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22:0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位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除了需要向有经验的西医院校学习经验,取人之所长,还必须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医特色体现到培养的各个环节。结合我校增列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整个准备过程及专家论证意见,笔者总结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的教学团队、导师团队与临床实践基地的护理专家组成了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队伍的复合型主要表现在来源的多元化,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工作岗位、中医和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背景、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及其他不同学科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建设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我校专职护理教师21名,17名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4名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0名教师(47.6%)具有高级职称;18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5.7%),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正在就读博士,攻读方向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基础医学。专职教师中9名(49%)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其中3名为中医医疗背景,6名为中医护理背景。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规定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有2年的临床工作时间,工作5年后平均每年完成100h以上的临床工作。除专职教师外,在我校3所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聘请护理专家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为了保证专家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聘请的兼职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且目前全部在临床一线工作,涵盖了内、外、妇、儿、急救、重症监护、社区保健等各个领域,中医、西医兼具,以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兼职导师。
2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别于西医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最重要也是最具自身优势的就是中医特色。我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设置了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基础和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部分学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高级护理实践技术。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将研究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既强调经典理论的知识继承,又兼顾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创新;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以及书面考试成绩3大部分之外,对学生自主研究所得的学术交流报告和学术论文水平做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交流报告时提出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3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课程体系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科学型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整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校都推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专科技术为重点,以实践理论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技能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设了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等与就业相关的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要进行出科考核。此外,学校要组织阶段性考核,对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衡量,考查学生独立处理临床专科领域中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转科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阶段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力争做到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配合,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训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护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4引入循证思维,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特定、具体化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来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评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如此循环,不断地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目前中医护理健康宣教的内容、教育形式及效果评价缺乏标准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存在很大随意性,虽然有职能部门颁布的操作规范,但仍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系统、规范的经科学证明的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及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这样的局面不利于患者,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循证护理的理念与方法是中医护理学科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今后专科化的临床实践者,也是中医特色护理的推动者,在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引入循证的思维,使之从学习时就养成循证的习惯,并将此转化为一种工作习惯,改变护理人员以往按照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方式,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其去寻找和遵循最可靠的证据,以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
作者:李小花郭海玲赵菁JeKanAdler-Collins郝玉芳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日本福冈县立大学
关键词:傅葆琛;教育思想
傅葆琛(1893――1984)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民主教育家,毕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有相关文集、著作、论文都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然而学界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不是太多,视角也比较单一,具体如下:
一、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
关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比较系统而权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陈侠、付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冯克诚主编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这两本文集简述了傅先生从事教育的经历,选辑了傅葆琛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内容包括论文、演讲、书信、日记、序跋、教育改革建议、教育调查报告等,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总体图景。这两本书均从6个方面介绍了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对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的信念。二、关于对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平民教育的主张。三、关于对民众教育特别是乡村民众教育的论述。四、关于扫除文盲的研究与论述。五、关于乡村建设问题的主张。六、关于识字教育工具的研制。
以上两本文集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南,但由于篇幅限制,许多有价值及深层次的论著没有被编入其中,这就限制了我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时,我们要以两本文集为基础,发掘更多的史料。
二、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期刊论文
学界有一些论文对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并试图从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有益于当今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启示。
刘军、杨志军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论略》和李亚男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主要是从傅葆琛开办乡村教育的原因、乡村教育的目的和范围、乡村教育的方法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构筑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但是在论述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时缺乏深入分析。张澎在《平民教育家傅葆琛》一文中,通过介绍傅葆琛一生的教育活动来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使我们可以一览傅葆琛生平的教育概况。李浩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通过解读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意义、乡村教育历史使命、乡村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等内容,认为傅葆琛的乡村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王有春,肖蓓的《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论述了抗战期间傅葆琛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教育研究所并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的情况。张改娜的《浅论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该文简要论述了傅葆琛社会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乡村教育的中心、弊端、使命以及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论文篇幅都较小,多是就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且对傅葆琛思想的介绍也只局限在乡村教育,主要是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目的、使命、意义等方面,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民众教育思想没有涉及,难以全面展现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上述论文的参考文献多集中在张陈侠、傅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一书,还有傅葆琛大量的原著没有发掘,因此论述较为单一浅显,缺乏深度性学术性。
三、研究傅葆琛乡村教育的学位论文
