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时间:2022-05-08 10:2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 水平 内涵 改革

中国城镇化水平现状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研究指出,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城市化数据的研究,建立包含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发展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将中国的城镇化数据与之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偏差逐年扩大,即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另外,与同等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也显得滞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原本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就相对较少,而重工业更少。根据研究,以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也说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与常态城市化水平、同等工业化水平等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都比较滞后。与美日韩三国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也明显偏低(见图1)。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未来的城镇化空间仍然很大。从毛城镇化率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已经超过50%,但离70%的水平还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以70%的城镇化率和每年1.4%的发展速度估计,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13年左右。考虑到我国目前户籍城镇化率(真正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

(一)区域上更多着眼中西部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正相关。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4%,而东部为60.8%,中部和西部仅为45.5%和43%,东部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有趣的是,中国劳动力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异地城镇化率偏高,比如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外务工的比例超过60%,虽然这几年趋势下行,但是仍处高位。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城镇化区域的一个变化将体现为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会加快。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看,要素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国家的扶持政策等正在逐步带动人流和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发展。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也相对成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土地等要素成本也明显提升。原先在东部发展的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寻找新的目的地。从比较优势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成本也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完全有能力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中西部地区的GDP、投资以及工业占比都逐步提升,外商去中西部投资明显增加,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如果发展顺利,中西部将成为国内的生产基地,而东部地区将成为消费基地。这必然也会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镇规划上更加强调城市群和小城镇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主要推行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分别以江苏集体经济和浙江私营产业为载体的小城镇化为代表。江浙地区的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出现产业负载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不经济等问题。上世纪后10年至本世纪前10年,我国实施了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化,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中拉美化、大城市病、城乡二元化等矛盾。

十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方向,将侧重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城市立足解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县域、村镇形成小城镇网络,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市群建设辐射更广阔区域,解决大城市承载能力的问题。已有成熟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城市群对周边城市都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果。未成熟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大,将带动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半成熟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通过这些城市群的带动,将使得区域性的城市发展提升为全国性的城市发展。

(三)产业上更加依赖服务业

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过度城镇化和偏低城镇化的现象。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服务业的提高相一致,但是相比同等工业化水平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处于偏低水平。导致中国城镇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过度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并不强。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其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图2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GDP增加值占比与就业占比,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就业占比,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两者相互促进依然大有作为。但是,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城镇化相比以前更要依赖服务业的发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越来越多劳动者就业问题的需要,二是增加城镇承载能力的需要。可以预料,如果实现国家规划的城镇化水平,将增加数亿人民进入城镇生活,那么服务业尤其是和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必须具备的。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第三产业,而且大有可为。

(四)生活方式上更加强调农民的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公共服务差异大,这一现象既存在于城镇人口中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居民之间,也存在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必然要逐步解决城乡人民的公共服务差别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已经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使得现在2亿左右户籍在农村、生活圈子在农村的城市流动人口能够真正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体面生活。这是新型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基建等体系支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转变,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提升,以消费为例,过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民的3倍,如果进城农民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消费的倍增效应将更加明显,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配套改革

(一)财税体制改革

户籍的差别在公共福利的差别,在财政覆盖人口和覆盖水平的差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财政只有从目前的户籍人口财政转变到常住人口财政,从城市财政到转变到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才能有效地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之一是公共服务差异大,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户籍制度,认为户籍制度是罪魁祸首,但是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税体制。如果财税体制理顺了,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差异大的问题都会轻松解决。作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自然是多发展企业,同时也希望外地人到当地的企业打工,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但是并不希望外地打工者成为户籍人口,因为会相应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分税制体制,完善地方税制。

(二)户籍制度改革

在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有序推进。十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户籍制度试点,在探索中前进,预计今后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将逐步推广开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户籍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户籍制度改革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制定公开透明的城镇落户政策。根据2013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6号文),成为城镇居民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优先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另外考虑到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避免只是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预计国家也将对户籍制度改革进展比较快的地区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激励。

