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05:4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人员晋级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21年人事股工作总结
1、根据第七巡视组巡查反馈意见,修改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通过2020年底对二层机构各单位班子成员考察情况,制定领导班子重新考核方案。
2、组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和高级职称考试,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422人申报初中级卫生资格考试,113人申报高级(正高、副高)职称理论知识考试报名,审核材料并完成现场确认工作。
3、县直三家单位一直存在编制紧缺,人才无法留住,有编制控制数却无法使用的情况。通过摸查并和县人社、县编办协调沟通,班子会讨论通过,向县政府报告申请,三家医院共争取到共XXX个控制数编制。按照县人社和县编办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定2021年事业编制控制数卫生系统专业人才招聘计划和方案,今年的招聘计划是针对县级三家医院XXX个专业技术人才。
4、按上级文件精神,根据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三定方案,重新规范我县医疗卫生系统三定方案,以便更好的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部门工作。
5、完成每年的公务员系统更新,对系统内的公务员身份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及时录入系统。
6、完成系统人员的薪酬调整,并根据岗位空缺进行岗位系统的晋级。
7、处理关于职称申报的投诉和相关事宜。
1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对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增强进取心,树立“以人为本”和“医疗保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加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检测报告。
2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要求检验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检验工作制度、各个实验的操作规程,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实现层层有人负责,关关有人把守。遇到疑难问题共同研究,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各种制度服务于人、服务于工作。
3强化业务知识技能
积极组织检验人员参加本单位或医学委员会举办的医学知识讲座和专科学术交流活动。定期进行检验医学“三基”训练和短时晨间教学,经常派人到外单位参观学习、进修,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掌握本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并让每个人有机会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中获益。还可有选择性地开展一些技术革新项目的研究,以利于全科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4重视实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衡量一个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指标,是一个实验室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各实验室要积极参加质量控制,认真对待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实验室可以有选择地参加军区内或区域内临床检验中心的质量控制,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检验科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提高检验技术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国产等高档检验设备的引进和医疗立式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对检验技术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检验人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自学或参加外语和电脑操作培训班,不能单纯为考试晋级而学习,而应在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上下工夫,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型检验医学工作模式。
6完善检验医学职能
随着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细菌或病毒不断侵犯人类,面对像“非典”和“禽流感”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检验技术人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其他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尽早探索一种既符合疫情又适宜实验室,既保护自己又保护环节的安全工作模式。主动请缨到疫情第一线开展工作,不失为一次开拓检验协作技术,完善检验医学职能的良机。
7充分利用医学心理学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心理学在多个学科得到了充分利用,检验技术人员也应该通过专科学习或参加一些心理学辅导班,学会掌握和使用医学心理学,在直接面对患者采取标本或遇到咨询检验结果时,用文明的举止、适宜的语言等多种形式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及时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让病人有一种“病未治,爱先到”的感觉。学会很好地开发利用医学心理学也是检验人员一种不可或缺的素质。
8开展医学继续教育
1、开展卫生大扫除,积极参入六城联创和创省级卫生乡镇活动。结合我院实际迅速宣起讲文明、讲卫生、美化、亮化、绿化卫生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要求科室人员上班前先打扫室内外卫生,划分责任区,每周二、五进行卫生大扫除,并进行检查评比,做到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物品器材摆放整齐,每日产生的医疗垃圾及时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为配合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我们对病房楼墙面进行刮白更换破旧房门,制作防蝇门帘及窗网,对卫生院花坛内的花、草、树进行修剪,浇水施肥,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就医环境。
2、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创人民满意卫生院是我院发展目标,为改善服务态度,落实承诺服务,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我院广泛征求患者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制作宣传标语,落实“五个一”工程,发放医师名片,打回访电话,发征求意见卡和社会问卷调查,为使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严格按查处制度处理,使我院行风有了很大改善,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通过前几年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和医疗设备添置更新、使我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门诊日志要求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实行科审批制,院长深入临床查房,积极参加危急症病人抢救,医疗质量考核小组严格按考核方案每半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没有发生医务差错与纠纷。
2、鼓励员工进修学习,参加业务培训。今年派出两人到上级进行培训,一名员工脱产学习,十余人参加晋级及资格考试,五人考取晋升职称,使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又上新台阶。
3、经过全院干部职工地共同努力,我院业务有了明显提高,门诊量较去年有所提高,恢复到20*年门诊水平,达到21873人次,住院819人,内科手术287例,住院分娩326例,较去年增加20例,治愈率80,好转率达15,死亡率为0.11以下,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手术前后符合率达92,无菌手术感染率为零,总收入达到228万元。内科入院率较去年增加21,手术台数较去年增加10,住院分娩较去年增加8,业务总收入169多万元较去年增加35。
三、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两年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在2009年农合筹资工作中由于自筹部分份额增加一倍,也面临许多难点,为打消农民参合顾虑,做好解释筹资工作,我们印制3千多份《2009年告广大参合农民政策说明书》发放到乡、村干部和农民手中,出动宣传车5台到各村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组织定点乡村医生积极配合村干部做好筹资工作,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参合,我院抽调人员下村督导,主动当好政府参谋,使今年参合率达94.8。筹资结束后立即进行参合信息的录入与整合,及时建立了2009年参合信息档案。
2、积极做好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工作。对来我院就医出院参合农民,当日兑现补偿,对定点乡医上报的门诊小额补助我院及时先行垫付。今年共补偿各类6704人次,补偿金额达76.7多元,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今年补偿住院489人次补偿金额39万元,定额补偿114人,金额5万多元,门诊小额补偿6101人次,金额326万余元。
3、为广大参合农民提供一个监督平台,在门诊大厅走廊醒目位置悬挂农合就诊程序、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及补偿所需提供材料,每日对当日发生农合补偿信息进行人村公式,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制定措施,积极完成项目工作,着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009年我院被定为防保站建设和“七有两化一温暖”工程验收年,我们指定一名院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加大投入,更换了手术室陈旧空调,添置婴儿辐射抢救台,对病房楼外观进行整修,顺利通过了上级这两项考核检查验收。
2、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工作要求高、时间短、难度大。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制定选址方案,加快工程进度,我乡5个项目村在第一次验收通过3个,还有2将在12月中旬建成。
3、在应对今手足口病工作中,我们认真组织,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成立发热、专科门诊、设隔离病房两间,发动乡村医生,层层筛查,及时转诊,同时做好疫情调查上报、监测工作。在应对问题奶粉事件中,我院抽调七名人员参加筛查工作,两名同志同时运转,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对我乡近千名食用三鹿奶粉婴儿进行了筛查。
五、按照目标,扎实做好防保工作
1、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并以会代培的方式加强卫生法规、规章制度、计免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全年共召开乡村医会议19次,积极组织村医参加卫生局举办的继续教育卫生法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教育,完成全乡44所村卫生室考核办证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每月一次入村督导检查,严格管理,从而使我乡的村医管理工作和防保网建设进一步加强。
2、计免工作常抓不懈,认真做好儿童卡、*、册管理工作,对每日新生儿童查行及时上卡,按程序接种,及时做好新生儿乙肝疫首针接种。截止12月上报新生儿童360人,建卡办证360人,接种“五苗”5672人,并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对象进行了转出办证,流入补种工作,今年未发生接种失误和事故。
3、抓好传染病管理和监测,做好新生儿童破伤风、麻疹、a下p等传染病的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任务,开展死因调查,严格规范院内门诊日志管理,及时填报疫情报告卡,做好网络直报。全年共上报传染病事件16例,无迟报、漏报现象。
4、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卫生监督所对全乡食品市场的检查和监测,从业人员体检办证工作,共体验65人、办证40家,并做好各村卫生诊所的消毒监测工作。3月初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共种1685人;8月开展肠道驱虫6000人;9月接种甲肝疫苗825人;11月开展流脑ac疫苗接种共种510人。由于组织得力,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安全接种,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狠抓结核病筛查工作,采取下乡查、村医报等措施,及时发现护送转诊,督导化疗方式,超额完成了结核病转诊任务。
