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时间:2022-11-22 06:3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概念的界定,明确了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构成要素、特征与实现途径,分析了市场化运作与政府信息服务和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区别,并从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等角度分析了前市场化运作的相关制约因素。

“公共部门远离市场机制,使我们很难评估公共行政运作的效率和价值,如果某个政府机构生产的产品不能在开放市场上自由出售,那么,便难以确定其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渐渐为各国采纳,并成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信息资源是公共利益的反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产,其开发利用涉及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在信息经济时代,依赖政府单方面的信息供给已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公共信息需求,“没有任何信息提供者设计出的现代信息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相反,市场力量和企业家的能力对于了解用户需求、为满足公众需求所采用的各种分配及市场技术以及增值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公共部门所生产的公共信息具有潜在的市场利用前景,同时也是私人企业进行新的增值信息服务的基础。

国外有学者指出,市场环境下信息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信息经济资源进行分配,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市场化运作是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在公共信息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借助市场激励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生产与消费、成本与收益、权利与义务以及行为与结果的统一l4j。就实际运用而言,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资料服务、图书情报服务以及政府与行业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而且还包括了以电子为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信息加工服务及软件服务,如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和数据库产业、以提供信息内容为主体的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等,几乎涵盖信息服务业的每个领域。

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由下列基本要素构成:①私人资本注入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行业,而不再是单一的公共投入。②追求利润、满足部分用户需求成为重要的组织目标。③市场供求状况成为决定组织经营内容、品种、规模的关键。④信息提供内容以有增值空间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再利用为主,如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市场信息的深度开发。⑤服务对象锁定在有信息消费能力的特殊用户群体而不是所有公众。⑥市场定价的收费原则。⑦国家对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范围、秩序、价格等拥有调控权。⑧聚焦政府信息公开,接受政府委托、许可、授权,进行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各类信息组织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形式。

从市场主体资格来看,政府信息机构若将“裁判员” 与“运动员”集于一身,势必会造成市场介入资格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而,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开发建设的主体往往是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信息机构,包括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私人企业以及非营利性部门中参与信息市场竞争的部分组织,但政府信息机构在信息提供中可依法进行一定的成本性收费。

当前,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的广泛普及,有相当多的公共信息服务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完成,各种信息企业若要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竞争策略上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对已经公开的基础性公共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包装或者转售,如法律规范、政策文件的结集出版;二是进行具有市场前景的信息增值开发活动,如欧美国家在地理信息服务业中,“由政府授权,使者对于公共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力,如以一定的折扣从地质调查机构获得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编辑、维护或数字化和分发服务等。并要求者将其服务所得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委托机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源的维护和服务。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服务对于技术的依赖性,在发达国家,网络服务提供商也成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一部分”。在图书情报领域,从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情况看,“采用市场经营手段并不仅仅意味着增加利润,而是要通过市场导向策略,宣传图书馆的服务和产品,提高人们对图书馆服务和产品价值的认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主动的、活跃的组织去获得高水平的顾客满足度”。商业化的数字图书馆和电子期刊数据库已经成为很多大中型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市场手段补充完善现有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正在成为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

当前,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4个层面,一是政府信息机构与非营利性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二是政府信息机构与私人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三是私人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四是国有非营利性部门信息机构与私人信息机构的竞争。不同层面的竞争均围绕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价格、质量、形式等要件展开,重在利用各种可供利用的有效资源来提高管理的效率。

国外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开发公共信息或政府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私营部门通过公共信息市场交易牟取利润;二是政府为了获取额外的财政资源而面向公众提供公共信息,以免费或收取边际成本的方式公开他们所拥有的公共信息,企业则借此通过信息形式和内容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增值活动,然后再由政府以市场价格出售这些信息产品]。与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提供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相比较,市场的最大特征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包括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具体内容见表1、表2。

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并不是要把现有的信息机构全部企业化,把所有公共信息资源不分性质类型全部投向市场,而是指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承认市场因素的作用,积极探讨和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供给过程,恰当地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配置公共信息资源,实现国家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投入来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信息服务。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类型与途径

1)可进行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公共信息资源类型。在欧洲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的资金投入比重中,占首位的是地理信息,包括制图、土地登记、气象服务、环境数据以及水文标识信息等,占第二位的文化信息,如图书馆、博物馆拥有的信息,以后依次是统计信息、企业信息、专利与知识产权信息、法律信息、旅游信息以及官方文件和出版物等]。但不同类型的公共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也各不相同,地理信息、经济与社会类统计数据以及市场服务类信息的市场价值远高于文化信息。同时,不同类型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形式也各有区别,具体内容见表3。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途径。气象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甩睛况具有一定代表性,从西方国家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美国式——公私分明型。美国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1953年,产业部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天气是全国人民的事”的报告,建议发展私营气象服务。1977年,天气局设立了“产业气象特别助理”,专门负责处理天气局和私营气象部门的联系,1991年,天气局又进一步明确了在气象信息服务中政府一私营气象服务的伙伴关系与各自职责。

与美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相一致,政府气象部门与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之间组织边界清晰,基本气象信息服务如公众气象服务等由政府气象部门和部分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承担,而面向特定行业、特定人群的针对性气象服务则由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完成,但政府气象部门必须公开原始气象数据资料。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则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公司化运作,广泛涉猎航空航天、远洋运输、能源交通、国防、商业、农业、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气象服务。

第二种模式,英国式——公私竞争型。英国政府气象局不仅仅是单纯的国家气象管理部门,而兼具了气象产品开发与提供职能,直接参与气象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在面向社会提供免费的公众气象服务基础上,与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一同积极开展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并设有专门的商业产业部,全面负责气象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生产及服务供给等业务。目前,在英国整个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中,现已形成了稳定的二元格局,即气象局的商业气象服务占70%,私营气象公司占30%。

从1996年4月1日开始,政府不再给气象局直接拨款,而是通过气象服务收费实现经费自收自支。其主要经费渠道有两个:一是由信息服务、气象咨询、气象软件、业务网络等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收入构成,占总收入的15%;二是面向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气象服务收费,也称贸易基金(tradingfund)。英国政府规定,政府部门和单位必须使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而不能自行使用私营公司的产品,同时,这些部门所支付的费用除直接服务成本外,还包含一定的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费和维持费。新西兰通过将政府气象部门改组成气象服务公司,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与相关行业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形成稳定的气象服务关系,即按照国有企业的运营模式,成立董事会,实行完全市场化运营并上缴利润。

从实际作用与效果看,美国公私分明型市场化开发利用模式收效明显,政府部门通过国家财政资助公共信息的收集、生产,并向社会公开,鼓励了非营利性信息机构和私人信息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类型,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只是难以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欧洲国家政府部门直接介入公共信息资源商业性再利用的做法遭遇了来自公众、私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自身的批评,很多学者提出其实质是公共财政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真正节省资金。荷兰内政部的一项委托研究表明,“当公共数据以边际成本价格出售时,产权效益最大。所谓边际成本是所有与公共信息传播有关的成本,包括出售、促销成本、人力以及信息技术成本等”。尽管空间地理信息的市场开发利用前景最为看好,但荷兰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的一项凋查结果再次说明,“降低市场上地理数据价格的60%会导致每年数据流通量4o%的增长,外加大约800人的就业增长。那些以较少价格获取公共信息的公司还会将节省的投资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进而扩大潜在市场范围和份额”。同时,美国一项对欧洲环境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的研究表明:那些将知识产权运用到政府数据的国家,限制了政府收集数据的利用范围,并在科学研究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上形成障碍。

