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工程论文

地质工程论文

时间:2022-11-18 18:53:56

地质工程论文

第1篇

一、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水文地质评价对于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保障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掌握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是十分必要的。1.工程勘测是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前都必须要进行的环节,勘测人员要依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地质类型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展开勘测,从而为建筑施工提供最为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2.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地下水对建筑物以及岩土结构的影响。工作人员会将最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预测和分析,从而做好防预与治理措施,进而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3.以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作用为基础,从不同条件下水文地质评价的问题出发,进行全面预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3.1对于部分基坑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开挖的情况,就需要做富水试验与渗透试验,进而有效的评价可能会对建筑物的边坡失稳与建筑物的的土体沉降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3.2在建筑基础下部,如果有承压含水层,就需要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概率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计算。3.3地下水位的变化,非常容易引发腐蚀作用以及流砂管涌现象的,针对这个问题应该首先做好预测工作,制定完善的预防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松散饱和的粉细砂在地基基础压缩层中出现的几率。3.4进行建筑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岩土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选择的是膨胀土、强风化岩等,那么就需要针对地下水对岩土层的作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二、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

1.上文对水文勘测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水文勘测对于岩土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工程地质勘测的时候,正确对待水文地质勘测,全面分析存在于水文地质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勘测,具体分析如下:1.1关于取土样做腐蚀性分析的问题在实际勘测中,一般都是取的水样,取土样做腐蚀性测试的较少,土试样的腐蚀性测试是将土试样放在纯净水中制备浸出液,对浸出液测定的结果作为土的腐蚀性。地下水的腐蚀性一般高于土的腐蚀性,因为地下水位以下的土长期浸在地下水中,显然地下水的腐蚀性高于土的腐蚀性,因此只要测定水的腐蚀性就可以了。1.2地下水的腐蚀问题地下水有很多种类型,其水位变化也非常大,同时季节不同,降水量不同,都会对地下水水位造成影响。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其中的矿物成分比较多,这个时候,一旦收到污染,其矿物质成份还会继续增加,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测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严密的勘测。通过对其中矿物质成份的测量和分析,来确定其腐蚀性的高低,在地下水中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其还会对建筑材料产生一定的腐蚀。2.岩土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地下水的活动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地下水位不同程度的变化,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危害,稳定岩土工程结构,全面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以及预防措施,下面就对一些常见危害进行分析:2.1水位上升问题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而导致其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中,例如:总体岩性产状以及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以及温度等等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有的时候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位上升。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岩土机构强度以及湿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并导致其出现粉土以及管涌现象发生,这些都是由于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2.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无论是地下水位上升,还是下降,对于岩土工程都会造成带来巨大危害,上文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下面来具体分析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通常来讲地下水位下降的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以及修改水库等等。这些行为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塌陷以及开裂等现象。这些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并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针对地下水位的沉降现象,我国地质勘测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实际的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膨胀性岩石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形变,因此,如果这种显现反复出现,必然会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更大,最终必然导致地面开裂,引发建筑物结构的破坏,这种破坏在轻型建筑结构中更加明显。另外,地下水的升降变动带,由于地下水的不断侵入,还会带走土层中的铝铁成份,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变得松动、含水空隙变大、其承载力以及强度就会降低,从而对岩土工程基础处理带来巨大阻碍。

三、水文地质勘测的任务

在充分了解地下水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性后,强化水文勘测力度,做好钻探以及物探工作,是提供准确情况评价与判断结果的前提。1.钻探的任务钻探工作是水文地质勘测中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冲击凿碎岩石,工作人员会借助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钻探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性强,能够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并能够深入到岩体内部,勘测结果精确度高。2.物探的任务电法勘测与弹性勘测是目前工程地质勘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要更具岩石的电学特性为基础,分析岩石缝隙,岩石程度强弱等情况对电法勘测效果的影响,专业的技术人员适用专业的勘测仪器,对目标岩层进行物理参数的测定,从而确定地下深层的地质状况。3.野外测验在水文地质勘测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测验方式也十分常见,那就是野外测验。这种勘察方法是能够获取全方位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测评、施工提供最为科学的参数依据。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勘测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勘测技能,将以上三种勘测方法全面掌握,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共组重点,积极进行创新和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采用检测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地质勘测是工程施工中的必然要进行的工作,在地质勘测中水文勘测非常关键,地质结构与地下水压力以及水位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练习,因此必须要全面细致的做好地质水文勘测,才能够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必要依据,从而提高其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然而,从目前我国工程水文地质勘测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十分乐观,一些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于水文地质勘测的重要性了解不够透彻,从而都是勘测结果不准确,这就增加了日后岩土工程的施工隐患,为了有效改善这样的现象,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野外测验以及钻探和物探工作,应该得到地质勘测者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孟庆艳单位: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第2篇

1矿山开采影响范围

1.1放炮影响范围根据开发方案,采场每次布置3排钻孔,每排10个孔,排距4.6m,孔距5.6m,共布置30个孔,每孔深16.5m,超深1.5m,以确保爆破后台阶高度达15m。

1.2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高度为15m;开采时工作台阶切向坡和反向坡最终开采的边坡角不大于55°。由此可确定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为矿区开采最终边界外延15m。综上所述: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根据开发技术方案,矿山开采后四周将形成5段高度为110m的边坡,边坡编号分别为AB、BC、CD、DE、EF,边坡位置详见福禄镇周家槽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山矿区范围及开采平面图

3水文地质预测矿区范围内开采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石灰岩矿层,开采标高均高于当侵蚀基准面;开采范围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与地表水没有必然的水力联系。矿山开采对岩溶裂隙水的补给条件破坏小,矿山开采后不会对含水层结构破坏,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疏干等。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

4地形地貌预测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后将形成高度0~105m的边坡,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

5土地资源影响预测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不单独设置料场及废渣场,在矿区东侧采区50m外设置破碎站及运输道路,占用耕地资源4.41ha;工业广场修建占用耕地资源1.59ha;矿区为露天采场,占用耕地资源43ha;石灰岩矿山开采共占用耕地49ha。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

6建(构)筑物影响预测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根据计算的爆破地震波安全距离为158.45m,计算的爆破产生飞石最远飞散距离为200m;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建(构)筑物影响严重。

