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22-04-30 22:2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第1篇

某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某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xx县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濒临汉江,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显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我县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北重镇之一”,素有“小汉口”之称,是“中华第一县”——权县所在地。xx县湿地资源丰富,汉江流经xx57公里。建国以来,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人工河流——江汉运河,全长67公里,xx境内34公里,湖北省第三xx泊——长湖70%面积在xx范围内,xx县湿地面积达40多万亩;县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易结土球,树木适应范围广,花卉苗木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35万亩,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十里花木城,香樟成为了全国绿化苗木知名品牌;我县已成功创建了“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湖北省园林城市”等,2017年xx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我县已有3个镇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43个村荣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xx林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二、工作进展

1、对标评价指标,着力抓好前期准备工作。为认真落实“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我们已成立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副书记、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各镇镇长为成员。召开了创森动员大会,下发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将创森宣传经费50万元纳入了财政追加预算,开展了创森宣传,张贴了创森标语,在电视上进行了飞播,我县创森已形成了一定氛围。

2、对标绿美荆楚,着力抓好森林环城建设。2018年县财政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xx城区东外环、工业十路等30多公里的生态廊道;县政府筹措资金700多万元,扩建了江汉运河xx绿化带950亩;县政府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对潘集湖中心岛进行了补栽补植,高标准绿化了4.7公里、折合面积380亩的潘集湖中心路旅游通道。西荆河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已开工建设,城郊太一湖湿地公园已启动建设,主要交通干线207国道两侧各30米、五洋线两侧各50米绿化带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3、对标乡村振兴,着力抓好森林乡村建设。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把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大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通过就地取材,栽植乡土树,配置景观林,合理改造湾子林,把乡村打造成美丽的森林。将精准灭荒和国土绿化作为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县精准灭荒任务3318亩,已完成灭荒3326亩,上级下达我县国土绿化任务12000亩,已完成植树造林任务18048亩;后港安坪村回乡能人投资800万元,打造了500亩的“鸣闻天下”茶花休闲观光园;曾集孙店成功人士计划投资1000万元,高标准建设猛虎山林业休闲观光园,目前已完成投资400万元,植树造景300亩。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精准灭荒绿美xx行动。

三、下段打算

以时不我待和钉钉子的精神,围绕创森评价量化指标一件一件抓落实,迅速聘请省生态职业技术学院编制《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营造创森宣传浓厚氛围,开展县树县花评比,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任务,深入推进创森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打赢精准灭荒攻坚战,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县荒山荒坡实现应绿尽绿,全面完成创森各项目标任务。

第2篇

然而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我村两委干部从未停止过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善全村的基础面貌,我们一如既往地为村民谋利益,为松坑村的公共事业谋发展,从而进一步为明年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夯实基础,2012年,我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项目:

一、完成了县级生态公墓的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并按要求建造了休息亭、焚烧池、公约牌、公墓牌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公墓的全部绿化,硬化公墓的道路一条,总投资在30余万,公墓建成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松坑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二、建造了村老年活动室。我村始终把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作为推进村级教育,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7月份我村启动了村老年活动室建造的工程,目前该活动室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合计花费了30余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我村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同并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3、为了达到少部分村民的居住通道的硬化。目前我们正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在年底前基本实现村民出行都是水泥路的目标,为明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村2012年主要的重点项目情况,下一步我村将紧紧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方面要求,按照精品村的标准,结合本村各种资源特色,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改进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总体目标,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进一步发展,确保明年成功创建重点村,力争精品村。

具体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力争小流域治理的项目。

1、以松坑大桥两边为中心,以建设景观河为重点,突出松坑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展现松坑村的亮点。

2、建造村社区服务中心,以点带面促发展,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3、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排污处理,建造污水处理池,使河道免受污染,净化村庄环境。

4、做好村主要干道的路灯亮化,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方便村民出行,做好中心村的绿化、亮化、美化,道路浇筑等工作。

5、继续发展家庭产业,一是重点指导新办家庭工业户;二是主动关心家庭工业户的发展情况;三是继续引进其他可持续发展项目进村。

以上是我们村今年的工作汇报和明年的工作思路,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达到各项目标。

第3篇

我村工业历来走在杭垓镇的前列,我村一直坚持抓工业发展不放松,不断培育和壮大家庭工业。我村一直贯彻这个思路,始终把发展家庭工业放在重要位置,2010年我村获得了全县“家庭工业经济发展奖”,全村家庭工业从XX年的22家增加到43家,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亿5千万余元。