付卫华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来,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一、绪论;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进行的乡村教育活动;三、从乡村教育的原因、途径与使命三个方面论述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从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评析;五、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付卫华的论文较为客观、全面地论述了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现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总结出其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是一个创新,并且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乡村平民教育、乡村民众教育,且在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内容也不一样,作者在这里直接笼统的冠以“乡村教育”,使得概念区分不清,而且参考史料较为单一。作者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评价有一定的创见,但局限在具体的方面,缺乏宏观与整体的考虑。
四、涉及傅葆琛教育思想的著作
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一些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运动的作品中也多有涉及。李帆主编的《民国思想文集・乡村建设派》把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归结为乡村建设派,辟专章介绍了傅葆琛关于农村社会的改造与民众教育的实验。吴星云著的《乡村建设思潮与民国社会改造》认为傅葆琛因参与“洋博士下乡”运动引来中外世人赞叹的目光,又以其十数年从事乡村建设的坚韧毅力,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该书对傅葆琛的教育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天津出版社出版,宋恩荣主编的《晏阳初文集》第一卷和第二卷涉及傅葆琛留学期间从事华工教育的经历以及晏阳初对傅葆琛从事平教会工作的肯定。中国人民四川省双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的《双流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5辑和第13辑分别记载了傅葆琛先生在华阳县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和追忆了傅葆琛毕生教育经历。周慧梅著的《“新国民”的想象 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 》研究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和活动。朱煜著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 以江苏为中心 1928-1937 》记叙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以及普及民众识字教育的活动。以上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并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研究视角。
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侦查教育模式,即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这两种不同的侦查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特征,同时也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当前公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侦查学专家学者、侦查实务部门的领导对美国警察的业务培训模式表示了关注。侦查教育模式的选择关乎公安教育发展的路径,因此,在选择侦查教育模式时,不但要考虑到该种侦查教育模式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
一、侦查学历教育模式
(一)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概念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是指学习者在该教育模式下,通过一个较长期限的接受侦查知识教育,最终能够获得某种学历或学位的侦查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是一种获取与侦查相关的知识的过程,该学习能够帮助接受教育的人员获得某种层次学历或学位(例如中等专业学历、第二学历、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士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侦查学历教育,通常是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列,根据国民教育体系中学历的层次,侦查学历教育可以分为中等专业的侦查学历教育、大学专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与博士研究生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里有都存在侦查学历教育模式。
(二)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种类与特征
1、侦查学历教育的种类
(1)中等专业学历(High school degree)。由较初级学校层次高些的教育机构所授予的学历证书,通常其获得者是在接受了12或13年教育后才能获得的学历证书。
(2)第二学历证书(Associate degree),是一种由高等专科学校或大学为那些在该学校(或大学)接受了两年教育的人所授予的学历证书。
(3)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egree)。一种由大学或高等职业学院所颁发的学历证书,通常颁发给那些接受了三年职业教育的人。(在德国称为";Fachhochschule"; degree)
(4)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一种由学院或大学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其获得者是接受了完整大学教育(通常学制为4—5年)的人。
(5)硕士学位。一种由大学授予的学位,其获得者必须是指那些接受了继续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其学制为二至三年(在学士学位教育的基础上)。
(6)博士学位。一种只能由大学才能授予的、层次最高的学历学位;其主要特色在于其较硕士学位的层次要高,其学制为三到四年,其获得方式为学习或作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侦查教育已经形成了以部属与省属警察院校为教育主体的,以大学(含专科、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也有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学历教育体系。
2、侦查学历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学习者接受教育期限、提供教育的主体、学习的后果等方面。
(1)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学历教育的期限较长。学历教育的学制通常需要几年时间,如专科学历教育三年、本科学历教育四年,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都是三年。
(2)特征之二,是提供学历教育的主体通常为那些被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的院校或科研机构。我国侦查学历教育就属于我国的国民教育序列,各类部属与省属公安警察院校是开展侦查学历教育的主体学历;另外,在一些地方政法院校中的刑事司法学院、公安学院也提供本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
(3)特征之三,是学习者在通过接受教育后能够获得某种学历(学位)。学习者在接受侦查学历教育之后,通常能够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相应学历或学位证书。
二、侦查业务培训模式
(一)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概念
侦查业务培训模式,也叫警察培训模式,即以培养在职侦查人员业务能力的侦查教育模式。侦查业务培训,是一种获取侦查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与知识的过程,接受侦查业务培训的人不能获得某种学历或学位证书,但是却可能获得(也可能不能获得)某种形式的证明书。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业务培训主要有针对初任刑事警察的业务培训、为解决侦查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而举办的专门业务培训,以及以培训高级侦查官员的业务培训等。
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特征。存在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国家或地区的范围也相当广泛。
(二)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种类与特征
1、侦查业务培训的种类
(1)基础培训(Basic training),是指那种为才进入侦查机构的人所提供的入门级培训。该培训内容主要是传授给培训者以基础的侦查知识和侦查操作技能,如某些地区的公安机关所举办的刑事警察资格培训班。
(2)特种培训(SPECIALIZED TRAINING),主要是针对不同侦查业务或侦查工作岗位(经济犯罪侦查、现场勘查、案件侦查、人质谈判、警犬训练与使用等)的特殊培训。
(3)高级管理(指挥)培训(MANAGEMENT TRAINING)。一种为那些担任侦查指挥或管理工作(管理其他侦查人员)的高级警官提供的培训。如刑警支队长、刑警大队长等业务培训班等。 y=vtMBxQ+ez*!'4ZS.)8EE^B"\ "f&7N学前教育论文t 1OPV_NVHgF*Q]LB]u/SfH U-
2、特征:
(1)特征之一,是业务培训的期限通常较短,短到一天或几天、几周,长的也不过一个月、或几个月,通常不会达到一年、两年的期限。
(2)提供培训的主体,通常是侦查机关或侦查机关内部的人事训练部门;担任具体授课业务的,多为有丰富侦查实践经验的侦查专家。
(3)学习的后果。学习者接受侦查业务培训后,并不能获得学历或学位,但可能获得某种形式的结业证书或上岗资格证书。
与侦查学历教育相比,侦查业务培训的主要特点是期限通常较短。
三、两种侦查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应用情况
(一)两种侦查教育模式的比较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是侦查教育的两种重要模式;但是,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却也有着各自优点与不足之处。
论文两种侦查教育模式之比较来自WWW.66WEN.COM
亲身经历
[日期:2010-02-04] 来源:职称 作
者:
职称 zhichenglw.com 整理
教育论文.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工程技术,社科类,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论文,农业论文,金融论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教师职称,医生职称,护理职称,经济职称,经济师职称,计算机工程职称,政工职称,会计职称论文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写作发表服务快速发表!
电子邮件:zhichenglw@vip.163.com
联系QQ:714068774
咨询热线:021-50933851
昨天上午,我收到瑞安市教育局发来的短信,通知我于今天下午到温州二十一中参加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我正想做准备呢。我提交答辩的论文是我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简缩版。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肯定比这次论文答辩要正式得多,而且向我提问的是四位大学教授和一位中学特级教师,那次我都顺利通过了。虽然我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没底,尽管我对论文的内容已经相当熟悉,我还是把论文从头到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N遍。为了给向我提问的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把必答的五百多字的论文摘要背了下来。不过,还好,看了两遍,基本上就记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心里就是没底。
今天下午13点30分,我和萍搭载安的轿车去温州。今天的车开得不是很顺,本来预计4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路上。14点46分,离目的地还有几分钟车程时,坚给萍打来电话,已经轮到萍了。通知上说,不按时到者按自动放弃论处。这个紧急电话顿时使车内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萍特别紧张。仔细一想,不对啊,通知上说,论文答辩时间不超过15分钟。我和萍是同组,她是13号,我是14号。按每人答辩用时10分钟来算,论文答辩从13点30分开始,轮到萍应该是15点30分左右。我安慰萍,也自我安慰,如果取消我们的资格,我们就投诉,我们绝对是有道理的。屋漏偏逢连天雨,紧急电话来的时候,汽车不幸遇上了红灯。红灯一过,向左拐100多米处就是温州二十一中。我和萍不等安把车停好,就先跑着进二十一中了。刚进校门,我们迎头碰上同事进、财等几个,他们已经答辩结束要“打道回府”了。他们一句“你们怎么才来?”更加剧了我们心中的不安和紧张。跑不了几步,我们又碰上我们的大学同学芳,她好像也知道已经轮到萍了,赶紧给我们指路。我们小跑着跑进阶梯教室,萍小心翼翼地连声向接待我们报到的老师陪不是,签了名,领到了一张写有序号的纸。我们连忙拿着号码纸,又是一路小跑,碰到同事鑫,他好像也知道轮到萍了,急忙给我们指路。我们狂奔到五楼,却发现我们A组才轮到8号。Oh,my god!吓死我们了!走廊上已经聚集着十几个人,都等待着轮到自己。虽然今天没有太阳,但也没有风,走廊上的气氛让我感到有点燥热。我在答辩的教室外观察了一下,参加A组答辩的有三位评委,一男两女,我只认出男的是温州市政治教研员林老师,两位女评委我从来没有见过。
今天的天气够闷热的,我不想在五楼呆着,于是下去走走,散散心。下去走了一圈,害怕错过了,又跑到五楼看看是不是快要轮到自己了。这样反复了几次,最终确定下来,答辩一般需要15分钟,评委
在每人答辩结束后还要做一些记录,中间还要休息一下。于是我放心地到操场上溜达。在操场上,我很无聊,于是决定背一背论文摘要。刚背了不久,我突然发现脑子一片空白,看来我是比较紧张的,虽然手和腿还没发抖。幸好我还没上场。我就在跑道上踱来踱去,反反复复地背了N次。OK!这时,萍打来电话说,快要轮到她了。我到洗手间放松了一下,镇定自若地向五楼走去。
我到五楼后不久,萍就进答辩室了。这时我的心态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也没有了先前的焦躁不安。在等待萍出来的时间,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萍出来后,她跟我说:“刚才评委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这篇论文对同行要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很意外!”