二、矿山地质环境防治

针对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及采后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划分为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设计以下防治工程:1)矿山开采时应及时清除边坡上的掉块,特别是在BC边坡东段边坡可能会发生局部掉块。2)对矿山采坑四周形成的边坡采用生物工程护坡;对采坑坑底进行绿化或土地复垦。3)对矿区道路、破碎站和工业广场区域进行环境恢复。4)修建截排水工程。

1边坡防治工程

1.1边坡放坡根据开发方案矿山开采的最终边坡角为55°,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采高15m,台阶宽度约10.5m;AB边坡长约600m,高2~50m;BC边坡长约440m,高50~106m;CD边坡长约360m,高40~96m3;DE边坡长约526m,高17~42m3;EF边坡长约210m,高2~17m;放坡处理各段边坡。

1.2清理危石及时清理采场边坡上的危石,避免发生危石滚落伤人事故。按照“边采边治”的原则,对各边坡上的危石清理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台阶的开采。

1.3截水沟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轴部,地形呈浑圆状的小型独立山包,自然排水条件良好,汇水面积小,在矿区DE、EF边坡顶部修建截水沟长约300m,以防治地表水进入矿区。在其余每个台阶坡面每隔50m,高差10~20m,设置横向和竖向的截排水沟,将边坡顶部的地表水汇入采坑内的排水沟,避免对坡面草籽植物造成冲刷,竖向的排水沟按急流槽设计。迎坡面沟壁需设置泄水孔。

2水文防治工程矿山开采后的采场地面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对地下水的影响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故本次不对其进行处理。但未解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需在工业广场内修建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尺寸为15m×15m×2m,墙体宽度为0.3m,预计砌筑工程量约为36m3。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矿车及挖掘机所排除的污水,设计每个污水处理池采用尺寸为2.5m×2.5m×1.6m,容积10m3污水处理池3个,墙体宽度为0.3m。预计开挖工程量30m3;砌筑工程量约为14.4m3,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由砼管排放。露天采石场的作业点应实行湿式作业和喷雾洒水,对采场及装载点设2台洒水器进行了洒水降尘,防止粉尘飞扬。

三、地形地貌景观防治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设计方案图。

1露天采场采坑地貌景观恢复根据划定矿界和开发方案,露天开采结束后采坑的平面面积为302013m2,矿山开采前矿区土地主要为耕地,以种植果树为主;矿山开采难以恢复原来的地面植物,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主要以绿化为主。可采取治理方案如下:(1)回填土壤,平均厚度不得小于0.8m,预计回填方量为241610m3;(2)平整场地,场地平整应采坑中间高,四周低,便于地表水排入排水沟中;(3)植树,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2080株,建议种植樟树或果树等经济类树木(4)排水,沿采坑边坡坡脚围绕采坑修建截排水沟,保证采坑内地表水排泄通畅,将矿区的地表水有序的排放到矿区东侧地形较低地段,用以灌溉耕地。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0mm,顶宽700mm,高800mm,壁厚300mm,预计长度约2350m。排水沟每隔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用沥青麻丝进行有效止水。

2采坑边坡地貌景观恢复采坑边坡采用坡面绿化+截排水的矿山环境恢复设计方案。对于采坑边坡主要采取分阶放坡+绿化处理。每级边坡分阶高度取15m,每阶平台宽度取10.5m,种植蔓藤类植物绿化坡面,在坡顶设置截排水沟。台阶边缘修砌墙体,墙体嵌入基岩0.1m,墙体截面0.3m×0.5m(宽×高)。墙背回填0.3m厚的土壤,蔓藤种植行距×株距为5m×3m。截排水工程在边坡防治工程中实施。

3矿区公路及破碎站矿区公路两侧及破碎站区域的空地进行植树绿化,预计植树60株。待矿山闭坑后,建筑垃圾清除干净,将表层1.0m范围土地掘松,种植樟树等经济类树木。矿区公路和破碎站的平面面积约为4410m2,可采用挖掘机松土,植树绿化,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76株。

4土地资源的采后处理矿区主要的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为矿区范围内的采场、矿区东侧的破碎站及工业广场,矿山闭坑后,采场及破碎站将对其进行地貌景观恢复,工业广场建(构)筑物提供给当地使用,不进行处理。

5地表建(构)筑物的处理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为保护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在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实施搬迁。

四、结论

1)分析了矿山地质条件,认为矿山开发技术条件的级别为中等;

2)根据矿山开采方式,采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对矿山采后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得出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水泥用石灰岩矿采矿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造成的损失小,危险性中等,影响严重;对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因此,预测矿山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

第3篇

1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人员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足够的重视,在撰写地质勘察报告的时候,只是以之前的数据为参考,而不是对参考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就导致勘察报告涉及的技术参数不是很准确,从而影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第二,地质勘察人员只是重视报告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而忽略了实用性,这就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阅读报告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的难度,影响了设计的结果,而且地质勘察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就增加了工程的成本,也为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第三,地质勘察工作前期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地质勘察工作是具有一定的周期的,等到报告的时间截止了,才匆忙提交报告,这就影响了地质勘察报告的可靠性,为后期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导致工程存在了安全隐患。第四,地质工程勘察的管理比较混乱,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在整个地质勘察工作中,技术管理工作也做的不到位,使得形成的报告非常不规范,一些工作人员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面对重大的工程时,不能够及时的处理相关的问题,直接降低了勘察报告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第五,地质勘察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够根据勘察的具体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够充分考虑实际的情况,导致勘察报告质量降低。第六,很多地质勘察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使得勘察的结果具有很大的误差,大幅度的降低了勘察的精度,而这些误差没有被及时的发现,从而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很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的威胁。第七,地质勘察人员缺乏标准意识,在工作中不重视文字的校对,不能够规范的进行数据的表达以及公式的使用,在数据单位、计量单位、符号、专业术语等方面也不够规范,这些直接降低了勘察报告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提高地质工程勘察工作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总结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基本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不断的规范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规程,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所有的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要严格的地质勘察工作,如果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不能按照规程执行,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从而为整个工程造成安全隐患。另外,为了规范地质勘察工作的行为,要建立相关的行业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地质勘查工作按照规范执行,从而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与完善地质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地质勘察以及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此外,要对工程项目采取全程监理的原则,做好工程项目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的监督评价。这样就能够使得地质勘察工作逐渐趋于规范化,提高其工作的质量,进而提高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其次,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要尽量使用一些高新测试技术,这样得到的数据信息就比较真实,然后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与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够确保工程设计中参数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再次,要对地质勘察的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在勘察工作单位的内部实施轮换岗位的制度,这样就能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座谈会或者讲座的方式,拓展勘察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要规范管理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行为,逐渐培养他们标准化的意识,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开展绩效考评,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培养地质勘察人员的安全意识,以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防护工作做的到位,从而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安全性。

