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9 00:0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过程写作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不单是一般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而是研究方法
和研究过程在文字上的一种科学的表述和再提高,是撰写者在实际过程中知识广度
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医学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晶。医学论文的撰写一般分为资料
的准备、构思、拟定提纲、拟写草稿、修改等过程。
㈠、资料的准备
首先是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虽然在课题研究或临床观察之前,已对
有关资料和学术动态进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写科研论文时仍要查阅大量有关
文献,以作为对已掌握的文献的补充、有人作过统计,国内外多数科学工作者查阅
文献的时间约占整个科研工作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这些最新的参考文献,要想使
论文达到新颖和独创性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查阅搜集文献在整个科研和写作过
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为撰写论文开拓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搜集资料时
,应根据论文的需要,把与科研课题有密切关系并要引用的资料做好卡片,注明文
献的出处、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卷、期、页数、年代等,漏一不可。否则等到
文章写好后,注明参考文献时才发现缺少项目,又得重新查找,白白浪费时间。
一般搜集资料分三步法: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②确定检索方法;③
查阅原始文献。搜集论文需要的文献资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方法
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②在理论认识上支持本文观点的;
③前人研究的结论与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说明的;④前人对本文所研究的
问题存在争议和正在探讨的。将这些资料搜集好后,编好序号,以备撰写文章时使
用。
其次是对研究材料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对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对实验观察数据
资料的分析处理,合理选用适当的图、表和照片等等。这部分工作有时在试验结果
分析时已经完成。
第三是提炼观点,明确结果,提出结论。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要根据有
关文献资料和实验观察所得的资料,重新核对试验设计中所包含的思想,运用辨证
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设计中哪些观点在理论上成立,而在试验中得到证实;
哪些观点在试验中没有得到证实或未完全证实,需要修改;哪些现象和指标超出原
来设想,而且可能有新的启示,需要进行新的分析。通过对试验材料的分析,提炼
出试验材料能说明的观点和能得到的结果,提出结论,使试验材料和理论认识充分
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的准备工作,使理论和实践达到充分的统一,从而提高论文的水平。
㈡构思
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头
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
,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
,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转贴于
㈢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之前,应先拟定提纲作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结构,疏通思路的作
用。拟定提纲,一方面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明确层次和重点,文章才写得有条
理,结构严谨。另一方面,通过提纲把作者的构思、观点用文字固定下来,做到目
标明确,主次分明,随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观点的发
现,使原来的构思得到修改和补充完善。
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一些,提纲的拟写多采用标题式和提要式
两种。
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
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简明扼要,又便与记忆,是医学科研工作者
常用的写作方法。例如实验研究型论文提纲通常用以下结构:
题目:……
1、课题对象:
①课题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
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
③操作过程;
④出现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3、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
②统计学处理;
③结果的可信度;
④再现性。
4、讨论(结论)。
5、参考文献
提要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较具体较明确提要式地概括出各个层次
的基本内容,实际是文章的缩写。
以上两种提纲形式,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选用,无论选择那一种,其目的在
于启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做到既有纲可循,但又
不拘泥于提纲,尽可能地拓宽思路,才能写出好的论文。
㈣、拟写草稿
拟写草稿就是根据提纲,把要写的内容依次连接起来,把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
归类分析。它是对论文内容和形式的再创造过程,也是论文写作最重要的阶段。
草稿的拟写方法有多种,实验研究论文的撰写多采用顺序写作法,即按照医学
论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验数据。也可采用分段写作法
,此种写作法多是作者对论文的中心论点已经明确,或提纲已形成,但对某一层次
【论文摘要】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是英语学习中最难而又最有回报意义的技巧,然而传统的结果写作法忽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过程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互评强调在同伴改写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技能。十周的实验研究证明同伴互评能提供真正的读者及合作的学习氛围,学生减少写作焦虑,乐于用英文表达。同时,学生在不断的互评与修改中取得最大的进步,提高写作成绩。
写作是把我们的思想转换成语言。 对于写作者来说,它需要非常复杂的技巧,既包括身体上的,又包括思想上的。写作不容易,也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汉语写作尚且如此,英语作为外语的写作就更难了。就像国内的许多英语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是英语学习中最难而又最有回报意义的技巧。
现行的考试制度加大了写作的力度,但对很多学生来说,英语写作的唯一目的是通过考试,或是取得好的成绩。这很难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他们没有真实的目的感,没有真正的读者。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是结果写作法,老师布置写作任务,进行评分,只注重最后的成品,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因此,过程写作法在国际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过程写作法包括写作前的头脑风暴,初稿,改写,最后成文。写作的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在其过程中,作者经历了不断的修改。过程写作法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是写作的最后产品。它认识到,学生是在不断地修改中取得最大的进步, 正是在不断的改写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发展了写作技能。同伴互评是过程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彼此的作文初稿,并给出评价或建议以帮助同伴重新加工自己的作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所任课的八年一班和八年二班分别作为对比班和实验班。 实验班在写作训练中参与同伴互评活动, 而对比班只进行写作自评, 实验为期十个星期,每周一次写作训练。
未受过互评培训的学生往往只专注于作文的表面错误,而且负面的评价不但不能帮助同伴,而且会打消其写作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验的最开始,要培训实验班的学生如何在实践中给出正面有用的反馈。作为评价者,应友善地对待写作者。要铭记,你的目的不是对别人的努力做一个简单的判断,而是要给出客观的,且富有智慧的评价以帮助写作者提高写作水平。你的工作也不止是去找出错误的单词或标点符号,而是应更宽更广:作者的写作目的实现了吗?内容是否完整?行文是否流畅?
