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焊工工作意见

焊工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6 18:4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焊工工作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焊工工作意见

第1篇

我镇二〇一一年安全生产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意见》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时间、内容的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三项指标负增长。现将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明确分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管有机构、做有专人、经费落实

首先,根据镇、村干部人员与分工安排,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工作机构,选优、配强村级安全员,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做有专人。其次,制订完善镇、村两级安全生产的考核奖励办法,增强镇、村干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再者,工矿商贸企业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时调整充实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机构,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安全建设经费投入使用、责任主体落实。

二、深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镇、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安全员要结合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情况,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坚持每月不少于4家次的安全检查,确保年内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覆盖率达100%。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隐患一般指:⑴未以企业内部文件形式明确安全机构,⑵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建立,⑶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台帐,⑷职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未落实或已落实而无台帐,⑸生产、经营、储存、宿舍场所其中二项以上相混合的,⑹劳动防护用品未配备、未佩带,⑺)占用消防通道、灭火器材未配备或配备不足、无安全警示标志,⑻行车、锅炉、电工、焊工、车床工、剪切工、叉车及其他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作业人员无安全操作证上岗作业,锅炉、行车等特种设备未经检验检测,⑼应安装防护装置的机械设备和应设立防护设施的重要部位未配备安装防护装置或设施,⑽各类主要在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未上墙,⑾公司(厂)、车间、班组、员工未层层签订责任书等),督促指导企业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凡发现非法生产(无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注册地址与现生产场所不相符合、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矿山、化工无安全生产或储存许可、无矿山开采许可或超范围越界开采、烟花爆竹经营户无经营许可证)一律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储存活动。对非法建设(未取得建设许可的建设项目)行为一律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无安全操作证上岗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一律责令其停止上岗作业。三是及时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和安全资料发放工作,确保与合法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和安全生产资料发放率达100%。四是根据镇安监站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安排,镇、村干部要深入隐患企业,在规定时限内,督促隐患企业、单位或个人整改隐患。五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村防火、电力线路与设施、危旧房屋等其他安全检查,督促相应单位和农户整改隐患。六是要认真记载安全检查,写明存在的安全隐患内容和要求整改期限;七是要加大隐患整改的复查力度,在被检查企业、单位、个人隐患整改期限到达之日的后10日内,检查责任人要对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复查,记录整改完成情况;发现一起督促整改一起,对一时难以整改的或不能整改的隐患,及时以检查记录的形式上报镇安监站,由镇统一汇总报市有关部门,力争隐患整改率达100%。八是凡出具的安全检查、隐患复查、停止生产经营、停止上岗作业、停止建设等安全记录,须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签名,存在隐患的企业、单位负责人、个人在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复查书面资料上书写“情况属实”并签名确认。

三、强化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能力

一方面,在摸清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情况基础上,根据市相关部门培训安排,督促未经安全生产培训或资格证、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过期人员参加相应培训,确保参训率、持证率达100%。另一方面,聘请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心人员,组织镇机关在职干部、村级干部、村安全员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使镇、村干部初步掌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力。同时要督促企业落实好车间、班组、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提高企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四、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硬件建设水平

依照“个别试行、逐步推广”的原则,镇、村、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办公有场所,牌匾上墙规范,台帐资料填写标准、分类放置有序”。根据市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安排,在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有条件地选择2至4个村和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规范化试点,并进行推广,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建设水平。

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残疾人事业;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前言

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事业,也是人权保障事业。它的服务对象是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因此更要体现人文关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本质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提高残疾人的素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残疾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营造一个“助残、爱残、扶残”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民政办公室在灌云县政府和东辛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东辛农场残疾人谋福祉,为加快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确立了新的理念,明确了新的目标。实践使我们感到,要促进农场残疾人事业的快速进步,必须实现与东辛农场社会经济协调统筹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为了贯彻国家、盛市、县残联有关文件精神,东辛农场民政办在县民政局、县残联和农场领导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全场残疾人工作,优先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为残疾人尽快走上致富路铺平道路。为了完善残疾人事业,充分关心残疾人弱势群体,让全农场所有残疾人家庭都能减轻负担,都能享受到农场改革发展成果,享受到农场党委对他们本人及家庭的关爱,以朱明湘场长为首的东辛农场场领导一班人以“助残爱残”为原则,以关爱弱势群体为己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果断决策,在东辛农场职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加残疾人生活待遇,成立了残疾人服务组织,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农场领导在召开的全场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残疾人工作光靠农场党委不行,光靠残疾人不行,光靠残疾人工作者也不行,全社会必须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起来做才能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更是如此,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法,才能将残疾人扶贫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

二、广泛宣传,维护合法权益

《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维护自己权益的根本依据,为使《残疾人保障法》家喻户晓,农场民政办公室每年在全农场范围内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墙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残疾人需要,引导人们关爱残疾人,同时,结合“助残日”活动,大力宣传帮残、助残、尊残,普及康复知识及残疾预防知识,在全场产生广泛的影响,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强化了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残疾人的地位,弘扬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营造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当前,东辛农场残疾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是由于农场受所辖区域限制,加之农场是企业,财力有限,仅能量力而行,国家《残疾人保障法》没有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有些基层干部、群众和一部分残疾人,还不清楚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不明白国家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具体条款。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因此必须强化扶弱助残这一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再教育,弘扬人道主义,坚持依法办事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全场各级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帮助解决残疾人问题,保障残疾人的最基本生活,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义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基础工作。让残疾人懂得,依法生产经营,履行社会义务,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应尽义务,残疾人也不例外。让残疾人家庭的健全成员及其其他亲属明白,虐待残疾人,遗弃残疾人,不给残疾人平等待遇和特殊关照,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和查处。