萍出来后,该轮到我了。我问了门外的工作人员,我是否可以进去了,他告诉我,还要等等。等了几分钟,他示意我可以进去了。我推开了答辩室的门,微笑着向评委们点了点头,并向他们打招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还没坐下,教研员林老师就叫我等等。那好吧!我就坐在我答辩的位置上等,趁这个空档,适应适应环境,调节调节心理。我平心静气地打量着答辩室里的四周,只见两位女评委还在纸上记着什么。
关键词:土木工程;系统性和综合性;论文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36-03
为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改革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为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以及企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工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参与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够进行项目立项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具有专业软件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和开拓能力,因此有必要要求学生在企业工作和学习,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论文选题,完成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及培养体系
在企业的学习和工作,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领域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并熟练使用;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并初步具有专业软件的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项目规划及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能有效地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够与人协调以及整合可利用资源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开拓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掌握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能够应用外语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观,了解国际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设计标准,与国际同行业接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勤奋、进取、不断创新,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能力。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将在学校聘任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设计工程师以及学校指派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工程设计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能够使学生通过工程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获得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形式主要是工程设计类、结构分析软件应用类、结构监测和试验类或工程管理类,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部门的专家。
三、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基本要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和培养体系,学生论文选题和科研综合训练应直接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因此可从大土木工程领域中多方面选取,如:(1)工程结构设计与静动力力学分析;(2)大型构筑物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3)大型构筑物现场监测与试验研究;(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如结构抗震与防灾减灾;(5)一个较为完整的土木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6)高层建筑结构或大跨钢结构设计;(7)桥梁设计和施工监测;(8)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监管;(9)高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10)隧道结构分析与工程设计;(11)地铁区间和车站结构设计等。对于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性或研究性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结论;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等)和致谢等。对于论文的内容可以要求有:(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对于不同领域或形式的工程专业论文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1)工程结构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基础建设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力学分析数据准确,设计符合土木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结构设计方案能够投入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2)应用基础性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3)工程结构力学分析和设计软件应用类的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应用背景,要求分析合理,总体结构力学建模正确,应用程序编制或工程软件应用正确,文档规范,并通过结构工作状态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4)土木工程和施工技术管理类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结构应用背景,建立项目管理过程和经济概算预测及评估,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5)工程结构施工监测和结构试验类论文,针对实际工程结构施工现场,如桥梁、道路和大型结构物施工过程监测,关键结构的强度和动力学性能试验等。掌握试验和监测设备的使用技术,监测和试验数据可靠、翔实。论文阐明试验结果在具体结构现场的应用和有效建议。
四、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的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科学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来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产业界专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理论,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质量管理与监控。然而对学生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的质量管理则要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根据论文内容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论文的质量评价与控制,见表1、表2。
五、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改革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协调发展是必要的。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进行整体优化,着重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培养口径与和职业要求等关系,形成有利于培养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与特色,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互动共赢、各负其责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论文和科研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锐清,曾宝成,刘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2]张式谷.撰写学位论文琐谈[J].理论前沿,1992,(15).
[3]胡召音,李艳艳,祁石磊.硕士研究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4]沈红,吴国娟,邓桂馨,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
[5]温凤媛,马立红.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6(01).
关键词 进化教育论 通识教育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under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uiding
GAO Zhangxing, MIAO Hanjun
(College of General Education,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Vigorously develop education, is a key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worrying,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a "weariness students, teachers difficult to teach, hard to open school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How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o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success, but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hat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education" perspective, analyze practical problem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is basis, attempts to use "evolution educ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explore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s.
Key words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1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1 “进化教育论”的含义
“进化教育论”的思想理念是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创始人、校党委书记涂宏斌教授首先提出并付诸教学实践的。所谓“进化教育论”,就是在教育过程这个系统中遵循进化规律,改善、优化育人环境,从而孕育学习主体(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学原理。“进化教育论”对教育本质的描述,即: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成长的潜能,在育人环境的选择下,使其自主成长的某些特质得以释放和保留,从而使学习主体的素质得以改变。①
1.2 现代通识教育的起源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从20世纪开始,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的通识教育与实践,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为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由此开创了清华校史上培养一流人才的黄金时代。②
1.3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
相对于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专业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塑造成健全的“社会人”,使其既会做专业的事,也会做社会的人。而只有完成这个双重教育的过程,才能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进化教育论”包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这三个核心观念。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加强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践行“进化教育论”。
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
如何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着眼点,而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③面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究其根源,可以对应“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加以分析:
2.1 学生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国防教育课程、社会人文教育课程、自然科普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模块。而在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识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不够重视,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相对单一,甚至与专业课程混淆重复。武汉大学的曾德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对武汉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调查发现72%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只注重知识的罐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批判的方法”。④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对于通识教育的对象――学生而言,现行的考核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没有体现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差异化,往往使学生陷于考试的无形压力之中,容易产生通识教育课程“既没有专业课程有用,还费时费力”的厌学心理。单一化的通识教学考核模式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使学生“自主成长”的教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2.2 教师考评功利化倾向明显
教学目标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水平,教师作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对于任课教师的考评,仍然是简单套用专业课程教师的考评方式,以课程通过率、优秀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作为加分要素,而课程考核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评优晋职和职称评定,致使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得不陷入片面追求功利化教学的误区,最终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无法提高。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在短期教学过程中,难以显现明显的教学成果,通识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其对于全面建设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有清楚的认识。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陪衬,更不是专业教育的累赘,应该真正做到和专业教育“多元融合”,从而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也正是“进化教育论”所倡导的。
2.3 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缺失
任何一门课程能够真正取得教学实践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认真教学,还必须建立健全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相关体系,通识课程当然也不例外,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最为忽视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以促进教学不断提升。因此,完善的教学配套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不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同。例如,硬件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能在户外的素质拓展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有各种亲身体验,其教学效果一定优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软件方面,由于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应开拓多重有效的课程学习交流形式,如国学教育课程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建立课程互动、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校园学生组织创建国学社团延伸第二课堂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局限于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理应包括对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从而有效促进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这也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环境优化”观念不谋而合。
3 运用“进化教育论”探究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实践
评价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符合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是全面推进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⑤建立健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演化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三大标准:
(1)基于学生的“自主成长”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符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身性格的完善以及文化涵养的提升,摒弃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使其自主成长的教学目的。(2)基于教师的“多元融合”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教师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和有机融合,摆脱机械单调的课堂说教式、知识灌输式教学,积极探索学科之间、课堂内外的多元融合式的通识教育创新模式。(3)基于教学的“环境优化”标准,即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其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通识教育的成功,相关课程教学配套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教学环境理应纳入到课程评价范畴之中。
4 结语
作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国各地高校都越来越加以重视,采取了形式各异的改革措施运用于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可是,就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而言,最终的教学效果大多并不容乐观,甚至与课程设置之初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归根结底原因在于,通识教育受到当今社会功利化的负面影响,没有把握好其本身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应试教育怪圈。而有效摆脱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化教育论”的理论精髓,其所倡导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帮助现在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打开思路,各个高校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国情、地情和校情,不断探索符合自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三位一体、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有效保障和促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文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13年“进化教育论”校级研究课题成果
注释
① 周登超.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4):100-101.
② 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7-19.
③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1:1.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孤独感 父母教养方式
孤独感是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它使人觉察到内心的无助和失望。Cassidy和Asher(1992)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儿童从5岁开始就能够理解孤独的本质。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很多青少年都无法逃避“孤独”这种痛苦的内心体验,进而产生适应不良、厌世情绪,损害身心健康。家庭是个体进入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引导孩子心理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纵观国内外研究,尽管对孤独感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颇丰,但大多数是对儿童和大学生的研究,对初中生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将以贵州省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关注和探索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状况,以便从众多的研究中去探索一个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父母教养方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贵州省安顺市农村云锋中学初一、初二、初三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0.9%,其中女生236份,男生164份。
(二)方法
中学生孤独感问卷。本问卷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共21个项目,包括纯孤独感(纯情感体验)、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积极)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消极)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4个维度。孤独感问卷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在0.729~0.836,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459~0.868。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采用岳冬梅等(1993)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该量表包括母亲教养方式和父亲教育方式两个分量表。父、母亲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分别为0.8323和0.80970。
(三)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
由表1可知,贵州省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与孤独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显著,其中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初中生孤独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初中生孤独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面父母越是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子女越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孤独感体验就越强烈;父母越是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子女越是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支持,孤独感体验越少。这与已有研究存在着一致之处,如郑雪梅的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经常给予子女情感温暖、理解,多一些鼓励和赏识,那么个体就会趋向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当孩子在犯错误时,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采取严厉的惩罚方式,而不是细心的教导,就会使孩子产生排斥的心理,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从而导致他们往往进行消极的自我评价,对社交活动的回避,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孤独感受强烈,如果被孤独感包围,孩子则不喜欢与人交往,进而又产生更强烈的孤独感,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处于初中阶段的子女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父母认可会使子女相信自己,悦纳自己,能主动探索周围环境,并在这种探索中积极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的言行采取拒绝、否认的态度,则会让子女产生一种自卑感,使子女不仅在学习上觉得不如别人,而且会觉得自己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陷入无法自拔的孤独之中;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关注子女的成长,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和子女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给子女一个心灵的依靠,那么子女的孤独感就会减少。
总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消极的教养方式,就会使子女的孤独感上升,对子女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积极的教养方式,子女就会感受到较少的孤独感体验,从而积极得到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勃,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7).
