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时间:2023-02-21 01:2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运筹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改革

“运筹学”[1]主要研究系统最优化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定量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用这些方法获得系统问题的最优解,从而为工业生产管理、信息统计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运筹学的实际渗透力和影响力愈来愈大,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各种决策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探讨和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对于大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确立“运筹学”课程建设目标

“运筹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技术、数量分析及优化方法分析解决各类系统优化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运筹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应用复合型人才[2]。为此要明确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运筹学数学模型,对模型能够应用数学方法求解;

(3)培养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问题,并借助于计算机得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能够对解题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经济评价;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运筹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专业基础学科,是数据信息处理、数据统计、数学建模以及决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要把运筹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发挥该课程的主导作用,以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发挥“运筹学”课程建设的特色

由于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密切结合的特征[3],所以要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就既要注重运筹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又要让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积累和学习,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模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在以后的实践中灵活运用运筹学的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运筹学”课程需要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作基础,同时还需要有“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很强的应用学科作背景知识,这使得运筹学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讲授本课程。

基于运筹学课程的这一特征,才使得对运筹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能按照一般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也不能脱离了数学的基础而仅给出一些结论的简单解释,只注重方法的使用而不注意定理的证明。要发挥运筹学课程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示范性精品课程让其推广出去,发展起来。关于运筹学课程建设,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和教师纷纷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并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要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吸取国内外最新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极大地提高运筹学课程建设的效果。

三、丰富“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挖掘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运筹学课程建设涉及的基础比较广,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较为紧密,教学的难度较大[4]。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着重阐述相关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要使教学工作者便于教学,又要使学生易于有选择性地自学。每一章末要配置适当的习题,便于学生理解、消化课程中的内容。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多年经验积累所制作的教学课件,配合教材,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专业特征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要讲授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这些内容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必要知识和学习其他相应课程的重要基础。

在运筹学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将课程的内容从理论分析到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为重点,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解知识点,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多种运筹学的计算软件,如:WinQSB及Ind61等软件。建立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平台,重视对学生主动式学习的培养,利用思考题、习题和实验题等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建立运筹学课程建设的专用网站,以辅助学生对运筹学课程的学习。

四、完善“运筹学”课程建设体系

1.完善运筹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把运筹学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使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紧密围绕运筹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理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内外运筹学最新成果。不断完善与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运筹学教材及其教辅材料的建设,以保证本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处于先进水平,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其始终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运筹学课程的电子版教材,不断完善和丰富已有的运筹学专业资料库和试题库。定期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总结,积累经验,发扬长处,找出不足,借鉴外校乃至外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体系,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2.改革运筹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运筹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适应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需要,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课件,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板书与课件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式、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个互动式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开发“运筹学模型求解教学辅助软件”,用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运筹学模型的求解的方法和思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便于阅读英文文献资料,向学生推荐英文参考文献,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英语文献的阅读引导。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5]。只有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该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向“精品课程”过渡。要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昂的教学热情、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一流教师梯队,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依靠本课程体系的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把课程建设做得更好更精,满足教育和教学的需要。

4.完善运筹学教材建设

完善课程教材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体系,紧密围绕运筹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理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内外运筹学最新成果,编制一套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运筹学教材,将书面主讲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融合为一体,形成具有数学与管理学科特色的现代化教材体系。运筹学课程不仅采用经典教材,而且全面实现双语教学的突破。

5.完善运筹学课程网络建设

进一步完善运筹学课程网站,不断开辟网络学习的新空间,建立更完备的网上答疑、网上作业传输和批改、网上实践、网上资料查询等系统,做好网上课件、电子教案等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建成“信息全面、服务一流”的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做好网络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网络技术的作用,搞好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满足运筹学课程的发展要求。同时,加大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网络的畅通和高速运行,确保网站的安全性,使网络教学能顺利开展,满足学生多方式学习的要求。

6.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

建立和完善学生上机实验和学习的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和提高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思路,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要把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融于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促进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福翔,张天学. 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 [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4):99―100.

[3] 李志猛,祝江汉,邱涤珊,徐培德. 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58―60.

第2篇

关键词:燃烧学;课程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作者简介:邓文义(1982-),男,浙江温州人,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苏亚欣(1972-),男,河北高阳人,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70-02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实践和理论的学科,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等问题的复杂过程。人类的物质文明史与燃烧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火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是空前的。目前,全世界所消耗的能源中有超过80%是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燃料的燃烧,对不可再生的矿物质燃料的严重依赖使人类进入了空前的能源危机。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又与能源利用息息相关。在我国,以煤为代表的矿物质燃料燃烧所排放的大量的SO2、NOx、CO2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燃烧学”是研究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门学科,它在燃料清洁燃烧、能源高效利用和燃烧污染物控制等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东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热能工程专业由1951年设立的热工教研室发展而来,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开始招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2010年获得热能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燃烧学”课程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为我校最新的专业课之一,至今仅有两年的授课经历。因此,很多与“燃烧学”相关的教学资源都刚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2008年招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开始,到2011年开始第一次给本科生上“燃烧学”课程,经历了多年的与“燃烧学”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料和实验教材的积累和建设。在该课程多年的建设中,教师队伍结构的稳定性、教学内容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教材建设的持续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效。

一、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确立先进的教学思想是开展“燃烧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前奏,即教学思想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相一致。“燃烧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深化学生对燃烧基本理论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燃烧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燃烧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对燃烧研究的深入,对燃烧机理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甚至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燃烧学”教学大纲,不断补充或更新教学内容,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燃烧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外,还建立了该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燃烧学”网络资源,同时为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此外,网络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学理论,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来介绍“燃烧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二、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教材选择

根据国内外大学“燃烧学”课程的调研情况,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燃烧学”课程教学比较偏重于燃烧设备和燃烧工程应用等教学内容,侧重于工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和国内高校不同,国外的知名高校“燃烧学”课程则偏重于燃烧机理的解释和原理的推导,尤其侧重于燃烧火焰机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将本科教育改革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在“燃烧学”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加强对燃烧基本理论的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清华大学就率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燃烧学”教材,在国内“燃烧学”教学改革方面首开先河。

