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19:3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
主要体现在:部分医院领导片面强调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去进行,忽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没有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由此使得下级职能部门在执行的时候,也没有将隐性方式运用进去。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不高
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在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素质不高的背景下,往往难以发挥其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方面的作用。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良
其一,过度关注医院机制的商业性运作,忽视了医院公益性,医德医风评价不佳,形成不良的医院文化环境;其二,医院忽视良好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难以营造起有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环境;其三,缺乏健全的制度基础,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不足。
二、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针对于上述提及的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笔者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倡导积极从如下角度入手:
1、注重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树立
首先,从医院领导层面入手,积极开展专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和教育,使得医院决策层开始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发挥领导在带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培养的作用;其次,开展大范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各种宣传手段在医院内部营造健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后,正确认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
2、强化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具体来讲,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其一,强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在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于隐性教育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积极实现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为做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其二,实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继续教育,明确的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中去,以此去发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3、实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针对于当前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良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其一,积极从医院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开展大量文艺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医院文化氛围,为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契机;其二,高度重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到规定层次中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三,不断学习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将其融入到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前社会价值需求。
三、结束语
1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长期以来,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钟情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准备,转变这种现状,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新媒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已离不开网络。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单向灌输模式,习惯了舆论环境的单纯和“大一统”,而新兴媒体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报道员和评论员。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更加高效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对高校党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善于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网络话语体系开展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怪圈。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
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激情和活力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改革创新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坚持以重大事件、节日和纪念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国学生运动纪念活动、演唱会、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组织京剧、话剧、杂技、歌舞等剧团到高校演出,积极推进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先进典型报告团,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创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展示大学生积极向上、创新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高校要认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不断开创网络育人新局面。要认真研究制定本校的具体落实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要壮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队伍,建立督查督导跟进措施,加强本地本校品牌网站建设,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要精心培育网络典型项目,大力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形成网络育人强大合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在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突破
始终坚持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理念,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就业等困难。设立奖学金、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措施,使得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为有效应对因物价上涨引起的高校伙食问题,实施高校临时性伙食补贴办法,在物质资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精神的激励和引导。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调查,使得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力量不断加强。高校要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明确推广思路,引领带动高校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增强校园网络吸引力。要以把好正确导向和强化内容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内涵,加强互动性、弘扬正能量。