我村的文化事业在当地也具有很深的底蕴,多次参加镇里的文化活动,多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民文化艺术表演活动,9月份我村在企业和村民的筹资下,购买了夜光龙、大鼓、舞蛳演出服装等一批道具,使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发扬和传承,为了使我村的文化事业进一步的得到发展,下一步将传统项目马灯、艺术表演发展起来,由于马灯的投资比较大,资金缺乏,还一直处于筹备中。

但是松坑村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主要是因为XX年开始全村进行了农网整治、村公路建设、大桥建造、村庄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所有资金均由村民集资而成,导致如今村集体欠村民集资款190多万,每年利息都要20万,严重的财务现状使我村两委工作运转一度陷入困境。

然而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我村两委干部从未停止过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善全村的基础面貌,我们一如既往地为村民谋利益,为松坑村的公共事业谋发展,从而进一步为明年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夯实基础,2010年,我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项目:

一、完成了县级生态公墓的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并按要求建造了休息亭、焚烧池、公约牌、公墓牌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公墓的全部绿化,硬化公墓的道路一条,总投资在30余万,公墓建成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松坑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二、建造了村老年活动室。我村始终把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作为推进村级教育,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7月份我村启动了村老年活动室建造的工程,目前该活动室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合计花费了30余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我村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同并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3、为了达到少部分村民的居住通道的硬化。目前我们正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在年底前基本实现村民出行都是水泥路的目标,为明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村2010年主要的重点项目情况,下一步我村将紧紧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方面要求,按照精品村的标准,结合本村各种资源特色,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改进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总体目标,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进一步发展,确保明年成功创建重点村,力争精品村。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抓好土地合法流转,建成一个中心,二个点;2、抓好集体资产巩固,壮大集体经济;3、抓好公共环境建设,提升村民生活质量;4、抓好竹林培育与开发,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具体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力争小流域治理的项目。

1、以松坑大桥两边为中心,以建设景观河为重点,突出松坑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展现松坑村的亮点。

2、建造村社区服务中心,以点带面促发展,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3、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排污处理,建造污水处理池,使河道免受污染,净化村庄环境。

4、做好村主要干道的路灯亮化,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方便村民出行,做好中心村的绿化、亮化、美化,道路浇筑等工作。

5、继续发展家庭产业,一是重点指导新办家庭工业户;二是主动关心家庭工业户的发展情况;三是继续引进其他可持续发展项目进村。

以上是我们村今年的工作汇报和明年的工作思路,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达到各项目标。

更多关于2010年村委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的文章 >>

第4篇

今年以来,XX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XX书记关于打好“环境整治”战役,建设“湘江北去、漫江碧透”新XX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狠抓湘江保护与治理,强力打造一流水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突出三级联动,全面推行河长制

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水环境建设摆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位置,把落实河长制、抓好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环境整治”战役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等“五城联创”的重要内容。自全市推行河长制动员大会后,我县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第一河长的高规格领导班子,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规模达700余人的县、乡、村三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员大会,把全县60条河流,83座水库(山塘)纳入河长制管理,明确所有县处级领导及乡、村两级班子成员全部担任全县大小河流(水库)的河(库)长。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一河一议、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河长制管理制度和“一月一晒、一季一督、一年一评”河长制督查考核制度,不断细化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县、乡、村三级全面开展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有力提高了全社会对河库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了“爱水、护水、惜水”的浓厚氛围。

二、实行“三污”同治,全面防治水污染

防治污染、净化水体是河长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县坚持标本兼治,对河流流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三污同治”。治理工业污染方面,完成3家重金属企业历史遗留污染物的治理;关停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等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4家,实现工业“三废”达标排放。治理生活污染方面,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4.6%;投入1650万元完成30个村的生活垃圾整治任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按照老建制,将112个行政村纳入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范农村禽畜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标准;新投入280万元治理养殖污染,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达标率达75%;通过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沼气池等方式,28000户农户实现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率达63%。

三、开展“三护”行动,全面改善水环境

坚持保护与治理同步,大力开展水源保护、河道管护、岸线整护“三护”行动。抓好水源保护。出台《XX县江河水库水资源保护办法》,划定9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期开展29项季度常规监测和109项年度分析监测、实时监测,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加强河道管护。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投入资金50多万元,用于日常河面保洁、河道清障清淤工作,县城内河段实现河面无垃圾、无废弃漂浮物、无淤塞“三无”目标。按照“全面整治、重点突出、长效管理”的原则,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今年共取缔1处、停产2处、整改3处人工制砂场。加强岸线整护。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水岸生态系统进行严格保护。

