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法制教育与学科

法制教育与学科

时间:2022-05-21 13:2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制教育与学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法制教育与学科

第1篇

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也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合型法制教育。但就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来看,只有课堂教学才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最佳主渠道。因此,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力度,也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义不容辞的、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挖掘里面的法制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法制教育。下面是笔者在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几点偶得。

一、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最佳途径。

二、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研究项目之一。

2、有机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无形中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

3、情感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等。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和谐和美丽。教师把这些以往在授课时几乎忽略或者说比较牵强的保护环境知识讲给学生听,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两者的结合显得融洽、自然。

    三、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首先,要注重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又首当其冲,是加强法制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把德育教育摆在先行位置,寓法制教育于德育教育之中,让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根本。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体验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目的和途径。因此,教育者要用尽可能多地运用体验教育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在体验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他还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德育教育、接受法制教育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基本策略。

第2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法治素养;学科素养;提升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找准“渗透点”,让思想教育直透心田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当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的容易破碎,作为小学生,我们该怎样保护地球妈妈呢”时,教师适时抓住渗透点――“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了我们的家园,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与大自然的制裁。”学生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把握“渗透时机”,让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从教材出发,找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

三、掌握“渗透度”,使教育到位而不越位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爱一方,又能抑扬有节,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是人为的简单拼盘,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总之,只要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既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第3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学科教学;自然渗透;双重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44-01通过法制新闻了解和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感知,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淡簿和法制教育缺失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一线教师,我主要结合学科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哪怕只是一句话,哪怕不足一分钟时间,只要你恰当渗透了,都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有印象,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里闪光,就会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光明的人生大道上走。因此,当他遇事和处理事情时都会多思而后行,逐步增强法制观念,这就会逐渐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从事了多年的数学教学,谁都知道数学这门科学既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在数学学科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但怎样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怎样将法制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增添数学的教学效果,又增强法制的应用意识,达到双重教育的目的。有人认为:数学主要是以计算与推理为主的学科,不好渗透,法制教育嘛最好开设专门学科进行,与数学教师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通过我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只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准渗透点,并进行恰当渗透,还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修养,提高意识

数学教师除了具备丰厚的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熟知广泛的法律知识,否则谈渗透纯粹是空话。因此,教师得首先学法,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计量法》、《气象法》、《烟草专卖法》、《统计法》、《国旗法》、《节约能源法》、《传染病防治法》、《文物保护法》、《广告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同时还要熟知当地一些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管理办法及政策法规。

2.根据内容,恰当渗透

根据教材内容找准渗透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根据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的《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点,同时还可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增加一定的渗透内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点,不能每节课都要渗透一两个法制知识点,也不能占用较多时间,哪怕像星光闪烁一下,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有点警觉都可以。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要注意把握渗透的时机、时间与深度。 如:我在八年级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讲一次函数时,我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问题设计成例题,既融入了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题目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理解了依法纳税的光荣。

3.利用课堂灵活渗透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法律。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使法制知识与数学知识自然融合。比如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涉及负数的意义教学时,有检验零件的实际直径与标准直径的长度表示问题,也有厂家生产乒乓球实际质量与标准质量差距数的表示问题,超出了一定的数据,产品就不合格,在此可以自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又如在进行《概率》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列举身边的各种抽奖活动,感知彩票摇奖的电视画面,体会商场搞的抽奖促销活动等,进而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使学生明白了学好数学与法律知识是相统一的道理。

4.贴近生活,有机渗透

第4篇

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生理成长迅速,但心理发育比较缓慢,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对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一些问题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大人的关爱和有效的监管,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以致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学校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对青少年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促使其加强对外界不良风气的抵制和对自身不良行为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渗透性原则。语文课毕竟不是法制课,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能是直接的、单刀直入的、说教式的,而应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式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时,要从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延伸,使学生既能较好地学到本学科的知识,又可以受到法制教育。教师不能为法制教育而置语文教材于不顾,“挂羊头卖狗肉”,牵强附会,主次颠倒。

目的性原则。教学是一项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语文教学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负载着人文教育的功能。虽然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内容,但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目的上只注重情感的陶冶,忽视了其在法制方面的教育作用,致使语文课中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有的语文教师虽然也在教学过程中谈到了法制教育,但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真正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深刻触动,进而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做法,由于缺乏目的性或目的性不强,当然不可能达到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有着很强的叛逆心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时,不能照本宣科地讲读抽象的法律条文,那样会显得枯燥无味,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不但未能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因此要开展法制教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并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与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叠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的达成。