东华大学作为“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推行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在这种背景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燃烧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tephen R.Turns教授编写,清华大学姚强教授等翻译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4月出版的《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2版)》。该书在国外知名学府的“燃烧学“课程中被广泛采用,它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讲解燃烧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书本的内容体现了燃烧科学在近年来的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书本中还配有大量的例题以方便学生掌握,同时课后还有大量的思考题和习题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后训练。该书还配有一张光盘,光盘中提供了用于燃烧计算的软件程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语义Web;语义网;本体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高速发展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也推动着下一代万维网技术的发展。语义Web是下一代万维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资源描述框架(RDF)、Web本体语言(OWL)、RDF数据查询语言(SPARQL)等一批技术规范被万维网联盟(W3C)确立为推荐标准,语义Web已为万维网上的知识表示、推理、交换和复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针对语义Web这个新兴的科学领域,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都先后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有华人学者在国内不定期举办暑期培训班。大家都在摸索如何建设课程,才能提高办学质量,突出课程特色。

1.国内外相关课程调研

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课程发现,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比较早地开设了语义Web课程,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以及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等。国内一些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语义Web课程。下面介绍部分国内高校的开课情况。

1)北京大学张铭教授“语义网与数字图书馆”。

课程首先介绍语义Web基础知识,包括元数据、本体和语义Web基础语言。然后结合数字图书馆领域具体应用,阐述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效率、知识管理和基于语义的内容检索、引文分析和互联、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的技术和应用等内容。

2)浙江大学李劲松教授“生物医学语义技术”。

将语义Web技术和医学领域结合,介绍语义技术、生物医学语义技术、元数据语言、本体与逻辑、Web本体语言OWL、生物医学元数据与本体、关联生命数据集、生物医学语义检索技术、基于语义的医疗信息技术、语义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医本体学探索、医学语义技术深层应用与展望等内容。

3)上海交通大学俞勇教授“语义Web的原理与应用”。

介绍了本体、本体数据的存储、推理和查询、语义标注和本体学习、语义Web的前沿研究课题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被评为2006年度“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4)华中科技大学卢正鼎教授“语义网与本体论”。

课程设置了多个学术专题,并邀请多位教授联合授课。主要内容包括:元数据、RDF和RDFS、本体、描述逻辑、本体语言、基于本体的方法和应用等。

5)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黄智生教授“语义万维网的逻辑基础”。

黄智生教授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在东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开设暑期培训班。课程侧重介绍语义Web的基础理论,包括:现代逻辑和描述逻辑导论、描述逻辑与知识表示、语义Web与逻辑、本体推理与管理、语义技术与应用开发等内容。

另外,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有关语义Web的课程。英国杜伦大学宋炜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毛明博士等也曾在国内举办过语义Web暑期班。一些学校开设的知识工程课程也涉及语义Web部分内容。

从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两个维度对上述国内课程进行归纳比较,结果见表1。

2.课程建设

笔者结合多年语义Web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初步提出本课程的定位和建设目标,给出课程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的参考意见。

2.1课程定位与建设目标

语义Web课程属于学科交叉课程,涉及计算机、数字图书馆、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同时授课对象也较为广泛,包括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甚至从事万维网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定位语义Web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和熟悉语义Web领域的关键问题、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典型应用,掌握万维网上的知识表示、本体构建和语义Web数据管理等内容,熟悉和学会使用常见的语义Web和本体开发工具。此外,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创新精神。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建议学生最好已经选修过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等先修课程。

2.2教材选择

据调查,国内语义Web课程主要采用《语义网简明教程》(宋炜、张铭)和《A Semantic Web Primer》(Grigoris Antoniou、Frank van Harmelen)两本参考教材。前者在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宋炜暑期班中选作主要教材,而后者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相关课程中选用。另外,《A Semantic Web Primer》,(第1版)已由中国科技大学陈小平教授翻译为中文版《语义网基础教程》。其他的参考书还包括:Bemers-Lee等著、张磊等译的《万维科学的研究框架》,Hitzler等著、俞勇等译的《语义Web技术基础》和东南大学高志强教授等著的《语义Web原理及应用》。相比较而言,《A Semantic Web Primer》最新第3版的内容较新、难度适中,建议选作课程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语义Web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现有图书、特别是中文图书的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及时涵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因此,建议在授课过程中选取国际语义Web会议(ISWC)、国际万维网(WWW)会议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中的部分研究论文,作为对课程内容的补充。

2.3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定位和建设目标,我们设计了9章教学内容和4次课程实验,共计36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时分配见表2。

模块1:作为课程的导引,概述万维网、语义Web以及本体工程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主要特点等。

模块2:要求掌握万维网上知识表示的方法和语言,包括XML、RDF和OWL等。

模块3:要求掌握本体的构建方法,熟悉一些常用本体,掌握RDF数据的存储模型和查询语言SPARQL,熟悉语义Web本体的逻辑基础(主要是描述逻辑)的相关知识。

模块4:要求了解本体搜索与呈现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包括本体一致性检测、本体匹配、本体学习、语义Web图结构分析、基于语义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及万维科学等内容。

模块5:总结课程,展望语义Web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

模块6:通过设计课程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本体操纵软件Jena和RDF数据查询处理器Jena ARQ。

模块7:这部分是一个教学互动环节,通过阅读和讨论一个W3C推荐规范,例如Web本体语言OWL 2,让学生学习阅读技术规范的基本技能。

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出发,模块2和模块3是语义Web课程重点阐述部分,其中第7章“逻辑与推理”也是难点部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语义Web开发,所以需要一定的入门时间和练习次数,建议通过一些示例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

3.教学方法

南京大学今年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语义Web选修课程。结合教学情况,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基本理论和动手实践并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工程能力,因此教学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抽象概念与具体应用互补,以例子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生课程通常具有前沿性,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工程应用,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研究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掌握最新动态和技能。同时,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和变化,教学特点和教学手段也要作相应改变,以适应语义Web技术的发展。

3.1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书本上的许多知识是前人根据各种实践总结的经验,想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己所用,就需要充分理解并亲自实践掌握。另一方面,实践也是为了更及时、更全面的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在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对于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设计并安排上机实验。例如在学习完知识表示和本体构建后,安排学生使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Protege工具为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构建本体。课程实验不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和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在上机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书本上发现不了的问题,例如,一个小小的“>”符号缺失就可能导致构建的本体不能被正确解析。并且学生之间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探讨,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效果反馈也是我们关注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上机时的情况进行概括总结,针对性地加强辅导并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3.2抽象概念与具体应用互补

本体起源于哲学领域,许多知识概念都是抽象的。而且由于学生掌握知识有限,有时不能完全正确理解几句“简单”文字背后所包含的重要概念。所以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在讲解理论基础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述描述逻辑的复杂性内容时,复杂性是个很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是通过对不同复杂性的本体子语言的推理时间演示,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介绍具体语义Web应用系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课程中介绍了Google的、Facebook的open graph、苹果公司的Sift软件中本体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开展研究性教学