3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英国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公共信息的市场交易需要有关信息获取和市场化运作的清晰而明确的政策界定,需要有信息管理的国家标准,需要有基于信息资产价值认识的组织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市场商和商业伙伴之间关系的有效管理”。在现实层面,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市场交易的特殊商品,除一般商品市场管理的共性问题如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外,还面临着透明和公平竞争等市场化运作基础条件因素的限制。

1)公共信息商品属性的认识问题。一方面,人们习惯了公共信息尤其是政府信息的免费提供,且一直认为纳税人已经通过税收的方式支付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费用,缺少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氛围,对市场化模式持有怀疑态度,并由此导致信息消费的不足。如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是自行调研和依靠社会关系网络,购买信息的比例只占其信息总来源的8.4%¨;另一方面,则是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过度,将公益性信息服务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相混同,如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上设置种种限制,通过排他性权力设定将公共信息资源转化为特定部门资源,尽可能压缩公益空问,损害公众利益。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制度设计。“公共部门往往是某一类信息生产的唯一部门,因而具有相关信息的自然垄断特征。这会导致高费用、对某一机构的排他性特定许可或者非常有限的市场竞争者”,但对具体的公共机构而言则会有短期利益,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稳定收入。因而,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即健全的可操作性的法规制度是保证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信息公开、版权利用、隐私保护、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定价、服务标准等。

英国为方便公共信息资源增值开发者,还建立了专门的指导网页(http://www.inforoute.hmso.goc.uk/inforoute/),通过简单友好的网络界面详细列出政府信息再利用许可办理条件、哪些信息可以再利用以及具体办理程序等相关信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私人信息企业抱怨政府的政策不清晰不透明、申报及审批过程及程序过于繁琐,缺少具体的指导和标识,让人无所适从。

3)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市场主体的成熟程度不仅决定了其在信息市场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盈利情况,而且也决定了其在信息市场竞争的方法手段。独立而规范的信息企业会凭借其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优势按照市场规则行事,而发育不成熟的信息企业则倾向于以非市场手段盈利,如凭借与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系获得信息经营特许、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的内部交易赢得超额回报等。由于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信息机构往往是政府下属的公共事业性信息组织或者国有信息企业,其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对于规范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管理至关重要。

第3篇

关键词:防雷工作;行政审批工作;努力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1 做好防雷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性

1.1 防雷审批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行政审批工作之一

气象部门应该认真遵守其相关的法律,要保证审批工作与审批工作的程序的合法性。在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后,对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标准要求更高。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部门应该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仔细考虑该如何能够更好的履行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如何规范审批的程序。在办理审批的程序时有3个步骤:

1.1.1在办理前应该对需要申请行政审批的防雷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鉴定。

1.1.2应该由专门的防雷部门的人员持申请资料到气象窗口提出申请,而且如果窗口人员在当场审查递交的相关资料时,不符合就会退回申报资料,《防雷审核资料补正通知》,如果符合申报条件才会给予受理并《防雷审核受理回执》。

1.1.3如果有图纸审核必须由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审核人员根据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

1.2 要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行政便民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应该采取措施来深化行政服务工作,这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也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防雷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都要深刻认识到做好防雷行政审批的重要性,切实的增强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使命责任感。防雷行政审批工作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气象部门的重要载体,如果想深入的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必须要近一步的明确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性,行政审批服务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平台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健全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有助于加快审批的节奏,还能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

2 如何办好防雷行政的审批服务工作

2.1 建立优秀的防雷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队伍

应该建立优秀的防雷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队伍,再有规范的防雷政策之后,还得培养优秀的防雷行政审批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去贯彻执行。强化自身的监管职责,树立管理上的权威,增强管理的效力,促进防雷工作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独立的防雷行政管理队伍,选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入驻地方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负责相关的防雷行政的管理等等具体的工作[1]。因为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而且需要管理的对象时间错综复杂,繁琐,而且还事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等等问题,所以对从事防雷行政审批服务的工作人员具有非常熟练的专业知识,并且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的要求熟练程度也很高,还有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擅长与人沟通,可以提供微笑服务。在防雷行政工作的审批中,不断完善设计审核制度,规范审批的程序,是现如今防雷事业的发展的需要,也是可以保证气象部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严格挑选在窗口的工作人员

如果要规范窗口的服务质量,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应该做到实行两集中和两到位,在窗口的整个审批流程中,要做到一站式的审批。

2.2.2服务人员要主动提供服务,办事要灵活,对于要审批的项目应该尽量尽快一次审批完。

2.2.3要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有顺序的审批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独立的负责人,严格挑选在窗口的工作人员,不能有疏忽。

2.2.4要加强窗口业务人员的考核,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窗口专业人员的考核,要严格要求窗口的纪律,提高服务质量,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与人民群众发生争执,及时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2.2.5提高对防雷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重视性,这个窗口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的桥梁,也是协调每个部门的的重要纽带,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效率是赢得客户的关键,由此可见窗口的业务受理职责的重要性。

2.3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与防雷技术服务的区别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与防雷技术服务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防雷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性质完全不同。随着防雷及相关的法律的日益完善,还有随着防雷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防雷行政审批作为法律要求气象部门的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不能与防雷技术服务严格分离[2]。

2.4 完善防雷行政审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对于在防雷行政审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做到精雕细琢,不能马虎,及时地公布相关的审批信息,增强对外开展的宣传效果。防雷技术人员要及时的深入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比如建筑工地要像施工者讲解一些相关的防雷的知识,还可以利用相关的部门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或者是举办技术知识培训,这都有助于相关的行业人员更深层次的了解审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可行的措施,实行定期的业务交流制度管理,让工作人员们及时进行工作中的交流,及时共享新鲜信息,各自取长补短,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3 结语

雷电灾害的防御是政府所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防雷工作作为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基本保障工作,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对公共安全气象的理念的时间,是构件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制度的改革的深入,建立健全的防雷行政审批的服务机构并规范地运行,优化审批工作的程序,使审批制度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增强,建立规范的法律程序,不仅是体现气象部门的防雷方面的管理能力,也是促进防雷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克.防雷装置技术性审查的内容及审查流程规范化的思考.2007年湖北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公共危机危机信息危机信息传播

1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契机

1.1危机信息需要整合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使得当今世界处于各种危机的风口浪尖。伴随着危机产生了大量的危机信息,如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造成的损失等。公众由于自身的应激反应,对事件相关的信息将产生较强的获取动力。而正因为如此,当危机发生时,政府、组织和个体都可能是危机信息的传播者,有关危机的各种信息肯定是“满天飞”,使得信息的“版本”多得让处在危机焦虑之中的人们无所适从,即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而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公益性信息传播机构,如果能够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公共危机信息进行筛选与处理、有效组合与传播,必将给图书馆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1.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为其奠定了法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为图书馆发挥信息传播功能开辟了新纪元。该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特别是该条例第3章“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中的第l6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该条例第2章“公开的范围”中的第l0条第l款规定,公开的范围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这些规定赋予了图书馆传播政府信息的法定职责,也使图书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师出有名”,并巩固了图书馆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级图书馆的实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并逐步形成专业化队伍,能够快速、有效地提炼信息,充分、全面地为用户服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地位已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可凭借自身的信用优势和服务优势,对公共危机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地整合,从而积极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功能。这将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2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意义

