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物实验报告

大物实验报告

时间:2022-04-20 05:0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物实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物实验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实验报告;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65-02

一、引言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为社会培养既精通市场经济管理又懂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服务的。其中,实验课程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反过来实际应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反映,对于学生来说,一份工整、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1],通过预习实验内容、整理和收集材料、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深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写作和科研能力[2]。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报告既是实验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

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报告内容形式单一。我们直观地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等内容。同一门实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类似的实验报告模版,所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实验报告的教学价值,对于教学评估和检验帮助不大。同一个实验项目,实验名称、目的、环境这几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每次仍需要学生书写出来,这样导致实验效率不高。多数高校采用纸质实验报告,此类实验的实验报告存放需要较多的物理资源,而且管理比较复杂,对于以后查阅也不方便。

2.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从实验报告内容中很容易发现:内容格式不清晰,表达不流畅,语言不专业,书写字体潦草,有些实验结果需要图表的形式展示,特别是对比、观察规律之类的结果采用图表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但只有较少的学生使用了图表,有的实验报告即使画了图表,但图表的序号、名称、规格等书写不够规范。大部分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这部分没有填写,或者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有的实验内容存在相似的地方,不排除有抄袭现象。总体可以看出来,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是不积极的,书写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教师。

3.教师评改的情况。教师平时教学科研的工作量比较大,还有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其他工作,所以有的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评改不是很认真,浏览后简单地给出“阅”字或日期,没有指出实验报告中出错之处,也没有把实验报告的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甚至没有反馈。到期末时给个综合成绩,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实验哪个部分没有做好,哪个部分做错了,哪里需要修改等情况。更甚者以为老师不细看实验报告,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更加不认真,在书写时为了应付了事便匆匆书写,教师评改这种的实验报告时也会缺少认真的态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定降低实验教学质量。

三、本课程实验报告的改进

1.实验项目的分类。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个人、组织甚至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政务、商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意义、方法、原理、技术以及相关案例[3]。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把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设计为如下三个类型:基础性的实验、综合性的实验、开放性的实验。(1)基础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课程背景知识的了解,相关著名的人物及著作,应用领域的前景等内容。该类实验的实验报告采用传统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完整填写每部分,不得按照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照抄,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专业网站等多种途径广泛查阅资料进行书写。此类实验报告格式统一,应用广泛,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2)综合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网页信息检索、对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按照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论文式实验报告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4]。所以,在该类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对该类实验报告做出必要的、清楚的说明,先给出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查阅相关信息。然后,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培养学生逻辑表达和科学组织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者科研工作打下基础。(3)开放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调查问卷、信息预测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和书面材料呈现两种形式相结合。首先,3或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已经设计好的实验题目中选择1道题目,确定题目后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题目完成计划。然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该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主导着整个汇报流程。最后,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做该类实验和汇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够面对面地及时参与讨论和指导,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该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整体的教学效果优于前两类实验。

2.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在以往实验报告的评改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评分等级,而本课程实验报告给出不同以往的评分标准:每种类型实验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同,基础性的实验占总成绩25%;综合性的实验占40%;开放性的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5%。

每份实验报告在评改时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格式、内容、思想、创新和讨论,每份实验报告采用满分25分制,即每部分5分。如果一份实验报告的格式清晰内容完整,有思想有创新有讨论,则给满分25分;如果有的部分书写得不佳,分数依次递减;如果发现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抄袭,则给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1:

每种类型实验一般包含几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按照满分25分制的形式评分。在计算期末总成绩时,首先,分别计算三种类型实验的总分。然后,按照每种类型实验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进行综合。最后,加上平时成绩,可以得出每位学生合理的总成绩。

