好坏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车辆的检查不经常、不严格,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及时解决,经常凑合使用,带病运做,结果往往其转向、制动、灯光等部位机件突然失灵,导致事故的发生。

(2)驾驶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差。如不按规章行车、判断错误、措施不力、酒后开车、客货混用、病车上路、技术不熟练等。由于企业监管不力,不重视物流运输的安全技术培训,尤其长期不组织安全教育,导致一些员工常常麻痹大意,违章操作,突然遇到情况就手忙脚乱,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

(三)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的意义

(1)物流运输安全管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运输企业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控制企业的安全运输能力,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使物流运输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从而使物流运输企业和国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物流运输企业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确保行车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能够维护企业信誉,创造社会效益。

(2)物流运输安全管理能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各种车辆混杂,道路条件参差不齐,使物流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良好的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对物流运输行业的破坏和影响,协调运输市场的良性循环,促进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缓和现有矛盾,促进社会安定。

三、企业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要为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保驾护航。为了加强企业厂内物流的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车辆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专职管理人员,把安全质量指标纳入岗位责任制,具体分解到岗位、人员和车辆,严格考核,确保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制定企业行车规则、物料摆放、物料装卸、车辆维修保养及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根据市场供需要求,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建立合理的安全运输系数,发挥运输设备的最大效能。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性质和运量大小,按照要求进行运输;

(3)加强对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分类管理,根据其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对其中有不安全隐患的驾驶员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重点管理;

(4)建立机动车辆定期安全性评价检查制度,找出不良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5)加强安全考核力度和教育培训,做到安全与经济挂钩。奖励安全标兵,处罚违章操作个人,经常采取简报形式,宣传安全行车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企业安全运输教育,定期开展物流运输安全技术培训。

四、结束语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物流企业要从自身做起,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消除运输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张延臣.关于我国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第6篇

关键词:农电 电力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加强农村电力网络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条件上发生了极大的飞跃,电力安全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国家电力网络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力网络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其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农村电力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农村地区,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国家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落实,广大的农村地区已经广泛普及使用各类生活和家用电器, 农村建设活动也日益增多,动力用电和生活用电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农村供电配电网网络中各类设备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陈旧老化现象,相关的接线常年难以进行更换,线路将破坏严重,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也难以实现高水平的维护和保养, 电能的损耗较高, 用电负荷的日益增长与配电网陈旧老化的矛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农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加之供电线路比较长,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也比较多,电压严重不足,农村电力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农村电力安全管理形势较为严峻,是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2 农村供电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农村电力网络得到较好的建设与改造,但是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农村供电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集中表现在: ①虽然国家电力公司对电网的改造投资较大,但是电网改造大部分都只是针对配电器台区的线路与接户线, 对用户的室内配线与相关设备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造, 致使农村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存在隐患。②农村地区的电力资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电力设施多在户外,容易遭到损坏和盗窃, 供电单位因为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很多时候也难以及时补齐, 更换和维修。③农村地区高低压线路的清障较难, 树线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气候的非常导致极端天气较多,一旦出现狂风暴雨等特殊天气,频繁的树碰线就很容易引起接地短路与开关跳闸等现象, 甚至发生倒杆断线等严重事故。农村地区在电线下违章建房、密植树木,对电力网络高低压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实现农村供电的安全管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电力网络管理体系与管理组织。农村地区的供电网络有着线长、点多与面广等特点,某些线路设备存在故障,供电所一定要及时查找与处理故障,很多线路因为供电的半径长,导线的截面较小,整个线路的电压损失与功率损失在12%以上, 其线路设备的陈旧老化现象严重电安全一定要及时更换。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供电设备与线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供电所的工作要全面涵盖,细致专业,排查安全隐患。

(2)要强化供电管理的安全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新电网改造普及了抄表到户的工作,电力安全管理的范围极大的扩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应地增加,但是各级电力人员一定要懂法守纪,落实责任,超前防范安全事故,保护好电力资产。

