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典建筑论文

古典建筑论文

时间:2022-09-01 14:2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典建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装饰装潢;文质相辅;适宜

1 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表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明了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国学大师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质:朴也。文:华饰也。野:鄙野义。史:宗庙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书者。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义。”从前人的古典思想来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文与质。质是指东西本身的质地,文是用来形容人外在的仪表、语言的修饰,孔子认为,质如果胜过文,就过于朴素;文如果胜过质,就显得浮华不实。并不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种素质就可以了,而是要使这两种素质达到恰当的配合,一定比例的协调,才能使人成为君子。

2 “文”与“质”在装饰装潢设计中的调和

装饰和装潢意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主要指对室内环境以及陈设物进行设计和加工、强化。装潢设计艺术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与室内的空间组织、能否创造高水准的美好环境有密切关联。现代室内陈设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休息等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必须符合审美的原则,形成一定的气氛和意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文”“质”是古代的一对审美范畴,传统的儒家认为:性伪为美,即客观的质只有经过加工改造,经过文饰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因此,通过对建筑“质”的把握,用“伪”的途径进行“文”饰加工,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境界。传统儒家思想“文质相辅”认为凡是美的东西一定是文质的协调统一。在古代的帝王宫殿、坛庙、陵墓建筑的壮丽装饰上,极尽奢华的纹饰、最精良的工艺、最昂贵的材料,用最宏大的尺度对建筑进行最为讲究的装饰,建筑装饰所体现的“文”,与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地位的“质”相符,鲜明地体现了建筑装饰“文”与“质”的和谐匹配,以“文”来说明“质”,体现了古典建筑独特的审美要素,古人这种对文质的把握在客观意义上符合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的要求,并使建筑装饰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政治功能。

古代建筑物本身通常具有阶级色彩,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其享有的建筑物并影响其建筑物中的内部装饰,现代建筑物经过了工业设计之后被渲染为大批量的“方盒子”,现代建筑虽然与古代建筑对装饰的要求大不相同,阶级色彩消失了,人们追求的建筑物的内部装饰更为自由,然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文与质的君子之说这一古典文化思想依然影响着现代装饰艺术。比如室内装潢设计,既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分隔结构、外部自然条件、地域性的生活习性,又要通过元素、色彩、主题等设计语言来修饰室内空间,质胜文,室内环境就不够渲染居住者的心灵;文胜质,只见华美的装饰物和夸张的装饰手法,不够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要,这叫华而不实。又比如,装饰物的设计,既要考虑本身存在的情理及意义,又要从外表上与环境相融合,要从“文”与“质”两种重要因素中做到情表于里,形表于外。

3 现代装饰装潢设计中的“野”与“史”

“文质彬彬”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向往,也是我们现代每个设计师的追求。遗憾的是我们不是“质胜文则野”,就是“文胜质则史”,“文”与“质”两个因素在古代各家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见地,儒家学认为“文质相辅”,道家学认为“重质轻文”,禅宗思想认为“文质不二”,然而无论哪一种学说都体现了事物外因与内因应由设计师主观理性的调和。设计是一个设计师物化了自身主观意识的过程,所以主观感性的设计通常会趋向“野”或者“史”的结果,我认为这些结果通常是两种主观感性的观念导致的,一种是过度的去繁求简,这种观念不同于道家的“重质轻文”,“重质轻文”是一种文质相宜的美学思想,而过度的去繁求简则会使设计作品极端的突出被装饰物的本质特征。另一种是天马行空的装饰思想,室内空间本身是一种私密空间,天马行空的装饰手法不仅会掩盖被装饰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出一种浮华的设计情感,而且这种装饰手法并不适用于私密空间,强行赋予建筑物某种情感会使人形成压迫感。

因此,装饰设计讲求的是一个“宜”字,因人而异、因质而宜。“宜”代表着一种最根本的尺度,设计师通过造景而造境,通过适宜的生活场景,环境的构建,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追求物化于装饰的设计之中,将“文”与“质”恰当的配合,相宜的搭配。室内空间的装饰要符合人的正常感知能力,恰到好处,装饰造型在追求室内设计师自身思想的同时,更多的要关照到为空间使用者所带来陶冶的作用。

4 结语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我们应正视先民为我们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宝库。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将装饰装潢设计在“质”的基础上用符合中国人需求的“文”饰。在装饰装潢设计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新兴的科技时代,不以抛弃中国传统的结构方法和材料为代价,这样有益于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创造出符合本民族现代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丽.文言文在作文中的应用[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着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着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着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人们都认为建筑学无疑具有被社会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严肃的方法态度。对于那些急切地关注真实世界变迁的人们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比,在功效、贡献和地位方面似乎并不显着,难以引发人们对有关建筑的种种内容和学问做出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着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解构主义建筑活动向传统的以及现代运动以来公认的建筑创作原则及规范“质疑”。这种“质疑”反映出解构主义建筑活动与以往建筑活动的本质区别。1)“质疑”不同于“否定”和“排斥”,它规定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非排他性,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建筑观念相比,这种以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想,意味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活动复杂性的理解、重视和肯定;2)“质疑”与“再次肯定”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力图发现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发现创作思路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成分,发现建筑中非文化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活动相比较,解构主义更富有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两点可以说是今后西方建筑理论会一直遵循的方向。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自己的独特造园形式在世界的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造景手法,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1、多样的古典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抑景、透景、添景、夹景等九种之多。

2、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有堆山与叠石、理水、植物配置、建筑小品布局。

(1)堆山与叠石

堆山叠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因此得名为“假山”。假山,是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石可以做主景,也可以和水景、植被配合组景。也可以作为“障景”、“分景”的用途。造景中喜欢做一些又险又奇怪的形态,使石头和石头之间形成涧、沟、洞等多种形态。

(2)理水

水景作为古典园林中的主景之一,水景在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方法有三种:

1)掩:用建筑和植物绿化,对弯曲的池岸进行掩映。2)隔:有的筑堤横跨在水面上,有的架石板类的小桥,有的放置汀步,这样来增加景的深度和空间的层次,使水面有幽深的感觉。3)破:当水面很小的时侯,像清泉、小池,可以用乱石来作岸,并搭配珠子、藤草等,那么虽只是一洼小小的水池,也令人有深邃的感觉。

(3)植物配置

植物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选择一讲究姿态的美;二讲色彩美;三讲气味香。植物又常常和园的主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系。像竹子就象征人品的清逸、气节的高尚,松柏象征坚强,莲花自古就象征高洁,牡丹、桂花等象征荣华富贵等。

(4)建筑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建筑已经被园林化,园林中的建筑物常常当作景点来做处理,既可以当做景观,又可以用来观赏景色。

二、古典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中的应用

1、古典造景手法的借鉴

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的矮墙、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元素的遮挡、封闭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2、古典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中,亭、廊、桥这些传统建筑小品的使用频率较高,门窗洞口,花窗这些造景工具也使用颇多。

3、传统植被的应用

植物作为居住区中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来表达,也是体现思想意境是另一种方式。在现代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景观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搭配,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不同的景观寓意。

4、传统造园材料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黛瓦、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材料。在使用传统造园材料时首先要赋予传统材料新的使用手法,赋予新意;其次要把传统材料和新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达到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

