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时间:2022-05-08 10:21:0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第1篇

新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变为基础的、以人的全面转变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

在学术界,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一个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定义很明确地突出了人的城镇化是核心。人的城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复杂过程。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变为基础的、以人的全面转变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还可以进一步简要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础”:一个基础是产业结构演变,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增长超过农业增长,逐步形成非农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另一个基础是空间功能变化,随着产业结构变动,非农产业和财富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农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一个核心”是人的全面转变,随着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人口增长,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民变市民,享受城市文明,农村生活方式变更为城市生活方式。可见,人的全面转变至少包含就业、居住地、身份和生活方式转变。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核心”与“两个基础”三者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不可割裂,并且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时代性和不断升级演化的动态特征。

新动力: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和非工业产业双重动力共同推动的发展过程

与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不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具有双重性,一是新型工业化,另一是非工业产业发展,两者共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工业化,是节能省地、原材料消耗低、排污少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简言之,就是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高、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就业率高的工业化。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必须坚持以“四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要充分发挥非工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工业化是城镇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并存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化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因素已渗透在城镇化进程中,成为城镇化进程新的重要内在驱动力。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这些新经济的大发展来提升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中小城市则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积极开创多种模式的非工业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非工业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有六种模式:一是“教育兴城”,县城镇利用区位和环境优势,吸引大学入驻,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科技、经济、城市景观等综合功能,推动县城镇向中等城市发展;二是“旅游兴城”,一批特色镇利用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配套的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工艺品和小商品制造业,推动特色镇向小城市发展;三是“商贸兴城”,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利用区位优势,兴办各类专业大市场,大市场带动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推动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向中小城市发展;四是“物流兴城”,拥有水陆交通枢纽优势和航运港、航空港优势的城镇,通过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向现代化中小城市的跨越;五是“房地产兴城”,高速公路发展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崛起创造了条件,人居环境优良的县城镇和特色镇,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可以双向吸引人口集中,一方面吸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分流,另一方面为农村人口创造服务业就业机会,吸引非农人口和非农业产业集聚;六是“都市农业兴城”,发展面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工厂化生产兼有旅游观赏功能的都市农业,如花卉、果品、大棚蔬菜等,可以造就大批市民化生活、职工化工作的农业工人,农业工人的形成和都市农业的集聚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

新路径:新型城镇化是以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为基础的,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主导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

以人的全面转变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功能分工规律。在中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数量有限,其主要功能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参与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按照城市功能分工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化原则,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应成为中小城市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中小城市在空间地域、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诸方面更接近农村,处于大城市、特大城市与农村之间,对农民有较强的亲和力,是进入成本较低、农民进入愿望较强的地方,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因而中小城市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民富裕、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动力源泉。发展中小城市,可以实现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支农强农要素的集中,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把城乡两个市场、两种优势、两个层次的生产力要素较好、较快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展中小城市,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功能,便于农民“一业为主,多业兼营”或“亦工亦商亦农”,从而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推进城镇化进程,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新型城镇化的中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体系,中小城市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它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把中小城市建设与发展放到重点突出的位置,即在推进超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外延扩展、内涵品质与功能提升的同时,加快建设和发展一批中小城市。要坚持以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为重点,具体而言是把县城镇建设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把一批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5万人口左右的小城市。县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小城市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充分依托自身的文化传统、特色和资源优势,科学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吸引大城市产业转移,吸引民企民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功能完整、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生态宜人、个性独特的中小城市。

为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可以积极探索市制创新,即市的建制制度创新,实行“镇改市”、“县管市(中小城市)”模式。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人口大国还是人口小国,按人口数量设市的最低标准都比我国低,如日本为3万人;挪威、芬兰为2万人;瑞士、马来西亚为1万人;印度、伊朗、奥地利为0.5万人;荷兰、南斯拉夫为0.3万人;美国、墨西哥为0.25万人;法国、捷克、古巴为0.2万人;加拿大、新西兰为0.1万人,而中国设市人口规模的最低标准为6万人。实际上,中国在县以下几乎没有建制市,即使县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也还是镇,而不设市。所以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城市发展,特别是限制了小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在中国,全国性区域有中央直辖市,省域有省辖市,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区域单元,却没有县辖市,这是导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把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创新市制,率先实行“镇改市”和“县管市(中小城市)”新体制,把符合条件的县城镇改设为中等城市建制,把符合条件的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改设为小城市建制,用中小城市的功能定位来规划建设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这是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要走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道路,重点是多建新城。1946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新城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建设新城的法案,以此为标志,世界新城建设至今已有60年历史。世界新城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和经验有七个方面:新城性质是综合性的,具有多种职能,开发建设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要提供充分均衡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居住条件,相对于“母城”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的能量和品质,吸引“母城”各阶层人士来新城居住、生活、学习、创业和工作;新城是中心城市即“母城”区域的组成部分,与“母城”总体发展密切相关,而同时又独立于“母城”,是独立性、多样性与独特个性的统一;新城建设必须以地域开发为目标,疏散中心城区功能,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新城可以在现有卫星城、较大工矿区和小城镇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充分利用现有的非农业土地资源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做到节约利用土地,实现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筑、企业、社区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新城规模有大有小,第一代新城为3~15万人,第二代新城为7~25万人,第三代新城为15~50万人,少数超过50万人;新城规划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前瞻性,要留有余地,以适应时代要求,中心城市区域新城数量和空间布局要总体规划,分期分批建设,具体单个的新城也要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地按片分期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在中心城市区域有从一个、几个向多个发展的趋势,新城规划建设要引入“都市圈”或“小城市群”理念,新城要沿干线交通轴向分布,建设快速交通体系,连接“母城”与新城,并把新城与新城连接起来。把握世界新城发展的科学规律,借鉴发达国家新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组团式新城建设和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本质: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型、节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成就显著,但也有不足,主要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乡村和农业发展滞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生态型城镇化、节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型城镇化。

生态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要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城市空间设计包括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要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建筑布局要随坡就势,保持城市必要的天然面貌和自然景观。要在市区形成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水域,并相应形成一定的地形起伏,形成“山水城市”的景观,改善城市气候。要将自然融于城市之中,人与自然接近,构筑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城市绿化系统(包括城郊绿化、城区公共绿化和庭院绿化)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要形成网络,做到点线面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结合,注重屋顶和楼顶绿化,重视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市区建设小面积的森林,在市郊保留或建设大面积的森林。要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对城市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固体废弃物要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分类防治和及时处理,使各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要求。要加快恢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功能,开展山体、水面及植被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和改善工程、多样化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节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道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显现,必须依靠本国、本区域节约集约化用地来解决土地供求矛盾,这是基本国情和土地特殊性所决定的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不能走传统的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甚至浪费土地的城镇化道路,而必须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的城镇化道路。首先,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工业用地标准和规模,提高工业用地和各类园区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业效能。市场机制是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化的内在动力。要引入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供应方式,把标准厂房用地、仓储用地和各类园区的土地供应纳入到招标拍卖挂牌供应范围,提高工业用地效率。其次,要优化建筑设计,改进建筑结构和形式,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规划建设节地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合理配置绿化用地规模和布局,禁止建设超标准广场等“形象工程”;充分利用可使用空间,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加大墙体材料更新力度,减少粘土砖生产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第三,更重要的是,加强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紧凑型城市,控制“摊大饼”、蔓延式的城市空间的低水平扩张,提高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率,树立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寻求发展、以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发展的思想,建立和完善用地节约集约化的城市规模体系和空间布局体系。

