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4:1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数学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研 途径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41-01
目前,学校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研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初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然而部分初中学校在开展教研工作的过程中,仅仅进行简单的教学总结,没有将教研工作落实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导致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有效的指导教学是提高教师实施课程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初中数学教研重心要下移,认真落实“以校为本,年级协作、研训一体”的教研新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教研新模式,以研促教,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切实做好初中数学年级教研工作。
一、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限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被传统教育理念所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众而成为客体,教学中主要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影响学生培养独自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学过程中错误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套用书本上的固定模式,统一问题的答案,固定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我思考发挥的空间,不能因材施教,未曾分析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对接受程度不同的同学学、统一授课,影响学生天赋发挥。
二、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途径
(一)依托教研网络,开展年级协作教研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络的作用,我们创新了教研工作模式,采取统筹协调、年级主导、学校承办的方法,把年级协作教研办成了教研重心下移的一大亮点,实现了年级协作教研制度化。我们依据布局调整和学校办学水平,将学校按年级划分成教研年级,充分发挥校长、基层教研员、骨干教师作用,每个教研年级每学年由年级牵头,突出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互动研讨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年级教研交流,多层面开展教研交流。在教研方式上力求突出“三个转变”,即:文本研究为行动教研,单向活动为交互活动,封闭教研为开放教研。全校上下,以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各年级、各片组织有序、过程扎实,大力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盘活了年级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各年级的教研工作也按计划有序开展,主要是依据《课堂观察》设计观察量表,大力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展示课”等听课、观课、议课活动,涌现出了一些初中数学教研示范校。一系列教研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充分说明年级教研、教研活动已经走上正轨,这将对全校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教研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二)以多样的教研活动为载体,逐层打造高效教研团队
通过对各级教研活动中表现出色的组员进行表彰,让其体会成功感;当出研究成果时对整个团队进行奖励,重视集体荣誉。让数学教师意识到每个人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让每个人都融入到教研团队当中,形成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位教师在体现个人自我价值。学校在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落实激励体制,这是构建高效教研团队的环境基础,此外,还可以在年级内相互开放教室,利用年级内的教研资源对教师展开听、评课技术指导,进行多方合作和交流,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教研氛围,聘请年级内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组内结对,展开反思性教研活动,提升骨干教师的指导力。由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一起总结成功经验,向年级开放,形成学习共同体,成果共享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以提升教学水平为目的,积极开展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强化基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
教学视导是我们教师发展中心多年来开展的一项常规教研活动,每年,每学期我们采取定期和随机、定向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视导,通过听课评课、检查备课、作业批改、辅导反馈、教学反思情况,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状况。每次调研我们组成由各年级校长、教导主任参加的联合视导组,开展联合视导工作,通过观课、议课,访谈、问卷、交流等方式积极了解和掌握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制度建设、过程管理、校本研修、评价改革,创优课堂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视导及时发现各年级的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在视导总结会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次视导尽量做到不丢盲点,指导不留死角。每次视导结束后安排专人撰写视导调研报告下发全校各年级,供学习借鉴,同时为领导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四)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讲课、培训、教学研讨学习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课活动。学期初我们制定下发《关于在全校中小学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课活动的通知》,“有效教学”研究课第一阶段活动在各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展开。第二阶段活动由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学科专家组根据评课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化打分、当堂亮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讲课结束后,专家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并与做课教师、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有效教学”的研究课例,是对“有效教学”的大胆实践和积极探索,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五)“研培一体”增强年级教研的群体规模效益
年级教研工作面向的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全体,但这些对象之间在观念和基础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年级教研追求的就是他们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基于此,教研活动的视角重点就应该更为关注薄弱学校与薄弱环节上,将教研与培训灵活地结合起来,着力培优扶弱,发挥出年级教研的群体效益。制定年级教研活动计划,目的在于让教师在群体教研活动环境中得到提高。根据群体动力理论,教师个人的研究活动行为受到年级教研的群体研究环境的正面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自觉地与同行、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在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助,查缺补漏,优势互补。合理的活动计划,能发挥出群体优势,让问题在活动中解决,让数学教师群体在教研活动中得到锻炼。从年级全局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层级教研的计划,通过年级教研团队收集汇总各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项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中解决,让各参研教师在行动中得到专业发展。
总之,要认真落实“以校为本,年级协作、研训一体”的教研新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教研新模式,以研促教,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切实做强初中数学年级教研工作。力争使我校初中数学的教研活动能够更为广泛、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帮助更多的一线教师更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莫维云.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研活动[J].新课程(中学),2014,02
【摘 要】体验式探究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是一种以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在现代学习中,仅仅在课堂上以理论形式讲授,难以赢取学生们的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体验式模式应运而生。通过体验可以更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发展和只是形成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更深入的感受数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体验式模式;教学;苏科版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1.体验式教育的来源
体验式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它最早出现在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Outwad Bound),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体验式教育迅速发展。特别是体验式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各式各样体验式培训机构和公司应运而生。同时,体验式教育在广大的大、中、小学也得到推广。
体验式教育是教育人根据德育的目标和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教育场景,让未成年人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和体验内化成个人的知识能力、道德意识和思想修养,在反复的教学体验中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未成年人在教学体验中主宰自己,修正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去构建社会与时代所希望他们拥有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时代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此来获得个人的成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体验式教学的现实实践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记忆的规律,通过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实践或重复经历的现场情景和机会,表现或再现、还原教学现场,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自教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并构建知识框架、发展沟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与老师产生共鸣,对于课程产生情感、声称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扩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这种方式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可以由教学体验中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上应用的原因及其过程
