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

时间:2022-06-24 01:4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物理课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

第1篇

摘要: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与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而高中又是另外一种学习节奏,高速度、高强度,只有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典型例题讲解;课堂教学艺术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物理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觉得物理这门学科太抽象,做习题、课外练习时,经常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越学越困难,甚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习成绩不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当中呢?

一、背景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物理教材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的,初中物理教材难度较小,比较重视感性认识,物理教材趣味性较强,注重生产和实际,一般都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实验及有关自然现象等具体生动事例引入课题,经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学生以较多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便于接受,而高中教材作为基本的物理知识体系没有很多改变,但分析、综合、推理能力方面,尤其是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使不少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相当抽象、难懂。另外,初中物理教材则重于对物理规律的定性讲解;而高中教材则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一些公式单位复杂多变,从而使新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上认知的差异,从客观上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而产生学习上的困难。2.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排难释疑。而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高一物理学习。

二、消化

目前高一学生学习科目繁多,课业负担比较重,作业量很大,很多学生并不能及时完成所有科目的作业。因此,教师应该优化作业设计,尽量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课后较短时间里将知识点“消化”。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选择题目时,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步骤。1.做题。现在每一位老师的手中都有好几本资料,我们是不是随便选取几个看似很好的题目就拿给学生做呢?我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做题机器。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少做题、学生学。要求学生做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及具有概括作用的例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对自己手里的资料进行梳理并做题。2.选题。我们选择题目的时候,是不是选择越难的题目让学生做,效果就越好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本身的基础不一样,对于上课知识点掌握情况也会有差异,学习物理的能力也就有了差异。所以我们要选择简、中、难三类题目成一定比例地给学生做。对于简单的题目,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对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学生可以在讲解两到三遍后能够掌握;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我们要求一部分学生掌握,因为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可能所有学生都选择物理学科。3.讲题。对于典型例题的讲解,是不是我们把每一个步骤、每一道题目的做法都告诉学生比较好?答案是否定的。(1)点拨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正是他们思维的困惑点,当学生对做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解释他们提出的疑问,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我们就不会重复啰唆,学生对于新知识总是有一种求知欲望。(2)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是有一个下降曲线的。时间越长,学生遗忘的越多。所以,教师对学生做完的习题要及时讲解,而不应该等待很长时间,这样学生再熟悉题目又会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做错,时间长了,也就遗忘了,这样他们下次还是会做错。这样就达不到训练效果了,所以要及时讲解与巩固。(3)问题拓展。是不是我们讲解练习的时候就是针对学生做过的题目了?现在考试的题型千变万化,想让学生做完所有题目,即使放在以前高中学习,用题海战术,想做完所有题目,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我们讲解某一个题目时,可以对所讲问题进行拓展,和本题相关联的知识点、会出现哪些问题考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虽然我们只讲了一个题目,其实我们是讲了一类题目,那得有多少题呀?(4)学生讲解,教师补充。对于一些题目,班级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做,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出。此时,我们可以让已经做好的学生上黑板为大家演示、板书,可以发挥学生的模范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4.总结归纳。例题讲解完以后,不是就这样过去了,而是要对本题进行归纳,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做题步骤及完善的思维体系。针对什么样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是我们为学生讲解题目的目的。优化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备课组的力量与集体的智慧,全组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协作、扬长避短,共同讨论确定一章的基础知识及重点、难点、疑难,归纳方法,精选典型例题,组织习题,通过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曾靖 单位:泗阳县致远中学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师;新课程课改;物理教师教育

理科生对于物理学科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物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各大学校的重视度也是相当高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很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新课程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课程改革创新之处在于两点: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材注重理论与实例的并行,这两点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加大,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加强。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的课程探讨以及教育模式的探析。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课程探讨

当前高中物理新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和三个选修系列,其中必修课的教学目的是针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需求,挖掘学生自己的兴趣,为物理学深入学习打基础。选修的目标是分项实现对物理学的深层次探讨,掌握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师生共建机制,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将教材的话题拓展开,以探讨和活动的方式将物理知识转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师生间的互动更轻松,课堂氛围更融洽。师生共建机制使高中物理课堂内容更丰富,不仅包括人类文明、科技成果,还包括社会发展和经验分享,让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更强。