[2]毕旭军,李永超.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6,(2).
[3]邹洪伟.青少年对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孤独感的关[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提高
一、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所谓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首要标准。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应当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角色,高校外语教师也不例外。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束定芳老师等将外语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概括为:(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1]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在引进外语人才时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大多拥有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而且通常情况下都是各所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因此,随着高校外语教师学历水平、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以上条件中的(1)、(3)、(4)、(5)基本都能达到,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师主要从其他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引进,他们大都缺乏教学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要重视第(2)点,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的培养,即重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现有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刚进入高校的外语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指导教师制。给每位新教师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他们从怎样备课到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和课堂教学。诚然,指导教师大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教学本身是需要一个亲历亲为的过程,再多的经验还是要具体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况且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二者所教授的课程可能也不尽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很多时候指导教师的作用并不大。二是学生评价机制。学生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上课时对知识和方法接受的多与少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也反映了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参与评价的学生都是初次涉猎该门课程,而且一门课程往往都只是一个老师从头教到尾,没有比较,学生无法真正全面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再加之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很多时候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往往不客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都使用了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虽然有参考标准,但大多数学生仍然是凭着对教师的主观情感来作评判,他们并不是很看重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学科的差异性等,而且有时候评判标准也不够详尽,对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帮助不大。三是教师自我反思机制。Penny Ur将教龄20年的教师分为两类:“有2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有1年教学经验重复了20次的教师”[2],这说明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也就是教师在授课后或学期末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回顾,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教师自我反思机制需要充分依靠教师自己的自觉性,但是单打独斗,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四是公开课机制。所谓公开课,就是将所有相关学科的教师召集起来,听一位老师给学生上课,课完后大家一起来总结该教师授课时的优缺点,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作用。这样的做法,流于形式,对教学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完善
1.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能力量化模式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量化标准。美国外语教师认证和培养标准就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部分州的教育部门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颁布的两个指南制定自己的教师认证规范:《中学现代外语教师资格条例》和《现代外语教师培养指南》,按照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规定外语教师在听、说、读、写、应用语言学、文化和教学法等方面要达到的标准。这样可以让外语教师有量化的标准,从而重视自己的职业提高和职业发展。[3]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我们不妨也借鉴这样的教师培养指南,将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按这样的标准进行量化,以督促教师注重自己的职业提高和发展。
2.推行规范的教师在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再教育
现在的教师职业发展主要是脱产学习和进修,也就是具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脱离教学岗位继续攻读比原有学位更高的学位,或是只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进一步进修、深造。但是,这两方面都主要针对学术研究方面,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不无联系,但是实际效果不大,因为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获取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依靠不同的方法。国外许多大学专门开设二语教师教育课程,讲授在职二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专业提高,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考核。这类课程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是在职教师寻求自我业务提高的指南。因此,我们国内的大学也不妨开设这样的教育课程,从实际行动上直接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充分重视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0.2%的被调查教师感觉压力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2005年底,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教师往往长年累月都是从事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无法从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因此,高校在安排工作时,应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工作程序安排以教学单位为主,要给教师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有良好的监督机制,以使教师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教师有发展,学校才能有前途。
4.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
对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因为课堂实践能为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而研究成果反过来又能服务于教学。这种循环往复的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会造就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审时度势,意识到自身职业发展提高的重要性。然而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精力都主要用于其它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很少专注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更别说包含其中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了。高云峰等2007年发表的《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论文中称他们在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时间为1990年到2006年的主要是我国外语类和教育类核心期刊、优秀博士硕士论文以及学报类和非核心类外语及教育类期刊发现:从成果数量角度分析,10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10年内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从时间跨度及刊物的分布来讲,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没有形成一种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这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5]教师们应当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重视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的密切联系。
总之,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既依靠教师自身的反思、学习和总结,也需要外部的监督与量化,两方面结合才能真正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73.
[2] 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17.
[3] 史立英.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69.
关键词:高职 德育 幸福感教育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幸福,提高其幸福的体验。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新生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者,是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和载体。他们能否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幸福,成为幸福之人,对大学德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幸福感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1]
一、高职德育工作与幸福感教育的内在联系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大学生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生命、人身价值的体验与感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对幸福感的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德育与幸福感教育有着内在联系。[2]
1. 德育的心理基础是幸福感教育。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依托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正确的幸福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心理因素。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幸福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接受德育的同时感受到幸福与愉悦,更投入德育过程中。
2. 德育的动力来源于幸福感教育。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更重视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而忽略了学生对幸福感的追求。德育的内容经常显得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的形式往往是严肃的,缺少欢乐和轻松的氛围,学生被动地接受德育,缺乏了受教育的动力。因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幸福感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动力。[3]
二、高职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结果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材料较多,本课题组就杭州市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选择了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80份有效问卷。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有180人,占47.4%,女生200人, 占52.6%;一年级有160人,占42.1%,大二119人,占31.3%,大三101人,占26.6%。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大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对幸福的理解
当问到“承担以下哪些社会责任时你会感到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们认为“帮助他人”和“为集体获得荣誉”这两项最能感到幸福,其余是“完成工作任务”、“参加公益活动”。[4]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在现实生活中, 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觉如何?”的问题时,在“学习满意度”、“友谊满意度”、 “爱情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等方面选择很满意、 满意、 一般的百分比加总占75%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对生活感到比较幸福的。
3.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你的生活是否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和一般幸福的分别占13.16%、41.73%、34.96%,加总为90.99%,说明大多数的幸福感较强。但是,大学生中觉得自己生活不幸福、非常不幸福的分别占8.65%、0.376%。加总为9.01%, 这说明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不满足。[5]
三、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与方法
1.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是提升幸福感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幸福感主要源于在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因此,德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教授,更要贴近学生生活,走入学生生活。如在学生社区设立德育工作站,开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在教育活动以外的生活区域进行幸福感培养。
2.德育途径多元化
德育多元化对于幸福感教育有显著的帮助。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幸福感。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入学生开展幸福感调查。在统一施教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大一学生表现为友好关系低,因此在一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志愿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二学生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因此在二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心理健康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大三学生表现为社会压力大,因此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德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6]
3.德育团队规模化
德育团队的规模化是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的有力保障。高职德育实施“立德树人”的模式,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规模化的育人团队。团队中要有具备专业素养的专职德育人才、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辅导人员、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辅导员,更应有专业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加入。
参考文献:
[1] 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
[2]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4] 冯光.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J].南京社
会科学.2008(1)
“我与自考”征文---是音乐自考让我一路走好
翻开三台的自考史,作为我县自考史上唯一的一名音乐专业自考毕业生,留有令人注目的一页。我为此兴奋过,为此骄傲过,也为此苦涩过……
似乎还在那星光下做梦的孩童时代,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梦幻,长大后当一位受人敬仰的人民教师。不料,当年高考以4分之差录于中师,果真圆了此梦。
1982年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乡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出于山乡英语教学的困惑和艰辛,这一干就是十余年。十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而我却领略了教师生活的种种磨炼,也换来了年复一年的累累硕果。我曾先后获过:教学位次奖、优秀教师奖、教育论文奖、优秀团干奖、文艺辅导创作奖、歌手赛奖、优质课奖等各类奖励四十多次。这些荣誉是我十余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我自我价值与能力的体现!
