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时间:2022-05-24 16:1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第1篇

如何利用教科书中的习题资源,提高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水平,为有效教学添砖加瓦?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速用识记类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识记类习题是教科书中最基本的题型,是针对基础知识设置的难度低、答案精准的习题。学生可轻松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作答,利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明确学习成果,增强学习自信,在获得感中强化基础知识。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6页的习题(例1、例2)、下册30页的习题(例3)。

【例1】比较世界三大宗教,填写下表。

【例2】列举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并说说它的意义。

【例3】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重要任务与著作一一对应起来

罗贯中 《西游记》

李时珍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农政全书》

曹雪芹 《本草纲目》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红楼梦》

以上习题分别以填空、列举、连线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概况、大化改新概况、明清文化的繁盛进行了梳理回顾。因为识记类习题的基础性,这类题型可采用抢答等方式快速完成,较好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材料分析题,落实教学重点,提升阅读能力

材料分析题所占的比重较大,它依据课文所体现的知识网络,通过文字、图片、数据表格等多种形式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82页的习题(例4)

【例4】资料1:图4-10胡服俑,图4-11北魏帝后礼佛图。

资料2:改鲜卑姓为汉姓(表格略)

资料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设问:1.资料1中,你发现左图与右图中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吗?

2.鲜卑族服饰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资料3中,北魏皇帝的谥号又说明了什么?

该习题以多形式的材料组合,直观展现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如小M合作探讨来组织学生全面分析材料,体会孝文帝改革在加快北方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作用,同时在合作中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对比能力,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提教学实效。

三、运用论述类习题,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思辨能力

论述型习题是历史与社会命题的基本类型之一,意在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历史事件、人物、观点做出分析说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0页习题(例5)。

【例5】资料1: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自由民约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公民权对留居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资料2:伯利克里发表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设问:1.你怎么理解伯利克里的这段话?

2.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你怎样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运用史料有理有据地评析历史事件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尝试引导学生思考参与雅典国家管理的主要是什么人、雅典公民有哪些权利等问题,得出雅典民主制具有双重性的结论。一方面,学生学会全面评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趋势、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重视综合性习题,还学习以乐趣,提升综合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设置了实践、探究等综合性习题。此类习题相对于前几类习题有更高的能力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意义。受应试教育、课时进度等因素的影响,此类习题在现实课程实践中更容易被忽视,对现有的课程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71页习题(例6)。

【例6】图3-41无未出图的东汉铜奔马,图3-42龟兹古城遗址,图3-43敦煌汉代长城,图3-44楼兰故地。

以上图片斗鱼丝绸之路上的汉代古镇有关,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幅图,与同学们分享其中的历史和地理信息。

题中四幅图出自丝路古镇,笔者的学生是首次听说龟兹、武威,笔者将本习题作为学习小组的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以多媒体方式展示实践成果。在展示交流课中,各小组对图片做了各具特色的介绍。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开拓了眼界,了解了家乡之外的风土人情,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了搜集整理资料、梳理分析信息的本领及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表达、交流能力,收获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增强了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不能放弃对作为基础性课程资源的教科书的利用,充分重视作为教科书有机组成的习题资源;科学解读现有习题,充分发挥各类习题的特点和作用,寻找有利时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有效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第2篇

所谓史料教学,是指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利用教科书中相关的史料以及引进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实施史料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巩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史料的来源和组成: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初中历史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为给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配备了大量史料,分别是导言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取舍,另外还会搜集其他有用的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利用好教科书中的史料知识,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这是史料教学的首选。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充实课堂,也为了给人新鲜感,选用了很多课外的史料,书本中现成的类似的史料却没用,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们选择史料教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营造学生探究历史的氛围(如课本中的导言框)。(2)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诠释课本中的某些观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探究方法(如课本中的楷体字、图片、图表等)。(3)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课本中的自由阅读卡、动脑筋以及活动课的材料等)。所以,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史料的呈现方式和研读方法:用好典型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史料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PPT、视频、音像、图表等。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呈现史料,可以营造相应的历史场景,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前,先播放电影《》中的视频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间呈现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其思维,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不怕远征难》时,通过播放四渡赤水的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使其明白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课堂小结时呈现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总结知识体系的能力。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结束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测试的过程中,史料的呈现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试题表现出来。如我们南通这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图文并茂,选择题中的图片总保持在6幅左右,主观题中的材料阅读部分都是史料,均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史方法和思维方式。