第2篇

摘要: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便于引导与监测绿色城镇化发展方向。本文根据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总结述评,为不断完善国内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绿色;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2015 年5 月,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战略,如何推进绿色城镇化有序发展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城镇化发展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内涵呈现出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四种城镇化发展内涵类型。王素斋(2013)提出人口城镇化内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苏金发(2011)提出土地城镇化内涵是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张占斌(2013)提出经济城镇化内涵是农村要素流向城市;蒋宵宵(2013)提出社会城镇化内涵是提升农村人口价值理念。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趋势。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一种引领,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要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体现绿色化,使其发展内容更加丰富。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以生态环境可持续、人的发展文明性、城镇发展健康性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城镇集约发展与绿色相结合,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红贵,汪成(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做到生态优先,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促进经济发展。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相结合,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其特征应包括:健康性,即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生态性,发展同时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和谐性,即与周边是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董泊(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有四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是发展理念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发展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是共同发展的城镇化;四是产业支撑新,将现代农业纳入支撑绿色城镇化的产业体系;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以城乡统筹一体、产业节约集约、生态资源环境协调为特征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城镇化。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城镇化发展建设始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构建绿色城镇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际。

1.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分别从城市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发展七个方面为出发点,研究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认为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围绕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判别标准值,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做出了评价。曾志伟(2012)以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在研究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面为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王博宇、谢奉军(201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为出发点,强调城镇化发展中内在质量的重要性,并由偏重数量与规模向注重质量与内涵提升转变,从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戚晓旭、杨雅维(2014)以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应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到城镇化发展中,以可持续指标体系为核心,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曹红华(2014)以新型城镇中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包含平等、幸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相互关联的内容,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从人口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五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李晓燕(2015)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生态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围绕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分别构建形成了以城市化质量、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环境和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以城市化质量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根据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提出以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为一级指标和12 项具体指标的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在经济指标建设方面提出效率指数、结构指数、发展代价指数和增长动力指数,更加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的影响;社会城市化质量指标包括人类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空间城市化质量指数包括水资源保障、建设用地保障、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增设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曾志伟(201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三个一级指标和43 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其中,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基础,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工业三废利用产品产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人均生产总值、平均工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度体现的灵魂是社会建设方面,具体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消费率等18 个具体指标。在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建设指标所占权重为0.411,超过经济发展指标,使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王博宇、谢奉军(2013)从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方面出发,认为城镇化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应综合全面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各个方面的关联度,构建以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动力具体包括人均GDP、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等具体指标,人口转移具体包括总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等具体指标,基础设施具体包括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等具体指标,人居环境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具体指标。一级评价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口转移(0.28)、人居环境(0.25)、经济动力(0.22)和基础设施(0.18),人口城镇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应增加城镇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二级指标,完善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戚晓旭、杨雅维(201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支持方面,提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制度建设五个一级指标,在社会进步指标方面,涉及人口及社会保障、城市用地、教育、文化和医疗5 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指标方面涉及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社会消费支出等7个具体指标,在生态环境支持指标涉及到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大气污染排放等8 个具体指标,在城市生活方面涉及到建筑面积、供水、供热、供电等9个具体指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涉及到行政效率和管理指数两个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5)以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曹红华(2014)从注重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自然物质环境指标和社会文化环境指标,城市自然物质环境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经济持续发展三个二级指标,社会文化环境包含文化繁荣进步、生活品质化和管理科学三个二级指标。

在社会文化环境指标中城市生活品质化所占权重最高(19.79),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6)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为出发点,根据全面系统性、主导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原则,选取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最重要的指标,所占权重达到0.4175,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均等化,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综合性,突出城镇化发展中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

(7)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李晓燕(2015)从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认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行为可以控制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发展中人口、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指标指数。其中,生态城镇化具体包括万元农业GDP化肥使用量,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处理率等8 个具体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更注重保持城镇化过程中与原有环境的协调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构建新型生态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语

绿色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建设的方向与目标。针对目前专家学者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生态产业发展指标,测评发展中的循环、环保、低碳经济水平;围绕城镇化发展与绿色化发展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绿色设施、绿色生活、绿色人居、绿色人文发展指标,测评绿色发展水平。

通讯作者:李茜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165—168.

[2]苏金发.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曾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4):111—115.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2013,(1):49—54.

[4]蒋宵宵.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3,(4):47—53.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城化[J].中国人口,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111—113.

[8]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J].地理研究,2011,(11):1931—1946.

[9]曾志伟.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4.

[10]戚晓旭,杨雅维.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54.

[11]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建城镇化评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浙江省11个城市的数据[D].浙江大学,2014.

[1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第3篇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集聚性差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4]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第4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地方曲艺;保护;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涵义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新型工业化作为支撑动力、统筹兼顾为原则,从而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偏重于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其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目的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建造高楼大厦和城市广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其所强调的重点是全面提升城镇的内涵,要求城镇化由过去偏重人口数量、建设规模等数据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的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文化消亡等等。现在我们必须总结经验,从思想上明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涵义的把握,不难发现其所具备的四个主要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一些地方政府不顾

自身实际,盲目为城镇化提速,单纯地追求人口数量和建设规模的城镇化,这导致城镇化的发展步入了片面城镇化的误区。最终使城镇化发展不但脱离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造成了环境的大量破坏,冲击了地方的文化建设,而且违背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新型城镇化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人口、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突破片面城镇化的局限。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集约化、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以集约化、生态化为发展模式。集约化发展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对城镇内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使城镇结构得到优化,功能得到完善、内涵得到加强。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弊端被凸显,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人口、资源和产业等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共同增长。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又是极为脆弱的,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的,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其损失不可挽回。新型城镇化要求走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和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现状,反之,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是功能多元化,体系合理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功能多元化,城镇是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多个方面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第一产业逐渐过度到了第二、三产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于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会带来新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的聚集会给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体系合理化,城镇体系是指区域范围内通过多个空间关系密切的小城镇组合而形成的城镇组群,城镇群在聚集和辐射功能上都具有着强大的效应,这是以往的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体系合理化的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形成的,是体现我国客观实际的,其要求在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结构完整、聚集和辐射能力强大的城镇体系。

