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03:2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科门诊主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黄方炯
现为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他擅长诊治心血管外科疾病,尤其对治疗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瓣膜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出诊地址: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朝阳区安定门外)
咨询电话:010-6445677664456376
肾内科
侯凡凡
现为广州南方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她擅长诊治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肾脏病,对治疗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址:广州南方医院肾内科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咨询电话:020-6164188861641114
骨科
于庆巍
现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擅长治疗四肢、关节疾病,尤其在运用关节镜实施微创手术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可电话咨询
出诊地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咨询电话:0432-84995324
泌尿外科
梁朝朝
现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他擅长治疗各种泌尿外科疾病,尤其在治疗男性生殖器肿瘤和使用腹腔镜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门诊(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咨询电话:0551-2922114
中医科
于铁
现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他擅长诊断和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其在诊治高黏滞血症、高脂血症及心身疾病、亚健康、肥胖性脂肪肝、痛风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二、三上午
出诊地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
(中山区解放街6号)
咨询电话:0411-62893051
儿科
周亚熙
现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她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科常见病,尤其在诊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紫癜性肾炎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绩溪路专家门诊
咨询电话:0551-2922114
眼科
郭海科
现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他擅长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等多种眼科疾病,尤其在实施青光眼超声乳化手术、角膜移植手术、屈光矫正手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
林 兰:糖尿病性肝脏损害不容忽视
林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从医40余年,为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医疗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老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知名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擅长于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心、脑、肾、肢体等血管神经病变,甲状腺疾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等为主的内分泌疾病以及内科杂症。同时兼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荣获国家新药证书3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创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三型辨证”理论,最早被纳入我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糖尿病(消渴病)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沿用至今。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二、四上午,周三上午特需;地点: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展玉涛: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治
展玉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委员,《中华实用医学》、《现代医药卫生》、《实用肝脏病杂志》、《临床荟萃》等杂志编委。主持或参加过国家863课题、国家博士点资助课题、上海市高等院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课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同仁医院亚重点学科资助课题等多项课题的研究,50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2项,参编著书3部。擅长肝脏疾病尤其是对脂肪肝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脂肪肝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仝小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8大认识误区
仝小林,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前期、逆转或推迟糖尿病的进展;用纯中药降糖治疗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及糖尿病足等)以及代谢综合征(肥胖症、高血压病、脂肪肝、血脂紊乱、痛风)和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均有独到的见解。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叶景华主任,1929年1月生,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医科主任,擅长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路感染、急性肾炎等肾系疾病。
叶景华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叶漳深先是在浦东高行南镇开药店后从医。
叶景华主任讲起话来温文尔雅,声音不高,吐字清晰,态度不卑不亢,思维有条有理。他的身体尚可,只是视力减退,不能久视。
他个性平和,不喜欢张扬,也不喜欢交际,但也不拒绝与人往来,他的待人接物比较随和,主张以诚相待,不喜欢奸诈阴险的为人。特别是作为医生,一生与人为善,对于病人的痛苦一定要像自己患病一样,一定要千方百计予以救助,解除他们的痛苦。
叶景华原工作在高桥第七人民医院,家也在高桥,步行上班只要一刻钟时间。2001年搬到市区老城隍庙附近的大境路,反而离单位远了许多。不过好在退休后,到单位看门诊只要每周去两天。两天时间就住在高桥老式公房的老屋里,吃住在家里,妻子老周原是七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善于照料体贴,因此并没有感到任何不便。两天时间,从家里到医院,再从医院到家里,中午回家吃饭,步行往返四次,都不用刻意锻炼身体了。
除了在本单位看病以外,他还有两处特需门诊,一在曙光医院名医诊疗中心,一在石门路中医医院门诊部。他把看病并不看作是自己单纯的付出,而是看作病人对自己的付出。因为来找他看病,是病人信任他,相信他的为人,相信他的医术,为他提供用武之地。他经常看病,与病人沟通,有利于他健脑,锻炼他的大脑思维功能,有益于自己健康。因此,他认为自己从病人那里得到的比自己付出的要多得多。
他的养生经验,贵在生活有规律,他养成习惯,每天5点起床,中午午睡,这是他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则进食不宜量多,而求丰富,荤素搭配,以素的比例为偏高一些。他没有什么嗜好,只吃夫人做的家常菜。因为体内酸碱比例以偏碱性为宜,需要保持弱碱性,如进食荤腥太多,就要呈偏酸性。因此平时还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加以调节。水果之类,他比较喜欢吃香蕉、橙子、苹果。
药补不如食补,但是他平时还吃一点调理性的中药,如枸杞子、生晒参等。营养品卵磷脂等还是必要的。枸杞子,养肝明目;卵磷脂,是脑细胞的营养剂,补益大脑,是定居国外的女儿每两年一次回国探亲时从澳大利亚带回或通过邮寄。这是来自远方的女儿的一片孝心,叶主任聊以欣慰。
平时的业余文化生活离不开电视节目。有好看的连续剧他也看一点。外出旅游是叶主任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浦东新区每年组织一次外出旅游,付5000元,带家属,为期一周,他每次与夫人一起参加。曾经到过张家界、潮州、汕头、南澳岛、北戴河、避暑山庄等地。
他有一双儿女,儿子继承父业,是中医大学教《金匮》的教授。女儿现定居在澳洲,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五年前,他们夫妇出境探亲,曾经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女儿家里居留两年。在澳洲悉尼等城市他曾遇到中医同道,如曙光医院的张天,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杨炳初等。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分外亲热。这里异国风景很静美,环境很不错,但看一次就够,若长期生活,就淡而寡味,更不愿意居留一世。侨居国外,毕竟有寄人篱下之感,出门在外有诸多不便。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乡,莫将他乡作故乡。
叶主任是中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只要有一点精力,他总愿意为中医事业尽一份力,做一点事。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40余年,乃沪上名医丁甘仁先生再传弟子,历任徐汇区大华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吴泾医院中医科主任,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编入《全国疑难杂症名人辞典》。对各类慢性病症颇有研究,尤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肠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慢性气管炎、肿瘤等疑难杂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瑞金二路156号)
春天到了,很多人都会出现经常拉肚子的情况。这样不但影响了大家的胃口和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然而同样是拉肚子,各人的病因却不尽相同。中医认为春季腹泻与环境、心情、药物过敏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应区别对待处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专家咨询台:
Q:春天一到,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肚子就觉得非常不舒服,经常拉肚子。家里人都说我这是季节性腹泻,为什么会春季腹泻呢?有什么调理的方法吗?
