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05 21:11:31

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

第1篇

开学工作检查走访了几所学校,让我深感欣慰的是,现如今的孩子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学校的图书室大多琳琅满目,图书资源十分丰富,孩子们可以随时前来借阅,而一些学校更是将图书搬到了学生教室,每个班级设置一个图书柜,里面的图书每周更换一次,尽可能地方便学生阅读。更有一些学校在楼梯口、走廊上,放置一个个书橱,学生阅读起来更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说,书籍对于孩子们不再遥远,他们置身其中,沐浴书籍的芬芳,享受着精神的给养与滋润,在书籍的陪伴中,快乐地度过校园中的每一天。

然而,在我欣喜于学生乐于阅读之时,却发现另外一个窘况,那就是教师阅读资源的匮乏。在我走访的诸多学校,几乎在教师办公室见不到书橱,而教师办公桌上除了教材、教辅资料、学生作业之外,再无其他,办公室的报架上,除了一些晚报之类的报纸之外,也鲜见教育刊物。在这些学校中,教师是极少读书的。

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问题,让学生读书,教师自己却不读书。试问:教育者不读书,又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一群不读书的教师,会引领他们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外阅读吗?而在这样的学校,即使学生的阅读资源再丰富,我们又能够指望他们燃起阅读的欲望,做到手不释卷,醉心阅读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标杆与榜样,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书籍魅力的教师,才能感觉到书籍对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才能花大力气助推学生的阅读行为。只有自己投身阅读的教师,才能与学生一同阅读,才能指导学生阅读,与学生分享彼此读书的感受与心得,才能把师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特级教师高子阳,每节语文课都会先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书籍,哪怕是公开课,坚持读整本书,高老师整整做了十年,他读过的图画书、桥梁书、纯文字的童书达260余本。这些书犹如种子,埋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中,可以想见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更可以想见,教师的带读对孩子们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

让书香溢满校园,书籍不仅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教材。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书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广义上讲,阅读是教师更高层次的备课行为,可以增长教师的见识,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长期地阅读才能让教师拥有教书的底气,教师只有做个读书人才能有资格成为教育者,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纵观每一位教育家、特级教师成长的过程无不伴随着苦心阅读的过程,他们对书籍的挚爱,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追求,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也让他们在教师的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读书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方式,他们集体阅读规定的书目,并定期展开专题讨论,也正是因为书籍的滋养,他们的教学水平才达到了至高的境界。一位历史教师在学区内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者被其高超的教学技艺所感染,便问他:“你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这位教师说:“准确地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但是至于这节课课前的准备仅仅用了十五分钟。”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注解。可见阅读成就教师,书籍成就教育。

构建书香校园,师者责无旁贷,让学生阅读,教师首先应当亲近书籍。在书籍进班级、进课堂、进课桌的当下,书籍更应当走进办公室,走进办公桌,走进教师的生活。让教师近距离接触书香,这点,更加重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责编/齐鲁青

第2篇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5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当前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从中吸收丰富养分,否则就很难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依托“百书研读”,具体探讨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举措,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知行合 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百书研读” 活动自1993年开始运行,至今已有23年之久,创建之初是作为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保证读书质量的同时也确保读书数量,旨在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优化校园内的整体学习风气。

学校鼓励学生每两周读1本书,每月读2本书,每年读24本书,大学四年至少阅读100本书籍。“百书”既是实指,要求学生大学期间读够100本书,同时也是虚指,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展学生读书的领域,自觉做到博览群书。

“百书研读”活动启动后,学校定期为学生们推荐经典书目,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并坚持每月一次组织学生分享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创建了学生刊物《益思集》。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举措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因此,学校依托“百书研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开展品读经典书籍、重视传统文化宣传、学生社会实践三大活动举措,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开展“百书研读”活动,加强文化熏陶

建立经典书库。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开辟了图书阅览室,定期购置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目前书架共有《诗经》《楚辞》《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左传》《史记》《二十四孝》《资治通鉴》等经典书籍1000余册。

研读《弟子规》等经典书籍。为扣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颗纽扣,在大一新生初到之际,就进行研读优秀传统典籍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了凡四训》的学习教育活动。

开设专家讲坛。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围绕“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展开交流,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为学生解疑释惑。