二、新课程改革下物理课本以及物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后,物理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添加了很多丰富的内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将更多的生活实例带进课堂中,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起来,在学习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难看出课本的内容变化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往小了说,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人们的点点滴滴。往大了说物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物理结果“转化”成物理过程可以说是物理文化的延伸,可见,物理学教育必然是重中之重。而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本”的影响下,对他们必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必不可少,这是在物理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点。第二,既然在物理课本中很多的生活实例带进课堂中,确实可以将学生的兴趣进行吸引,但是物理教师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对这些实例进行讲解完成知识的梳理。第三,教师控制物理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指导学生扩大思维模式、以及问题的研究角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策略、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等。第四,如果可以跨学科课进行物理知识的交互这是最好的,能够让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新课程改革下开放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

虽说新课程改革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毕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就像是灯塔,是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学习中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要求教师拥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教师的品行、素质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够只强调“师范性”,又不能够一味地突出所谓的“学术性”,在“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维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真正去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完成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教学与技术实验的结合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般师范院校的优势是教育学科发展比较完善,对中小学物理教育实际比较熟悉,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基础物理教育实践研究的传统;一般综合大学的优势是物理学科的“高学术性”和“有浓厚的物理学研究氛围”,加之综合大学的“多学科性”特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对我们国家的高中物理教学有着显著的帮助。四、结论综上所述,新课程课程改革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师有了新的要求,从而满足当前的需求。各大师范院校也应该为满足当前的教育现状对物理教师的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加强,使在投身到教育事业前的高中物理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许宝月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云山.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的分析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6,73:129.

[2]朱贺.物理教师职前教育中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3]朱丽莉.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4]徐龙旭.浅论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5]冉显志.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新变化[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双语教学,教学内容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怎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化的需要,成为中国教育当务之急,在高中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对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高中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国际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新人才的需要。

一、高中物理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教学的一种形式,到底是用全外语还是穿插着使用汉语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不管怎样,两种语言只是作为教学的媒介,而不是一门学科。

高中物理课程涉及力、热、电、光、磁等领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对目前高新技术的理解,高中物理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尽早地具有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培养物理科技交流的能力,毕竟物理方面最近的发展和最新的技术成果都是首先以英语向世界公布的,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这个信息时代,成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科技人才,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义务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技英语知识,这也为高中生将来进入大学阶段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专业知识以及日后进行物理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高中物理实行双语教学对学生、教师和教材的要求

高中物理双语教学是希望学生通过双语学习,学生在物理课堂环境中会用母语表达与思考物理问题的同时,在所熟悉的物理领域可以部分用英语进行思维,并能与老师同学进行简单交流。现在物理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运用英语表达课程的常用语言和一些物理专业名词。三是教学中使用物理英文教材,教师板书为英文,教师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以英文为主,在必要的部分运用汉语加以解释。目前中国的物理双语教学以最后一种模式为主,采用哪种模式还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来选择的。

不管是怎样实施物理双语教学,对学生、教师和教材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对于学生,由于英语教学中长期形成的脱离实际,不重视应用的应试模式对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想要实施物理双语教学,要学生适应物理的双语教学,就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目前来看,只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重点高中才能实行物理双语教学,但随着中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地区的普及,学生学习的英语不会再是“纸上谈兵”。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双语教学无疑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和外语进行物理教学,合理的运用教材和教学方法,并对一些外国的物理发展和研究有所了解,这就增加了物理教师的备课和学习时间,使原本就比较难教的物理课难上加难,就目前来看,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能够达到标准的物理双语教师很少,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必须的,有些地区已经让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但培训和进修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一些师范院校也开办了双语师范的专业,但还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在教师队伍和建设状况上来看还是要求有关部门和教师本身需要努力的。对于高中双语教学中的物理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影响到双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但目前很少有物理的外语教材,想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这就需要编制物理的外语教材,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学生的英语能力能接受,又要符合当前的教学大纲,这样才能既达到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又不与原本的教学目标相冲突。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实现双语教学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以及在教材的编写与选择上,都是高要求高标准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教师积极配合和实践探索的。