5、妇幼工作在县妇保院指导下,借“降消”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加强孕产妇*保健,切实做好产前健康检查,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治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今年共建孕产妇保健卡369人份,住院分娩326人次,住院分娩率达90,书写规范化产科历书326人次,对全乡范围内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对520名妇女病进行了防治。积极完成各种妇幼保健报表,做到及时准确“降消”项目补偿工作及时兑现,无克扣虚报现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妇幼保健任务。
关键词:森林资源档案 管理 意义 问题 对策
森林资源档案是林业主管部门记录反映林业单位各个时期资源变化、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和林业科研等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归档的技术经济文件的材料。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有利于林业生产部门及时记载各项营林经营活动,掌握森林消长和动态变化,预测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和林木资产核算和林价计算,评价森林经营效果,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一、森林资源档案管理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评定森林经营利用效果,为编制林业规划、设计、计划,确定森林经营措施和安排各项经营活动,提供可靠依据。
因此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
1、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原则,保证档案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应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水平。
2、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必须实行专人专职、分级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各级森林资源管理技术人员岗位标准。对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要组织技术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工作。一级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员考核合格后由省林业主要部门颁发证书,二级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员由地区级林业主管部门颁发证书,三级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员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颁发证书。其考核成绩可做为技术职务晋升、晋级和奖励的依据。
3、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4、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调动,如确因工作需要调动时,要向上一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报请批准,并作好交接班工作。
5、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职责
5.1积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对林业生产经营利用活动进行监督。
5.2深入现场调查,切实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准确地进行测定记载,及时做好数据和图表的更新和修正,汇总统计森林资源档案台帐,按时上报年度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
5.3深入了解本单位与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有关的各项营林、生产、科研等活动和有关会议情况,并和有关人员密切配合,互通情报,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收集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科学研究等文字和图表资料,整理归档。
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资源档案是林业主管部门应用一定格式和表簿、卡片、图面材料及文字说明,记录和反映林业单位各个时期资源变化,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及林业科研等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归档的技术经济文件的材料。森林资源档案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计划、技术、劳动、财务、科研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管理等方面。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有利于林业生产部门及时记载各项营林经营活动;有利于掌握森林消长和动态变化,预测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林木资产核算和林价计算,评价森林经营效果;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经营方向,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使森林经营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现状
过去,我市林业局拥有一些资源档案由于没有专人管理,未进行分类归档保存数据缺乏更新,档案未能在生产中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2007年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完成后,开始利用计算机建立、管理资源档案,建档工作延迟。资源数据变化很大,已不能为林种结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的调整和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源数据。
四、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
2、依靠手工管理档案,数据更新速度慢,可靠性、准确性差;
3、资源档案格式、内容不统一,不利于资源统计和标准化管理;
4、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5、已建档案基本上属于统计型和服务型,还未转向经营管理型和辅助决策型档案。
五、规范化建立和管理森林资源档案
1、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的收集
在林业局和市有关部门(档案馆、绿化办、市政府等)收集历次森林调查及各类专业调查资料;收集各种作业设计、检查验收资料及林政管理、林业科学研究成果等材料。并对上次二类调查完成期至建档间隔内发生了地类、林种、树种、龄组变化的小班进行调查。然后将所收集的历史资料、外业补充调查材料进行鉴定、分析,去伪存真。对建档资料科学分类、排序、基本编目,填写小班档案卡片。编制图面材料和建档说明书。运用计算机编制应用软件,统计分析森林资源变化。
2、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
根据档案内容将建档资料按综合类、林政类、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类、规划调查类、生产计划与作业设计类、经营规划类、森工基础类、多种经营类、资源信息管理类、技术参考类进行分类。
3、森林资源档案的更新
森林资源档案的更新内容包括小班档案卡片更新、资源统计表更新和图面材料更新。通过资源档案建立、开发、更新资源信息,实现森林资源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六、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与更新的对策
针对我市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重视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森林资源档案的建立是基础,更新是手段,利用是目的。只有及时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及时掌握森林经营活动和资源消长变化,保持档案的长期连续性、动态性,才能提供最新资源数据,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产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2、领导重视
资源档案的建立,关系到生产单位能否提高科学经营水平,能否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变化,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重点,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持续发展。领导干部只有消除“造林绿化硬任务,档案管理软任务”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资源档案的重要性和作用。切实落实组织措施和经费,才能使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人员设备
档案员是档案管理的主力军,其责任心、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他所提供的资源数据和图面材料的可靠性、准确性。因此,林业局应选派责任心强、有档案管理实践经验的技术员负责档案管理,并设置专柜、专室存放档案,购置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实现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各乡镇档案员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技术员兼职,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对档案员应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考核,考核及格者才允许上岗。达到对工作负责、准确记录资源变化的档案应进行表彰和奖励;否则应进行批评教育或调换其他工作。
4、表彰奖励与惩罚
对于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能坚持现场调查,认真进行数据更新,确保森林资源档案质量的领导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
对于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不深入现场调查、弄虚作假、上报假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的领导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应给予惩罚,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吊销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的证件、调离本岗位,情节十分严重时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
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和公司各项工作决议,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根据集团公司的部署,制定建筑公司的发展规划与本年度应完成的各项工作指标;
二、
直接对集团总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受其领导并接受其考核、评定;
三、
主持建筑公司的全面工作,对生产经营、工程质量、财务状况、安全工作负责;
四、
组织、领导建筑公司各职能部门编制,制定建筑公司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与具体工作方案;
五、
根据建筑市场的竞争法则,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六、
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弘扬企业文化,为员工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
七、
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工作,对职能负责人及其他相关职员的任免、劳动报酬、奖惩进行直接的评定、考核;
八、
建立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员工树立工程质量精品意识、品牌意识;
九、
接受员工所提出的各种合理化意见、建议。形成具有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等特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副经理岗位职责
一、
负责公司日常工作,监管财务资金合理流向,使公司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
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检查、考核落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
负责公司各种会议、各种活动的筹备、组织、安排工作;
四、
负责公司的对外联络、接待工作,安排好活动日程和生活;
五、
负责公司经理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监督落实;
六、
负责完成经理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一、