4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力支撑。必须始终把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思政工作队伍作为推进工作的基础工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高校要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队伍培训、提高素质上,基本形成以骨干培训为重点、心理健康培训为特色、岗前培训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进校作专题报告。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广泛,接受能力强,当下在网络中流行并被大众接受的“热词”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既“接地气”又能够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要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并伴以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受教育者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还要抓住时代特征,紧扣时代主旋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代特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品德高尚,首先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经过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大学生群体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其眼界较为开阔,对是非曲直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无论多么娴熟的语言艺术如果不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为前提都不会获得大学生的信任,而学生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运用语言艺术的根本所在,否则就成为哗众取宠。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做一个有坚定立场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抱有“坚守”的精神。唯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才能在思想上“不跑偏”,在面临是非问题时才有底气,才能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再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拥有更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有扎实学识的人。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运用语言艺术。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需秉持其通俗简洁、真诚理达、音量适中、语调亲切、语气委婉、风趣幽默等艺术特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驾驭语言能力的保障。最后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和创新,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他们知识面广阔,思维活跃,鉴赏力较强。坚持学习和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大学生所关注,“能听懂”并“会讲出”属于大学生的群体语言。
5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网上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大部分已悄然变成今天的“网民”。充分运用新技术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要建设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微博、qq、微信、电子信箱等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优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建设,把它们建设成为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利益诉求表达的通道、下情上传的新渠道,成为汇集大学生意见的强有力平台。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整合学生资源,构建好服务学生的信息化体系,对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要善于运用网络进行多维度宣传,要建立网上网下的联动保障机制,对于学生反映的重大问题要及时进行关注并予以解决。
作者:金少斌单位: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一、在我国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多加丰富和增加有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大学生能够从理论的牢笼中释放出来,与生命价值逻辑相对应和变化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小,涉世不深,所以对于一些文化和理论的理解上相对较弱,所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样的情况会让一些大学生充满困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一丝理解和消化,所以,生命教育的理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国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编排和规划的时候,可以参照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以此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合适和相对应的时间点正确实施教学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在最佳时机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方向,并且正确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于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学习和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充分的理解到生活的不易,理解到生命的宝贵,理解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人民是要如何才能够走向繁荣和富强;对于基本原理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有一个正确的辩证意识和观念,从而正确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对于思想的理解和学习,才能让当代中国的每个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加一些自己的思考,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社会的特色之处和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通过这些课程,不仅能够让每个中国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些感化,让他们认识到生命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还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繁荣昌盛的必要前提。
二、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生命教育的内容能够充分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
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其教学内容和一些理工科及医学科等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的,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们的理论教育,注重在精神上予以学生们更多的灌输和注入,坚持培养出一个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在对思修及法律基础进行学习和巩固之后,可以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观念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这样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怀、个人素养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而在思修课的教学之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每个大学生对于法律的意识观念也加强了,更加看重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大学生必须所要具备的个人内涵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之一。