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

时间:2022-10-05 18:16:09

计算机范畴论文

第1篇

“计算”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数学概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平常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概念,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起源和发展的。但是,真正能够回答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应该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可计算、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问题。30年代中,由于哥德尔、丘奇、图灵等数学家的工作,人们终于弄清楚了计算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计算的和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根本性问题。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数学分支——递归论或可计算性理论。在此我们就是以这一理论为背景,概括出计算的本质,并阐明其他一些根本性问题。

计算首先指的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其次则为函数的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等等;另外还包括定理的证明推导。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比如说从符号串12+3变换成15,这就是一个加法计算。如果符号串f是xx,而符号串g是2x,从f到g的计算就是微分。定理证明也如此,令f表示一组公理和推导规则,令g是一个定理,那么从f到g的一系列变换就是定理g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翻译也是计算,如f代表一个英文句子(由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组成的符号串),而g为含义相同的中文句子,那么从f到g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些变换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计算?

为了回答究竟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可计算性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是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数理逻辑学家相继提出了四种模型,它们是递归函数、λ演算、图灵机和波斯特系统。这种种模型各不相同,表面上看区别很大,它们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的。但事实上,这几种模型却是等价的,即它们完全具有一样的计算能力。在这一事实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如今著名的丘奇—图灵论点: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或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或都是λ演算可计算的,或都是波斯特系统可计算的)。这就确立了计算与可计算性的数学含义。这一表述过于抽象,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所谓计算,就是从已知符号串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符号串,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现已证明:凡是可以从某些初始符号串开始而在有限步骤内计算的函数与一般递归函数是等价的。这就是说,所有可计算的函数都是通过符号串的变换来实现其计算过程的,即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1)

与计算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是算法。从算法的角度讲,一个问题是不是可计算的,与该问题是不是具有一个相应的算法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算法就是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也就是一系列计算规则或程序,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今却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

我们认为,人类最早把计算作为一种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而不仅是一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有关领域的研究中,是一些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做出的,尤其是在后来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倾向。由于纽威尔、西蒙、福多、明斯基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心灵的表达计算理论,心脑层次假说等相继提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思维就是计算(认知就是计算)。他们明确主张: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亦即计算过程,这种计算就是指某种符号操作或加工,指在能对其提供语义解释的符号代码的形式表达式上所进行的受规则制约的变换,如问题求解这种思维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初始态空间进行操作,直达到目标态空间。有人更进一步主张:心灵有一套程序或一组规则,类似于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思维是一种包括对单词在内的符号的操作。(2)

除了思维、认知可看作是一种计算,一些研究视觉认知理论的学者把视觉也看作是一种计算。这主要是来自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计算理论层次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由三种内部表象表征:描述图像光强度与局部几何结构的要素图;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可见表面的朝向、轮廓线、深度及其他性质的二维半图;识别和理解物体的三维表象。这个理论把视觉过程理解为功能模块(像元空间、图像空间、景物空间)的变换。这意味着视觉计算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表象。3在此基础之上,后来人们又提出了视觉拓扑计算理论等各种视觉计算理论。其共同点是均认为视觉过程就是一种计算过程,但是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还存有较大分歧。

在对认识、思维、视觉等内容进行计算主义研究的同时,人们确立了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信念:大脑的生物结构是其硬件,大脑的运作规律是其软件,大脑的(广义)思维过程就是其计算过程。20多年前的“计算机能否思维”的问题已经演化为当今的“人脑是否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就是计算”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而且已成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科学假设。人们早已从科学意义上探究思维的计算本质,计算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基础观念和研究方法,人们试图从计算的角度揭示出思维、意识以及整个大脑的全部奥秘。

把计算作为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另一个范例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生命科学、遗传算法理论和DNA计算机等新型学科的相继涌现。这些学科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以计算作为自己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主张生命就是一种算法,一个程序,一个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自我构造和自我进化的算法。人工生命的基本信条是:生命的特征并不存在于单个物质之中,而存在于物质的组合之中。生命的规律是一种动力形式的规律,这种规律独立于45亿年前地球上形成的任何特定的碳化物细节之外。即生物体的“生命力”存在于分子的组织(软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分子本身。人工生命就在于用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探索生物学领域中的奥秘。把生命与计算机类比,似乎是19世纪机械论在当今的延续,看起来有背于时展的潮流。但人工生命的奠基者朗顿认为,答案就在于进一步的伟大洞见之中:生命系统这台计算机具有与通常意义上的机器全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生命的系统几乎总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及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工程师自上而下设计的那种机器。朗顿强调说:“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中突现出来的”。4这就是说,生命包含着某种能够超越纯物质的能力,不是因为有生命的系统里被某种物理和化学之外的一种生命本质所驱动,而是因为一群遵循简单的互动规则的简单物体能够产生永远令人吃惊的行为效果。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生化机器,只要启动这台机器,而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即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便具有了“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算法。算法对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以过程或程序描述代替对生物的状态或结构描述,将生命表达为一种算法的逻辑,把对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算法的研究,特别是把对真实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人工生命的研究。 1994年11月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在《科学》上公布的DNA计算机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就是算法,进化就是计算的观念。5DNA是生命的基石,任何生命类型的所有特征都以严格的规则编码在其DNA序列上,不管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信息库或数据库。另外,DNA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程序化、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程序库。无论它是作为信息库还是程序库,DNA都具有基本的计算特征。而生物体中所有现象的基本形式都是DNA的复制、切割、粘贴,这一事实深刻表明,生命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或算法组成的。生命系统就是一台以分子算法为组织法则的多层次生物计算机,DNA计算机就是对生命这种自然计算机的一种表征。从前,分子算法,如自复制自动机、胞格自动机、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全都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DNA计算机概念的出现是分子算法的化学实现的开端。这种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无疑更加有力地直接地表明了生物现象与过程的计算特征。正如有人所言:DNA计算宣称数学处于生命的核心。

运用计算、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认知问题和生命系统,有着深刻而普适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们是人们运用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其他自然现象或自然系统的两个有益的重要范例。如今,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深入到宇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计算、算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普适的观念和方法,人们的科学实践,已经使计算、算法上升到哲学性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我们以为,把计算、算法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正式提出并引入哲学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而且还有着更深层的学理:生命、大脑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代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整个自然界也是按算法构成的,是按算法演化的。现实世界之万事万物只不过是算法的复杂程度的多样性。从虚无到存在、从非生命到生命、从感觉到意识、思维,或许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自然界就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硬件),任何一种自然过程都是自然规律(软件)作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或信息过程(计算过程),其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的计算和算法特征。生命系统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系统,它也就是形形色色的自然计算机中的一种。这或许就是人工生命与DNA计算理论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哲学道理。

把计算、算法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还有着哲学史上的渊源关系。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在25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曾向世人宣称:万物皆数。今天,我们何以不能说:万物皆算法。严格地说,当年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数”这个重要范畴,并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性范畴,而是一个从数的角度寻求世界万物之本原,考察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由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相互融合的过渡性范畴。这种观念在近代和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这说明,哲学范畴在其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总要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发展程度、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规定。这或许可以称为哲学范畴的数学规定,正因为如此,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毕达哥拉斯的“数”向前推一大步。毕达哥拉斯哲学在当代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含。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已经泛化到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计算、算法这个概念,完全具有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哲学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代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示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的联系的表征。哲学范畴对各门具体科学都具有普适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今,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用算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正表明计算与算法的一种范畴性吗?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要改变当时的哲学范畴,有时甚至是直接把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移植到哲学中。当今计算机科技对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这正是有人所说的哲学范畴的科技命运。因此,及时总结和概括当代科技成果,把最为精华的人类理念上升为一种哲学范畴,不仅是哲学范畴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各门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只有渗透着时代最主要、最有效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之精神,成为时代之主流。

参考文献

(1) 莫绍揆.递归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邱仁宗.当代思维研究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 (美)D.马尔.视觉计算理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

第2篇

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相应地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新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崛起,是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契机,对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我们认为,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是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由如下:尽管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针对的责任目标属性不同,成本管理针对行为责任(实际控制能力责任)目标,而管理会计针对报告责任(会计责任)目标,两者对象领域涵盖面大小也不尽相同(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管理无法包容的决策方案选优、投资项目评估等课题),但是由于存在两者对象领域的包容以及两种责任目标的互为利用与促进关系,两者在方法上存在交集并互为渗透(管理技术方法上的互为借鉴与融通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使得成本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成本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超越传统管理会计手段的方法,才使得90年代起管理会计开始走出相关性问题的桎梏,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近年成本管理实践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最为典型的是,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的大背景下,“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 )与“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Cost Design,TC/CD,参见《会计研究(1997. 4)》陈胜群文)两大代表模式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此外诸如适时生产控制(Just—In—Time Production,JIT)、质量成本会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方法,则进一步在执行层面上充实了这两大模式。因而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已由“决策支持系统”向以CIMS为背景的“控制协同系统”发展,同时,在实施意义上,现代成本管理表现为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控制协同系统”在成本领域的执行子系统。因而,现代成本管理研究的管理会计学属性是可以加以认定的。

