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词汇学习论文

词汇学习论文

时间:2022-12-28 21:3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词汇学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词汇学习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 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词汇测试的方式,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在词汇学习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对三大词汇学习策略以及三大策略下的学习策略的频率分别进行了统计,并对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英语词汇学习毋庸置疑非常地重要,但因学习的难度较大,一直困扰着很多外语学习者。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Ellis(1994)认为,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是为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善学者能灵活地使用学习策略。国内的一些研究探索了中国学生使用词汇策略的情况,如文秋芳(1996)等等。这些研究因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另外,这些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所做的研究很少。本文将探索他们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反馈意见。

1 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认知和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识、技能的习得是遵循一定过程的。词汇习得也遵循这一过程。词汇学习策略的作用是让学习者去关注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也就是尚未习得的词汇,并帮助更有效地处理词汇信息词汇学习策略可能包括关注新信息的某一方面,分析或控制习得过程中的信息,或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估。它影响到学习者从接触一个单词到习得的整个过程,影响到学习者选择、组织、整合、习得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加深词汇信息的处理,对词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同词汇习得一样,词汇学习策略的习得也可以看作技能的习得。在早期掌握词汇学习策略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注意,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变成无意识的行为,转变为过程性知识。从了解到能够熟练使用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所以,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受到学习者自身对学习策略的熟悉程度的限制。

基于上述,笔者进行了一次关于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1)调查对象。本项研究的受试者者是109名大学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女生40名,男生65名。

(2)调查工具。工具有两个:一是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二是词汇测试卷。

词汇学习策略问卷借由O’Malley & Chamot (1990)的策略分类,并根据问卷试测进行了调整。其原始分类表中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这些策略又细分为19种策略。本研究将从这三大类策略和19种细分策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的选项根据利克特量表的设置;词汇测试采用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词汇测试,共100道题,每题1分,总分为100分。

问卷和词汇测试共收回各109份,其中105份有效。然后采用SPSS 13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用来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并对词汇测试成绩和策略使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1)词汇学习策略中三大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本研究中显示,认知策略(M = 3.1394, S.D = 0.8527)是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而元认知策(M = 2.8883, S.D = 0.8014)略次之。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M = 2.3379,S.D = 0.7188)最低。

(2)词汇学习策略各个小项使用频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本研究中显示,运用语音规则(M = 3.9295,S.D = 0.7692),重复(M = 3.8584, S.D = 0.8952),单词表(M = 3.5492, S.D = 0.9053)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最常用的三项学习策略,而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M = 1.3098, S.D = 0.5426),关键词法(M = 1.5774, S.D = 0.6735),合作(M = 2.3239, S.D = 0.7124)是最不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总的来说,本研究所调查学生群体策略运用的基本特点是认知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与第一项的调查结果刚好吻合。

(3)词汇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把19种学习策略作为自变量,词汇测试成绩作为因变量,运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计算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都与词汇测试成绩高度相关,认知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相关性按从强至弱排列依次是:上下文、推测、构词法、分类、复习、使用字典、运用语音规则、联想、重复、关键词法、单词表,而在社会/情感策略中,除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这一分类外,其余分类都与词汇测试成绩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英语词汇成绩密切相关,而学生对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使用频率偏低,所以教师首先有必要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水平。教师与学生制定计划,包括自我评估、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答理和监控。

认知策略中学生们使用频繁的重复和单词表不与词汇成绩显著相关,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同学们尽量避免死记硬背, 并把单词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这样才能取得比单纯记单词表有用得多。认知策略中的上下文,推测,构词法,分类,复习,使用字典,运用语音规则,联想与词汇成绩明显相关,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多使用这些策略,促进词汇量的增加和词汇学习能力的提高。

社会/情感策略中的三个自变量与词汇成绩相关,说明合作,询问和自我激励能够给帮助词汇学习。因此,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多和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在遇到困难时,学习自我鼓励,以减轻学习的焦虑感,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十分必要,积极的策略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质量。本文根据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高中词汇教学的一些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能够促进他们有效词汇学习的策略;关注学生学习目的、动机,提供多种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尽快帮助学生摆脱仅依靠背诵记忆等类似的词汇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词汇学习的效率,训练学习者元认知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的组织和安排词汇学习;本文拟谈谈高中词汇教学中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趣味记忆

实践证明如果一味死记硬背,学生由于记不住,会增加畏难情绪,容易丧失信心。趣味记忆法就是在教学上找出英语单词易于记忆的规律,增加词汇的趣味性,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进入轻松、形象的趣味记忆,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趣味记忆指导:

1、科学规律记忆单词

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词等归纳总结词汇。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能力。

2、“游戏”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课堂教学的途径。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

3、各种形式辅助词汇记忆

经常用一种方法教学词汇,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经常变化词汇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通过歌曲、谚语、成语、格言、诗歌、笑话、谜语等辅助形式促进词汇教学。

二、指导学生词汇学习技巧

1、鼓励学生课外主动学习词汇

“源于课本,超越课本”,是每个外语教师希望能达到的一种境界。鼓励学生课外通过电视、广播、阅读等方式学习词汇,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

2、巧用猜测与推断

引导和帮助学生从上下文猜测单词意思。在猜测单词的词义时通常要从这几方面人手:

1)利用上下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利用上下文单词之间的指代关系。

3)利用上下文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猜测词义。

4)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5)利用举例的线索来推断生词的意思。

3、使用联想与联系

运用联想来增进记忆的策略是以线索依存遗忘理论为依据的。根据该理论,一个人想不起某语言信息,不是由于完全遗忘了这一信息,而是缺少适当的提取线索,从而无法从记忆中发现回忆该信息的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单词时,可由一个词联想到该词的情景,以及与此情景相关的词。比如学到cupboard时,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器皿柜、厨柜里的东西:bowl;fork;knife;dish;plate;spoon,;chopstick还有kettle;gas;tap;wash cloth;bottle;及sugar;bean;source;wine;oil等,从而使这些零散的词有机地联系起来。

转贴于

4、分类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把相关的内容集中或联想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会更好。对单词进行分类就是把意思或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学习。分类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如apple;orange;peach;banana;grape;pear等归类于fruits;cap;shirt;blouse;scarf;shoe;sock之类则属于clothes.