A:春天气候多变,冷热交替、阴晴不定,昼夜温差大,容易影响人的气血运行。原本就体虚的人就容易在肠胃和呼吸道系统产生疾病,反映在肠胃上就是经常腹泻。
除了春季环境的外因,我们机体免疫力下降也是重要的内因。脾虚、湿阻加上风寒,由表及里就会出现春天习惯性腹泻的状况。对于这种由气候环境引起的春季腹泻,我们可以在平时取30克藿梗、30克苏梗、4克干姜、10克陈皮一起煎茶喝,对这种发病快、病程短的季节性腹泻十分有效。
Q:我的外孙两周前就开始拉肚子,带他去医院看病,用了抗菌素后没好几天,又开始拉了,怎么会这样反复腹泻呢?
A:春季儿童特别容易腹泻,这是家长们必须留心的。你的外孙使用了抗菌素后短暂有效,很有可能是因为使用抗菌素过量,体内的消化酶被抗菌素抑制产生的菌群混乱。这种情况可以用白术、太子参、扁豆、山药、米仁、陈皮、甘草加以调理,剂量根据年龄而定,儿童一般是成人的三分之一,一周左右就可以止泻了。
Q:我在前段时间查出了慢性胆囊炎,肠胃功能一直很不好。到了春天更是频频腹泻,这该如何是好?
A:这种情况是属于宿疾引发的春季腹泻。平时要注意不吃油腻、酸辣的食物。少喝牛奶,不吃冷饮。可服用逍遥丸疏肝利胆,也可常饮葛根岑莲汤。
内服外敷治春泻
调养肠胃的药粥
山药粥、胡萝卜粥、米仁粥、扁豆粥
特别推荐:炒米粥
用铁锅将米炒至微黄后加水煮成粥,一天3顿,效果显著。
外敷小妙方
用棉花球沾取藿香正气水用邦迪贴在肚脐上(即神阙穴)即可。
历史悠久的特色专科
李国栋主任介绍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创建于1956年,建科初期由原卫生部调入全国著名中医肛肠病专家周济民、陈之寒、蒋厚朴等负责医疗工作。开设病区及门诊服务,因疗效显著而蜚声国内外。他们为广安门医院肛肠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员,其中就有李国栋教授。
该院肛肠科规模从小到大,不断发展。1975年成立了纤维内镜检查室,1978年建立了肛肠病研究室,2001年建立消化道动力学实验室,为深入开展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199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中医肛肠重点学科,200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中医肛肠重点专科。其规模、设备、人员及科研课题和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和博士培养点。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专科,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有着很多特色技术或疗法。2002年8月24日,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近20名肛肠外科专家组成的5768Neldon肛肠外科代表团来到广安门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外籍专家对肛肠科研制的消痔灵注射液颇感兴趣,对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与直肠脱垂的疗效颇为惊奇。消痔灵注射液1980年获原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198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还获得了南斯拉夫依诺瓦国际博览会金奖,比利时35届尤里卡国际创造发明博览会最高奖、骑士勋章,中华医药神龙杯奖,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为数百万痔患者免除了手术痛苦。直肠脱垂是肛肠科较为严重的疾病,而引起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清楚,有滑动性疝学说、肠套叠学说等;但究其基本病理改变仍包括两大部分,即直肠粘膜脱垂与直肠肌层脱垂。周济民、史兆歧研究员根据中医学“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以明矾有效成分制成注射液,并根据直肠脱垂的病理改变过程,主要采取双层四步注射疗法,使注射部位产生较强的无菌性炎症,局部组织形成较强的异物纤维化,达到治愈直肠脱垂的目的,由此创立了非手术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成功经验,从而使我国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李国栋主任进一步介绍说,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复杂,术后合并症、后遗症多,复发率高,是外科领域中难治性疾病之一。他们采用中医传统的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疗效可靠、后遗症少、操作简便的优势,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此疗法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奖。此外,慢性溃疡及手术创面的愈合一直是外科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研究结果进展甚微,传统医学治疗慢性溃疡及久治不愈的创面具有显著疗效。广安门医院肛肠科通过总结古人的临床经验,选择活血生肌及祛瘀生肌的方法研制成生肌玉红膏,提高了临床疗效,发展了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和创面久治不愈的理论。
同时,广安门中医院肛肠科还开展了一些新技术新疗法,如PPH治疗内痔;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疾病;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技术;中药结肠灌洗疗法治疗肠道疾病;结直肠癌手术全面展开,术后化疗配合中药防治复发及延长生存期,减轻并发症。以上各项技术均在临床中充分运用,其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已经形成操作规范,并制作成教学光盘,在基层单位推广运用。
加强管理,注重学科建设
“我科在注重经济指标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各项管理指标,如中医治疗率已达到90%以上。这些指标不仅有利于提高科室日常业务水平,对重点学科检查验收的顺利通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国栋主任表示,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各级领导部门给予肛肠科极大的支持。肛肠科在过去持续投入的基础上,狠抓基础设施改造,诸多新设备的更新和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科室的医疗服务整体布局,提高了患者的就医环境,增加了科室诊断治疗项目,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和范围,也降低了科室药费比例,很好地完成了医保办公室及医院制定的改善医疗费用结构的总体布局要求。“同时,我们依据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求,增加科室硬件投入,在提高专科科学化、客观化水平的同时,还不忘从学术、理论等多角度对中医药在肛肠领域的应用进行继承和创新,如将祛毒汤、灌肠方院内协定处方进行制剂改革,改成颗粒剂,方便了患者的使用;我们还引进超声刀设备,极大地方便了腹部手术的开展。”李国栋主任说。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实施单位,科室每年都积极接受领导单位的审查,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中期检查,肛肠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审核等。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们同心协力,不断根据项目建设书的要求,从管理、医疗、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基础投入、科研教学等方面踏踏实实地改进工作,大大提高了科室的全面水平,使科室团队在各项审评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好评。
临床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临床的总结和升华。肛肠科在临床水平国内领先的基础上,时刻不忘科研的投入。2014年作为关键年,肛肠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李国栋主任的带领下,群策群力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力求改善肛肠科近年来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努力,肛肠科中标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他们积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根据GCP标准,严格按程序进行新药临床观察,使肛肠科成为国家肛肠用药临床药理基地。同时,肛肠科还积极参与并筹划中华医学会中医肛肠学会组织的“肛肠病发病率”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是继1975年之后,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有关肛肠病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其统计结果对业内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肛肠科作为北京地区流调的主要参与单位,及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外,肛肠科主持的科研项目“中医肛肠挂线疗法机理及操作方案的规范化研究”还获得了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得了2014年度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国栋主任总结说,对于科研与临床的关系,我们的体会是:科研的深入,带动肛肠专科基础的发展,科研的运作过程又培养出一批科研人才;科研的结果可以直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最终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而临床的积累和提高又带来了科研的升华和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近年来,肛肠科的护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国栋主任分析说:“我科出入院病人多,手术病人多,周转快。随着高新业务的不断扩展,直肠癌手术以及其他肛肠疑难杂症手术也随之增加,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肛肠科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基础护理工作,针对实际情况,以分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性护理,实行责任制小组护理,按护理人员的等级职称分配床位,将工作具体化并责权到人。在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本科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对护士进行社会、人文、心理知识的学习。组织科室有关护理人员编写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入院患者须知》、《出院流程卡》以及《出院健康联谊卡》等;重新编写了《患者出入院指导》。这些材料均为图文并茂的彩色印刷,并伴有卡通插图,深受患者喜爱。
