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时间:2022-08-09 19:34:01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第1篇

关键词:创意舞蹈高校舞蹈艺术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的很大的提升,大学生所占社会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大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成为了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1]我国当前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而创意舞蹈的应用就能改变这一现状。创意舞蹈主要通过舞蹈与其它元素的结合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即兴的表演,这样就能一举两得,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逐渐被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舞蹈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综合素养,让高校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

当前,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开始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一些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但是根据对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育方面做的仍然不够,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开设的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也大多属于非必修课的范畴,高校学生能在校内接受到舞蹈艺术教育的机会很少,时间也十分的有限。大部分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教授的舞种数也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想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变得十分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如果高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那么高校学生就更难对舞蹈艺术产生学习热情,这样自上到下都不重视的局面就会导致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难以实施,出现各类问题。

1.学生缺乏舞蹈基础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舞蹈基础较差,他们从小学到大学接触到的舞蹈知识都十分的有限,而且接触的舞蹈的方式也大多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2]高校学生缺乏舞蹈基础知识,就会使得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必须从舞蹈基础知识的讲授开始,再加上高校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十分困难。

2.教材选用不当

教材对于一门课程的开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教材选用得合适恰当,就能让相应课程开展得更加顺利,获得更好地授课效果。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舞蹈课程的教材都选用的不是很好,一些高校直接选用了专业院校的舞蹈教材,这样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教材,让普遍缺乏舞蹈基础的高校学生的舞蹈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还有一些高校则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来获取舞蹈教材资料,例如网络、书刊等等,再将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印刷,就变成了一本舞蹈教材,这样的教材虽然较易理解和学习,但是其具有过多的主观性且缺乏系统性,这样就会对高校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3.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是我国大部分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高校不乏具有新意的舞蹈艺术活动,但是这类艺术活动大多是由学生组织和举办的。当前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舞蹈课程的设立上,但是这些舞蹈课程的内容过于枯燥,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步伐,学习舞蹈课程中的舞蹈动作,而忽略了舞蹈学习的真谛。舞蹈的真谛在于肢体与情感的融合,舞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肢体动作中,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舞蹈授课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教授舞蹈的肢体动作,而忽略舞蹈情感的表达,就会让学生陷入“死学笨学”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内容如果过于枯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4.治学态度不严谨

虽然我国当前十分重视教育,各高校也都纷纷开展了舞蹈艺术教学工作,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的治学态度仍然不够严谨,没有对舞蹈艺术教学进行深入的了解就直接开展了舞蹈课程。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的师资分配方面也做的不到位,任用的舞蹈教师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课程的时间设置上也存在问题,舞蹈课程的时间设置得十分的有限,受到舞蹈教育的学生人数也较少,这样就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高校艺术教学工作的实施效率。

5.缺乏创新性

当前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性,大部分高校的舞蹈教学模式都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舞蹈课程的教师教授的内容缺乏创新性,授课的方式也缺乏创新性,这样就会导致高校学生只注重舞蹈知识的学习,并在传统模式的长期学习中渐渐丧失自身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得高校的舞蹈艺术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创意舞蹈的应用

创意舞蹈是指舞者将创意融入舞蹈,以此来展现出的具有创新性的舞蹈。创意舞蹈强调舞者的身心结合,舞者在学习创意舞蹈的同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也会得到提升。将创意舞蹈融入到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会对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创意舞蹈的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内容

相较于传统舞蹈教学而言,创意舞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舞蹈的表现方式,通过在各个方面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意舞蹈教学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

要素:要素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肢体,培养自身的肢体表达能力,达到能将情感融入进肢体动作的境界。这一部分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肢体语言来进行舞蹈的展现和创新。[3]学生在受到要素训练的过程中,应树立创新意识,将自身最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意象:在完成要素训练之后,舞蹈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意象训练,意象训练是指让学生通过对舞蹈的感知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里的综合能力尤指感受力。要素训练与意象训练都十分的重要,学生在受到要素训练后,自身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而在受到意象训练之后,就会对自身的肢体和情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肢体、情感、创新这三者的融合,就能让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具体方法

相关情景重现:相关情景重现的方法是创意舞蹈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在进行创意舞蹈教学时将相关的情景重新展现出来,带领学生融入情景,让学生在感受情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感受力,这样就能在今后的舞蹈表現方面的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肢体动作捕捉:创意舞蹈教学的另一方法就是肢体动作捕捉法,该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肢体进行灵活的运用,让学生将自身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肢体动作中,最终将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舞蹈表现出来。这样融入了不同情感的舞蹈既生动有不乏创意,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创意舞蹈的应用效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创新人才是我国当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就十分重要,应用创意舞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创新意识不光可以运用到舞蹈的展现中,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2.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创意舞蹈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通过对创意舞蹈的学习,学生对的感受力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里的感受力不光指对舞蹈的感受,也包括对其他事物的感受。[4]学生在受到创意舞蹈的教学后,其观察能力和感受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有利于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

3.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用创意舞蹈,可以改变枯燥沉闷的舞蹈课堂,让舞蹈的学习充满趣味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会因此而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变得高涨,有利于高校营造出一种热爱舞蹈学习的氛围,促进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推进。

4.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创意舞蹈的应用就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将创意舞蹈应用到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有利于加快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五.结束语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对舞蹈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都较低,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展了舞蹈艺术教学的工作,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大多数高校都把舞蹈课程安排成选修课,设置的课程时间也是十分的有限,这就导致高校中许多学生都没有接受到舞蹈教学。调查显示,许多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在学校接受到舞蹈教学,只有少数的学生学习了舞蹈课程。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普及面仍然很窄,说明了高校在舞蹈艺术教学方面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作者:宁静

    参考文献 

[1]吕艺生.新世纪舞蹈教育前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4). 

[2]单玉.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素质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15(12). 

第2篇

关键词:校园公益广告;语体;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1-02

校园公益广告具有启发教育性、公益服务性、艺术审美性等特点,旨在向学校公众宣传积极向上、文明道德的主张和观念,以提高校园公众关心社会、爱护社会、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校园公益广告语体也有其自身的语体风格和修辞艺术。校园公益广告一般都遵循正面宣传为主、提醒规劝为辅的原则。以简明优美的语言打动人,以新颖形象的创意吸引人,以高尚优雅的情操引导人,以真挚生动的情感感染人。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校园公益广告语体的风格特征。

一、简明性

简明性就是指用简短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校园公益广告语言结构简单、易读易记,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受,三言两语却使人印象深刻。切合了在校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等的限制,通过简短的篇幅、有效的字数、简洁的话语来传达出校园公益广告所要宣传的主题和观念。例如:“求知而来,载知而去。”这是一则阅览室的公益广告。简单的八个字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简单易记,而且意味深远,将学生的求知心态真实的表达了出来。两个四字短语,也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可以在简短的时间内传达有效的信息,打动受众的心灵。再如:“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也仅仅用了十个字,就把校园卫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公益理念传达给了受众,使受众对鲜明的主题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新颖性