三、高中物理实行双语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物理双语教学还处在实验阶段,很多学校都是将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所以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唯一的界定,有些学校引进了国外的原版物理教材,有的是通过现代化网络寻找所需的材料,这些都为物理双语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笔者认为物理双语教学者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内容选择要适度。适度就是指在选择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和物理基础。一方面,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如果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在语言方面没有难度,那就达不到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如果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在物理学方面都是在以前物理课上学过的,没有新的内容,那么也达不到物理课程原本要求的教学目的,而且容易让学生对物理双语课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太难,远远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构,将其纳为自己的认知结构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所以适度原则是物理双语教学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原有的英语和物理水平,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才能建构新的结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

2.内容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教学内容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一是物理学专业英语语言目标,二是物理学的学科目标,三是物理学的跨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是进行物理双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当物理双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三个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理双语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论文参考。

3.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发展。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也就是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那么教学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论文参考。目前在我国有些高中物理双语课是作为有益的选修课开设的,在高中开设物理双语课主要就是想通过双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发展,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知识,例如物理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与物理学有关的自然现象,物理学史,最新的物理学进展等等。论文参考。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兴趣的产生。

只要将以上三点相综合,选择的教学内容就会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也会达到物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显而易见,我国开展的高中物理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举措,虽然当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已成功实行物理双语教学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可以在它们的探索中发展自己国家具有特色的高中物理双语教学,虽然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还有待提高,但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中阶段的物理双语教学会真正普及,学生在物理双语课上既能学到物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物理专业英语能力,为以后在物理领域的发展和探索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柏林,徐先锋,陈朝霞.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 (S1):83-85.

[2]李远蓉,朱霞,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本学期物理教研工作将围绕深入推进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这个中心,进一步完善教研方式,在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武进区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为抓手,着力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并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区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二、工作重点

1.本学期将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观摩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认知结构、反馈结构、智能结构、训练结构”。

2.加强对高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及时通报有关20xx届省高考方案的信息和收集交流有关资料。

3.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初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省物理中考统一命题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处理信息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经验。

三、主要活动

二月:

1、高三物理教学调研,探讨和交流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

2、高二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江苏省高考方案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策略。参加对象:高二物理备课组长。时间:2月下旬。

三月:

1、组织高三教师参加常州市复习教学经验交流和相关信息通报会议。

2、召开物理青年骨干教师重点指导对象座谈会,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研究内容,以及具体活动安排和指导策略。时间:3月上旬。

3、做好高三一模考试的阅卷工作和试卷分析工作。

四月:

1、高一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参加对象:高一物理备课组长。时间:4月上旬。

2、协助各教研协作片组织开展初三物理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五月:

1、做好第26届(20xx年)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的组织报名工作。

2、做好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同时收集最新高考信息,以书面形式印发各校。

3、组织高中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到有关学校研究高三复习教学工作。

4、组织初中学生实验的考查工作。

5、召开本学科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组组长会议,交流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和成果。

六月:

1、做好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有关工作。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17-01

分层教学法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分层次教学及其实践运用价值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也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符合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因为人的创造性来源于多样性和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机会。分层教学法依据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通俗的讲就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是符合人的长远发展的需求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个性差异、认知差异、基础差异、兴趣差异等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2],是一种客观存在,教师是否关注并不影响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分层教学法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运用价值。

2 高中物理课堂中分层次教学的运用

高中物理由于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很多学生掌握不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串联及其应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1 教师要制定分层教学的目标