2.1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经济学所预言的“非稳定状态”频发的“关键阶段”,进入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暴露的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全民防灾意识教育相当缺乏、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科学的灾害评估体系缺乏、法制不够完善等。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显现了我国危机信息传播功能严重滞后,如2003年“非典”疫情的形成与前期的扩散就与我国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滞后有直接的联系。确实,过去由于GDP政绩导向作用,部分官员报喜不报忧,同时没有全国性的法规条例明确规定政府是否公开信息、公开哪些信息、如何公开信息,对行政机关公布信息的义务没有形成共识,因此一些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危机信息公开更是讳莫如深。随着近年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我国政府建设开始向服务型政府方向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是在此背景下出台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应对和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唯一主体是政府,社会群体和其它组织不必承担什么责任。实际上,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和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公民都是利益的关联者。要想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更何况公共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属性,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尽到自身的职责,而《条例》的颁布,更使图书馆危机信息传播职能责无旁贷。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图书馆界开始关注图书馆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同时在实践领域也有部分图书馆迈开了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身力量。

2.2保障公众危机信息的知情权

信息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公众知情权,尤其是在威胁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共危机中,保障社会和公众的危机信息知情权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在这个问题上,公民是主,政府是客,不是政府主观上愿不愿意促进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而是客观上必须这么做,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危机管理说到底,仍是信息管理。对公共危机信息的管理,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图书馆的责任。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图书馆主动承担起危机信息的传播任务,不仅是图书馆向政府负责,也是图书馆对大众负责的表现。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机构,图书馆没有任何私利可图,相较于那些营利性的机构,它可以客观、准确、迅速地将危机信息传递给它所服务的全体社会公众。

2007年8月2日9时许,河南郑州暴雨如注,市区瞬间成了泽国。然而,大部分市民却没有接到暴雨预警。暴雨导致至少2人死亡,6人受伤,市区1小时内损失上百万。气象部门在暴雨前了预警信息,但这一信息却没有使绝大多数市民知晓,这是因为出于营利考虑,气象部门下属的商业性机构——华云公司控制了该信息手机传播,只是向交了气象服务费用的用户提供了手机短信,结果使暴雨到来之际大多数人没有准备,以至造成了巨大的灾害。而作为公益性机构的图书馆在进行此类危机信息传播时,应该会更多考虑社会效益。

2.3社区信息服务的延伸

按照民政部的定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住宅商品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成为“社区”的人,社区成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每个公共图书馆的周围都有一个或几个社区。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公共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与他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危机信息。公共危机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造成一定危害,将威胁到公共卫生、社会治安、交通、供水、供电和通讯网络等设施和系统,会给社区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恐慌。所以,社区居民在危机发生时刻急切想得到有关危机的一切信息。如果图书馆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当人们对信息有所需求时,首先想到图书馆,并把图书馆作为信息来源的中心,图书馆就必须把社区居民的需求与自身的服务紧密地联系起来。图书馆应深入社区,了解需求,加强宣传,整合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危机信息,通过危机事前举办危机信息传播进社区活动,事中与居委会联合举办专家讲座,事后发放各种温馨提示卡片,逐渐使自身成为社区居民的第二起居所、信息集散中心。所以,图书馆参与危机信息传播是社区信息服务延伸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2.4弘扬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的图书馆精神

200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弱势群体”随之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关键词”。其实,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危机来临之时,他们“抵抗力”更差,更需要帮助。因此,图书馆目光向下,关注底层弱势群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图书馆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因此,要进一步弘扬图书馆精神,倡导图书馆走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把弱势群体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对象之一。例如,首都图书馆借阅一律免费,提出乞丐也能到馆看书,还办了民工图书馆,派车将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接到馆里参加活动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图书馆资源匮乏的问题,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兴办流动图书馆,已建18个,以后还会增加。广西柳州市图书馆免费为残疾人办理借书证,开展送书上门的服务;在馆内建筑上设计残疾人通道,开通盲人阅览室,配置自动朗读机、盲用电脑触读机、字体放大器等,并积极开发残疾人服务的应用软件,加强馆际资源共享和合作,如制作残疾人图书联合目录等。这些事例,都充分表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弱势群体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第5篇

关键词:基层治理;民间组织;村民自治

一、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分析

(一)发展潜力有限,资源储备不足

第一,资金严重匮乏。这是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普遍现状,民间组织的发展一直深受资金不足问题的困扰。尽管各乡镇和村每年都把民间组织的投入纳入年度支出计划,保障活动场所和经费的投入,但仍显不足。首先,民间组织的日常运行缺少资金的支持。组织内部的人员配置和构成都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保障正常工资的发放。其次,民间组织的系列活动缺少资金的带动。民间组织积极组织各项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生活,但是缺少资金的带动,器材和社会供应不足、质量不高,往往使得活动的连续性逐渐淡化,难以长久维持。再次,民间组织的后续发展缺少资金的推进。随着组织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在未来发展中更加需要强调创新和可持续性,因此组织将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资源的获取和思想的更新,缺少资金的推进将难以持续进行。

第二,人员流失危机。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基础设施落后的基层地区已经难以紧随社会进步的速度。因此更多的乡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农村精英人才大量流失,留守村内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民间组织发展的人才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民间组织的长远发展。现有的组织成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逐渐退化,也无法有效获取资源,最终会影响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难以获得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二)内部制度乏善,运行缺乏规范

首先,我国现行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主要有1998年新修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同时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9年颁布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和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此外,民政部还有社会团体管理规章50余个,而地方民间组织管理法规的数量更多。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后民间组织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法制环境。但是民间组织缺少对这些法律条文的普及了解,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认识不清,难以将自己业已形成的经验与外界很好地融合。

其次,民间组织内部有着固定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仅仅站在宏观的角度,用宽泛的视角看待农村的问题,显得不切实际。特别在处理一些应急事务的过程中,更是缺少实际价值和意义。另外,民间组织成员构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制度上也有着较为明确的组织分工。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容易出现负责人独当一面的窘境,究其原因,还是固有体制下分工不清,每个人虽有满腔热情,却因种种桎梏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样的体制内,难以形成“包容性”的工作状态,更多的则是对某一既定政策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对于民间组织内部的奖惩设置,也缺乏合理的制度保证。对有突出工作表现和成绩的会员,该如何表彰和奖励;对于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者对工作不用心、不作为的会员该如何惩戒,这些都是组织未来发展中需要完善的体制内的工作。

(三)公信力显不足,独立程度较低

第一,公信力不足。公信力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对于民间组织来说尤为如此,甚至关系生死存亡。较高的公信力能够给民间组织带来高信誉和高评价,往往能够更好获取社会资源,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现今有些农村民间组织由于各种因素难以在村民中形成有效的公信力,主要表现为:民间组织内部机制不完善,运行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民间组织的行为取向背离宗旨,以营利为目的,忽视了公众的利益需求;民间组织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组织者和管理者利用监管漏洞为所欲为,甚至伤害村民的合法利益等。民间组织发展的公信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民间组织的声誉,难以获得广泛认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第二,独立程度低。由于民间组织发展实力有限,因此在行为方式上容易受到基层政府和村两委的束缚,无法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独立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民间组织职权界限不清,过多受到了行政化趋向的影响。“组织超权行事”虽能提高村委会的行政效率,但容易使得政府将职责转移给民间组织,使政府规避责任和冲突,弱化政府权威,产生不作为风气。这样,民间组织的公信力就会削弱,影响农村民间组织发展和对乡村治理的参与。

(四)政府职能滞后,扶持力度不足

农村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政府应该转变观念,把那些更适合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交给民间组织,政府要与民间组织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越位、错位和缺位的情况仍较为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农村民间组织实现复合型治理的意义,制约了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

另外,政府对农村民间组织的扶持还很欠缺,特别是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特别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但是从现实来看,基层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却非常有限,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场地提供、服务购买等各方面都极为欠缺,影响了民间组织的行为效率和积极性。