3.教师应注意事项。(1)实验报告收发的方式。针对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各种弊端,本实验课程采用电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邮箱、QQ等通讯平台,通过邮箱把实验文件发送给学生。在接收实验报告时,先在邮箱里建立多个文件夹,用于存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实验报告,把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分门别类地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查阅和评改。(2)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的完成时间:一个实验项目大概做1到2次课,实验文件在下一个实验开始前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好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规定实验报告的上交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延迟到下一个实验开始前,甚至可以和下一个实验报告一起上交。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对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字体样式、图表规格等内容做出详细说明,形成不同模板的文件,按照实验类型附加在每一个实验文件的最后一页。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查看和参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规范性。(3)评改时问题的处理。在评改实验报告时,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实验报告都要认真查阅和批改。标示出新颖的地方,写出鼓励的评语;标示出内容缺失、不清楚、错误的地方,写明原因;有些内容过分容简单或者抄袭,提醒学生重新书写,如果再次出现,将取消实验成绩;针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自己要好好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课的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的过程是否清楚、讲述的方法是否得当等,找到原因后及时调整或修改,然后在课堂上统一处理共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更多是就教师的工作,比如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制定规范的书写要求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一份高质量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督促着整个教学过程。在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过程中,虽然出现大量的改进方法,各种电子的、防抄袭的和自动生成的实验报告系统等一系列的措施[5],但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验课程的特有情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仍是我们继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铭杰.确保实验报告质量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64-66.

[2]王俊斌,等.提高实验报告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57-58.

[3]陈庄,刘加伶,成卫.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2篇

二、实验报告的特点实验报告具有科技论文的一般特点,其中尤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此外,它还具有如下特点:

1.确证性任何实验必须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尤其不可带入实验者的个人偏见,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参加整个实验工作。实验的结果不但要经得起自己的重复、验证,而且要经得起任何人的重复、验证。它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在相同的条件下,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验,都可取得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因实验者而异,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有再现性。对于实验的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和所作的结论,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弄虚作假。如为了适应某个定律或定理,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结果,而去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2.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实验报告是一种说明性文体,在报告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而不用完整连贯的叙述、细致的描写,也不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抒感。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简洁明了地使读者了解实验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叙述、过细的描写只会使报告变得哆嗦累赘,有时甚至会以文害义,模糊了报告中的主要事实。

3.实验报告的语言准确、简明语言的准确,就是能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最恰当的词句,合乎科学地表达意思;语言的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白。报告中要采用专业术语说明问题,避免使用口语;常常使用符号来代替文字概念,用公式、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变化规律。例如《用音乐对中班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中有这样一段: “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必须用适合于他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培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有很强的感召力,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能使幼儿的情感培养避免空口的说教、淡化教育的痕迹,而着重得到心灵的颤动、感染和熏陶。道德知识借助音乐形象,渗透到幼儿心灵,就能较快较好地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化作道德行为。”

这段话准确地使用了专业书面语,而不用口语。同时,实验报告中也一般不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式,不追求语言的形象性。

此外,实验报告常用直观的实物说明图和抽象的符号说明图等图解辅助说明,以便直观地将实验装置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目了然。

实验报告和科技论文都是研究实验结果的文字表现。两者的区别在于:科技论文以阐述作者的科学见解为目的,主要是创造性的研究实验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包括一般性的实验过程的叙述,不包括过多琐屑的具体实验观察所得。实验报告以如实记载经过与结果为目的,包括整个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观察结果等细节,比较详细具体。它可以重复前人工作的记述,可以不限于描述创新的内容,可以不要求明确的结论。不论实验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论取得的是正结果还是负结果,都可以写成实验报告,对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就是说,所有的实验工作都可以写成实验报告,却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实验工作都写成论文。

三、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实验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己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简单的实验报告,如教学中的实验报告、病理化验单等,内容比较单一,都有固定的项目,并按一定的格式印成实验报告表,由实验者根据要求逐项填写即可。比较复杂的实验报告,要由实验者写成文章形式的实验报告。两种形式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要求明确、醒目、集中反映实验的内容,实验名称一般体现在实验报告的标题上。如《四至五岁幼儿同情心的教育与培养的实验研究》、《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报告》、《幼儿诚实行为的实验研究》等。

(二)实验目的简明扼要地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用音乐对中班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这样阐述实验目的:“为此,我们通过本项实验,旨在探索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积累数量资料和经验,寻求培养中班幼儿道德情感的合理途径。”这一部分直截了当,没有列入实验的细节,但读者很容易便了解了实验的主要目的。