(三)破除垄断

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破除垄断、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是否能够平等地进行竞争,在一些领域是否对民间资本有歧视的问题大家有诸多争论。从掌握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比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占比偏高。从投资的占比看一般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基本上实现了公平竞争,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明显。垄断导致的价格高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可实施性和紧迫性看,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最有可能先行引入民间资本。

(四)收入分配改革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收入分配改革必不可少。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提高收入水平,更主要是建立一个不同经济主体,包括不同所有制企业、城乡居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既包括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在这方面,我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金融改革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想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改革、引进新的金融工具、制定并改变规则,对一些有综合收益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持。即使在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日本,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地方债也占有20%左右的比重,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贷款、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因此,迫切需要丰富融资手段。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改革能够大幅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化解银行风险,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资本市场很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刘少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夏悦瑶,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2)

一、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联系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其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学者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浙江、广西、江西、河南、山东、湖南等省相继提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和肯定,进一步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更注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随着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众多学者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并没有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重要途径。而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以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内涵,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低碳城镇化网络。

3.低碳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圈,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全球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城市化时代。当前,为应对全球气温变暖问题,世界各国在创建和应用低碳经济上达成基本共识。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已先一步实现了从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移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行低碳经济,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多数省份也着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创建低碳城镇,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天津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狠抓节能降耗,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为方向,推动产业向低碳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0-02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3] 陈延军,赵炜林.河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师,2011,(6).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城镇化速度;城乡一体化;突变理论;系统聚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3-05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在第三次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初级城镇化水平,但是从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角度看,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发生严重脱离。

根据河南省数据显示,新世纪初城镇化率为24.2%,2014年提高到45.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鉴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推进,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二、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内涵界定与机理探索

(一)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指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但是长期以来,整体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纵观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突显出以下几个问题: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和内部空间布局等问题导致城镇盲目外扩,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及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农村向城市提供有害食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农民在失地的同时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便捷。

因此,在研究河南省城镇化问题时,仅仅靠河南省城镇化率这一单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重视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应该基于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城镇化质量衡量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是否合拍及融入程度的大小。城镇化质量研究包含城镇综合实力的提升、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

1.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主要研究农村与城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趋势。从发展结果的角度,空间理论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非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是西方城镇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和俄林。纳克斯认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加大贫富差距,因此,纳克斯主张发展均衡空间理论。俄林主要是从贸易的角度研究了要素的流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也在趋向于均等。1990年以来,克鲁格曼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综合特征的空间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2.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提到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缘故。另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也分别对人口流动理论做出了解释。二者共同认为部门和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于收入存在差异引起的,前者认为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T的实际收入差异引起了人口流动,后者则认为引起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是预期劳动收入的差异。

3.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最早源于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存在一起。后来这个词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理论中,共生理论又称为竞争协和理论。城镇区域和空间的扩张离不开竞争力和协和力。竞争力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与外界相抗争,而协和力则指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共生,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发挥力量的主要是竞争力,而后期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则靠协和力。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又与西方城市化存在差异,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够反应中国特色的一个独特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统一的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重点提高城市生态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水平,旨在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是坚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注重数量和速度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摈弃片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享受均等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传统城镇化在发展历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存在低效能和高排放问题,使得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更加注重“集约、绿色、低碳、环保”,重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采取“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导致城镇功能缺失。新型城镇化则注重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充分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交通、住房、休憩功能等方面的服务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靠粗放型的工业化来推动,靠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来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等现象,对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力不足。而新型城镇化则靠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河南省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依据,本文在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相关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约束层,涉及经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指标组成的五个功能层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诸多方法中,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种目标值之间常常存有复杂的关系,在使用上述方法分析问题时,各目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同一评价体系因各指标权重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距较大,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甚至会有评价指标模型各目标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情况出现,以至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而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不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仅需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因此,该方法更能客观反映评价系统。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区域。本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区域分成横向中部六省和纵向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两个方面。