三、残疾人事业应与农场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东辛农场有682名残疾人,其中在农场场部小城镇居住的残疾人68人。残疾人生存状况之间不平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残疾人中90%的人生活在农场各基层管理区居民点,他们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中的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技术专长少,贫困问题相对突出。少数人一户多残且疾病缠身,有的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这几年,尽管农场党委采取了很多举措,各管理区、居民组为残疾人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但仍有聋哑孩子因戴不起助听器,难以告别无声世界;仍有肢残人因买不起轮椅、假肢,无法走出户外享受阳光;仍有盲人因配不起助视器,做不起手术,伴随他们的只能是黑暗和寂寞。在农场场部小城镇居住的残疾人境况稍好一点,他们基本上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只是较健全人生活水平偏低。

要实现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今后几年,东辛农场民政办工作的重点:

一要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使残疾人能与健全人一道共奔小康;

二要利用政策优势,给残疾人以特别的扶助,如实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

三要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运用多种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保障他们有一份相对固定的职业,努力使这些弱势群体同样拥有美好的生活,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此外,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我们民政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以恢复残疾人部分身体补偿功能,帮助他们逐步康复,使他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以帮助残疾人就业,使他们中的大部分能自食其力解决温饱,小部分能走上小康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工作的内容涵盖面广,它涉及到残疾人的扶贫、教育、康复、就业、文体、维权、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整个工作中,我们民政部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残疾人扶贫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主要形式。

近几年,农场党委采取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结对扶贫、临时救济等多种方法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今后要想办法逐步建立起参与者多、救助面广、救助方式多样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总的看,残疾人文体、残疾人维权、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仍未到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无障碍设施仍是工作中的薄弱点。综观农场残疾人工作,工作内容上存在前后好坏的区别,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有些基层领导重视一点,有的残疾人生活好一点,有的民政工作者的责任心强一点,有的某项工作成绩显著一点。因此,要使残疾人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工作内容上也需要统筹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农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裕。这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明显改善。但改革和社会转型使各种社会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分化、定位、整合过程中。作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的代价之一,身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开始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工作、生活、就医、教育等生存问题。再则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健全人在观念上对残疾人还抱有歧视、偏见或只是出于对残疾人的怜悯之心,不是出于人道和社会责任,不是以人格上的平等看待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要使东辛农场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使全场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奔小康,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一,广大残疾人要自强。要努力克服各种生理、心理障碍,扬长避短,奋发有为,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力争做品行端正、人格健全的人。

第二,建议农场把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规划。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利益,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方便。

第三,民政工作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作风。

第四,社会各界要以更多的慈善之心关爱残疾人。残疾人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光靠民政一家是不行的,它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只有当我们都伸出温暖之手,才能让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都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

四、爱残助残,政策措施到位

东辛农场共有残疾人682人,其中精神残疾106人、听力57人、智力122人、肢体278人、盲人15人、低视力103人,有残疾证550人无残疾证人101人,他们是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需要农场和社会的特别重视与关心。这些残疾人的生活状况60%处于低水平,30%处于困难,甚至有些残疾人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食其力,需要全社会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东辛农场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多尝试,千方百计为残疾人想办法、找出路,先后对全场有残疾证的392人定期发放生活费,2004年以前每年发放残疾资金12.5万元左右,从2005年起每年发放残疾资金25.6万元,捐助残疾车(含轮椅)66辆、拐杖、盲杖等62件,安排残疾人再就业158人。通过我们的关爱,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的温馨、农场领导的重视。

(一)扶志与培训相结合

我们针对有些残疾人有自卑心理,不求上进,混日子,认为自己是社会、家庭累赘,在思想上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等现象,与其谈心交朋友,帮其出谋划策找致富路,用身残志不残的先进事迹感召他们,使他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同时,为了使残疾人能有一技之长,有一手熟练的致富技术,我们除认真落实参加县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技术培训班外,还与农场农服中心、养殖中心、场工会、场职业高级中学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农业、养殖、电器维修、特种焊工等培训班,免费为残疾人进行培训。近两年,全场共有158名残疾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和脱贫,有的已走上致富道路。

(二)载体出效应,共创和谐路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美德,我们农场民政部门还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把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先进事迹编成手册发放到全场残疾人手中,鼓励广大残疾人重新振作起来,为美好生活而打拼,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受残疾人欢迎。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扶贫总体规划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这些相关措施使东辛农场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鼓励残疾人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就业门路

东辛农场民政部门结合农场工会大力推进“2111”富民工程,即根据农场要求在农业分场居住的残疾人每户一年必须养2头畜、10只禽、种10棵树、种一块菜园地,鼓励残疾人发展家庭养殖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由于发展庭院经济不受时间限制,很少受自然条件和体力的约束,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因此,能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仅此一项安置残疾人就业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