二、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动员各方力量获取资源

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能力提高,离不开政府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经费方面,政府要在政府采购、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进行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开展合法的服务和经营,提高其服务性、营业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资金投入上,应该对民间组织全年的财政报告进行汇编,形成下一年度的合理财政预算。另外,以政府为主导,采购、配置协会在农村发展中的各项设备,形成行政化的结算模式,保证民间组织每一笔钱用到实处,保证每一笔用到实处的钱都能由政府主导分配。

除此之外,还应形成完善的民间捐赠体系。政府需要通过对社会中的爱心人士进行感召,特别是对村内成功的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和企业进行鼓励,让他们通过自愿的形式进行捐赠,所有捐赠的人和企业将在村内树立“功德碑”来赞颂他们的行为。同时,这也是当代的有识之士“反哺”家乡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民间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应逐步改革和完善有关人事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缺乏的困境。加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另外,出台加快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意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民间组织不断扩大组织规模,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发展能力。

(二)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民间组织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协调,动员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因此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自己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全面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组织服务体系。

健全议事制度,使会员和民众真正参与到村子的建设中来,发挥众人的创造力,强化众人的执行力;健全决策制度,使所有决策的产生拥有民主的依托,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健全财务制度,使各项资金的流转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健全奖惩制度,使会员的行为都能曝露在阳光下,让会员真正产生孰轻孰重的认知,让民众真正监督起组织的行为和工作。

另外,农村民间组织自身要积极开展教育和培训,通过宣传政策、法律法规,提高成员尤其是管理者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还要增强民间组织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扩展服务覆盖范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力,从而获得公众认可和支持。

(三)提升组织公信力和独立性

农村民间组织要完善内部治理,规范自身运作,提高公信力。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参与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同时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监督制度,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组织成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惩戒,并着力推进信息公开,让村民全方位了解事件的进展。同时政府还要改变过去重准入限制轻动态管理的做法,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动态管理和评估,提高其社会公信力,确保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另外,农村民间组织要将保持自身独立性作为重要原则。一方面,民间组织在自身运行中,要多依靠自身,少依赖政府,通过村民的积极参与壮大自身力量。另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责,避免与民间组织职权交叉,相互形成独立的工作路径。只有这样,民间组织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也才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更好的承接。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现今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期,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同时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社会化,依靠市场尤其是民间组织的第三部门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民间组织可以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很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基层政府对农村民间组织的扶持。基层政府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民间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积极意义,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将那些社会自治事务和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领域交给民间组织,为组织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

基础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共同推进乡村治理新气象。因此,政府首先要积极宣传农民民间组织的正功能,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能够加深对民间组织的了解和认识,另外还要村民的合作意识、公民意识,为民间组织在农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同时,政府要加大资金、政策、人力资源的扶持力度,从民间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入手,为民间组织的良性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此民间组织才能以最饱满的状态为村民提供更好地服务。(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颖.论现行体制下我国村民自治的“进”与“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8)

[2] 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

[3] 过军,卢福营.村民自治:社会主义自治的制度创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 陈冕.农村民间组织与乡村治理变革——以四川省仪陇县燎原村为例[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6篇

论文内容摘要: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维系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文章主要探讨了运用自然生态保护与公共艺术这两种手段进行的园林化城市建设,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所要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在一起,将成为缓和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它可以让人很容易说出与这一环境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和想象。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52092)

参考文献

[1]李佂.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第7篇

论文摘要:在介绍突发事件分类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传送时间、预警区域、预警对象、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分析预警系统应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相关模块的功能。

1引言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根据中国年鉴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共造成232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48992.5千公顷,倒塌房屋146.7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为了最大可能地避免发生灾难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方式进行研究。由于手机具有普及面广、便携性强、可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个人等优势。所以本文提出建立基于移动通信的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帮助人们预防灾难、减轻灾害。

2突发事件分类与特征

2.1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分类分级的目的是为制定应对的方案和资源的需求提供依据。

2.2特征

不同的突发事件由于可预见性、可控制性、扩散速度、影响范围、损失程度、持续时间等诸多要素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突发性。人们难以准确的把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爆发的程度。

危害的严重性。这种损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

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

处置的紧迫性。突发事件发生需紧急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将造成重大损失。

3系统应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系统预期的功能,预警系统应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3.1传送时间短。传送时间是指从系统发送预警信息开始到被成功传送至终端的时间。这就要求预警信息的信息量要小。另外由于预警系统是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所以在系统传送的过程中,应该以比其他信息具有更高的优先权,优先使用信道,进行预警信息的发送。传送时间的长短决定该系统的成功与否。通过有效的方式及时地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失。日本的预警系统在2008年6月14日7级地震中,提前10秒在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的地震预报。距离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地震摇晃发生之前十多秒就得到了地震预报,距离越远,效果越明显,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而汶川地震,我国距离震中较远的地方,甚至千公里以外的沿海地区感受到震感时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3.2预警系统应能根据突发事件覆盖的区域,进行有选择的通知。不能将信息发送给所有的人,也不能让处于危险区域的人们接收不到信息。不加选择的进行预警信息的发送,可能会造成其他区域人们的恐慌,而且占用有限的通信资源、延长数据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信道拥堵导致预警信息发送失败。这就失去了预警的作用。

3.3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当前由于虚假和垃圾信息较多,为加强信息的可信性,预警系统应能阻止虚假的预警通知、保护预警通知的完整性。手机用户对接收到的预警信息可以鉴别信息的来源。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可设立突发事件预警的特服号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紧急事件特服号码,如美国的911、英国的999、我国的110等。在预警系统中使用一个易记的、权威的号码,一有突发事件政府通过特服号码预警信息。

3.4实现多部门联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预警系统在多个部门之间应该是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在发送预警信息的同时应该能实现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共同解决突发事件。

3.5支持多种协议。主要协议有中国移动的CMPP、中国联通的SGIP、中国电信的SMGP、中国网通的CNGP、国际通用协议SMPP。至少能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短消息协议。

4短信预警系统结构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性、应对紧迫性等特征,如地震和海啸从出现至到达只需几秒或至多几分钟。所以要求预警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送给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用户。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是指,当某主管部门发现有需要该部门及时的灾害预警信息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主动将预警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给涉及区域内的用户。根据通知的目的和紧急性,预警通知分为首要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种。首要信息用于快速向用户通告即将发生的事件,例如即将发生地震,所以要求有很高的时效性。辅助信息是首要信息的附加信息,是一些具有指导或指引性的语句,指导人们在危险状态该怎么做或到哪里获得帮助等。

短信预警系统由信息收集系统、预警中心、通信传输系统、接收终端四部分组成。

4.1信息收集系统

预警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专门专业的网络管理系统也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预警信息的汇报。例如,通过地震台网可以向预警中心上报地震信息、通过气象台网可以将暴雨、冰雹、龙卷等恶劣天气涉及的区域及发生的时间传递给预警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人员也可将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给预警中心。

4.2预警中心

预警中心由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及信息处理及发送模块组成。

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将从信息收集系统接收的预警信息进行信息整理、加工,使之适合作为可发送的预警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中。虽然一条手机短信的最大长度有70个汉字,但作为预警短信要求短而精。特别是首要信息,要用尽可能少的字清楚的表达预警信息,不能让用户看后产生异议。

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储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的信息。为了便于短信信息和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建立若干个有关联的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表、待发信息表、发送成功信息表、发送失败信息表等。

信息管理和发送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对信息发送前的进一步确认并确定预警信息的优先级别、类别。信息发送模块使用申请的特服号码实现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功能。具体应包括发送对象选择,应能识别并确认在灾害发生区域的所有的手机用户。实现这部分功能应与通信系统中原地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的信息建立连接,以获取当前区域的手机用户信息。

4.3通信系统

通信传输系统采用移动通信的SMS短信平台。预警系统应跨接多种网关(CMPP、SGIP、SMGP、CNGP、SMPP),以符合不同短信平台接口协议,满足不同运营商的接口要求,保证用户系统在连接不同网关时的稳定性。实现从预警系统到运营商短信平台的互连互通。在接口中应能识别预警信息,以使预警信息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优先在信道中传输。

4.4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具有基本移动通信服务的手机。其负责接收从预警中心经通信系统发送来的预警信息。

5结束语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而且该比例仍在快速增加。其中,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浙江五省(市)的电话普及率都超过了100部/百人,其中北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由此看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既及时又可达到较高的覆盖面,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芳.移动通信网的公共预警系统研究[J].北京:通信技术,2008(11):211-213.

