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生学院院长

研究生学院院长

时间:2022-06-29 07:56:07

研究生学院院长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责任感;长效机制

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对职业领域,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高职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长效机制是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长效机制,就是指长期保证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各要素之间有序、高效运行的原则、程序和手段。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断增强,但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意识却无法同步的情况下,构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文化课题。

一、以高职校园人文素质建设为起点,构建学生社会责任感长效机制的基础

1.以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建设为引领,营造校园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的氛围

“职教新干线”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组织建设的网络学习互动平台,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启动以“职教新干线”网站为核心,覆盖全省职业院校的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学习平台是湖南省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公共网站集群,旨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湖南省各中、高职学校与学生开设了机构与个人空间,展开了一场以职教新干线空间推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创新的教育信息化革命。由于空间是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学院、部门在构建机构平台时,除了介绍学院及部门的教学科研情况外,还应该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在构建个人学习空间时,在个人简介一栏中将自己取得的成果和获得的荣誉展示出来,在学生浏览时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校园生活一栏中,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介绍学院的历史、校友、景点等,充分展示学院的人文风貌。

2.以校园网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已经取代电视和杂志成为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最大的媒体之一。随着“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的建成,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个人空间来开展,网络正在不断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是通过学习平台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都会碰到很多的困惑。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由于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非常需要达到老师和朋友的指导。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不愿面对面地对老师、长辈倾吐诉说,博客、QQ及学习空间就给了学生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让他们能与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交流,倾诉自己的情感与迷惑。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这种方式避免了生搬硬套地说教,通过谈心和交流,甚至讨论和争论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利用校园网办好德育教育专栏。校园网不仅是学院对外的宣传窗口,也是高职生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平台,在培育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网中,开辟专门的德育教育专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办好德育教育专栏要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创新。在内容上要注意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集于一体,制作能充分吸引高职生注意力和激发其兴趣的教育主题网页,将社会焦点和高职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移植到专栏内,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争论,达到理清思路、消除影响、提高高职生的辨析能力,培育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形式上,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开辟专门的责任感讨论的场所和空间,利用学生使用率最高的QQ、MSN、EMAIL等渠道,营造一个自由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的虚拟空间。

二、以高职教学活动为依托,构建学生社会责任感长效机制的重要阵地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利用专业课和文化课程的教学来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必修课。但在渗透的过程中要把握两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来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中,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二是要利用教学内容来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触景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教育,提升了素质。任何牵强附会,无的放矢的教育都是没有实际效果的。

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进行,否则专业课和文化课就变成了思想政治课程,这样会大大地消弱课程的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的反感。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搜集资料,在教学环节中慢慢引导,不露痕迹。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关注他们的性格、习性、情趣和爱好等人文内容,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主流意识和思想,使他们把这种情感内化为社会责任意识,外化为社会责任意识行为。

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学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2篇

临床医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然而,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中,仍存在着科学学位占主要地位专业学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局面; 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把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共用一个培养模式,忽略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实践和积累,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在对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然而,由于各地的执行情况、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正落实仍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以美国为例,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专业学位授予数量已达到研究生学位授予总量的85%。而美国医学生的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非常紧密,美国的临床医师培养分为4个阶段,即通识教育、医学院院校培养、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4个培养阶段以确保临床医师的培养质量。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是毕业后独立行医的最基本要求,医学院毕业生在参加13年住院医师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行医执照后方能作为全科医师行医。而要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进一步的培训考核,内科培训时间为35年,外科为58年。

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种主要模式,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异同。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与并轨,建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发展迫切需要探索的创新模式。

2014年11月27日,由教育部、国家卫计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 2015年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学历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进行,学生毕业后通过相关考核,即可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专业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所说的四证合一。

2 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实践

2.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长效机制建立

南华大学作为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具有4所相当规模的附属医院,其中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探索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结合并建立其并轨的长效机制中做出了大量的调研和实践工作。

2. 1. 1 重新制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资

格自2015年起,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严格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以往有本科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 如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考生) 通过跨专业考研攻读临床医学专业,然而由于无法在研究生期间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毕业时面临就业困难及无法正常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局面。通过严格把关对生源资格审查,为顺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2. 1. 2 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管理机构通过制度创新理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培的管理机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培的管理统一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办公室进行协调管理,负责制定轮科计划和定期安排监督考核,避免了以往科教科和医务部分别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培所存在的问题。

2. 1. 3 引导导师和临床科室积极适应新的政策积极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并轨工作的背景,在制定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兼顾每位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型研究生合理配比,让导师成为并轨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同时,在临床轮转过程中,由科室指派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担任住培主管进行督导,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住培秘书负责专职管理,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的培养与指导,同时住培秘书负责考勤并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法律法规的教育。

2. 1. 4 修订并轨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修订并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和调整课程的上课时间,统一临床轮转要求,成立研究生学业和考试委员会,加强考核效果以确保并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严格实行淘汰制。以往在研究生第一学期进行基本医学理论课程教育,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从2015级临床医学研究生开始,将开学时间提前至当年的7月份开始理论课程学习,并精心挑选必修课程以保证临床轮转时间,其中理论课时间为期两月,9月份开始为期3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并在之后的临床规培轮转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安排相关课程,如每周进行一次科室教学查房,每月两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小讲课,结合学术沙龙、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等学分积累。在出科前统一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过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仍未通过者予以综合评定,根据学生意愿可以留在原科室继续轮转2月再考核,否则退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并通过考试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同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轮转满一年后须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否则可通过申请及考试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每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总的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33个月,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能充分调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既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轮转时间,又使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到良好地衔接。

2. 1. 5 调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由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临床思维、临床动手能力,所以在科研上不能对他们做出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同等的要求。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终考核中,降低了对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允许以自己对临床病例的总结、综述等多种形式的论文进行答辩,同时在通过终期临床技能考核后即可申请学位。新的学位申请要求更加符合实际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的要求。

2. 2 实践效果

2015年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共招收139名硕士研究生,根据报考情况和自愿原则,其中有7名学术型研究生,132名专业型研究生,通过调查及数据分析,截至目前: 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所有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新的并轨方案均表示认可,并按照计划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安排,在现阶段的考核中,所有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顺利通过,无一人因考核未通过而转为学术型研究生。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虽然目前的并轨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所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由于并轨机制的正式实施是从2015级开始,所以对于121位2013级和113位2014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面临着毕业后仍需规培2年的境遇,对就业和职称晋升产生了一定影响。学院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地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申请、学校沟通等多种形式,获得了湖南省卫计委的答复,通知中指出,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硕士期间的轮转科室进行统计和考量,若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则可参加2016年6月中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如通过则可予以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第3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研究生院,主要是指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中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

科研机构一般不设研究生院。确有条件和需要的,可与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联合,以高等学校为主申请设置研究生院。

第三条设置研究生院应当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

第四条设置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良好的办学基础,其整体实力和本科教育水平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居于前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较高。在有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检查评评估中评价优良,社会各界对学校及其毕业生反映较好。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较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学校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遴选研究生指导教师严格。

学校主干学科专业水平较高、办学效益较好。在学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中,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覆盖较宽,并有若干学科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校研究生有一定规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博士生与硕士生之比,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学校科研水平较高,科研条件较好。科研任务、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较多,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较高,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较大;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

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完备,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工作水平较高,已有十届以上的博士生教育经验。

第五条研究生院设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规划、审批。

第六条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研究生院设置工作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研究生院设置专家咨询组。专家咨询组根据有关申报材料和评估结果,通过公正民主的评议,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

第七条设置研究生院;需经过试点阶段。

拟设置研究院的高等学校,应由其主管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向国家教育委会提出试办研究生院的申请。

经批准试办研究生院试办期一般为3年。试办期满,应由其主管部门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交试办研究生院工作总结和正式建院申请。

国家教育委员组织对试办研究生院进行考核评估。试办合格的,批准其正式建院。

第八条研究生院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组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

据国家计划、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研究制订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

制订研究生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遴选研究生指导教师,加强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加强学科建设,参与制订学校学科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统一管理有关研究生教育的各种经费、基金,合理使用研究生教学和管理人员编制,参与确定学校涉及研究生教育的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

承担上级部门和学校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研究生院设院长一人,由校长或副校长兼任;副院长一至三人,其中应有一位主持研究生日常全面工作的专职副院长。

研究生院应根据其职责及承担的任务,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职能处、室。研究生院不单设后勤机构。

研究生院在应有必要人员编制和单独的经费预算。

第十条研究生院可召集主管研究生工作系主任(院长、所长)、学校职能部内负责人会议,协调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给予通报批评、或限期整顿、作出取消试办研究生院、停办研究生院等处罚决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未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擅自试办或建立研究生院的;

研究生院办学条件达了不到规定要求的;

在有关研究生院的考核评估中不合格的;

严重违反有关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规章、条例的。

第4篇

5月18日

范迪安/中央美院院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一年一度花盛开,年年岁岁花不同,今天,我们毕业季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正式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而毕业季的展览活动,也将以今年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和论文展出作为开始。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象征。几代艺术名家和名师,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为培养一代新人,付出了心力。他们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时代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优秀人才。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教学,引领了全国美术院校研究生教学的改革发展。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努力发展高端岂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学院决定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为:院长苏新平教授,常务副院长陈琦教授,副院长马路教授,副院长宋协伟教授,副院长尹占男教授,副院长吕品晶教授。