重视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
广安门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定点教学医院,肛肠科也承担着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接收全国各地进修学习的医生,因此各个高年资大夫都肩负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为提高教学质量,他们购入一套专门用于教学的多媒体和投影设备,从硬件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采取带教老师与学员一对一负责制,保证每一个轮转实习或进修学习的人员都有明确的带教老师,并根据学员的反馈来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从而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责任心;进一步完善了进修学习班的内部教材撰写;安排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科内讲课;部分高年资人员还参加研究院举办的全国肛肠学习班的授课任务,应邀参加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专题讲座。这些举措不但有利于青年医生的培养和学习,而且对带教老师自身也是一个提高和学习的机会。2014年肛肠科共接受外来进修人员40余人,轮转实习以及规培学员近30人。这些年轻学员的成长,为肛肠科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有生力量,同时也无形地扩大了科室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大兴中医院是广安门医院南区。肛肠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及重点科室,也肩负着提升南区肛肠科学术地位和业务水平的责任。为此,科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南区业务。“让南区医护人员到我科轮转学习,直接接受科室规范化培训,将科室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直接引进;每周派副主任医师以上高年资医生到南区肛肠科出诊,提升其知名度和总体诊疗水平;定期让高年资医生到南区肛肠科病房查房并指导手术,提高其整体处理疑难病的水平和能力;定期进行两科室间的学术及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教学相长,共同完善提高。通过这些举措,南区肛肠科在2014年度从业务收入、门诊量、病房收治率、住院平均时间等多项关键性指标较去年均有长足进步,获得南区院方的认可,并受到表彰。”李国栋主任介绍说。
李国栋主任还说,学术要通过交流才能提高。2014年,肛肠科举办了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临床教育委员会肛肠学术会议,参会人员500人,收集会议论文近150篇。2014年10月,李国栋主任受邀前往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的治疗进展》的学术讲座。科室科研骨干与国内优秀肛肠专科医院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互派进修人员;通过及时派人参加或带回论文汇编的形式,提高科内成员的学术水平。
科室在注重学术交流的同时,还十分注意提升中青年医师的学术地位,从而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力奠定基础。目前科室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在全国中医肛肠学会、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西医肛肠学会及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等肛肠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会组织中均有任职,部分还任职其中的关键领导岗位。这不仅体现了肛肠科的学术地位,也有利于提升科室全体成员的学术热情。此外,科室还注意使用多种手段实现多平台资源共享,如与图书馆计算机室协作,依托广安门医院网站,成立肛肠科重点专科网。网页中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既很好地宣传了肛肠科,又通过网上医患交流对话的方式,为全国各地患者答疑解难。目前肛肠科网页平均每月要为数百名患者进行咨询解答服务。
着眼未来,保持科室可持续发展
李国栋主任表示,科室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如基础研究人员缺乏,设备落后,故急需增添人员和相关基础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目前科室中标的课题仍较少,特别是缺乏国家级课题,研究经费缺乏,难以开展新的研究项目。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申报重视还不够,缺乏重大科研成果奖。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尚缺乏,应尽快建立与国际著名专科医院或个人之间的联系渠道,加强科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针对上述问题,李国栋主任根据目前学科的发展和科室情况,制定了一些改进措施,并完成了肛肠科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中远期发展规划,具体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李国栋主任表示,科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选择和培养青年人才,每2年培养1到2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将本科室高学历的人员比率提高至70% 以上,使科室人才梯队更趋合理;每年送1名主治医去外单位有目的地学习先进诊疗技术,并建立中国中医研究院肛肠科博士后流动站。以病为基础,保持学术优势,同时以大肠病为目标,扩大诊治病种,确定15种常见病的治疗领先技术,确立5种难治性肛肠病的研究目标,真正成为全国专科研究中心。建立国内外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与国际、国内的学术单位交流,资源共享;建立远程网上会诊系统。
现象普遍存在
据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副院长介绍,西医开中药处方和中医开西药处方现象在临床普遍存在。凡是大型正规的有病房设置的中医院,中西药联合应用相当广泛。西医一般开出的中成药,基本上都是治疗感冒、发烧、消炎之类的,而中医开西药,则几乎覆盖了各领域及各专业科室。
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秀敏告诉记者,目前西医大夫对中成药的使用比较普遍,使用的大多是那些已经为广大患者和同行认可的中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杨大夫本人有时也会用到一些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消毒丸,这些药具有解毒、去热、驱湿的功效,对于治疗皮肤病很有作用。
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卢燕介绍说,在儿童医院西医开中药的情况十分普遍。儿童医院不像一般成人医院那样看什么病就有什么科室。儿童常见病主要以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为主,患者家长往往希望并要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尽快治好孩子的病。另外,她认为,西医大夫在校学习期间一般也会学习一些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常见常用中药的疗效和性能都有了解。但据她所知,西医大夫很少开专门治疗某种疾病的中草药或汤剂等。
互开药方存在多方面原因
王耀献副院长对记者分析了互开药方背后的原因:首先,这是医院的属性和功能决定的。现代医院的基本框架结构是相同的,中医院也是医院,如果只片面强调中医而忽视了它是一个医院的话,那么中医院和以前的门诊就没有什么区别。中医院首先是医院,其次它才“姓”“中”。
其次,是市场的导向作用。满足病人的需求是医院最根本的要求。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应该给病人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应该以疗效为主要目标,而不在于采用中医或者西医手段。
再次,安全的需要。国家的政策方针是大力发展中医,那么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应该是中西医结合,既要追求疗效,又要保证安全。要保障安全,就必须在设备、管理以及诊断方法等方面实现现代化,这要求中医必须和西医相结合。
第四,在现代中医教育中,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50%,这也使得新型中医医师具有中西医两方面的知识,具备中西医“两条腿”走路的能力。
互开药方安全为前提