研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读和精读。通读也叫泛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知识、营造历史教学氛围而采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放在课后阅读或在一节历史课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对课文中的楷体字内容大部分也可以使用通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加深其对正文中观点的理解。精读一般运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先由教师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然后教师布置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加以提问和点拨,指出关键的信息,直到学生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为止。这种阅读方法一般用于对教材中重大事件、重要观点的处理,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史料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利用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1.充分了解学情。准确选定史料、了解学情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必备的环节。学情包括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知识经验、能力、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一般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史料应是浅显、易懂、比较感性的内容,晦涩难懂的、不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坚决不用。

2.正确处理好教材史料与课外史料的关系。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首先想到的应是教材中的史料,书本中的史料不足以说明问题时才可以选用一些书本外的史料。

3.所引用的史料还有一个“度”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选择,选用一些能说明问题的典型史料进行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选用史料不宜过多、过难,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第3篇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邓世昌黄海大战

・・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全国性的开始)1937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第4篇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4班的《中国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本着以学生成长促进自我成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常规教学,有备无患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接受程度,并实时的为备教法提供信息参考。我所教的四个班,特征各不相同。结合《中国历史》的学科特点,男生的接受能力和爱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所以我在四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做好了“备学生”的工作,课堂上就会比较轻松。

备教材:就是指教学工作者要对自己所用的教学参考书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彻。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老师的讲解,老师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讲解不透彻,学生就很难接受,并且还会对学科产生厌烦情绪。为了给学生上好丰富的历史课,我积极在网上查找课时资料、观看学习教学视频,在网上下载电子书,尽最大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课堂、丰富学生知识。

备教法:有了教的对象和教的内容还不够,要活跃课堂、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中国历史》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这就要求任课的老师不能过于死板,那样只能把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激情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哪个时候应该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等等,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必要时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2、多听课,勤学习,善反思

学校关心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能力培养,经常组织各学科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重视尖子、鼓励后进,优差结合,整体推进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更好的掌握,也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三、课堂效果与教学成绩

本学期,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中考试,四个班的学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我自己也不断钻研业务,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与来期教学目标: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社会瞬息万变,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追寻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5篇

一、巧妙设问。促使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应特别注意设疑激思,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分析,使他们学习时目的、方向明确,时刻保持积极思维状态。

如七年级历史《秦王扫六合》一课,在讲完秦灭六国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商人,现在统一了,你要去原燕国的蓟(今北京)经商,那么你在沿途会遇到什么麻烦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很快得出答案:各地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不同。这些麻烦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如果你作为统一后的秦朝统治者一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显而易见: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样既讲清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述故事,吸引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我们在教学中应深钻教材。多挖掘一些感人至深、富南哲理的历史小故事,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讲,以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教学。

如学“中国近代史”时,可用开展故事会的形式讲英雄人物的事迹,如的林则徐,年近七旬而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誓死抗日却肚里全是棉絮草根的杨靖宇等。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的风景名胜讲述历史上的故事,如通过引导学生讲述郑州二七纪念塔、碧沙岗公园的来历,让同学们知道“二七”的历史、冯玉祥爱国爱民的事迹等。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这些感人的故事,特别是他们自己身边的历史故事,既能激发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组织竞赛。激发参与,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对那些内容多、难度大的课,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将该节课的重难点及作业中易混易错知识点编成竞赛题。在新课讲完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抢答,争夺冠军。