校园公益广告的受众多数是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他们有强烈的求新、好奇的心理,公益广告要迅速抓住受众,其语言必须新颖奇特、出奇制胜,具有创造性。新颖性不但表现在形式上,还要有深度、有力度,耐人寻味,反复咀嚼,同时也要符合文明、健康的精神。校园公益广告语言新颖奇特,才能强烈的刺激受众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1+1=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林。”这则爱护树木的公益广告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不但在视觉上给受众以刺激,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也将数字与文字合而为一,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结合,引起受众的注意,收到了好的广告效果。再如:“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这是则爱护课桌的公益广告。将课桌拟人化,显得课桌和受众一样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赋予了物品人的躯体,人的感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则广告语新颖生动,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三、事理性

所谓事理性是指阐明事情的道理。校园公益广告语也是对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说明,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用准确、平实的广告语来说明事理,产生共鸣,呼吁受众接受所要宣传的观念,其立言精炼,以理服人,能赢得受众的信赖。例如:“普通话――人类沟通的桥梁;普通话――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则宣传普通话的广告语使用了隐喻,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的本质。说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将普通话与我们熟知的概念相联系起来透彻地辨析了事理。再如:“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这句关于宣传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同样用一个简单的类比号召人们广泛地献爱心,鼓励人们去关心儿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人道、仁爱、同情、利他这些最基本的人格土壤上,栽培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精神之林。

四、感染性

虽然校园公益广告不像商业广告以宣传商品和企业为目的,但是校园公益广告也要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使受众乐于接受并得到审美的享受。因此,广告语言也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情感的共鸣来打动受众的心,将抽象的、无形的观念和思想通过情感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感染他们,也就完成了广告的任务。例如:“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请节约用水。”这句“节约用水”的广告语平实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感情,能煽动起受众的情感,让受众很容易产生怜惜之感,就像见到一个柔弱的女子,忍不住想帮她拭去眼角的泪水一样,随之便将合理用水、高效率用水、不浪费水资源的环保节约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受众的意识观念中去,产生了良好的广告效果。再如:“把脏东西喂给我吧,大地妈妈刚换了件干净衣服。”这句公益广告以小孩子的口吻直接抒感,向受众呼吁“请将垃圾置于垃圾桶”,用情感去打动受众,同时带着一种请求的语气,将母子情深的深厚情感表现的真实感人,谁能拒绝如此真诚的请求呢!

五、幽默性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校园公益广告语不仅具有简单而强大的穿透力,也常将深刻的寓意包含在轻松、风趣、机智和戏谑中,使受众在哈哈大笑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所宣传的主题和观念。正如广告大师波迪斯所说:“巧妙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宣传不出去的理念。逗人发笑的广告语容易让受众记住也更有影响力。例如:“为您提供美味,这一点我们非常自信;但真的好吃到连餐具都要带走回味的程度吗?――不至于吧!”这句公益广告语含蓄幽默、新颖独特,让学生嘴角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在餐厅文明用餐是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再如:“痰纸(弹指)一挥间,风度尽逝矣!”这句公益广告不但风趣,还颇有点哲理味道。它委婉地提醒那些不拘小节者,不要随地吐痰、乱丢纸屑,要注意学生的行为举止。

总之,校园公益广告语所表现出来的简明性、新颖性、事理性、感染性、幽默性等方面的风格特征有着一种和谐统一的气氛和格调,使得校园公益广告语言魅力独特,作用显著,并会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丰富、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黎运汉,盛永生.汉语语体修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刘继超,高月丽.修辞的艺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杨静.趣谈广告语言的风格和修辞艺术[J].消费导刊,2008,(7).

第3篇

[关键词]新生教育 学风建设

面对当前新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也随着市场的需求进行适时的改革。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新生教育,其模式与内容也在逐步扩大。传统的适应性教育已经不能涵盖新生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能体现新生教育的重要性。同样,高校的学风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并能够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理念,一代代继承下去,学校将会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然而良好学风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每一届学生来讲是贯穿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中,就学校而言是贯穿在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新生是大学生活的开始,如果对新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教育,“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风自然形成。所以新生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生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1.关键起点

处在高等教育的始发站,新生是否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否接受了科学的观念?势必影响到他们的大学四年,以至将来。同样也关系到这一批次学生的教育质量。新生在进校后,开始接触全新的生活和学习内容,所有信息都是最初概念,这是最基本、最深刻的。在他们深深感受大学应有的学习态度、作风后,他们会很快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作风。所以在新生入学后,我们要安排一系列入学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尽可能快地进入状态,采用配套措施减弱或消除新生的负面因素。

2.最佳时机

新生正处在的人生转折点和心理矛盾期,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指导,在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受到引导和暗示,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我们要因势利导,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生寻找定位和人生目标的时候,给与他们灯塔的作用。

3.重要组成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我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学风建设教育。在新生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思考和研究,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4.长效保障

如果学风建设仅仅停留在“运动式”的表面,没有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谈不上学校的校风建设和长足发展。在新生教育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风,在良性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风建设的机制也会不断完善。这样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前期保障。

二、我们要了解新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

对于大学生来讲,从高中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生活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面对重新定位人生目标、重新确定社会角色、重新适应学习方法和环境、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带着兴奋、憧憬、迷惘、孤独的复杂感情开始了新的挑战。大一新生是一块璞玉,“琢磨了璞玉,美玉出焉。琢磨了君子,圣贤出焉。”

1.定位人生目标困惑

考大学之前,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这是他们从小开始家长和老师不断灌输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也是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等跨进大学们后,宽松、灵活的自我管理模式让他们一下从思想上松懈,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信念,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马上又让他们感到了遥远的危机,他们内心有些抓狂。新生很难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很难有一个与新环境相符合的人生定位。

2.社会角色的认知困难

大学新生必经的一个过程就是――角色的认知。在高中,他们也许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带着自豪步入大学校门,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中他们的自豪感受到挫败,情感产生强烈落差。知识、才艺、家庭背景等存在许多差距,他们必须进行重新“洗牌”。大家又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豪感与自卑感的撞击,让新生产生认知困难。

3.学习方式的重新掌握

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很多新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内容单一的高中阶段,大学教育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和增强专业指导和实践。新生虽然有勤奋好学的态度,但不知道怎样学,面对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他们也要重新掌握学习方法。

4.生活环境变化大、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许多新生都是习惯了凡事父母包办的家庭教育模式,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凡事都要按自己意愿,进入大学后开始过集体生活,寝室成为主要生活环境,许多琐事都要自己解决,他们感觉不能马上适应。在中学,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环境,他们感到孤独,急切的需要认识新朋友,可是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

他们碰壁了,这使得他们沮丧、不安。

三、谈一下如何利用新生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1.系统化的入学教育

按照惯例,大部分高校都会把入学教育放在新生进校的前两周,抓好这两周是非常关键的。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新生当时的思想状态充分结合,新生教育就开了个好头。