在建筑公司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科的工作。
二、
协助经理建立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环境卫生保障体系等。
三、
负责主持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技术性文件。
四、
组织制定单位工程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确保质量部标的实现。参与、审核各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五、
审核、批准公司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安全施工的技术文件,并监督其实施。
六、
主持和审核招投标工文件作、合同管理工作。
七、
对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岗位培训与考核。参与员工的业绩评定。
八、
审核公司技术质量、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协助经理制定、实施年度工作目标。
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一、 主持并领导办公室全部日常工作,及时与有关领导及各部门协调工作,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事宜 ,当好领导参谋;
二、 综合各单位和部门情况,及时转达给有关领导,以便领导决策与管理;
三、 拟制机关的环境建设计划,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四、 检查后勤水、暖、电和门卫车辆管理,卫生清扫等杂务;
五、 调解处理机关工作人员发生的矛盾,维护机关的安定团结;
六、 抓好文件的起草、印发、归档的审核工作,搞好来文,发文登记;
七、 主抓公司的福利事务,办公用品的审批工作,对外接待工作;
八、 主抓人事、劳资、档案、保密、调资奖励、考勤等项工作;抓好公司的有关会议筹备,会议所需的材料、用品等项工作。
九、 做好公司的有关会议及会议所需的材料、用品等准备工作。
十、 负责对外联络工作。
文秘岗位职责
文书工作职责
认真做好上级来文和全公司文件的处理和归档工作。
一、
根据工作需要,经过领导审批,负责全公司各种文字材料打字工作,打字及时准确,热情服务。
二、
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综合性、临时性工作。
网络信息工作职责
一、
监控器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二、
全公司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三、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有积极意义的网络信息查询。
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一、负责全公司的各类文件、重要资料的归档工作,档案管理工作。
二、及时准确为全厂提供借阅服务。
其他工作职责
一、
负责全公司的复印工作,做好复印机的管理使用保养工作。
二、
及时做好公司内上报材料和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材料的交换工作。
三、
负责全公司营业执照年检工作。
四、
认真完成各项综合性、临时性工作。
人事科长岗位职责
一、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事方面的方针、政策。
二、
参加由党委和行政部门主持的关于人事方面会议。
三、
负责具体实施本企业选聘、录用员工工作。
四、
负责定期确定符合专业技术职称晋级人员。
五、
负责起草全公司干部及管理人员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
负责定期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对干部的奖惩,提职或免职建议。
七、
负责抓好全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八、
负责每年对全公司中层干部签定聘任合同。
九、
协调好本部门与其他科室相关工作。
十、
做好本部门全年工作计划,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劳资员岗位职责
在公司领导下,管理本单位人事方面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
制定本企业人事规章,并监督执行。
二、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招聘录用新员工。
三、
定期对符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条件的技术人员办理晋级手续。
四、
制定干部及管理人员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
根据考核情况,定期向公司领导、行政部门提出奖惩,提职或免职建议。
六、
对全公司中层干部每年签定聘任合同。
七、
负责全公司人事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员职责
一、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学习档案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热爱档案工作。
二、
按档案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完成档案工作。
三、
文件和文字材料分类组成案卷,保护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便于查找和利用。
四、
接受文件后必须做好登记,案卷的销毁或移出时亦做好记录,以便有据可查。
五、
未经领导批准,所有资料不向外借,如确应严格履行借阅手续,退还时详细检查后注销借阅手续,如有造成丢失或损坏的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
六、
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信息反馈,搞好信息传递,不断拓宽和改进档案利用工作。
七、
经常检查档案室的门窗是否牢固,做好防火、防潮及防工作,确保档案不损失、不丢失。
八、
做好保密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
管理员职责
在办公室主任领导下,负责食堂的全面工作,组织职工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下,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态度。
一、
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对食堂各类工作员进行考核,
二、
经常组织炊事员学习技术和业务,不断提高烹调技术为职工服务。
三、
编制周日食谱,贯彻“四定(定时间、定品种、定数量、定质量)”,做到饭菜品种多样化、质量高、量足、价合理。
四、
根据需要及时编出采购、出库、加工计划,搞好单项成本核算。
五、
组织炊事员认真学习和执行食品卫生法,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食物中毒,
六、
教育炊事员主动热情地为职工服务,让就餐者高兴来满意而去。
七、
教育炊事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杜绝炊具、用品被盗。加强食堂、设备、备品保管,保到清洁完整,技术状态良好。
八、
负责安排外来人员及客人的临时就餐。
驾驶员岗位职责
一、
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规定的各种法律、法规;
二、
认真贯彻公司关于车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肃认真的履行驾驶员的职责;
三、
按时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它性能是否正常。出现问题,及时向集团行政部汇报,严禁带“病”出车;
四、
提高安全思想意识,牢记安全第一,杜绝麻痹思想,严禁违章操作、违章驾驶;
五、
杜绝不经批准,擅自换车或找其他人替补驾车的情况发生;
六、
坚持做好请销假制度,未经批准,严禁私自出车,弃车离队;
七、
每出车一次,必须认真填写出车日报单,没有行车单不许出车;
八、
严禁酒后驾车、打架斗殴;
九、
搞好车辆卫生,出勤中要主动、勤快、文明服务、讲礼貌,树立志华人的良好形象;
十、
完成公司临时交办的工作。
厨师岗位职责
一、
负责本食堂就餐人员的主、副食安排、调剂和服务工作;
二、
负责灶房、餐厅卫生的管理工作;
三、
负责外来客人就餐主、副食调剂,服务做到卫生、省钱,既品种多又营养可口。
四、
负责餐具消毒,室内灭蝇、灭鼠工作;
五、
负责当日购进主、副食的保管工作。
锅炉工岗位职责
一、负责公司院内、办公楼的冬季取暖工作;
二、负责锅炉、管道的操作、检查、维修工作;
三、负责燃煤运进和炉渣外运、清理工作;
四、负责锅炉房内和煤堆周围环境清扫卫生工作;
五、负责锅炉房的水、电、气安全检查,故障排除及保卫工作;
六、负责锅炉给水,、下水管线的维护、检修工作;
为加强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医改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区政府成立了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人员。区发改委作为主要职能部门,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协调,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医改工作文件方案,及时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出谋划策;财政部门全力抓好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投入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财政补偿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扎实做好了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核定编制、岗位设置、技术人员晋升晋级和人员招聘等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卫生部门作为主要执行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就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了《区卫生系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督导,落实了具体工作措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使用的监督检查。
二、调查摸底,强化宣传
年初,由人事局牵头,卫生等部门配合,对全区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学历、职称、工资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摸底;财政局牵头,对卫生院药品利润、药品差价、债权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了摸底,并核定了各卫生院的收入支出;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将基本药物目录和价格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试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落实方案,加大投入
通过调查摸底,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保障措施及当前五项重点改革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为全区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为确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全区试点卫生院的全成本运行测算,区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根据省、市要求,优先安排了医改所需资金,将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等配套资金全部列入了今年的区财政支出预算。同时,加强了对各卫生院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培训,强化督查
区卫生局加大培训力度,完成了对乡镇卫生院院长、财务人员、药事人员、药品经销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各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参与,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领悟精神实质,把握操作要点,并加强临床医师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规范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为促进试点工作全面到位,区财政局与卫生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试点单位实行不定期督查,1-6月份已开展督查3次。同时,建立了周报告制度,各试点卫生院每周向区卫生局报告进度情况,确保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为从根本上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2012年12月28日,区政府在区新圩中心卫生院举办了全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区政府分管领导、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及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从2012年12月开始,在全区二个基层医疗机构(值夏、新圩中心卫生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2010年2月接省里通知,增加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同时实行财政性补偿。