(三)实验器材在说明实验器材时,一定要按器材的性质分类,但不必叙述器材的准备过程。 (四)实验装置与步骤说明实验装置时,一般按空间顺序;说明操作程序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实验装置和实验的设计都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来确定。

第3篇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验,分析典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其次,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对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

三、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就是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其次,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4篇

一、透彻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制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实验。

2.有关阐明概念,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4.有关定量方面的实验。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明确仪器用途和选择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选择仪器。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择仪器。

三、做好和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学生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称(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四、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五、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第5篇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 审核: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

一观:二观:三观:

2、测量时

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 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

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

评估交流: 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 的刻度尺(填“大”“小”)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 审核:

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观察停表

停表有 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 ,小表盘数字代表 ; 有根指针,长指针是 ,短指针是 。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 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

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 次。

评估交流: 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 审核:

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设计并进行试验:

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 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s

3、根据公式v求出两次

第6篇

作者:亓毅飞 陈建文 陈宝 刘丹 单位:中山大学

开拓学生实验思维,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综合实验有别于其他基础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本科生综合应用实验技能的能力,让学生能在整体上把握药学专业各实验课的独立性和内在的联系,切实感受到各药学专业基础实验课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和实用性,培养学生了解新药研发的基本概况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中山大学在2010年推行第三学期小学期制以来,将《现代药学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这样可以将各个实验相互关联起来后,统一安排在一起集中完成,使之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验设计阶段,我们将实验思路及大致技术路线设计好,某些实验细节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方案制定后,由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路线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路线的正确性、可行性,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对实验路线进行修改,直至合理。这样做不但可以开拓学生实验思维,使其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兴趣,摆脱单一无趣的实验过程。 规范实验操作,重视实验报告以往的实验主要是讲授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后,学生按照既定的流程开始实验操作。结果是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所做的实验只要把试剂、药品加够就一定能做出来,甚至有的学生为此而多加试剂,不但造成大量浪费,实验结果也很不理想,反而质问实验方法有问题。通过综合实验,学生们从实验准备开始,小到试管的洗刷、枪头的灭菌和试剂的配制,大到仪器的选择,方案的确定都是学生独立确定。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规范了实验操作,纠正了实验不良习惯;实验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弱化实验教师讲授实验操作中那些地方容易出错,引导学生自己领会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注意的实验细节。实验分3个阶段:基因工程阶段、蛋白纯化阶段及抗体制备阶段,各个阶段实验完成后由学生系统总结实验思路,分析实验结果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按照论文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并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向全体师生做结果展示和总结问题。

综合实验的实验报告有别于一般的实验课程,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采用原始记录的形式,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结果整理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学生研读中外文献的能力及科研性文章的写作水平,达到通过该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考核模式的改进考核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实验过程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及结果展示部分,实验过程部分主要通过考察学生实验素养、实验方案设计、原始记录、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等。各个阶段结束后的总结及整个实验结束后的汇报对学生最后的成绩很重要,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评判学生对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和现象去查找原因,进行组内讨论,相互启发,分析现象的本质,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动手解决问题。在实验报告中强调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每次实验报告不能简单地列举实验数据,而必须对实验结果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实验结果汇报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也更加符合实验课程的开设初衷,强调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生物技术人才,使得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综合性实验是加强培养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当掌握这种能力后,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改进和设计,达到创新的目的[5]。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中,开设综合实验课程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不只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能力,出现问题并不是坏事,相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努力提高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最后,重视课后实验总结,加强师生交流,促进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提高综合实验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综合性大实验课程是实验教学中的新生事物,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充分准备,为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

第7篇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要特备防范以下三种情况:

1.违反操作规定。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

2.用药过量发生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

3.药品混入杂质。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要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首先是提供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三、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