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方法

挖掘语文教材文本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利用教材中的篇目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语文课文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其中有不少可以当作法制教育的好素材,这就需要教师用心挖掘,并将教材内容与法制教育自然链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和法制知识的教育。比如我们在学习《斑羚飞渡》、《那树》等文章时,可以结合狩猎者的猎杀行为和“那树”的悲惨命运,从中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学生们进一步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懂得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会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法制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辩论赛、主题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例如举行“网络利弊之我见”主题辩论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珍惜青春,远离网吧;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在遇到伤害时,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文知识传输上,更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如此,方能培养出智慧与品德兼具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作者:白灵 李艳霞 单位:信阳工业学校)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法制教育;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政治教师责无旁贷。政治教师应该发挥政治学科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做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课堂教育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依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一、自觉提高法律素养是加强法制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其教学活动和育人活动的成效。中学政治教师进行法制教育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我国的宪法与多数法律法规,诸如《刑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只有心中有法,才能讲解有法。二是必须具有良好的将法制渗透于教学的能力。中学政治教材融入了很多法律知识,要善于在教学中将政治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三是要具有一定的法制人文情怀。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身上应该有民主精神与法制情怀。这应该成为政治教师身上的一种稳定恒久的气质与特点,并且让这种素质在法制教育中展示。

因此,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利用空余时间多阅读法律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抓好课堂渗透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关键

政治教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法制教育素材,教材涉及到了很多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连的法律知识,如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消费者权益保护、依法进行网络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法律内容。

教师要认真钻研政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政治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国体政体”这一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通过法制渗透教学,学生们增强了宪法意识,树立了宪法观念,能够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懂得维护自身的各种权利。

此外,要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政治教学之中。

三、创新法制教学方式是增强法制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要讲好思想政治课,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用鲜活的教学内容、现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法律知识,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仅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十分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和材料。可以把这些案例、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化优势,以精美的视频和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开展课外主题活动是加强法制教育的有效延伸

第6篇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因而要通过素质教育练就社会生存能力,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而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独天德厚的先决条件。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开发教材资源渗透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语文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

二、挖掘作文资源融入法制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若能在习作教学中注入法制教育的清波,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分析、比较、反思、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比如,在一次以“青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指导课上,我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型的“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良网络、不良的上网习惯对他们身心的危害,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青春用在学习上,然后有效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习作,果不其然,许多学生在习作中都敢大胆地质疑自己沉迷网络的不足,剖析网络对他的危害,写得很真实,也很感人。

三、用好综合性学习加强学生法制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

总之,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通过对语文学科教学中多种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而且提高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只要我们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伸出自己热情的臂膀,用现代法律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学科教学,就会发现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系统。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作为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法制法律,遵守法纪,把个人的需求与自己的权利义务结合起来,与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以数学课为例,谈一下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充分挖掘开发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讲数据的收集一节时一边由我国先后进行的人口普查的数字得出一组数,一边由人口的急剧增多给学生讲我国的计划生育法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关键点。

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渗透了环保法,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可谓是一举两得。

学生通过收集和研究数据,组员之间激烈的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与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更能促使学生成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社会环境,有一定法制观念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从小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法制的种子,将来一定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例如在讲到有关利率的计算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既融入到了所学的知识中,又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理解了交税的光荣。

三、寓法制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需要教师从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学过简单的概率计算后,有一道题是:你走到马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是多大,先让学生统计数据,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计算获胜的概率,由此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是违法的。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制教育;结合;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56

当了多年教师,我们知道,在校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不是很成熟、人生观正在确立的过程。这造成了中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中学生的心态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法治在某些层面的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说明,正视中学生的现实问题、加强中学生法制道德教育,扶正倾斜的天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利己利民,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已刻不容缓。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渗透呢?