开展读书主题讨论会。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以“电车难题之何为公正”“倒地老人扶不扶”等为主题的讨论活动。

成立经典书籍漂流驿站。2014年,学校依托天津市举办“书香天商・浸润成长”优秀读书案例活动的契机,以优秀传统文化书籍阅览室为基地,成立了图书漂流驿站。

学生自主编撰《益思集》。每次“百书研读”运行结束后,收集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稿件和学术论文,在稿件收集后,组织人员对稿件进行一审,选出相对较好的稿件,再交由特约专家审稿小组进行二审,选出优秀读书心得稿件和学术论文。为了把活动成果有效利用并总结凝练,先后共出版了13辑《益思集》。

(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举行优秀传统文化观影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前提,每年组织大一新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观影活动,已成为入学教育的常规举措。

开展传统典籍主题朗诵评比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运行“百书研读”活动基础上,开展“学经典・用经典”的主题朗诵比赛。

举办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围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道德1+1”暨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

开展学生干部传统文化修养培训。学校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知行团校为平台,定期开展以“百善孝为先――中华传统美德”、“做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等为主题的学生干部礼仪规范培训。

举行经典书籍报告会。学校倡导学生每两周读1本书,每月读2本书,根据学生阅读的传统经典书目,定期开展以“何为礼”、“自私自利――西方价值观的危害”等为主题的传统典籍读书报告会。近200名学生通过参加报告会,激发了学习国学的热情和兴趣,领略了国粹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育人

定期组织下社区活动。为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优势,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至少下6次社区,开展以“解决邻里纠纷,共建和谐社会”、“敬畏传统,明礼守信”、“以法治为基,建和谐社区”等为主题的经典文化宣讲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赴敬老院、孤儿所、智障学校等社会机构,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关心空巢老人、残疾人、智障儿童等弱势群体。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及改进思路

学校以开展“百书研读”活动为核心,以班级党团活动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阅读经典中涵养心灵、浸润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丰富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主要成效

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通过开展“百书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措施,共计2700余人次参加各项活动。开展的读书心得交流会活动,不仅是分享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思想碰撞的平台。在读书心得交流会上,通过提供好的主题、好的契机、好的情境,用视频、图片或是文字材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争论、辩驳,起到了通过交流分享擦出思想火花的重要作用。在“百书研读”活动运行的同时,更注重读书成果的提炼和汇总,在向学生发放研读书目时,要求每一名同学对所阅读的书籍撰写读书心得或专业论文。这样不仅督促学生仔细阅读专业书籍,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真正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和学术论文,都由资深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刊登在《益思集》上,并在同学中广泛传阅,形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

先后有500名学生在经典书籍阅览室现场阅览和借书,品味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400名学生参加研读传统典籍活动并撰写读书感悟,坚定了理想信念;300余名学生参加讲坛活动,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近200名学生参加主题讨论会,增强了友善互助意识。到目前为止,学生撰写的读书心得和学术论文累计达数十万篇,共出版了13辑《益思集》。300余名学生参加观影活动,感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近200名学生参加传统典籍主题朗诵评比,提升了思想境界和人格素养;200余名学生参加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提高了道德修养;先后有100名学生骨干参加培训,增强了“尊重师长,正派做人,甘于奉献,争当先进”的崇高意识;近200名学生参加传统典籍读书报告会,领略了国粹的独特魅力;200余名学生在下社区活动中为居民解疑释惑,增强了公民自由平等、诚信友爱、和谐互助意识;先后100余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增强了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确保“百书研读”活动质量,满足学生自主阅读的需求,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学生图书阅览室,目前共藏书5000余册;该阅览室在借阅书籍、提供自习场所、开展学术活动等方面,与学校图书馆相比更为方便且贴近学生需求,深受学生欢迎。

(二)经验总结

以“百书研读”为平台,追求以文化人。依托“百书研读”激发学生品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和热情,督促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学校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邀请参加学术论文征稿的优秀作者做心得分享,邀请专业老师或优秀校友做点评和指导,并播放启迪学生读书的经典视频。

以“百书研读”为载体,助力以文育人。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主旨所在,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力举措。依托“百书研读”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不断磨砺自己,在砥砺前行中成为社会可堪大用的人才。