三、教师词汇教学策略

1、训练学生元认知策略

很多学生学英语没计划,学习动机不强,不知如何有效地去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制定元认知策略训练目标: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我控制学习时间、地点及进度;自我评估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其对学习负责,逐步走向自主。

2、运用词汇附带习得策略

学生习得的很大一部分词汇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训练中获得。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各种语言输入机会,帮助他们附带习得词汇。为了使学生能有效运用语言,Hedge(2000)给阅读课程提供了四个步骤:鼓励学生多读文章并认识文章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文章,布置任务辅助学生学习;借助“分析”,使学生对文章中一些语言结构引起注意;在学生对文章进行深人理解的同时,老师为其排除文中其他具体的语言困难(转引自吴宇媚)。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词汇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所以通过阅读掌握的词汇是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这些词汇。

3、运用“语块法”记忆策略进行教学

语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形式较为固定,如果将语块作为整体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不但可提高语言资源信息处理效率,而且能大大提高语言输出和表达的流利性、地道性和生动性。教师应主要以语块教学为主线,通过输入、内化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辨认、学习、使用语块,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语块,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利用语块教学法,学生习得的词汇不再是以单个单词储存在记忆里,而是以短语和大的语块形式储存在记忆里,在使用的时候能够作为整体提取出来,从而减少了资源信息处理的困难。

4、直接向学生讲授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教学应把词汇作为要教的核心对象,教师应给学生示范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指明如何使用、为何使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等 。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词汇的性质和特点来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遵循一定的原则,激发学习词汇的兴趣与动机,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巧记单词,提高词汇学习技巧,有意识进行词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应用有效策略学习单词的主动意识,探索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式和自主地扩展词汇。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肖武云,曹群英,欧阳苹果.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激发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3]吴字媚.浅谈以课文为依托的词汇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96—97.

第3篇

[论文摘 要]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讲述一些词汇教学方法及指导学生学习巩固词汇的一些做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毕业生应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以及说明概念等。这足以说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新课程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高中学生苦于单词记忆的效率低、遗忘速度快。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思考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并培养他们更为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学习能力。本文仅谈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笔者的做法。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然而,在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平均分配力量。有些教师对每课中的所有词汇不分重点,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其觉得词汇太多,逐渐对词汇学习感到厌倦,从而放弃学习。

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有些教师在新授单词后的第二天就通过听写或练习对学生掌握单词的情况进行检测,没有多次的重复和多角度的复习以帮助学生长时记忆,导致这些单词逐渐被遗忘。

3.词汇学习遗忘现象普遍。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学生学习过程中记忆不得法等,许多学生都感到花了大量时间但记忆单词效果却不理想,对学过的单词不能有效地利用。

4.词汇学习方式单一。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或缺乏学习策略等,常常孤立、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

5.词汇教学方法单一。默写是最常见的测试方式。比较常见的默写方式是教师读出一个单词,要求学生拼写出该单词,并写出相应的汉语词义,有时还要求写出词性。

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1.tongue twist。利用tongue twist学习词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句中识记、整体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如教授模块5Unit 3《Life in the future》时,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本单元中的一些新词汇。⑴The typist used the typewriter to type.⑵The moveable Robot is moving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movements.⑶ We are impressed by the impression of GuiLin where the sites are impressive.

2.直观呈现法。包括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动作、表情等手段。使用直观呈现法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有利于词汇的长时记忆。

3.词义阐释法。用简易英语去解释新词,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按英语语言特点,给某个词下定义,应先找出它的界定词或中心词,再分别加些定语或状语等修饰限制的内容。如模块5Unit 3《Life in the future》中的词汇处理:constant—happening all the time or repeatedly;citizen—a person who has the right to belong to a country。

4.利用构词法知识扩展词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就能省力省时,同时还能复习和巩固旧词汇。这是扩展词汇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5.诙谐联想法。观察新词的词形或发音的一些特点,产生奇妙或有趣的联想,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新词。如quiet与quite,字母e被关进去便“安静”了,放出去则“相当地”不安分了。

三、英语词汇的复习与巩固

针对学生词汇学习普遍的遗忘现象,教师要搞好词汇复习,强化记忆。

1.灵活多样的复习。首先,可利用联想法进行记忆与复习巩固;其次,进行多种形式的必要的检验。

2.要运用教学和考查一致性原则,遵循“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的原则,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好地巩固与掌握、记忆与运用。

3.学生背单词总是忘记的多、记住的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重复率。通过阅读不断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是记忆的必备条件,并定期检测学生对读物中词汇的掌握情况。

总之,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切合他们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与策略,改进与激活词汇教学,进而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培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词汇教学,但是很多学生词汇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上的缺失或不足会极大地妨碍他们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后继的英语学习。笔者想借助此次实证研究进行假设检验: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实用的策略知识,能否让学生对词汇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词汇的学习依赖于策略的使用,但是各种策略的适应性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常见的分类有:单词表策略、上下文策略、关键词策略、语义加工策略,记忆策略、利用视觉 / 听觉辅助记忆策略等。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几种词汇学习策略,并结合相应的培训实证研究,帮助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适时调整学习策略,这样既可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任课的两个班级,命名为实验班(51人)和对照班(55人)。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了英语基础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学生英语水平和词汇能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也就是说学生英语基础相当,符合实验假设检验前提。

二、实验过程

本实验周期为13周,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对对照班学生使用常用的词汇教学法,并不刻意强调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只要求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法记忆单词。对实验班的学生,笔者进行了以下词汇学习策略培训。

1.音形义结合记单词

许多学生发现即使彻头彻尾背诵词汇书,词汇量以及使用能力也很难提高。原因很简单,他们忽略了单词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发音。单词的记忆似乎被仅仅局限于看到了能认识,这远远不够。在实验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对单词各个方面进行研习,包括发音、拼写、用法等等,同时介绍一些读音规则,让学生认识到音和形的联系,自觉地按音形结合的方法去记忆单词。此外,笔者利用多种形式强调单词音形义的结合,如小组活动中一个学生朗读单词,其他学生说出词义;将自己朗读的单词录下来,对比录音,反复尝试,直至满意为止。

2.通过词根、词缀记单词

了解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以及复合词等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学习策略。一般来说,词是由词根、前缀和后缀组成的。因此,在实验中,笔者要求学生记住若干前缀、后缀和词根,利用构词法来分析新词的词义,以及合成词的词义,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轻松地扩大词汇量。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也证明,识记常有的前缀后缀后,学生感觉记忆单词更容易而且持久,阅读过程中的猜词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3.同、反义词归类法

笔者要求学生注重平时将词义相近或相反的词集中归类。在学习新单词时,利用学过的与新词近义的或反义的词来解释新词,达到“学新习旧”的效果。把正、反意义的词汇进行排列,配合联想记忆,不但有效地扩大了词汇量,而且可以实现持久记忆。

4.将单词放在句子或文章中记忆

单词放在句子里有了上下文,词义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零散的东西,而且通过句子,学生能了解词的用法。笔者将所学词汇与课文理解相结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词汇表所提供的单词词性与意义,有选择地挑选好的例句,进一步了解所记忆的单词、短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做到词句章不分离。此外,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自己不会的单词。这时,可让学生根据构词法以及上下文语境(如定义、举例、同反义词)进行猜测。猜词法在阅读理解别需要,是一项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也是拓展词汇较好的方法之一。实践中,最成功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学习词汇并且能积极灵活运用。

