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监理课程总结

监理课程总结

时间:2023-02-18 22:2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监理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监理课程总结

第1篇

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建设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职业方向课,是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走向工程监理岗位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修订课程标准

新修订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是在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及政策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以及建设单位对监理服务的需求背景下完成的。新规范增加了相关服务专章,调整了章节结构和名称,增加了术语数量,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强化了可操作性和修改了不够协调一致的部分内容。这就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修整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便于学生掌握全新的监理知识,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规划形成6个项目任务,分别是基本知识概述、监理人员和企业、目标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环保控制)、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节能管理)、组织机构和组织协调、监理业务管理,使监理理论知识系统性更强,更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学时规定为32个,其中包括工程实践体验4个学时,响应课程少学时、知识够用原则。

1.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以新规范为主线,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业务能力为出发点,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入案例项目教学,由案例引入穿插理论知识讲解。课堂要确定学生的中心主置,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活力,增加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教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针对问题有个人的主观认知,善于提出观点,老师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全面活跃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兴奋点,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1.3开展课程技能竞赛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学生技能竞赛证书,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技能竞赛情况及业务能力进行认证,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学习水平和技能。建设工程监理课程在教学的后半阶段开展课程技能竞赛活动,既作为课程的阶段性学结考核,也作为业务能力比赛,达到以赛促学的要求。竞赛时,同学们组成团队,团队的竞赛成绩与每个人的努力都息息相关,这就必然要求团队成员都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共同发挥战斗力取得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这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设技能竞赛的教学安排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同学们学习效果和业务能力的认证,对未来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1.4工程实践体验

在课程主干内容学习完成后,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施工现场进行体验。主要由监理项目部的工程师们分头带同学们到不同的施工平面进行现场学习体验,让学生知晓监理工作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在做什么,怎么做。从看图纸、材料见证取样、旁站、验收等环节都给同学们带来了实境感受,对监理行业及监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工地体验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

1.5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高职特点,课程考核也从试卷考试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综合性考核方式,分别由日常课堂表现、实践体验报告、技能竞赛成绩、项目任务练习和结业考试组成,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业情况,综合评价学习效果,给出成绩。

2教学总结和展望

第2篇

关键词: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在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中,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本,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想以工作过程来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及工作目标相关,其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为了突出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为培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意义

与传统课程体系模式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具有其独特之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融合了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模拟岗位工作过程,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课程开发与重组,明确工作过程在构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主线和培养基础分别是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实际的工作情景及工作过程是分不开的,高职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手能力较强,在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尝试适当增加模拟岗位工作的实践项目和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动手操作、实践,完成从被动听课者到主动实践者的转变,真正做到理实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职业岗位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对于专业岗位的了解与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符合企业对于专业岗位职责的要求,为毕业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

2工程监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招生,2015年被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为搞好建设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只有依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才能完成构建符合我院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工程监理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面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工程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优化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为主导改革教学内容,着重技能培养。以就业导向、实践能力来重构课程体系,注重以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依据实用、适用的原则调整教学内容,将传统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新课,适当删减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重组融入工作任务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引导,进行实践教学,注重可操作性、实用性,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建筑行业及工程监理企业的走访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座谈,结果说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培养具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能力,具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工程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经过实践探索,合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逐步贴近建筑监理行业和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教学效果改善显著。工程监理专业实行“工学结合,德学同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第一、二学期)、第二阶段为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第三、四学期)、第三阶段为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第五、六学期)。

(1)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课程:《经济数学》、《大学英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装饰材料》、《安装工程识图》等课程。

(2)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课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投资控制》、《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等课程。

(3)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课程:《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等课程。我专业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提高,将工程监理专业三年的课程重新整合成新的课程体系,并将工程监理的职业精华“三控、三管、一协调”贯穿其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和企业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补充,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3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指由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设计中,对学习情境进行的重组和设计。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学习领域是指具体体现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原有学科体系中的课程。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学习情境是指在职业的行动过程和工作任务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方法论和教学论和转换而构成的学习领域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也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这种新型课程设计,可使学生从不同的工作过程中去获取不变的思维过程及规律,从具体的个性中去获取一般的共性,并能够用抽象出来的共性和一般规律,去应对新的个性和具体,充分体现高职课程体系的特色。按照“工学结合,德学同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依据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建设原则,结合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监理员的岗位需求,来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包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投资控制》、《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会审这一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新的学习情境,该课程为《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其它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独立的工作过程,其中的难度与深度逐步提升,但它们仍属于同一工作领域,操作步骤类似,可以进行对比。因此通过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是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的,选取建筑工程中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实际工作情境,并能真正做到理实一体的工作任务,就是能够作为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任务要求,分组组成团队,结合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根据工程类型与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或图集,在分专业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方案,结合工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组织工作实施,最后经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总结、反思和提高。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并可根据工程施工图的要求完成建筑构造实施任务,具备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专业能力,能够更好的完成日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

4结束语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增强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改变了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再进行教条的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更好的将我院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理论研究彻底转化到实践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系的建筑模型实训基地在筹建过程中,预计在年底到明年年初能初具规模,并于明年正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把模拟的“真实”施工现场搬到学校,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完成认识实践的教学过程,再配合现有的建筑工程实训室,教学过程能够真正实现“理实一体”,从理论教学到认识实践,再到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从学习到认知到实践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才能完成。将理论知识、团队协作、实训技能三者有机相结合,确保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教育部职业枝长技育中心研究所.