如在学八年级历史“”这一节时,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目标,重难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用15分钟时间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自学课本内容,进行三轮知识竞答:必答题(基础知识)、抢答题(重难点知识)、质疑题(由学生挖掘、创设问题,在相互质问过程中解决困惑)。最后由教师用2至3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或者是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小结,让他们在回味中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需要指出的是,竞赛的调控者是教师,教师需要把握好竞赛时间、场面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面,最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四、换位教学,鼓励参与。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避免出现“教而不学”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常走下讲台,缩短学生与教师在空间和心灵上的距离,还可以鼓励学生当教师,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有关的内容和资料。

第6篇

本年度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同时进行教材分析,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

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今年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上课进度过慢以致于学生没多少时间复习,这可能跟之前学生搞很多活动冲了一些课影响了教学进度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好复习这个环节。第二:由于经验不足,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第7篇

摘要:数学知识本身就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果教科书在编排体系上存在系统性和逻辑性上的问题,就必然会给实际教学中的教师带来困惑,同时也必然会给教师增加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

关键词:编排体系;知识结构;逻辑性;系统性

我区(7~9年级)数学教材目前采用的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虽然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宗旨,能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教材也力图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满足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但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感觉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1 编排体系上比较散

我认为本套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存在着散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1 对于同一知识点,教材却硬要分成几块,在三年六学期中分几次来学习。例如: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在七年级或八年级就学习了概念,也进行了初步学习,但却要在九年级才学习证明和应用;而在代数方面,把本来很系统的知识又分别安排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来学。如:概率问题、统计知识和黄金分割就是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刚到时却嘎然而止的现象。

1.2 有些章节内容前后相互交叉。如:八年级上册教材《勾股定理》和《实数》两章中“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在内容上前后相互交叉比较严重,学生在没有学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学习《勾股定理》中的与“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有关的知识时,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即便是同一章内容如象《实数》中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不论先学谁都让人感觉有问题。整套教材中还有其他的一些例子,这里就不逐一列出赘述了。这样的编排体系,虽然有提前渗透和初步感知的理念,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但却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困惑。

2 知识结构完整性不好

大家知道,知识结构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本套教材虽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改前比较,教学目标有所降低,但是在知识结构上就显得不够完整,有一些漏洞,构成的面也就像一块到处都是窟窿的布。如八年级上册教材《实数》一章中,与二次根式相关的有些知识只是蜻蜓点水――合并同类项、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等;八年级下册教材《因式分解》一章中的“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等知识以及九年级上册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也都没有安排。像这样的安排,各册教材都有。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每一册教科书就像一块到处都是窟窿的布。但知识结构是不同于鱼网的,知识结构是需要各知识的点和线来填充的,而没有安排的这些知识,往往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了弥补这些没有安排的知识 ,教材就在练习中增加了一些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练习。另外,知识结构完整性不好还表现在:本套教材不注重推理过程,尤其是不注重几何的推理和证明过程,可以说本套教材就没有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推理和证明过程的训练,也就不能有效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考试与教学、评价制度与教学的脱节、教学成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评优晋级的密切联系,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又不得不补充这些相关知识。这样就既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又使教学时间显得非常仓促,学生还不理解,认为老师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3 各年级各学期任务安排不尽合理

凡是了解教育教学特点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每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而教材安排的内容又太重,第二学期时间相对较为宽裕,但教学任务相对较为宽松。八年级两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都太重。这样,教师在第一学期中就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教学,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来思考、探讨,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就成了一句空话。由于八年级两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都太重,这一现象就显得非常突出。对城里学生来说,大多数家庭或者请家教,或者让学生上辅导班,晚上有家教辅导,双休日在辅导班上课;而对农村学生而言,随着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也开始在孩子身上加大了智力投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即便是孩子的学习不太令人满意,他们也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点知识,以备将来之需。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部分家长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忙于挣钱,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中学的家长,这样的表现更为严重一些。目前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他们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或者他们看到或听到周围某某人大学毕业后,还是找不到一份稳定或固定的工作,最终还是找一份临时工作,既不挣钱,还又苦又累。加之社会上本来就存在的“初中毕业生当老板,研究生和大学生是打工仔”的现象,他们就认为请家教或让孩子上辅导班不划算。让这一部分学生请家教或上辅导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每天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学校又没有自习课,而他们在课余时间是很少有人学习的,尤其是晚上和双休日,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家长对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又近乎是文盲。因此,学生要学好数学,困难实在太大。当然,我不是说要学好数学就要请家教或上辅导班,而是说像这样各年级各学期任务安排的不尽合理,必然又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4 与其它科目之间不能紧密联系