为给学生写作互评的例子,针对学生的写作初稿,我先在实验班做第一个写作评价。第一步:先做出正面的评价,发现文章的优点。当然,表扬并不是奉承,不应笼统,而是要指出其确切的闪光点,比如内容的完整体现在哪儿?文章的流畅性依托于那些词汇句型? 第二步:针对文章,提出具体问题。哪句话时态表述不清?哪部分语言过于冗长?第三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帮助同伴提高写作。语言如何润色?表达如何更地道?然后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同伴互评,既有口头形式,也有书面形式。即时的口头评价交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想,书面的形式则允许作者有更多时间去反思。最初的小组成员英语写作实力相当,主要是为克服部分学生的羞怯心理。待学生慢慢习惯同伴互评的学习方法,也把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较弱的学生安排一组,并进行四人一组的训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不同的思想智慧碰撞,产生更多的火花。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帮助学生运用互评策略,维护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并把好的评价贴在教室的墙上,发挥榜样的力量。
十周后,通过调查问卷及课堂表现,实验班的学生对写作态度有了积极的变化且写作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同伴互评,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成功的学习经历也让学生在过程写作法中更加重视合作学习。在同伴互评过程中,组内成员是相互支持的学习态度,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组内的其他成员。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个人都不放弃自己的责任,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同伴互评的合作学习氛围,减少了写作焦虑,学生乐于用英文表达。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老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认知技能,忽视了情感态度,学生被迫在有限的写作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交给老师阅卷给分,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不能得到高分而感到焦虑。而同伴互评,强调写作的过程,在同伴中创建积极合作的写作氛围,学生有机会在同伴那里得到反馈和帮助,有更多的时间在同伴的帮助下反思自己的作文。写作不再是可怕的任务,而是一种交互帮助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不再是担心老师的评价,而是专注于更好地表达自己。
同伴互评作为过程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写作过程,进而更积极地进行过程写作,完成写作任务。写作并不是一部到位的, 每一份草稿,每一处修缮都是通往成功地阶梯。在同伴互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彼此的写作思想,写作水平以及使用英语的方式。好的英语作文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有流畅的语言,在互评中,其他学生不自觉地学到了,并激励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达到同样的写作水平。同伴互评让学生有了真正的读者,当我们写作的时候,我们是为读者所写的。学生互评让每个学生的作文有了更多的读者,得到更多的反馈,而不仅仅是来自老师的。学生们是很容易接受同伴的评价的,知道其他的学生读他们的作文,会鼓励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写作的过程。学生不再把写作当成是简单的作业或考试,而是一种表达他们的欢乐、忧伤、经验、好奇的鲜活方式,由被动地写转化为主动地写。
英语写作确实是一座高山,很多时候,在外语教学中, 它是一种障碍,也是一种尴尬。同伴互评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写的能力,写作能够被教会,学生能被帮助更好的写作, 并体验到写作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陈琳, Simon Greenall 新标准英语初中二年级上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刘道义,(2000),《英语写作教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刘润清,胡壮麟,(2000).《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 刘润清,胡壮麟,(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键词: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管理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地位及在完成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一)从培养规格上看其必要性。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成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有机成份。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培养目标及规格中要求:“……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毕业论文工作正是完成科研/写作和检索资料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不做好这项工作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及规格。
(二)从学员实际需要看其必要性。电大学员专科所学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提高其实际工作、学习以及科研能力。只有经历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学员才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功用和特征,正确运用这一科研文体,反映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撰写学术论文,记录科研成果的意义主要就体现在知识积累和学术交流两个方面;从论文作者个人的角度来看,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将学术成果公诸于世,研究者个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才能使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三)从提升电大教育的品牌角度看其必要性。从我们周围看,目前获取本科学历的渠道和途径很多。就论文来看,与其它高校相比,要求是高了些。这是树立电大质量意识的体现,是提升电大教育品牌的必然要求。
二、论文指导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观认识方面。如前所述,与其它高校相比,我们的要求过高过严,在教师层面也感觉过于苛刻,有抱怨情绪,给论文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学生层面,认识程度更是不够,在求易避难情绪驱使下,觉得好象是学校在为难他们,很不乐意。
(二)客观方面。就县级教学点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员工学矛盾突出,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撰写工作上来;二是一部分学员专科不是本科所学专业,在专业修养方面欠缺较大,尽管本科理论阶段学了一些课程,但从专业素养方面来说,仍显不足;三是资料的搜集渠道不多,给资料的搜集带来诸多不便;四是指导教师难聘,特别是外聘教师,不好管理,对我们的教学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指导行为上不一致,把握不住要害。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在领导层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电大关于论文工作的有关精神,从培养目标层面和提升电大品牌的角度看待论文工作;积极与省、市电大主管教师沟通,寻求帮助与指导;利用网络查阅普通高校对论文工作的信息,借鉴有益的作法,移植在我们的论文工作中来,形成自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将这些思路和模式传达到教师中去,使大家形成共识,渗透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向学员进行灌输。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即开展这项工作。在入学教育中,将三年的学习过程和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给学生讲清楚,使每个学员都知道要做毕业论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关注论文撰写工作,注意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为论文撰写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二)加强平时教学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大量知识的储备和积淀。因此,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主要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让有兴趣的学员积极思考、研究,为日后论文的选题打底。引导学员关注现实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不迷信,不盲从,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做法和程序
1.发放任务书。对于作论文的班级,开学第一次面授课即进行集中辅导,同时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时间安排,指导老师联系方式,指导老师简介等信息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使其明晰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时间,按任务书的程序进行。
2.学员选定题目后,由指导老师将所指导学生的题目统一送指导小组进行审定,严把选题关。待论文提纲出来后召集所有指导教师开会,集体审核以免出现雷同现象。
3.初稿完成后,召集指导教师会议,通报情况,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4.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将论文正稿、指导记录表送学校论文指导与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电子稿发往学校公用信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逐篇进行审阅,若出现不合格的,责令其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严格要求与关爱学生相结合
1.在集中辅导时,要求学员和指导教师必须参加,使指导教师和学员都知道各自面对的任务和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各个过程环环相扣,人人服从大局,强化过程管理。同时将论文要求的全文放在网上,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安排专人对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和指导,使整体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2.在执行标准时,无论是谁,坚决按论文标准执行,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底线不动摇。
3.对于那些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和有抄袭现象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认真修改或重写,不能与学生发生对抗情绪。
4.将论文写作情况及时在网上通报,对共性问题指导信息,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
5.对指导教师的职责、权利和报酬,指导之始就明确,报酬与效果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参考文献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开放教育专业规则(2011.1).