[2]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第3篇

1.1第一情景

监理前期业务技术准备及相关知识有工程招投标与工程概预算知识,核定投标报价;工程地质学,能够满足工程现场考察相关要求;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够看懂专业技术图纸;专业及安全知识主要是水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熟悉工程技术规范、法规及工具书。

1.2第二情景

施工前期监理业务工作流程是:前期资料研究-参加业主主持的第一次工地会议-组织图纸会审-主持设计交底会议-施工现场审查-核准审批开工手续并签发开工许可证,是中标后开工前时期的监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为能够准确制定和实施监理方案,获得第一手资料信息,对监理对象进行初步规范和提出可实施的预控措施。技术准备及相关知识有工程监理相关法规、工程测量学、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与电工学、常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与构造学、工程检测与试验学。

1.3第三情景

施工期监理业务业务流程是:实体工程施工监理-组织竣工预验收-施工监理内业资料整理提交-作为被验单位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实施监理合同方案的执行过程,动态管理过程,要求拿出预期的工程实体和规范的监理资料,并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技术准备及相关知识有:土力学、建筑结构与力学、建设工程投资、质量、进度控制、混凝土工程施工、土方工程施工、模板及钢筋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组织协调、建设工程信息及文档资料搜集与管理学、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实务、施工机具、施工规范、有关强制性标准等。

1.4第四情景

保修期监理工程移交后,要进行保修期监理,主要业务是进行工程缺陷和事故的责任划分和落实;同时要对工程进行总结评价。技术准备知识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后评价理论。

2人才培养模式

2.1监理实践融入

施工认识实习中现阶段,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水利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无法再满足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在基于行业标准下,加强对水利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必须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其更加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理论技能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复合型人才。其次,教师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几乎,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通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2.2监理实践融入

施工生产实习中在施工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就可以到施工现场监理部门进行参观,充分掌握施工监理工作要点。并且,教师在组织学生到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认识学习时,应该将相关的监理理念和概念详细告知给学生,促使学生更加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还要叮嘱学生听从现场监理人员的安排,带领学生进入本专业的学习领域中,真正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感受,从而进一步学生社会技能,满足于水利行业的标准要求。另外,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监理员职责义务、监理组织形式、国家现行监理规范标准等监理工作之后,可以参与到实际监理工作中,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解决在监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来良好的独立分析习惯,还大大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这也为后期监理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3加快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质量,使其充分满足行业标准需求,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构建起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制定出高效、合理的人才培养流程,加强校企合作,让水利类监理专业的学生都能到真实参与到实际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中,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其次,教师还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加快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水利类高职工程监理课程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业标准特点,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方法,分别对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公共课模块等进行明确的划分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到实习认识中,从而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教学育人的目的。

3.结束语

第4篇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生产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前,去有关企业进行验证、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我计划在沧州市的一个监理公司完成生产实习。实习单位为渤海监理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市运河区西环中街65号,主要承担二、三等房屋建筑工程和二、三等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

由于去年我以在该公司提前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而且在颐和广场总监理郭春起郭工(同为沧州设计院副院长)及技术总监王维新王工(退休前为沧州市一建安总工程师)的细心帮助下,今年我以助理监理的身份参与该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从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实习期间共分三个阶段。

1.阶段:熟悉单位或工地,熟悉施工图纸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工长或技术人员指导下拟定个人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内容可包括:了解工程项目概况、学习工程管理的有关理论及知识、参加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2.实习阶段:深入实习施工技术与管理,参加技术或管理工作或劳动,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等。

3.与考核阶段:整理总结实习收获,写出生产与管理实习报告,并离开实习单位,返校准备答辩。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东塑房地产开发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沧州晶程建筑设计公司

监理单位:渤海监理有限公司

我所在的监理办公室,有1个总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员,1个水电专业监理员。土建监理员要负责文案工作,打印通知等。

