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监理课程总结

监理课程总结

时间:2023-02-18 22:24:30

监理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专业人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94-02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产物,经过近十几年的实践、探索与改革,已逐渐形成规模和特色,体现出“独、民、优”的明显优势[1]。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是众多独立学院的共识[2],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不仅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而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有效强化学生的环境监测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3]。本文根据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定位、当前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特点,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一、独立学院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时设置过短。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共计80个课时,其中实验40课时。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项目的选择、采样点的布置、采样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测试、监测数据处理及环境质量评价等有关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这样的课时设置就显得实验课时过短,实验过程仅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缺少了监测方案的制定、实地采样、样品处理等环节的实践训练,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全面的环境监测技术。

2.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所开设的环境监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主要在室内完成,缺乏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内容。验证性实验,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较为扎实和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的和探索能力培养比较匮乏,无法锻炼学生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现有的教学方法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手段也显得较为单一。实验课仅仅是验证环境监测理论的一个环节,由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而后学生就“照方抓药”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完成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实验过程中缺少思考,不能体现出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实验仪器种类陈旧,有些实验仪器台数不够,造成了一些实验多人在一个组,并且有些实验仪器非常缺乏,也只能安排教师演示性实验,这样使得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5.实验成绩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环境监测实验课是依据学生实验报告及实验考勤来进行成绩考评,这种评价方式不能科学及准确的评价学生。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太确定的因素,同一个实验项目,每个学生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不能通过最终结果来判定优劣。并且有个别学生实验报告存在抄袭的情况,也不能仅仅依据实验报告作为评价依据,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并且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造成不良的学习风气。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应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合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更应当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后的思考与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环境监测实验课的特点,对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环境监测实践能力。

二、独立学院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体系。在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环境监测实验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考核课程“水分析化学与环境监测”。在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验课时分配进行了调整,理论课时调整为32课时,实验课时调整为48课时。

2.改革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内容。以前的环境监测实验内容侧重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验证,对实验内容的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进行环境监测的实际能力。为了使《水分析化学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一目标相吻合,在认真借鉴其他院校环境监测实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了以下改革。

第一,完善基础实验。由于在先修课程中没有开设实验,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比如分析天平如何使用,玻璃仪器如何洗涤,容量瓶和移液管及吸量管如何使用,标准溶液如何配制,滴定如何操作等。据此实验内容安排了《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两个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规范化使用天平、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确保后续环境监测实验的顺利进行。

第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针对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积极性不高、“照方抓药”完成实验的问题,把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和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结合起来,设置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4]。设置了《校园湖水质量监测与评价》、《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三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结合所学环境监测理论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先查阅文献资料,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再由教师指导修改,形成可行的监测实验方案,最后学生独立完成监测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每一步骤的实施,到最后一步的结果评价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不再局限于测试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而是全面练习了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项目的选择、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方法的选择、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环境质量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各个监测项目的实验方向,也能把所学到的环境监测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巩固,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和环境监测的实际能力,并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3.改革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照着做,而是教师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实验过程做成CAI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并将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的实验后果用flas演示,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课件,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完成预习报告。在课堂上老师只强调关键及要注意的部分,对实验现象与学生展开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实验教学效率。对尚不具备条件开展的实验,教师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仿真模拟,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改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以前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成绩主要以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为了能更加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明确学生最终的实验成绩有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实验前相关资料的查阅,提前预习及实验相关事项的准备工作,占总成绩的20%;②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占总成绩的30%;③实验结果分析及评价,占总成绩的40%;④实验总结,占总成绩的10%。这样的考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自主性思考与实践性动手能力,弱化实验报告考评。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符合独立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特点,更能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通过总结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评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着力于培养地方经济所需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还需要通过在课后不断总结实验教学的各种经验并加以不断的完善,从页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坚,董贾福,柳建.独立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

[2]胡将军,刘慧龙,肖玫,等.联系校园实际改革环境监测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

第2篇

关键词:界壳理论 教学监控 质量评估

引言

该课程属于民航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其目标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及力学的基础上, 学习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中最基本的一些定理和方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空气的基本流动规律及其对飞机的作用力, 掌握飞机的基本气动特性, 了解飞机操纵性与稳定性基础知识,理解飞行过程中涉及到的高度、速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标准大气的应用及非标准大气参数的有关计算。

本课程比较抽象、公式多、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力学基础和学习自觉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需要讲述正确、逻辑性强、公式推导严谨,并可以把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可以准确的理解各种概念,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会空气动力学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次空气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本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课程组结合本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学校、学院、课程组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界壳理论的空气动力学教学监控体系,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 、界壳理论模型的建立

界壳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周界,可以藉此将该系统与其环境分隔开,周界既是系统的一部分,又是系统与其环境间的中介。一个论域U可以由系统S及其环境E组成,即U=S+E,若将系统分为系里I和周界J,则有U=I+J+E,这样问题就由二体(S, E)变为三体(I, J, E)问题,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三体问题,因为I和J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从结构上讲,界壳由界壁(W)和界门或通道(P)组成,界壁是用来卫护系统自身的,系统通过界门来与环境进行交换。设系统周界的周长为l,定义界壳开放度为ρ=p/l,其中p为界门宽度。

课程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界壳理论为模型,定义空气动力学的教学改革成果,即每学期教学成果为基本研究对象,定义为主论域U;课堂授课质量监控为手段,在本模型中定义为最外层环境E;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系统(S),在核心体系S中,从结构上分析有两部分组成,外圈周界的黄色区域为考试以及作业质量评分,系里即核心系统的最终结论(I)为课程教学成果评分值。下面是整个模型的图示:

在核心系统中以课程督导组满意度以及学生试卷、作业成绩为基础判据,界门P的开放程度以试卷分析和教学总结为评定依据。通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得分判定计算课堂教学成果跟教学质量之间的开放度,得出各学期的教学质量监控的评定等级。

二、 外层环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简介

建立多层次的课堂实时监控体系,通过课程组、院系领导以及学校教学监控科的三级体系,通过听课的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严格把关。课堂实时监控与监控成果的反馈主要是通过听课完成的,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发展的传统策略,是一种有效提高整个课程组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本监控体系中,第一层次的,也就是最基础的听课团队是以组长或者资深教师组成的课程组内部听课小组,通过监督上课情况,完成听课意见书,然后每个周末进行课程组内部讨论,将听课中形成的意见进行整理,完成反馈。经过对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上的优缺点的分析,一方面做到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全组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提醒教师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层次的监控体系为院系领导层的教学监控,以学院每学期都要进行的教学检查为契机,通过与院系领导的多方面沟通,对课程组未发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第三层次为学校教学监控科以及教学督导组。很多做教学督导作用的老教师有着丰富的课程教学经验,他们是检验我们课堂授课质量很好的一把标尺,通过学校的教学检查,系统的分析教学准备工作、教学实施阶段以及教学总结阶段的问题,完成详尽的课堂教学质量报告书,分析整个学期内的教学方面的得失,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三 、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本系统的目标所在,随着课程教学质量体系的建立,教师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方法的改进能不能取的预期的效果,需要我们通过教学质量来检验。在本质量评估体系中,界门P的开放度意味着外层环境,也就是课堂授课的提高改进对最终教学质量的提高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将开放度定义为5个层次。

而界门的开放度我们由以下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综合所得:

1)试卷成绩分析

以试卷分析为判定依据,以试卷平均分、成绩等级分布值为评分指标,综合给出最后的平均分。

2)作业质量分析

作业是空气动力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更新了试题库,也对布置作业的难度、题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调整。通过课下批改、课堂抽查的多种检验方式,对作业质量进行评估,给出分数值。

3)学风、考风的分析

针对我学院学风建设、考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强课堂管理,严把考试监考关。这一部分将以课程组内部打分的形式对其作出判定。

四 、周界的反馈体系

在本模型中,界门的开放不是单向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单纯的考察课堂质量的提高带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需要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估对课程的讲授方法与考试方式进行反馈与提高。

第一层反馈,是每个层次内部的反馈。比如我们在课堂授课质量监控中建立了实时的反馈体系,做到每周总结提高一次,将教学方法的优化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每节课。

