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

时间:2022-04-29 22:40: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动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动教学

第1篇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其二,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在出示四幅图后,让学生自主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图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1、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的说,春天花儿开了,是最美的季节。有的说,夏天我们可以到小溪里洗澡,还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鱼,我喜欢夏天。也有的说,秋天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黄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多漂亮。还有的说,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滚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欢冬天。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创设好基本事实情境,并启发学生感悟基本原理,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留出空间。组织必要的讨论,对重点、难点进行适时点拨。进行学法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指向问题求解的过程。设计好练习,指导实践运用,启发创新意识。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发动—萌动);联动阶段(调动—主动);能动阶段(助动—自动)。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行为状态分为七个环节: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引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

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作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再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各自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第2篇

互动式教学是教员与学员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教员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员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认识、识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员与学员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实施互动式教学中,要以研究和讨论为出发点,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精神。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达到提高学员掌握知识,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运用教学互动时,需要注意处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学互动的手段。

所谓教学互动,既教、学双方通过相互交流,最终实现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的过程。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员与学员的互动形式大多数停留在提问和讨论的层次上。一种情况是教员不停地提问,学员不停地回答,而且提高总是围绕知识传授的思路,用的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提问词。实践证明,这样的提问方式对引发学员兴趣,激发学员创造力以及对学员的激励作用不大。另一种情况是教员讲完一个问题,让学员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员推举代表发言。虽然这两种形式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诸多优点,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真正的教学互动,应是反应性的互动,是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应是建立在研究探讨基础上的教学双方观点和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应是开放的,便于启发学员思考的交流,交流中可以有争议和质疑,讨论的结果或答案不一定是确定和单一的。教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答案,尔后教员适时进行评判,从而激发学员主动思考问题的热情。

充分体现教员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员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互动中主要体现为“善教”。教员的“善教”,是实施教学互动的基本前提。善教要求教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必须理清知识点,找准兴趣点。理清知识点,是教学依托的主线,是实惠教学互动的载体。教员理清知识点的过程也是教员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理清知识点要求教员不是简单地向学员灌输知识,而是使教与学在不偏离知识轨道的基础上,引发学员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找准兴趣点,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员主动参与的手段。只有找准举点,才能使学员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此,教员要积极营造民主、开放性的课堂气氛,诱导学员内在学习的需求,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把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活力。

有效发挥学员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作用。

学员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互动中主要体现为“乐学”。学员的“乐学”,是实施教学互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基础之一。“乐学”要求学员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能动性,展现创造力。发挥能动性,是学员主体性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员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学习的过程不应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应是“自我解放”。学员在教学中充分唤醒与挖掘自身的潜能,主动地对教员主导的教学内容予以理解与接纳、予以分析与选择、予以借鉴与超越。注重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使学习的责任从教员身上转移到学员的肩上。学员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学员与教员之间真正实现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展现创造力,是学员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学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在教员的引领与指导下,参与创新,学会创新,在“学”中“创”,在“创”中“学”。学是创的前提与基础,创是学的延伸和升华。把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教学中,学员的一题多解恰恰是创造性的展现。教员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使学员的创造力得到展现。

妥善处理教、学关系,提高教学互动的效果。

教、学双方融洽的关系,是实现教学互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融洽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平等关系。教员不应是俱高临下的说教者,而应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引导者。教学中,教员要以平等的身份,充分挖掘和全面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互动研究的教学实践之中。二是合作关系。教学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如教员可将教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让学员去研究,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教员再适时加以指导,学员便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三是交流关系。教与学本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产生,而不一定是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教员讲,某个时间段学员讨论,也不全是教员问学员答,教员既要关于引导,更要善于倾听。在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关系的过程中,教员要以优良的心理品质影响学员、以良师益友的形象感召学员、以风趣的语言折服学员,在学员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同时,在实施教学互动时,注意运用生动的材料、新颖的方法、形象的手段,以此激发学员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1引言

