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

时间:2022-09-21 18:5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语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语言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语言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兴盛起来,网络语言产生的方式主要有:汉语拼音编略语、英语缩略语、诸音词语、新兴词语、数字、符号等。网路语言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网络语言的产生和网络交际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要来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电视剧(网虫日记》是反映网民的网络生活的,在这部电视剧里,出现了“网民、网恋、恐龙、美眉、网络生存试验、网上购物、拍砖”等词语,让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感到一头雾水。而时下,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言语社团—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和“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一切语言。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浏览器、万维网、登录、在线、聊夭室、互联网、因特网、电子商务等等,第二类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或者说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的新词新语,如“网虫、网友、千年虫、上网、触网”等等,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即所谓的网言网语,这种网言网语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一些是旧词新用,在原来的词义基础上又有新的引申义,如“频道”,是从广播电视领域引入网络的,“楼上”“楼下”在BBs(电子公告栏)中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有一些是借鉴来的,如台湾网民将“网络”称作“网路”,现在不少内地的网民也使用;还有一些网民自己生造的新词,如将“东西”称作“东东”,将“美国”说成“米国”,将“超级网虫”称作“大虾”,“初上网的人”是“菜鸟”。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其中的第三类,也就是网上交际专门使用的“网言网语”。当然二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后者有时也会慢慢地扩大使用范围,成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我们要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即专门用于虚拟的网络社区的网言网语,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网络语言中的第三类。

就目前的网络语言而言,其产生的方式主要有:

1.汉语拼音缩略语

这类网络词语是网民为了交流的方便,把网络聊天、论坛中常用的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组合起来形成的缩略语,最常用的如CG、JJ、D【)、MM等等,分别表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PLMM则代表了漂亮妹妹,PMP是拍马尼,N口归表示你去死,至于TM心、TNNI〕、NB、SB等国骂和京骂,就不再一一赞述了。

2.英语缩略语

随着ICQ(网络寻呼机)的普及,不同国家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流,由英语产生的缩略语也时兴起来,几乎是网络交流中的“世界语”。BTv是“场t抽way(顺便说一句)”的缩略语汗认CO是“抽祀agxxl嵌.(祝过得愉快)"的缩略语,扭‘认胶是“ha,ha,耐y拓ding(开个玩笑罢了)”的缩略语。在表示对某个玩笑或幽默的欣赏时,常常会用到ROFL,是“笑得在地上打滚(加翻吃。the习oorla明‘刀g)”的意思。TLA(先谢了,t垃回ksinad~)、yH了1,(你上当了,y以1haveb戈nt心】司)和Yl几(你精了,卿抽犯咏)更是在ICQ中频频使用。与人道别时,可以打一个“。”,按英语字母的发音读出来就是,y以.,PLZ是Pl~(请求)的缩写,UR就是,汉Jare的缩写。

3.谐音词语

这类词语是根据网络中一些常用词语的谐音演化并固定下来的,其中有的是汉语词语的谐音,如“班竹”是“版主”的谐音,就是BBS论坛的管理维护者,“竹页”是网站的主页,“霉男”“霉女”在网络中则表示俊男和美女,有的是英语的音译,如“伊妹儿”(E一n俪1)、“瘟酒吧”(wi以fo明夕8)、“瘟酒屋”(Win由w95)等等。

4.新兴词语

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聊天室、BBS等新的交流方式,这类词语就是伴随着这些交流方式派生出来的。如“灌水”“造砖”“拍砖”“东东”“楼上”“楼下”“坛子”等都是常见的,而且是利用比喻的手法产生的,用的是这些词的新的比喻义。“灌水”形容不负贵任地乱发帖子,“造砖”则是认真地写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果在某论坛上大家持不同意见,自然要引起争论,而这种争论就叫做“拍砖”。这些贴出来的文章叫做“东东”,“东东”也可以泛指一切东西。“坛子”是指论坛,在每一个“坛子”里,上下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被称作“楼上”“楼下”,这些词的比喻义使网络语言形象生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5.数字语言

这类语言在聊天室以及oICQ中经常用到,以简洁的数字表示发言者的思想。886和88最常用,表示“再见”“拜拜了”,伤心的时侯可以用55555来表示,用汉语的发音“wuwuwuwu,,表示伤心地哭。7456(气死我T)、9494(就是就是)、562059487(我若爱你,我就是白痴)等,都是利用阿拉伯数字在汉语的读音表示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的是利用这些数字在英语中的读音构成,如,’4U’’’代表“for卿”。

6.符号语言

网络交流时交流的双方都无法看到对方,网民便用各种抽象化的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感情。如:“:一)”或“:)”是最普通的笑脸或表示微笑,很多网虫每次发言时都会带上这个符号,表示此时此刻他正微笑着和你聊天,“: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或“:一(”则表示生气。“一~”代表丘比特神箭,不失为向意中人表露心迹的好办法。这样的符号在网络中有很多,种种抽象的符号成了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辅助方式,使枯燥的网络语言有了活力,变得生动起来。网络语言虽然主要是以其传播媒介来命名的,但是正如其他语言样式并不仅仅决定于其呈现方式一样,网络语言的特殊性不仅体现于独特的载体,更决定于它独特的语言特点。网络平台赋予的虚拟即时交流性、开放性、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具有不同于其他领域使用的语言,网上交流具有快捷性、视觉性强、时效性强的特色,网络语言也要与此相适应。

因此,网络语言既不同于口语,亦不同于一般的书面语,在文字、词语和语法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词语方面主要表现为:外来词语增多,缩略语增多,新词多,口语词多,大量使用同音词,构词方式简单化,词语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使得网上使用的词语呈现出简、杂、乱、新的局面。在文字的使用方面,由于用电脑输出文字,不会出现错字,别字数量却大大增加,汉字中夹杂着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太讲究,因此,和一般书面文字相比,网络文字规范化程度要偏低,有意无意出现的同音字、近音字已经是见怪不怪的现象,有些甚至还成了固定的表达,如以“偶”代“我”、以“乐”代“了”、以“那”代“哪”已成为一种趋向。语法方面,网络语言极力挣税汉语语法规则的束缚,超常搭配、词类活用都大大超过一般的书面语言,还出现一些汉语和英语的“混血儿”格式,“我天才吧。”“Q我。”“一般般。”“试一下下。”“难过死掉了。”之类的句子在网上是非常平常的。

至于网络语言的产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网络交际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交际是虚拟的,交际的双方谁也不认识谁,怎样说.说什么,都没有约束,于是不需要认真,不需要严肃,不需要尊重和礼貌,平常意义上的“交际原则”“会话原则”在网络交际中都不需要,使得许多网络词语是基于游戏心态创造出来的,其次网络交际不同于面对面的“嘴巴”交际那么随意,用文字传递信息的速度也与传统的面对面的口头聊天无法相比,再加上这种交际是需要交际人付费的,为了快捷、省钱,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的限制下,不少人喜欢用拼音输入系统,为了自己的高速度,就顾及不了词语的准确性了,往往大都用同音词代替原词,用数字、符号代替复杂的词句,大量的字母简称也是图方便。另外网络交际也缺乏面对面交际时经常借助的语气、语调及表情和体态来传情达意,人们就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符号来增强形象感。当然也和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求新、求奇的心理有关。网络交际的双方多为年轻人,他们熟悉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网络新词让他们感到新鲜、刺激、有趣,有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大家都来造新词,特别有成就感。