苏新平/中央美院副院长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毕业季的启动,研究生院挂牌成立,研究生毕业展览即将开幕,三件事情,在今天同时发生。无论对于中央美院来讲,还是对于中国艺术教育领域来说,今天无疑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对于同学们来讲,今天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三年辛勤学习之后,大家可以回忆―下曾经的过往,回味―下曾经的所思所想,同时谋划,或者说规划一下未来,为重新启程做好准备。当然,对于导师们来讲,在兴奋或者是欣慰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因为毕业仅仅是意味着学业的结束,其实在我们看来,毕业更意味着重新开始。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未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的发展道路。对于学校来讲,研究生院的成立,无异于将会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三十多年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所需要的优秀艺术人才。其中不乏在国内和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学子和艺术家。如果我们回顾―下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教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任何的时期、任何阶段,我们的目标和定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与时俱进,在调整中维持着自身的地位和高度。其实研究生院成立,正是与时俱进的具体的体现。

今天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在这里祝贺毕业季的成功启动,同时祝贺研究生院的成立,还有研究生毕业展览的即将开幕。

谢谢大家。

第5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发表论文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发表论文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发表论文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较高。

第6篇

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赵宋光教授致开幕词,总结出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面临的“五惑”:疑惑、困惑、诱惑、迷惑、蛊惑。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教授致欢迎词。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王次致贺词。开幕式结束之后,赵宋光、王次、罗艺峰、赵琴、杨燕迪、韩钟恩6位学者作大会发言。赵宋光指出,当前音乐美学研究正陷入三种失语症:面对民间音乐时,审美判断标准的失语;面对当前现代音乐的迅猛发展,音乐美学话语姿态的迷失;面对贫乏的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音乐美学支援力量的孱弱。赵宋光并对症下药,提出了三种可行性对策,提出将民间音乐的活性资源转化为教材,并向史学界发出诉求,分析传统经典作品,联合各界专家,进行高素质、多媒体、民族化的教材编撰。王次对当前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音乐美学学术梯队虽已大力扩充,但是缺乏学科发展的远景规划;缺少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突破性的学术成果;因此应该尽快制定远、近期学术发展纲要;重视学科的前沿研究,包括对西学的引进和翻译、对当代学术思潮的关注以及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等等;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及国际交流;重视学科自身的拓展和应用。罗艺峰针对当前音乐美学研究论域对象日趋泛化和形而上品格缺失的现象,指出应该将分属于音乐美学不同论域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并各自归位;并提出了中国音乐思想中音乐本体论的一个初步架构。杨燕迪提交名为《音乐美学的历史维度:论达尔豪斯的音乐美学观》的主题报告,以此说明只有对每一个观念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语境予以充分考察后,才能对有关的音乐美学问题的实质求得较为透彻和到位的深入认识,即所谓的“音乐美学的史学化”。赵琴女士(台湾)提交了名为《在弊病与观念之争中,现代音乐“美”在哪儿?――从出席UNESCO主办“国际作曲家演坛”说起》的主题报告。韩钟恩以《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设想以及相关问题讨论》为题,从个人研究生教学经验出发,介绍了他对学科布局、课程开设、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学位论文选题指南等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此次大会按提交的论文所属论域,分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研究、区方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三个研讨小组,对所涉及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按照各分组发言顺序及提交论文题目分别介绍如下:

一、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理论研究

冯长春(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述要》;黄汉华(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作品存在方式及意义之符号学思考》;李小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反美学背景下的美学思辨》;林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审美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刘丽(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论音乐审美意识建构中的文化意蕴――从音乐的起源看审美意识的发生》;吕波(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论域取向为实践理论对重建中华乐教的重大意义》;马卫星(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综合本体》;王少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在可说与不可说之间》;孙佳宾(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论音乐话语事实的哲学本性――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引发的音乐美学思考》;唐文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审美形态研究刍议及其相关文献梳理》;田耀农(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音乐的美与美的音乐》;茅原(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由杨易禾代读):《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宋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站在哪里说音乐》;杨易禾(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关于音乐审美的思考》;张卓(星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代文化语境下音乐雅俗观的嬗变――从“超级女生”说起》;郑锦扬(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区域性音乐美学问题》;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解释学在音乐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实践探索》;臧艺兵(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如何表达自由与秩序》;柯扬(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音乐本质的形而上追问》;高拂晓(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杨和平(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近代化历程中的我国音乐美学研究(提纲)》;范跷峰(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学理叙事》。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研究

邓四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运用解释学原理研究中国20世纪音乐思想》;费邓洪(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对古琴艺术振兴前景的创新构想――〈古琴艺术论〉的启悟及其所引发的深层探索》;龚丽妮(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论孔子音乐美育思想》;霍橡楠(星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贾纪文(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孔子学琴〉的当代音乐表演美学意义》;雷美琴(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寻根――论流行歌曲的民族优美感》;李槐子(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论音乐美的超越性本质》;李明(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琴道――古琴音乐审美初议》;李西林(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取域为唐诗与音乐诗研究》;刘承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运用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研究中国音乐美学》;罗小平(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析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特征》;张新林(艺本学院音乐系):《试论器乐演奏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周畅(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就宋代刘籍〈琴艺〉中“遇物发声,想象成曲”一句,提出刘籍乃中国想象美学第一人》;方光耀(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论民族音乐的和谐发展》;李浩(云南大学艺本学院):《讨论中国美学史研究对象以及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叶明春(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和”的音乐审美观及其历史渊源考察》;冯亚(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宋代琴乐美学研究》。

三、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陈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音乐审美经验的概念界定》;胡自强(西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浅议中国音乐审美教育之差异》;蒋存梅(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司扬(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瞬间的永恒――奥古斯汀的时间哲学研究》;陆小玲(汕头大学艺术研究中心):《论音乐表演中的文本解释与创作自由》;石尉(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体验》;李鸣镝(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论歌剧演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卢广瑞(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音乐表演:超意向诠释》;汪森(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现代音乐的暴力美学》;唐艺(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对音乐表演的“意向性”分祈》;王放歌(通化师范学院音乐系):《论心理机制是音乐表演作为音乐而创造的重要因素》;邢维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关注听众――现代释义学与接受美学带给音乐美学的启示》;张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规律与艺术特色》;赵淑华(淄博职业学院):《试论美育的自律性》;李望霞(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学》;刘磊、宋裴裴(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西方音乐美学发展史简述》;白英(西安代表):《论崇高》;周雪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谈音势》;赵海(中央音乐学院):《接受美学研究》。

各小组讨论代表的发言引起了众多学者激烈争论,其分歧聚焦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及学科边界问题、音乐美学学科建设问题上。由于问题之复杂、学者发言之踊跃,故又在大会范围召开了一场讨论会,由赵宋光教授主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秘书长韩钟恩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将此次大会讨论内容概括为10点:1.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划问题;2.音乐美学学科的哲学性质与美学本质;3.音乐批评及其美学、美育策略;4.音乐美学家的身份确定与历史限定;5.音乐美学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意蕴的发掘;6.传统范式和新学解构;7.寻找学科生长点与扩充论域增长点;8.中国传统音乐及其美学思想的诠释;9.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引介与启示;10.音乐体裁与表演形态的美学内涵。最后指出:学术交锋应该要有宽容的姿态,要注意倾听不同的学术见解,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因素;要注意凝视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挖掘深度学术见解;与此同时,面对已经出现的“学术丛结”需要进行意义谱系的考掘;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对体验问题进行认知关切,对感性问题进行理性关切,对美学问题进行哲学关切。

学术研讨会结束后,还举行了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大会。在学会会长赵宋光教授的提议下,全体会员为2004年去世的音乐美学家、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蔡仲德先生默哀。学会秘书长韩钟恩对上届理事会工作进行了汇报和总结。众多会员集思广益,就学会章程与音乐美学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各种建议。

第7篇

建院选址颇费周折

六院成立后,院址选在哪,建在哪?是院领导心里急切解决的头等大事。唐院长为了节省开支和尽快开展工作,将总部从西颐宾馆搬出,陆续迁到天津市市郊东局子198师营房暂住。工作立刻开展起来,军务处开始招收各类服务人员;管理处组成采购生活办公用品的工作组,并参加天津市召开的越冬煤、冬季大白菜的分配、储运与各种专卖商品分配等会议;刚刚参军由各大专院校分配到六院工作的一千零几十名应届毕业生的训练工作也在天津交通饭店紧张进行。但是天津驻地,对于容纳一个兵团级的工作机关显然过于局促,另外对于加强与军委总部和下属研究所的联系也不是十分理想。这年9月,院务部部长余启龙带着工作人员南下成都,拿着聂荣臻副总理给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的亲笔信,与四川省委商谈六院在四川落户的可行性。此行得到的结论是否定的,不久余部长即回京复命。

1962年春节过后,院领导考虑到六院机关工作上的方便,决定将总部机关搬迁到下属第六研究所(即航空材料研究所,简称“六所”)附近的北京西郊冷泉北京市第六工业学校,并由六所腾出就近的第二食堂给六院作机关食堂。而院领导由于办公地点有限,仍处于分散状态。