4.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

一直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数量和供给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城乡二元制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城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对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城镇化增加了难度,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严重阻碍,影响城镇化质量。故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中地方曲艺建设的要求及现状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对文化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往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人口、规模等数据指标,忽视对原有地方文化的保护和新城镇的文化建设,不仅造成区域内原有文化资源遭到极大破坏,而且导致新城镇缺乏文化服务体制支撑。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在文化建设上也要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城镇文化体系。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建设。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看,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保护文化资源,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等重要责任,在以往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文化资源破坏后损失较难挽回,文化保护亟待加强,而城乡二元制的影响则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比例失衡,公共文化体系较为混乱。新型城镇化要求文化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资源保护力度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要进一步缩小。从文化产业发展来看,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形成产业效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就现状来看,新型城镇化为区域内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笔者选取绍兴莲花落这种在浙江绍兴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作为案例,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曲艺保护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对其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绍兴莲花落是绍兴当地一种以说唱为主的地方曲艺门类,其以唱词说白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而著称,在绍兴民间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绍兴莲花落已有百年多的传承历史,期间几经沉浮,有过辉煌也经历低谷。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曾扎根于绍兴农村的莲花落也走到了命运攸关的历史节点。绍兴莲花落的生存现状可以归结为四大方面,每一方面都与城镇化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联。

1.观众人口流失

绍兴莲花落观众人口的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绍兴莲花落的铁杆受众以中老年为主,一部分原来钟情于绍兴莲花落的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传统曲艺上,为此,这部分的观众人数不可避免地处于下降趋势。其二,随着城镇化大潮的掀起,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其生活方式和娱乐消费的观念开始转变,城市也为新居民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娱乐选择,这导致莲花落这种娱乐方式的边缘化。其三,在城镇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绍兴人接触到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各类多媒体形式,对绍兴莲花落这种传统曲艺文化失去了兴趣。

2.绍兴方言面临生存危机,莲花落传承遭遇尴尬

绍兴莲花落的载体就是绍兴方言,绍兴方言一旦面临生存危机,直接关系到莲花落的生死存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心城市开始扩张,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外来务工者大量涌入,使得普通话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绍兴本地方言的生存空间被压榨。绍兴方言的危机还在于青少年对本地方言的漠视,很多青少年已经不会说绍兴方言了。这使莲花落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而在传承上,传统莲花落艺人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莲花落艺术,学徒们也把从事绍兴莲花落艺术当作一种生存方式。而在城镇化大潮下,城乡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们的就业观,择业观发生转变,认为从事绍兴莲花落行业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绍兴莲花落从业者的日渐减少导致人才的断层,从而使莲花落艺术的传承面临尴尬。

3.创新力度不足,难以把握城镇化新机遇

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使人口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让普通民众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处于日益扩大,蓬勃发展的状态,但绍兴莲花落这类传统艺术无法适应新型观众群体的需求,导致虽有机遇出现却无法把握。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这种机遇不仅没有成为莲花落重塑辉煌的关键,反而使莲花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4.政府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城镇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如绍兴县就提出要着力建设文化强县。政府的扶持为绍兴莲花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才培养体系、演出市场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彻底解决。政府资金的投入只能缓解一时之急,短时间内可以保护莲花落这种艺术不至于消亡,但要走出困境仍是力有未逮。

绍兴莲花落文化的尴尬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地方文化大多在农村扎根、发展,当城镇化大潮袭来时,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由于这类草根文化大多经过数十百年的积淀很难在受到冲击时立刻调整自身加以适应,所以在城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濒临消亡危险。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曲艺保护和发展对策

地方文化的保护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来有效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是城镇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紧跟城镇化发展步伐。在具体操作上,以绍兴莲花落为例可以采取三方面的主要措施。

1.资源保护科学化

绍兴莲花落在绍兴地区影响较广,相关文献资料大多散落在民间,无法得到专业的保护。在文化保护时,应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普查,收集相关的文献、曲目、音像资料,建立专业数据库。对将濒临失传的老唱腔进行抢救录音,对口口相传的老唱词进行书面整理,对老艺人的表演技艺进行录像保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是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应当在这方面适当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2.发展模式多元化

停滞不前的文化注定要被淘汰,科学的发展才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地方文化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促进其发展。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创新,多元化发展。就绍兴莲花落其本身而言,需要对其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创新,尤其需要出新作,出精品。传播方式上,莲花落也要对传统的面对面表演方式进行创新,传播渠道要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莲花落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文化传播,扩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3.梯队建设专业化

能够得到良好传承的文化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文化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绍兴莲花落需要建立人才梯队培养的专业体系。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培养接班人。政府在人才培养上应当给予更强力的支持,比如在中小学学校中适度加入地方戏曲学习的课程。

第5篇

关键词: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城镇化转型;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4-0005-05

城镇化根据发展方式不同,可分为外延型城镇化和内涵型城镇化。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镇化主要以外延为主,通过新城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上做“加法”。我们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时期,城镇化发展战略要高度重视内涵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实现产城融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大量转移人口“半城镇化”及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问题。

一、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可分为土地、人口、产业等城镇化要素增量扩张的外延式城镇化和城镇功能提升、质量提高和居民幸福感增强的内涵式城镇化两种模式。在城镇化初期,城镇化发展主要靠外延型城镇化,而在城镇化后期,城镇化主要靠内涵式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4年的54.77%,主要源于外延扩张式城镇化的贡献。统计表明,到2003年全国各地仅开发区就达6 000多个,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城镇建设总面积。1990―2003年,中国31个大城市面积平均增长近一倍[1]。此后城市规模扩张的速度更是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同时大量新城区空置闲置。如果说过去城镇化是外延式城镇化主导的城镇化增长,那么从现在开始,则是内涵式城镇化主导的城镇化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他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又说:“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总结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时指出:“城市经济转型现在的趋势是‘外转内’,即从外延性的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2]外延型增长就是做加法,城市发展主要靠“摊大饼”;内涵型增长,就是做智慧城市,用信息技术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提升城镇化功能。

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模式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体形态。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不能学西欧走逆城市化道路,应由“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三部分组成[3]。新城区指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新区等。农村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就地城镇化。李强认为,世界各国城镇化动力分为政府动力、市场动力和民间社会动力等三种,推进模式为建立开发区、建立新区和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建设中央商务区、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等七类。城镇化发展,既包括对原有城区的改造升级,也包括对新城区的建设[4]。城建专家邵自升不同意“三区”论和“七类”论,认为从空间结构上应当是现有城市改造拓展、新城区新建发展、小城镇扩大提升这“三种形式”,他总结提出新城区建设包括产业新城区在内的十大类型[5]。