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材中,作为中国大学生的我们将会更加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到中国近现展历程的艰辛,以此来培养出每个中国大学生都具备爱国精神,让每个大学生都充满了社会责任感。从基本原理中,作为大学生,应该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本身,认识自己在大学生活学习中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要从事的是什么,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在意识到了自己需要过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后,加倍努力的学习,不仅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还应学习书本外的知识,读万卷书,同时行万里路,让自己的大学生涯不留下一丝遗憾,通过大学这几年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到生命教育所带来的变化。在生命教育的感召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们都应该坚持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一个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一份贡献的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这个群体中,在中国这个社会中,展现出一点自己的价值所在,展示出自己的生命意义所在。
作者:李菁 王小琴 单位:中北大学
受众是高职校报信息实现价值的归宿。高职校报通常是院校内部发行,并赠阅与院校关系密切的业务单位、合作的企业、兄弟院校。因而,其受众主要由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组成。这一部分受众群体庞大,占到了普通高校师生的一半,当前全国在校的高职学生约有1000万之多,教职工约有近百万。此外,与高职院校密切相关的行业和单位人员也构成受众的一部分。与一般社会媒介受众的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分散性相比,高职校报的受众群体构成稳定、层次清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高职校报与社会媒介不同,它除了信息传播,还担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高职校报的上述受众中,在校高职学生是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占到校报思政教育对象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高职教师及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也是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他们作为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校报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培养高职师生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高职学生普遍关心时政和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努力学习,勇于进取。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深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功利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变淡、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人文素质下降、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等。[1]此外,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欠缺、享乐主义滋生等问题。广大高职教师及管理、教辅人员对高职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部分人员身上也存在爱岗敬业精神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人格表率作用较差的问题。[2]如上所述,高职学生和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都是高职校报的受众,并且是高职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职校报应针对学生、教师、管理及教辅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校报的优势和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教育新闻,建设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
二、高职校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报道育人。校报首先是校园新闻媒体,新闻报道要占据校报约一半的版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闻报道是校报发挥育人功能的首要途径。在新闻报道中,校报要正确地引导舆论,把握主旋律,宣传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奋发向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明礼诚信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传播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当然,校报对主旋律的宣传,不可采取机械、枯燥的方式,而应该将上述理念与报道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校报的报道形式灵活多样,包括消息、通讯、述评等等,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有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思政教育方式。校报团队要认真策划,既可根据校园重大事件挖掘思政政治教育价值,也可围绕主题寻找有教育价值的报道对象,对于较为复杂的新闻事件或现象,校报可引导师生开展讨论,以明辨是非。以我院校报为例,每一期都通过报道学院重要新闻和举措,引导师生理解学院的工作重点和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从而为学院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前行;此外,还精心策划“感动校园十大学子”的评选等校园专题活动和“科学发展系列访谈”等专题报道,并发掘报道对象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给师生读者以积极向上的影响。
(2)专栏育人。专栏是由若干篇具有共性的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专栏是好报纸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具有整合关联信息、形成宣传强势、汇聚读者群体、彰显文化特色的作用。[3]专栏是高职校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要遵循针对性(针对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时效性(结合新闻事件和现象及时编发专栏稿件)、丰富性(形式和内容都要多样,忌单一呆板)等原则。高职校报大都是四开四版,应根据版面特点设置专栏,譬如,头版可设置热点评论的专栏,对时政热点和校园热点进行评论,宣扬理想信念,培养道德品质;二版可设置专业栏目和人物栏目,通过专业建设与校园优秀师生的通讯报道,发挥榜样的力量,倡导优良的学风教风,提升专业与职业素质;三版可设置校园生活栏目,诸如主题征文、心理咨询等栏目,前者可展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后者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四版可设置人文与美育专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学修养,这一点将在下文“副刊育人”详述。
(3)副刊育人。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往往注重“实用”,人文性相对较为欠缺。高职校报作为文化阵地,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增强人文性,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高职校报要提高文学艺术副刊版面的质量,丰富其形式,把副刊办“新”、办“雅”、办“趣”、办“活”、办“美”。既有文艺新闻,更有文艺作品;既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有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编辑要对来稿精选细编,确保副刊作品富有思想、情感和艺术性。另外,副刊版面尤其注重排版美观,文、图、面、块、条、点、线要科学组合,版面要在端庄大方、多彩多姿中体现出清新、活泼、大方、气派的视觉效果,通过美的形式让读者领略到其中的思想和精神。好的副刊会让读者“爱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实现弘扬文化、滋养心灵、丰富情感、启迪智慧的育人功能。
(4)队伍育人。高职校报是校园大众传媒,光靠几个编辑人员是无法及时完成全校的新闻和信息采编的,需要一支来自各部门和教学单位的通讯员的支持,及时提供报道线索和提供稿件。此外,学生记者更是校报的“生力军”,他们来自各年级各专业,活跃在校园里,能及时捕捉校园的新事物,反映师生新动态。学生记者多为学生中的才俊,有朝气有热情有潜力和创造性,是发掘校园新闻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宝贵资源。高职校报建立了通讯员和学生记者队伍后,要对他们进行务实有效的培养。通讯员和学生记者队伍通常有较好的文字能力,但毕竟非专业采编人员,因而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开展专家讲座、业务研讨、组织采访、写稿评稿等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建立通讯员与学生记者的管理制度和绩效奖励方法,激励他们出成果求进步。队伍建设是校报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三、高职校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与效果提升策略