第二层反馈,是由里及外的反馈。在我们教改的进行过程中,对最后的成果进行评判不是我们进行改革终点,更应该成为我们指导另外一次教学方法提高的起点。我们通过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去发现我们在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通过考试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去发现我们在平时课堂作业的布置中的疏漏;我们通过对考卷的分析,去发现我们理论授课体系中的欠缺,只有经过总结反馈到授课这一层次的各类信息,我们才能做到每学期都有进步,每一次授课都有新的提高。

结论

基于界壳理论建立的空气动力学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一方面可以做到教学成果的实时反馈,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对教学的流程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最终的教学成果。本课程组在新一轮的教学过程中,对本模型进行了应用和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鸿兴.系统周界的一半理论――界壳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 曹鸿兴.系统周界的模型与理论.科技导报,1994;(2):19-21

项目名称

空气动力学课程三维演示系统开发研究,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第3篇

关键词:考务管理 自动化 算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5-0000-00

所谓考务管理自动化即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化检索、统计、计算及报表生成,以减少手工操作环节,减轻考务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考务运行的管理监控中。我院目前使用的是正方教务管理系统,为实现考务管理自动化的目标,首先依据我院有关管理规定明确管理内容,确定管理流程,进而提出管理需求及相关算法设计方案,并由正方公司协助予以最终实现。

我院考务管理主要包括:试卷管理、学生考试资格监控、排考、监考人安排、监考费用结算等五大环节。每个管理环节各有内涵,在实施管理时各环节之间既有并行之处,细节操作上又存在一定的前后关系,如试卷印刷管理时既要保证考场使用的数量,又要注意避免备用试卷过多造成的浪费,因此在确定印刷份数时我院是依据排考的实际考生数来测算试卷印刷份数。

依上述管理流程设计方案如下:

1 试卷管理的自动化设计

1.1 拟卷管理

(1)生成拟卷相关信息。在当前学期任务表中凡考核方式记录为闭卷或开卷的课程均为待拟卷课程。对此类课程以课程编号为单位(每个编号只对应一条记录),自动生成序号、开课单位、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程性质、学分、考试形式、任课教师、开设班级及参加考试人数(含重修人数)等信息。其中,参加考试人数>70人时,是否A/B卷栏自动标记为“是”,否则标记为“否”,以上信息禁止修改。(2)开课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须录入的信息有答题时间、拟卷份数、拟卷及复核人。其中,答题时间字段按课程总学分自动标记默认答题时间;拟卷份数软件默认标记为2份;是否教考分离字段自动标记为“否”;拟卷人与复核人字段由开课单位自主确定,数据均取自教师库。另有备注字段可提供文本录入,如该课程考试是否允许考生携带计算器或其他具体要求。以上信息开课单位可随实际情况修改默认,但提交后再行调整权仅归教务处所有。同时,相关教师可网上查看并明确拟卷任务。(3)教务处依据试卷实际上交日期,录入交卷日期,软件通过日期控件形式提供选择。

1.2 抽卷管理

教务处确定考试用卷,抽取方式由软件自动随机生成期末考试及学期初重考考试用卷代号,要求抽取的试卷代号

2 学生考试资格监控处理的自动化设计

教务处负责控制以下操作的受理时间,时间范围内方可受理以下申请:

(1)英语免修:学生网上提交申请,系统自动判断四级和六级成绩中是否有通过(我院等级考试成绩数据已纳入该软件管理)且该成绩之前学期是否用于免修的记录,如无四六级通过成绩或虽有通过记录但该成绩已用于免修一次,则提示“申请失败,如有疑问与所在系联系”;否则提示申请成功。待教务处确认批准后,学生可上网查询批准免修科目,软件中此次CET成绩记录标记已用于免修一次。(我院一次CET成绩只可免修一次英语课程)。已批准免修的学生选课表中备注字段记录免修,期末排考时自动排除,且考试总评自动计算并备注免修。

默认成绩换算公式可由教务处设定,一经使用不能删除,只能设定新公式并注明变更日期,新公式自变更之日后的考试有效。教师录成绩时该条记录显示,但不允许修改。

(2)取消考试资格:此类情况由任课教师依据我院相关规定确定取消资格考生,要求任课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网上提交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名单,并选择取消考试资格原因,如缺课超1/3或上机违纪等。开课单位及教务处共同确认后,取消对应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学生可上网查询被取消资格的考试科目。已取消课程考核资格的学生对应选课表中备注字段记录取消资格,该门课程排考时自动排除,考试总评成绩自动按0分记,备注取消资格。

(3)请假:学生网上提交申请(若学生有特殊情况,学生所在系也可以提交申请),并经所属系批准后,可不参加考试,对应选课表中备注字段记录请假。已准假科目,学生可在网上查询,且排考时自动排除,考试总评成绩自动按0分记,备注请假。

(4)旷考、作弊:按教务处指定的院、系排考课程,凡院排考课程由教务处录入所考科目学生旷考及作弊情况,其余课程由开课单位录入所考科目学生旷考及作弊情况。凡旷考或作弊考生本次考试总评成绩自动按0分记,备注如实记录“旷考”或“作弊”。下学期初重考排考时自动排除(取消重考资格)。

以上四类情况,任课教师在网上录入成绩时均可查看,但不允许修改。学生所在系及教务处均可按学期打印考试资格监控情况统计表,开课单位及教务处亦可按学期课程打印考试情况统计表。

3 排考自动化设计

考场的自动编排是整个考务管理的核心,编排算法既要满足本院具体管理需求,又要考虑软件实现。为有效避免各类冲突,我们将整个排考过程细化为两个阶段的任务。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门课程考试时间。待考试时间确定后,进入第二阶段逐一落实各个时间段内各门考试课程的具体考试地点及各考场的考生学号范围。以期末考试周排考为例,选定待排考课程,并新建如下两个表:

(1)建立“学生考试安排表”。主要字段有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选课课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场次、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备注等主要字段。其中,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选课课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备注等信息依选定的待排考课程,取自学生选课表(即必修课选课表、重修选课表、专业选修选课表等)。特别备注字段用于标记免修、取消考试资格、请假等信息要求可随时刷新。

(2)建立“考试场次排定表”。主要字段有课程代码,考生人数、考试场次及标志字段。其中,考试场次字段默认值为0。

在第一阶段,须解决的问题是对同一学生所选不同科目考试(含重修科目)课程考试时间应避免冲突,这也是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排考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同时,考虑我院教职工人数较少,监考人员数量受到限制,每场考生总数应尽量控制在1000人左右。为此,设计算法如下:

1.将“考试场次排定表”中记录按考生人数排序,定义变量n初始化为1,记录待排定考场场次;定义变量sum初始化为0,记录该场考生总数。

2.设计循环(外层):

(1)取表中考试场次为0的第1条记录,将其考试场次字段赋值为n,标志字段赋值为T′,变量sum等于该门课程的考生人数。

(2)取后续记录(课程)。

(3)设计循环(内层),只要未至表尾且sum

①通过学生选课表将所取课程对应的考生与考试场次等于n且标志字段为T的对应科目包含的考生比较是否有重复,如无重复,其考试场次字段赋值为n,标志字段赋值为T′,该记录对应的考生人数累加至sum。

②取后续记录。

(4)n=n+1。

(5)判断“考试场次排定表”中是否有考试场次有为0的记录,如有则将考生场次为0的记录按考生人数排序,否则退出循环(外层)。

通过此算法可确定考试所需总场次及各场次内考试科目。进而,由人工选择确定各场次对应的具体考试时间并插入相关信息至“学生考试安排表”(如考试场次、考试日期及考试时间等)。

第二阶段,须解决的问题是各场次不同科目考试课程的考场并确定各考场考生范围。同样,为控制考场规模,设定考生范围时,各考场须按考场容纳考生座位数排满。为此,设计算法如下:

1.掌握可用教室及容纳考生人数。建立临时表“考场教室明细”主要字段有:教室编号,容纳考生人数、累计容纳考生数,是否选用(默认为F′)。

2.按教室座位数(由多至少)、楼层(由低至高)排序,依次计算累计1个考场、2个考场,...n个考场可容纳考生数,并分别计入对应累计容纳考生数列。

3.将“学生考试安排表”按备注、考试场次、考试科目(按考生人数由多至少),同一科目内先正考后重修且按班级、学号顺序将待考学生排序。凡备注字段标记有免修、取消考试资格、请假的记录均不排考。

