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5 11:2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第1篇

叶圣陶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在课堂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最终让学生拥有自学能力。我们都知道自学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依靠于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结论:自学能力的实质是独立思维,看一个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主要看他能否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教会学生思考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在思考中增长才智。

一、抓住核心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小学课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一些文章中往往有一两句“核心”语句,浓缩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把它当成教学的突破口。学生经过读书、思考,理解了句子内涵,也就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内容。

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我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后,提出问题:“文中哪句话能证明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开始埋头苦找,后来又窃窃私语。一生说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老师反诘:“或许钟子期只听得懂‘志在高山’呢,那么他能算是俞伯牙的知音吗?”一生补充“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老师又反诘:“或许钟子期只听得懂‘志在高山和志在流水’呢,那么他又能算是俞伯牙的知音吗?”这时学生开始新一轮的静思默想。课堂上静静的,但我仍耐心等待,终于有一群学生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这一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先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然后从文本拓展开,设计了两个句子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伯牙鼓琴,志在春风。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春风。”

②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

由于学生理解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这时,他们的答案就精彩纷呈。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还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雨雪。钟子期曰:‘善哉,霏霏兮若杨柳”……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教师就是在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上做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再思考。从而落实了“理解文章内容”的教学重点,又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还为第二课时体会“绝弦”的悲怆奠定了情感基础。整节课中,学生开动脑筋,找内容,表述内容,创造内容,思维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提问,进行深入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只问一些有关生字读音、字词意思之类的肤浅问题,由其他学生匆匆回答后,接下来的整节课充满了虚假的学生主体性。我认为要真正引领学生发问并思考,就应该在学生初读文本提出困惑时,教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评梳理,然后以学定教,把课上成有思考、有深度、有启发的探讨交流课。

以下是我在校内公开课《鸟的天堂》教学的开头片段——师:“谁来说说预习了《鸟的天堂》之后有什么问题?”生1:“老师,第二段的第三个字怎么念?”师:“小懒虫,自己查字典。”(师生笑)生2:“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师:“谁还有类似的问题?”部分生:“我们也是想问这个。”师:“你们读书真仔细,发现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好的,待会儿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师简要板书学生的话)……生6:“老师,您不是叫我们写文章要简练吗?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还要写进去?这不是没话找话吗?”(生笑)师(激动):“你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你不但认真读了课文,还对作者的表达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大家在学文后,都来思考这一点。”(择要板书)……

接下来的课堂,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学生的课前发问相融合,让学生静静地读文、思考,教师在学生答案在心而难以表达的时候给予启发点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教师搭了表达的台,让学生唱表达的戏——生1:“我现在认为巴金爷爷不是没话找话,第一次是总体印象,第二次写局部特点,这样大榕树的形象就更完美了。”生2:“第一次重点写树,第二次重点写鸟。树是静的,鸟是动的。一静一动,就显得生机勃勃。”(掌声)师小结:“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巴金云,树欲静而鸟不止。”(大笑)

……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三种方式的处理:对没有很大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对共性的问题,把它纳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充满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把它作为教学难点之一,在学习文本内容之后突破。

三、培养追问意识,形成思考习惯

语文教学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大部分的语文素养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始终让学生拥有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我在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上,经常让学生来评一评:①读一读各组推荐的美文,评一评哪篇文章最感人;②看一看每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评一评谁的问题最有深度;③听一听学生代表说感受,评一评哪位代表说得最深刻。这样的课堂,学生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苦思索,又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出望外……

第2篇

关键词: 导学案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全面发展,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其中导学案在小学语言教学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导学案指的是教师集体探讨、个人备课、再次集体研究设计而成,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为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应用于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及优化发展中的一种学习方案[1]。因此,针对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探讨,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有助于教学“双主体性”实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有助于实现教学的“双主体性”。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将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后,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2]。导学案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展开针对性备课,是教师为学生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方案,因此需要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导学案指导,对课文进行一定的预习,以此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步骤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后,积极展开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巩固、延伸、反思阶段内,同样也要求学生主动完成,课堂整体处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形式下,转变传统的被动局面。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担任着编写导学案、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答疑解惑等任务,符合教师主导地位的要求。

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时间与空间更多地分配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在应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累知识,并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快乐体验,进而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课程。如在设计《伯牙绝弦》课文导学案的过程中,可针对文章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能够称之为知音”等。通过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热烈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当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愈发得到重视,其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这一目标。在班级中组织学习小组,为课堂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探索过程,共同谈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密切的团队协作下,发挥出集体力量,并学会分工合作,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彼此之间就问题解决方案的确定展开说明,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良性竞争。最终,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逐渐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能够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难点重点、学生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学生自主测评、反思与延伸等多个环节,要求教师精准把握课堂节奏,按照导学案要求完成多个步骤教学内容[3]。教师不仅是主导者,而且是参与者,因此要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查阅更多资料,确保导学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同时导学案要求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的比例加大,教师讲解的语言必须简化、精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进行大量课堂讲解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教师知识积累、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提升,因此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的作用。

综上所述,导学案作为教学载体,具有创新性、高效性特点,将其合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教学“双主体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教师应当在认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后,根据导学案使用原则,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将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桂英.导学互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初探[J].学周刊,2015,11(19):40.