5.词汇学习与写作相结合,变被动词汇为主动词汇

在实验中,学生经常需要完成的课后作业就是:用所学的新词汇,尤其是那些高频和基础词汇,造句或写日记、书信、命题作文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输入型”词汇转变为“输出型”词汇,对词汇的掌握达到更深的层次。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很多学生谈到通过写作,所学的生词真正变成了可以随时提取的“储备词汇”。

6.单词学习与听写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在课堂上所做的听写练习通常包括课文重点句子听写、填空式听写(通常是关于课文概述的,主要检查所学生词),笔者强调学生在听写过程中,除了注重速记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准确地写下听到的单词或句子。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听录音听写所学单词或课文,并且有针对性的检查。通过听写,学生可以对单词的发音、拼写、用法等有全面的掌握,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转贴于  7.通过交际活动巩固所学单词

实验中,交际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学生反复阅读所学课文,相互就课文内容提问;复述课文;做阅读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猜测生词意义)等。通过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单词读音、理解、使用等问题。反复讨论、使用单词让学生对单词有深刻的记忆。交际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使学生有大胆使用语言的机会,即便犯错,也不会像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那样尴尬。正是在语言的反复使用和相互纠错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使用准确性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3周的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所学词汇的检测,总分为100分。词汇测试题型如下:(1)根据中心词让学生尽可能想出与之相关的学过的单词;(2)单词配对,让学生将英文单词和中文意思连线;(3)选词填空,给出一段文章或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选词填空;(4)根据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意思让学生在句中填上适当的单词;(5)听写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子。此外,还对学生进行了阅读猜词能力(总分20分,猜测20个划线单词意义)和写作能力测试(总分15)。

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词汇水平测试平均得分(M=81.7,SD=11.2)显著地高于对照班(M=70.3,SD=9.8)(P

1.将策略培训与课堂活动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单纯的策略训练,忽略了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训练,学习者可能知道某种方法,但是其迁移性值得怀疑。此次试验证明,学生很乐意尝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词汇学习、复习、巩固等相关策略,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不断加强。

2.词汇策略培训中应强调词汇的输入、输出相结合

很多学生发现通过死记硬背的单词最容易遗忘,这种简单、重复的词汇输入让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只停留在形、义层面,词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将词汇的输入和输出相结合,通过听写、写作、口语表达、交际等形式使用所学词汇,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就能达到更深的层次,所学单词真正变成了可以随时快速提取的积极词汇。

3.多种策略灵活应用

学生应根据自身在学习词汇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地更新或调整学习词汇的策略。策略的选择应适应学习目标,如为了提高阅读速度,猜词策略为首选;为了扩大词汇量,就应选用猜词策略和其他记忆策略相结合。

4.强调课后复习巩固,注重学生自我监督、评估和检测能力的培养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认知角度

 

1. 引言

我国英语学习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大学生一般都学习了14-15年的英语但效果欠佳。单词是英语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学习对学习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准确记住单词成为关键的问题。本文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策略和策略使用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认知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以期得出比较有效适用的学习策略,同时希望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2.文献综述

谈及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在进行关于“理解调查研究”的研究中,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个体用以帮助自己进行理解、学习或吸纳新信息的特殊思想或者行为。(Cook, 2000:113) Ellis就在其编写的关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著作中,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过分对比。(程晓堂 郑敏, 2002: 19-20) 在一定的情况下,学习策略也可认为是“为有效地达到某一个学习目的而对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进行的选择”。(潘亚玲,2004: 2)

赵忠德和王颖 (2009: 1)在他们的《英语单词中的认知意象》一文中提到: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记忆英语单词,用一个概念形成的意象来记忆另一个概念所形成的意象,指出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意象认知方法来记忆单词”。(骆雁雁,2009: 168)

综上所述,这些词汇学习策略都是主张认知、元认知、情感和交际四种策略综合运用,而不是指采用单独的任何一种来进行学习。本文将对大学生学习综合使用学习策略状态、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

3.1调查对象

本研究被试是三峡大学在校学生110人,随机抽出90人的问卷,男生71人,女生19人,有73人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29人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以及四级)。这90名学生来自三峡大学电气及其自动化、国际金融等14个专业。

3.2调查工具

本研究关键词汇学习策略想法或建议。

4.结果与分析

4.1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状况分析策略

本研究的问卷中1-3题是关于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使用状况,4-6题是关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7-9题是关于情感策略的应用,10-12题是关于交际策略的运用。

1-3题中,通过对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使用“工具或上下文猜词”这一方法的频率较高,48.84%的学生有时会运用工具书,并有35.56%的学生时常会使用工具书或者通过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单词;43.33%有时会通过记住生活中或者音像资料中看到的单词;47.78%的学生通过有联系地记忆一个词的同义或反义词的方式来扩大词汇量。以认知策略设计的三个题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24.07%的学生基本不会使用,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会经常使用或者一直保持这一种学习策略。以使用工具书或上下文猜测词义、从生活中积累词汇、同义词联想的形式为代表的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总之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水平偏低。

4-6题,关于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运用的状况,分析得出仅51.11%的学生有时能制定学习计划并明确学习目标;而没有明确目标或没有学习计划的占25.56%,这些学生只在碰到考试时才会学习相关词汇。涉及学习效果的问题时认知角度,只有23.32%的学生经常会或通过总结经验和学习效果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寻找有效的记忆方式;而接近26.67%的学生不会注重自己的学习效果,所以出现英语词汇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退步的现象,导致学生英语成绩下降。关于题6,通过图画等特殊形式记忆英语单词,有46.67%的学生基本不会采用这一方式,有25.555%的学生甚至从未使用过这种方式,仅有7.777%和1.111%的学生即只有大约8名学生常会或总是会使用这一方式。元认知策略在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被使用的频率和认知策略一样,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7-9题,关于情感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运用的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没有采用培养自己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信心的学习方法,51.89%的学生不会注重自己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关于在记不住单词的时停下来休息,而不继续以低效率记单词的研究中,有42.22%的学生常会采用这一方法,26.67%的学生有时会采用这种方式,可见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时还是能劳逸结合。在他人遇到陌生单词会用同义或反义的单词,来帮助他人和自己学习单词的分析结果,有43.34%的学生会通过这种途径来学习英语词汇。大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对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学生也会积极采用该策略。

最后,关于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的结果表明,一部分学生有时会采用这一学习策略,但是更多的学生基本不会通过交际策略来学习新的词汇,并通过对比,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交际策略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可能是最能直接体现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充分利用这一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检验英语水平的有效方式核心期刊。