4.定义变量max记录考试总场次。定义变量n记录当前编排的考试场次且初始化为1,定义sum变量记录本场待排定考生总数。

5.设计一循环(外层),只要n

(1)依据本场考生总数及对应“考场教室明细”表中累计容纳考生情况确定考场个数,并选定本场的具体考场,选定考场的“是否选用列”更新为T′。

(2)将选定的考场按楼层(由低至高)排序。

(3)取第1个考场教室号,定义变量m记录选定教室容纳的考生人数。

(4)设计循环(内层):只要选定教室的是否选用列标记为T′且sum>0,则执行如下操作:

① 如果m

② 取下一个考场教室号,并更新变量m。

(5)继续排定下一场n=n+1,更新本场待排定考生总数sum变量。

(6)按教室座位数(由多至少)、楼层(由低至高)排序,更新是否选用列全部为F′。

按此算法排定的考场,各门课程的尾考场可能会涉及2门不同的考试课程。至此,每位考生可网上查询本人本学期的个人考表(含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及考试地点及备注等),凡备注字段标记有免修、取消考试资格、请假的记录,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地点三个字段显示为空,其它如实显示。

6.将本学期考试安排整理汇总至“学期总考表”。其中,主要信息有学年、学期、考试场次、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场可容纳人数、考试时长、课程代码、考试科目、班级、学号范围、考生人数、监考人1、监考人2、监考人3、封卷人等信息。

4 试卷印刷管理的自动化设计

依排定的考场自动生成期末考试各场考试用卷情况。具体算法:

(1)确定各考场考同一科目的考生人数。(2)计算各考场用卷份数。其中,区分A/B卷的考试科目,本场A卷用卷份数=(本考场同科目人数/2取整后+1)+1份(场内备用);B卷用卷份数=本考场同科目人数/2取整+1份(场内备用)。否则,各考场用卷份数=本考场同科目人数+1份(场内备用)。(3)各科考务备用试卷数确定原则:区分A/B卷的考试科目A卷、B卷各备用1份;否则,备用2份。(4)自动计算各科试卷的实际印刷份数。

5 监考人落实的自动化设计

5.1 监考任务下达

(1)按考试场次设定各考场需要的监考教师人数(默认为2)。(2)教务处软件中确定参与监考的部门及各部门参加监考的人数。(3)依据各部门可监考人数及各时间段监考总人数(自动累计),按比例计算各场考试中已选各部门应派监考教师人数,确保该场次各部门应派监考人数

5.2 监考人上报

各部门依据各场本部门须派监考教师人数,通过软件指派各场监考教师(数据取自教师库)。

5.3 排定监考人

(1)教务处依据各部门须派监考教师人数查看上报监考教师情况,检查是否完成任务,对“监考缺口”教务处可指定监考人(取自教师库)。(2)教务处从各场监考人中确定主监资格,即指定哪些人可做各考场主监考。(3)自动排定监考人,排定原则:尽量不监考本系学生;两名监考教师尽量出自不同部门;男女教师尽量搭配。可先依据原则1分配主监考,再根据主监考分配情况落实副监考。(4)已排定的监考人教务处可人工调整或变更。

5.4 确定各场封卷人

(1)期末考试:我院要求按自然班封卷,但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分在不同考场,为此须提前明确封卷人,如:监考人1(监考人2,监考人3)。其中,监考人1、2、3分别负责三个不同考场,每个考场中都有某一班级的学生,为此,监考人2、3负责把该班学生试卷交到监考人1处,即括号外的监考人为该班封卷人负责清点并封装该班试卷。封卷人安排由教务处根据监考安排按自然班录入,软件自动添加到相应考场中对应班级的“封卷人”列。(2)重修重考:按课程封卷,要求软件按课程列出考场及监考人信息,并由教务处负责依次手动添加各考场各门课程的封卷人安排。

6 监考费用结算的自动化设计

6.1 确定监考费标准,其中,可能考虑的因素有:

(1)监考日期(判断是否为工作日)。(2)监考计算时间段(判断是否工作时间)。(3)监考时间(90分钟、100分钟、120分钟等)。(4)课程考核类型:开卷、闭卷。(5)监考性质:主监考、副监考。

以上作为条件,可配合选择确定监考费用标准。

第4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 高职教育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onto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BAI Jingwa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 Vocation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23)

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a key cour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unifying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teaching, how to carry 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在高职院校的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监理方向)专业建设中,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是一门重点的主干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的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根据水利与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的培养目标,该课程主要培养监理员、资料员等技术人才。该课程主要讲授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法律依据,以及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由于建设工程监理要求先修《建筑制图与构造》、《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涉及较多的前期知识和相关领域,课程内容横向跨度大,基本知识与技能涵盖多门学科,还要与社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挂钩,以致于不少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之后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职责、监理的方法印象不深或理解不透。在生产实践中,遇到建设工程监理问题时无所适从;在择业时,因为不了解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所以不选择监理单位就业。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展开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内容多,课时少

当前,根据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多数高职院校的建设工程监理课程不超过36学时,而且集中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该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再加上近年来水利与建筑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与更新,造成了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广泛之间的矛盾。

1.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建设工程监理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课堂讲述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教学中涉及基本理论、“三控制、三管理”的检验方法、实际工程经验分析与总结等众多内容,传统单一的授课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效果不佳。

1.3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建设工程监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不足及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主要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性的内容学生只能依靠仅有的理论知识去想象和理解。这种情况有悖于建设工程监理实践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4 教师缺乏经验,上课效果不佳

由于多数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程项目监理经验,上课很难讲解到位。再者,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任课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无法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导致上课讲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上课效果不佳。

2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1 对课时进行科学分配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对建设工程监理课时分配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不能忽略实践教学,也就是在课程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加外出实习实践教学学时数。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监理机构、职责、处事方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而导致理论学时缩减,可以通过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去解决,即精简教材内容,对那些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

2.2 多种理论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针对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特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做到课外课内融会贯通,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2.1 以实际工程项目和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

在教学中将工程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具体可感的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教学生读工程图纸、启发学生如何按质完成任务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学习热情。

采用学生角色扮演法进行体验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直接到工程现场通过扮演监理员、资料员及现场施工员等不同角色进行体验性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归纳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以真实工程项目为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导向,通过对该监理项目实地参观、现场实操及实习进行全过程的学习,掌握监理员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理能力。

2.2.2 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课堂内,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直接的感官刺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工程现场图片展示、监理工作视频播放、施工视频短片、FLASH播放等等。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实训真实感,使他们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工作实境。

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教学网站,保障自主学习。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网站上可设置全部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的教学课件、习题、参考案例、阅读材料、视频录像等,并进行定期更新和充实。现代化教学网站的建立,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实效。

利用电子邮件和QQ,加强师生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和QQ进行沟通与交流,既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又将教师的答疑空间移到了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这种方式在线答疑,对学生进行辅导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利用电子邮件和QQ不但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而且也可在网上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得到共同提高。

2.2.3 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

建设工程监理的教学内容与建设工程管理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项目。以我院为例,我们利用新校区建设的机会,与监理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明确合作过程与内容,项目的管理过程即为教学过程。安排了一个年级共5个班在必要时到项目现场上课。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以教、学、做相结合为原则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兼职教师(也是监理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操、现场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在这种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直接见识了监理机构组织、监理文件编写、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以及工程验收阶段控制等整个项目的监理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监理员的岗位技能,提高岗位任职能力。最后,这5个班的学生本课程成绩普遍较好,在年底的校园“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有不少学生选择了监理单位,实现了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对接。

2.2.4 既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建设工程监理教学改革创新最有效途径就是将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尽量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机会让教师直接参与工程管理,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加强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邀请有关行业专家来校参与课程建设改革的研讨会,定期开展探讨研究。通过研讨活动,将行业专家所具有的扎实理论知识、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宝贵的工作体会带给广大师生,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把握社会生产和理论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行业专家的“传、帮、带”,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内部 监控 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高丽波(1979-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思政教培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21-0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界定

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监控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行动,并最终达成这一目标”。这说明,监控目标、监控内容、监控的实施手段以及监控所达成的效果是监控活动的实施必须关注的几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即监控的实施者(高校内部的行政部门、教务部门以及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或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调控,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活动或行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基本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培育组织学习系统,由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基本要素都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系统的总目标。