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主楼地上11层,裙楼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9986㎡,建筑物占地面积3784㎡,主楼11层,建筑高度42.30m,其中一、二层层高为4.2米,三-九层层高为3.6米,总建筑面积为24450㎡,北侧为两层裙房,建筑高度9.6米,建筑物长103.90米,宽36.40m,a-d轴为主楼,d-f轴为裙房,主楼和裙房的一层均作为商业门市,二楼是分别为下部店面服务的办公用房,三层以上均为办公用房。

建筑分类:一类高层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基础形式:肋梁筏板基础

垫层为c10砼,承台为c30砼,主楼基础顶面~四层框架柱砼为c40,裙楼基础、框架柱、主楼四层以上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现浇楼梯砼均为c30,其余砼构件为c25.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r400级钢筋。砌体:土体中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

总工期及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XX年7月20日,竣工时间为XX年10月20日。工期目标为457日历日。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这一中心工作,以xxxx部长帮扶黑河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做到学用结合,以用定学,以学促用,切实将知识技能、政策法规送到基层一线,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系统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总体目标和培训原则

(一)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提高职工理解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

三是提高职工实际生产操作能力;

四是提高职工专业技术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培训原则

一是坚持业务培训与政治学习并重的原则,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是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做到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

三是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针对公路行业岗位的特点,分类施教,切实体现出针对性;

四是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实际效果。

三、培训对象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人员,路政执法人员。

四、培训方法

一是送教材下乡,将《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指南》、《养护技术操作规范》、《公路路政管理培训教程》等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建设、养护、路政人员,鼓励和提倡职工自学技术和知识。

二是送教师下乡,聘请交通运输部西部讲师团、省交通运输厅、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到地(市)、县(市)为基层职工集中授课;

三是送技术下乡,组建省公路局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志愿者团队,根据地方需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解疑答难。

四是送远程教学下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围绕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二级公路监管及公路养护管理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重点培训以下内容:

(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黑河市为试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形势、业务知识、关键技术、管理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二)二级路监理、管理和建设人员培训

以虎饶公路指挥部为试点,对二级公路指挥部监理和管理人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关键环节、技术的培训。

(三)国省干线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伊春市嘉荫县公路管理站为试点,对全站养护管理人员及养路员工进行白色路面养护技术培训。

(四)路政执法人员培训

以呼兰养路总段为试点单位,开展路政队长、内业人员的路政业务规范化培训。

六、组织实施

“送教下乡”活动从2011年3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经验总结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3月至5月)

1、组织地道处、养护处、网化处、路政处、政治处、科教处等相关处室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分工,确定具体培训方式、内容和时间。

2、科教处根据各类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全面启动培训工作。

(二)教育培训阶段(2011年6月至11月)

培训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内容、分期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实施。

1、6月4日在黑河举行“送教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2、6月6日至16日将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公路建设、养护、路政人员手中。

3、6月至7月在黑河市公路处、嘉荫公路站、虎饶公路指挥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

4、6月开展路政执法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

5、6月至10月(即公路建设施工期间)由省公路局帮扶志愿者团队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养护工作。

6、10月至11月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路政执法人员远程教学培训工作。

(三)经验总结阶段(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中旬对全省“送教下乡”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将培训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和典型,在全省公路系统推广交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省公路局成立“送教下乡”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毕百良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同时成立公路局“送教下乡”帮扶志愿者团队,与基层一线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构架省、地、县三级专业技术人员梯队,使我省的公路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实现新的飞跃。

(二)加强宣传报导,营造学习氛围

为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加强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宣传报道,省公路局将邀请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亲临指导,同时请中国公路、中国交通报、黑龙江新闻台、黑龙江交通、省交通科技、龙广新闻台及地市新闻媒体进行“送教下乡”启动仪式的全程跟踪报道。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1、各地市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积极开展本地市的“送教下乡”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由地市处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培训前有计划、培训时有措施(内容)、培训后有总结(资料),并及时向省局反馈活动开展情况,培训全部结束后,于12月10前将活动情况总结报省公路局科教处。

第6篇

【关键词】专业课 讲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37-0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有些学校称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有些学校称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虽然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讲授内容都是专业验收规范。作为规范条文,教师讲授很难,学生理解记忆也比较难。所以这门课不好讲授,学生也不太愿意学,现就我多年讲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至关重要,参与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主体必须依据现行验收规范体系,采用一定的检查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本课程主要介绍这些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基本规则、常见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验收表格的填写等。

本课程主要满足学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需要。让他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零距离上岗。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前期需要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后续又影响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建筑工程安全以及监理专业的质量控制等课程的学习。

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的讲授

1.明确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需要而编写,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质检员岗位、监理公司的监理员岗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与验收的相关人员也需要掌握此部分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结构层次应清晰

本课程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及其配套的各专业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各专业的施工工艺差别很大,需要自己的专业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各专业之间的统一和协调问题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需要按“统一标准”进行执行。授课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统一标准”和各专业验收规范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一个单位工程最多可划分为六个层次,即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在课程讲授时,让学生把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掌握之后,再具体研究检验批的验收,使结构层次清晰。