四、推进“三区”建设,全面优化水生态

为充分发挥水环境的功能和作用,我县大力推进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园区、水利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水生态功能区建设,着力促进人水和谐,推进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大力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石漠化工程建设和矿山植被修复,完成造林面积1.8万亩,确保了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涵养水源系统保持稳定。总投资3.5亿元,规划湿地总面积983.35公顷,集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招投标,进入建设阶段。规划控制面积1571平方公里的水利风景名胜区,正进行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沿途生物保护等,建成后将成为极具生物多样性特色和健康养生功能的生态景区。

水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行河长制,抓好湘江保护与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下一步,我县将继续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强化举措,深入推进河长制和湘江保护治理工作,“保一江清水,促一方发展”。

第5篇

高新园党工委  管委会

一、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方面。突出“五个一批” 项目工作的思路,力促加快项目投建。去年来,完成谋划项目40个;上亿元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45.6亿元;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22.8亿元;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23.6亿元;增资项目6个,总投资11.2亿元。2018年23个,总投资37.56亿元;2019年25个,计划投资32.6亿元;项目前期5个。今年前3月完成工业投资11.5亿元。

(二)招商引资方面。去年来,我们坚持招大引强的思路进行择商选资,共引进35个项目,总投资53.5亿元,引进的项目质量均比较高,其中属高精密机械项目18个,总投资 20.8亿元,总部经济3个(当年实现纳税超过6000万元);精密机械占到50%以上。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忙引荐下成功引进诚毅学院、泰启力飞、罗普物等这些大好项目,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二、项目建设情况。

(三)确保首季开门红方面。前3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8.3亿元,比增15.4%;固投11.5亿元,比增5.3%;技改投资9.6亿元,比增23.6%;实际利用外资3589万元,外贸出口2.35亿元;园地方级收入1966万元,比增35.6%。下阶段,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人跟踪负责制,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反馈情况,及时补缺补漏,确保各个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在做好招商引资、提升服务、培植好税源的基础上,按照五个一批项目工作要求,力促意向项目加快转签约、签约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在建企业加快进度;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应收尽收;积极运作落实新增贷款1亿元,加快商住地块挂牌出让,力争商住地块出让收入2亿以上,确保园区财税稳定运行。

(四)乡村振兴方面。一是打造特色产业,提升发展水平。以找准农村发展切入点,发展规划好“一村一品”,如院前村富硒茶山等特色产业的策划、包装、推介等,打造一批富硒产业链形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湖林村文昌塔、靖城村原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院前村凤山堂等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聚焦脱贫攻坚,提升发展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继续开展“雨露计划”、“企业+农户”扶持等活动,加强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水平。狠抓“精准滴灌”,落实省市县的相关扶贫政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狠抓“造血功能”,积极探索“主导产业(一村一品)+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结合文明创建、环境综合整治和移风易俗活动,做好垃圾收运、农村院落美化及乡风文明培育。通过标语、宣传册(画)、微信群等开展“立体化”宣传;园村主要路口(段)、村民组均放置环卫垃圾桶,配置保洁车、垃圾运输车,实行专人专管,分片清理,定时保洁;深入落实河长制工作,保持河道整洁、水体干净;加大焚烧秸杆、工地道路扬尘整治工作力度,着力打造“蓝天工程”。多方着力,推进田园、水源、家园清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活环境。

(五)民生短板攻坚方面。今年,我园安排五大提升工程,总投资5亿元以上。具体是:一、高新园标准厂房及工业邻里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121亩,总投资约 2.2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由于投资体量较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园区实际情况,我园计划通过由县或园国有企业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各村委会用土地或自有村财入股及向社会公开招商等形式进行融资开发建设。二、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及镇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含旧镇区)。该工程改造原有高新园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标准提高至一级A水平,并铺设园区内(含旧镇区)污水管道6152米 ,总投资约 4035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项目投资2500万元,铺设污水管道项目投资1535万元,该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将彻底改变园区污水收集率过低及旧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的问题。三、诚毅学院及丰田工业区饮用水工程。该工程主要建设铺设管道5公里,总投资500万元,将解决诚毅学院校区及丰田工业区1.5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四、江滨公园一期工程。该项目实施建设江滨范围约300亩,总投资约 1.5亿元。目前已完成概念性规划。五、高新园道路提升工程。该工程共11个项目,总投资1.371亿元,其中新建道路工程有坂西路1258米、渠岸 路1214米、天月路1185米、靖东路北段277米、月岒大道北侧308米、林碑路北段308米、渠塘大道2345米、江滨路3182米、靖东路南段柏油路397米等9条、总长10.5公里左右,投资8937万元;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有科技路“白改黑”1929米、靖东路“白改黑”1625米两条,投资4773万元。目前,共投入800多万元,正在推进院坂大道、观音山生态公园(三期)景观工程等。