新城区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而言,受制于环境资源的约束,需要通过建设发展新城区,对城市人口及产业进行一定的疏散和重新布局,以保证城市经济的有序运行。以开发区为例,截至2012年底,17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3.8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万亿元,税收收入9339亿元,进出口总额741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4%、19.2%、5.3%、9%、9.3%和19.2%。新城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国家发改委2013年对12个省区156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调查显示,92.9%的城市规划建设了新城新区,其中,12个省会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提升城镇化的功能和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也要大力发展新城区,特别是建设开发区,形成城市的产业高地,吸纳就业人口。首先,发展新城区有利于吸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缓解原有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中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大城市,用水紧张、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愈发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适当疏解城区人口,而新城区就成为承载城市新增人口的重要区域。特别是沿着城市边界发展新城区,由于基础设施供应链短,服务业成本低,是安置城区人口最合理的选择[6]。其次,发展新城区有利于承接中心城区的转移产业,推进城市产业优化升级。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水等资源日益短缺,中心城区的地价、生产成本等逐渐升高,需要将第二产业迁出,使经济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的第三产业得以在中心城区发展,即所谓的“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在此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新城区与中心城区的距离较近,工厂搬迁与人员安置更为便利,成为承接母城转移产业的最佳载体。统计显示,2011年,83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6 604.2亿元,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2.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所在城市比重达到30%以上的有31家,园区生产总值占当地城市GDP比重20%以上的有23家。再次,发展新城区也有利于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保护原城区的古建筑与传统文化,避免“千城一面”。为适应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展现状,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了传统民居建筑,也逐渐将城市的历史内涵破坏殆尽。研究显示,因工程项目导致的建设性破坏以及盲目过度开发建设导致的开发性破坏,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破坏的主因[7]。相对于原有城区而言,新城区以整体规划建设为主,既有利于保持与原城区相同的建筑风格,也有利于维护原城区的古建筑文化,避免大拆大建。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新城区特别是新开发区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工业化和扩大城市人口的就业。以开发区为例,统计显示,开发区在空间规模、产业规模、就业规模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影响,尽管各城市的开发区大小不同,但总体而言,省会城市开发区的产业规模影响度在0.1~0.5,就业规模影响度处于0.1~0.2(表1),开发区对提升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和吸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新城区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要加快推进货币补偿与社保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征地补偿模式,妥善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城镇化进程以外延扩张为主,农村集体土地被大规模征收,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大约有4 000万至5 000万失地农民,且仍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30年,中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左右。报告还指出,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有81%的失地农民担忧未来生活,其中担忧养老的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长期以来,征地补偿以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补偿手段单一,更有部分农民被征地后乍富,产生好逸恶劳、赌博或奢侈消费等行为,将补偿款迅速挥霍一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和长期发展问题,除了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调整征地补偿标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行货币补偿与社保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征地补偿模式,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妥善安置问题。要推进以“土地换社保”的做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就业安置力度,丰富就业安置手段,避免被征地农民“失地又失业”,并通过鼓励被征地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

三、《新城区战略与路径》评析

新城区如何有效地规划建设,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模式如何规范和转型?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从事城市建设、主持过德州市新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多年的邵自升同志,撰写了《新城区战略与路径――推进城镇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一书。这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创新性的新城区研究著作,是一部来自实践、融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的城镇化著作。《新城区战略与路径》在总结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新城区发展的实际,从分析古今中外新城区发展的历程开始,把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从战略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投资融资、政策、文化、类型等十一个方面,全面地论述新城区发展的思路、实施步骤、推进措施,为新城区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全景,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动路线图,以确保新城区发展的预见性、科学性。

首先,《新城区战略与路径》开辟了新城区研究的新领域。新城区如何做好目标、选址、功能、规模、特色定位,这是新城区发展应当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也是由于人们忽视这个方面以致造成一些“空城”“死城”“睡城”的主要症结所在。《新城区战略与路径》把战略研究放在首位,为此专门开辟了“战略篇”,开宗明义“规划建设新城区,第一位是进行战略研究,在宏观、整体上把握新城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出战略研究就是顶层设计,战略研究的重点是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定位、发展步骤和土地、投资等问题。在战略定位中,分为目标定位、选址定位、功能定位、规模定位、特色定位等五个方面。在特色定位中,又分为产业特色、空间特色、景观特色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战略研究的重点、主体、方法和确保战略贯彻实施等内容。这样,使从事新城区规划建设的人们,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新城区,正确研究新城区,科学推进新城区发展。本书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新城区文化建设要留住历史、延续文脉,突出地域、彰显特色,照应老城、相得益彰,善于借鉴、融合创新,以人为本、塑造精神。

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格局

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完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处于新型城镇化逐步渗透并推荐的中间时刻,必须把握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又要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稳中求发展。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集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城镇化。全面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发展过程保证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功能完善等方面。新城镇的“新”就是要以提升城市的综合文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中心,逐步使城镇发展成为宜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是发展城市,大拆大建,而是要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农民不断减少,农民不断向城市转移。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挺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时下存在不可小觑的困难和问题,具体上讲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着:

(1)资金支撑较弱,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脱离经济支撑而发展城镇化建设几乎于痴人说梦。就河南省目前状况来讲,全省无主导产业,大型集约企业数量较少,就长远发展来讲,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2)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平衡,局部发展势头高涨,也有部分城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乡总体规划不近科学,成模板的粗线条规划较多,但体现全省特色和个性的规划几乎没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均出现趋同性。

(3)现有城镇功能不近完善,不满足居民各项需求,基础设施不健全,城镇化建设是涉及到居民户籍管理、个体劳动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但眼下配套政策缺乏,勉励的政策不多。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居住的政策,但在还存在较多不健全,有待政府提高。

三、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的指导原则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强和提高,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迫在眉睫。

(1)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民众更新观念,政府加强引导工作,形成加快发展的综合动力。

(2)做到统筹兼顾,适度发展,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构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主要研究制定具有河南省优势,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总体规划。

(3)市场引导为主,产业依托为辅,为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发展必须依靠产业依托,城镇发展需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四、优化新型城镇格局的主要措施

(1)高起点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要有科学的定位,要站在一定高度,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提出主要措施。突出城市特色,立足科学定位。河南省要依据新的调整后的总体区划,立足于现有的基础条件,建成区面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规模等,结合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科学明确定位,制定详细的规划制度。从而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地区。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要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框架,构建城市竞争平台。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主要城市要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自我均势,从速建设新县城。加快构建河南省大市区道路交通分布。完善主要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修复,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充分发挥郑州的枢纽工作,加快建设郑州到全国各地高铁及高速公路,并加大力度建设省内高速公路,逐步落成以郑州城区为中心的通达无阻的交通网络。

(2)以产业支撑为引导,逐步提高省内综合实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只有经济提高落实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城镇人口集中转移、扩大规模和完善城市各项基本工程。强化产业支撑。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振兴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健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点,解决城市人口扩张带来的就业压力。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3)注重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品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总要思想。这是城市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创新,以新的城市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人、发展人、提高人,必然会给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城市综合整治。要通过加强综合管理,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努力打造河南文化品牌,并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高效能经营城市。一是继续深人搞好土地经营。二是经营城市基础设施。要尝试大胆引人BoT(建设―经营―转让)、Bro(建设―转让―经营)、B00(建设―经营―享有)等新型融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企业和国外资本。

五、结语

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将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关键性特征。安阳市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对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以至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本项目通过对安阳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分析,研究优化布局提升安阳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于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包容性发展新型城镇化