(三)改进思路

第3篇

一、以纸为媒,书籍阅读随意、可靠,有激发人们广阔思维的效果

现代书籍构造的基本特质,是将文字用黑墨印在白纸上。纸发明之前,人类已采用种类极多的材料供书写使用,如动物的骨、皮,青铜、金、石、玉帛等。但这些书写媒介大都不能克服时间或空间上的限制,在生产条件上具有不同的局限而没有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相比较,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植物纤维,使纸天生就轻便和价廉。纸虽非完美的书写载体,却是人们迄今为止能找到的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功能最为均衡、生产最为便利的书写介质。正是纸赋予了书籍独特的传播效果。

⒈以纸为媒,书籍阅读能满足人们生理性的阅读需求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分量有限的有形实体,因为轻便,大小适中,书籍携带方式和阅读的姿势可以不受任何形式限制。无论站着,卧着,坐着,蹲着,走着,只要光线所及,都可随意阅读。可以说,正是依赖于身体的舒适,读者才能获得恒久的书籍阅读乐趣。

书籍阅读的随意性还体现在读者在阅读时,能调动各个感知器官。白纸黑字,沉默安静,不受表面化的声色干扰,阅读时非常舒目;纸张质地柔韧,反复翻动而不易折损,摩挲纸张有着别样的乐趣和滋味;书中纸墨所散发的幽香气味给人带来无尽;静谧中,纸在手指尖翻动的声音是人们求知的回声,是一次次心灵的共鸣和释放;纸是植物纤维制作的,可以咀嚼和吞咽,这个特点曾再现过诸多动人的现实生活场景或影视情节。而电子媒介完全不能提供纸阅读时的这些感觉,诚如莱文森所说“我们通过味觉、嗅觉、触觉而获得各种各样的感觉有何意义呢?毫无疑问,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①1993年美国学者斯蒂芬・克莱森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阅读的力量》,认为自由、随意的阅读可以提高人的读写能力。日本人从这一思想得到启示,展开了每天早上10分钟阅读活动,到2003年底,参加这一活动的高校已经达到1500多所。

⒉以纸为媒,书籍阅读安全可靠

以纸为书写介质,书籍保存久远。现存最早的纸卷写本之一是公元256年用“六合纸”抄写的《譬喻经》。而一般情况下的光盘使用寿命是70年,即使采用酞青和偶氮染料的光盘也不过可以保存100年。如果处于不良环境下,光盘使用的寿命更短。

书籍阅读可靠还因为它不受制于其他任何外力或辅助设施,比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脑上的一切东西都更加可靠,白纸黑字的东西不会“战栗在消失的边缘”。 就此,莱文森也做了很好的解释:书籍尤其是平装本版的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流动,而且不需要准备就可以得到信息。然而当前的任何电子通讯设备都没有这样的流动性。连手机也需要电池,我们发现手机电池快要耗尽时,就会深知电池的重要性。

⒊以纸为媒,书籍阅读能在有限中创造无限

网络的超文本功能是一些人提出书籍走向终结的主要理由。意大利小说家翁贝托・艾柯则认为网络超文本虽使人有世界图书馆之感,但正是书籍的有限元素给了读者无限的创造性,是一种激发更广阔思维的工具。

书籍阅读必须经过大脑把书面文字译过来并给它们赋予意义。每一个读者从文字解读中,最终构建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记忆。可见,读书是训练人的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书籍在激发人们想象力和促进人们抽象性和分析性思考上是最具影响力的。即使日益完美而个性化的书籍的装帧都包含着无限创意,且有很强的实用性。如适宜的版心与四周留白的比例既能体现页面的空间感,还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多次阅读《二十四史》,直至去世前还用颤抖的手在页面上留下了批注。网络文本的无尽性“不仅体现读者的主动性,还在于文本本身的物理可动性,它们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重写,但在自由文本最后的边界上,会有一种已封闭文本开始的文本”②,因而这种无限又包含着有限。网络是一种不能确保“内在信息”不流失的“物质形态”的东西。