四、实验准备与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2.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a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b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3.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a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b培养学生绘制装置图的能力,写好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正确地绘制装置图。过去学生绘的装置图往往比例失调,难以辩认。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学生绘制装置图方面,首先分析各种仪器的构形,找出每件仪器各部分线条的比例关系及每件仪器部分线条之间的比例关系,作反复的绘图练习,使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能迅速而正确地画出装置图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普及,经历了最初的摸索到现如今的反思,课程教育从浮华回归到本真。[1]现如今,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上,不断地完善细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受益终身。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抽象的生物知识与生物反应,无论教师如何描述,学生也无法准确无误地在脑海中描绘出来。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2]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标本等物体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获得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减少对生物知识的错误认识。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未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学生却未能对本课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没有仔细观察或者仅仅是用眼睛看,心却没有在记,脑子并没有在思考;第二,教师在展示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一直在不断地讲解,使得学生无法深入地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就无法体会到生物课堂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人的呼吸》这一章节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与“气体在人体中的作用”等知识,教师可借助人体模型或图片来开展教学。色彩鲜艳且简单易懂的图片可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顺势提出“人类呼吸需要用到哪些器官?”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若是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图片,可走向前来进行观察,观察完毕后再悄声回到自己的位置。给予学生思考、展现的平台,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再进入正式的教学环节,便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已全面进入了教育行业,教师也喜欢运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3]多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为一体,能够为学生创造更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眼睛是人体收集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人类脑海中约有80%的信息都来自眼睛,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眼睛接收到更多有用的生物知识。但在日常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仍不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造成了相反的效果。例如,在课件的制作上,部分教师认为使用醒目的字体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但事实却是,课件若全部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即使字体的颜色非常醒目,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重视。最主要的是,文字密密麻麻的课件,无法让学生看清核心的内容,而采用图文搭配的方式,如果图片过小会造成学生无法看清,如果图片过大则会显得课件的排版过于拥挤,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授《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件,更注重课件的细节,例如翻页的声音、闪烁的图标、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动画等。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接受程度,使学生在看课件的同时能够更加专注。有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与静态较大的事物相比,动态的事物更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课件设计不必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底色上尽量选择醒目的颜色,以避免学生发呆、打瞌睡、开小差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课件的排版要与学生的浏览习惯相一致,不能全篇均为文字或是图片,即便是使用图片也不要过于复杂,应该形象、具体地展示出本课主体,使学生能够对核心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必要时还可插入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三、督促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生物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实验课程当中,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研究能力。虽然生物实验设计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实验报告的书写理应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记录好实验的主题、目的、材料、方案、结果,这能够提高学生对每一节实验课的重视,也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物课程的魅力,因此,教师理应督促学生完成好实验报告的书写。但大部分生物教师并不注重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只在意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和理解实验的步骤,在书写方面的要求不够严格。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是对生物知识的二次复习,学生能够在书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和错误的认识。学生只有在完成了实验报告后,才算真正掌握了生物实验课程中的知识。此外,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课知识,对完善日常的教学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完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实验需要用到烧杯、漏斗、试管、火柴、水草等器材。为了使学生能够成功完成实验,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在组长与组员的搭配下,让每一个小组均能够顺利地完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实验之后,教师再督促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若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疑问和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为往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常规教学中的随堂练习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预留出大量的时间供学生练习习题,只能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但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完成的质量较低,或者课后的时间用来完成其他科目的练习等。习题练习是提高学生应用生物知识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预留出一部分的时间来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在教授完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接受程度。随堂练习必须是具有针对性与概括性的,对于常见的题型与特殊的题型,教师均可在课堂之上进行讲解。在本章内容中,重点是生物成长所需的环境,当环境改变时,生物的成长也会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是学生将要讨论和学习的重点。在随堂练习的计划上,教师便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综上所述,课堂之上的观察和记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必要元素,但由于这些元素非常基本,使得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其中的细节,潜移默化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克年.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7(17):169-170.

[2]刘文达.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75.

第9篇

一、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

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毕业论文是一门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其基本方法和目标是集成并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类传感器创建一个使参与者处于身临其境的、具有完善的交互能力、能帮助和启发构思的信息环境,即让用户在人工合成的环境里获得角色的体验。

虚拟现实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沉浸性,是指观察者对虚拟世界的情感反映,这种感觉能使用户全方位地投入这个虚拟世界,这是虚拟现实的首要特征。交互性,是指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能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响应,并能通过监控装置来影响用户和被用户影响。想象性,是指虚拟现实不仅是一个媒体、一个高级用户界面,还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反映设计者的思想。虚拟现实的三个基本特征强调了人在这个系统中的主导作用。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和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其中,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是运用软件编程方法在显示器上显示三维场景,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设备与虚拟场景交互,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2.网络虚拟实验室