横向对比评价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参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中部六省地区总人口近3.6亿,占全国28.1%左右;区域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左右。选取中部地区作为横向区际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行政区划以及河南省所处的位置,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旨在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纵向差异评价以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在纵向差异综合评r中,以省辖(管)市为分析单元,主要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而定的。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和相关地区统计部门已公布的客观数据。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同一截面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本文确定选取2007―2013年之间的数据。区际层面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年)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统计年鉴数据。另外,中部六省及河南省的地理图形资料来自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2)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突变模型指标层获取的基础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其状态突变值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参照公式如下:对于正指标,yij=,对于负指标,yij=;其次,根据指标层的控制变量个数,确定势函数的归一化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再者,利用“互补”原则,对各指标层归一处理值求均值,即确定各层级突变隶属函数值。利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直求出各目标层隶属函数值,作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别评价的参考值。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文中所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层数据的参考值转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值;然后,结合“互补”原则,逐一对各层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时段的突变级数值,突变级数值越大,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以下分析皆同)。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湖南省最低;相比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湖北省,而河南省最低。在2009―2010年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河南省最低;山西省由前组数据分析的第四名上升一名替代江西省,相对江西省下降一个名次;另外,河南省与河南省的名次发生更换,相对于各省城镇化质量排名,本组城镇化率省间排名表现较为稳定。在2011―2012年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依然是湖北省,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山西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安徽省;湖南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江西省。

2.空间差异特征。通过对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际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特征表现如下。

(1)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当,河南省的最低。比较发现,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2)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较小。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北省的空间面积在中部六省中相对较小,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有限。另外,中部六省各省的影响力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省份,因此,其综合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在2007―2012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此外其地区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高低会影响地区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一般的原因: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较低,且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反映城乡统筹指标的准则层指标影响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四)v向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1.河南省区域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结果。运用所建立指标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使用突变级数法,得出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2013年度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是郑州市,最低的是商丘市。在本组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率的排名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市出现较小的波动。

2.区际空间差异特征。通过上述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显著特征表现如下。

(1)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明显。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在地理核心地带上,核心区东西两翼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一般,东翼包括开封市等市,西翼包括洛阳市等市,它们分布在核心层的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相对低质量区域包括豫东、豫南和豫西六市,构成一条两端向上弯曲的弧线。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核心向逐次减弱,且地区跟核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城镇化质量较高区域空间集中分布,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从城镇化质量分区空间布局来看,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南北走势的一条竖线。毗邻核心区的省辖市较多,且核心区与东西两翼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显然,核心区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核心区的空间面积较小,对弧线上的地级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3)弧线区域缺少具有带动性较强的城市。通过比较弧线区域的相关指标发现,相关六市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仅有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弧线区域没有一个带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内部缺乏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难以带动区域发展,导致该区域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

六、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不仅在横向对比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纵向对比中也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提升策略。

(一)“三化”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三化”是河南省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既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吸收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其次,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农业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优先转移和承接。再次,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最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达的服务业,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三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将会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助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二)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进程中,既要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又要注重农村及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在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应着力提升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其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水平的一体化,其本质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体化。其一,废除阻碍城乡统筹协调的藩篱,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引导城镇富裕资金向农村转移;其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其三,通过农村资金的定向投放,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质量水平。