现代教学论认为,“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表现的基本形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问相互作用、共同掌握知识、寻求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的互动过程。研究表明: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交。因此,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形式,英语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该语言的关键。当今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已意识到在当今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社会参与意识,注重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组织或自己策划的活动中去,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

2互动的概念和特点

互动(interaction)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问思想、感情和观点的相互交流,对交流各方产生影响Brown)。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人们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解释这些信息,对意义相互协商并共同完成任务。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互动、组际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来构筑课堂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潜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小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具有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功能。

3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3.1师生互动的涵义及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简单地说,就是指师生之间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互动有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动态的反映。师生关系是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的交往而产生的关系。通常我们习惯把师生互动当作是动态的关系状态和交往过程,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结果和静态关系的体现,师生互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往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2)师生互动是学生个性化过程。个性即人格,健康的人格意味着人把自己看作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健康的人格也把他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物和工具。开展师生互动,就能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既满足了学生,他人平等交们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

(3)师生互动是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从口语教学目标看,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交流等社会技能,同时还能从教师那儿直接获得思想,观念、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3.2师生互动的类型

由于英语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关系和师生互动行为属性和种类繁多,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为三种类型:

(1)师生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生互动行为常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直接接触等。

(2)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学生此时认为,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

(3)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

3.3师生之间的互动

“团队语言学习”理论将语言习得过程比喻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第一阶段,学生就如同一个婴儿,完全依赖于教师来获取语言知识。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重复教师用目标语所做的表述并“旁听”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换。

第二阶段时“小孩开始独立于父母”。(Laforge)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通过使用他们先前听到过的简单的短语和词组为建立一种自我肯定和独立能力。

第三阶段被称为“分离—存在阶段”(theseparate-existensestage),学生开始直接用目标语理解他人,这时如果父母(教师)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可能会引起孩子(学生)的反感。

第四阶段被比作人的青春期,虽然学生的语言知识尚不完备,但他们开始独立做事,这时学生必须学会探求教师所掌握的深层的语言知识。

第五阶段即所谓的“独立阶段”(theindependentstage)这一阶段中学生提炼自已对语言及语法知识的认知理解,他们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益,但同时也可成为较落后学生的指导者(counselor)。

LaForge认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作用开始时是依赖型的,学生告诉教师自已想用目标语表达什么,而教师告诉学生如何表达,而在后几阶段中,这种互动的特点是自负型(第二阶段),抵触型(第三阶段),容忍型(第四阶段)以及独立型(第五阶段)师生互动关系的这种变化是与上述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平行发展的。

3.4教师角色

要成功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从以前的主讲角色变成以听、示范为主的角色。

(1)课堂设计者。一堂课要有好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组织这堂课,首先。要分析教材,精心备课。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教师多讲,哪些需要学生多练,教师都要一清二楚。

(2)示范者。在口语课上,并不是让学生一直说学生的说要与教师的讲配合。有时需要教师先讲,学生后练,学生如果对于要说的内容小熟悉,或不理解,就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教师示范。

(3)引导者。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堂课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式:以提问引入。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彻底改变了灌输式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的状况,英语课堂效益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程俊.对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2).

[4]LongMH.Nativespeaker/nonnativespeakerconversationinthesecondlanguageclassroom[A].In

第4篇

要使学生通过大学专业课程,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关注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就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法和内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和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电教资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解决方法和技术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新方法、新资源,使得大学专业课程互动教学的实行更具成效,是众多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创设情景”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不论是人文专业,还是理工专业,其专业课程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即学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学,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型、实用型的专业性人才。而作为需要突出实践性的课程,如何在现实的条件下模拟出最近似的专业实践环境,以进行互动式、培训性质的技能教学,是广大专业课程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专业技术教学,多是通过教师在实体模型、图纸资料等教学资源前的耐心讲解而进行的。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实体模型、图纸落后于社会现行标准,直观表现程度不够等问题。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更好地模拟实践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有其天然的、效果明显的“创设情景”功能:它通过大信息量,以及形、光、声、色等表现方法,作用于学生的客观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紧张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化和直观化。同时,多媒体网络资源还可以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除了不限时间空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沟通外,大量的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对其专业观点思想的形成也是颇有帮助。此外,新兴的多媒体电脑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低成本平台作用。例如机械电机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实践创新活动等等。最终,学生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动态,使专业技术与社会实际联系更紧密。