主要分析了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实证的角度讲述了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情况,因此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继续优化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5
1引言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医学科研人员能与国际同行无障碍进行学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可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仍采用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还会造成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因此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之前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一直以公共英语精读课为主,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课程改革前,我校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研究生英语课程为一个学期,总学时为90学时,60学时用于精读,30学时用于听说。
2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首先,我们对本校15级研究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习状况及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发放180份问卷,回收153份。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较低;认为英语学习由难到易的排列顺序是说、听、译、写、读;从专业角度对医学研究生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读、译、说、听,86%的人认为将英文材料翻译成中文的能力最重要;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应该以医学英语为主还是公共英语为主,有67%的人主张应该以医学英语为主,19%认为应该两者兼顾,14%认为应该以公共英语为主。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研究生英语课程进行调整,随机选取辽宁医学院2015级两个大班共12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班和实验班。对于对照班的同学,仍然进行一学期的传统公共英语教学(60学时精读+30学时听说),对于对照班,进行新设置的英语教学课程模式的实践(20学时精读+10学时医学英语词汇+30学时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30学时听说)。
2.1教学内容
对照班的英语教学除了传统的精读和听说训练外,还增加了医学英语相关内容。对于医学英语词汇的讲授主要是从医学英语词根词缀讲起,通过了解构词方法和词根词缀的含义记忆医学单词。对于翻译与写作部分讲授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研究型英语论文包含的9大部分,英文摘要、医学文献综述、临床报告、病理报告的写法以及医学专业英语术语的翻译。
2.2教学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全新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课前,首先由教师创建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者介绍网上相关的医学英语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看视频中的讲解,自行学习知识点。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及讲解,教师来检查课前视频中的内容以及布置的作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解惑,老师主要采用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2.3教材
除了之前的研究生英语精读和视听说教材继续使用之外,对于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部分,采用了李传英和潘承礼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这本书。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基础,包括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和技巧、医学英语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和常用句型,并提供了大量汉英对照实例分析,同时各章节编有相应的练习,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2.4教学评价
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内容全面。考核和评价具体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平时的翻译与写作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
3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实践之后,课程设置改革后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传统公外英语教学的对照班有明显的提升。学生一致认为,经过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大体掌握了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对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自信,部分同学还在期刊上发表了医学研究论文。由此可见,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摸索总结,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找出最适合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作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03
翻转课堂源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它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里转移到学生手里。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完全的彰显,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目标的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样,课堂这块主阵地就充分交给了学生。而原本在课堂上需要教师讲授的信息,则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看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等形式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性的学习。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那么,在初中语文写作翻转课堂中,怎么实践、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简言之,初中写作翻转课堂就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围绕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活动,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与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确定写作教学内容或目标是实践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前提
翻转课堂把整个课堂的学习交给了学生,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写作教学内容或目标,包括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周、每一课的学习内容或目标,可以具体到内容、文体、结构、写法、语言五个方面。在内容上,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七至九年级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其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明确了所写作文的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自然、社会、人生”明确了写作教学的总体内容,“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明确了写作教学需要观察、实践,文章内容需要充实,“捕捉事物的特征”明确的是教学记叙文、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总体和个性特征。在文体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所以,初中作文教学需要学习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日常应用文的写作。在写作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语言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些教学内容或目标,我们再进一步地有序布局,合理分解,给学生明确每一学期、每一周的学习内容或目标,以便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完成自主学习。
二、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周的学习内容或目标也可以指导学生来确定或完成,但是这样的系统性工作由教师来完成比较好。如果学生能够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体目标或分阶段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那么,翻转课堂的翻转就已经非常成功了。更何况,课堂学习内容的一致也有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所以,完全颠覆教师导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在翻转课堂中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让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获得充分的凸显和发挥。
三、恰当使用好翻转的工具
在英语教学生涯中,老师们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惑着,那就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即使写好的文章也是用生硬、幼稚的英语拼凑而成。我所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他们至少学了3年的英语,但是不能自如的运用日常的英语,简单的英语,不会用英语的思维去构思,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将要写什么。慢慢的,学生开始抱怨写作的无聊。我曾经尝试了多种方法使课堂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果,更吸引学生,但是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基于这种现状,我对这种现象加以研究、分析,进行了写作理论指导和个案分析,数据分析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问题假设
如果把我的教学设计和写作大纲应运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一个梯度的提高,写作兴趣也相应的增加。
三、问题分析
对于学生不愿意写作,写作兴趣不高的这种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老师方面和学生方面。
(一)分析教师
通常我只带教案进教室,只要求完成课时任务,而忽略了活动设计。我知道,英语知识更新的特别快,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常只给学生留枯燥无味的作业,没有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给学生发出的课堂指令不到位,学生不知道他们将要做什么。我很少去抓落实,总以为他们已经长大了。
(二)分析学生
学生在写作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旦让他们写作,他们不会从自己的观点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不会用漂亮的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经过调查谈心,下面是他们不喜欢英语的主要原因。
首先,一些学生因为英语差,而缺乏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很差,而害怕犯
错误,怕被别人嘲笑。
其次,一些学生认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不会运用,因此,他们不能大胆、自由的使用英语。更别说在合适的语境中使用英语了。
再次,学生的词汇量很有限,所以在写作中词汇缺乏,词汇单一。辞不达意。
(三)分析语言环境
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说,我们听的无线电广播是用汉语播放的,电视节目大部分是用汉语的,报刊杂志也是如此,除非刻意的订购自己需要的,平时,家长也是用汉语去和孩子交流,所以,没有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连最起码的说都很困难,更别提用英语写作了。
四、写作理论指导
(一)写作指导方法
1、模仿写作法
这是一个相当传统的写作方法。它通常分三步;老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写——老师修改。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的写作很孤立,没有资源和素材。他们所做的就是模仿。也就是说,他们边看范文边写,第一稿通常也就是最后一稿,尽管有时候有写作课,也常被留做了家庭作业。
2、重内容写作法
这种方法比较强调材料的收集、整理。此方法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搜集材料,材料的准备成为此方法的核心,目的是使写作内容不至于太空洞,此方法通常包含以下三步:收集信息—列出草搞一再次修正。
这种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将他们所知道的应运到写作中,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然而,此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英语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不太适合。
3、重过程写作法
此方法的特征如下:
写作过程直接关系到写作结果.
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写作构思
帮助学生写前构思、重写、和列出草稿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重写
重视重写的过程
让学生发现自己想写的
在学生构思过程中,要给予反馈
这种写作方法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它能满足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之间分享信息,作出自己写作的选择,把写作看做是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列出提纲,集思广益想出好的主意。
(2)个人列出草稿。
(3)互相修改或组内修改。
(4)二次校正。
(5)老师的反馈。
4、重交流写作法。
这种方法强调写作是为了交流。鼓励学生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或者自己确实经历的一些事情。如写某个同学自己的父母,朋友等等。通过这样,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写作原则
1、选择合适的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偏爱于重过程写作法。几乎每个人从模仿写作看到了没有结果,无论如何,当我们看中过程的时候,也很有必要观察交流原则。如果写作活动设计的很有交流意义,对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写作动机。
(1)使写作任务更真实化和交流化
(2)把写作看成一个过程。
(3)明确每个步骤的目标。
(4)将读、说、写有机的结合起来。
2、评价过程和作品。
(1)训练写作技能。
(2)变化写作说明。
(3)尽可能早的教学生写作。
(4)用课文作为练习模板。
(5)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三)写作说明建议
对于一堂写作课,应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写作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给小组布置活动主题,学习写作范文,讨论写作策略,决定文章的标题,大纲等。
2、起草阶段
教师应该布置给学生写两份草稿的任务。第一份由自己修改,第二份由同学或老师进行修改。
3、与小组校订对比阶段
完成一稿后,整理出小组校订与原稿的对比是必要的,记住给出明确的建议和校正方法。在学生讨论期间,他们应该给予评价。
4、老师的评价
学生的提议是重要的,然而,老师也应该总结并且给出老师的意见,因为老师知道的写作策略更多一些。
五、个案分析
例如:读下面的对话:
A:What’s up.Mike?
B:I don’t know what to do this evening?
A:Well,why don’t you go t0 the club,then?
B:Oh,that’s not much fun,is it?
A:Well.how about coming to the cinema with me?
B:Hm.that sounds like a much better idea.
第一步:引
在这个活动中,目的是想教给他们一些生词,在教之前,他们用几分钟去读这个对话,这样,他们就能抓住一些关键词。
第二步:练
当学生熟悉单词的时候,也就是说,学生能看到单词就能读出来的时候。
第三步:写
一旦学生能听懂单词或读出单词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能写出单词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快的写下单词,单词错误最少,量最多的学生为胜,此活动以组为单位。
第四步:学
学完新单词后,就可以学这个对话了,首先我问了学生三个问题,
1、对话谈论的是什么?
2、对话中有几个人?
3、最后,他们去了哪?