4.2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对比分析

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影响到英语水平,当然也会对英语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以全国英语四、六级成绩作为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及格分数线划为428分,428-427分为及格分数段,488-547分为中等分,548分以上为高分档时90名被抽样的学生中,过线率达到80%,高分率为3.34%,中等分率为34.45%,及格分率为42.22%。在高分组的三名学生中,他们有时会使用这四种策略的频率为25%,在常会使用频段虽只有27.78%,但也要比其他三个分数段的使用频率高很多。在中等分组中,基本不会和有时会使用这四种学习策略大致接近是32.24%和38.16%,常会使用和总是使用的频率相对高分组来说低许多,所以几个分组的学生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处于偏低的状态。在不及格分组的18名学生中,他们有高达18.05%从来都不会使用这四种学习策略,这一组处于从来不会、基本不会和有时会这三个频段的人数比较多,导致他们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坚持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至学习效果差或者不明显。

以全国英语六级成绩进行分析的结果为,通过全国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对四种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水平,都明显高于没有通过等级考试的学生。32.23%的学生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等级考试。其中选择“3”的学生达到36.20%,选择“1”和“5”的学生比例相当。然而,67.78%没有通过全国英语六级的学生,选择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在问卷中分析的结果为29.64%的学生在面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时选择了“2”,有高达14.89%的学生选择“1”这个频段。把及格与不及格的学生选择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在“1”这个频段,不及格学生的选择频率高出及格学生约十个百分点,而“2”也高出及格学生约三个百分点,“4”这个频段的频率低于及格学生大约十三个百分点。因此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对英语成绩是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成绩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对比分析的结果不谋而合。

5. 讨论与建议

现今大学生在进行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问卷最后一道开放题的总结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

(1) 建立联想模式,加强学习意识。学习环境中频繁出现的次最容易被学习者熟悉,在心理词汇组织中也容易形成较强较丰富的语义关系网。(Brown, 1971: 335-336) 通过同根、同义、反义、形近、相关等各种方式将词汇按最佳记忆方式排列。(苑涛和樊一昕2004: 3)

(2)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总结效果,多元模式。只有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方式来记忆单词认知角度,最后对学习效果总结分析得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

(3) 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检验自身,使学习成果得到体现。学习如果只是一种任务,而没有成为学习者的需要,那将只会是一种负担。(罗立胜 王成仓, 2005: 40-43)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或者奖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种学习参与感和满足感。

(4) 把握实践,大胆尝试。许多学生不知道在交流中正确表达自己所想,因此,学习者建立心理词库就很关键,当学习者建立起心里词库后,就能产生使大脑“词汇联想任务,要求受试在听到或看到刺激词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所出现的反应词”。(张萍, 2010: 9)

(5) 端正态度,增强正确的认识。积极态度可以促进外语学习,消极态度阻碍外语学习。(Ellis, 1999: 20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对英语及英语文化的兴趣”。(郭继东,2009: 47)

6. 结语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是属于第二外语习得中个人差异因素研究的范围,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使用主要基于学生自身的个体条件。因此,本文主张要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策略运用的效率。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得以提升及保持,就是要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所以教学生无数的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让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和教学水平,改善学习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Brown, W.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StimulusVariables in Word Association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1.

[2]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3]Vivian Cook. Linguistics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郭继东.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性别之关系研究[J]. 外语界, 2009.

[6]骆雁雁.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J]. 外语学刊, 2009.

[7]罗立胜王成仓.研究生英语写作动机调查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8]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9]苑涛樊一昕.英语专业四级词汇思马得记忆法[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10]赵忠德王颖.英语单词中的认知意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1]张萍.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第6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2

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有学者曾提出,“词汇学习在教学中应居于中心地位”,也有学者反对该观点,认为词汇必须教,但绝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全部内容。不管是否应将词汇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位置,词汇教学都是掌握汉语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词汇教学却并没有引起对外汉语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广泛重视。据统计(张旺熹,200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至1999年20年间,汉语语法研究类的文章共355篇,而汉语词汇研究类论文共104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类全部279篇论文中,专门论及词汇教学的论文14篇,仅占5%。至今,这种研究失衡的现象尚未发生重大转变。

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

汉语的词汇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起步阶段,词汇学习也是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将经历的持续过程。词汇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汉语词汇量大、难于理解记忆。

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有甲级词1033个,乙级词2018个,丙级词2202个,丁级词3569个,累计8822个词。然而大纲所规定的词汇量却远不能满足留学生的交际需要。据调查(王又民,2002),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词汇量远不及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课本中接触的词汇量。要想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留学生必须尽可能学习记忆更多的词汇。而记忆庞大的汉语词汇体系,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不小的挑战。在8000多词中有不少词有多个义项,多义词在词目中占比例近1/3,更增加了学习记忆的难度。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词语的理解率、记忆率以及扩大词汇量成了重要的课题。

3 认知心理学角度有效促进词汇学习的策略

词汇学习需要高效、有序的理解与记忆,杂乱无章地逐词学习是无效且费时的。以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别从促进词语理解以及加深词语记忆两方面来具体阐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3.1 利用正确情境,教习词汇

情境(Context)是人在认知识别过程中环绕在刺激模式周围的各种刺激物。在语词的识别中,情境即上下文。正确的情境对于词语的学习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情境为词语的释义提供了很好的背景依托。许多词如果单靠注释来理解依旧是不明确的。吕叔湘先生曾针对这一问题说道:“这有一半的确是由于注解的人注的不到家。……可是,有许多词的意义,要完全靠注解来说明,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所以不得不用例句来阐发……。”这里所说的“例句”便为词语提供了情境,从而帮助理解其准确的含义,避免因多个义项或词义相近而产生混淆。帕尔梅(Palmer,1975)从一个实验中得出结论:当人们对正在感知的对象产生歧义时,知觉系统倾向于选择与情境一致的知觉,从而摆脱由歧义带来的困难。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词汇的教学中,正确的上下文确实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义。例如,对于在英文中都可以被释为“often”的两个常见副词――“常常”和“往往”,给学习者的理解带来较大困难。但若把两者放入具体的句子,反复比较,意思就会明了许多。例句:

①他常常在花园里散步。

②今后你一定要常常来看我!