二、创造性地设立项目小组,以团队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

区别于以往老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之处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取知识。学生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其专业素质也能获得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前提。

如何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专业方向呢?以往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鼓励,多是通过发放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等有限手段实行的。姑且不论这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只提倡专业基础知识的鼓励方式是否过于片面化,就这种鼓励方式的后果而言,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实际。

个人建议:创造性地设立团队项目小组,以团队的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组建团队小组进行模式,在竞争中激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构建团队小组。

这种团队小组的建立,可以通过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中长期观察和成绩对比,将性格、能力各异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团队组合模式进行组合,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专业课题的牵引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专业课题论证、分工等实践和操作执行。而互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上,则可以根据各小组的研究结论和成绩做出评比,并附加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以这种团队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式的专业课程教学,既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减轻教学负担,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培育和沟通上。

2.开展年级、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

班级、年级内竞争性的互动教学,可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比较简单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培养。而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则不是简单的对于团队小组竞争模式的放大,这种级别的团队竞争更加宏观和激烈。各校际的不同教师所带领的团队,其专业教学实践水也可以因此得到全面的评估,从整体意义上了解学校对于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的理解和发扬。同时,这对于整个学校的竞争性学习风气也有相当的促进意义。当然作为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学习,获取教学经验和研究题材。

三、专业课程教师的跟进与加强,持续有效地增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操控者,其对于专业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跟进加强:

1.知识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拓宽。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教学知识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在以往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基础上,改变仅在本门学科钻研而形成的固定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考虑竞争性所带来的效果和如何增强这种效果。专业实践能力相关的各种知识类学科,都应该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综合。做到思维模式上的多样化和深层次化,能够为大学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能更好地提升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2.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

组织管理能力是有效落实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竞争性小组活动强化了活动的开展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设置,活动的形式也较于以前单纯教授知识的方式更为激烈和多样性。所以,这对于教师的掌控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合理、激励性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师所必要的团队管理能力及竞赛的评价体系就要及时跟进。因此,培养教师制定适于管理的活动规则、细化的评价表等能力,力求使评价体现活动公平、公正,同时带有竞争性和激励性,是确保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

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等活动更为重要。

第5篇

新课程标准出台的新形势下,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与学生在课上进行互动与交流,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二、浅析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是这样一种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言与交流,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最终达到一个师生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初中英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日后英语能力。好的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多维互动、共享合作、和动态角色几个特点。具体是指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不只是单纯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而应该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等多元多维的互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既得到补充共识,又实现英语上的进步; 合作共享具体是指教师要将自身具备的知识及时输送给学生,学生在接收与处理信息时将自己得到的东西及时反馈给教师; 动态角色是针对学生与教师双重而言的,具体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角色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根据教学需求和课堂内容进行转变的,教师可以是教授者、评价者、欣赏者、总结者等多种角色。

总之,在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互动教学应该是多维互动、共享合作与动态角色并存的,这样才能够在互动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切实有效的科学互动,达到互动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经验谈

前文中笔者已经明确论述了什么是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以及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基于上述论述,本部分笔者将结合实例,系统明确在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

课堂导入在英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在教学中起着营造基调制造氛围的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开始之初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去,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就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在学习与食物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准备好英语单词卡片,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副词、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之间的区别,教师可以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英语单词卡片分别制作几张。然后在课堂一开始之初就用英文问问题: “What food do you like best?”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要挑选自己需要的教学单词写在黑板上。可数名词写在一栏、不可数名词写在一栏,这样的导入既能够活跃气氛,使学生在互动中兴奋起来,又能够为接下来的讲解奠定一个基础。