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宗文汇认为,出现中西医互开药方的情况是一种好现象,对于国家现在大力倡导弘扬中医有很大帮助。而且,跨专业开药,可以避免或减少病人为拿药而挂两次号,到两个科室就诊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病人就诊。
杨秀敏副主任医师表示,像同仁医院这样的大医院,由于科室划分比较细,患者可以分流到很多不同的科室,因此西医使用中药的情况较少。但为了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有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主要采用西医治疗疾病的时候,适当采用一些中医中药方法。
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秀敏认为,由于中药的使用范围很广,一般的中成药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适用,因此使用基本没什么限制。但是对于病情特殊和药物性质特殊的情况,还是应避免跨专业使用中药。西医如果要使用中药,就必须对病人的病情和中药的药性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对于不常用的中药,比如汤剂等,需由有一定中医知识和经验的人来完成。
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宗文汇表示,“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我也会经常给病人开西药,但前提是我要很了解这些西药,也知道病人使用这种西药没有其他不良后果。我从来不开自己不了解或者病人没有使用过的西药,对于第一次需要用某种西药的病人,我一般都直接推荐到相关西医的科室”。
互开药方没有明确法律规范
中西医互开药方在临床如此普遍,那么,政策法规是否认可呢?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监督三处吕荷叶处长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界定。现在,将执业医师分为临床、口腔、公卫和中医四大类。西医开中药,显然不仅是超出了执业专业范围,甚至超出了类别范围,是跨类别行医。当然对于全科西医医生,能不能开中医药方,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医开西药,由于中医是一个整体概念,往往很多内在的疾病都是通过表象体现的,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没有像西医学科专业划分得那么详细,因此中医在用药时可以适当开一些普通的、常见的西药,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科开中药和开西药都是允许的。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药房管理
【中国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24-0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强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文件,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因此,基础医院中药业务也有缓慢回暖的状态。与中医药管理息息相关的中药房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中药房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管理发展需要。为此,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院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年初建立了中药房的处方点评制度,落实处方管理的责任,实施近一年来,取得明显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 一般资料
我院根据《处方点评规范》的要求,对中药房的中药汤剂处方,每月门诊处方随机进行抽样点评,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住院处方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30张[1]。2011年1――10月份我们共抽取1386张。
2 处方点评方法及标准
2.1 处方点评方法:我院成立以分管医疗院长为组长,医疗科主任、中医科主任、药剂科主任、中药房药剂人员为成员处方点评小组,制定奖惩制度,每月定期由分管院长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中药处方(随机抽样方法见临床资料),根据《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处方点评小组逐一进行点评,坚持公正、科学、务实的原则[1],并进行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把点评的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根据奖惩制度予以兑现。
2.2 处方点评标准
2.2.1合格处方标准:①处方字迹清楚,易于辨认,处方颜色使用正确,普通处方为白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黄色;②处方前记填写准确完整,正文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特殊用量、用法、要求按规定注明;后记中医生、药剂人员要手工签名,药剂人员要双签名[2]。
2.2.2不合格处方分类:凡是没有达到上述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处方,都视为不合格处方。一般分为三类: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和超常处方[2]。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
4、结果
表1:2011年1――10月份处方合格率比较(%)
*10月份与1月份处方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表2 2011年1――10月份不合格处方构成比较(%)
表中10月份与1月份处方中用药不宜处方数所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5 讨论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应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其宗旨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1]。通过今年10个月的处方点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①处方点评能强化质量监督,提高处方质量。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严格按照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公正、科学、务实的进行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落实具体改进措施,并改进处方点评的相关制定,进行奖惩,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努力通过处方的质量。通过10个月的处方点评我院处方的合格率从1月份的71.8%上升到10月份的95.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②处方点评能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中医的治疗同西医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医的治则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中药方剂只是给病人一大包药,没有西药那样的说明书,素有“外行看疗效、内行看门道”之说。因此处方点评更尤为重要,分析主方的“君、臣、佐、使”及加减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或症候相应;分析药物用量、用法是否安全,特别是剧药、毒药是否超量使用;分析处方药物是否配伍得当,有无“十八反、十九畏”禁忌,有无儿童、孕妇禁忌;分析特殊药物煎制的方法是否注明等等[3]。通过点评我们找出处方问题,一一加以评析。在不断的找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析、改进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组在不合格处方构成分类统计表明,在1月份用药不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为43.9%,而10月份没有因用药不宜的不合格处方,两者有着明显差异。③处方点评促进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保障医疗安全。处方点评形式上是一个管理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处方点评工作不仅仅需要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掌握处方一般的书写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医饮片的药理特性、功效、药方的主治功能以及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中医科主任、中药房药剂属中医人员范畴,他们是处方点评的主力军,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广泛的学习,提高中医各方面的业务知识,才能在处方点评中指出临床医生处方的不足之处,达到处方点评应产生的效果。但分管院长、医疗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就不一定是中医人员,因此他们也要通过中医理论学习,熟悉基本中医知识,才能有说服力,全力推行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医疗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冰,聂娟,彭晓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与《处方管理办法》的比较及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2011,20(8):17-20.