3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可以获取工程所需的各项参数,从而保证了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并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因此,要不断完善地质勘察工作的规范,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以提高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作者:杨虎 邱洪亮 杜祥波 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第4篇

1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1)岩土工程的现场勘察工作,应该根据岩土工程建筑基础的类型需求,通过查明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然后根据基础的类型,选择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2)根据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状况,因地制宜的重点评价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以此预测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处理,例如某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岩土体的含水率相对较高,并且该地区冬季冻土层相对较厚,夏季雨水量非常大,因此,在进行该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时,不仅应该考虑地下水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还应该考虑地表水给岩土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3)根据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应该选择评价水文地质问题的着重点,例如,在岩土工程的地基基础压缩层内含有粉土、饱和或者松散的粉细砂时,应该重点预防和治理管涌、流砂、浅蚀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对于将膨胀土、残积土、强风化岩、软质岩石等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岩土工程,应该重点评价地下水活动,对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胀缩、崩解、软化等影响;对于基础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岩土工程,应该重点预防地下水可能对钢筋混凝土造成的腐蚀性危害;(4)当岩土工程地基下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应该评估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坏基坑底板的可能性,并且岩土工程地基在地下水位之下时,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富水性试验以及渗透性试验,然后评价因为自然降水或者人工降水导致边坡失稳、土体沉降,对岩土工程以及周边既有建筑稳定性的可能性。

2地下水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

(1)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水压力作用非常小,并不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但是,由于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打破了地下水天然动力的平衡状态,当地下水在移动的过程中,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明显增大,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会给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基坑突涌、管涌、流砂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防止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2)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地下水位可能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天然因素发生变化,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会导致地下水位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会给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位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地下水的频繁升降,会导致膨胀性岩土出现不均匀的变形,并且随着地下水升降频率的增加,不仅仅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的增大,还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更加频繁,进而导致发生地裂,给岩土工程的安全和使用造成严重的危害。地下水升降变动带中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导致土层当中的胶结物流失,当土层失去过多的胶结物,将会导致土层出现土质变疏松、承载力降低、压缩模量降低、含水量空隙比变大等,给岩土工程的基础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4)地下水位降低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地下水位下降通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在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集中抽取大量地下水等。当地下水位下降程度过大时,将会导致出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等地质灾害,并且还会导致出现水质恶化、地下水源枯竭等问题,这对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人类的居住环境等都造成很大的危害;(5)地下水位升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分析。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非常多,例如人为因素如施工、灌溉等,水文气象因素如气温、降水量等,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例如总体岩性产状、含水层结构等。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下洞室被地下水淹没,导致岩土工程基础上浮,影响岩土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其二,导致粉土以及粉细砂出现液化,引起管涌、流砂等问题;其三,地下水位上升会破坏一些特殊岩土体的结构,导致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其四,导致河岸、斜坡等岩土体岩发生崩塌、滑移等问题,严重的危害岩土工程的安全;其五,土壤发生盐渍化、沼泽化,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腐蚀性增强。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问题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地下水问题在水文地质问题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正确的处理好地下水问题,避免由于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从而促进岩土工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宁轲单位: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

第5篇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时,在设计基础上和施工基础上没有深入评价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导致许多工程的质量受到威胁,造成下沉或开裂的的后果,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中一定要加强做好水文地质的研究和详细评价,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其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评价内容有如下:从岩层、构造、地貌等方面阐述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一般规律,根据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及其与地表径流的关系、水化学类型进行评价。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及建筑物基础的作用和影响;对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还应根据建筑物及建筑物地基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选型,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的天然状态进行查明,并分析预测地下水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的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按地下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技术手段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深度、广度及精度上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的技术手段及应用如下:

2.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勘察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将它们填绘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为下一步布置勘探孔、试验及长期观测工作打下基础。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使用的地形图必须是符合精度要求的同等或大于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应与地质测绘比例尺相适应。在图上,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应尽量反映,宽度不足2mm的重要工程地质单元,如软弱夹层、断层等,要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其实际数据。地质界线误差,一般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

2.2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通过对地质、地貌、第四纪冲洪积物、新构造运动、地下水的调查,填绘出水文地质图,查明勘察场区内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的开发利用远景评价,并对区内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等提出防治措施。

2.3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地下工程出现的问题和取得较深入的资料。主要有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坑探、遥感技术等。

2.3.1工程钻探。钻探是指为了鉴别和划分地层,用钻机从地表向地下钻进,在地层中形成圆柱形钻孔。钻探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最基础的一种方法,应用广泛。钻探通过钻孔采取不同深度的岩芯可直观地确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特征等,从而判断地质情况,查明地下水的类型。从钻孔中取出的岩石、土样可进行室内试验,用以测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指标。利用钻孔可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灌浆试验、长期观测工作及地应力测量等。地质人员在钻探过程中应根据钻探质量要求,认真记录钻探中出现的各种地质现象;对于像砂砾石层、软弱夹层、滑坡等特殊地段,应选择合理的钻探方法以保证成果能够真实反映该地段的地质条件。

2.3.2工程物探。工程物探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以地下岩土层(或地质体)的物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仪器观测自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并可测定岩土体的物性参数,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岩层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物探应用观测仪器来测量勘探区的物理参数,如导电性、弹性、磁性、密度等参数。工程物探主要有以位场理论为基础的重力场勘探、磁场勘探、直流电场勘探等,以及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地震波勘探、电滋波勘探等。

2.3.3坑探。坑探是指用挖坑方式观察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其特点是勘察人员能直接观察到地质结构,便于素描,且准确可靠。对研究断层破碎带、软弱泥化夹层和滑动面(带)等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工程性质等有重要意义。坑探主要包括探坑、探槽、浅井、竖井、斜井、平洞等。由于坑探人员能够直接深入地进行观察,记录,揭示地质现象,且对地质体扰动较小,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原状结构试样,并可用来做现场大型试验,所以坑探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作为一种辅助勘察手段被广泛使用。