(3)我们也要强化农村电职工的在岗培训和进修。只有高度重视对农电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与管理,抓好在岗职工的技能进修培训与新职工的入职培训,防范与制约员工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与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抓好事故违章违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相关规程制度培训,才能强化这些基层农村电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自觉地遵章守纪。

3 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农村用电方面,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民对安全用电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较差,也存在一些乱拉私接现象,而且因为检查力度不够,不合格的电气设备与材料流入农村市场,农村电网中室内外的用电线路老化,各项设备较为陈旧。②有些农村电职工专业素质和安全技术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在用电现场工作时无法按照相关的作业规程去落实用电安全与技术措施,违反相关的操作规程,对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也不正确, 造成很大一批人身伤亡与设备损坏的事故,致使农村地区触电伤亡、漏电等事故经常会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和隐患,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防范对策:首先,要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在农村地区普及用电安全知识, 促进农村用电的安全管理。基层农村电力部门应该选用责任心强, 业务知识熟悉的基层干部到地区有针对性的制定用电宣传方案,也要充分利用起当地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用电重视,提高农民的用电安全意识,促进遵章用电与安全用电。

其次,要建立起农村用电的隐患记录网络,对于那些存在较大隐患的线路与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 重点关注农村的动力电安全管理。同时对于一些家中中青年均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小孩在家的家庭也要重点注意电路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进行维护,并记录在案。

第7篇

关键词:烟草物流;特点;安全问题;管理创新

中图书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73-02

当前的烟草专卖体制给烟草物流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严格意义上烟草行业内的卷烟物流企业较少,而多数只能称为物流配送部门,只是从事区域性的单一卷烟配送业务,配送成本及安全问题居高不下,不能有效挖掘配送潜力。而且,烟草行业内对现代物流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即便是大力建设的物流中心也多半停留于规模宏大、设备先进方面,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安全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

1 烟草物流的特点

根据烟草物流的发展时期不同有着不同的特点,就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系统性。烟草物流信息系统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其系统性就在于将烟叶的生产培植、采收、烘烤、仓储养护、生产卷烟、销售市场等连续性的管理,实行一条龙作业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烟草专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促进了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②跨度性。烟草物流的跨度遍布全国各地区,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扩,包括各省、市、县的卷烟零售户、烟农、烟叶收购站、烟民等分布十分广密。

③动态性。烟草物流系统相关联的因素众多,因烟草物流系统连接很多上下游的工业企业、烟草零售商,保证长期的稳定非常困难。另外还受到渠道、供应、需求、价格等影响,使烟草物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④复杂性。烟草物流系统是由仓储、分拣、监控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因此,系统要素非常的复杂,它的运行对象涉及所有社会物资资源。

2 烟草物流的安全问题分析

我国以前的物流业务都是分散在相关的各个部门,采用的是相当传统的物流模式,其组织结构并不完善、业务管理水平较差等影响烟草物流安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物流设备陈旧、流转效率低

烟草的储存仓库建筑高度均在8 m以下,推行高层货架难度大,在仓库内搭配巷道式堆操机和起重机摆放及动操作控制系统相当的不方便。烟草出入库时一般采用条码扫描枪分拣,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人工的劳动量及强度很大,装卸的设备采用电动叉车及手动液压车等简单的机械设备,很难实现高效、便捷的出入库流程。在烟草运输的过程中,流通环节繁杂、半径小、可变性的成本较高,而且库存大、周转慢、效率低等,使烟草的仓储、运输过程消耗了产品的大部分利润。

2.2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整个烟草物流体系并没有实施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没有把物流管理理念贯穿其中,供应、制造、销售企业之间信息缺乏无缝连接,制约烟草企业和其他产业链之间信息的传递效率。虽然很多部门实现了电脑录入数据统计及共享,但并没有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使信息资源的造成丢失和浪费。

2.3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从事烟草物流的人员大部分是从其它部门分流出来的,并没有进行正规的物流知识培训,缺乏物流专业知识,也没有实践操作技术的工作经验,再加上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影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无法对烟草现代物流安全管理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证。