有人将信息时代称为读图时代,但同样是通过视觉,图像是一整块的印象直接进入人的脑海,难以表达出诸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深刻含义,更何况微妙而神奇的自然科学,因此把书籍的传播优势归根于书写介质――纸是不为过的。印刷术虽具有书籍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但如果没有纸,印刷术是无用武之地的。值得骄傲的是,纸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智慧性的贡献。

二、书籍传播内容精良准确,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麦克卢汉提醒人们 “一切媒介都要重塑他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③比如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其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它所传播的内容,而是逐步扩大到个人和整个社会并产生了巨大乃至根本性的改变。媒介形式固然重要,但媒介对我们的最终意义仍是传递信息内容,“内容为王”仍是媒介竞争制胜的法宝。如果说纸给予了书籍作为书写传播媒介的外在优势,深刻精良的信息内容则赋予了书籍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大众传播媒介家族里,仅就文化力量而言,没有什么传播媒介能超出书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⒈书籍传播主题鲜明,内容精良,成为人类传承文化,普及教育的可靠工具

每一本书不仅有相对的主题和传播对象,还有特定的厚度,与其他大众媒介不同,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是一个使知识产生附加价值的过程。出版业正是在从事这种为知识增值和文化传承的工作,这也正是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不仅能生存而且仍有巨大发展空间的理由。

书籍传播虽偏重于单向传播,但无论是书籍的作者还是编者大都是时代的文化精英,有相当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历代积累的精神财富在书籍中得到最全面、最深刻、最充分的体现。《史记》的创作是司马迁十几年的心血凝结;班固用二十多年时间从事《汉书》写作。

精良的内容不仅需要作者花费心血,还需要编辑出版人员等的多重把关。在我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极为重视校勘,以确保版本的可靠无误。古代书籍无论是官修或私印,在印刷之前,在抄写、上版刊刻或试印制后,至少校对4次。给人留下这一深刻见证的是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长沙正在校勘书籍的西晋陶俑:两陶俑相对而坐,一俑手持砚台,一俑拿笔和书正在校对,神情严肃认真④。当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保障图书质量,为建立和实施严格、有效、可操作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和责任校对制度及“三校一读”制度。

⒉在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中,书籍时常处于变革的中心

在接触受众和出版业规模方面,图书是大众媒介中规模最小的一个,不需要广告来达到大量发行,图书便能把不合拍的、有争议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观点传递给公众。所以,它能够也更有可能孕育出新兴的、富有挑战性的和前卫的思想:我国最先向封建社会制度本身挑战的书,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鲁迅的《呐喊》,巴金用犀利的刀笔解剖着封建的大“家”,中国真正出现了人的觉醒。1852年,斯托夫人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当时的美国不失为引发、推动废奴运动的惊世之作。

就获取信息而言,网络既使人类获得解放又使人感受到挫折。因为大海般的网络信息,常常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人们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想要去触摸、掌握、品尝、漫步,就越想身临其境地到信息显示的环境里去徜徉。表征的东西不足以令人满意,我们渴望在现实之中得到补偿。”⑤尤其是转型期的中国,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能够震撼心灵,引发国人思考的精神产品。

⒊书籍传播属于社会运行的文化系统,但影响着整个社会运行

书籍传播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总目标的认同,有利于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协调共同达到社会总目标的社会行动,因此它不仅是文化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深刻影响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心理等领域,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运用书籍传播文化的行为不仅催生了专门从事传播文化知识的职业,比如说传教士、编辑出版家、作家、教育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者等,也催生了与之相关的学科、行业或产业。无论是学科建设、行业或产业需要,书籍已经成为不同受众群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生存方式。

三、在媒介生态衍变中,书籍传播依然持有旺盛的生命力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同物种进化一样,只要适应传播环境变化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媒介都能生存。不断出现的媒介标志着人类传播文明的过程,它们在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状态下实现着信息的能量互补,也在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生态环境而演变。书籍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白纸黑字的表象后,技术革命的进程从来没有中断过,尤其是书籍构成的要素――纸与印刷术从来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变化。