2.3.4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属性和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它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而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而搜集信息,在水利水电勘察中也应用较为广泛。遥感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一般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共3大类。按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遥感技术优势:(1)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时效性)。(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3结束语

第6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水文地质;负作用;应对措施

一、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反应某地区的地质状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下水情况各不相同,加之水文地质运动存在一定的不规律性,地下水往往会给建筑施工带来各种程度上的影响。而当前建筑施工单位也经常忽略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水文条件勘探,水文地质情况经常会对建筑施工造成负作用。如果能够从地质勘查过程中准确的分析地下水的运动,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建筑施工工程的科学开展。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规律,以及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地下水研究的不断深化,对地下水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优点:1、分布较为广泛,可以就地进行开采与使用。2、清洁,不易被污染,经过土壤的过滤,水质一般都较优。3、不占用地面空间。地下水可以在地质层当中实现灵活的流动。4、较为稳定,受外界直接影响程度较小。5、水量受短期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程度的储存能力。缺点:1、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会造成次生盐碱化。2、过量开采会导致土壤结构的变化,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3、地下水的变化会对地上建筑造成影响,出现地基的沉降等现象。

二、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当前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改造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大量的建筑工程正在建设施工当中。但是研究与长年的经验证明,地下水文质地情况的变化对于地上建筑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拥有较为强烈的水文地质运动的地区,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更为严重,地面建筑施工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抗压抗震性、稳定性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耐久性

地下水一般都是存在于地层的空隙当中,包括岩石的缝隙、裂缝和溶洞当中。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一但遇到较为强烈的水流冲蚀,地下水就有可能在岩石的缝隙当中不断开始蔓延,最终渗透出岩石的层面。这种现象会使得岩石层的黏合度发生变化,空隙当中出现的一些裂缝也会不断的的扩大,最终对地层的耐久性产生影响,影响地层的载荷。这种水文地质的特点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造成直接性的破坏,建筑物容易因为地层载荷的变化出现裂缝、沉降等问题。

(二)稳定性

由于地下水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持续短缺,人们对地下水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另外由于地下水水量稳定,水质较好,所以近些年地下水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农业、灌溉等方面。人们不能合理的开采利用水资源,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会导致土地的盐泽化、沼泽化甚至滑坡等问题,这些现象都是由水文地质运动造成的。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会对当地的土壤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从而也对建筑施工带来困难。

(三)持久性

水文地质运动对建筑施工还可能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因为当前许多建筑施工的经验表明,建筑施工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一般的建筑在使用寿命上都是以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为目标,但是在地下水运动不规律的地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明显要短的多,有些建筑物甚至不能达到正常的设计使用年限。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情况不仅仅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也会对建筑物的各种关键参数产生影响。水位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区的建筑在抗裂、抗震、抗沉降等多个方面均受到了影响,总体性能指标在不断的下降。

(四)污染性

地下水也会给建筑造成一定的污染性,由于许多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在一些地区建筑物受地下水的污染影响也较为严重。这些受污染的地下水一方面在不断地侵蚀着建筑物的基础,不断的与建筑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建筑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受污染的地下水也对建筑区域内的绿化环境等造成了损害,破坏了建筑整体的美感。

三、如何有效的处理水文地质对建筑施工带来的负作用

(一)采用现代化的勘测技术

现代化的勘测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某个地点具体的水文地质,并且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勘测技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已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传统勘察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三维成像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等有效的整合在同一载体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地质勘察体系。同时引入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水文地质的精确定位,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就要对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进行一个详细的勘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事前预防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

(二)裂缝处理

地下水的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质裂缝,这是由于地下水强力的冲刷力造成的,这种强劲的冲刷力不仅仅可以破坏建筑物基层的稳定性,还会使得建筑物出现裂缝。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或者建筑物出现的裂缝,不能仅仅对开裂部分进行处理,还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首先要运用GPS定位系统对水文运动异常地区进行定位,并且使用现代化的勘测设备采集详细的参数指标,经过分析计算出精确地冲刷力,针对冲刷力进行必要的加固。对于一些较小的裂缝,往往可以采用性能较好的黏合剂进行填补,而一些较大的裂缝就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进行黏合。

(三)沉降处理

沉降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所遇到的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造成破坏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对于水文地质造成的沉降,首先要进行预防,也就是在建筑施工初期就对施工地点的水文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就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在建设完工之后出现沉降,就要对沉降地区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沉降量的大小,根据具体的沉降量来设计加固方案。可以先抽出地下较多的地下水,并且灌入水泥砂浆,以达到加固的目的。或者可以设置钢筋网或者是钢筋混凝土进行支撑,来实现对建筑物的加固。

四、总结: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的应对水文地质的负作用,采取有效地措施,保证建筑施工顺利、有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孙广忠.地质工程学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2]陈铁林等.裂隙对非饱和土边边缘稳定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8.

第7篇

一、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和特点地质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备传统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和存储等功能,而且具有为地质三维建模和分析输出数据格式,实现了数据一次性输入,多次应用,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开发过程考虑了地质人员的工作性质实现了离线和在线两种工作模式进行入库和管理,实现了数据库的分布式访问,其中离线操作方式方便野外地质人员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对工程现场调查和勘探数据及时入库,可以正常使用数据库查询、统计和成果输出等基本功能,有效的对地质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在线模式下管理员通过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赋予相应的工程和数据库操作权限来操作,有效的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满足前方现场新采集数据向后方服务器数据库的更新。

2.系统模块基本操作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由数据库、录入、成果输出、系统、程序等5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内包含数量不等的图标命令,具体功能设计上既服从实际地质工作流程、也打破了专业分工的制约。数据库:包括连接、在线/离线两个图标命令,前者定义登录方式,即在线登录中心数据库还是离线登录本机数据库;后者定义数据传递方式,即在线上传到服务器端、还是离线从其他离线数据库导入。录入:包括工程、工程阶段、和工程部位三个图标,分别用于创建新的工程、选择工程阶段、和创建新的工程部位,构成数据管理器的目录和骨架。成果输出:该系统可以输出常用图件及表格,钻孔柱状图、节理统计图、钻孔平硐坑井统计表格等。系统:包括参数定义、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三个图标,其中的参数定义是对每个工程的相关术语进行统一定义与管理,比如,同一地层的名称必须唯一,由授权用户定义,无权限的用户只能选择定义的结果。角色管理包括创建新角色、选择现有角色编辑和删除角色,根据流程创建或选择一个角色并授权其应具备的权限;用户管理包括创建新用户、选择一个用户进行编辑、删除、锁定或者解锁用户以及修改当前用户密码,在编辑一个用户时,可以分配其角色并赋予相应工程的操作权限,一个用户也可以拥有多个不同的“角色”。程序:窗口管理和退出系统,前者通过进行界面右侧浏览器的显示/隐藏设置,顾名思义,后者是退出数据库系统。其中系统模块所包括的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是对不同用户数据库操作权限进行管理,该系统在在线工作模式下可以实现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项权限管理功能,对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控制。

