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级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时间:2022-04-10 14:2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级财务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级财务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24-03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着重培养学生的财务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是财务管理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融合了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科领域跨度大、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在理论知识介绍的基础上更侧重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相比,其内容设计和安排的侧重点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有关内容:理财主体由单一型扩展为复杂型,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由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研究财务预算、控制、并购与重组对战略的支持;研究对象多样性,既包括财务本身的运行规律,又有对人本管理、资本经营和价值管理的研究。正由于高级财务管理所涉及的环节更为复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和实际联系起来。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目前普遍采用诸如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与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为此,针对该问题,笔者在分析目前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以及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途径完成教学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探索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衔接。

一、“高级财务管理”教学现状

(一)教材缺乏统一体系

目前出版的有关“高级财务管理”的教材,在内容设计、结构体系安排等方面缺乏一致性,不同教材的内容体系各不相同,侧重点差异较大。如南京大学杨雄胜教授主编的《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是以专题的形式叙述一些特殊的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包括公司治理、价值评估、增长管理、现金流管理、衍生工具与公司财务管理、行为财务6个专题[1];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主编《高级财务管理学》以突破财务管理假设来设计教材框架结构和内容,包括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和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6个方面[2];东北财经大学刘淑莲教授主编的《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从投融资视角阐述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成果,其理论基础部分与中级财务管理有重叠的地方,实证研究部分如资本市场融资策略、期权与公司理财、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公司并购与资产剥离的难度偏深[3]。由此可见,不同学者编写的教材,内容上相去甚远,这主要与不同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专长、侧重点等有关,然而,对大学本科生来说,这不利于他们全面、系统地对高级财务管理体系内容的学习,使他们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已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等。案例教学法通常是先由教师对某专题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该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使他们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不足之处在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涉及内容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通过一两个案例的分析很难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另外,有的学生对已讲授的重要知识点不够重视,对案例分析草草了事。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就某个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讲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跟随教师的讲课内容积极思考,但由于学生事先对所要思考的问题没有了解,加之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因此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分析实质性的内容。

(三)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成绩评定依然遵循传统模式而缺乏灵活性,大多设定为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占30%。在此考核方式下,由于期末考试所占分值较高,有的学生平时不学习,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考试前采用突击死记硬背式的方法却仍可能拿到高分,这对平时认真学习、能动性强的学生的评价有失公平,难以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期末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形式,只能考核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不能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涉及的专题内容在实践中应用时需要进行较多的口头表达和沟通,因此,口头表达能力也应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和考核的重点之一。此外,受考试时间所限,案例分析的题量不可能很大,仅凭一两个案例并不能反映本课程的全部内容,试卷考核很难全面检查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

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第2篇

一、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整个财务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开设“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这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这门课程主要是面向具有财务管理基础的高年级学生而设置的。

高级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是一门综合运用的管理学科。它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全面掌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二、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高级财务管理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对我们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用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方法,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将“任务”置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模式提倡“以学为本”,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详细操作方法是:提出某一观点或问题,围绕该观点或问题,将课程内容组成若干个“任务”,然后通过这些“任务”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任务类型,在教学上应有所区分。通过任务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任务型教学转变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功能,使学法成为关注的重心,将“学”放在中心地位,突出了以“学”为本的地位。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当前经管课程中已被广泛的运用。它是指学生按照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老师给出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分析、提出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方法。高级财务管理知识面广和信息量大,单纯以现有的教材为纲,其内容还是十分有限,为兼顾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如适时增加可分离债融资策略、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等内容,以及提高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案例分析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厌倦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经历不集中,容易走神,进而失去学习该课程兴趣。因此,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来说,案例分析法虽然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学生产生案例疲劳症。

如该课程中的并购、重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包含两章甚至更多的内容,其中的案例又大多数来源于企业的日常实践,因此,有关并购内容的案例有必要让学生加以分析。如可以以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该章节内容分析该并购的品牌、营销等整合策略。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根据教学内容,就某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采用启发、诱导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该种方法要求教师科学采用授课模式,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的教学内容。同时需要明确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

第3篇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VARK模型;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学习风格

一、体验式学习相关理论

目前体验式教学在国外的理论较为成熟,主要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识论、以及“成就动机理论”。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模型――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目前高级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教学难度大,综合性较强,覆盖了经济生活中各种专门性的财务问题,对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及未来就业有较重要的影响。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高级财务管理的知识,培养合格的财务专业人才一直是困扰本课程专业教师的难题。

目前对本门课程的讲授,一般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原理,辅以习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通过练习专项习题,辩明知识要点,巩固所学知识。有的老师还采取案例教学,通过灵活生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也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来看,高级财务管理的课时一般较短,不超过六十四学时,往往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学生较为熟悉,过一段时间,学生的遗忘率就下降得很快,效果可想而知;案例教学也存在案例库陈旧的现象,学生们再拿着老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有可能就和最后的答案相去甚远。

三、基于VARK模型的学习风格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尼尔・弗莱明的VARK模型对我校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学习风格调查,以期对目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

(一)VARK问卷调查与分析

1.样本选择

样本取自本科第二批录取的我校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及专升本层次共五个班学生,共调查163名学生,这些学生为毕业班学生,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可以保证问卷调查的针对性。

2.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采用弗莱明设计的7.0版调查问卷,并在该问卷上增加了“专业班级”、“姓名”、“性别”栏目,以便作进一步分析。问卷共16道题目,每道题目分别有3一4个选项,要求被调查人独立选择出符合自己的选项,可以多选。采用集中发放、现场答卷、集中回收的方式,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3.问卷处理及评价