(六)生态环境攻坚方面。持续推进以生态高新园、美丽高新园建设为载体,落实旧城区生活污水改造、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工业企业排污巡查治理等,不断完善高新园污水收集垃圾运行机制。计划至年底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纳入市政收集网管、旧镇区污水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等。

(七)脱贫攻坚方面。高新园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77人,至目前,完成100%脱贫任务。下阶段,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发挥园区企业家的作用,建立园区干部、村干部帮扶挂钩联户制度,进一步细化措施,按照干部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压实干部包户责任,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贫困户不反弹。

(八)征迁工作。2018年我园计划新征土地3017亩分

别是:省道联十四线工程项目1057亩(其中涉及东坂、院前、靖城三个村近500门坟墓迁移),东坂村七期A地块190亩和七期B地块870亩,靖安村罗普特项目清理300亩,东坂村六期遗留扫尾清理600亩。去年至今,完成征迁2100亩,拆迁2.16万元平方米 ,解决征迁遗留问题项目27个,完成华祥玻璃等25个项目交地。下阶段,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全部征迁任务,保障项目用地。

(九)扫黑除恶、打非治乱及两违治理“六千百日会战”开展工作方面。去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微信群、高新园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张贴“通告”500多张、悬挂横幅标语28条、发放宣传单3000多份、悬赏通告500多份;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6次联合组织派出所等进行突击排查KTV、足浴等娱乐场所13家,破获治安案件3件,查处酒驾2起。持续加大两违治理力度,共组织对精密机械园、天冠、绿杉、正紫云等地块进行强制清杂,对林碑路和靖城村旧农贸市场复耕等12场次保护性施工,累计拆除“两违”21户、拆违2.16万平方米;打击非法生产地条钢2家;打击非法采沙1次,查扣挖掘机1部。主要做到三个强化:(一)强化基础摸排。做好出境犯罪高危人员、“假绑架”诈骗、淘宝网购诈骗犯罪窝点调查摸排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下步打击管控奠定扎实基础。(二)强化属地管控。依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党政主责,明确园、村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建立园、村居高危重点人员管控机制,落实管控责任。(三)强化综合治理。全面动员发动干部群众,打击、管控、整治、教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加强网格化分类管理,明确挂钩干部,落实有效管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构建全覆盖、全环节的宣传防范格局。下阶段,还要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责任和管控,确保我园范围内没有发生电信诈骗事件。

二、下阶段工作

(一)全力跟踪,确保开门红。对照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抓开工、抓服务、抓调度,倒排时间,加强跟踪,强化措施,补齐短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一些重要指标方面力争为全县多做贡献。

(二)全力推动,抓项目落地。实施挂图作战,任务分解挂钩到人、保障措施到位,推进今年安排25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奖励、深化对接商会协助招商、以商引商等渠道,努力引办更多项目落地,在招引大、好项目上多做贡献,力争到年底再引进1个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三)全力督促,促园区提升。围绕大抓工业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保障落实好今年计划实施20个、总投资1.4亿元的标准化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水平;持续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园区环境质量。

(四)全力攻坚,破发展难题。一是解决好征地问题。全力加快征地扫清,保障好项目用地需求,确保今年2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二是解决好融资难题。要创新融资方式,盘活资源要素,通过探索PPP融资合作模式,与国有企业建立融资合作平台,运作商用土地拍卖办法,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三是加快问题项目化解,通过分类管理、一厂一策,逐步嫁接、化解问题项目。