3.角色管理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由系统管理员创建角色,也可以对已经存在的角色进行编辑或删除等操作,不同角色具有不同数据库操作权限,管理员通过配置这个权限,控制其访问功能菜单的行为。角色管理采用流程式操作,用户根据需要可以勾选任意一个选项,但允许用户(管理员)进行的操作方式存在差别。在对话框中可以对已有的角色名称和描述进行修改,还可以在表单管理界面对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目前该信息管理系统包含基本信息、钻孔数据、平硐数据、地质点数据、测试数据物探数据、地应力、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共九个表单文件,鉴于数据库涉及到多个专业方向,如物探、地质、测试等,具有角色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对用户设置专业需要的表单并赋予相应的只读、读写和拒绝访问的权限实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用户的数据库操作权限。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用户管理中创建一个新用户、选择一个用户编辑、删除和锁定/解锁用户以及修改当前用户密码等操作。在用户管理中选择一个用户赋予相应的角色,给予该用户可操作的工程。此外,用户还有一定的工程访问权限,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用户的工程控制其访问工程的行为。当用户需要在线使用中心数据库,需要对用户设置一定的权限,程序通过添加和编辑角色等功能实现。

二、结论

1、根据水电工程地质数据的特点和实际工程需要,采用C/S和B/S两种开发模式,研制开发了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规范通用的地质数据分类方法,实现了工程地质资料与地质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支持离线和在线两种工作方式,离线模式确保地质工作者在断开网络的环境下亦能正常使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进而保证了地质工作的高效性;在线模式增强了系统在水电工程地质应用的健壮性和实用性,不仅实现了数据库信息的资源共享,而且提高了大量地质数据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及分布式访问效能。系统的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有效的控制了用户的权限,很好的处理了数据的同步以及不同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冲突,实现了对水电工程地质数据库有效的管理,在实际生产任务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不仅具备传统数据库的功能,而且可以为地质三维建模和分析提供数据来源,能够很方便快捷地应用于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数据一次性输入,多次应用,为数字水电建设、综合地质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安全数据平台支持。

作者:张春峰王小兵贾新会单位: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地质勘察院

第8篇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践

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内容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查明地层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砂岩类(含水层)和泥岩类(相对隔水层)的分布、厚度、裂隙发育程度以及泉点的分布,以此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对地下水作水质成果分析时,注意同一含水层或不同含水层各种阴阳离子的含量变化与对比,根据结果作出定性分析变化较大产生的原因。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从工程角度上分析,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

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

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

③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④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

⑤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还要分析预测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二、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实践

以某地考察为例,该工程地处低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主要地层为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页岩互层,也属自贡主要含盐卤水区。砂岩多为含水层,而泥页岩为相对隔水层,独立含水层系统较多。因此,该地区水文地质勘察对于防渗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地质概况

该工程处于高山背斜核部一带。高山山脊线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延伸,与构造线基本一致,高山地形整体趋势为北东高而南西低,顺两翼地貌由低山逐渐过渡为丘陵。而工程头尾部分分别位于高山背斜北南两翼,其核部发育为F1高山断层(上游)、F2瓜瓢洞断层(下游),两断层互为对冲式。

区内地层共分为六段,第四段分三层,第三段共分七层。地表泉点分布于河床两岸,泉点多分布在砂岩与下部泥页岩分界面附近,为接触泉,长观资料表明,大多数泉点流量随季节降雨量变化较大。

区内地下水按其含水层性质和埋藏条件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基岩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河床、漫滩的松散堆积层中,且覆盖层较薄,水文地质意义不大,对工程影响甚微,故主要是讨论基岩裂隙潜水、承压水两种类型。

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1基岩裂隙潜水

基岩裂隙潜水主要分布在Ty4-3层和Ty4-1砂岩层中。Ty4-3层由于所处位置较高受风化卸荷影响,裂隙较发育,不利于地下水贮藏,仅砂岩层底部靠Ty4-2层局部有地下水出露,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为150~200mg/L。该泉点表明,该泉点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而其它该层中钻孔长观表明,水温及水位年变化较小。

Ty4-1层底板处于河床以下,由于河流切割,地下水埋藏于此层下部,水位略高于河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重碳酸钠型、氯重碳酸钠型水,矿化度为132~850mg/L。各钻孔终孔水位表明,该层地下水位线平缓。

2.2基岩裂隙承压水分析

基岩裂隙承压水主要分布在Ty3-5、Ty3-3、Ty2层砂岩中,其特征见表1。

表1承压含水层特征及涌水试验成果表

Ty3-5层含水层厚度约为20~28m,以Ty3-6、Ty3-4层为相对隔水顶底板。工程段初始水头较稳定,高程为348~350m,由于岩层倾向下游,倾角为10~12°,其实际水头为50~80m甚至更大。本层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2000~10000mg/L。长观资料表明,其水化学动态稳定。在工程轴线上游分布一上升泉,出露高程也与钻孔揭示的初始水位基本一致。

Ty3-3层含水层厚度约为30m,以Ty3-6、Ty3-4层为相对隔水顶底板。工程段承压水头高程约为370m,高出含水层顶板约为100m。本层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10000~12000mg/L。长观资料表明,其水化学动态稳定。

Ty2层含水层厚度约为70m,以Ty3-2、Ty3-1层为相对隔水顶板。据CK15、CK3钻孔表明,其水头地面超高分别为47.5m、55.22m。CK15钻孔涌水量较大,最达951.87m3/d,钻孔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2650mg/L,其水化学动态稳定。