弗莱明和米尔斯(1992)把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类型划分为四种,即视觉型(Visual)、听觉型(Aural/Auditory)、读写型(Read/Write)和体验型(Kinesthetic)。许多人拥有两种以上的信息处理倾向,这也被称作多重倾向。

本文使用弗莱明提供的问卷处理办法对学生的学习倾向进行区分,根据问卷后的计分表统计出V、A、R、K的分值以及四者之和。按照Fleming提供的方法,参照VARK的总分值及其对应的步长,首先确定统计出来的VARK总分值范围;然后从V、A、R、K中的最大值开始,如果最大值与第二大值之间的差>总分值范围相对应的步长,则风格选择终止;如果差≤步长,则将第二大值对应的风格也纳入进来,并进而考虑第三大值;以此类推,可以得出被测试者是多重学习风格还是单一学习风格。多重学习风格还可细分为双重倾向、三重倾向、四重倾向,单一学习风格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学习风格的强弱。本文将收集的163份问卷按照Fleming提供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包括不同层次学生VARK数值中最大值分布情况、学习风格强弱分布情况、倾向重数分布情况、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VARK的分布情况。

4.数据分析及教学启示

(1)VARK数值中最大值分布情况

信息处理倾向中,最多的一种是体验型(K),分别占明显单一倾向学生总数的67.6%和选项总数的42%;其次是读写型(R)和听觉型(A);最少的是视觉型(V),分别占明显单一倾向学生总数的5.4%和选项总数的7.7%。这表明长期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不习惯于使用图表等抽象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但是倾向于动手实践,自学能力很强。这一比例结构,提醒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专业的这一特点,加大实习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模拟操作创造条件;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调整教学方法过程中,避免过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宜满堂灌,要更多利用案例教学和学生动手参与的模拟操作教学,要与学生互动;要向学生推荐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并鼓励他们在课前和课后阅读。

(2)学习风格强弱分布情况

学习风格是指该学生属于多重学习风格还是单一学习风格,其中单一学习风格还可根据其强弱分为单倾向一般、单倾向强、单倾向非常强。各班级学生学习风格强弱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3)倾向重数分布情况

倾向重数分布主要是对多重学习风格的学生进一步细分,即属于双重倾向、三重倾向或四重倾向,各班级学生学习风格倾向重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4)按性别分布情况

样本中,男生42人,女生121人,分别占样本量的25.77%和74.23%。在拥有单一倾向的男生中,无V和A倾向,K倾向最多,占69.03%;在拥有全部倾向的男生中,各种倾向都有,最多的是V倾向,占57.9%,其次为R倾向,占31.6%。按照选项总数来计算,男女生的各项比例相近,都显示出了K一R一A一V的倾向强弱顺序。

(二)教学启示

前文已述,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其信息处理偏好是不一样的。从调查结果看,我校高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处理倾向有显著的特点,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长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师授课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应特别关注某种倾向占优势的学生

调查表明,有较为明显的某种信息处理倾向的学生和有复合型信息处理倾向的学生数量基本相等。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某种倾向占优势的学生,并按照他们的信息处理倾向来组织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2.根据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专业的这一特点,加大实习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模拟操作创造条件;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调整教学方法过程中,避免过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宜满堂灌,要更多利用案例教学和学生动手参与的模拟操作教学,要与学生互动;要向学生推荐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并鼓励他们在课前和课后阅读。

3.要男女有别

男女生的信息处理倾向有细微的差异,男生尤其不喜欢视觉型和听觉型。这给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启示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讨论时,要考虑针对男女学生,设计不同的案例和习题类型;在分组讨论时,男生和女生分开编组,这样会提高教学效果。

4.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学生进入高年级,其接受信息的风格呈现了集中――多样化――再集中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从大学入学开始,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就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体验型教学,比如辩论赛形式的角色扮演;进人高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以后,更要突出实验教学和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

[1]胡晓敏、杨中昭.以学习风格为依据改革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2]梁荣慧.基于资源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杨立刚.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写作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第5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趋势不断发展,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减少资金浪费现象,节省了企业成本,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就现阶段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行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简而言之,资金问题是企业间经营的纽带,是具有紧密关系的重要因素。涉及到资金问题势必要与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财务部门也因此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财务核算,在核算过程中,严重缺乏战略性管理目标与规划,导致企业发展受阻。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实施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收益分配战略。依据整体布局来看,企业在实施收益分配的过程中,要在收益未分配利润的基础上、在实收资本、盈余资本等基础上予以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收益分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利润,并将该利润用在资金积累方面,从而促进再生产,使其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收资本形式。与此同时,收益分配战略是在竞争环境下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环境中的变化,是筹资与投资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制定出收益分配战略方案,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其次,投资战略管理。这一战略管理内容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能够有效规范在各个项目投资管理以及运作的情况,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进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以期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这过程中,企业能够有效获得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投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目的在于规避相应的风险,从而为企业创收奠定基础;最后,融资战略管理。企业的融资战略主要指的是企业依据调整资本结构、对外投资的比例以及生产经营的有效需求形式等,借助融资机构以及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融资。对于企业而言,有效的融资能够降低资金成本,进而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企业实施融资战略管理,能够减少相关危险,从而为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1]。