我常听到物理科教师说,他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方面的问题,给学生很难讲,因为这些题的解法要用到的计算方法,数学上还没学,他们又不可能把相关的数学知识给学生进行很详细的讲解,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似是而非,这种现象在八年级和九年级上学期表现很突出。本套教材虽然也注意了解决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但是,这种联系,尤其是和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

5 课后练习太少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仅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肯定是不够的。大量的任务还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完成。俗话说,熟能生巧。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动作、行为都是经过反复操作而达到无意行为的。而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补充练习,这样就势必会加重师生的负担,既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本套教材从表面上看,虽然也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这样的编排体系,与传统教材比较,逻辑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差。它虽然有提前渗透和初步感知的理念,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但却既不利于学生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不便。

当然,教材体系和内容的安排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编排,但在编写教材时应当考虑到教学实际,或许能做到既有利于学生的学,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应该是可以的吧!

以上几点,仅是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个人体会,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同见解,共商榷。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2006年5月第四版

第8篇

【关键词】历史剧教学 历史课堂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现状令人堪忧:由于认为历史是副科,所以学生不加以重视,而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在课上划出重点,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只注重结论的灌输而忽视结论的生成,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似懂非懂,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生吞活剥,这样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使得历史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基于以上的状况和要求,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着历史剧教学,以表演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最近的三年教学中开始了历史剧教学的尝试,表演形式归纳为以下两种:

(1) 情景模拟

有些影视作品、小品中的某些片段与所讲的历史知识点联系紧密,能更好的说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就会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时,我认为本课主要讲了十一届山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由此联想到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这个小品恰恰反映了这个主题。于是我安排学生模拟表演了其中的片段“拔羊毛织毛衣”“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住上二层小楼”“出外旅游”,这几个片段正是贫困生活与富裕生活的对比写照。课堂上,两位学生表演得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特别是那位女同学塑造的老太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虽然只是模拟表演,不及小品演员演得专业,但让观看的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和现场感,赢得了在座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效果很好。

(2) 创新演绎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是没有明确记载或者没有记载的。这就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一课时,我们知道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呈现三个特点,即二战后到五六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七八十年代的美元危机,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增长。针对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我搜集了三个材料,安排学生演绎出来,依据材料,又有创新。最能反映美国经济五六十年代特点的便是1969年7月21日17分40秒的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月成功。我让一学生扮演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这位学生自己设计表演在太空中的动作,我又安排另一位学生充满激情的旁白:“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人类却是一次飞跃。”两位学生的精彩演绎博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七十年代的美元危机”这一目的教学中,我搜集到这样一个材料:美元贬值,连要饭的也拒收美元。我将这一材料改变成一个短小的剧目,学生依据情节又丰富了人物的语言,令表演幽默风趣,巧妙反映了美元的身价大跌,在座师生笑成一片。“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无疑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安排了“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短剧,通过学生的创新演绎,我们知道了盖茨的创业历程,感受了世界首富的个人魅力和高尚品格,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三个历史短剧的表演展示二战后美国经济三个阶段的特点,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第9篇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此贯穿整个历史教学之中,因而一堂历史课的成败与否,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只有有了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才能有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互悦。