引言

最近几年来,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已经成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热点研究领域。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两次重要会议和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包容性发展主题的重要演讲发起了我国对包容性发展研究的新高潮。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实践探索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国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内涵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实质核心上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对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文献进行整理。

一、城市包容性发展理念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萌芽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率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地讨论。但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仍是单纯的经济数量增长而没有加入对人的关怀。从2008年期,中国国家主席就“包容性”的问题开始发表数篇演讲,并将“增长”这一单一的概念推动至“发展”的理念,掀起了研究与实践“包容性发展”的新高潮。

张梅玲、陈华(2011)指出,“包容性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就把单纯由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研究延生到不仅注重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发展问题而且关注人们生活等各方面发展质量问题上来了。针对性的提出了,诸如对生态发展,环境保护,教育与摆脱贫困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在包容性发展的多种含义中,已经由“包容性增长”发展成为“包容性发展”并进一步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而城市包容性发展也包含了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新理念,这个理念就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实施的指导思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内涵

刘凤新(2011)在他的文章《包容性发展与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中指出,包容性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内涵丰富。包容性发展的实质,不仅包含着发展进度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还包含着发展的机会对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际成员来说都应是平等的。高传胜(2012)指出,包容性发展更加要求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蕴含着发展主体的人人有责、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是一种更加全面、更趋公平、更具人文关怀,因而也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更加关怀民生的概念,学术界对其的认识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其内涵不断扩大,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但是它的实质在目前得到了一个较统一的认识。尽管这些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均认同:(1)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共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式(2)包容性发展是“成果同享”与“机会均等”的发展范式。

(三)城市包容性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们主要的居住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载体。魏书威,陈晓键,林兆武(2012)认为城市包容性发展是蕴含在城市层面的包容性发展,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与内涵贯彻到城市发展过程中,让每个城市居民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让每个城市居民能全面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各自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共享性的发展模式,会更加有利于城市质量的发展。

因此,我们发现在城市包容性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更加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就与、医疗等民生问题是不断促使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包容性发展融入我国新型城镇化

陈君武(2011)认为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现今强调公平、平等的包容性时代背景下,包容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快包容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包容型城镇化的推进,将使得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城镇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正向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要实现城镇包容性发展,就得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他还提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包容性制度的缺失,这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上述文献,我们发现学界对包容性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和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没有异议,并进一步由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深入到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地让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让城乡居民共同的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效益。但是当前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包容性发展给我国新型城镇化带来积极的效用,缺少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对的非包容性问题的制度分析,缺少对囊括包容性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和如何最有效率的发展包容型城镇化的研究。(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华,张梅玲.包容性增长:理论、演进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管理现代化,2011,(1).

[2]刘凤新.包容性发展与转变铁路发展方式[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6.

[3]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2012.

第8篇

关键词:城镇化;政策;行为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12-02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扩大城市空间、规模,转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目前,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应充分认识到,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是城镇化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准则;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规模、布局、功能、产业、环境、社会、区域发展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三是因地制宜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

(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新型与传统城镇化两者区别表现在:第一,产生背景不同。传统城镇化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新型城镇化以经济的双重转型为背景。第二,关注点不同。传统城镇化侧重人口的城镇化和城镇规模及数量的扩大,而新型城镇化更关注城镇质量的优化。第三,主体不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居民等,而传统城镇化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第四,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自下而上”的方式为辅;新型城镇化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辅。第五,动力机制不同。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城市服务业发展、新型产业创新以及信息化。

二、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社会文明向现代转化的过程。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中央政府的职能与地方政府的目标不一致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央政府处在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后现代化阶段,而地方政府则处在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前现代化阶段。因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前者要求,通过小城镇的发展,集中兴办乡镇企业,转移农业人口和剩余劳动力,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以缓和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后者则要求,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尽快提高资本积累速度、增加资本积累数量。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就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已出台了诸多指导性意见,其政策目标大都集中在集中兴办乡镇企业和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节约利用耕地,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等方面。但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产生了诸多与政策目标不一致现象,如小城镇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浪费土地现象严重等。

(二)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从政府行政管理层次来看,地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偏低,政策执行效率低,政府机构之间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政策落实难,尤其是金融、税务、工商等直接涉及企业和市场的职能部门,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在贯彻执行中由于实行垂直管理而难以落实。虽然近几年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正经历着不断的改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中的问题还是不断涌现。在审批程序缺乏规范化操作上存在着较强的人为因素,行政审批事项缺乏科学的标准和程序运行混乱。

(三)资源利用粗放,城镇环境条件恶化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在开发建设时片面追求城镇GDP的增长,忽视了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结果导致资源利用效益低、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一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下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建设用地只有824m2;二是严重缺水与用水浪费。目前全国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三是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落后了20年;四是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选择

地方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方面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安排,顾全大局;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进行科学的、有特色的决策,这是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一)树立科学的城镇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紧密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统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尤其是要善待农民,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GDP增长已不再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转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凋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上来,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吸引各项投资促进城镇化发展

体制成为阻碍地方投资的难题,要吸引民间投资,首先必须加快地方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地方政府应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包括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强化服务意识,彻底纠正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行为。其次,行政审批应遵守程序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规范的审批程序,科学的定位审批标准应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及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角度设置审批标准,规定行政审批事项的范围,限制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杜绝实际中的随意性、“暗箱操作”等人为干预因素。除此之外,还必须提供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税收优惠,设立担保基金和投资补贴等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快民间投资推动城市化步伐。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的生态化进程

树立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益转向追求长期的综合经济效益,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的高效率。各级决策者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还要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使环境保护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建立节约型的资源利用体系。倡导节水节电,提倡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要总体规划、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经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在建设上广泛采用生态化建设,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的,使城市的生活服务功能、生产生活环境达到新水平。

四、结语

总之,依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要求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干预、规范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完善地方政府行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世雨.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7,(1).

第9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城镇化速度;城乡一体化;突变理论;系统聚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3-05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在第三次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初级城镇化水平,但是从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角度看,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发生严重脱离。

根据河南省数据显示,新世纪初城镇化率为24.2%,2014年提高到45.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鉴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推进,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二、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内涵界定与机理探索

(一)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指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但是长期以来,整体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纵观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突显出以下几个问题: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和内部空间布局等问题导致城镇盲目外扩,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及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农村向城市提供有害食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农民在失地的同时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便捷。

因此,在研究河南省城镇化问题时,仅仅靠河南省城镇化率这一单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重视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应该基于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城镇化质量衡量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是否合拍及融入程度的大小。城镇化质量研究包含城镇综合实力的提升、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

1.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主要研究农村与城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趋势。从发展结果的角度,空间理论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非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是西方城镇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和俄林。纳克斯认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加大贫富差距,因此,纳克斯主张发展均衡空间理论。俄林主要是从贸易的角度研究了要素的流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也在趋向于均等。1990年以来,克鲁格曼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综合特征的空间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2.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提到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缘故。另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也分别对人口流动理论做出了解释。二者共同认为部门和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于收入存在差异引起的,前者认为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T的实际收入差异引起了人口流动,后者则认为引起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是预期劳动收入的差异。