1.原因
在我国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很好,但是在上了初中之后就会被其他同学超越,并且,这种现象在越高年级越明显,其中原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有好好学的问题。其中,还有初中数学知识的原因。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是一脉相承的内容,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初中数学承接了小学数学的内容,并且进行了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注重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应用,同时,更加注重解题技巧的使用,如换元法,配方法等中学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也就是会更加接近数学的核心,就是研究数学的主要思想与方法。
并且,初中数学在学习内容上、知识难度上、范围广度等等上,相较于小学数学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初中的学习生活比之于小学也有了难度,初中课程增加,学生在学习一门课上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初中老师在课堂上有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时就不会像小学时在一个知识点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去反复讲述。所以,非常需要同学自己去消化吸收知识。但是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时却无法抽出身来,最终导致知识的吸收不彻底,从而花费了时间却没有良好的成绩来作为回报。也使得教学的老师产生挫败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想要成功,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一件事。并且,同学和老师也会产生误解:老师认为同学没有好好学习,从而导致了如此后果;同学认为老师过于苛责,认真学习却没有好的效果,并不一定就是我们的错啊。最终导致学生和老师无法良好的沟通,产生了信任危机,使得后续的教学无法良好的持续的发展!
所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说它是必要的是因为初中数学的变化,而说它是应该的是因为初中生的特点。
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由于在生理方面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对他们的心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表现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就产生了诸多与其他年龄阶段非常不同的特点。有特点如下:初中生生理的成长,使得他们产生了成人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对与一切事物的反对和对长辈的不顺从,认为自己就是真理,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表现在心理上,就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理论,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极易偏激。在学习心理方面,初中生的各方面发育又相较于小学有了很大的进步,观察力、耐心、逻辑能力和抽象表达能力都有了发展。同时,相较于成年人,他们的思维跳跃度和独立创新能力都极其让人叹服!
以上综合来说,让在初中数学学科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2.过程
体验式教学包括四个阶段:亲历阶段。即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某一情景的阶段。形成阶段。即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检验阶段。即个体在新情景中检验所形成的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观念或概念,以此产生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并且不断产生循环。
在苏科版初中数学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解释数学知识,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他一定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与此同时,因为心里有了一种责任感,所以对待这项学习任务,他的态度一定非常认真。拥有这样的过程,结果想必也会令人满意。
三、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渐扩大。在讲求与国际接轨的今天,面对国外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发展的现状,中国体验式教学的实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初中数学 应用分析
因为问题而产生的方法,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完善解决方法,这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进步的一种渠道。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知识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性的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建立一个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改变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引入以问题教学法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地充实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层次,设置适宜数学教学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无限扩大。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特征
(一)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教学法是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学生自我思考和创新。问题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二)合作性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索解答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解题时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突出不同的实体解决方案和建议,允许学生对数学的解题选择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也可在小组学习与讨论中,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实现长足发展的途径,推动科学的发展,也是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中学生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的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在探索中突出解决问题的新颖性。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
设置问题情境法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数学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数学问题的解答和验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紧密的联系。
提问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设置首先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思想,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设置问题,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不怕提错误的问题。在问题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知识的充实与更新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凸显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置相应的问题。
1.围绕课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依据国家的教学大纲,在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数学课本的例题设计从易到难,逐渐深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置问题的范例。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有关例题、概念与命题的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创造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
2.从社会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与周围有广泛联系,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延伸的问题。初中数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从生产、生活到科学研究都赋予极强的学习意义。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巧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策略
在数学解题中,教师要巧妙设置数学试题,体现数学解题的各种方法,构建新的数学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反思,培养其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一是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反思的重要性;二是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巧妙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要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得到收获和失败的原因,并对通过以往的学习活动进行思考性的总结,总结出一套有规律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思考、总结和调节,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作出修改。反思性数学教学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对学习过程的思考,为了达到反思性的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而问题教学法的将这一模式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被许多教师所采用。问题教学法已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并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引进,问题教学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学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芬.对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5).