(五)全力服务,抓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市县“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扎实推进“三年三攻坚”活动,提高服务效率,精准高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坚持干部驻园制度,推进干部一线干事创业,完善干部一线考核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三、需要县里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征迁标准的问题。目前,高新园征迁方案是五年前制定,随着物价上涨的影响,当前土地征迁价格偏低已成为影响征迁难的一大因素,同时,我园境内因省道联十四线项目征迁标准比其它项目征地标准较高,建议我园其它地区(含五村一居范围)的征迁标准参照省道联十四线项目征迁标准执行(即土地4.3万/亩,地上附属物0.5万/亩,茶园补0.2万,对每个项目征迁提前完成任务的可每亩奖励10500元),需要县里出台文件进一步明确。

第6篇

__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任务顺利完成,有力促进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区各街镇、各单位、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__年我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普遍改善,安全生产防控到位,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69起、死亡112人、受伤237人、直接经济损失2597.47万元,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组织深入学习领会、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多次讨论并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年初,区委、区政府同各街镇、区属部门党政领导签订了《__年度__区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年底,区委、区政府从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财政局、人事局、安监局等部门4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6组,对各街镇、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一岗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狠抓落实,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 以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活动为契机,狠抓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等行业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充分运用重大危险源监督信息系统、广州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高危行业领域执法监察,高标准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真正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安全生产活动月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成29个督查组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出动人员380人,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建工地和其他场所88处,发现和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区安监、公安、交通、建设、城管、工商等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14次,全面清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易燃易爆品、燃气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大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夯实基础,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在全区各行业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责任,实现企业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和应急救援“四个到位”,有效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__年全区共有432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完成率为131%。强化应急管理,176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全年共开展应急演练260场次、参演单位471家,参演人数32293人。

(四)立足长远,深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区和安全社区建设。把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区”、“安全社区”工作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创建平安__、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全员参与、资源整合、齐抓共管、持续改进”的工作格局,居民对社区总体安全满意度、安全促进项目满意度不断提高。__年3月,花山镇被国家安监总局、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__年11月,赤坭镇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第二批创建单位梯面镇、炭步镇已于2013年11月启动创安工作;第三批新雅街、花东镇于__年启动创建工作;其余街镇也将在2015年前全面启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全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平台全面搭建。

(五)标本兼治,强化危险化学品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积极部署各部门、各街镇认真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液氨使用、非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油气输送管线安全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6011家,覆盖率100%。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全年共申报职业危害企业4828家,同比新增1013家,共组织458家企业、11645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扎实开展职业卫生执法监察联合行动,共检查企业87家,发现隐患675项,责令改正675项,责令停产整顿8家。(六)形式多样,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第1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展示图片展板60块、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解答市民、企业代表询问2000多人次。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在__电视台、电台每天黄金时间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约2460条次,向市民发送安全提示等方面的手机信息3万多条。扎实推进各类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1585人,组织开展预防职业危害专项讲座、应急预案管理专项培训班、安监系统执法监察人员业务培训班、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申领业务培训班等多批培训班,培训相关人员2400多人。

总的来说,去年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不容乐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居高不下,个别行业和局部领域形势严峻,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意识亟待加强,__年事故宗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比2013年同比上升31.86%、44.51%、36.1%,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15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宣传和贯彻新《安全生产法》为主线,以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事故指标防控目标,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进一步突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责任落实。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一方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新《安全生产法》充实和完善了企业主体责任的相关条款,下一步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也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实际控制人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落实企业在安全投入、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管机构、安全培训、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等各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另一方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各职能部门要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各镇街按属地监管职责要求,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

(二)抓隐患排查和事故防范。一是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能力。加强新《安全生产法》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安全监管系统人员业务水平,严格落实年度执法计划,检查力求做到“细、深、严”,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环节,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和盲区。二是提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能力。建立完善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纠机制、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平台,同时结合每年的打非治违、大检查大整治等行动,集中打击治理一批重点、难点隐患;促进闭环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对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镇(街)和部门进行警示通报。三是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把安全生产纳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等各项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规范各类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评价,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三)抓危化品、职业卫生安全监管。一是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企业、政府两个层面落实三级管道长制,督促管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管道主管部门牵头实施全面管理,管道沿线经过的镇(街)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共同配合做好相关管道管理工作。二是加大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力度。扎实推进职业病危害监测哨点建设,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严防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三是深入开展箱包皮具制鞋、宝石加工、IT电子生产、蓄电池、木质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督促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治理,改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条件。

(四)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街镇、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必要经费投入,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港口码头等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到实处。区安委办要组织对已通过标准化验收的企业进行复评,达标企业开展“回头看”,对企业标准化日常运行情况不定期抽查检查,巩固成果,规范管理,保障安全。