本文着重于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不尝试对各种模式的运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当今世界成本管理发展的大背景,对各种模式中蕴含的共性要素予以抽象与提练,并力求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本文研究的重心是要素或者说由要素所提练出的范畴,但如果将此重心向我国成本管理未来理想模式作出延伸的思考就更具深意。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最后就强化我国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对八个理论范畴的研究,均以长期的成本管理实践发展为依托,因而可视其为未来理想模式构筑的基本立足点。

二、现代成本管理需要确立的八个基本范畴

下文试图就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归结为八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各种子范畴)加以论述。应该指出,这八个范畴并非各自分割,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前二个范畴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前提性认识,属于基础性理论范畴;后六个范畴则是实施上的要求,属于应用性理论范畴。尽管基础性理论范畴是推进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但应用性理论范畴则更受管理人员的关注。

(一)成本意识(Cost Attitude)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JIT 和成本企画为代表的日本成本管理实践不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我们说这就是成本意识的根本体现,也就是说成本意识具有追求极限的“理想性”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二)成本效益理念(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时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价值工程思想的一种体现,而且在为确立竞争优势而运用“差别化战略”时更为必要。 差别化战略为哈佛学者M. E.Porter所首次提出,是一种“人无我独有”战略,即分析市场中顾客的种种需求特性,筛选出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需求,为满足需求而开发出同业所没有的新型产品投放市场。作为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的回报,企业能以高出同业、并足以补偿特殊功用成本的售价去占据市场,并击退部分同业。因为企业投产具有强烈差别化色彩的产品时往往化费甚巨,成本效益理念给予了推出这类差别化决策方案的可能性。

(三)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

成本节省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属于成本维持的初级形式。现代“适时生产系统”则将成本维持提到了新的高度,它以 “零库存”的形式节约了几乎全额的库存成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则不同于成本维持,它有着更为积极的改善态势,当然也只是一种基于传统规模经济学的质朴且粗略的改善方式。现代的“作业成本分析”及其相配合的业绩计量与评价方式则是一种更为精密、更为深入的成本改善技术方法,其成效在欧美实务界是有目共睹的。

(四)成本避免(Cost Avoidance)

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就形成了成本避免(或称成本免除),这可视为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可认为是成本避免的先驱。零基预算法在对任何一项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或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重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数额大小,借此避免不合理的继续存在。但“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 (Design To Cost,DTC)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由美国国防部首创的DTC 活动是在军工企业激烈的国际竞争及美国相对有限的国防经费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发生的成本设定目标值进行先期控制,或者说是在限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设计,在军用产品的图纸上注入成本思考以解决国防经费的不足问题。在日本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美国的DTC 则发展成了主宰日本成本管理思潮的主流模式,由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系统、更具成效的成本企画模式。成本企画将成本管理的视野全面转换到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针对目标成本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与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为一体运用,以达成先导式更具实效的成本避免。这种高层次的成本避免必须与工艺、工序在源流阶段的革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因而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

(五)广义成本控制(Generalized Cost Control)

传统的成本控制形式有存货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控制等,这类手段固然服务于降低成本的目标,但充其量只是较早期的成本维持。随着成本管理实践的发展,上述的成本节省与成本避免两种形态的成本降低方式均被纳入更广范围的成本控制范畴。特别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为起点的控制更具现代特色。具体地说,成本控制的对象既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目标成本、物流目标成本和营销目标成本,又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目标成本(以上四项构成生产方目标成本),同时也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使用目标成本、维护保养目标成本和废弃目标成本(此三项构成消费方目标成本)。完整意义的目标成本应是从业务过程上游至下游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许容值。

所谓“广义成本控制”,简单地说,是指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二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笔者称之为“脱结构性”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既籍助一定的模型又结合组织、文化特性并向硬性的与软性的环境渗透的,与传统具有数理构造特征的管理会计方法截然不同的现代方法体系)实施成本控制。也可以从更为具体的基础控制形态来说明“广义成本控制”构造,即由业务对象过程(下游、中游与上游)与控制视野(是现实的、超前的抑或是理想的视野)两种要素交汇而成的多样化的传统或新型的成本控制手段,它们所汇集成的控制构造可依其不同层次的效果目标分别展开为维持控制、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三种方式,这是广义成本控制构造更为具体的形态展现。本文开首提及的以两大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新的分支均是这三种控制形态的具体表现。

(六)成本筑入(Building—in of Cost)

第3篇

关键词:价值;使用价值;资源价值;SEEA框架;资源耗减价值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9―0120―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然资源到底有没有价值?在过去,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其一,根据经济理论学者的考证,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一书中,明确指出土地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是不具有价值的。以马克思这一论述类推,没有经过劳动作用的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同样也不具有价值,这似乎成为不言自明的“公理”;其二,传统的国民核算体系在理论上是以进人市场的社会产品为主要核算对象的,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更未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则被排斥于核算体系之外,因此人们也不必花费气力对此加以讨论。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的SNA将资源和环境系统纳入到核算体系内,将其与经济系统相结合,构造出一个能够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状况的SEEA核算框架(The System。f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在这种情况下,讨论自然资源是否存在价值及其价值的理论基础,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且挥之不去的重要课题,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经典论述的重新解读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明确说过:“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还说过“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土地”之类的话。从表面看,马克思对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属性已经,“盖棺定论”,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不过,如果阅读过马克思的原著,不难看出:仅凭这些引语来断定马克思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似乎过于简单。其实,对于任何具体命题而言,只有把握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这一逻辑前提,将其放入整个理论体系的链条中来加以诠释,搞清这些命题出现的“语境”及其确切含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如果只是机械地、教条地理解只言片语,所得出的结论是无法真实反映作者原意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构建起来的,旨在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证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虽然首先指出商品的二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然而,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也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正是基于《资本论》旨在揭示剩余价值形成的秘密的研究使命,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演绎中,马克思将使用价值范畴存而不论,把理论体系论证的逻辑起点放在交换价值范畴基础之上,通过一步步推导,得出劳动是交换价值进而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正如《资本论》研究专家章士嵘先生说的:“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考察是从商品的二重存在出发的,即探寻一种与商品的自然存在相区别的、又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可交换性的尺度的经济上的质。那么分析就必须从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开始”。

因此,围绕着《资要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在抽象掉使用价值范畴的情况下,马克思在其著作的大部分地方是将“价值”与交换价值即劳动价值等同视之的,或者说,马克思在用到“价值”范畴时,通常是指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马克思将土地称之为“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显然这里的“价值”概念只能理解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概念的同义语或缩读。如果不从这一角度来解读,不能不说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因为使用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形式。

如果进一步探讨,我们发现,马克思的上述命题是在批驳庸俗资产阶级关于价值创造的“三位一体”公式时提出来的。马克思只是想说明,地租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不是由土地这一自然物创造出来的;或者说,土地不是地租收入产生的源泉,相反地租是由劳动创造出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从而使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自始至终地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当我们对马克思立论的前提和论证的过程有所了解后,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土地等自然资产不具有“价值”的命题,是以讨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为前提的。土地等自然资产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当然不具有“价值”即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从价值范畴的演化来看,在历史上,作为使用价值的价值产生于自然经济,当进入商品经济时,作为交换价值的价值才随之产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马克思在分析value(价值)一词的含义时说:vdue“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需要说明的是,交换价值概念的产生,只是丰富了价值范畴的内涵,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价值这一普遍的概念。从本质看,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承认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承认自然资源存在着使用价值,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在理论界之所以对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命题抱有疑问,就是因为这些论者不是以一般的价值范畴,而是以马克思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使用的经过狭义化的特殊的价值范畴为标准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在这种理念下所得出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的结论并不是马克思本意的写照。

三、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价值作为一种庞大的范畴体系,既有价值范畴一般,也有价值范畴特殊。价值范畴一般是价值范畴特殊的认识基础,价值范畴特殊则是价值范畴一般在具体研究领域的逻辑展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范畴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范畴,正是马克思借助价值范畴一般的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在经济学领域延伸和发展的结果。由于自然资源未经过劳动作用过,其本身未凝结任何人类劳动的成分,所以我们无法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那里寻求判断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理论基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返回到哲学领域内的价值一般理论中挖掘判断依据。

应该指出,很早以前在哲学领域人们就开始对价值范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理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有别于事实世界范畴的价值世界范畴,为后人建立价值哲学理论开创了先河。嗣后,新康德主义学派的文德尔班等人对价值范畴做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并在这一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价值范畴为中心的价值哲学体系,从而为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美学、社会学、道德学等学科的价值范畴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尽管时至今日价值