1962年国庆节前,军委办公会议决定,将沈阳市塔湾炮兵侦察学校和小河沿炮兵政治学校移交六院,作为飞机设计研究所(第一研究所简称一所)和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简称二所)的所址;

将洛阳市西宫炮兵学校移交六院,作为航空附件设计研究所(第三研究所)和航空兵器设计研究所(第五研究所)的所址;将北京市北苑炮兵第二研究所(炮二所)所址划分一半给六院作为院址。六院总部最终在院领导和院务部陈伯先副部长组成的工作组与炮二所的协商和现场勘察下达成协议,完成交接工作,六院选址尘埃落定,把工作地点确立在了北苑。

为了使六院总部机关和航空情报研究所(即第四研究所)尽早搬进北苑,虽已近初冬,院务部迅速制订院址整修改造计划。改造任务比较艰巨,首先把南北两栋办公楼进行装修,将两座大食堂整修开伙,把20多栋教学办公室和平房改造成家属宿舍。施工人手一时紧张,院务部请六所给予帮助支持。他们派出土建、水暖、电气配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来规划设计并组织施工,聘请当地大屯乡和洼里乡农民施工队负责改造工程,炮二所管理处给予了积极配合,1963年新春伊始便大兴土木拉开改造序幕。与此同时,六院组成基建部,在他们的组织下,由北京市一建和华北六建承担了在大院保密圈内盖宿舍楼和服务设施的工程。他们仿照高等军事学院将军楼的模式和面积建起两栋高干楼、两栋军官宿舍楼、一栋单身宿舍楼兼招待所、一栋浴室,并扩建了锅炉房和车库,将西门到原办公楼的道路拓宽加铺成沥青混凝土新路。工程延续到1964年全部竣工,而院办公楼、四所办公区和宿舍区的整修改造,在1963年8月就圆满完成搬迁,使六院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到了1964年,根据国家计委和总参谋部的决定,六院又陆续接收了上海5个小厂、北京教学仪器厂、青岛北海舰队卫校和安徽合肥市董铺宾馆,再加上六院原来组建的11个研究所,至此,六院已经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上万人的大型航空科学研究机构。

能把逆向研发做好也是本事

六院初建阶段的科研工作,是以摸透米格-21飞机为中心,兼顾歼6飞机的优质过关来展开的,以便逐步走出一条从摸透、仿制、改进改型到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但是就在建院的这一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上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防工业提出了要以“调整”为中心做好调整,要缩小规模,放慢步子,“确保尖端、维持常规”的要求。六院临时党委对此进行了研究,压缩和调整了1962年的基建计划,从原申请的4100万压缩到948万,最后国防科委批准的投资只有200万。面对困难,六院采取“边研究,边建设”的方针,把工作重心放在集中全力摸透米格-21上。他们把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翻译、复制、学习、消化图纸资料,参加散装件装配,找出在仿制中可能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摸清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带着前两阶段的成果到工厂参加仿制,协助工厂解决仿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实践对技术融会贯通,为改进改型和自行设计做好准备。

一所根据院里的部署,在飞机方面拿出70%的主要技术力量投入摸透和仿制工作,并于1963年一季度将飞机图纸资料全部移交工厂。五所在仿制K-13空空导弹方面,与五机部844厂密切合作,保证了工作按节点完成。经过两年摸透工作,院里在1963年夏召开了摸透米格-21经验交流会,根据各所提供的飞机、发动机、机载、材料、工艺和空空导弹方面的技术报告,整理出了《摸透米格-21经验汇编》。技术人员对米格-21的性能和使用特点有了全面了解,为进一步进行专题研究和改进改型打下了基础。

在完成第一和第二阶段摸透工作的基础上,六院同意一所二所从1964年开始搞自行设计的方案,并决定先从改进改型开始。一所副所长叶正大做了米格-21飞机7项小改,以提高飞机使用性能的报告;二所经过反复论证,从20多个方案中择优选出单发910涡喷发动机方案。一所总设计师黄志千为了保障飞机方案的成功,还大胆提出了米格-21的双发方案。二所为了提高飞机性能,提出了采用高温涡轮技术提高发动机推力的意见;六所材料专家荣科当即响应,表示在一年内研制出这一代表世界前沿的高温涡轮。这些自行设计刚开始就出现的科研攻关气势,进一步支持了歼8的早日上马。

除了将米格-21摸透,空军在对敌作战中也曾打下过美蒋一些战机,开展敌机残骸分析工作,给设计人员开阔思路、突破苏联框框,带来了有益帮助。在江西打下的P-2V低空电子侦察机和在福建前线打下的RF-101歼击侦察机,以及在天津等地区打下的两架U-2高空侦察机均由六院会同使用和生产部门进行了残骸分析工作。而后还在院里的几个食堂厅办过美机残骸内部展览,米德・艾军系负责人,还曾来北苑作过参观、指导。

建院初期,如何加强科研管理是个薄弱环节,机关很不健全,又缺乏经验。唐院长很重视这一基础性建设。根据几个老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管理经验,他们组织专门班子制订科研管理条例和各项规章。

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六院党委坚决贯彻了党中央下达的《科研十四条》,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由于受批斗被伤害的知识分子进行“摘帽子、解疙瘩”的工作,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政治上予以,都参军、授衔、定级。

在科研保障上,明确规定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5天,政治学习不得超过1天。为了保证这一措施的落实,院里规定,占用科研时间要由所党委把关,研究室上午一律不开会,机关上午不准向研究室打电话、找人,研究室不得接待外来人员。

在与生产的关系上,基于生产部门当时已将科研机构集中于六院,自己只有少部分科技力量保证批生产,工厂出现任务繁重而缺少技术骨干的困难局面。六院除完成科技攻关,还把保证歼6优质过关列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固定一定比例的技术力量协助生产部门解决技术关键,还采取由航空工业局、六院统一下达计划和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解决科研生产结合的问题。

六院领导班子配备得也很好。首届班子中,除院长唐延杰外,政委王振乾是亲自向聂荣臻推荐到六院来的。主管全军干部工作,他对聂荣臻说:“办好航空研究院,需要有知识分子干部做领导,我向你推荐一个人,名曰王振乾,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清华学生。后来到部队,从山东、东北一直打到广东,现任55军政委。”聂荣臻甚喜,将其于1961年调任六院政委,成为唐延杰的黄金搭档。常务副院长曹丹辉是我党我军第一代无线电报务员,新中国电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调任六院前也在高等军事学院就职。他协助唐延杰主持全院的科研试制、物资保障和行政后勤工作,在四年多的工作实践中迅速由外行变成内行,不仅组织领导了米格-21的技术摸透、涡扇5发动机的研制,还主持了歼8飞机的前期试制工作,为航空科研的开创建立了卓越功勋。副院长、少将徐立行原是哈军工教育长,我军少有的科研教育之花。

作为军队建制的六院,到1965年初,根据党中央关于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决定,与三机部合并,实际仅存在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六院的工作迅速走向正轨,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初步打下了科研基础,对飞机的科研已从摸透、仿制开始进入自行设计,对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独立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部院合并后,六院全体人员集体转业到地方,脱下军装。唐延杰院长任了短期三机部副部长,后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政委王振乾调任三机部副部长,曹丹辉协助继任院长刘鼎继续担任六院常务副院长,直至1977年谢世。徐立行继任三机部六院副院长,直至六院解体。

分分合合的“部”与“院”

成立六院的初衷是集中使用航空科研力量,但从航空工业生产部门看,把科研设计工作从航空生产中分离出去,不仅是科研隶属关系的变更,更重要的是使科研与生产本应密切结合的工作相互分离。在实际工作中,生产部门缺乏产品开发能力,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因此要求调整体制,收回研究所的呼声十分强烈。

1962年7月,时任国防工委副主任、三机部部长的孙志远正式向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打报告,提出调整国防工业体制的意见,要求实施部院合并的新体制方案。由于认识一时难以统一,又搁置了两年。1964年9月,总参谋长罗瑞卿再次就科研与生产关系问题召开会议进行讨论。1964年11月9日,国防工办召开会议传达军委办公会议决定:成立七机部和六、七、十院分别与三、六、四机部合并。据此,六院与三机部自1965年1月1日起实行合并。1965年9月部院合并不久,三机部又提出部的直属大厂与院的相关研究所的进一步合并。

部院虽然合并了,但还没有来得及深入解决一系列重要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就迎来了“”的巨大冲击,四年分离时存在的对科研与生产作用的认识差异,两者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的不同,不同上级领导机关对科研与生产政策的差别,以及军队系统与政府系统人员生活待遇的差距等等矛盾,都在“”中激化起来,以致形成科研体制和人心的新的动荡。

主管国防科研工作的聂荣臻一开始就不赞成部院合并的做法。他认为,当时国防工业部门生产的武器装备都比较落后,而且大多是仿制苏联的产品,我们应该适当集中科研力量,在仿制消化技术中自行研制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同时像飞机、导弹、原子弹这样的国防战略武器,每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国防科委统管有利于大协作和早出成果;再者,工业部门生产任务压身,完成生产首当其冲,让生产部门管科研,实践中容易忽视或削弱对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