3.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内容比较多,讲授时不需面面俱到,结合现在工程上常用部分进行重点讲授,突出重点,让学生所学有所用,学生也容易理解与消化。例如建筑工程专业对于建筑电气分部、电梯分部等可以不讲授,而对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应该重点讲授。再比如在“统一标准”中已经讲过的内容,在分部工程和子分部工程中重复出现的,没有必要再重复讲授。

每个检验批的验收内容也比较多,如果范范讲授时,学生恰恰记不住多少,应该就重点条文详细解释,其它一概而过。我讲课过程中,有些项目允许偏差值根本不讲,我告诉学生我也记不住,而有些主控项目偏差值则需要当时记住,比如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偏移允许误差为10,当时记住之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偏差值也是这个数值,问题就解决了。

4.语言浅显易懂

建筑工程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属于规范条文,专业术语比较多,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教师如果应用工程语言解释,对初涉该领域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语言无异于一个新的知识点,不能解释已有问题,反而增加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工程实际案例和学生身边事件,利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5.灵活的授课方法

本课程讲授的专业规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在一节课之后,学生会在教师的催眠曲中睡着了。以我的讲课经验,现有条件满足时尽可能采用实训方式进行,其次采用参观教学,最后采用讨论法进行授课。比如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验收,实训方式进行不了,授课时间和施工现场不同步导致参观不了,只好采用课堂教学。我首先复习建筑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回忆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后引申到本课内容,即混凝土强度作为主控项目检查、混凝土坍落度作为一般项目检查。接着复习讨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比较各种桩施工的不同侧重点,最后讲解本课程的验收项目和方法。

6.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以上教师对这门课的讲授技巧的介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这远远不够,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课程讲的再好,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良好的师生感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学生自觉地愿意上这门课,从而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把握规范性、逻辑性、激励性、形象性、启发性、趣味性、节奏性等特征。具体为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具有规范性;叙事说理,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情真辞切,真挚感人,具有激励性;描人状物,情景逼真,具有形象性;举一反三,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强弱快慢,恰当停顿,具有节奏性。教师讲课时把握好课堂语言,再适当增加肢体语言,力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适当的提问与举例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若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使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的提出必须经过备课时提前设计。讲新课之前的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设的提问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第7篇

《工程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要求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静力学基础知识求解工程实际问题。而《材料力学》部分内容则要求学生掌握五种基本变形———杆件的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还要求学生掌握杆系结构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学生通过以上专业知识的学习后,能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施工奠定必备的力学基础知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而言则是毕业后能在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勘察设计工作,在施工单位从事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在监理单位从事相关的建筑监理工作,在机关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工程锻炼,能取得结构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证书,成为该行业的专门人才。江西科技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转型需要,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了《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

1)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借鉴;

2)培养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利用力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力学基础;

3)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基本实现了以上教学改革目标。

2《工程力学》课程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1)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对工程应用有所忽视。土木工程传统的力学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这些力学课程注重系统理论的教学,这个优点在教学改革中应继续发扬。力学知识来源于工程实践的总结,在工程中又可以运用力学知识服务于工程,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我们应做到力学原理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传统的力学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根据工程问题简化得到力学模型。b.对力学模型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后者比较注重,前一个问题很少涉及或几乎不涉及,割断了相关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2)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试验内容,当前很多高校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要“厚基础,宽口径”,理论课时压缩严重。《材料力学》部分有较多的实验内容,如测量应力和应变、圆轴的扭转等。当前应用型本科的力学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a.由于实验设备和教师师资的限制,一些力学实验表现在以理论授课为主。b.局限于一些条件,力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些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一个补充。c.由于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原因,一些学生对实验教学态度不端正。d.一些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3)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如今,计算机和多媒体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显然不适应这种发展。应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同时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的例题或是习题可以采用编程计算,也可以将一些力学软件引入到教学中,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