2.4 烟草物流无法和时代接轨

烟草物流的运作是需要安全、高效率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而目前我国的烟草物流还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及需求,相对落后。主要落后在货物配送过程中设备缺乏统一规范和协调,实施的规范制度不够健全,商品信息标准化和物流管理模式落后等。

3 烟草物流安全管理流程、技术和模式创新

烟草物流是烟草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物流信息技术能够有助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各活动和环节的交流、协调和监控,通过各节点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提高工商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客户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够为物流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3.1 优化流程、严格责任管理

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职能较多、事务较繁琐,若流程不合理就很难降低成本,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要通过烟草物流管理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工作重新设计流程,使流程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精益求精。物流管理人员要和一线工作人员一起,从最初的进货验收到最后的送货收款环节制定标准化措施,做好货物的流通细节的成本、时间和状态,何时做什么、怎样做都要绘制流程图、形成作业流水线,并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让员工清楚怎样做是正确的,同时形成严格的考评制度对每项流程进行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明确职责,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保障低成本、高效率。

3.2 借助GIS、GPRS,优化配送线路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送货车辆的配送任务存在着高低不均的状况,目前,送货车辆和线路的设置是按市场最大需求量设置的,配送任务较低时,较高的空载率会造成较大的运力浪费,有时为了几个偏远的零售客户在订单量很少的情况下要跑很远的路,车辆用油、损耗相对增加,安全也不能保障。

如果利用GIS从出库卷烟交接开始,就由送货人员在车载终端上进行确认、出库,最后得到每个零售客户的确认、至银行存款、回库停车等一系列流程。车载终端通过GPRS现代化高科技电子产品,将每个流程发送回服务器,部门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监控每一辆送货车的工作进度,可根据送货量的大小,合理、柔性地组合送货线路,及时调配送货车辆,车辆的满载率会显著提高,配送成本及安全管理也大大提高。

3.3 整合统一信息平台

任何一笔卷烟交易都必不可少包含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它们时刻同在,互为因果。卷烟交易成功必然同这“三流”打完了交道。另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系统效率的不断提高为这“三流”的一体化整合创造了条件,“三流”在这个大环境下有效互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模型,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平台上,烟草行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实现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制度规范化,围绕着订货、库存、物流、对账等行业供应链核心环节,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监控,为卷烟销售、物流安全提供保障。

3.4 “当日访、次日送”模式

此模式是以“当日访销、分批提交、二次分拣、次日送货”为指导思想,优化物流的作业流程,来强化烟草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做好统一各岗位的工作时间,有利于员工集中管理,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优化订货系统,转变卷烟订货模式。原有的订单提交模式是在订货结束以后,统一提交。实施当日访、次日送模式后,要求电话订货员在规定时间内按区域完成订货户数。订单提交模式分批次进行。“当日访、次日送”客户订单分二次提交,第一次提交在上午10:00,10:00~10:30第一次卷烟出库,10:30~14:00完成第一次分拣。第二次订单提交在14:00,14:00~14:30完成第二次卷烟出库,18:30以后完成当日卷烟分拣任务。

②仓储部根据日均销量均衡原则,在订单提交之前对分拣卷烟进行提前备货,订单提交后,再根据领货单据进行及时补货。从而对卷烟出库的时间进行压缩,加快卷烟出库速度,为卷烟分拣节省时间。

3.5 物流配送垂直管理

要增强烟草物流的配送能力,就必须提高物流安全运行效率,因此,要根据当地烟草物流配送的情况,对当地物流配送实施垂直管理,本着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最大限度做好安全管理。由当地烟草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统一整合,统一调度全区物流资源,打破城乡物流线路的限制,在考虑线路与车辆的同时,还要与流向、送货量、装载量、送货日程、时间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烟草公司发展的卷烟物流安全管理模式。