3.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最早源于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存在一起。后来这个词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理论中,共生理论又称为竞争协和理论。城镇区域和空间的扩张离不开竞争力和协和力。竞争力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与外界相抗争,而协和力则指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共生,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发挥力量的主要是竞争力,而后期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则靠协和力。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又与西方城市化存在差异,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够反应中国特色的一个独特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统一的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重点提高城市生态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水平,旨在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是坚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注重数量和速度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摈弃片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享受均等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传统城镇化在发展历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存在低效能和高排放问题,使得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更加注重“集约、绿色、低碳、环保”,重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采取“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导致城镇功能缺失。新型城镇化则注重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充分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交通、住房、休憩功能等方面的服务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靠粗放型的工业化来推动,靠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来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等现象,对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力不足。而新型城镇化则靠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河南省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依据,本文在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相关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约束层,涉及经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指标组成的五个功能层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诸多方法中,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种目标值之间常常存有复杂的关系,在使用上述方法分析问题时,各目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同一评价体系因各指标权重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距较大,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甚至会有评价指标模型各目标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情况出现,以至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而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不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仅需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因此,该方法更能客观反映评价系统。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区域。本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区域分成横向中部六省和纵向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两个方面。

横向对比评价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参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中部六省地区总人口近3.6亿,占全国28.1%左右;区域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左右。选取中部地区作为横向区际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行政区划以及河南省所处的位置,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旨在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纵向差异评价以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在纵向差异综合评r中,以省辖(管)市为分析单元,主要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而定的。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和相关地区统计部门已公布的客观数据。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同一截面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本文确定选取2007―2013年之间的数据。区际层面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年)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统计年鉴数据。另外,中部六省及河南省的地理图形资料来自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2)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突变模型指标层获取的基础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其状态突变值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参照公式如下:对于正指标,yij=,对于负指标,yij=;其次,根据指标层的控制变量个数,确定势函数的归一化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再者,利用“互补”原则,对各指标层归一处理值求均值,即确定各层级突变隶属函数值。利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直求出各目标层隶属函数值,作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别评价的参考值。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文中所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层数据的参考值转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值;然后,结合“互补”原则,逐一对各层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时段的突变级数值,突变级数值越大,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以下分析皆同)。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湖南省最低;相比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湖北省,而河南省最低。在2009―2010年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河南省最低;山西省由前组数据分析的第四名上升一名替代江西省,相对江西省下降一个名次;另外,河南省与河南省的名次发生更换,相对于各省城镇化质量排名,本组城镇化率省间排名表现较为稳定。在2011―2012年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依然是湖北省,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山西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安徽省;湖南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江西省。

2.空间差异特征。通过对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际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特征表现如下。

(1)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当,河南省的最低。比较发现,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2)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较小。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北省的空间面积在中部六省中相对较小,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有限。另外,中部六省各省的影响力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省份,因此,其综合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在2007―2012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此外其地区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高低会影响地区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一般的原因: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较低,且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反映城乡统筹指标的准则层指标影响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四)v向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1.河南省区域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结果。运用所建立指标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使用突变级数法,得出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2013年度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是郑州市,最低的是商丘市。在本组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率的排名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市出现较小的波动。

2.区际空间差异特征。通过上述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显著特征表现如下。

(1)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明显。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在地理核心地带上,核心区东西两翼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一般,东翼包括开封市等市,西翼包括洛阳市等市,它们分布在核心层的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相对低质量区域包括豫东、豫南和豫西六市,构成一条两端向上弯曲的弧线。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核心向逐次减弱,且地区跟核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城镇化质量较高区域空间集中分布,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从城镇化质量分区空间布局来看,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南北走势的一条竖线。毗邻核心区的省辖市较多,且核心区与东西两翼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显然,核心区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核心区的空间面积较小,对弧线上的地级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3)弧线区域缺少具有带动性较强的城市。通过比较弧线区域的相关指标发现,相关六市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仅有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弧线区域没有一个带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内部缺乏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难以带动区域发展,导致该区域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

六、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不仅在横向对比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纵向对比中也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提升策略。

(一)“三化”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三化”是河南省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既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吸收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其次,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农业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优先转移和承接。再次,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最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达的服务业,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三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将会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助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二)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进程中,既要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又要注重农村及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在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应着力提升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其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水平的一体化,其本质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体化。其一,废除阻碍城乡统筹协调的藩篱,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引导城镇富裕资金向农村转移;其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其三,通过农村资金的定向投放,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质量水平。

(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突变级数值处于中部六省之末,生态环境表现最差。纵观近几年全国雾霾分布区域,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平原稳居全国三大雾霾重灾区之列,再加上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是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应着力构建以下生态体系:其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二,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三,构建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其四,构建环境友好的宜居体系,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第10篇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见,人的城镇化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在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和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设发展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人的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困境和解决方案.力求能够系统全面地阐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提高人的城镇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城镇化;城镇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21-03

1 引言

在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调了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国家总理李克强面对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必须保护农民利益.城镇化的发生和进行都有其经济发展的背景,都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非农的产业可以汇集到城镇里面,农村的人口开始向城市聚集.这也符合人类发展的一般趋势,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采用的是五位一体的布局,这样顺应发展的布局规划,也可以逐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的进程,不仅对我国构建小康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也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要使新型城镇化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只有实现了人的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才能充分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然而,一些社会排斥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不仅不利于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包容性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指导思想,强调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倡导可持续的增长和共享式的增长.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有很好的缓和作用.

2 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民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以及质量的城镇化.民生的城镇化可以理解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在经济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社会层面上要扩大福利辐射范围,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医疗以及教育水平;在体制健全上,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在城镇建设层面,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扩大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新型城镇化要具有可持续性.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在经济上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在社会层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在体制上,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管理,发展民营经济;在城镇建设层面,推广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强调,在经济层面上,要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在社会层面上要加强食品安全,提高全民的文明水平及综合素质,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在体制方面,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制度,加大对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在城镇建设上,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

2.2 包容性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包容性发展是在包容性增长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加强调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包容性发展强调机会均等,强调社会公平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消除由于个人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收入不均等;其次,包容性发展是共享式的发展,是实现国富民亦富的增长,更多的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包容性发展是益贫式的发展,关注弱势群体,使弱势群体及低收入人口可以实现权利同质,有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

2.3 人的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我们不能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忘记了经济发展的初衷.对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就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忽视了人才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主体.而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我们的新型的城镇化提出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倡导平等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口的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要实现每一个居民能够平等地享有就业、居住、教育等公民权利.原有的城市居民和新转移的农村人口是平等的,这一关系的重塑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体制,实现真正的人的平等发展.其次,倡导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城镇化要求新转移的农村人口能够通过城市生活获得收入、技能、知识、社交等能够在城镇稳定生存的资本,从而使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异化关系得到消除,实现和谐发展的城镇.再次,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而人的城镇化正是践行这一价值观的最好体现.人的城镇化本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后,要实现人城统筹发展的人与城镇的关系.一方面要完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使新增城镇人口顺利市民化;另一方面,强调人口的集聚规模要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致,防止人口过度集聚造成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现象.