③每到暑假,小明往往去河边游泳。

④游客到了杭州,往往要领略一番西湖的风采。

通过多个例句的比较,学习者便会从中体会到两者的不同。“常常”着重表示动作的重复频率高,但并不一定具有规律性,而“往往”则说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件事情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2 运用“深层分析法”有效记忆

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交际。在正确理解词语的前提下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方法加深记忆,对于提升语言水平是有益的。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Lockhart,1972)提出了记忆的单一储存模式的加工水平模型(Level of processing model),认为人的所有记忆内容都在单一的记忆系统中被处理。材料在该系统中储存时间的长短,由这个单一系统所进行的加工或操作的数量所决定:加工操作的程度越轻,就形成越弱的代码(Code)形式;反之,加工越多,代码的形式就越强。一个词,如果对其加工水平较浅,则可能导致与瞬时记忆相联系的代码形式,加以更深层次的处理后,则有可能变为更强的语意码。由此可知,记忆代码的强度与对该词的加工分析水平成正比,即:分析程度越深,记忆效果越好。

海特和詹金斯(Hyde& Jenkins,1969)用实验检验了这种设想,并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只要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会产生较好的记忆效果。因此,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引导学习者进行对所学词语的深层次分析,便能延长词语在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时间。例如,记忆以下十个表现人的心情的词语或成语:

快乐、幸福、忧伤、焦虑、痛心疾首、激动、乐滋滋、烦恼、兴高采烈、矛盾。若分配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任务去记忆,如:属于“积极”还是“消极”,是否含有部首“忄”,每个词中所包含的汉字数是多少等等。使学生有意地学习这些词,并在相同的时间之后要求被试者回忆这些单词。根据海德和詹金斯的实验结论,回忆结果最好的是按照“积极”或“消极”的感受来评定每个词语的分组,理由是分析加工水平上的差异:判断是否含有部首“忄”或者含有几个汉字仅停留在词的外形结构上,属浅层加工;而判断一个词属于积极色彩还是消极色彩,不仅要思考词的含义,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语义色彩的加工,由此形成较前两者更强的语意码,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

虽然加工水平模型提出后受到各种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从浅到深逐步加工的假设并不完全成立。但是,许多实验表明,用“深层分析法”记忆信息,确实能有效延长信息的储存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参考文献:

[1]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第7篇

论文摘 要:根据多年的词汇教学研究和实践,学习了中外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理论,词汇教学获得了大面积的提高。文章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了词汇,人们就无法正确地表达思想。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无法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初中生词的学习和掌握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与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同时,《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培养积极态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此,我就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一、激活已有认知,导入词汇教学

学生的已有认知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他们英语兴趣的重要基础。如Book 7A Unit 1

Vocabulary一课主要涉及运动方面的词汇。学生爱好运动,对这方面的题材十分感兴趣,在这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Brainstorming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认知,设计一个任务作为热身活动导入词汇,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Are you interested in sports?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2)Who is he?What sport does he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3)Can you mention other sports held in the Olympic Games?

教师播放姚明在奥运会上夺冠的录像,利用学生对姚明十分崇拜的心理引发高涨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说出他所参加项目的名称,导出单词basketball;接着运用Brainstorting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说出他们所了解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复习已经学过的词汇,同时在屏幕上呈现相关运动项目的图片,帮助他们回忆。

这个任务以学生熟悉的话题为切入点,以直观教学手段为辅助,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运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将人们印象中枯燥的词汇学习与口语活动结合起来,消除了学生对词汇学习的恐惧感,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教师应注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表达他们的观点,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课本练习,充分拓展词汇

新编英语教材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词汇练习,以拓展学生对于话题相关词汇的认识和运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7A Unit 5 Reading一课中有词义猜测练习、填词等练习,在执教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素材,重新整合教学材料。首先,阅读课文,在相关语境中完成课本中的词义猜测练习,初步熟悉词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思维的流畅性,在语境中对词义进行猜测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教师根据Part B设计了一个freetalk,让学生谈论下列问题:

(1)What is your hobby?

(2)What food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 and supper?

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必然有话可说,而教师有意引导大家将话题的重点放在healthy eating上,学生肯定会运用到刚刚学会的相关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另外两项练习,进一步熟悉这些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

三、借助影视媒体,帮助记忆词汇

《课标》要求教师开发利用各种英语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图书及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资料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少教师都能在英语课上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同时,在词汇教学中,影视资料也可用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第8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词汇 现状

汉语词汇研究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建期,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发展期,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较之以前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据周荐(2006)《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中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年底各类现代汉语词汇学论文共计457篇,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论文(440多篇)”。下面,我们对21世纪以来汉语词汇研究的情況做一个概括。

一、内容上,研究向细致化方向发展,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较以前更为深刻

周荐(2004)《从字、词、组合的分野谈词的单位的确定》没有从传统的词的定义——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入手来讨论词与非词的界限,而是从字的独用功能和字与字的组合功能以及合成性单位内字串类的构件的组合功能入手进行讨论并探寻合成词的最佳构成模式。林巧莉、韩景泉(2011)《从“分布形态理论”看汉语的词类》则是以分布形态理论为指导,认为词是语素通过“合并”等形式手段在句法运算中生成的,词类并非词库的规定,而是句法结构的生成物,并在此基础上,将汉语和英语的事实纳入同一种分析机制中,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被归因于词根的不同属性以及PF层局部的形态音系操作。还有王用源(2004)《废“离合词”兴“组合词”》从“离合词”这一术语的起源说起,对“离合词”和“扩展法”提出了质疑,通过重新分析现代汉语词的结构体系,大胆提倡废除“离合词”这一术语,而以“组合词”代替,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及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上,不再仅限于七八十年代所注重的表面的描写,而是表面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将词的结构分析与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相结合,进行立体考查

这主要体现在对新兴词语及新兴表达方式的研究上。这类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李润生的《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料”说起》,文章站在理论认识的高度上,以“猛料”一词为例,具体分析了新词新义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将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三个方面联系了起来,来研究社会新词语。

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其他学科寻找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加强词汇学的研究

(一)在理论上的主要表现

1.潜显理论在词汇学中的应用

“潜”与“显”是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重要范畴,可以认为指的是语言现象的两种存在方式。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王希杰。在《汉语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1995)中王希杰用简练精到的语言概括了潜显语言的内涵:“我们可以把语言的世界分为显性的世界和潜在的世界两个。所谓显性语言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并且得到社会公认的那个部分,是我们大家都习惯了的东西。所谓潜在的语言世界指的是,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和组合规则所构造和组合起来的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的总和。但是它们还没有被这个语言社团所利用和开发。”于根元把语言潜显理论运用于新词新语的整理与研究中,在《说“友”》(1996)中明确提出了“占位说”和“磨合说”。除此之外,运用潜显理论进行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还有姜庆姬(2006)《汉语和韩语词汇的潜性与显性——以兄弟姐妹类称谓语、指示代词、数词为主》;杨帆(2010)《浅论“雷×”类词语的潜词显词化》;刘春蕾(2011)《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等。

2.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较多应用于汉语的语法研究中,现在有学者将之引入词汇研究,并提出了“认知词汇学”的概念。于林龙、李丽虹(2008)《认知词汇学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中说道:“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认知词汇学的明显优势就是与认知科学相结合,这种对词汇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和习得。认知词汇学的理论构建在方法上与传统词汇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将词汇学的研究重点从单纯研究词的形态和语义的静态描写转移到揭示‘词’‘世界’和‘心灵’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借鉴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习得等相关理论对词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它体现了词汇学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以词汇学促进语言教与学的新理念。”此类文章还有王彤伟(2009)《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吴志杰、王育平(2006)《框架语义理论探索》等。