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达成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宏观的课程目标及微观的教学实际。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这节课中要学会什么。笔者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中级目标及高级目标这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要记住“串联分压”的公式,并会运用解答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中级目标是学生能够结合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推导“串联分压”的公式,并深刻理解“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小,分担的电压越小”的规律。高级目标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解答各类题目,并具备根据题目的特征快速选用恰当的解题方法的能力,会选用欧姆定律和分压公式,并能比较每种解题方法的特点、技巧及优缺点。

2.2 充分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结构水平

教师教学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结构水平,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学生听不懂、不愿听的局面。如果学生不愿听,教师也不愿教,那么这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笔者建议选用一道易错难懂的题型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例如,笔者选用了下面的例题,作为重点讲解。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是3V,正常工作时电阻是6Ω,但现在只有10V电源一个,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怎么办?对于这个例题,全体学生包括基础组的学生,都要能建立“串联分压”的思想。中级组的学生除此之外,还要会利用欧姆定律解答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并且知道串联电流相等的结论。对于高级组的学生,则要求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此题及类似的题目。

2.3 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分层”[3]

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题量上也要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低层级的学生,作业相对简单一些,但是量多一些;高层级的学生,作业少,但是难度大一些,要求严格一些。总之,要通过作业的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样学生会有更多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及激情就很容易被激发起来,并且能有效地培养“高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4]。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分层教学不仅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分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制订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教师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活动。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旭昌.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J].教育教学论

坛,2013,44:103-105.

[2] 李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谷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第6篇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特点

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物理的新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

首先,新课程内容强调从生活实践中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例如,在课程内容的每章前面都有浅显易懂,高度概括,幽默风趣的导入,这些导入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物理学习,引导他们从不起眼的小事思考物理学的问题.新教材加强了物理课程与生活和生产之间的联系,融进实际生活当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善于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并探索物理规律.

其次,强调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关注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过程.

新教材不仅继承了旧教材的优势,而且更加科学,严谨,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具逻辑性,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最后,新教材倡导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历程,学习探究方法,从而更好地获取科学知识,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合理定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内在潜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兴趣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求知欲望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引入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此外,教师要善于以生动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兴趣,以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趣,以有趣的故事满足学生的求知乐趣.例如,指南针、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等等.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摆脱习惯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思想和办法,进行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例如:讲电磁感应时,对于磁能生电这一结论,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完全理解,持怀疑态度.此时,如果能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的指针有摆动(见图1),让学生切身感受并对结论进行验证,有助于加深对电磁感应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图1 电磁感应装置图

三、注重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学习,与时俱进.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吸收他人的教学成果,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在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在新课改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平时要多研读物理学名著以及学术论文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使自身的分析,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得到完善.

第二,以课堂为中心,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1)研究物理课程的案例.案例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积累经验;研究别人的课堂教学,吸取经验与成果;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例如,教师讲授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课程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抛出的物体有没有可能不落地?让学生思考问题,互相讨论.此时,有的学生回答说:将物体上抛,如果物体拥有足够大的初速度,就能上升到很高的高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也有的同学回答说: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如果物体的重力正好与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相等时,物体就会一直围绕地球,运动在圆形轨道上,从而不再回地面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学生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听课.在课堂中,听课者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书写详细、具体的记录,并对此作出评价,然后及时与教师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听课涉及到课堂的全方位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通过同事之间的互听,互评,互观,自由度较大,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推进教学策略的改进,并且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

第7篇

论文摘要:高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校只重视高考科目,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对物理实验认识不足,以及各校具体条件不同,许多学校只重视高考科目,而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资金投入和组织教学都存在不足,是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

一、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

1.物理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

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很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都存在着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课堂讲授,削弱了实验教学。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很多学校出现实验仪器过于陈旧不能正常使用、仪器数量不够、教学内容与仪器不配套等情况,使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2.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课堂的演示实验,没有实验器材,仅仅是“讲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做实验”,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随着多媒体教学的盛行虚拟实验,网络实验,用课件来代替实验,甚至就用虚拟的实验室代替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教学比比皆是。虚拟实验突出重点,突出原理,突出细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利,但它毕竟是虚拟的,理想化程度过高,给学生以不真实的感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作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观察实验,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4.程式化实验教学方式呆板