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匮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账面收益率较低、运营资金不足以及投资缺口较大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财务管理部门管理相对困难。之所以会存在财务管理部门管理难的现象,是因为我国各个企业当中严重缺乏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市场竞争日益严重,对于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动力仍属于资金扶持,企业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较高,以期通过财务战略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务战略虽然制定,但由于相关管理者管理力度不足,忽视了财务战略管理的控制与实施,这种情况下,企业降低了对人才需求的重视,而在一些企业当中,甚至将财务人员削减,导致企业财务战略无疾而终。除此之外,企业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进而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的,还包括企业的综合效益。之所以会影响到企业的综合效益,是因为高级管理人员流失,财务部门失去了领头羊,其他员工会出现懈怠工作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二)财务战略实施意识淡薄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竞争日益积累,大多数企业对财务战略管理重视程度较高,在一部分企业当中,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甚至聘请了相关的财务规划人员进行财务战略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因为无法经受利益的驱使,导致财务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具严格性,更有甚者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摒弃,而采取随意的收益分配方式,实施投资以及进行融资等等,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依据当前的企业发展趋势可知,任何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分别是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以及最后的控制战略。在这几大战略中,无论哪一战略,彼此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最终的战略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3]。但是,在一些企业当中,由于对财务战略实施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令财务战略管理实施产生一定的阻碍。财务战略实施意识不足,不仅对企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职能部门协调力度不足在企业中,财务部门属于企业的命脉,与其他部门具有一定联系,这是因为财务部门自身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在企业各部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任何一个职能部门想要如期的开展活动或予以长期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而财务部门作为资金供给方能够促进其他职能部门的活动开展以及长期发展。比如,企业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以完善研发成果,在后续工作进行当中,需要资金对营销职能部门予以支持,以充足的资金投入广告以及促销活动中等等[4]。但是无论哪个部门,都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对各职能部门的发展现状、对企业的资金支出情况等等予以统筹规划。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管理时,过于注重理论形式,对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重视,导致职能部门协调力度不足,在制定战略时注重扩大外的投资规模与活动,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加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比例现阶段发展中,由于市场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呈现出一定的多变性,所以,企业若要实现最终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而针对于当前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匮乏的问题来说,应适当的增加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比例,进而实施科学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财务部门的需求,以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主,将其吸纳到企业当中,并予以合理运用,杜绝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促进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增强,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培训能够有效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等,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后实施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的严谨性。通过在企业中增加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比例,能够实现财务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从而完善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期实现财务战略管理目标[5]。

(二)提高财务战略实施意识依据上文可知,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财务战略实施意识不足,常常会受利益驱使违背财务战略实施的初衷,对此,应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加以完善,以实现财务战略管理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减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企业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6]。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应摒弃传统的财务模式,并将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予以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应事先完成会计审核工作,在审核工作完成以后,相关人员可以采取辅助决策者对新的管理模式予以制定,可以令企业当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参加进来,通过工作人员的参与,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行之有效的开展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将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营效益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认识财务职能的作用,提高财务战略实施的意识,从而有效解决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三)统筹规划协调处理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将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所以,应促进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进行统筹规划。众所周知,财务部门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财务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各个部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周转灵活,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的一定的帮助,从而令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但是,一旦资金周转受阻,将会在竞争中被对手淘汰[7]。鉴于此,为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处理,进而最大限度的加强资金的管理体系,在资金运转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积极调控,实现资金高度集中。针对当前的企业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企业存在资金过度分散的现象,受这种资金分散的影响,会使企业失去资金聚集的力量,进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致企业于困境当中。针对这样的状况,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构建资金管理体系,进而实现资金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处理。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采取设立资金管理平台的方式,避免资金出现浪费以及周转不灵的现象,从而确保资金顺利运转,以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知,我国现阶段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加以完善。所以,在企业财务部门实施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增加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比例,以增强财务部门的有效管理,同时要在企业中树立财务战略意识,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战略意识,最终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财务管理隐患,以期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凌静,崔森,陈少波.浅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品牌,2015,03(07):172.

[2]高雪松.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03(05):70-71.

[3]高金花.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经济师,2015,02(07):101-102.

[4]海静.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04(21):224.

[5]张晓漫.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19):236-237.

[6]张春来.物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商,2013,09(19):41.

第6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 目标起点论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一、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起点述评

(一)假设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是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假设出发,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当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主要思路之一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的思路设置。在这种思路下,财务管理主干课程按照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的顺序设置。这种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显然存在两条隐含假设:一是假设所有学生都是初学者;二是假设所有学生毕业后都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然而,实际情况却和这两条假设不完全相符。首先,财务管理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有两大类:高考学生和专升本学生。前者大部分没有财务管理的基础,可采用上述思路进行课程设置;但后者来源于专科或其他职业高中,曾经学习或接触过财务管理课程,在很多院校中所占比例并不低,这与第一条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不相符。其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完全是财务管理,有调查表明,本科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比例非常低。可见,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第二条假设也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以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课程不是本科院校的最佳选择。

(二)环境起点论环境起点论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环境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观点较能够体现出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变迁的路径,也是主导其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动力。例如,我国在实行就业分配政策时,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主要按照财务管理主体设置;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1997年以后实行自主择业政策。财务未从会计部门分离之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而在财务部门逐渐与会计部门分离的今天,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也开始向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的方向转变,各高等院校分别进行“去会计化”的课程设置改革。这种以环境起点论进行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部关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因此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可以进行充分估计,但当前的社会环境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程度日益加深,且我国中小型企业比例较大,这种环境决定了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在大多数企业中没有分离,并且可以预见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分离。因此,当前的“去会计化”课程设置并不能真正适应环境需求。同时,环境起点论依然无法摆脱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的影响,上述两条不符合现实的假设依然存在。因此,对环境把握的困难性以及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假设的影响决定了环境不适合作为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起点。