5、传统游路处理手法的运用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从平面上应追求“曲径通幽”,讲究景观路径蜿蜒曲折所产生的幽远意境,从空间上应追求“高低错落”,讲究景观路径的地形起伏来增添自然情趣。

6、传统符号的应用

我国传统符号有很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镶刻于在大门、地面铺装、廊架上、景墙上;或者以雕塑小品的样式来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7、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现代居住区景观的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在注重舒适、生态和开放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韵味,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居住区的文化品位。

三、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居住区内的有的硬质铺装过多,没有考虑到功能的需求,使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减少。有的小区为了气势和美观,设置大量不需要的设施,忽略了成本的计算,浪费现象严重。

2、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很多景观设计没有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自然景观被破坏,人造景观又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极不协调。

3、近几年来,很难发现有特色的居住区,感觉每走进一个小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居住区景观设计模仿、抄袭严重,没有特色。

4、现代的居住区设计还存在一个问题,很多的建设者和设计者一味的强调经济效益,整个居住区景观设计品味低下,没有文化内涵。

四、现代居住区的发展趋势

居住区的设计多种多样,好的设计不止有好的景观,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居住区。该小区的设计风格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为主题,将其融入现代的空间构成元素,协奏山水人文雅居,生活其中,可游可品。

1、古典意境与植被的应用

该小区设计在“琴、棋、书、画”四园中搭配春夏秋冬的标志性植被,增加小区的意境。如“琴”园与夏天相结合,种植荷花,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意。“棋”园与春天相结合,种植“岁寒三友”里的竹来搭配,取其“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之意。“书”园与秋天相结合,种植被誉为“花中隐士”的,取其“傲霜清高,高风亮节”之意。“画”园与冬天相结合,搭配“花中四君子”中的梅花,取其“高洁、傲骨、坚强不屈”之意。

2、传统造景手法的应用

该小区的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漏景、障景等传统的造景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做到步移景异。例如在 “棋”园中,设计了中国古典建筑小品的“月洞门”,在其后种植大片竹林,形成“框景”。在中心景观区设有长廊与景墙,在景墙上开设花窗,使墙面发生变化,也方便观景,形成“漏景”的效果。另外还设有假山及小地形,为了达到“障景”的效果,增加趣味。

3、传统造园材料及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该小区的造景材料的选择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游园小路多用青石板,鹅卵石,及颜色古朴的碎拼,以达到古典的韵味,对亲水平台及亭、廊、桥的材质,多选用木材,使其达到天然的感受。该小区的景观建筑小品多样,有常用亭、廊、桥,门窗洞口和花窗等,使其形式多样景观丰富。

该小区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的处理,使之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人居住,有特色,有文化,有品味的现代小区。

近几年,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开发商和小区居民的重视,在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传统造景手法将重新受重视

中国的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学习,推崇。近几年的居住区设计,为了体现意境与文化气息,园林中的传统造景手法被广泛借鉴,也适合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环境设计,在今后的设计中也会被重视。

2、人性化、多样化的景观设计

现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处理,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的需求,营造休闲舒适的景观,创造适合人居住的生活环境。而且,由于现在的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居民的喜好以及居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将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不再单纯的追求大片的中央绿地,而是更加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让本原的自然景观资源充分的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丰富,博大精深,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现代的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元化的风格,但最终的景观设计的表现是以人的不同需求和时代的特征为基础的,要实现它们就需要景观设计师们不断的对古典造园艺术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古代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张莉莉,刘雁琳,苏允桥.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造之艺术手法深浅[J].设计与教育,2007:216―218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分形学;具体运用

一、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从建筑物的细部构造分形方法出发,使用非线性设计方法,可以细化城市建筑全体中的轴线尺度设计,实现尺度比例的和谐。分型几何其实一直存在与自然界中,比如:数学领域中著名的瑞典数学家Helge von Koch在1904年发表的一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Sur une courbe continue sans tangente, obtenue par une construction》,论文中提出了KOCH曲线,给出一条简单的直线线段,将这条长度较短的线段正中间的二分之一部分,替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这样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显著分形对称特征的新图形。并且,在这个新图形中,将图形中的每一个直线的线段的三分之一部分继续用等边三角形的两条短边进行替换,这样,又会得到一个简单的新对称性图形,如此反复进行替换和重组的操作,就形成了KOCH曲线。

这条曲线的构成主要是利用了图形中的分形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分形几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具有自相似性质的无限精细结构,通过将事物中的自然形态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无限次数的嵌套层次的逻辑思维深层构造,实现几何图形的分形特点。并且,这种图形还不会因为直线线段有限长度的尺度问题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相似性。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中,存在着大量KOCH曲线分形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经典案列。使用KOCH曲线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多样性对称,减轻人体的视觉欣赏疲劳,提升建筑物的古典美和艺术气息。

图示:西方koch分形线设计

二、分形学在建筑的表皮设计运用

建筑设计分形学在建筑方面的运用十分广泛。从建筑物的表皮设计的应用方面来看,我国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中的游泳比赛奥林匹克场馆非常具有代表性。北京游泳比赛中的主题馆水立方以其简约大方的风格和朴实的分形学设计特色形象为广大的中外游客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水立方的设计理念源于著名的建筑设计师Wearie Phelan提出的“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形学”的问题解答。

首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产生一个与建筑物相比更大的Wearie Phelan泡沫组序结构阵。然后,将这个生成阵列以其中的某一个矢量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最后,将这个生成阵所组成的建筑物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中的泡沫结构垂直剪切下去。这样可以实现水立方场馆建设的每个面的整体垂直,之后剩下的部门作为建筑的屋面以及墙体的主要构成。这样,基本的奥林匹克游泳馆主题比赛场所“水立方”就完成了。其中,以泡沫填充物作为主要构成结构的建筑风格按照三个正交的坐标轴规律进行重复构建,从而形成了游泳场馆的主要比赛建筑模型。建筑分形的理念在水立方的墙体建筑以及屋面的设计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水立方的墙体设计中,使用大胆的矩阵图形转换的造型,体现了水滴与大自然的美感。

图示:奥运场馆水立方

三、分形学在建筑的“体”的设计与运用

在建筑的三维分形设计的过程中,建筑三维分形通常被称为是“体”分形。在进行房屋建设“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数学中的分形学原理来展开,根据科学施工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实施。“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是一个单独的分部工程,它和基础与地基等分部工程一样,需要单独组织验收。在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根据建筑图纸,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房屋施工建筑中的经济效益,避免施工的满目性,在建筑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房屋本身的协调性,切忌为了可以实现“体”分形的建筑设计而忽视了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必须要减少对房屋建筑的本身结构展开框架性的破坏,不要去安装一些并不适合施工建筑“体”分形设计图纸的设备,只要既会导致“体”分形的设计成型效果大打折扣,又会导致由于过度装修而浪费了不必要的资金。

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是机和形体的组合与叠加,运用对称轴线设计手法进行建筑设计,就是通过将建筑物和城市空间进行连续堆成排列,使得各自的对称性彼此吻合,才能够体现出建筑物设计科学中的现实美感。

四、分形学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考量和展望

建筑设计师在运用“分形学”设计理念时,要对建筑物的 整体结构设计开展综合性的考量,尤其是建筑物的基本外形设计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几何学中,图形转换翻转、旋转、对折、平移和镶嵌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物内部的照明设备进行科学设计,应该采取高效能的节能灯具,为建筑物内部提供稳定的照明光源。在一般室内场所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取发电功率比较小的荧光灯,或者是发光效率较高的高压钠灯,以及稳定性能好的LED节能灯。在室外和建筑物的楼梯通道的照明活动中,可以使用金属元素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通过能量集中,提高照明使用的效率。这样可以通过一些拟态的操作,使得运用了“分形学”几何设计思维的建筑物分形效果更佳明显,人体眼球可以再充足光线的可视环境下实现欣赏的目的,使得建筑物外观发生一些随着周围景观灯变化的操作,使得建筑分形的建筑活动“事半功倍”。

结束语

建筑分形学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比如在表皮的分型设计方面、通过对建筑物的幕墙碎片化设计,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不规则”美感。在建筑物的墙体分形方面,使用破碎和组合原理,可以实现建筑群体的整体对称性,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 凌贻清.探索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4,(2):102-103.