第2篇

[关键词] 网络 语言 特征

本文所要分析的对象语言是网络语言,这里特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络交际中的自然语言,如网络聊天室里的语言,并不包括涉及到网络和计算机语言中的专业术语。

网络语言室一种语音缺失的语言。网络参与者在语音缺少的条件下借助网络手段-聊天工具,如QQ等进行即时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时要通过口语语言书面录入来达到交际的目的的。虽然没有声音,但是通过这种即时工具,使聊天双方或多方具有高度的现场性,能够弥补语音缺失带来的局限,聊天的参与者如同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因此网络语言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它具有口头语言的一般特征。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是充分借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各种输入的结果,所以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键盘语言。由于网络空间的人际交流简单直接,缺乏人情味,网友们便克服标点、字母、符号有形无音的缺憾,通过拼音、英文、汉字、数字的全拼、缩略、混杂等文化再生方式,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生动的表达符号,使网上交往有了新的交流方式和途径。所以我将网络语言文化变异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外文+其他。网络语言的具体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外语词语多术语多,符号与语言的交叉使用,语句的零散化、直观化,幽默风趣

一、外语词语多,术语多

网络属于高科技的产物,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网络语言的许多术语、概念来源于西方,所以音译词多,首先表现为直接使用外语词的的现象很普遍。这其中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在我国介绍网络、建设网络、首先使用网络的人以文化水平较高者为主,他们有比较良好的英语基础。二是传媒大量地推介,使其中有些较常用的词汇被广泛了解。如:“internt、modem、主机、键盘、内存”等。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学习使用英语的心态比较正常,随着中国国际化事务的增加,如:申奥、加入WTO、承办大型国际会议等,英语词汇进入生活的速度仍不会减慢。其次是外语词和汉语混合使用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似乎越来越多,不仅在最初的科技术语和专业技术方面,包括娱乐、休闲、商业等诸多领域。网络语言都成为外语词使用频繁的突出代表。以下是网络上一些主要的外文缩写:

“I服了U” :我服了你……周星星片子里的经典台词;“伊妹儿”:Email的音译,电子邮件的意思。也可简称为“妹儿”;“CU” :See You的缩写带音译,再见;“IC”:I See的缩写带音译,我知道了;“Q”:Cute 的音译,可爱。

二、符号与语言的交叉使用

语言是符号系统,网络上的内容是用键盘上的符号组合起来的,在网上传输着大大小小的新闻,点点滴滴的记忆,丝丝缕缕的情意,现代人或实在浪漫,或虚拟或真实的所有都在网络上涌动,文字似乎不能满足需要,冷冷的屏幕阻断视线,阻断声音,为了让屏幕上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细腻更加真实,网民把手头的符号加以想象,运用在了文字之中。这些符号主要作用有:

1.摹画表情。如下列各式各样的笑脸符号:^___^和平的笑 ;^o^ 小可爱的笑 ;^O^ 大可爱的笑 ;:) 简单的笑 ; 大肚人的笑等。

2.模仿声音动作。网上使用数字谐音的方式,直接使用数字表达意义如:1314:一生一世;1314920:一生一世就爱你;1372:一厢情愿;1392010:一生就爱你一个;1414:要死要死;147:一世情等。

3.为了节约时间用词的汉语拼音代替如:PF:佩服的缩写;SL:色狼的缩写;DD:弟弟的缩写,偶尔有引申义。东东的缩写,指代东西;PLMM:漂亮美眉的缩写等。

4.增加趣味性,如:斑竹:版主,也可写作板猪,由于拼音输入造成的美妙谐音;

5.表示尴尬和回避等。如网上两人聊天,一开始对方就冒昧地问年龄,一方只好用笑脸符号搪塞。

三、 语句的零散化、直观化

网上的语言句子短小,表意直接,较少打断的形容和描述,以为深长、曲折隐讳的表达十分少见。呈现出初始口语的特征。无论聊天还是网上论坛的发言,即兴式的比较多,大多数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基本是“我手写我”,所以语句比较零散,句子短小。网上语言接近口语的形式,但语境和口语语境有很大不同,相互看不到表情,听不到声音,无法得到文字外的信息,所以需要较为直接表述的语言。比如再现实生活中,你进入正在聊天的那几个人中,大家看到了你,你也看着大家相互微笑就打算招呼了,遇到你要插话时你直接说就不会显得突兀,而网上聊天,特别是人多时,必须大呼小叫才能搭上话,在网上常看到这样的开场白:“有谁愿意和我聊天吗?”“有北京的吗?我想找北京的聊天!”“我都喊了半天了,怎么没人理我?”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受必须用语言表述出来,没有表情、语调或其他态势语言来帮助,所以语言显得直白,甚至夸张。在对话时,最初的几句话非常难选择话题,因为陌生的两个人不知道对方的工作家庭,也无法从服装、天气来切入,甚至不知道对方的性别,唯一的标识是网上的名字,因此对话直接,有时显得尴尬。比如下面一段对话:A:有在南京工作的吗?B:你也在南京打工吗?A: 你在哪个区?B: 鼓楼区 A: 你老家在哪?B: 湖北A: 你喜欢看电影吗?B: 还好吧,你是美眉吗?A: 是呀,你相信吗?B: 呵呵!^o^……开始的几句显得局促,有明显的猜测性。

第3篇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形式上的特点

    符号化,在电脑上输出文字时,习惯上会带有相关的符号语言。例如:^0^(微笑的象形),o(∩_∩)o...^_^ (表示高兴的心情0,(∩(︶^︶)∩)表示鄙视你,(/ \)表示囧等。数字化,运用数字及其谐音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55(呜呜的谐音,表示哭的声音),88(拜拜,英语单词Bye-bye的谐音),520(我爱你的谐音)等等。字母化,类似于数字的运用,字母也有表情达意的功效。如:BT(变态拼音的缩写),PLMM(漂亮妹妹),PMP(拍马屁),BF(boy firend的缩写,即男朋友)等等。

    2、内容上的特点

    新词新意层出不穷,像网络新词酱紫(这样子)、表(不要)、杯具(悲剧)等等,它们是同音替代或合音替代。一些旧词有了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或者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超越常规的语法。网络语言已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语序也不受限,倒装句时有出现。如:“······先”、“······都”、“·······的说”,千奇百怪。口语化的表达网络交际语言用于网上交流,在表达上更偏向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

    二、网络语言的诞生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表示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微博、微信和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土豪”、“浮云”等等。

    由于网络语言的诞生,社会各界对网络语言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Weblinguistics或Netlinguistics)诞生了。

    这门学科是由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西班牙知名学者珀施特圭罗博士在2003年出版的专着《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2005年英国知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的影响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网络语言学目前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不断完善。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互联网技术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动力,认知的建立不再受局限于时空特性。机器文明与语言文明的结合构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极大地兴趣,各种类型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对于社会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调整好网络语言与社会语言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的重要步骤。