然而,欣喜之中,却有着一个莫大的遗憾,时至1991年,同龄、同年分配的同事,在不经意的时光中,竟亮出了不知何时到手的专科,本科文凭,等待中级职称的评定,可叹我三十而立都“不识时务”,仍揣着一个老底的中师本本。
1992年,凭着自己的激情,毅然参加了由西南师范大学主考的全国高等教育音乐专业自学考试,朝着自己向往已久的高一级音乐殿堂涉足。
自考难,自考硬,音乐自考谈何容易!信息不通,教材全无,身处山乡又无学习音乐的条件和辅导资料,且应考科目共13科,尚有钢琴、声乐、视唱练耳等五门技能课要到千里之外的西师大面考,更有不忍丢弃的教学工作和对妻小的呵护,本就少有的考友纷纷知难而退……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领导不解、同事相劝、爱人责难,何必自找苦吃,搞音乐自考呢?我犹豫了!
然而,炙热的爱心战胜了短暂的犹豫,我多方求助购买专业教材,多次沟通于省市考办。为了自学更高层次的专业理论,我不惜熬更苦读,破费征订音乐书刊。为了五门音乐技能课的提高,我利用假期远去西师拜师学艺,租琴练习,并有幸得到了西师音乐学院的薛世明、杨富超、刘志渊,吕德玉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平时,为了适应钢琴考试的力度颗粒、快速流畅,在学校仅有的一架风琴上,我手指差不多练出了血泡;为了声乐练习的喉头位置、呼吸共鸣我曾于高山之颠引吭高歌、心领神会……
几经周折,几番磨难,几许心酸,几多难以与人诉说的“不幸”后,我终于盼到了抬头开怀的日子。失去的固然太多,得到的确实千金难换啊!这与其说欣喜一纸文凭的获得,不如说是祝福我人生追求的开始,虽然晚了些。
人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如今,四十有五的我似乎尚未有所体会。这不?在石安中学任教的这些年来,我一如既往,教学工作也佳音频传,曾辅导有多名学生获过全国英语竞赛等级奖,任教学生连续出过中考状元,个人分别有50余篇教育,教学文章在全国各级正式书报刊获奖和发表,我先后被吸收为《中小学音乐报》通讯员,四川省“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个人传略被音乐报社收录于《桥梁与纽带》,自己作词作曲谱写的新校歌被届届传唱,“百度”的个人主博客《我心飞翔》点击率频频上升……是音乐让我奋起,是音乐使我充实,我深深地为自己祝福,愿音乐让我一路走好!
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国内其他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23024
一、引言
2009年3月,教育部发文决定自2009年开始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的安全工程学院也于2011年11月被授予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并于2012年迎来首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由于是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内各高校大多都缺乏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在培养模式上也几乎“毫无建树”,而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是当前相关培养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2]。为了适应安全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有更多的安全领域专家把安全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使其成为现阶段安全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课题,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现状分析
无论从全国还是重庆来看,安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9万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近8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安全生产人才方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及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
(二)安全生产人才比较紧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2010年至2015年,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总量将从419万人增至670万人;至2020年,要达到860万人。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安全生产)的人才比例需达到50%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5。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人才总量将达到8.7万人,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重庆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委、市政府提出“人人重庆,和谐平安”的战略目标,并且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急需大量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是高层次企业安全生产人才缺乏。在重庆现有4万余名企业安全生产人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万人。二是高层次安全生产监管人才缺乏。重庆全市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共630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93人,占21%。为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素质,重庆市安监局计划每年支持30人进修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是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人才缺乏。据调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如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机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每年需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约30人。因此,重庆市每年对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的需求量至少260人。重庆科技学院在石油、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办学优势,在重庆科技学院开展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实现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互补,具有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安全人才已迫在眉睫。
三、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3]。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目的,参照国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提出研究生“六要素”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要素。
(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研究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单纯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无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4]。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而目前社会急需的是创新能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安全理念和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生产现场安全设计能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能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应的训练水平,能够在安全生产管理、石油天然气化工、矿山和建筑等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适应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招生与学制
招生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学制则可保证质量[5]。研究生入学的招生规模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即将或相对饱和的现状,招生规模应采取适当的缩减措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就业目的性强,具有独特的职业导向性。学制一般指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年限,设置非常灵活,如美国大多专业学位的学制是1-2年,远程教育一般在3年[6]。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学年制,大部分采用的是“1+1+1”的培养方案,这与个别学生或者个别专业的特征不相吻合,难以适用。我们可以采用“一年三学期制”,课程学习一学期,学位论文一学期,时间大体均衡,专业实践则随着学生和实践单位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半年或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实践,这样学制就可以发生弹性化的改变。
(三)课程教学体系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充当体现教育思想载体的“角色”,因而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反映其实践性、前沿性、开放性。为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又要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发展动态,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凸显特色。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原则上重点强调专业实践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衔接。根据生源类型、培养基地需求、岗位资质、就业面向等因素,构建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部分组成的模块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程:包括防灾减灾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作业危害分析、安全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
(四)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实践教学既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事科研能力的主要“帮手”。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遵照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综合多方面考虑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不利与有利因素,摒弃不利因素,汲取有利因素。此外,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定,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由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考试考核等环节组成。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研究生处与实践教学管理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体制,客观、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质量。
(五)导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所有这些都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单位按照需要培养人才。目前,对导师的选聘,校内导师通常以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为基本遴选范围,对于企业导师的选择大多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别以上职称、专业精深、职业素养高且有较多科研成果的专家。因此,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导师“能本策略”、“能进能出”的弹性化管理制度,废除导师终身制,营造动态激励机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全日制的研究生采取进校后先学习部分课程,到企业学习并发现问题、回学校学习、再回到企业解决问题的培养方式,即采取“学校+合作企业+学校+合作企业”的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要求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年。