[2] 刘贤才.试析分形学在住宅建筑设计的应用和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4,(14):80-80.

[3] 郭蕾.关于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130-130.

第5篇

景观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他的结构较为松散,是几种实物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围合的实与虚的对比。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思想上的变化,

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方向为“景观空间组织律”并且提出“景观空间格式塔”的概念。在景观空间组织律方面,将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转义为图底关系。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中式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完形心理学派所作的大量实验证明了一个人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也就是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这种整体的结构样式即为“完形”,追求这种完形的效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完形的过程中人类加深了对于空间的了解和认知。图底关系是笔者对完形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归纳。图形―背景相对大小定律――如果两个场部分彼此分离发生双重呈现,那么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形将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在图形的面积和背景的面积之间差别为最大时产生,即图形尽可能的小。

图形的特征简要归纳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图形――背景问题的新功能在于:图形背景问题及所提出的规律定律不仅存在于视觉领域范围,它适用于一切感觉如嗅觉听觉等。

空间连续不断的包围着我们,我们始终处于各种空间之中,封闭、开敞或半封闭,并且在不同形式的空间中进行相应的活动,观察形体、聆听声音、感受温度以及嗅到芳香等。空间是由石材木材金属等元素组成,它的视觉形式、量度和尺度组织关系等这些特点都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即我们对于形体要素所限定的空间界限的感知,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景观空间就形成了。

“空间”一直是景观中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景观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景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传统的西方景观空间从形态上来说强调对称性,相比之下,中国景观空间的限定比较模糊,往往以无形预示着有形,中国景观空间常被人称为“流动的空间”。中国人看待事物,习惯于将其简化并再现。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看待景物空间结构的视角,把中国人的世界观缩影于由人所构建的物质空间里。这种物质空间就是中国的景观空间。大部分中国园林体现的是“道家”的“大道无形”的理念,让人在景观空间中感受“有”与“无”的交替。也正因为如此,动态的行走成了体验中国景观空间的必要形式,在更替中体现围合的美感。

景观空间与其他空间是不一样的,景观空间结构更为松散,达到空间围合效果的元素更多样化,与建筑依靠大量五里围合不同,景观空间更多的是通过心理上的暗示让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景观设计的平面图不过是它所有元素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投影,无论平面的构图多么完美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景观空间的质量,纯粹的那些景观元素不能够代表景观空间,而纯粹的那些空白之处也不是完整的景观空间,它们两者其实是一个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把人知觉世界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对于整体性的感知和对于环境关系的把握。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景观空间设计领域,就是把空间视为一个视觉动力常,从人的生物角度出发,寻求人类对于景观空间的共性认识,挖掘人对于空间感受的基本立场关系,从而掌握人对景观空间的理解方式,便于设计师从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景观中寻找到一些不变的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设计工作。

格式塔心理学曾提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的元素容易成为图,扩展到景观空间中来讲,阿基米德集合体空间比不规则空间更容易成为图,而同一个空间内体量、密度越大的元素越容易成为图形,比如建筑就比植物容易成为图形。然而在景观空间中并不是越清晰的图底关系的,有的时候反而让人似是而非的图底关系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图底关系在景观空间中体现为“景深”关系,图底关系越明确,景深也就越强烈。

(一)景观空间中形象要素的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的设计首先由一个平面布局的问题,由于中国景观空间设计一般采取内向布局的形式,比如苏州的半园、畅园、鹤园,无锡的寄畅园等均属此类。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如回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形中式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园的中央设置水池,更增强其内聚和向心的感觉。这种内聚和向心力使园中心得水池密度(或质感)相应增加,呈现出“图形”的特征。

除了水以外,在平面上,建筑、山石、花木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其它三个要素。江南古典园林的平面设计遵循主从分明、小中见大这些美学原则,巧于因借。每个院都设有主要景区,主要景区一般以水池为中心,不仅面积相对较大,且景观内容丰富有趣,并安排主要厅堂。建筑、山石、花木的布置因紧凑丰富而呈现“图形”的特征,全园相对疏散平淡的布置形成了“底”。园区的主要景区相对于全园为“图”的特征,而单就其自身而言,花木、山石结构相对疏松,轮廓模糊,形状非规则或非对称形;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和水池则有相对清晰的轮廓线,结构相对紧密,且建筑具有对称和规则的形状。因此,主要景区的“图――底”关系是以建筑和水池为“图”,景区总体为“底”。

(二)中式景观空间立面图底关系

古典园林设计平面上的主从、疏密关系反映到立面上,必然呈现出一种或张或弛、忽开忽合、具有起伏变化的节奏感。起伏是借高低错落的外轮廓来表现的,由于园林建筑屋顶形式各不相同,其变化及其丰富。且这种起伏变化往往还不止一个层次。例如常见的苏州园林,多依附于住宅的侧墙建屋,侧墙本身的外轮廓线就充满了起伏和变化,成为特设的背景,对园内建筑起到很好的烘托和陪衬,即“底”的作用。而园林建筑本身轮廓线的变化,以及某些临空建筑形成的轮廓线则作为“图”呈现于背景之上均可看出这种清晰的图底关系。(见图)江南古典园林大部以因借于山林野趣的自然山水林石、日月天光作为底或图,形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丰富的景观变化,把单一、固定的图底关系处理成多元变化的、动态转换的图底关系。

对于建筑个体,也有其单独的“图”与“底”。江南园林建筑外墙面一般为白色,而其中的木门窗则为栗色,且都有雕镂精细的花纹。园中单独的隔墙则用青色砖砌的漏窗装饰,有丰富的精美图案。简与繁、大面积与小面积、白色与栗色,数种因素的综合形成建筑单体立面上的图底关系。

除了园林建筑外,园林中精心布置的山石、花木有时也会与其背景(常常是一面粉墙)配合形成一种图与底的关系,增强了观赏的价值。如扬州个园中的春石、苏州拙政园听雨轩庭前的芭蕉,都是以粉墙作为背景的图底关系。

苏州博物馆的景石与其后面的白墙也形成极清晰的图底关系

(三)景观空间图底关系

中国古典建筑与其周围的庭院园林空间所共同组成群式空间,在空间构成上讲求的是整体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单体空间之间的穿插、呼应、交流。建筑和景观空间本身不太讲究界定的明晰性,从而形成具有模糊的空间特质,即所谓的“处处临虚,方方侧景”。每一个单体空间的布置都要服从于建筑与景观构成的整体空间。