2.3岩体透水性特征

钻孔压水、抽水、涌水试验表明:工程段岩体透水性受岩层分布、风化卸荷、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以及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等控制。特征如下:

(1)Ty4-2、Ty3-6、Ty3-4等岩层主要为泥页岩,岩体透水率大多小于1lu,透水性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2)Ty4地层两岸砂岩随着深度的增加,岩体透水性逐渐减弱,但受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局部透水率较大,大于100lu,属强透水层,且其分布规律性不强。一般而言,钻孔深50~70m以下,岩体透水率小于3Lu。河床中Ty4-1砂岩含水层由于位于谷底,由于层面及构造裂隙发育,与地表水水力联系明显,单位涌水量多在1L/sm以上,且涌水量随降深增加不明显;抽水试验成果表明,Ty4-1河床砂岩渗透系数为4.58~14.28m/d,影响半径为68~166m;在斜硐Ty4-1砂岩中抽水时,地下水多沿层面及横向裂隙以股状呈悬挂式向汇点集中,随深度增加,出水点也向下迁移,证明其裂隙是普遍存在的,且周围的长观孔地下水位显著降低,形成降落漏斗,由于岩体渗透性差异,观测分析表明,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向左岸约25~30m,而向右岸约85~90m。

(3)Ty3-5、Ty3-3、Ty2层涌水试验表明:Ty3-5、Ty3-3层水头较高而流量较小,单位涌水量多在0.1L/sm以下,其渗透系数分别为0.049~0.395 m/d、0.012~2.066 m/d,部分钻孔揭示该层未见有承压水或不明显,反映出岩体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各向异性大。Ty2层水头大,为176.5m,涌水量大,但深埋地下,具有极大的非均匀性。

2.4地下水类型、补给与排泄及动态变化

高山背斜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地形整体也北东高南西低。地下水主要沿砂岩裂隙由北东向南西方向运动,呈层分布,工程为地下水的排汇和径流区。

综合分析之后,Ty4-3、Ty4-1地下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潜水,它们有各自独立的隔水顶、底板,远离工程一带,应具有(半)承压性质,只不过由于河流切割,在工区一带具有自己独立的自由水面,局部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准确地说,应为(半)承压―潜水,Ty4-1层地下水类型较复杂主要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Ty3-5、Ty3-3、Ty2层中承压水为自贡井盐区盐卤水的一种类型,俗称为黄卤。其补给范围主要为越溪河上游的荣县双古、威远复立一带,距工区约15km以上,为高山背斜核部,因沟谷切割侵蚀而使上述含水层有较大范围出露,该段最低高程为460m,因此工程段承压水头具有较高的特点。由于含水层的砂岩与泥页岩相间成层,使承压水表现较多的层次,也导致各含水层在水质、水量、水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承压水循环径流途径长,交替缓慢,与岩石发生溶滤作用,导致地下水矿化度较高。Ty2比Ty3层水量较大、矿化度低的原因是由于该层厚度大,原生状水平裂隙发育,结构疏松,富水性能好,地下水交替相对较快。

3、工程防渗帷幕深度的确定

根据钻孔压水、抽水试验表明,工程基岩体中存在强~弱透水层,应进行帷幕防渗。左右岸存在明显的相对隔水层(透水率q

河床中存在多层含水层,砂岩类透水率变化较大,个别达65Lu,而泥岩类透水率小。工程属单斜构造,岩层产状倾向下游偏右岸,虽然Ty3-3、Ty3-5层砂岩透水率较大,但其上部的Ty3-6层泥岩厚度较大(10~15m)、稳定且往下游埋深逐渐增加,可作为河床工程基隔水层,防渗帷幕深入该层5~10m即可。由于在工程轴线上游局部Ty3-6泥岩薄(厚度2~3m),且有Ty3-5层出露的上升泉,蓄水后,库水势必与Ty3-5层地下水连通,水工计算考虑扬压力时,其承压水头高程就不应是350m,而是正常蓄水位431m。

4、F1、F2断层的渗漏评价

F1、F2断层为区域性断层,横穿整个库区,其渗透性对整个水库蓄水构成一定的影响。断层破碎带宽2~8m,主要由糜棱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等组成。根据钻孔压水试验,透水率q一般小于1Lu,为微透水层。但勘察时,有些同志对断层影响带的透水性提出了怀疑,事实上,承压水的分布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在F1、F2之间在五六十年代有自流的盐井,其层位为Ty3-5,在F2上游上工程河床钻孔在Ty4-1层也发现了承压水,其承压水头为145m,地面超高为69m,流量为4.7L/s。地层分布表明,F1、F2上下游及其间的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底板皆被F1、F2断层切断,若断层影响带是透水的,就不能形成层次多、高水头、矿化度差异大的承压水。所以,F1、F2断层其渗透性是很微弱的,具有较好的防渗性。

三、结束语

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多数只是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很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研究不深人,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有时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因此,工程勘察中要切实做好有关水文地质测试工作和地下水监测工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用手册.中国矿业出版社.2008-3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2-1

第9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1]

1.2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2]

1.3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4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2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4]

2.2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3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趋势,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时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性错误这样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妙月.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性危险评价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99-100.

[2]王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15.

第10篇

1.1配合比的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关于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整体性能,如果设计人员没有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则会导致整个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所以施工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基于设计要求与实验室来确定防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如果施工企业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阶段采用商品防水混凝土产品,则要求施工企业要对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查,通过复核试验来确定商品防水混凝土是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要专门选派技术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中的砂石、水泥以及添加剂等原料进行质检,确保商品防水混凝土的生产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企业如果采用自制防水混凝土则要将原材料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将对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的质量控制作为重点,以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水泥产品作为主要选择,在碎石材料选择过程中应以强度高、干净以及级配良好的材料为主,碎石材料中的含泥量需要控制在1%以下,并要将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并要求混凝土生产人员在其拌制过程中不能采用含有毒物质和氯离子超标的水。防水混凝土在生产中应避免其因为水化热而在浇筑后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所以生产人员要适当的添加优质粉煤灰或高效外加剂,并且要确定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40mm~160mm左右,这样才能确定其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求。