一、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通常我在上课时,总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去面对,教师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情感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厌恶的老师所教得学科一般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看到你微笑的脸,自然就一种可沟通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学习是开心的事”的感觉,这样他们才不会反感学习。毕竟学习的确是一种枯燥的行为,对于成年人都是如此,更何况14、15岁的少年,他们爱玩爱闹的天性,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不能被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所扼杀。故而,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单一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应负有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的多重责任,所以在上课时,只要能联系得上的奇闻、轶事、传奇,其他影视作品等等,能用得上的,我都用来活跃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时,我会加入较多的希腊的神话故事,以雄奇伟丽的神话故事来说明希腊罗马所创造的文明是如此的瑰丽多姿;或者在讲述埃及的历史时,我也会加入些关于埃及的金字塔的传说,以及一些有关的神秘事件,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让课堂活跃起来,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工作。

二、探究史实,提炼观点

在课堂上,我通常是这样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你可以不看书,但不能不听我的课。当我用各种故事传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时,同时也就把本课的知识点带出来,如在讲述第二次大战时,我先讲述了关于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后再引出为什么会这样做?原因在哪?是因为希特勒幼年对犹太人的憎恨吗?(再补充一个关于此事的小故事)请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总结;再如我在讲第二次爆发的原因时,我插入了一个小故事,是一个外国商人在一次后来中国卖钢琴,唯一卖出的一架还只是被中国富商当成了装饰品。通过形象的叙述,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了解了第一次后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的情况,那是遇到了中国古老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顽强抵抗,从而就可以推导出第二次发生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历史不再仅是过去发生的记录,而一段又一段鲜活的呈现。通过这样的设计,再加上轻松幽默的语言,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自然就记得了很多知识,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在教师的引导及指引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中,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学会了用历史的观点判断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方式用在年级八年级上的历史课堂上最见效,基本上能按照要求听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都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复习,就可取得不错的成绩。八年级下及九年级的教学中,时事和讨论所占比例相对要大些。

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敢于提问题了,敢于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愿意学历史了,会引经据典了,真正做到了学生心灵开放,个性张扬,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确实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

三、尊重史实,紧贴教材

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加入课外的内容,如果是传说、轶事需对学生强调说明。历史课并不是只让学生单纯的听故事,听过就忘,也不是说故事就是历史,故事是要融入课程内容当中,和教材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不是漫无目的谈天说地,也不是无聊的八卦谈资,更不是猎奇!一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讲课过程中要时刻控制自己对补充内容的把握,要收放自如,不可以刹不住车。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否则得不偿失,反而起了副作用。

四、快乐课堂,开心教学

所以我认为,要想成绩提高,学生又不厌学,首要的是让学生感兴趣,对你感兴趣,对本学科感兴趣,你上时以愉快的心情,开朗笑容走进教室,首先给学生一个朋友式的交流空间,再适时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把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就在课堂中掌握,既节省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又可以让学生把时间更好的分配,最重要的是以如此轻松的心情学习后,所得到的成绩又还不俗,这自然就让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了,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喜悦与成功,即“快乐课堂,开心教学”!

第10篇

一、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各版本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出现得比较多的活动类型,主要以开放性热点话题为讨论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一般要经过问题情境设置、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和总结评价这四个步骤。现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讨论活动“说一说开发和保护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例,具体说明应如何开展讨论活动。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讨论主题。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着手,设置具有启发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来创设,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创设,也可以利用古诗词等途径来创设。对于这个讨论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山区自然景观、自然资源、山区的开发利用以及山区的地质灾害等影像资料。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促使学生思考山区的地形特点、其地形特点对开发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若对山区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灾害等等问题。然后,引出要讨论的主题。其次,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控制适当的讨论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会导致课堂教学松懈,影响课堂纪律,时间过短会导致讨论流于形式,教师应依据课堂讨论具体情况来控制好讨论时间。再次,在班级内发表见解。发言可以以个人的名义,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也可以是以小组的名义,选派小组的代表来表达小组成员共同的观点和态度。此时,教师不必马上做出评判,而只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发言结束后,让学生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论,鼓励学生质疑。若出现相互对立的观点,还可进行辩论。通过相互的讨论、评论,甚至是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题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于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进行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中思维活跃或想出好点子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读图、绘图活动