江南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所以为求得传统美学追求的幽雅深邃的意境,使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空间的渗透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从而极大的加强景的深远感。例如某一对象直接看和隔着一重层次看其距离感是不尽相同的。倘若透过许多重层次去看它,尽管实际距离不变,但给人感觉上的距离似乎要远得多。而这一重重层次,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层层的图底关系。苏州留园鹤所,临五峰仙馆前院一侧开窗洞,从室内课透过巨大的窗口看到整个庭院,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相连通,互为渗透。这面带有打的窗口的墙在此起到了“底”的作用,而透过窗口看到的庭院的景色是“底”上的“图”。但这一“图”又非单一的,由于庭院围墙上的长方形、圆形、六边形门洞和漏窗,此“图”又可再划分出图底关系,即庭院围墙为“底”,而透过围墙上的门洞看到的景色为“图”。

江南园林中常用的“对景”、“框景”、“借景”,都含有这种空间上的图底关系。所谓框景,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从而使景物好像一幅画嵌于框中。框与其中的图画,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组织律是根据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理特点总结出来的规律,本文重在探讨如何利用人所独有的特点来问景观空间设计所应用,来提升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图底关系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把握的空间关系,图底分明的景观空间让观赏者一目了然,而图底关系模糊的景观空间能够让不同的观赏者欣赏到不同的观赏效果,并从中体味乐趣。

总的来说空间组织律是对于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的补充,设计师如果能够妥善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但能够克服景观空间中某些客观不足,还能够创造景观空间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刘滨谊著.《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丹・凯利著.《Dan kiley:In His own Words》.1998.

第6篇

论文摘要: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街智慈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街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事倩莫过于举办奥运会,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也同样需要世界的了解。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成为世界人民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新智慧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新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一、后现代及后现代建筑

    1、社会经济与现念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西方社会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杰姆逊认为,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哦是看歌舞,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代之的是以摄影、电视、电影为主导的电子成像技术和多媒体这些大众传媒,它们把镜头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图片、动漫、影视、mtv,dv等影像铺天盖地,取代了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把握现实的话语霸权。印刷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快速直观的读图取代了间接而又需静思的文字阅读,视觉刺激使感性消解了理性。世界性读图时代已到来。

    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常常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姿态出现于日常生活中,就像一场无始无终、花样不断翻新的游戏。于是,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

    2、对建筑设计观念的影响

    受到后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一股“后现代建筑’热。后现代建筑是在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功能的基础上吸取了波普特点,为建筑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强劲新鲜的空气。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制性和现代主义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师被假定为‘缺席”、‘不在场’,而在后现代建筑中建筑师是一个存在者,他的行为与活动是一种‘在场’的状态。后现代是通过‘经验’“触摸’世界,通过我的“记忆’和‘联想”来证明世界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不仅仅是一个晶体哦视网膜,而是记忆与感倩,是灵魂,于是建筑空间变成了通向生命梦幻的‘路径’,在身体与记忆介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展开了无限偶然性。因此,后现代建筑便产生了带有荒谬性的崎变、弯曲、堆砌、解构。萨特说身体是“我的偶然性的必然性所获得的偶然形式,‘身体’表现了我对于世界的介入的个体化’。正由于灵魂与记忆的加入,我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才有了意义,世界的图像才有了意义。建筑作为‘图像’的一种。不过是洲门记忆与灵魂的“路标’而已。

    同古典建筑和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具有强烈的游戏性,它缺乏学术与科学的严谨与逻辑,有些波普,甚至还有些幽默。后现代的“叙事’游戏把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给打破了并以‘嬉’的态度对现代主义的逻辑、理性和法则进行挑战。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观把“人’的存在作为一种建筑精神来对待。同时,后现代文学性在其语言特征和在空间中暗示人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与文学、绘画一样,在它的时间与空间中充满了“人性’内容,建筑文学性空间是一个实体的“场所’,建筑在被阅读的过程中“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可·阅读,和。联想,的空间。而这种思考在70年代无疑是促成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从造形与色彩两方面,奥运瑞馆的后现代性

    1、建筑的整体形态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在建筑中即表现为一种体验建筑,以“我’个人的感受体验为基点,通过身体与记忆去解读建筑。

    备受关注的“水立方”、‘鸟巢’、五棵松篮球馆整体形态变化都简单。超大尺寸的设计,使身临其境的人瓜心态上重新感知形体,使。我的意识放大,对建筑形态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视觉体验之外更多的介入了心理感受,强调了“人性’。文丘里提出的“平凡论’就以丑为美,以平凡为美,正如他所说的:“当每一个人都急于标新立异时,安静与平凡反而显得相当的特殊和具震荡效果。’这样重视大众文化成了普遍的课题,群众和社会重新受到关爱。设计真正开始为广大的群众服务’。

    2、建筑色彩

    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建筑色彩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通过日光和阴影的永恒作用,色彩主要是被用作呈现要素以营造空间和体积。后现代的游戏性使后现代建筑在色彩运用上摈弃了传统的白色,取而代之的是建筑色彩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文丘里在其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把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与设计奉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电子技术也加入到建筑的色彩设计中。秉承科技奥运的奥运场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后现代建筑的特质。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整体色彩语汇包含着深沉的灰、明朗与热倩的红。“水立方’是与‘鸟巢’遥相呼应的水蓝色神奇建筑,白天,“水立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一片柔和温润的“泡泡’如诗如画;夜晚,它的灯饰效果强调更加科学的照明方式。光与影的巧妙组合,使之整体面貌更加曼妙多姿。水蓝色的水晶宫殿发出耀眼的光彩,点亮了夜空,演绎着梦幻色彩。

    3、“高技派”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效果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绿色环保节能照明成为国际照明发展的主要趋势。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夜生活,城市夜生活的丰富程度也成为了城市繁荣的一个表现,人们对于城市夜景的安全性、愉悦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城市夜景也便很自然的成为城市展现其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之一。

在我国城市照明的发展速度很快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越来越多的夜景照明作品投入使用后,也显示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过分重视技术与节能而忽略美观性;整体景观效果华丽且明亮,造成缺少层次和主体,照明过分夸张等。如果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效果,便可以在设计之初较好的控制设计效果。最终设计出较完美的城市夜景照明作品。

一、城市夜景照明的设计原则

城市夜景照明的目的不仅要体现出当地文化、历史性特征,并且夜间城市景观应该具备“优美的”、“安全的”、“舒适的”、“有特色的”等特点。夜景照明也可以对人类的使用场所、使用状态起到诱导的作用。根据不同空间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对照明强度和时间进行调节,可以对人类活动场所和时间进行心理干预,从而创造出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时间轴线相吻合的照明场所,对社会治安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夜景照明主要包括建筑夜景照明、桥梁等构筑物夜景照明、植物夜景照明等。建筑夜景照明,表现建筑夜间景观的室外照明技术,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公园、雕塑和喷水池等处。它是建筑艺术和环境综合处理的一种手法,具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桥梁是水陆结合的亮点。照明主体为桥两侧河岸、桥体(桥栏杆、桥柱、栏板)及桥装饰物。桥梁的夜景照明效果更趋向为一亮带,而桥型艺术的处,比如桥塔、桥台、桥墩等部分则可成为亮点。整体来看,桥梁在城市景观要素中多以“线”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夜景照明中也要注意突出“线”的效果,展示优美、韵律、指向性以及与其他要素进行穿插组合设计。