再例如在学习《Amazing things》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神奇的片段的播放,播放完之后用一句英语进行总结“What amazing things!”,这样在课堂导入中就与学生进行互动是非常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既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渲染有效的教学氛围。

(二)将学生分成互动学习小组

前文中笔者已经强调了,互动教学是多维的,既要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要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因此,为了保证互动的科学与有效,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互动学习小组,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相应的知识学习与进步。

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有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探究、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学习小组之间向教师进行汇报。这一系列的组内学习就是一整个互动与交流的过程,能够推进学生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英语成绩上的提升与进步。在讲学生分成互动学习小组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习小组向教师进行汇报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各个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小组中对于该课内容的知识点把握如何。

例如在学习译林牛津版的教材与时尚相关这一课时,教师要根据小组之间的汇报,明确小组同学到底有没有把握住“can”和“may”这两个单词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表示时间顺序的区分。

(三)与学生有互动上的肢体交流

英语是一门开放性比较强的交流性语言,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一些与学生的互动性动作,以保证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有如下教学口号与肢体交流: ①与学生击掌give me five; ②与学生击拳give me stone; ③与学生碰肩give me shoulders。

第6篇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的建构。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动机理论,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把知识、能力、人格“内化”给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自组织,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互动 和谐

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以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的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教学互动构建的意义

教学互动是课堂上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互动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互动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做学生朋友,与学生合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共同做出创造性的努力;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和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发展学生集体创造性能力。

二、教学互动构建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学生是否自觉参与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互动场构建的核心是主体性,学生是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主体,是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语文研究的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形成指导学习探究的个人观念体系。教师要善于不断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坚持自主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尝试、探究、交往等自主活动中获得信心,个性倾向得以舒展。课堂教学要善于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信息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解,主动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只有学生能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构建,所学知识才不再成为外在与自己的负担,而是可利用的资源。

2、个性化教育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开始,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发展和张扬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和学生在个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视其为一种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习的思维,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特长,发展独特个性,为学生创造一种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自个性独特发展的开放时空。语文教学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把课堂改造成为学生个性表现和发展的舞台。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能动作用,使外在的教学环境与条件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心理优势,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利用每一个人的心理优势,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3、探究性探究的本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主张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和研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问题能力”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课堂充满问题,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多元的见解,让课堂真正变成教育学者们所推崇和急切希望的探究新知的场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投入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所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广平镇中心校)

第7篇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促进活动。互动应包含几层意思:相互主动、相互能动、相互促动。

2.“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2.1教学方式、原则

将能够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尽量进行互动教学,同时强调学生的说、学、思、动能力培养,并使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概念认识,养成一种正确的临床思维。对教学内容的主要采用:以临床疾患为主线,指导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然后进行系列教学,如1)课堂提问;2)课堂辩论;3)病例分析;4)课后设问小组讨论总结;5)设问自学课堂发言、老师点评;6)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医学网络平台讲解该疾患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等方式。

2.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感性认识和应用临床思维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是连接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化。为贯彻临床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采用了“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课前尽可能选好比较典型的病例,简单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后,先让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病病因,病变过程,具有专科体征的检查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信息的反馈,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以此来启发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记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的重要任务。所谓临床思维,即医生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材料(如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各种器械检查结果等),结合理论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出发点及终点都在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样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可以有不同表现这就可以用辩证法的精髓,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把见习前所学的零散的、分散的知识点置于不同的病人身上进行体验。因此,对每个病人疾病的具体诊断和分析,是在学生自己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并得到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后,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为骨肿瘤,还必需由学生通过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来推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做到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为什么要考虑诊断该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证实该诊断,为什么不诊断另一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排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了正确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