[2]刘玉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3]出志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36).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教学
初中数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它是培养一个人理性思维的基础,为学生日后学好理科功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多媒体的出现使教学方式走向多样化,提升了初中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教学情况。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多媒体技术使初中数学课堂丰富化
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数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被慢慢应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广泛关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使课堂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数学知识直观、具体地以图像、照片、视频等形式出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更加醒目,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慢慢接受课堂内容。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提升了课堂效率
在初中数学的教课中,传统教法是教师运用黑板、粉笔、教案等简单道具把课堂知识传授给学生,耗时耗力,且学生接受程度一般。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则让教师使课堂生动了许多,通过先进的技术把课堂内容转化成影像、视频、图片等内容,省去了教师事必躬亲的烦恼,节约的时间教师可以思考更多关于如何教学的事情。
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第一次通过除了黑板之外的工具进行学习。多媒体技术通过把课堂知识放映到大屏幕上如几何中的知识,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展示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印象更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次函数的时候,教师通过相关视频给学生疏通教学内容,通过图像清晰明了的讲解课堂知识,使原来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让学生从数学中找到快乐。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有些传统守旧思想影响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上持质疑态度,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举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经费,而这笔经费如果用在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更新教学素材等方面上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忽视了多媒体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巨大优势,保守地对待问题,导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遭到了一定的阻碍。
2.许多教师本末倒置,忽视了教学的实质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情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但这种形式并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唯一,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做课堂的主人。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课件制作花哨,一味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视了教师起到的积极引导作用。
3.许多地区发展落后,导致多媒体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初中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偏少,即使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只是简单的播放影像,而浪费了多媒体本身信息量丰富、形式多变等优点。
三、多媒体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课堂知识,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画面、形象的影像、鲜艳的色彩画面,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直观、具体的面对课堂内容,使学生愉快的接受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不断创新。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屏幕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参与,以便课堂知识在学生脑中形成清晰的影像,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动者。
2.利用多媒体能时时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促进学生学习
多媒体技术通过鲜艳的图片、多变的声音、信息丰富的影像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第一,使抽象的知识变具体。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既枯燥又无味,使学生难以接受。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都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的灌输。第二,使课本知识简单化、明了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影像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3.通过多媒体的丰富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科学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教育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并加以保存,去粗取精后展示给学生,进而丰富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事物是不断发展着的,让学生学会借助资源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思考、探索更多的解决办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有几种办法来进行证明,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自己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发掘新的解决办法。
4.利用多媒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呆板枯燥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多媒体正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讨论,通过互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操作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要哪些条件。教师做好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自参与得出结论。教师利用这种图文并茂、能动能说的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课堂变得吸引人,把知识一步步展示给学生,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愉悦地接受。
5.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吸引学生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并不断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最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绪不稳定,对知识的积累不够牢固,只有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基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更加丰富,更加适合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作,切记本末倒置,混淆教学实质。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知识,使教学方式多元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应用;探索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弱,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而且影响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探究一种新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恰好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这一模式的应用探索,将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做出些许贡献。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多边互助
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学生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够听到其他同学的感受和总结,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而且实现了课堂由单一的师生互动向多向互动关系的转变,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
2.兼顾学生学习的差异
在数学的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同,在小组合作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我效能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3.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小组讨论,选择最优秀的方案和同学分享,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
