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时间:2022-06-01 20:5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精读课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精读;述评

1 “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精读教学

英语精读作为大学英语主体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文化传递等重要任务。然而,目前英语精读课费时较多、成效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消极被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被划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在课前,知识的内化、吸收通过课堂上老师设计的一系列个人或小组的活动来完成。它颠覆了原来的教学顺序、转变了师生角色,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英语精读教学,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主动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囿于语言点和知识点的传授,而会更关注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2 “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精读教学的研究分类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精读教学始于2014 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笔者以“英语精读”“翻转课堂”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截至2018 年12 月一共有23 篇文献。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根据论文研究侧重点进行分类,分为应用研究、模式探析及问题探究三大类。在这23 篇文献中,其中8 篇属于应用研究类,占总数的35%;10 篇属于模式探析类,占总数的45%;2 篇属于问题探究类,占总数的10%。

3 “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精读教学的研究成果

3.1 教学应用研究

在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中,部分学者的研究关注点在于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际的英语精读教学中。庞亚飞[1]首先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然后采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证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王驰宇[2]具体分析了翻转课堂如何运用于高年级英语精读教学,并指出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如视频制作、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郭放[3]分析了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的现状,探讨了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范立彬,李笑[4]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英语精读教学中翻转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和步骤。李东燕[5]指出目前英语精读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翻转课堂来加强课堂学习效果的四点策略。

3.2 教学模式探析

除了介绍翻转课堂的背景、概念、特点、理念、现状等,部分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李明慧[6]以30 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英语专业精读课为采样项目,探讨了以干预性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及成效。张艳萍[7]以翻转课堂模式为基础,设计了贴合英语精读的课前、课中及课后教学活动,该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刘忠才,陈平,李景[8]以青岛工学院2015 级2 、3 班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 》中14 个单元为采样项目,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和测试法、交谈法,设计了课前及课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法两个班的实验数据,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民办高校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借鉴。虽然大多数学者在探讨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模式借鉴了国外翻转课堂理论,但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创新。窦晶[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英语精读教学有着正面意义。焦云韫[10]首先探讨了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结合的理论可能性,再通过一个月的实验,证明了受试者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

3.3 问题探究

翻转课堂自推行来,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推崇,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也在其影响下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这其中也有部分学者开始思考新的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张婷[11]通过实践教学和相关研究,概括了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精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视频制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有效检测措施。张艳萍[12]从翻转课堂的特点与局限性出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探讨了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难点,并提出了可能的对策。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4.1 研究不足

近几年关于英语精读这门课程的翻转课堂研究吸引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略谈一些自己的浅见,敬请批评指正。1)研究内容的广度还需要加深。英语精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任务,但英语精读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其他课程相比,研究内容的广度还有所欠缺。以“大学英语写作”和“大学英语听力”与“翻转课堂”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相关文献分别为126 篇和80 篇。2)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对笔者检索到的23 篇文献综述后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只是简单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特点、优势等,然后展开实验研究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基础如主动学习法、同侪学习法等开展研究。3)研究视野有待开阔。相关文献大多是从课堂或教师角度入手,指出目前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满意度、参与高,并提升学习动机。但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想法,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等。4)有的研究指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缺乏有效课下监督措施,因为这直接影响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的内化、吸收。然而相关研究只是泛泛而谈,如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但具体怎么搭建,如何确保学生认真执行,相关研究并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科学的机制。

4.2 研究展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改革英语精读教学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也面临诸多理论、技术及实践的挑战,亟待更多学者参与其中。1)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融合。现有英语精读翻转课堂研究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课堂的经验之谈,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未来的研究应该思考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进一步融合到英语精读教学实践中。2)建立有效监督与评价机制。翻转课堂自推广以来,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普遍欢迎,许多研究也对其持肯定态度。对于精读教学,尽管其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如何监督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怎样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应用中最突出的挑战是学生在课下准备不充分[13]。精读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涵盖读、写、译等多方面,未来的研究应思考如何建立一整套监督与评价机制,督促学生学习,促进教学相长。3)现有文献缺乏针对精读课前导学材料的系统研究。从教师角度出发,在制作英语导学材料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时间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准备翻转课堂材料的时间是传统课堂的六倍之多[14];其次,技术上的挑战,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培训,因此,做出来的视频课件往往差强人意;最后,英语精读内容庞杂,如何做好导学内容的设计是英语精读教学研究值得研究的方向。导学材料是一个单元的开始,体现教师对这个单元的整体设计,主题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课件是否生动有趣都是教师在设计导学课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4)在精读课堂中,教师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也是未来可以研究的方向。翻转课堂中,无论是课前、课中及课下,教师的引导始终贯穿其中。传统精读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喜欢依赖老师。因此他们内心抵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自主学习中,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异常重要了。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都有积极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对近几年英语精读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综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针对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相关研究,但针对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增长缓慢,且研究单一、重复研究较多,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能在相关领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为英语精读教学助力,促进相关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庞亚飞.“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16):30-31.

[2]王驰宇.试析翻转课堂在高年级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77-178.

[3]郭放.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中的运用[J].新一代(理论版),2018(10):115.

[4]范立彬,李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英语精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68-170.

[5]李冬燕.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8(36):62-63.

[6]李明慧.基于干预性自主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4):74-76.

[7]张艳萍.英语专业精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9):215-216.

[8]刘忠才,陈平,李景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J].海外英语,2018(3):21-23,33.

[9]窦晶.大学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6):72-75.

[10]焦云韫.浅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的可行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4):81-83.

[11]张婷.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究[J].英语教师,2015,15(24):122-123,132.

[12]张艳萍.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129-130.

第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 泛读教材 研究成果 评述

一、引言

著名英国语言教育家West于20世纪初在印度从事英语教学时提出了以“阅读法”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念,并首次将阅读区分为“精读”和“泛读”。自此泛读教学便逐渐进入了语言教学专家们的视野,成为阅读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但是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对于泛读课型教学以及教材的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才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远远落后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其他方面,更加落后于国内英语教学中泛读课型的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更显差强人意。

本文拟对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泛读课型教学以及教材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文章所参考的论文主要依托于《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对外汉语研究》《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以及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集,分别以“对外汉语泛读课”“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对外汉语阅读课”以及“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共检索到论文资料16篇,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论文有6篇,有关教材方面的论文有10篇。

二、正文

(一)关于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法的研究

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法的研究以鲁健骥[1]开启了对外汉语泛读课研究的大门。文章介绍了“精读”和“泛读”这两种课程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发展的背景。该文章认为“‘精’和‘泛’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体现了语言教学中的“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文章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大力提倡“精读”“泛读”分科,主张开设泛读课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然而,自泛读课进入课堂开始,就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老师对于泛读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容易把泛读课上成精读课,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点,导致泛读课堂沉闷无聊,甚至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老师对于泛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一堂泛读课往往以“学生阅读――完成练习――订正答案――老师讲解”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内容也局限于现有的教材,由此老师和学生都对泛读课越发失去兴趣。