3.零度与偏移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零度”和“偏离”本是西方修辞学的一对概念,国内学者王希杰将其引进并立足于汉语进行了改进与阐发。①所谓“零度”是正常的、规范的话语状态;“偏离”则是对这种状态的违反。以零度与偏移理论研究汉语词汇的文章有史秀菊(2004)《汉语称谓语中“偏离”现象的文化心理例谈》;陈曌(2010)《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陈曌的《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不仅用零度偏移理论分析色彩词的语用效果,还运用王希杰先生的“四个世界”的理论②,对色彩词的中级偏离划分了两个层次,即由物理世界产生的层次及由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产生的层次。

4.回环理论

回环理论指句法里生成好的结构可以返回词库再进入合成构词。何元建在(2004)《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中就是通过这一理论,论证了述宾式合成复合词的构造,合理地解释了汉语述宾式合成复合词构造的“短语入词”的现象。文章认为“双音节OV型是典型的词结构,双音节VO型中的VO是动词短语返回词库作构词用,单音节VO型中的VO则是通过模式联体记忆从短语变成的词根。另外认为述补式(V-V)也是通过模式联体记忆从短语变成的词根。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和量补式虽然形式上是复合词,但因兼备相关模式也是进体记忆的词根。”

5.语义缠绕理论的应用

语义缠绕理论认为语义是有层次的,词义和句义相互区别,但又相互渗透、缠绕。周国光(2002)《语义的缠绕和词汇体系的必然性》通过此理论论证了词汇的体系性,他认为“词义和句义的互相渗透和缠绕决定了任何一个词语的意义必须用其他词语的意义表达出来,都必须根据词汇体系中与之相关的词语的意义来确定,因而词语在意义上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词语在语义上形成体系也是必然的”。

(二)在研究方法上的表现

1.用计量法研究汉语词汇学并不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但无疑21世纪对其重视的程度最高,使用的规模也最大

2000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届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对专门倡导“计量研究”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运用计量研究法来分析认识汉语词汇问题的文章很多,如:邵敬敏、刘杰(2008)《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2004)《“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等。计量研究法有着举例法所没有的优势,它能更直观地揭示规律。但是大多文章在使用时往往忽略了取样的标准、样本的大小、数值的科学计算、数值所揭示的问题的实质的适用范围等一系列问题,变成了简单的数字罗列,从而影响了最终结论的可靠性。

2.社会调查的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如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和马小玲(2004)《“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使用社会调查的方式绘制出“‘小姐’称呼语‘首先指称’地图”,以此客观直接地展现出“小姐”这一称呼语在全国范围内的语用状况及其分布,并预测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走向。此外,还有王立(2003)《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魏万德、肖先明(2002)《词义在变迁中的文化因素》等。

四、应用性词汇的研究成为热点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对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期。不管是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是大力发扬中华文化,词汇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实用的角度研究汉语词汇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词汇研究与机器翻译和信息处理的结合

此类文章有沈阳、顾阳(2001)《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司显柱和彭媛(2011)《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等。

(二)词汇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结合

如李思旭(2008)《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陈曌(2010)《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等。

五、词汇比较研究成为热点

词汇的比较研究并非21世纪所特有,随着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深化,这类研究会越来越多,范围将越来越广,程度也将越来越深。此类文章有吴礼权(2011)《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胡娟(2011)《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成因》;邹维(2011)《日汉同形词之比较研究》等。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相比之前稍有进步,不少研究体现出了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特点。但若是将这些有创新点的文章数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相比,将会发现有创新的文章不多,大部分文章还是沿袭旧说。相信今后的汉语词汇研究会慢慢改变这一局面,会提出更多新观点,解决更多新问题。

注 释:

①有学者认为王希杰提出的“零度偏移理论”并不是来源于比利时

的烈日学派,王希杰提出的“零度偏移理论”与研究普通修辞学的比利时烈日学派的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请参见王德福(2008)《语言学研究重要方法论——零度与偏离理论》。

②四个世界即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它们是

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个整体。王希杰提出的潜显理论、零度偏移理论和四个世界理论,被称为“三一语言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曌.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J].语文学刊,2010,(4).

[2]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

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J].语言文字应用,2004,(4).

[3]何元建.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J].当代语言学,2004,(3).

[4]胡娟.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

及其成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1,(1).

[5]姜庆姬.汉语和韩语词汇的潜性与显性——以兄弟姐妹类称谓

语、指示代词、数词为主[J].毕节学院学报,2006,(2).

[6]李润生.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

料”说起[A].第四届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

[7]李思旭.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日本)理论语言

学研究,2008,(6).

[8]林巧莉,韩景泉.从“分布形态理论”看汉语的词类[J].外国

语,2011,(2).

[9]刘春蕾.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011,(3).

[10]邵敬敏,刘杰.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

选择[J].语文研究,2008,(4).

[11]沈阳,顾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A].自然

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

[12]史秀菊.汉语称谓语中“偏离”现象的文化心理例谈[J].太原

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3]司显柱,彭媛.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J].北

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4]王德福.语言学研究重要方法论——零度与偏离理论[J].浙江

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15]王立.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3,(3).

[16]王彤伟.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

(1).

[17]王希杰.汉语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语言文字

应用,1995,(2).

[18]王用源.废“离合词”兴“组合词”[D].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

外国语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4.

[19]魏万德,肖先明.词义在变迁中的文化因素[J].理工高教研

究,2002,(3).

[20]吴礼权.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1]吴志杰,王育平.框架语义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06,

(8).

[22]杨帆.浅论“雷X”类词语的潜词显词化[J].现代语文(语言

研究版),2010,(4).

[23]于根元.说“友”[J].语文建设,1996,(3).

[24]于林龙,李丽虹.认知词汇学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J].黑龙

江社会科学,2008,(5).

[25]周国光.语义的缠绕和词汇体系的必然性[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3).

[26]周荐.从字、词、组合的分野谈词的单位的确定[J].南开语言

学刊,2004,(2).

[27]周荐.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6.