范畴的本质和基础的讨论仍旧没有结束, 且形成了众多互相对立的学派和名目繁多的价值学说。

从主流价值理论看问题,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就最广泛的和最一般的含义而言, 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客体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变化发展的功能、作用和意义。如果用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来表达,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效应。由这一定义不难看出,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反映着主体与客体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关系。在这里,主体通常指的是人类,而客体则是指人之外的事物。正如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更具体地说,如果作为客体的外界物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其发展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或有正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或有负价值。

根据价值一般理论,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具有劳动价值,但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有价值。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客体,相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言,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必不可少。土地可以种植粮食,森林可以伐木,矿藏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这些经济价值之外,自然资源还具有各种各样的非经济价值,如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等等。其实,无论是经过人类劳动作用过的商品,还是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的非商品,只要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或者说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其本身也就具有价值。可见交换价值是价值,使用价值也是价值。只不过前者反映物品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反映物品的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著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或者由于受到前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或者由于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误读,我国许多学者往往将价值范畴与使用价值范畴对立起来,只承认交换价值是价值,而不承认使用价值同样也是价值,从而把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劳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命题,错误地转换为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一般意义价值的命题,造成了经济理论的歧义和混乱。

在国民核算理论领域,由于这种误解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国民核算对象错误地局限于交换价值核算范围之内。在这种认识下,不要说土地等自然资源由于没有附加人类劳动,其内在价值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甚至许多自产自用的产品由于没有经过交换环节在理论上也被排斥社会产品之外。然而,由于这些产品在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又不能将其置之不理,忽略不计,所以在国民核算的实践中,又不得不将其作为一种理论的“例外”,使社会产品核算容纳了有悖于核算理论的内容,导致国民核算理论难以规范国民核算实践,国民核算实践无法印证国民核算理论的尴尬局面。

在SEEA核算出现之后,则要使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相互一致,更需要超越传统的国民核算赖以维系的传统的价值理论,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具体地说,就是将国民核算对象建立在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基础之上。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注意到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的矛盾性,主张重新认识国民核算对象。例如,于光远先生和谷书堂先生在产值核算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指出产值“不是价值量的指标,而是以价格的形式来表示的物质财富”;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以不变价表示的总量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反映的是使用价值量即社会财富量的变化,而不是价值量的变化”。在这里,两位学者所提及的“价值量”就是交换价值,而“社会财富”则是使用价值。显然,我们只有跨出这一步,核算理论无法解释核算实践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四、资源耗减价值在SEEA核算中的处理问题

应当指出,虽然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问题,对SEEA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它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核算的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事实上,由于受到现有SNA核算理论的约束,自然资源价值在国民核算中如何处理的问题显得非常复杂,它至今仍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有二:(1)GDP是否包含着自然资源价值?这一问题关系到联合国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是否科学合理;(2)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予以扣除。这一争论背后隐含着在SEEA核算过程中,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应作为追加因素还是扣除因素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些理论问题得不到解决,资源耗减价值核算将受到阻碍。

(一)关于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问题

若干年前,笔者曾撰写《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一文,对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提出质疑。在这一质疑中,笔者以GDP没有包含自然资源价值的命题为论证的逻辑前提,指出SEEA核算体系的设计者并没有将资源耗减价值核算与SNA原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该体系出现严重的逻辑混乱,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在方法上与原有体系所规定的原理和原则产生矛盾。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统计学界的关注,尤其是文中所提到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更使理论同仁倍感兴趣,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参与讨论。

但是,很多学者是在没有真正理解SNA核算原理和原则,也没有真正把握SEEA核算框架的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来讨论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问题的,因而对笔者的论证以及所举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产生误解。其实,“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就是SEEA核算框架逻辑结构的缩影,这从我们对表1的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应该指出的是,在解读这一框架的内容时,笔者是以SEEA核算的设计者们认为的非生产自然资产如土地、矿物资源和森林,由于其使用费用没有明确地计入生产成本,其后果很可能是“产品价格没有反映出这部分费用”为假定前提的。

首先,考察生产资产项下的I指标(第5行,第4列)。这个指标称为净投资产品。从横向看,它与消费产品(C)和净出口产品(X-M)一道,共同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内容;从纵向看,它是总投资产品扣除固定资产消耗的余额。不难推断,这里的I指标与传统的SNA中的净投资产品指标别无二致,即它们只反映劳动价值V+M,而不包含任何资源耗减价值。

其次,考察非生产自然资产栏目。其中的-Usenpec(第6行,第5列)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资源耗减价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指标不仅是EDP核算的扣减因素,而且也是非生产自然资产的扣减因素。然而,在表中无法找到它本应转移到生产资产内的痕迹。

根据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平衡方程来表现SEEA核算的逻辑结构:

生产(人造)资产: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

(1)

非生产性自然资产:期未有量:期初存量―资源

耗减价值

(2)

将式(1)和式(2)加以合并,则有

国民财富: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资源耗减价值

(3)

显然,在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GDP情况下,上述公式设计至少有两个缺陷:其一,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在进行EDP核算时扣除资源耗减价值,是有悖于国民核算的产出与投入一致性的基本规则,其结果只会造成所计算的EDP出现“虚减”现象;其二,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因而投资产品仅表现为劳动价值(V+M)的积累,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财富数量将会人为地减少。这又与人造资产与自然资产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现代财富理论背道而驰。

不难看出,SEEA的核算逻辑存在的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想证明SEEA框架在核算方法上的合理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证明资源耗减价值已经进入了GDP。其实,我国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才能从根本上弥补SEEA核算框架的缺陷。刘树教授和宋旭光教授就是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然而,刘树教授关于资源开发部门是通过垄断而导致的超额利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不仅笔者撰文进行了全面的评论,就连持有资源耗减价值已进入GDP的观点的宋旭光教授,也撰文提出商榷。在这里,笔者不准备赘述,有兴趣者请参阅有关论文。下面想谈谈宋旭光教授的观点。

宋旭光教授在《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补充》一文表达的观点,笔者将它称做“宋式假说”。这一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资源价值通过GDP的高估进入GDP或NDP”。宋旭光教授具体论证过程是: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两类:资源开发部门和资源使用部门。其次由于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导致该部门的总产出规模的低估。而资源开发部门所生产的资源产品,又是资源使用部门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因此当资源使用部门计算增加值时,所扣除的中间产品价值就会偏少,从而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将资源耗减价值囊括其中。宋旭光教授认为这才是资源耗减价值进入GDP的根本原因。

初看,宋旭光教授的观点很有新意,论证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仔细研读,觉得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其一,众所周知,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经济学原理,在生产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利润与其投入的资本应该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否则资本将在行业间进行流动,直至达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为止。然而根据宋教授的观点,可以推论,资源使用部门即使生产技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由于它的上游部门即资源开发部门“漏算”资源耗减价值,也同样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具体地说,该部门的利润不仅包括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部分,而且包括因资源耗减价值的“漏算”而获取的超额利润的部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生产部门都不可能不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仅凭上游部门某项费用的“漏算”而获取超额利润的。

其二,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理,只要生产技术没有发生变化,不管资源耗减价值进入经济系统,还是没有进入经济系统,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数额应该是相同的。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对于同一数量的利润,如何进行定性的棘手问题。如果我们接受宋旭光教授的观点,那么资源使用部门利润性质的界定是摇摆不定的。也就是说,当资源耗减价值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产品使用部门的利润纯粹反映着新创造的价值或者劳动价值;反之,当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则成为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的统一体。显然,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可见,国民核算理论的阐述和论证,必须在经济理论框架内进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所阐述或所论证的国民核算理论从统计核算的角度能够自圆其说,但放在经济理论框架面前仍旧存有理论上的破绽。

(二)关于资源耗减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的问题

假定资源耗减价值全部进入经济系统,更具体地说,全部进入了资源开发部门的总产出,于是,我们又面对着另一个需要讨论的理论问题,即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价值加以扣除的问题。宋旭光教授的论证暗含着肯定的回答。尽管SEEA核算框架是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外部性因素处理,但在国内理论界将资源耗减价值归人中间消耗范畴已成为一种主流思想。然而,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理论界许多学者之所以将资源耗减价值与中间消耗划上等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微观企业,人们往往将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视为中间产品,而购买这些产品的费用则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然而,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并非所有的构成企业生产成本的费用都应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薪金报酬。在微观企业中,它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企业利润时必须加以扣除;相反,在宏观核算时,如果在计算企业增加值过程中将属于微观生产成本的薪金报酬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那就犯有将宏观核算混同于微观核算的错误。