(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突变级数值处于中部六省之末,生态环境表现最差。纵观近几年全国雾霾分布区域,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平原稳居全国三大雾霾重灾区之列,再加上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是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应着力构建以下生态体系:其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二,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三,构建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其四,构建环境友好的宜居体系,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质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与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住房条件也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城镇人口猛增、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不断恶化等显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的十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产城互动机制,对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顶层设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的基础进一步拓展的。城镇化是农村不断向城镇转化的过程,随着城镇社会形态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逐渐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市民结构的社会演化过程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结构之显著特征的有机统一过程(胡际权,2005)。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显著不同,为顺应新时代下中国经济转型要求,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其重点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蓝庆新,2013)。事实上,不同行业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到目前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单卓然,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重点在于改善民生、提高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王新越(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拉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升城镇功能,实现经济形态、社会功能、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建设,并不是毫无方向毫无节制地扩大城区,寻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应重点建设高质高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姚士谋,2014)。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产业发展及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党的十六大上,“新型城镇化”伴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被提出,其重点是通过产业发展和城镇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的过程,是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也是单个企业向企业群、产业群不断集聚l展的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城镇化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那么?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Michael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城市化的进程能够不断推动产业重组与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从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吴福象、刘志彪(2013)通过研究长三角城市的城镇化发现,各种优质要素在城镇化过程不断集聚,实现了要素空间上的高效流动,释放集聚的外部经济性,也提高了企业科研创新效率,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蓝庆新、陈超凡(2013)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使用空间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发现二者明显相关,且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明显的正面空间冲击效应。综上,认为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产页结构升级。城镇的发展能够带来就业的增加,使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促进了商品消费(工业)及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业等),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繁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繁荣与市场扩大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资金有了保障,这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会吸引更多的产业到此布局,形成良好产城融合。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之一。新型城镇化成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研究新型城镇化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3实证分析

为更好的衡量新型城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开放程度、环境发展、创新发展、生活质量六方面出发,设计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分别计算六大方面的得分,最终计算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指标体系及所占权重如下:

经济发展(23.22%):GDP(17.51%)、GDP增长率(12.87%)、地方财政收入(17.93%)、地方财政支出(14.9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57%)、第三产业比重(19.20%);

环境发展(19.17%):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7.29%)、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32.71%)、建成区绿化率(13.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5.34%)、年空气污染指数达优良的百分比(11.47%);

人口发展(13.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20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4.01%)、人均GDP(2178%)、城市人口密度(29.17%)、非农就业人口比重(12.99%);

创新发展(14.22%):高新技术增加值(36.06%)、普通高等学校数(18.53%)、每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数(45.40%);

生活质量(14.67%):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1774%)、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6.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25%);

开放程度(15.0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09%)、进出口总额(46.91%)。

按照熵值法计算出2006-201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见表1。

由表1可知,2006-201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0050上升到2015年的0.2214,增长幅度较大。从六大方面的得分情况看,人口发展得分从2006年的0.0634增长到2015年的01679,增速为164.82%;经济发展得分从2006年的00849增长到2015年的0.1500,增速为76.68%;创新发展得分从2006年的0.0001增长到2015年的02117,科技迅猛发展,创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安徽省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不断吸引外商投资,得到了很大发展;〖JP2〗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分从2006年的0.0001上升到0.1653;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06年环境发展得分为0.3271,而到2015年,下降到0.0870,可见,环境问题成为阻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图1可见,2009年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转折点,不断影响着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发展。2006-2015年,安徽省一产占比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占比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劳动力从农业产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二产占比看,呈现出倒U形变化,从三产占比看,呈现U形趋势。起初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带来空间载体,同时为工业发展集聚要素,使得工业不断壮大,但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第三产业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得优势显现出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见,在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动下,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向着“三二一”趋势发展。

4对策与建议

4.1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改变传统城镇的发展模式,更注重环境效益,城镇品质,但环境问题仍然成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同时也阻碍了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因此,只有在发展新型城镇化时,注重环境保护,提升城镇品质,城镇化才能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才能不断地升级优化。

4.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城互动发展

产业发展需要城镇提供d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城镇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要促进产城相互融合互动,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城镇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个协调机制。

4.3依托城镇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安徽省各城镇资源禀赋不同,要依托各城镇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优势,引导城镇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走差异化道路,打造特色小镇。在大力发展城镇特色产业的同时,要树立品牌形象,创造品牌文化,进一步提升城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2]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3]王新越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4).