所谓网络虚拟实验室,是指利用区域网或互联网,由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虚拟实验的实验系统,包括相应的实验室环境、有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及实验信息资源等。虚拟实验室可以是某一现实实验室的真实实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想的实验室,虚拟实验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在虚拟实验中,实验者有逼真的感觉,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好像是真正在现实实验室里近距离进行现场操作。在虚拟实验中,没有一个有形的实验室,也没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验工具与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主要是对虚拟物的操作。

3.计算机专业虚拟实验室的创建

构建专业虚拟实验室,其实就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及管理三个方面。在硬件上,

目前各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接入了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在软件方面,一个是实验室平台软件系统的开发,它与网站建设相联系;另一个是网站的内容(实验内容)建设,这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虚拟实验室应有可以做的实验来支撑,不然软件平台就是一个空架子,形同虚设。同时,该平台上还应有实验管理的支持,对实验仪器、实验报告、实验指导、实验成绩及网上答疑等进行有效管理,并对虚拟实验室进行监控,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实验管理模块,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仪器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组成。硕士论文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登陆成功后可浏览实验项目,查看实验的详细资料,预约实验项目及做实验的时间,在线发送和接受消息,进行问题讨论,进行实验登记,实验完成后可通过网络写实验报告并提交报告。教师管理方面,可对实验内容添加、修改、整理、删除,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列表,批改实验报告,填写评语和成绩,提交批改结果,与学生进行讨论。仪器管理方面,对新设计开发的虚拟仪器上传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实验使用。成绩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次数、实验报告及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提供查询等。

(2)仪器展示模块,对虚拟实验室可用虚拟元器件、虚拟仪器设备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供学生在实验时进行选择。

(3)实验指导模块,包括实验介绍、实验方法、实验项目的重点及难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准备、实验任务、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等。

(4)实验报告模块,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下载,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以及实验的结果,完成后上传电子版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进行记载。

(5)实验答疑模块,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同时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6)论坛交流模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实验中的收获、经验和体会及问题到论坛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以便整改7)虚拟实验模块,是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进行虚拟实验,医学论文以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该模块内容根据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及实验建设条件,可不断增加。计算机专业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建设,可以引入其他学校的虚拟实验室中。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见效较快。但需要投入较多的软件购置费用,同时也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有一个磨合期。另一种是因地制宜,自主开发。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和实验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任课教师或聘请部分专家组成开发小组,进行一系列的虚拟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连接到虚拟实验室中,逐渐扩充直至完善。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开发,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容易接受,并且经费投入较少。缺点是开发周期较长,系统性不够,水平有限。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一是引入、购置部分自己不宜开发的实验项目,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开发一些实验项目,如非交互性的、演示性的虚拟实验项目等。

二、加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管理

1.加强用户管理,为每个学生分配账号。对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做虚拟实验等进行登记保存。鼓励学生经常访问虚拟实验室,在上面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做好实验,努力提高虚拟实验室的人气。

2.全天候开放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实自己动手组织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实验,整理和总结实验数据,职称论文提交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个性发展模式转变。

3.组织专业教师网上指导与答疑,参与论坛讨论交流,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为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提供服务。在虚拟实验室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尽快给出帮助和解答,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验室论坛上发表观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师生在虚拟实验室中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应充当好学生实验的合作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的角色。

4.对学生在虚拟实验室的表现及实验效果进行

评价。针对学生每一门课程的虚拟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网上提问、论坛发帖的情况,给学生一个成绩和评价,反馈给学生,英语论文并与该课程的正常实物实验一起记入实验总分。教师也要在对学生评价的同时,征求学生对虚拟实验室的意见,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改。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硬件设备跟不上实验的要求、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用等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还要注意处理好“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虚拟实验,要“虚实”结合,既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在虚拟实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作风。

参考文献

[1]王嗣源.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初步探讨.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4).