(1)效果评估办法。对高职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根据其校园媒体的特点,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调查评估法。既可通过专项调查问卷,也可通过专场座谈会的方式,了解调查读报率、读者对校报的满意度、读者对思政文章和栏目的接受和喜爱程度等等。第二,动态评估法。通过经常性的编读互动,对校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估。譬如开辟校报网络版的读者评论功能,实施网络实时互动;还可开辟编读往来邮箱,虚心听取读者反馈意见;征文也是校报的一个好方式,以校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主题开展征文,便于相对集中完整地收集到反馈信息。第三,行为评估,即考察读者在看了校报之后,其行为是否得到改善,这一点的操作是比较难,也是较为复杂的,可以通过读者自我评估、教师评估和学生观察评估来实施。由于校报持续发行的特点和读者的广泛性,可设立观察实验小组作为行为追踪评估的对象。第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常采用定性评估,不过定性评估可与定量评估结合,如结合调查评估、动态评估和行为评估,得出相关数据并给予量化分析,更有助于清晰的认识和评估。
(2)效果提升策略。如何提升高职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如下策略可供参考:第一,增强受众意识。高职校报是院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由于有固定的经费、稳定的发行渠道和读者群,校报编辑人员较多习惯于单向灌输的信息传播模式,受众意识较为淡薄,在采编过程中较少考虑受众的需要,以致受众逐渐流失。校报虽然免费发行,但读者兴趣较淡,有的干脆不看。高职校报的读者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活跃,在当前社会媒介和校园网络媒介都较为丰富的情形下,他们会选择那些契合自身需求的媒体。校报编辑要增强受众意识,心中装着读者,重视信息反馈和受众调查,及时调整版面内容和栏目设置,满足读者需要。第二,提高校报质量。高职校报应优化内容,关注“三点”。关注校园重点、热点和焦点话题,努力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广大师生、贴近学校实际,增加校报的信息量,创新新闻写作手法,提高新闻和副刊版面的稿件和排版质量。第三,增加编读互动。如前所述,通过问卷、访谈、网络实时互动、主题征文等方式,增加编读往来互动,校报编辑可了解读者需求,及时调整编辑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校报的可读性。第四,提升有效传播。要提高高职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扩大有效传播。一是巩固现有的读者群,让校报深入学生宿舍和班级、教职工办公室。二是扩大校报的赠阅范围,学生家长、合作企业、毕业生和校友、兄弟院校、业务往来机构都可以进入赠阅范围,扩大校报的影响力。三是与网络媒体合作,或开辟校报网络版,形成校报的二次传播。
一、资源自身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所有结果都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而内因是第一位的,是结果发生的根据。影响资源效用发挥的因素中,资源自身因素是资源利用效果的根据,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资源自身因素决定着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资源自身因素对于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质量因素。资源质量因素是资源自身因素中最具本质规定性的影响因素,不同质量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资源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资源质量的高低体现了资源自身的优劣,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越高的资源所发挥的效用就越大、越积极;相反,质量越低的资源所蕴含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量就越少,所能发挥的效用就越小。第二,资源开发因素。资源的高效挖掘和整合是资源效用发挥的前提,资源开发的向度、纵横度和方法技巧对于资源效用的正负和大小都有一定的影响。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种类多样,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技巧方法的利弊,综合运用方法技巧,才能开发出好的资源。第三,资源整合因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作为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必然影响着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不同的整合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合理的资源整合,使各个资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更大的合力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的效果。相反,不合理的资源整合,使各个资源相互排斥、错位、抵消彼此正能量,消解自身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果。第四,资源转化力因素。资源转化力越强,表明资源越是能够被充分利用,资源转化力因素在资源自身因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强大的转化力,再优质的资源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资源转化力因素制约着资源自身因素的其他方面,只有具有一定的转化力,高质量的资源、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纵横度才具有存在的价值。
二、时空因素
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是资源效用发挥的必然影响因素。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本质上就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因此,资源效用发挥的过程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资源利用过程是不存在的。时间因素方面。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资源利用的各种条件会发生变化,资源利用的效果也会随之而变化。首先,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理念会发生变化。就目前看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利用,力图从实践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定的重视度能够促进资源效用的发挥。但也不能否认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会有弱化现象。其次,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会随每个特殊时期而不断调整。就不同时期的同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来说,也必须采用与时俱进的资源。例如,同样是教授艰苦朴素精神,在五六十年代要求人们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而在当今就必须采用其它符合当今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利用技术手段将越来越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资源利用成本。空间因素方面。空间对于资源效用发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的流动性和在不同空间利用相同资源会产生不同的效用这两方面上。一方面,资源的流动性影响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用发挥程度。在民族地区内部,资源流动性强,则内部各类资源相互协调处于一种稳定运转的资源利用机制当中,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少。相反,若地区内部资源流动性差,各资源仅在地区内部某一空间发挥作用,这会导致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失去吸引力等现象,从而阻碍资源效用的发挥;在某一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两地区间有效的资源交流能够推动两地区的资源利用工作。一个地区盲目排外、拒绝接受和利用其他地区资源,只能使该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效用落后于其他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是一种双赢,不仅提升了本地区的资源利用效果,还会使全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更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空间利用相同的资源会产生异样的结果。例如,在学校、家庭、工作单位或者社区等不同空间同时利用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空间产生的氛围、影响程度和教育意义会截然不同。