2.3利用各种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在骨科实习中,还充分利用教具如骨骼解剖模型,指出肌肉附着和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分析骨折发生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提示根据骨折的位置不同由于肌肉的牵拉从而出现骨折的不同表现分型,根据骨折的位置从而判断有无神经血管的损伤,从而使学生对骨折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具体的认识。在骨科急诊的教学中,体现了“现学现卖”的特点,例如:在处理急诊手腕切割伤的病人时,先教学生如何判断伤情,如何从症状体征推知损伤的部位和结构,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如何在短时间内作出病情简单处理、控制病情恶化等等,同时灌输外科无菌观念和示范清创步骤,从而使实践的传教职能与理论的精髓达到更深层次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临床上有些少见的、疑难病例的诊治,实习时较难遇到或者超出实习范畴的病例,如关节置换的教学中,除了利用X线片的分析外,还应该具体示教如何对假体的选择、假体的安放、假体角度地调节等等,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术中数码图片及各种手术过程的VCD光盘,让学生观看,从而可以深层次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方式、过程,关节周围结构,术中假体与肢体力线的关系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理性认识,使疾病在脑海里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

2.4使学生主动参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从查房、开医嘱到手术中的消毒、铺巾、手术及术后处理等临床的全过程中去,在临床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外科手术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每天的临床早查房后,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下达医嘱,学生下达医嘱后,由带教老师修改及讲评下达医嘱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病历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在手术前的消毒、铺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问该手术需要消毒、铺巾的范围及铺巾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授。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5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互动模式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灌输式、验证式、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探索一套崭新的、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始终将问题式、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与学互动全程,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其次,我们采取小组式、临床示教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多环节多层次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研思维,比如,在一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教学中,在总结归纳临床特点后,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利用医学网络平台去更深层次的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总结其特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该类疾病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第8篇

一、相比于传统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的优势

(一)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化学属于理科,研究的内容多数枯燥、乏味。而传统教学法中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些优点,但是瑜不掩瑕,它对学生积极性的压抑和对课堂气氛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较为严重。互动式教学法,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为主基调的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可以展示自己提出自己问题的机会,这样的改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活泼向上,这样对于所有学生而言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互动式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人前展示自我的能力,本就活泼的学生不提,内向羞涩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这对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

(二)解除学生思维束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过理科的学生们都知道,理科和文科或者其他最大的不同就是灵活多变、抽象。要想学好理科,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思维一定不能被束缚。传统的教学法中,虽然教师在教课的时候会向学生传递多种思维方式,但是这毕竟是教师本身的,学生如果想要掌握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不管怎样,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的思维方式多么的好,对学生来讲,总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都是被束缚在教师的思维之下。这种教育下的学生,虽不能肯定没有挣脱束缚的学生,但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思维被束缚在无形的框架中,不利于思考和学习。互动教学,旨在学生和教师的思维碰撞,鼓励学生自主思维,打破束缚,在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交流之中得到学习感悟和自我发展。

(三)教师任务多样且富有变化,减小了教学压力

互动教学法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传统教学中,从备课、讲课、课后练习等等环节都是教师一人负责,不仅辛苦而且效率不高,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互动教学,教师将课堂中的一些内容交给学生来处理,教师的担子轻了,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放在其他方面。而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充满未知和乐趣,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学习和工作的能动性都会大大提升。

二、如何将互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

(一)教师应对学生的情绪正确引导

互动教学方法中,相比于传统教学的一大进步是赋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对学生的自主思维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这个年纪的学生还很年轻,正处于青春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教师这个时候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比学生更加成熟,他们也更加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有出现偏差,即将偏离既定的课堂轨道时,应该能够及时察觉并及时做出调整。这需要教师对课堂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和观察学生情绪的眼光,教师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经验。

(二)教师应在课前多做准备,应对不同情况

互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不能够通过计划得以预见的,因为学生的想法充满了未知,但是教师在课前还是应该做好准备,这些准备是在课堂中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做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在上课时才有话说。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开始预习,并让学生编一个方便记忆的顺口溜或是打油诗之类的容易记忆的段子,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在课上和教师同学交流的时候学习记忆的效果会好很多。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也不能直接将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在上课之前不止教师需要准备,学生也要做好预习工作。当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时代背景等内容后,教师做的准备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除了准备,教师应该能够预想到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好这些情况的应对方法。