2研究现状

2.1针尖对麦芒,肯定与否定的碰撞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语言异军突起,形成了语言界的一股别具风格的新势力。有人主张这是突破语言瓶颈发展的灵丹妙药,认为网络语言代表了新世纪语言发展的趋势,引领着语言界时展的潮流,彰显着时代的精神,展现着当代社会的盎然生机景象,其典型代表人物有钱乃荣。支持者主张: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网络时代,人类的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语言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文化面向当代世界汉语文字迅速发展的新动力,新的时代须有新的语言载体,任何语言的创新、新生都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面对不懂就应该学习而不是保守地指手画脚。认为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Logo语言,网络语言对于汉语的国际化推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网络语言的推过程中借助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新的图式总是在同化、顺化之间不断地前进、发展。另有一些人则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认为网络语言是对社会语言的一种污染,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口语化、群体性会对现代语言结构性、严谨性、规范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其典型代表有李如龙。认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网络语言的恶俗性、求异性会将现代语言引向不良发展方向。主张对待网络语言要防微杜渐,建立网络语言进行标准性、规范性框架。

2.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了对网络语言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不少语言学家纷纷投入到对网络语言研究阵营中,在这期间也结出了网络语言研究的累累硕果。早在2000年10月,易文安就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网络用语词典《网络时尚词典》,主要对网络语言第一次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不久之后,由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也相继问世,这是第一本由语言学界组织主编的与网络语言有关的词典。除此之外,与网络语言相关的文献在此期间也层出不穷,通过在CNKI平台中关键字“网络语言”的搜索就多达300余篇。在新世纪交接之初语言界形成了一股网络语言研究热潮,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总的研究趋势可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包括网络音译新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网络语言的语用分析、网络语言的规范。

2.3网络语言的分类及其特征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网络语言分类也不尽相同,杨建民把网络语言分成了七大类, 若干小类。而另一学者蒋文天则将网络语言划分为“数字型”、“翻译型”、“字母型”以及“符号型”四种,其中数字型为我们所熟知就有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等,翻译型比较典型的就有fans(粉丝)、tomato(他妈的)等,字母型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MM(妹妹)、U(你)等,符号型则是一种较之前三个用的比较少的一种网络语言,代表有O、O(惊讶)、T.T(流泪)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分类形式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的体现。不同的分类标准体现出网络语言的各异形态,在二十世纪初期,网络语言就以其多样性、简洁性、创新性、形象性、大众性风靡全球,打破交流过程的年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老少皆宜,尤其成为广大青少年、中年人的交际宠儿;在利用网络社区交流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意创作、随意使用被所在交际群体所认可的网络语言,没有语法的限制,没有对错之分,这体现出网络语言的创新性;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网络语言的简洁性为网民时间的节省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表情()就能快速、清晰地表达出心情高兴的意思。“呵呵”、“嘿嘿”立马就能表现出网名双方所在的轻松氛围,网络语言的口语性在此过程中显现无疑。大众性、形象化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2.4萌发到茁壮及其语用分析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us)曾说“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中,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但有一群忠实的用户”。在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网络语言仅仅发展了不到二十年,但对人类语言交流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发明。一方面,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字革命的产生背景不同,网络语言并不是要革社会语言的命,它的产生只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调剂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网络语言风靡语言交流范畴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是广大社会普通群众,网络语言的产生不是某种政治目的的达成,不是制度维持的工具,拥有大数据量用户是网络语言能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网络技术与人类社会语言结合催生出的网络语言拥有强大的语用群落。在网络语言群落中,“网虫”们通过新型网络语言彰显个性以吸引其他“网虫”的注意力;在张扬特性过程中,“网虫”们创造出一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词汇与语言,网络语言因此成为网民追求个性的有利工具;藐视传统、主张标新立异是他们的不二法则,开放、兼容并包、多元化、追求新颖成为“网虫”摆脱社会语言规范、标准限制的重大突破口;利用网络语言交流进而掩饰真实身份信息是网络语言在“网虫”生活中的另一真实写照,不论男女老少,网络语言的虚拟世界中,语言的反习惯性使得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过程中应运而生。

2.5何去何从造就另一舆论焦点

与产生初期相同,网络语言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将网络语言推上了又一风口浪尖,网络语言的规范性角度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对网络语言规范的分析类型主要包括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 网络语言规范的角度、 网络语言规范的原则和网络语言规范的方法等。

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中立态度,在语言学界,不少学者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持不确定观点。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与现有社会语言的规范、原则相碰撞产生出新的语言模式,其产生结果能否被认可还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网络语言现处于从萌芽向茁壮发展阶段,其存在形式还未被最终确定,现在就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还为时尚早。第二种为支持态度,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可能会引发社会语言的变革,网络语言的低俗性、随意性会对汉语的纯洁造成一定的破坏。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在网络语言未成为一种主流语言之前,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种为否定态度;一方面,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语言为社会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真实的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网络语言的发展。

问题的提出通常会导致问题解决的诞生,针对网络语言规范性的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参考标准,大致可概括为语词方式、语词特点、语词的道德性等方面进行规范。

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须依据相应的原则与方法,在网络语言规范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的语言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论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必要性原则、 明确性原则、 高效率原则、 普遍性原则、 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的原则、 注重品位的原则、 注意引导的原则。 在网络语言的规范方法学应用过程中,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要具备动态规范观、容忍观念、 层次规范观念和尊重约定俗成规律。

3研究意义

互联网技术勾勒出的巨大虚拟空间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面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认知思维衍生出的网络语言所带来的挑战,社会语言在势如破竹的网络语言冲击下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伴随着悄无声息的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网络语言已成为网络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思维表达、彰显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构建和谐网络语言环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乃荣. 网络影响语言文字发展[N]. 东方早报,2012-12-04(B07).

[2] Piaget, J., & Duckworth, E. Genetic epistemology.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0,13(3), 459-480.

[3] 闪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 语文建设,2000(10).

[4] 杜韦华,王辉. 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J]. 新西部,2006(12).

[5] 陈伟. 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J]. 文教资料,2007(23).

[6] 杨建民.网络语言审美透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7] 蒋文天. 网络语言的分类及其特征[A]. 江西省语言学会.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

[8] 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9] 吴希斌. 近十年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0] 邓军,段慧如.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

第5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概念 语言学

网络可以说是世界上普及最快的一项发明,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约占总人口的38.5%[1]。如此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交际语言的变化。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所说,“如果互联网的发明是一场革命,那么它更像是一场语言革命。”[2]网络语言的出现对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变化都产生了冲击和挑战,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综述

国外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早。1997年,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就主持召开了一次“网络和语言”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语言学家,会议上讨论了网络语言、英语作为网络通用语的地位问题以及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问题。2003年9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研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网络语言研究引起T世界语言学界的关注。2002年和2003年在《Language》和《ELT Journal》杂志上频频出现关于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论文或书评。《剑桥语言百科》的编者,著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于2001年出版T最新著作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成为英语界网络语言研究的领军人物。国外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语言的语言要素变异、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生成原因、网络语言与文化关系等等。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末期,发展很快,成果颇丰,我们对中国知网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文章进行了统计,仅2011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网络语言的文章就有79篇,2001年至2011年底,关于网络语言的期刊文章就有1220篇。其中于根元先生的《网络语言概说》(2001)和刘海燕女士的《网络语言》(2002)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网络语言的分类、特点以及网络词语的产生原因的问题,是迄今为止网络语言研究的代表。梳理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从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方面来看,可以概括地分为综合性研究和结合某一语言学要素而进行的单一性研究。关于对网络语言的综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概述网络语言的含义、性质、表现形式、特点、产生原因及规范方面。