三、人的因素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参与者。因此,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量、对资源的重视度、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受教育者对于资源的认同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都影响着资源利用的效果。第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其自身素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源效用的发挥程度。首先,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量无法满足资源利用过程的需求。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大多人看来枯燥无味、就业困难等原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匮乏。其次,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自己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受教育者对资源的认识。最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不仅对资源利用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通过影响受教育者进而影响资源利用效果。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高低与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成正比。第二,民族地区受教育者因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资源利用的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动选择来完成,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与受教育者受益程度成正比。因此,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源利用效果。民族地区受教育者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受教育者,在资源利用过程中,若利用的资源与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等相关联,就会增强受教育者对于这些资源的认同度,从而可以更好的吸收这些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反,就会降低受教育者的吸收能力。因此,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认同度影响着资源利用的效用大小。第三,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因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好坏影响着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对应关系。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混合着汉族与少数民族,如少数民族老师和汉族学生、汉族老师和少数民族学生,因此,两者的关系相比其他地区更加微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理解、和谐的关系能够提高二者的沟通效果,从而使资源效用最优化。相反,二者不平等、有隔阂、不协调的关系会阻碍甚至影响二者的沟通质量,从而降低资源利用效果。
作者:李然
1.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丰富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元素与手段。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微信更加灵活、快速,微博、微信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得微博、微信成为大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老师传授,逐步从“说教式”“灌输式”“第一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第二课堂”“去中心化”等方向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声音、视频、图形、图像等技术的应用而不断丰富与完善,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2.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微博、微信的传播特性可以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零距离”接触。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面对的是一个整体,很难及时地发现个别学生中存在的心理或思想上的波动。而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可以有效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不必“面对面”地与学生本人沟通,代之以“心对心”的交流,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
3.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微博、微信传播的交互性、海量化、开放性、碎片化等特点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传播特性,形成了新的“文化输出战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想和西方思潮大行其道,使得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特点及规律的制约,心理及心智不够成熟,信仰不够坚定,对客观事物认知存在偏差、片面,对“网络大V”的盲从,直接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受到严重挑战。不良的新媒体文化,诸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蓄意诽谤等现象层出不穷,不断挑战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严重影响传统价值观念教育。同时,新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会利用微博、微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加强高校微博、微信平台建设,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等方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利用微博、微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探析
1.利用微博、微信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权威信息,增强教育的准确性
当我国互联网对全世界开放时,5年获得了5000万受众群体,而微信则只用了3年就成为了“大众传媒”(根据美国对大众传媒的定义:有5000万受众的传媒即为大众传媒)。强大的受众群体为信息的和大范围接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学生中有90%以上都使用微信软件,70%左右的学生都有个人的微博。通过官方的微博、微信平台,可直接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政治思想教育的信息通道,这样就减少了每天召集学生干部传达各种学校信息的繁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去除了多级传达带来的信息失效和谬误,增强了信息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2.利用微博、微信了解学生个人思想,进而实现因人施教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
“90后”的大学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强,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往往喜欢在群体中标新立异表现自己。根据武汉大学的调查:64.8%的同学认为自己心态开放,愿意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结合这个特点可创建“公共微博广场”,允许学生发表个人观点,表达个人思想,既可以让同学们有一个可以公共宣讲的场所畅所欲言,避免私下形成小道消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变成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利用工具。在此基础上,通过微博、微信留言还可了解每个学生思想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因人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了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利用微博微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传统说教”向“互动对话”的转变