1.1新生军训的重要

每个学校军训的时间不一样,通过对高校在新生刚进校军训和大一结束后军训的比较,笔者认为军训应该放在新生刚进校的时候。原因如下:1.最佳的收心时间。高考结束后,学生们经历了三个月的“放风”,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状态上都呈现出松散,不能马上进入大学的学习状态。如果马上接受大学较为自主和宽松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会措手不及,反而影响了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新生刚开始的学风就不是很好。通过军训可以让他们收心。

1.2良好品格的形成

军训是人生旅途中一次不可多得的意志磨炼,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军训为刚进校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入大家庭的环境,在军训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能够很快增加集体荣誉感。3.最佳的校纪校规教育时间。通过军训,新生们懂得了并且亲身体会了部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原则。学校只要适时对他们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能够让他们马上理解和接受,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

2.专业思想的教育

在新生进校后,他们渴望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此时,应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资深教授,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还可以让师兄师姐对专业做感性的阐释。通过对专业背景、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培养方式、师资配置、就业前景等的介绍,让新生充分认识专业特点,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在这个时候举行一些与专业背景有关的活动,吸引新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专业的特色,培养专业兴趣,慢慢开始喜欢自己的专业。例如外语系,就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大赛等。

3.心理健康的教育

我们一直都说新生是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用敏感的心去接触新的环境,在这个阶段,辅导员的工作就要非常到位。通过开大会、开班会、下寝室、单独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状态,并进行团体或个人的心理辅导及疏导,让他们有步骤的接受新环境和新朋友。同时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关注新生在大学的适应过程,并有效指导他们形成好的习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关心、关注贫困学生、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学生。

4.社会化的教育

在高中,他们没有太多接触社会,也没有想过会马上接触社会。可是到了大学,他们开始有了社会角色和责任。所以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进行四年大学计划和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我的大学生活”座谈,考研或找到很好工作的学生进行“我的人生规划”演讲等。

5.校园文化的教育

良好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深深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感染力。新生在进校后,就马上被丰富的、高品质的社团活动吸引,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强了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教育。

四、人性化的管理教育

从新生跨进学校的第一步,就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马上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需要我们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学风建设一直在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我觉得在新生教育中应该更好的体现“三全”。

1.热情的接待工作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个环节,尽量做到人性化。例如志愿者的安排,可以多安排一些志愿者帮助新生家长搬行李;在校园内设置明显的指示牌;制作新生指南,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马上熟悉环境和目前应该做些什么;在家长休息室设有饮用水;新生宿舍应该都安排好,打扫干净,设施齐全等。“细节决定一切”,在新生刚进校就感受到了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这无疑也是爱校荣校教育最好的方式。

2.辅导员的细致工作

在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辅导员,从辅导员的角度看,如果想带好自己的学生,新生教育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在刚开始就能给同学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将来开展工作是很有利的。那么辅导员就要做好预习。

2.1提前拿到学生名单,熟悉学生的姓名、来自哪里。在现场报名的时候,要熟记学生,并能够和学生有第一次的亲切对话。在后来的见面中能主动打招呼并叫出学生的名字。

2.2在新生入住寝室的第一天晚上,到寝室去了解情况,与新生亲切交谈,解决他们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温暖和亲切(这需要辅导员在前期要有充分准备,对学校、系、专业等有充分的了解。)

2.3在军训过程中,始终陪着他们,和他们共同经历大学的开始,要有与学生“同甘共苦”的思想,能够让自己从行为上和思想上融入新生集体中。并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尽快熟悉自己的学生。

2.4要和学生的家长建立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模式。

2.5能够在新生进校一个月内,与每位同学有一次深刻谈话,初步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并建立学生档案。

2.6加强对新生的习惯教育,从开始就要“立好规矩、做好样子”,这为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新生教育是个短期的过程,学风建设是个长期的工程,短期是为了长期做准备的。我们把好前期关,后面的工作就会好做。所以,新生教育对优良学风的形成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只要我们做好科学细致的新生教育工作,学风建设就能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关键词:学校;工会;教师;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46-01

什么是职业幸福感?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简单地说,幸福它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可以想象,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能教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吗?因此,这几年在我们教育系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创新工会工作,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中有显得尤为重要。

一、困扰教师幸福感的职业倦怠

首先,极少数教师师德较差,责任心较差,工作能力较差,不能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社会满意。再加之媒体的负面引导,造成“尊师重教”口号于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的偏差。其次,当下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空前提高,甚至有的可以说近于苛刻,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配合,这也让现在的教师越来越难当。再次,业务活动过于繁多,教研活动盲目,超负荷工作却疏于身心调节,出现了可怕的职业倦怠。

二、创新工会工作,提升幸福感

1、关键词:维护、主人翁、寻找幸福

“维护职能”是学校工会的根本任务。即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民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合法权益。要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以校务公开为窗口,教代会为平台,为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创造良好条件,让广大教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而引导教职工不仅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更加关注学校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建立“校务公开公示栏”,广泛采用“民主座谈会”、“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BBS校务论坛”等形式,保证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言路畅通。使教师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关心学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参与和携手解决学校发展的难题。

教职工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明确了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真正位置和作用,让学校存在于教师心里,学校是教师的学校,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场所,通过学校工会的工作,在这里教师获得了职业尊严和人格尊严,寻找到了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关键词:人文、民心、体验幸福

“人文关怀”是学校工会工作的重要方法。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更多的去关心学校的教职员工,用激励创造奇迹。为教师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幸福感氛围。如果把“管理”比作一个深遂的山洞,“激励”应该是探索山洞时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让黑暗中藏匿的珠宝发出了光芒:在激励的作用下,教师更加自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更加努力,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教职工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上存在什么问题,还是办红白喜事,都应主动关心,除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温暖;化解矛盾,协调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消除误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工会组织成为教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

3、关键词:成长、实惠、传递幸福

“专业发展”是学校工会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工会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殊产业工会,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其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学校工会应把着眼于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呈现出来,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工作在学生、学校、社会得到认可,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直接途径,这比经济满足更实惠。学生的幸福感是与教师的幸福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是幸福的传递者。“桃李满天下”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充分体现,没教学生的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不存在的,“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是教师幸福与学生幸福的统一。

三、形成工程体系,师校双赢

探索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新路子,关键在拿出新行动、有新作为、建新业绩;要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工会干部更应知难而进,开拓进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着眼于不断提高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进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第5篇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是客观对象满足主体需求时的主观体验。幸福感也是一种个人感受,它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国外调查显示: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都在增长,但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不但没有增长,而且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幸福感缺失、抑郁、焦虑成为现代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如何让自己在享受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获得内心的幸福感受,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小学教师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而且由于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期望、工作量、家长、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群体的幸福感缺失,职业倦怠感严重,不但影响了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校的整体发展。

