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6 13:0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小的船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第1篇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14-02

目前课堂上无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起步反馈、局部反馈、止步反馈等多种反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缺乏有效性的教学行为。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教师应根据师生、生生活动的情况,根据文本内容,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而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显,其学习的灵性、天性得到保护,课堂教学才能和谐有效。

一、无效反馈教学实例分析

现象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

一教师上《小小的船》,教师出示了课题,请几位同学回答什么是小小的船后,教师深情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小小的船》,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等一下我们请朗读得最棒的小朋友给我们朗读,好不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七嘴八舌朗读课文的声音。有性急的小朋友举起了手,焦急地说:“老师,我都会背了。”一分钟后,教师拍拍手说:“看谁坐得最好,先听老师来朗读。”学生只得无奈地放下了手。

现象二:《荷叶圆圆》教学片段。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小水珠的话)我读懂了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生:我喜欢小蜻蜓的话,我来读。

(生读)

师:小水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它的摇篮呢?赶紧读,你读懂了什么?

师: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摇来摇去,多舒服,所以小水珠说,荷叶是它的摇篮。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从他的语气中你感受到了小水珠对荷叶的喜爱了吗?就让我们也学他的语气来读吧。

现象三:《田忌赛马》教学片段。

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比赛了几次?

生:两次,六场。

师:第二次比赛时谁参与进来?

生:孙膑。

师:这次比赛的结果如何?

生:田忌赢了。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当学生对课文无头绪时,能否给他们以启迪?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茅塞顿开”或者“心领神会”?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课堂反馈有效了吗?

(一)教学流程机械,无视学生水平

像《小小的船》的教学,学生早在上课之前已能把课文背诵出来了,而教师常常无视学生原有的水平,无视学生的情绪状态(许多学生迫切地想朗读课文),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现实情况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片面地按自己的预设执行操作。课堂预设中教师考虑的还是怎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而没有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没有思考学生带着怎样的知识、情感走进课堂。我们只能看到学生朗读时“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情感得不到激发。

(二)朗读环节盲目,缺少情感共鸣

《荷叶圆圆》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满怀激情,但学生却怎么也走进不了课文。特别是教师安排了“——说:‘荷叶是我的——”’这一环节仿说课文时,学生怎么都打不开思路。教师在教学时,盲目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学生缺少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何来有效地内化和吸收知识?课堂上何来情感上的有效投入?

(三)问题意识薄弱,缺乏思维训练

《田忌赛马》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回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烈,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训练仍在低层面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赛了几次?第二次谁参与比赛?结果如何?”这样的问题就降低了思考的价值。不如教师直接问:“田忌第一次赛马与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有何不同?结果一样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孙膑安排方式的窍门。

二、多重反馈的有效教学实践

(一)起步反馈

我们有的教师往往在起步反馈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能激起他们心中获知的欲望,不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思想的积极状态。有效的课堂起步反馈起着激疑启思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预设,进而维持一个适度的“情感持续状态”,并且在强化下,参与投入愈发强烈。因此课堂的起步反馈对有效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个好的起步反馈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是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的基础。

1.幽默风趣,凤头初现。

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一位教师是这样开讲的。

师:同学们很熟悉三国故事,有一位相声演员说三国故事时,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告诉大家吧,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因为我们都知道,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话:“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是周瑜,“何”生的是诸葛亮吗?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周瑜为什么如此妒忌害怕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你就明白了。

该位教师在《草船借箭》一课的开讲,竟是从一个相声的笑料段子中切入(笔者小时候也听爸爸讲过,也曾留下深刻的印象,却没有想到用它作为讲课的内容),颇为幽默地点出周瑜的妒忌,从而为新课的读解巧妙奠定了基调。

2.起始导入,巧妙预热。

【案例描述】《桂林山水》教学。

师:大家知道,我国是旅游胜地众多的国家。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前去参观游览。而在我国南方,也有国内外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奇峰罗列,景色奇特,让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它就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今天,我们一起去那里游一游。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感动,教师必须先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激情四射时,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上述案例中,教师激情的起步反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迅速升温,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他们迫不及待地翻书阅读课文。积极的起始反馈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绪状态,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二)局部反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差异。不可否认,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少数优秀学生提出高要求,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个环节的反馈是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局部反馈,目的是架起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实现合理全面地开发每一个学生智慧的构想。

如一位教师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显然,一般的学生对此的感悟是有困难的,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人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有人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孜孜不倦以求,不正是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吗?有效的局部反馈在课堂上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三)止步反馈