3《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结合江西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教改实验。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方式。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兴趣教学法。上第一堂课时,我们要求参加实验的老师采用兴趣教学法,先不要太快讲力学知识,而是先把土木工程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设计、施工、监理等逐一向学生讲解,然后向学生介绍力学知识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通过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的兴趣。例如为什么钢筋和混凝土能很好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这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力学问题。如果直接给学生讲一些力学概念、力学理论,学生无法提起兴趣,但例子一来,学生兴趣就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些实际工作的力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力的概念,开展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力是力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概念,很多看来和力毫无关联的概念,都可以借助力的概念来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时,一个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一个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一个固定端相当于三个约束。若能结合支座反力的概念,如图1所示A处链杆可以提供一个约束反力,因此相当于一个约束;B处铰结点可以提供两个约束反力,因此相当于两个约束;C处固定端可以提供三个约束反力,因此相当于三个约束。将约束反力的概念和约束个数等效起来,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自由度和约束等概念的理解。此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工程力学》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的设计了一些实验。例如结合课程性质,我们将《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有机结合,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了解主要土木工程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水泥、石子、砂子的性质,通过综合实验验证其力学性能;还可以通过《材料力学》实验验证钢筋、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相关力学性能;最后还巩固了混凝土的配合比知识,通过配合比计算,制作实验试块,通过养护检测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强度比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凸显力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地位。这些做法在教学中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效果。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辅助部分实验实践学时。在理论教学时,如果部分内容能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该课程若能结合一些力学求解器等软件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求解器验证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的多媒体环境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为此,我们专门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购买了《理论力学求解器》《材料力学求解器》等教学软件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例如结构动力计算的频率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如图2所示的两个自由度结构,在判断ωa和ωb的大小关系时,结合教学软件中的模态分析,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图2中所示两自由度结构频率的大小关系。

4)加强该课程和实际工程的结合。力学知识是伴随工程发展而诞生的一门学科,力学知识起源于工程的总结,但需要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将工程实际模型化,简化成杆件或杆系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工程结构简化成符合要求的力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将梁简化成为杆件结构,如何将杆件之间的结点简化为铰结点、刚结点等连接方式,如何将梁与支座的结点简化为固定端支座、固定铰支座。这些都需要我们将简化的来龙去脉详细向学生讲解。此外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力学原理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力偶是一个较难理解的力学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司机开车两手握方向盘,实际上就是一个力偶。让学生通过一些常见现象既掌握了力偶的原理,对力偶的力学效果也加深了理解。

5)完善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在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具备“双师型”能力和资历的老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把握好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较好地结合专业和工程实践,针对性较强,在课题教学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工程实践知识。作为一名力学老师,应利用好寒暑假和平时休息时间参加工程实践,成为工程师或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三要素;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子胜(1979-),男,河南新乡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海然(1978-),女,河南新乡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JGLX1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50-02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顾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跨度大,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特别是其中的工程经济部分,对多数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相对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工程投资与管理决策科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服务。

在课堂教学体系中,教学媒体(教材、教具、教学方式等)、学生和教师是构成教学体系的三要素,这三种要素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何将它们合理地优化组合并运用于“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是本文讨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一、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一直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经济意识淡薄的现象,导致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加上中原工学院“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考查课,又安排在学生毕业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总结而言,传统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繁杂,而课时分配相对不足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包含了工程经济学和工程项目管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很多,而课时安排仅为30学时。仅项目管理部分就包括“三控三管一协调”七章内容,30学时完成讲授尚且不易;而工程经济学部分的财务评价指标、资金等值计算、工程经济要素的组成及计算等都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工科学生普遍的轻视和日常接触较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对任课教师来讲,如何在30学时内全面有效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教师“教”多,学生“学”少

传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与“学”脱节的问题。“教”与“学”的投入严重不成比例,“教”多而“学”少导致“老师口干舌燥,学生走神睡觉”的尴尬局面。除了归咎于课程内容的单调枯燥外,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模式也是重要原因。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有较多的新知识和专业术语,有较多的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日常的课程教学大多是讲解一些计算指标、计算方法或管理理论,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教材众多,相关概念描述难以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五花八门,概念描述不统一的情况多有发生,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管理部分,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项目的阶段划分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初学者困惑。目前我国在建设工程领域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多个执业资格考试中,都涉及到工程经济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1]因此在授课等教学活动时密切结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既能解决概念不统一的问题,也能对学生日后执业活动大有裨益。

5.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捉襟见肘

土木工程执业活动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实践。简单的理论传授很难让学生具备管理实践所需要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在目前理论教学课时量严重压缩的情况下,很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量或者取消,或者非常少。

综上所述,进行“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调整、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分工调整三要素的优化改革对于提高授课质量、改善授课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基于“三要素”优化组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基于“三要素”优化组合的“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及时修订;符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材的选择;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实践环节的丰富与拓展;以强师能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三、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及成效

本项目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教学改革尝试,总结了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及时进行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的修订

按照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培养应用型大学生,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与行业发展和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相匹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日历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进行相应调整,使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2.重视教材的选用及讲解内容的取舍

针对学生特点,单纯的工程经济学及项目管理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选择内容新、实践性强的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工程实践和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保持同步。讲解内容则应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考试用书的难点、重点进行合理删减。

本课程从2009年开始尝试选用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用书,新教材有效解决了原有教材中的内容陈旧与行业发展不符的问题,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学生很好的评价。根据对土木工程2008级和建筑工程管理2009级学生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合理实用。结合实践需要有侧重的讲解内容,缓解了目前教学内容繁杂而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部分相对次要的章节改为学生自学、提交作业和课堂检验的方式,重要部分得到了强化、专业得到了延伸。[2]