然后我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去叙述。
4、当时间结束的时候,我要求每组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全班选出最好的一组。
第五步:听和读
听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认真去听,然后跟我读,在我的帮助下,学生读的容易一些。
第六步:说
我把学生分成4组,并且告诉我的学生,这个故事可以续讲,我让他们好好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能给出最有趣结尾的那个小组获胜。
第七步:家庭作业
我给出我的学生带有有趣图片的对话,如:卡通的,动物的,食物的等等,我要求他们根据图片写出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的积极大大的提高了,不喜欢写作的现状有所改观。
六、数据分析
在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法中,资料搜集主要有两个来源:两份问卷调查和我的课堂活动设计。问卷二的调查是在问卷一的基础上设计的,目的是看看论题实践后学生的提高程度。下面是两个调查问题:
1、你认为学英语很有趣吗?
2、你认为老师设计的这个活动很有用吗?为了较清晰的表明学生的观点,我对每个程度的学生画了一个柱状图。
图一:兴趣程度比较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60%的学生在实践之后喜欢英语了,部分学生的兴趣增加到40%。
图二:帮助程度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可以得出结论,87.5%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活动对他们学习英语有极大的帮助,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意这个活动有帮助的人数从15%增加到27.5%,我也注意到2.5%的学生在活动中有消极的观点。
从两份调查问卷中我发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已经提高,足以证明对写作的兴趣也已提高。
七、评价
在课堂上我试图尽可能多的设计新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我要求他们必须用英语去完成我给他们的任务,有时候,他们会很兴奋,因为他们可以大声的用汉语交谈,但是,一看到我走过来,他们立刻回到英语话题上。慢慢的,学生已经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大部分的任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这样,我既帮助了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发现,在我实验了我的方案后,效果比较明显。
八、结论
这篇论文是我在2009年9月至11月中旬的实践结果,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英语的兴趣,所有的设计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都是很有用的,我的学生表现比较活跃,课堂气氛很和谐和热烈,结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Gu Yueguo,Practical Project Design[MI.
2.Gu Yueguo,1 999,English Language Tcaching Methodolog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M].
3.Wu Daocun,1 99 1,How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English Experts on English Teaching
[MI.
【关键词】过程写作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流程效果
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布置大量的英语范文,并由教师来分析和讲解这些范文,学生在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按照范文的模式撰写英语作文,这种高中英语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性,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与能力,但随着2001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进,过程写作法开始被很多高中教师运用到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对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和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给予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进而高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流程
过程写作是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创造的一种写作方式,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其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通过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在进行英语作文撰写之前,可由教师收集和提供大量的作文题目和素材,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将学生按每组4-8人的标准进行分组,然后每组学生通过讨论,确定自己想要撰写的英语作文,进而使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开拓思维,进行创作。可有效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进行英语作文初稿撰写
在进行初稿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进行写作大纲的撰写,然后再发挥自己灵活性的思路展开想象,对文章内容进行填充与完善。
3.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在学生撰写初稿时,可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与评价,并如实指出对方的错误和不足,提出自身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够在指出他人问题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览他人的英语作文,学习对方的优势,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4.教师进行评阅
在学生进行互评后,教师应该利用专业的眼光和要求认真的审阅学生的写作内容,并指出每篇作文中所存在的语法和单词等错误,并针对每位同学的不足与缺憾进行指导和建议。
5.对英语作文进行最终定稿
学生通过综合同学和教师的修改意见,对自己的英语作为进行修改,并不断地审视自己的错误与问题,进而防止在以后的文章撰写中犯下同样的错误。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1.具备全面系统的写作框架
我们上面所介绍的过程写作的写作流程知识一种比较常用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但高中英语写作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把过程写作运用到英语教学的实施中时,不可以太过于以来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实施步骤。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过程写作来塑造学生进行英语作文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高中英语作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全面完整的构建高中英语作文框架的能力,使学生确定写作的目的和写作方向。
2.具备清晰准确的写作语句
与中文写作一样,文字语言以及句子的整合永远是作文好坏最明显的一个判断与代表,在高中的英语作文写作中,即使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过程写作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作文撰写体系与框架,也无法保证文章的质量水平,因为英语作文的考核除了要考虑文章的框架和方向等问题外,文章的语言表达和单词的使用,以及句子的构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不同,其单词更难,单词量也在逐渐的加大,除此之外,高中英语的语法和句子构成方式也远远比初中英语要难,所以学生在进行高中英语作文撰写的时候,应该对充分的运用语法和单词,将一些复杂的语法和新颖的单词运用到文章的撰写中去,进而是作文更加的具有特色与水平,而英语俗语和谚语的大量使用这更是锦上添花。
三.总结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总是采取文章临摹的教学方法,即向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案例文和素材,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撰写模式进行撰写,这种对高中英语写作进行知道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也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随着教学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近些年,一种过程写作方法被很多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师运用在了英语教学活动中去,并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过程写作教学法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与功能,使学生在通过分组,讨论,互评和定稿等多个流程的训练后,英语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另外,还开拓了学生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而过程写作法也因此在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被广泛的加以利用。
本文通过对过程写作方法的操作流程以及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等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加深了都过程写作的了解,同时也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给予相关的高中英语教育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进而促进我国高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汝萍.高中英语“注重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课堂运用[J].考试周 刊,2012(17): 284-285