一、找准“渗透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如何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英语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因此,法制教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就我们英语课而言,毕竟不是政治课,它有着本学科内在的特殊性,适时地运用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很重要。教师在训练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等课程资源中的显性和隐性素材,结合青少年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抓住有效的教育点,对于有效的法制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将法制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法制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二、将法制教育生动地融入课堂

渗透法制教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过程。法制教育对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再加上很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很多教师的法制教育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如何让英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变得生动而不死板,这就需要教师应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有效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法制教育渗透。“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情,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并且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勤于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时机,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法制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结合词汇、句子和课文进行渗透

法制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法制意识的渗透培养。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法制教育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法律常识或者是法律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内容向学生传输法律法规知识,解释中外法律法规的差异,使学生中西合璧。

2. 结合课堂操练应用渗透

英语教育属于跨文化教育,但是这与进行法制教育并不冲突,在教学中,学生仅对法律知识的目标语朗读还不够,还要训练运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目标语的法律法规的意识来规范行为,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和行为。比如:了解外国的交通法规知识并和我国的交通法规进行对比,告诉学生在很多欧美国家行车的顺序和驾驶座的位置和我国的有很大区别,不仅让学生增加了常识,并且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外国的文化和异国风情。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适当拓展知识,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法制教育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

3. 结合课外活动渗透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兴趣,使法制教育得到有效的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教育的渗透。如举行课本剧表演、情景模拟等。学生需要情感体验的积累、氛围的烘托、情景的渲染。教师需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应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教师教学过程激情投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让学生我学我育、学用结合。教师要通过个性魅力,点燃教学的活力。

第9篇

摘要:小学生对法制知识理解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把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又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法制教育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学科教学角度来说,我们一般认为数学属于自然科学,法制法律属于社会科学,两者是不搭界的。事实上,从法制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方面来看,数学这一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较的优势,把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与法制有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在讲授“一堆沙子有20吨,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几次能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讲授加法时,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到“刘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30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一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在讲授纳税知识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拓展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而学生在书上接触内容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情况、青少年犯罪率、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张统计表,使学生既掌握绘制统计表的方法,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呕,长江水越来越混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数学教学要做到知识性与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之一!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学就无法进行。若任其自然下去,就会使学生目无法纪,甚至破坏社会治安,导致违法犯罪。所以,一定要利用数学学科的优越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的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深入理解新的教育理念,理解新教育思想中“开放”和“解放”的内涵。“开放”不是放手,“解放”不等于“放羊式”;结合学科特点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懂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大错等现象,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法制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而且还需要教师们的始终不渝的信念。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而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教师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灵活安排。

第10篇

【关键词】渗透 法制 教育观念 道德行为

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一个大胆而富于创意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呢?

一、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我在教《这条小鱼在乎》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从“困”“浅水洼”“近在咫尺”这些词语学生知道了小鱼所处的危险境地。如果没有人救这些小鱼,它们就会。“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从“边走边看”“不停地”“捡起”“用力地”这些词语感受到小男孩非常细心地捡起每一条小鱼,把它们救回了大海。在对词句的品析中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的。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教育的渗透点。

在《惊弓之鸟》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羸敏锐的观察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胸有成竹的大将风范所折服。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我引领学生关注造成大雁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古代帝王用狩猎的方式来取乐消遣,现代人却用狩猎来满足自己对美味的猎奇和对金钱的贪欲。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迁移学生的法制认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例如直面惨不忍睹的交通肇事案件,特别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小孩子横穿马路被车撞死的事件,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劝告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面对有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收取学生“保护费”的事情,孩子们个个气愤填膺。老师因势利导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中称“严重不良行为”里第三点是“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老师只需要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孩子们纷纷表示,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制止不了应该告诉老师或者其父母,采取措施严加管教。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通过讨论交流,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形成学生的法制道德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例如在学完《惊弓之鸟》后,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给狩猎者的一封信”的语文活动。要求感情真挚,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法制意识。

另外我还以周会、班队会为依托,积极开展好“谁伤害了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珍爱生命、远离”“争做文明小卫士”等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让学生积极收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违法事件的资料,开展讨论交流,通过广泛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接受一次次的法制教育。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法制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082-02

如何使高中生物课中法制教育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中学法制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促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成为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除了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扎实,还要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并使其成为中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现就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加青年学生学法和知法守法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浅谈。

一 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找准结合点

在生物学课堂上,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意识地加以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观念、法律法规教育。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一节内容时,讲到“人工种子”采用的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就可形成人工种子。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说到种子,我们来谈一下当前市场上的种子。有不法商贩出售假种子、劣种子;那什么是假种子,什么是劣种子?引入假种子的概念。提问假种子带来的危害?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问:出售假种子会不会违法?答:会。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四十六条: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下列种子为假种子:(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2)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生讨论后明白,农户要是买到假种子、劣种子,其后果是很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还要做法律法规的宣传者,让全社会的人都能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