我们所讲的止步反馈指的是一个阶段或一节课时的反思,是对过程与方法的总结。好的课堂止步反馈,可通过概括内容、揭示规律、提炼精华、诱发兴趣及引导探索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交给学生,并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好的课堂止步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抓住学习重点,巩固知识,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保持并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好的课堂止步反馈,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

例如,笔者在总结《少年闰土》全文时设计的反馈:少年时期的闰土是天真可爱、聪明灵活、机智勇敢的。三十年后,闰土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由于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的学生说,闰土将成为一个种瓜能手;有的说,闰土将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还有的说,他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时,笔者又启发他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能变成你们所想象的人吗?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从而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由于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将会变成一个愚昧的人。有的说,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土地,他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忙月,受人摆布。究竟怎样呢?请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这样的反馈,将课内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第2篇

“慢”这个字重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是最近对特殊儿童的义教课的反思里。富有经验的老师引导说,与这些特殊孩子交流,需要时间上的等待,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各个感官的感受体验。同时,我也反思了对待普通学生的教学行为,常常缺乏耐性,太在乎结果,这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课堂的四十分钟很短,我们经常需要十几分钟进行引导活动,余下二十分钟创作,学生还没进入创作情景中就匆匆而为,他们渐渐失去的不仅是耐心,还有对美的感受。只能说,没完成的可以留到下次课继续。但是,美术是一种特殊创作过程,灵感稍纵即逝,隔一段时间就已经失去创作的欲望,有断裂感,连接起来已经“物是人非”。如何带领学生慢下来感受创作表现,我尝试了运用主体感官体验方式进行慢教学。

一、主题体验式慢教学更注重的是找到平衡

主题体验式慢教学注重的是时间与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调整。我把一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对比,A班课程的安排是同一天有山诿朗蹩危B班是隔了一天才有美术课。同样的内容,两个班的作品开始没什么差别,但半个学期后,明显A班的作品完整性及创新意识强多了,他们获得了更多时间体验创作指导。如果没办法连接课程,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延伸,由简化至深化。我对B班进行了教学调整,将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联系拓展,如把《月亮的故事》一课与语文课《小小的船》相约定在同一时段上,让学生的感官可以有多方面的拓展。课内学会取舍,实行“一课一得”,准确制定教学目标,降低目标难度,把《有趣的吊饰》的制作方法延伸到《小指偶》一课,简化了对技法的传授,加强了个人感受的表达。

二、用充足的时间调动学生听、看、触的知觉的主动性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浪费时间”用一段故事或一段音乐进入自然的情景,学生在音乐中体会鉴赏作品画面中所表现的内容及情感。比起教师用华丽的语言去形容,这种方法更能吸引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此外,全方位发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也是很重要的。如《春天的消息》一课,我带学生观察校园里树木的生长变化,感受春风的吹拂,听着欢乐的鸟鸣声,感受着生命成长的美好,学生创作出一批富有感情富有生机的作品。在《秋天的落叶》一课,我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捡落叶,他们用了较长的时间捡叶子和分享,最后才进入正题,结果是令人欣喜的,创作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绝不雷同。使用感官体验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方面地传授技法,更重要的是利用一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介体为学生体验铺设道路,让学生自然产生创作表现的冲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

三、慢构建开发式课堂情感式体验教学

创作灵感的产生源于主体精神放松,抑制解除,情感丰富时。在艺术实验课《家》,我们邀请了该班的所有家长参与整节课的活动,用了两节课进行教学,教师、家长、学生的良好合作互动,激发了学生对爱的情感体验及表现。这节课从音乐《温暖的家》引入,我从歌词上挖掘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是谁,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最爱你的人是谁?建议学生向最爱你的人说一句话并拥抱他们。学生们向父母说出感恩的话后与之紧紧相拥,许多家长眼眶泛起了幸福的泪花。接着我以小天使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从《富翁和家》两个故事中深层体会什么是家,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重点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要素,最后深化“家”的主题,让学生评出最“有爱”的作品。在《温暖的家》的音乐背景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与家长分工互动创作。在本课的活动中,教师始终退居次位,让学生和家长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让主体情感体验主题得到升华。

四、与学生一起慢慢享受过程,淡化结果

一个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老师对我说过,艺术可以疗愈心灵,过程是缓慢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其实基础美术教育也是这样,着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美的感知、表现能力。在《手拉手,好朋友》一课,我让学生慢慢观察和动手体验各种线的变化、形的组合。虽然创作的效果不是非常好,但学生用不同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懂得了生活中任何东西都可以组合为具有美感的作品,整堂课非常快乐。美术创作是只要有信心和耐性,就会自然表现的过程。让我们的教学适当慢下来,适应学生,也许他们的创作灵感就源源不断;我们教师也慢一点儿,适当给自己解压,生活会更幸福。