追求幸福,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学校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实践中,我们以“追求幸福教育,享受幸福教育”为理念,以“幸福教育工程”为抓手统领学校工作,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通过开展教师喜欢的、灵活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教师的沟通和理解,如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听评课、教师读书会、教师足球队等活动;为教师合作建立平台,形成教师之间的合作氛围,让教师感受到合作互助的可贵,并将这些合作带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健康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则是由良好的人际关系构成的。因此,实践中,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之路

教师的幸福感体验绝大多数来自于工作带来的成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缺乏职业动机可归因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需要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发展性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为此,学区学校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校本教研、在职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地感受到为人师的快乐,职业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师的内驱力

目前对教师的评价大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论英雄,如果学生在市区抽测或毕业考试中成绩不好,教师就要被学校甚至上级领导找去谈话,有的学校还实行末位淘汰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压力很大,只是一味地教学生知识,既缺乏对新课程的理解,也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长期下去,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好处,也会让教师陷入职业倦怠。我们认为,要消除这种状况,学校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师发展观,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应该建立与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业绩的评价,挖掘教师的潜能,给教师展示自己的空间。如果教师的内驱力被调动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促进了学校积极健康向上氛围的营造,从而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我学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被评为教育教学优秀学区。

第6篇

一位母亲带着16岁男孩Y走进了海普诺斯催眠中心的大门。事情是这样的,孩子今年读高一,现在休学在家,原因是不愿意到学校去,孩子初中在市里最好的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因为中考失误,没能继续在该中学读书,考到了普通高中,但他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不能融入高中的学习生活,他期待父母能想办法让他回到原来的中学读高中,他父母想尽办法也没能如愿。

他非常失望,学习成绩日益下滑,情绪波动幅度很大,觉得在学校抬不起头,他很在乎考试成绩,但每次考试都不能如愿,后来发展到害怕考试,不愿意参加考试,不愿意去学校上学,只要不去学校,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平时很听话,而且自己也爱学习。

但是现在只要提到学校,提到成绩,一想到要去学校,他的情绪就变得非常低落或者非常暴躁。妈妈试着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非常排斥,后来又送去一对一辅导学校学习,同样他也很排斥,现在发展到不能正常到学校学习,只好休学在家。他妈妈已经想尽办法帮助他,鼓励他,可是还是打不开他的心结,他一心就想回到初中那个学校读高中,可是成绩又达不到要求。问题分析

男孩Y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这样的状态让他感到很舒服、安全,这个时候潜意识是不希望有任何变化的。而成长却不允许他一成不变,他需要进入成长的新阶段,升高中。加上中考的失利,对他意味着失败,而新的环境又有新的挑战,让他感觉到前途未知,继而害怕失败、害怕失去,出现心理不适,通过回避现在的学校、逃避上学的行为来获得安全和保护。推测他对中考的结果仍然存在焦虑感,因为一直以来家长和老师的好评、期待,他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水平很可能被高估,而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孩子来讲,很容易把成绩或是别人的评价看成自我评价的指标。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出现落差,使孩子开始忽略内心的感受,过于依赖来自外界的评价。当真正需要面对失败、挑战和压力时,开始产生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甚至表现出焦虑和自卑情绪。无法直面成长中所必然遇到的挫折,因此总体的催眠计划可以从降低孩子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入手,完善自我评价系统,当他能够对自己取得的每种结果都可以接受的时候,想到上学便不再感到害怕和紧张了。而催眠便是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

催眠过程

第一步,改善情绪,从提升自信开始。在催眠前谈话中我看到他一身运动装打扮,猜想他平时的爱好一定和某项体育运动有关,果不其然,他说自己很喜欢打篮球。做催眠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他与相关事件建立的联系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同时还要找到他内心愉快、自信的资源系统,这样就可以透过种种的事件,调整他内在情绪的感受。我首先引导小Y进入催眠状态,这种状态下潜意识的大门被打开。我发现小Y这种压抑的情绪和他父亲严厉的管教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造成小Y自信心严重不足,让小Y从内心里相信自己就是一事无成的人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我首先让他想到自己打篮球的情形,看到自己投篮后,很高兴、自信而愉快,同时引导他看到自己在没有投进篮的时候,同样也充满了轻松和愉快。这是催眠师用隐喻的方法,埋下一个“面对失败”的种子,所以我并没有和他去讲大道理,而是运用催眠技术,针对小Y对父亲批评、指责时的内心感受做出调整,重新界定批评的含义。让他不仅不会受到批评伤害,还会从批评当中吸取经验,甚至让他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

第二步,我开始重新建立小Y内心中自我形象,描绘出一个全新的自信的自我,让小Y在从催眠状态下走出后,可以带着新铸造出的自信的感受投入生活和学习。潜意识的成长并不是说要一步就达到对中考失利的完全接纳,而是首先要允许每一种感觉都存在,每种结果都可以被自己所接受,不再让挫败的感受影响现在的学习,这样他就可以去面对环境当中的各种状况,同时可以更好地专注地学习。当他对自己内在的感觉开始接纳之后,他对自己的接纳也在提高,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相应提高,自我评价系统就会更加完善,得到成长。

第三步,我通过反复地催眠强化,让小Y相信他可以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情,而且会完全相信这一点。在催眠中我引导他试着去想象一下,如果将自信的感觉汇集在手臂上,会感觉怎么样呢?他回答:“感觉挺有劲儿的。”于是我让他把这种感觉都放在手臂上,同时体会到更强的承受能力。并暗示释放:其他人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自己的态度所带给自己的这种沉重,然后再次去体会一下现在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他说:“好像轻松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于小Y的感受性是比较高的情绪型,我没有给他更多的直接暗示,而是给他更多的空间让他在催眠状态中自发地去处理,去发掘他内心的自信和力量。

很快,家长反馈说小Y开始可以和家人交流,尤其和父亲的关系好转。在学习上越来越主动,老师反映在学校里他乐观开朗了许多,开始能够和老师同学主动交流。

通过一个周期的催眠,小Y反馈说:“现在我感觉到很轻松,对自己越来越自信。我知道只要努力我就可以达到我的目标,而且我学会耐心和细致,并不断地放松自己,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我经常自我催眠,感觉真好。”催眠师小结

通过催眠,揭开潜意识的面纱,看到孩子在恐惧、焦虑情绪背后的不健康思想观念,并将其调整为积极和乐观的新的思想观念。通过铸造全新的自我形象,替代原来的负面的自我形象,帮助孩子从消极和自卑中走出来,变得更积极主动,更勇敢和自信。

从潜意识层面改变直接可以变成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在生活中变化自然完成,不需要刻意地、有意识地调整,使改变轻松完成,快速收效。

很多家庭中身为家长的感受,有时候是这样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越来越落后。如果不给孩子说点什么,显然是没有面子的事情,所以这种情况下,“你要努力学习,应该更刻苦些……”这类的话就不断地翻来覆去地讲,甚至还会滋生很多抱怨的语言,好像人天生就会抱怨,在抱怨的关系中,这些指责和埋怨的情绪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四处播散,而语言就是最好的武器。