(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和省医改工作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全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服务对象建立了网上信息化电子档案,针对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儿童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老年人保健服务、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二是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为全区8月龄-15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3.9万多针次,接种乙肝疫苗4.9万多人份,通过接种疫苗以加快我区消除麻疹进程、降低乙肝发病率。三是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正常产免费,手术产进行补助,全区已为1138名农村孕产妇实行了补助。启动了农村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工作,全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达2168人次。四是“光明·微笑”工程扎实推进。全区已免费为67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我区卫生系统现有在职人员426人,退休人员62人。在职人员绩效工资每人每月按300元的标准计算省财政应补助191.7万元,退休人员按每人每月按225元的标准计算省财政应补助20.925万元,两项合计212.625万元。省财政下达我区的补助计划为174万元,差额38.625万元。
2、药品零差价补偿不到位。据测算我区三所中心卫生院药品加成收入为374.94万元,实行药品零差价后药品收入预计亏损374.94万元,省财政按60%标准全年应补助224.964万元,到今年上半年我区仅收到药品零差价补助28万元。
3、人员经费不足。从2012年开始,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额拨款,省财政下达我区2012年的补助金额为145万元,2012年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工资实际需615.2万元,原由区财政负担406.4万元(退休人员财政全保,在职人员按60%差补),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经营收入安排208.8万元。按我区实际情况,省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保后,应补助人员经费208.8万元,实际只下拨145万元,相差63.8万元。
4、基本药物品种偏少,很多基层常用药物未纳入基本用药目录,临床医生习惯用药和病人首选用药有很多不是基本药物,影响了病人的治疗,造成病源流失。
七、几点建议
大家好!
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公开竞聘工作人员,改革给企业带来生机,给员工带来机遇,积极支持,重在参与,把握机遇,竞聘上岗是自己的愿望和目的。我竞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科科长。
个人简历
我年7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到公路一局工作。北京物资学院大专结业,局内部经济师职称。历任支部书记、团委书记、人事科长职务,1980年从事人事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1989年担任人事科长至今。
竞聘优势
我从事人事管理工作20多年,担任人事科长14年,多次参加局内外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和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和本企业规章制度,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比较熟悉。能敬业爱岗,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能独立处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根据政策法规和领导决策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得心应手。自己的不足是文凭和职称偏低。工作开拓精神欠缺。
岗位认识
人力资源科作为处机关的一个职能科室,它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职工教育,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管理及考核,内部劳务市场管理,三项统筹管理等工作。原来的人事科改为人力资源科也不仅单是名称的变换,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发展的需要,它职能的重点要向人才开发、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的方面转移。作为人力资源科长要求有全面综合素质,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的原则性和工作技巧,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智能到位,责任到人,发挥智能科室的作用。
工作设想
根据局改革的规划和处领导的指令,进一步加快我处人力资源和工资管理工作。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是企业改革的首要工作,作为人事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认真履行改革工作职责。我处以在项目管理层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薪资,在两项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但许多制度还不健全,有许多工作还没有落实,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因此要加快步伐,落实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在全处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竞聘上岗机制。再者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每个员工的工作标准,逐步推行在操作层岗位竞争上岗机制,然后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薪酬,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使我处两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开展。
2、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用好人,管好人,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宏观上控制员工的总量及各类人员的比例,满足处施工管理经营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各类人员比例失调,职工总数近641人,专业技术干部312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9人,土木工程人员222人。人员比例有所增加,但不能满足经营管理和施工的需要,特别是技术工人逐年减少,有些工种断档,改行的人较多,急需进行调整,所以要加强管理,采取可行措施,改变现状。设想近三年内,各类人员要达到5、2、2、1的比例关系。既技术人员50%,技术工人20%,管理人员20%,后勤服务人员10%。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4、5、1。初级职称40,中级50%,高级10%,技术工人比例为:5、3、1、1,高级工50%,中级工30%,初级工10%。工人技师10%。对于短缺人员采取内挖外聘的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加以解决。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以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
3、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处的中间力量,他们的思想、工作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改革和人才流动的今天,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人事管理的首要工作。市场经济使年青的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活跃,上学深造,跳槽和辞职的人与日俱增,以成为人事管理的一个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上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到企业的温暖,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在企业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体现自我价值,才能安心在本企业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驻人,在体现个人才干同时,在职务提升,职称晋级,岗位薪资方面按照规定同步增长。再者要进一步加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活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动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保证每年面对面及其他形式和他们交流,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保持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4、做好工资管理工作。工资管理主要是要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工资政策和规章制度,宏观控制工资总额,制定处的具体操作细则和工资计划。认真做好工资基础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员工的正常的工资收入和下岗待岗员工的最低工资和生活费。另外要根据局和处领导的决定,积极改革工资分配办法,在全处实行岗位薪资,并逐步完善管理办法,在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使我处工资改革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5、职工教育工作。职工教育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处领导十分重视支持职工培训工作,是我们做好职工教育工作的保证。总体设想是: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4。4要求,根据员工在岗位上胜任情况、考核结果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办法。并贯彻执行,职工培训要讲实效,重点要抓落实,认真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档案和原始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职工培训状况,把工作做到实处。为我处培训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工作重点:1、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2、提高员工的文化知识水平;3、提高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4、培训高水平技工和特殊工种;5、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职称级别。
6、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机关文明窗口的作用。机关部门的职能一是管理,二是服务,因此要保证上级的政策和处领导的指示及时传达和执行,同时基层的问题及时反馈领导,对基层请示和报告在三日内要给以答复,工作不拖沓,不相互扯皮,相关科室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去协调。另外人事部门涉及职工切身问题较多,在政策和规定范围内的应及时给以解决,不符合规定的也要和职工讲清楚规定,给以答复。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帮助现场解决问题。
7、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签约率达100%。现在我处职工劳动合同以到期限,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急需续签劳动合同,以保护企业利益和职工的利益。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更要及时签定好劳动合同,也是防止人才流失的保证。对于长期脱岗人员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要解除劳动合同给以处理。
8、做好养老基金、医疗统筹、住房基金三项统筹和失业保险工作。此项工作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一定要按照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做到时间及时、帐目清晰、数据准确、不留后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本人的态度:(四句话)
中图分类号:R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0-0035-02
处方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方法》,是进一步规范处方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管理的现状,笔者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2010年8月至12月间的门诊处方6 952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2010年8月至12月本中心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每月5日的处方1 400张,去除部分麻醉方,实际检查门诊6 952张处方。
