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18:3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产品销售策划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来自龙头企业的拉动,品牌就是龙头企业的通行证。依靠品牌的辐射扩散效应对企业产生强大的牵引带动、真正起到龙头作用。同时,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改革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使分散的农产品集中经营、科学管理,形成农业区域合理布局,使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品牌农产品良好的市场形象,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保持较快的信息沟通,有助于保持农产品销售量的稳定,可以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有效规避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因此,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农产品实现增值的过程,也是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的过程,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过程。
(三)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猪、羊毛、蛋、蔬菜、花卉等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然而,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近年来不断受到WTO成员方“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的限制,这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促进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崔茂森,2009)。
二、陕西省农产品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陕西省在农产品品牌工作中作了许多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出现了一批陕西人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品牌或地理标志认证,例如,周至的“秦美”牌猕猴桃、临潼的“临绿”牌石榴、阎良的“馥康”牌甜瓜、“韩城大红袍花椒”、“紫阳富硒茶”、“洛川苹果”、“米脂小米”等,但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陕西省精品名牌农产品的发展相对还是比较滞后。例如陕西银桥乳业,虽然在陕西知名度较高,但在外地的超市商场却乏人问津,其集团年销售量仅是同行业蒙牛乳业集团的十分之一。
(一)农产品品牌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已注册的农产品品牌规模小且市场占有率低。陕西省已经注册的农产品品牌大多数是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为主体注册的,由于生产和经营缺乏规模效应,市场供应不稳定,导致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较高,很难建立自己的市场营销渠道,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某一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就弱。某些地方,一个特色农业往往出现众多品牌抢注现象,牌子太多、太杂,冲淡了品牌效应,不能形成品牌的合力,因此,市场占有率不高。
2.地理标志资源未能充分挖掘利用。陕西省蕴藏的大批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有着良好的声誉,如秦镇凉皮、耀州青瓷、蒲城酥梨、岐山臊子面、凤翔泥塑,陕北的延安酸枣、延川红枣、甘泉豆腐、绥德石狮等,还有陕南的勉县大米、留坝西洋参、略阳杜仲和天麻、平利绞股蓝、白河黄姜以及商洛丰富的药材资源等,至今没有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缺乏品牌的市场化运作,仅仅停留在特色产品的层次上,没有创出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来,难以统一管理和宣传,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品牌效应。
3.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弱。在品牌化趋势的影响下,虽然一些农产品也获得了省、市名牌称号,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少。很多初级农产品如水果、鲜肉和鸡蛋等纷纷注册了商标,但大多数只是重视商标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品牌的差异化和独占性不突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联想度等较低,品牌的价值、文化、个性等内涵属性没有充分发挥,所以品牌力弱,能与“雀巢咖啡”、“新奇士”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的几乎没有(穆俊峰、穆俊秋,2010)。
4.农产品品牌促销力度小且手段落后。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及农户已经认识到“好酒也怕巷子深”,开始重视对农产品的促销活动了,但大多数农产品的促销途径仍然只是利用传统的广告媒体和终端促销,缺乏整体的促销组合设计思想,导致促销活动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独特性,促销效果不理想。
5.农产品品牌主体不明。陕西省虽成功认证了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这些国字号的品牌大多是政府出资认证的,而政府并不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品牌的主体可以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销售者或其组合体或中介组织。由于没有明确的法人主体,使已经认证的品牌成为一个区县的公共品牌,农户、相关的企业、协会只愿意“搭便车”使用标志,不愿意在品牌维护、宣传、包装、打假,以及相关标准的推广方面投入。(赵守东,2008)大量的假冒的农产品品牌充斥市场,严重损害名牌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并削弱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产品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规模有限,难以形成实体公司和企业,许多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仍奉行以产品为中心的落后的营销观念,缺乏品牌化经营理念。部分生产经营业主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注重眼前利益,抱有投机心理,品牌创建、保护意识还不强,对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上,忽视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塑造与保护,导致农产品品牌中缺乏品牌应具有的价值、文化、个性等深层内涵要素,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营销活动。