(三)原则起点论 原则起点论主张按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这也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如陆富彬(2005)提出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遵循知识能力与素质辨证统一原则、学以致用原则、中西方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原则、适度超前原则等四条原则;李伯圣等(2001)提出财务学科体系设置应满足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理财的需要、吸收西方财务的理论与实务、符合财务人才培养教育的目标和适应财务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等四项总体要求。不难看出,两者的提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意思却大同小异。以原则为起点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操作余地比较大。然而,原则本身确有以下两个特点:原则比较笼统而不具体;原则没有主次顺序。正是由于原则的这两个特点,使原则不适合作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起点。高等学校根据这些原则可以确定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课程,然而,这些课程应如何合理地安排给学生,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并不明确学习各门课程的目的,最终陷入什么课程都学,但又什么都不精通的境地。于是,学习无用论盛行。这既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声誉,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单纯以原则为起点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目标起点论目标起点论是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业人才。该培养目标为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这也是目标起点论的基础和依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原则的具体化,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目标能够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反映当前社会环境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流需求,同时,目标细分之后,还可以兼顾社会环境的其他需求,因此,以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起点能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更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环境;第二,目标比原则更具体、明确,既能保证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也能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第三,目标可以分清主次,主要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必备的素质和知识,满足财务管理方向就业学生的需求,次要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满足非财务管理方向就业学生的需求。因此,目标起点论突破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两条假设的限制,培养能胜任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在内的多方面管理型人才,更有利于学生就业。第四,目标体系本身的系统性可以作为学生选课指南,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能兼顾其他兴趣和责任,帮助学生克服无目标的兴趣选课导致的知识不系统的问题。有利于高校选课运作和管理。因此,本文认为,目标起点论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起点的最佳选择。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框架目标应分清主次,是一个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1)第一个层次是最终目标,是最高层次。在该目标体系中,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没有先后顺序。最终目标应该是教育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2)第二个层次是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决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目标体系的先后顺序主要体现在主要目标之间。主要目标不仅有先后顺序。还可以有目的的互相组合;每个主要目标下有很多辅助目标,但辅助目标自身在重要性方面也没有先后顺序,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有先后顺序。(3)第三个层次是辅助目标,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主要目标的基础层次。辅助目标则应该是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这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第一层次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主要目标的实现,而所有主要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辅助目标的实现;每个主要目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在主要目标体系中处于主要地位,而另外一些主要目标处于次要地位,处于主要地位的主要目标可以和任何处于次要地位的主要目标进行组合;每个主要目标都有若干个辅助目标,即要实现一个主要目标,需

要有若干门课程的支撑。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来说,主要目标之间有主次关系,不同主要目标之间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因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各主要目标的确定。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目标分析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最终目标,也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就业情况。(1)从知识层面分析。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最终培养目标,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财务、金融、管理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生毕业时要想实现最终目标,必须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金融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其中,财务方面的知识具体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两部分。因此,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主要目标至少应能体现出这四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而对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来说,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重要,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次要。此外,由于我国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大多合并的特殊国情,学生还应该掌握会计方面的技能。(2)从社会需求层面分析。根据目前人才的需求情况,只有具备逻辑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较为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逻辑分析能力,主要是要求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讲授时,抓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线。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应变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综合的素质,如综合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综合知识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良好的人文素养取决于学生成长背景、学校锻炼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专业课程的设置将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知识体系为主,兼顾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应变能力将在学生掌握所有或大部分主要目标时实现;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还应该体现出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等四方面能力的培养。但这四方面的能力要想同时具备是不现实的。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应该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学习任何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上述四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的增长。如果必须要对其进行排序,本文认为,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只有掌握了逻辑分析能力,其他能力才能有实质性的增长;也只有具备了逻辑分析能力,学生在就业后才有能力面对知识的更新,才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而不至于固守书本知识。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知识载体,专业技能知识无疑将是最合适的载体。(3)从学生自主择业层面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毕业后实行自主择业。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自主择业给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职业的新机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全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口就业的比例不会达到100%。因此。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体系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其他就业需求,允许其独立选择管理类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主要目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某几个主要目标的组合进行学习。而放弃另外一些主要目标。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部分主要目标的放弃不代表学生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只表明学生放弃采用听课方式掌握该主要目标。将来,不论学生是否在学校,只要其有需要,仍然可以按照该目标体系的指引,自学相关课程,这同样也可以实现相关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生命力所在。

(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通过上面三个层面的分析。本文认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至少应该包括财务理论技能、财务应用技能、会计技能、金融技能和管理技能五个主要目标。其中,财务理论技能方面除了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以财务管理为例教会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因此,财务理论技能属于必修的主要目标,而其他主要目标则作为独立选修课供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可以用于培养管理类多方面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财务应用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应用型财务管理方面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会计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财会类复合型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财务应用技能以及会计技能三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具备财会类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金融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能在金融企业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财务理论技能与管理技能两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管理类人才;五项主要目标的结合可以培养出具备最终目标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他目标的组合不再赘述。这些目标的组合既可以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要,又能突破两项假设,培养适合除财务管理工作外的其他管理类高级人才。

三、基于目标起点论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对策建议

(一)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比重 目前相当多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时间非常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或自学其他课程。据不完全了解,有些学校学生平均每天7节课,连晚上、周末的时间都要占用。这样,学生光应付必修课就已筋疲力尽了,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选择课程、应该学哪些课程、应该如何学习等问题。极大的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往往比较差。所以,建议减少必修课,只将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一门课程和一个专业的课程。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引导,增加学生自己选择课程的机会。