1.监控者。监控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者,由一些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组成。它主要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校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及人员,如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主管校长、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以及教务处等;第二层次是院级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机构及人员,如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学副院长、院教学督导小组、院教务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等;第三层次是系级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人员,如以教研室主任为中心组成的教研室督导小组,由教研室主任及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优秀教师组成,它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第四层次则是学生,这是监控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全体学生组成。

2.被监控者。被监控者是对教学质量构成影响、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人”,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等;第二个是“物”,包括教学仪器设备、教材图书资料、一些场地场所以及生活后勤服务条件,它是学校为了保证教学及其管理提供的物质条件;第三个是“管理”,包括先进的管理方法、高超的管理艺术、严密的管理组织、健全的规章制度等。

3.监控活动。监控活动是监控者对被监控者实施控制活动的过程,包括监控内容、监控形式以及监控实施过程。监控内容即监控的对象,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什么”进行监控。一般情况下,与教学质量相关的都会成为监控的对象。监控形式指的是采取什么方法、方式、手段、途径对监控内容进行监控。一般情况下,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采取这样几种形式:制度规范、督促检查、评估评价和反馈调节等。监控实施过程则是指整个监控管理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情况下,监控过程包括制订计划、运转调控、检测评估、总结提高等这样依次进行的几个环节,但是这只是一个监控管理周期(一般可为一个学期),实际上监控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4.监控目标。监控目标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预期并希望达到的结果,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次。质量监控总目标能够统领全局,是整个目标体系中的灵魂和核心,起着一种方向选择与引导的作用。分目标是具体监控过程中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它的制定是为了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总目标和分目标合起来最终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关系协调的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体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

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部各个要素结合的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各要素之间结合的方式合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高,反之则低。因此,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应着重构建其内部的运行机制,以便使各个要素发挥的作用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内部监控体系的整体功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目标监控运行机制的构建。目标监控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具有导向、指导功能,为教学质量监控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其一,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个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这样来制定:(1)通过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掌握与职业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2)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并掌握所从事职业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注意人际协调与合作共事的意识;(3)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进而增强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以及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历史责任感。

其二,教学质量标准的科学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科学制定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总体教学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然后再根据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大纲,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最后制订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以便更好地保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督导监控运行机制的构建。实施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组建教学督导组,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督导和反馈,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并及时反馈信息,以此来保障教学工作的持续、和谐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建立校、院、系或部、教研室四级督导机构实施教学质量督导。第一级是学校督导组,直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评估和检查,督察教学工作;第二级是学院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全院各系或部的教学质量;第三级是系或部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本系部各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第四级是教研室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本教研室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如对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试卷、成绩评定,课程教学总结等进行检查督导。参与以上四级督导的应该是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作风正派的敬业人员,这样可以确保监控队伍的质量,也会保证监控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与权威性。

3.管理制度监控运行机制的构建。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有效的管理来自健全的制度和对制度的认真落实。因此,构建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监控机制,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则是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又一个重点工作。

其一,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应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拥有一套健全的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学管理人员聘用、考核和培养机制。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学前准备情况的各种监控制度,如课堂教学试讲制、集体备课制和教案检查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监控制度,如学生评教制、教师评学制、随堂听课制等;教学完成后的各种监控制度,如考试制、成绩分析制和学生座谈制等。

其二,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依据规章制度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教务处的监控,注重的是对教学目标质量的监控;第二层是系或部的监控,突出的是对教学过程质量的监控;第三层是教研室的监控,重视的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监控。在组织实施教学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努力提高“教”的质量。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人员应深入班级、宿舍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密切接触学生,更好地监控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状况和学习情况,强化班级学风建设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加强对学生活动、思想及日常行为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学”的质量。

4.信息反馈监控运行机制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监控就是把来自不同对象、不同渠道的有关本课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决策部门,再由这些决策部门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各执行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一机制中的核心问题是要增强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权威性、及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和反馈应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一是听课。这是获取教学质量信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领导、专家应该经常深入课堂,随时现场听老师们的课,以便及时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和改进。二是教学检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应始终贯穿其中,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快速获取和反馈教学质量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学生反馈。让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是也是快速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要遴选出部分学生信息员时刻关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情况或者依据学生评教制度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激励监控运行机制的构建。在高校,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职员工的教学工作热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动力和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监控运行机制。首先,打造精品课程。对于那些学生反映好、教学质量高的课程,应积极扶持,重点立项,努力打造成校、省或国家的精品课程。其次,鼓励优秀教师。对那些认真负责、教学良好、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以及岗位晋升的鼓励。最后,激励良好学生。对那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态度认真、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激励。

总之,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有利于激发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地发挥其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安之铸.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刘景峰.高职院校“三、三、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第6篇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时代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对口专业教育转变为有适应性的专业教育,朝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广泛性和通用型人才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也带来相应的变革,专业课门数及学时大幅精简,教学内容要求精选优化,推陈出新。面对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压缩而教学内容有增无减的矛盾,相关课程内容缺乏纵横协调联系,课程内容重复严重,知识陈旧;综合知识与单科知识以及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明显失衡等问题,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融合,而这恰恰属于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范畴。课程群是由若干门内容密切相关,前后承接连贯一致的课程集合,一般属于同一学科甚至同一专业。[1]以常州大学为例,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涉及环境分析与监测内容的三门课程,即“水分析化学”、“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和“环境监测”组建为一个课程群。“水分析化学”和“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构成环境分析方法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而“环境监测”依赖于环境分析方法,各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前后衔接相承,内在逻辑性强,作为课程群可构成环境分析与监测学科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群的大课程整体设计中,通过内容整合及合理的课程衔接关系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前后脱节,使之前后连贯、内容融合;同时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课程之间相互配合与促进,教学中获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整体效果,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建设思路

课程群建设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2]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和环境工程技术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课程群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定位,与行业现状与发展相适应进行长远规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课程优化整合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内容,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为保障进行课程群建设。本课程群既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有实践性强的实验内容,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来,建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由三门理论课程和一门实验课程组成,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上,依照大课程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打破单门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建立大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删除重复及陈旧知识,填补空白,使群内课程由相互隔离变成相互贯通,由相互重叠变为相互补充,由相互矛盾变为相辅相成,[3]真正做到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相互关联与照应。群内各课程虽然相互联系紧密,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做到界限清晰,层次分明,各具特色,顺序合理。[4]

环境分析方法是课程群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熟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理清课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间知识点、方法、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结合点,在大课程的层次上连贯统一起来,将理论和技能融合成一个面向问题和应用的知识空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浅入深,先基础再综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加深递进和拓展延伸,以整体、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群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本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污染检测与监测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重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故新课程体系突出了课程群的实践定位,通过扩充实验内容和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实践教学,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为1:2。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知识理解提出问题实际操作总结分析实习应用深化学习的路子。

三、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的课程体系

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污染进行分析与监测的方法和技能,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课程群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数据分析与质量保证,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四大滴定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包括电位分析、伏安分析、库仑分析和电重量在内电化学分析方法,以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为主的色谱分析法,以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红外、分子发光为主的光谱分析法,利用上述各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使用的仪器,开展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物分析,同时掌握噪声、放射线监测方法,生物监测和简易的自动监测技术。在原来各门课程中均包含相关的课程实验,在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上均有重复,因此在课程群体系中,将原先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抽取出来,经过重新设计,整理综合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即“环境分析与监测实验”,课程群设置体系以及内容分解和课时分配见表1,实验内容及课时分配见表2。样品采集、保存及预处理,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在各课程中均有涉及,为避免简单重复,这部分内容全部安排在“水分析化学”中学习,删除“水分析化学”中关于电化学和色谱等仪器分析的内容,放在“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课程中,简化仪器分析原理中高深的理论,强调应用,同时结合学科发展,补充当前环境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一些技术与仪器如总有机碳测定仪,微波消解、膜萃取制样,仪器联用技术,化学计量学方法等内容。环境监测的重点是监测点布置以及针对分析项目与内容选择和应用各类分析方法,通过监测实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温故以知新。在课程安排上先理论学习再动手操作,课程顺序是先开设“水分析化学”和“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然后是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紧跟其后。