第7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教育

多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借鉴国外职教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校企结合具有更加鲜明的主体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但是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开展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为了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研究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1]。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教学内容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是塑造有思想、懂政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和目的。一方面要注重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要不断与时俱进,吸纳新的内容和方法。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实现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给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1.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学生成才、成人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阶段,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接受了学校的校园文化,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学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中人才与人才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清醒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更加端正学习态度,加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处理好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纪律与自由、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等关系,能促进高职学生加深对社会发展和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促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品德,促进全面发展。

1.2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融入了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让他们在离校之前就感受到企业严格刚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到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到社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的时间[2]。新时期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正确引导大学生创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通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可以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市场压力,感受到企业员工的压力,并由市场来评判员工的劳动是否有效,从而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2.校企文化融合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念要求转变。校企文化融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在脱离校园环境条件下如何更新教育理念的全新课题,这一全新理念的转换,首先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念的转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现实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整套落实,既有以往经费配套不到位的历史原因,也与难以找到一个花费少、针对性强、收效大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实践教育基地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校企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长;办学理念;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78-02

0引言

民办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公办院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比较复杂,牵涉到个人的心理素质、社会的认可程度与学校的引导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目前国内对于民办院校校长办学理念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问题还没有充分地系统性地研究,我们在认识与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以西安翻译学院的实践为例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或经验,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1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的学生一般分为统招生、成教学生、自考生。有的学生进校后奋发图强,学得一技之长毕业后报效社会;有的则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混日子。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由于其成份复杂,是一个多样性突出的群体,所以心理健康状况有自身的特点。

2008年11月5日,西安翻译学院作为陕西省的民办院校试点,对在校的6100名统招新生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约有 2.4%的新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学院心理咨询室在对新生进校后的综合情况的抽样调查里,高考后约有63%的情绪体验为消极情绪;而进校后对学校感受的满意率约为60%;约 80%的学生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采用了社交、运动、学习等有效手段,绝大多数的同学在这里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还发现,学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排在首位,其次是环境适应压力、情绪压力、人际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民办高校近年来虽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人们认知的滞后性造成了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轻视,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自卑感,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引导和教化,就会转化为在“社会互动中显示出暴躁、蛮横、高傲等不良的行为”。

2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如家庭、社会、学校等。世界卫生组织委员会曾强调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学校,在其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立场看,学校教育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做得不好,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也可能妨碍或延迟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取决于校长的办学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人生追求。作为校长,只有把个人融入到学校中,把教育作为事业,把学校教育作为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并为之努力,才能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引导、激励、感染、促进和积极暗示的作用。

2.1 校长的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前瞻性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存在很大差异,校长在学校中的治校理念和方法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校也会因其独有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自己的特有人才。作为民办高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定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民办高校的学生才会在这种大环境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成长的方向。

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学校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学校管理和学与教活动应以科学的学生观为基础。在培养什么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方面,西译突破了传统教育专业化、单一化的模式,创造出“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教育模式,以及连续十多年创造了毕业生98%的就业率奇迹,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造就的“单面人”的有效矫正,引导学生发展成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2.2 校长办学理念的公益性、服务性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感染作用民办教育属公益性事业。社会责任是决定办学动机、办学方向、投资方向、分配方向、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基础。成功的民办高校,其校长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公益性放在办学的首位。只有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才能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及学生的认可,才能提高社会公信度和得到政策扶持。

班杜拉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榜样或他人的经验而学会学习。学生能以认知历程(观察和模仿)代替自己的尝试而习得东西。这就是平常说的“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有首歌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说明,校长时刻在用自己的言行有意无意地影响、感染着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从校长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开始去模仿和体验这些行为。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一些受到团队感染的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心理,从而使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得到强化,并且一届届的传承下去。这样多次反复感染的结果,使每一位学生无形中受到一定强度的心理影响。

2.3 校长的民主办学理念对活跃学生思想增强创新能力的激励作用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校长的民主办学理念很重要。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民主,学术民主上,还要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潜能的过程中,起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舆论,形成扶正压邪的心理氛围,通过各种合理、适宜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对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与良好的思想及时给予认可、鼓励,就会使其积极的动机得到维持和加强,从而激发个体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2.4 校长的人本主义办学理念,对学生自主能力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作为一名校长,他的价值取向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人,去关心人、尊重人,体现人文情怀,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理。

在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时,要把挖掘大学生个体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重视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把大学生作为具有自主、能动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激活与弘扬他们个体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个性心态、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能力、勇于创新的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教育改革家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发展确立为一种理念,并把它细化为学校的教育行为。自主发展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性素质的具体体现。

2.5 校长的举止风范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暗示作用在一个团体里,领导者的品质决定着团体的品质,他的情绪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团体的气氛。校长之本,重在人格。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人格对人的心灵上的辐射和震荡是最强烈的。人格形成威信。威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对其他人们的一种影响力。对校长来说,管理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我们考察各具特色的高校不难发现,校长无疑属于独具个性的典型形象。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校长,能深得学生的爱戴与敬慕,学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观察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在暗地里模仿他。久而久之,学生的性格便会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如果校长缺乏人格魅力,举止风范不佳,常常会带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使学生感到校长值得亲近,值得信任,值得敬重,甚至是崇拜,学生才会听其言信其教。

3校长的办学理念的偏差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在学校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必当对校长的角色地位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到校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行使校长的权利,发挥校长的“灵魂”作用,创立适应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校管理适应创新教育要求,使学校在创新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使学生处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校长总以自己是“上级领导”自居,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忽视了校长角色形象的示范性与导向性,在管理过程中只重“言传”不重“身教”,重“管”轻“导”,重“物”轻“人”,在日常行政当中表现出越位和缺位现象的一再发生。就像我们经常听到公办学校的学生说一学期没见过校长,或根本不知道校长是谁一样,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不能真正起到示范与导向的作用,会让学生感到没有被重视,没有享受到在家的温暖。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情绪比较紧张,感情冷淡,行动往往带有攻击性,这样就会对校风的建设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现在相当多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过度保护就成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过度的保护使学生的依赖得以维系,如同温水里的青蛙,意味着拼搏能力的麻痹,会使学生的行为也漫不经心,言谈举止放任,人际关系不良。所以学校除了用从严管理加强他们对基本文化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生活;学习与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总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过程,必须树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逐步探索,逐步完善,校长的办学理念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邵淑珍等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第9篇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92-03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以来,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贫困生帮扶制度。然而,国家每年提供的无偿帮扶资金覆盖率占在校生的23%左右,一定程度上虽然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很难满足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别对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存在着在校生中贫困生比重较大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传统资助育人体系,很难实现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预期效应。