(二)将专业选修课按照主要目标区别为不同的模块目前所有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设置相当比例的专业选修课,然而学生自主选课的效果却不够理想。据了解,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如何选课,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盲目跟随宿舍其他同学或是哪门课容易通过就选择哪门课,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遇到相关问题不知从何处人手解决,无法从自己学习的众多知识中寻找到启发性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时就无法回忆起自己曾经学习过哪些课程,更不用说能够将所有知识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了。所以,本文建议将所有的专业选修课按照主要目标区别为不同的模块,建议学生在选课时先选模块,后选具体课程。这样,初学者可以整模块选择,每个模块内的课程都是按照相关知识体系设置的。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关证据后可以免修某些课程。在学生选择完整的两个模块后,其他模块内的课程可以单独选择作为补充。这样既增加学生选课的目的性,也便于学生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样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非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01-02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财务学家,其毕业生也得到了所在国乃至世界财务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面向21世纪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美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US NEWS最新美国大学商科排名,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这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经过对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美国各高校对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比较相似,例如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从培养技能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在财务工作方面要能担任风险资本运作、公司兼并与收购以及国内外的管理咨询等技能”;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学生要掌握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工具及解决一系列财务问题的技能”。

从毕业生去向角度来看,美国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定位较为明确,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资产管理机构、国际商业投资银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法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非金融性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公司及房地产公司”,而另一些高校则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适于从事的工作。

2.美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较少,且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的必修课程数量较少。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不超过5门,这些大学除了都设有公司财务外,其他必修课存在一定差异,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货币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财务(金融)实习、投资管理和综合财务;纽约大学则包括金融市场基础。可见,美国高校在财务学的课程教学中倾向于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了特色化的基础必修课程。

3.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多,覆盖面广。美国大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和证券等领域,并且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估价,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学,市财政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资金,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金融创新,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金融监管研究等;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和经济条件,货币和资本市场,财务(金融)高级主题,国际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大公司财务计划和政策,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和政策,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国际金融,高级组合管理和投资分析:理论和应用,财务风险管理,证券分析,财务分析,房地产估价和投资,房地产融资与联合组织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公司价值评估,国际公司,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城市财务政策,固定收益证券,经费投资,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创新融资,买断与并购金融,公司重构,金融工程,金融自学辅导等。

二、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高校的差异

我们搜集整理了我国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与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较多。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与美国较少的专业必修课不同,我国高校的专业必修课都在8门以上。而且必修课程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之后,会计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大高校的专业必修课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会计学、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分析与运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务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等。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范围狭小。与美国大学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大学的选修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所高校没有将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如投资、证券、兼并与收购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课程全部列入选修课体系,而只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课程,相关的经济学课程也较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概论、经济法概论、税法、货币银行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上海财经大学将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高级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审计学、金融市场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东北财经大学将成本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概论、资产评估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等作为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我国高校目前财务学课程内容较陈旧,未能及时体现与反映国内外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先进成果,例如对于理论实务界较为前沿的计量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运营管理、投资学和财务(金融)专题讲座等课程均未开设,与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财务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数教材作者只求全、厚、广,而忽略了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存在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知识体系间没有基础和高级的层次划分。

三、美国财务学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大可概括为,为公司财务管理和分析、投资银行和财务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及银行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让学生获得在商业和投资运行方面、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方面,基本的经济和金融组织框架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这些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哪些能力,并且今后能够活跃在哪些工作领域。同时,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期望恰好相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除将一些重要的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之外,另一些有分量的课程也会在选修课体系中出现,这与我国的重要课程集中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现状大不相同。在美国高校中,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只有几门,学生可以全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后续学习的课程,而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属于选修部分的课程直接被列入到了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即使不想修读,也别无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我国高校选修课程的可选性也远远不如美国高校,在美国高校的选修课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例如管理、经济、投资和金融等可能有三至四门相关课程可供选择,但在国内大学,可能仅有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多门课程的学习毋庸置疑要比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效果要明显,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刻。

3.提供选课咨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国内大学的选课系统中通常只显示课程名称,对课程整体的描述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清楚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清楚选修哪些课程会对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等,这个弊端会使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在美国,像纽约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在学生选课前会安排一些导师或者小组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课指导,通过解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并与学生探讨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选课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或进行指导。

4.专业方向细分有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在财务专业下设置一些专业方向,这样主攻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就集中在这一方向上。如密歇根大学以职业路线安排专业方向,一共分为一般财务、投资银行、公司财务、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销售与贸易、房地产、银行与保险、企业家等九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这九个方向分别设置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和推荐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在财务(金融)专业下分为六个方向:公司财务和投资银行、能源财务、投资经理、金融市场/银行、房地产、一般财务。

专业方向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是学生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关键。而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下并没有众多分支。学生在选课时分不清方向,缺乏主攻某一领域的意识,没有擅长的技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脚步。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纽约大学有专门的财务(金融)的独立研究项目作为专业选修课,这个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财务(金融)领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缩短书本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诸如筹资谈判、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是我国在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所发展的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才会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

[2]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

[5]周剑涛.关于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6]钱威,杨冬云.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2(5).

第8篇

1、专业基础必修:会计学原理 、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原理;

2、专业基础选修:公司法、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运筹学、组织行为学;

3、专业必修:金融学、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高级财务管理;

4、专业选修:成本会计、审计学、税收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货币银行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经营

一、财务管理的分析

财务管理在传统的模式中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在市场中得到数据,然后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建立计算体系,达到对财务管理下结论的目的。但是通过实践,依据理论系统分析数据有时不如人的直觉深刻[1]。人的直觉取决于人对市场的了解和自身的专业程度,人的个性和阅历也会影响对财务管理的分析,尽管人依据感觉判断的因素多且不稳定,但凭借感觉的判断是从大量的实践中而来,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对市场的直觉也存在差异,为了使财务管理的分析更加深刻全面,应该将理论系统和人对市场的感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在人对市场做出第一反应后,再结合理论数据对财务管理开展系统分析。