第6篇

【关键词】 两化互动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近年来,四川省一直将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重点。2007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四川省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一主、三化、三加强”,指出要加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更是着重强调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实施“两化互动”战略是四川省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四川省各项经济工作都要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的提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化互动”战略进一步强调了工业化的新型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化把工业化单纯看成是量的规定性,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绝对优势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从量的扩张上表现为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界根据人均GDP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划分成为三个阶段:人均GDP在300美元以下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在800—3000美元之间为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四川省许多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但这种衡量方法只注重了量的规定性,忽视了经济结构等质的规定性。

而新型工业化则强调了质与量的统一,强调了工业化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业化发展速度适度等。四川省在推动两化互动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字文章,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把推动科技成果转换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市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工业化发展速度的适度化,注重工业化发展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等,切实在工业化过程中体现结构调整、内涵发展等主题。

二、“两化互动”战略强调了城镇化道路的新型化

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其包含多层含义: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等。

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则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强调了其科学发展属性,强调了城镇形成过程中的集约式、平衡式、协调性发展。新型城镇化注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文化、公共服务保障等内涵为中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注重物的城镇化转为注重人的城镇化,切实保障新进城人员的社会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镇化,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居住与经济发展载体。

三、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应当协调发展

当前四川省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阶段,更需要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规律,促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仅依靠自发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自发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

1、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空间依托的必然结果,并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两化互动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原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第7篇

四化协调新型城镇化就业基础政策选择河南省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就河南省典型新型城镇化以及路径以及如何与带动就业相适应进行探析。

一、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就业基础与就业现状

从就业数量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看,河南新型城镇化在就业支撑方面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悖论,即招工难与就业不足并存:河南县级城市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就业支撑不足的问题相当普遍.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能够住下来、有活干仍是县级城市推进人口城镇化面临的最为头疼的问题。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与以往城镇化的区别

新型城镇化,内涵理应极其丰富。尽管目前很难清晰地界定新型城镇化,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实践,其内涵也将不辨自明。从现有认识来看,我国在当前提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无疑地,它负有新的历史使命,是区别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更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应是城镇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更好地相协调,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强国富民梦。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理应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蔓延和恶化,绝不让贫民窟成为我国城市的社会问题,也绝不让农村凋敝,便不会出现全社会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

四、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转变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彻底摒弃城镇化就是圈地造城的习惯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同时要建设好城镇先进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发展。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应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多方面来解决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无法让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让已经城镇化的农村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

(三)通过户籍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2.6%,但人口城镇化只有35%左右。今后城镇化既要快速发展,又要在转型中发展,城镇化面临从规模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和发展,“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的一个过程,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本质。

(四)以小城镇发展为重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我们在新型城镇化中,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提前规划设计好城镇化的路径,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出了问题再回头。

五、总结

河南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不足于支付就业地城镇化所需的生活成本与购房成本,这是河南新型城镇化推进面临的根本约束因素.进一步看,河南农民工的就业层次与收入水平是由河南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以及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所以,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循序渐进,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就业机会的创造,随着劳动者就业结构的提升及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推进,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暑期对河南省全省农村抽样和整村调查的数据对本文起到了数据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占仓,蔡建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经济地理,2013,33(7):53-58.

[2]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3]耿明斋.对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1-4.

[4]蔡P.坚持在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求是杂志,2009(5):27-29.

第8篇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全国各地的殷切希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经济社会中一切矛盾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生态底线也丝毫不得忽视。

目前,全省上下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贵州经济后发赶超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生态极为脆弱。那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契合贵州实际的发展新道路,是摆在全省上下的一项重要议题。目前,省委省政府已提出,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确立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但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过程中,如何既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能具有山地特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人文本,共享公平”。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首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化流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刀切”,要根据各地的产业发展实际,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使进城人口生产、医疗、教育、养老切实得到保障,基本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产业为引领,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生态底线丝毫不得忽视。贵州自然环境优美,但生态尤为脆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贵州森林覆盖率达49%,绿色是贵州的特色。要围绕绿色做文章,打造绿色小镇,要把传统城镇化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掀起绿色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以绿色小镇为“多彩贵州”增光添彩。在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必须遵循“创造性适应之”的原则,利用山势而建住宅,穿山而建公路,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土地集约管理和有效利用,构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格局。同时,引导城镇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贵州省内49个少数民族群众共生发展,其中17个是世居少数民族,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抓纲铸魂,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体现区域和民族特色,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责任编辑/岳 振)