[2]章萍 陆瑶华 郭澄.医院病区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7):552.
[3]姚海 高玲 宁志刚等.《处方管理办法》与其试行版比较的变化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4):251.
[4]杜长江 赵庆春,《新病历书写规范》[M],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6 180―181
[摘 要] 目的:观察元康胶囊治疗斑秃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9例,口服元康胶囊3粒/次,2次/日;对照组37例,口服生发丸2粒/次,3次/日。两组同时外用生发酊2次/日。连续观察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斑秃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斑秃 治疗效果 药物
[中图分类号]R758.71;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9-0262-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APSULE OF YUANKANG IN CURING ALOPECIA AREATA
LIANG Hong FANG Chun-hong CHENG Yu-ji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Hubei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43006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ant curative effect of capsule of YuanKang in curing alopecia areata Methods:39 cases of curing group take orally capsule of YuanKang,3 pellets each time,Bid;37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ake orally pill of Sheng Fa 2 pellets each time,Tid.Two groups use Sheng Fa Ding all external,two times per day. Results:Effective rate of curing group is mo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curing alopecia areata. Conclusion:Capsule of YuanKang is effective drug in curing alopecia areata.
[Key words] Alopecia areate Curative effect Drug
斑秃(alopecia areata)也称圆形脱发,以头部发生圆形或椭圆形、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脱发,且无自觉症状为特点。中医称之为"油风",多见于青壮年,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1]。近年来随着高节奏的工作、生活,使人们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增多,斑秃的发生也日渐增多。国内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手段及成药虽然不少,但大多疗效不够稳定,治疗时间长,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压力。为了寻求一条治疗斑秃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获取高效、速效、稳效、无毒副作用的好方法。我们采用元康胶囊治疗斑秃,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斑秃患者76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男43例,女33例;年龄10岁~63岁;斑秃72例,全秃4例。患者脱发片数少者1片,多者10余片,大多数5~8片。病程5天~4年。按平均情况相似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其中全秃3例),对照组37例(全秃1例)。妊娠、哺乳期妇女或对本药过敏者均不作为观察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来源元康胶囊:贵阳的药业公司生产。生发丸、生发酊: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提供。
2.2 给药方式治疗组39例,口服元康胶囊3粒/次,2次/日;对照组37例,口服生发丸2粒/次,3次/日。两组同时外用生发酊2次/日。连续观察一个月。
3 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新发全部生长,分布密度、毛发粗细及色泽同正常头发;显效:新发生长70%以上,毛发粗细、色泽接近正常头发;有效:新发生长10%~70%,包括毳毛生长,色泽或黑或白。无效:经观察2个月(6个疗程),无新发生长,或新发生长
3.2 结果治疗组治疗斑秃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治疗斑秃有效率为73.0%(见附表)。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4 讨论中医学认为斑秃的发生主要与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淤有关。如肾精亏虚,日久必损及肝,肝血亏虚,故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发,也是导致毛发脱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治疗上采用滋阴养血,补肝益肾的方法。元康胶囊为纯中药制剂,主药为三鞭、当归、白芍,保留了各组成药物的生物活性,具有养肝补肾、滋阴健脾、益髓填精、养血补血功能。其作用机理是:以三鞭益髓填精,增加肝肾基本功能;以当归生血益心,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白芍温经行气,加强脾胃消化功能,通过激活机体细胞全面提高人体机能,改善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和头部的血液循环。在本观察中,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且痊愈的比率也较高。显示该药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持久,计量小,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脱发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因此在治疗时要消除患者精神压力,以期配合治疗。此外,少食甜、油腻、辛辣之品,忌用强碱类肥皂及避免理化因素的局部刺激,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693
【关键词】新形势;社区医院;中医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51-01
我国现行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把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是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表现[1]。新形势下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药技术融入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各项功能势在必行。
中医药服务从单一的中医科诊疗为主转换到“六位一体”全方位,对社区医院的管理格局提出了较高要求。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上级卫生部门的管理要求以及中心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管理的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多重保障 支持中医药工作开展
1.1 构建中医药工作网络 明确职责 分工合作 新时期中医药服务融入“六位一体”,牵系中心各个部门,因此成立由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科室以及中心各部门各条线组成的三级中医药服务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分工合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挂帅,业务副主任主持,各部门科室主任为成员,主责中心中医药工作政策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协调各项中医药工作的开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控制;各部门则具体实施中医药服务项目,如中医门诊、家床、康复、保健等。
1.2 修订中医药工作制度 规范服务 有章可依 良好的制度规范工作的开展。中心修订并不断完善中医药相关的各类制度,从中医门诊、出诊、病房到中医保健、康复的服务制度,从中医病案书写、保存到中药使用、保存、管理制度等,涵盖中医药工作从病人进入医院到配齐中药,从中医服务记录书写到保存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中医药各项工作都规范细致。
1.3 加大中医药硬件支持 营造氛围 满足需求 中心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财力支持,积极改扩建,实现中医服务区域一体化;一人一诊室,完善遮隔措施,环境人性化;设计古韵装饰,悬挂中医名家及古训的宣传版面,创造中医文化氛围;根据工作需要增配康复理疗设备,满足不同疾病对康复的需求;常用的中药饮片及中草药配置齐全,保证中医医疗服务的需要。
1.4 增加中医药服务人才 外请内训 保证质量 中心陆续引进中医药各类人才,充实中医药服务力量;组织开展院内中医业务培训,向全院医务人员普及中医防病治病知识运用于各类中医服务;积极参加上级医院及卫生管理部门组织的中医岗位培训、骨干培训及西学中培训等,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技术;邀请二三级医院中医专家定期坐诊加强中医门诊力量并成立专家小组指导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制定方案 指导中医药工作开展