3.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为培养兼具高校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3]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门制定了《建筑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各类注册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学院给予经费支持,并在教学安排、项目研发、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目前,在职的专业教师中有90%以上在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4人获得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本项目组长期以来提倡四种学习方法。

(1)主动性学习。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主动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系统性学习。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系统性学习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或领域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深入挖掘和学习,学通、学精。

(3)实践性学习。紧密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习,注重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学习同时也要求教师结合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及多媒体示范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针对性学习。根据工作岗位及注册执业开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及学习内容。针对性学习要求具备设计院或施工单位等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并根据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从2008级学生开始,课下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学习时间得到极大的拓展,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5.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现实的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是重中之重。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正常课程讲授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其他的教学方法作为补充。

(1)案例式教学。目前建设工程领域的诸如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均设置了案例分析一科,并且权重和难度都极大,成为考取证书的最大阻碍。案例教学可以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合作学习、小组工作和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讨论。[4]案例教学时通过案例呈现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或实践问题,教师可充当主持人,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自主讨论。本课程教学中对项目管理部分的每一章的讲解均增加了案例分析环节,通过现场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深受学生好评。

(2)启发式教学。每次讲解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工地现场先提问几个问题,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看教材。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让大家讨论哪个同学的方法可行性最大,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此方法一是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台下做观众的冷清局面;二是学生在主动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使“教”与“学”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3)换位式教学。目前的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采用换位教学法可以将学生推向课堂“主角”的地位。事前需要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1~3人,小组成员合作制作课件,推荐1名同学进行讲解,1名同学负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原则上讲课内容每组不宜超过1节,课堂最后20分钟由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内容总结,对个别遗漏或错误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更正。此方法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气氛都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的不易,从而更加尊师重教。

(4)模考式教学。大量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生重点、难点。从2009年开始本课程采用和注册建造师考试完全一致的考试方式与题型,课堂例题讲解、日常课堂训练及课下作业、中期训练也全采用全真模拟注册类考试试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变得有目标、有动力、有针对性,学习兴趣大增,学生考证意愿明显增强,个别班级的考证参与率达到91%,“不考研就考证”成为学生普遍的心声。

(5)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结合工程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现场带进课堂”,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向学生展现大量的工程现场图片和视频。如工程质量和安全都是项目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与其口头强调其重要性,不如将施工现场铺天盖地的企业标语以及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造成的可怕后果展示给学生,在极大的反差和震撼中让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课堂教学

方法;改善了课程叙述性强、枯燥无味而致学生兴趣不高的现状;特别是案例式教学和模考式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方向,非常有助于学生针对执业资格考试进行学习,因此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四、结语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学科跨度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行业执业活动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自主性人才的培养,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江波.适应建筑行业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2,(1):279-280.

[2]潘洪科,等.浅谈“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4):90-91.

第9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监理 促进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污染负荷日趋加重,环保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现有条件下要完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任务,而且必须要加强环保执法的力度,建立完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体制。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家、企业的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正确处理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工作关系,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监督职能中的技术监督工作,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

环境监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职能中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是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其核心工作就是日常现场监督执法,是执行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的环境监督执行系统。环境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2]。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是服务与依靠的关系。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是执行环境法规、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的技术措施。环境监理只有在这种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工作走上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环境监测促进环境监理的顺利进行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是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工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因此,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污染源监测,使例行型监测向监督监测型转变,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监测水平,为环境监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环境监理在技术上必须依靠环境监测,在履行职能时必须以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3]。

1.环境监测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既为环境监理提供有效的反映环境状况的信息,同时又是衡量监理行为和监理效果的手段。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又是实施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污染设施运行等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环境监理行为的成功与否。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环境监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具有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监测数据。如果离开了环境监测去执法,环境监理就失去了目标和执法的基本手段,也就脱离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这样就不能正确地判定企事业单位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样,环境监测人员如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的耳目和手段,没有将环境监测的数据用于检验环保法规的执行效果,支持环境监理开展工作,为环境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那么环境监测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2.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作用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监理执法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尤为突出。环境监理属于环境管理体制中的监督执行系统,其职能是现场监督执法;环境监测属环境管理体制中的支持保证系统,其职能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等等技术类工作。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作用的具体体现为:环境监测对基层征收排污费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以及对调解污染纠纷的技术支持作用。

3.环境监测为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提供指导

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是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理部门在现场监督检查中,判定排污单位的环保设施是否在正常运转、排放浓度有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处理效果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只能对污染源及其排放口进行采样分析,由监测站及时、准确地提出监测报告,以此作为监理部门对排污单位是否要做出限期改进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的依据。