微信软件作为一种时时通信软件,其特点满足了使用者的所有沟通要求。利用微信软件可以说,也可以写;可以长,也可以短;可以通俗,也可以深奥;可以有声,也可以有像。微信还可以愿意说的时候说,愿意听的时候听,愿意看的时候看,愿意想的时候可以屏蔽所有外来的声音,这就使微信成为了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参与的平台。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法往往将听众和讲述者分离开,形成了教与学的界限,而利用微博、微信却可以将所有同学都纳入到交流空间中,形成对话式教育氛围。通过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可在这个对话空间中不定期地提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让同学们讨论,每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权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通过参与可以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发言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而通过在微信圈里交流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参与式的学习往往比说教式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微信的朋友圈已经成为现代人主要人际交往群落,在朋友圈中互相分享美文、图片,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影响,朋友圈已经超越了一般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片面作用,而改变了人们生活,或者可以理解为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空间中,可以将专业教师、党政工作者、学校领导都纳入进来,形成全校同学或全系同学的“大朋友圈”。通过不同层次的学者、专家参与,利用文章、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建成立体全方位的教育新模式,通过圈内丰富而有层次性的知识,可从不同层面引导、帮助学生,将教育融入生活,将管理渗透于日常工作,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结语
1、就目标而言,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良好的学习风气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意识层面的科学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还能够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意识层面的教育;;学风建设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两者均反映了一种科学务实的优良态度。
3、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可靠保障
高校的学风建设属于学生思想层面的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沿着科学的政治方向前进,从而促使他们早日实现远大理想,在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学风建设提供夯实的思想基础,为学风建设的实际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的学风建设属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思想层面的基础教育,因此,在高效的学风建设中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了基础性的促进作用。另外,学风建设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与突破点,可以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切实有用的平台。
三、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前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学风建设成功与失败的重要表现,因此,要在大学的学风建设中,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明确“以学为主”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形成奋发学习、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兼顾学习成绩与其他素质的提高。
2、将大学生的学术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华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将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学风是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的积淀,而校园内文化活动是学风的外在表现。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的第二课堂,包含了非常丰富综合的内容,比如:文体活动、科创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校园的文化活动也是学校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精心布置与完成每一项校园活动的过程中都是使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修正自身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做法。
四、总结
第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相滞后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很多只是就事论事,而没有将理论同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一味被动地跟在实践后面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教育教学,没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性显现出来.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普遍缺乏创新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要与社会实际和现实协调一致,因而,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予以改正和改进.
明确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要深刻剖析一下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这是探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性的关键和基础.笔者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根深蒂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是一种单向式的教育模式,即“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这种等级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教育者们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被教育者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对称性,使得师生之间很难真正达到思想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
第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严重滞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方式,经常会出现“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情况.这种工作模式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新型性严重不符,往往会导致工作的滞后性,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际相脱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往往会恪守固有的观念和理念,过度强调原则性和规定性,难以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笔者给出以下的建设性意见:
第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着重体现人性化特点.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要首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式工作系统,所以说,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决定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要积极创建一种人性化和关怀化的工作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情义”和“关爱”,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此外,辅导员们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体现针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更具有针对性.现在的形势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各种空前活跃的思想意识,既错综复杂,又相互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具有敏捷的工作洞察力和反应力.