⒈构成书籍要素的技术手段总是处在不断的革新中

在书籍的发展变化中,从最早的泥版书、莎草纸到今天的数字出版,人类走过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书籍的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生产方式上,书籍经历了手工抄写到机械印刷出版,再到数字出版的过程;在书籍的内容上,从早期的宗教领域逐渐扩张到人们社会生活、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从书籍的载体上看,经历了前纸时代到纸张到数字印刷媒介的巨大变革。这个过程也是从自然材质发展到加工材质,再到电光磁材质的变革过程;从外形上看,从最早的板/卷轴形式,到书本形式,再到今天的数字技术,构成书籍要素的技术手段总是处在不断的革新中。

⒉媒介不断融合过程中,书籍传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印刷媒介的垄断地位,尤其是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把媒体融合这样一个大趋势展现得日益清晰,但这并不妨碍书籍传播能借助其他媒介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与其他媒介的不断融合,其结果促使书籍有了更好的发行量,并产生出更大的媒介融合能量。如越来越多的书籍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再如1996年,美国欧普拉・温佛瑞主持的电视节目“欧普拉读书俱乐部”,每月推荐一本在世作家的一部作品,每本都成为畅销书。书籍和广播融合而成有声读物成为读者阅读书籍的新路径。书籍产业的网络经营和数字出版使得电子媒介与出版行业的界限日趋模糊。英国女作家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第四部小说出版时,“亚马逊在线”接受的定购量为每小时750本。这些充分显示“媒体融合本质上不是抑制和同化个性信息需求, 而是培植和满足个性信息需求。”⑥

⒊国民阅读率下降并不意味着书籍的终结,相反,值得人们认真反思

2006年在第11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到来之际,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而网民人数则持续攀升。应当看到,新媒体的崛起必然引起受众分化,这是科学技术革命引发人类传播过程变化的必然。书籍阅读率下降并不完全等同于国民阅读率的下降,但受众的阅读方式的确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阅读的确有丰富和快捷之便。甚至网络引发的书籍产业链,包括书籍印制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电子出版的随选打印,即POD图书,它既不需要图书仓库设施来储存,也不会因为过剩图书而使利润降低。从这个角度看,大可不必为书籍阅读率下降担忧。

需要反思的是,从1998年起,我国书籍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并不是新媒介的崛起折损了书籍传播的魅力,而是我国教育、政府管理与出版业等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出版业应当看到,不是市场不需要印刷书籍,而是近年来出版业的平庸化、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如有人在十年间出版了二十五部词典,谬误百出,却有新闻媒体为其大唱赞歌。再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读书习惯的重视不够。美国的图书出版中有60%是教材以外的图书,日本非教材的图书80%,中国非教材图书占48%。也就是说,我们的出版物中教材教辅的比重最高,我们一半以上的书都是服务于应试教育的,或是有较强的功利目的。而在有限的非教材图书中,质量上乘的读物为数也不多。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书籍等文献资料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有着悠远的文献传统,留存的书籍浩如烟海,公共图书馆理应更多地发挥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开发国民智力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但我国十多年GDP增长率保持世界第一,而公共图书馆约50万人才拥有一家。相比之下,英国每一万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有一家图书馆……即便如此,我国现有的图书馆管理落后及开放程度不够,致使图书馆的有效资源利用率极低。

无论书于何种介质,究其实质,所有的书写都是为了人类生活信息的传播与记忆,载体只是承传记忆的工具,但书籍作为人类记忆的殿堂是具有独特而深刻魅力的。设想未来的书籍会是什么样的?英国学者罗伯特・迈克鲁姆有个智慧的回答:“除非人们能否生产出来看上去像书,摸起来像书,用起来也像书”⑦的东西。

注释:

①[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真实空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

②[意]翁贝托・艾柯:《书的未来》[ J],《新华文摘》,2004(12):119

③ [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6

④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4

⑤[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真实空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⑥高岗:《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54-55

第4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国图公开课;业界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人才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第一要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强国梦的提出,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成为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必要方式,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继续教育使得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技工的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i,通过继续教育可以逐步缓解这一问题。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除了院校教育外,图书馆也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场所。探索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优势开展继续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公开课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教育形式,国家图书馆目前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将逐步扩大其教育范围,使其服务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图书馆利用公开课进行继续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形式,需要不断实践探索,以适应人才学习需求,为社会源源不断培养所需人才。