第3篇

一、课前――小组合作检测,自学、互学合作识字

为了找准每节课的识字教学起点,明确生字教学重、难点――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教会生字”打下基础,课前我总是鼓励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检测生字认读情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识字的能力。

平时我会有针对性地训练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课前主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生字认读的检测。对课前的小组检测情况,小组长及时向老师反馈检测情况,并在课前把自己小组的组员容易读错或难以识记的生字写到黑板上或把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教师再根据黑板上的课前生字检测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我们在课堂上的生字教学中要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到有依有据、重点突出,提高生字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中――多管齐下,积累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情趣化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

如何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汉字规律、识记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实践证明,一些灵活多样的直观的教学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不禁反思自己,如果我在识字教学中能针对小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把一些灵活多样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自主识字的成就感……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1)巧用教具、多媒体识字。根据每篇课文要求识记的生字的特点,可巧妙运用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的各种图片、实物或多媒体。比如:为了突破识记字形、理解字义的机械、抽象,在认读“棋、胡”字时,教师出示实物象棋、二胡,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来感悟“棋、胡”的字形字义;理解“京戏”这个词语时则采用唱一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词语。

(2)自制生字词卡片。课堂中展示教师制作的精美的生字词卡片,可以激发每个学生动手制作生字词卡片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生字词卡片的过程中快乐地自主识字。在我的识字教学中,经常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制作一些图画卡片来认读生字。如教学课文《葡萄沟》、《酸的和甜的》中的生字时,学生会把生字词卡片做成葡萄叶的形状;教学《小小的船》一课的生字时,孩子们又把生字词卡片做成了星星的形状贴到黑板上。对于每一次自己制作的生字词卡片,每个孩子都会放进自己准备的生字词卡片布袋,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进行巩固练习。课后我经常组织学生对自制的生字卡片进行评比,大大提升了孩子们自主识字的兴趣。

2.激发认知兴趣,巧用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认读生字的能力。

(1)鼓励学生交流、积累识字方法。例如“游”字的教学,相信多数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容易把右边的部件写成反文边。在教学这一生字时,有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识记“游的方法时,则编了一首儿歌:“一个小孩子带着游泳圈,在一个方形的游泳池里游泳。同学们可千万别把右边的部件写成反文边。”在以后的生字学习中,我班很多同学不但对“游”字的字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对编儿歌这种识字方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巧用识字方法,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威武”二字无疑是生字教学的难点,“威”斜勾上有一撇,而“武”字的斜勾上则没有撇。课堂上当我问学生:“写‘威武’这两个字时,有没有哪个同学有好的办法记住它们的字形?”有的学生就交流了自己独特的识字经验:“威”是一女生,力量比较弱,所以她左手上面举着一根棍子(“女”字上面有一横),右手则拿着一把刀(斜勾上有一撇);“武”字则是一名武林高手,你瞧!他赤手空拳(斜勾上没有撇)同样能打倒对手。多形象的联想,多独特的识字感受,此言一出,充分点燃了其他学生的识字热情……

三、课后――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大识字成果

第4篇

【关键词】引导;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由此可见,想象是激发知识的源泉,是启迪智慧开启思维的一种动力。而小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就可能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1. 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想象之门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每个孩子都有着鲜活的生命、纯洁的灵魂,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是很富有感情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对于意境优美的课文所蕴含的情感难以领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好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大脑皮层有节奏地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吸引学生寻根问底,深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成为一种不断激发智能的催化剂,从而使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新课程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情景交融的,我常创设一些生动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再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说话。如在教学《小小的船》开头导入时,先出示许多形象逼真的星空图,这样既可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星空,又可激发学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兴趣,当学生陶醉在这一幅幅 美丽的星空图时,我因势利导,适时启发:“小朋友,看到这些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们便打开了自己想象之门,争先恐后地说:“我想和月亮姐姐打电话”“我想飞到天上看看美丽的星星”“我想和人造卫星聊聊天” ……就这样,学生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尽情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2. 激发绘画兴趣帮助学生想象