1.2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的相关规定,对照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诊断,判断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合理性。处方用药的适应性包括以下内容: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实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4)剂型与给药用途;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对处方中存在上述情况以及人情方、大处方等1项及1项以上判为不合格处方。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分析。
2结果
2.1处方不合格率
本次检查门诊处方6 952张,其中不合格处方300张,处方不合格率占4.32%。
2.2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
对300张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统计,书写不规范处方15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1.33%,用药不合理处方134张,占44.67%,电子处方与药品清单不符16张,占5.33%。
3讨论
3.1处方不合格的原因
处方不合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临床医师对药品说明书掌握程度不够全面,对药理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的规范性不够重视。2)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德和法制观念淡薄。3)短期内难以适应。4)药师未能严格把关。5)药师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6)若处方有问题,需要医生修改或重新开处方,患者会表示不满等。
3.2提高对处方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处方是重要的医疗文书,是联系医生、药师、患者三者之间的纽带,医生和药师承担着用药疗效,调剂准确,患者健康的主要职责[1]。临床医生开具处方时应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认真书写,避免不规范处方。门诊处方不规范,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度。不合理用药会造成药物浪费,降低药物疗效,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引起社区医生的高度重视。社区卫生的管理者必须自觉担负起处方管理的责任,从为人民健康负责的高度,加强处方的管理工作。
3.3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为了规范门诊处方,促进合理用药,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医院应加强医院人员对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药事法规的培训学习与考核。
2)临床医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商业利益诱惑,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药学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调剂处方。对于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应当拒绝调剂,并及时告知处方医师,重新开具处方,必要时做好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医院要加强处方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对门诊处方、病历、住院医嘱进行抽查与评价,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必要时还可以与绩效工资和年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
5)临床药师应配合医院职能部门做好处方评价工作,并及时将评价结果通过一定形式反馈给临床。
6)医院药剂科应加强与临床的信息沟通。定期将本中心新到药物、用药目录、药品的通用名、规格等信息传递给临床,配合临床搞好处方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达改,陈杰. 提高处方质量的管理模式[J]. 医学动物防制, 2007, 22(7): 490-491.
[关键词] 新时期 图书馆员 队伍建设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高校图书馆员现有的知识技术能力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的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员应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
一、现状分析
1.高层次人才缺乏,学历偏低,知识面狭窄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辅机构因此其工作人员在学校中处于辅的位置。所以,许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宁愿选择了从教或到信息咨询机构就职,而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
2.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图书馆工作的绝大多数馆员都没有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的背景知识,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居多,而大部分人偏爱原来所学专业,对图书馆学不感兴趣。此外,年龄结构老化,年轻馆员少,中老年馆员偏多。
3.馆员缺少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
当前各高校将精力和经费主要用于教学科研人员,而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都达不到新时期图书馆业务的要求,因此,改进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举步维艰。
二、新时期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时展的要求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给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目的的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资源共享的全球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的知识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和服务功能的多样化等已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事业能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
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教学和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高频率地利用和开发才能使文献资料产生更大的效益。此外,“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宗旨。电子资源上网服务、文献信息定题检索、最新文献报道等,这些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服务方式都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各高校为了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均进行了以“岗位聘任”为主要特征的用人制度改革,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专业技术队伍结构,注重培训和开发,建设一支适合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的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和信息服务保障。
三、新时期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内容
1.图书情报知识教育
据统计我国各类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中,65%以上并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而在普通高校图书馆中,专业人才更少。因此,图书馆员必然是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图书馆专业知识仍然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系统的学习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信息学等。了解文献的收集、整理、存储、传递方法,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及检索技术。
2.职业道德学习教育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图书馆员的灵魂和方向。图书馆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把握新形势下读者需求的现状、规律和特点,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3.外语知识培训教育
图书馆与外文文献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外文资料很多,不懂外语,其服务很难令读者满意。所以,要求馆员能熟知外文书刊编目、借助字典可看懂一般资料,能顺利查找外文书刊,熟悉图书馆业务使用的常用语、缩略语等。
4.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典、流、阅等工作都实现了微机管理,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要懂得计算机软件知识,能够进行硬件维护,并会利用光盘检索文献,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传递,利用网络终端查询所需文献资料。
四、新时期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方法
1.做好培训工作
(1)短期培训
对于新加入的馆员请馆内专业人员讲解本馆的分类体系,本馆图书的排架规则以及装订技巧等。
(2)继续教育
每当图书馆新添的硬件软件设备,要教会义务管理员简单的使用方法。可以定期请专家学者到本馆作专题报告或系列讲座,也可以请馆内专业人员讲解有关专业知识,以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岗位培训是图书馆继续教育的长久方式,可以纵贯各个层次。
2.进行学历教育
对于没有系统接受专业教育的馆员,图书馆应督促其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对于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馆员,仍应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学历型教育应与馆员的晋职、晋级相联系,才能够较好地调动馆员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育方式目前仍是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主渠道。
3.参加学术会议和组织业务考察
适当安排一些业务骨干参加有关图书情报信息的学术会议,了解图书馆的改革及发展前景,开阔馆员视野。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或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讲授有关图书情报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使馆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图书馆工作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发展变化的需求。
4.做好考核工作
学期末,学年末对图书馆员做好评估工作,根据出勤以及工作质量评出优良,并以证书及小礼品鼓励。
5.创建全员激励创新机制,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实施“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观念,使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一最高目标。
五、结语
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图书馆的决策层应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拟定出一套全馆的计划,把馆员的队伍建设与其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及职务晋升等有机结合起来,为继续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走继续教育之路,建知识更新之桥,树终身学习之道,是培养新时期复合型图书馆人才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云.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62-63.