2.1 宣传引导提高中医药利用率 全院一盘棋,中医药不再只是中医科的事情。中心各科各条线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适逢患者有中医药治疗或康复的适应症,则积极引导患者通过中医门诊、康复门诊或通过中医会诊、出诊、家床等途径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疾病,让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更多地发挥和发扬。中心也通过各种社区活动向居民们宣传中医药的诊疗优势以及中心中医药服务的各类信息,不断提高老百姓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
2.2 中西结合开展预防保健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掌握了各种人群各种疾病的中医调理及养生,在妇女儿童老年人的重点人群管理、慢性病及传染病管理等工作中则结合原有工作要求对居民开展中西结合的预防保健指导,并通过制定专项方案规范管理;同时中心以重点人群为核心逐渐建立居民中医健康档案,并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个性化的养生指导,随着“中医治未病室”的建立中心将体质辨识及建立档案的工作逐渐推广到健康人群。
2.3 把握重点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六位一体之一,又是预防、医疗、康复、保健、计划生育其他五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或主要内容,健康教育在中医药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心通过社区设摊咨询、讲座、宣传版面、多媒体、个体指导等多种手段及方式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并制定单病种及多病种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系列处方、重点人群保健系列处方、运动养生及药膳食疗系列处方等宣传资料,在各条线各类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患者和居民进行处方赠阅及宣教指导。
2.4 增加适宜技术拓展服务范围 在汤剂、针灸、拔罐、推拿、敷贴、熏蒸、热熨等项目基础上,不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首先工作中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总结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心得体会,逐渐积累形成院内专病技术,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在医务人员中推广学习运用;另外中心派员外出积极学习上级医院及专家的适宜技术,不断丰富中心治疗手段拓展服务范围。
2.5 多种形式开展中医服务 中医药服务内容渗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全面工作,并通过三级中医药网络将各项工作分解至各科室,中医药通过门诊、病房、家床、疾病管理、社区活动等各个环节服务于老百姓,形式多样。
2.6 规范统计 及时收集整理服务资料 设计中心中医药服务套表,由各科室各条线定期填报,职能部门及时统计汇总,及时掌握中医药服务动态,为完善中医药工作方案提供参考。
3 服务评估 监督中医药工作开展
3.1 质量控制 中医药工作质量纳入中心整体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每月定期科室自查、互查及院部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医疗隐患,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由职能部门追踪整改落实情况及整改有效性。
3.2 满意度评价 每年进行面向患者、社区居民、街道居委等多个层面的中医药服务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心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满意率以及需求情况,监督并指导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4 科研创新 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中心设立科研基金及奖励基金鼓励医务人员科研创新并积极撰写论文;通过邀请专家指导、院级课题平台、与上级医院合作课题、积极申报卫生局级以上课题等办法帮助医务人员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培育课题。
5 效果 中心通过建立工作网络、修订工作制度、加大硬件支持、培养中医人才等为中医药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把住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指导中医药工作开展,提高中医药服务利用率并引导中医药融入“六位一体”;通过质量管理、满意度评价掌握中医药工作效果监督工作开展;并通过科研实践不断提升中医服务内涵。中心在这样一个中医药工作的管理模式下,居民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满意率逐年上升;中医药科研连续二年获得浦东新区卫生局级以上立项;以优异成绩通过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项目的验收。
参考文献:
[1] 冯光谓,冯泽永,陆昌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发展战略[J].医学与哲学,2008;29(364):70―74.
[2] 徐剑文.浅谈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融合与发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2):101―102.
[3] 金浪,蔡建鹰,张胜利.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9(10):730―731.
[4] 许小芬,胡正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198―200.
《齐齐哈尔日报》2012年11月28日发表了题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转诊方便》的文章。文章称,家住铁锋区通东街道人民社区的王大伯长期患有高血压,隔几天就得去通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检查。王大伯说,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看病确实方便。“他们这里服务好、环境好。不用排队,免挂号费,看病方便快捷。”这是王大伯对通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满意的地方。“如果遇到社区医生看不了的病,他们会帮忙联系转诊医院或预约专家门诊,与上级医院共同提供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服务。”
《昆明日报》2012年8月22日的题为《设立家庭病床,小病不出社区》的文章称,“只要打个电话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就每天都会到我家,给我母亲清创、换药、量血压。费用每月末结算一次,拿着医保卡就能刷卡,不贵又很方便。”麦芳介绍,“以前我母亲要换药,要去关上医院那边,去一次别提多费力了。我母亲也累,我们也累。”
建立于2011年5月的华都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运行一年多时间。服务站完成了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余人免费体检,建立了小区居民健康档案400余份等工作。
新疆日报网2012年12月25日的《乌鲁木齐:社区“家庭医生”,看病不比医院差》说。家住孝感路社区的吴大爷瘫痪在床,每隔三五天就要做一次尿管冲洗,上大医院非常不方便,私人诊所医生因为路远,又不愿上门服务,这让他和家人都非常苦恼。为此。家人找到孝感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此后,包片负责的社区“家庭医生”上门为吴大爷冲洗尿管,让吴大爷一家人笑逐颜开。
《光明日报》2012年4月17日发表的文章《医生主动上门,小病不出社区》称,3年前,王齐兵所在的钢厂发生意外,喷溅的钢水让王齐兵全身95%烫伤。王齐兵在无锡三院治疗了半年多,病情才得以基本控制。对王齐兵来说,后期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2011年1月,王齐兵坐着轮椅来到前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训练。让王齐兵家人万分感动的是,当时王齐兵全身裹满纱布,面貌吓人,康复科的医师不但不嫌弃,反而主动帮他做关节活动、定期换药,现在王齐兵恢复得很好,已经可以上下楼梯了。王齐兵的主治医师戴云峰边指导王齐兵做仰卧起坐,边告诉记者:“虽然在家也可以做这样的康复训练,但家属常因掌握不好力度,有时会出现‘暴力’,反而不利于病人恢复。”王齐兵动容地说:“这里有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更有温暖人心的医生,他们不仅仅是对我身体康复的帮助,更多的是对我精神上的引导,可以说,是他们重塑了我乐观的性格,我很感激他们。”
社区医疗 蓬勃发展
发展变化看得见
中国经济网2012年10月17日的《盼看小病不出社区》指出,黄梅珠是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在这个岗位工作了近40年。2002年,他所在的这个中心还是江两省木材厂的卫生所。那时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全所只有一台电脑,内外科都挤在诊疗大厅。那时没有B超机等设备,只能做些简单的化验,有时还会出现部分药品短缺的现象。小诊所每天接待约200名患者,包括厂里职工和附近的社区群众。
2006年,厂卫生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这里的变化太大了。2009年。地方财政拨款180万元,帮助他们改扩建房屋,更新医疗设备。用房面积从750平方米一下增加到了2750平方米。现在的诊疗大厅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5个全科门诊。他们现在拥有3台先进的B超检测仪和1台彩超检测仪。去年。服务中心又花3万多元买了2台全自动血压计。他们的医护人员队伍不断壮大,5年来引进了36名医师和护士。
现在,除了给周边百姓看病,他们还能提供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儿童护理等医疗卫生服务。通过电子档案系统,他们还详细掌握了辖区内各家各户的健康情况并归纳入档。定期上门通知老弱病残孕等人群体检。目前,中心已经成为医保定点医院。以前很多附近的农民患者都是小病拖,大病扛。刚开始实施新农合时,他们这里的人均水平只有30元。2012年,南昌市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了290元。来他们这儿看病的患者都说,“每年缴50元钱,看病不用发愁了”。