目前初中笛Ы萄Х肿槭保许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导致在小组学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枝独秀,成绩一般或是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发言的机会,最终导致学生间表现机会不平等,发言少的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小组合作难以继续下去。
2.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从形式上看,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但是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度更高,成绩差的学生参与感较低,教师常常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进行表扬,这些学生态度积极,但是成绩差的学生缺少表现自己的机会,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缺少参与活动的动力。
3.合作内容不适合
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清晰,盲目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化,不考虑内容是否适合,把适合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放入小组合作模式下,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还会出现高估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将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能力,又缺少教师的指导,最后导致学生更加困惑。
三、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1.设计开放性学习活动
由于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不同难度问题的机会,鼓励小组开放学习,为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提供基础,保证每名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2.强化对学生情感的关注
新的教育理念下,传授知识与关注情感在教育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要重视依据学生情感、学生情感变化的规律调整教学。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在合作学习上应有准确定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组织小组,引导小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协调好各小组之间的平衡,关注小组合作的进展情况,使小组合作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调节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虚度时间,能够获得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下的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意义,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教师应该准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准确把握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一)没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不能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创建
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这是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创建高效熟悉课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传统的就教学观念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在学校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应试教育为总指导方向,完全不能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不能顺利科学地发挥。
(二)教学手段特别单一,教学模式不能及时创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起着关键作用,它是决定创造高效课堂的另一关键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创造高效课堂将大受影响。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或者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却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行充分训练和讲解,整个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死板,一般就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方式,以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为课堂主要授课方式,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呆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特别高的参与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初中数学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上的有关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一直以来,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数学知识点的罗列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清解题思路,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自己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自如地运用,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学生课题主体地位
要想创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如果我们再用以前的方法和眼光看待学生,无疑不会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只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点,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或者满堂灌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学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自己在数学中的教学方向,要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当成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上课之前需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训练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从而能够创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堂标准要钻研透彻,知道需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知识高度;其次,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对教学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要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者权威教授学者进行咨询;再次,教师在进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要真正地去做这个事情,不要走过场和作形式,要让教研活动真正的发挥作用,群力群策,对教学难点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来加以解决,要真正让集体备课能够落在实处。最后,对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讲授法、讲练结合法要穿插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三)不断深挖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创建高效课堂必须关注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日常培训、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来不断深挖教学策略,不断研究教学手段,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注重课堂教学和生活元素的相关联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是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时的陌生感,逐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创设科学合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教学情境,是创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会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相违背。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和课内教学,要让更多的生活元素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能够使数学课堂不断拓展、延伸,充实数学课堂。在丰富的数学课堂内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灵活运用小组教学,善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当前小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实现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且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探究式教学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合理引导、适时点拨,因此,教师在课下备课的时候更需要用心,需要将课本内容仔细梳理,找到和预计到课本中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方式和找到难点的突破口,能够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得探究式教学能够顺利科学地进行。在课下教师也可以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来逐层的剖析一节课中的重难点,来探究课中的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假如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反思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47-03