(五)抓安全发展示范区和安全社区建设。一方面,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区建设,健全创建工作考核机制,努力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等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发展型行业,年底前,各街镇、各行业领域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区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全面铺开安全社区建设。将安全社区工作纳入全区安全生产“重头戏”工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全员参与、共筑共建”的安全社区工作格局。梯面镇、炭步镇力争2015年通过国家安全社区的现场评定,花东镇、新雅街要按时间节点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狮岭镇、新华街、秀全街、花城街要在今年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花山镇要在2015年推进“国际安全社区”建设。(六)抓宣传教育。一方面,大力拓宽宣传渠道。以“安全生产月”活动契机,结合新《安全生产法》出台,积极组织开展大宣讲、知识竞赛、公益宣传等一系列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的活动,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特别是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第7篇

一、从全省战略层面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早在2001年8月,浙江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年1月,浙江省首次提出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2005年12月,浙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2009年5月,浙江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强调依靠改革动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形成区域间分工合理、要素互补、合作共赢的协调发展机制,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011年,浙江出台了《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了新一轮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工程,力争欠发达地区所有县(市、区)到2015年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缩小。

为保证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落实,浙江各地建立健全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自2005年起,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欠发达地区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位省委常委、副省长确定联系一个欠发达县(市、区),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干部考核办法,鼓励优秀干部到欠发达地区任职,有效引导干部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充分运用政策手段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2001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等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充分运用政策手段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据初步统计,为落实这些政策,仅“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对欠发达市县的补助超过800亿元。

为抓好欠发达地区重点扶持工作,浙江专门出台了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意见。单独为一个民族自治县出台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这在全国各省区中还是首例。“十一五”末,浙江决定启动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若干意见》。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对泰顺、文成等6个重点欠发达县,及磐安、衢江等6个比较困难的欠发达县每年分别给予2亿元、8000万元的扶持资金。

为进一步增强政策扶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浙江省直有关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项帮扶政策,从资金、项目、人员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确保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工作更加细化、实化;大多数发达市县也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结对帮扶的总体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这些政策涉及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浙江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创新和打造有效平台力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浙江将衢州、丽水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称之为“山”,将杭州、宁波、绍兴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称之为“海”。为更有效地推动帮扶政策落实,浙江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搭建了“山海协作”平台,形成了政策推动和帮扶平台建设相结合的有效工作机制。

2003年,浙江先后出台了《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山海协作工程“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与衢州、丽水、舟山等欠发达地区65个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关系,通过产业转移、资源产业合作、建立协作园区等方式,开始双边互动全面对接。协作主要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组织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向发达地区合理流动,动员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是山海协作的活力之源。浙江出台政策,在稳定原有结对帮扶政策的同时,借助投资洽谈、招商会等途径,支持市场主体对接。在政府搭建的“山海协作工程”平台上,浙江利用市场、产业和要素的互补性,因“地”制宜展开协作,摸索出一套以对口造血帮扶为主的新办法。

针对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浙江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实施“欠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才支援计划”、“市校县校合作开发计划”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校、地、企互动合作。此外,还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了1279个乡镇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04年12月,浙江在全国第一个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率先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为:把新型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着力点和支撑点,形成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支撑和促进新型城市化互进共促的良性发展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浙江立足自主发展,把城镇化战略重点放到加快推进区域中心镇发展上,把新农村建设着力点放到中心村培育上,并强化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生态创优的“五创”机制,努力提高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入,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区域协调成效明显:2009年——2012年,浙江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实现GDP为2005年的2倍以上,其中有22个欠发达县市GDP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衢州、丽水两地的经济增长率都在两位数区间,明显高于该省发达地区。

通过对浙江的考察,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善于学人之长,取其真经,从兄弟省的创新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再掀江苏特别是苏北比学赶超的热潮,进一步加快全省各地区域协调发展进程。

实行个性帮扶,助推后发地方经济腾飞。建议省里在“一市一策”基础上,统筹考虑苏北县区发展内在需求和发展特点,在土地、人才、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奖补、资金配套比例、地方债务化解等方面实行个性化帮扶,实行“一县(区)一策”,切实推动苏北县区经济快速发展。

用好市场机制,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帮穷”,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将苏中、苏北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苏南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合作发展。既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又促使发达地区转型升级,实现互动共赢发展。

搭建发展平台,促进苏北板块加速隆起。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借助投资洽谈、招商会、南北合作开发等途径,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展开苏南、苏中、苏北三方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