基本药品“零差价”
人民网2012年9月6日的《广州新医改实施三年,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一文捉到,家住越秀区诗书街的李阿姨患有高血压。以前在省级三甲医院排长队开药的她。发现社区卫生中心的基本药品比大医院要便宜不少。“100元左有的药,社区医院要比大医院便宜10元到15元左右。”现在,李阿姨经常拿着三甲医院的处方,到社区医院开药。
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鑫院长告诉记者,在以往“以药养医”的体制下,一般医院药品零售价格要比进价贵15%左右。实施新医改以后,社区卫生中心从此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基本药品实现了进价和零售价之间“零差价”,社区医院药品价格反而要比二三级医院便宜15%左右。
另外,2012年起广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从2010年的每服务人口25元提高到40元,提高了60%。如今,在社区卫生中心看病越来越便宜,挂号费、诊疗费全免,药价更便宜。金鑫告诉记者。在诗书街社区卫生中心,平均一张处方的花费是59.3元。比2010年下降了18%,并大大低于全市平均处方费用。
中医进社区
新华网2012年3月2日的文章《中医进社区,看病省一半》称,经济效益差,没“钱途”,使得很多综合性医院不愿做中医,这正好给社区发展中医提供了空间。麻涌和大岭山都是东莞社区开展中医服务的试点镇。记者在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科室内设置了独立的中药房。几名市民正在排队等候中医理疗。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医的价格低廉。不仅受到本地群众热捧,甚至将市区的一些病人都吸引了过来。现在麻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中,中医门诊量已占了5成。”
大岭山镇礼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汤赵荣说,在社区医疗机构中推广中医很有市场,“中医主要以治疗常见病为主,费用比西医便宜很多”。以大岭山为例,现在大岭山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次诊疗的人均处方费用是49元,而中医的平均处方只要25.3元。便宜了48.3%。
家庭病床解民忧
《健康报》2012年9月4日发表了题为《家庭病床,解了重病号的后顺之忧》的义章,文章中,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慎谦介绍到,社区家庭病床其实就相当于把病床从医院搬到家里,患者在家里享受住院待遇。目前,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两名全科医生,他们除在中心坐诊外,还固定负责家庭病床工作;另有3名护士轮流负责家庭病床工作。医护人员对家庭病床每周例行巡诊两次。除例行巡诊以外,当患者需要输液时,医护人员会连着去几天:当患者有突况时,家属呼叫中心的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
居家医疗护理的好处之一在于可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以前家庭病床业务由基本医疗保险办理,现在则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跟门诊大病相比。它既没有病种限制,发生的医疗护理费也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高达96%。患者在社区办理家庭病床手续,即可享受居家医疗护理待遇,年度期满(一期为一年)后结账出院。但与此同时,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防止出现过度治疗,居家医疗护理相关政策规定对家庭病床费用实行日均控制结算,日均费用标准为60元。也就是说。患者每天的花费要在60元以内,如果病情复杂。60元不够用,患者就要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了。
医疗体系 逐步完善
一般治疗费纳入医保支付
新华网2012年1月3日的《江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纳入医保》一文称,从2012年1月1日起,江西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门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独设立药事服务费,不再执行合并的原项目收费标准,并在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开展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执行。
从2012年起,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因病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一般诊疗费暂定10元/次,其中医保支付8元,个人负担2元。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诊疗费暂定6元/次,其中医保支付5元,个人负担1元。
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大江网2012年10月15日的《江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将建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一文说,根据规划,江西省将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建设一所公立的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规划和需求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社区居民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2名以上公共卫生医师,建立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制度,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根据规划,江西省将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到2015年。力争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全科医生培养基地
中国新闻网2012年9月28日的题为《江西投2.44亿元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文章指出。为改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开展规范化培养工作的需要,近日江西启动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投资2.44亿元建设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据了解,2.44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省卫生厅、南昌市、景德镇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等9所省、设区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每年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890人,项目总建筑面积75,580平方米。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完成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任务,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能力与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实现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可持续发展,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疗信息共享
中国肥胖者增速已超英美
美国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25%的成年人属于超重或者肥胖,而且这类人的增长速度还在加快。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成年人超重者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墨西哥,而美国、英国等几个发达国家已经被中国甩在身后。此研究结果意味着中国每年会新增1000多万名肥胖者。此外,每年还会有1200万~1400万的中国人受到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威胁,形势严峻。
长期吃减肥药子宫会长瘤
近日,年轻的骆某感到腹痛腰酸、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腹部可触及肿块,经查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分析,骆某患病可能与长年口服减肥药有关。
年轻女性患上子宫肌瘤,原因之一是长期服用一些瘦身药物和保健品,扰乱体内激素的正常代谢。另外,食用被激素污染的食物,服避孕药,也是子宫肌瘤的重要诱因。
“保健凉席”无科学依据
目前,市场上各种打着“保健”功能旗号的凉行其道,其中标明具备“保护皮肤”功效的产品最多。更有甚者紊性把产品起名为“纳米凉席”。
消保委提醒,所谓“保健凉席”尚无统一的生产标准,也未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检验,这些“保健凉席”只不过是喷洒了一些较高浓度的杀菌药水。“保健凉席”保护皮肤的说法,从医学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依据。
凉茶不能当水喝
很多人一到夏天怕上火,以为拼命喝凉茶就没事了。殊不知凉茶不是水,要因人而异。
专家指出,凉茶本身味甘性凉,热性体质的人可适当饮用,而虚寒体质,有胃寒、脾虚,消化不良、体质虚弱的人是不宜喝的,尤其不能喝冰镇凉茶。况且,白领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不足,体质偏阳虚,再加上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若再用大量寒凉性食物刺激,会损伤肠胃,出现四肢乏力、怕冷、拉肚子等不适症状。