于是陆续开始有学者着眼于课堂实践的角度,从不同角度探讨泛读课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

高磊[2]提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留学生获得汉语阅读自由。作者提出在泛读课堂中增加元认知技能的训练,以此使学习者更加熟练的运用元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李宗宏[3]把图示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泛读课堂中,通过图示理论,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图示,能兼顾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两个方面,并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语篇分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认知加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任务法进入第二语言课堂,开始有学者尝试着将任务法引入对外汉语阅读课堂,姚敏[4]认为我国对外汉语泛读课堂有公式化、大众化和应试化的特点,而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活动链”,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提高阅读速度。

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对外汉语泛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从文章论述来看,学者们都致力于改变老师的教学法,从理论阐释或教学经验出发探索老师应该怎么教。然而,对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来说,这些都应该辅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先前的理论研究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吴门吉[5]以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对学习内容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同时通过访谈优秀教师了解教师的想法,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并不是完全符合的,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因此在对外汉语泛读课教学法的研究方面,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想在泛读课堂中学什么,怎么学,适当地把这些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泛读课堂打造成对外汉语特色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关于泛读教材的研究

笔者分别以“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和“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关键词于各核心期刊上检索到论文共10篇,分别涉及教材的编写原则、对现有教材的分析、以及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

早在1991年,吴晓露[6]就提出了阅读技能训练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该文认为阅读课要与精读课区分开来,泛读的要求是理解文章或故事的大意或作者的主要观点。对此,朱勇[7]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张世涛[8]从教材中选取的阅读材料的难度、内容、篇幅和教材的练习四个方面分析了泛读教材的编写原则。

这些文章对编写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的阐释,无疑对泛读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朱勇[9]提出输入调整这一手段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输入调整对伴随性学习的积极作用。此外他还对现有五本泛读教材中输入调整手段的运用进行对比,发现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着将新的输入调整方法编入教材,但是单部教材依然存在单一性、主观性、外部输入调整不足的问题。

针对我国现有的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田然[10]选取了近15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最有影响的10套(本)中高级阅读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存在的问题:

第3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在比较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差异的基础上,从词汇学习、阅读能力和听力的提高三方面探讨了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问题,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阶段的英语学习,全面提升英语水平。

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面对厚了很多的英语课本,篇幅加长的英语课文,密密麻麻都是长单词的词汇表,很多学生感到很茫然,没有头绪,不知如何应对。尤其在对大学学习至关重要的四、六级考试重压下,更是感到困惑焦急。本文作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此篇文章旨在探讨高中英语学习与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给予大一新生以方向性的指导。

大学英语学习与高中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高中英语重在语法学习,而大学英语重在词汇阅读以及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显而易见,高中的英语学习为大学英语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体的语法框架结构,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说,大一新生的英语知识体系就好像是一座已具框架结构的房屋。而大学的英语学习,侧重词汇的增加,一个个的词汇就像是一棵苍天大树的叶子。随着英语词汇的积累,阅读材料的长度难度也有一定的增加。

一、关于词汇的学习

如何扩充词汇量,掌握一个个冗长复杂的单词,是很多大一新生面对的难题,以下的方法或许会给那些还在苦恼词汇的学生一些启示。

1、通过单词的构成记忆单词。这需要学生在日常记忆单词的时候,注意观察单词的构成,了解单词的构成原理,积累必要的构词知识,认识常见的前缀后缀。

2、联想记忆法。在大量的英语单词中,很多无法利用词根词缀来记的单词可借助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虽然有时候显得牵强附会,但是记忆的印象反而更深刻。比如“abandon”常见的意思是“抛弃”,但是它还有一层意思是“放纵”,可以理解为“对自身的放弃、抛弃就是放纵”。

3、利用近反义词记忆单词。英语是国际性的语言,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容性的语言。英语发展历史是大量引进外来词汇的历史。正因为如此,英语的词汇量及其丰富,估计超过一百多万,这样很多英语单词都有近义词和反义词,譬如buy and purchase、raise and rear 等等。

4、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因为在阅读中,遇到新单词,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一定的语境,深刻体会单词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认真观察单词的用法搭配,所以阅读训练可以强化单词记忆。

5、科学用脑,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记忆单词。它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性,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此外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试验中还发现,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牢靠。因此单词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要勤于复习。

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速度,能阅读相应的英语杂志期刊。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学生首先应该弄清楚精读和泛读的重要性及其各自的侧重点。

精读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较小的英语范本(即语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准确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再通过演绎法对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反复操练,提高熟练程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优点是较好地发挥了成人的意识优势和认知优势,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效率较高、准确度较高。静心苦读和强记强练是精读的行为特征。大学英语课本就是很好的精读材料。我们同学多年的英语课堂学习,从初中英语课堂到大学英语课堂基本都是围绕精读开展的,忽视了泛读训练。

泛读的学习理念是通过大量的英语接触,发挥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自发力量,自然习得英语语言能力。它不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学习者精研细读,处处要搞懂为什么。它要求学习者培养对英语的爱好,养成每天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习惯,用英语多读,什么东西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材料,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环境,小说、报章、科普、专业文献,目所能及皆在阅读之列。其优点是英语技能化水平高,语言反应速度快,学习过程中焦虑感和压力感较小,对学习者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要求不高;缺点是语言知识掌握精度不够,应试能力较弱。

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本文作者认为,由于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精读,而英语精读材料涉及的知识面在宽度方面有限,反之泛读对增强学生语言输入的广度有着精读不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应该更加注重泛读训练,课下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通过大量的泛读,提高语言的输入量,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三、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此外,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听力的重视程度。由于高考中的英语听力部分不计入高考总分,在录取时将成绩提供给高校参考,对于报考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高考志愿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在高考指挥棒的强大号召下,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体现为应试教育,忽视了听力教学,以至于很多自认为英语学得不错的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不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在大学的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分值比例为35%,这一数字表明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听力说平呢?这一问题困惑着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听,既要精听(重复听同样的内容,直到听懂每一个细节和语言表达形式),又要泛听(抓住主要信息,不纠缠细节和语言形式,努力提高理解速度)。

大学英语的听力课堂,主要是精听。同学们在自己选择精听材料时,应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英语小短文。在进行精听活动时,要从捕捉意群、单词的弱读、连读,单音节单词,建立听觉与反应神经的联系这几个方面把握听力材料。

泛听在提高听力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泛听,大量的接触录音,英语学习者可以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泛听训练基础上的。泛听要求同学们在听力练习中以掌握文章的整体意思为目的,在不影响对整体文章的理解,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听不懂也没关系。泛听材料的选取也比较广泛,很多听力考试题、每天的英语新闻、英语电影和各种英语磁带都可以作为泛听材料。