(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它是否适合本班的学生还有待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秉承着对教学和学习严谨态度,教师应该注重学习的效果,而不是关心方法的改变。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学习方法适合学生,就是好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这种教学法的试验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切以学生本身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能力为目的。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互动;活动形式,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68-02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观念的逐步深入,大多数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一言堂、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英语教学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语言接受者,不能获得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语言技能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实际表达能力往往较差。目前,一种基于交际英语理论的、实施师生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被我国许多英语教师所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表现的基本形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问相互作用、共同掌握知识、寻求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形式。英语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该语言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给学习者以充分的自由空间,使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交际与训练角色,通过交际活动发掘学生的语言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的互动,正是这种课堂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

互动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间思想、感情和观点的相互交流,对交流各方产生影响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人们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解释这些信息,对意义相互协商并共同完成任务。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互动、组际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来构筑课堂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潜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合作机会,培养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具有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功能。

一、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教师是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人际关系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也是师生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创造出民主、和谐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认知活跃,充满自信,乐于表达和交流思想。教师的民主作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有效的情感交流,对于创造和维护这种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互动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一堂课是否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要分析教材,精心备课。对师生互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判,以期做好应对。在生生互动环节教师要选好主题,说明互动步骤和提供必要的语言铺垫和背景知识。对于小组活动,教师还要对班级进行分组,指定小组负责人,宣布活动开始,在适当时机结束活动。

(1)互动活动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在生生活动中的过程中,教师绝非是一个旁观者。恰恰相反,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小组活动开始后,教师应该在各组之间巡回,给予必要的指导,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以小组成员身份参加某一小组的活动。

(2)活动的总结评价者。活动结束后,教师的总结和评价会使学生在语言和认识水平上得到提升。没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失误便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如果是小组讨论,教师还应该综合各组的讨论成果,对讨论做出一个评述,对遗漏之处做出补充,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师――学生互动

在教师――学生的活动中,教师一般遵循“教师启动――学生反应――教师评价”的程序。教师主要通过提问来启动互动过程。教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连串的对话和讨论,也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困难。教师可以从演示性问题开始,引发学生回答已知信息,逐步过渡到需要学生对事实做出自我判断的参照性问题。典型的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类型:

1.程序性问题

程序性问题用来组织和管理日常课堂教学。教师使用程序性问题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确定学生身份,明了教师的指示等。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回应,保持师生互动的连续性和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

2.趋同性问题

趋同性问题要求学生就一个中心问题做出回答,而且回答这些问题无需深思熟虑。这些问题通常与教学内容有关,用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经常快速提出一系列趋同性问题让全体学生回答,用以帮助学生回忆并练习所学内容。

3.趋异性问题

趋异性问题与趋同性问题相反,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答案,要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判断和推理。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信息,而不是回忆和寻找已知信息。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趋异性问题。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恰当,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给出评价。对于学生的不正确回答或者回答不清楚时,教师可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澄清学生的回答,从而得到教师认为满意的答案。对于不正确的答案或者不太标准的答案,教师应当采取鼓励、回避、暗示或者提示等方法,而不是直接评价错误,这样会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语言,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学生――学生互动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一般可分为互相帮助和合作解决问题两大类型。每一种类型又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前者可用来进行教师讲授内容的巩固性操练;后者更适合于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活动都是以完成一定任务为目的。在有目的的交际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技能,锻炼了组织语言、逻辑思维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活动形式:

1.同桌活动

同桌活动亦称为结对子活动,是一种机动灵活的教学活动方式,适于课上完成教师设计的小型交际活动,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例如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就某一语言难点或段意理解,让学生与邻桌进行即时讨论。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当简单明了,使双方有机会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而产生信息交流。

2.小组讨论

作为最受欢迎的一种学生――学生的互动活动,小组讨论除了帮助学生练习口语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小组讨论的题目对于讨论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主题。题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又能使他们在语言上明显受益。题目要明确具体,避免抽象空泛。讨论的结果应该由小组代表向班级做口头陈述。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情景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等。它可以让学习者模仿真实社交情景中的角色,以便在真实环境中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自信,增强创造性,使之发挥惟妙惟肖地表演,烘托出热烈生动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带来学习外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马建辉.互动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6,(30).