环境分析与监测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理论联系实际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试验田,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至关重要。实验项目的重点放在水质和大气的常测指标上,方法主要以化学分析和分光光度法为主,考虑到环境分析与监测领域大型仪器的日益广泛使用以及自动化趋势,结合当前环境污染热点和敏感问题,增设了仪器分析和开放性实验。实验类型包括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及开放性选做实验各类型,在内容上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监测。基础实验、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为必修项目,综合设计性实验任选一项。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样品采集、污染物监测,进行数据处理和提交实验报告。自选实验为开放实验室所开设,供学生在综合性设计实验及课外科研实践选做。

四、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的实施措施

为了确保课程群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合与实现,需从课程群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各方面努力。[5]以常州大学为例,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通过人才引进和教师的培训进修,组建了一只以中青年、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为主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团队强调教学和科研意识,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发展潜力。课程组在教师培训上做了很多工作。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青年教师开展课堂技艺竞赛,专任教师积极参与“讲、听、评”活动,相互听课和集体备课等一系列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

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统一管理,从制度上加强课程群建设的管理和监督。群内形成了比较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固定的交流制度,共商设计思路、实施方案。课程组对于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规划、内容整合、课时调整、顺序安排、教师选派、设备使用、实验设计、教研教改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集体讨论,获得大家认同后即付诸实施。课程组从长远规划每门课程,重视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各课程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均为国家精品教材、二十一世纪优秀教材或获奖教材,要求专任教师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博采众长,灵活把握教学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自编本土教材和讲义,目前已有三门教材正式出版。课程组主动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网络课堂、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等项目的申报,为教研教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为了提高课程群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改革。在课程组内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形式,探讨如何灵活开展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切磋如何熟练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黑板、多媒体、网络课堂、实物等,经过摸索总结再使用到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对这些变化的反应较好。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删除了陈旧过时的知识点,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补充反映学科变化和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对教学内容精选优化,突出重难点,合理分配学时,精讲教学内容,精用教学时间,追求内容精,概念清,效果好。

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实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基本的实验教具到大型仪器都比较齐全,可开设的实验项目较多,可使学生技能强化、开拓思维。课程群开设了独立的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比例,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综合能力。实验课程采用综合考核方式评分:平时成绩20%,报告成绩40%,操作技能30%,创新意识10%,操作技能成绩由实验考试确定,一般选择一项验证实验作为考试项目。此外,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和产学研联合等平台,让学生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巩固所学并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深化学习。

第7篇

关键词:ERP沙盘;实践课程;工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75-02

一、ERP沙盘实验简介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是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代表一种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先进理念,也是现行许多集团公司所使用的一类生产管理软件[1]。

ERP沙盘实验是在ERP原理的基础上设立的一种沙盘模拟实验,通常有实物沙盘和电子沙盘两种,其中又以实物沙盘最为常见。在ERP实物沙盘实验中,将参与者分成4~8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虚拟企业。在该实验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企业中的重要职位(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通过使用实物模拟的货币、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厂房、生产线等,各企业将进行竞争对抗来模拟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经营过程,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做出理合选择,从而在模拟周期为6年的市场发展中争取胜出[2]。通过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成员进行大量的决策,能够让参与者综合运用生产与计划控制、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并考验和锻炼其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运筹决策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ERP沙盘实验课的现状、趋势与不足

(一)ERP沙盘实验课的现状与趋势

与传统的理论课程相比,沙盘实验课具有以下特色和优点:

1.互动性强,教学形式新颖。在传统的教学尤其是理论教学中,虽然部分老师引入了案例教学、实训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理解能力,但实践性不强。在ERP沙盘实验课中,放弃了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形式,而是改以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自己的选择直接影响后面的结果,更为真切。此外,模拟企业中的CEO、CFO、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等角色,使他们更有参与感和使命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能更好的体会自己角色的职能和责任,深入理解企业运作的本质。这种互动性、体验性的教学形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2.能综合锻炼学生多种知识和能力。在ERP实验中,涉及到生产运作、生产计划与控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财务会记、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ERP沙盘实验能有效地串联这多门课程的知识,使学生对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其经营管理能力、制造过程分析能力、生产规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有效体验团队协作能力。在ERP沙盘实验中,学生分饰企业的CEO、生产总监、销售总监、采购总监、财务总监等多个角色。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各个角色反复地进行沟通协调。在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传递。其整个过程需要各个角色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和决策的一致性,因而能很好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ERP沙盘实验的诸多优点,众多院校或专业已经开设或者筹备开设该门课程。

(二)ERP沙盘实验课存在的不足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ERP沙盘实验课程的诸多优点以及被广泛开设的趋势。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该实验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仅仅把ERP沙盘当成一个实践环节,缺乏前置理论课程。在许多院系,尤其是经贸、工商管理等,由于专业方向的偏向等原因,重视ERP沙盘运行过程中的财务记账和经营分析部分,而对ERP沙盘中模拟的制造企业生产运行过程较为忽略。在教学内容上也往往采用“物理沙盘+电子沙盘+课后经营总结报告”的教学流程,缺失了ERP原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理论课程环节。学生可能更多的把该实验课程当作一套具有特定规则的游戏,而不能很好的理解该实验过程及规则所浓缩的企业经营过程和原理。

(2)在讲授和运行过程中侧重规则讲解而轻视理论。在讲授以及后期的运行环节中,一些实验指导老师更多的是讲解规则,而对于这些规则形成的原因,例如不同生产线的生产周期及转产差别、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的原因等,较少能理论联系实际,串联起学生在该方面的认识。该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前置理论课程,另一方面是许多院校有专职的实验师,由实验师负责所有或者多门实验课,而这些实验师在ERP及其相关知识上理论可能存在欠缺。

(3)重视对抗过程,而决策点评较少。在ERP沙盘实验的学生对抗模拟环节,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导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点评,指出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沙盘模拟对抗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总评,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然而,在现有的很多ERP实验课上,指导老师对经营过程的指导和点评非常有限,很多停留在让学生遵守运营规则,完成运营过程的层面,难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深入实践、理解知识的目的。

这些不足或因教学资源的限制,或因未对课程体系思考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ERP沙盘课对学生能力更大程度的培养。

三、工业工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要求

工业工程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其目标为培养具备机电工程技术基础,同时又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强调工程技能与管理方法的齐驱并进。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他二级学科相比,工业工程在侧重上更向工科倾斜。无论是从就业需求还是学校的培养体系,都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方法,还需要熟悉企业内部的生产制造过程。

如前文所述,一些院系开设的ERP沙盘课更侧重于财务经营,不能全面地发掘学生在ERP沙盘实验中的实践体验。而在工业工程专业中,通常有多门课程系统地讲述生产制造过程、先进制造方法、质量标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工程知识,能够为ERP沙盘实验的全面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可以说,ERP沙盘实验对制造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方位地模拟非常适合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它能够有效的串联多门专业课程,在多种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上与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契合。

四、ERP沙盘在工业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ERP沙盘实验课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工业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特色和需求,在工业工程专业开设ERP沙盘实验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一)前置课程的设置

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最终才能达到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同步提升。因此,建议工业工程专业在开设ERP沙盘实验课之前,增加ERP原理与应用、生产计划与控制、市场营销、质量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等可选)等理论课程。先让学生了解ERP的发展历程、理念、其软件的原理与应用,再以实物沙盘亲身体验。在开课的方式上,可以把ERP沙盘实验作为ERP原理与应用的课程设计课,也可以作为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分开开设,但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学期。

(二)实验教师的搭配

由于ERP沙盘集成了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因此该实验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养有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仅需要清楚实验的运行规则,还需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评。因此,该门课程建议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师共同承担。理论教师为担任ERP原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课程的任课老师。由理论课老师去引导和说明ERP沙盘实验过程中具体规则、策略,与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验课老师去负责实验场地、道具的准备工作及组织学生实验的具体运行。该课程配备两名教师是合情合理的选择。不仅能提高教学中的学生的互动效果、理论实践集合水平,亦可减轻教师负担,各展所长,互学所需。

(三)建立合理考核机制,重视总结

ERP沙盘实验课的完结不是以6~8年的模拟运行结束而告终的,其后的总结分析部分是更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在经营过程和结束后的总结点评中,给予适当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分析自己所在团队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点,CEO及整个团队的沟通效率、每个人对自己角色的思考和体会等。要求形成团队总结报告和个人报告,并在课程结束一周内专门设置2学时以上时间用于总结汇报。另一方面,增加总结报告在整个课程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以合理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决策的得失,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本实践课程的最终目的。