二、对网络语言概念的研究

关于网络语言的定义,语言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是众说纷纭。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网络语言概念的梳理,不难发现,我国学界对网络语言概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一分论、二分论和三分论。

语言学家Crystal在他的书中《语言与因特网》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较为宽泛的定义:“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

我国学者于根元指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3]。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指计算机网络上常用的及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语言,包括网页上的图像、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4]

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二分定义还不能概括网络语言,于是对其广义进行细分,产生“三分法”这种观点。《网语和网话》中将网络语言分为三类: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②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术语;③CMC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语种。并且还认为,在CMC领域,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是网话---“网民说网话”[5]。何洪峰在他的《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一文中指出:“其一,网络语言是纸媒体所用的词语,其基木词汇结构及语法形式还是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这是它的主题形式;其二,指IT领域的专业术语,或是只与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或者网络活动有关的名词术语;其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网民所创造出来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6]。余香顺也认为网络语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第二类是网络术语;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室、讨论版中所采用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第三类[7]。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于根元先生倾向于把网络语言分为专业术语和有网络自己特点的语言两种,余香顺等学者倾向于把网络语言分为三种,即专业术语、网民语言和网络媒体语言。实际上网民语言和网媒语言也有不少交集,它们和于根元先生所言“有网络自己特点的语言”的说法大同小异。“广义狭义”说以此类的视角划分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外延做了详尽的介绍,涵盖了所有网络语言的类别。[8]

三、从语言学要素对网络语言的研究

除了对网络语言概念的研究外,我国学者还对网络词语的特点、网络词语的规范、网络语言的生成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最初的网络语言界定的研究,到现在更多地是结合某一语言学要素对网络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从其性质入手而谈网络语言,如董宏程发表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三期上的《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其非理性语义倾向》[9],这篇文章运用相关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分析大量典型的网络语言实例,认为网络语言的性质是青年语言的变体,网络词语与黑话有着本质区别。网络语言在语义上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其两大根本原因一是网络语言对表达功能的强化;二是网络语言对酬应功能的强化。

从语言变异入手而谈网络语言,如冉育彭发表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三期上的《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探析》[10],这篇文章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和语法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其变异现象,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了网语和规范语言之间的问题。

从符号学方面研究网络语言,如杨小卫、曾立英发表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五期上的《网络聊天语言中的网络符号研究》[11],这篇文章描述了网络聊天语言中网络符号的构成与特点,分析了网络聊天出现的原因以及它在进行时的语用功能。

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方面入手而谈网络语言,如袁子凌、许之所发表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二期上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12],这篇文章认为网络语言具有简洁化、符号化、新奇化、多媒体化等特点。网络语言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融于一体,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等等。

四、结论

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语言概念的界定、构成类型、形成原因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很丰富、很全面了。从某一语言学要素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另外对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只零星地散见于一些论文当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还不到二十年,网络语言的形成则更晚,到了二十世纪末才形成网络语言的雏形。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现有的研究成果已不能适应网络语言的发展。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对网络语言研究的角度和领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EB/OL].http://.cn/

[2] Crystal, D.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2006.

[3] 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

[4] 刘海燕. 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37.

[5] 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 外语电化教学, 2003(6): 1-6.

[6] 何洪峰.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 (1) :74-78.

[7] 俞香顺. 传媒.语言.社会[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

[8] 许子为,张顾为,何森.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语言概念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56-60.

[9] 董宏程. 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其非理性语义倾向[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3):120-123.

[10] 冉育彭.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32-34.

第6篇

网络语言的创新特点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儿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前者如“见死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后者如“难过得死掉了”、“累死掉了”、“走先(先走)”,大多采用港式语法的结构。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语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利用比喻、谐音、拟人等各种手法构成新词。除在构词上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还常在文章的标题末尾添加相当于语缀的语气词,如“要记着去捧场噢”“慌乱是会出错的噢”等。

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外,在句式的选用上,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复杂句式,而多用短句。句子的省略现象也很普遍。有人在网上随机选取了10句聊天记录,其中字数低于5个字的有9句,超过5个字低于10个字的有1句;标点符号1个;有修饰成分的3句;没有复句。虽然这不能完全代表网上聊天的所有记录,但也可窥一斑,透露出网络语言经济性的特点。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等。再如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显示了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

当然,网络语言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粗俗化、有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也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显示出的这些独具特色的创新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言的强烈冲击,它是一种充满自信、富有生命力、基本上健康向上的语言,同时还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体系。

网络语言引发的新的语言革命

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和更新以使自身适应时代变化的过程,绝不存在完全封闭的语言体系。汉语之所以能够绵延几千年而生生不息,演绎出如此绚烂动人的汉语言艺术,并且有如此深广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僵化的,而是善于不断从民众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吸取新的养料,促进自身的代谢与更新。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动因之一,就在于传统的古文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面前显得僵化、繁琐和呆板,脱离了大多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语言现实。近年来国内兴起的股民专用术语,也早已远远超出了股市的应用范围。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也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

语言发展不能拒绝网络。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无疑丰富了日常交往的渠道,极大地拓展了语言传播的空间。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语言正在带来一场新的语言革命,并以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走下网络,走入生活”。其表现有三点:首先,网络语言已走进了大众媒体;其次,网络语言已经开始渗透于年轻人的日常交际用语中;再次,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将应运而生”。网络词语不仅代表了高效率,更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前卫感。这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创新”精神来自以年轻的大中专学生、技术人员为主体的网民,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因此,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产生强烈冲击是无可置疑的。

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部分,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相辅相成,互不取代。不少网络语言极具形象性、贴切性、概括力,还具有一般书面语言所不具有的幽默感,在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所接受后,也有可能进入基本词汇,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汉语自身的弹性和发展潜力。国内一些语言学家对就网络语言和青年网民所蕴含的创造力表达出由衷的赞赏之情;许多高校教师利用网络上课,增加跟学生的沟通渠道;有些专家还专门从事收集、整理新词汇的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不久将正式出版发行。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这标志着网络用语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在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如《牛津英语大词典》,每隔几年就会加上一批新兴的词语,就美国来说。新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比如,为了节省时间,微软公司内部曾经有许多“时尚新词”在沿用,例如用“ask”代替“question”,把“what is yourquestion?”说成和写成“your ask?”在微软公司工作而不会这种用法的人,会被微软人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质,甚至在

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用法当做计算机时代的文化象征。

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人们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遵守某种既成规范而使用语言的。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一方面要遵守语言规范,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语言系统内部的创新机制。

网络语言虽然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语言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而且既然能够被许多网民所推崇并不断创新,那么就说明网络语言是_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就有其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的理由和空间。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真正可悲!