[2]张宁. 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初探[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164-165.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和处理_在有许多偏颇,特别是哲学理论课,往往侧重于向学生传授基个人工资挂的多,如果年终节余可转到下年使用等办法,解决了一人开药全家用的弊端,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的开支数额。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卫生所购置了X光机、B超及各种常规医疗设备,既方便了教工,又减少了开支。卫生所还开设了对外门诊,每年为学校创收万余元。五是实习工厂实行全额承包。办好学校实习工厂,不仅可以方便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为学校增加创收41992年以前,我校实习工厂每年不仅不能给学校创收,有时人员工资都发不起,要学校补贴。后来我们调整了实习工厂领导班本知识,认为能力培养与哲学课教学关系不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状况与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为此,在哲学理论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应将“学科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哲学观点和科学方法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获得信息进行加工、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的持点和要求,也是哲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根本方法。但怎样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二者的有机结合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与科学的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说明抽象的理论,既思路清晰,又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如在学习中,学生对‘'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互关系”感到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运用现实生活中最通俗的“人"为例,指出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凭借自己的视觉感官和记忆能分辨出每个同学,正是由于每个同学具体形态模样不同,有其自己的个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备人的特征,都是人。人这个概念正是抛开了形形人的个性特征而抽象出来的,是对人的共同属性的反映,它离不开具体人而存在,即矛盾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反过来,我们每一个之所以是人,也就在于我们都具有人的共同属性,即矛盾的个性也离不开共性s可见,“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的原理,正是队诸如“张三是人”广梨是水果电视机是商品”等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反映了所有事物的矛盾关系。在学生掌握原理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向学生分析说明,从认识具体的人上升到抽象的人,不仅揭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且还给我们指明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我要求学生用这一原理分析说明“建设具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总之,在讲理论时,并不只是讲原理本身是什么,而是讲这些结论是用什么思维方法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教给学生求得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联系实际,不仅仅是用例子去说明原理或去解释例子.而应诙是教会学生运用原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寓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于解决问题之中。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培养学生探索新问理、新理论的兴趣和能力多次调查表明,学生对政治理论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了没用”或"用处不大'不能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不能适应他们思考人生,思考在多元化社会中生存的现实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系统的理论讲解中,联系学生的实际褊要?介绍一些新的理论动态、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例如,在介绍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对自主择业的心理需求,介绍了信息的特点、掌握信息的方法。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情况等,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在讨论中,他们联系自己的亲身感受,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发展方向、农民素质等。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涉及面广,有些思考还较为深刻。面对学生个性与群体的思想实际,面对我国与世界形势迅速变化的实际,切实增强社会现实因素的含量,并寓立场、观点和方法于各神社会现象的剖析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到哲学蓬勃的生命力,有利于确立其广阔的时空视野,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朝着开拓型方向发展。
blob.png
三、勤写多练.注意培养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便是学生对哲学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若让他们用语言或文字形式概括说明问题时,却往往是语无伦次,答案简单,内容空洞.缺乏内在联系,普遍感到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的作业,采取了由浅人深的两步练习法。
通过课堂提问或书面作业的形式,荽求学生把原理变成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在学生理解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哲学原理和实践意义之间的双向思维练习。如学习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后,使学生明白既然世界统一干物质,物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求我们做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过来,义使学生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包含着“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深刻哲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反复的作业练习,学生清晰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_也逐步增强了答题的逻辑性和
写作技巧, 其次,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及时把习题作业转变为“大作业”,引导学生练习写作“哲学小论文'写论文难度比较大,是对学生慨括能力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了使学生对论文写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克服学生对论文写作的畏难心理,我首先用一些真人事例,反复向学生讲明论文写作在将来自己择业和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小论文,给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入门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写作。在每次写作之前,都出了具体要求,题目由老师规定或学生自定,规定字数.限期完成,每次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中^实践证明,这种作法给学生的论文写作注入了较大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慨括何题的能力得到了综合锻炼^
四、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法进行能力培养
首先,采取民主教学法,建立一种教育吉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现在的学生是以抽象思维为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越来越强,无论对谁都不愿轻信盲队.在选择、决断时总喜欢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对学生一时想不通的问题,给以充分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个内部消化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鉴别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或演讲。如“关于人的本质是f十么”、“关于金钱与道德的关系"、“关于成才与机遇的关系”等,让学生真话实说,进行辩论》这样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
关键词:高三 作文教学 原点思考 宏观安排
“作文不需要教!”“花里胡哨的作文竟是满分作文!”同事高考阅卷归来,带回阅卷现场信息和满分高分作文,教研组组织交流研讨,满耳便是这样的言语。是啊,高三作文教学的困惑本来就不少,而今耳闻阅卷现场、目睹高分作文,怎不生此等感慨呢?
冷静想来,有两大问题始终制约从小学到高中的作文教学:一是写作序列,有关“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的;二是评分规则,有关“写得怎么样”等问题的。这两大问题,在高三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针对前一问题,就“如何组织高三作文教学”问题做一阐述,后一问题将另文表达。
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会写作文的。于是乎,对教师来说,“教”学生作文总是少不得的。当然,“教作文”的途径有千条百条。单就高三作文教学的安排来说,据我们研究,就有随意型(训练不作规划)、分块型(或按传统的块,或按作文题型,或按基础与发展等级训练)、高深型(设计诸如“掌握基本技法”专题的训练)、见风型(通过猜题押题来训练)、话题型(设计诸如“诚信”“自我”等话题的训练)等不同安排。
这些安排,代表着不同的高三作文教学思考,自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在学界倡导和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语境下,这些安排的视角都嫌偏窄,且均从单纯的“应试”出发,远离写作本真的“家”,忽视学情的分析和判断。
那么到底该怎样安排复习比较好呢?也许我们需要专家那样的思维!即要立足于培养一个高中毕业生应具有的写作素养,从写作基本功的查漏补缺出发,尽最大可能做系统的、整体的思考,其中至少涉及课程标准、命题趋势、文体学、写作学、学生这样五个原点视角。
一.从《课程标准》看,倡导“真写作”是高三作文教学的原则底线
高考作文题万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宗”是什么?就是《课程标准》《高考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准则;《考试说明》则是《课程标准》下有关评价的指导性文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之“表达与交流”总有9条,其中前6条是关于写作的,转换到《考试说明》,就是“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