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互相促进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听力活动是语言的输入,学生完全可以将听说两者的学习结合起来,模仿听力段子中的标准发音及地道的英语表达,纠正自身错误发音,完善英语表达。同时,标准的语音语调是确保学生能够听懂英语材料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侧重点有显著的不同,在学习方法上,也应该有所转变,希望以上几点建议对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能起到启示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论文摘要: 商务英语精读既是一门英语综合技能训练课,包含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训练,又需要在课堂上授给学生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更要辅之以大量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讲解。其教学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实用人才。本文旨在探讨符合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适合精读课教学特点与要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到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往来日益增多,国际商务活动愈加频繁,对既了解商务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正是顺应这一市场需要而设立的。

在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具备纯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商务英语精读课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除了一般英语课的共性外,还具有一定数量的专门词汇,强调在某些特别场合(如商业会议、商业谈判、商务工作等)使用特别的词汇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要围绕商务情境展开,每一课都要有一个核心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运用英语平台处理商务事宜。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以及语言独立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和人文综合素质。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为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如商务谈判、商务访问、商务陈述、营销与全球采购、国际商务合作、金融与证券、经贸战略、经营管理、以及IT产业等)的语言综合能力服务。

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进行恰当的定位。注意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其次,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对基础性、经典性的理论内容突出重点,删去了复杂难懂、不适用、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再次,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商务场景为依托。

二、情景教学模式的探索

情景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逼真地模拟各个商务流程场景,让学生身处其中。要模拟商务活动场景、业务执行等就需要教师在各种“实景”模拟的硬件配合下,把外贸商务活动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在实践中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工具达到商务目的。

情景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尤其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同一性。因而在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并通过沟通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任务教学模式的更新

这是一种目的明确,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可以称作“任务式学习”,学生必须分析已知的信息,通过与同学的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老师进行总结。  任务学习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用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启迪智慧,引入角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商务原则变得具象化,较深奥的商务原理变得直观,从而更易于理解。学生也因此明晰了课程的目的,调整了期待值,就会对精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任务学习能够在高度互动的支持环境中创造语言得到最大的输入、输出机会。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活动。这些特点恰恰是通过团队的配合完成整个商务流程的运作不谋而合。在协作配合中,既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得到了强化和发展,又使他们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满足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多元立体化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设计,贯串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趣味式的知识传授。在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性强、资源丰富、主体性强、心理轻松。教师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课上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创造多元学习环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的目的。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设计一体化、媒体呈现立体化和教学应用多元化。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由单纯的教材向综合性教育资源转变,同时也满足多种应用,学生不但能掌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从中谙熟一定的商务知识,以便在日后的商务活动中,既能用英语获取信息,又能用英语传递信息。

五、为学生搭建训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平台

课程组在精读课内适当增加各种学生自主演练的活动,如辩论、戏剧表演、讨论等,在课外利用英语专业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外事活动,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提高综合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辅助和推动作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定期举办英语朗读、演讲、习作比赛、商务英语工作情景模拟短剧表演,也可以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电影,聘请外籍教师为学生进行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等。在活动中,一旦学生发现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受到限制时,在回到课堂时学习愿望必然更加迫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商务场景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将能够更好地发挥精读课的基础骨干作用,为深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教师要结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学,逐渐摸索出更多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科研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改 新课堂 英语课堂教学

一、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对掌握一门英语的迫切需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一节成功的课,学生应该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引导者”,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

案例1:

课文life in the future,我给高二(15)班按照平时教法学单词,快读课文,精读课文,找难句子及概括段落大意,而16班我要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课。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这样调动我们的积极性的。当然这种方法我很久以来就想引入英语教学中,来改变英语学习的枯燥现状。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Good morning,teachers!

The students laughed:Good morning,Miss Liu!

Teacher:What is the topic today?

Students:Life in the future(一学生在黑板上写题目,一笔一画,颇有老师的样子。)。

Teacher: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words?

学生跃跃欲试,举手人数达20人之多,我叫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男生,只见他迅速拿着自己的生词卡片来到讲台前,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一边讲解着单词的用法及搭配,一边叫同学们造句子。接下来的泛读“老师”和大家共同描述了带来的图片,并将问题写在了黑板上:

1.How will people shop in the future?

2.How will people travel in the future?

3.What school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下一个环节是精读,“老师”笑眯眯地上来了,他提问了学生每段的大意,然后翻译了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句子,并叫同学们划分句子结构。看到同学们的热情,我很吃惊于他们内心深处其实蕴涵着很大的潜力与活力。学生积极讨论,有的纠正别的同学的错误,有的举手等待回答。最后一个环节这位精读老师设计了Crazy English的教学活动。

案例2:

必修3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剧本。观看了电影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之后,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大组,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由于那部影片的男主角帅气幽默的表演带给同学们无比的激励,似乎同学们做演员做明星有了机会一样,很多的学生激动不已,积极参与活动,这个活动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学生潜移默化地把英语学习演变为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能力。同时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学习英语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极高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有了他们的表情自然、语调恰当的表演。

S[1]:RODERICK:Young man,would you step inside a moment,please?

S[2]:HENRY:Who?Me,sir?

S[1]:RODERICK:Yes,you.

S[3]:OLIVER:Through the front door on your left.

S[2]:HENRY:(A servant opens a door)Thanks.

S[4]:SERVANT:Good morning,sir.Would you please come in Permit me to lead the way,sir.

案例3: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这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由于同学们不常来这儿,兴趣很高,那些平日里死活不肯张嘴的同学也大声读着标题Freedom Fighters及其他的details:He was born in 1929 and graduated in 1995,because of his success,he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

T:Do you know our topic today?

S:Freedom Fighters.

T:Can you name some of the freedom fighters?

S:Martin luther King,John Brown.

T:Ok, let us enjoy a famous speech “I have a dream”.