在SEEA核算中,计算资源耗减价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计算EDP提供依据。如果我们认同EDP是一个反映国民福利规模而不是国民生产规模的指标的话(尽管它只是一种狭义的国民福利指标),那么,从福利角度加以考察,成本概念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为,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所有成本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减少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这个原理反方向加以演绎,不难推出“所有收益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论。以这一原理进行考察,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一种外部性因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它进入经济系统后,并没有降低人类的福利效用,相反,却提高了人类的福利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看作生产成本或中间消耗,显然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格格不入。

从价值角度考察,资源耗减价值是与劳动价值不同的价值范畴,它作为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构成资源产品价值的主体。而劳动价值则是附加在资源价值之上的外在价值。笔者感到困惑的是,任何社会产品都是自然资源转移并不断转化外在形态的结果,那为什么社会产品的价值只能体现为资源产品的外在价值,即V+M,而其内在价值却要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呢?显然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最后,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中间消耗加以扣除,还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重大核算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及的如何协调EDP核算与国民财富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即使作为价值形态的自然资源能够进入经济系统,成为企业乃至部门总产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被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从而不能进入GDP或投资产品,其结果使这部分本该进入生产资产或人造资产的组成部分的资源耗减价值,却由于我们的处理不当,导致国民财富的人为减少。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资源耗减与环境退化严格区分开来。尽管环境退化必然表现为资源的过度耗减,但不是所有的资源耗减都会引发环境退化。基于这一认识,在SEEA核算中,资源耗减价值应视为增加人类福利效用的追加因素而不是扣除因素,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的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人类福利的下降,则应放到环境退化指标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SEEA框架的缺陷问题。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相关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已被广泛接纳,用于多样领域。计算机供应了行业进展依托的根本支撑,是不可替代的。信息化态势下,应用技术延展了原有的范畴,搭配管理体系。人们日渐依赖这样的新颖技术,提升运用水准。这种趋势之下,唯有摸索更为适宜的技术路径、拟定操作规程,才能吻合日渐递增的运用需求,让新时段内的技术融汇于平常生活,增添服务价值。

1解析进展历程

计算机应用这样的技术整合了多重的现存行业,含有根本机理、技术路径及常规方法,它被划归为独立科目,融汇其他科目,被看成必备的载体。从常规视角看,计算机应用可被分成非数值计算、数值计算双重的领域,它们有着自身特性。概要来看,技术进展依循的历程含有如下:

40年代起始,计算机关联的技术被引入,开始应用进程。在这一时段内,偏重数值运算,用于研发武器、国防这类领域。到上世纪中期,非数值关联的新应用被创设出来,延展了初始的运算领域。管理企业信息、处理工商范畴的关联事务、处理其他信息,都用到计算机[1]。

70年代开始,计算机被涵盖在更多领域,显出了融汇的倾向。应用技术进步,新颖技术被融汇于农业、城乡服务产业、文教类的产业,显示了日渐紧密的融汇状态。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被接纳,融入平日生活。这种态势下,提快了先前的进展速率,构建了信息化。

2现今时段的发展状态

第一,是处理数值时的运用。借助于计算机,快速加工信息、调配相关数值,用于常规情形下的管控及操作。伴随技术进展,企业都增设了必备的信息体系,用于搜集信息、留存必备的信息。借助信息交换,互通并分享各时段的信息,妥善规划并调配企业内的资源。信息交换依托的体系强化了平日的互通,消除企业阻隔。

第二,是运算数值的日常运用。计算机运用中,运算数值被归类为必备的范畴,有着必要价值。计算机可辨识偏复杂的逻辑,快速予以判断。它提快了运算速率,数值更为精准。现今状态下,生物控制学科、物理及关联的力学都不可脱离快速的运算。借助微机运算,添加了常规生产流程内的便利。

第三,是查验某一流程,设定过程控制。针对某一企业,计算机查验了产出流程之中的一切信号,自动予以测定。查验可得的数值被留存至微机,便于后续处理。创设检测系统,也增设了搭配的仪表、成套的仪器等,构建起来的新体系有着更优的智能特性,推进了自动化[2]。

第四,是模拟情形下的人工智能。从现状看,人工智能配有的新体系已被构建起来,含有智能运用。模拟人类思路,可以判别逻辑、设定相关的平日活动。人工智能添加了逻辑路径下的审慎推理,增添了适应性。在这种驱动下,微机被融汇于更广的日常领域。

从总体趋向看,计算机创设了更为便捷的平日互动,供应生活便利,也提升了综合架构内的生产成效。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现有的这类水准仍旧偏低,并不十分发达。例如:信息行业之内,投入进来的金额仍旧不够,研发水准不佳。在重点行业以内,没能提升信息化这样的总水准。转化技术成果,还要拟定搭配的政策,供应明晰的指标。

3未来的走向及趋势

3.1提升总体性能

探析应用技术,解析进展之中的应用类技术,就要凸显总体的更优性能。计算机拥有了更完备的高性能,体型更加微小,才会朝向预设的方向进步。进展趋势之中,尤为注重量子特性的新计算机、纳米性的计算机。这样的双重技术密切关联着超小型、总体的高性能,二者衔接为一体。提快运转速率,现有速率将被提升十亿多倍,拓展固有的逻辑路径,留存更多信息。高性能范畴的新颖技术延展了运用前景,含有智能感知、独立判别的新功能。微机嵌入了细微的新存储器,永久留存信息。

3.2巨型化的进展走向

巨型化紧密关联着智能的新特性,二者不可脱离。当前状态下,智能化供应着平日的多样需求,是常用的技术。在智能基础上,模拟人类逻辑,模拟了多重感官特有的判断路径。预设配套的新属性,强化常规防控、及时检定潜藏的威胁。这样做,延展了辨识必备的逻辑路径,便利日常生活。巨型微机拓展了装置以内的总体容量,提升运算性能,存储特性变得更为强大。每平方厘米内,巨型计算机留存着的数值超越了100TB,每秒即可运算超出数百亿次[3]。结果更为精准,速率也被提快,它契合了日益增加的运算需要。

3.3体型更加微小

拥有巨型空间,但外在体型却被缩减,呈现出微型化。现今发展之中,计算机被布设于家庭之中的日常电器,镶嵌至仪表内,归属小型装置。工控流程内,它也凸显了智能的总体指引,显示更优的微型特性。微电子特有的新颖技术正被接纳,微型的笔记本、掌上办公必备的新电脑也被创设。对比常规装置,它们提升了固有的性价比,正在受到欢迎[4]。

由此可得,未来进展的总体态势为:更加便利生活、提升生产的成效。信息化路径下,普及了平日内的新式运用,延展了更为广阔的这种空间。推进经济进展,从全方位着手来变更技术,搭设了信息互通的顺畅路径。

4结语

计算机便利了常规生产,拓展沟通范畴,也助推了新时段的信息化。未来进展依循的总走向为:创设微型的新计算机、提升智能水准、提快运行路径的速率、拓展存储的总容量[5]。归结实践经验,就要明晰现今状态之下的进展趋势,增添新颖技术特有的服务价值。不断接纳技术,变更旧式的认知,推进更广范畴的信息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为.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4(02):108.

[2]王建辉.简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130+132.

[3]黄奕炜.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31.

[4]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50.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样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上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讲”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中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会那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念

只是辅助,缺乏对整体教学的考虑

强调事例、融入。强调从教学整体考虑

信息技术的作用

辅助的工具或者媒体

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范畴

范畴较小

范畴较大,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习

实施

对老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不高

实施较难,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菜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件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

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及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上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年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等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同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认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浇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2,(9)

第6篇

关键词:网格;远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Based on Grid

Bai Qiuchan,Zheng Rongjian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aculty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aiyin 223003,China)

Abstract:Grid computing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hot and frontier research,it is the second post-Internet technology and Web technology,the third wave of technology.Grid used in this paper the field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eaching,distance learning education that will change the status quo.First introduced some basic grid;then the Web service's grid architecture were studied in detail;concludes with a framework to achieve education grid system instance.