倡导“真写作”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课程标准》中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课程标准》第1条),就是对写作本真问题的表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思想和情感体验,是“真写作”的应有之义。忽视这一条,我们是否就该说这样的写作是“伪写作”。《萌芽》主编赵长天大声呼吁“学生作文应正本清源”,就是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伪写作”而发的。
“真写作”是生活的表达,“真写作”需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第2条)。高三作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理会写作的本原意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文章,学会自由地表达、真实地表达、个性化地表达、创造性地表达”(赵长天语)。当然,由于两个文本的纲领性质,不具有直接的程序操作性,我们不可能据此做出训练序列的安排。但至少,作为教师自己应明白,并通过渗透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生活、生命的表达,拒绝假大空、八股文,这是高三作文教学应该坚持的。
二.把握命题趋势,为选择训练题型、确定写作话题作参考
高三作文教学,其终点是现实的,那就是高考。作为高三语文教师,追问命题趋势,无可非议。把握命题趋势,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而相应的安排策略,也可由此派生。
1.命题形式的把握,可为我们选择训练题型作参考
这是最为直观的趋势把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题型依次出现四种类型:命题作文(含新命题作文,即材料+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题意作文(或称新材料作文)。各种题型各有长短,猜对明年考什么题型,并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因此,围绕题型的训练,不可能作为主体。
但把握命题形式不是没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训练题型。如分析2007-2012年高考作文题型,我们知道,2007-1011年的主打题型是命题作文、题意作文,而2012年除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的新命题作文外,其他均为题意作文。为此,高三作文教学,就不该选择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来训练,但也不能依据2012年对“命题作文”的冷遇,就放弃命题作文的训练。注意,新命题作文、题意作文均出现“材料”,需要加强材料阅读与审题立意的训练。
2.命题内容的把握,可为我们确定写作话题作参考
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卷,对于命题内容有其不同的喜好和取向。高三语文教师,需要研究本地选用试卷的作文命题内容趋势。从全国整体看,其趋势有:(1)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2)取材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3)内涵具有丰富性和拓展性,重视探究和自主创新能力,材料的阅读和审题难度在加大。
有鉴于此,复习训练中,要重视观察周围人和事,关注人类和世界,思考社会和人生。尽管学生年龄轻,其生活阅历有限,多数学生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其生活积累不丰厚,但十七八的成长经历,不能说没有感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训练,提要钩沉。
从考场作文看,这正是近年来所欠缺的,如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陈建新教授所说:“一些考生对社会和生活缺乏思考,也不太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他们也能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一看就不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为此,可将积累生活、思想、感情和作文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让高三写作拥有快乐的寻找、哲理的回顾和畅意的表达。
三.明确文体类别,为学生选定各种文体的样例
据近年来高考阅卷反馈看,“四不像”作文泛滥。即如近三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文体特征并不鲜明,且高分作文均为空泛的议论、抒情秀,怪不得师生齐声感叹“花里胡哨的作文竟是满分作文”,此足为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导向、高三作文教学的“高危漏洞”。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这与高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有关,这一导向的“误读”,使中学六年忽视基础文体的训练。另一方面,也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对文体的表述过于笼统而又缺乏必要的专家解读有关。
1.《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文体表述的缺失
“文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文章的体裁”,按此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文体”还可以是“文学的体裁”的简称,按我国的传统划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从文体学这一角度看,《课程标准》的表述并不明确。在“课程目标”部分,“阅读与鉴赏”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表达与交流”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都是大类的文体概念,不足以指导写作教学,不利于作文复习的安排。
《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之二为“符合文体要求”。那么可写哪些文体呢?2008年及以前的版本,其总要求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表述还是清楚的。但2009年《考试说明》则表述为“能写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2011、2012年表述为“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与《课程标准》一致,而带给师生的困惑反比2008年前大了。
2.高考作文可选文体的辨定
进一步分析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一般认为,实用类文体包括传记、新闻、通讯(含特写、报告文学等)、科普文章及应用文(如启事、合同、广告、诊断报告、说明书)等,论述类文体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学类文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将三大类文体拆分,文体种类是明确了,但这样的分类颇不利于写作复习训练,要解决作文“四不像”必将徒劳。为此,结合学生阅读和写作实际,我们将高考作文可供选择的文体分为:记叙文(写人叙事)、抒情文(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哲理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说明文”的命题、写作难度都较大,一般多不选用。
为此,在考场只要熟悉记叙文、抒情文、哲理文、议论文这四种文体就可以,这与《考试说明》不矛盾,足以应对2012年福建卷、湖南卷那样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要求。
3.为学生选定各种文体的样例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种方法,鲁迅先生称之为“实物教授法”。
要让学生的作文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训练中就要提供足为“文体特征鲜明”的样例。我们不主张以考场高分作文作为样例,更不主张采用书市上“马二先生”(《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第,以给书坊选取八股文为职业)“高考满分作文秘诀”中的“范文”,正所谓“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能够作为学生作文样例的,最佳的还是教材内外的名家作品,个中之理无需赘述。在阅读复习、教材重温时,教师做些点拨,引导学生写作中借鉴之。在基础文体训练时,可以印发(并可点评)典型的样例给学生学习、揣摩,如:
记叙文:(1)朱自清《背影》;(2)汪曾祺《金岳霖先生》;(3)斯特林堡《半张纸》。
抒情文:(1)朱自清《荷塘月色》;(2)老舍《想北平》;(3)归有光《项脊轩志》。
哲理文:(1)劳伦斯《鸟啼》;(2)曹文轩《前方》;(3)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议论文:(1)《谈骨气》;(2)鲁迅《拿来主义》;(3)苏洵《六国论》。
如此明白高考可选的文体,通过针对性训练,补好文体这一“短板”。
四.引入评分规则,建立操作流程,强调读者意识
荣维东博士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写作教学的三种范式:(1)基于写作就是“写文章”的“结果—文本”取向写作教学;(2)基于写作就是“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作者”取向写作教学;(3)基于写作就是“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的“交流—读者”取向写作教学。他由此认为,应构建基于整合取向的写作课程。高三作文教学,确乎需要三种范式的介入。
1.关注写作的结果(文本),引入评分规则
这就是依据好作文的标准,评判某次习作的优劣。但是,传统采用教师评改法,在教学任务紧张、班额较大的今天,细批细改实不简单,更何况,学生对细批细改也并不领情。根据《课程标准》“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的要求,我们采用自改、互改和师批结合的方法。
那么如何实现自改、互改和师批在同一套话语体系(标准)下对话呢?我们引入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为四种基本文体制订评分量表,如记叙文可从“故事”(10分)、“叙述”(15分)、“情感”(15分)、“语言”(10分)和“常规”(10分)等五项分等评价,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可参考笔者发表于2012年第4期《基础教育课程》的《评分规则: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全程》。
2.关注写作的过程,建立操作流程
高考时,学生能用于写作的时间一般为60-7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为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可行的操作流程。这流程大致包括六步,即审题、发散、聚敛、谋篇、行文、修改。流程的训练,可以采用集中训练(1-2次)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训练可与基础文体训练结合进行。
3.关注写作的语境,强调读者意识
第三种范式是“交流一读者”范式,即基于与读者交流的写作,它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话题、目的、读者、角色。这四个要素构成的语境决定着文章的中心、内容、选材、详略、文体和语言等。夏丏尊在上世纪曾介绍日本文章学家五十岚力氏的“六W说”。所谓六W者,就是写作当思考六个问题:(1)为什么做这文(why)?(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what)?(3)谁在作这文(who)?(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where)?(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when)?(6)怎样作这文(how)?