听的过程中,同学中就有人在模仿Martin Luther King,英语的感情体现在同学们乐滋滋的模仿声里了,再后来的英文歌曲让大家体会了英语语言的美妙。

二、反思

1.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而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因此,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题作用和主动精神。

2.“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则取决于教师的知识修养和教学艺术。教师要挥洒自如地上课,要上好课,首先要琢磨课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由于工作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因此,恰当变换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至关重要。

3.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英语教师的辅导提供在教学工作方面了很大的方便。创设情境,闻一知十,使学生乐学,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很明显。

4.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5.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激励有着某种奇迹般的作用,它可使虚弱变为强壮,使恐惧变无畏,使暴躁变为沉着,使失败变为成功。可见激励教育是使孩子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激励使人自尊自信。孩子需要赏识,在被赏识中愉快地学习成长;孩子需要激励,在被激励中表现得更好更强。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赏识激励教育,努力寻找可赏识激励之处。有的学生爱说爱笑,老师当众表扬他,他会很自豪,表现也会更积极;有的学生内向沉稳,谈话式的鼓励觉得老师的关心才亲切……

总之,我们走进了新课程,亲身体验了新课程,这其中有成功的欣喜、有挫折后的困惑、有峰回路转的激动。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是一条崇高而坎坷的路,但我们自信和自豪地说,我们正在路上。在路上,我们一路攀爬;在路上,我们抖落粉尘;在路上,我们艰苦跋涉,与时代同行;我们将继续我们的体验,携学生一路探索、一路实践、一起飞翔。

参考文献:

[1]张黎瑛.“凿”出来的高效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阅读;阅读热情;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24-02

[作者简介]郑建忠(1968―),男,江苏盐城人,本科,江苏省盐城市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通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强化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人文修养,这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阅读教学,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渗透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巧用方法,激发阅读热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一)优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热情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学生年龄特点,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多角度、生动性地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阅读热情。另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理解与把握阅读内容的着眼点,是学生有效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与探究心理,使其充满阅读兴趣。

如教学Unit1“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中的“Reading”部分:“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一些精美图片或录像视频,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自然引出话题,唤起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降低陌生感。比如在本课Lead in 环节,教师可呈现相关图片,要求学生思考“Do you really believe that there are aliens?Where do they live?How do they come to the earth?”从而唤起学生注意力,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而后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课题与相关图片“Boy missing与a UFO”以及问题“What happened to him last Friday?”思考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比如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谁失踪了?警察是否知道Justin发生了什么事?等等。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阅读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读前猜想能力。

(二)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才能构建有效课堂。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来诱导学生们踊跃参与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阅读活动之前,教师需要选择与课程相关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为后面的阅读学习奠定语言基础,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如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等。比如Unit3中的“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阅读教学,教师可通过减肥瘦身等学生熟悉的话题来巧设情境,诱导他们积极交流讨论,畅所欲言,促进全员参与,进入阅读意境,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二、了解阅读方式,指导阅读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了解阅读方式,巧妙阅读

一般而言,阅读方式以及阅读策略主要包括略读、跳读、精读、推读等。其中,略读即快速阅读文章,从而把握文章大意。换而言之,略读即有选择地阅读,读者可跳过其中的一些细节,把握内容大概,提高阅读速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训练学生通过跳读或扫读等方式,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发掘重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弄清篇章结构与脉络。通过精读,可把握细节,梳理文章思路与结构脉络。当然,不同的文体,其阅读方式不同。比如议论文的精读,需要注意事件的起因、事件发展以及最后结果,理清结构,把握主题。如学习Reading: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略读(Skimming),完成Exercise A: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Who is missing?等。而后给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scanning),探究事情的发生经过:1.Where does Justin Foster live?2.What time did the witnesses see Justin walking home?等等。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完成其他阅读任务。其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猜测与推理, 如结合语篇逻辑关系来分析一些细节问题,猜测作者的意图或态度,对文章产生深层理解,学会总结归纳。同时,学会结合上下文展开词义猜测,提高阅读能力。

(二)引导学生注重整体阅读,分析语篇结构,发掘文章主旨

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有些学生喜欢逐字逐句阅读,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速度与效率不高。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阅读中,若要提高阅读教学与阅读学习有效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拓宽阅读视幅,提升阅读速率。同时,在整体阅读时,还需要分析语篇结构,了解各段落的逻辑关系,从而发掘语篇深层含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广泛阅读,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学习中,阅读速度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广泛阅读,从而提高阅读速率,强化阅读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积累词汇。因为词汇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影响阅读速率与效果的重要因素。倘若学生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则可以突破词汇障碍,那么阅读速度会更快,反之,如果学生词汇量不足,阅读时则会遭遇生词阻碍,影响阅读速率。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汇积累,还需要渗透词汇记忆技巧与方法,强化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学术能力 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0引言学术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术能力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探究学问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学术能力是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语言课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与外语学术能力的整合是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迫使我们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重新调整。制定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学分比重重新设置,剔除偏重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术性和专业性题材的文章,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各个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需要,改变单一性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真正达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目的。

1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1.1教学大纲滞后陈旧,与本科大纲脱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都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听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沿用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此大纲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对词汇、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都偏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对英语能力的内在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外在要求。既不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也没有体现高层次性。1.2课程设置不均衡,学分比重不合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以精读、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以文学赏析、英美文化等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类课程和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中,基于学术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不超过20%,学术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低,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1.3偏重人文性教学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学术性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以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费时低效。综合英语精读课文极少选取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等题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而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新闻英语等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突出人文性,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这样培养出来的还是“继承型”、“积累型”学生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少。缺少互动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所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价单一,缺少综合性成绩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有两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每学期成绩都由期末一次性考试确定。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这种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整合,没有量化学生学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没有评估学生用英语开展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一考定终身”评价体系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参与、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不上课不重要。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调查研究2.1调查工具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工学、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不同专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英语需求情况及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在参与调查的172人中,女性94人,占总样本的54.7%;男性78人,占总样本的45.3%。说明样本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来看, 98.3%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57.1%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并未达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标准。从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来看,80分以上4人,占2.3%;70-79分10人,占5.8%;60-69分62人,占36%;50-59分的66人,占38.4%;40-49分29人,占16.9%。说明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50-70分之间2.2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题目分为教学现状、需求分析和教学建议等多个维度,以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形式设计题目,旨在了解研究生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对学术英语的需求程度,从而构建基于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TP耿延宏.tif,BP〗如上表所示,Q1关于研究生第一学期综合英语(精读、听力)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表明80.65%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设置综合英语,尤其对新闻英语、英美文化、翻译等偏重人文性的课程较感兴趣(Q2)。通过访谈得知,研究生认为综合英语很必要的原因主要是其考虑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从兴趣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有的是文科专业,有的是习惯了精读、听力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纯粹为了获得学分以便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选择了满意,这部分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从需求的角度,学生选择了学术英语(Q5)。Q3代表的“专业课老师或导师要求研究生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的数值为88.96%,说明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检索自己专业文献资料的比例越来越高。Q4代表的“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写摘要或论文”的数值为81.77%。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论文。“在读研期间,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英语?(Q5)”,79.1%的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或双语教学,只有20.9%的学生选择综合英语。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搜索和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用英语写摘要和论文。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更需要学术英语。Q6代表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能否促进专业学习”的数值为80.11%,说明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目前的课程设置相比,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增加,研究生必须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一些基本技能,以便能用英语开展他们专业工作,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3基于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3.1以通用学术英语为基础学术英语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教学重点是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等综合性学术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训练学生听英语专业课程和讲座、记笔记的能力、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摘要的能力,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的演示陈述能力,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等等。教材选取以通用人文类和通用科学类文章为主,即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理解的科普性文章,如转基因食物、温室效应、计算机病毒等。这些教材内容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也适合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任务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做”、“问”,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3.2以专门学术英语为升华专门学术英语是针对某专业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学。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开设如机械英语、电子英语、商贸英语等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的差异,如机械、电子类撰写实验报告、法律类撰写法律案件、商贸类撰写商业合同等。同时强调工作场所英语技能,如技术报告写作、会议陈述演示等。教学以专业交际和写作的英语技能为重点,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上自我设计、自作、自我评价。3.3以专业英语为终极目标专业英语是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述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鼓励学生以组别形式进行专题报告,能够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等,能够把英语熟练应用到所学专业领域,将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密切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选取课程原版教材,由海归专业教师、具有很强英语能力的专业老师授课或聘请外籍教师。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解决困扰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问题,如听全英文课程抓不住重点;阅读英语文献或原版教材速度慢;听英语讲座不敢参与讨论、提问题等。

4结语基于学术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将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语言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崔雪娟.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 (6):92-99.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306-308.