2011年9月7日至26日,我有幸在保定学院参加了河北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回来以后又参加了三个专题的网上学习研讨。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引领,有教学实地考察,有学员互动交流。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提升了教育理念,夯实了专业知识,开阔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数学观念,增长了教研技能。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展示,更让我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由衷地感叹教育的天空如此湛蓝高远,三尺讲台如此绚丽精彩。通过培训,我备感教书育人的责任厚重,在这份厚重的责任面前,我愿为之上下求索,奋斗不息。现将培训学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例如:如何解放学生?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设计?如何进行双基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惑、烦恼着我的教学。我带着困惑和烦恼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中得到教师指点和引领,使我对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
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新课标研制组组长王尚志教授讲的《整体把握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王教授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沿革、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讲解了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特别谈了当今认识数学新课程变化的三个基本视角――数学视角;教育视角;学生视角。
(一)从数学视角看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鼓舞和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是科学、理论、语言、工具、技术、文化、伙伴。
(二)从教育视角看数学
数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关注那些将会成为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人,更需要关注确保国家将来的劳动力需求,无论在足够的数量上,还是在技术的熟练上都应该超过现在。建立适合所有人的良好数学教育,是国家利益所需要的。文科、工科、理科等不同专业方向需要不同的数学,不同人对数学需求的不同,在数学发展不同。
(三)从学生视角看数学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不仅学习知识的本身,还要掌握认知的手段;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这些观点与提法,使我加深理解了解放学生的含义。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解放学生,就要解放学生思想。有关新课程理念要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学习资料的典型性,以及如何用学到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未来美好的人生。从我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如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教师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讲理想和思维决定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同时,我觉得我们要围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教育教学,转变教育升学观念,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
又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课程教材研究员章建跃教授作了《有效改进课堂数学》报告。章教授首先介绍了课改的基本共识,就是教育的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强调“启发式”讲授,突出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接着,就有效教学话题谈了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进概念不自然。2.缺乏问题意识。3.重结果轻过程。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5.机械模仿多思维少。
听了章教授的讲座,我真正认识了三维目标,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中一味套用三维度,凑三维目标是盲目的,是对三维目标认识的扭曲。通过学习、反思,我总结了自己看法和观点,完成了论文《关于三维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思考》。我清醒地认识到,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有内在统一性的,是交融一体不可分割的。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心理维度,不是教学目标的维度。教学目标是落实课程目标的目标,其设计应遵从“最近发展区”原则,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来确定。要聚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能力、理性精神。不要机械套用三维度,凑目标。
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教学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落实三维目标的一次拨乱纠正。
又如,保定学院黄英副教授讲的《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思考》专题报告。黄老师借用很多实在的教学实例形象地简述了双基教学对数学教育的作用,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既不能把中国教育成功一律归功于双基教学,也不能把中国教育的缺失一律归罪于双基教学。我们应在双基十分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不能为搞创新而丧失了坚实的基础,也不能因强化双基而禁锢了思维能力和淡化数学思想的培养。我突出的感觉:我们对双基教学认识不够深入,对课改改什么不很清楚,留什么也不清楚,过去教学过于注重双基忽略创新精神培养,现在又过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双基培养。课堂上讲的不够,练得不牢,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得基础知识理解不深。
几位教授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现状给学员们一个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梳理,让我们找到了课改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点,使我们从新的高度客观地、理性地认识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理念。
二、加深了对数学教学的理解
我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真心感谢培训老师的点化引领,特别是河北省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保定市高级教研员徐建乐老师的讲解,徐老师长期从事数学教学法研究,长期扎根数学课堂,有理论有实践。很多提法值得我学习。他在《进一步理解新课程下的教与学》指出:
1.对数学教育意义的思考,要从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教育性思考。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人的智慧、情感都要获得发展。
2.对教学的思考,要关注学习理论的学习;要关注默认知识的理解;要关注思维方式训练;要关注有效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弗莱登塔尔教学原则;要关注教会学生会学;要重视合情推理;要重视直观;要注重内容呈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注重数学的认知规律。
3.“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
4.我们要为了理解而教;教学的过程对非智力因素要给以关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领域的开发不可或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是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重要的因素。
这些观点让我深深的懂得:数学知识赋予了数学思想,便有了数学灵魂,便彰显了数学的生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生命延续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和数学素养积累、开发、提高的过程。数学教学不能失去本色!
三、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学然后知不足,过去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水平,很优秀。听了保定三中分校高级教师章巍《把握数学本质,打造有效课堂》的精彩讲解,我突然感到心痛!在日记里我是这样写的――有一种痛叫黯然无声却痛击半生,半生的痛曾是无谓的伤害,这伤害曾令我恍惚自豪。这痛便是教学的心痛,这痛是今天才感觉到,这痛令我半生的教学成绩忽略为零,面对你,我的小老师,我觉得我像是没有进入教学的学生。章巍老师年仅二十七、八岁,在全国做过无数次示范课,多次参加世界数学年会。面对他优异的成绩我自惭形秽,聆听他对数学教学高深的见解令我由衷敬佩。如他由实践总结出的:
1.数学教育的本质是寻找数学知识恰当的教育形态,数学有三种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型态和教育形态。把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是所有数学教师的责任,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是理想的数学教育。
2.维持学生高水平的认知很重要,教师过早介入学生思维过程,学生高水平的认知就在教师的所谓引导下逐渐下降。教师对学生思维支持与帮助应是隐性的,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近似于在发明创造;教贵在度,学贵在悟。
3.低效或无效的课堂常常是教师自身低效或者无效劳动造成的。