一、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及其预期效应

所谓“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是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辐射全体在校生,贯穿学生入校、在校、毕业、就业等一系列发展过程,建立“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循环式培育模式。首先,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帮困济贫的社会效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但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象。教育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有力尖刀,成为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的重要途径,高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帮助学生走进大学,实现求学梦。其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教化育人的德育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力图以资助作为手段,目的在于教化育人,达到培养良好品质和德行的目标。不仅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树立大爱意识和感恩意识,还充分发挥其在非贫困学生群体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和谐稳定的政治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既体现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保障功能,又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二、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预期效应的分析,结合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经费重政府投入,轻自主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从资助范围来看,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总数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总数的3%;此外,各级奖助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百分比远高于20%这一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每年中央和地方为高校资助工作的财政拨款又基本依据相同比例来分配,必然带来有限的资源无法完全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要,学校自主筹措资助经费的诉求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大多处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经费紧张、社会资源有限、校友网络未能充分建立等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学校资助工作经费大多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创新校企合作的途径,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力量拓宽资助经费来源渠道,深化资助形式和效用。

2.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对象重受助者,轻非受助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众所周知,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在于思想育人,即培育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和感恩回报意识。也就是说,尽管日常的资助工作是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但其潜在的思想教育价值适用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教育效果也远大于日常教学中的单纯理论说教。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困难学生的物质补给和精神培育上,使得成长中的地方工科院校难免受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圈定在受助群体范围内,就事论事地开展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应当适度考虑扩大思想教育对象的范围,将非受助学生纳入到资助育人体系中,实现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双向发展。3.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资源重前期投入,轻后期挖掘。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资助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保障性资助,即通过国家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资助;二是延伸性资助,即通过现金资助、能力提升、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这两大类型的资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但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建立起来的受助学生关系网却未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除了关注受助群体的发展和成长之外,还应当利用群体自身在受助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感恩意识,传递爱心和能量,突破资助工作仅仅停留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传统思维,构建“输入血液—自我造血—再输出血液”的循环式资助工作发展新模式。

三、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

针对上述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弊端,结合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实现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预期效应,特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作如下探索:

1.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工作理念和基本模式。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实现“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培育模式,应当坚持如下标准来衡量工作效益,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能够得到资助、资助工作能否真正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以及资助育人工作能否激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反哺意识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不仅在于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校园,完成学业;还在于寻求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壮大;更在于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效应和社会效应,形成“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和谐局面。就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基本模式来讲,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资助、推荐兼职、辅导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物质帮扶;在此基础上,将全体学生即受助学生和非受助学生,纳入到思想教育体系中来,以资助仪式、志愿服务、受助学生演讲等活动为载体,内化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感恩意识,实现物质资助向精神资助的深化;同时,善于把握时机,利用校友建立奖助学金和实习基地、优秀受助毕业生返校介绍成长经验等机会,在反哺行动的现实感召下,升华全体学生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将内化的感恩精神和奉献意识,转化为反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

2.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机制。首先,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治组织,努力形成“自助、互助、助人”的良好氛围;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了解在校受助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变化情况;以自治组织为载体,开展以奉献、服务、感恩等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尤其注意对非受助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其次,建立校友资源库,分层次分类别发挥效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邀请校友作学科专题讲座和实战经验介绍;利用党团活动的契机,邀请优秀受助毕业生介绍成才历程,化育学生的进步团体;将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尽可能地分配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扩大奖助学金的影响面,通过颁奖仪式等具体活动触发学生的内心感悟,激发反哺意识。再次,与企业对接,针对性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尊重和强调学生求发展、求上进的信心、决心和毅力,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尤其注重对受助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其发展的关心。最后,要注重创立资助工作品牌,建立资助学生社会实践团体,回馈感恩社会;建立技能培训团体,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资助工作品牌团队,求新求精。

3.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实践团队的合理规划和创新思维,更依赖于相关保障资源的落实。首先,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合理、合法、有效的企业准入机制。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实用性较强,可吸收利用的企业资源较为广泛,如何搭建校企合作的便捷路径,对资助育人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考虑适当开放“企业进校园”权限,发展一批有实力、有前景、有公益心的合法企业成为资助育人工作基地,实现人力资源对接和育人功能对接。其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依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育人经费开发竞争机制。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循环式”,不仅在于精神的循环,也在于物质的循环;而物质循环主要依靠资助经费来实现,最大化地吸收育人经费有利于保障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更好更快运行。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套资助育人经费开发的竞争奖励机制,有利于囊括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受助学生的实际困难,更有利于扩大资助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育人氛围。再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相较传统体系而言,其突出特点在于关注精神力量对个体行为的感召和内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因此,建立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校资助活动的发展动向,感受“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互助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感恩教育,培育反哺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新国,张红,池晓玲.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

第10篇

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在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舞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社会对舞蹈教学也越来越关注。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比起来,舞蹈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属于艺术类范畴,需要学生亲身去实践。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巧作为教学重点,尽管舞蹈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却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更好的提高。

一、利用情感诱导,指引学生感知舞蹈内涵

作为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受到的教育是普通高中语数外等知识的传授,接受过专业教师讲解舞蹈知识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很好的舞蹈基础,甚至于很多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之前,从未接触过舞蹈,也从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学习舞蹈的最好时机,身体的柔韧性已经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内涵,并将其情感表现出来,情感是舞蹈表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舞蹈的核心部分。如果在表演舞蹈时,不融入真情实感,就不会给人以触动心灵的感触,舞蹈表演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不会引起观众与表演者的共鸣。舞蹈是一种能够表达自身情感并传递情感的载体,在演绎表演者情感的同时,触动观众的心灵。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需要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舞蹈训练,进一步理解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舞蹈的内涵。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掌握舞蹈的内涵,再引导学生感受舞蹈蕴含的情感,通过自身的舞蹈展现其情感。对于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俱已成熟,能够正确的培养自身的情感意识,然而如何将自身的情感灌输到舞蹈表演之中,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作为舞蹈教学的重点,在传授舞蹈理论知识时,可以将舞蹈情感的讲解注入其中,让学生去体会情感的作用;在上舞蹈实践课时,更要将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意识作为重点,让学生将舞蹈中的动作、形体变化作为情感的体现与延伸。高职舞蹈教室还可以利用音乐舞蹈中艺术的共同点,培养学生在舞蹈中融入情感因素,通过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舞蹈知识,再在舞蹈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而表达舞蹈艺术的情感。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生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热爱生活,热爱舞蹈艺术。所以,高职舞蹈教室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运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灌注到舞蹈表演艺术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舞蹈的内涵。