[3]蔡基刚.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第8篇

摘要: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态度,进而学好英语。文章从启发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两方面,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一、启发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

当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处于这种状态,势必会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他们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被一次或几次的失败所吓倒,要从心理上不再害怕英语学习,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英语学习,进而学好英语。例如,讲授Module1Unit1Icanplaythepiano时,本模块主要是围绕“你能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模块任务是makingaposterforaclub,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目标一:小组合作找出重要的知识点,即wouldlike,playthepiano,playfootball,whatabout,worryabout。目标二:导学案上的有关知识点的练习题。目标三:小组活动,完成私人调查。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法教学是不可无视的重要的一环。因此,设计知识点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而最后的目标即私人调查则彰显了听说课堂教学的魅力,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

二、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对不同题材的英语阅读材料有着不同的喜好,如果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他们会对材料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在阅读后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适、难度大,学生读不懂,且非常吃力,无形中就会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厌倦感和排斥感,逐渐失去自信。所以,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标准来衡量选材是否合适,而不要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还要增加各种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地辅助他们理解英语阅读材料,提高英语阅读效能。例如,七年级下Module12Unit2ViennaisthecentreofEuropeanclassicalmu-sic一课的设计。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把握文字背后的信息,让学生熟悉音乐背后的文化,并通过这些知识加深对中国音乐的理解。情境创设:播放《蓝色多瑙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和问题得出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名字,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ViennaisthecapitalofAustria.2)TherearetwoStrauss,FatherStraussandSonStrauss.3)TheBlueDanubeisawaltz,andFatherStrausswroteit.Mozartwroteonlyafewworksallhislife.读前:描述图片,用到所给的单词,个别小组展示。泛读:In18thcentury,whydidthemusicianscometoViennatostudy?1)WhatwasJohannStraussfamousfor?2)WhatwasJohannStraussyounger'sfamousworks?3)WhydoyouthinkMozartisagreatcomposer?4)HowoldisMozartwhenhedied?帮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精读:培养学生细读课文并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细读,自主学习,总结每段大意并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读后:通过讨论文章内容及视频材料挖掘人物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个人品质,体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

三、结语

首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任务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与交际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相应的学习目标。再次,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英语学习具有层次性。最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只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关注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就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9篇

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的是人文素质教育”。[7]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内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经开展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然而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专业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英语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研究如何解决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人文素质简单等同于人文知识,使得人文素质的培养走上了人文知识传播的道路;[10]二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分离,人文素质教育就等同于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选修课,两者并没有紧密结合。

针对第一个问题,人文素质的内涵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简单来说,人文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了解;人文技能是在运用人文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人文精神则体现为一种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人类命运强烈关注的思想,是对人的价值在集体、社本文由收集整理会、国家、时代、未来中如何体现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实践,是人类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表现,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境界。[8]因而,不能简单地将人文素质教育理解知识的传播,而应该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技能,在前两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启发人文精神,“三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运用,而人文精神则是知识和技能的升华”。[8]

针对第二个问题,教育部[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文件建议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一方面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应该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也要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7]由此可见,专业课教学应该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而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成开设几门人文素质课程。

二、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实践

英美文学是教育部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更注重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对英美文学重视程度不高。[4,9]在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同时,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更应该寻找自身的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本文探讨的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英美文学教学[3]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

1.更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基本目标不应该是培养英美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专业工作者,而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增加人生阅历、丰富英美文化知识、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环境。[4]范谊和苪渝萍两位学者依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将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五个基本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基本知识和方法;四是英美文化的理解认识;五是英美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感悟弘扬。[4]其中,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及文学批评的知识属于人文知识层次,英美文学批评的方法及英美文化的理解认识属于人文技能层次,人文精神的感悟弘扬属于人文精神层次。

2.重组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

英美文学教学应该从英语专业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展起来,[1]突破专业课程的限制。[4] 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5]一般高校英语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事实上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以及高级阶段的精读课程中涉及大量英美文学作品,因此,英美文学教学一方面可以渗透到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4]成为启迪思想、开发思维潜能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另一方面可以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两门课程,系统地了解英美文学史,重点阅读英美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学思潮和流派。

3.创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设计

(1)本科阶段精读和泛读课程中的英美文学教学设计。英美文学教学可以渗透到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在精读课程教师的帮助下精读教材中英美文学作品,以阅读体验和文本分析为主,以文学文化知识为辅;另一方面在泛读课程教师的指导下泛读几部与之水平相当的英文经典名著的原文,以阅读体验为主,以文学文化知识和文本分析为辅,[4]实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的所有层次。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文学专业课程相比,最突出的应该是以与现实生活相关主题为纲这一特点。正是由于这些话题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每个人对它们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对这些话题有不同的阐释。精读和泛读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感受和经历,进而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对这个话题的展现,然后与自己的体验进行比较,最终得出对作品的深刻体会,[6]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2)本科阶段“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中的英美文学教学设计。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了“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两门课程,先开设“英美文学史”,从宏观角度介绍了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并分析和评价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流派;又开设 “英美文学选读”,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对其思想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比较,[1,2]重点阅读英美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实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的所有层次。

首先,英美文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英美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教学大纲选定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体验阅读过程,逐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其次,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时注意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等内容,还要求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如英美文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品和作家,这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以上方面的理解,并根据具体的英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有选择地写出摘要、读书报告、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语言特点分析等文章,同时培养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属于人文技能的范畴。再次,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化,并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和探讨,属于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的结合。最后,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并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同讨论,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简而言之,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都应该接触英美文学教学,重视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体会,从而使英美文学课程成为增加人生阅历、丰富英美文化知识、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

第10篇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库;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高职院校要实现英语教育的信息化,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硬件是基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为代表的软件是关键,其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是核心。数字化资源库中的资源不但信息量大、易传输,便于教学,而且集音像、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使语言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形象具体。数字化资源库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课外活动,能够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字化资源库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精读课中的应用