3 人的城镇化的价值判断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综合指标法是指由若干个指标所构成的体系来衡量一个城镇甚至国家的人的城镇化水平.从理论上来讲,由于反映人的城镇化的指标具有多样性,要想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人的城镇化水平,采用综合指标法是十分必要的.综合指标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人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城镇化发展状况等.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公认的衡量人的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亟需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指标评价体系.

3.2 我国衡量人的城镇化指标体系

根据包容性理念下对人的城镇化的要求,其衡量指标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城镇四个方面的指标.逐层构建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即将人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包容理念的人的城镇化发展程度;第二层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城统筹四大类;第三层为各类的具体指标,来较为全面的反映我国人的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程度.

人与人指标B1:新市民的就业自由度C1、新市民的就业水平C2、新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积C3、新市民接受高等教育比例C4.

人与社会指标B2: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C5、人均可支配收入C6、新市民拥有生存技能人员比重C7.

人与自然指标B3:人均绿化面积C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C9、单位GDP能耗C10.

人城统筹指标B4:新市民的城市户籍普及率C11、新市民社保覆盖范围C12、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普及率C13.具体如表1所示:

4 人的城镇化的困境

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定位农民市民化后的地位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分配利益等问题.党的十八大和经济工作会议虽然定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大致的方向,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即使农民已经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但是享受的公共服务却与城市居民有着千差万别,虽然像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和社会治安等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但却不能享有比较关键的补助性住房、公立学校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据统计,目前社会上的农民工大多比较年轻,在城市里打工,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他们对工作、生活的追求明显不同于50、60后.他们看中自身的发展前景,更渴望能够融入城市,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工作和生活.

5 人的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忽视了人的因素而过分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在包容性理念的指导下,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上要以人为本,更多的关心居民的需求.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就是要让农民工不但进的来,还要留的住,更要过得好.

5.1 人的城镇化破题始于户籍制度的改革

笔者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项制度执行到底就可以解决的.应当顺应时代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步骤有计划的开放户籍,解开“城乡二元方程”.我们可将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户籍改革的初始阶段,由于改革压力较大,我们应当实行“分类改革”或“计划改革”的精神,规定了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的可持续承载能力,设定允许不同的落户限制和落户的难易程度.如目前广州的积分落户制度.县级市落户比较容易,直辖市或者大中一线城市则“合理控制”.第二阶段,可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对于小城市逐步开放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户籍划分,实行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统称“居民户口”.第三阶段,即我国户籍改革的最终方向,实现户籍制度与城市福利的非捆绑发展.剥离附着在城市户口上的众多社会福利,最终实现二者的完全脱离.

5.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

具体该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有专家提出,盘活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能力的释放,还意味着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大量资源的更充分的利用.在这方面,经济学家胡晓登指出应建立“永久流转、城乡通开、专用账户、政府配款”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工资产建设制度框架.即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永久性流转,把农民工的宅基地、可耕地、林权等变成个人资产,从而带资产进城;同时农村资产向城市资本敞开,吸引现代要素进入农村市场,发展现代化农业;对农民工建立一个类似于公积金的专项账户,用于技能培训、购房、子女教育等;政府应对进城的农民工进行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工将资产转向专项账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以减少人口城镇化的经济压力.

5.3 “授”新生代农民工以“渔”,是实现市民化的治本之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才能在城市有立足之地.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是能够在城市定居,而在城市定居的前提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此,政府应当致力于拓宽农民工的收入来源,协助农民工降低扎根城市的成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培训长效机制.积极整合城市的培训资源,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增加培训的项目,扩大培训的规模,使农民工能够真正的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加快教育资金投入的回报机制,使他们能迅速加入就业行列,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增的城市市民追求发展前景和被认同的感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身份的融入,更要促进其心理融入和社会融入.现阶段,城市新增人口就像是一个“外人”一样,镶嵌在城市中.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应当在全社会推行新的市民观,引导社会舆论,消除社会原有的偏见和歧视.让农民在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改善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增加城市的包容度,增强农民工的社会归属感.

6 小结

我国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实现国民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中央政府采取一定的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的体制,也需要地方政府秉承包容性的理念来走城镇化的道路,抓住人这个基本的要素来实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胡宝荣.新型城镇化从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J].学术评论,2003(9).

〔2〕梁敏.人的城镇化破题始于户籍制度改革[N].新华财经,2013-2-20.

〔3〕陈延军,赵炜林.河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师,2011(6).

〔4〕贾华强.如何建设人的城镇化[J].政策之窗,2004(7).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模式;西南喀斯特地区

基金项目: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绿色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研究”(编号:2016GZ95614);商务部联合基金项目:“贵州绿色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编号:2015SWBZD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8日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相容性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既坚持将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决心克服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已有研究的总结,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二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目耍蝗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四是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上面对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的概括,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内在相容性。在立意上,都体现了全面、系统、包容的广阔视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不仅仅考虑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问题,而是以城镇化为动力推动未来中国的全面发展,通过城镇化引领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不是简单生态环保问题。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包括人与自然相关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生态文明是贯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在目标上,都贯穿着公平、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投入、高能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中都包含了城乡、区域、代际之间在发展机会、资源利用、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权利;都包含了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国家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喀斯特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喀斯特在地貌学上主要指通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成的各种奇峰、柱石、洼地、谷地、大泉,在地下则发育成各种溶隙、通道、溶洞、暗河等现象的地形区。在生态学含义上,喀斯特又可指那种具有高效的喀斯特剥蚀(溶蚀)、以大气降水的地下排泄为主、脆弱性显著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分布,其中西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喀斯特地区的独特地貌特征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城镇化产生影响。

首先,土地贫瘠,而且易流失、难恢复。在喀斯特地区,同样条件下土壤层厚度比非碳酸盐岩类岩石土壤层薄、分布面积小,而且具有富钙、营养成分不高的土壤成分特点。溶蚀形成各种孔穴、裂隙又为土壤提供流失通道,造成土壤不易保持。这样的土地资源条件给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造成了人口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土地贫瘠使农业产量低下,土壤易流失、难恢复导致农耕开垦后土地石漠化,可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另一方面城市大规模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更突出。

其次,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大多呈“喀斯特干旱”。喀斯特地区溶蚀作用使得喀斯特水文存在地上、地下两套系统。西南的喀斯特地区虽然气候湿润,降水丰沛,但因岩层漏水,大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径流不发达,加之土层浅薄、保水力差,更加剧了地表缺水程度,进而造成许多地方的干旱和半干旱。这样的水资源条件使城镇规模扩大过程中面临缺水的风险。