1967年,聂荣臻根据部院合并的混乱情况向中央报送了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的方案。拟将中央批准接管的国防科研单位调整为十八个研究院,计划把它们正式转为军队系统,由国防科委领导。这个方案得到的批准,但事后得到等的干扰破坏,并未实行。1969年,国防科委把六院23个研究所、六个试制工厂划归空军领导。

“9・13”事件发生后,中央开始关注航空科研问题,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受总理委托,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召开航空汇报会,确立了“部院结合、厂所挂钩”的科研体制整顿原则。为有利于部院结合、厂所挂钩,中央军委批准,将空军领导的六院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改称三机部第六研究院。三机部副部长段子俊被任命为六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这次体制调整,解决了生产部门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发展部门、自己的武器研究能力这个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把产品型号发展任务放到了部的有关生产局,使研究院的精力集中到了预先研究上,加强了对航空预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但在“厂所挂钩”上出现了曲折。为了更好地贯彻生产与科研的结合,1975年按照410厂和606所结合试点的经验,部里开始实行把原属航空工业实体的院属主机所划归工厂建制,工厂党委对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这样做的结果忽视了科研工作独立性的客观规律,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影响。1977年,606所的同志向同志写信,反映厂所结合中“分散科研力量,拖长研制周期,科研物资和资金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建议保存两个实体,充实研究所试制力量,研究合理的科研体制。六院的机构和职权也经过几次改变,先将六院科技部改为飞机部和发动机部,后又改为新机研制部,将其合并到部的飞机局、发动机局、辅机局等各个生产局,将主管新机研制的科研管理人员调往部的有关司局。直到1977年,吕东调任三机部部长、党组书记,出于考虑六院开始解体的情况,对六院任务作出重大调整。决定把原由六院负责的新机型号研制和改进改型工作交由部有关司局管理,六院的任务调整为负责航空科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为发展性能优良、技术先进的飞机提供科学研究成果。吕东还决定,在经费分配上每年科研经费总额的30%必须用于预先研究。这次调整,基本理顺了部、院机关对航空科研发展工作的管理分工关系。

这时的六院院长由三机部副部长徐昌裕兼任,1980年刘鸿志任党委书记。为了搞好预先研究工作,六院精心编制了《1978?1985年航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十年“”动乱,国际上航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由于把精力耗费于政治运动,航空科学技术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技术储备少,型号研制进展缓慢。随着《纲要》安排的8个关键研究项目和10个专业的199个重大研究课题的陆续铺开,以第四代歼击机为奋斗目标的预研工作,为航空科研的未来展现了良好前景。

六院的“背影”带来的思考

1982年初,中央国家机关进行机构改革,部署大力压缩和精简机构。负责国防工业系统机构改革的国防工办副主任邹家华在部署机构改革中对国防研究院的撤留提出了原则意见,认为“总的是不笼统取消研究院机关”,“研究院在部党组领导下工作,部院机构上确有重复的可合并或简化之”,应“充分利用院机关这个组织,使之成为部的职能机构,又是科研的事业单位……”这时候吕东已另有任用上调,主管航空工业的部领导认为,科研和生产要“统一”起来,六院机关和部机关的有关部门合并,各研究所划归部对口局管理,不要设置“重复机构”。在协调科研和生产的管理体制问题上,认为科研和生产要“一条龙”,生产是“龙头”,应该由生产部门牵头。根据三机部的这些意见,国务院作出了“六院是重复机构”的判断,决定予以撤销。1982年6月7日,部党组发出通知:根据国务院领导人的指示,部党组研究决定撤销六院。

从六院成立到“部院合并”到“部院结合”再到“撤销六院”,中国航空科研道路经历了近22年的体制探索历程。回头看,科研体制反反复复变动的症结不在于科研和生产如何结合的问题,如果站在用加快发展科研来带动整个航空工业高速发展这个战略制高点上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答案是明显的。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航空工业水平上的差距,实质上还是航空科研落后造成的。当年三机部要求变动六院体制,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因为三机部一部分技术力量集中到了六院,工厂在生产上缺乏产品开发能力。但是“部院合并”将近17年,航空工业水平发展不快仍旧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只有站在科研先行的高度去研究科研体制,站在怎样才能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上来解决科研与生产的矛盾,才能从纷乱复杂的麻团中理出清晰的思路。

科研和生产内在规律不同,不能搞硬性的、机械的科研生产结合,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国初期我们国家贫穷落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还没提升到兴国、强国的高度去研究探索。前期,我们一切都学苏联老大哥,他们毕竟先走了几十年,有成功经验,对我们有过很多重要的援助。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央意识到独立发展科技力量的重要,决心建立自己的国防科研体系,成立了六院、七院、十院。但在建院不久,工业部门就提出异议,面临体制的第一次变动。主管部门没有从战略高度去深入探讨这个影响深远的问题,把体制变动作为一件具体工作交中央决策。中央依据主管部门的意见,也没有深入考虑体制变动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作出了过急过于轻率的决策。当时担任六机部副部长兼七院院长、后来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他的回忆录中就说,“坦率讲,对当时的‘部院合并’,我认为是一次决策失误”,“用现在的眼光看,如果当时研究院能稳定几年,有些院不实行‘厂所合并’,而发展成科研-生产联合体,会更有后劲,更有竞争力,更有利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给科研更多的独立发展空间,以科研来牵引、带动生产,当科研实力羽翼丰满,再寻求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这不仅是航空科研的经验之谈,更是航空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8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海洋科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航空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矿业工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都可录取研究生。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第9篇

摘 要:美国院校研究的职能经历了建校研究、改进管理质量与效益的自我研究、战略规划与管理咨询研究几个发展阶段,而影响美国院校研究和职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实用主义价值观、现代大学传统精神、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和大学治理结构,其中大学治理结构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对美国院校研究职能与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发现,大学自治权只是美国院校研究产生的前提而不是主要因素,大学校长的权力和地位及市场导向的董事会制治理模式才是院校研究产生的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1-0076-06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meric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ZHANG Xiao-dong1,2

(1.School of Educ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2.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China)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university governance; America; board of regent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has witnessed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for college set-up,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lleges, and for strateg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encompass America pragmatism values, modern university tradition, market-orient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odel,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Among them,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plays the key role in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By trac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Americ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it is the power and posi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ident and the board of regents market-oriented system that help the emergen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ough 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premis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it is not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it.

院校研究为什么能够在美国而不是在现代大学诞生地欧洲最先发展并成熟起来?庞大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治理结构与美国院校研究发展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因为积极的院校研究成就了强大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相对成熟的大学治理结构,还是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大学治理结构成就了美国院校研究的发展和成熟?带着以上疑问,本文着重对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演变与大学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简要描述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演变过程;其次,探讨美国院校研究职能发展成熟的影响因素;再次,探讨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对美国院校研究发展的影响;最后就我国院校研究提出了几点启示与思考。

一、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从院校研究的职能而言,美国院校研究主要经历了建校研究、办学质量和管理效益改进的自我研究、院校战略规划研究几个发展阶段。每一时期的院校研究的主要职能都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很大的关系。院校研究也从单一到多元、从定位模糊到逐渐定位清晰。

1.建校研究

这主要体现在美国宗教改革、殖民地和共和国时代这一段时期。1701年马瑟父子(Mather,Increase & Cotton)创建耶鲁学院的建校研究被看做北美最早的院校研究〔1〕。耶鲁学院诞生于北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它是由从马萨诸塞州清教徒中分离出来的公理会教友建立的,目的在于重现欧洲的文明〔2〕。曾任哈佛学院校长的英克里斯・马瑟(Increase Mather)通过说服东印度公司官员伊利胡・耶鲁(Elihu Yale)捐赠550英镑用于支持新建学院耶鲁学院,其子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任学院院长。马瑟父子还就学院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放弃哈佛学院“两套班子”管理模式,即董事会(governing board)与评议会(corporation),而选择了英国大学“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即校务委员会制(Yale Corporation)〔3〕。这一做法被院校研究者考雷(W.M.Cowley)和泰特罗(W.L.Tetlow)称为北美最早的院校研究类型。此后以促进单个学校的建校为目的,以调查研究的方法决定学校创建发展的定位、办学规章制度和经费来源等问题的院校研究被看成了一种建校研究。