英语精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英语数字化资源库时,要建设与课程和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库。精读课的课程资源库包含课程文档和课件视频两部分:课程文档有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的电子教案;课件视频有每个教学单元的课件、MP3格式的课文音频以及其它与教学相关的英语音视频等[1]。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库中的图片、文本、课件、音频、视频等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资源库为课堂教学服务。

以《实用英语综合教程》(Book l)中的Unit 2“Rock and Roll”为例,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阅读课文、听课文音频、了解文章大意、查阅所涉及的新词汇和短语。在导人时教师先播放一段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视频,让学生对摇滚乐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再听英国的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及国内崔健的歌曲,以了解摇滚乐的特点及国内外的摇滚乐发展现状。课文学习可采用篇章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题(theme)。接下来学习语言知识点,可以播放课件,着重讲解重点词汇、习惯用语、固定搭配以及俚语等[2],要求学生掌握。在讲解课文中关于美国的蓝调、乡村音乐时,教师播放一些歌曲如约翰・丹佛(John Denver)演唱的Take MeHome,Country Roads等;讲述猫王的生平时,教师可展示一些猫王演唱会的图片、视频片段及歌曲如Love Me Tender的音频文件等。课文串讲完毕,则让学生做课后的阅读练习以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可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或要求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等。这样,精读课就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课文阅读和知识学习课,而成为能够调动学生视、听、说各种感官,集音乐欣赏、文化了解、知识吸收、活动参与于一体的语言活动课。总之,通过恰当地利用课程资源库中的资源,教师可以寓教于乐,圆满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在听说课中的应用

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听”是“说”的基础,“说”可以促“听”,把“听”和“说”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力资源库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可以在听力资源库中建音频库、视频库,必要时配备文本、图片、动画等,并将其中的听力资源分级以方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使用。口语资源库中的资源应围绕口语教材或会话主题(如问路、购物、旅行、就餐、求职等)进行建设,口语资源也可以分级,如有配套的音视频供观摩则更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库中的英语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听”为主、以“说”为辅,或以“说”为主、以“听”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要把握两个“三分之一”的原则,即“主”的时间占三分之二,“辅”的时间占三分之一;严肃听说内容占三分之二,休闲听说内容占三分之一。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Bookl)的Unit3为例,在进行听力部分(关于问路)的教学内容时(以高职院校两节课连排,时间90分钟为例),可以调取资源库中的相应听力资源,先让学生听教材内容并完成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并给予一些听力方法上的指导(这部分即以“听”为主的部分占三分之二时间,40分钟);然后教师把关于问路的英语表达法和常用句型总结出来,可能时辅之以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掌握并进行对话表演或练习(这部分即以“说”为辅的部分占三分之一时间,20分钟)。在完成教材学习内容(即严肃听说内容共60分钟)后,教师留出30分钟的时间进行休闲英语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资源库中选取一段大约5、6分钟的英语视频(如最新的英语动画片《冰雪奇缘》等)播放,第一、二遍可以带英文字幕,教师对其中的生词进行讲解或要求学生查阅。当学生能够理解并看懂后可以播放第三、四遍,这时要不带字幕的,以训练其听力。当学生看没有字幕的影片也可以听懂时,教师可利用剩下的约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影片的内容试着用英语复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听”、“说”结合,而且实现了讲练结合和劳娱结合,能够消除学生在单一学习模式下的倦怠,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写作课中的应用

英语写作资源库包含三个写作资源分库:普通写作资源库,介绍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写作;学术写作资源库,针对高职院校课程和科研的学术写作,如毕业设计、学术论文等;实用写作资源库,各种实用文体,如信函(申请信、邀请信、祝贺信、感谢信、介绍信、求职信等)、留言、便条、通知、名片、传真、请柬、海报、启事、广告、简历、说明书等的写作。每个写作资源分库中不但下设范文库,为学习者提供本族语文章及中国学生的优秀习作;还有语料库,包含各种文章中常用的词语、表达法和句子;写作知识库,介绍各种语言知识、主题知识,文体的写作格式和要求等;写作练习库,其中要有各种练习如改错练习、写作练习及其参考答案供学习者使用。资源库应用于写作教学,能为课堂贮备丰富优质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

以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感谢信(letters of thanks)教学为例,英语教师可采用英语范文仿写法,即从仿写到原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信心[3]。教师从范文库中选取几篇典型的英文感谢信,让学生了解一下其形式和内容,指出感谢信的使用范围――当西方人收到朋友赠送的礼物,得到别人的帮助,受到盛情款待时,除了当面致谢,他们还会写信以表谢意。教师首先启发学生从范文中总结出感谢信书写的三个步骤:表达感激之情并说明原因;详述对方给予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并表达回报的愿望。接下来从写作语料库中调出英文感谢信的常用句式并要求学生掌握:Thank you very much for…,Iamwriting to express my thanks for…,l am writ-mg to show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开头常用).I must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gener-ous help,I a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gift,Ifeel most obliged to thank you once more(结尾常用)。最后教师从写作练习库中寻找一两个作文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英文作文仿写或原创。当作业完成后老师可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请学生参与评改或评讲,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将一些典型的错误句子等收集起来供学生参考借鉴。

二、数字化资源库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要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信息化,高职院校除了要建设英语数字化资源库,还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库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能够为师生提供集学习、答疑、作业、考试等教学任务于一体的虚拟空间[4]。作为一门公共课,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所授信息量有限等缺憾,而有了数字化英语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就能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不但使学习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某一门或某几门课,或者某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到教学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库中,并设定其开放权限。学生选取该门课程后,可以通过各个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听力音频、文本图片等资料等进行学习,然后可完成相关的练习。师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发学习资料,也可以完成网上作业的布置、提交和批改。教师在线辅导时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加以指导,也可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并给出每次的作业成绩,还可以开发试题库,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学生完成一定学时的学习后,综合其平时的作业成绩和期末的在线测试成绩,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某些英语课程和教学内容不需要纳入课堂教学安排计划,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这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自主学习课程的模式既节约了课堂教学资源,又能使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数字化资源库在英语课外活动的应用

英语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职院校负责英语教学的部门可以组织一些社团如英语沙龙、英语俱乐部、演讲协会、翻译协会、戏剧协会等,并以这些社团为依托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英语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书法比赛、英语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英语讲座、英语技能培训、英语夏令营、英语文化艺术节(讲英文故事、朗诵英文诗歌或散文、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英语知识抢答、表演英文小品或短剧)等。数字化资源库能为高职院校的师生开展英语课外语动提供充足的资源基础,如资源库中的口语、翻译、写作和竞赛材料能够在赛前供教师进行培训和学生进行练习;资源库中的讲座、演讲、歌曲和影视资料可供师生在举办各种活动时进行观看、学习和模仿。而在举办这些课外活动时,组织者可以把整个活动的过程完整地录制下来进行保存,事后对这些视频进行编辑,必要时加上中英文字幕等,然后选择其中优秀的部分放入英语数字化资源库。这样,资源库为课外活动提供了资源,同时,课外活动也为资源库积累了资源。