[2]马科.陈和平等.基于移动平台的火灾短信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5):2387-2389.

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教育创新顶层设计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

1.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级和扩招等措施的推动,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制度和机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进行建设和监控,确保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主旨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已日益彰显。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该校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则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则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没有动手或很少动手做过实验或参与实践,基本上是“出了学校门,再进学校门”、在书桌上面度过的。

1.2新入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受中国教育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新时期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各有关方面的足够关注。

1.3校内实践环节多具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中国大学的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是成熟的实践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加之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学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长期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4校外实践环节效率普遍比较低下。大学校外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身即出于校内实践长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实践环节能充分而完整地实施,就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而且学生就业压力大,实践教学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践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培养目标。

1.5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成本高。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与完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长期以来由于各大学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开支不断增大,造成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理想甚至难联系,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保障与提升。

1.6未能构建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原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设置,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或重复,加之实践教学安排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1.7实践教学基地难以保证。一是一些实践教学接受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教学使其商业或技术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与接受单位所要求的时间较长形成矛盾;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接受单位产生无形压力。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快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各高等院校需要认真面对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门研究项目,资助必要的研究经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2.农林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

2.1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

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与实践的着眼点是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

2.2.1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大模块(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十大环节(军事训练、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且成龙配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又涵盖了从课程到专业进而开展综合实践的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课程教学实习,形成生物学综合实习。

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以及适应现代化工程制造、研发为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

③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3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搭建满足各层次各类专业需求的“三类”实践教学平台。

“三类”实践教学平台是,以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生产实践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学校在选址上充分利用杨凌“三级”环境优势,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类实践教学区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水地农业实验站,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随着学校多学科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该校近年来又根据不同学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农科专业”、“以现代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工科专业”以及“以社会科学定位观测加强经管文法等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内、联系区域、拓宽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2.3.1立足校内、以满足学生基础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整合各类实验室,建立了语言、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工电子、测绘、微生物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②在校内新建或改建农业与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林学与园林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园、博览园、社会科学定位观测站等,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教学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2联系区域,以满足专业实践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充分学利用学校位于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就近进入工厂、企业了解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等全过程。目前在本区域内共建立了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如该校机电学院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工工业设计研究所”,该校动科学院与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了动物科学与医学实践基地,该校园艺学院与鼎天济农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新绿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2.3.3拓宽校外,以满足综合生产实践为目标,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学校所在地杨凌区以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个。该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训练真正落到了实处。

2.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过程监控”,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农林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步效果

3.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3.1.1按照办学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改革。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学分的对应关系,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由原来的18∶1调整到32∶1,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课程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综合性实践不得低于20%。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1周记1学分。实验学时达到80%的课程,按照实验技能课程对待。并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应占开设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04级本科生试点、2005级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够创新与技能8学分方可毕业。

3.1.2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3.1.2.1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整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独立设置了课程模块,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2.2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合理匹配。基础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以课程实验为主,重点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主要在1-2年级完成。专业实践层次主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技能训练,强化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在2-3年级完成。综合生产实践层次主要结合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级完成。

3.1.2.3通过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十大环节作为培养方案的大类课程之一,从而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实处。

3.1.3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综合化教学实习。将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期与暑假定为“实践教学周”,各专业一至三年级在实践教学周至少安排1-4周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周数不得少于10周。

3.2创新“模块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

3.2.1课程实验模块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及目标,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对基础科学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验证性和事实说明性实践,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理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重点对基础科学、专业技术科学各类课程中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安排综合性实验。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农学类、动物科学类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开设了植物生产学和动物生产学综合实验,同时将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专业的专业生产课程教学实验整合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方案、过程、结果分析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类专业积极开展了设计创新性实验。

3.2.2教学实习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以更新实习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3.2.2.1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

增设综合性强的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校将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以及动物学野外教学实习进行总体调整,实习内容由单纯的植物学课程实习改为以植物学实习为主,包括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实习。这样既丰富了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综合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这一改革从2005年起步试行,2006年全面实施。2008年,该校共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植保、制药工程、园艺、设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资环、草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园林共17个专业56个班级1661人进行了这一生物学综合实习。通过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很好。

3.2.2.2全面开展“工程训练”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意识。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以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为主和以培养非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训练实习,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根据专业学科不同,该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并纳入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将工程训练分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个层次,其中甲层次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制造、研发能力为主;乙层次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为主;丙层次主要面向非工科专业进行认知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主。

第9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和《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0)》(下称《气象科技规划》),规范和加强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以下简称“气象行业专项”)的管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19号)(下称《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行业专项主要支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围绕《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支撑“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的应急性、培育性和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

(一)气象行业应用基础研究;

(二)重大气象技术前期预研究;

(三)气象实用技术研究开发;

(四)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五)气象监测、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

第三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气象行业专项支持的项目要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直接为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科技支持。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气象行业科研的特点、重点和急需,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专项经费使用要避免分散,专项下只设项目层次,项目不分解。

(二)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要加强气象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

(四)严格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根据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类型特点,一般采取择优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为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系统外单位承担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财政资金需占专项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中国气象局确定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中国气象局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气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专家成立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不得担任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家组协助工作。

委员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气象部门系统以外的人员占40%及以上,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气象局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七条设委员会办公室,挂靠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为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办理委员会交办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二)负责委员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征集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建议库;

(四)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建立并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五)审核委员会提交的项目建议;

(六)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协作攻关,提出项目年度预算安排建议方案;

(七)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

(八)协调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监督检查、财务审计、项目验收和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成果管理。

第九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二)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承担单位建议;

(三)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

(四)受中国气象局委托,参与气象行业专项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按照签定的项目任务书内容具体实施项目,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自筹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三)接受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及时报告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四)在项目实施前与各参与单位签定协议,明确对项目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权属;

(五)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并对项目形成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报告、论文、数据、评价报告等)进行归档,推动项目成果应用、转化及推广。

第三章项目申报及其预算审批

第十一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紧密围绕气象工作的重点及气象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五年规划期第一年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报送科技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委员会依据气象科技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需求,提出科研开发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议。

第十三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委员会建议,结合《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结合气象业务和服务发展需求,公开征集项目建议,形成气象行业专项备选项目建议库。

第十四条委员会对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的备选项目建议库进行评议,并根据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第十五条中国气象局对委员会提出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于每年的4月底前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十六条中国气象局根据科技部的反馈意见,委托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并由委员会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报中国气象局。

第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根据委员会提出的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第十八条中国气象局组织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评审评估结果,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预算安排建议,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后于每年7月底前一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项目总预算,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总预算,并纳入全国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二十一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批复的项目总预算及年度预算,在部门预算“一上”时报送项目年度预算。

第二十二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年度经费预算安排项目承担单位年度经费预算。

第二十三条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预算安排鼓励实行“项目先启动、依据成果后补助”的方式。