4 结 语

物流配送的标准化作业,必须通过物流管理软硬件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烟草物流作为一种烟草企业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主要是对采、供、销的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协调运作,烟草物流就是保证将“烟”及时、准确、快速、安全地送达卷烟零售客户。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管理

近年来,手术部位左右错位、因灭菌不合格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严重医疗事故在各地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损坏了医护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有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因自身防护不当,造成被针刺伤、刀割伤的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手术安全、准确、顺利进行,使医护人员自身免受意外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1 患者的安全管理

1.1 做好术前核对工作 ①患者接到手术室前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手术前用药、手术同意书、血型及配血报告、药物过敏史及登记等;

②检查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及患者卫生,排空大小便携带病历;③患者个人用物如发卡、耳环、指环、假牙等应取下不得带入手术室;④当患者接入手术室后,请麻醉师和第一助手与巡回护士一起再次核对。

1.2 防止患者受伤 ①定期检查接送患者的担架车,保证其牢固稳定安全。在运送患者的途中,注意患者的,勿使其四肢伸出担架外而造成碰伤。在进出电梯房门时要注意,不可速度过快,防止担架车碰撞、颠覆而发生不应有的损伤;②神志不清者及小儿,为防止坠床或摔伤,应给予约束带加以固定;③升降台要固定牢固,防止手术过程中下榻压伤患者;④固定手术。手术前摆好,既要患者感到舒适,又要充分暴露手术野,还要防止肢体过度牵拉受压而造成神经损伤及麻痹(如上肢过度外展大于90度可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1.3 防止压疮 对于危重体弱,营养不良,手术时间长的患者除保持床单位平整外,还要对易受压部位垫好软枕或海绵垫进行保护。

1.4 防止烫伤或灼伤患者 ①应用碘酊和酒精消毒时,周边皮肤的碘酊应脱干净,以免烧伤皮肤;②使用电刀时应检查接触患者的电极板是否放好(应放在肌肉较厚的部位),电极板要平坦紧贴皮肤,以防灼伤。

1.5 防止器械不足、性能不良影响手术 ①大型医疗器械应保持其性能良好,平时应认真检查,注意保养和维修,防止因性能不良而影响手术,延误手术时间或突发故障而威胁患者生命;②备齐手术中需要的特殊仪器。如:电钻,电锯,电刀及显微镜等;③备快速消毒锅及各类急救包等。

1.6 防止用错药或药物过敏 ①使用任何药物应先核对瓶签、浓度、剂量,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凡字迹不清、瓶签脱落、有疑问的药物一律不用,用后的空瓶(袋)应留放在桌子上以备核对,待手术完毕后方可丢弃;②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后再执行,并及时记录;③腰椎手术或局麻手术需加肾上腺素时,先问明剂量后在用药;④按规定盛放局麻药的盛器应与其他盛器区别开。

1.7 防止输错血 输血前必须两人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血交叉配血报告、住院号、床号、RH因子及供血者的血型、血瓶号及采血时间等。

1.8 防止弄错或丢失标本 手术切取的标本应立即放入标本瓶内,并按规定及时送检。

1.9 防止异物存留伤口或体腔 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应认真清点器械台上的各种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物品并填术护理单。如手术中增补的物品在记录单上登记增补数目,以便术后查对。关闭伤口前,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再次核对手术器械、敷料及用物,确定无误后再关闭切口,手术结束后再次核对。

1.10 防止院内感染 手术所用一切物品保证合格率在100%,定期做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及无菌物品的细菌监测,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1.11 正确使用空气止血带 ①选择好止血带的缚扎部位,防止神经压伤;②选择合适的绵纸当衬垫(宽度超过2~4 cm为宜),并远离切口10~15 cm;③消毒皮肤时应做好止血带部位皮肤的保护,防止消毒液渗透;④严格掌握使用时间及压力控制,老人、小孩及身体虚弱者应适当降低压力值(上肢200 mg,下肢部超过250 mg)。