2.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我国现有的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产品和初级加工品,生产、加工等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附加值不高。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0%~30%,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转化率为90%~95%。我国农产品品牌在新品种培育、保鲜、农业科技投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赵守东,2008)。例如,陕西省是我国猕猴桃生产的最大省份,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但是和新西兰的“奇异果”(即猕猴桃)相比,差距很大:价格方面,国产每箱40~50元,进口新西兰的猕猴桃120元每箱。品质方面,新西兰猕猴桃摘下来硬果时便能食用,而我们的猕猴桃一定要放软后才可食用,新西兰是黄色心,被誉为金猕猴桃,国产的则为绿色心,为普通品种。产量方面,新西兰种植面积只占中国猕猴桃面积1/3,但是他们却占领了世界销售市场60%。陕西省平均产量每亩550公斤,新西兰每亩达到2000公斤以上。可见,我国农产品在科技投入量上严重不足,这大大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步伐。
3.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健全。一是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数量严重不足。在上市销售的我国农产品中,有近80%的农产品没有标准,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二是农产品质量认证及检测标准不统一。已建立的农产品认证及检测体系,未能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各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检测标准缺乏统一性,出现一个产品多重标准,致使农产品品质大打折扣,出口中屡受“技术壁垒”的制约,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三是标准技术制定的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内容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王玉莲,2010)。
4.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支持力度不足。首先,政府对农业品牌的监督管理与保护不够。对历史悠久、百姓认可的地方特色品牌保护缺乏,致使假冒品牌及名牌行为层出不穷。另外,执法主体较多,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对假冒品牌及名牌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其次,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公信力下降。表现在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品牌评价和排序中,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相关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业品牌化、农业名牌认定的认识和管理混乱。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应树立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开发的思想,从三个方面三管齐下。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农业企业应加快对品牌农产品的认证进程,完善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培育名牌农产品,增强农产品名牌的品牌效应。三是注重提高农户的农产品品牌意识。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大力宣传农产品品牌,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品牌营销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王玉莲,2010)。
(二)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品牌化的基础。要提高农产品品质就必须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我们应强化标准化意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来改造我们的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为此,应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特别是做好农产品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和安全卫生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优粮工程基地与推进农业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陕西的苹果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大力推行果园生产管理标准化,搜集各出口国苹果质量标准,建立并形成了生产和销售标准体系,陕西省苹果的优果率由2009年前的35%提高到2012年的65%,出口也由2009年前的4700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亿美元。
(三)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从总体上改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因此,我们一是要充分利用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二是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良种产业化为抓手,引进并推广名优品种,积极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其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农产品销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和扩散,加大农业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黄金火、黄文军,2007)。
(四)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建设支持力度
农产品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关于发展农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品牌战略实施的农业企业及其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建设,建立形成农业品牌的激励机制,对品牌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企业要在资金、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倾斜和扶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力度,规范市场竞争的操作规则,为农业品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简化工商管理手续,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农产品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品牌农产品企业的合法权益等。
四、农产品品牌的营销组合策略
(一)渠道策略