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新的语言现象打破了既有语言的传统模式和固有的格局,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进,给人以神清气爽、耳目一新的感觉。前些年还在讨论“晒太阳”、“自行车请下车推行”等是不是符合语言规范,现在不是被人们普遍接受了?“炒鱿鱼”、“发烧友”、“大款”、“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被人认为是滥用,现在不也深入人心了吗?网络语言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词汇,却被网虫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句式上打破了传统结构的拘束,大胆采用方言和其他语言明快、简洁的语法形式。这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交往方式,并且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当代青少年追求新奇、方便的心理,以及不拘泥于传统习惯、文字规范的作风,是当前网络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下子有这么多鲜活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语言中来,肯定会推动现代汉语言的发展。

当然,人们的语言自我规范意识尚需增强,网民自身的文明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倡导使用文明、规范的网络语言,创造一种全新的网上生活方式。由于语言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一些偶发和不健康的现象必然会受到实践和时间的冲刷和淘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时代的语言丰富起来。

第7篇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经在《文化科学》中指出:“所有的文化都基本依赖符号,尤其是依赖发音清晰的语言而产生并永存”,“因此,文化是依靠超体质语境的符号表达出来的事物和事件。”事实证明,语言以最典型的形式在自身中表现了文化活动,是文化的表达符号。而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是不分国界和民族的,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层面、风俗制度层面、心理层面,都在语言这个多棱镜中显现出自己的结构。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网络语言之所以令人不可思议地存在并且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曹世淳认为,把文化与文明、文艺、文物和娱乐等概念区别开来,文化是特定人群当下普遍自学的观念和方式系统。它符合了现代人的某种需求――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表达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它是一种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审美范式。

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语言,一方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通行证,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和使用;另一方面,自打出现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赵振铎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并不是全民语言,它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网络环境中,不可能使用很广,走向全民化。但是,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原因,网络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又有哪些呢?

一、后现代性

后现代性暗指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源自西方技术应用、消费主义和文化产业的短暂的、无中心化的世界的转变,“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很多“后现代”理论家强调后现代性是作为现代性的反面物而存在的,是对现代性的中心性、整体性、本源性的全面颠覆。甚至认为现代性已经完结,现代主义寿终正寝,多元性的、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历史舞台。桑塔格认为后现代主义“逃避解释”,后现代艺术展现自己的外观,需要一种体验,需要“新感觉”,而现代艺术则要把握处于外观之下的深层含义,依赖于一种理解和解释。如今,后现代思潮在西方已横扫整个文化领域,并且声势波及全球。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号化。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源于图画。它的本质是一种符号,网络语言的符号化表面上似乎顺应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但实质上,这种符号化是在传统语言符号的基础上的再符号化,变成一种代码。语言符号不等于代码,性质和交通信号、电报号都是不一样的,它势必导致沟通的阻隔与理解的混乱。比如:“MM”,在网络中是“妹妹”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妈妈”的谐音。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符号化也是网络语言西化(英文化)的一种表征。所有这些,则都是在一种大背境下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科技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普通人的一种普通工具,再加上中国目前对英语的稍显不正常的推广,虽然普通大众都懂得了一些英语,但是又只是学得了一些皮毛,并不能完全熟练运用,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符号化“网络洋泾浜”式的新词新语。这些运用只局限在一些年轻人身上,他们讲求时尚、时髦,追赶潮流,受社会环境和网络的影响,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荣,以懂得网络用语为骄傲,于是就发明一些中英符号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2.数字化。罗素・纽曼在解释电视为何会变成如此盛行的传播模式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假说,电视盛行乃是懒惰观众的本能所造成的结果。可以说,网络语言的数字化正是这个不费力气症候群在网络时代的新体现。同时,这体现了中国网络方面的一些背景,刚开始的时候,网络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上网一般在网吧进行,上网的人主要是一些无产阶级,没有固定的收入,知识水平也不能说是很高,而当时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把时间花在正确的打字正音,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用数字就来得更简单些。同时,数字化还具有行业用语的特性,又相当于一些隐语,想一想,当你说的话别人不理解,而只有你的朋友才和你相视一笑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3.随意化。网络语言还显得随意泼洒,数字、英文、符号的杂糅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U2(你也是),ME2(我也是),3KU(谢谢你)等。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事实上是一个符码空间,人在其中的生存和一切活动都是以符号形式进行在这一空间里,不同语言符号的意义由差异来决定。这就使得人在网上的生存本身就具有一种失学的性质。符号是有限的,也是相互重复的,这种扮演性体现出来的随意化是后现代主义为我性的一种表现,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根本不考虑另一方的实际情况,任意简写缩略情同网络黑话,情绪化的骂詈语随处可见,首要的要求就是节省我的时间。随意地使用网络语言虽会节约使用者的时间,但却导致接受信息的另一方增加了理解信息的时间。4.口语化。电脑中沟通媒介的非正式性、自发性与匿名性,刺激了一种由电子文本表达的所谓口语性的新形式。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由于网络沟通是缺乏声音与图像的实时交流,为了表达直观的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网络语言的各种形象的符号应运而生,促成谐音数字的发展,这些符号和数字必须通过语音的协助,念出来并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明白其所要传达的内容。5.简洁化。简洁是网络语言最突出的审美风格,在实时沟通中我们最常见的是长话短说,能省略的尽量省略。即时性、简洁化,伴随着网络的主体消解(非中心化),体现出后现代式审美。

语言的使用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行为,网络语言的上述倾向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心理。

二、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网络的最大诱惑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把文化交流的自由下放给了每一个普通百姓,毫无疑问,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文化交流更真诚、质朴。面对巨大生存压力的现代人,更向往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把自己隐匿起来,他们宁愿遁入“虚拟空间”而不愿直面现实生活,加入一个BBS或聊天室,再取一个标新立异的网名猫起来和对方神聊,让心情放松,将本性放纵,少了伪装,多了轻松。你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进行能量释放的绝好方式。它的存在,是因为符合了现代人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都可以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享受言论自由的舒畅。

三、体现年轻人对传统教化方式的反叛

和其他时尚、流行的事物一样,年轻人对网络可以说是趋之若鹜,网民中青少年占的比例最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弱,心理需求与现实文化教育往往产生矛盾,凡此种种都会促使他们逃避现实。另外,他们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或宣泄的场所,网络语言的发展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势必愈演愈烈。言语方式与表达是人类社会文明方式最集中、最直观的表现,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信息流向,总是自上而下,由师及徒的,但在网络时代,由于对新事物理解和接受的快慢不同,父辈、师辈逐步丧失了教化的绝对权利,尤其是网络语言出现后,家长和教师“身正为范”、“亲临监督”的教育作用被大打折扣。

第8篇

语言文字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中外历史上每次生产力的巨大革新,都会引起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变革,新生事物便会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几乎成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高效工具,而作为网络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不可避免地应运而生。而让我们担忧的是,中学校园里,“网络语言”已成为“非主流”的标志,不但来势汹汹,而且大有泛滥之势。如果仅仅在课余生活中作为调味剂倒也罢了,可怕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懵懂无知,为了赶时髦、追潮流、扮酷、显“潮”,背着老师,骗过家长,偷偷去网吧“充电”,长此以往会荒废了学业。对初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课程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要求规范、严谨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特点,“网络语言”无疑不能作为规范语文知识来对待。语文教师又多了一份责任:“网络语言”的正确引导与规范使用。

我们不能否认,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高效、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网络语言”中相当一部分精品也一样会给我们带来表达上的精准和便捷。所以,部分“网络语言”也一样有着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可以断言,其中的部分词语,尤其是表意精到,具备其他词语释义无法替代作用的“网络语言”,会在今后的某个时期被认可,被纳入“规范汉语”里。但是,大浪淘沙,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网络词语毕竟是少数,而那些刻意为了扮酷、显“潮”的“网络语言”便会因为不再时髦而慢慢被人们遗忘,会被淘汰。即使收入《康熙字典》或者《中华大字典》的字词,里面也有数不清的、我们不认识而且也用不着的汉字。