植物夜景照明可以更好的突出和强化植物特性,植物夜景的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强、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优雅宜人、真实自然的夜间环境。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饰景性、舒适性、隐蔽性、安全性、节能性和实用性,根据植物不同特性,选择适宜的光源、光色、照度,满足城市植物的夜间观赏性。

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文选用天津海河两岸夜景带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海河作为天津市主要景观带,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轴线。海河沿岸夜景以海河两岸沿河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散射的“鱼骨形”结构。最终形成了解放广场、新文化中心、意奥式风情区、中心广场、津门津塔、津湾广场、嘉里中心、渤海银行、利顺德饭店等16个风格各异的夜景节点。

海河沿岸的标志性建筑轮廓,多使用泛光灯、轮廓灯、内饰灯来表现建筑外形。整体照明从下往上各部分照明效果铺满,包括建筑外轮廓用LED灯创造出边缘部分灯光效果。整体建筑轮廓清晰,远望清晰明确。以利顺德饭店为例,建筑保留着英国古典建筑和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的特点,饭店建筑立面造型明确,建筑楼外廊和楼顶的退台部分富有层次感。因此照明效果主要集中在建筑立面的底部和顶部,同时,立面主体部分使用线性LED透光灯具围边,远观轮廓感非常强烈。但立面边缘的线性光照处理和建筑顶部强调性光照,加上底部较强烈的灯光效果,使得整个建筑从下到上整体明亮,就建筑本身来说缺少层次感,建筑边缘过于清晰,造成过于死板的边缘照明效果。

桥梁夜景,在海河沿岸夜景照明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景观节点。连接天津河东和河西区的奉化桥,是目前天津海河所有桥梁中唯一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照明技术和材料设计施工的桥梁。设计理念可以看出“一串白色的珍珠项链”的效果。但整体设计,更加注重的是技术的先进性和绿色节能,比如照明总功率为5.6千瓦,为一般桥梁照明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意大利进口灯具具有光效高、寿命强、检修方便等特点,而对于景观照明效果上并未有太大的突破性。整体桥体的灯光效果均匀,平淡,现代感强烈,但与之对应的就是缺少层次感,光效单一无变化。

植物夜景照明,在海河沿岸夜景照明中也大面积的得到应用,以海河为背景,建立了沿河堤岸灯光照明系统和绿色植物照明系统。坐落在北安桥至大沽桥东岸的海河中心广场和津湾广场中,种植了波斯菊、海棠、月季、紫薇等70余种花木,夜景创造中也设置了大量的草坪灯,与植物交响辉映,形成立体灯光效果。但灯光色彩较单一,以绿色和黄色为主,照明范围也存在一定问题,造成低矮灌木和作为背景的高大乔木同时都可以照到,视觉效果成为了平面,缺乏层次感。照明色彩调节不合理,绿色光照造成植物好像人造植物等不良效果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首先,夜景照明应该针对不同建筑质感材料、体积感和形式采用适宜的灯具。对于建筑应该采用单方向照明,光影效果从一个方向打去,顶面弱化处理或采用局部低亮度照明,使得建筑本身产生层次感。对于沿岸整体效果也应该主要针对某几个重点建筑进行照明,其他建筑弱化处理,形成整体层次感,突出主体建筑。其次,灯光强度应主次分明、强弱分明,改变平淡一至的灯光效果。再次,建筑或桥梁外边缘弱化处理,创造自然柔和的夜景效果,使部分非主体建筑更好的融合在背景中。最后,对于植物的照明,应控制一定的光照亮度,谨慎选用绿色光,宜采用接近自然光的光色还原植物真实色彩。最终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城市夜景照明。

参考文献

[1]张永良,城市滨水夜景观艺术设计与研究[J],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2]冯亮,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城市夜景光环境设计的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11

第8篇

关键词地域性自然环境文化延续适宜技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r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becomes complex. We try to search after som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and conclude that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addition it is a solution of driv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to a fontal way.

Keywords:reg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tinuitynature;Appropriat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从未离开过建筑。远古的人类就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原始而实用的建造技术营造栖身之所.它们大多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形式各异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合理的部分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被传承下来,从而使建筑带有浓厚的地域性。

建筑的特点总是与“地”紧密相连,它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属于一定的地域,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都对建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建筑的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的独特之处往往和地方因素紧密相关。建筑师在设计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当地风貌。这正体现了“一切建筑都是地域建筑”。

地域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任何一建筑都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始终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环境,就建筑特点来讲,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立足于当地技术发展水平,在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上都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状况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构造方法也普遍地反映出当地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材料如:石、木、土、竹等等。无论是原始的地域建筑还是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均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材料、地域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

就我国而言: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在民居中,有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因为大量的徽居是密集建造的,相邻建筑之间用防火山墙分隔,这些墙的角部造型类似马头而称为马头墙,它主要起隔绝火焰、避免火灾蔓延的作用。还有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和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都有合院形态,但因地域气候差异,南方与北方院落形态还是有差异的。在南方地区,天井较狭窄,四面的房屋很紧凑,因为南方夏季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且在冬季也不致受到风沙雨雪影响。北方则表现为建筑南北向较长,院落空间开阔,以便得到充分日照。

二、地域性与文化延续的关系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因素都使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西方天主教从哥特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的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中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表现出对真主的虔诚……这些都透出了宗教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形式各异的建筑,其建筑是各有特点,各自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方化,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性。中国的传统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答案。比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它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就是在此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讲究理性、极富条理性,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所显现的是以对称、规整、具有条理的美。而在中国,不少传统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比如北京的故宫,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它深刻地表达了君权至上的思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建筑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强烈影响。

建筑师在创造某地的建筑时,通常需要充分考虑该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征,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对这种传统和特性加以体现。如印度的建筑师柯里亚在其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印度建筑语法,如伞形、百页、露台、水池等,都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原型中提取的表现炎热气候特征的元素的组合。中国福建的民居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该地域的环境、气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把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形式。这跟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说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建筑创作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性与适宜技术的应用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要通过使用现在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物质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我们都知道建筑技术总是从十分具体的地方条件发展而来的,一定的建筑技术首先满足产生这个技术的地方的需求;而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方化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合理地加以利用。有些技术虽适用于一些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地方。又如,在设计中,要选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做出安排。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用这些能源来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负荷。运用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技术,可以体现地方传统。而这些地方性的适用技术也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设计中提倡使用当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更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总之,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将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作为地域建筑追求的目标,对传统建筑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地域条件,形成具有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

提倡建筑的地域性和本土性并不是说要排斥外来的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使其最终适合本地的建筑。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能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玉洁,多元文化下建筑创作的全球化与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2]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年04期

[3]王青,地域建筑文化与全球化语境[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4]赵琳、张朝晖,新地域建筑的思考[J],新建筑,2000年05期

第9篇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1.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2.杭州城市建筑的历史文脉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包括村庄聚落、集镇聚落与城市聚落。杭州城市聚落发展的实质是杭州市区建成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山麓孤丘原始聚落萌芽阶段(公元前222年以前)杭州城市聚落萌芽于杭州市区地域范围之内的山麓孤丘,主要分布在海拔10米和25米两层等高线上。现代的考古发现如良渚文化的首次发现地“老和山遗址”,就在这一地带。