绘画可以反映语境,它比起语言文字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特别能帮助学生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善于抓住教材中富有想象色彩的课文,启发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中感悟语言,领会意境。这一构图过程,既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刚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又可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想》的第二课时中,我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开展丰富的联想,去想象美好的事物,把头脑中浮现出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等情景用画面表达出来,然后互相评价,修改后再评价再修改。这一举措实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与学生间相互的评价相结合”为了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学会点亮心中的智慧之灯,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我让他们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启发,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编演课本剧促练学生想象

新课程北师大版语文课文,童话内容举不胜举,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实践能力,让新课程散发出人文关怀及环保意识得到升华,我引导学生将一些贴近生活的童话题材的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或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如《特殊的考试》一课,我先让学生忠实于原文进行表演,通过“小熊心想,这不关我的事绕开果皮朝前面走了。” “小猴想捡果皮又怕弄脏自己雪白的手套也绕开果皮朝前走了” “小狐狸想把果皮踢到一边又怕弄脏自己的新鞋也绕开走了”和“小白兔捡起果皮扔进垃圾箱”等行为的对比表演,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表演和想象能力,接着再让他们进行想象表演,启发学生思考:小熊、小猴、和小狐狸听了动物电视台台长的话后,他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会有那些变化?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同桌进行表演。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从点滴做起,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激发起学生想象的热情,长期训练,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的想象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4.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和教学挂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由于小学生大多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引导小学生根据课文的要求观察图画,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启发他们的想象,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如教第二册《公共汽车上》的看图说话,,孩子们根据挂图大多可以说完整的一句话:“在公共汽车上,少先队员小明给老爷爷让座。”但这样是不够的。于是,我提出:“小明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笑呵呵的,他一定在说什么?在车厢中,小男孩抢到座位,老奶奶心里想的是什么?那个抱孩子的阿姨站在那里无可奈何的样子,怀里的孩子可能会对妈妈说什么?再看其余乘客脸上的表情十分生气,他们心里怎么想?”结果,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个学生说道:“一辆公共汽车停靠在车站,一位老爷爷走了上来,小明看见了,连忙站起来,说:老爷爷,您坐我这儿吧!老爷爷笑呵呵地说:你真乖,谢谢你。在车厢中,一个小男孩坐在挤到的座位上唱着歌儿,也不管站在他旁边的老奶奶和手抱孩子的阿姨,车厢里的其他人十分生气,他们一定在想:这孩子真不懂礼貌。”从而丰富了说话内容,特别是教会他们从画面上通过想象,体味人物的内心活动,不仅提高了说话的质量,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5. 进行“反三”练习,引导学生创造想象

学生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完成“质”的飞跃。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反三”练习,充分展开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学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后,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画画,根据老师简单画,自编童话故事《聪明的小狗》。画面内容是:一天,一只小狗去给老山羊祝寿,来到一条河边,被河挡住了去路,河水较深,河上没有桥,要过河去,该怎么办呢?学生根据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提出各种有趣的设想:小狗请乌龟大伯帮忙,驮他过河,小狗从家里拿来木盆,坐“船”过河,小狗推来一根木头,伏在木头上游过河……进一步教育学生遇事多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从而深化了课文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再比如,教学完《凡卡》,我让学生顺理续想,反思全文,凡卡发信以后……引导学生反思,摆脱定势,建立新表象的创造想象的训练。这样引导学生“反三”想象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创造性的内容,展开想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不受制约,随意性地思考习惯,还可以从中获得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满足。

6. 采用读文想图的办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任何文章都是由抽象的文字组成,不便理解。如果能把文章的内容用具体形象的图画表达,就能使人一目了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生动形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用图画画出来。例如教学《五彩池》,为了使学生了解五彩池形状的多、异,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受到美的感染,而且不同的作画,也体现了学生的理解和创意。又如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可让学生把整首诗意画出来,对于难点“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该如何表示这情境,则让学生自由想象,各显神通,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绝好机会。

第5篇

即兴教学是在良好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并能超越计划的一种有效并深入开展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学。在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我们可以从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去开展教学活动,诸如节奏练习、视唱练习、欣赏、律动、器乐等都可以。即兴教学是为了更有利于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由感受而即刻产生的一种音乐教学创作行为,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即兴教学潜能时,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我,厚积薄发,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努力实践。我在音乐课堂的即兴教学中一直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贵在激而有情,突出情感性

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情感性。它不仅是指以情感为中介的学习,而是要具有激感、以情动人、陶情养性的重要作用,音乐如果不能引起人情感的激动,就不能实现真正的音乐教育。整个音乐教育过程灌注着人的情感,通过人的情感对人产生作用。音乐课上就是要充满激情的现身说法,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反应,并能感知情感内蕴,从而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并能用恰当的形式进行表达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这一点十分重要。