高三作文教学,如能摆脱功利,如《课程标准》所说的“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也许可以引入这种范式,至少一点,就是强调作文的读者意识。“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教学法正好弥补了学生的这一思维缺陷。
五.切入写作学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训练支持
现在的学生写作学情如何,这是我们组织高三作文教学必须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收集学情,并依据学情寻找对策呢?以我们的实践,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来自考场作文的阅卷反馈;二是教师日常观察(包括问题征询、月考阅卷等);三是个性化诊断(面批作文、问卷调查)。这里重点说说后两条途径。
1.师生日常训练所遭遇的问题
从对我校重点中学的学生访谈得到的信息看,学生觉得作文之难,难在五个“不知道”:(1)不知道是否离题,总不能深入把握题意,提炼作文的主题;(2)不知道写什么,每看到作文题,大脑空空如也;(3)不知道什么体裁,一写就被指为“四不像”;(4)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5))不知道往哪儿用劲,以提高高三写作的效率。
究其原因,表层是表达能力的欠缺,深层则是思想、情感的贫乏。这与当今浅阅读(即使是教材中理当精读的文章也偏向浅阅读)有关,也与学生缺乏“闲心”观察和思考生活有关,与中学阶段写作训练量不足(《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有关。
对此,高三复习阶段,我们认为:(1)用好教材,会考复习不要放弃教材重温,重温时要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素材、语言等方面的积累;(2)用好阅读训练的材料,现代文(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阅读训练时,不要只是做训练题,要善于点拨可资借鉴的写作内容;(3)组织学生每周写一点随笔,鼓励学生记录高三的生活也为了“拳不离手”;(4)教师要精心策划每一次写作训练,要力求有收获,那种重复、低效的训练要少做。
2.学生个体写作情况的调查
就写作来说,人各有短长。朱自清曾这样分析自己:“我觉得小说非常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大作家如此,高中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高考作文命题提供允许学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原因所在。有选择的自由,相伴的是选择的艰难。高三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并不了解自己的长与短,自然“不知道往哪儿用劲”,对这部分学生做个体诊断就十分必要。在面批等常规方式外,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的作文优势在哪里》,通过一系列问题,调查三个方面:(1)擅写什么(话题与素材);(2)擅怎么写(表达方式与文体);(3)如何写出个性(发展等级的追求)。连用五年,颇受好评,篇幅所限,这里不作赘述。
六.基于原点思考的宏观安排
以上用大量的文字,阐述了课程标准、命题趋势、文体学、写作学、学生等五个方面的思考,并逐一提出了解决之策。现在,需要统整这些对策,为整个高三作文教学作出可行的宏观安排。我们将整个宏观安排切分为6个模块:基础认知模块、写作积累模块、文体训练模块、写作流程模块、个性写作模块、限时训练模块。
1.基础认知模块。做任何事情,大处着眼,都可以从“现在在哪里”、“要去哪里”“怎么去”三个方面发问,高三作文教学,教师、学生都需要明白“现在在哪里”的问题。这个模块,从学生角度来说,需要:(1)了解《课程标准》《高考说明》有关写作的要求,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2)了解写作复习最核心的知识背景(题型、文体、题材);(3)填写《我的作文优势在哪里》的调查问卷;(4)确立自己写作训练的目标和行动措施。
所以如此,一是知彼(高考要求,命题趋势,题型、文体、题材等基础知识),二是知己(素材优势,擅长文体,发展追求)。可以安排1-2课时的时间,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知己知彼”。当然,“知己”三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次作文的诊断和一点点的改进。
2.写作积累模块。写作积累不仅仅是“素材积累”。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远不仅是“素材”问题,诸多复习用书所附的写作材料、作文中堆砌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你就可以知道,貌似“丰富”背后的“苍白”。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积累当包括:
(1)积累内容:立意(思想、情感)的积累;素材的积累;语言的积累。
(2)积累途径:必修和选修课本;阅读训练;你的生活;你的课外阅读。
(3)积累方法:摘录和记录,定期整理,适时重温,写作训练时快速调用。
积累是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没有时间为积累而积累。积累除了记录自己当下的生活(包括社会上发生的事)之外,都可与阅读训练、课外阅读等相伴而行。
3.文体训练模块。前文已述,需要训练的文体类型主要就记叙文、抒情文、哲理文、议论文,而且提供他们经典例文学习揣摩。学生学习揣摩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知道某种文体怎样算好的,自己处在哪个层面。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再引入自评互评机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4.写作流程模块。可分建立审题、发散、聚敛、谋篇、行文、修改六步程序。重点的环节,如审题等,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或分散进行。更多则通过基础文体训练、月考作文、自选题作文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5.个性写作模块。在四种基础文体训练的基础上,从“写什么”“用什么文体写”两方面,培育自己的写作个性,做到既能写四种基本文体,又能在某一种文体上别有擅场。这一步可安排在第二轮复习中,结合流程训练进行。
6.限时训练模块。进入高三后,阶段考、模拟考明显增多,语文试卷一般都有作文,这是我们很好的实践演习,理应借此训练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建议实践考场60分钟安排法:第一步,审题,约5分钟;第二步,立意选材,列出写作提纲,约10分钟;第三步,挥笔成文,40分钟左右(20字/分钟);第四步,检查,约5分钟。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9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是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的人人平等的教育。而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中职学生若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写作基础,即能够写一般的或专门的英文短文或书信等,对今后的就业和实际工作将会大有帮助,所以学习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不佳,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小,给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迅速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大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从中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中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学的现实中“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痛”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学生视英语书面表达为难
事。究其原因,教师和学生均有责任。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下面的几点:1. 受中文影响,生造词语,汉英逐一对照,汉语句式的英语句子充斥整个篇章, 没能掌握英美人士的表达习惯以及学会用英语思维。 2. 所用词汇匮乏,搭配不当, 句型误用,语法错误多; 3. 信息不全,条理紊乱; 4. 言之无物,主题不明; 5. 罗列事实多,分析问题少; 6. 表达欠具体,不确切;句子间逻辑不严密。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中职学生英语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量少。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策略。第一,写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及训练,写作孤立进行,呈分散状态,影响目标的实现。第二,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流于形式。许多中职学校英语师资队伍相对缺编,因此每位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地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的习作批改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教师很难经常地对每位学生作详细批改,而大部分学生也不能从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无法获得有益启迪。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练习的兴趣,如此反复,有些学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较低写作水平上,最终放弃写作练习。第三,由于中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中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探究,现将写作教学策略介绍如下。
1、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 要从词汇、语法抓起, 从句子水平着手,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人称、时态和语态等的一致性和行文的连贯性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使学生明确不同词汇的用法, 通过大量句型操练, 使学生对语法规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从而可以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语言。总之,没有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后盾, 学生的作文是不可能达到表达清楚、意思连贯的要求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2、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用过程法取代传统的结果教学法。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学生单独写作, 教师单独评阅”的一种单项交流的模式, 学生把写作看作一次, 把初稿当作成品, 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评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相比, 过程写作法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 将写作过程视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的各个过程中,最终获得较好的成稿。
3、学生习作的批改和讲评。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和讲评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有效的批改和及时讲评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除指导学生修改初稿的方法外,教师还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批改: 一是采用眉批对文章进行点评;二是对典型的错误可采用面批的方式;三是对于表达不当等较严重的语言问题,可采取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修改;四是重要的写作练习需全改。教师讲评学生习作时,一要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并宣读优秀习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要张贴优秀作品或文中出彩的表达或句子供学生欣赏或模仿;三要总结典型句型及文章的写作框架供学生反复练习和借鉴。四要发动全班学生分析,找出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典型共性错误的根源,及时纠错。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笔者坚信No pains,no gains。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不懈地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还要不断地努力更新所学知识,获取新信息,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实践。这样,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就会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宽平,周业芳,曹小燕.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
[2]徐川亲.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浅析[J].考试周刊,200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英语写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些年来,国内英语教学实效性问题引起各界关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写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国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所面临的最困难的环节,尤其是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造成了各个高校大学英语师资不同程度的短缺,使得非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问题越发严峻。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研究表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带动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2004年1月颁布实施的5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6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应“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