第9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299.21;D422.6;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2016年年初,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1]“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它突破了传统城镇化发展中片面追求“物的城镇化”(包括土地、经济等)的局限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权利、全面发展和幸福的获得。而“人的城镇化”关键就在于农民市民化。

一、农民市民化的内涵界定

农民市民化是在城镇化发展中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的过程。根据人本思想的理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取消农民和市民的职业分工,也不是要让所有的农村人口全部实现居住地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使农民市民融入现代文明,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

农民市民化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农民物质层面的“市民化”,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获得同市民同等的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二是农民精神层面的“市民化”,即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农民同市民一样实现思维方式、行为素养、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这两个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二者共同构成了农民市民化的整体内涵。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与困境

河北省是农业人口大省,自2003年城镇化发展战略启动,经十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转型和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十余年间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城镇常住人口3811.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33%,首次超过乡村人口。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的城镇化率偏低,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尚不足35%。这意味着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市民化发展滞后。

河北省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包括农民工、市郊失地农民和中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农业转移人口等,其中农民工达1530多万人,他们大多作为城镇常住人口纳入城镇化建设比率,却游离于城镇户籍人口之外,成为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特殊存在。实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成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我省农民市民化发展滞后,且未来发展规模大、成本高

农民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但不能把农民市民化简单的等同于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转移、户籍变换,农民市民化是使农民和市民平等的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民从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整体发展过程。以往传统城镇化认识的局限,造成了现在我省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整体滞后及相关制度和建设的缺失。2015年,河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虽突破5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尚不足35%,中间相隔16个百分点,未来5年还需完成10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待转移农业人口规模庞大。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巡视员徐诺金在《2049:中国农民工转型问题研究》中测算:全国农民工市民化年人均成本为6.93万元,显然我省未来农民市民化成本高昂。

(二)城乡制度体制的不对等造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半城市化”的瓶颈难以突破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要求体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和谐等价值诉求。但由于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不对等,把农业与非农业户籍与人们的社会福利挂钩,人为地制造了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严重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进程。许多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却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处于“半市民化”状态,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瓶颈。

(三)我省农民市民化发展大多集中于物质层面,缺乏文化的引领和培育,农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较低,在农民市民化的转型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欠缺

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既需要制度体制的设计与完善,使农民获得与市民相同的物质与权利,也需要文化的教育与引领,使农民实现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就业技能、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而我省目前农民市民化教育多为劳动技能培训,缺乏农民市民意识、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造成农民被动市民化。入城农民虽户籍、身份有了变换,但却缺乏市民意识和文明素质,不能被城市的人文环境问题所接纳。

三、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发展理念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就要改变片面注重经济和“物的城镇化”的传统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和权利的实现。农民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是否实现市民化的衡量标准不能再简单等同于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的统计,而应从农民的自我认同、市民的主动接纳、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制度体系,使农民真正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

(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各项权益

人的城镇化要求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体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和谐等价值诉求,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不对等,影响了农民和市民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各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要求我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合理的进行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使农民市民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包括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促进土地流转,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淡化户籍所附带的农民与市民福利的差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使农民市民在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等等。

(三)加强文化引领和农民市民化教育,实现农民市民思维方式、行为素养、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认为,理想社会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具有现代思维。这与文化引领和舆论宣传密切相关。因而,充分利用舆论宣传媒体力量,强化文化引领导向,在社会舆论层面形成积极健康、科学浓郁的人文气息,引导与塑造农民市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是农民市民化过程不可或缺的条件。要在“善行河北”的时代条件下,用先进积极的文化满足新型城镇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应以社区、企业、村镇、校园等为载体,组织搭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平台,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农民市民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积极踊跃参加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文化品味、陶冶文化情怀,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使其逐渐成为合乎城镇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的人。

参考文献:

[1]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6-02-2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思路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提高他们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创造稳定就业的条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是只是建楼房、广场等城市硬件设施。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文化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有利于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使城镇化从外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农民能在城镇立足和发展,切实改善他们的居住、就业、医疗、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特色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由原来的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地区实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布局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发挥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功能,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划定生态红线,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偏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7.35%。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城镇化人口中有2.6亿的农民工,他们人在城市,户籍却在农村,因此按户籍统计的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而且由于这2.6亿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如果他们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这种城镇化只能说是“伪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目前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已经成为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突出问题。由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不平衡,进入门槛提高,运营成本以及劳动力生存成本也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转移的渠道不断收窄。在部分企业中,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速度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不断下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使城市化进程全面减缓,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甚至令经济增长停滞于较低水平,既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带来社会风险和隐患。

城镇化发展滞后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受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了重要地位,消费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迅速膨胀,但是消费渠道狭窄,汽车、房产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方面。受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影响,汽车、房产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限行限购,这必然影响消费增长速度,影响扩大内需的潜力,进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形成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瓶颈,制约了城镇户籍的放开速度,也制约了城镇化步伐。

三、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统筹步伐,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过程也是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现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将二、三产业的协调、高效发展作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城镇化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合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F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要同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农业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素质,推动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应加大现有大城市的基础功能建设力度,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平台,提高其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大都市区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城市和城镇扩散,在更广阔空间内提升大都市综合承载能力。

改善公共服务,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过程也是农村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要坚持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使新型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聚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功能。政府应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进城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将土地收益中的一部分纳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为他们提供更有保障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刘中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发展,2014(12).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融入城市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克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粗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注重速度和缺乏合理规划而大量征用土地的粗放模式对失地农民和农民工重视不足。因此,如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走全面协调包容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背景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以人为本,与土地资源相比更注重人的发展;走与工业化、现代化相协调的道路;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作用;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界定好政府和市场各自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制度设计和财政上给予积极配合。

根据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5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2.5%,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5%,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6652元,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城镇化率中包含了约15%的失地农民和无城市户籍的农民工,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约80%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在有效的衡量指标方面也不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因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从我国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的具体国情出发的正确决策。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困局与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困惑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提出了新的考验。政府在重新审视自身职时,面临着“抓”与“放”程度的两难选择,既要合理定位自身职能,又要放手发动群众。学术界要面对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选择哪种理论进行研究,积极地为政府设计科学的城镇化制度提供政策建议。失地的农民要面对选择何种职业以及怎样融入城市中的问题。市民要面对怎样应对竞争更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城乡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碰撞的考验。

(二)城镇化与人性化的冲突

在“粗城镇化”模式下,政府重视土地资源的配置,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缺乏制度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做到两者的并重,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引导他们积极的融入城市,培养他们在城市自立谋生的能力;怎样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解决两三亿农民工的户籍,让他们在为城市作出贡献的后能够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怎样处理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现存的制度安排矛盾之困(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无法协调解决)

城镇化首先表现在土地的城镇化上,在当前土地拆迁中,“钉子户”屡禁不止;对失地农民简单的发放补偿金,由于农民缺乏合理的理财观念,补偿金花光后易造成社会问题;农村部分土地由于产权不清晰不能有效保障土地增值后的收益权;进城务工人员处置农村土地怎样收费以及如何让农村土地高效流转发展集约农业;怎样更好的处理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农村土地、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的财政制度都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困局的对策分析

(一)确立正确的城镇化理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合理引导,实施对他们更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能动性,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摒弃“粗城镇化”模式的弊端和陋习;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各地的资源环境和其他优势,不片面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过度干预,尊重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好失地农民和农民工问题。一方面,在我国大部分失地农民已经获得了城市户籍。但是他们与市民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待遇。他们一般获得较低的失地补偿金、较低的工资和极少的福利。政府应该提高对他们的重视,提高他们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另一方面,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并在不断增加,有步骤有计划的分批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势在必行。根据农民工自身的表现,制定各种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公开透明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要尊重农民工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他们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感。