我们也注意到,那些使用“网络语言”频率较高的学生往往学业成绩不太理想。这就要老师们问个为什么。也许老师们会说,他们成绩差,不务正业。其实,这样认识就有点不负责任。这些学生高频率使用“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渴望标新立异,具有好胜心的表现,这种求新求特求异的做法正是创新精神的一个方面。他们在学业成绩上得不到满足,自然追求其他方面的成就感。其实他们是值得同情、需要被认可的,我们有责任爱护他们。正确地引导学生冷静地看待它的存在价值,既不冷酷地剿灭它,也不狂热地追捧它,让学生明白满口“网络语言”算不上“新新人类”,它跟其他语言一样只是一种表达工具而已,任由其泛滥下去会对语言文化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使用上,尤其是学生作文里,“网络语言”可以作为加上引号的引用词,而不应该作为正常表达词语出现,尤其是考卷里面使用它会让判卷老师无所适从,使用不被判卷老师认可的词语其后果可想而知。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没有设置“新词语”栏目,而《中华现代汉语词典》里设置了“新词语”栏目,但里面收录的词语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且具备了“约定俗成”的特性。

中学语文教师对“网络语言”的正确引导与规范使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要让语言文字健康发展。

第9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用原则三分说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李星辉的《网络文学语言论》给狭义的网络语言下的定义是:“指网民们在网络交流这种新兴文化中所使用的新的语言,即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网络语言是专门在网上使用的一种语言,能够风趣生动地表达情感,方便快捷地传递信息,是由网虫们独创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起初主要是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减少敲击键盘的次数,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形成特定的网上用语了。言语交际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网络交际也是如此。虽然交际者是在特定的虚拟空间进行交际,但也不能超越公众约定俗成的标准和原则。

一、网络语言和言语行为三分说

奥斯汀认为说一句话不仅仅能构成一个言语行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之行(说的话排成一个句子)、言外之行(表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表明为什么要这么说)和言后之行(对说话者所产生的结果)。网络语言由于不同的交流媒介、交错的文化背景更好地展示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例如:①“谁知道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乎我的明天在何处”,小伟哼着这首歌在网间流窜,每到一地方先唱完这两句,接着就是一段征友启示“男,二十五,于浪漫中现真情,于诚实中显睿智,欲觅网上真心MM一名,霸王龙食草龙,品种不限,照单全收”,基本上,每次都被网管踹将出来,苦闷之余,决定不再流连聊天室,改去论坛试试。

《论坛五味》读者在阅读例①是将字串成句子,便是言语行为中的第一个阶段“言内之行”。同时,作者在写这段话时,通过介绍自己,表明征友的意图即第二个阶段“言外之行”。至于读者对于这段启示的理解“一个多情、虚伪的王老五饥不择食推销自己的广告”则是“言后之行”。这一段文章同传统文学语言和口语一样都符合奥斯汀的语言行为三分说。

二、网络语言的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认为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互相合作,谈话双方都怀着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都遵守着某些合作原则,以求实现这个愿望。他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四个准则,即量的准则(所说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多也不少)、质的准则(不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或缺乏依据的话)、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和方式准则(清楚;避免晦涩、歧义;简练、井井有条)。正是由于合作原则在起作用,随时准备帮助沟通话语和话语所传达的含义,人们之间对话才得以有效地、顺畅地进行。作为人们在虚拟世界交流的工具,网络语言同样要遵循合作原则,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人们不严格遵守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的现象。例如:②“因为这是一笔交易:你替他们平事,他们让你成仙,所以我们以后就管这些人叫客户,你可以答应也可以不答应,如果你要不答应……”老神棍又掏出墨镜戴上,拿出那支笔状物,“我就照你一下,不过我事先声明:这东西不怎么好用,很有可能让你忘很多事情,包括你姓什么叫什么父母是谁你自己是男是女等等……”

“你不如说我就变成一个弱智了!”

老神棍抬头想了想,说:“对,你概括得很精确……”《史上第一混乱》③就为这个,奈子被论坛中众多正义化身的大虾群起攻之,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砸得她是体无完肤,且不说女孩儿心里边是不是落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我估计这要是换了我,连死的心都有。

《论坛五味》④

[qiaofeng](模仿一首歌的曲子)今天不下线……

[fengying]呵呵,电话费……

[qiaofeng]9494,我最恨的就是这个杀人不眨眼的中国点心。

[fengying]什么中国点心?

[qiaofeng]就是中国电信,CHINATELECOM.

[fengying]哈哈,你竟敢把电信老虎当点心吃?

《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⑤有这么变态的学生吗?谁会相信!所以,韩风现在的行为,在大家眼里,根本就认为他是在装B,当然,更多的人认为他是个冒冒(注:冒冒=傻冒+傻冒),连装B都不会装,好歹也拿本中文的,那样别人相信的可能性还会大点。

《超级系统》例②中的“弱智”一词用了“忘很多事情,包括你姓什么叫什么父母是谁你自己是男是女等等……”一长串的文字来形容就是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例③中将被批评的奈子说成“体无完肤”、“落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连死的心都有”显然是故意违反了质的准则。例④的对话中从歌曲到话费到点心,跳跃的语言是故意违反了关系准则。例⑤的语言中用了长段的话来解释第一句,并且用了“装B”、“冒冒”一类的词语,显然是作者故意违反了方式准则。从以上三例我们看出作者以故意违反语言合作原则的方式打破读者原有的思维模式,收到出其不意、娱乐读者的效果。

三、网络语言的礼貌原则

礼貌既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又是促进社会文明的保障。网络语言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同样在使用这种语言的过程中要遵守礼貌原则,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在现实社会交际中,人们一般都能用礼貌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的区域里,一切附加在交际者身上的社会特征都被网络所隐匿,有关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网上也被逾越、被忽视,使得网络交际似乎成为一个可以随意言说的场合,言语礼貌道德逐渐沦丧,网络交际场所几乎成了粗话、脏话等语言垃圾的投放站。例如:⑥

[wish]tnnd?……啥意思?

[qiaofeng]WC!你连TNND是啥都不知道?

[wish]嘿嘿。小弟出道太晚,老见你们说些江湖切口,真的不懂。

[qiaofeng]TNND就是TMD的比较级。

[qiaofeng]tmd就是他妈的。

[qiaofeng]TNND就是他奶奶的。

[qiaofeng]WC不是公厕。它有时候指WORLDCUP。通常就是WOCAO!

[qiaofeng]你连这些都不懂还想入丐帮混?真是7456!