程式化实验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面面俱到,然后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学生草率完成、拼凑数据等现象屡见不鲜。实验前不预习,实验后也不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5.初高中衔接有待加强

初中物理课改已基本成熟,而高中物理则刚进入新课程学习,由于教材、能力要求、课时、学习方式、考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初高中物理的台阶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许多学生因无法适应高中物理的难度而影响高中学习物理的情绪,甚至无奈地放弃理科选择文科。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1.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实验

学校应更新观念,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给予保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认真改进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 转贴于

2.加强学生做实验,多媒体演示作为补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置做实验的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实验探究的阵地。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做一些实验探究,课本上的小实验和课后的做一做,增加学生的动手和动脑机会。多媒体技术可以对物理实验室内所无法完成的实验进行逼真地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会使学生理解透彻。因此,要使多媒体技术成为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手段。

3.改进实验教学,突出趣昧性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搬用,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自己选取实验器材,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自制仪器进行实验,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原有的器材做各种实验。要注意技能规范与思维创新的融合,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组织课外活动来配合课堂实验教学,每学期定时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

4.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为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衔接教材中的内容与高一教材的结合程度,加强学法指导,适当复习初中知识,并分散到各章节中去。必须及时进行实验素养的衔接与培养,包括实验规范教育,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理想化模型、减少误差的一般方法,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有效数字等。适当补充一些必备的数学知识,讲清图像的斜率、面积、截距等物理意义,详加分析,为学生解题扫除障碍。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教师要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茶芳.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寿千里扁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物理通报,2008(11).

第8篇

1 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年级差异   

 1.1 物理课堂学习环境二级指标的年级差异   

 本次测评过程中,共调查初、高中各两所,其中初中153人,高中156人,分别编号为“1"(代表初中),+2;(代表高中),对主、客观环境按照年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5和图1。从Sig双峰检测结果可知,初、高中课堂的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图1可以看出,初、高中课堂的主观环境得分都比较高,客观环境得分相对较低,二者存在细微差异。这说明,初、高中都在主观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客观环境方面则略微逊色一些。此外.还可以看出.主观环境方面.高中比初中要好.在客观环境方面则是初中比高中略胜一筹redlw.com 。   

 

1.2 物理课堂学习环境三级指标的年级差异   

 为了详细了解初、高中三级指标的差异性,笔者对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时空环境、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按照年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6,发现初、高中只有信息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由图2可知,在人际、信息和组织环境三个方面,高中学校要比初中学校做得更好,而在时空、设施和自然环境维度方面,较初中而言尚有待提高。   

 

2 物理课堂学习环境二级指标的学校类型差异   

 2.1 初中物理课堂学习环境二级指标的学校类型差异   

 为研究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学校类型差异,我们将学校类型大体分成了示范类中学和非示范类中学,两类学校的初中人数分别为73人和80人,分别编号为“1"(代表示范类中学),+2;(代表非示范类中学)。我们将主观环境、客观环境两个二级指标,按照学校类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处理,见表7,比对二者的差距,得出结果:初中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在主观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笔者分别作出了两类学校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得分均值图,如图3和图4。发现:整体来看,示范类初中在各个方面要比非示范类初中要好,二者在主观环境方面的显著差异主要源于信息环境和组织环境两方面的差距。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是由于非示范类中学在师资、生源方面相对薄弱所造成的。因此,非示范类中学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帮助教师理清师生互动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改善课堂学习环境的质量。  

  2.2 高中物理课堂学习环境二级指标的学校类型差异    

本次调查的高中班共有2个,1为示范性学校,2为非示范性学校,人数分别为72人和84人。我们将主观环境、客观环境两个二级指标,按照学校类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处理,见表8,结果显示:高中示范校和非示范校的主、客观环境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图5和6可以看出,高中示范校的主、客观环境得分的平均值都远高于非示范校。这说明,高中示范校在人际、信息、组织、时空、设施、自然环境方面做得非常好。相比之下,非示范类学校则相差较多。 