五、结论

ERP沙盘实验是一门非常适合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实践课程。能够有效串联该专业多门课程并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和素质。然而,从目前的开设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该课程更全面有效的展开。本文对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些特点和需求,从完善前置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师搭配、合理考核引导三个方面提出了开设该门课程的一些建议。为工业工程专业更好的开设运行ERP沙盘实验课提供了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督导评价;教学质量;技术管理;多层次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形成和完善。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在2014年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①要求“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都已建立了以专家督导为主的教学监控和评教机制,实践表明:督导评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监控方法,对提高课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教学质量技术管理基础,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忽视了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差异性,因而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评价普遍形式化,与实际情况不符,评价结论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②③三峡大学2006年成立研究生视导团,通过教学督导,促进了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对保障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督导评价指标内容比较笼统,导致督导评价主观随意性较大。本文依托三峡大学教研项目“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探讨引入教学质量技术管理理念,综合考虑学科门类(文、理、工)、课程性质(公共、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态度、方法、手段、设计、效果)等多因素影响,构建一个由“管理者—学校督导—学院督导”组成的多层次监督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克服现有督导评价存在的问题。

1我校督导评价现状

督导评价是依据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和引导,目的是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估,以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我校研究生课堂教学督导评价主要依靠学校督导,由于校督导专业背景限制,目前只能实现对课堂过程的规范性进行监督,还没上升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层面。从课程教学特点看:一是研究生课程涉及学科专业繁多,课程性质呈现多样性;二是任课教师专业背景不同,授课形式差异性大,教学方式多样等,造成了教学督导评价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如果不考虑学科和课程差异,必将导致评价指标笼统、评价结果不准确且过分依赖专家主观等问题。④表1所示为我校督导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体系,我们随机选取了2015年春季学期学校督导记录卡122份,评价结果汇总见表1所示。督导整体评价和分项评价的优良率均在85%以上,这个结果与校督导反映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第2和第4两项指标的评价等级存在虚高现象。究其原因是这些指标设计不合理,内容不单一、表述笼统,致使评价操作困难。

2多层次评价体系构建

课程教学督导评价作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改进的管理活动,必须树立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管理方法为指导的思路。技术管理是指在技术行业中所作的管理工作,强调的是技术分配,技术指向和技术监察,技术管理者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来完成技术任务。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监督引入技术管理的理念是针对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提出的,由于我校研究生学科门类繁多,涵盖七个类别16个领域,且不同学科研究生发展和规模不均衡,从几十人到近千人不等。一直以来,学校虽然设置了校、院两级督导体制,但却采用了基本统一的评价内容,导致两级督导评价多有重复,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因此,必须以技术管理方法为指导,统筹考虑校、院级督导重点,重新分类设计各级评价指标,充分考虑学科门类、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等技术方面因素。2.1评价指标设计课程教学评价选择教师能够主导和控制、并可通过自己教学行为显示出其质量的内容来设计指标,这些指标称为主体评价指标。学科门类和课程性质具有较大的刚性或限制性,通过设计以不同权系数融入主体评价指标中。图1为按上述原则设计的督导评价体系框架,第二级分类指标是主体评价指标,涉及课堂教学活动和过程的相关内容。第一级分类指标则是考虑学科门类、课程性质等多层次的加权综合评价指标。2.2评价方法设计督导评价体系第二级分类指标包括一系列宏观层面和专业层面的指标,分别由校、院督导操作完成。评价方法为:由校、院督导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主观定性方法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其中学校督导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为主;学院督导则以评价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第一级分类指标是在第二级分类指标评价完成基础上,由校督导或管理人员根据课程性质和所属学科而设计的公式进行加权计算,获得综合评分。在计算公式中权系数被定量化,第二级分类指标评价等级也需要折算成对应分数,综合评分为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之间的为良好,70-80分之间的为一般,70分以下的为较差。最终,这种多层次督导参与的评价结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

3应用实践

选择评价体系其中一个指标应用为例,表2列出了校督导评价“教学能力”指标情况。教学能力从分教师的教学态度、思维方法、精神面貌、教法策略、教学表现、教学水平等6个内容评价,评价内容同时给出了该项优秀呈现的形式。基于改进后的督导评价体系,我们随机抽取了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督导记录卡106份,评价结果汇总数据中(见表2所示)优良率分布从72%~90%,呈现出较大离散性。这个结果表明:任课教师普遍备课认真,思路清晰。但一些教师缺乏对教法的研究,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不足,此评价与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于改进后的指标内容明确、客观且单一,使督导易于操作,可以获得准确评价。

4结论

第9篇

所谓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基于此,我校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并积极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行之有效的教学监控措施,实施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系:(基本思路)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等;(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2)教学督导监控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溃(3)调整控制方法——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控。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1)教学研究制度(2)听评课制度一-行政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3)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4)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教学质量意识的强化。

结合专题及事例,渗透并树立教师的质量管理意识,让“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达成共识,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加强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

A、全面性管理:要求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的评价监控。不仅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包括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

B、全员性管理: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

C、全程性管理: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的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我校制定的《教学规程》指明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3、教学质量的检查。“四结合”

A、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B、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C、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D、自检与互查相结合。

4、教学质量的评价。“三结合”

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C、与教师学期评价相结合。

5、教学质量的分析。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四级分析。

6、发挥三级监控功能,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1)一级监控――教导处

教导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

A、结合现代社会、教育的新形势,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师资培训。

B、定期(期初、中、末)检查或通过网络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C、每学期定期(单元练习、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D、继续开展定量性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各教研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听课要加强,新老教师也要互相听课)

E、每月1次教学质量分析会。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F、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2)二级监控――教研组

教研组是中枢及骨干力量,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

A、组织制定本教研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并监控执行。

B、加强教研组的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2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C、由教研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名单,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后进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D、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有效果。

E、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监控与检查。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要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反溃

(3)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A、加强质量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B、遵循《教学规程》对教学各环节中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学习效果;过程监控;全过程考核;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99-04

一、引言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统计数据看,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为2979万人,到2015年增加到3350万人,2020年将增加到3550万人,显然,我们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国,但从教育品质上,我们难以跻身于教育强国之列。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于2012年提出的30条意见中的第一条就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以“质量”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即要充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通常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来反映,那么,如何管控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多采用期终闭卷笔试的形式,适当加入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但仍以期终考试为主[1,2],其权重多数在80%以上。这种考核方式虽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公平、公正,但形式、内容单调,难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对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

因此,良好的学习效果管控和考核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所谓的良好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学校有不一样的培养定位,不同专业有不一样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有不一样的课程特色,不同学生有不一样的群体特点,也就是说,学习效果管控和考核方法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客观实际,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学生特点而设置,以使方法行之有效。

二、课程状态分析

(一)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微型计算机高速发展,其应用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主干课程,是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开展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能够在测控技术、仪器仪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产品测试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达成培养目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包括11项毕业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3)了解测控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扎实的电子、计算机、光学、精密机械、信息与控制等工程基础知识,掌握信息量的检测、转换和分析处理的原理与方法、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4)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领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正确的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测控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的能力;整个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了解测控专业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适应发展的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10)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1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根据上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达成第(3)、(4)、(5)、(9)项毕业要求。据此,本课程设定了相应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架构,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方式;(2)通过学习Inter8086/8088CPU内部结构,熟悉其工作机制,再结合基本指令学习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训练,理解硬软件间的辩证关系;(3)通过学习存储器、接口芯片的相关电路设计及其应用编程方法,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技术;(4)了解微机系统及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总之,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训练,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特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以Inter8086/8088CPU为核心的16位机的代表,其结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和接口技术等,在现行PC机设计中也都得到了体现,因此,课程以8086/8088CPU的体系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论述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讨论存储器、可编程接口、系统总线等各项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技术。课程特点主要表现在:(1)基础性强,它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基础课;(2)概念抽象,如芯片内部结构、时序、寻址方式、工作模式、地址译码、中断等;(3)内容繁多,包括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各种总线以及接口设计等;(4)逻辑性强,章节之间联系密切,难以绝对分割,前面章节内容是后面章节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紧跟教学进度,一旦出现断层,学习过程就会越来越艰难。