[wish]懂了,懂了。7456就是气死我了。这个俺原来就懂。

[wish]您老不要生气伤了身子,8147,8147。其实这些俺一学就会。

《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从例⑥的对话我们看到粗话堂而皇之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为了避免尴尬,人们还用字母或者数字来代替,无视礼貌原则。

结语

网络语言是近几十年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更改和变异而来的。作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它今后将如何发展,我们只能从现实中得到证实。荀子曰:“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故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语言符号的本质便是“约定俗成”,符号是社会的产物,它经过人们的约定,赋予一定的价值,然后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在交际中是否常用,网络语言也应当如此。任何新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我们应该用时间来检验它。由于网络的发展在中国还处在起始阶段,所以对待网络文学语言,我们应该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基础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网络已经日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打破了许多往日的“规则”,在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中渐渐形成新的格局。同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人们逐渐熟悉,或循规蹈矩,或打破常规,其语用意义都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第10篇

在我们小学,也开始刮起了网络语言风。

不信,你跟我一起到教室去看看吧。

上午第一节课语文课,老师一手拿着试卷,一手摸着语文科代表顾晓东的头,满面春风地对他夸奖道:“顾晓东啊,你这次考了全班第一,老师很满意,但你不可以骄傲,下次还要继续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望!”顾晓东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泥放心,偶还会继续努力的。”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听后不仅没有高兴,反而生起气来,朝顾晓东怒道:“你这孩子,夸你几句你就满口胡言乱语!快给我面壁思过去,回家写篇检讨书,下午交给我!听到了没有?快去!”可怜的顾晓东只有乖乖地墙角罚站,嘴里还不时地小声冒出一句:“怎么会酱紫(这样子)啊,偶怎么会那么口年(可怜),5555~~(呜~)”

回去之后,妈妈问顾晓东怎么回事,他只是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委屈的泪水如黄河决堤般夺眶而出。没料到下午,顾晓东同学更惨了。

下午自习课上,顾晓东将检讨书交到老师手中,老师先是微笑着读,当她读到一半时,突然紧皱眉头,然后愤怒地将检讨书“啪”地一声拍到桌子上,对顾晓东说:“请你自己读读下面这段文字!”晓东浑身颤抖地接过检讨书,小声读道:“老师,偶(我)错了,687(对不起),请泥(你)0658(原谅我吧),偶是3731(真心真意)地向泥道歉的,而且我真的木有(没有)在课堂上胡言乱语,真的木有,老师泥就口年口年偶(可怜可怜我)吧。5555~~”“哈哈哈哈……”讲台下传来一阵哄堂大笑。“安静!都给我安静!”老师大吼一声,然后转向晓东,把桌子拍得震天响:“你看你写的什么东西!你还能当语文科代表吗,啊?同学们都像你这样说话、写作文的话,那不都得考零蛋!真是气死我了!”

晓东胆战心惊地耷拉着脑袋,一脸无辜地望着老师发呆,心想:瞧,这都是网络语言惹的祸。

家长的话:

读了孩子的这篇作文,我深有同感:对网络用语,是禁止还是引导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深思。

作者:汪姝琪

最近,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零食风,同学们的口袋里、书包里、抽屉里都是大包小包的零食,老鼠大王听到这个消息,便浩浩荡荡地率领着他的鼠民们到学校来安家落户。

一天下课,小老鼠灰灰来到教室,听见一位同学说:“楼上的……”灰灰心想:楼上有什么好吃的吗?于是,它侧耳细听,只听几位同学在七嘴八舌地说:“是偶!”“虾米?”“大虾。”“哇!”灰灰惊呼:“楼上有藕、虾米和大虾!那么多好吃的,我得告诉大王!”于是,它便慌忙回洞,将听来的内容加上自己猜想,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鼠王。鼠王带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地到了楼上,只见楼上全是满书架的书,连一个食品袋的影子都没看见。鼠王顿时勃然大怒,对着灰灰吼道:“大胆,你竟敢欺君犯上,该当何罪?”灰灰连连求饶:“大王,请恕罪,我愿戴罪立功,把这件事调查清楚。”鼠王将它关进洞内囚禁,又派老鼠白白去找食物。过了一会,白白箭一般地冲进来大叫:“报告大王,我听见一个小孩说他在盖楼,太古怪了!”联系上次灰灰说的怪事,老大觉得很是奇怪,便派出侦察连前去一探究竟。一周后,侦察连回来报告:“大王,梅山一小最近刮起了一股歪风――用网络语言对话,不懂网语的人是听不懂的,您误会了灰灰。”鼠王心里一惊:我们要是不懂网络语言的话,岂不是找不到吃的,会被活活饿死?想到这里,他吓出一身冷汗,立即下圣旨:高薪聘请会网络语言的鼠民,大力普及网络语言!

不久,一位名叫“小网虫”的田鼠来到老鼠洞内应聘,它带了台笔记本电脑,来给鼠民们上课。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鼠国上下子民纷纷来学网络语言,就连最普通的鼠民们都掌握了网络语言,鼠国上下一时丰衣足食,国富民强。鼠国内大家也在用网络语言热闹地交谈着,你听:“筒子们好!”“泥好!”“886!”“白白喽!”“虾米?”“楼上的,又坐沙发了?”这下可乐坏了梅山卖电脑、开网吧的老板们,他们的生意空前地红火起来!

鼠国的史学家们也在奋笔疾书,把这一语言革命记载在了鼠国史书上!

家长的话:

女儿把一个个网络用语通过童话续述的形式写入文章中,很新颖也很容易理解。对于网络,我们应该要学会接受并正确地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作者:孙睿琪

话说有一天,嫦娥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乡,就恳请玉帝允许自己下凡去看看。玉帝恩准了,给了她一天的时间重游故里。

嫦娥欣喜若狂地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变化可大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正当嫦娥沉醉在其中时,一个小孩子兴冲冲地跑到她面前,抬头看着她怪异的服装和头饰,不解地问道:“请问,泥是谁?从哪里来的JJ?是来演古装电影的吗?”嫦娥看着孩子白里透红的脸蛋,忍不住称赞:“哇!好可爱的小朋友呀!”孩子的脸顿时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不好意思地说道:“嘻嘻,果酱果酱!”边说着还挠了挠头。“果酱?”嫦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朋友,哪里有果酱啊?”小孩一脸惊讶,嘴张成了“O”型:“啊!这个也不懂?真是个‘菜鸟’!”“什么?菜鸟?我长得像鸟吗?”嫦娥把自己全身上下打量了一遍,“一点也不像鸟啊?!”小朋友看着她疑惑的表情,嘲笑道:“你真是OUT了!连这些网络用语都不知道。今天真是郁闷,怎么会碰到泥这样的“网盲”,真是没劲!”孩子说完掉头就走了。

嫦娥疑惑了,什么是“网络用语”?真是让人奇怪!她继续往前走,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她以前的死对头猪八戒!但现在嫦娥不想记那千万年前的深仇大恨了。猪八戒也看见了嫦娥,正准备迎上前去,一群小虫子飞来了,冲着猪八戒的肥头大耳不由分说猛叮了几口。猪八戒大叫道:“嫦娥MM,偶被‘新蚊连啵’了,快来救偶!”“啊,新闻联播?现在还没到七点呢!”猪八戒边抓着耳朵边说:“MM,你太落伍了。这是网络用语呀!我说MM,你得赶紧‘恶补’一下,以免交流困难!”“恶补?难道又是网络用语?现在是什么世道呀?连猪八戒也说这种怪话,看来如果我不学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嫦娥心想。

嫦娥利用剩下的半天时间跟猪八戒苦学网络用语,终于明白了网络用语的意思,并学会了如何使用网络用语。她心中窃喜:嘻嘻,偶这下可以回月宫在吴刚和玉兔面前卖弄一下了……88!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汉语言 不规范 协调发展

1.绪论

自从便携式电脑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后,网络语言就诞生了,且网络语言不断地影响着汉语言,这给汉语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谓网络语言是指起源并在网络上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不同于汉语言,汉语言具有规范的结构形式,且其的词汇语法甚至表现形式都不一样。网络语言的涵盖范围较广,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逐渐发展,其因为多形式化而被人们欢迎,现在网络语言逐渐的渗透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当中,其对汉语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现代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