3 研究结论与启示   

 近40年来,课堂学习环境的研究成为国外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这一话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希望通过本次测评研究的结论能够给学界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一些应然思考redlw.com 。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北京市中学物理课堂学习环境在设施环境方面仍有待提高,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课桌、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北京市中学物理课堂学习环境在初、高中之间和初中、高中的示范校与非示范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一,高中学校的主观环境较好,初中学校的客观环境较好,且二者在信息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二,示范校(包括初中和高中)非常注重课堂学习环境中的主观因素,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课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课堂互动等。就初中生而言,其好奇心强烈,思维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同时,好的课堂设施和实验设施也是提高他们学习质量的保证。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发育更加健全,因此,较客观环境而言,主观环境更为重要,当然时间、位置等因素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也不能小觑。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证明确实如此。就此,笔者针对中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现实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引导作用和组织课堂的能力;   

 (2)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知识讲授;   

 (3)初中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同时注重上课时间、教室空间和学生座位等问题;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的的各种手段完美地融合到高中物理课堂中,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教师课堂演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学生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物理教学有许多优势。

从现代教学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技术带进课堂能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和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实验课堂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突破时间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场景,将这些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起到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产生了巨大功效。

一、教师课堂演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以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演示型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使用,主要应用于课堂演示。这种模式可以组织提供物理情景,演示理想化物理过程或课堂中难以完成、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情境,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效应。这种模式对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可以应用于高中个年级新课、复习课、习题课甚至实验课。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布朗运动、光的衍射、重核裂变等高中物理实验,展示加速器、潜望镜(全反射三棱镜)、人工核聚变装置等实物照片,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电学实验效果很好。实践证明,这些手段引起普通高中学生极大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有一节高二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师将法拉第生平投影上大屏幕,作为故事讲述,同步演示其中相关实验(例如电磁铁、研究电磁现象的实验)。几乎所有学生都发现:将磁铁伸人和拔出线圈的过程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当磁铁静止在线圈中时,无论磁场多强都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同时也指出许多科学家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观察不仔细,忽略了磁铁伸人和拔出线圈瞬间所发生的物理事实。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反响非常热烈。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学生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课堂中有很多学生实验,由于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如《电磁振荡》这一节。要很好地理解“电磁振荡”这个物理现象及其规律,仅仅做好实验或利用挂图是不够的。学生对LC电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方向的变化规律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本人在做好电磁振荡演示实验的前提下,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模拟显示电容器中电场线、电压,线圈中磁场线、自感电动势及电路中电流的同步协调的动态变化情况,再辅以电流、电压、自感电动势周期性变化的图像,清楚地反映了电磁振荡中电流、自感电动势、电压三者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了的LC电磁振荡规律,同时也揭示了该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的辨证关系。这些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形象、连贯、动态的LC电磁振荡的物理图景,有效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并培养了科学思想,了解了学科研究的方法。

三、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物理教学的优势

1.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如个别教学模式或协商讨论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课件的制作,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可以把复杂的物理过程哆种因素均在变化)暴露无遗,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去理解动态的物理过程,形象地建立起相应的过程图景,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上建构;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

第10篇

【论文摘要】: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与其它学科相比是学生最不易“接近”和“驾驭”的。贫困地区的学生处在偏僻的农村,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实验器材稀少,但高考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同一把尺子,那么,农村教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克服这些客观劣势,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就更加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改革,应该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原则,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1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中学物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构成的系统性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搞清物理要领的形过程,讲清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与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模糊感。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使学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学的艺术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求实的科学观。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也极为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显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因为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例如实验观察法(牛顿第二规律、欧姆定律、法拉第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质点、理想气体、光滑表面、轻绳、轻杆等模型的建立)、数学法(动能定理、动量定律、理想气体方程的推导)、等效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热功当量、交流电有效值)、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原子模型的建立)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自觉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其科学素质,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说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

3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材特点 教学策略

一、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概述

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与所用教材直接相关,在对物理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物理教材的特点进行说明,如此以来,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物理课本深刻地、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