研究生教学的一个特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研究生作为未来的教育科创主力军,必须具备较高的科研创新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语义Web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各种应用俱不相同,课堂上很难面面俱到。我们的做法是“授之以渔”,不仅简单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规范阅读与讨论,这在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中不多见。但是,学生在未来研究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阅读技术规范。因此,通过设置该教学互动环节,让学生学习如何阅读技术规范,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3.4语义Wob实验教学

在语义Web课程内容中,本体的构建和应用是核心内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穿插安排了多次课程实验,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

实验1: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较为熟悉的领域,使用Protege工具为这个领域构建一个使用OWL语言描述的本体,并使用Protege观察该本体,使学生把本体这个抽象概念与具体知识联系起来。

实验2:要求学生使用Jena软件包解析、操纵实验1中构建的本体,尝试比较进行RDFS推理前和推理后解析结果的异同,让学生掌握使用JAVA程序语言操纵本体的技术。

实验3:要求学生基于JenaARQ软件包,撰写SPARQL语句来查询实验2中的本体,加深对本体数据查询和操纵的理解。

另外,作为提高内容,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推理引擎使用实验,可以考虑选用Pellet推理引擎作为实验软件。课程考核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本体的语义Web应用原型系统。

第4篇

[关键词] 和谐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22-06

追求效益是新世纪的主要特征,注重课程效益已经成为当代课程建设的不懈追求。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学校的课程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实践证明,只有课程包含的各个要素处于和谐状态,才能有高效的教学。因此,和谐课程理念的提出与和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和谐课程的意义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中源远流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历代关于和谐教育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领域的和谐问题研究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兴趣,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但是已有的研究对和谐课堂、和谐教学、和谐师生关系等局部问题研究的比较多,对和谐课程作整体性研究的比较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和谐现象,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者们大多认为古希腊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和谐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那时就把教育目的确定为人的和谐发展(calocagatia),即学生健康体魄和高尚道德的结合,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1],强调体育和音乐是最基本的教育,这两门课程相结合,就能够实现塑造心灵与增进健康相协调,“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1],学生就能够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成为和谐教育思想的源头,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也成为提出和谐课程的理论渊源。

我国是孕育和谐教育思想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执两用中”、“和而不同”的“中庸”理论,并通过自己的和谐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儒家的“中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辩证理论体系:以和平、调和之手段追求事物存在与发展终极之和谐,实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性、各遂其主之功能”[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当今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课程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开放系统,和谐原理指出:如果其它条件相同,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协调程度越高,系统的效能越高[3]。根据和谐原理,笔者把和谐课程界定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共同努力,课程诸要素始终处于动态协调平衡,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状态。

现代课程必须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弘扬生命为主旨,以和谐课程建设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和谐课程虽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但是它是所有课程建设的目标,也是课程发展的理想境界。在多元世界中求和谐,在不懈创新下“致中和”已经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和谐课程思想的提出,涉及到课程目标、价值、内容的重新认识与课程实施、管理、评价的全面改革,在和谐的理念下构建全面、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处于和谐共生状态,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保证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2 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西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的概念,而“课程”一词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出现。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就用过“课程”一词;宋朝朱熹的著述中经常提到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那时课程的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4]。课程的拉丁文意义为“跑道”,意指“学习的进程”。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不同,对现代课程的定义也不统一。有的认为“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有的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等等。我国学者认为,“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5]。因此,现代课程应该包括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活动全过程。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归纳为五种类型:一是理想的课程,即课程专家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正式课程,指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三是领悟课程,即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又称为“师定课程”,它与正式课程会产生一定差距;四是实行课程,即在教学中实际实施的课程,它与师定课程也不一致;五是经验课程,意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学到的东西。本文所指的和谐课程建设主要指后三类课程,即在国家正式课程框架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课程。和谐是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整体性。课程系统包含的各个要素功能明确,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各因素的局部功能凝聚为整体功能,在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方面形成合力,达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协调性。课程系统成为一个自适应系统,教师、学生以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随着课程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适,使课程系统始终趋于协调平衡状态。

3)动态性。课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课程各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在出现新矛盾和解决新矛盾的往复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

4)有序性。课程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则,相关规则相互补充、整合有序,在保护人的同时也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行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实现课程的有序和谐。

5)活力性。师生课程角色定位准确,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把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丰富,实施方式灵活,课程评价科学,课程环境宽松安全,学生积极体验,师生建构课程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被激活。

6)有效性。课程目标实现,教与学的主体性发挥好,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课程效率和效益高。

上述6个方面既是和谐课程的基本特征,也是和谐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

3 和谐课程建设的策略

和谐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和谐课程建设要使课程目标与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相和谐、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进步与需要相和谐、师生关系与教和学相和谐、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和学生个性相和谐、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改进相和谐,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建设策略。

3.1 以系统的观点指导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因此,教师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指导课程建设。恩格斯说:“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作为课程建设责任人的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课程观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也是和谐课程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学会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总揽课程建设。

1)教师要掌握系统分析方法。一般认为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要求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并“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6]。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各要素的协调运转,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分析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即把所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利用这些规律去调整系统结构和各要素的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综观全局,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教师不仅要学习和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是要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课程系统,使它合乎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2)课程组组长要充分发挥课程组的协作功能。课程组是根据课程教学上的共同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组织,课程建设是其主要任务之一。由于每门课程都要涉及教师、学生、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但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生整体效应,各个因素充分协调才能提高课程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为此,课程组组长要组织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就每门课程包括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就各要素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预案。在适当的时候,就课程建设开展经验交流和专题研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环境开发、整合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选择教学策略;根据课程内容和测查时间变革评价方式等等。课程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又要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才能使课程系统发挥整体功能。