摘要:台湾警方精细化和现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有:勤务管理精细化,警民关系建设常态化,交通管理科学化,打击犯罪专业化,警队管理规范化。对我们的启示:要进一步加强公安科技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和公安队伍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台湾警察;精细化管理;现范化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DF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1-0021-04
一、台湾警察概况
台湾警察是台湾当局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专门力量,按照工作性质分为制服警察(主要是治安、交通、公路、民航等警察)和非制服警察(即刑事警察)。台湾有2300多万人口,共有7万多名警察(警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例为万分之三十),其中刑事警察8000多名,派出所员警占总警力的70%。“警政署”是台湾警察的最高领导机关,隶属于台湾“行政院”“内政部”,下辖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5个“直辖市政府”警察局和桃园县、基隆市等17 个县(市)政府警察局。“警政署”直属单位包括:刑事警察局(主要负责刑侦、经侦、禁毒等业务)、航空警察局、公路警察局、保安警察总队、空中警察队、公园警察队、警察电讯所、民防防情指挥管制中心、警察广播电台、警察机械修理厂和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台湾警察实行“以条为主”的职业化管理体制。警队高中级警官均由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毕业或经训练合格后才可任职。
二、台湾警方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勤务管理精细化。台湾警察勤务方式包括勤区查察、巡逻、临检、守望、值班、备勤等六个方面,实行警力集中制和散在制并用的原则,即在都市和城镇,勤务以集中制为主、散在制为辅;在乡村和山地,则以散在制为主、集中制为辅。台湾警察勤务主要由派出所执行,其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派出所每日制作的勤务编配表上。派出所遵循“治安优先、交通为重、服务第一”的ISO品质政策,承担犯罪预防、交通管理、保安警备和便民服务等综合性警务。派出所所长每天下午根据“警察勤务条例”和辖区治安状况,利用警网勤务派遣系统对次日的警员编组、勤务方式和时间分配作出安排,编制勤务分配表逐级汇总到市警察局勤务指挥中心,报“警政署”备案,由勤务指挥中心根据警情进行调度。勤务编配主要遵循8条原则:(1)执勤人员每日勤务以8小时为基准,每周轮休全日两次,遇有临时事故须停止。(2)服勤时间的分配以勤四息八为原则或采其他适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进行分配。(3)执勤时间循环衔接,不留空隙。(4)勤务方式视需要互换,使每人普遍轮流服勤。(5)分派勤务力求劳逸结合,动静均匀,以调节精神和体力。(6)执勤人员每日应有连续8小时睡眠时间,深夜勤务以不超过4小时为限,遇特殊任务临时调整。(7)控制适当机动警力,以备缺勤替班和协助处理突发事故。(8)留适当时间举行勤前教育,并适当留出调配进修或接受常年教育的时间。根据以上原则,勤务编配实行三班轮替或其他适合实际需要的分班服勤,如3至5人的派出所采用半日更替制,2人派出所采用全日更替制。桃园县警察局中路派出所共有47名警察(其中所长、副所长各1名,巡佐4名),实行24小时执勤、值班、备勤,勤务分配表对警员每两小时一个时段的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如某2名警员6:00-8:00是机动车巡逻,8:00-10:00点是巡查合一,12:00-14:00在所里备勤,并录入所有动态勤务信息,实现了综合用警、合理调度的目标。
(二)警民关系建设常态化。台湾警方注重民意为先、服务第一,把建立良好警民关系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努力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台湾各级警察机关均设有公共关系室,引进企业“品质管理”、“顾客导向”理念,主动收集民意舆情,倾听民众需求,积极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做法:1.改善服务设施。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对办公设施进行便民化改进,如在派出所设置等候区域、调整柜台高度(不超过80cm)、设计服务标识、改善卫生设备;设置全功能的服务柜台,单一窗口受理民众申办事项,实现“一处收件,全程服务”;设置残障车位、坡道及盥洗室,提供外籍、文盲译文等。2.促进警民互信。有计划地向民众介绍说明警务措施、工作成果、好人好事及警察常识等,推行“日行一善”及“雪中送炭”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加强舆论分析研究,对协助破案、帮助落实警务措施的民众予以奖励等;注重案件抽查回访,回访率占所有案件的20%,暴力、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案件回访率达100%;警务电脑一机双屏,警员记录、处理非警务时,报警求助或办事的民众可以同步看到录入情况,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3.借助民间资源。鼓励基层警察机关成立“社区志工服务队”,进驻警察机关服务台,负责接待、导引、简单咨询等工作,陪伴案件当事人办理报案事宜,协助维护学校、社区、社会安全秩序,参与问题青少年的咨商辅导和一般有犯罪倾向者的关怀开导等。4.与新闻界建立密切关系。提供正确的新闻资料或撰拟新闻稿供记者参考,主动与媒体联络新闻,对记者的婚、寿、病等予以庆贺或慰问等。5.注重服务民众。定期评鉴团体及个人服务绩效,颁发“警察服务品质奖”,同时实施服务考核,落实奖惩措施。桃园县警察局中路派出所从环境、效率、态度等方面入手,实行“顾客式”服务,警民关系融洽。该派出所办公环境舒适、整洁、轻松,设有温馨亲切的民众休息区,民众可以随意进入喝水、看报等;实行亲切服务、微笑服务,从民众进入派出所开始,即有“志工妈妈”予以引导,方便民众办事;警员定期进入社区开展义工活动,如免费为摩托车烙印号码、为自行车加设防盗辨识码等。
(三)交通管理科学化。台湾的车、路矛盾比较突出,但道路交通管理井然有序,交通事故较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转变交通执法观念。认识到“维护治安”与“管理交通”的互动关系,要求警察担负维护治安、交通等勤务,实现维护交通秩序与整体预防犯罪的“双赢”。2.科学规划道路路网。城市道路呈棋盘状网状结构,四通八达,虽然双向四车道以上主干道不多,但双向两车道的次干道以及支路、巷道纵横交错,形成密集的路网结构,交通分流效果好。3.划设清晰的交通标识。城乡道路交通标识清晰直观,路侧以红线、黄线、白线分别标示禁停、暂停、停放区域,解决了乱停放问题。台湾的摩托车数量庞大(全岛约有1700万辆),但停放整齐划一,成为街头一景。4.合理组织道路交通。城市实行单向交通的道路较多,横向交通干扰少,车辆通行顺畅。摩托车左转实行“两段式”通过红绿灯的办法,破解了摩托车左转与其他机动车碰撞事故高发的难题。5.开发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台湾高速公路实行智能化管理,通过信号板、计算机网络全程监控道路秩序,提供道路资讯,开展路径引导。台北市建成集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与公路、交通路况监控、交通资料收集、即时交通资讯、交通事件反应管理5大功能为一体的交通监控中心,为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6.严厉处罚违章行为。警察执法具有绝对权威,不讲私情,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当严厉。如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安全头盔实行一事多罚。警察查纠违法行为时四人一组(均荷枪实弹),分工明确,动作规范。7.合理划分警察和交通部门职责。警察负责路面交通执法、宣传,交通事故的勘查和调查取证,停车场(位)的规划和设置,车辆登记注册、驾驶人培训考试等;交通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示标线、红绿灯和监控设备)建设等。8.吸收特定团体参与管理。吸收品行优良、热心公益、尽心尽职的公民成立交通义警队,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指挥疏导交通,有效节约了警力。
(四)打击犯罪专业化。1.接出警迅速。台湾各级勤务指挥中心本着“通讯快、行动快、报告快、指挥快”的宗旨,建立一整套完整、规范的程序和机制,层次清晰、任务明确、运转高效。墙上挂有与处置各种紧急情况和日常工作管理密切相关的图表资料,无论是最新的紧急情况,还是日常勤务活动、警力状况等都一目了然。警员接到勤务指挥中心指令后5分钟内即可到达现场。2.视频监控到位。台湾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密度高(如高雄市平均每平方公里装设76个探头),监控系统具有覆盖面广、清晰度高、功能强大、维修便捷、成本较低的特点,台湾警方建立了一套集运用、维护于一体的管理制度,派出所警员每天、派出所每周、分局每月对辖区探头全部调阅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护公司未及时修复的,系统可及时发现并报警;通过管理平台,使所有探头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侦查破案、智能管理提供服务。如同一车牌短时间内于不同区域同时出现,系统立即提示报警。3.刑事鉴识权威。台湾刑事警察局利用垂直体制优势,把人才、设备和技术精华集中于刑事鉴识中心,对DNA、指纹、理化、枪弹、测谎等重要检验鉴定手段实行集中建设、集约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也使得鉴定结果更具权威性,特别是其测谎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准。台湾刑事鉴识人员的薪水高于刑警,体现了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观。4.预防犯罪有效。台湾刑事警察局专门成立“犯罪防治中心”,采取了许多预防犯罪的重大措施,如制作、散发有关预防犯罪的宣传短片和文宣品,大力报道、滚动报道典型案例,切实增强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针对日益猖獗的欺诈犯罪,专门成立“165反诈骗咨询专线”和“165全民防骗超连结”网站,为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被侵害的民众迅速提供有效帮助,并及时通知金融部门阻截被骗资金;设立少年警察队和妇幼警察队,加强防范青少年犯罪,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五)警队管理规范化。台警察机关在遵守“公务员考绩法”原则性规定的前提下,按照各种职务性质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考核的细目或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其考绩等次分为甲、乙、丙、丁四级,各等次分数如下:甲等80~100分,乙等70~80分,丙等60~70分,丁等不满60分。据介绍,台湾警察年终评比70%以上人员可以评为甲等,较好地反映了大部分警察是称职优秀的客观情况。同时,日常考评结果与警员业绩、晋升直接挂钩。其轮岗晋级制度注重在不同单位相应岗位职务的历练,警察晋级必须轮岗任职期满。升迁者应具备法定最低条件,按职务顺序循序递升。警佐以下升迁依资绩(学历、考试、年资、考绩、奖惩)计分,由主管机关遴选报升;警正以上人员晋升,以考核保荐为主,资绩计分为辅,原则上只要升迁人员无违法犯纪的情形,遇缺即可获得升职。注重常年教育、升职教育、专业教育和深造教育,如规定每位警员的体技训练每月不少于8小时,公共训练项目实施网上在线学习,根据不同警种开设专业课程或研讨班。为考察训练成效,定期实施测验,成绩优良者予以记功嘉奖等奖励,成绩低劣者予以记过等处罚。台湾高阶警察65岁退休,有的警察五六十岁还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三、几点启示
两岸警方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职责任务不尽相同,但台湾警方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和有效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启示一:进一步加强公安科技建设。科技信息化是现代警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坚持不懈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坚持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思路做法,立足实战、面向应用,公安信息化发展迅速,与台湾警方信息化工作相比差距不大,但台湾警网勤务派遣系统把勤务分解到点、到段、到人、到时,实现科学调度、巡查合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我省推进“扁平化”指挥和综合警务改革具有借鉴作用。要抓紧建设统一规范的勤务工作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勤务管理水平,提升警务工作效能。针对我省公安机关视频系统建设存在的技术标准不一、应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强整合、统一标准,健全全省统一的应用管理平台,完善运行维护制度。