在进行英语短剧表演时,指导教师可从数字化资源库中直接调取英文剧本,或者把英语影视中一些适于表演的场景的对白提取出来改编成英文剧本,也可以从资源库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英文剧本。选择、改编或编写剧本要注意语言难度适中、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表演;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这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综合素质[5]。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为例,在确定了剧本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如莎士比亚的生平、《威尼斯商人》的中英文译本、电影及评论等;然后通过朗读、讨论来让学生了解、体会、分析剧情和人物。在对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排演剧本。首先要排除语言障碍,对一些较难的和易读错的单词进行识别和纠音,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台词;然后通过听录音和看视频来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如Shylock的贪婪、可悲,Antonio的镇定、无畏,Portia的机智、坚定;最后学生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创造性发挥,用语言、动作、表情,加上服装、道具、场景、音乐的配合,最终把剧本再现出来。英语表演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挖掘整合校本及网络教学资源,加快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给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环境;英语教师则要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库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资源,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培养他们的英语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总体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淑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2]林英,英语精读课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篇章教学[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2):82-83.

[3]陈桂花,大学英语写作综合教学模式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0):59-64.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契机,围绕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理念,在对合作学->j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各言语技能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理论的细分运用模式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言语技能 合作学习理论 个性化运用

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但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之距离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改革观,其关键便是基于实践个性之上的理论运用问题。正是循着这--视角,本文结合《课程要求》相关精神,就合作学习理论在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培养中的细分运用进行探讨。

一、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

围绕学生言语技能综合素质培养,2004年《课程要求》的颁布和高校大学英语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新一轮英语教改的序幕。表面上看,与1999年修订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要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量化要求,但实质上,《课程要求》所蕴含的深层核心理念应是构建基于学校、课程、学生等实际之上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这种实事求是、以实践差异性为指向的改革思路,从哲学认知层次上揭示了教学理论的共性与教学实践个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恰恰是长期影响教学与教改效度的症结之所在,因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推进基于差异的教学。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名教师不仅带多个班级,而且往往在只使用一本教材情况下,却要全面负责各项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策略和理论运用上,习惯倾向于单一计划、单一模式的“一揽子”、“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必然距离,忽略了各言语技能间的个性差异及其应对策略问题。以实践为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时,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层次的宏观指导性与整体综合性,而要充考虑到“形而下”实践层面的差异性。

二、合作学习理论基本原则概述 1.分组匹配原则。学生分组是合作之前导基础,是对教学中动态与静态因素的匹配与优化团队规模大小、角色生成、分组标准因任务个性特点和预期目标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2.群动原则。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双边互动内涵扩大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语言交际的核L-就是互动,这种包括双向型、多向型、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的群动理念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之一。

3.目标原则。以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为主要导向,“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王坦。2002,t"69)。

4.互利情境原则。其有别于传统的竞争型和个体单干型学习模式,旨在构建一种团队内学生相互依赖和促进的课堂情境和“利人利己”的学习心理氛围。

5.过程评价原则。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的进行性评价机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不看重个体在传统分数意义上的成功,更关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提高,所谓“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大学英语言语技能个性特点及其细分合作模式 1.听力技能培养中的任务分、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模式

新的《课程要求》提出,学生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呵谓任重而道远前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数字听’与单测辨旨、句子听写、对话、短文听力等层次上水平参差不大。由于大学英语听力学时少任务匝,统一进度与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顺及这止匕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听力水平差异不断扩人难以达到听力素质整体提高。针对这一弊端,笔者将斯莱文教授的STAD合作策略和分层教学理念相融合,依靠语音室同步异播和异步同播技术支持,提出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将骼个听力任务由易到难分为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听写一对话听力一短文听力一外台与听抄四大层次模块。根据学生听力综合测试的表现差异,进行相应的层次组别划分,同一层次学生按2~3人分别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运用提高计分制对每位组员进行考核与奖励,但只有当整个合作小组的总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整个合作小组方可申请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组别进行新的任务学习。教学进程一般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串讲与呈现——听力材料步异播——任务合作与完成——测试与评价——层次递进等环节。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前综合听力测试中,测试模块与难度依学生平均水平而定,新生一般涉及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子听写及对话听力两大模块,而二、三学期增加短文听力,第四学期增加外台与听抄;划分层次组别可每学期一次,而一层次中各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匹配呵按需要动态调整,在同一教师所任教的多个班级中,凡属同一层次中的学生可以跨班组成合作小组;在任务学习中,允许同组组员问信息交流,似小组进行层次递进考核时不允许合作,次递进考核申清可由合作小组自主提出,可随堂或课外测试,以小组平均成绩能否达标来决定递进与否(比如能否达到所测层次模块总分值的70%或80%等标准);当前一般语音设备都可进行2个频道以上的同步异播,加之听力教学资料也常按上述层次模块编排,所以教师可将各模块资料进行分类整合与复制,为教学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之用。

2.口语技能培养中的课外自组(合)而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强制定位的“拼盘”模式。

虽然新的《课程要求》中提出”能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流”这一最终目标,但当前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仍旧是如何让学生勇于开口和正确表达,而不是口语是否流畅。此外,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无专门的口语课时和教材,教师往往只能在精读课文的讲解中挤出有限时间加以训练,所以诸如广泛开展分组讨论、口语游戏竞赛等策略显得不切实际。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将合作学习中的“交错搭配”策略加以改进,将课外自由组合与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定位相结合,增强组员的协作意识与责任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同时通过角色强制定位来确保组员皆有口头表达机会,并有意识地增加口语水平中、下程度学生在课堂内开口训练机会,从而提高整体口语水平培养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口语能力将学生大致平均划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分别从以上三类学生中各抽1人组成3人课内合作小组,并对这3人的角色进行如下强制性定位:口语好者负责在课外领取与准备任务并将准备结果口头传达给其余两位课内合作小组成员,以作为课堂内回答问题之用,而在任务准备过程中口语水平好者允许在课外自由组合;口语水平差者定位为该合作组在课堂内的发言人,负责回答问题;语水平居中者负责协助该小组差者(发言者)在课堂内回答问题,负责提示与补充。口语水平差者和中等者在课堂内的口语表现之平均成绩作为该小组各成员的个人成绩,按比例纳入该小组各成员期末平时成绩折算之中。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口语任务设计与分配方面,应尽量围绕所要讲解的精读课文进行,同时在课前应将任务分配下去(或由学生抽取),使学生口语任务的准备与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练习相结合,为了公平和课堂内节省时间,小组任务各不相同,但难度与数量相近;在课内异质定组时,不仅考虑好、中、差之匹配,还要注意学生性别以及内向、外向性格等心理因素,待部分学生水平提高后,可按学期重新进行好、中、差分类和课内定组;在角色强制定位方面,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角色可以按需互换。"