对于音乐课中的即兴教学而言,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激情的教学谈不上即兴教学。这里锁定的激情是指教师本人的一种积极的、兴奋似的投入,是音乐感觉的具体表现,是能感化学生的一种激动的情感,并始终具有音乐的审美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有智慧、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的即兴教学的平平淡淡、有创而无兴,这样怎么去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树立学生良好的志向呢,这一切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即兴教学可能是课堂上的蛇足矣!在欣赏《大河之舞》时,同学们突然激动地想感受一下这种结合了踢踏舞、音乐与歌剧的舞蹈佳作,这是我课前预设所没有的内容,于是我就即兴满怀激情的当场学着爱尔兰的特色踢踏舞,开心的邀请同学们进行踢踏舞的模仿和创编,并一起欢快活泼的跳起来。课后同学们都一致反映这节音乐课真棒,他们对这样的音乐课愈发感兴趣。我发现,教师即兴教学时自身的激情非常重要。当然,要说明的是激情并不光是蹦蹦跳跳,因为“情”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所以,激情也是要看情况的。当音乐表现为抒情时,他的情感运用是委婉、细腻、优美、可亲的;当音乐表现为活泼、兴奋时,他又是兴高采烈、甚至是活蹦乱跳的;当音乐表现为悲伤时,他将是低沉、痛苦、有时甚至泪汪汪的。总之,为了把握不同的有激而发的情感,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多感受、多投入、多思考。只要能激起情感,只要能感到学生,只要能表现音乐,只要有音乐审美,想做就做,尽情发挥,不必多顾虑。

在即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音乐教师的激而有情是为了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体验音乐艺术作品的内在情感,并能表现自己的感情。教师的激情要自然、流畅协调,尽量避免嘴上说感情,脸上无表情或兴奋时平淡,悲伤时笑眯眯的类似尴尬情况的出现。越是自然、流畅,越是贴近音乐,越是贴近生活,就越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喜爱,只要这样的即兴教学,才能使所有给孩子们的信息都有积极的教益,只要学生能够从教师自然、流畅的表情中获得审美意识,那么无论你是活泼欢快的、优美抒情的还是悲伤的、痛苦的、激昂的,都应该承认其即兴教学时的价值!

2重在随机应变抓住灵活性

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反应迟钝的教师,能进行良好的即兴教学吗?我想回答是否定的。有效的即兴教学应具有一定的敏锐的控制能力,在教学时要收放自如,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挥洒自如。音乐课上的教学实践,首先是音乐情感的体验及思维的训练,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的情感,我们要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从而更高效地将学生引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唱《小小的船》时,我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按照教材要求做了详尽的计划,即引导学生用和谐、优美的声音来学唱歌曲,并体会夜晚那美丽的景色。在实际上课时,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歌曲很感兴趣,歌声也很富有情感,能够和谐、优美。可这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进行二声部合唱呢?于是我当即超出计划,灵活地配上简单的二声部,再次投入到歌曲的教唱中,没想到学生的演唱效果更好了,不但培养了多声部的演唱能力,而且全部学生的学习欲望更高了。

即兴教学的有效运用还必须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地、客观地控制,适时地调整,使即兴教学有序进行。同样灵活多变地进行即兴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使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乐教,使学生乐学。有效的即兴教学,有时甚至是非常简单的素材,却有变幻无穷的教学方法,像个音乐“魔方”,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深度、广度。灵活多变地去进行即兴教学时要注意老师不能贪多求快,教学起点要高,落脚点也不能太低,我们灵活变化的即兴教学,要使学生易消化、高吸收。

3善于创新思维。坚持创造性

音乐课上有效的即兴教学关键成功点往往在于音乐思维的创造性,真正有创新思维的教师都不会进行与别人相同或经常与自己先前相同的教学行为。正是这种创新思维,让音乐课上的即兴教学不断往前发展,音乐的创造性和音乐教师的创新思维而产生的教学行为都必须建立在音乐的认知基础之上,有了认知才能有音乐的思维,而音乐思维的本质就有创造性,音乐教师只要善于创新思维,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比如,在让学生了解节奏时值长短时,我让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开火车”使学生掌握火车慢慢启动时,用时值长的节奏音符来表示;火车快速行驶时,用时值短的节奏音符来表示。接着我抓住节奏变化这一主动脉,及时引导学生去想象开另外的车,如太空车、未来车该用什么样的节奏?并及时表扬、突出重点,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节奏型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训练、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