二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

可采取教师直叙法,将法律法规条文直接叙出,内容较多时,可利用录影、幻灯片、图表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感性认识。亦可利用上课后3~5分钟进行“案例评说”。例如:在学习“环境的污染与保护”一节课时,可以适当地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首先让同学们各尽所能地收集了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有的学生拍摄了工厂废气、污水排放的照片,有的从网络上搜集了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若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也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近几年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 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很强,利用辅导课给同学们上一节班会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班会。课堂上我特意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制小短片,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许多同学认为上网有一定的益处,例如通过玩游戏可以松弛神经、获得乐趣,大型网络游戏同时也能增加同学们的互;通过上网可以查询资料,开阔视野等。但沉迷网络对学生来说弊端更多,不利于身心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心情和行为。最后通过总结,同学们正确地认识了网络的利弊,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在进行学生青春期教育时往往打球。在教学中会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有的案例没有理论基础,甚至出现不科学的现象。所以在讲解时必须充分剖析教材,发掘生物学科中的法制事例,要始终坚持调查―搜集―整理―利用的完整过程,充分备好法制渗透教育的生物课。

四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生物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生物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渗透知识点,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度,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毕竟高中阶段是以基础学科学习为主。如在讲解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计算题时,通过计算子病率,引入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禁止近亲结婚;学生通过刚学的知识明白其原因是:近亲结婚生育的子女可能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故禁止近亲结婚,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才能避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精神负担。教师简短的几句话,也能达到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五 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生物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以法制教学内容为主,而是要根据不同内容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殊性,在引入法制教育时要制定不同要求和目标,浅显易懂才行。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钟、训斥人,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过大、过小,分量过轻、过重都不好。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也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要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生物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借船过河”,靠“搭顺风车”而实现目标,应当努力追求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见好就收的教学境界,不要为了渗透而渗透。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生物教学“抢”时间的局面。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要靠“挤”而不是“抢”。所谓“挤”,即通过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科学地安排时间,不能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六 教学要多个角度渗透

第12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法制教育 措施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遇到了许多的新情况,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以及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职业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法制教育是新时期依法治国策略的要求,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

依法治国策略需要树立全民的法制信仰,全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是一个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向全社会输送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可以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弘扬法治精神,为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法制教育是社会对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

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法律知识同样不可或缺,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免不了遭受失败的厄运。因此职业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

3.加强法制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越来越令人担忧,学生学习差,内心有严重的挫败感,冲动叛逆,还有一些学生已经在社会上混迹多年。这些学生的个人情况相当复杂,进入职业学校之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仇视一切的心理,个别学生还会外化为极端行为甚至违法行为。

4.加强法制教育是减少和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职业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工作的重点区域。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减少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应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进行法制教育,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探索

1.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职业学校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法制课程,以此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但该课程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制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要落实法律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如民法、刑法等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常规普法的内容;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法律,等等。这样,学生除了进行了法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与职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使法制教育适应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二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深化法制教育。寓法制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促使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

2.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目前在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形式仍比较单一,而法律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把教学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使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要努力探寻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一要努力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率。增设教学活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社会治安、学生违法犯罪等与青少年联系密切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二要在校内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充实法律课程教学内容。这是最有效的途径,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举办各类违法犯罪图片展,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出法制教育专题墙报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经常性的教育和熏陶。三要“请进来”,借助外部力量齐抓共管。如邀请司法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系列讲座;邀请正在服役的少年犯到学校来现身说法,以铁的事实、血的教训,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四要“走出去”,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法律威严。如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开庭审理案件,参观少管所、看守所、戒毒所等,以其亲眼所见、切身感受告诫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3.完善和充实素质教育理论,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素质教育理论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律素质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当前,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学校的素质教育仍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对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律素质教育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要逐步把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素质是自己所应具备的素质中的重要内容。缺失了法律素质就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素质。应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充实完善后的素质教育理论深入人心。

4.提高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的综合素质。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教师也大多由德育课程教师兼职,他们的法律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成效。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情况,职业学校一是应积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法律法律专业教师,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应大力鼓励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法制素质,同时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道德水平。总之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

5.营造以法治校的氛围,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构建一个适宜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个法治环境,即依法治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一切行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才能在校园内形成讲究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法制教育,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建立良好的校风也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