教材引入了生活中大量的实例作为物理教学的导学部分,并以图片或漫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更加形象的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实际应用性的强大。更加地注重物理基础的教学,结合专题进行透彻地分析,并给出了实践探究活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时印象深刻,理解充分到位,而且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潜能。

整体来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更加地贴近生活实例,直观易懂,体现出时代性。生活中处处伴随着超重与失重的现象,人们在做蹲起运动、乘坐电梯时,都会有身体有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关于弹性势能的导学部分,给出一个人在拉弓箭,另一个人在拉橡皮绳的图画;圆周运动中引入火车转弯时脱轨的现象等,使得学生迅速地联系实际生活中现象,形象具体,生动有趣。

2.物理知识呈现方式多,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插图是表达规律的重要方式之一,诸如坐标图、结构图、示意图等。如图1所示,“磁感线的分布”安培定则,用其来表示安培定则简明扼要,令人印象深刻。

图1

3.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难易结合,提高物理理解。在进行抛体运动的学习时,先进行了平抛运动规律的讲解,后对斜抛运动进行了分析。体现出物理教学由易到难,互相结合的特点,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4.专题研究实验和习题,渗透性强,优化教学过程。在探究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时,令rB=2rA,操作一:手握A,每秒1周;操作二:手握B,每秒1周;操作三:手握A,每秒2周;通过三个操作之间的两两比较,可以得到角速度相同时,向心力与半径成正比,线速度相同时,向心力与半径成反比的关系。

图2

5.重视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多样,提升物理能力。例如:一人想一次携带三个相同质量的铁球过独木桥,可是独木桥的最大承受力,只有人和一个铁球的重力之和。他灵机一动,用如图3的方法过桥,使任意时刻手上只有一个铁球,你认为可以吗?

图3

二、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结合上述的教材特点,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应从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知

物理学主要研究力学、光学、电学等,其研究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导人们对生活中的基本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判断;能够推动人类科学的进步;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可以说,一切都离不开物理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应将实际生活中物理基本现象融入课堂,以此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物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重视物理的学习,并因此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注重物理概念教学

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特点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对注重物理概念的解释,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针对性,提前发现难点,重点,带着疑问进行课堂听讲的效率更高。课堂中教师应主动提问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述物理的概念,并举例分析,将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物理概念,同时与学生做好互动工作,促进相互间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对以下描述进行判断。

(1)加速度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2)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3)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为零。

分析:此类问题主要对物理基本概念的考察,需要学生理解基本知识规律,并对相互概念类比。加速度的概念为: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大小,用符号a表示。通过此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加速度a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a=(vt-vo)/t。那么,判断(1)、(2)、(3)的表述全部错误。除此之外,对于本题还应该对与加速相关的诸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的加速度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不能只就体做题,应该从题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等进行类比理解,将更多的知识概念比较总结,做到物理知识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知识的总结与类比,在课堂上,课后习题练习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3.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灵魂。实验能够夯实基础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意识,能够得到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实验演示解释物理现象,而且更多地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总结,可成立讨论小组,进行实验的探究活动。

4.教学中合理应用激励策略

物理的往往具有抽象性,枯燥性,据相关统计,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感到乏味、困难,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基础不扎实,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以及方法的提炼和总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适时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可采取以下激励策略。

(1)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表扬和鼓励。

(2)对待学生应扬长促短,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

(3)适当地给学生们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趣味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地学习物理。

(4)讲授一些物理趣史,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精神。

教师在处理教材当中的这部分内容时,不要觉得因为是阅读性的材料而忽略了它的价值性,物理学史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迹往往是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很好的事例,同时它还可以调剂学生课堂氛围,感受物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规律的曲曲折折的过程,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物理的伟大之处。比如我们书上在讲到人造卫星时,对人类认识天体运行的发展过程当中的时间年代,人物事迹,几十年观察实验的艰辛,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的实验的巧妙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之处。

第12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是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以及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我们对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外,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能落回地面了。通过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再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提高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对物理学科来说,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