目前单一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农产品品牌的运营,要在保持和改进现有传统销售模式的前提下逐步探索新的渠道模式。
1.农产品超市。农产品超市在规模经营、科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我国农产品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改超”的政策支持,大胆尝试在大中城市聚居区建立农产品超市,经营日常生活必需农产品,按超市的经营原则经营农产品超市。注重品牌、包装及货架成列,还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卡片,介绍有关该品牌的创立、发展等的品牌故事,以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品牌,喜爱品牌,形成理性购买行为,促使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形成。
2.农产品品牌直销专卖店。品牌直销专卖店最大的难点,就是与低端的市场“面对面”的价格竞争。因此,适合于在直销专卖店销售的农产品应该是一些深加工的农产品,不仅要在质量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包装、商标等的设计上独具匠心,要针对顾客的非价格需求开展营销。例如用扩大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等方面来增加顾客的让渡价值,促使消费者形成惠顾心理,甚至形成逛农产品专卖店的消费习惯。
3.开展农产品定制营销。定制营销在西方国家也被称作“顾客化营销”,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根据顾客的特殊要求来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我国农产品定制营销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以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加工者或批发商的要求进行生产“订单农业”较为多见,它主要是针对无公害、有机生产过程,产品外观的工艺化等而展开的个性定制。例如,在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了在平安夜互送“平安果”表示圣诞节美好祝愿的热潮,一个经礼品包装纸和包装彩带包装成的“平安果”售价可达10元/个,而普通苹果仅售2元/个,毛利率超过300%。类似的如“新年果”、“爱情桔”、“毕业果”、“生日瓜”等利用简单的遮盖技术,生产出定制文字外观的农产品,或者采用雕刻、烫画工艺制作纪念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另一种“鲜菜配送”、“鲜奶送货上门”等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专门生产或品种搭配并直接送货上门的营销方式,也属于定制营销的思想。
4.大力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具有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合中小型农业企业尝试。我们应针对农产品的市场特点,消费者的特点,市场供求等因素制作农产品营销网站并不断完善、更新和维护网站。通过网络开展农产品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使产品研发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农民进行产品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展示,并通过网络与各大酒店采购部直接进行信息交流、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此外,开展农产品会展营销、观光与旅游等也给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出路。
(二)价格定位策略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中国农产品长期以低价格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想借此赢得比较竞争优势。这不但没有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中国农产品落后于其它国家的现状,反而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因此,中国农产品要走品牌营销的路子就应该转变观念。在内在品质作保证以及合理的包装和完美的形象的前提下,价格定位要高,至少与国际市场上同等产品相当(王玉莲,2010)。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品牌的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等品牌内涵建设。同时,要积极尝试撇脂定价法、心理定价法、地区定价法、折扣定价等多种定价策略,开展营销活动。
(三)促销策略
品牌农业的核心之一是市场化运作,需要广为宣传,扩大知名度。对初级农产品品牌来说,最适合用的促销手段是广告和公关。
1.广告。农产品品牌的大众传播广告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的营销宣传术,是农产品品牌传播的主要工具。在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时,应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聘请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策划公司,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促销推介策划方案。广告内容应强化品牌质量形象和文化内涵。广告宣传要打绿色营销牌,突出特色。同时,应将利益诉求和情感诉求结合在一起,以增加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在广告媒体选择方面,应结合不同农产品的特点,整合各种媒体,起到扬长避短、互相补充的作用。
2.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在树立品牌形象、促进销售方面发挥着重要职能。农产品品牌公关活动可选择以下形式。一是主题活动,在重大事件、体育赛事、或纪念日举办庆典、比赛、展览会和讲演等专题活动,加强与公众沟通,向公众传递企业动态,扩大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二是公益活动,农产品品牌推广可通过赞助或以教育、环保、公益捐款的方式赢得公众的好评,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三是媒体报道。新闻、专题报道和现场采访等媒体报道具有较好的权威性、真实性和知识性(宋志金,2011)。
(四)农产品品牌保护与维护策略
创立品牌不仅是成本、时间、金钱的付出,更需要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环境中,不乏非法牟利的企业或个人,他们模仿或伪造名牌产品,鱼目混珠,坑害消费者,破坏名牌产品形象,搅乱市场。农产品走品牌之路,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保护名牌农产品。在法制体系逐步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有防范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商标使用权益,长期保持名牌产品的优势地位。农产品品牌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寻求国际法律的保护。
五、结束语
关键词:旅顺口;区域特色;旅游;广告设计
旅游广告是通过特定的媒体形式,由政府部门或旅游企业公开而广泛地向旅游消费者宣传旅游形象、推介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品牌知名度的一种营销活动。经过对旅游广告进行合理策划,可以有效地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从而增大旅游产品销量,进而提高旅游企业的品牌价值,拉动旅游经济增长。
一、旅顺口旅游广告发展概况