网络语言是一种思想的现象,其是人们思维的载体,其没有固定的形式,网络语言的变化较快,随着人们的爱好等变化而变化。语言的使用也分场合环境,网络语言是来源与现实的语言,并不全部基于汉语言的表现。我国网络的发展很快,网民自主创造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不断的交流中进行传播。网民习惯使用网络语言,这符合虚拟世界的心灵,网络语言往往涉及数字、符号、拼音、汉字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构成组合没有一定的特点,其中很多的网络语言是来着汉语言,对汉语言进行改编,使得很多文学被恶搞,这被称为文体,文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语言。

3.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开放性网络的特点决定的,其是全民意识、语言的发挥平台,在网络中,网络语言的创作、传播,并不断的进行变化,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慢慢的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去。成为人们生活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应用为汉语言带来了发展,但是其积极的一面毕竟有限。作为悠久历史的汉语言,其中缺陷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汉语言是经过悠久历史的发展,其适应性差,不能够满足文化不断发展的要求,其二,汉语言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表现不精准,因为涵盖的方面太广泛,不可能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即使设计,也不能满足人们情感多要求的表达,我国科技进步缓慢,较多的高新技术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应对这些事物的时候,没能够很快地进行汉语言的适应,例如DVD,其是网络语言的一种体现,很多事物命名开始沿用国外的称谓,这是科技发展得缓慢的主要原因。从新事物的命名方面讲,网络语言弥补了汉语言的不足,推动了汉语言的不断进步。

但是从全面影响上来看,网络语言的弊大于利,其传播不规范,以及对汉语言的继续规范传播提出了挑战。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传播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地处理网络语言和汉语言的关系,无法正确地区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网络世界毕竟是虚拟的世界,其没有规范性的要求。而在现实世界中,汉语言包含很多的文化传承,汉语言的颠覆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遇到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给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大,其可以对汉语言进行丰富,适当的在汉语言中加入网络语言是有利于汉语言的发展的。但是网络语言不可以主导汉语言,否则会造成汉语言传播的理解问题,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影响也较大,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虽然有一定的益处,但是毕竟弊大于利,其严重地损坏整个语言环境。

4.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网络语言不断的丰富这人们的虚拟生活,其对网络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广泛的推广对汉语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较大,并不是要拒绝网络语言,而需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汉语言为核心的概念。如果禁止网络语言,往往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需要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进行正确的干涉。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强化母语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地改变目前的语言教育模式,我国的语文教育往往存在于进行作家培养教育,对语言的使用等不够重视,这使得语言的教育不被广泛地接受,中国学生的汉语考试竟然比不上国外的学生,这给我国的汉语言传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改革中文教育,强化母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对网络进行引导,普及网络的应用,使得网络中具有高素质的人群逐渐地增多,以此慢慢地引导网络语言走向健康的环境。最后,坚决抵制恶搞传统文化的现象,传统文化是中华名族的结晶,是需要进行传承的部分,对其进行恶搞,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所以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惩罚力度。以上几点能够降低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使得网络语言逐渐的规范起来。

5结语

网络语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虚拟生活,但是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传播给汉语言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网络语言的弊大于利,但是不能够完全的否定,只需要处理好为网络语言和汉语言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汉语言是母语,其中承载了几千年的传承,我们需要抱着一份尊重的态度去运用。

【参考文献】

[1]蒋师师.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3).

[2]张静.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J].青年文学家,2012.

第12篇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我国网民的平均年龄是26岁,以青少年为主流人群。在他们开放思维、包容创新的网络交流中,网络语言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网络语言在为传统语言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约束而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网络语言的含义

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含义“: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网络语言应网民们提高网络聊天效率或搞笑逗乐等需要而生,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一种特定语言——虚拟空间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由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与网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习惯用语组成。随着互联网分众传播的发展,自媒体互动媒介的普及化,网络语言更加频繁地被使用,逐渐衍生出了数字型、混合型、词意变异型、口语型、图画型、词汇演变型、缩略和扩张型多种词组类型,表现力强又不失幽默,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语言系统。

2.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发展之必然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态势之火热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网络语言以其轻松活泼、幽默风趣、调侃讽刺的特点,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即时迅速、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更容易“落地开花”,以惊人的速度和广泛的接受度在社会中传播和普及,已经在语言的使用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必将对传统语言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现阶段的网络语言经过了自我的洗礼和与时代的对话,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不再像网络语言发展初期那样混沌未明、毫无章法。在这种开放发语言体系中,网民作为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不断地在使用、传递、发展网络语言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得拥有广泛认可度的新的网络语言再次被传播、使用。

2.1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化的积极作用首先,语言的发展以应用为目标,任何语言都是在应用中发展和创新的。网络语言从文字的种类上推动了语言文字的多样化,更有甚者,一个国家的流行的网络语言还能推动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发展。例如,我们常说的“给力”,在英语中被翻译为geili⁃able,表示“使人振奋”、“感到有力量”,实际上就是对中文的音译,已经被收录进《牛津词典》,原因就是其在新浪微博上被提及已超过5000万次。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也丰富了语言文化。再者,网络语言的泛滥化促使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有一部分在网络语言中找不到归属感的人开始自觉地将诉求于传统语言文化。再次,观古今,文艺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和社会实际、时代精神密切相关,网络语言亦如是。广受关注和使用的网络语言往往来自于当下的热点事件和新闻话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传达了一定的时代精神,也是一个时期文化面貌的反射,就势必会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的关注,了解这个时代想要“说什么”。例如,从“蜗居”“、房奴”可窥到当下住房紧张、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从“楼脆脆”可得知上海房屋整体倒塌的事件,从“非常艰难的决定”可看到网民对腾讯关于360事件公开信的戏谑。据统计,新浪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达1.29亿。这还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2.2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化的消极影响首先,网络语言以巨大的语言张力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和新鲜感,相比于传统语言的严肃、认真和理式化,更易产生极大的诱惑力。由于在网络语言的文化体系中,社会精英和平民的界限是被消解的,这也为网络语言在草根阶层的流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网络语言暴力。这种网络语言的发展态势在推广了自身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传统语言文化的生存空间,侵占了传统语言艺术的领地,使传统语言在教育、规范上的作用越来越淡薄和退化,成为一种单薄而无深刻内涵的语言工具。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语言文化来说相当于是致命的打击。其次,网络语言受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的影响,存在一味地追求娱乐化、新奇化的倾向,也就造成了它对传统语言范式的偏离,形成了不规范化、简略化、键盘化的特点。同时,网络语言的即时性、新闻性等特点,使得它的使用者往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而不是运用内敛而含蓄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网络语言的随意自由和传统语言的缜密严肃形成了矛盾的对立。青少年是网络交流的主要群体之一,喜好追赶时髦,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地接触网络语言,受到不规范的语言使用的影响,很容易吸收这种不规范字体和不规范的表达,对于正统的传统语言学习势必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拉低一代人的语言表达、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语境下,网络语言的流行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网络语言能够简捷、方便、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也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现况,在尊重传统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客观合理地观察、分析和利用网络语言的使用规律,让它成为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一个的组成部分。

作者:张绍明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牛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