“读图”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设计最多的活动就是读图,主要是读图描述和读图分析。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包括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水系图、资源图、人口图、区域综合图等)、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和遥感图像等等。读图既是为了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训练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也是为了使学生逐步增长阅读、填绘、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在观察地理图像时,会更多地注重图像中的个别细节,而较少注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指导初中学生读图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加强地图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对图像地理意义的认识,克服“杂乱、没有重点”的读图倾向。

三、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的实践性较强,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或者参观访问等方式积累材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调查家乡的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对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调查你的家庭用水情况;上海初中地理新教材六年级第一册中的调查居住地附近的景观10年来的变化;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调查家乡是否有水污染情况,调查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治污的对策等。

调查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野外观察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加工能力,初步的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关心家乡自然、人文环境等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动手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包括实验、演示、制作、观测、测量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其中,实验、演示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体验学习的过程,满足探究的欲望。而制作、观测、测量等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想顺利开展这些活动,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统筹安排,为学生提供好各种条件,根据教学计划灵活地实施这些活动。

对于实验和演示,可以根据实验和演示的复杂性做不同的安排。例如,新世纪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实验“大陆为什么会漂移?”,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准备实验的器材。在课上,让他们根据实验步骤的提示来完成实验。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自己来谈体会。又如,该册的另一实验“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由于活动的时间限制,这个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此外,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海陆的热力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所以,这个活动应该安排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前开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项实验。设计好表格,要求各小组作好实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实验结果。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11篇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历史与社会;轻负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73-02

作业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高效”教学,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面临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题。

但新一轮课程改革来袭,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却仍有这样的困惑,就是究竟怎样的专业才是有效的作业。然而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课容量大而课时少,一般教师都要教几个班。而现有的作业仍存在繁、偏、旧等现象,题型单一,缺乏新意,侧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能力及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学生的作业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抄袭、应付、拖欠、不订正、不做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的设计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轻负高效”的教学观念在行动上进行到底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但历史与社会学科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都不重视。大多数学生都兴趣缺缺,对待作业态度极不端正,不愿做或者敷衍了事。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且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从而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怎样的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素材选择要新颖独到

时代在进步,这就要求素材也要与时俱进,但新素材的选择必须既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备本学科的特色。

例1: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种符号,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因而我国许多古姓都有女字旁,如_____姓姜,教人农耕,尝百草,故号神农氏;______姓姬,发明车船,教人打井等,故号轩辕氏。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宋”为姓,乃成宋姓。想一想,与战国七雄国名有关的古姓有哪些(列举三例)?

(3)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其中“商”姓来源于因战功得到的封地。商鞅因战功而得到封地,这得益于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4)《资治通鉴》一书对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有这样一段记载:“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该记载反应了那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该题以“姓”为核心,吸引学生眼球,并由“姓”引出历史上的一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选材新颖,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探究积极性,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2、题型考察要变化多端

题目设计要避免单一死板,要力求活泼多变。

例2: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告别野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作业。

慢羊羊带领喜羊羊等乘坐飞船开始环球旅行,他们来到神奇的古代亚非地区,一路行来风光迤逦,民风淳朴: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纵贯A国,河流沿岸矗立着许多金字塔;一弯新月形土地上奔腾着两条河流,坐落在河流下游的B国王宫真壮观,宛如一座空中花园;飞船来到南亚大陆上的C国上空,这里是棉花种植的发源地,也是佛教的诞生地;飞船继续沿着北纬30°东行,来到了地处东亚的D国,该国自西向东奔腾着两条河流。

请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请分别说出ABCD四个国家的名称。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四国成就外,请再分别列举两个成就。

(3)C国大地上主要的两条河流名称分别是什么,由此可见ABCD四国在起源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该题借环球旅行之名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探索所到之处的文明成就。

3、设问角度要别出心裁

通常作业设问都是简单的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太单一,缺乏新意,学生也就出现回答倦怠。当然设问始终脱离不了这三个方面。但在提问时可以转换方式,多变角度,这样就会使单调的提问丰富起来,让人有出乎意料之感,却又在情理之中。

例3:八年级上《尼罗河的赠礼》一课时,以往都提这样的设问:“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样的问题就太单调无趣了。但转换角度提问,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一条长河自南向北纵贯国土,这条河正洪水泛滥,可奇怪 是,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兴高采烈……”

问:猜猜看,这是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洪水泛滥,这里的人们反而兴高采烈?