启示二: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以民为本、服务民生是现代警务工作的共同价值追求。人民公安更应该坚持把为民谋利、保民平安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民意为导向,打造“民生警务”,紧紧围绕群众“最急”、“最怨”、“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在“最急”上抓落实,在“最怨”上抓整改,在“最关注”上想办法,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要深化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的“三项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拓展警民联系渠道,搭建警民互动平台,探索建立“大走访”爱民实践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警务公开,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善用社会资源,推动志工(或义工)制度等。
启示三: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台湾警方在交通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特别是机动车停放有序规范,主要得益于他们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做足文章。各地应深入研究城区道路交通情况,科学规划交通组织、车辆停放、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要完善各种标示标线、信号灯设施,实行路面交通基本上依靠监控设备和交通标示标线进行管理;中心地带停车场、泊位实行信息化管理,运用经济杠杆,建立“停车基金”,解决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出台规范摩托车、电动车的管理规定,尤其要严控电动车的无序发展等。
启示四: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的精细化管理。要结合综合警务改革,进一步规范派出所等基层警务单位的职能、设置,实现综合用警、科学用警。同时,根据公安工作和队伍实际,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减少考评工作的主观性,提升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建立常态化的民警交流轮岗制度,为民警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的平台,增强职业认同感;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战性、有效性,提升民警的个体素质和队伍整体水平;完善民警的福利待遇和退休制度,尤其要对特殊人才实施优厚薪酬制度,保证队伍的稳定和廉洁高效。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一)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陈旧
目前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还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一些业务举例都是在理想假设下的简单业务,这些业务很难适应目前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也始终围绕着这些理想化的业务机械地论述,学生学习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应付考试,可是工作后面临真实的业务时却无法完成。
(二)校内实习实训难以贴近企业实际
由于财会资料的保密性,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即使勉强接受,学生也不能接触到单位真实全面的会计资料,这就造成了学生校外实习难的现状。许多学校也开展了一些校内实习活动,但是由于受到实习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一些学校的模拟实训室内只是几本账、几张凭证,学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模拟手工账练习,与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相去甚远。
(三)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里会计专业教师大多都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会计岗位技能了解甚少,而在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中教师也仅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二、仿真模拟实训对中职会计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环境的仿真性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图文声像并茂的仿真环境,以flas再现的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如同在实务工作一样,模拟与人交往、外出办事、完成会计业务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训系统中的企业环境、会计业务、会计单证都是完全仿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扮演实习生的角色,以分岗实训或分组协作等不同的模式完成实训任务,更好地训练专业技能。
(三)促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或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仿真模拟实训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以教促学,以学促长,做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三、中职会计专业进行仿真模拟实训的探讨
(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高仿真实训环境
仿真模拟实训的实施核心是要具备实用性和仿真性强的财务教学软件,所以学校应引进品牌知名度较高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作为教学软件,并与软件公司保持长期经常性的联系,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软件公司;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软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教学软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供需联系,建立科学的高仿真实训环境,使教学软件能满足学校实训活动的开展。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活动
1.组织模块化技能实训。在日常教学的一些课程中,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就要结合教学软件辅导学生进行模块化的实训练习,边理论边实践。
2.组织集中技能实训。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系统的综合实训,例如集中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完整会计周期的仿真模拟的业务实训。
3.组织专业技能竞赛。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内竞赛和参加校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而优秀学生的高水平技能也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激发其他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热情。
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卷面笔试的考核形式,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例如模拟岗位情景考核、模拟实训案例报告、模拟实训操作计分等,变理论考核为实操考核,变一次考核为过程考核。
(三)通过各种途径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建立教师专业实践制度。要求会计教师每两年必须有至少两个月时间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践,并以此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
2.允许教师到校外兼职会计岗位;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资格证书。在这些方面学校应给教师以时间或资金的支持。
3.多渠道招聘教师,改革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聘请行业、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这样既可弥补学校实训课教师的不足,又能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目标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按照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改革目标,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医保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新机制。力争到试点工作完成时,县级医院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次均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明确功能定位
县级医院是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是连接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主要为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运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接治转诊;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相应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等工作。
三、改革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改革补偿机制。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确保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1.规范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县级医院配备使用的药品、医用耗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全部通过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平台采购,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县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5%,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占基本药物总品种数的90%以上,并逐步提高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药品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药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结合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控制配送成本。