第3篇

活泼热闹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安静的课堂对引发学生思考、深度理解教材也十分有效。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应是有“闹”又有“静”的,两者相互平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动静结合;策略

课堂教学需要“闹”,也需要“静”。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安静”,当“静”之处应“静”,当“闹”之处应“闹”,只有将“闹”与“静”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对语文课堂“静”与“闹”教学实践及体会。

一、课前导入要有“闹”有“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阶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大好时机,但是近来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于兴趣的激发,利用多媒体精彩的声色效果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与课文衔接的时候处理得不是特别好,使得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之前的动画效果之中,学习效率反降不升。笔者以下以音乐导入为例,示范如何让课前导入有“闹”又有“静”。

(一)音乐带动情绪

音乐以其韵律、曲调、节奏等可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而且非常容易带动人的情绪,联想出相应之景,与乐者达成情感相融。因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选择用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伯牙绝弦》这一课就是很好的利用范例,教师为学生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符的律动中仿佛看到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为乐者精湛的琴艺啧啧称奇。同时再配上动画,一名琴师认真抚琴,一名樵夫专注倾听,两个人在琴声悠扬之中灵魂仿佛达到了重合。学生们在欣赏音乐和这一帧帧的画面时,身体虽是静止的,但是思维却是活跃的,由景生情,逐渐进入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境界中,为正式学习课好情感准备。

(二)提问引入文本

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位,但是如果这时候没有来得及抒发教师就直接进入文章学习的话,很多学生的思维都会仍然停留在对乐曲的欣赏之中,继续回味联想到的事物。所以,这时教师不妨空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再顺势提问将学生的感悟力转化为好奇心,引入文本教学。在学生们充分抒发了自己对《高山流水》的听后感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听说作者因为这首曲子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知音。而‘知音’这个词也就出自于这个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知音’是谁吗?”由此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材文本的阅读中去,在阅读中去寻找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将声色激趣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导入的有效性。

二、文本阅读要有“闹”有“静”

(一)朗读感悟,与文章建立联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作用,朗读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结构,还能渐渐培养出语感,在平常的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出来,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多读有助于加深文字在其脑海中的印象,背诵篇章需要读,品析语句也需要读,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为学生们播放课文的朗读示范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尤其是诗歌类的课文,如《清平乐・村居》《我想》等,让学生模仿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行,如《两小儿辩日》《半截蜡烛》等,不仅能增加课堂朗读的趣味性,也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锻炼掌控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默读沉思,与文本深入对话

朗读是动,默读是静,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琅琅书声来品析文本,也需要似金沉默去沉淀智慧,只有两者间达到合理平衡,课堂才会呈现理想的状态。当前许多专家都呼吁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先大声朗读再默读静思,与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交流,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提高其独立思考感悟的能力。默读更多的是指用心看,不仅要看课文内容,还要看写作意图、写作技法、感情抒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品读文章。如在《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中对石猴的行为动作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其中所用的这些动词都是十分考究的,值得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些动词进行细致研究,看是否能够想到更好的词进行替换,并要说出好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词积累下来,在今后的写作或是口语交际之中用上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朗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也同样不可或缺,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所以字字句句都得交由心灵去默默感应。它们就好像是鸟的双翼,少了任何一只羽翼就无法起飞。学生在朗读和默读的交替进行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粗到细,才是阅读的全部过程。

三、小组活动要有“闹”有“静”

(一)表演时要注意观察

表演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检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因而在每单元的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自由选择本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改编再创造,编排出一出出的短剧,作为每单元的汇报演出。剧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还原,如《学弈》《半截蜡烛》等;也可是对文章的故事续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滨逊漂流记》等;也可以是由课文所联想到的故事,自己重新仿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如《詹天佑》《山中访友》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了思考和再造的过程,没有静态下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生成,更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成长。所以在表演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说服和磨合,写出新颖又吸引人的剧本。而在表演时,其他的小组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其打分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同时也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得到启发,达到互取所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讨论中要注意倾听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表现意识比较强,在讨论时常常是各说各的,只表达自己所想到的就算完成了讨论的任务,而根本不去听别的同学都说了什么,没有真正达到我们开展讨论所要达到的“思维碰撞”的目的。要知道,在课堂上暂时“无声”有时反而胜过“有声”,学生的凝神倾听绝不是思维的枯竭与沉寂,恰恰是在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旧文新解的好机会。因而教师要在课堂讨论时做好引导和监控,让每一组的小组长和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和发言内容,避免对同一个问题的重复多次讨论,并能够在有同学抛出新问题、新观点时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和解决,在这样的模式下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只有在热闹与静默中谋求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热闹中爱上学习、在静默中深化学习。基于此,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模式,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