二、财务管理的实行

财务管理的实行基于财务管理的分析。在大量理论数据和人为判断之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运用。财务管理的实行应该不仅目标明确、行为规范,也应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改变。市场不断变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结存的产品和现有的资产也随之产生变化,而好的财务管理就是要做到结存的商品和现有的资产越少越好。商品结存减少,就能实现根据需求来发配产品,避免产品过剩导致浪费[2]。现有的资产减少,就能实现资金的流动性。财务管理也应当具有专业性,在储备资金、管理工作、管控财务等方面专业化,与此同时,公司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化。

三、财务管理的监督

财务管理的监督在财务管理的实行中开展。传统的财务管理监督成本高、效率低;财务的监督由高级监督低级,出现高级无人监督的现象。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监督弊端较多,在执行中也更复杂。为保证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就要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公司的财务监督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根据公司架构进行,由上一级提出的财务方案传达给下一级,由下一级在市场中实践,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实行财务的监督工作[3]。另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级的分部门进行,为确保公司各个级别、各个部门遵守公司制度,相互之间就会相互制约,避免最高级别无人监督的现象,使监督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能节约公司的资源,例如,一个决策产生,需两个及以上同一级别的分部门同意。这样,财务的监督工作就能全面、高效地实行。

四、财务管理的审核

财务管理的审核不仅要审核报表上的数字,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也要进行审核。财务的数据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运作的成效,尤其在资金运行的规模和赚取的利润上来判断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实力越大,资金运行的规模也越大,赚取的利润也越多,不仅如此,还有将企业资产变成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大,越能获得持续性发展,从而降低公司在财务上面遭遇的风险,财务风险的降低意味着企业运营风险的降低。企业管理的核心一直以来受人议论,而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管理财务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企业的现金。现金的管理在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占很重要的部分。现金是财务管理工作成效最直观的体现。企业如果拥有将资产变为现金的能力,就能降低赚取利润的风险,使企业运营稳定,发展持续。

五、财务管理的分工

财务管理的分工应该由财务的持有者做主导改为财务的供给者做主导。只有提供出相关因素才能制造出相关价值。企业经营有四个因素:环境、财务、决策、执行力。四者构成企业的生产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只有在四个因素环环相扣中经营,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国家的政策为企业提供经营的环境,企业中的财务持有者为企业提供经营的财务,企业高层为企业运作提出最终的决策,企业的员工根据高层的决策将工作落实。财务管理分工的因素缺少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他们创造的价值是等同的[4]。原来的财务管理的分工是由财务的持有者安排,在这种安排下,财务的管理工作无法达到平衡。将财务管理的分工由财务的持有者做主导改为财务的供给者做主导,这种分工依据四种因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重新配发份额,创造了多少价值,就配发多少份额,使财务管理的工作更加公平。在财务管理的分工中,不再以财务持有者的个人意愿来进行工作及份额的配发,而是由多种因素来进行考量,使创造价值的其他人也能获得相应的利润,实现共赢,使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平衡性。

六、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人员;提高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目前我国各企业高级财务人员出现的问题

身为财务业务方面的高级工作者,他们应该对公司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整顿,对掌握公司资本的进出,促成公司在运营上的稳定有着巨大正面作用。所以在财务职位上的能力大小约束着高级财务人员完成工作的水平高低。不过目前我国很多高级财务人员自身能力素质不够高,缺少足够的个人能力和职业能力。

一方面是个人基础素质上的缺陷主要存在于品德水准不高、法治观念不强。拥有一个好的个人品行不仅能使自身在职场如鱼得水,对于高级财务人员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保障。同时一个好的道德品行是会计工作者有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的前提。而法律法纪是会计工作展开的保障。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各行各业的部分高级财务人员的法治观念并没有达到业务水准。

其次个人职业能力缺陷主要存在于管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高级财务人员不同于普通会计人员的一大特征是他们拥有一定权力可以协助管理层从事管理财务部,这就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背景,英语流利,很好的沟通能力,娴熟的财务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熟练的电脑运用,良好的协调能力,熟悉西方会计,熟悉有关中国法律,以此来完成职能目标。职业能力的缺陷对高级财务人员的职业目标完成更具有破坏性。

二、针对在职人员出现问题所提的一些建议

(一)道德与法律建设

高级财务人员本身就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对道德素质和法律常识有一定了解。本文对此做出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与防范方面。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财务工作者作为经常与钱打交道的人,守得过初一难免守不过十五。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传出的重大财务问题,往往不是由于管理层的掌权人士引起的,而是由于财务工作者日积月累对“软妹币(RMB)”日积月累的感情造成的。某些高级财务人员也不例外。这往往是因为在接受教育初期,他们的自身意志本就不坚定引起的。因此如何防范这种日久生情的态度并加强基础道德建设也是公司企业的重大课题。作者主要做出4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全方面、深层次的开展与法律有关的活动,结合现有实际案例,详细给财务工作者们展示被审计部门审计出来的违规者们的下场。震慑、教育高级财务人员;二是使公司考核后的奖励提高,以此来鼓励高级财务工作者们自主加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建设;三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堵塞漏洞,防范风险。最后还要做到的一点是企业管理层自身以优良的道德修养行榜样,要求其他人,以此来带动高级财务人员甚至更下层的员工。

(二)管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是指:通过管理财务信息资料,确保公司资产的完全性并使之充分发挥自身功效完成企业既定目标的能力。他作为高级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的一种,在高级财务人员的受教育阶段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提高高级财务工作者的实践思维能力,促进传统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转变提升高级财务工作者的管理知识水平,使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化,从而让实现高级财务工作者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得到技术方法保障。