小小年纪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真的很佩服!从他身上我看到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的化身。我感到学习的急迫!不学习不提高就是落伍,专业知识不更新就是低效教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是课改赋予的使命。作为骨干教师要处于领先地位,就要学习在前。学习改变观念,观念决定成败。
四、增长了教科研技能
参加培训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更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提升。
从保定学院韩素兰教授讲解的《求解中学教师科研难题》中,我学到了选取适宜的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抓住有价值性、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的小课题,运用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总结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进行研究。学会小题大做,需要“胡说”“八道”。
从保定学院周和月教授讲解的《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我学会几何画板的操作方法,几何画板使几何图形通透灵性,体会到了几何画板带给教学的直观和效率。
从保定学院沈建平副教授讲解的《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研讨》中,我学到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技能、学会了基于数学文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明白了探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背景知识的过程。
从保定学院庞晓丽副教授讲解的《创新教育下的课堂――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发现》中,我学到了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了解了数学课题学习的内容,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探究学习、数学主题阅读,学会了数学课题教学模式。等等……
另外,通过网上近90个小时的听课观摩,反复学习了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学校吴文丽老师主讲的《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调控》;北京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王玉起老师主讲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北京十二中初中二部杨竞老师主讲的《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我掌握了诊断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提问的技巧,强化了习题课的思维程序教学。
五、网上论坛,取长补短
关键词:学生;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的学科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等特征,正因为如此,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掌握起来就更困难了。但是不可否认,数学又是一门主学科,是每个中学生的必学科目。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最为头痛的一大学科,对于这样一个有难度、有深度的学科,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呢?笔者以为,合作学习方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学好数学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学生通过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才能。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这样的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激发不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相较于语文、音乐等其他学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明显低很多。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主动加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较重,但是教学时间又很有限,教师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难以实现其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正好就可以填补这方面的不足,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互相整合信息与资源,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他们的友谊。合作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借鉴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和成果,可以将一项繁重的任务分担给几个人完成,这样就能够为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知识,以此来取得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课业负担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合作学习中每位组员分担一部分,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压力,而且还提高了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合作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学习方法,要想让他们能够快速地适应这种方法,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但是有些教师却单纯地认为合作学习方式和形式都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接受,于是就忽略了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培训。初中生还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很多想法和思维方式还不够健全,当他们接受一种新型的事物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的。同样的,对于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他们还不能马上熟练掌握。现在的初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平时在生活中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还缺乏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经验,不懂得倾听,经常在讨论中只顾抒发自己的意见,不屑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过度自负。还有的学生,不爱参与到合作中来,不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导致整个小组讨论了半天也商量不出结果,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2)过于依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所以,通常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都会把成绩好、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同学分在一个组里,也就是说,一个组里面不可能全是优等生,也不可能全是差等生,而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的一个“混合组”。这样的分组看起来非常完美,但是现实的学习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成绩差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学生面前往往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成绩好的学生反应较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成绩差的学生自从知道答案后,也就懒于再进行思考。而且在今后的合作中,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觉得不用思考,直接等答案就行了。这样过度的依赖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使得合作学习达不到整体锻炼和整体进步的效果。
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培养学生的合作基础技能。合作学生对初中生而言还比较陌生,他们对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还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基础技能。合作学习有一个常见的方式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所以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要各抒己见,畅聊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其次要学会发言,将自己的想法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组员听懂自己说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要学会团队合作。要与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不要一意孤行,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是要及时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达成意见的统一。
(2)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基础不同、想法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有些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就想不动脑筋,直接借鉴别人的思考成果。因此,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具体而言,可以设立一位小组长,将学习的任务交给组长,再由组长为每位组员分配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春仙.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
学.2013(3).
[2]钟奇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
学习,2013(4).