3)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课程建设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若干方面,因此,要提高课程的整体效能就必须对课程建设做宏观思考和整体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教育目的要融入课程目标之中。确定课程目标,既要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和谐,又要与学生特点、社会要求和学科发展相协调。课程内容决定了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知识与当代科学成就的协调。课程实施是指把官方课程转化为运作课程的过程。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就毫无意义。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预期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动力,课程评价观、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实践、评价功能等相互和谐,才能发挥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总之,在和谐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作整体设计,注意发挥各个因素的自身作用又强调发挥整体功能,就能够使课程建设达到亚里斯多德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3.2 以整合的观点开发课程资源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体现了课程理想,而课程理想的实现需要相应支持系统,否则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是和谐课程的重要支持系统,课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为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自从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问题,课程建设者们都在思考什么知识应该进入课程,选择确定进入课程的知识就是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7]。和谐课程的目标是促使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那么课程资源的整合就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还要关照特定学生的个性和具体情况。为此,教师要以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把那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符合教师教育修养与现实水平的课程资源整合成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协调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1)对传承性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课程是一个复合词,其中“课”指教学的科目及其内容,它是人类对该学科的不懈探索而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也称为“传承性课程”。 传承性课程主要体现在贯彻了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的教材之中,由于它是明显存在的、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学科文本,从其表现形态看又称为“显性课程”。显然,传承性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继承该学科人类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要让学生掌握传承性课程,既要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也要重视运用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文本的其他课程资源。为此,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修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把握住学生发展需要的核心内容。其次,思考筛选哪些校内校外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以丰富、完善教材的缺陷。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该学科的优秀文化遗产。

2)对体验性课程进行深入发掘。课程中的“程”指教学流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探究、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亲身体验,又把它称为“体验性课程”。体验性课程的作用在于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发现、探索与创造,从表现形态看,又称为“隐性课程”。正是因为隐性课程是有待挖掘、研究和创造的,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的体现,因此成为“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增强课程开发意识,自觉地用体验性课程协调传承性课程的缺陷。教学不再是“忠实”实施课程文本的过程,再也不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亲身参与的共同学习和创造课程的生动过程。第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发掘课程资源,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有价值的隐性课程。现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愈来愈丰富,可以说课程资源并不缺乏,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教师要扩大视野,提高素养,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一起发掘、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亲历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体验性课程的关键在体验,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对优秀文化遗产重新体验、重新解释、重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个体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性课程的自我感悟过程中,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相互合作,通过同化或顺应,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会转化为自身的习得态。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体验中也可以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实现专业化成长。

3)以“三维目标”为方向整合课程资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时,必须瞄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课程目标”,才能落实“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教师要研究国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并思考如何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本门课程中去。第二,教师要把课程理念物化,即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把目标具体化,整合传承性课程资源和体验性课程资源,在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第三,教师要通过教学艺术使“课”与“程”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课程创生取向”,即正式课程只是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性课程资源,课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因此,课程内涵是在课程开发、课程整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持续生成、逐步建构、不断提升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科学精神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就与课程水融,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3.3 以后现代观变革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课程建设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程就难以顺利进行。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的批判、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应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知领域,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主动创造的地位”,可见,在师生关系的变革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1)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关系总是从了解开始的,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那就失去了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因此,在和谐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包括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健康状况、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性特征,以及班级的群体特点,再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学生做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对话沟通策略。

2)教师要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产生冲突,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沟通。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达接收者并为接收者所理解的过程。沟通存在着有效性的问题,只有双方达成了真正的理解,沟通才是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传递思想感情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有效地课程管理者的[8]。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及时与学生沟通,避免冲突的发生;要注意掌握沟通的技巧,合理选择沟通的方式;要特别耐心地倾听学生关于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增强自家人效应。总之,沟通是建立和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

3)教师要真正热爱和尊重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转变学生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不是装知识的容器。教育界有句名言: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才会尊重教师。因此,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健全的人格,以乐观的态度、渊博的学识、开朗的个性、宽阔的胸怀、广泛的兴趣来吸引学生和得到学生的热爱;其次要大力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加深认识,在探究中增强理解,在体验中增进感情;第三,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处理问题要公正无私,努力践行教育公平原则,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最后,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尊重学生的课程是不可能成为和谐课程的。“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在课程建设中目标一致,形成合力,增强课程的效益和效率。

3.4 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课程评价都是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价观念的不同。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念比较注重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而现代课程评价观更突出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是世界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评价即研究”、“评价即合作性意义建构”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程评价是根据课程标准,以科学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由于通过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发现课程方案的优势与缺陷、课程实施的效果,所以学生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课程评价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9]和谐课程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转变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发挥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性是和谐课程评价改革的两大亮点。

1)教师要重新确立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课程评价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以泰勒评价模式为代表,这种模式影响很大,但存在致命的缺陷:过于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而忽视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对目标本身的追问;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容易导致应试教育倾向;教师成为评价的绝对主体,学生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人。课程本身是具有情景性的,在具体的课程情景中学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种收获对学生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和谐课程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过程价值取向和主体价值取向。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的效益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上,要通过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了主体地位与和谐发展”来评价教师是否真正地发挥了主导作用,进而评价课程的效益。

2)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谐课程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个别差异,是一种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关注对自己进步的绝对评价,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的进步做比较的相对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困难与进步,从而更加全面的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更加理性的学习与生活,不致沦为分数的奴隶。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了现代课程评价应有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3)把学生参与评价制度化。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忘记了学生,使学生参与评价流于形式。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肯定是不和谐的。为此,要探索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或模式,从制度上落实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比如课程评价方案设计就要求学生每门课程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然后把3个分数加权求和得出学生课程最终成绩+ + 。如果缺少了学生评价、,课程评价就无法进行,这样就从机制上保障了学生参与评价的落实。

显然,和谐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隅,要把一门课程建设成为和谐课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谐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课程建设策略,才能使学校课程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0,123.

[2]张雷.儒家“中和”思想与现代和谐课程观的构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1.

[3][美]韦恩K霍伊等.教育管理学(第7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

[4]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5.

[6]徐金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71.

[7]张熊飞.用全新的课程观观照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03-16(8).

第5篇

摘要:以广西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工业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背景、专业定位,以及《基础

>> 基于示范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研究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职业特色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基于通信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SMT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特色专业建设 基于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陶瓷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税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建设特色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重点课程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立足特色专业建设的科学计算课程群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基于职业资格鉴定的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19.

[2]周宏明.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EB/OL].百度文库.

,2012.09.23.