[2]蒋光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虚拟实验模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第10篇

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是我国近些年来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了解其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实验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实验报告能力。

一要培养观察力。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都有一个对物理现象进行有目的、有序的观察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对比观察法和归纳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归纳观察法是通过对个别现象进行观察,教给分析、推广,在国内为一般性的规律。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大纲中重点强调的,应该在平时的观察中逐步提高。

二要培养操作能力。实验过程离不开操作,操作是否正确规范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甚至直接导致实验的失败。应该引导学生在操作前拟定操作步骤,了解所使用仪器的用途、规格和使用注意事项,按照实验原理,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合理组装实验装置。另外,在操作过程中,故障的排除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养成手脑并用、独立工作的习惯和能力。

三要培养数据处理能力。要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养成对于一个量的确认需获得多组数据才有可信度的习惯,对于直接读取的数据应该会用有效数字表示,能用代数法、图表法、几何法来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要把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和成果完整地表达出来,就要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写好实验报告。这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实验报告的内容要规范化,一般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结论、误差分析等。实验中,要让学生互相交流协作、共同探讨,在合作中提高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要以提高实验素养为指导思想,注重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长期坚持强化实验能力训练,就能使学生更快更熟练地掌握实验方法,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第11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智慧教育;动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46-02

【作者简介】汤金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早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诸如复习课就是刷题课的现象更是一种倒退。

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策略。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自主实验入手,让学生经过模仿、改进、创新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解决能力与分数的矛盾。

一、亮点考题往往源于创新实验

1.动手实验降低思维台阶。

难题学生做不出来,是因为他思维没达到应有的高度。让学生动手实验相当于铺台阶,提高自身的思维高度。例如2014年盐城中考题: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图1

这道题新颖但失分率很高。我用硬纸板抠了、、和四个图形,并用卡片分别覆盖,圆形变成了弓形,菱形变成五边形,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只有三角形不变。请听我的学生小王做关于小孔成像实验时的旁白:现在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首先准备实验材料蜡烛、成像板、小孔、打火机。下面开始实验,这时我们可以在成像板上清楚地看见蜡烛的倒像,我将蜡烛远离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小;将蜡烛靠近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大;再将成像板远离小孔,发现倒像变大;如果将成像板靠近小孔,发现倒像变小。我们将小孔换成正方形会有什么效果呢?依然是蜡烛的倒像。再换成三角形的小孔试试……

我想如果一个学生做过这个实验,上面所谓的难题也不难了,这就是动手实验的效果!物理实验在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正确解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亮点命题源于实验灵感。

在小区过道里的灯,大多用单刀双掷开关就能控制这个灯亮灭。现在如果只有两个单刀、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怎么设计电路呢?原来有两个单刀双掷,现在只有一个单刀双掷,但又有两个单刀单掷开关,怎样把两个单刀开关转变成一个(单刀双掷)呢?把两个单刀单掷开关任意两个头连起来,变成一个公共的插头并引出一根线,余下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引出一根线,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荀子在《劝学》里有两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想要成为学习物理的“君子”,一定缺不了“物”――实验器材。

如果仅仅靠刷题,可能平时会取得一时的高分,但更有可能落败于大考,并且往往在以后的学习中经不起考验;不做实验可能考高分,但是做实验的学生容易取得高分。

二、动手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

1.加深概念理解。

物理概念是实验加科学思维的产物,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让学生通过同学的实验报告、实验视频中的问题来矫正错误,要比让学生死记概念、重复训练、训斥挖苦要高明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巧用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错误素材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2.培养动手能力的需要。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师对物理课程的实质内涵认识不足,这也是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因素。物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达到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当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社会应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3.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有趣、兴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对应着对实验模仿、改进和创新的三个层次。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4.提高综合素养的需要。

我坚持让学生在实验后写实验报告的举动得到家长、专家的一致认可。首先写实验报告是完成实验的必然程序,其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教师从学生的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情况。毕竟,物理实验是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三、智慧教育培养物理创客