(三)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

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改革户籍制度。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区别对待,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来说,要制定落户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合理设定衡量标准来有选择的引进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来说,要逐步放开户籍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地的人才。要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人口,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要意识到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过程,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失地农民城市化后要妥善处理其在农村的土地,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退出机制,有序释放农村土地产权;合理界定农村的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土地增值后的收益权;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发展集约农业;要规范土地审批制度,合理增加公益性用地面积,经营性用地要探索与失地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之路要求我们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走包容增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华民:谨防错误的城镇化“运动”[J] ,人民论坛,2013(09)第417期

第12篇

关键词:河北省 贫困山区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为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河北省贫困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和保定太行山区。这些山区贫困县24个,占全省贫困县的52.2%,这些贫困县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水平。如早在2001年承德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5%,比当时河北省城镇化率的26.08%还要低,比全国平均水平37.66%低10多个百分点。时值十三年后的今日,这种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国城镇化52.57%,河北省城镇化46.8%,承德市城镇化率仅达到42%。

一、传统城市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这是一个首要问题――城镇建设目标、定位和方式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

城市的涵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城市的本质,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的说,也可以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1)从事非农生产的人口为主;(2)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3)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4)有现对较好的公共设施;(5)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城市化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各地推进城市化的“化”――即建设内容与过程,过多地注重了实现上述五项的后三者,热衷于传统的城市版图与形象和规模扩张,铺大摊子、盖大高楼、建大广场,人为地“化”在城市的硬件上;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变样,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类园区扎堆聚,CBP扮靓GDP”。经济底子薄的欠发达贫困山区这样建设城市更是欲速则不达、雪上加霜,使得城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工业化和全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很多地区相当程度上出现: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样的“城市化”模式贫困山区“化”不起,也不是人为照搬能解决问题的;承德市城小乡大、城弱乡贫的矛盾长期未有效缓解。

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出“新”?河北省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8%,承德市城镇化率达到42%,尽管仍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发展形势和势头好;且标志着城镇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由向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的阶段。而且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农村人口规模庞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发展落差凸显、劳动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城市病”大量涌现等重大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沿袭传统城镇化老路,我省现代化进程面临“中断”的风险,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城镇化工作的表述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是总的战略意图。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市化老路,一是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二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转向内涵为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贫困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所带动的城镇化,对于以农为主的贫困山区的城镇化无异于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动力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的归宿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农民生活市民化。

二、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没有质量就等于没有速度。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尝试对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中省会石家庄市排名第92位,唐山市排名最高为第50位,欠发达的承德市排名最低,为275位。

有关专家指出,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

1、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过去的3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2.57%,城镇化率已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 “52.57%”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是27.7%。这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涉及到:市民化的程度,城镇的形成质量、速度,城市的科学定位、功能自我完善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2、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以适应城镇化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贫困山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速度与质量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切合市情和发展实际,城镇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开始时,甚至较长时间内,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还不能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与二元制并存的是,还面临未城镇化先老的问题,15~64岁人口绝对量在50%的城镇化率之际就下降。

3、城镇化融入能力直接取决于此时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的水平,接下来的城镇化要推动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口城镇化,之中60%的人在农村,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部分人的城镇化则必须靠经济的规模化扩大,难度非常大。

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在过去的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并没有大幅提升,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将难以快速吸收他们就业,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而教育决定的城镇化速度将放缓。

3、城镇化的方向是对的,但需要科学确定迈步的节奏。还需要制度变革。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应该更强调资源分配,对提升国内需求总量、改善需求结构的内涵,应推进的政策改革建议:户籍制度改革,放松落户条件;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降低土地供给垄断;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镇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承德市的城镇化质量而言,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比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上升更重要。就2008年分析,承德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13.7,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13.7%,按可比综合发展指数计算,虽然仍在全省11个地市居后,位列第八位;但评价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全面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6.4%,社会发展水平提高0.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36.9%,城镇聚集水平提高3.1%,城市建设水平提高2.3%,生态环境水平提高13.0%。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突出,贡献率达78.8%,其他要素贡献率为21.2%。 城镇化率5年提高8.64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

[1] 季良纲.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邱俊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 2013, 4:82-86.

[3] 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4:9-12.

作者信息:万树兴,男,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教师,工程师,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大学园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