[3]李军,吴振华,张学龙.工业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12,(3):185-14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212。

作者简介:周清华(1969-),男,湖南江华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8-03

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是我们学院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比较匮乏的情况而开设的一门工程类专业特色课程。由于是新开特色课程,没有适合的教材,也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我们教研室已经根据逐年的讲义编写了这门课程的教材,并在课程、教材、课件、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和素养,适应学科发展和新时代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课程现状分析

生物工程专业为工科类专业,工程类的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工程类课程比较匮乏。目前,生物工程专业普遍开设真正与生物工厂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类专业课程有:《发酵工程》或者为《发酵工艺学》或《生物工艺学》、《生物工厂工艺设计概论》、《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工程》。而《发酵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而《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虽然名称中都带有“工程”,实际上与工学类专业意义上的“工程”相关性并不大。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生物工业产品种类快速增加,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对生物反应过程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以达到优化生产、提升自动化程度的目的。相应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步增多,从而形成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在生物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的检测及优化控制方面的知识,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意识,以适应新世纪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设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并作为专业特色课程得到学校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本课程以生物反应过程需要检测控制的重要参数为主线,基于生物代谢调节规律,阐述了这些参数的检测方法、仪器及原理,以及基于参数检测的生物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的方法原理,还有计算机在生物反应过程测控中的应用。课程开设后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

二、加强教材和课件建设

教材是培养21世纪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因此,教材建设与生物工程学科的建设及学科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教材质量和水平的优劣,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计划开设该课程时,没有合适的相关教材可用,我们在课程开设前,组织教研室教师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编写讲义,并经教研室讨论逐步修改完善,之后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开设了本门课程。然后,适时申请教材建设项目,并在《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支持下,出版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本教材,并获得吉林大学本科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吉林省优秀本科教材三等奖,取得较好的成效。教材以生物反应过程需要检测的物理化学参数为主线,基于生物代谢调节规律,阐述了这些参数的检测方法、仪器及原理,以及基于参数检测的生物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的方法原理。由于生物反应过程中化学参数的检测多用到电化学分析原理,本书也对电化学分析原理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力图反映系统、综合的反应该领域的已有知识成果和最新发展。在新编教材的建设上我们的经验是:教材建设需要积极申请相关项目来支撑,新教材的建设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要组织适当规模的团队来完成,并且要由经验丰富组织者来组织协调。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件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的媒介,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总结每次课堂讲授中发现的课件的不足和问题,并收集学生和督学对课件提出的意见,然后有针对性的逐步提高课件的质量。比如,在关键知识点均用彩色文字标记,利用制图软件如Photoshop、亿图图示专家等把课件中原来的黑白插图,全部进行了彩色化,同时一些难于理解的检测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如磁氧分析仪等,用生动的动画来展示,使这些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通过教材和课件的建设,使得课堂讲授知识更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接受。

三、搞好教师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导因素,因而教师团队的建设对于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课程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确保至少两位教师参与课程授课,以老带新,确保本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及教学质量,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注重对任课教师的培养,安排团队中任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听取优秀老教师的工科类课程讲授,提升教学水平,并进修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逐步推进和完善该课程的建设。创造条件、争取机会、有计划安排教师在职或出国进修和深造,教师出国进修有利于开拓视野、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经验,达到既提高教师学历结构、知识层次,又发挥教师积极性和潜力的目的。本教学团队中一位教师在维也纳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和学习,一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并获得证书,一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些都为课程的长远建设和规划奠定基础。

四、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适当开设主题讨论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潜能;坚持知识与素质教育协同、基础与前沿并举等原则,使课程富有生机和人性,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和热情得到提高。

采用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跟随教师的思维去理解和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泛泛地传递定论性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开放性的获取知识。同时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在授备课过程,针对重要知识点和热点知识领域准备适量的课堂提问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或分组提问,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比如,在讲述发酵过程物理参数的检测时,提出生物反应过程中应该测控的物理参数主要应该有哪些,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总结,使学生从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哪些物理参数是需要检测的。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又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此外,针对重点和前沿知识,开设随堂讨论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而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为主导思想的现代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引导,教师不仅食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培养他们自主能动的去获取知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重点、热点知识内容,将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开展讨论,分析总结,写成小论文,在课堂上报告。我们还设置了课堂教学随机的10分钟随堂小考,并计入平时成绩,随堂考试的随机性,给学生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全神贯注,一直跟上教师的思维和讲授的知识,结果表明这项举措是非常成功的。应用这些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课堂一改以往的单调死板氛围,而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活跃,得到同学和督学的好评。

五、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计划的有机部分,它具有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生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功能。21世纪是生物科学蓬勃发展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潜力已初见端倪,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实践教学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我们在争取经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购置仪器设备,结合原有实验条件开设了综合性大实验“生物反应过程典型参数测控”,如发酵过程pH、溶解氧的测控、发酵液主要成分的测定分析等,并结合科研开设灵活性、开放性的创新性实验,让学生查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人参发根发酵过程中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使学生参加到科研中得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锻炼。此外,本课程利用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及沟通,与省内多家知名生物工程公司建立了生产、课程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如华润啤酒长春有限公司、修正医药有限公司、长春市质量检测局等,使学生能有机会深入生产实际,理论联系实际,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课程的开设与建设要适应学科的发展,特别对于生物工程这样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来讲,课程的开设与建设尤其重要。我们基于对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现状、学科发展趋势及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开设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以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对课程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从教材课件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实践环节建设三方面论述了课程建设相关措施和经验。想搞好课程建设,需要持续的改进和建设工作;需要一个层次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合理的教师队伍;需要积极申请教改项目的支撑。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对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通过教材、课件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学生普遍感觉到课程的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课堂氛围良好。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督学组的好评。实践环节的建设,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实验的开设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就业奠定基础。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课程及新开课程的开设与建设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曹礼,王春晖,郝军元,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甘肃科技,2009,(22):178-179.

[2]邹长军,吴雁,兰贵红,等.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7,(06):1-2.

[3]杨华,贾士儒.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59-62.

[4]贺小贤,丁勇,王丽红,等.基于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132-133.

第7篇

项目利用开放式课程教育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及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智慧教学工具,实施线下和线上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教育质量。

首先,完善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钢筋混凝土学科特点设定教学目标,由学生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方式,形成围绕课程知识点和制作表达知识框架的课件。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作业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内容或测试学习效果。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科学规划在线资源,明确学习的评价策略和激励措施,符合学生移动学习和教师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再次,实施互动教学模式。项目重视开展案例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模式的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试、线上辅导反馈、作业提交和批改、线上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课程问题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最后,进行教学效果与评价。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改进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第8篇

Abstract: As a qualified engineer, you must have a good consciousnes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it is important that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by using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which choose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develop the standards of teaching for water engineering economics, which is raised b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e practic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economics abilities of dealing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was substantially improved.