二、改变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很多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从未接触过舞蹈,也从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再加上舞蹈专业的课程十分枯燥,又有很大的运动量,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急躁、厌烦、焦虑等情绪。高职院校舞蹈教师应当注意,对于某些受到过专业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说,基本的舞蹈功课十分轻松、简单,容易出现自满的情绪,不利于之后的舞蹈教学与管理。因此,高职舞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舞蹈教学,首先安排一些简单易懂的舞蹈功课给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安排一些稍微有难度的舞蹈功课给接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学生。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是舞蹈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舞蹈动作,让学生学习,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模仿舞蹈教师做出的舞蹈动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却严重的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专业舞蹈人才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在学习舞蹈时,积极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想法与前人的基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科学、优美的舞蹈。如果在学习舞蹈时,只知道一味地模仿前人的舞蹈动作,就不能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发扬光大。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舞蹈中的内涵,舞蹈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艺术,能够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第二,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舞蹈中各个动作的深层含义,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与舞蹈情感达到共鸣,进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舞蹈中的情感,提高自身的专业舞蹈能力。舞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要注意,不能固定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不能固定学生的舞蹈动作,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在前人设计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自己情感的动作。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合理的利用学生的特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突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表现自己。除此之外,舞蹈教师还应当及时评价学生所作出的舞蹈动作,表扬勇于进行舞蹈创新的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知识的信心,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专业舞蹈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与新时代接轨,教师示范动作、教学方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将素材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过分的重视舞蹈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关注度偏低。还有些高职院校安排的舞蹈课堂较少,教师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对舞蹈失去兴趣。因此,需要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要敢于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引导性作用,将学生作为舞蹈教学的主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水平。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因素,突破当今舞蹈教学的制约,为学生提高一个自由、平等的舞台进行自我展示,使得学生自由选择舞蹈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舞蹈专业能力的目的。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除此之外,舞蹈教室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理解到舞蹈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是集体的活动,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他们不仅仅代表着自己,还代表着整个团队,只有每个人都努力,才能演出精彩的舞蹈。若某个同学没有认真的表演,就会影响演出的整体效果;若演出的团队具有合作精神,团队的凝聚力较强,就会使得学生的责任心有所增强。作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艺术类学科之一的舞蹈,若不能及时的创新,就不能适应文化艺术创新发展、繁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舞蹈教师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才能提高舞蹈学生的专业舞蹈水平。

作者:陈慧军 阙庆华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 受众心理 校史宣传 校史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chool History Publicize New Ideas Guided by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Audience

――Tak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istory Museum as an example

LIANG Shuang, LIU Dongya, SHA Mi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istory Museum,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Abstract School history propaganda has the significance to stimula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triotic and love school emotion,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s of the school. However, the collegiate school propaganda object segmentation positioning the lack of publicity, promotional content more plain boring propaganda model of a single, lack of intera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esent article new ideas to solve problems in school history propaganda from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audience" perspective.

Key words audience; school history propaganda; school history museum

1 高校校史宣传的重要意义

校史宣传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宣传。高校通过校史宣传能够展示其办学实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和涌现的先进人物,突出学校的特色和办学成绩,使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校史宣传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生、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客人,因此对学校的招生宣传和学生就业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校史宣传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是对内宣传。通过面向校内师生的校史宣传可以激发师生爱国爱校的情感;通过对学校整个发展过程的了解可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为校争光、奋发图强的理想信念;通过传播学校长期积淀的人文精神内涵,可以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 当前校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宣传对象细分定位

目前校史宣传在内容上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对宣传对象进行细分定位,鲜少考虑到宣传对象各异的信息需求,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校史宣传,从而影响宣传对象的接收效果。以高校校史馆为例,其参观群体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大方向分类包括:本校学生、教工、校外客人。这三类人群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本校学生还可以按照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年级、学院、专业进行划分;本校教工可以按照不同职能部门、职称等级进行划分;校外人员可以分为校友、其他高校教师、政府官员、国外友人、中小学生等。每一个细化的分类人群都有各自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因此参观的重点也不同。然而各高校校史馆讲解员在接待参观时一般都采用统一的解说词,没有考虑到不同参观者的这种个性化需求,难以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2.2 宣传内容较为平淡乏味

目前高校校史宣传内容多取材于高校校志、年鉴等,这些出版物多注重史实资料的客观性、严谨性,风格较为平淡。如果用于校史编研是合适的,但是若用于向大众做校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就显得较为严肃,不易广泛传播。校史宣传的这一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业压力繁重,闲暇时间更倾向于接受轻松愉悦的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迅速发展,资讯通过各种渠道遍布人们视野,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著名中文网站“搜狐”的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说:“现在已不是信息最值钱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①由此可见,如果校史宣传仍然无法突破内容平淡乏味的瓶颈,对人们的影响力会愈发微弱,其价值也难以得到发挥。

2.3 宣传模式单一,缺少互动性

在校史宣传过程中高校更重视宣传主体和宣传内容,校史宣传的主体通常是各高校校史志编研部门和工作人员。高校通常会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史编研队伍使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且力求宣传内容的严谨和客观。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宣传对象的重视。权威的宣传主体容易给人以自上而下传播的“被教育”感受,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校史信息传达至传播对象即止,很少从宣传对象角度考虑问题,较少关注宣传对象的反馈和意见,缺乏与之互动、沟通,没有形成双向的交流模式,让宣传对象参与到校史宣传中。

例如,目前校史宣传的主要形式包括校史书籍出版、校史展览、校史馆讲解、校史讲座等。校史书籍出版后读者的反馈,校史展览结束后参观者的意见,校史讲座过程中观众的问题,校史讲解中参观者的感触等等,这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校史宣传的良性循环。

3 以受众心理需求为导向的校史宣传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已不再是单向的从上至下的灌输方式,开始向更加重视“受众体验”“公众参与”等双向交流的模式发展。而以上分析的校史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宣传对象的关注和研究导致的。因此在校史宣传中引入“受众心理需求”的研究十分必要,我们应转换思路与时俱进,更有针对性地增强校史宣传的效果,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校史馆是校史宣传的重要基地,本文以东北大学校史馆在校史宣传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例,对以下三种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促进校史宣传工作的新思路。

3.1 关注受众接近心理需求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并因自身生活的需要,产生亲和动机与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②反映在校史宣传与其对象的关系上,接近心里表现在校史宣传内容和宣传对象的知识、学科背景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与宣传对象人生经历的距离。凡是与宣传对象学科背景、人生经历更贴近的校史内容,越能激发参观者的兴趣,提升关注度。

东北大学校史馆每年九月份都会迎来大批大一和研一新生参观,新生参观都是以学院、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有着鲜明的专业性。由于新生的参观数量大、时间紧,需要将正常四十分钟的讲解内容缩短在二十分钟到半小时之内,因此我们会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对校史内容进行选择性介绍。比如东北大学校史馆内有一个“知名教授”画廊,陈列了学校自1923年建校到1949年间近五十位著名教授的照片和生平介绍。我们在为新生讲解时会重点介绍与参观新生专业相仿的教授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并增加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2013年9月东北大学九十年校庆之际迎来了大批校友参观,不同届毕业的校友对校史馆不同展厅的关注度不同。比如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老校友更关注“东北工学院”展厅的内容,和关于这一时期校领导的相关介绍,所以讲解员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反响热烈。