Keywords:Grid;Distance;Teaching and Research

一、引言

网格(Grid)是继Internet之后重大的科技进步,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它是集成的计算和资源环境,其核心是消除信息孤岛,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网格。将网格技术应用到远程教育领域,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远程现状。然而网格技术还都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如何更好地将网格技术应用到远程教育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网格分类

由于网格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学术界对其具体范畴还没有达成共识。对网格范畴持广义看的法学者认为,网格就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计算平台。网格必须能够协调不服从集中式控制的资源;网格要使用标准的、开放的、通用的协议和接口;三是网格能提供非常好的服务质量。如果依照这个标准,P2P,Cond-or,Sun Grid Engine等都将被排斥到网格范畴之外。

对网格范畴的不同认识,分类方法也不同。依据网格的具体功能和应用层次,可划分为三类:即计算网格、数据网格及服务网格。

(一)计算网格用于解决单机计算能力,但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规模计算需求问题。它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为计算资源的使用提供统一又简单的接口,网格上的计算力、存储、设备等均可以被透明使用,就如同使用电力一样。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计算网格有Cactus,SF Express以及其他很多的军事应用网格等。

(二)数据网格主要用于数据的网络传输、存储和分析等。在大规模计算环境下,不但对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能力也都提出了挑战,因为它通常要求提供TB级别甚至PB级别的海量数据服务,常规数据存储方式一般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目前较典型的数据网格是欧洲原子能机构(CERN)所建立的DataGrid。此外,美国的GriPhyN也是一个与DataGrid类似的物理数据网格[1]。

(三)服务网格是架构于计算网格和数据网格基本功能之上的各种应用网格的总称,它是内涵最广泛、应用前景最广阔的一种网格形态。服务是对处理功能、信息内容的抽象和封装,服务网格以服务作为用户使用资源的主要形式。它能够满足应用领域用户的不同需求,不仅仅支持一般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存储服务,还支持信息服务、数据服务、交易服务、通信服务、控制服务等。在服务网格中,应提供有关的服务描述、注册、查找、调用的有效方法。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使用web服务(Web Services)对各种资源进行封装,以特定“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形成一种开放的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在服务网格研究领域,目前已有EuroGrid,BioGrid,AccessGrid,EcoGrid等众多的研究实例。

三、基于Web Service的网格体系结构分析

网格体系结构是关于如何建造网格的技术,包括各部分功能的定义及描述和网格基本组成部分、网格各部分相互关系与集成方法的规定、网格有效运行机制的刻画。网格体系结构主要研究网格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及各功能实体间的接口关系。网格在产生初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性能的科学计算仿真领域,而现在的网格计算不再局限于此,目前出现了不同应用领域的网格。而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网格系统,在功能体系上有不同的特征及要求,就会有不同的网格体系结构。国外已有很多项目在进行网格研究。比较重要的有Globus和Legion以及近来投入商用的Web Service161等。它们对网格体系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主要谈一下基于Web Service的网格体系结构[2]。

结合Web Services提出的开放网格服务结构(OGSA)是目前最新的一种网格体系结构。OGSA包括了两大关键技术,即Web Services技术和网格技术。OGSA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服务为中心,在OGSA框架中,将一切都抽象为服务,包括计算机、程序、数据、仪器设备等。

支持Web Services的OGSA架构可又由图1抽象为四个主要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资源层;Web服务层;基于OGSA架构的网格服务层和网格应用层。

图1 基于Web Services的OGSA架构

四、结论

为了能有效地发挥网格的作用,网格节点要致力于网格服务的开发。在教育网格系统中,网格服务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开发。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关系

财政、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都同属社会分配范畴,它们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对提交收入的单位而言均属不具直接偿还性的分配,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同财务的关系。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之间存在着相互并列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并列关系

1.性质上的不同。财务是本金的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财务经济活动;财政、保险与保障均属于社会分配领域财政基金、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非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即财政经济、保险经济和社会保障经济活动。

2.内容上的不同。财务经济活动的客观经济内容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等几个方面;财政、保险、保障的客观经济内容均包括各种基金的筹集(收入)与运用(支出)两个方面。

3.资金运动规律不同。财务作为本金的投入活动,它的运动规律是:

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再筹资——再投资—……

从这一规律可见,财务资金运动具有循环周转性、直接偿还性的特点。

财政、保险、保障作为基金的收支活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是:

筹集——运用·再筹集——再运用……

从这一规律可见,财政、保险、保障资金运动具有一次支出性和无直接偿还性的特点。

由于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范畴在性质上、内容上和资金运动规律上的不同,它们相互之间不能相互取代,是相互并列的经济范畴,不存在谁大谁小,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必须指出,这里是仅就财务与其他三个范畴的关系来分析的。财政、保险与保障,虽然同属社会分配领域的基金收支活动,但各自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它们之间也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是相互并列的关系。这些问题已不属本文研究对象,故存而不论。

(二)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

1.财务与财政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对财政的制约,导源于本金投入收益对财政基金收支活动的内在联系。物质生产流通活动是价值的形成、实现与增值活动。财政收入虽有多种形式,可来自于生产领域(生产企业上交税费)、流通领域(商业企业上交税费)、分配领域(个人所得上交税费)、消费领域(某些特殊消费行为上交税金),但最终来源仍为物质生产流通领域所创造的价值。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的价值形成、实现与增值,是通过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实现的,即通过财务实现的。实际工作中,各种上交税费,也是通过财务分配而形成的。所以,财务活动正常进行与财务成果不断增长,是财政收入实现与不断增长的前提。从财政支出看,财政不仅要满足上层建筑存在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即所谓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物质需要),还要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发展能源、交通、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而投入资金(即所谓半公共产品的资金需要)。在提供半公共产品的领域,除主要由财政投资外,还有一定的财务投资(国家财务投资与企业财务投资)。因此,当投资规模为一定时,增加财务投资比重,可适当降低财政投资比重。在当前财政发生困难的情况下,新增价值分配中如何处理好本金保本增值与财政收入增长二者兼顾的关系,财政支出方面如何适当缩小财政在提供半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比重,扩大财务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是振兴财政的基本途径。

财政对财务的制约,导源于财政基金上交比例与财政基金支出结构对本金投入收益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各种税率与费率提高或降低时,将引起本金增加规模的缩小与扩大;当财政用于提供半公共产品的投资增加或减少时,将引起财务在这方面的投资减少或增加(当对半公共产品的需要为一定时)。由于财政与财务的制约关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切不可“竭泽而渔”,否则财政将自食苦果。

2.财务与保险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与保险的相互制约,导源于保险收入主要来自财务分配,而保险支出又主要转化为财务资金的内在联系。保险按保险对象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包括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各类保险中,财产保险是主要的,而财产保险中,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的财产保险又是最主要的,这是因为大部分财产分布于物质生产流通领域所致。财产保险费收入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等计算,保险费率为一定时,保险费多少由保险金额大小确定,而保险金额则取决于投保财产价值的多少。财产保险费的提取按《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列入经济组织的成本费用有关项目,在取得销售收入后上交保险单位。因此,销售收入能否及时取得,成本费用能否足额补偿,制约着保险收入的形成与及时缴纳;另一方面,保险对财务也有制约作用。当投保财产价值为一定时,保险费率的高低影响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的升降,从而影响利润的多少。当投保财产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机构能否及时按规定给予保险赔偿,涉及到经济组织的本金损失能否得到弥补,从而关系到财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由于财务与保险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尽快完善保险体系,这对增强经济组织的抗灾抗险能力,保证物质生产流通活动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3.财务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导源于社会保障收入中主要部分来自经济组织缴款。社会保障是指社会中生活的每一成员都应获得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对因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灾害等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事业一般由政府统一举办,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从经济组织和个人(就业者)的成本费用、利润与工资中按比例强制征收的税、费,其中经济组织上交的社会保障性税费占主要部分。因此,经济组织的销售收入能否及时取得,成本费用能否及时补偿,利润能否不断增长,都制约着应上交的社会保障基金 能否及时足额上交;另一方面,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提取比例高低,也制约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高低,也制约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高低,对财务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财务与社会保障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经济组织负担水平,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为财务活动与经济发展正常进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财务与金融的关系

金融一般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即货币、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在货币业务方面,包括货币的兑换、保管、汇兑、结算等;在货币流通方面包括货币的投放与回笼;在信用方面包括货币的存款、取款、贷款、还款等。信用主要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财务与金融的相互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关系

1.财务与货币业务的并列关系。财务是经济组织的本金投入收益活动,是一种资本经营活动。金融的货币业务专司货币的兑换、保管、汇兑、结算活动,其中货币的兑换、汇兑是财务所没有的内容。至于货币保管、结算活动,财务也有,但仅限于经济组织内部或与经济组织有直接业务联系的单位之间,而金融组织的货币保管与结算却涉及国民经济大范围,这是财务所不涉及的。

2.财务与货币流通的并列关系。金融组织中的中央银行以巩固币值为首要目的,调节货币供应量,按经济发展需要组织货币投入与回笼,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商业银行要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货币投放与回笼。上述组织货币流通活动,是财务所没有的内容。

3.财务与银行信用的并列关系。财务活动中包含着经济组织的商业信用活动,这是财务在内容上与金融活动的交叉,但是财务不能进行银行信用活动,即不能对外吸收存款与对外发放贷款。财务进行的是小范围的资金余缺调节活动,银行信用进行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资金余缺调节活动。