关键词: 水工程经济;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

Key words: water engineering economics;practical talents;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37-03

1 背景

给排水工程项目属于土建项目的一类,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必须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而随着水行业的市场化,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意味着给排水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方面能力。工程经济学作为土木建筑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通过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有关经济类的课程开设较少,且大部分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事实上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格局。因此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来看,《水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出以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实践环节,以期提高其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现状

2.1 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在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中,有关工程经济学方面的内容仅有《水工程经济》这一门课时,且课时量短,因此教师在有限时间内仅能讲授理论知识部分,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造成诸多问题。

2.2 教学内容陈旧简单 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市场现有教材存在着内容滞后和课后习题拼凑等问题。教材缺少可读性,新颖性不够,在授课时经常需要调整,影响了教学的流畅性;同时这些教材在内容上重点讲理论,在工程应用上介绍得较少,实际案例不够典型,不适应当前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发展。

2.3 教学方法照本宣科 现在《水工程经济》的课程教学,教师很大程度上还是注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在课堂上以讲授工程经济原理、原则为中心的课堂理论教学,灌输现成的内容,再经过大量习题的练习来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方式实施后,仍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究其原因,一方面工科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较低。

而现行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自己的主观片面性,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人能力,结合本学科特点,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1]。

2.4 教学手段生搬硬套 传统的黑板教学已逐步减少,而多媒体教学因其传递信息量大,图片内容丰富等优点,其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存在一些使用误区,只有大段的文字,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学生往往感觉上课速度较快、重点不明显,学习效果反而削弱了。

2.5 师资配备不合理 据调查[2],现在高校教授《水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经济类教师兼任。经济类教师一方面对给排水专业的工程经济学教学不够重视,同时对工程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讲专业案例时候效果不佳。二是由给排水工程教研室教师兼任,这类老师对相关经济财务税收等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许多知识点只能照本宣科,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2.6 考核模式僵化单一 传统的水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通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结合出勤,平时作业情况来给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方法不能避免学生去死记硬背,亦容易助长学生投机取巧,养成考前靠突击、考场靠舞弊的坏习惯,不利于真正考察学生。

3 改革举措

依托湖南省特色专业的建设,以实践创新作为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推动水工程经济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的优化整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优化与革新。

3.1 确定总体培养目标框架,规范教学管理 针对课时量偏短和实践课程较少的问题,确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新调整了教学大纲,加强了实践环节的培养,如表1。

同时以水工程经济课程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试点,将教学管理模式规范化、规格化,即建立了以教学组织功能为主的课程教师负责制,习题库、案例库、考试库由课程教师负责,实行专人审核,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由教研组统一组织制定,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并建立考核体系进行反馈。

3.2 梳理教学内容,形成多层次教育 针对当前水工程经济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将章节内容的主题鲜明化,把其中的重点深化,既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又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①首先将工程经济学的教材分为几个明确的主题,加强章节间的联系。

②突出重点,专题阐述。譬如在水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中,将水价的制定联系当前水行业的发展来阐述。

③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3]。

3.3 教学手段立体化,案例教学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应用,对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以工程为依托的应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较紧密,具备案例教学的基础[2]。因此,为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单纯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要逐步改进,逐步试行理论教学加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但案例的运用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则需要创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第二课堂。

3.3.1 教学素材的立体化[4]。师生共同利用多媒体技

术,创建教学资料库,由教师主导开发,部分内容由学生参与创作,主要是生活中的实例或调查报告,将其编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这样的传统教学资源,也可将专业文献、工程案例、行业前沿资讯等内容放到网站上,后期可上传课堂教学视频等,真正形成了立体化教学资源,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3.3.2 师生互动的日常化。充分利用建立互联网技术,将互动的课堂往课外延伸。开设一个工程经济学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网上答疑,网上交流,形成立体交叉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整个教学符合学生的要求,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反馈。

3.3.3 案例教学的灵活化。在课程讲授中,案例既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穿插在理论内容中进行,达到深化拓展的效果;又可独立成章,将所讲的理论知识做一个总结提升。譬如在价值工程这部分内容,在讲授其理论知识后,将学生分组准备一些小的生活中的实例,并选派代表到课堂上去讲,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使学生认识更深度;更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挑选资料,制作讲授软件的能力。

3.4 外部提升和内部挖潜,提高师资水平

3.4.1 外部提升。要坚持“要当先生,先当学生”的原则,学院为教师搭设平台,让教师到一些重点高校的名师那里去取经,实地听课,课后交流;也可鼓励教师多参加工程技术资格考试,鼓励其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如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等的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并参加工程实践,通过自学与观摩学习更深入和系统地理解水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

3.4.2 内部挖潜。内外结合,有效推进水工程经济的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

①积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②实行教研室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相互听课制度,并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定点定期听课,形成教学指导记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在学校层面上,请学校领导多重视工程类经济学教学,支持其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可考虑将此课程调整为必修课,亦可由经济类专业授基础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由本专业工程类教师承担。

3.5 改变考核模式,创新学习评价方法[5] 在考核模式上,应当有所突破,创新学习评价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课堂奖励机制,以提问和课堂练习的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上的加分;

②课后多布置设计性题目和案例题,以小组为单位,研究问题多选择学生身边的现实经济问题,较易收集到

数据。

③在每一个大的主题结束后,安排一次短时间(如1课时)的课堂小考,试题中应尽可能以实践性、趣味性的客观题为主,配之思考性的案例分析题,并将其成绩纳入最终成绩的评定。

按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20%,课程实践表现和课堂小考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50%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复合式的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衡量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更为合理,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引导到灵活掌握知识和发挥能力上来,学习效果更好。

3.6 突出课程特色,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3.6.1 课程实践。在一周的课程实训中,选择与本专业方向的课程题目,让学生就实际工程项目做出经济评价,从而达到加深对工程与经济的认识的目的。

另外将水工程经济学的考核纳入到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设计中,要求毕业生做项目工艺方案的经济比较,找出经济性和技术性最佳结合的方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

3.6.2 课外实践。依托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这个平台,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活动:

①聘请知名的企业管理决策者就实际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作专题讲座。

②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佳途径,学院应当积极联系知名企业,创建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案例学习。

③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行业的问卷调查及与行业专家座谈等形式调研,以完成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加深认识。

4 结语

水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水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还可以对专业的后续课程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因此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婷华,梁振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1):37-39.

[2]詹朝曦,张向前.《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210-212.

[3]邓燕雯,陈秋华,吴声怡等.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3):56-58.