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靠的是创造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智慧的物理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学生创造力以从事创造性的物理学习。第一步,物理教师要加入到学生队伍里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一旦融入学生的实验活动中,便发现学生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上面笔者提供的部分学生创新实验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步,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推举身边熟悉的同学做实验组长,各自动手做实验,相互交流学长处,小组共同写报告。第三步,彻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先解放学生的大脑,再解放学生的双手。第四步,还要解放学生的时间。现在的学生没有可以支配的时间。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没有精力关注两旁风景,把一路的美景忽略掉了。生理规律告诉人们走路不宜赶,赶路赶走了健康;教育的规律也告诉我们分数同样赶不得,片面赶分数泯灭了学生的承载力和创造力。

第12篇

1完善实验课程内容,加入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传统的毒理学实验课程中,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比较少,多数为基本性和验证性实验,如染毒及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畸变实验和细胞微核实验等。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目前我们学校毒理学的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的学时数为30学时,实验课为24学时,毒理学实验主要为八次课,可做八个实验,我们在原来的经典实验(染毒及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方法、急性皮肤和眼刺激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畸变实验和传统致畸实验)基础上加入了综合性实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讨论)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组织蛋白的提取与定量及功能的测定)。在进行综合性实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讨论)教学时,老师根据毒理学安全评价的原则和相关内容提前两周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常见的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有害因素,从而对其安全性和危险度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讨论主题分为四组(每10人一组),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PPT,选出代表课堂上进行15min的PPT汇报,并以组为单位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10min),老师最后总结学生所讲PPT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一综合性实验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研究创新性实验(组织蛋白的提取与定量及功能的测定)可以综合训练学生的毒理学基本技能(动物的处死、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以及科研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对毒理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

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提高毒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每次上课时我们都可以碰到一些惧怕实验动物的同学,更有甚者整节课都处于观看状态。碰到这种同学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毒理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毒理学实验在生物医学中起着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是以后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础。②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毒理学实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对毒理学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化学物,比如洗面奶、香皂、牙膏、化妆品、洗衣液等一些日用品以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物,他们的安全性和危害性都需要由毒理学实验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毒理学实验可以指导临床的安全用药、食品的安全食用以及化妆品的安全使用。所以在讲授毒理学实验课程的第一节课时我们就应该向学生强调这一点。③加强实验动物基本情况的介绍,如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种类以及被选用的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认识到实验动物其实是安全的。同时还应详细讲解动物的抓取方式以及防护措施,使学生消除恐惧心理。④组织部分同学参观我们的毒理学实验室并适当参与教研室的科研实验和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使他们初步了解实验动物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先系统讲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所用到的教学手段仅仅是示教与讲解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实验积极性不强、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这种弊端,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新老师要在有经验的老师带领下进行预实验工作。另外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要自主选择一些有害化学物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因此要求老师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以确保上课时可以明确解释和总结学生所讲内容。②在老师进行讲解实验课操作时,我们在PPT中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录像和Flas,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操作规程。并且在微核实验、畸形实验以及致畸实验中,我们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样片和阳性标本,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阳性结果。③在教学方法中加入了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例如在进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时,实验之前让学生查阅资料,根据所查资料设计实验用化学物的剂量及分组,依据实验结果计算化学物的半数致死量,从而评价此化学物的毒性大小及特征,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

4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严把实验报告关

我校以前毒理学实验的考试成绩仅占毒理学总课程成绩的10%,而且仅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这使得一部分同学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在实验课过程中不动手操作,全程仅旁观其他同学操作。鉴于此,我们加大了实验课成绩的占分比例,由以前的10%提高到了30%,并且实验课的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20%、实验报告30%、操作技能考试50%。并且第一次上课时就向学生说明考核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尽量使其做到人人动手操作。①平时考核,不仅包括出勤率,还要参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②实验报告,不光看格式,最主要的是看其对实验原理和结果的讨论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有何收获,并且应写出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出现问题后应该怎么解决。杜绝抄袭现象。③操作技能考试我们采用的是抽签的方式,把组织脏器的采集、内眦取血、腹腔注射、灌胃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做成纸签,由学生随机抽取,并进行相应操作技能的考试,其中动物的抓取和处死是必考内容。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口述操作要点,做到一个老师对应一个考生,严格把关并纠正其错误。综上所述,针对我校毒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我们做了以上的教学改革和探讨,在教研室和实验中心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实验课教学效果逐年提高,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我们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荆黎 杨曼 于洋 李阳 王继 孙志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