2 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2.1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各种记录 手术室护理记录是重要的医学资料,具有法律效应,要认真填术护理记录单,切除标本记录单,手术登记单,消毒灭菌记录,抢救记录等。

2.2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流程。

第9篇

关键词:矿山;安全生产;探析

中图分类号:TD7文献标识码: A

一、把握设计审查关

一个好的矿山采选工程、尾矿库、安全设施、公辅设施设计, 能充分的体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能这正确引领矿山的安全生产;能从源头上防止基建工程的安全缺陷和功能缺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中必须严格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的要求进行进行审查,同时杜绝唯利是图、重大设计变更而不重审的现象。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专篇》的审查是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是防止企业围着利润转,利润围着矿石转,设计围着老板转的有效手段。

二、强化施工队伍管理

1、把握好施工资质准入制度。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是在审查其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数量及历史业绩的基础上核定的,矿山施工总承包资质按不同等级规定了所能从事的工程范围,在工程外包中一定要保证施工队伍符合相应资质要求。对重大、重要工程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实行招投标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握施工队伍的合法、合格。

2、对施工队伍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一是必须按招投标时的承诺及施工合同要求, 监督施工方将所需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及机械设备配备到位, 以保证施工力量和技术质量;二是对重大、重要工程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进行工程监理,以保证工程质量,防范工程安全隐患;三是监督施工方严格按设计施工,所有的重大、重要及安全设施工程必须按设计中的坐标进行放线,保证点、线、面的坐标符合设计要求,以达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3、严格工程竣工验收手续。工程竣工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手续, 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按不同的要求(标准)按阶段逐层次验收,施工方和监理方应出具不同阶段的竣工报告和监理报告,务必将施工质量造成的安全隐患消灭在工程竣工以前。验收中对一些重要的矿山建设工程及安全设施, 比如:井筒、开拓平巷、斜井、及露天矿山的边坡角、平台、台阶高度、进出沟等的位置要对照施工图,利用精密测绘测量仪器进行检测、校核,力求保证施工图与设计一致,至少应保证在相应测量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并提供相应的测绘数据报告。工程竣工验收中还必须做到自主验收和安全行政验收有机结合,以保障安全设施“三同时”得到有效落实。

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应严格遵守“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原则, 将整个矿山的安全目标分解到每个领导、每个层次的负责人、直至每个员工,将各自责任以责任书的形式签字认可,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所在。

四、落实安全奖惩制度

矿山企业应根据自己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制定出目标责任制履行的奖惩制度和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奖惩办法,务必使得获奖的员工更有工作激情,受罚的员工感到“心疼”。依据《奖惩制度》, 对安全生产中的好、坏给予公开、公平、公正的及时奖惩,对每年的目标责任制进行认真考核,并兑现奖惩,从而提高全体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矿山企业应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应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应记录存档。

1、安全管理人员(含主要负责人)及各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合法持证上岗,就是一个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发证上岗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要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并且有相应的学时要求,所以应该说能持证上岗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已具备了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就具备了相应的安全知识技能,从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为事故预防打下了良好基础。

2、加强员工三级教育培训

(1)公司安全教育。对新入矿的工人或调换工作的工人以及在矿实习的人员在分配到具体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矿山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基本法规,矿山安全的特殊性,本矿安全生产的基本状况,矿内特殊危险地点介绍,一般入矿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2)分厂、车间、教育。新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在接受完入矿教育后,分配到分厂、车间、时所接受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本分厂、车间安全生产情况,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注意事项,分厂、车间的危险区域、尘毒危害情况等。

(3)工段、班组安全教育。指新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到达岗位开始工作前,在班组所接受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

2、做好安全教育再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 矿山的安全生产活动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各种技术标准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矿山也可能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这就要求在需求识别的基础上, 必须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再培训。通过不断的再培训,使矿山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更加完善。