[2]文秋芳.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互动式教学;观察式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学校采用了贴近生活、趣味性和实用性都相对较强的仁爱版英语教材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发挥仁爱版英语教材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和观察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仁爱版初三英语互动式教学应用

互动式教学是仁爱版英语教学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及贴近生活的优势。下面对仁爱版英语教材互动式教学的内容、特点、组成结构以及注意问题进行探讨:(1)互动式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能力以及学习习惯,更好地发挥出互动式教学的效果。(2)互动式教学特点。在采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到英语知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合理统筹,制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3)互动式教学组成结构。互动式教学主要由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和谐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思考、进行问题答案探索以及成果交流等环节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再将英语重点、难点知识采用简化口诀或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同时,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教师也应当在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点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归纳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组织学生与学生间进行成果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讲解仁爱版初三英语UNIT 3《English Around the World》Topic 2 Section A时,在Review步骤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著名的英语歌曲,并让学生列举一些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Presentation步骤中,为了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展示1b中的四幅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国家所讲英语的差异,并让学生阅读1a对话,从1a对话中找出答案。在Consolidation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1a对话来创造轻松、愉悦课堂环境,并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掌握1a对话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独立完成1c,在学生完成1c后,组织学生讨论1a中的重点句子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互动式教学注意问题。在对仁爱版英语进行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好以上环节,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避免忽视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

二、仁爱版初三英语教材观察式教学应用

仁爱版英语教学过程中,另一种高效并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式教学法。仁爱版英语教学中观察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仔细观察,并总结实验结果。学生能够在观察式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未掌握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仁爱版英语观察式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学录像观察,其特点是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仁爱版初中英语观察式教学中选择教学录像时,应当全面把握,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择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录像。

仁爱版初中英语观察式教学主要由确定观察对象、指导观察过程以及讨论观察结果这几个环节组成。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观察式教学中,确定观察对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观察式教学的后期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计划,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观察对象,并制定相关观察计划。在观察式教学的指导观察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策划者和选择观察者,应当提示和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重点。为了保证观察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在观察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观测结果。在仁爱版初中英语观察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选择观察录像,并组织和安排好学生的观察,注重观察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并提示和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重点,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在仁爱版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及贴近生活性,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和观察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仁爱版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资料:

1.易细莲.论互动式教学与观察式教学――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9:172.

2.王友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与观察式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2013,06:158-159.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互动教学;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提升和观念碰撞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同步“互动”,缺少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活动“事倍功半”教学效能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活动是单向性、单一性的活动方式,教师主导特性或学生主体特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利用。新实施的初中数学学科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重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的有效激发和利用,通过有效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见,凸显学生主体特性和教师主导特性的互动性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人在近年来的教学活动中,围绕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如何运用互动性教学策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和进步进行了探讨研究,现将自己的教研体会进行简要论述。

一、抓住师生互动双边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

学习情感是学生主动探知新知、解答问题的内在情感和思想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活动。而情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特别是激发学生问题解答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师生互动的双边性特点,利用问题情境的情感激励作用,设置富有丰富情感因子的教学氛围,激发和挖掘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和欲望,将学生引导到师生问题解答问题的双边活动中。

问题1:画出函数y=2x+6的图像,利用图像:(1)求方程2x+6=0的解;(2)求不等式2x+6>0的解;(3)若-1≤y≤3,求x的取值范围。

问题2:如图1,学校

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

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上述两个问题案例都是关于“一次函数”方面知识点内容的数学问题,但这两个问题案例在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上有着较大差别。问题1采用直接展示法,未能抓住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生活性特点,缺少生活趣味和生动特点,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潜能。问题2则采用情感激励法,利用数学学科生活性、趣味性等特点,设置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抓住”了学生好奇的特性,使学生的情感发展“最近区”得到激发,从而能主动与教师开展探知问题双边活动。

二、突出问题教学双边性,让学生在探究解题中掌握技能

问题3:如图2,在RtABC中,∠C=90°,AC=5,BC=12,O的半径为3,(1)当圆心O与C重合时,O与AB的位置关系怎样?(2)若点O沿CA移动时,当OC为多少时?C与AB相切?