2.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县级医院要提供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相适应的适宜技术服务,控制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探索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年底前开展的试点病种不少于20种,年末病种不少于50种。优化整合县域卫生资源,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促进病员合理分流、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3.适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由县物价部门会同县人社、卫生等部门通过科学评估,参照劳动强度、技术含量、风险程度、价值、成本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和床位费等服务性收费价格,原则上调整价格总量不超过年药品合理价差总量的80%。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弥补药品零加成后的补偿差额。调整方案报市物价、卫生、人社部门批准后,于前实施。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政府出资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不含设备折旧的合理成本制定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严禁医院贷款或集资购买大型医用设备。
4.落实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建立政府财政补助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助、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对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后形成的缺口部分由财政通过考核给予补助。实施“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后,医保补偿经费应予以提前预付,以减缓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县级医院历史形成的用于建设和运营发展的债务由审计部门确认后,统一打包、锁定,由财政逐年清偿。县级医院不得出现新的债务。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要按照体现功能、按岗定编、科学设置、优化结构的原则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由县编办牵头,联合县财政、卫生等部门,按照《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要求,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按床位、人员1:1.5-1.6的比例核定编制;县妇幼保健院按服务人口1:10000的比例核定保健人员,临床按床位人员1:1.5的比例核定编制。县级医院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核定一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80%,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85%,中医院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0%。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应设置承担相应功能、职责配套到位的公共卫生科,负责本单位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
2.人员定岗竞聘。县级医院依据核定编制和岗位职责,拟定本单位设岗方案,经县卫生局审核,报县人社局核准后,确定竞聘人员,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县级医院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从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
3.实行全员聘用。落实县级医院用人自,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并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应完整规范。县人社局、卫生局应按规定对岗位、人员、合同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并办理各类保险。对于落聘人员按照系统内调剂、内部退养、离岗培训、待岗待聘、自谋职业等安置方式和分流办法妥善安置。县级医院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4.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成本控制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在县级医院内部推行“临床首席医师制”和“护理服务标兵制”,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成立由发改、编办、卫生、财政、人社、审计、物价、药监、监察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县级医院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订等决策事项,院长选聘和薪酬制订,重大人事分配等方面职责,并监督医院运行。委员会下设县公立医院管理办公室,作为执行机构负责医院管理、考核等具体工作。院长作为医院法定代表人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实行院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院长在聘期内可自主聘任副院长和核心岗位负责人,一般中层负责人适用竞争上岗、择优选任。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鼓励建立医疗和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
3.完善绩效考核。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由县公立医院管理办公室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院长履职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医院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县级医院实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4.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完善县域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县域院前急救体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按照每千人4张床位的配置标准增加床位和业务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县级医院建设规模和大型设备配置。鼓励资源集约化,适时成立检查检验中心,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
(四)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1.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编制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按规划支持县级医院专科建设。重点加强急诊急救、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传染病、职业病防治等重点专科以及县外转诊率较高的(如恶性肿瘤、儿童先心病等)病种所在临床科室的建设,对纳入医保保障和救助范围的20类重大疾病项目,在诊疗、救治、筛查、转诊和康复医疗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年开展的病种数不少于20种,年不少于60种(中医医院不少于30种)。
2.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以门急诊挂号、收费、药品管理为重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以及远程医学信息支持系统。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开通与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与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实现诊疗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监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到县级医院就业。新进入县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原则上须具备相应资格并进行规范化培训。积极培养县域内临床学科带头人,加强临床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护理人员队伍力量,按医院发展规模与需求,医护比逐步达到1:2。
4.全面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开展无节假日门诊,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广泛开展便民门诊,开辟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提供导诊、咨询、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费用查询、叫号、报告单打印等便民服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和使用率。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落实首诉负责制,及时受理解决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双高”活动,认真落实医德考评制度,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树立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加大对不良行医行为监管和惩戒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单位和个人,树立行业新风。同时,优化医务人员执业条件,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
(五)完善监管机制。
1.行政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等的监管,开展县级医院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监测与管理。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等行为。建立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体系;依托省、市级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立健全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坚持定期监督、随机抽查、实时监督与网络监督相结合,确保监督到位。
2.服务行为监管。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控制医保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底前,将医保、新农合目录药品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基金支付、诚信等级等挂钩,促进诚信服务。
3.综合运行监管。县发改、编办、财政、审计、人社、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县级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等财务管理的监管。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行为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和医务人员考核档案。
4.社会监督。实施公开、透明的群众满意度评价办法,加强社会监督。推进县级医院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县级医院质量安全、费用和效率等信息,提高社会知情率,提升社会满意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编办、卫生、财政、人社、审计、物价、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宏观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决定。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