(六)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质量评价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基本保障,毕业论文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反映,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直观体现。重庆科技学院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把关。在学生论文选题及其现实意义、指导、中期答辩、评审专家小组全程监控,这样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点的科学性,论文结构层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文字水平、图表运用技巧,论证的逻辑水平,广度与深度运用理论的程度,研究材料事实的可靠性与代表性,结论的价值等进行质量保障,进而可以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包括校内质量体系和校外质量体系两个方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由校内质量体系提供基本保障,利用校外质量体系监督和促进。重庆科技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机构,负责规划实施管理招生录取、学制安排、专业实践、培养质量监督等相关事宜。例如重庆科技学院监督人员选择学科专家、企业专家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质量反馈体系由学校、社会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整个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结果需依靠学校、社会和研究生个人的及时反映,并能得到三方主体的重视。可采取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对学生的管理、质量监督以及反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这样方便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且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中更加注重社会企业的参与,企业及时反馈学生工作情况和就业现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规模,使专业学位硕士成为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动力。
四、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施
以重庆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为例,2006年5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组建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是重庆市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是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科技研发、安全检测检验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于2008年在学校挂牌成立,2010年10月重庆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中心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学院开设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建筑安全三个专业,现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87名,拥有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1个,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与“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学院拥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5个、重庆市检测检验中心1个、消防技术服务中心1个[6]。学院安全工程领域涵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工业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1)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主要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风险评价技术等。(2)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煤矿山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过程控制中的安全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理论及新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展行业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3)职业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工程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理论、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化、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方法,职业危害控制及防护工程技术等研究。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目前安全工程领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结合学校安全工程学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要求等,科学合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实践运行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水馈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参照全日制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经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小组的共同研讨,学院把研究生课程体系拆分为三大模块,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及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共为47个学分,其中学位课有27个学分,非学位课有8个学分,实践环节有12个学分。研究生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上半年为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环节,研二下半学年及研三学年为毕业设计及校外实践环节。2016年9月25日,安全工程办学十年总结大会暨2016年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与会各专家教授耐心为学生召开“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学科前沿讲座”,为学生们讲授安全领域前沿科学知识。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配置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选聘的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思想素质高、教学履历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拥有较多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此外,学院定期从消防部队、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聘请技术水平卓越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授课,学院鼓励任课教师编安全工程领域适合专业硕士使用的教材。目前,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编撰和主编了《安全学原理》《化工过程与装备安全技术》《化工安全》《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实用管理心理学》等5部专著和教材。同时,学院每年遴选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科学研究,主讲教师还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研学结合,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便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优秀的实训平台建设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将以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改革试点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以安全工程为主体,消防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为两翼,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和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将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一体化基地。实验中心教学团队成员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邀请高级工程师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与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训以及校外企业的实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教师的科学研究前沿项目或工程实际项目、学生的各种竞赛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大大增加,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学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安监局、重庆建工集团、重庆燃气集团、重庆消防总队、重庆高新区消防支队等17家企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中石油合作共建“石油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安监局合作共建“安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教委共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学院充分利用拥有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不仅为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结语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和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建和优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属于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作者:邹碧海 周世靖 寇娜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黄旭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饶师范学院教科院讲师;盛世明,上饶师范学院教科院教授;孙元,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州/510631)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中世纪大学教师教育的演进”(13ZD2L001)、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高等教育国际化:来自中世纪大学的经验和启示”(2013kyjj029)研究成果。
摘 要:中世纪大学是一个具有浓厚基督教色彩教育机构,决定其教学活动的公益性质;同时中世纪大学又是一个自治机构,它必须自行解决其教学等经费问题。大学从其出现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保证教育公益性同时又促进自身发展的棘手问题。中世纪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分期付款”和“差异化收费”的学费政策,有效的减轻了一般学子的经济负担,同时巧妙的把绝大多学费转嫁到富人身上。中世纪大学的学费由10%的贵族承担。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诱迫富人为教育做贡献,尽可能为多数人提供了大学教育的机会。中世纪大学的学费政策是市场经济和教育公益性有机结合的典范。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在中世纪欧洲大学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大学社会史的出现及其繁荣,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也由此走向兴盛。①我国在教育学领域对中世纪大学的研究还基本处于一种泛泛而谈的宏大叙事的阶段②,这种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不过它最大的缺陷是无法对历史和现实世界进行“洞幽”和“烛微”,真理正是隐藏在诸多“精微细节”之中。
学费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中世纪大学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深挖。本文尝试探讨中世纪欧洲大学学费政策,并期望通过对该问题的论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世纪欧洲大学和学生的生活状况;为教育决策部门学费政策制定提供思想和制度资源;同时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加入中世纪大学生活史的研究。