第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体现其引导性和示范性.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就是教育、引导和示范,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以过硬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教育工作技能并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彭娟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生教育核心理念内容之一。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参加就业之后的从业工作态度等,都是职业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就读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前提条件,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指在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以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基本教学准则[1]。在此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教学理念。相应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对学生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乐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等方面职业道德素质内容的培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以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在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当中,授课教师以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和主体,自己则作为知识内容的教育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内容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将爱国主义政治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工作目标[2]。
二、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相符需求。职业院校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较特殊的教育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多是技能型人才,其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办学中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为各个职业岗位输送符合职业要求和标准的学生。不同职业除了专业技能各有千秋外,其同一个要求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着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之中提到“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各自需要的专业技能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是极为必要的[3]。当代职业院校已经将职业道德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并且从各个方面开展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适应社会新需求的新型建设人才。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符合现实要求的,这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二)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需求。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型建设者的需求目标。职业道德是每一名职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这既是岗位要求,又是社会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更深刻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职业规定标准执行工作内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将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是当今职业院校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4]。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从注重专业技能到重视职业道德素质,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成果。当前社会对新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要求更严格,需要在具备才能的同时,有良好的德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这不但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对学校的声誉、发展有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院校形象。(三)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强调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符合。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来观念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当肩负起重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担,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社会输送兼具诚信、文明、礼仪等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5]。通过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全面打造“德才兼备”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栋梁,这样才能消除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构建真正和谐、友好的社会。
三、有效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人员素质。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应强调教师队伍人员的素质。应该着重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素质水平如何对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引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才能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严格规定招聘程序,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时,积极引进业务精、觉悟高的教师,对于不符合教育职位标准的人,应该坚持杜绝;思想政治教师入职后,应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获取最新理论知识,融合各种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制订充实的学习计划,改进课堂授课方法;职业院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学者,到校开展讲座,可以聘请这些专业人士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的兼职教师,以此提高整体团队的教育水平。(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职业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开办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室,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倾诉对象,缓解压力,安抚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更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学校围绕职业素质进行授课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导入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让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向不同的学生灌输该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为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奠定基础。(三)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活学活用。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握职业道德是什么,能够活学活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短期实践,让学生提前作为职业人感受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且直观观察职业人的工作内容和行事准则,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比如“学雷锋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而言之,以职业道德为基本核心理念、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手段。只有职业院校相关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核心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张伟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立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52-54.
[2]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8.
[3]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新模式途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8-20.
在“你选择什么时间上网?”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时间段为课余时间、或周末休息时间以及节假日,大部分学生的日平均上网时间能够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控制上网时间,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能够处理好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的合理分配。但是还有17.39%的学生认为上网不受时间限制,想什么时间上都可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17.39%的学生偶尔逃课上网,有8.7%的学生经常逃课上网,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三观”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外界环境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不仅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的上网行为,更要倡导健康上网,有节制地上网。
2上网内容的调查
有关这方面的调查是根据笔者对所在电子阅览室的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抽查所得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学生上网做什么,或者花更多的时间做什么。具体结果如图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追求心理上的放松,将感兴趣的内容大都放在休闲娱乐方面上,而与他们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求职、查资料往往被忽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我们知道,电子阅览室作为服务学生的宗旨没有明显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这样应从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教育者自身上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方法。
3提高电子阅览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3.1明确电子阅览室服务内容
在电子阅览室电脑桌面上设置明显的数据库快捷方式,或者将数据库作为搜索引擎的首页出现,提高数据库使用率。或者通过开展各个年级的文献检索课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可以在图书馆的领导下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讲座,教育他们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利用学生们经常使用的校园网平台、微信和微博平台向学生宣传电子阅览室里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电子图书、文献或影视资料,交流使用心得和收获,或者利用电子阅览室教师窗口向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网站,比如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站,对读者的阅读和查找信息起到引导作用,还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思想政治”专栏,每天更新最新信息,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