2.2沿“陵水道”发展阶段(公元前222年——公元610年)公元前222年秦置钱塘、馀杭、馀暨三县后,钱塘县就成为今天杭州城市聚落的发端。这些聚落中心,均位于当时水运交通线“陵水道”的沿线。陵道即陆道,陵水道是挖土修筑陆道而形成的人工渠道。“陵水道”在今杭州境内的行经路线,是从临平镇宝石山麓利用浅湾向西沿武林山(即今西湖群山)山麓一线绕行至南边吴山岬角后,再折南而至凤凰山麓的古柳浦,然后再西行从狭中渡浙江抵西陵通会稽。

2.3沿“江南河”发展阶段(公元610年——1919年)公元610年,隋在秦汉“陵水道”的基础上疏凿“江南河”,江南河南终端即为运河杭州段,分为杭城北段与杭城段。江南河杭城段的河堤将天然形成的西湖人为地圈固起来,至唐代增筑湖堤,加高水位,使西湖之水成为运河的水源,同时又成为运河东岸沿河堤发展起来的杭州聚落的淡水源。

2.4城区建筑风格却有三次较大的变化。第一次是隋唐五代时期,杭州建城规模扩大,开始出现城墙,城市布局随之以坊巷格局体现;单体建筑的风格,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带来了北方建筑的痕迹,即土木建筑逐渐趋于主流地位,大型的宗教建筑也随着城市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出现。第二次是南宋时期,由于皇室迁都杭州,使南宋时期的杭州建筑也随之有了北方皇室的华丽气派,可从留存至今的南宋京城图、皇城图和大量南宋绘画看出当时的情景。这一时期的杭州建筑特色,包括西湖园林建筑,开始出现了依山傍水顺势、精雕细琢的皇家园林,画家、文人设计而造的私家园林,对杭州西湖的建设及其对外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次是元明清时期,由于杭州是东南重镇,也是历史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城市之一。

3.杭州新人文精神与城市规划建设

3.1城市功能布局

杭州城市未来将形成组团式的分区空间结构和组合式多中心格局,使城市的中心区、三个副中心、六个组团和其他各区块功能更加合理、明确,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城市中心将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多功能尤其是生产功能、农业功能,通过全市整体调整,向其他功能区疏解、归并,以增强现代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主城的繁荣繁华;通过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引导,使城市各大功能区,主体功能突出,配套功能完备,特征明显,品位较高。在未来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上,体现大气和谐;在分区功能布局上,体现精致和谐。

3.2城市中心空间上的三大和谐。

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城市中心空间上必须重视三大和谐。

3.2.1西湖与城市的和谐。杭州之所以被誉为“人间天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西湖与城市组合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精致和谐,景观融合,既各展风采有相得益彰。因此,通过合理的保护和整合,使西湖与城市在人文内涵和空间尺度上保持和谐互惠。

3.2.2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杭州是山水城市,今后要进一步发挥水(河、湖、江、溪等)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周边的山林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建设一批体现杭州山水特色的人文园林。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杭州城市只有实现生态化,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之中,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与大自然的融合,创建人们适宜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旅游购物、生活居住、求知创业”的天堂,才能真正体现杭州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特征。

3.2.3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要大力保护和显示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在建筑上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杭州文脉特色的建筑风格,增强和展示杭州城市建筑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对话的载体。3.3创新发展的布局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杭州要保护和发展其为浙江省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长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的战略作用,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功能,真正成为“求知创业”的天堂。增强创新功能,首先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源,其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指创造吸引人才、资本等先进要素的机制和环境。

4.城市建筑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4.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4.2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3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5.现代生态规划的内涵

现代生态规划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的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想协调,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很成熟,生态学的3个基本原则基本上可以作为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5.1整体性原则。无论是生态建设还是生态规划,都十分强调宏观的整体效益,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的提高,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中某一方面效益的增加,而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3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并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全局性。

5.2循环再生原则。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和在生过程应用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及生态规划中,使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获得最佳利用,从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健康几居住环境,使废弃物对环境与人类的危害降至最底。

5.3区域分异原则。生态建设与生态规划均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分异,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指定不同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规划方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6.生态城市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实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的特点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点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

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的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是使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

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7.结论

总之,城市规划是科学严谨的,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课题,为将来留下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为人们的生活打造什么样的生活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做什么样的努力。关注城市规划,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SimvanderRynandCown,Stuart,1996.EcologicalDesign,IslandPressWashington.D.C。

2.西蒙兹(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2000,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Lyle,J.T.,1994.RegenerativeDesig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JohnWiley&Sons,Inc。

4.Thayer,R.L.,Jr.1993.GrayWorld,GreenHeart:Technology,Nature,andtheSustainableLandscape.JohnWiley&Sons,Inc。

5.俞孔坚,吉庆萍,2000,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中国园林,1:27-33.;2:32-35

6.俞孔坚,2001,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新建筑,5:17-20

第10篇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cities,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are filled with replicated cultural heritage landscape. The replication of Chinese pavilions is one of the reflections of inertia during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replication behavior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inheritance. Through replicating physical cultu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is gain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e repli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 production mode. Through the way of satisfying the mass need of experienced consumption by art production, the culture value is transmitted from emphasizing aesthetic value and cult value to exhibition value, meanwhil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eritage itself is concealed.

中图分类号: TU986.3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复制;亭文化;陶然亭公园

中图分类号:

华夏名亭园以一种近乎收藏的形式成为中国亭建筑的博物馆,以彰显亭文化特色,然而这种亭文化景观的特殊性在于其形成过程是复制、拼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现代中国的城市、景观、建筑充斥着大量的复制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透过这种特殊的亭文化现象,本文拟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复制作一些分析。

1.华夏名亭园发展概况

陶然亭公园是北京市十大公园之一,建于1955年,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东南隅,因园内有陶然亭而得名。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题的市级综合性公园。1985年5月开始了陶然亭公园的改建规划工作。按市领导提出的陶然亭公园建设要“以亭取胜”的精神,建设华夏名亭园并作为园中八个景区之一。1986年2月以华夏名亭园为实现公园改建规划的起步区进行建设。到1995年止,公园基本建成了华夏名亭园,走历史文化名园之路。

陶然亭公园主打中华民族“亭文化”的主题,但是究竟何为亭文化其阐释并不清楚。同时牛蓿在调查中指出,游览陶然亭公园的游客中,28.33%的游客出游动机是受历史文化的吸引,41.67%的游客关注对文化景观解说,58.33%的游客在游览公园后根本都不知道亭文化是公园的主题。[1]而且亭文化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华夏名亭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按1:1的比例仿建而成。园中建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流连园内,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的感觉,一览可得天下名亭风貌,领略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景观遗产。

2.亭文化的阐释

2.1亭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并渗透在哲学、美学、伦理、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包括山水文化、植物文化、园林建筑文化等。亭文化是园林建筑的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景观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含义,景观本身即是能指,所表达的文化含义即是所指,文化景观就是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即符号。[3]亭自古就是精神的寄托场所和行为符号,其不可避免地表现为某种形式上的东西,当它被作为文化的载体的时候,则形式还常常成为某种符号化的表达,而与建筑本身的要素无关。