4.环境监测为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排污收费工作是环境监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加强环境管理既有效,又是最基本的经济杠杆手段,而征收排污费的基础是了解和掌握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的一些定量化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监测力量所不及的情况下,通过物料衡算等方法获得,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环境监测获得。排污收费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一项主要任务,通过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进行定期定量的监督、检查、采样分析等监测活动,得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状况基础实测资料,为监理部门征收排污费提供法律上、行政上必要的科学依据[4]。

四、总结

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都是环境保护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环境监理要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要为环境监理服务,促进环境监测监理的协调发展。在深入研究监测、监理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及时把握监测、监理工作发展的新特点,随时调整到工作思路和促进其发展的举措,环境监测站要把为监理服务看成是监测的基本方向和任务,并在环境监理中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监督作用。环境监理部门也要把环境监测看成是实现科学化、定量化、法制化管理的基本保证。只有这样,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工作才能协调而有序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设工程监理[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朱若华,强红,王玉贤.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

第10篇

一、能力为本位的相关课程体系构建

(一)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技能型紧缺人才具体的市场定位

建筑业近年来增长迅猛,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细分技术人才是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也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普通技术工人是建筑类技工学校的重要任务;培养中高级操作人员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培养技术管理人才以及科技含量较高工种相关的操作人员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即高技能型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筑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量大,从教学实践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施工现场从事管理工作的材料员以及质安员和施工员等;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监理公司通常在施工现场可以担当监理员;高技能型人才在建筑咨询企业主要担任项目管理员和土建预算员等;高技能型人才在设计单位可以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人员。

(二)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

1.培养专业基本能力

(1)熟练掌握相关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现场管理方面的能力。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协调好施工现场各个工作岗位,确保施工高效有序的开展。(2)基本掌握计算机相关辅助设计能力。(3)具备建筑工程基础方面相应的电算化预算能力。(4)具备建筑工程相关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可使使学生胜任项目管理员工作。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

(1)对于本专业具备独立解决能力。(2)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3)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做好企业行政和技术主管领导的助手,更要和各种岗位的人员打交道,并进行协调,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出众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相关的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理论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还有综合素质三类课程是培养高职建筑工程相关技术专业技能型市场紧缺人才的必备课程设置。建筑制图以及建筑材料还有建筑CAD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专业技能实践课重点是完成相关真题项目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掌握相关实训课程对于培养本专业相关高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综合素质方面的相关课程重点在于法律基础以及思想品德还有人文艺术与修养和就业指导等项内容,还包括现代化管理与高新技术以及企业文化与发展和创新方法、应用文写作、创新精神等相关课程。

二、通过教学方法活用的手段提升相关专业技能水平

(一)应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即依照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具体特点,通过引入相关工程项目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既可以在相关理论教学中穿插,亦可在课程结束后安排,利用认识以及完成完整的项目,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单纯的理论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灵活加以运用。

(二)运用工学交替的方法强化相关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

为保证实际培养质量,主要应从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入手,强化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优化实践教学。(1)加强与设计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践。(2)充分与监理企业或施工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具体提升综合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3)强化在相关实践环节具体教学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理论课程在相关实践中具体讲授,即可节约课时量,也能学生更好的理解以及掌握。

三、模块化实训教学相关内容体系的建立

实践教学内容相关能力层次主要有综合技能和技术应用以及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三大模块,通过模块相关定位来具体确定相应的实训课程。实训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生职业技能相关训练要与综合素质相关训导工作实施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校企合作“互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企业参与相关职业教育,职业人才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和知识。

(一)实现校企师资力量的相互渗透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合作教学,学校派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开展员工的职业资格培训,也请企业专家作为实习学生的培训教师,采用师徒传教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

(二)校企间开展相互培训

学校委派教师到企业定期挂职,参与相关管理,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企业选派相关基层技术人员去学校深造,完成“订单”式培训。建立校企研讨机制,共同对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研讨。

五、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新精神以及职业道德

第1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

土木工程分为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两大类。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国家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在一些沿海城市、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深圳等)或者国家(比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位薪酬会相对其他更高一些,当然他们的技术要求更高。

土木工程专业各行业就业前景:

一、施工方向

大多数土木专业毕业生选择的一个方向。大的施工单位和小的施工单位工资待遇相差非常大。对于规模大的施工单位涉猎范围更大一些,到处去做工程,不利于人脉资源的积累,而且人多,发展空间虽然更大,但是竞争激烈更加辛苦一些。(参考年薪:应届毕业生3.5~5万,工作三年后5~10万)对于小规模的施工单位涉猎范围虽然小一点,开始可能待遇不及大单位,但是在附近的范围施工,可以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对于日后想自己创业单干的比较有利,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小企业竞争压力小,比起大单位更加轻松一些。(参考年薪:应届毕业生2~3万,工作三年后3~6万)。