2.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效益为目的的院校研究

这主要包括美国建国后小型学院建立发展时期、工业化大学转型发展时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主要面临着办学经费问题、学校独立法人地位问题,如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案(In 1819,Dartmouth College Case);校园安全与学生骚动问题、办学模式问题、课程改革问题,如1828年《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等。针对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院校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等问题展开了,在方法论上也突出以统计和调查为主要手段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埃利奥特(Charles W.Eliot)运用统计的方法,开辟了重视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研究模式,其在哈佛40年里所做的年度报告被认为是美国院校史上的重要文献〔1〕。如果说这是单个学院通过院校研究以提高本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种被动的院校研究行为,那么,在政府和各类基金会推动下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的学校调查运动是美国院校研究从消极被动走向了积极主动过程。其中有影响的人物和组织有:库克(M.L.Cooke)、普里切特(Henry S.Pricheter)、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和卡耐基基金会(The Andrew Carnegie Foundation)等。1909年,库克受卡耐基基金会委托,对美国八所著名大学进行了管理效率问题调查,使大学效益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同样受委托调查北美155所医学院的弗莱克斯纳的报告《美国加拿大的医学教育》(Canadian medical education American)成为改变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里程碑。而随后的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推行的公立高校自我调查和全国高校普查行动,不仅使高校质量调查制度化和经常化,而且催生了院校研究机构在大学组织中的诞生,如伊利诺伊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专门研究机构来研究自身问题〔1〕。自此,关注研究高校自身管理和经营效益问题成为美国院校研究的一个长期课题。这一时期院校研究还带有一种教育质量评估的作用,如弗莱克斯纳的调查导致70所质量不合格的医学院关闭。

3.院校战略研究及院校研究职能的专业化、多元化

这主要集中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的历史时期。二战后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也是美国高校管理模式转型的时期。院校研究在这一时期正式走上了以专门研究机构为依托的发展阶段,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逐渐在规模较大的学院得以建立。时至今日,美国每所研究型高校都有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虽然“哈佛大学在2007年才设置了独立的院校研究机构,但是此前,院校研究的职责主要由哈佛大学预算办公室的专门人员负责”〔4〕。美国院校研究的普及化、专业化,以及研究机构关注内容和职责的多元化成为这一时期发展趋势,各研究型高校在继续关注学校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开始关注院校研究工作本身的规范性建设和院校研究者的培养以及院校研究自身的发展问题,并于1966年成立了院校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创立了院校研究会刊等。在高校资源竞争和国家安全考虑的助推下,高校管理者开始重视学校发展中的战略管理与规划,寻求学校发展的国际国内竞争优势。这也使得美国院校研究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院校战略规划研究,即战略规划、预测、管理设计等方面的研究〔1〕。

如今,美国院校研究无论从规模、职能,还是从研究的范式和规范性等方面都成为了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使得美国院校研究和美国高等教育一起走向了成功。那么,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是什么因素促使美国能够最先开展院校研究呢?

二、美国院校研究形成的逻辑及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简要梳理,我们发现,在董事会制治理模式下,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转换是与美国高校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宗教改革、殖民地时代和共和国时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建立大学以恢复欧洲文明,如何确定大学的目标、规模、管理制度、财政支持等问题。因此,怎样成功建立像欧洲那样的大学是这一时期建校者面临的主要困惑。随着这些问题的明确和大学的成功创立,以建校为目的的院校研究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其他发展时期的院校研究也基本都是围绕学校当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研究,不再赘述。由此可见,美国院校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问题解决为指向的,起于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止于问题的妥善解决。主观上,院校研究者没有将形成理论作为研究的目标,但是客观上,院校研究却助推了美国院校研究理论的产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和高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创建等,如弗莱克斯纳调查北美医学院之后撰写的《美国加拿大的医学教育》、1828年的《耶鲁报告》等。虽然美国院校研究职能一直在变,但以问题解决为指向的院校研究价值观却基本没有变。因此可以说,美国院校研究发展的逻辑实际上是在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特有环境下,在实践中探索完善研究规范、形成研究范式、确定研究范围、成立研究机构、明确研究者素质要求等内容的实践发展过程。而这一发展逻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用主义哲学观

罗杰・盖格认为,“三百年来的美国高等教育,从哈佛大学立校迄今,可以用以下字眼描述:教什么科目,学生经验是什么,学府结构又是什么。现有知识经过学府及教授过滤,以作为课程的教材内容,所学应有所用”〔5〕。尽管美国早期高等教育是在教会的影响下诞生的,但是作为登上新美洲大陆的早期美国移民,他们需要创新求生,需要拓展边疆和冒险开辟。这促使他们在理念上最终抛弃了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价值观,欣然接受了达尔文(Charles R.Darwin)的“适者生存”的进化主义价值观,并在美国产业革命的过程中转换成了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哲学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就是他们始终把质量和效益放在办学的第一位,注重将其他领域里成熟的经验、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领域中来,如泰勒的科学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使得实用主义哲学成为美国院校研究的价值观和哲学基础。

2.现代大学传统

现代大学往往以中世纪欧洲大学为鼻祖。大学的兴起与很多因素有关,而城市的兴起和各类自治联盟的形成,以及城市行会制度等都对大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6〕。大学在与世俗王权和教会权力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自治的权力。大学特许状既是大学营业许可证,也是约束大学内外各种权力不正当干涉大学治理的法律依据〔2〕。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可以说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美国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大学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精神。在学院中,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学院董事会掌管校务,校长是学院的改革家,教授为实现他们的学术理想孜孜以求〔2〕。而大学的自治权和独立法人地位保证了大学可以根据自身面临的环境变化作出决策,进而保证了院校研究存在的可能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和大学管理模式

在整个美国历史上不存在一个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既不是依赖于国家,也不是依赖于教会,而是依赖于强大的市场。市场在给美国大学发展自主性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对抗政治权力不利干涉的有效力量。它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不会像欧洲大学那样只能按照教育部指定的方向发展,因为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使得政府对大学的干涉范围十分有限。当然,依赖市场获取资源,也意味着美国大学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它必须是思维敏捷的行动者,必须努力争取生源,必须知晓自己竞争对手的动向。只要外部环境一发生变化,决策者就必须迅速做出调整,以保证赢得投资、捐赠及其他资源收入〔7〕。这意味着美国大学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企业家精神,以保证大学决策者更加注重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有效性。因此,从市场的风险和校长的责任而言,院校研究者是校长和董事会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智囊团。

4.大学的治理结构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实行的是一种独立法人实体下的董事会制大学治理模式。与欧洲大学主要受教育部或教师行会控制不同,美国大学主要受外部董事会(boards of trustees)、理事会(regents)或者类似的实体机构监督。董事会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公司董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相似,其主要职责是选拔、监督、评估校长,支持校长完成学校规划目标、监督学科点、发展和关心院校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等〔8〕。同时董事会还有筹款和保护大学政治独立等职责,在这一点上,公立、私立学校董事会的职责略有不同。公立大学的董事会除前几项外,主要负责保护大学的政治独立性,其成员也主要由州长任命。而私立大学董事会的职责除前几项职责外主要是筹款,其成员由董事会本身任命产生〔8〕。大学是大学的内部法律规则,具有对所有成员普遍的约束力。校长在向董事会负责的同时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负责学校各项事务。校长不是一味地遵循或者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而是能够获得董事会的理解和尊重,并在董事会的支持下实现自己的大学愿景。董事会制大学治理结构和校长的自治权充分保证了院校研究能够有所作为。

当然,对美国院校研究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远不止以上几点,还包括社会政治环境、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等因素。但是,作为与高校管理和运行密切相关的诸多因素,大学治理结构显然是影响美国院校研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治理结构决定着大学决策权力的分配和实施方式,市场导向的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正是促使美国院校研究产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那么,市场导向的大学治理结构又是怎样影响院校研究发展的呢?院校研究的发展对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又有什么影响?下面将从对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的梳理中分析二者的逻辑关系。

三、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与院校研究之间的关系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往往追溯到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时期的九所学院(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学院、费城学院、新泽西学院、国王学院、罗德岛学院、皇后学院、达特茅斯学院)既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的开始,也是美国当代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的奠基时期。最早的三所大学: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耶鲁学院都由教会机构演变而来,且都与教会有关,但却都不受教会或者其他单一政治力量的控制,而是借鉴了英国和苏格兰大学的董事会制管理模式〔2〕。殖民地时期的董事会由牧师和地方法官、州长等人员组成,校长是董事会中唯一的教师代表,由董事会任命并只对董事会负责。相比欧洲大学,美国大学的校长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就享有很大的自主管理权限,负责学校的各项事务。董事会服从于州议会,州议会通过制订学院章程影响殖民地学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如哈佛大学1650年由州议会颁布了学院章程,规定学院院务委员会的法人团体资格、管理权限、行权程序等〔2〕。董事会职责当时主要定位在负责财务和校长任命与监督,虽然其职责范围从一开始就是有争议的,但是大学的自治权是授予董事会的,政府并不直接干涉大学的内部治理。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案是州政府对州高等学校财政资助和治理的一个转折点。在达特茅斯学院案之前,州政府曾给予达特茅斯学院以经费资助,并想借财政资助和董事任命权达到对其控制的目的。但是,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州高级法院对达特茅斯学院属于公立学院的裁决结果,并最终支持了达特茅斯学院,制止了州政府的这一尝试。自此以后,州议会仅保留了对公立大学的治理权。在工业化大学转型发展时期,州政府通过在全州范围内建立治理型董事会,通过制订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甚至还通过免除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定自治权,以谋求对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更多控制权。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事实上,二战以后通过院校认证、法律法规、绩效资金和绩效预算计划等方式,政府和社会中介力量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干涉越来越多。目前,州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治理形式主要有:统一的全州高等教育机构治理系统和与单个高等教育机构相对应的独立的治理型董事会两种类型〔8〕。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董事会制度始终都是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特征。通过对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简要梳理,并且结合院校研究职能的发展历史,笔者有以下两点认识:

1.大学自治权只是院校研究产生的前提

早期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大学拥有很大的内部自治权力,当时没有统一的办学规则,任何群体都可以筹集资金,提交办学章程后,申请自行办学,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学者的说服力和创造力〔2〕。这可能正是美国院校研究早期以建校研究为主要职能的根本原因。工业化时期大学治理结构开始向官僚化和科层化管理体制转变,一些认证机构和专业协会机构在大学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半官方的角色〔2〕。这种从学院制的自由管理到科层化的发展变化,使美国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从课程、教师资格与专业化、学生管理到服务社区等方面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大学管理模式的变化,也影响了院校研究职能的变化。二战以后,美国高校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和行政干涉,学院自治权远不及殖民地时期。随着院校研究机构大量成立,战略规划和管理咨询就成为了院校研究的主要职责。

2.校长治校权力的大小影响院校研究的产生及其职能的发挥

美国大学校长从殖民地学院时期就享有欧洲大学校长所不具有的治校特权,再加上灵活的任期规定,这使得想有所作为的校长必须有一个能够帮助其有效处理信息,并作出科学决策的专门机构支持他,而这个机构正是像院校研究机构这样的以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为行政管理者提供管理咨询为主要职责的职能部门。显然,美国大学校长的自治权力无疑有助于院校研究的产生和职能发挥。这也正是为什么欧洲大学没有最先产生院校研究的原因之一。

因此,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催生了美国的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的专业化也促使了美国大学治理结构更加趋于科学化。

四、思考与启示

推崇平等的民主政治与容忍不平等的自由市场之间的永恒张力既是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基础,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治理结构形成的社会基础。与美国的政治体制相类似,美国高等教育在平衡这二者张力过程中最终没有形成一个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尽管美国高校管理日趋科层化、集权化,但是董事会制始终是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一大特色。院校研究之所以能在美国而不是欧洲大学首先产生并发展成熟,与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外部重大事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实用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民主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是促使院校研究产生的一些因素,但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影响美国院校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

院校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我国著名管理学者、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刘献君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院校研究在我国经历了起步、对院校研究的研究、专题研究三个发展阶段〔9〕。时至今日,院校研究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重视。但是,在高等教育实际发展中,院校研究的推进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结合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发展形成过程及其与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关系,推进我国院校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1)以国家教学质量评估等形式为手段,加强对我国高校运行的外部干涉和冲击,增加高校的危机感,并借此机会构建我国高校运行的信息数据库;(2)推进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依法治教,赋予校长治校的决策权力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快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3)提高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构建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大学治理过程中的舆论监督作用;(4)从院校研究本身看,当前应侧重于我国高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的研究,以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为主要手段,推进我国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激发学校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意识。

致谢: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刘献君教授的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

刘献君.院校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28,30-34,46.

〔2〕亚瑟・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76-77,80,16-19,36-37,55,137.

〔3〕蔡国春.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美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与借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8.

〔4〕陈廷柱,姜 川.哈佛大学院校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

〔5〕罗杰・盖格.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年(十代)〔C〕∥林玉体,译.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

〔6〕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2-43.

〔7〕戴维・拉伯雷.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周 勇,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3):24-38.

第10篇

我个人对段先生的了解并不全面,但对段先生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和敦煌研究院院长期间的政绩从各种途径听说很多,一直十分景仰。对段先生的学术研究,由于教学的关系,在学校讲授敦煌石窟艺术时经常参考段先生的论著,感觉是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有比较宏观、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认识。但对段先生在临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知道得不多。这次在来兰州之前,读了刚出版的《敦煌研究》第3期上纪念段先生的文章,对段先生作为学术领导人、临摹家和研究者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读了孙儒僴、李其琼和关友惠等先生的回忆文章,使我对段先生充满了景仰之情。段先生作为学术领导人、临摹家和研究者三位一体,样样都做得很出色,我今天主要就作为学术领导人的段先生谈几点感受。

一、长期扎根敦煌,为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献出了毕生精力

段先生自1946年从内地来到的敦煌莫高窟,以后长期扎根于此。与内地相比,敦煌莫高窟的条件当然是艰苦的。记得我第一次到莫高窟是1984年,那时候研究人员的生活条件应该比1946年有了很大改善,我看了以后仍然是很受震撼。难能可贵的是,段先生在当了所长、院长以后,仍然是以敦煌莫高窟为家。应该说,在敦煌研究院中,献身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的有一大批人,段先生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段先生作为所长、院长以敦煌为家的意义。第一,应该承认,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是吃不了这个苦的。像我们这些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人,应该对长期工作在敦煌工作的同行充满敬意。这是发自内心的敬意。第二,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长期扎根敦煌,还具有象征意义和以身垂范的意义。这种身教是胜过任何豪言壮语的。

二、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全国的龙头,段先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我国,保存至今的石窟寺群很多,但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始终是全国的龙头。由于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意义早已超出了敦煌的范围。而段先生在其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点似乎人们提到的不多。我到新疆克孜尔石窟和四川大足石窟参观,那里的研究人员都曾谈到他们对洞窟的研究受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影响,有的是段先生的直接指导,有的是敦煌文物研究所或敦煌研究院其他研究人员的指导。由于石窟寺的保护和研究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敦煌石窟在保护和研究方面又往往是先走一步,自然对其他地方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这当然也不是段先生一个人的功劳,但段先生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实际主持人、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多年,他在其中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在推动敦煌研究院对外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段先生就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之前,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对外交流很少。段先生就任以后,大力推动对外学术交流。根据樊院长的文章,在段先生任期内,先后有近60人赴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深造。就一个学术单位来说,出去这么多人,领导人没有一定的魄力是肯定不行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连我们这些在北京工作的人对敦煌研究院人员的出国机会都是很羡慕的。以上说的近60人是指时间比较长的深造。此外,段先生任内还创造了还有很多短期出外访问的机会,很多年纪大一些的研究院人员可以利用短期访问的机会参观国外的美术展览、查阅敦煌遗书。段先生推动对外学术交流的第三个举措是请外国友人和研究者到敦煌来参观或从事考察、研究。在这方面,影响最大、交往最多的是日本友人和专家。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在段先生任内,敦煌研究院的对外交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段先生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创建者之一。他不仅参与了学会的创建,还长期担任学会的副会长,为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比如由学会策划、组织的《敦煌学大辞典》,就得到了段先生大力支持,并担任该辞典的副主编。

总之,段先生是一位洞悉大局、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学术领导人,他在任期间的许多举措奠定了敦煌研究院的基础和格局,如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学术研究、大力推动对外学术交流、创办《敦煌研究》和石窟保护基金会等,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力挖掘和弘扬,并将对以后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第11篇

常青藤盟校(lvy League)是由美国的8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大学联合会。它们是: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康涅狄克州的耶鲁大学,纽约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罗德岛的布朗大学,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界要人、商贾巨子都毕业于此。在美国,常青藤学院被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

常青藤盟校的说法来源于上世纪的50年代。上述学校早在19世纪末期就有社会及运动方面的竞赛,盟校的构想酝酿于1956年,各校订立运动竞赛规则时进而订立了常青藤盟校的规章,选出盟校校长、体育主任和一些行政主管,定期聚会讨论各校间共同的有关入学、财务、援助及行政方面的问题。早期的常青藤学院只有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4所大学。4的罗马数字为“IV”,加上一个词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青藤,所以又称为常青藤盟校,后来这4所大学的联合会又扩展到8所,成为现在享有盛誉的常青藤盟校。

这些名校都有严格的入学标准,能够入校就读的学生,自然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很早就去各个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许多得到全国优秀学生奖并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是他们网罗的对象。不过学习成绩并不是学校录取的惟一因素,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并且能否快速适应紧张而有压力的大一新生生活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关,高中老师的推荐信和评语对于学生的入学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财力雄厚,招生办公室可以完全根据考生本人的情况录取,而不必顾虑这个学生家庭支付学费的能力,许多家境贫困的优秀子弟因而受益。有钱人家的子女,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能因此被录取。这也许就是常青藤学院历经数百年而保持“常青”的原因。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

1754年由浸信会教友所创,现在是私立非教会大学,是全美第七个最古老大学。现有学生7000多人,其中研究生近1500人。

该校治学严谨、学风纯正,各科系的教学和科研素质都极好。学校有很多科研单位,如生物医学中心,计算机中心、地理科学中心、化学研究中心、材料研究实验室、 Woods Hole海洋地理研究所海洋生物实验室、 Rhode 1s1and反应堆中心等等。设立研究生课程较多的系有应用数学系、生物和医学系、工程系等,其中数学系海外研究生占研究生名额一半以上。

布朗大学的古书及1800年之前的美国文物收藏十分有名。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私立综合性大学,位于纽约市。该校前身是创于1754年的King’s College,独立战争期间一度关闭,1784年改名力哥伦比亚学院,1912年改用现名。

哥大知名的研究生院包括商学院、新闻界名人约瑟夫・普利策1912年创办的新闻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等。