六、持续不断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根据矿山的安全检查制度,不打折扣的执行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检查包括综合检查、重大危险源和重要设施设备的专项检查。只要进行持续定期的安全检查, 事故隐患、危险因素就容易被及早发现, 隐患也就能得到及时的治理, 最终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定期隐患排查。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持续不断的,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作业环境、采矿工艺、安全意识以及产量的变化等, 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将随之变化。所以, 在安全检查中只有定期的安全检查是不够的, 还必须辅之以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这个不定期必须是依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而进行。通过不定期检查弥补定期检查的不足, 使事故隐患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3、保证重点时段的隐患排查。矿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 因季节性的变化, 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因素。季节的重点时段, 还应根据时段特性做好重点检查工作。只有这样,矿山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才会全面, 事故隐患才能最大可第四方面是落实隐患整改制度。

七、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矿山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账户,专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按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保证隐患整改资金投入。

八、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矿山企业应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生产规模较小不必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援协议。

结束语

安全是矿山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矿山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到矿山人员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所以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 1]罗云.注册安全工程师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第10篇

一、安全教育是龙头

保证安全生产光靠考核处罚不行,在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让职工加强安全学习,接受安全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能力,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为此,就需要在安全教育方面舍得投资,坚持长年为每一班组、车间、科室订《治金安全报》和劳动保护、安全与健康等杂志,并要求各基层单位要认真组织好读报,用报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每季进行班组抽查活动制度,对违反学习制度的单位的个人给予批评和考核,组织职工进行事故教育和分析,各岗位进行安全规程教育和考核,围绕重伤事故为零目标进行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和组织职工讨论《怎样才能预防事故》保证职工身体无伤害。从宣传教育入手,才能保证消灭事故。

二、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放在首位的是人,其次才是环境及物等因素,生产的各环节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因此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生产的顺利抑或停顿,所以说,人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人的行为,是生产作业中必须的行为,人的行为可分为标准化动作和不安全行为两种,实现标准化动作需要人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求生产中的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很多的老职工几十年未发生过一起事故,首先他们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目地认识十分清楚,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强,在生产中按章操作,从不出现不安全行为。但有些职工就不能按章操作,不愿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麻痹大意,有时开小差,结果不安全的行为也导致了事故发生,而一些事故当事者却往往过于自信,对安全规章制度不屑一顾,经常做一些违章动作,有时也能幸免于难,但终究还是难逃客观规律的惩罚。

事故的发生有时不仅仅是人的违章作业,还有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物的因素还是环境的因素,都需要人去管理,改善和营造,仍然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重视人这个关键因素,创造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实现安全生产目地。

三、事故隐患的消除对策

防止事故发生,就要想法设法在作业现场发现和消除具有潜在危险的隐患,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消除对策有:1、生产作业现场隐患的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原材料堆放和定置管理。2、安全管理的定期全面检查,各级安全管理机构要建立建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可能减少管理上造成事故隐患。3、隐患的跟踪管理,在管理上要坚持有隐患就要建档归档,分类管理,使隐患始终受于控制状态,对每个隐患不仅要落实负责单位和责任人,而且要落实检查人,从严考核隐患整改情况,防止整改走过场。4、班前检查,设备点检,预防维护,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对设备及装置的内部状态进行仔细检查,制定安全协议书,对检查出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通过改进设备,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事故。

四、履行第一责任

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工作难度大,因此,抓好安全工作是企业第一责任,做为厂第一责任人,就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做到天天讲,天天查,特别注重健全厂里的安全责任网络和事故预案工作,设专职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规定二级安全员责任,工作细则和要求,并且实行安全风险承包,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连带责任考核,“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履行第一责任的人,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抓,认认真真负起责任,确保安全无事故。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 管理 文化

一、完善HSE体系,实施HSE文化管理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完善HSE体系和安全文化推介。HSE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

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应该是由一个管理机构、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构成的一个循环渐进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车间(队)、班组,都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班组是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控制文件,文件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因为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够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HSE管理格局,是否能够构建安全与生产和谐、员工与管理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安全环保机制,是保证体系运作连续和持续性的关键。