二、设计院

设计院相对其他方向门槛比较高,因为他的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同时每个星期有固定的双休是施工单位没法比的。如果你大学学习成绩不错,cad画的还行,精通pkpm。也就可以去设计院试一试,当然学历越高越容易。但是土木专业的转建筑设计也是很难的,因为在设计创新方面土木的还是比不过建筑设计的,毕竟人家是专业的。(甲级院参考年薪:应届毕业生2~3万,工作三年后6~20万;乙级院参考年薪:2.5~3万,工作三年后4~8万)。

三、工程预算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涉及预算的知识还是太浅,因为预算是大四的专业课,那时候大家都快毕业了忙着找就业单位没心思学了。预算分为工地上的预算单位、第三方预算单位还有甲方的预算单位。(参考年薪:应届毕业生2~3万,工作三年后4~8万;考上造价工程师后年薪基本上是10万以上)。

四、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是近些年来开始新兴的一个职业,随着我国对建筑、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得重视,就促成了工程监理这个职业的发展,国家工程监理制度的日益完善。监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因此也是一个与执业资格制度结合得相当紧密的行业,其职业得晋升与个人资质取得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监理员需要取得省监理员上岗证,项目直接负责人需要取得省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员上岗证,有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得工作能力,从事现场监理、测量、资料管理工作。(参考年薪:现场监理员2~2.5万,项目直接负责人2.5~4万,专业监理工程师3~5万,总监理工程师4~8万)。

五、公务员、教学及科研

公务员制度改革为普通大学毕业生打开了进入机关工作的大门,道路桥梁、建筑行业得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才需要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得需求随之增长。因为这个行业工作比较稳定,工作又比起其他较为轻松,所以其竞争一般非常激烈,需要求职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普通话水平。想要从事此类行业,一方面在校期间要学好专业课,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特别要注意理论知识得学习和个人得综合素质培养,使自己具有较高得普通话、外语、计算机水平和较好得应变能力。(参考年薪:高级教师2.5~4.5万,中等专业学校教师1.8~3万,普通公务员2~3万)。

六、幕墙、钢结构设计

对于幕墙,土木工程专业得课程几乎没有提到,我们几乎都不知道幕墙是什么。建筑外立面干挂的石材,玻璃,铝塑板都属于幕墙的一部分。幕墙行业一般是一个幕墙公司,设计、原材料制作以及施工都是一体化的。幕墙的骨架是铝型和钢材。也是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的,通常幕墙企业也做一些钢结构厂房,和一些采光顶,轻钢雨棚。钢结构公司也搞一些幕墙设计,他们也招土木专业的,但是大多都不愿意去,以为专业不对口。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幕墙行业学土木的最适合去做,但是由于学土木基本不了解幕墙行业,都往施工工地跑,同时机械行业得毕业生过剩,导致幕墙行业和钢结构行业做设计基本上都是学机械的在搞。所以土木专业的,也可以考虑做幕墙设计和钢结构设计,幕墙和钢结构设计工作和建筑设计院得工作是差不多的。(参考年薪:应届毕业生2~3万,工作三年后5~12万)

七、其他

(1)房产、大企业的基建处,就是大企业有东西要建设,需要懂的人,去规划和设计院去协调。虽然一开始工资很高,但是学不到太多东西。

(2)通讯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的施工以及设计单位。就是造通信塔,还有路灯钢杆等,一般是事业单位。

第12篇

建筑监理;工作现状;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O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94-02

初中数学从简单的小学数学阶段过渡而来,逐渐涵盖辩证思维的理念,各个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认知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确立,对以后的数学活动都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学生思想和思维的突破提高。下面,我简要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钻研不深,不能够把握重点难点,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数学习题没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只知道机械的重复套用,不能够连贯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教师要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精讲精练”,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练习,以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一改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实的满堂问,成为很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事实上,提问确实是启发式教学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启发教学的全部。另外,问题的繁多,往往导致问题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很多问题是随意提出来的,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够,使学生不能很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系统。

2改变传统中已有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做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化境。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在“七巧板”一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副七巧板,并拼凑图形。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感兴趣,不少同学设计出别出心裁的“七巧板”,并拼出了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3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及时总结学生反馈学习,进行评析改革教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跟逻辑和计算有关,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推理和训练,兼顾培养学生的板书表达个性能力。在学生进行课上练习后,教师要针对个别学生的解题思路调查了解整体掌握状况,并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指正,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带着兴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师生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得到更广的思考空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实施分层教学方式,注重逻辑渗透课堂教学。分层教学首先要进行分层的是教学目标,在以学生为前提的基础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成绩差异等要求,设定教学实施后将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分层教学要结合初中生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层次,对每个层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教会学生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用辩证的思想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4利用课下时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震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