哥伦比亚大学商科研究生院1977年全美排名第七,其MBA课程的最大特色就是灵活有弹性(flexibility),学生可以在1月、5月或9月开课的任一学期就读。该院比较欢迎海外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它也锐意进取,特别是设立了国际化(Globalization)、全品质(Total quality)、道德(Ethics)和人力资源管理4大主题,所以有“21世纪课程”的美誉。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研究生院,1997年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第一。它拥有众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国上述学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

该校本科学制4年,每年2个学期。学生入学条件较高,除要求学生在中学学习一定门类的学科外,还要求参加学术能力倾向考试。该校注重教学质量,聘用优秀教师,实行小班授课。并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设71种外语课,是美国教授外语语种最多的一所大学。学校培养了不少知名人士。在教师和毕业生中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有物理学家米利肯(1923),化学家兰米尔(1932),生物学家摩尔根(1933)等9人。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公私双方资助的综合性大学。1865年获准办校,1868年开学,为该校订立办学体制的外交家、学者安德鲁・德・怀特出任第一任校长。校址在纽约州的伊萨卡。1997年美国私立大学排行榜上,它排名第六,仅次于哈佛、普林斯顿、耶鲁、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其农学院、人类生态、生命科学、兽医、劳工关系学院等隶属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其他学院包括旅游业管理学院等则属私校系统。

该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在内共1.9万人。研究生院有教职员1600人,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奖得主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研究生院有学生4500人,其中68%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大约40%的学生是女生。

研究生院共设有91个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独立于传统的大学或系科,是从大学抽调出教授进行教学的。每个学生可选定二三名导师组成特别委员会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指导。博士学位通常要读6个学期,研究生学位要读2个学期。

在康奈尔大学,几乎所有的博士生都有奖学金,大约76%的研究生享受各类奖(助)学金。研究生院每年提供的奖学金每份约为1.1万美元。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1ege)

达特茅斯学院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镇,由英王乔冶三世创立于1769年。

达特茅斯学院规模较小,但历史悠久,是美国常青藤盟校成员之一,1997年私立大学排名居前10名之列。本科生约有4000人,研究生近1300人,其中1/3是文理学院的研究生。学院以学生素质好、教学严谨著称。

文理学院的Hopkin艺术表演中心是达特茅斯学院的文化中心。除此之外,理科类也十分出色,享有较好的声誉。

学院的硕士、博士课程以小班教学、课程选择性强闻名,从而与传统的PhD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聘用的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每门课程都以科研为目的,因此博士项目中,科研成果累累亦是必然结果。

该校的大部分博士研究生都能获得奖(助)学金,学校提倡研究生要参加教学工作,加强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建于1636年,是全美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全球知名的多种领域的研究及教学中心。

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1638年在马萨诸塞的剑桥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4名。 1639年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学校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大学。1780年扩建成哈佛大学。

1966年以来,哈佛大学共设10个研究生院,即文理、商业管理、设计、牙科医学、神学、教育、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和肯尼迪政治学院;2个招收大学本科生的学院,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并设继续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暑期学校、附设课程和终身学习中心。牙科医学、医学、公共卫生等3个研究生院设立在波士顿,其余各学院均集中于剑桥。各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自美国各地以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毕业的校友中有6人先后当选为美国总统,还有很多人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和科学家。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740年由法兰克・富兰克林创立,是美国第一所指定为大学的学府。其沃顿商科研究生院(Wharton Schoo1)的MBA1994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美第一名,多年来与西北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齐名,是商科研究生申请者首推的申请入学学校。

沃顿商科研究生院提供的全日制课程,除了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美首屈一指的两年制MBA之外,还有工商管理与工程、法律、医科科学、牙医学、兽医学、护理学或社会工作的合并双学位硕士课程等。另外,还有十分出色的三年制全日制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1ations)MBA/MA课程以及PhD课程。

全校还有12所研究生院,除沃顿外,还有教育研究生院、艺术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生院、文理研究生院、口腔研究生院、工程和应用科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生院等,其中工科类最为出色。

该校学术气氛浓厚,推崇百花齐放的自由方式,只要有5个学生签名上书校方,要求开个新课程,大学当局一定会满足学生的要求。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著名私立大学,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中排名第四。其前身是英王乔治二世1746年特许创立的新泽西学院,1896年改名普林斯顿,其学术声誉处于美国顶尖大学的前茅。

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和哲学闻名遐尔,其余著名学科包括英语、政治、物理、天体物理、历史、古典文学、经济、美术、音乐、德语和法语等;工程类的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航天工程最佳。物理系教授中有3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W・威尔逊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学院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培养政府官员的传统。近年来该校电脑学科也茁壮成长,被选为美国“超级电脑大学”之一。导修是普林斯顿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多数普林斯顿的学生也都特别喜欢课堂以外的导修课,这些由助教或教授带领的讨论,给他们一个更大的空间去理解课堂内所学的理论。

在普林斯顿读书不算轻松。本科主除了要修读30科以上才能毕业外,还要过第三年的写作和第四年的论文关。普林斯顿的考试实行“诚信”制度,即考试是没有老师监考的。

研究生院包括建筑研究生院、工程和应用科学研究生院、 W・威尔逊(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名字)公共国际事务研究生院等。近年来,除通常的学术科目外,学校越来越重视环境研究、城市事务、创造性艺术和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研讨会。

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中,有J・麦迪逊总统和W・威尔逊总统以及大约80位美国参议员。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著名私立大学,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中排行第三。1701年创立,于1861年授予全美第一个博士学位。学校初期的课程设置注重古典学科,坚持正统的宗教观点。1828年,美国举国上下提出大学课程设置应着重实用学科,而不是古典学科,耶鲁大学校长J.戴就此发表《耶鲁报告》,为传统课程进行辩护,这个报告直到南北战争后仍有影响,减缓了美国各大学引进实用文理课程的进程。1908年,耶鲁大学开始不再要求学生必修古希腊语。在当时校长A・哈德利的影响下,开始注重专业训练。1969年以前,耶鲁只招收男生,此后才男女同校。耶鲁大学招生严格,其学术水准和社会声望在全国高等学府中名列前茅。

被评出的“新常青藤联盟”

不久前,道琼新闻社聘请了一些入学咨询顾问组成评判小组,以SAT(中学生申请大学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学生申请通过率等因素,制定了“道琼大学申请安全指数”,作为学生申请大学的指导。其中,有一类学校被称为“新常青藤联盟”。它们常常是优秀学生申请“常青藤联盟”学校时的候补之选。也就是说,在美国学生的心目中,如果上不了著名的“常青藤联盟”大学,这些学校就成为首选。这些学校申请的通过率是22%―34%。

第12篇

[关键词]超声医学学科发展福建省

1发展历程

1.1 超声技术的应用回顾

1961年,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为附一医院)、福州市二医院首先开展A型超声诊断疾病工作,以后向全省逐渐推广应用。1972年,美国SON’ a ciiang副教授来福州举办“超声显像诊断”学术讲座,与会者很感兴趣。

1973年根据外宾赠送给福建省立医院60年代的一维M型超声心动图结构图纸,省立医院以此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研究,1974年研制出简单一维M型心动图模式,以后又与福州大学无线电系合作对仪器模式进行改造,在福建省立医院作临床应用,检查某些心脏疾病,总结检查的病例撰写出论文,于1978年获得科研成果奖。1975年,林礼务医师与厦门医疗仪器厂、中山医学院吴育添教授合作研制M型超声心动图,并于1976年用于肺心病检查。1976年省立医院陈仁彬筹备成立福州地区超声学组,并担任组长,每周定期举行讲座、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1980年,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成立,陈仁彬、曾文质被选为委员。

1979年,福建省龙溪地区医院(现为漳州市医院)引进日本Aloka SSD-202超声显像仪,由沈明医师进行临床应用。1980年福建省卫生厅引进3台日本日立EUB-22超声显像仪,由省人民医院(现协和医院)林礼务、福建省立医院陈仁彬及厦门市第一医院用于检查肝、胆、脾、胰、肾以及妇产科等疾病。1981年底,福建省卫生厅委托林礼务举办福建省第一期二维超声学习班,25名学员后来均成为各医院超声骨干。1981年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引进美国黑白二维超声心动图仪检查心血管疾病。随后黑白超声逐渐在全省推广普及。

福建省立医院于1978年在省内最早开展了M型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和诊断工作,1982年成立了超声心动图研究室,1983年省内首次引进一台美国Smith Kline二维超声心动图仪器,并开展了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诊断和研究工作,1985年引进日本东芝SSH-40A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开展了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与研究。福建协和医院1984年引进美国先进的MARK-600多普勒与二维超声仪,1986年引进东芝Toshiba SH65A超声心动图仪。1989年,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引进美国惠普1000型彩超诊断心血管疾病;1990年,福建协和医院在省内首先引进全身彩超Acuson-128。随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全省逐渐普及。目前,福建省县以上医疗单位普及了彩超,50%以上乡、镇医院拥有彩超,100%乡镇以上医院拥有黑白B超。

福建省立医院郭薇主任1995年使用TOMTAC首先开展心脏超声脱机三维重建工作,2003年引进PHILIPS-7500进行心脏超声实时三维重建工作。2003年,协和医院应用TOMTAC进行腹部及浅表器官三维重建工作。2005年福州军区总院朱建平引进PHILIPS V730开展腹部超声三维重建工作。2004年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叶真等开展眼科三维超声工作。至2008年底,我省拥有GE-VIVID 7 DIMENSION、PHILIPS IE-33等实时三维超声系统16台。