所以,凉茶不能当水喝,只可在适当时候用来解暑降火,而且喝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制,每天喝一罐为宜。
儿童滥补危害多
丽丽15岁了,个子却不到1米4。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骨骺已经闭合。通过询问得知,丽丽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家长并不很重视让她锻炼,而是给她买来蜂王浆等各种补品让她吃,这些补品中的性激素成分让丽丽过早地发育,现在已经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乱给孩子服补品。然而,医生提醒,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肥胖和性早熟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孩子身高的“杀手”。
“老外”迷上中医针灸推拿
每天经拱北口岸从澳门到珠海的人群中,有一些是直奔珠海拱北广济口岸广场门诊部颈肩腰腿痛专科进行针灸治疗的。“这当中不乏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该专科主任陈泓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外’迷上中医针灸推拿,甚至把针灸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拱北广济口岸广场门诊部针灸治疗资料显示:患者除1/3是珠海本地居民、1/3是港澳人士外,其余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声音
1 “疼痛也有好坏之分”。
――世界疼痛协会中国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科主任倪家骧教授说,“好痛”是急性疼痛,通常比较厉害,但也因此容易让人警惕。慢性疼痛虽然初期症状不太明显,但持续时间很长,对于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破坏极大,因此被视为“坏痛”。
2 “正常人别随便吃伟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辛钟成教授表示,“‘伟哥’类药物,是治疗功能障碍(ED)的药物,不是刺激的,所以不能随。便吃。不然,正常的人也会吃出病来。”
3 “骨关节炎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下半生疾病’。”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陶庆文副主任医师指出,骨关节炎虽然大多在中年后发病,但实际上对骨关节的损害早就开始了。
张兆林
现为第一军医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他擅长肝、胆、胰、胃肠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肝移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癌、肝胆系结石等也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诊室地点: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武汉市
武昌武珞路627号)
诊室电话:027-68878541
治疗眼科疾病
庞秀琴
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擅长治疗眼外伤所致的各种眼病,尤其对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眼内炎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同仁医院眼外科(北京市东城区崇
内大街2号)
诊室电话:010-65129911转2256
治疗骨科疾病
周辉
现为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他擅长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骨关节疾病等,对颈椎前后路手术以及全膝、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也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可电话咨询
出诊时间:杭州市中医院骨科(杭州市体育场路453号)
诊室电话:0571-85157591
治疗内分泌疾病
郑文琼
现为福建省人民医院免疫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她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对甲状腺疾病(甲状腺亢进和功能减退症等)和糖尿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六上午。
诊室地点:福建省人民医院免疫内分泌科福州市
817中路602号
诊室电话:0591-3258135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闵志廉
现为第二军医大学医院(上海市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擅长肾脏移植、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患、尿道狭窄的手术与诊治。
出诊时间:可电话咨询
诊室地点:上海市医院泌尿外科(上海市黄浦
区凤阳路415号)
诊室电话:021-63610109-73903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张沛怡
现为黑龙江省中日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她擅长通过内镜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以及机械碎石等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胆、胆管癌、胰头癌、食管癌等疾病,对肝癌的介入治疗、酒精注射治疗、微波治疗等也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黑龙江省中日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82号)
诊室电话:0451-88025555
治疗妇科疾病
邱如卿
现为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孕症、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移位症、女性生殖器炎症及性病等,对手术治疗女性生殖系肿瘤(子宫肌瘤等)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福州市817中路 602号
诊室电话:0591-3258135
治疗骨科疾病
钟正仁
现为广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他擅长骨与关节损伤、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跟痛症、跟骨高压症以及骨性关节炎等也有较深的研究。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诊室地点:广州市中医院骨科(广州市珠玑路16号)
诊室电话:020-81886504-1201。
治疗肾内科疾病
陈瑛
现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吉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他擅长肾小球和肾间质疾病、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酒精性肾损伤等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出诊地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专家门诊(延
吉市局子街119号)
诊室电话:0433-2660065
治疗内分泌疾病
孙桂华
现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疫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他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病变以及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出诊时间: 可电话咨询
诊室地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合肥市长江中路305号)
诊室电话:0551-2672452
治疗心理疾病
王健
现为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吉林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他擅长心理障碍等因素引发的身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吉林市心理咨询中心(吉林市桃源路铁路网点9号楼)
诊室电话:0432-2543576
治疗老年病
喻庆云
现为武汉总医院老年病一科主任医师。他擅长老年病的救治,特别在老年心血管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急诊、老年多脏器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
诊室地点:武汉总医院老年病一科(武汉
市武昌武珞路627号)
诊室电话:027-68878770
治疗呼吸内科疾病
严建平
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浙江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他擅长肺部感染、肺心病、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常见和疑难病的诊治,对肺癌的化疗、纤维支气管镜及人工机械通气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杭州市上塘路
158号)
诊室电话:0571-85239988
治疗神经内科疾病
索爱琴
现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河南实用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她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康复等有较深的研究。
出诊时间:可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