(三)教学现状

经过多年的教学思考和摸索,在教和学两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在“学”的方面:(1)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差。考试成为唯一的学习动力,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或被迫学习状态。(2)学习习惯不良。做作业往往走形式,抄袭现象严重,全班作业版本一般就2~3个,学生没有预习及复习的习惯,没有讨论甚至答疑的习惯,满足于老师的灌输,很少自主思考问题。(3)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模式停留在高中阶段,过多地关注知识点的记忆,缺乏系统性,不会带着问题学习,缺少互动式学习,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

在“教”的方面:(1)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按照既定课程框架,以知识模块为顺序讲授,对培养环境、培养对象的变化认识不足,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以讲授为主,教师以讲台为中心,与学生互动性差,学生活跃度偏低,存在严重自问自答现象。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课堂参与度几乎为零。(3)学习结果考查模式单一,对学习过程监管不足。目前对学习结果的考查仍以期终考试为主要考查手段,仅适当兼顾平时作业及实验情况;过程监管通常采用期中考试方式,这只是过程的某一个点,而非全过程。

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当代学生的特点,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学习效果过程监控与考核方法,将各监控点设计为学习驱动点,将终极式的考核设计为学习过程的综合考核,由此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将来的创造性学习打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学习效果过程监控方法设计

(一)采用过程监控方法考查学习效果的必要性

目前,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主要以期终考试为考查手段,仅适当兼顾平时作业及实验情况;过程监管通常采用单点监控方式――期中考试,未能反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全过程状态。因此存在以下问题:(1)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完整;(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全面;(3)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不足;(4)不利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自我检查;(5)不利于学生课程学习规划的调整;(6)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7)不利于通过因材施教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鉴于此,本课程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分析、总结课程各章节的特点,采用过程监控方法,分段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敦促学生巩固所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这种管理实质上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两个部分:质量控制主要指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质量保证主要指如何合理评价教学效果,以及结果反馈与持续改进。

其中,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有必要详细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监控方法。

(二)过程监控方法设计

通过梳理,形成了该课程的课程架构,将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在教师引导下,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地层层递进展开学习过程。在基本概念学习以及这三个子系统学习结束后,各设置一个监控点即学习动力驱动点。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1.监控点1。通过基本概念讲授以及教学内容系统化分析,完成学生整体性思想的训练,将监控点1设置在此检查训练效果,使学生尽快掌握系统性学习方法。

2.监控点2。微处理子系统又由3个二级子系统组成,其中8086CPU系统结构是寻址方式和汇编指令学习的基础,之后才可以开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属于层层递进关系,而且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容易出现听得懂、记不住的问题。因此,通过微处理器子系统的讲授完成层次性思想训练,并将监控点2设置在此,加强学生逐层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当学生发现可以尽快掌握必备的核心知识点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会被激发,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监控点3。存储器子系统主要讲授存储系统的设计实现,重点和难点在于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和其地址空间的分配。没有存储系统,微处理器无法运行程序,二者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存储器子系统的讲授完成关联性思想训练,监控点3设置在此,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复杂系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监控点4。监控点4设置在I/O接口子系统讲授完成之时,通过比对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自系统与可编程接口8255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法可以发现有许多共通之处,籍此完成统一性训练,这样使学生了解通过探索规律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加快学习进程,由此建立思考的习惯。

另外,此时全部教学内容已经完成,可以通过回顾全部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系统性思想。

多点监控学习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阶段性目标,关注阶段性成果,建立良好成果预期,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计算机等应用型课程教学研究中,教学方式的研究较多,考核方式的研究较少[4],而考核方式主要为理论考试,试题过于教条,缺乏动手能力考查[3],或有实验教学考核方式[5],但缺乏全面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的终极式考核方式因过于简单而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状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完整;(2)致使学生中存在大量“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模式;(3)难以客观反映课堂教学效果;(4)不利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自我检查;(5)不利于学生课程学习规划的调整;(6)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7)不利于通过因材施教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鉴于此,本课程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分析、总结课程特点,配合其他课程改革内容,全面改革考核方式,以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二)考核方式改革方案设计

本课程所设计的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学生学习效果单一评价模式,平时成绩的量化评价方法弥补了以往平时成绩记录的模糊性,增设了自主设计实验并细化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具体考核方式如图2所示。学生成绩由3部分构成: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20%),期终成绩(40%),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20%)+期终考试成绩(40%)。

成绩统计依据说明如下。(1)作业成绩统计依据。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即3分。作业抄袭现象较多且难以控制,但作业还是有一定的复习与巩固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宜贸然取消,只是个人作业质量不易评价,故仅以上交次数计分。(2)点名成绩统计依据。点名成绩占总成绩的4%,即4分。点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学习主动性。(3)提问成绩统计依据。提问成绩占总成绩的5%,即5分。在整个学期内,确保每个学生至少随机提问5次,并记录5次提问的平均成绩,提问成绩最高5分。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成绩取最高一次得分,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某位同学对以前的回答不满意,即可举手主动回答问题以修正过去成绩。(4)竞赛成绩统计依据。竞赛成绩占总成绩的8%,即8分。为丰富学习形式,利用2~3个学时开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基础知识竞赛,个人竞赛总成绩=小组必答题成绩+小组抢答题成绩+小组风险题成绩+个人风险题成绩,鉴于篇幅所限,竞赛规程此处略。(5)设计/论文成绩统计依据。设计/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20%,即20分。设计/论文成绩包括两部分:存储器设计成绩(8%),I/O接口设计成绩(12%)。①存储器设计作业为小组作业,个人存储器设计成绩=小组平均成绩-贡献度得分。小组平均成绩为小组贡献度最大的同学所得成绩,其余递减。②I/O接口设计作业为个人独立完成作业,I/O接口设计成绩=个人设计成绩。(6)实验成绩统计依据。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即20分。实验成绩包括两部分:基本实验成绩(16%),自主设计实验成绩(4%)。其中,基本实验成绩包括:实验点名成绩(2%),实验报告成绩(4%),实验操作成绩(10%)。实验总成绩=(实验点名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自主设计实验成绩。

五、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授课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的学生和过去10年甚至3~5年的学生都有明显差异,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个性独立,但交流被动,急于求成。然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信息量巨大,有限的课堂难以涵盖无限的知识,课程的性质和学生急功近利的想法之间矛盾突出,难免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情绪。

如今,我们通过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改变,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并采用学习过程监控的手段和全过程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约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江.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4(2):101-104.

[2]汤伟,姜峰,赖俊.计算机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2):118-120.

[3]张颖淳.计算机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7):147-151.

第11篇

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电气火灾高发的严峻形势,使得电气防火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大幅度增加。据《国际能源展望2006》判断,“十一五”期间,中国用电量年均增长约8.0%。至2015年,将达到4.5万亿千瓦时。按此发展计算,至2020年,将达到5.6万亿千瓦时。在用电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电气火灾近年来也频繁发生[1]。据消防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气火灾在全国总火灾数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1324起,直接经济损失156526.2万元,造成1936人死亡、1116人受伤,年均占有比例为31.56%、44.3%、28.3%、28.6%,表明重特大恶性火灾多数为电气火灾[2,3]。由于电气火灾的形势严峻,为了预防电气火灾频发,有必要在消防工程专业开设电气防火类课程,在该类课程中,讲授电气火灾形成机理、从电源供配电、电气设备与线路选择、应急照明与疏散、防爆电气以及防雷防静电等设计源头加强电气防火措施。

火灾监控技术是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其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火灾监控实际上是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总称,它是依据主动防火对策,以被监测的各类建筑物、油库等为警戒对象,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所以,火灾监控主要包括了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等。火灾监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一直是消防行业探讨的热门课题。作为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有关火灾监控技术的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而火灾监控技术是基于弱电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归属于电气设置范围,因此,火灾监控技术的内容被纳入电气防火课程群。

开设电气防火类课程已成为全国消防工程专业的共识由于电气火灾高发的形势及火灾监控技术的重要性,大部分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4]-[6]。7所地方高校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只是不同学校有不同侧重,如中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侧重于火灾监控技术,西南林学院注重电气防火技术,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对电气防火和火灾监控均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气防火类课程的重要性。