由于财务与金融在内容上的区别,使财务与金融成为两个相互并列的经济范畴。但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和财务与财政的并列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因为,财务与财政的并列是本金与基金的并列,而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却是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的并列。金融组织的资金,从性质上看也是一种本金,只不过这种本金不是直接处于物质生产流通领域内的产业资本,而是处于社会流通领域的借贷资本。

研究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银行进行借贷资本经营虽然也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它必须同时具有组织货币流通、调节货币供求量、保持币值稳定的职能,不能为获利而违反中央银行关于货币投放与回笼的政策与措施。

(二)财务与金融的相互制约关系

1.财务对金融活动的制约。金融的货币业务所发生的对象虽然十分众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中所有部门与单位,但从业务量来看,主要是各种经济组织的货币兑换、保管、汇兑和结算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与财务活动相联系。财务活动中有关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活动的不断发展,为金融的货币业务活动提出了客观要求。离开财务货币资金收支活动,金融的货币业务难以开展。其次,金融的货币流通活动也要受到财务的制约。经济组织的借款是金融机构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经济组织的还贷,又是货币回笼的主要方式。而借款取决于本金扩张的需求,还款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及时取得,这些都有赖于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次,金融的信贷规模能否控制在国家宏观控制的指标之内,银行的不良债权能否控制在最小幅度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组织的财务投资规模的控制与投资效益的增长,这些都有赖于财务活动的合理进行。

2.金融对财务活动的制约。金融的货币业务对财务活动有重要影响。例如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的汇率变动给经济组织带来外汇风险;银行所进行的结算活动是否健全与正常运行,对经济组织结算资金占用量的多少与销售收入能否及时收取有直接影响。其次,金融的货币流通规模对财务活动也有制约作用。因为银行对经济组织信贷规模的控制,不仅受制于经济组织的需求、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而且受制于货币供应总量控制的需要,即宏观上稳定币值的要求。再次,银行贷款利率是影响财务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银行利率提高时,直接引起经济组织借款利息增加,导致成本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反之,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时,引起经济组织借款利息减少,导致成本费用下降,利润增加。银行贷款利率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组织的财务成果,而且还影响经济组织发行股票与债券的筹资成本。因为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的高低是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参照的,当银行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所要求的股利率与债息率也会上扬,导致筹资成本增大,最终影响经济组织的发展。

由于财务与金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以财务管理的发展为前提。如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而去盲目发展金融业,必然导致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过多,风险增大。从我国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看,金融业的发展应稳步进行,不要冒进。另一方面,银行利率与外汇汇率的确定也要从我国经济组织财务状况的实际出发,不要主观臆断。在我国经济组织经济效益平均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银行利率应适当低于经济组织的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外汇汇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鼓励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有利于必要的进口,稳定进口成本的需要。那种片面强调提高外汇汇率,促使人民币不断贬值的主张表面上是为扩大出口,实质上是想靠轻松的办法提高某些从事外贸的部门的经济效益,这不仅阻碍了这些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而且严重影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降低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助长国内通货膨胀,破坏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稳定的经济环境,弊大于利。

三、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一)财务与会计在性质上的区别

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在性质、地位、范围与运动规律上是有区别的。财务的性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会计的性质是价值信息系统;财务是实体,会计是附体。在经济组织内部,财务处于主导性管理的地位,生产、技术、营销、劳动等项管理都要围绕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去进行;会计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提供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财务活动的范围涵盖本金投入与收益的全过程,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等经济内容;会计的范围涵盖信息系统的全过成,包括会计信息的输入、储存、转换、输出、控制、反馈等内容。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内部的综合平衡、本金运动的连续性与并存性等;会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会计信息运动与财务实体运动、财务信息运动内部的协调平衡、信息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等。由于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上自成体系,可以形成两门不同的经济学科。

(二)会计对财务的依附性

会计是依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价值管理而存在,不构成某项独立性管理。经济信息系统总是作为附体依存于经济活动而存在。业务核算依附于业务管理(如劳动管理、物资管理、土地管理等等)而存在;统计核算依附于国民经 济计划管理而存在;会计核算依附于价值管理而存在。从国民经济大范围考察,价值管理又可分为财务管理、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保险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会计也就按这些实体性管理的不同区分为财务会计(这是从性质看,不同于管理会计对称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社会保障会计等。会计所依附的实体的多样性,实证了会计作为价值信息系统的本质属性。如果按照某些同志的“会计管理活动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或经济组织内存在着一项独立的“会计管理”,其他管理内就不应该有会计,这是违反客观经济现实情况的,是不正确的。

在经济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中,会计只能依附于财务管理而存在,不能形成独立的“会计管理”。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管理是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为进行财务管理,必须随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必须依靠会计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价值信息(一般称为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全面、系统、连续、及时地提供,财务的定量分析难以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等都无法进行,这反映了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制约性;另一方面,如果会计离开了财务管理这一实体性管理,它的信息就没有来源,服务就失去对象,会计也不能存在。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是实体与附体的关系,所以在管理工作上,我们仍然主张财务管理包括会计,在财务管理的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考核等环节中,会计属于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我们的结论是:作为范畴而言,财务与会计是并列的;作为工作而言,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包括着对财务范畴与会计范畴的运用。

由于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故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几乎都合而为一,一般是设置财务副总经理统一领导与管理财务部门。由于会计是财务管理中的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所以一般在财务部门内分设财务部与会计部两个分支机构进行工作。其中财务部负责财务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会计部负责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财务部与会计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而奋斗。

四、财务、财政、金融、保险、保障、会计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

在前面分别研究财务与相关范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揭示其内在联系,笔者设计了反映几者相互关系的综合图式。

图中,五边形的五个顶分别表示财务、财政、保障、保险与金融等范畴,会计范畴以五边形内含的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图中的各条直线表示各范畴的相互关系。现具体加以说明:

1.六个范畴中每一个范畴都以五条直线与其他五个范畴相联系,它们相互并列而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它们都同属国民经济中的资金范畴。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的对立统一,使财务、财政、保障、保险各范畴紧密联系;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的对立统一,使财务与金融紧密联系;经济实体运动与价值信息运动的对立统一,使会计与其他五个范畴紧密联系。

2.五个实体运动范畴可以独立形成五项经济管理,即财务管理、财政管理、保障管理、保险管理、金融管理。这是因为这五个范畴的具体性质、内容与运动规律有一定区别,可以形成各项独立管理工作。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英语;特征

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满足人们交际需要,也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熟悉与交际的密切关系。网络英语正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日益丰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体现着媒体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网络英语是网络文化的产物,符合了语言的发展规律。网络新词的语义具有生动贴切、简练明确特点,在网络交流中更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或观点,也更轻易被人们接受。网络英语新词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词义通俗易懂,生动贴切

网络交流究竟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交流者交换信息只能凭借文字,不能借助身体语言,这就要求网络英语新词汇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它的构词法应该是大家所熟悉的,即使阅读者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词汇,大部分也可以根据熟悉的词汇推测出来。网络英语的通俗性主要反映在其构词方式大量地使用派生和合成,使得上网者只需了解词缀的意思,便可推断出并把握由此派生出来的大量的新词。网络英语中的合成词数量丰富,种类繁多。许多新词都是由普通单词与具有特定含义的单词组合而成的,其新的语义同样通俗易懂,极易理解记忆。网络上人们除了使用一些副语言符号来表示语调和情感外,还常借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如描述网民的动作、情感和体态等。人们面对的是冰冷的屏幕,用语言来描述网民的动作、情感和体态,有着纯文字无可比拟的作用,可以使网络更具人情味,更为生动和吸引人,更接近实际的交流。

二.简洁易记,输入快捷

很多新奇别致的网络词汇是利用常用的词根及词缀,按构词法规律,进行创造性重组构成的。这类词汇具有言简意明,易于解读,便于记忆的特点。简洁、易于记忆的网络英语使网民们无须记忆冗长繁琐的术语或行话,有效提高键盘输入信息的速度,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网络英语的简约性主要体现在网络上涌现的大量的缩略词汇上,缩略构词法造词简练,使用简便,比较口语化,不太正式,缺乏被社会其他领域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但由于其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因此,这类缩略语在网际交流中被网民一致认可并广泛接受和使用。这些词汇的共同特点是形式简洁、词义单一,没有丰富的联想意义。缩略语的使用不仅可以简化文章,节约印刷空间和阅读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从而适应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输入速度,网络英语还经常会忽略首字母的大小写。

三.隐喻性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体现了隐喻特征,任何一种以一类事物去体会另一类事物的方式都叫做隐喻,网络语言自然包含其中。网语的主要构词方式正是以一范畴的事物去说明另一范畴的事物,无论是数字范畴的数字网语,还是符号范畴的符号网语以及网民自创的网络语言都体现了其隐喻性,体现了网民熟悉世界的通常的认知形式。网络新词汇常依靠人们熟悉的词汇,借助词汇的比喻意义,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彰显出新旧事物或观念的相似点或相关性,赋旧词以新义,创造出形象生动、喻意丰富的描写新事物、新观念的词汇。网络英语中包括许多专业的网络技术词汇和计算机词汇。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科技语言,所以,网络英语也就具有了隐喻性的特点。一般来说,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我们发现,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通过隐喻手段来创造新词或新概念。普通的词汇通过语义变化及隐喻修饰,原词义加以引申、扩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它,便具有新的含义。