1.2防水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阶段的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其质量控制要点,施工人员要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振捣设备以及浇筑顺序等进行合理化控制,如果施工企业确定使用商品防水混凝土则要对运输进行控制,确保整个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合理性、连续性。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的浇筑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地基的整平压实,施工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合理铺设防水砂浆垫层,防水砂浆垫层在铺设过程中要将其顶面标高与底板底面标高控制一致,垫层在铺设过程中要坚持平整、干净等原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采用斜向自然分层、薄层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一般可以控制在50cm左右,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均匀、充分、密实等原则。施工人员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振捣施工中要将振捣棒插捣的间距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阶段出现漏振等问题,为了确保防水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不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所以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振捣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和压实处理,最后使用塑料薄膜及时将其覆盖来提升养护质量,对于地下室底板来说其需要将养护周期控制在14d左右。

2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施工缝处理的控制要点

本文认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施工缝是最为关键的细部工序,其主要体现在施工缝处理质量往往会对防水工程整体性能产生影响,再加上防水工程施工阶段无法避免施工缝的设置,所以在施工缝设置过程中要将结构受力较小且便利施工的部位作为施工缝。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缝不会产生渗漏,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平直缝节点的构造形式,侧壁中一般要合理设置止水钢板,并且在施工缝的两边设置深度为20mm、宽20mm左右的槽口,槽口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填嵌。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底板与墙体结合处需要合理设置施工缝,一般需要将该部位的施工缝预设在墙体距底板高度30cm~50cm左右,并且要根据设计要求来合理设置止水钢带,止水钢带在制作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标准对其厚度、宽度进行控制。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阶段要对施工缝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并且要及时将接触面上的松散混凝土与浮浆清除,然后使用水泥砂浆或专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铺筑3cm~5cm,最后才能完成防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2.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的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针对混凝土挡板结构的施工来说,需要采用对拉螺栓来对模板进行固定处理,对于地下室来说其采用该种施工工艺容易降低其防水性能,并且会导致整个地下室墙板因渗水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这也是部分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导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施工企业可以采用止水板片螺栓的方式来消除这一弊病。地下室墙板浇筑施工结束后在模板拆除后,施工人员要在对拉螺栓根本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并要使用气焊将螺栓的端杆烧断,利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彻底抹平,这样才能帮助施工企业进一步提高穿墙螺栓部位的防水性能,对防治地下室墙板在运行阶段发生渗漏等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2.3穿墙管处理的控制要点

现阶段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功能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施工企业为了满足业主对于地下室使用功能的需求,使工程地下一层施工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穿墙管道,并且部分管道一般都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所以施工企业要针对这些穿墙管道部位进行防水处理,施工人员在防水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阶段要按照设计要求预设套管,在穿墙管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焊接止水环,并要求施工人员要确保套管周围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这样才能确保这些穿墙管的设置不会对地下室防水功能产生影响。

2.4采用高性能的新型防水材料

本文认为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广泛收集各种防水材料的相关资料,充分考虑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的总体性能、施工难度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在确定其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使用。工程技术人员在新型防水材料进场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并要通过技术交底来指导施工人员如何施工正确的施工工艺,在某一工序施工结束后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定其达到设计标准后才能允许施工人员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当施工企业面对埋藏较深、地下水位较高的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可以考虑使用多层复合防水结构来进行防水工程施工,这对进一步提高整个地下室防水工程在运行中的防水抗渗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3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勘察;水理特征;影响

1 工程介绍

兰坪县扶贫搬迁城镇化移民建设项目位于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县城北侧。场地南面、北面多为林地;场地东面、西面多为耕地。本工程为住宅建设项目,由 17 栋建筑组成,无地下室。拟建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 37853.28 平方米(56.78 亩) ,总建筑面积约 37121.28 平方米。

项目所在地地势落差,由西向东高差达 65m 左右,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现多为耕地,局部植被覆盖。拟建场地整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场地周边人工林或原生林覆盖率比较高,水土保持良好,生态自然环境优良。项目所在地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地形坡度较大,一般在 15~25°间,局部大于 35°。

2 水文地质特征

2.1 地下水补给

兰坪气候属于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平均气温 13.7℃,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达 25.5℃,极端最高气温为 31.7℃;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 3.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12℃,气温年较差14.5℃。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2.4 毫米(河谷为 620.1 毫米),全年平均降水量为 438.7 毫米,8 月最高,为 208.9 毫米,10 最低,为 81.8毫米。极端降水量最大降雨量为 1223.5 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100.2 毫米。

源头有两条支流。东支叫后娘河,发源于清水朗山北面的一个山峰要青岩头上。西支叫前娘河,发源于雪盘山脉的白雪山上。两条支流流入金顶街以南约 1 公里,继续向南经金鸡山,进入大理云龙县,并从云龙县公果桥将其注入澜沧江,

境内流程约 37.2 公里,流域面积 559 平方公里,流量介于 1.9亿立方米每秒和 132 立方每秒之间,河床宽约 5~30 米,年平均产水量为 6.72 亿立方米。

2.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场区地层多以硬塑状粘性土为主,透水性较弱,为孔隙性潜水。下伏基岩为新生界第三系古新统云龙组浅海陆棚相的泥灰岩,由于受多期地质构造作用,岩层风化破碎明显,风化程度差异性大,岩层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具备一定的地下水通道,为裂隙性潜水。上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中,圆砾为强透水层,水量较大。勘察期间为枯水季节(旱季),测到稳定的地下水位在现地面下 0.0──5.3 米之间,高程在 2543.10──2584.12 米。

2.2 场地水文地质腐蚀性分析

通过在现场钻三个孔,每组混合水样用于水质分析。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轻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轻微腐蚀性。

3 水文地质对岩土的影响作用

3.1 地下水位降低或上升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的上升或者下降将对岩土工程勘察产生重大影响。水位变化有人为因素也有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就是兰坪气候属于低纬山地季风气候,高强度降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人为因素主要是兰坪多为耕地,农田灌溉、施工对地下水集中、大量的汲取,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水库、水电站等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如果水位严重下降,下水将恶化、枯竭,这将导致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相反如果地下水水位上升,地基上压缩层水位就会发生改变,导致基土软化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3.2 地下水位降低或上升对岩土物理学特性的影响