1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写作理论研究一改古典的修辞学传统,出现了过程写作革命以及新近的社会认知写作理论。国内的写作教学也出现了有关成品法、过程法和体裁法等诸多理论的讨论和研究,更有学者大胆地把计算机技术和语料库的研究成果也引进了写作教学领域(如杨永林2004: 4-10)。随着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加深,人们趋向主张在写作教学中,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写作结果的教学转向写作过程的教学,从一稿制转向两稿或多稿制,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同时大力加强教师对学生写作全过程的技巧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和测评;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进行互动学习,并参与教学设计、实施和测评的整个过程,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以学习主体――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参照,以英语写作策略训练为辅助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优势,优化写作教学过程,改进作文评估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
2设计措施
2.1写作策略训练
首先,通过日常写作策略知识讲解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和能力,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写作过程,使其日常写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其次,借鉴过程写作法理论,在写作策略训练中遵循写前启发、写作成文、修改润色三步走和有序交替进行的原则,尤其是加强学生写前阶段的写作策略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策略运用意识。策略训练分为随堂策略训练和课下指导,包括网上指导。主要操作步骤为:首先在课堂上讲解常用的写作手法及运用的合适时间,然后再挂在自设的在线写作教学系统策略指导栏目,供学生随时查看;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之后,在写作的具体时期,通过网上写作论坛给予学生及时的指点帮助,必要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写作活动的关注点。
2.2 建立在线写作教学系统,改进“一稿定终身”的作文教学模式
通过对传统课堂英语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详细分析以及学生英语写作现状与需求的深入调查,建立英语写作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开辟了写作常识、策略指导、作业公告、佳作欣赏、参考资源和写作论坛等栏目,其中,写作常识栏目提供了常见的写作方法(如篇章展开法)、常用的英语句型以及常见写作错误分析等;策略指导栏目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问卷调查,使学生对英语写作策略首先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策略指导;作业公告栏目供教师上传作业,作文以主题或场景形式代替传统的命题作文形式,学生根据主题或场景自行命题,独立完成初稿后以电子邮件形式上传至老师的信箱;参考资源栏目是教师在网上搜集的与写作主题有关的网站和中英文范文,供学生修改文章时参考:学生先分组对初稿进行互改,教师则通过策略指导栏目提示需修改的具体方面以及可用的写作策略,以帮助学生自行完成第二稿;之后,教研室教师分工批改学生提交的二稿,指出各个学生二稿中的优缺点及其具体改进办法,对其中的佳作上传至佳作欣赏栏目,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完成第三稿。
2.3建立小型范文库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发挥教研室全体成员和试验组学生的集体智慧,共同建立一个开放的、可以不断扩充的英语写作教学资料库,以辅助加强现有的写作教学系统。资料来源分网上资源和学生资源,前者为师生共同收集的参考网站及文章和相关“好词、好句”,后者为学生自己第三稿中的佳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教学实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和阅读能力,选择的范文篇幅不宜长,但要经典。设置的内容预期能让学生读完。选择的题材包括短小精悍、幽默生动的科普文章、优秀论文、经典文学作品、时事报道、评论等,以及相同题材的历年来四六级考试中的优秀作文。
3结语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该项研究基于网络技术,设计了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结果证实了网络环境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表明了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逐渐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无论是阅读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透过语言表达等表层的东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60人,其中男生31人人,女生29人。两年来,教师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新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九年级进行弥补,争取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协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灵活安排和选择专题决内容,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体验评价文学作品的情感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5、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阅读至少一部文学名著。
二、学生情况分析
109班学生共63人,是由思想性格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成绩底子较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寄宿班,成绩相对其它三个班较好。比如:上期期末统考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0%左右,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语文足够的重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语文缺少感悟,基础不牢固。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得出自己的见解;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
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附录:《怎样读诗》《谈谈小说》《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四、教学目标
1、加强基本功训练,重视识记和积累,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文知识。
2、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
3、加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训练,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潜能生辅导安排
1、要求学生写好字。
2、重识记,多积累基础知识。
3、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注重个别辅导,重落实,作文注重面批,多搞过关检测。
六、专题讲座及学科竞赛
每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作文专题讲座,为每年一次的作文竞赛作好充分的准备。
七、具体措施
1、按照课本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
2、认真备好课,熟悉教材,认真搞好课堂教学。
3、要做好扎实的过关训练,做好每一次作文,搞好每一次默写,做好每一次批改。
4、抓好课外辅导。
如:早自习的读书、午自习、晚自习、放学和星期六、星期天的辅导。
5、抓好作文教学,改换新的批议方法,多让作文给学生修改。
6、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7、继续加强基本功训练。
8、适当补充辅导资料,使他们有系统的掌握巩固,以迎接毕业会考。
9、抓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准备,组织工作。
10、多搞检查检测以此督促。
八、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
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和多维。
1、通过笔试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如传统的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仍袭用分数(百分制)评分。
2、通过观察法和文献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考察,采用等级制评定成绩。
观察法即是通过设计《学生每月检查表》,将考核指标一一罗列出来,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情况,文献法是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收集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和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如背书记录卡、阅读记录卡等进行考察。
3、设多种奖项奖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表扬和表现的机会。
如既有考试分数前10名的奖励,又有诸如“认真写字类优秀奖”、“大胆发言类优秀奖”、“广泛阅读类优秀奖”等等的单项奖励;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进行奖励,如: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4、为体现多元评价而设计《语文成绩报告单》。
成绩报告单上应设计提醒学生要重视语文学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奋发。
九、探究的教研专题及作法
教研专题:探究生命化育人教育中,如何“夯实基础”的教学。
具体作法:
1、教学中紧扣基础知识的复习。
2、多进行归类总结。
3、找到恰当的复习巩固方法。
4、及时总结经验,引导下一步的进一步完善。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一、班情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九一班,从上学年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两大共性问题:一是审题不细心,二是思维定势不懂变通;这两点也就是以后工作中我需要着重去纠正的学生学习陋习。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答案,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会想到应该这么去做。再有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参差不齐的状况明显,关键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此类学生平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还有个别学生存在偏科现象,不理语文,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因此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对于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的,需要重点教育和督促。
二、教材分析
近两年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还有附加题)。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重难点、关键点
复习重点:
1、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及其运用。
2、文言诗文的默写、理解。
3、现代文阅读的思路及其语言表述。
4、作文中的无话可说。
复习难点:
1、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及其语言表述。
2、作文中的无话可说。
3、复习关键点:
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四、教学内容分析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做此类题,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九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年秋部编人教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养成边读书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九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一、基本情况:
我在本期主要担任2011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从八年级期末检测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也很不理想。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尚未养成,而且只有几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因此,如何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成了转变学风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全期共20教学周,每周5课时。
周次
具体安排(括号内为课时每课课时安排)
1——3
(15课时)
课文:《沁园春·雪》(2课时) 《雨说》(2)
《星星变奏曲》(1) 《外国诗两首》(2)
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2) 写作及讲评:3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及检测:2 名著导读:1
4——5
(10课时)
课文:《敬业与乐业》(2)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2) 《傅雷家书两则》(2) 《致女儿的信》(1)
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1) 写作及讲评:2
6
国庆长假
7——9
(15课时)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2
课文:《故乡》(3)《孤独之旅》(1)《我的叔叔于勒》(3) 《心声》(1)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1
写作及讲评:2 复习:2
10——12
(15课时)
阶段测试:2 试卷讲解:2
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短文两篇》(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1 写作及讲评:2
13——15
(15课时)
课文:《智取生辰纲》(3)《杨修之死》(2)《范进中举》(3)
《香菱学诗》(1)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2
写作及讲评:3 名著阅读初步交流:1
16——18
(15课时)
课文:《陈涉世家》(2)《唐睢不辱使命》(2)《隆中对》(2) 《出师表》(2) 《词五首》(2)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 写作及讲评:2
单元综合复习:2
19——20
(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