四.新词的语义呈现和更新速度快、数量多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导致了网络新词的大量出现,这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网络英语新词。这种新词呈现和更新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是任何一本辞典也难于收录过来的。所以在网络英语新词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了解其构成及语义特征,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

当今,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因此,加强对网络英语新词的研究,把握它们的构成及语义特征,对人们熟悉网络,学习英语以及日常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乐勇.网络英语缩略语【J】. 中国科技翻译,2002(1)

第9篇

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项以图像图形以及坐标为基础元素的技术领域,通过图像与图形的铺设,实现平面的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都属于应用软件,也就是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从而实现具体的功能。那么,在实际的生产或者是工作中,计算机的基本平面设计软件得到了哪些的应用呢?这些平面设计软件又有着怎样的优势呢?本文将重点对以上两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分析

对于计算机的常用平面设计软件而言,一般以Photoshop以及AutoCAD最为常见。这两种软件分别应用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两种软件的性质上分析,都属于计算机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计算机平台,然后通过软件开发的一种结合实际应用的软件。

Photoshop,是一款基于图像图形的编辑软件。Photoshop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基本单位――像素,对图像进行基本的识别功能,从而对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软件。在网页设计中,Photoshop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是主流的图像处理软件。网页设计中,被成为网页三剑客之一,足以证明Photoshop软件在网页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Auto CAD,一款工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软件。Auto CAD主要的功能是工程制图,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功能,实现工业制图的模拟仿真。Auto CAD的作用非常明显,能够解决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在成本上大大的降低了设计成本,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并保证了设计产品的质量。该应用软件,不仅从理念上打破了传统的软件范畴,更是在平面设计领域实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改进。

Photoshop以及Auto CAD是比较常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款软件,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分析的时候,对这两款应用软件进行分析,具有非常的代表性。

二、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

从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上进行分析,一般可以从应用的领域出发,从而具体分析其应用的范围和效果。上文中主要讲解了两款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Auto CAD,因此继续通过理论阐述两种软件的应用。

(一)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

Photoshop是能够通过最小像素为单位,对图像文件进行识别,从而对图像进行编辑的一种平面设计软件。在网页设计中,Photoshop应用的最为广泛。网页的设计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之一,通过对网页的图片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将网页的设计达到最优化。通常最为常见的案例就是需要处理网络图片的大小,由于网络图片需要同时满足加载的需要,受到网速的影响,网页的图片不能过大,但是也要保证基本的清晰度。因此,需要对图片进行大小和像素的处理。此外,对于图片的格式,也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不同格式的图片,其大小和像素比都是有区别的。如何能够满足以上条件,就是利用Photoshop来完成的。因此,Photoshop是网页设计中,最为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此外,在进行网页制作的过程中,也经常用到Photoshop的切片功能。通过切片处理,可以将一张完整的图片,切出几个不同的选区,从而可以对选区进行编辑,从而实现了网页制作的高效化。

对于图片的处理,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应用。例如拍摄婚纱照片以及人物的影片剪辑,都属于平面设计的处理范畴,而Photoshop软件在这些领域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这足以证明,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以及行业结合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二)Auto CAD工程制图软件的应用

Auto CAD是工业设计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制图软件。Auto CAD能够通过工业设计部件的参数来进行相关设计和仿真。例如,在进行一个工件的设计的时候,可以先通过Auto CAD进行制图。将不同的点位的受力以及力矩等通过Auto CAD进行智能测算。通过测算以后,就可以进行模拟的测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计成本,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因此,Auto CAD的软件应用主要是存在于工业领域中,并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改良软件中存在的bug,提升软件的使用和应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加强Auto CAD软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实用性。对于工业设计的精确度较高要求的情况下,Auto CAD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准确平台,提供最为有效的设计标准。

三、结语

从应用的角度分析,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基本都属于应用软件的范畴。但是应用的领域却是十分广泛的,Photoshop主要应用于网页设计领域,而Auto CAD则主要是工业设计制图中的仿真模拟。虽然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依然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未来工业或者是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一直在开发和测试,从而找到更好的应用软件模式。本文从网页设计角度以及工业制图两个不同的领域进行了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分析,将其应用中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明确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强大功能,并对其软件的未来突破给予期望。

参考文献:

[1]毛仁兴.认知负荷理论在应用软件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以剪辑软件premiere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3):75-77.

[2]徐菲.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案例教学策略――以C0relDRAW软件教学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06):149-151.

[3]海妙.平面设计软件与DICOM图像数据处理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04):42-44.

[4]李文广,潘婷婷.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中的选区制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3):45-46.

(作者单位:湖南省机械工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网络游戏软件是法定著作权保护客体,但为了提高对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有必要将其与一般计算机软件相区分。将网络游戏视为多种著作权客体的集合以多种方式进行全面保护是可行与必要的。

一、网络游戏概述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网络游戏是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①

网络游戏的范畴,不仅包括游戏本身,还应当包括游戏著作权人发布的游戏补丁及相关数据资料。当然,游戏的相关附属产品(如独立于游戏而存在的海报、玩偶等多种周边)除外。

二、网络游戏著作权概述

著作权所保护的客体,可理解即为作品。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而作品,是人们创造与精神意义的体现,具有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根据这些形式的不同,我国《著作权法》将作品分为了九种,其中第(八)项即是计算机软件。

网络游戏本身,作为依赖计算机所运行的程序的一种,当然的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计算机软件的一种,所以其也应纳入作品的范畴中而成为《著作权法》的规定。

当然,网络游戏在本身运行软件之外,还有蕴含着游戏情节、场景设定、角色形象、配乐配音等多元素,因此,网络游戏的著作权不可以也不应当等同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来进行保护。网络游戏作为项多元素的集合,对其著作权的认定便需要进行分项(可分为软件本身、游戏情节、场景设定和角色形象和配乐配音四大项)的论述。

就其最关键部分的软件而言,其著作权如上述可通过我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进行分析。《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显然,软件本身是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构成,而这两部分所涉及之内容也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当然,根据上述两法的精神,计算机软件若想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其开发工作必须是由开发者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独创性,并能于有形物体上所表现出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本条例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据此,开发者在开发软件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数据算法等和计算机程序或文档无关的内容是无所得到法律的保护的。

游戏情节,作为网络游戏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网络游戏的游戏情节不同于单机游戏和一般文学作品,由于其高度的自由性,会因不同玩家的玩法各异而导致情节的分向发展。就其单独而言,游戏情节体现着开发者的理论构想却非拥有稳定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笔者并不否认其对网络游戏整体的重要性,但在此可以认为,网络游戏的权利人并不享有游戏情节的著作权。

网络游戏的场景设定和角色人物形象,是游戏开发者自身对于游戏理解而形成的美术灵感的外在表现。美术作品属于《著作权法》的作品范畴之内,《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这里的美术作品适用于传统书面的表达,也理应适用于如今的计算机表达方式。网络游戏中的场景设定和角色人物形象,作为美术作品存在是合理的,它是开发者的创作并附有有形的外在形式。同时,网络游戏中的美术作品是独立于游戏软件本身的,所以网络游戏的权利人理应享有这些美术作品的著作权。

同样,配乐配音是游戏开发者为不同的场景和情节所匹配的音乐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音乐作品同属《著作权法》作品范畴,网络游戏中的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一样,也是独立于游戏软件本身而存在的,那么权利人也当然的对这些音乐作品享有著作权。

三、完善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之我见

科技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新生事物的出现,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我国现行法律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事物革新。我国就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而言,法制建设刚刚起步,虽有零星规定却明显不足以解决现存的问题;加上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规模,及时制定有效的保护立法,对有益于中国法制的建设和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的。

首先,制定专门立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也相对滞后,现行立法的分散与低效,使得网络游戏的著作权难以得到充分保护。因此,在条件可行之下,我国立法机构可以在整合现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形成一部专门立法,并制定系列法规、规章以补充,从而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将较为便捷完备的解决相关著作权纠纷以全面保护网络游戏权利人的权益,从而促进法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电梯公司;财务系统管理;系统优化

各类电梯公司,常规特性的财务管理都凸显了繁琐的特性。这种状态下,财务体系配有的成套管理,应能引起重视。各种规模架构下的电梯公司,应当审慎解析耗费掉的采购成本、电梯制备的总耗费、后续时段的运行耗费。整合各类步骤,完善成套框架内的财务管理。有序缩减各时段的原有成本,提升会计范畴的真实成效。强化企业原有的管理根基,提升职员素养。