第四章项目申请有关要求

第二十五条专项申请者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5岁,院士不超过65岁,应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2)每人作为专项项目负责人只能承担一项,并最多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再参加一项项目。每人作为参加人参加的项目不得超过三项。

(3)已获支持尚未结题的,不能申请主持新项目。

(4)前一个承担项目未通过财务验收或业务验收的不得申请。

第二十六条项目建议的要求

(一)面向气象业务、服务、行业管理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后能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三)与国家科技计划及其他科研计划层次区分清楚,避免交叉重复;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立项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与规划纲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之间的衔接;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四)项目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难点、创新点;

(五)建议承担单位及产生方式、前期研究基础;

(六)项目研究周期及工作计划安排。

第二十七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项目实施方案应技术路线清楚,研究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总体目标、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方式;

(四)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

(五)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六)项目组主要成员信息;

(七)科技成果共享方案。

第二十八条项目经费开支和预算编制按《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五章项目实施及其预算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行项目专家负责制,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与中国气象局签订项目任务书,签订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监督组织具体实施。

第三十条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中国气象局: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动,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需要修改;

(二)项目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实施;

(三)项目负责人调动单位、项目或项目承担单位变更;

(四)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第三十一条需要调整或撤销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报中国气象局核准后执行。必要时,中国气象局可根据实施情况及专家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三十二条需要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开展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出书面报告报中国气象局核查备案。

第三十三条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项目预算执行的有关问题按照《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中国气象局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研开发。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气象行业专项实施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应当尽量采取共享方式取得。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规范、健全的项目科学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及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第六章项目验收与绩效考评

第三十六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试行办法》就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要求,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和项目成果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按照《试行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验收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规模调整以及未来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八条滚动执行项目应在每年第四季度,按照项目任务书和年度实施协议,撰写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并提交财务支出明细,拟定下年度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报告和方案进行评估。未通过评估的,视情况调整下年度经费额度,情节严重的将中止项目执行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3个月内向中国气象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分为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两个阶段,财务验收是进行业务验收的前提。

中国气象局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有关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具体要求,参见《试行办法》。

第四十条财务验收完成后,中国气象局组织业务验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业务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申请或批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变更;

(四)超过下达的项目任务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并且事先未做出说明。

第四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如对验收结果存在异议,可向中国气象局书面申请进行复议。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半年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或提交材料,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再提出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改进或提交材料,视同不通过验收。

第四十二条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中国气象局,由中国气象局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项目验收结论由中国气象局书面通知项目承担单位,除有保密要求外,向社会公示。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或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中国气象局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并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资格。

第四十五条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报告材料或信息,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四十六条对于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

第四十七条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的,一经查出,撤销立项,追回已拨付项目经费,并向社会公开,取消其承担或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的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10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图书馆服务"的两对特性,公共性与私有性,公益性与经营性之统一入手,探讨大学图书馆的公益性质,认为大学图书馆目前还没有条件对外开放,最后提出大学图书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智能公共食堂的六点必要措施。

大学图书馆是学术研究的坚强桥头堡,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师资力量、图书馆、实验室)之一,它的建设情况是评价一个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服务的对象来看,更主要的是广大师生,而且在经费提供上,大学图书馆把巨额的经济开销从学校财政里走帐,而不是转嫁给它的主要用户群。这是大学图书馆公益性最具体现的一个方面。但是,据此就定性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公益性组织,就显得很不全面且不科学。不能仅仅从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对其定性,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有机整体,与出版、印刷等其他经济体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图书馆的性质进行讨论,可以针对关于大学图书馆是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的说法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1. 大学图书馆是公共性与私有性的统一

服务即产品。按服务的一般性质来分类,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三大类,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产品属于哪一类呢?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非排他性指无法排除他人包括“搭便车”者从公共产品中获利,即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说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任何其他人从该产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各消费行为之间不具有对抗性。

保罗·萨缪尔森以路灯为例对纯公共产品作出了解释。路灯给路人提供照明,你路过时承接了照明服务,他路过亦然;今天亦然,明天还是如此。但谁也不能也不会说,自己将不会在那路过,而要求取消那儿的路灯[2]。这公共照明服务,无法建立起对路人收费的机制,困难在于收费的操作成本与效率不成正比。警察、军队、司法、政府行政管理等服务,都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这类产品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其消耗只能通过向企业与居民收税,以财政支出的方式来支付。

与纯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是指在使用和消费上具有个人排他性的产品。该类物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能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使用,如“一条裤子在某个时间只能为一个人穿着”,“一辆汽车不能同时朝两个不同的方向行驶”[3] 。这种排他性和消费上的竞争性,使其供给由市场决定,取得方式一般基于等价交换。

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还有一类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消费时不是独占的,但也不是全社会人人都可共享的,因为人人共享势必造成拥挤或容量缺乏,这就是准公共产品的拥挤性特征。拥挤性是由公共产品的空间不可分割性带来的,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一定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将会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效用,如博物馆、公园等。拥挤性直接孕育了购票制的出现,进入公园、电影院等需要付出个人的消费代价——门票。但其并不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即不同于消费一个苹果、一条裤子,某个人在消费则完全排斥了其他人消费的可能性,也就披上了部分公共产品的色彩。

那么,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是哪种性质的产品呢?我们知道,纯公共产品不能私有化,个人拥有军队、司法权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威胁;私有产品很难公共化,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而准公共产品,在形式上可以向两个方向转化。当其转化为纯公共产品时,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持,包括财政、技术、法律等。大学图书馆服务的资源是充裕的,足以支持相当数量的用户(校内师生)同时“消费”,当用户数量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时,边际成本不为正,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但它的资源又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甚至不能满足社会的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在没有根本解决资源稀缺问题的情况下,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保护机制,使大学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后能够平稳运作。由此可见,大学图书馆服务带有拥挤性特征。

大学图书馆服务既非纯粹的公共产品,亦非纯粹的私人产品,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也正是问题的复杂之处。从效率角度分析,应按私人产品方式供给;从公平性角度考虑,则应按公共产品方式供给 [4] 。大学图书馆要转化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走向社会,做到注重公平,兼顾效率,确实还存在着巨大的困难,面对社会巨大的用户群以及更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大学图书馆除了资金、技术、设备、馆藏资源等硬性指标的物质稀缺,在经验、理念等软性因素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那么这种印象中的“公共食堂”型的图书馆似乎只有在柏拉图的时代里出现了,但那时的公众仅仅是指贵族和一部分的非奴隶平民。

2. 大学图书馆是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

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服务分成两类,即公益和经营。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公益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纯公益有国防、交警、气象测报等,由于其服务对象的非具体性,所以不可能具有经营性或者商业性;而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虽然在客观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但却主要地是为个别人或团体提供的利益,如商店、酒家、宾馆的服务[5]。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给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讨论的宣言中提到:“图书馆是一种公共机构。”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保存文化遗产,传递信息资源,弘扬人类文化,辅助教学科研,以求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从原则上讲,大学图书馆应该是公益性的。

但国内众多图书馆的公益性却在各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1) 环境挑战。伴随着咨询业、情报业等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传统图书馆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目前相当数量的社会图书馆还停留在粗放式地“借借还还”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对文献信息深层挖掘的需求。如针对企业提供项目研究背景资料,针对科研工作者提供详尽的最新成果统计等。

转贴于

(2) 经费短缺。一方面政府的投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图书馆运营需要更多的经费。书籍涨价、更新设备、系统维护、员工培训都给图书馆的公益造成强烈的冲击。

GATS签订后,服务市场逐渐向外资开放。图书馆提供有偿服务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生存途径。

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大学图书馆的竞争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的文献情报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为大学图书馆经营性运营勾画了初步的蓝图,但是大学图书馆走向社会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根据职业不同可将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群划分为五个群体:学生、企业职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干部、漂流族等。大学图书馆要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它的信息资源要经过针对性的整理,因为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对其运用自如;其次,大学图书馆将为开放承担巨大的开支,而这笔费用即使由广大的读者分摊,对于个体来说,仍然价格不菲,必然会减少图书馆的用户,那么图书馆的单位成本会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不利于大学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的正常教学。这将成为大学图书馆升级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的瓶颈。

3. 大学图书馆走向社会的障碍

通过分析大学图书馆的一些性质,显示出目前状况下,大学图书馆还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那么大学图书馆就可以安心高卧在高校校园内吗?