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危害识别与评价、安全标识标牌和个体行为。

完善HSE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员工HSE理念的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对危害的识别与评价,逐步实现员工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树立科学的HSE价值观,实施HSE文化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阶层安全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的基础。

二、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起主要因素的是人。人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和生存权。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还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精神文化是用以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河南油田以“诚惶诚恐知敬畏”,使员工在安全观念上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使员工知道自己该敬畏什么。所谓敬畏,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法律。员工一旦违背了行为标准,违背了安全生产理念,就会自责,会受到共同意识的压力和公共舆论的谴责,使其自动纠正错误行为。

物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满足员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来满足员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实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行为文化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文化。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海恩法则”,讲述了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每10000起不安全行为,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期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这一起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把这10000起不安全行为控制着。要通过安全活动、预案演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等,并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提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三、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要靠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基础上,责权分明,在执行过程中,要“责权一体”,强化执行力度,使安全生产理念在员工心灵中逐步扎根,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做好自我安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12篇

1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地震勘探在安全方面的培训主要表现为:对安全培训的需求分析,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在安全培训的规划方面,最好短期规划,以“周”或“月”为单位,分层次,分班组进行培训:1)开展高质量的培训分析。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岗位工作的需要以及新员工的自身素质等进行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安全培训计划,具有明确的培训目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岗位性。2)精心设计,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灵活设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工具等。做好前期的各项工作,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比如对苏丹雇员进行培训,针对当地雇员文化底子薄的特点,主要以案例分析形式对雇员进行模拟培训;根据不同班组使用不同的工具以及存在的主要风险,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步骤,以自身展示,直观再现岗位标准化操作步骤,有利于新员工理解,老员工对照,再加上岗位实操训练,能确保员工动作标准、操作规范。3)跟踪培训效果,做好短期规划。对于培训的效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员工的反应程度,表现在培训过程中新老员工的参与程度,积极性以及培训老师的水平、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模具等;二是安全知识标准,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工作原理、技术等,规范自身工作态度和行为;三是工作岗位上的行为标准,受培训员工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和工作绩效。岗位员工的优异表现,这是对培训投资的回报。根据施工项目周期的长短,要做好短期的培训规划。受到培训的员工一旦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培训效应就会减弱,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员工弱化操作步骤,造成违章违规操作,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短期培训规划,就是在员工从早期培训到即将弱化操作步骤时,而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或温习的培训规划。反复进行短期培训,有利于员工对照标准化操作步骤,确保操作规范,杜绝习惯性违章。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各级管理层和执行层都要勇于承担各自的安全责任,认清各自肩负的安全重任。人莫不忽于细微,以致失其大。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风险大多在基层,在施工现场。那么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对员工的工作失误和违章行为,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去分析、查找原因,使员工乐于接受;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故障,在进行总结分析是要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内在原因和规律,重点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在安全检查工作时,各级管理层要支持、鼓励班组对违章作业的自查自纠,在安全生产中敢于讲真话、干事实;对班组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章现象,班组内部要敢于暴露,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做到真实、透明、透彻。

3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预防

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编写详细的《HSE作业实施计划书》,对存在的所有要害部位、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和评估,按照操作流程图,制定操作性强的HSE应急预案。1)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员工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司机班组的安全会议,要定期进行召开,最好以“周”为单位,每周召开2次,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车辆管理程序,车辆限速,出车前的安全检查,车辆外出登记等。2)爆炸物品管理。落实临时民爆库“制度防、人防、技防和犬防”工作,做好爆炸物品储藏、运输、使用方面的管理,落实账物管理,做到日清日结。爆炸物品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做到账目清晰,账物相符。3)消防安全管理。重点强调员工的消防意识,开展消防培训以及消防演练,对重点部位做到重点防火监控,消防器材专人管理,落实定期或不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制度。4)应急处置管理。根据施工项目特点,认真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开工前重点进行应急演练,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可靠性,检验和提高队伍在应急反应方面的水平和实战能力。

作者:刘怀忍 单位: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资源地质局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