第9篇

论文关键词:TEM8,阅读理解,词汇广度

 

1.引言

目前,提高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已经引起了英语专业学生的高度关注并为众多高校列为外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但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却不多。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汇量的重要性在高级阶段的英语测试中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上文所指词汇量为消极词汇量(passivevocabulary),即学习者了解一个词最常用含义的能力(Laufer & Paribakht 1998: 370),这种能力的大小即词汇广度。关于词汇量与二语习得者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近30年里我国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不过这些调查以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主,如吕长竑(2004)对西南重点大学理工科新生在正式开课前进行测试研究,分别测试了被试总体的词汇量和语言综合能力,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的结果是,总体来说,词汇量对各项语言技能的预测力并不强;词汇量对阅读能力的影响而言,低语言水平学习者略高于高语言水平学习者。此项结论是否适用于TEM8测试的应试者,即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本文试图以英专学生为主体进行词汇广度与TEM8阅读理解得分关系的实证研究。具体讨论的问题是:在使用2004版八级考纲后,英专学生词汇广度和阅读理解得分率的相关性如何?词汇学习是否依然为高语言水平学习者提高阅读得分的学习重点?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华东地区某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共64名学生教育学论文,涉及两个英语平均水平接近的自然班;研究进行时间为三年级第二学期;采用两个测量工具来获得所需数据:一是2010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试题,四篇文章共计20道单项选择题;二是笔者从上述阅读文章中挑选出的64个非高频词汇编制的词汇测试题,所选词汇未曾出现在该校英语专业课程中。测试分两组进行:实验组为一组自然班学生31名在阅读测试前两周拿到词汇测试题,被要求熟记词汇含义,两周后采用闭卷形式测试词汇,要求被试学生在10分钟内写出被测词汇含义。词汇测试结束后即刻进行阅读理解测试,用时30分钟。参照组自然班学生33名,随堂进行30分钟阅读测试,测试结束后即刻进行10分钟词汇测试。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表1实验组和参照组词汇和阅读测试分数之独立样本t-测试

 

测试

组别

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T-值

P值

词汇

参照组

33

4.0000

3.22102

47.682

0.000

实验组

31

60.8387

5.98942

阅读

参照组

33

9.4848

2.70556

-.475

0.637

实验组

31

第10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词汇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105-02

多数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既体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又适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不少高校对语言类课程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改革,但不是很完善。本文主要围绕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核心课程之一,是专门为将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对词汇词义的描写和解释,目的是使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可以进一步熟悉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体系,把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它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外国人一般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次在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外国学生掌握词汇词义,更重要的是会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词汇。因此,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非常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对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外国学生解决语言交际困难。所以,在这个专业词汇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明白这一点,要求学生去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词汇知识转化为能力,能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形象简明地进行词汇教学。

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的内容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教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从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两个方面说明。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学习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概说、汉语词汇构成、汉语词汇单位(离合词)、词汇的构造、熟语、文化词语、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特殊词语的教学,此外还有汉语词语偏误。特殊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虚词、外来词、 用法特殊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词语。文化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数词、颜色词、象征词和人名、地名等。汉语词语偏误主要指词语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词形偏误。

2 增加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汉语词汇学课程改革要分配好讲授理论知识的课时和教学实践训练的课时。国际汉语词汇学理论知识要转化为教学能力,归根结底要借助实践环节的训练。首先,我们制作课程教学大纲时,就要安排好实践学时,可实践的具体词汇项目内容如:离合词教学、熟语教学、文化词教学、虚词教学等。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叉进行效果更好。如教师讲完“离合词”内容后,安排一次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模拟留学生课堂讲解离合词的用法,同时老师可给出一些留学生常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其偏误。

三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基于HSK语料的偏误分析训练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留学生汉语语料,比如我们讲到离合词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偏误分析。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周末我要见面好朋友”。这句话的错误也很明显,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这个错误属于离合词的语法偏误,而且能说明理由,掌握离合词的用法。通过这样的偏误练习,学生们可以逐一地掌握重要的词汇项目。

2 教学案例赏析法

一些地方高校,留学生数量有限,加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对外汉语课堂的机会不多。学生常常不熟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了解留学生学汉语的特点。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课堂的教学视频和学习教学案例的机会,让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学视频资料可以选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这是很好的课堂案例。教学案例可选朱勇老师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另外,观看教学视频或学习教学案例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对案例进行点评,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3 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演练

模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给出的内容可以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生词和课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也可以是模块训练,重点练习特殊词语的教学,如离合词、趋向动词、时间名词、方位词、非谓形容词等。老师可先布置作业,如:北语教材第三十五课《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二(下),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离合词,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正规的教案,制作PPT课件,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完成。下次上课时候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同学轮流进行课堂实战演练,保证每位同学得到真正锻炼。

4 教案撰写

教学技巧的形成要靠不断探索、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要从备课开始。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指导学生撰写教案就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撰写词汇教学教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语讲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一般情况下,虚词和特殊动词和形容词详讲,其它词语略讲。第二,讲解词语要准确,从课文出发讲解词语,用法不要拓展过多。第三,重视语用教学,多使用情境教学法,词汇例子要生活化。尤其在讲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时,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能理解所讲词汇的意思并能具体地运用。

5 课件制作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利用生动直观的手段,如实物、图片、动作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设计相关语境、创造情景、提供例句等,以利于W习者对词汇规则的直观感知和深刻理解。课件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用图片说明(如果能准备实物更好)。第二,结合板书使用多媒体,不可忽略汉字书写。第三,词语释义文字不可太多,意思简单的词语可以不释义,通过图片说明,给出用法例句。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制作课件的实际能力,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纳入考试的内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课堂演练中都熟练自如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6 课外实践

通过课外实践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与校内外的外国留学生互学,对其进行课外辅导,为其就业积累经验,并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只具备词汇的教学能力也不能完成汉语教学工作,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想胜任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具备词汇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还可以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辩论会,举办本科生和留学生的联谊活动,网络实践,论文研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即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参考已有的成果,建设我们自己的汉语学习免费网站,通过网上沟通、BBS、网络课程辅导等形式,为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除了传统的词汇理论部分考核外,为更好地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词汇教学能力,课程考核时可以把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分项制定词汇教学课程的实践考核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词的展示。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要学的生词展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生词的语音、语义有一个初步印象,这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方法如词语联想导入、歌曲导入等。 二是解释词义和用法。要根据具体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解释词义,可以利用字形、语素释义、对比等方法。除了词义,还必须讲解词的用法,即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有时也涉及组词成句的问题。三是词语练习:练习题目的设计,练习过程的操控等。词语练习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针对词语的语法功能、组合特点、使用对象、句中位置等方面设计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练习量要充足。

五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语言规律,从而面向外国人进行词汇教学。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教授汉语词汇的能力。另外,要想教好词汇,教师不仅需要我们本文谈到的具备扎实的汉语词汇学知识和丰富的词汇教学实践,还要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要对汉语语音、词汇、汉字、语法和文化教学有整体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好词汇,建立起词汇敏感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当代汉语词汇;影响;学习策略

一、中国神话传说对当代中国汉语词汇的影响

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中国人经常引经据典,涉及神话寓言、诗词歌赋。这对留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更是吸引人之处。许多神话传说依旧“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语言文化中,本文选取两个典型事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两个神话传说,以此为例来谈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嫦娥奔月”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1.对诗歌用语的影响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做诗《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从古至今,“嫦娥”不断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人们一看到“嫦娥”这个词,就会想到月亮,想到冷清的生活。