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设置及相互关系

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武警学院消防工程专业毕业学员从事的是消防监督管理业务。电气消防审核和电气防火监督检查是消防监督业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构建以《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为核心的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如图1所示。在图1所列的课程中,《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消防电气控制技术》为必修课程,其他课程为选修课程。从图1可以看出《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的核心地位,并且该门课程由多门课程支撑,保证了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融合,紧密衔接和渐次深化。《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作为河北省精品课程,其课程体系相对成熟,课程内容完整,课程实践丰富。各门课程围绕该门课程来建设这是由它的主要内容决定的。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气防火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包括电气火灾原因分析、消防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防火、电气设备及线路防火、防爆电气、防雷及防静电等。围绕其核心内容,必然需要《建筑供配电技术基础》作为第一部分的知识补充。同时,对于电气火灾高发的现状,可以运用先进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加以预防,因此,及时补充《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选修课作为新技术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火灾监控部分,在部分内容中包括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概述、火灾监控系统组成、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等。这部分火灾监控技术知识相对完整,但是,对于不断发展的、新的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可以由选修课《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来完成补充。而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需要加强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开设了《消防电气控制技术》必修课程讲授技术的实现,而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的联动控制部分只讲授联动控制要求。同时,作为消防工程专业的学员,有必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因此,开设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选修课作为有益的必要补充。

电气防火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电气防火课程群一直在不断改革。从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及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改革始终围绕武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按照公安部党委构建“大教育”、“大培训”格局的总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公安现役教育特色,以改革人才模式为切入点,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着力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构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战训练、日常练兵有机结合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训练体系,更好地满足公安消防部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改革目标,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核心是改革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方式及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

贴近消防实际,追踪消防科技前沿,改革教学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标准和规范出台或更新。教学内容必须要紧跟消防形势加以调整。因此,在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对电气绝缘材料等级,依据最新的规范《电气绝缘耐热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按2008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消防设备供配电、供配电系统防火等进行了教学内容更新;按防爆电气设备的系列标准GB3836-2010,及时更新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时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在选修课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和《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课程中,更是强调了与消防科技前沿的结合,根据最新发展科技及时更新讲义,始终带给学员最新的消防前沿知识。课程建设小组2009年完成的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p#分页标题#e#

突出能力,强化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学员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按照武警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思想,将实验、实训、实习、模拟演练和综合演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开设了电气火灾模拟实验,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实验、火灾监控实训等模块,突出考核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课程组设计完成的“电气火灾隐患模拟实验台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在《消防电气防控制技术》课程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实训平台,强调了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从基础到专业,均有相关的实验和实训平台,强化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在毕业前的综合演练中,电气防火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防火审核贯穿于整个专业综合演练的全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消防实践环节,实现了教、练、用的完美统一。

侧重创新,“教”“导”结合,促进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四个转变”[7]。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考试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毕业设计从模拟训练向工程实践转变。

探索性教学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把传统的重演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与侧重归纳、分析、渗透、综合有机结合。如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讨型”教学。讲课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指导、诱导、教导等,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所形成的被动的思维方式向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首先紧扣课程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的研讨主题。主题的设计还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前布置研讨主题,给学生留出查找资料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只提供分析的思路,学生自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最后,教师对于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和总结,纠正研讨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火灾探测器设计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设计这几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针对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消防部队业务,设置教案和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式教学,利用开发的辅助教学软件,调用相关CAD图纸,模拟场景,让学员参与审核。此外,在变配电所防火和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选择这两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将研讨式教学与教学参观相结合,选择变配电所、加油加气站等场所作为实践教学地点,让学生结合实际单位做设计、做审核、做检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现。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实验与实训环节,设置了电气火灾模拟、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和火灾监控实训。学员不仅能进行验证性实验,更能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有的同学对不同型号的插座进行过载实验,得出与电气线路过载实验不一样的结论;有的同学在对电气线路过载进行测温实验的基础上,对发烟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不同过载倍数的电流发烟量不同规律;还有的同学对人体静电在不同情况下的带电量进行测量,得出相应的规律;特别是有同学利用红外成像仪对电气线路进行实地火灾隐患检测,发表了学术论文。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置了综合实训平台,教师只讲授基础理论部分,在“教”的同时,更加注重“导”,引导学员在实验室完成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这样既加深了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实训,变换不同的接线方式,得出不同的控制关系。

能力考核的实现。高等教学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更新课程考核理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因此,《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考核改革作为专门的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立项研究,在全院作为首批示范考核改革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考核环节设置了实验实训考核、研讨式教学环节考核、课程设计考核、平时表现考核及课终考核。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中,设置了实训考核,强调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环节。通过过程考核与课终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实训考核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近三年,消防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和设计进行了大改革。强调学员的选题必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消防部队的需求,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再加之电气防火课程群的设置深化了课程内容,为学员进行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学员的毕业设计紧密围绕工程实践这一主题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如撰写建筑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等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均有所提高。

“教”“学”相长,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师的“教”和“学”都离不开丰富的信息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促进教师的视野开阔,同时又能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果。课程组建立了“《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辅助教学系统”、搭建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这些网络资源中,建立了基本资料库(包括法律、法规、标准等)、案例库、论文资源库、练习题库、课件、网上作业及答疑等。学员通过网络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并且能建立与教师沟通的渠道。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平台,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更丰富了学员,实现了“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由于教学效果突出,2008年,“《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辅助教学系统开发”获公安部教学成果三等奖。

第12篇

1.1形成性考核的总体设计

引入形成性考核,将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总体设计原则是:形成性考核应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参与情况,知识理解、分析、应用及实践能力的考核,形成性考核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终结性考核则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达到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和谐统一。

1.2形成性考核成绩所占比重的确定

形成性考核成绩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经过文献调查及与专家访谈后确定的基本原则为: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实践教学内容为辅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20%~40%;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41%~60%;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理论教学内容为辅的专业课程,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60%以上,具体见表1。

1.3形成性考核形式选择

形成性考核形式主要有实验考核、操作考核、专题讨论、平时作业、平时考勤、阶段性测验等。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相应的考核形式,要尽量让考核形式多样化,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形式不应少于两种,考核次数不应少于4次。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考核,达到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3个方面的评价。形成性考核形式及操作细则、适应课程见表2。

1.4成绩评定和管理

1.4.1成绩评定学生课程考核的总成绩、单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各种形式的单项形成性考核总成绩在形成性考核中的比重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来确定。具体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见表3。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为:X=Σ(xi×λi)。X———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xi———第i项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成绩,λi———第i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百分比。

1.4.2成绩管理形成性考核能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详细的原始记录,并由量化统计分析得出最后的成绩,其考核结果能避免考评者凭主观随意给分。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进行形成性考核,并将学生通过形成性考核取得的合格及以上成绩作为其能否参加课程终结性考核的前提条件。终结性考核成绩不合格而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者,形成性考核成绩有效,可以申请保留形成性考核成绩,然后参加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补考或重修。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后交教研室主任审查,教研室主任审查后统一存档备查,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更改。

1.5形成性考核实施流程

每门课程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编制“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院(系)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审核并于开学初向学生公布实施方案,由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具体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

(1)课程性质,说明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还是任选课程;

(2)考核形式,说明本课程采取哪些形成性考核形式,各形式在形成性考核中所占的比重;

(3)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对每类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考核项目、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规定。

2高等医学教育中形成性考核实施保障机制

形成性考核优势明显,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保证形成性考核的顺利实施,应建立相应的实施保障机制。

2.1加强考务组织机构建设

为保证形成性考核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在高等医学院校,应形成由教务处考试科(中心)及各学院教学办公室、教研室组成的两级形成性考核考务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制订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意见,定期组织常规的形成性考核检查和评估。

2.2设施设备等物质和技术保障

医学院校实施形成性考核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整个考核体系的建立需要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相应软件的添置及相应人员素质的提高。例如,徐州医学院医学检验形态学课程在2012年秋期技能考核中就建立了“医学检验形态学学习与考核系统”,这个考核系统在硬件方面直接借助于学校现有的机房设备,主要增加的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费用,同时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形成性考核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学校也应该为这些教师多创造培训和研讨机会。

2.3相应制度保障

实施形成性考核后,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制度及成绩管理制度等相应制度也应进行调整,以此来协调形成性考核的实施。形成性考核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存在考核形式多样化、学生答题个性化的特点,对教师要求高,出题、批阅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从政策层面上予以倾斜,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4加强过程检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