亭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古老的形式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亭的性质发生了演变,大致以魏晋南北朝为界,秦汉以前实用价值高于观赏价值,隋唐以后观赏价值超过了实用价值。[3]同时,感性的视觉欣赏升华为理性的审美态度,进而产生富于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文化积累,构成了亭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到了明清时期,亭的文化内涵方面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寓景于情、寓情于物、移情入境等方式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筑亭造景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景观客体性的融合,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自然内心的恬适两种理想境界。

2.2亭文化的形态

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将存在于建筑中的精神因素称为建筑意,其建筑意可以从建筑的形式意、象征意和哲学意三个方面加以概括。邵汉明的文化多义兼容说认为,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精神文化。[4]本文结合建筑意和人类文化的三个层面认为,亭文化形态可以分为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形态:(1)如同亭建筑形式意的物态层文化;(2)以人群活动为标志的制度层文化,如社交活动、离别活动、隐逸活动等;(3)以建筑象征意和哲学意为代表的意识层文化,此外还表现在宗教、美学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

亭文化是以亭这种建筑为载体和表现对象的一个的文化体系,是一个不断创新又不断积累的动态发展过程。三大形态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亭文化源于亭,又美化着亭,产生于人与亭的关系,又服务于人与亭的关系。

3.文化景观遗产复制的反思

3.1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中的复制

文化自身的规律是惰性发展,其突出表现是人类文化复制行为的历史一贯性和现实普遍性。[5]亭这种中国古代的建筑范式跨越时空以同一形态,在绵延不绝地复制回放着,反复再现着它的原初模式,正是文化惰性发展的突出表现。超越时空的文化复制通过具体文化景观遗产的仿造,得到了特定文化空间的整体挪移,实现了特定文化氛围的再现。因此,在横向跨地域的文化影响和交流、纵向跨时空的文化传承中,文化复制行为都是发展的助动力。

庞朴的“文化层次论”认为,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启示人们,物质文化因为处在文化系统的表层,因而最为活跃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系统中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因而稳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为深藏于文化系统核心,规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最为保守,较难交流和改变。[6]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复制文化系统表层最活跃最易交流的物态层文化以获得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再现,是进行文化交流与体验最为快捷的途径。

道金斯首先提出“meme”一词并认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格伦•格兰特将道金斯的定义进一步理论化:“‘meme’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信息模式,这种信息模式可寄生性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和改变他们的行为进行复制,从而来繁殖和传播这种模式。”[7]

可以从三方面理解“meme”的涵义:“meme”是一种文化元素,“meme”是一种是复制因子,模仿是“meme”的主要传递方式。“meme”作为复制因子具有三种特性:(1)遗传性,“meme”传播的过程就是“meme”遗传的过程;(2)变异性,“meme”的传递过程并非都是完全一致的;(3)选择性,“meme”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7]“meme”的特性决定了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选择性。遗传性决定了文化景观中存在的共性,变异性决定了共性中的差异性,选择性决定了只有那些强势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影响景观。亭文化的“meme” 使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长时间受其感染并被广为传播,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符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华夏名亭园精选国内名亭完全仿建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亭文化“meme”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其对于亭文化进化过程的作用是微小的。

格伦•格兰特认为,一种理念或者信息模式不是“meme”,直到它影响到其他人来重复和复制它,进而再重复给更多其他的人才被称为“meme”。所有可传输的知识都是“meme”化的。可见,文化元素只有复制传播给他人时才能称之为“meme”,但是不能是简单的遗传并复制出来,要在文化的进化中结合其他方面(如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人们观念等)经过变异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3.2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复制

目前社会主流话语广泛使用的是狭义文化概念,指的是精神文化。故所谓文化生产,就其本质核心来说是精神生产。同时在产业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由物质性消费逐渐过渡到服务性消费与体验性消费相结合。尤其是体验性消费,集中而突出地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以追求精神满足、审美和人生完善为消费宗旨。现代旅游、休闲与公众关系的介入与导入,使得遗产经常变成被各种力量追逐的符号化品牌效应。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遗产的制造、认定和解释都带有明显的社会再生产的特点。

除了当代社会发展和变迁所形成的特定气氛和价值取向的文化需求使人们选择了遗产这一形式和形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产工业的出现。从理性和理论上看,我们认识遗产,应该是认识遗产本身而非其他。但是遗产工业本质上是商业,而文化遗产却不是。遗产工业正是利用了遗产本身的巨大号召力和吸引力,现代技术超越了技术的藩篱,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而且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当技术与社会再生产结合变成遗产工业的时候,遗产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异化。

在产业时代的环境中,精神文化生产与物质商品生产在相互渗透、相互消融中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动态特征:(1)精神文化生产从根本上来说,是观念性的意识形态生产,但又必须以一定的物化商品形态作为载体,才能被消费主体接受和体验;(2)精神文化生产是以符号作为意识的表达手段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但又必须借助传播媒体才能在文化市场上流通;(3)精神文化生产是最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但当它被“产业化”时,则表现为个性化与标准化、原创性与复制性的综合;(4)精神文化产品由于其体验性消费特点能令不同消费主体或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多次不同的心灵体验,从而发生“价值增值”。[8]

通过复制文化景观遗产的能指载体,其所指同时被人们体验,这种二元关系便在另一空间中得到体现。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是旅游产业的核心部分,遗产成为旅游中的一个品种、品牌进入大众消费领域。文化复制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生产方式,复制和传播人造景观等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文化生产以满足大众的体验性消费,使文化由侧重审美价值、膜拜价值走向了展示价值,同时也遮蔽了对遗产本身的理解与诠释。

参考文献:

[1]牛蓿.北京城市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陶然亭公园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6):78-79.

[2]刘涛.文化特征探源——关于概念的一点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2):39.

[3]季文媚.亭建筑的研究与发展架构[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4]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陆环.论文化复制——关于文化产业的美学思考[J].电影评价,2006,12:100.

[6]庞朴.稂莠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郭菁.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2(5):8-9.

[8]陆环.论产业化时代的精神文化生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36-37.

作者简介: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1-01

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核心宗旨。对于处于最初级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则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为教学目的。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主动运用平时掌握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能够主动思考数学的相关问题。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借鉴原有的教学方式基础上,开拓创新,发展适应新的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平时的学生经历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原生态,激发学生对平时生活的关注,积极运用数学观念来思考生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采用的教学模式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1.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中包含数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感觉不生疏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联系课堂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比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节内容时候,老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向学生提问是否知道人类身体结构的很多地方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老师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部位进行举例说明,比如人脚的尺码与人体的身高之间的黄金比例大概为一比七。这种比例关系的存在还经常应用于其他的领域中,比如警察破案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个比例来推测嫌犯的高度。利用此类案例来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很高。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典型的古代建筑景观来说明数学比例的存在,学生在观看各种壮观的古典建筑很容易被吸引,然后老师及时抓住相关教学机会进行提问,是否发现这些景观之所以美丽,其实都存在一个黄金比例的现象。通过这种联系,进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一般都能很快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虽然很多时候数学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纯理论工具,但是数学的真正广泛用途其实与社会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知名数学大师基本都是在对实践的仔细观察并与数学相联系而形成的。平时教学中老师要主动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事例,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呈现,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是一个与身边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积极与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学习的潜力将会被极大的激发,同时对问题关注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2.注重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操作。小学数学课应该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课堂,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来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锻炼自己的数学综合思维,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获得,首要的条件是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感知,才能构建数学思维,搞懂数学关系,掌握数学方法。