3.2 关注受众求乐心理需求

所谓“求乐心理”主要体现在:受众渴望传播主体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为他们提供多种宣泄情绪和释放心理压力的通道。③以校史宣传的主要对象――高校大学生为例,一方面学生渴望获得关于自己所在学校真实、详细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处在紧张的学业压力下,学生们不愿意在课堂外难得的课余时间里继续接受书本式的说教。因此将“求乐心理”应用于校史宣传上是有其必要性的,我们应在校史宣传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为宣传对象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采用更生动幽默的表达形式,使宣传对象更乐于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受众“求乐心理”为导向的校史宣传并不意味着单纯迎合受众需求,摒弃平淡乏味的历史资料。反而需要更深入、广泛地搜集更多真实严谨的校史资源,从中挖掘出鲜活的历史故事以及重要校史人物的风趣语言,以求生动地体现校史宣传的核心思想。东北大学校史馆讲解员介绍东北大学诞生背景内容时,引用了得知日本人极力劝阻成立东北大学后说的话:“他们越是反对咱老张办大学,咱们就越是非办不可,得快办,要办好,快出人才。”这些体现历史人物鲜明性格的语言,更反映出那个历史环境下权力当局创办东北大学的决心和紧迫性,也更容易激发参观者的兴趣。

3.3 关注新奇心理需求

(1)校史宣传如何出“新”。第一,在校史宣传内容和角度上出新。高校一般都会有比较固定的校史信息来源,往往是前人整理出版的校志、年鉴、大事记等。校史宣传的内容大多重复利用这些已有资源,致使校史信息陈旧,无法适时更新。应该勤于在大量档案资料中搜集、挖掘出新的校史内容,加以宣传。此外,也可以在以往校史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新的角度,以便引起公众关注。

第二,突出区别其它高校的特色优势。校史宣传的新意,不仅体现在自我更新上,还反映在与其他高校的横向比较上,高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文化传统往往会令受众耳目一新。2013年9月为迎接东北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校庆,东北大学校史馆完成了“现代东北大学展厅(1993年至今)”的改造工作,重新撰写了此展馆的展板脚本。不仅加入了体现东北大学十年来发展变化的新内容,也着重突出了东大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等办学特色方面的内容。

(2)校史宣传如何出“奇”。校史宣传要想引发受众好奇心可以在传播方式上下功夫。例如在校史馆的讲解员接待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与参观者进行互动交流,使之参与其中。东北大学校史馆有一件珍贵的馆藏文物,是1933年老东北大学时期一位毕业生的毕业证书。每次讲解员讲到此处都会引导参观者仔细观察这件展品的独特之处,原来这个证书上有两个张学良校长的签字,讲解员会进一步就此提出疑问,激发大家渴望了解两个签名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原来除了毕业当年的校长签章外,2001年证书获得者的后人将它再次拿到张学良校长的面前,老校长激动地又在毕业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此通过提问等引发受众好奇心的宣传方式,更利于增强校史内容的传播效果。

虽然本文认为校史宣传应该更加关注受众心理需求,但凡事都有一定的尺度,如果过度满足受众求乐、求新、求异的心理,就会使校史宣传偏离“育人”的宗旨。因此以受众心理需求为导向的校史宣传工作,应该在坚持传播内容“真实、准确”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发挥校史资源的利用价值,增强校史传播的影响力。

注释

① 程子懿.探析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兰台世界,2013(Z2).

第12篇

一、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产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2]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来看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旨在倡导感恩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充分保证感恩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校管理者感恩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感恩教育工作的理念直接影响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感恩教育的内容、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在理念设计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忽视感恩教育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来指导或保障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容设计上,高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主动放弃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善。第二,学校教育者感恩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推进力度不足。教育者直面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努力尝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教育途径的有效。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创新性,没有科学设置系统周密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没有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感恩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致使教育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不强。第三,大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被教育者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尊重和满足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被教育者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条件。”[3]当下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性更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厌倦教育者“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厌恶参与各类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他们一旦发现个体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常会消极对待,甚至选择逃避,感恩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原则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倡多元、差异和宽容的承认姿态,旨在转变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课程、民主的教育。”[4]高校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才能脱离困境,感恩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和体现。第一,主体间性理念倡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全新的教育者主体体系。主体间性理论重视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知识的接受,更注重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注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对学生提供全面贴心的爱心保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下,感恩教育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知层面的感恩意识、情感层面的感恩情怀和实践层面的施恩善举也就能顺利实现。第二,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紧扣“师生共通”的目标,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环境。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灌输,让受教育者达到“知恩”和“识恩”,但是这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物化教育”或“占有式教育”过程。“主体间性就是对片面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进行的重新认识与理解。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6]主体间性强调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共生”性,倡导过程中的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相互理解和和谐通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知识上的互通,更是角色上的转换和情感上的共融。“互识”和“共识”的背景下,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或者知识的传输,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式的互通,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三,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坚持“贴近生活、面向生活”的原则,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全覆盖。“教育即生活”,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抽象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不断感受和体会,“感恩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7]。主体间性下的感恩教育模式更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面向生活。教育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成为感恩的榜样和示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身上学到感恩。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等。感恩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一单一的舞台,家庭、社会、自然等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互动式的感恩体验和施恩善举的积极反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三、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实现途径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感恩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密切联系,转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互识”,同时对感恩教育的教育实践内容达成“共识”。要实现“互识”和“共识”,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实践育人、榜样示范和家校互动等途径进行有效推动。第一,将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大学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恩状况,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触及学生的灵魂。感恩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要符合大学生精神诉求,还应该注重与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课程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既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也符合大学生的现实要求。高校除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道德讲堂”、“感恩论坛”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学习感恩知识的主动性。第二,建设和谐的感恩教育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既能让学生懂得知恩、识恩,又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营造一个处处充满感恩元素的校园氛围,可以在校园里树立一些感恩圣贤的雕塑,悬挂或张贴一些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推送感恩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正能量。同时,管理者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感恩教育的有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标准。譬如把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实践的考核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测评的导向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激励大学生投入到感恩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师生友善共进,同学互帮互助,和谐校园内无处不感恩,无处不施恩。第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被教育者的美德是内隐于其观念和人格之中的,它只有通过被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才可能得以外显和实现。如果不见诸具体的行为,只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感欣慰的阶段,被教育者的美德就没有应有的实际意义。”[8]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提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成学生的施恩行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看望慰问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开展“写一封感谢信”等感恩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感恩、学会知恩;通过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等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在社会实践锻炼中,使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从感性到理性,进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升华为施恩行善的主动行动。第四,发挥教师感恩的表率和引领作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感恩教育时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要精通书本知识,有渊博的知识,有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教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研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提高个人素养,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身边学生,富有魅力的师德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影响。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配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同事和邻里的互助和照顾),要对学生体贴关心,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心理有障碍、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施爱与帮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第五,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高校应重视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形成立体式的感恩教育系统环境,搭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保障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有效塑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的积极性,邀请家长和家庭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环节,譬如通过“一封家书”、“读书成本账”、“我给父母洗洗脚”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实现“共融”。高校也要高度重视调动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引入社会爱心力量设立奖助学金、邀请感恩模范开展公益讲座、挖掘校友会资源进行捐资助学,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爱心暖流,同时在农村、社区等设立感恩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巩固大学生知恩和施恩的行为。

作者:徐剑波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