[3]梁立贵.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与管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他理科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三块:代数、几何和概率,前两个模块是重点,概率初中阶段只是初步的涉及,中考题一般也就是选择和填空或者解答题中的某个小问,难度不大,初中数学的学习重心应该放在代数和几何模块。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一个系统的培训,知识点也需要整合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教学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必要时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与技巧。
一、最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熟悉概念,课堂理解和课后做题相结合,在熟悉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很多题用到的知识点都是相同的,所以必须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把教材的联系与区别搞清楚,达到不看教材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入了解最重要的知识点,虽然数学的整体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基本的知识点更重要。只要掌握了知识点,然后看到题目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如概念,定义,逻辑,定理,公式,具体计算使用)的锻炼,在预习的时候,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记牢,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数学是一门理科思维很强的学科,需要逻辑和记忆。记忆通俗地讲就是背东西,把该记下来的公式和判定定理、性质掌握扎实,其实这一块不是困扰学生的症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应用这些理论解题。数学思维需要一个系统的训练,知识点也需要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这就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不断总结,举一反三,从而有效掌握课本知识,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二、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及单元检测。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预习应掌握课本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对不能掌握的,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直到解决这类问题。预习可以使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具体方法为:在预习新课的时候,总结里边的知识点,整个过程约持续15~2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题。提前预习至少比老师的进度快两倍,同时搞懂课后习题,切记不懂就问。
2.在数学课堂上,必须把全部精力用在听课上,当问题搞不懂时,必须问老师或同学,不能一知半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做错。学生必须集中精力,注意细节,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教学为主线,作业作为辅助工具。阅读教材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对称点的知识,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在课堂上,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向老师咨询,买一至两套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当然如果幸运的话,你的老师会把自己出的一些卷子给你。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课外题的内容选择今天上课学的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多做题,学会举一反三。
4.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过去,关键是对于每次考试要进行总结和吸取教训,为以后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打下基础。老师经常会在没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好“课后复习”。
三、在考试前进行系统复习。
将平时的考试卷集中在一起,将错过一次的问题挑选出来,重新再做一次。此外,最后做的几份模拟卷一定要都弄明白。在实践中找出自己的弱项,再根据相关的知识点整理复习,如果有一类问题常常出错,记得一定要解决这类问题,直到弄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住。反应灵敏度是数学研究的方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意识,看到一个数学问题能用最快的速度将所用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快速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数学难学的原因,但这也正是它的闪光点。学习数学要多做题,遇到的新问题后要拓展思维:考官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的意图是什么?也可以做一个类似的问题,或改变它的标题,或增加问题的难度,下次你遇到这个问题或与它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很方便地解决。
四、数学考试技巧。
做题不在于数量,关键是每种类型的题都要掌握。例如,讲反比例函数图像时,我让学生认真完成图像绘画,然后检查,指导。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虽然在课件中可以把图像放给学生看,但亲自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牢固理解并掌握。
五、利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教学的改革和科技的发展,已从传统的教具和学具发展到幻灯、投影、录像、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液晶投影仪等辅助教学。用这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教具是教师教学演示、 操作用的工具的统称。注意处理好课本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课本主要靠文字符号表达教学内容,较系统,更注重条件与结论。而其他教学手段,如电教素材是用图像、声音等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不太系统,但注意展示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两种媒体各有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只有互相配合。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发挥主动性和主体性,注重每一个细节,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指导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初中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芬.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黄静.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22-02
新课改实施后,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很多,教师所面临的数学教学任务很重,只能忙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新型教学方式。很多教师更加习惯于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下降。这种教学方式上的单一导致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丧失,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来。
教学目标谬误 虽然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不少学校的教学理念正发生变化。但以成绩评定学生学习好坏、教师教学水平优劣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变相忽视了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另外,不少初中生在课外参加了大量的数学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多是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降低。
课外因素作用 数学这门学科对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不少学生要想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感觉困难很大。特别是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投入持续不间断的精力,但学生好动的性格使其变得更加困难。另外,以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课外因素吸引了学生很大一部分精力,使学生难以对数学学习给予广泛的重视,自主学习兴趣自然匮乏。
2 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措施
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必须从根本上创新教学的思路模式,才能确保学生形成更好的数学自主学习兴趣。
挖掘数学的自身特性 教师要擅于挖掘数学的内在自身特性,从发挥其实用性和规律性两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是要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发掘,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实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乐趣和益处,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之处,从而在内心中迸发出对数学的真正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测量学校操场上的旗杆高度;利用圆锥面的展开去独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圆台式灯罩;自己完成各种模型的制作,从而对“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中的内容形成更为正确的认识;等等。
通过这些小方式、小手段,都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各个知识点后,不仅仅是可以完成书本上的习题,还能够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中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总结,认识到每个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形成很强的求知欲望。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定义定理的介绍、对解题方法的传授上面,还应抽丝剥茧,帮助学生对隐含于数学定理后的数学思想形成准确的领悟。当进行“旋切角”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首先回忆“圆周角”的定义概念,再让学生利用教学模型自己转动圆周角两边,使其一边同圆相交、一边同圆相切。此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一角的状态,同课本中旋切角的概念定义相比照,从而形成对旋切角最正确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运动变化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契合学生的性格特征 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数学自主学习兴趣过程中,应充分契合好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对情感交流的愿望比较强烈,数学教师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特点,同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比如,如果学生因为学习上的错误而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很有可能就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多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予以表扬和肯定,学生就会对教师上的课形成喜爱感,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纳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而就会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正面促进效应。