一、辨析系统特性

1.随时搜集信息

电梯公司配有的财务体系,随时搜集得来关涉的业务信息。把这些操作折射在制备好的报表之内。采纳实时途径,随时更新建构的这类报表。这种及时方式,为管理层供应了特有的业务根据,便于拟定最适宜的决策、随时监控财务。

2.整合多层信息

财务系统表征的集成特性,是财务管控之中的根本特性。电梯企业以内,财务关涉的若干信息,都被涵盖在高层级的集成框架内。这种集成思路,包含内外范畴的资金流、平日中的物流,系统整合了多样要素。与此同时,外部关涉原材供应的特有信息、电梯供货信息、市场架构中的客源物流,都被整合在一起。

财务体系以内,采纳带有集成特性的新颖体系,提升了制备出来的报表精准性,提升财务水准。这种新颖做法提供了可用的参照,协同管理者来拟定带有科学特性的决策。

二、现有的管理弊病

1.管理根基偏弱

调研之中发现:电梯企业惯用的财务管理路径,仍潜藏着若干漏洞。财务范畴的很多职员,都没能历经专业特性的专门培训。采纳新颖情形下的信息体系,就会发觉疑难。职员年龄架构并不适宜,很难熟识关涉微机的特有操作,也没能接纳正规特性的关联培训。职员素养偏低,阻碍到了财务体系特有的技术水准提升。惯用的管理流程,仍没能被彻底替换。

2.体系不够完备

电梯公司筛选出来的新式软件,与惯用的业务没能兼容。某些冗余模块没能予以去除。例如:电梯建造依托的原材采购、常规电梯加工、关联着的销售流程,没能生成关涉的精准数据。常规管理之中,某些范畴的财务数据仍应经由手动路径来生成,耗费偏多人力。

3.没能充分注重

很多电梯企业认知了财务体系凸显的侧重意义,着手引进带有先进特性的新式体系。管理层觉得,采纳这类体系,应能化解关涉财务的一切疑难。但真正运转之中,由于带有弊病的平日管理,财务系统没能凸显期待中的作用。管理者失掉应有的信心,开始忽视这一系统。

调研数值表明,财务配有的微机设备常会是偏旧的。平日运行之中,微机特有的反应速率偏慢,出现偏多的死机。这种漏洞弊病,阻碍到了运转速率的提升,没能供应最优的搭配条件。出于金额限制,企业没能预留足量的金额来修理这类配件。

三、管理优化的路径

1.提升重视程度

注重平日管理,不仅关涉财务范畴的管理层,还关涉一切职员。管理层应能注重细节范畴的财务管控,投入足量精力、投入足够金额,保障常规态势下的系统运转。成套架构的软硬件,应被同等注重。财务系统特有的根本,是内部架构之中的管理变更。新式管理路径下,应当全员协同,拟定各自权限。财务职员应能变更偏旧的管理认知,认真学习财务。这种足够重视,也摆脱了常规情形下的繁杂劳动,提升管理成效。

2.引进个性软件

电梯生产企业、关联着的销售企业,都应采纳带有个性特性的新颖软件,以便协助管理。若照搬了惯用的软件类别,则没能考量独有的管理疑难,没能采纳带有个性这样的新颖软件。

由此可见,初始时段的软件引进,应能充分沟通。电梯企业应能辨识现有的细化模块、细分出来的多层级业务。采纳的特有软件,应凸显最适宜的企业个性。例如:ERP特有的新颖系统,就带有最优的个性特性。培育专门职员,定期修护引进的这类体系,妥善予以升级。采纳适宜系统,化解财务流程以内的若干疑难。

3.集约预算模式

新时段的集约管理,是采纳带有规范特性的新式组织,提升预算水准。这类集约架构下的公司预算,是理念变更的总倾向。电梯公司特有的各类资源,应能最优搭配。对于设定出来的资源模式,应能适当整合,适当规划安排。

从整体框架内,实现预算管理。这种整体预算,便利宏观态势下的资源调配。各时段的拟定目标,都应审慎实现。拟定专门特性的预算机构,把电梯企业范畴以内的会计核算、平日之中的金额流动,都划归这一体系。

四、结语

电梯生产流程、后续运行流程,都不可脱离本源的财务管理。优化财务系统,包含细分出来的会计体系、平日耗费的管控等。强化财务监督,缩减潜藏着的深层风险。金额运作之中的有序管控,化解了多重疑难,设定了带有便捷特性的新颖流程。健全信息体系,提升决策特有的科学性。采纳全面预算,缩减初始时段的金额开支。全方位架构内的财务优化,凸显了整体态势下的企业优势,设定明确权限。

参考文献:

[1]李国旺,许志明,王雄等. 青海省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系统联网及安全体系建设[J].青海电力,2007(02):68-70.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 资产 所得税 扣除 新政

税务部门对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政策,如何规避伴随而来的风险等,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对资产损失进行了更为系统化的分类

新的管理办法首次把税前扣除的资产进行了更为详细化、系统化、条理化的分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实际资产损失”;一类是“法定资产损失”,并对这两类资产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所谓实际资产损失,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实际遭受的资产损失,按照专业术语论述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和程序中所发生的合理经济损失,这是就实际资产损失的基本含义及其基本涵盖范畴,而法定资产损失和实际资产损失正好是相对的,它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有关资产没有进行实际处置和转让,但是按照《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这些资产隶属法定资产损失,符合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区别最显著的标志就在于资产有无实际处置和转让,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特别予以注意,一是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扣除的年度是存在差别的,首先实际资产损失在实施扣除操作时,年度数应该以实际发生年度作为标准,而法定资产损失扣除则不能这样界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法定资产发生的具体年度在界定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资产扣除时只能在申报年度进行;二是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进行申报扣除的前提条件是相同的,都必须是会计方面已经做出了妥善恰当的处理;三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法定资产损失,实际上已经包括了资产的永久或实质性损害,而并非只是假定或预算的损害。

二、出现新的资产损失申报管理,原有的审批管理被取而代之

新管理办法对企业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将原有的审批管理摒弃而统一改为申报制,如果资产损失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申报,是不允许在税前进行扣除, 由于企业资产在进行申报的过程中内容和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划分,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形式,二者在申报程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讲隶属于清单申报范畴内的资产损失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先是企业采取有效举措,按照会计核算科目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分析,汇总整理出一个清晰、系统、条理的清单,并将它报送到相关税务机关,但是企业需要特别注意,对于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人资料千万不可忽视,妥善进行保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日后进行查询;隶属于专项申报范畴内的资产损失,企业要采取与清单申报不同的举措,做好采取逐项报送申请报告的方式,不仅如此,还要附送相关资料,比如会计核算资料,其它相关纳税资料等,这样可极大方面相关部门进行详细的查询和审批,此外还有几点问题需要特别予以注意,一是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非货币资产损失,或者是在交易场所、股票及买卖债券等方面发生的损失,要按照公允的价格成交,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就要作为专项申报;二是对于企业货币资产损失,要统一按照专项申报的形式进行处理,不得进行违反;三是《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对资产损失申报的范畴和形式具体划分成了五项,这样的规定要比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2009]88号对此相关的界定要规范、严谨的多,不但对税务部门进行了相应的约束,有效减少了它们的自由裁量,同时还有利于纳税人的准确把握。

三、税前资产损失扣除的范围进行了相应的扩大

在新管理办法中资产具有了新的含义,资产损失扣除的范围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大,不再仅仅局限在应税收入范畴内,”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规范、简洁和准确,更通俗易懂,国家税务总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企业的不征税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以及所形成的资产计算的折旧、摊销等,按照[2008]151号的相关规定,这些费用本来在税前进行扣除就是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鉴于这种情况,如果再强调资产与取得应税收入的关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如果再仅抓这一点反倒显得多余而繁琐。

此外新的管理办法还对货币资产中的应收及预付账款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在范围方面进行了必要扩大,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关联方之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也可以在税前扣除,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议;二是消除了过去国家税务总局颁发文件中列举资产中没有无形资产而引发的争议,把无形资产明确纳入非货币性资产范畴之内;三是新管理办法为了尽可能做到规定的完善,以免日后出现新情况时产生不必要的争议,特此进行了如下规定,即“本办法没有涉及或规范到的资产损失事项,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也可以依照相关程序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扣除。”从以上三方面内容来看我们可知,税前资产损失扣除的范围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扩大,可以说这是新管理办法的一大亮点。

四、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的新规定和新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更完善、规范和条理,为此企业要认真解读和把握新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中的优势,并对风险进行有策略的规避。

参考文献:

[1]赵新贵.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新政解读[J]. 财务与会计,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