3.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创新、优质的服务大学生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但是受到学校网络使用、电的使用的控制,以及资源下载量的限制,不少学生选择在电子阅览室上网,因为没有收费限制,很多时候阅览室人数过多导致电脑利用率不高,部分查资料的学生不能及时获得资源。所以,可以在电子阅览室的账号管理上可以采用限时的方法,每天每个账号的使用权为两小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每天的上网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部分学生过度上网,让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查资料、浏览信息,提高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以外的其他阅览室设置电脑,能够查阅图书的同时还能下载电子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电子阅览室的资源,感受服务的方便快捷。
3.3提高管理者的服务和教育水平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角度来看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作为实践主体的学校集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实践主体的组织性,是指学校需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去开展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二,实践主体的传递性;是指要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递下去,营造相应的政治思想氛围;其三,实践主体的规范性,是指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保持一致;其四,实践主体的常规性,指的是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是长期需要进行的工作;其五,实践主体的前瞻性,简单来讲,就是需要以当前学校学生情况为基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预见性的角度去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六,实践主体的选择性和引导性,是指学校为了达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多样化的方式去进行引导。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各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代表着国家去行使其实践主体权利和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述行为主体的地位有着其主动性的一面,也有着其被动的一面,是社会分工背景下赋予其对应的职权,是构架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上述行为主体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组织行为,其有着比较强的主导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主导性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对于教育实践起着主导和支配性的作用;创造性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的方式去开展,以保证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发挥。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主体的角度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主体的角度来看,其能够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去实现对于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其不断进取,并且去接触正确思想政治理念,并且在长时间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实现良好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具体来讲,这种主体性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析:其一,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动作执行是由教育对象自己发起的,以各种自我调整的方式去进行;其二,“前理解”性,是指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品德成型的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以主体身份出现的,有着先验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环境是在个人生活经历,意识形态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将这样的状态界定为“前理解”状态;其三,建构性,是指在教育对象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解到践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在慢慢理解和认识相关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慢慢开始以此为引导去指导自己的行动,由此就实现了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其实践生活中的融合,由此就进入到了本体认知的阶段,并且慢慢的融入到意识领域中去,成为行为主体思想意识固有的内容,由此就标志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的完成。
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这是因为成人学生是教育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讲,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因此为了保证实际思想引导工作的质量,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于成人思想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找到其做得不够理想的地方,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针对性;其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集合成人群体学生的特点,从其工作和生活实际入手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其三,尊重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效能,引导学生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二)强化组织建设,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在国家教育部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断降低,成人教育学生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于当前成人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刚分析,以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然成为当前是很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做好管理体制的建设,改变以往传统的组织建设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开展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注重主体意识,展现人文关怀
从理论上来讲,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开展成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引导工作的开展,以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其一,高度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本着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便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其二,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课程方案制定,都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由此使得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去实现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其三,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展现出人文关怀,由此营造良好的师生教学环境,保证将各项工作做好。
三、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学生人格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人格问题。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观念错位,是非混淆,以至于他们把正常的遭遇也视为不正常的,增加了增加的心理压力;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据有关统计,中学生人格健康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是15%—20%,高中生的比例为20%—25%。学习过度焦虑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在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的现实下,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处在紧张状态,很少与人交流。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过度焦虑还会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低迷,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倾向。学习的过度焦虑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学业成绩在多数家长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优胜劣汰的应试教育中失去了轻松和快乐。一些学生自卑感很严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因为相貌、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而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另外,情绪不良,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影响现在的学生的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人格的主要成因来自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因此必然综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把基础教育引向狭小的死胡同,教育方式陈旧,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又什么都不会。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情绪加重、自暴自弃等不良因素发生。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期望过高,给子女太多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集中反映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中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主阵地。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特别是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对学校制定的规章记录严格遵守,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带头先做到。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组织捐款,但是有些同学只捐了1元,而在平时他的零用钱也不止一天十元钱的水平,在课堂中我就这一事件对同事们展开了有关人性、爱心、人道方面的教育,但有的学生就问我捐了多少,我告诉他们我捐了1000元,他们就再也不出声了,而后我开始了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这堂课都充分的、真诚的表达出了自己对灾区人们的祈祷、关心以及以后会对灾区更加帮助的决心。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形象更加的重要,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连人格魅力都没有,那即使他的课再怎么精彩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计划。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他们有意安排一些出头露面的机会,同时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对于该类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的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狂妄自大,对于该类学生,需要对其缺点注意留心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与其进行私下谈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师必须树立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平时需要与学生经常交流,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意见属于正确的、积极的,则予以采纳。若是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教师应当经常转换视角,站到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由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宽厚的同情心来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到被人关注、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并且能够对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的得到更多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