比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首先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模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过学生的实践,得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最终经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统计平行四边的面积大小,也有的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解成多个三角形,然后进行分别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以前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规律,同时建立不同形状面积之间的转换关系。

通过该教学过程发现,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规律,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课堂来创造各种学生动手的l件。学生经过自己的感性认知和动手操作,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提升为数学思想。

3.利用信息技术,融合生活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作用。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过程中,学校的硬件设施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绝大多数学校都建成了数字教室,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容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老师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积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之,基于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个人差异,提出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要能够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仔细观察,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养成问题意识,综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根本上达成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忠胜.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第12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信息组织和利用

一、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建筑和人文地理风貌,而且包括三山五园的相关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从狭义范围来讲,三山五园的文化资源主要以图书、档案、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三山五园是京西地区的主导文化要素和标志性文化符号,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良好的文化发展潜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价值

三山五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建筑上的体现。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所体现的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宝库,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例如,三山五园中的圆明园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代表,是世界最早认识中国的窗口和名片,随着传教士和建筑师们的介绍逐步走向了世界。如何将三山五园的园林艺术和经典设计进行更好地传播,为更多人所知晓,这需要对三山五园的文化资源进行更好地整合,更大地发挥其文化价值的作用。

(二)社会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保护好三山五园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价值,发挥其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提升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在世界造园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山五园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密集的地区,更成为北京历史最丰富的地段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群了解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园林文化,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让三山五园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

(三)共享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不仅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资源共享性。从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来看,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共享价值。如果文化资源的占有主体不对其进行很好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对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北京地区的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与传统,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认识追求和价值取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掘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中有价值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和共享,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三山五园,让更多的群众体会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美之处。

二、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组织形式

三山五园是北京地区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最具清代建筑特色的精品部分,是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文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为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移动客户端软件的信息组织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化、社交化和大数据信息形式的不断发展,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设备访问信息资源中心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开发也随之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发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客户端软件形式,宣传三山五园特色文化资源,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北京传统风貌与文脉,整合利用旅游资源,推动区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移动客户端软件对三山五园资源进行信息组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要开发基于安卓系统(Android)和苹果系统(IOS)的移动APP(移动应用程序),将三山五园的特色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地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展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移动设备用户进行传播。另一种是开发基于移动Web的轻量级客户端,将三山五园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传播和推广。这两种方式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广泛的用户群体,通过开发不同的移动客户端模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移动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会化媒体也随之不断发展。手机微博、微信、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移动电子商务、签到位置服务等移动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网民交流信息和共享知识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三山五园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移动社会化媒体进行广泛地推广和传播。美国学者安东尼q梅菲尔德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新型的、给用户提供极大参与度和空间的在线媒体,该类媒体具有公开性、参与性、对话性、交流性、社区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用户参与程度高,鼓励用户评论与反馈,内容在媒体与用户间双向流动,用户因话题特性等容易形成社区,且具有强大的连通性,并融合了多种媒体技术。

作为近三百年来世界最大的皇家宫苑园林,三山五园不仅集合了中国各地园林之大成,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资源开发价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特色资源,更好地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微信为例,它不仅具备及时性特点,还支持图片、文字、语音、视频、表情等内容的发送,并提供多平台支持。微信作为移动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优势,不仅信息传播迅速、精准,而且可以有效定位目标人群。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微信、移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分享,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和参与到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建设中。

(三)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北京联合大学三山五园文献馆将逐步建设三山五园文献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字文献库等,通过数据库的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展现。在此基础上,三山五园文献馆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构建一系列三山五园移动资源数据库,将三山五园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影像等资源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进行分类组织。例如,分别按照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的顺序进行移动数据库构建。

通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如今,尽管三山五园早已不再是皇家的行宫园囿,虽然不知多少雕梁画栋被战火焚去,又有多少绮丽美景被岁月湮灭。但是当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浏览和欣赏三山五园的经典艺术时,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悠远而浓郁的历史芬芳。构建三山五园移动资源数据库,不仅可以对三山五园的相关文献、照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且还有助于对清代建筑史的了解和梳理。三山五园不仅是皇家园林建筑群,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整合,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利用渠道

历史变迁,岁月沧桑,三山五园的建成历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和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利用渠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过移动客户端软件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卓市场和苹果APP Store上的移动客户端软件逐渐增多。根据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安卓市场上仅有一款“三山五园自助游”的App应用软件,但该软件更侧重于地图导航功能,没有涵盖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内容。笔者分别以“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玉泉山”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市场上已有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均以地图导航功能为主,缺少能够整合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综合性软件。

最近两年,故宫博物院开始研发基于移动用户的馆藏展览应用程序,其中“数字故宫”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其成果是一系列故宫馆藏App应用。这项应用是利用移动客户端软件,使故宫博物院的数字馆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予以展现,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一种集鉴赏与娱乐、求知与审美相结合的多元文化体验。三山五园研究院可以借鉴故宫博物院的经验,开发一系列数字化三山五园App应用,将三山五园丰富的文化资源介绍和推广给更多的用户。

通过移动客户端软件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让三山五园文化真正活起来,为公众提供更多翔实的研究、学习资料和生动的文化体验。移动数字化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欣赏的文化品牌,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三山五园文化带来的精彩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和闲暇时间学习和了解三山五园的历史和文化。移动客户端的三山五园应用软件,可以向广大用户展示不同的三山五园文化,丰富用户的生活体验,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三山五园的艺术之美和文化底蕴。

(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对企业、媒体、政府机构等组织推出的一项信息服务,是微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微信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型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品牌传播、产品营销、教育信息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影响力,以语音、视频、图片、动画、音乐等三山五园信息为传播内容,可以迅速推广和宣传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大大促进北京地区皇家园林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三山五园文化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利用方式。2016年1月,笔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了检索,分别以“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香山”等10个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了解目前已有的微信公众号情况。

目前关于三山五园资源推广的微信公众号较少,并且已有的微信公众平台也缺乏相关内容的资源整合。整体来看,关于圆明园的微信公众号相对较多,这与我国对圆明园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关。但是,对北京地区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整体研究相对较少,开展的微信公众服务也十分有限。目前已有的两个“三山五园”微信公众平台,一个是侧重语音导览和景点介绍,一个是相关的资讯平台,但内容较少、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移动传播途径,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不断促进三山五园文化的发展。

(三)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利用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三山五园文化需要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构建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平台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开放性,这个开放体系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可以随时吸纳各种有用的文化因子,以充实和丰富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中华民族经典的皇家园林文化进行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创新,丰富北京地区文化的特色,升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品格。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建设,可以充分展示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特色,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进而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特殊贡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构建移动数据库平台是一种较为长远的方法。移动数据库平台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海量论文、电子书、照片数据库、音频和视频数据库等内容,还可以包括报纸、词典、百科、统计信息等数据库资源。三山五园文化历史,不仅是清代帝王园林的兴盛与衰毁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近三个世纪的兴衰荣辱史。为了更好地利用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资源,未来应不断发展移动数据库平台,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使三山五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发挥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结语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以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新生动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探索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有效的组织与利用方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绵长,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在移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三山五园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传播,如何开发三山五园移动应用软件和移动信息数据库,更好地利用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是值得不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J].计算机学报,2011(11):202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