高级财务工作者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指工作者的职业判断能力。一个出色的财务高级管理人员除了要求掌握足够的财务知识,还要结合税法、审计,经济法、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更好的在会计工作中能综合起来运用。财务人员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财务知识体系,才能够正确地通过真实的会计核算和运用现代的会计手段如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投资、融资、上市、信贷等等,提供可靠的财务决策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些多层次结构的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自觉接受实践锻炼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专业技能,高级财管人员要在企业经济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这种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实践锻炼来丰富和提高专业知识,保持和发展专业技能;另一个获得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适应时代变化经常性地进行学习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在接受培训时,一方面注重系统、严谨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应加强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可以借鉴MBA教学的思路,增加一些案例教学,针对性更强、更具体、更生动,更能说明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提升高级财管人员发现、判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高级财务工作者要积极地参与各式各样的后续职业培训教育活动,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框架内,而要通过浏览网上的论坛或者有关经济类书报,了解最新的会计制度。高级财务工作者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必须通过在实践工作中持续积累才能形成。

作为一名高能力的高级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内外沟通协调的能力,要具有自我学习充电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当好家,理好财,才能当好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才能算得上企业的财务高级管理者。只有具备这四方面现代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时展与现代社会的要求,财务人员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高素质的现代财务管理者。

三、总结

全球经济在逐步复苏,我国经济正大步向前发展,各个企业虽然也在向前发展,但是新兴企业所带来的压力不得不迫使原有企业内部进行转变。以往财务人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也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身能力素质首当其冲,只有不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适应职位的变化,才能发挥自身职能,使整个企业一路向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活动课程;微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14-03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各高等院校针对其课程设置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思路,[1]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分歧。本文针对“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重点讨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和组织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意义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首先,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体现着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它涉及到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方面的事实判断、价值定位、技术和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人们从确定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开始,就会涉及或体现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问题,这一过程将持续到教学、评价及反馈的全过程。没有优化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将成为空洞的条文。

其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源泉。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是计划形态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2]是整个财务管理教育的核心之一。它包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必须注重的学习、探索过程,学生应该树立的价值观的优化取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要以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为直接源泉。学生通过优化取向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吸收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其它素质,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即获得素质提高。

再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有利于学习方式转变。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课程内容,应有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可改变我国本科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特征的被动接受式的、获取知识途径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集体学习方式。

其四,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影响教学过程。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是提供给教师、学生的基本的、共同的教学文本,用以引发师生的教学行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影响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影响师生的重构和转化,师生基于课程而不受制于课程完成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二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应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教与学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因素相当复杂,但总的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培养目标;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1.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学习者具备战略性财务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涵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关键性财务管理能力;第二,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第三,技术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与组织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如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技术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资源,扩大了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如将多媒体等教学技术运用于课程实施,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组织。

2.财务管理学科发展

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发展,至少从以下方面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一是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数量、知识的更新速度、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及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影响。优化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财务管理学科已经形成的知识和知识体系,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知识和技术本身的特点、发展趋势,特别是要关注比较前沿的财务管理学科知识;二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在数量、广度、深度等方面,都要受到学科知识分类的影响。优化取向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性理论知识、紧贴财务管理实务的知识、相对固定的传统知识以及体现财务管理最新发展动态的新知识;三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注意核心基础课程横向及纵向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横向要上处理好金融市场、投资与定价等知识的关系,纵向上要处理好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的知识整合。

3.财务管理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二是推动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财务技能、技巧的创新。这两个层次的目标,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取向,是上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通过优化的课程内容使培养过程的效率、效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必须与财务管理培养目标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不仅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而且还要体现在水平、范围和课程内容的组织上。

4.财务管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选择性课程理论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具有启发意义。[3]学生的需要影响着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取向。一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在学生,学生根据自己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内容模块,这一内容模块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个人自由组合;二是满足学生需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需要提供“课程内容超市”,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的空间;三是满足学生需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要吸纳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意见,根据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三、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

1.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来源的优化选择

在人类知识的数量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数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课程选择少量具有代表性、价值最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因此,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优化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基本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基本性原则,反对多而杂的课程内容,重点选择一些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规律等,使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是基础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打好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优化性的课程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是范例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应是经过精心挑选、能起示范作用的、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

四是开放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在范围、来源、组织、结构上应多样化并富有弹性。通过开放性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的知识,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范围的优化选择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范围选择涉及的主要是“课程设置”和每门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课程设置”通常受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涌跃,不同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开课思路,呈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我们认为合理且正确的选择是,政府有关部门在明确课程设置政策后,应将课程设置的权利下放到学校或基层教学单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设定具体的开课计划,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这一层面的重点是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财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确保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精炼教学内容,理顺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的其它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合理且科学地安排财务管理主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知识点,解决教学中内容交差、重复、遗漏、重点、难点不明确,内容分割,教学难度大,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授课教师要正确处理下列关系:即财务管理理论严密性和实用性的关系;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关系;陶冶知性和市场导向的关系;标准化和多元化的关系,等等。

四、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组织

选择好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对选择得来的课程内容加以组织,以便于学生学习。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选择一样,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也存在优化组织的问题。

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结合

传统的按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方式,虽然强化了课程内部的耦合度,有利于循序渐进,但这种组织方式不利于学生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结构和体系,需要通过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的有机结合,来整合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强调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广度,关心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将课程与个人兴趣和需要有机联系起来,课程与企业经验和社会需要有机联系起来。其课程内容可以这样组织:①对当地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查;②把当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中国乃至世界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照起来学习;③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同当前的经济形势联系起来学习;④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学习财务管理理论;⑤结合政治、法律环境学习财务理论知识;⑥从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等。