一、“知识是否可以牟利”的态度流变
在讨论中世纪大学学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西方古代社会对知识和金钱之间关系的态度:知识是否可以用来牟利?
(一)辩士:知识就是金钱
知识是否可以牟利这一命题早在古希腊就已经出现。辩士是西方最早的一批专业性教师[1],他们以教学为职业,对于他们来讲知识是可以而且必须用来牟利。部分辩士为了获取高额学费,不惜以“诡”辩来颠倒是非,被视为“智慧的妓”(Prostitutors of wisdom)。其实关于教学收费,在辩士之前,古希腊公、私学校的教师早就实行了,因此不能以教学收费来谴责辩士。既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好,辩士善于教学,顾客盈门,难免令人眼红。辩士被人污蔑为“骗徒”,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辩士在教学上收取高额学费这一做法,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成为讨论知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滥觞。人们担心此举会把神圣的知识探索沉沦为低俗的金钱交易,从而可能导致师生纯洁关系的异化。
(二)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
对于辩士这种公然把知识和金钱挂钩的做法,为部分格调高雅的雅典人所不齿。随后的苏格拉底提出“知识是美德”(Knowledge is virtue)的理论以制衡之,即反对用知识来牟利。苏格拉底知行合一、不计功利、为知识而知识的举动,开启了西方学术自由奋斗史的序幕,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代的孔子,身体力行营销“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也成为中国学人经世济民的实用主义思想源头。这两大伟人的思想和行为奠定了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底色。[2]
(三)基督教:知识是上帝的礼物
基督教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知识不能牟利的观念,不过基督教对知识进行了神化。知识是上帝的礼物不能用来牟利(Science was a gift from God,which could not be sold)。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督教垄断了文化教育的一切权利。在中世纪任何人从事教育或教学必须经过教会的允许。那些没有获得允许就去教书甚至办学的人,会受到教会严厉的惩罚,即“绝罚”(excommunication),就是开除教籍、逐出教会。当时有“贩卖知识罪”这一罪名。
(四)中世纪大学:为传播知识付出的劳动可以得到报酬
中世纪社会,教师是由教士兼职的。教士从事教学是传播上帝的福音,是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不仅不收学费,反而愿意给予学生、教徒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从教会获得牧师俸(benefice&prebend),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大学出现。中世纪大学教师是一个真正以教学为职业的群体。这意味着一个新兴的职业产生,“一个以写作或者教学,更确切地说同时以写作和教学为职业的人出现了”[3]。他们没有来自教会的俸禄,只得靠收取学生的学费维持生计。这和教会关于“知识不能牟利”的理念相矛盾。教师争辩,知识不可以用来牟利,不过为传播知识而付出的劳动应该可以得到报酬。显然这有狡辩的成分,不过最后教会还是做出了妥协。那些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的教师,可以收取少量的学费,教会把因教学而产生的利润称为“可耻的利润”。
中世纪欧洲大学是一个具有很大自治权的法人实体。大学可以自主地决定课程设置、考试、颁发学位、判定学者是否具备加入教师行会的资格等学术领域内事务;同时它自己也需要解决办学场所、经费来源等问题。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大学需要筹措相关经费。中世纪大学收入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收入来自于学费、恩惠(graces)和其它(比如从同乡会收取的钱);外部收入基本上来源于教会的捐赠,国王、公爵或者市民所付的薪水、捐赠和助学金。[4]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讨论中世纪大学的学费问题。
二、中世纪欧洲大学学费政策
我们平常讲的学费是指狭义的学费即一次性的注册费。这里讨论的中世纪大学的学费是广义的学费,指学生与学校当局(教师)因为教学产生的相关费用。具体说学费包括:一次性支付的注册费和其它一些杂费:如学位费、听课费、各种教俗典礼费、获取各种证书和档案录入的费用、支付给学监的费用、租用教室和图书的费用等。这里主要讨论注册费、学位费、课时费、书本费。
(一)注册费
注册费一般分为三类:1.每个学生都必须办理的“大学入学注册费”;2.学生所属学院的注册费;3.学生所属同乡会的注册费。此外,许多大学还存在一种“勒索”性收费,即老生要求新生必须缴纳的“入门费”(entrance fee),尽管不少大学在章程中明文禁止对新生敲诈勒索。[5]在注册费中大学入学注册费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费,也是我们这里所关注的。
中世纪大学入学注册费通常比较低。在中世纪大学的早期,通行的学生注册主要在学院进行,而且是学生直接向一位老师注册并交纳注册费。正式的大学注册和收费则从14世纪晚期才在中欧的新兴大学中兴起,并在16世纪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流行做法。
欧洲各大学的注册费不尽相同,但其中一个共同特点是:各大学对相关条例的执行比较灵活。入学费通常按照贫富差别而交纳不等的费用,穷学生通常免交注册费。如1490年法国瓦伦斯大学的条例规定,新生在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必须交纳学费,每个贵族出身的富裕学生交3弗罗林(florin,一种金币名称),一位不太富裕的学生交2弗罗林,所有其它的学生交1弗罗林,穷学生则完全免费。③ 1447年的爱尔福特大学条例规定,每一位在大学注册的学生,只要负担得起,都要交纳1/3弗罗林或同等价值的20格罗申(Groshen,一种银币的名称);假如他是一位贵族或拥有爵位者,则交纳1弗罗林;高级教士或期望被置于第一等级的教士,则至少交纳1/2弗罗林;穷学生则至少交纳6格罗申;假如注册者没有交纳费用,则在登记册上应注明为“贫民”。[6]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方面对学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要求。事实上没有任何要求:不管贫穷,不管社会地位,不管户口,不管健康与否,不管年龄,对语言能力也无要求,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7]
(二)学位费
在学杂费中,学位费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获取学位的花费通常包括考试费和获得学位的庆典费。据考证,在英国各大学,一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所需的费用大约相当于其一年的膳食费,或其年度花费的75.2%,即2镑9先令4便士。[8]至于欧洲大陆地区的大学,尽管我们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根据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所需的费用来推算,一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费用大约相当于其年度花费。[9]正是由于学位费过高,大多数艺学院学生没有完成他们的大学课程。据一项著名的研究(Paulsen,F.Histor)表明:中世纪大学从入学读到“bachelor”的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读到“master”或“doctor”的人又只占四分之一。[10]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大学制定了相应的条例加以限制④,但仍然有众多的学生无法获得学位。可见,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学位费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一项望而却步的沉重负担。
(三)讲课费
各个大学的讲课费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意大利大学的授课费用比较高,其它地区大学的授课费用相对较低。对于极其贫穷的大学生,学校往往免收授课费。胡安一世于1392年颁布法令,规定里斯本—科英布拉大学的富裕的法学院学生应付讲课费40镑或里弗尔(Livre ),中产阶级的学生付20镑,穷学生付10镑;其它大学该法令由地方当局组织实施。[11]
我们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有关讲课费最为详尽的资料来自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据1405年博洛尼亚人文与医学大学的课程设置条例,我们可以估算出,一位大学生修完全部课程所需费用共为1226博洛尼亚索里达(合61.3里拉,约40.87金弗罗林),约占其四年总费用的3065%。[12]因讲课费太高,所以一些学生设法逃避交费。一位博洛尼亚大学著名法学家曾哀叹:“他们想学习,却不想交费。所有的人都想学习,但是没有一个人会交费。” [13]
(四)书本、纸笔费用
对于大学生而言,书本和纸笔亦是必不可少的。在15世纪中期书籍印刷和纸张广泛运用之前,复制书籍的材料和工艺仍然比较落后和昂贵,所以导致书籍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大多数学生通过复制或者租借来满足对书籍的需要。对于关涉到每位学生和教师切身利益的纸张、书籍的价格和质量,各大学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众多大学所形成的教科书的租借、复制体制。大学往往规定文具商们应严格按照大学的相关条例出租样本书以供学生复制,这样把书籍价格控制在一个基本合理的价位。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巴黎大学,“入学费和书籍费始终是大学生预算中最少的部分” [14]。这种租借、复制体制满足了大学生对书籍的急需,保证了大学教学的正常运转,其作用不可低估。
中世纪大学除了学位费过高没有获得根治,对于其它的学杂费,如注册费、讲课费、书籍、纸张等费用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加以限制;而且还对大学城中的房租、文具、纸张、日常生活用品等进行评估和限价,将价格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本。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大学试图降低学习费用,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努力。这一切和中世纪社会的“教学无偿”的思想以及中世纪大学拥有的广泛的自治权密切相关。
三、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的特色
中世纪大学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费政策:分期付款、差异化缴费。
首先,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一种分期付款的学费政策。
中世纪欧洲各大学入学注册费很低。现在大学,学生新学期交给学校的高额入学注册费,在中世纪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据估算是一个普通学生半个月左右的生活费)。为什么中世纪大学的注册费如此之低?这里有几个考量:首先,基督教一直主张实行“教学无偿”的思想,把教学产生的利润称为“可耻的利润”,这必然会对大学的学费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中世纪大学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自治法人机构,决定大学不可能无偿教学,只好象征性收取学费;其次,当时以托钵会修道院为代表的修士实行无偿教学,这种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大学不可能收取高的学费;再次,当时师生流动很大,大学竞争很激烈,这种市场竞争机制也抑制大学收取高额注册费冲动;最后,一次性收取大量的注册费不利于师生的流动,对学生尤其不公平。
大学和大学所在的城镇不是通过学生的注册费来获得好处而是通过大学培养人才和发展、活跃当地的经济和其它方面赢得溢出效应。正如上文所说,中世纪大学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学生入学。中世纪大学以把每个教室、宿舍填满为乐趣,所以注册费很低。
如此低的学费是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大学必须用其它名目收取费用,其中听课费就是一种变相的学费。听课费大约占一个学生全部花费的30.65%。在中世纪大学,一个学生刚到学校,就会有学长来游说他去上某个老师的课,这个学长一般会从教师那里得到一定的报酬。当时就有提防“西贝波修斯(pseudo-Boethius)”的说法,意思就是不要轻易把听课费交给那些沽名钓誉的讲座教授。有些大学甚至出台政策,学生可以在听较长时间的课以后才决定是否缴纳听课费,甚至听完课才缴听课费。[15]这样在保护了学生的利益的同时好像又侵犯了教师的利益,学生愿意学习知识而不愿缴费。当时博洛尼亚大学每个讲座都设有两个教师以便他们互相竞争。[16]不过总的来说,这种市场竞争机制的确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时一个学生只听课、不缴纳听课费,也不参加考试,教师对此是无可奈何的。如果要参加考试,学生就必须缴纳所欠费用。参加学位考试的各种费用很高,在英国,学位费相当于一位学生年均膳食费或其年度花费的75.2%。在欧洲大陆,学位费大约相当于一位学生的年度花费。事实上参加学位考试的学生很少,所以一般是有钱人才参加学位考试。
这种把学费分解为注册费、听课费和学位费的分期付款的学费制度,大大降低了入学门槛,使得更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付费上学,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自由。当时师生流动性很大和这种灵活的学费制度是分不开的。
其次,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一种差异化学费政策。