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对学生持爱护和亲近的态度,主动从“神坛”上走入学生中间,积极听取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建议意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展开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形成更高的数学学习兴趣。
另外,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生理正处于成长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非常强烈,愿意接受各种新事物。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使其注意力放在数学神秘莫测的世界中,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分式的运算”一节教学时,可先就课后思考题“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进行演示,使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数学原理。针对学生不服输、争强好胜的性格,可让学生轮流去讲台上完成这个实验,让学生讲一讲实验背后潜藏的数学原理。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
创新教学的方式手段 教学实践证明,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
一是要克服发生在部分学生身上的“教学相离”现象,防止学生出现因教学不协调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发生。为此,数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一节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概念―法则―运算三个阶段,为学生逐一剖析出每个部分学习的重要要点,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更为准确的把握。概念阶段,应详细阐述绝对值、数轴、相反数、正负数等的定义;法则阶段,应介绍分配律、结合律、异号两数相加等法则;运算阶段,应让学生明白认真做好每一步数学习题的意义,否则将会造成最终结果的谬误。通过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巩固好知识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做得会”。
二是要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资源,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电视录像、幻灯投影、因特网等,使原本呆板枯燥的初中数学课堂生动活跃起来,特别是使那些艰涩难懂的定理推导过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像极限推导步骤、立体几何图形截面生成、曲线坐标变换、函数图像变换等,都可以通过采取上述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享受视觉、听觉巨大的冲击之余,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而鲜明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三是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广泛穿插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数学课堂中。例如,可组织诸如墙报展板评比、学习经验体会交流会、学习方法小讲座、奥术学习班、趣味数学讲座、班与班间的对抗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竞赛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个别辅导、小组教学等方式,也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 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手段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内心热爱感,培养其自主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掌握好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学忠.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2]陈传敏.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3(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性;缺失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69-02
初中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基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初中教学的现状而言,沿袭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影响着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种种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部分落后因子,诸如学校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师落后的教学手段等现象,而这些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性因素的缺失,这种创新性因素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学理念中创新性的缺失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性因素的缺失,受到学校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作为协调学生学习的宏观调控的机构,在各科的教学中起到统筹兼顾的重要作用。初中各级部、各门学科部门都以学校的整体教学理念为指导展开教学实践。而传统的学校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为主要目的,在这种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的观念指导下,学校的教育往往忽略对学生人格、品行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会忽略对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关心。因此,这样的缺陷性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学生受学校、教师重视考试观念的影响,容易在内心产生相似的价值取向,以成绩为衡量数学学习效果的标准,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压力,不利于学生情商的发展。
为此,学校和教师要站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立场上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一方面,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有关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平和的学习心态,以防学生在遇到挥失常的情况下,造成心理障碍,丧失学生的学习自信。
2.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性缺失
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回顾多年以来的初中数学教育,我们会发现尽管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其中残留的传统教学弊端还时常显现,并影响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性因素的缺失还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系。
受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以突破考试成绩、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一堂课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己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灌输数学知识。并且,教师的讲解一般是生硬的,完全体现以突破考试重点的讲授倾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如同接受知识的机器,更多的时候只需要听老师怎么讲,而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具有不利的影响。
除此之外,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待更新。学校中大部分都是老教师,这些教师历来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行为上缺乏创新性,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另外,这些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也存在落后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初中数学的课本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更新,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教材知识的更新脱节,教师的教学就会与实际要求的教学目标相背离。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除了需要教师自己的努力外,还需要借助于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可以组织教师去新课改成功的学校观摩教师们的实际教学,还可以从大学或其他专门的教育机构请一些教育研究的专家,让专家们以开设讲座的形式传授一些仙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
创新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缺乏,以及它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脱节,要求学校和教师们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以为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技术性基础设备的不完善
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技术性应用也是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性缺失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设备、技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更新,而学校的设备往往跟不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甚至有些学校从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但实际的教学应用经验告诉我们,初中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对于改善课堂氛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时,题目中经常考查将三角函数知识点与不同时刻影子的长度有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的目的性和方法的指导性,教师在引进本堂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加以讲解。但在以往的数学教课中,教师习惯于以口头表述的方式对某一生活现象进行描述,这种情况对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有限,在对某一现象的描述中,缺乏形象性的语言表达,最终,学生不能够形象地理解教师的讲解,更不必说在脑海中形成形象化的图像了。但多媒体技术具有显示图像、播放动画、声音的功能,经过多媒体的播放,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时刻旗杆或高楼的影子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