2.对专业词汇的影响。中国人有登上月球的渴望,也因此将自己比作“嫦娥”,希望能像她一样飞往月亮,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即命名为“嫦娥一号”,此系列还有“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另外,相传嫦娥在月亮居所叫做“天宫”,中国研发的一个目标飞行器被命名为“天宫一号”,“嫦娥奔月”对专业词汇的影响可见一斑。

3.对节日用语的影响。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此夜,人们仰望朗朗明月,称为“拜月”。“拜月”一词也来源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每逢中秋后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希望能与之“团圆”,中秋又称“团圆节”。

“拜月”、“团圆节”等词语被保留在节日用语里。

(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1.对专用语影响。用“牛郎织女”称呼某对夫妻时,多指分居两地的夫妻,如果夫妻长期分离,就会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在中国,介绍青年男女相亲,就说给他们“搭鹊桥”,因为被迫分开的牛郎和织女,是在喜鹊搭桥的帮助下才得以相会。

2.对节日用语影响。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日被中国人定为七夕节,这一天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

二、基于古代神话传说的汉语词汇学习策略

了解与汉语词汇相关的文化既可以增强词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运用汉语词汇,对真正掌握汉语词汇有很大帮助。

(一)通过了解古代神话传说来培养词汇学习兴趣

平常我们在说话中会经常用到一些含有中华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

“母夜叉”(传说中很丑陋,很厉害的一个怪物,现在指凶悍、不讲理的女人)

“玉皇大帝”(传说中天上最大的神,F在指有权势的人)等等。

其中有很多词语留学生能通过对中国神话的学习理解,而这些大部分是无法靠翻译来形象感知的,只有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词语。

(二)通过阅读古代神话传说来扩大词汇量

多阅读有利于汉语词汇学习。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汉语阅读有助于增加词汇量。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而不断地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古代神话传说来理解汉语词汇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关于神战胜灾难或与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现象做斗争的题材,分布相当广泛,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以及精卫填海等,体现了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对大自然的抗争。

三、结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汉语语言文化、词汇学习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覆盖到各个领域,是汉语词汇学习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在当代汉语词汇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的词汇有很多,汉语语言及其文化又使古代神话传说持久不衰、世代流传。因此,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通过了解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典故,对于丰富汉语词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语言学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憬.中国神话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戴禄华,尹乔,谢锦芳.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81-84.

[3] 樊小玲.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意象的文化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3):12-15.

[4] 景莹.现代文学中“奔月”“射日”神话题材重写及价值取向[J].求索,2015(01):148-152.

[5] 李海霞.中国神话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矛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 沈华.中国神话传说[M].合肥:黄山书社,2013.

[8] 尹泓.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和母题分析[J].民间文化论坛,2010(05):93-99.

第12篇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中,词汇教授是一个长期过程,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两种方法最为常用,怎样合理配比时间,通过这两种学习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本文试述。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法和语音一起构成语言符号系统;同时在日常交际中,又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一位应用语言学家曾说过:“若无语法,则表达甚少;若无词汇,则无以表达。”还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给我一本词典,没有语法也行。”这两种说法虽不一定全面,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词汇之于语言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中,语法和语音的学习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惟有词汇教学短期内无法完成,它的持续时间相当长。高中英语中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听说能力,这都要有词汇积累作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学生在学习时如何分配时间更有利呢?一般情况下,从时间分配的角度看,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较长时间里分配少量时间的分散学习;一是较短时间内分配大量时间的集中学习。 

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出,分散学习的学习效果要强于集中学习;而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分配效益研究发现,分散学习并不较集中学习更为优势。这种研究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使得教师在教学时难以就词汇学习给出学生有信心的建议。基于此,可以看出两种学习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下面试以长沙某重点中学的研究为例,加以论述。 

二、举例论述 

1、实验 

于同一学年组中英语学习经验和背景相似,且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中,选取50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在进行英语新的词汇学习时,以不同的学习方法分配时间,即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 

实验以重复测试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为自变量,以词汇的学习效果作为因变量。对学习效果测试分两个部分:即时测试、延时测试。延时测试在即时测试的一周之后进行。两次测试都在正常的课时进行。测试所选的学习内容是102个英语单词,其中相当一部分单词使用率不高。所选单词中,单音节词19个,三音节词39个,多音节词44个。所有新词都标有读音、词性和中、英文解释,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一组用集中学习方式,学习的相关材料一次性发放给学生,规定在三天之内学完;另一组用分散学习方式,把学习任务分为十份,学生在十天内每天学习十个单词,最后一天12个。 

测试内容为学生学习单词中的20个,试卷给出英文解释要求学生写出目标词。试卷收回后,由老师核对,给出成绩。 

2、对比 

老师给出成绩结果后,从测试结果中进行对比得知:即时测试中,分散学习方式学习词汇的效果明显好于集中学习方式,效果显著;在延时测试中,分散学习的保持效果仍然是好于集中学习,且水平显著。这说明,分散学习方式在学习、记忆新词和保持效果方面优于集中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论述中解释这一结果: 

第一,受加工深度理论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记忆的保持在于加工方式差异,而不在于复述的时间长短。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又有精加工理论,认为信息需要进入长时记忆,得进行精加工,仅仅是语义编码并不足够。因此对一个新的单词全面加工的时候,包括它的发音、语法、语境意义、拼写等等,而不是针对其中的一两个方面。从间隔效应角度来讲,分散学习方式对学习内容加工层次更深,更全面,所以测试中学习效果要优于集中学习方式。这与认知心理学的预期达成了一致。 

第二,受复述和回忆间隔的影响。回忆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时间的分配跟回忆的间隔紧密相连。复述在词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散学习中,所学的内容属短时记忆,这其中的一部分在复述之后会转入长时记忆,另一部分被遗忘了。通过延时测试可以看出,有部分词可以回忆得出但不能准确拼读,这说明这些词只是保留在了短时记忆中。集中学习时,要求在短时间内记住同样数量的词汇,而复述的频率相对低了很多,所以效果明显不好。 

第三,时间的影响。通过遗忘曲线可以得知在识记的最初9小时内遗忘很快。本实验中,集中学习的小组任务重于分散学习小组,任务重也会妨碍回忆的精确度,因而,集中学习反而更易遗忘,分散学习则易于将所学转入长时记忆。 

第四,在上述的实验中,不管是分散学习还是集中学习延时测试的成绩都要好于即时测试。这正是教育教学的追求所在。从测试结果中看,在即时测试中得分较低的学生在延时测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即时测试的不好表现,不同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得他们在延时测试前的一周之内努力学习,重新掌握目标词汇,所以,学习者的努力和动机也对成效有一定的影响。 

三、结论 

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时间分配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实验只是启示,具体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要具体分析。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水平和阶段学习等因素,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