1.2 福建省超声医学的临床及科研总结

全省有3000多医务工作者从事超声医学工作,其中博士学位21人,博士生导师5人,分别是陈良龙、林礼务、薛恩生、吕国荣、黄子扬。有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分别是陈良龙、林礼务、薛恩生、吕国荣、黄子扬、叶真、陈江华。福建省已培养博士7人,硕士40余人。

近十多年,我省各医院超声医学工作者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疗法,许多项目居于全国前列。

(1)介入性超声:1985年,省肿瘤医院任永富主任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1988年,福建协和医院林礼务、叶真主任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并开展术中超声工作。199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等率先开展超声引导自动组织学活检的技术改进和临床应用,其可调式负压抽吸式自动活检装置获国家专利局审批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于1996年度荣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省立医院郭薇主任首先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第一执笔人:陈良龙,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1999年协和医院陈良龙等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封堵临床工作。附属第一医院叶真等开展彩超导向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2)腔内超声与术中超声:福建协和医院薛恩生等自1989年始应用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对前列腺解剖(带区分类)及疾病进行研究与诊断。1987年协和医院林礼务等开展术中超声检查,获得良好效果。199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开展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并进行前列腺带区解剖和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自动活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2004年8月厦门第一医院首先引进并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现在我省开展该检查的医院有:附属协和医院、厦门第一医院及厦门中山医院,协和医院病例较多,为4~5例/月。1990年协和医院叶真等在省内首先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工作。

(3)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1992年~1994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国荣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经皮卵巢巧克力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和胰腺假性囊肿置管引流和硬化治疗,以及超声引导选择门脉内无水酒精栓塞治疗肝癌;1995年与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曾超英联合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间质性激光动力学治疗肝癌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1996以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瘤内注射醋酸和热生理盐水治疗以及脾化学性消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999年附属第一医院陈玲等首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1998年协和医院林礼务教授回国后,将超声介入治疗肝癌作为研究方向,首先提出无水酒精量化治疗肝癌的新概念与新方法,林礼务等的“肝癌系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声学造影:1976年附属第一医院陈济添等双氧水右心造影,1990年福州总院王鸿等开展CO2心肌灌注;1988年省立医院郭薇等开展应用高压氧心肌灌注超声显像诊断心肌梗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4年省内开展应用第二代造影剂开展肝脏疾病超声造影研究。目前我省开展心肌声学造影有总院、协和医院等,开展肝脏等腹部器官及浅表器官超声造影有协和医院、附一、附二医院及省立医院。

(5)胃肠超声:1985年起,省肿瘤医院任永富等开展了胃肠超声的系列研究及检查工作,该研究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非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癌肿部位及转移灶大小等复查对照,提供疗效依据。该成果获1991年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省立医院潘秀珍等开展超声胃镜检查工作。

(6)浅表器官超声检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恩生等自1990年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疾病进行研究与诊断,2001年列入卫生部第二批十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于1998年、2001年分别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薛恩生现为中华超声医学会小器官学组副组长。协和医院叶真(现在附一医院)等开展了舌癌的超声系列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立医院翁秀云、林宝仁合作的“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及前路摘除术”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外周血管:省立医院林宁等在省内首先开展血管内皮超声检查研究。

(8)胸腔及肺部超声: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程进铿,“B型超声诊断中心型肺癌的研究”、“转移性胸膜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肺癌声像图的诊断与分析”分别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

(9)TCD:我省附属第一医院吴钢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0)胎儿超声心动图:福州总医院超声产前诊断重点为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方面,于1996年在国内首创唯一的“围产期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目前围产期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已更名为“中国人们全军优生优育研究所胎儿系统畸形诊断中心”。开展工作为:胎儿系统畸形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早孕颈项透明层检查(早期染色体异常检查)、胎儿畸形的介入性超声检查(脐血、羊水)、胎儿心律失常的宫内药物干预及治疗评价、胎儿房性早搏的常压氧治疗、胎儿医学门诊及新生儿心脏病随访,近10年来举办国际、国内、军内专题研讨会4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及2005年举办省级和国家级胎儿超声心动图筛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宫内缺氧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领先项目有: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经腹穿刺取绒毛、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及宫腔畸形、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介入治疗。目前我省产前诊断机构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及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1)基础研究:福州军区总院,开展耦合剂加热器研究并取得专利;福州军区总院朱建平开展超声生物效应研究。协和医院陈良龙等超声造影剂的研制。协和医院陈良龙、李金国等超声图像计算机处理及冠心病定量诊断系列研究。1987年,协和医院林礼务等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声学衰减仪,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立医院林皓平等与福州大学合作研制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机处理系统。2005年,吕国荣开展了宫内胎儿(羊)缺氧的超声诊断基础和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Tei指数,在宫内缺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提出了宫内缺氧与日后成人慢性疾病发生相关的理论。多篇在国际权威SCI源刊物。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作者积极从事科研工作,1981年至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8项,有500余篇科研论著在全国及国外刊物发表。出版专著20余部,重要的有:林礼务主编的英文版《Practical Clinical Ultrasonic Diagnosis》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于Singapore, Newjersey, London, Hongkong出版,1997;林礼务主编的《腹盆部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图谱》,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林礼务编著的《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肝癌研究》,2007年由中华医学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张善驷编著的《超声心动图学操作技术与诊断》,由福建省科技出版社出版;陈仁彬主编,林新霖、陈传元副主编的《实用超声诊断学》,1996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等。

1.3 福建省超声医学专业组织的发展

1984年衡山超声会议上,陈仁彬、曾文质与全国超声界知名人士响应郭万学倡议,发起成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并当选为委员,陈仁彬连任二、三届理事和常务理事。在全国总会郭万学会长和省科委、省科协支持关怀下,由陈仁彬筹备主持,于1987年2月在福州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超声学术交流会,成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福建分会。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推选陈仁彬为会长,张善驷、颜普明、陈春光、陈令贵为副会长。陈仁彬连任第二、三届理事会会长。

2001年,因年龄原因,陈仁彬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在第四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陈良龙为会长,陈仁彬为终生名誉会长。2006年,换届改选成立第五届理事会,陈良龙继任会长,李建卫、叶真、吕国荣、薛金发、王鸿为副会长,李金国、阮琴韵为秘书长。学会现有会员1500多人。

1987年,由林礼务筹备主持成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超声医学会,林礼务为主任委员,陈仁彬、王敦德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超声医学会现任主任委员为薛恩生,郭薇、叶真、吕国荣、朱建平、林晓文为副主任委员,何以敉为秘书长,林礼务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

2004年,福建省卫生厅成立超声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委员为林礼务教授,林新霖教授任副主任委员,薛恩生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省质控在超声医学规范化、超声人员及超声设备准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展了“福建省超声医学执业人员技能水平考试”,促进了福建省超声医学规范化的进程。

2000年,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成立,并挂靠福建协和医院,林礼务教授任所长,薛恩生任副所长。研究所成立以来开展超声介入等多项研究,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为福建省超声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2今后展望

虽然我省的超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 三维、四维成像技术。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三维超声成像普遍应用于临床是必然的趋势。三维和四维成像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是最为广泛和成熟的领域,通过空间成像显示胎儿,可以弥补二维超声检查空间关系不强的缺点。多平面三维超声和胎儿心脏三维超声的应用,为胎儿内脏器官的全面评价和观察提供了条件。

2.2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被称为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的第三次革命。特别是最新型造影剂的问世,极大的推动了肝脏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如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肝癌、血管瘤、肝脓肿等)和肝脏介入性治疗(术前了解肝内病灶的良恶性、病灶数目、大小记忆病灶内血供情况;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术;术后造影有助于对疗效的评价)。

2.3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临床应用。HIFU技术是继激光刀和Χ刀之后的一种新的、应用前景更为广泛的肿瘤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安全、有效而又能保全健康组织。

2.4 心脏领域的超声新技术。它们包括:多普勒组织成像、自然和二次谐波、冠脉血流成像、解剖M型超声、心肌声学造影、血管内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组织追踪、应变和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化分析、心腔内超声等。

2.5 超声介入的新技术。各类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改良及微波消融的新尝试;各类脓肿尤其是结核性脓肿、重症胰腺炎、胸腔食管瘘等难治性脓肿的穿刺引流;心包填塞尤其是医源性急性心包填塞急救引流;胆管(囊)、肾盂穿刺造瘘引流;肝脏良恶性肿瘤尤其是多发性、位置特殊、体积较大血管瘤的微波和射频消融;甲状腺、甲状旁腺良恶性肿瘤微波与射频消融;浅表淋巴结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乳腺良性肿瘤和皮下脂肪瘤的负压吸引旋切;各类穿刺活检尤其是大血管旁的微小淋巴结穿刺活检。

2.6 超声光散射乳腺显像技术。该新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诊断乳腺肿瘤的新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

课题组成员:

1、陈良龙,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2、李建卫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

3、叶真 ,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4、吕国荣,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