3.阅读技能培养中的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相结合、团队竞争与团队辅助个人竞争相结合的竞争与反馈交流模式。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4~5名学生分成一组,各小组及其组员的阅读任务皆相同,同一小组组员通过讨论交流后向老师提交一份代表该组的答案,以各组完任务的时间和答案正确率作为团队竞争与考核的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训练后,各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参加个人阅读竞赛,竞赛中各组可对其代表进行帮助,赛后前3名分别向全班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时,应尽量将阅读速度或语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平均匹配至各组;在任务设计与考核上,突出阅读速度与推理能力训练,小组成员间应轮流推选代表参加个人竞赛。

4.写作技能培养中的公开选题、组内讨论与交叉批阅、团队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与网上点评模式。

当前写作教学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因缺乏兴趣和相关技巧训练,大都是考前“临阵磨枪”。新的《课程要求》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定位于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和思维的转换,即从自由性发散思维(freethinking)向控制性逻辑思维(120ntrolledlog—icthinking)的转变。本模式旨在通过公开选题来满足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心理诉求,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同时通过组内交叉批阅与组间佳作互阅之勾式批阅方法,强化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拓展,进一步使学生深刻理解写作基本要求并清楚认识到自身写作弱点,最终培养学生自我识别错误、纠正错误、避免错误的能力;此外,运用教师课堂和网上批阅方式,加强信息反馈之速度与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每3~4名学生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选题,各组员进行讨论并完成任务,组内成员交叉批改后推选出代表该组之佳作。各小组间进行代表作互阅,同时教师将抽取佳作进行课堂点评或将各小组佳作在网上进行批阅与反馈。实施进程为:教师精讲——小组选题——组内思考与讨论——写作——组内互改——组员自我整改后参加佳作推选——组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点评或网上批阅一根据反馈信息组内再次修改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公开选题时,教师可对任选题目从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几种体裁上进行大致划分和限制,或者预备好几个题目供各组自选;在组内交叉批改、组间互阅和课堂点评阶段,教师可编制“写作中词、句、段落、篇章各层面错误检查标准表”并下发给学生;在网上辅助教学方面,主要是通过e—mail和校园网论坛张贴方式进行作文公开点评,此外,可要求学生利用WO中的Spelling、Grammar功能进行语言检查,利用Thesaurus进行优化选词,用Template进行写作格式训练,用Readability Statistics进行可读性统计等;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写作与精读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之意,更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字、句、段落、篇章各个层面的组织和发展来表达思想情感的。

5.翻译技能培养中的双语匹配分组、教师自由协作、团队间讨论、点评与总结模式。

根据新的《课程要求》,翻译技能的培养重点在于,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在达意和通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词、句翻译技巧并对语言与文化差异加以感性认知。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转换活动,而且更是一门“杂学”,无论理解还是表达阶段皆涉及到许多非语言因素。常言道,译无定法。译文无最好之说,只有正误之分。针对这些特点,笔者采取双语匹配分组方法,充分调动合作小组成员的图式知识,强化双语互补与互助;同时引入“师生合作教学”理念,通过教师随机性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并给予协作,来推动翻译技能的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英语 写作教学

写作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反映英语学习者的水平。然而,在许多大学生看来,英语写作实际用途不大,远远不及口语学习那么实用,所以大量存在重口语、轻写作的倾向。据统计,历年来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写作部分的得分往往都低于其他类型题目的得分,这就深刻地反映出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严峻形势。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觉得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写作教学。

一、营造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氛围

1.要对参加公共英语学习的学生开设有关的写作课程或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就是说,在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改变现在以精读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根据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技能合理安排课程。在写作专项教学中,除了加强议论文与说明文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英语写作教学的实用性。例如,英语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重点在英语教案写作,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重点在商务信函写作上。所以,在考试与教学中,要提高写作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不能为了应付学习而写作。

2.在班级设置上应考虑到写作的综合性与重要性,从而采取恰当的方式以增加课时量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小班化教学,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与主动性的发挥。同时,还可考虑设置写作选修课或专门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指导。在高校社团活动之中,可考虑开设各类英语写作社团,如英语文学社、英语诗歌协会及英语戏剧协会等。要力求通过社团活动,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类英语文体与作品,并在其中探讨写作经验,从而创造学习英语写作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精读课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精读课不仅是高校英语课程中占用学习时间最多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门课程,所以,利用精读课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在精读课上重点关注的是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等内容,却忽略了语篇教学,未能引导大学生从总体上掌握课程思想的精髓,从而造成学生尽管学了很多,却不明白写作的基本要领。需要他们自己进行写作时,经常会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我们要以精读课作为突破口,力争通过精读课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选取3、4个刚学过的单词或短语,让学生从中选择部分单词来造句。这种方法不仅练习了新学知识,同时又丰富了大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因为要将不同意思、毫不相关的单词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高难度,学生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在采用了分组竞赛等方法之后,大学生情绪高涨,效果显著,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段落结构之扩展、课文主题之展开,来具体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各部分的衔接过渡关系,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段落和篇章的写法。当然,教师还可围绕课文,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比如可以开展问答练习,让学生自行归纳出段落意识,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进行课文缩写等。通过以上这些形式的写作训练,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技能,又能提高精读课的总体效益。

三、巧妙利用评语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英语应当将评语写作看作是与学生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从而帮助大学生们了解与自身写作能力有关的信息。评语的重点应放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点评议作文的主题思想、概念、论点以及情节等主要问题,然后再处理好与语法相关的问题。每次在写评语时,要着重探讨两至三个重点问题。评语中所用的单词与句子应当是大学生十分熟悉的,这样,学生一看到评语,就能明白教师的期望值是什么,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英语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生普遍重视教师作出的评语。所以,教师在写评语的过程中,从而避免评语给大学生写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为了能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作文的评语,一般要按照如下步骤来写:

1.要全面了解学生作文的写作状况,找出值得教师评述之处

其中涉及的内容应当是与作文主题紧密相关的,而且还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多次所强调的内容。要以读者的身份对英语作文开展评述,让学生将阅读评语看成是阅读好朋友的来信,从而会对教师所提的建议更为感兴趣。

2.认真书写评语

教师要对学生写得比较好的段落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充分肯定,并给予表扬。随后再列举出文章中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并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在结尾时,应当使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的热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尚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正视现实,持续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工作。虽然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长期艰巨的学习和训练,以充分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与听、说、读等其他各项能力共同发展。因此,大学教师要严格按照高校英语教学的各项要求,采取各种办法,循序渐进,充分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综合能力,让大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推动高校英语教学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越.浅谈英语写作教学[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