在上述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学生探究,教师指点”的双边互动形式,先向学生提出“上述问题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数学问题案例?”“试找出上述问题条件的条件关系?”“上述问题解答要运用哪些数学内容?”“解答该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活动,学生通过探知,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方面的数学问题,解答上述问题时,可以抓住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性质内容,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进行解答。此时,教师要求部分学生到讲台前展示其解答过程。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解题过程及思路进行总结。通过采用问答式的方式,得出该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是,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以及图像和性质内容,结合图形找出等量关系,进行解题活动。

上述解题活动中,教师发挥了学生主体探究能动特性,将探究解题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引导作用,使师生在双边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问题条件内涵的深刻了解、解题思路的准确掌握,解题技能的有效高效提升。

三、彰显评价辨析双边性,让学生在评析问题中形成素养

学生由于智力发展、解题能力以及学习素养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养成和树立,容易在问题解答中出现问题或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评价教学的双边活动,实现对初中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全面、深刻和客观的思考辨析。这样,就为学生在问题教学中开展互动性教学活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课教学反馈检查环节,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开展互动评价辨析问题活动,使学生在问题辨析活动中实现了学习习惯和素养的有效建立。

如教师在讲解“如图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M=MB,DN=NC,求证:MN∥BC,MN=(BC+AD)”这一问题时,就采用“评价教学”手段,通过先设置该证明题的求证过程,再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最后师生共同辨析的过程,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从而把问题评析的过程变为双边互动的过程,进而变为解析素养和数学思想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第12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 ; 师生互动

一、 高中英语教学互动教学概念的建构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指的是师生互动,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是能极大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门学科,它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行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完美性的构建。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下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 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师生互动是学生个性化过程。开展师生互动,就能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既满足了学生与他人平等交往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这正是一个成熟和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另外,在师生互动中,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能产生重大影响。

二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1. 课前的准备

教师在课前对互动教学要有详细的了解并做好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这是保证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单元授课计划的内容与学期教学计划大致相同,只是范围更窄,要求更详细具体而已。课时计划即教案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为深入、具体和落实的一环,它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就能有把握地去上课。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消化领会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的过程。写一遍,抵得上想几遍。

2. 学生的提前准备

英语互动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材料,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大多数的高中生对教师仍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不懂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不改变这种学习方式,他们必将在英语学习中陷入被动状态。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引发了学英语的乐趣,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去从事获取知识信息的这些活动。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是英语教学互动模式的基础。

3. 构建互动小组

互动小组是互动式教学的主体,首先是让学生“动”起来。现代教育心理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两位一体的。如果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也必然是肤浅且表面化的。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他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等)预先选定的知识和抽象的概念,学生未必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要实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活动。例如学了课文John的一天。在小组内默读课文互相问答之后,可要求一部分学生看书提问题,另一部分学 生合书准备应答。教师可指出“I hope your question is hard to answer”.

4. 适当的激励方法

真诚鼓励学生,着眼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成长中的学生渴望理解、支持,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林肯曾说过:“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性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Wonderful、Great、Terrific、Yes,you are right、Keep it up、Have a try 等,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学习兴趣也就会有效地激发出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互动教学模式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不是我们采用了新模式就要对旧模式全盘否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模式与互动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的在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把语言知识化作语言学习,达到英语学习听得懂、说得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陈绿阳.《兴趣策略效率》.《中学外语教与学》[J].2006年第1期.

3. 陈伟达.《互动教学的策略》.《教育导刊》.[J].2008年第11期.

4. 高荣.《英语教学激趣谈》.内蒙古教育》.[J]199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