第9篇

关键词 模具 逆向工程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Mold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AN Yangyu

(Huai'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s and goals of mold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Combin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thinking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mold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 takes account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by means of project education to enhanc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mold; revers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1 课程开设的意义

逆向工程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或模型, 通过数字化测量设备获得产品或模型的点云数据, 再利用点云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获得产品或模型的数据模型,为创新设计提供基础,其流程图如图所示。逆向工程广泛应用于玩具、工艺品、汽车、医疗设备、飞机等模具设计中。(见图1)

《模具逆向工程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旨在通过介绍逆向工程的概念、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以及逆向工程技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方面的应用等内容,拓宽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面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逆向设计来加快模具开发的能力,本门课程培养了学生在逆向工程综合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 课程目标(见表1)

表1

3 课程设计理念

3.1 遵循“循序渐进”的知识培养规律

《模具逆向工程技术》课程作为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的拓展课程,必须要尊重知识积累的一般规律。不仅体现在要求学生在完成前导课程学习后,才能接受本课程的知识教育,而且也要求体现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先掌握逆向工程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3.2 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学中的教师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共同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3.3 实施“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

《模具逆向工程技术》作为专业拓展课来开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在理论方面不做过多的阐述,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大部分内容实施“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知行统一。

图1 逆向工程流程图

4 课程内容设计

《模具逆向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将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并按照这三个模块的先后顺序进行课程的教学。

(1)理论知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逆向工程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重点掌握逆向工程的内涵与意义、逆向工程的预处理技术、曲面重构技术、逆向工程的应用范围、三维测量技术、产品模型的重构技术等必要的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曲面重构技术。

(2)实验操作模块,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要对某些方法和理论进行论证,并借此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模具逆向工程技术》课程通过提品模型的三维测量及数据的预处理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维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的预处理技术知识的理解。

表2

(3)理实一体模块,在教学过程中,该模块安排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实施,时间相对较长,主要完成CAD模型的重构。CAD模型构造技术是模具逆向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也是数字化模具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要遵循“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来开展教学。(见表2)

5 结束语

《模具逆向工程技术》是将逆向工程等现代制造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对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知识拓展,培养学生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以及产品数字化模型重构等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该专业学生岗位迁移,提高就业层次奠定了基础。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霄,刘会霞,梁佳洪.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玉娟.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 黄锦祝.对高职示范专业建设思路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5).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新思路

民族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体育公共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身体机能训练、审美意识发展乃至综合素质提升中都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涵盖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不同层次,目前已经在高校各门课程中广泛开展起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课程在育人乃至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此,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民族体育舞蹈概述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健身价值。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西方学术语境下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舞蹈从传统的艺术领域中脱离出来,进入体育领域,具体的手段则是淡化舞蹈中审美韵味深厚的动作形式,同时,加入一些可视化的竞技性动作,使舞蹈具有体育的基本元素,这样可以最大地限度发挥舞蹈在健身与竞技中的作用与价值。体育舞蹈在舞蹈中赋予了体育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竞技性、开发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大,体育舞蹈开始在我国流行,民族体育舞蹈,顾名思义,是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加入体育元素而形成的舞蹈形式,是体育舞蹈中的重要类型。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类型多元、种类丰富,这位民族体育舞蹈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开设也变相地为民族舞蹈的现代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条件。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开设有着多重价值意义,既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其体质,丰富其生活的具体形式。

二、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1.深刻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相关高校也已经着手将民族体育舞蹈纳入精品课程建设环节中,但当前的实际建设效果并不佳,这除了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有关以外,校方以及教师未能深刻把握作为精品课程的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内涵也是重要因素。精品课程与普通课程既有关联,也有区别,与普通课程相似,精品课程同样由教育者、受教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基本元素组成,但精品课程对基本元素的质量要求更高。就以教育者而言,一般课程的教育者就是普普通通一线的教学队伍,而精品课程需要的则是一流教育队伍,无论在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乃至教学方法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依靠力量和生力军。2.细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精品课程是教育部在新世纪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提出的课程建设任务,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根本目标就是提升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目标的提出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又是一回事,宏大、空洞的目标虽然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但却无助于目标的实现,对此,校方还要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目标予以细化,从不同层面将目标分解,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明确可行的操作路径。比如,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实践表明,繁琐的教学流程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重要着力于精简教学流程,使之更为合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流程不同环节间的衔接,确保民族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3.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的手段。自精品课程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形成了大量有益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有着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在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有些元素是所有课程都必须遵守的,比如信息化建设。精品课程必须以信息手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因而,在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借助三维动画技术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民族体育舞蹈。当然,民族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动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以之作为课程建设中的新思路。4.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考核。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考核是一体两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考核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精品课程在建设中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也必须以强化效果考核作为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内部考核工作,根据预期的教育目标对实际的教育效果展开执行评价与量化评价,看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如果达到甚至超过教育目标,则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同时校方也要给予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公正合理的评价;其次,在省级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考核同样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否能够纳入精品课程中。

三、结语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精品课程建设是方兴未艾的一项活动,各门课程都被纳入到精品课程建设之中,民族体育舞蹈也不例外。当然,不同的精品课程在建设路径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民族体育舞蹈而言,从课程内涵到课程考核,采取好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是最为根本的建设路径,学校与教师需要以此为着力点。

作者:田应娟 单位: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丰豪.在高校开设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才智,2014(06):146.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 课程建设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6-02

一、高职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内涵

高职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评价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诸活动构成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促动教学领导者和监督者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

二、高职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课建设与课程评价工作结合起来,把学院投资建设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以培养满足企业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突出反映高职教育区域性和职业特色。(二)实效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为了通过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三)发展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为了课程改进和课程发展服务的。(四)整合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一个整体,必须以整合的思维予以整体把握。(五)可行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估程序力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评价指标的遴选和修订依据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及相关文献为参照,突出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要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要和终身学习对接,对课程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标准提出更明确、更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重点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共八项评估指标,二十一个主要观测点。如下图:

(三)课程建设评价实施程序

课程建设评价分为课程自评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三个步骤进行。1.课程自评。课程建设评价材料的第一要件为课程自评报告及其附件。课程自评报告是对课程建设成效、师资队伍构建和教学资源利用的全面总结和概述。此外,各被评价核心专业课程需按固定模板和范式提交,反映各门专业主干课程概况的课程简况表以及课程建设方案,作为支撑课程评价结论的主要材料和文件。2.材料评审。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方案,对提交的相关数据材料进行评审,形成评估结论的建议报告,并报评估委员会审议。3.现场评审。课程负责人进行现场答辩,评估委员会根据评审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或整改意见。