中世纪大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阶层的学费亦有差别。自大学兴起直到“价格革命”前,欧洲各大学的学生费用尽管也有所增长,但是增幅不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生的最低学费数额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意大利大学最贵,法国次之,神圣罗马帝国和英国大学最低。不同专业和不同学历的费用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人文学院学生的花费最低,神学院次之,最贵的是法学院和医学院;同时,就读的学位越高,花费越大。
不过最具中世纪特色则是根据学生身份等级和贫富,实行差异化学费政策。这种差异化学费政策主要表现在入学注册费、听课费、学位费等方面。一般而言,富有的学生所支付的上述费用为规定中的最高标准,而被确认为贫穷的学生,上述费用往往会减免。例如,各大学大都降低或免除了穷学生的入学费。由于入学注册费较低,而不像今天的大学入学费昂贵得吓人,所以大学门槛大大地降低了。贫穷不会成为人们上大学的障碍,从而保证了贫困学生获得相对同等的教育机会。可见,正是遵循着“贫富有别”的原则,大学在收费方面向穷学生进行了倾斜,使得学校既能收取到尽可能多的费用,又不使穷学生失学。要知道在“在新旧欧洲(至少是阿尔卑斯山以北),15%-20%的在校大学生是贫穷的” [17]。在中世纪的欧洲,富人亦被迫为大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15世纪的巴黎大学,最大部分的应付款项是由占学生总数10%的贵族学生所缴付的。” [18]
四、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的启示
让贫穷的学生进入大学可以不必通过降低规定的收费标准,而是可以通过分期付款、减免或免除部分费用的方法,这是中世纪大学学费制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对于大多数人最困惑的是:为什么中世纪大学可以实行富人多付费、一般人少收费、穷人免费的差异化学费政策?为什么大学可以实行分期付款的学费政策?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在教育理念和制度安排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首先,中世纪大学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学术机构。早期大学和学院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大学修道院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它与教会的世代联系。[19]大学和教会的联盟是基于一种信仰:学者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20]。教师有一种天然的宗教使命,即传播上帝的福音。这使得教师把教书当作一份事业(career),而不仅是一个工作(job)。教会的传统观点认为:知识是来自上帝的礼物,不能加以买卖。也就是反对向学生收取学费。中世纪社会“知识是上帝的礼物,不可牟利”理念和因为教学产生的利润是“可耻”的思想,对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实行教育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中世纪浓厚的宗教氛围下,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使得富人愿意拿出大笔钱来资助穷人求学。当时的教俗统治者和富人纷纷捐资助学已蔚然成风。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大学贷款基金的设立、为穷学生提供免费食宿的学院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实例。
其次,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按学生身份等级差异化学费政策满足了贵族的救赎心理和虚荣心。贵族等拥有爵位的人在缴纳高额学费的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的特权。比如在中世纪大学,教室的座位是分等级的,靠讲台前面的座位是VIP客户,为贵族专享;教室两边的座位是缴费学生的,教室最后面的位置才是免除学费的穷学生的专门区域。[21]这种特权在中世纪大学比比皆是,比如在住宿、餐饮、着装、集会等,那些缴纳高额学费的学生都享有程度不等的特权。中世纪大学通过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的谋取利润,同时把这些利润补贴给那些穷学生,回报社会,使得大学具有社会企业的特点。
我国经济学家茅于轼建议提高学费,并通过设立补助金的方式,来帮助贫困学生的设想,在中世纪大学已是活生生的事实。茅先生关于提高学费资助贫困学生的设想可能是基于经济学的考虑或者是受到美国学费政策的影响。美国的学费政策经历一个从低学费、低补助到高学费、高补助过程。美国的高学费、高补助学费政策建立在健全的征税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民间捐资助学传统上面。这再次证明教育问题如学费缴纳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美国实行的高学费、高补助的学费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中世纪大学学费政策的回归。
我国目前主要学习美国的高学费、高补助学费政策,它从整体上改善了教育公平。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和传统,我国在实行高学费政策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高收费使大量低收入者对大学望而却步或提前辍学。高校中贫困生群体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生活的窘迫、心理的焦虑与自卑,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也远低于其他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如何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低收入者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需要我们设计巧妙的政策诱逼富人为教育做贡献。
再次,中世纪大学实行的分期付款的学费政策,表明中世纪大学具有灵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这种分期付款的学费政策,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巧妙的将大多数学费转移到贵族身上,使得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它方便甚至鼓励学生自由转学。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办学机制,各大学之间为争取生源,相互竞争,从而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说,中世纪大学的学费政策是市场经济和教育公益性结合的典范。
历史一再证明,大学只要实行市场竞争机制,大学就生机盎然;反之,大学就死气沉沉。现在大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向:无墙大学、网络大学的出现,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学习世界上著名大学权威教授的课程。耶鲁大学就雄心勃勃宣称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最终把所有课程放到网上以供所有人享用,从而建立一个强大的学术帝国。开放入学、市场竞争、学生中心、学习自由、名师效应、校园建筑缺乏等,这一切和曾经的中世纪大学是如此的相像,以至于有学者提出:回到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世纪大学。[22]
教育改革必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历史不是一件约束物,它不能束缚目前的一代。虽然历史学家手中没有水晶球可做预言,没有魔镜可供占卜,但它在这一领域也能为他人提供有益的东西:如果你想要知道你要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经去过哪儿。” [23]我们研究高等教育,有一种倾向就是唯欧美国家马首是瞻,患有“历史遗忘症”。我们研究中世纪大学,不是“恋尸癖”。中世纪大学不是化石,我们的大学和中世纪大学一脉相承。中世纪大学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教育实践里,为我们留下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中世纪大学就是近现代大学的试验场。我们是要研究欧美等国家的教育,不过,需要谨记在欧美民族国家之前,大学还有一段漫长的历史。相比较欧美那些“成熟”的教育经验,中世纪大学具有萌芽性质的理念、制度更本源,更有生命力,或许更值得我们关切。
注释:
①较重要的研究论文和著作有: T.H.Aston,“Oxford’s Medieval Alumni”, Past and Present,1977(74); T.H.Aston,G.D.Duncan,T.A.R.Evans,“The Medieval Alumni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Past and Present,1980(86); Hilde de Ridder-Symoens,ed.,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Olaf Pedersen.The First University-Studium General and the Origins of University.Education in Europ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Alan B.Cobban, English University Life in the Middle Ages,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②宋文红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石广盛的《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张磊的《中世纪大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相对来说从微观方面对中世纪大学做出描述。
③在15世纪中叶的佛罗伦萨,著名律师和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为200-500弗罗林,银行经理为100-200弗罗林,佛罗伦萨文书次长为100-150弗罗林,中产阶级裁缝为60弗罗林。可以看出,当时的注册费的确很低。见王乃耀的《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
④除了维也纳地方议会制定了相关法令外,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德国各大学等也纷纷出台条例免除或部分免除穷学生的学位费。Post,Gaines.Masters’Salaries and Student-Fees in Medieval Universities [J].Speculum,1932.Vol.7.No2.181-198.
参考文献:
[1][2]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九州出版社,2006.1, 1—17.
[3]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
[4]Aleksander Gieysztor,“Management and resources” in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edited by Hilde de Ridder-Symoens,13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7][11][21]Rainer christoph schwinges ,“ Admission”in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edited by Hilde de Ridder-Symoens,277-278,171-173, 280-281,171-17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6]Robert FranciS Seybolt, The Manuale Scholarium: An Original Account of Life in the Medieval University.17.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1921.
[8]徐善伟.中世纪欧洲大学生学习及生活费用的考察[J].世界历史,2012(1):79-88.
[9]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82-83.
[10]Stephen C.Ferruolo.“Quid dant nisi luctum? ”:Learning,Ambition,and Careers in the Nedievcal University[J].History of EducationQuarterly, 1988, 28 (1):1-22.
[12]Lynn Thorndike, “Regulation of the Bejaunium or Freshman Payment”in University Records and Life in the Middle Ages.273-285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4.
[13][15][16]Alan B.Cobban.Medieval student power [J].Past﹠Present,1971(53):44-45.
[14]Eric H.Reiter.Masters,Students,and Their Books in the Late Medieval German Universities[J]Paedagogica Historica,Volume34,No.2,1998.
[17]Astrik L.Gabriel,Review of Matriculation Books at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1996(82):459-468.
[18]Post,Gaines.Masters' Salaries and Student-Fees in Medieval Universities [J].Speculum,1932.Vol.7.No2.181-198.
[19]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38-146.
[20]杜威.我的教育信条[A].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C].王承绪,赵祥麒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