2.“直线式”和“螺旋式”结合

财务管理主干课程的学习顺序,可以在按知识层次设置的基础上,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课程内容,并不断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即“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化安排。[4]比如在学习“财务管理内容”这一问题时,《初级财务管理》只需要一般地介绍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分配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中级财务管理》则详细学习理论、方法;《高级财务管理》则要求学习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内容。这样的安排,既能够较完整地反映财务管理学科的逻辑体系,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又照顾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能够尽早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反映在课程内容中。

3.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必修的学科课程而言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形式。活动课程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编排者,又是活动的实施者,教师仅在其中起指导和辅助作用。[5]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组织,应将活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如课外读阅课程;课外参观课程;财务分析会活动课程;创业项目开发及竞赛活动课程;集会、演讲课外活动课程;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娱乐等课外活动课程,等等。

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要通过活动课程的安排和组织,融入学科课程的内容,将学和做联系起来,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坚持开放性的同时,财务管理活动课程的内容要素尽可能与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活动课程的时间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活动地点可以是教室、校园乃至社会;教师在活动课程中,既是指导者,也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

4.常规课程和微型课程结合

微型课程作为常规课程组织形式深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微型课程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微型课程具有较强学术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微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现途径。[6]

财务管理专业特点,为微型课程组织提供了大的空间。微型课程开展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如专题讲座、短期培训、调研实习、课题策划等,其课程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的方式。

常规课程和微型课程结合,要求在充分发挥常规课程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微型课程短、小、精、活的特点,确定明确的课程主题或单元。使微型课程成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和引导创新型等课程,其内容“少而精”,并紧密结合常规课程的知识点,突出常规课程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01).

[2]丁念金.课程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游隆信,陆建身.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选择性课堂――选择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教学与管理,2008,(12).

[4]王化成等.高级财务管理学(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交通部门;财务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一、交通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但目前,交通部门财务管理还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效益不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交通部门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而且部门领导和员工“吃大锅饭”的思想比较严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此外,各交通部门的经费都是由上级部门下拨而来,当地政府具有任命当地交通部门干部的权力,这就造成了交通部门的干部不重视自己的责任,无法合理使用经费去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责任不明,成本管理不力。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财务管理责任主要包括成本管理责任、资本使用责任、资本调配责任等,它主要是确保单位资产的合理使用,并对其保值增值负责。企事业单位若要实现财务管理责任,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做好责任与权利的划分,并明确产权关系。但目前我国交通部门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并且缺乏清晰的产权关系,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责任模糊,以至于交通部门的具体建设、管理项目没人管,亦或是谁都想管,这都不利于交通部门具体项目的正常开展。此外,各级交通部门缺乏积极挖掘自我潜力的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普遍采取的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拨款补助。

(三)公路养护经费越来越少,制约财务管理工作。公路养护费主要是指交通部门用于养护和改善公路设施的费用。近年来,公路养护经费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养人还是养路问题上交通部门面对着一个较为严峻的矛盾,这直接影响到了交通部门的财务管理。

二、加强交通部门财务管理的对策

目前,我国交通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交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找到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出重大作用。加强交通部门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交通部门领导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交通部门在财务收支上主要依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且高度集中,这就造成了各级交通部门的领导工作压力较小,忽视了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各级交通部门不重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找不到正确的增收节支渠道,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因此无法提高部门经济效益。此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交通部门要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公路养护转化到公路养护、建设和绿化的综合工作,努力发展交通部门的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交通部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从部门内部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基础。在企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是对其他管理的综合反映,交通部门的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都与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交通部门领导要重视财务管理,督促和引导各部门、各员工认真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发挥出巨大作用。

(二)加强财务队伍建设。交通部门财务管理人员承担着单位的财务工作,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交通部门财务的合理使用。财务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并依靠可量化的绩效管理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考核,以此来激励和督促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水平。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交通部门在财务人员选用上要严格把关,遵循持证上岗制度,选用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财务行为。同时,还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不断丰富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满通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还要引进竞争机制,对工作能力较低的财务人员要坚决淘汰;其次,要重视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高水平的财务管理能力,可极大地提高交通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交通部门要重视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重大作用,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财会工作经验和其他专业知识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交通部门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不但可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防范财务管理问题的发生。交通部门要对财务人员制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派专人加强对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的检查,并定期对他们做出书面评价,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财务人员,使其针对各类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任何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单位绩效,交通部门的领导和各级人员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大幅降低财务风险。首先,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工作是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交通部门要以书面的形式详细阐明财务风险所包含的内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其次,交通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交通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形式各样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交通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设置高低不同的报警点。当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险预警体系中相对应的内容。此外,还要规范内部控制程序,为防范连带和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预算从编制、执行、调整、监督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内部控制程序;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交通部门财务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是由财务人员来完成的,为提高交通部门财务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他们预测和把握财务风险的能力,并不断向其灌输依法理财的观念,确保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对财务风险做好分析,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为交通部门的财务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目前,我国交通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公路资金紧缺,这主要是由交通部门落后的资金管理方式造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公路交通点多、线长,每天大量的资金会分散到各地各级的交通部门,这就造成巨额资金过于分散,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此外,我国对公路的投资主要依靠的是自上而下的财政拨款,而公路规费的上缴则是自下而上的形式,在就造成了资金外循环的现象,致使大量在途资金制约了公路建设,从而影响到了交通部门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交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管理,交通部门可以建立多级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而且要有计划、有重点的使用公路建设资金,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准确、有效的将公路建设资金用于公路建设项目之中,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国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交通部门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但目前交通部门财务管理还存在众多问题,这就需要转变人的思想,加强制度建设,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辉.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