四、结语

高职课程评价是引导和鉴定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全过程及其结果的重要手段,更是课程质量的保障,是课程反思和课程创新的推动器,对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亚萍.“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2]金莱.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改革[J].高教论坛,2013(1)

第12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责任导向;特色导向;需求导向;建设导向

自教育部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5年来,已评选出了约2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出的精品课程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为示范点,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等学校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但综观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从精品课程的布点、课程网站构建、资源的共享等方面来看,精品课程应有的导向功能、共享功能、示范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精品课程应有功能的缺失,不仅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质量与成效,还影响着各高等学校“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与思路。本研究从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坚持精品课程正确的建设导向进行剖析,以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应有作用与功能。

一、精品课程问题剖析

通过网上浏览、查询2003~2007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结合教育部2003年以来下发的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各类文件和通知要求,发现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还存在以下一些影响精品课程后续发展的问题:

(一)网站功能定位局限于申报功能

国家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通过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拉动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及相关教学基本建设。从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来看,虽然国家、省、学校都配套了后续建设经费,但绝大多数课程网站还仅仅是依据评审指标而设计的申报网站。网站的资源建设。还停留在逐一根据指标内涵回答问题上。特色与亮点不明显:网站的功能也还局限在申报功能的定位上,还没有从申报网站过渡到自主学习资源网站的建设上:网站的开放性、互动性不强,可借鉴、可参考的资源少,没有充分发挥课程专题网站对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社会人士职前职后提升的功能。专题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展示课程的重要媒介。要体现精品课程的价值,从国家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及下拨专项经费进行后续建设的目的来看,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必须站在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示范的角度,设计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学习网站,引导精品课程专题网站的建设方向,承担起规范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的责任。

(二)课程的带动力、拉动面有限

这主要体现在精品课程的布点上。精品课程布点过于集中在部分高校、地区。既反映了高校、某个地区对精品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其课程建设的成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精品课程的带动力有限,说明了其辐射与带动的功能还仅局限于对本校、本地区的带动。这可以从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分布的高校与地区得到体现。

现有的近2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1550门归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有447门课程归属于高职高专院校。从精品课程分布的学校来看,在普通高校的1550门课程中,有近1/3以上的课程集中在一些知名高校,本科精品课程数第一的高校,其精品课占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课总数的4%左右:而在高职高专院校的447门课程中,职校精品课程第一的高职院校则占了整个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总数的5%左右。透过4%与5%这两个比例,再研究精品课程数第一的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连续5年来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获有量,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高校的精品课程数量明显地体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其他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数较多的高校,也基本上是每年都有课程进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从精品课程分布的地区来看,已有的普通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三大地区,三个地区每年的精品课程总量表现出逐年递增趋势。而高职高专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华南等四大地区,5年来四个地区每年的精品课程总量也呈现出递增趋势。

5年来精品课程学校和地区布点主要集中在部分学校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精品课程应有的示范和辐射功能,使其由于多种原因仅局限于对本学校、本地区课程的带动与示范,造成原本精品课程相对集中的学校与地区其精品课程数量更加集中,享有的优质资源和得到的支持政策更多,在精品课程评审、经费资助、其它教学改革项目审批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同时,也使国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原本应实现的高校间的互帮互助机制,逐步转变为高校间的竞争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三)共享功能体现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的有限和网站构建技术的不完善方面。精品课程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主要依托于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从现有公布的2003~2007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来看,绝大多数课程的共享是很有限的。一是在资源的建设上,绝大多数课程经过几年的后续建设,还没有根据后续建设要求丰富课程的资源,可共享的资源有限,尤其是可供自主学习的资源有限。还有部分国家级精品课程,对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重要资源则采取了保护措施。不能下载、复制、保存与打印等。二是在网站的建设与完善上,一方面有近1/3的课程网站不通:另一方面是部分学校在课程成为精品课程后,设置了登陆密码与用户名限制访问等。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并下拨专项经费,旨在通过后续建设,确保不同人群不受时空限制、地域限制共享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但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共享功能的缺失,背离了国家建设精品课程的初衷,也与精品课程应具有的共享性、示范性特点相违背。

二、精品课程建设导向的理性分析

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效。为充分体现精品课程应有的导向功能、共享功能、示范功能,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必须坚持精品课程正确的建设导向。

(一)坚持责任导向而非荣誉导向

精品课程,既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引领高等学校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的责任,一种在全国起示范,促推动的责任。这种责任,应是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学校、课程负责人及课程教学团队共同的责任。因此,在引导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上,在评价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上,应改变以某个学校、某个地区精品课程的数量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思路,确立包含课程教学团队对他校课程的指导与服务面、课程的点击率、资源的共享率、课程改革的

力度等因素在内的年度检查与考核制度,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责任感,突出精品课程应有的建设目的与功能,把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相对丰富的院校下一步的精品课程建设方向,从以提高本校的精品课程数量,增强本校的办学成效方面,引导到指导他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上来,引导到如何提高辐射面,如何增强带动力上来,以整体推动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特色导向而非标准导向

从2003年到2007年,每年都出台相应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以规范精品课程的评审与建设工作。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给的不是标准模板,它体现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与思路,反映的是国家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向及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它回答并指明了高等学校的课程尤其是精品课程建什么、怎么建,专家评什么,怎么评等重大问题。基于此,从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的应有之义来看,它并不要求所有的课程都按照一个标准模板进行建设,而是引导被推荐的精品课程按照标准中寓含的方向、思路去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其它的课程也参照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去改革。同时,由于各课程类型不一、性质不一,其特色与优势也不一样,按照一个标准模板进行建设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因此。在精品课程的评审上,各高等学校在建设精品课程上,应在认真分析评审标准以把握建设方向的同时,要根据课程性质与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确保入选的精品课程其整体建设水平符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确保其能在某个点、某个方面起到示范,起到榜样带动作用。确保国家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示范点与亮点。

(三)坚持需求导向而非自我定位导向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都是以课程为媒介来实现的,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应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精品课程也不能只服务于本校师生,它还有带动其它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社会需求。因此,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要坚持需求导向而非自我定位导向。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考虑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真实工作任务与任职要求的一致性,改变以经验为依据,以教师自我定位为主的建设导向:另一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共享性方面。要确立开放的思想,确保不同地区的教师、学生、社会人士,能共享到与本校师生一样的优质资源,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第三,在课程的评审上,由于现有精品课程在带动力、辐射面方面的局限性,评审专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课程类别的布点需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些精品课程相对占有量较少的地区与学校,支持其形成精品课程的建设机制。

(四)坚持建设导向而非申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