再次,森林资源脆弱。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形成困难、水分层较深,对植被的发生和保护具有很大的限制。在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维持系统平衡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森林中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形成良好的滞留水层,因而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可能。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环境进一步逆向退化,一旦出现石漠化,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城市大规模开发一旦对脆弱的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对于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将造成难以修复的负面影响。

最后,地形条件也在空间上给城镇化造成了制约。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平坝、河谷地带所占比重低而且单位面积较小。这不仅限制了城镇的发展规模,而且在城镇范围内往往也会受到山地、坡地对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割和限制。因此,降低了单个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总之,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崎岖的地形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面临着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地域扩张的空间较为有限的制约因素。同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目前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农村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和农业剩余人口需要转移;而另一方面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开发旅游资源,都需要以城镇发展为支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可见,加快城镇化在喀斯特地区比其他地区具有更大的需求。

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本模式

面对加快城镇发展的巨大需求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探寻一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处于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城市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系统内外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人流、物流、能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整体。因此,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镇体系协调发展为载体,以生态经济发展为支撑,以人口城镇化和减少农村贫困为重点,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现城乡一体的生态城镇化。

在城镇空间结构方面,要对西南喀斯特地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明确城镇化重点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据此制定城镇规模上限,调整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强调各级城镇在规模和功能层级上的分工与协调,形成联通城乡的有序梯度节点。

产业发展方向要与生态环境的约束相适应。第一产业要在保持水土、保护林地、草场的前提下,以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通过农牧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增加效益;第二产业要淘汰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生产方式,严格执行清洁生产标准,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弥补污染防控成本;大力拓展第三产业,重点是结合喀斯特地区秀美多姿的自然环境优势,围绕“生态产品”的供给做文章,生态产品主要指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不仅可以创造大量服务业岗位,而且可以给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产生很强的联动效应。构建起经济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就业带动强的产业体系。

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宜居社会作为根本归宿。以新型社区和新型社会组织为载体,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城乡人口有序流动、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均等的公共服务,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条件便利、宜人,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社会阶层基本呈橄榄型分布的包容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2]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4]黄英,魏成熙,汪远品,王红.喀斯特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4.

[5]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6]李玉辉.喀斯特的内涵的发展及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岩溶,2000.19.3.

第1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问题、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新型城镇化都要求哪些方面的新呢?也就是对城市发展的改变,原来人们只是关注追求城市扩大的规模以及空间的扩张,并且非常片面,现在要改变的是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等,以这些为中心进行发展,把我们的城镇建设成为真正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之地。农村人品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重要核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要求,与以前传统的提法相对比,新型城镇化对质量的整体提高更加重视,对于城镇化数量规模增加到质量内涵的转变有很大的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首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对城镇化的主体一定要进行明确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就是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无论是在城镇过程中流转的土地,城市的管理与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每个方面都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对人的能力及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必须要加强教育,大力发展文化,对农民适应城市所需的业务能力及生产知识都要不断的加强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一致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道德风尚及文化修养。对于城镇户籍要放宽限制,让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对于一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讲,不但要改善他们的就业与居住,还有就医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要把他们子女就学的问题解决好,使进城务工的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第二,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互相支撑的体系。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的同时,还要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在城镇化发展中平衡发展住房、就业、城市管理及环境承载力,才能使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的人口、资源、经济及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三,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在提投入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并且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城镇化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质量的提升。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进行协调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让农民可以作为,并有所作为。小城镇作为区域城镇体系的最基本的节点,兼具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属性。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2、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装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3、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要以土地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唯有减少农民。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四、以兴凯湖旅游小镇规划为例,浅析新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的界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西市东部,距离鸡西市区150公里,距密山市区45公里,虎林市100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界湖,世界三大湿地之一。本次规划的兴凯湖旅游小镇位于大兴凯湖的北面,小兴凯湖的西面。2011年当地有675户居民,常住人口约1750人,全部是农业人口。且居民以从事一产为主,收入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对兴凯湖的认识不足,发展定位较低,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城镇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在本次的城镇规划设计上,我们深入分析城镇发展优势,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科学的规划,准确的定位,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规划在对比分析的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与条件,明确了小镇发展最主要的比较优势为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了世界级湖泊度假天堂,国际性精品旅游名镇的小镇发展的战略定位,着手打造国家五A级界湖旅游景区,并率先打造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在借鉴参考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小镇成功经验,建设东北亚地区具有异国风情的、湖泊湿地的、协调发展的兴凯湖著名旅游核心景区。重点强化核心旅游镇职能,引领兴凯湖区域旅游发展。强调规划落实到建设上也要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打造国际精品魅力旅游名镇。

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兴凯湖旅游小镇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只是单纯的等待或是依靠是不行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一定要走市场运作多元化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方面有国家对改造基础设施重视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积极改善道路、市政和社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加强政府运作管理能力,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作推入市场,使土地收益实现最大化,而政府自身主要做好引导服务和监督监管的工作。再一点就是争取到银行贷款,对实力不足的开发商进行消费贷款,使商贸楼的建设得到保证。最后就是对新上企业向小城镇集聚的引导,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小镇的规划建设始终以城镇产业的规划紧密联系,因为只有依托健康的城镇产业体系小城镇才富有了生命力,也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规划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镇区内旅游房地产、商业、文化娱乐、生态农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效复合的产业体系。并提出了“三产主导、一产提升、二产辅助”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滨湖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整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推广、示范、培训基地为建设目标,使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而在工业发展上,讲求适度发展,并与旅游度假结合,主要发展当地居民生活用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满足旅游区内生产、生活及旅游的需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逐步形成以旅游企业、农业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经济运行模式。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小城镇规划因依托于优势发展产业,来增加它的综合经济实力。立镇之本就是产业,而兴镇之基也是产业。只有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城镇的规模效应及聚集效应。所以,首先必须对产业这个主体进行研究,要把小城镇支撑起来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把特色突出出来。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他们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对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大力的增强,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有效的结合,培育出来的产业才具有相对的优势与特色,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第二,积极发展乡镇建设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的道路。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市场观念,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深入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使之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来吸取社会的投资以及外资,用作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这样能有效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能够在城镇水、路、电、气、邮电通讯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加快速度。只要能在这些基础设施上做到设施共建、资源撒网享、环境共保、产业共树,避免各行其是,重复性建设,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开发的成本,做到节约资源。

第三,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可以实施的,有助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规划应是超前的,起点比较高,标准比较高,并且科技含量较高,有合理的布局,这样能一步一位,在建设中可以分期进行,这样能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一旦确定规划,就一定要严格按规划执行,不能随便进行更改。所以,在建设规划制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要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发展,注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城镇特色的研究,把地方特色和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并且把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的核心定位;二是走市场化的运作发展道路,完善政府服务管理职能;三是要从实际出发,从需求考虑,产业发展要紧密围绕小城镇的定位展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科学规划,高水平进行建设,在高速城镇化的建设浪潮中不盲目,少走弯路,使小城镇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也让我国离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5] 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 - 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7]、刘永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10.07

[8]、杜伟.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1.04

[9]、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

[10]、李水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国软件科学.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