旅顺口地理位置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西分临黄海、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对,北接大连市区。旅顺口区陆地南北纵距26.1公里,东西横距31.2公里,总面积512.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9.7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旅顺口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多年以来一直是东北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曾经的军港城市,正在转变为生态宜居城市。旅顺口在发展与升级过程中,整体旅游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受众不清
游客旅游需求是旅游广告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其最终目的是引导游客消费。因此,旅游广告需要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定制宣传方案,从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对旅游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尊重消费者、培育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就旅顺口地区的旅游现状而言,来旅顺口的游客多为一日游的短期游,在当地的停留时间较短,来去匆忙不能深入地感受城市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传播很难定位到某一具体景点进行大力宣传,多是笼统地介绍军港城市或宜居海滨等总体印象。由于停留时间所限,不能分类游客群体,细化游客需求,做出有针对性的策划方案。
(二)不易记识
成功的旅游广告能够迅速定位消费人群,具有明确的广告诉求点,作为广告中重点强调的内容,要个性鲜明、容易记识。旅顺城市旅游广告宣传往往采取复合式的表述方式,同时阐释山水、建筑、民俗、服务等众多特色,力求把优质的旅游资源都表达出来。这种多重诉求的结果往往会造成旅游消费者在接收众多的旅游信息后,无法记住本次广告宣传的重点。没有给旅游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其宣传是失效的。
(三)缺乏互动
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智能手机和旅游APP能够实现实时的查询、订阅、购票等多种交互活动。良好的旅游交互平台能够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以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共同发展。目前旅顺旅游互动宣传媒介相对较少,仅有的几款软件,多为向用户介绍基础的旅游内容,而不能进行个性化查找和提供定制服务,互动体验效果并不理想。
二、旅游广告与旅顺口文化的契合
旅游形象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公共服务等状况所形成的综合印象。受游客个体文化背景、旅游信息的获取程度和旅游偏好等诸多要素影响,会对同一旅游目的地产生差异化的感性认识,构成各自的形象。但对旅游广告设计来说,诸多个体形象所形成的类型化形象更具有应用价值,因此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值得重视。旅顺口作为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形象的塑造,扩大旅游地的美誉度,从而推进旅顺口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军港城市
旅顺军港位于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口面向东南,东临黄金山,西接老虎尾半岛,西南相对老铁山,周围环守成为易守难攻的军用港,因其天然形成被誉为“天下奇观”。旅顺军港始建清代,为增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间,清政府在旅顺口当地征集民工疏通港湾、填海建港池、修建炮台,使旅顺口一度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五大军港之一。1894年至1955年间分别由日俄侵占,从1955年4月16日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旅顺军港的防务。闻名中外的旅顺军港,门户天成、易守难攻,先后经历了、日俄战争等战火重创,是近代以来重大军事战争的发生地,在中国近代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成为名副其实的露天“中国半部近代史博物馆”。
(二)生态宜居城
柔美的自然风景,优良的四季气候,使旅顺口成为大连的“后花园”。旅顺口区境内群山林立,地属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主要有老铁山、白玉山、黄金山等292座山丘。其森林覆盖率高达52.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4.1%,人均公共绿地18.8平方米,位居辽宁省第一,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旅顺口日照充足,空气质量优良,年平均气温10.3摄氏度,创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以保护为前提的谨慎适度开发,旅顺口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旅顺口区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最适宜休闲、生活的“生态宜居城”,并以此作为旅顺口城市旅游的着力宣传点。作为“最适合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地方之一”,旅顺口以“天然氧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等著称国内外,并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达标区”等荣誉称号。
(三)历史遗迹
旅顺现有历史文物和以近代战争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上百处,其中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4处。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代表近代战争史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为其增添了凝重和悲壮的战争文化色彩。现存古迹主要表现为史前遗址、战争遗迹、近代建筑群和博物馆馆藏文物四大类文物所形成的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旅游景观。史前文化遗址,如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于家村和羊头洼青铜时代遗址及古墓群、刁家村西汉海防古城堡。战争遗迹,如东鸡冠山堡垒、望台山炮台、203高地、旅顺“万忠墓”和日俄监狱等。近代建筑群,集中表现为沙俄、日本统治时期和苏联驻守时期建造的欧式、日式行政、民宅建筑,以及同时期留存的大量形式多样的纪念塔、纪念碑等建筑。旅顺博物馆2006年被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大连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藏品文物丰富,共有文物藏品6万余件,其中收藏有一级文物200余件。大连地区考古出土文物是旅顺博物馆的藏品主体之一,能够较完整地体现旅顺口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概况。