我国现有大学图书馆(公办)1794所,藏书约6.6亿册。但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极其低,平均只有40%左右,更有甚者还不到20%。也就是说大学图书馆里有4亿多册的书籍在睡觉,相当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藏书量[6]。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提倡建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图书馆走向社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是一个十分有必要进行的研究课题。

那么在大学图书馆需要采取哪些手段来克服面临的困难,并成功地使大学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私以为,以下五点是当务之急,必须处理好才能使大学图书馆物尽其用。

(1) 革新理念。长久以来的本位主义思想贯彻在高校之间,使得对外开放本身成为一种难以令大学图书馆产生兴趣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学习美国,制定出一部《图书馆法》,实行“依法治馆”,以完善操作上的流程。另外还需广为宣传,一来是增强各大学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其二是要让广大的社会民众参与进来。

(2)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要试图以一馆之力完成如此大业恐怕还是有些难度。所以各大学图书馆要“手拉手”的进行活动,尽量参加区域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各馆之间,相互竞争,提高服务质量;相互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7] 。

(3) 推广数字资源。图书馆自建馆之日起就有个矛盾,即馆藏文献的有限性和用户读者的无限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络的发展,逐渐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适当地提高数字文献资源的购入量,并更多的将借阅量大的传统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文献资源。既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也缓解了传统文献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

(4) 延伸服务。打破空间限制,走出图书馆,比如举办讲座、“科普宣传月”、送书下乡等途径都是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创造更高更好的效用,体现了大学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5) 区别对待。对于外来读者必须有个类似于本校读者章程的文件,关于借阅的纪律、费用等方面给于严格的规定,这样既保护了外来读者的利益,也维护了本校读者的利益,而且给图书馆带来了一些管理收入。

(6)政府财政支持。这一点至关重要。大学图书馆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它的非盈利性,一旦开放了社会这个更大的用户群体,各方面的开支将急剧增长,于是财政支持成为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大学图书馆走向社会的道路尽管充满着荆棘,但也还是有很多的前辈,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武汉医学院图书馆对此进行的有益尝试[8]。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解决这些实际困难,大学图书馆必然可以真正成为社会的智能公共食堂。

参考文献

[1] 陆永. 论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社会治安[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4][5] 张铁明. 浅论教育服务产品的特性[J]. 教育科学,1998,(3).

[3] 陈晓春.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性质与成因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6][7][8] 周过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我见[J]. 重庆图情研究,2006, (1).

[9] 余彩霞. 公益,何去何从——对图书馆公益生存之路的考察[J]. 图书馆界, 2003,(4).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政府信息 信息资源

长期以来,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和执行机构,政府成为全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最大的拥有者、者和使用者,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稳定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这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将政府信息资源等同于公共信息资源。然而,随着社会信息量的迅速增加、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信息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共信息资源在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分化,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唯一主体的地位受到动摇,因而需要重新理清政府信息资源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关系。

1公共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

1.1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构成

对于公共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共识,只是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定义。如美国《田纳西州公共信息法案》指出,公共信息是在法律或法令以及与官方事务相联系下所收集、组织和保管的信息,包括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或为政府部门所生产以及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或有权获取的信息。保罗·乌勒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的《发展和促进公共领域信息的政策指导草案》中把公共领域的信息定义为:不受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定制度限制使用以及公众能够有效利用而无需授权也不受制约的各种数据来源、类型及信息。

我国也有不少学者逐渐关注公共信息资源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夏义望认为:“所谓公共信息是一种特定的实用型信息类型,它是指所有发生并应用于社会的公共领域,由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管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并能为全体社会公众共同拥有和利用的信息。”

查先进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资源的统称。”

霍国庆认为,公共信息资源除了政府信息资源外,还包括政府各部门在共享政府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在履行其政府职能时需要政府系统之外的其他个人、组织、社团、社区等来生产、收集、处理、传播或者处置的信息。

比较以上概念,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的集合。其中,政府公务活动(即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时所进行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部分;而第三部门等社会组织及个人以公开的方式所的组织内部信息(如企业宣传册)、个人信息(如个人博客)等,也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重要内容。之所以如此诠释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是因为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提供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不断丰富,作为客体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与类型也在不断多样化,二者均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1.2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构成

政府信息资源就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政府信息资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政府行政机构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及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二是指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处于政府部门最关心的目标范围内,具有某种广泛性意义和参考价值、对全局有一定影响的倾向性信息资源,例如经济活动信息、科技成果信息等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资源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那些产生于政府业务流程中的记录、数据、文件,以及政府为了业务流程的顺利开展从外部收集的信息,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但并非全部。尽管政府信息资源也具有公共性和广泛性的特性,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政府信息资源都是公共信息资源,政府机构内部的事物管理信息,不一定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如内部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结果等;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类信息也可能会转化为公共信息资源,如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资发放情况。

2公共信息资源的特征 

公共信息资源是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公共产品,凡是能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均可纳入公共信息资源的范畴。公共信息资源与每一个社会公众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提供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使公众能够免费或低价获取。因而,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广泛性、基础性、公益性的特征,笔者认为,其中公共性和广泛性是公共信息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政府在依法履行国家政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承担着基础性的职能并发挥特殊的功能,如在国防安全、经济宏观调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使得由政府的政府信息资源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

2.1公共性

“公共性”是相对与“私人性”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以谋求公共利益为其目的与动机,一切措施都是在顾及全局、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为全体民众服务,并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是针对私人信息资源而言的一种资源类型。私人信息资源一般是指由私人生产和提供的信息资源,其生产成本由私人承担,并采取等价交换的市场供给方式,即采取“谁付费谁利用”的供给方式。公共信息资源一般是指公共部门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而向公众提供的信息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信息资源的效用在于公共消费,目的在于促进公共利益,应当属于公共产品。

既然归属于“公共产品”范畴,那么公共信息资源一定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使原有的信息内容减少或影响他人的受益,增加消费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为零,这就是公共信息资源的非竞争性。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被排除在该物品不付代价的消费过程中,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排他性。

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性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政府部门产生的以及与政府有关的大量信息资源,来自于第三部门乃至私营组织的信息资源诸如公共健康信息、文化信息、农业信息、气象信息、环境信息、时事新闻等,网络等传播媒介上公开的诸如个人blog、msn空间等的信息资源都具有公共性。

2.2广泛性

公共信息资源是普遍存在的。它可以是事物的特征和运动状态的反映,也可以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结果;可以是政府的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信息,也可以是古墓中的随葬品。总之,公共信息资源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公共信息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来自政府系统内部,比如政府的人事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政府实施项目的信息等,可以是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领域的信息,比如经济统计信息、教育信息、公共福利信息、高等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的教师个人情况介绍等,还可以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等。

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容也十分广泛。社会各级部门的工作从来都是门类繁多的,在其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各类信息,比如政府机关的办事程序规则、学生就业信息、教育状况和特色、药品质量信息、图书馆等机构提供的文献信息、天气预报、旅游资源信息、网络上公开的个人求职信息等。公共信息资源系统就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