两种提问内容一样,但后者角度巧妙,富有新意,更易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落实基础为保障

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不被学校和学生青睐,但还是有考试要求的,七年级八年级都闭卷考,九年级是开卷考,在学业考试中分值占80分。因此要想在考试中有成绩,就得从基础抓起。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载体,自然也是落实基础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设计适切的作业,巩固落实基础,为提高学习成绩提供保障。通常均以填空、选择、连线等题型来落实基础,但这种形式较传统,且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地抄练或背诵之中,这是纯粹地填鸭式作业。笔者认为此法可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年代尺来归纳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样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及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例4: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时期一课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A C D E

1840年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94年B 1900年1911年 1915年1919年

问:(1)这个年代尺记录了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对应年代尺分别写出A、B、C、D、E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时间。

(2)时期又可以说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抗争史,请找出屈辱史的代表事件。

(3)中国的抗争史也是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救中国的历史,请归纳出他们学习西方的主要主张。

虽然这样的作业也是为落实基础,但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无疑也提供给学生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前后顺序记忆的有益提示,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就会用此法自行画年代尺去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就不会总抱怨说学历史太难了,时间真记不住啊等等。

三、以促进发展为目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现代教学也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理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天赋、爱好、基础、家庭等各方面限制,学生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往我们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搞“一刀切”,这样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又吃不了”的现象。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例5:材料一: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瓜田果树无处不有。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启动近亿资金投向喀什民生领域。

1、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的原因。

2、喀什所在行政区的简称是什么?该行政区最早是什么朝代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该朝代在此设立什么机构以加强管理?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国家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

4、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还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喀什大力支援?从深圳经济特区到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

该题可让学生选做,(2)(4)是必做题,(1)(3)则可以选做。像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符合学生的实际,既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进取心,探究性,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又能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就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虽然认识仍很粗浅,也不全面,但笔者从尝试中发现只要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功动机,变 “厌做”为“乐做”,变“苦学”为“乐学”,逐渐由“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效”。同时又因为这些作业基本上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轻负”。当然,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之路仍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这样才会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

[2]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3]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2008年10月3日出版

第12篇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里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里品质。”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兴趣容易激发,但难以保持稳定和持久。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但更要能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根据课文内容穿插故事。比如七年级的历史课堂,因为时间较宽松,学生的压力较小,更因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本身就充满故事性,教师用此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历史。但高中生因为辩证思维的能力已经有了很高的发展,不满足于获得浅表的知识过程和现象,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的现象的本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将历史哲理、规律寓于讲述之中。

二、设置问题.解决问题

“思源于疑”,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问,才能引发他们思考。比如七年级的一课:有朱元璋手下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问学生,朱元璋会怎么办,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学生对于这种问题非常感兴趣,既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上下结合。左右结合

因为初中生的年龄小,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难免顾此失彼,很多时候老师、家长会叹气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粗心,这种题目明明会的呀,也会出错!”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小知识点他们都会,但放在一个大的情境、背景下,立刻就不知所云了,这是知识的连贯掌握的不好。平时上课时,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打开思路。根据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问题。

如学八年级的1954宪法,学生在掌握其性质的同时,教师可以请他们开动脑筋,再想想我们还学习过什么宪法没有,学生会回答《共同纲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教师继续提问:“这些宪法中性质都相同吗?”这种在上课时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上下时间相结合的是纵向法。还可以用历史事件为线索,把不同国家相似的事件结合这是横向法。在平时就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思路就得到了拓宽,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

四、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有联系的历史现象进行对照,比较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法很多,可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现象(如1929―1933的经济危机,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对比),或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iilgt"运动前后的),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美国内战的南北双方)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联系实际,切实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其次,因材施教,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