(四)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在特定时期举办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的大型文化活动,它是国家、民族或区域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大多数节庆都有着丰富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特征。如今旅顺口地区主要开展的节庆活动有渔人节、樱花节、樱桃节等。渔人节拥有百年历史,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旅顺口当地渔民们身着传统服饰举行祭海祈福、为龙王爷庆生、牛岛放生等传统活动。经过旅顺口区政府多年来的精心打造,2010年12月旅顺口渔人节正式成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列入大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渔人节已逐渐成为一个集传统民俗、海洋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品牌。每年4、5月份的春夏之交,当旅顺口203景区迎来樱花绽放的佳期,大连市政府和旅顺口区政府都会组织一系列精彩的“樱花节”活动。园内铺设了浪漫、温馨的木栈道,设有多个景观带和休闲区,让游客在花的海洋里流连忘返。每年6、7月份是旅顺口樱桃丰产期,旅顺大樱桃口味甘甜、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深受游客喜爱,作为大连市优质农产品,曾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称号。旅顺口区人民政府在此期间多次举办“大连旅顺大樱桃节”吸引四方游客前来采摘和休闲娱乐。
三、旅顺口旅游广告设计策略
旅游广告设计是指由广告主付费,运用各种媒体把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旅游地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大众信息传播活动[1]。旅游地在旅游者心中的良好形象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旅游地形象的营造,需要深入挖掘旅游地地域文化内涵,运用图形化语言,交互式表达方式,整合多种传媒手段,把旅游地的主要形象特征、特色传达给大众。
(一)细化受众
旅游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使游客了解和接受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并付诸行动。随着时代变化,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从共性消费逐渐向个性消费转化,要求旅游产品也要有个性,这就要求策划广告宣传方案时,准确把握各类游客的消费心理。在旅游产品的推广与宣传过程中,要反复推敲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尽量使旅游产品最大化吸引旅游者,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感性消费、审美消费和环保消费的新观念。旅顺口旅游广告在宣传策略上需要进一步细化消费群体,避免大众化的旅游宣传。如寒暑假可以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以班级为单位的感受沧桑旅顺口的爱国教育旅游专线活动;针对樱花节、樱桃节推出以家庭为单元的休闲度假旅游专线活动。
(二)互动体验
传统旅游广告通过报纸广告或电视、广播面对大众进行单向传播,潜在客户即使对广告推介的旅游产品产生旅游意愿,却可能因为时间、空间等元素构成的不便,无法立刻采取行动。随着时空的转变,消费者的旅游意愿逐渐降低,广告将失去促销的功能。互动广告应用先进的互动传播新技术,在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上远超传统广告,由此形成相对于传统广告的诸多优势。互动广告全新构建的传受双方关系,突破时间限制,提升了消费者接收或传播广告信息的便利性和时效性,同时增强了潜在游客参与广告的热情,激发了他们传播广告的欲望。互动广告以精巧的构思与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来获得感官想象的展示效果,使广告内容深入人心。通过交互媒体,互动式旅游广告不但能够生动展现旅游产品的特征,配合互动旅游平台,一旦消费者的旅游意愿被唤醒并激发,就能够立刻进行订购,能迅速将广告效果直接转化为销售额。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旅顺旅游广告推广过程中,智慧旅游平台的搭建显得尤为重要,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得查阅旅游景点、制定旅游路线和在线订票等系列化服务。通过这种交互体验,增强游客参与并传播本次旅游活动的积极性。
(三)整合传播
整合传播是以既定传播目标,用任务分工方式来集体达成传播目标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传播的任务要求广告主将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在相同的策略指导下以同样的声音传达给广告受众。整合传播需要运用多种传播工具,如广告、促销活动及公关等。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广告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广告媒体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和优势,所以旅游广告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来整合和定位适合的广告媒体,以取得理想的广告效果。结合当下广告传播发展需求,旅顺口旅游广告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完成整合传播。如电视广告宣传与旅游景点海报结合,线上、线下广告同步更新,旅游广告与节庆文化活动结合,旅游广告搭配旅游纪念品同期发售等形式。通过以上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增强旅游广告的传播效率,延伸旅游广告在游客中的传播时空。
四、旅顺口旅游广告设计的发展途径
旅游广告设计的目标是要塑造旅游品牌形象,逐渐形成品牌知名度,促进旅游产品销售。旅游地的独特文化内涵受到大众认可之后,便会使旅游目的地在该类市场形成品牌形象识别度。旅游品牌形象具有相对的定性,旅游地的广告宣传形象一旦建立,便会在游客心目中产生长期印象。
(一)旅游广告设计与旅顺口品牌形象的融合
“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2]是旅顺口的历史写照。现在的旅顺口已成为大连的“后花园”,是辽宁省唯一一个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于一身的天然旅游资源城区。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旅游地形象策划和旅游广告宣传中辨识度较高,为旅顺口旅游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融合旅游品牌形象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是旅游口旅游广告宣传与策划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旅游广告设计与城市经济布局结合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能够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顺口具有沧桑的历史文化沉积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现已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多年来,旅顺口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旅游产业的投入,加速精品旅游项目建设,整合能充分体现旅顺口区域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打造近郊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等品牌。在旅游广告设计与策划上,旅顺口应不仅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重在旅游质量的提高,追求旅游对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