2.3政府信息资源的独有特性

如上文所述,政府信息资源是与政府公务活动紧密联系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管理国家的目标,其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的信息必然会体现政府对社会生活独有的权威和控制力,因而政府信息资源既有公共信息资源的一般特性,同时也具有不同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独有特性。

2.3.1政治性

政府信息资源大多是政府机关行使国家职能时使用或产生的信息,其以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事务为反映对象,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足为一定的政治要求服务的,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关系列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2.3.2综合性

政府信息资源大多是产生或使用于政府机关的信息,作为政府部门,特别是高中层领导机关,通常管理的都是一个动态的、宏观的社会大系统,所以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宏观的和综合的,且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综合处理信息,从而使政府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带有宏观性和综合性。

2.3.3政策性

国家政府的领导,主要是政策的领导、各项上作的好坏、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无一不与执行的政策有关。所以,政府部门在处理工作时发出的一切政府信息,哪怕是非工作情况下所发出的,·些信息,无一不带有明显的政策性。

2.3.4权威性

政府信息资源是用于管理社会的,青必行,行必果,加之政府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存传递过程中对载体和传递方式郜有特定的要求,而构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权威性。 

3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体系

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原有的以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公共信息资源集中式分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信息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限制并降低了公众的信息满足度,第三部门、私营组织及个人的介入成为必然趋势。一般来说,用户对信息源的选择或对信息服务选择几乎邵足建立存可获得性的基础上的,即最便于获得的信息源或最便于利用的信息服务首尤被选用,对质鼙可靠性的要求则是第二位的。这种便利化要求使得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不同主体同绕公众满意度在管理的手段形式等方面展竞争:鉴于上述原因,需要借助来自社会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来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适公共信息资源自身的多样性和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允分实现信息资源的效用价值。因此新形式下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管理、利用应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以公众满意度为宗旨的多元化格局。

首先,政府在公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政府不仅要承拟制定规划、维持信息领域秩序、监督信息供给效果以及丌发和公开政府信息资源的重任,且还要直接参公信息领域的活动,往公共信息资源提供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在美国新公管理运动的影响,第部门蓬勃发展,公共管理的主体从政府领域逐步拓展到从事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组织与部门,因而当代社会,除了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和公共组织能够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外,以非营利组织为主的准公共部门和准公共组织也成为了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如高等学校、自愿健康和福利组织、图书馆、博物馆、科研组织等。这类准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益性质,以获取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目标。他们的民间性、自治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不仅能够保证公共信息开放的社会公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公共信息开放的效率。它们在公共信息资源领域的介入,并不是排斥和否定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提供中的主导地位,而是要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的社会化公共信息资源来源的礼会化以及信息服务对象的社会化。

第三,当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从公共物品中获得的效用大大超过提供公共物品所耗费的成本时,即使其他人不愿意提供任何公共物品,他自己也愿意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全部成本。以美国现行的电子政府建设为例,美国电子政府建设主渠道足外包,美国政府将电子政府项目的建设运行维护以服务合同的方式外包出去,委托专业外包公司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政府的信息系统和提供相关的服务。政府工作人员只需对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项目提出要求和对信息进行加行分析,使政府能从建造和运行信息系统的不同环节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完成他们的核心业务美国亚里桑那州政府在建设驾照管理系统时,ibm公司主动承担该项目网络的规划设计、软硬件的购置、系统集成和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系统投入使用后,马上产生出效益,每个驾照的成本从原来的6.6美元降低到1.6美元,民众办理驾照的等待时间由45分钟缩短到3分钟。ibm公司只对发放的每个驾照中收取1美元作为回报。由于采取了这种做法,小仅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而且ibm公司也从中得利实现了“双赢”的目的。为鼓励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采用外包的模式,美国各方积极为电子政务的外包服务提供相应的法律环境2002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签署了《电子政府法案》,鼓励政府机构电子政务项目向“使用节余”式的外包方向发展,提倡建立对外包服务商更为有利的环境政企合作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已逐渐成为美国发展电子政务的趋势。由此可见,政府越来越多地以“外包”的方式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某项具体任务移交给企业运作。在公共信息资源领域,企业极强的运营能力、开拓性和创新力、生产服务效率高等特点使得企业不断发展成为公共信息资源提供中的主体力量之一。

最后,随着礼会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信息意识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不仅表现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管理信息方面,信息创新和信息传播的的能力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公开个人信息为公众所利用,如公开的个人信件、公开的个人简历等。此外,近年来随着博客文化的繁荣,公开的个人博客也成为了公共信息资源的来源,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逐渐发展成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信息途径如“图林博客圈”,大家出于职业的需要以及对职业的热爱,存博文中讨论业内话题,进行学术交流,的信息町以为所有人利用且不限制任何人浏览的权限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也是公共信息资源提供活动的参与者。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趋势

0 引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工业标准。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报表生成与打印、画面编辑与显示、Web浏览、多媒体语音报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重要节点采用双机热备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调度主站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监控电网运行的实时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投运的系统主要有CC-2000,SD-6000.OPEN-2000。这些系统都采用RISC工作站和国际公认标准:操作系统接口用POSIX:数据库接口用SQL结构化访问语言;人机界面用OSF/MOYIF,X-W【期刊网-300万篇论文免费下载,提供与论文写作服务】INDOWS;网络通信用TCP/IP,X.25。应用表明这些系统基本功能均达到国内外同类系统的水平,且各有特点。

2.1 CC-2000系统

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利用事件驱动和封装的思想为应用软件提供了透明的接口。由电科院、电自院、清华大学、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北京科东公司在统一协调下,共同在CC-2000支持系统平台上开发电网应用软件,从而实现完整的EMS系统。

2.2 SD-6000系统

SD-6000系统是电力部重点项目,由电自院南瑞系统控制公司和淄博电业局联合开发的具有统一平台的开放式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1994年投运,1996年通过测试和鉴定。该系统集成了超大规模的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新技术。该系统特点是:具有开放式和分布式的支撑系统平台。具有面向对象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

2.3 OPEN-2000系统

OPEN-2000系统是江苏省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是由电自院南瑞电网控制公司开发的新一代EMS系统。OPEN-2000系统是南瑞公司于1998年开发成功的一套集SCADA、AGC、PAS、DTS、DMS、DMIS于一体,适用于网、省调和大中型地调的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是国内首套将IEC870-6系列TASE.2协议集成于软件平台的系统。

OPEN-2000系统采用100M平衡负荷的双网机制,流量更大。可靠性更高。完全基于商用数据库开发的、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全新的能量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电力设备为对象建立数据存取模式和电力系统模型,软件设计全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面向对象语言。

3 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保证电网安全、优质运行,电力调度中心可能同时会运行多个应用系统,例如调度自动化系统,点能量计费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每个系统又可能包括多个应用。这些系统活应用需要有以下要求:①可以相互交换数据,共享信息;②能够不断扩展新的应用功能,集成更多的系统,并降低接口的难度和成本;③可以采用不同厂家产品,实现跨平台的异构系统和互操作。

为满足以上要求,IEC第57技术委员会的13工作组推出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应用系统接口的系统标准

IEC61970,其主要部分是以CIM描述电网的公用信息、以CIS访问电网的公用信息,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即插即用”,当前目标是解决系统的互联和异构问题。开发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把异构机型、多体系互联起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公共的相互兼容和可互相操作的环境,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能力,真正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使电力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将是调度自动系统的发展放向。

随着电力市场的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要求能够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这就对智能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家经贸委和电监会已经出台了相关技术规定,但是可以预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问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岩,吴发旺.SVG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电力.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