地下水位、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 7 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达到 25.5℃,极端最高气温为 31.7℃;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2.4 毫米,年平均降雨 158 天。一旦地下水位发生很大变化,就会造成不均匀的膨胀,压缩,变形和断裂,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地下水频繁变化,且变化幅度大,岩土将继续不断膨胀收缩,幅度随之增加。另外,由于场区地层多以硬塑状粘性土为主,透水性较弱,为孔隙性潜水,风化差异较大,而且上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中,圆砾为强透水层,水量较大。地下水位上升后受到淋虑,重铁铝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土壤间的链接力,形成硬壳层,从而降低水含量、空隙,增强承载力。如果岩土位于地下水位变动带的土层,在雨水的冲击下,土层中的铁铝也会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土层松散。

3.3 边坡开挖中地下水对支护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的建造中,很多人使用垂直开挖,通过抽水方式降低水位,这虽然降低了土壤层的压力,但是局部骤然大量抽水会造成水位突降,周围建筑、墙体也会变形坍塌,此工程建设场地为坡地,在施工完成后场地内将形成多个分台边坡,组成边坡的卵石层,透水性强,粉质粘土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浸水后结构强度下降,工程性能急剧降低的特点,在大气降雨的影响下,很容易引起边坡稳定性的潜在问题,如坍塌和滑坡;在边坡开挖及填筑时,应立即对边坡进行支护处理,并注意坡面的防护,避免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此外,边坡开挖时应采取排水措施,边坡坡顶应设置截水沟,开挖时应由上往下分段开挖,分段支护依次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岩土工程项目勘察时,必须重视水文地质问题,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增强对自然地理、地质情况、地下水位以及岩土性质各方面的把控,为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为建筑工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J].柴森.智能城市.2018(01).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因素分析 [J].张仕凯.居舍.2019(04).

[3]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 [J].黄钦华.建材与装饰.2018(14).

第12篇

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建设;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和能源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目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大有诟病,煤炭利用的比重过高,气候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尖锐,因此国家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不断加强开发扶持力度,伴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投资力度的不断提高,石油行业上游板块的油气田地面建设也突飞猛进,由于油气田地面建设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地域跨度大,气候差异大,施工环境恶劣,工程专业种类多,施工工期紧,因此对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

1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在油气田的开发建设工程中,其地面建设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地面建设工程,油气田的开发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投运后的油气田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切实提高投入产出比。因此必须确保油气田的地面建设工程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重视对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格的监管有助于提高地面建设的工程质量,为油气田的开发与整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油气田地面建设较为复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1.1施工方案会审程序不规范

施工方案制定完成后,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会审程序:首先是建设单位、咨询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参与度不够,一般就是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其他单位参与较少,对后期施工产生各种矛盾埋下隐患;其次是参加会审的人员不够齐全,单位负责人,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全部参与,会审不够全面;最后是会审要点不够明确,会审目的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目的。

1.2项目建设重进度轻质量问题突出

由于目前油气田建设工期较紧,导致多数项目建设出现重视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工程产品。边施工、边估算,边采取措施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

1.3施工资质以及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上不是很成熟,因此会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上出现一定的失误。有些承包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施工的企业,在相关施工资质上有所缺失,并不能够承揽这样的工程,进而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大大下降。此外在工程监理方也存在此类问题,资质达不到标准,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够。①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工程的承包权,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施工素质,部分临时工更是无法适应工程要求;②工程监理人员缺少必备的专业素质,并且无证上岗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工程监理工作上对施工的监管作用的目的性不高,缺少相应的检测、监督的设置。工程监理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③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资质不全,在工程项目无第三方参与检测的情况下,使得检测结果可信度不高,并且难以发现工程总的质量问题,为后来的建设留下隐患。

1.4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实行监理行业准入制度以来,监理队伍的相应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整体素质而言,仍然还不能适应监理市场的需要:一方面现有的监理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是从不同的专业转换而来,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或其他下岗单位的转行或退休的监理人员,学历相差悬殊,有研究生,也有初中毕业,且文化水平偏低的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职称差别很大,有高级工程师,也有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导致人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监理工作开展。

1.5实体质量控制不强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往往会在关键性实体结构质量上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工程主体和工程的安全性。由于对实体质量控制缺失,往往出现因为施工工艺问题、以及对地基受力测试不规范,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工程监理在对相对隐蔽的工程进行检查往往忽略,做不到到实地进行认真检查。质量监管体系有欠缺,对于数据资料的统计保存存在着随意性,导致工程出现问题时,难以找到有效的数据参考[2]。

2加强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施工管理工作是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在监管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建设中的错误及质量问题,对施工材料、设备的选取、施工工艺及工程验收要严格把关。

2.1工程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要保证地面建设工程质量,必须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的质量,因此需对设备材料监管采取以下措施。(1)在施工材料的采购阶段,要本着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取价格比较优惠的产品,在确保高质量的同时,节约工程成本。对于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水泥、钢材等,要在比较材料参数的同时对其实际质量情况进行试验测试。如果检测结果与所需材料的性能指标不符,则不能使用该材料,由此来杜绝工程施工中由于材料使用不合理而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2)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在选择正确的施工材料之后,要对进入工地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油气田的施工工作多会涉及到特殊的施工设备、材料等,因此对于特殊的工程环节要严格审查相关建材的各项手续,并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对不合要求的相关材料、设备进行更换。由于油气田这样的大型工程,材料的采购都是大批量进行的,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工程质量。

2.2优化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质量管理

(1)建设工程施工工艺的主要依据是施工方案的设计,由于施工工艺对于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施工工艺技术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设计方应该与施工方紧密联系,及时交流设计方案中的问题,改正设计中与施工条件不符的内容,做到设计方案满足要求且利于施工。(2)油气田的地面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设,其中涉及的特殊工种较多,并且技术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施工团队,因此,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是否达标很重要。在施工前期的人员准备工作中,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从中选取考核达标的人才,以确保工程质量。

2.3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在进行油气田地面建设时,对于质量的监管要做到预见性,尽量在问题发生之前将其排除,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为主。同时,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的监督管理应得到强化,做到有效预防,严格检测和及时处理。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时,严格实施质量管理责任制,让每一个质量监管人员分别负责一部分工作内容,明确其自身职责,并对其工作负责,并实施互相监督和互相检查,进一步筛查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4辩证的看待制度与质量的关系

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片面的精做细干又会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认真的做出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设工程。

3结语

油气田工程的发展是以有效的地面建设为依托,地面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油气田工程的开发。做好油气田地面建设质量的管理工作,保证油气田地面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刘强 单位: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油气生产支持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