一、从图书借阅到业界公开课――图书馆继续教育服务形式的发展

图书馆自诞生之时起,就把社会教育工作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也包含其中。1909年设立的京师图书馆,是我国公立图书馆的鼻祖。在到馆阅读、图书外借、典藏预约借阅等方面为早年知识分子接受社会教育提供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功能也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开设讲座、举办展览、专业培训等方式,将大师、学者请进课堂,分享知识与体悟,指引社会大众文明进步。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面对面式教育模式显得覆盖面过小,传播速度过慢,无法乘上数字时代的快船。适应互联网时展,转变教育模式,实现图书馆的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音译为“慕课”)在国内又称为“公开课”,最早是由美国的大学教授进行开放式网络教学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随着公众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许多非专业性、实用性,甚至趣味性的知识也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传播,丰富了公开课的内涵。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以高效、广泛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文化资源。因此,国家图书馆适时选择了公开课作为继续教育服务新形式,创办了国图公开课。

国图公开课从2015年4月上线以来,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目前已形成了以专题课程为核心,以业界公开课、读书推荐、一书一课、阅读之旅和特别活动等栏目为特色的6个栏目体系。其中,专题课程栏目的《汉字与中华文化》《世界古代史》等课程,和业界公开课栏目的《中国古籍十二讲》等课程,都是图书馆继续教育新形式的代表。

2016年,国图公开课开设了图书馆“业界公开课”这个新的栏目。其理念是由国家图书馆邀请图书馆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国图书馆的馆员和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或爱好者,以图书馆学、文献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相关专业为主要授课内容,以现场录制授课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相结合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国古籍十二讲》是图书馆业界公开课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它以古籍装帧形式、古籍版本流传和古籍版本鉴定等为主要内容,课程中插入大量国家图书馆珍品的书影进行对比讲解,以实例穿插理论教学,是一门深入浅出的专业课程。

二、业界公开课的创新点

(一)受众广泛性

包括受众地域的广泛性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一般的业界培训鉴于实体空间的局限性,往往只能向当地的受众开放,外地学生由此错失聆听机会,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紧缺的边远地区来说,更难以有机会直接与学者大师零距离接触。业界公开课一方面有独立的在线学习平台,其课堂视频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将受益人群由一地扩大到全国,让普通网友与大师面对面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听课人群的门槛,让图书馆员和对古籍鉴定与保护感兴趣的人群都能接受教育,扩大古籍保护的群众基础。

(二)教师权威性

与良莠不齐的社会讲座和培训不同,国家图书馆历来重视授课老师的真实学术水平,做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的课程。业界公开课秉承了国家图书馆一贯的优良传统,选择的授课老师均为著作等身的业界权威,比如《中国古籍十二讲》的授课老师李致忠,就是国家图书馆有逾50年古籍保护经验的专家,也是全国业界著名学者。并且其授课内容经课程学术策划与授课老师再三推敲、整理,将专业艰深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以便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学习。这样的公开课,就为很多没有机会来到现场的图书馆员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尤其课后的交流问答环节,由老师当面答疑解惑,更加富于实效性。

(三)课程体系化

与社会上其他公开课不同,国图公开课开设的均为专题式系列课程,即在课程设计之初,每个专题就设定约10讲内容,且每讲各有主题侧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将知识结构细分,让对单一主题有兴趣的读者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全程学习的读者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逐步融会贯通。《中国古籍十二讲》作为图书馆的馆员课堂,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体系化学习让操作类课程更加科学。《中国古籍十二讲》将古籍装帧形式、古籍版本特点和古籍鉴定等内容系统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课程公益性

对于业界公开课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多为商业培训,且依照课程难度和细度进行收费。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肩负传承文化经典、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古籍鉴定、保护与修复也是国家图书馆多年坚持的一项事业。国家图书馆义务为全国各界图书馆馆员和全国有志或有兴趣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员培训实践技能,目的是增加古籍保护专业人员数量,挽救更多濒危的中华优秀古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国图书馆业界的古籍保护水平。

(五)资源流动性

作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国图公开课网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在线观看、评论、阅读相关的国家图书馆数字馆藏的机会,让读者与授课老师零距离交流,让国图的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在《中国古籍十二讲》中专门讲到的《明解增和千家诗注》一书,就是国家图书馆珍贵的古籍馆藏,被鉴定为明代中后期供太子所读的书籍。《千家诗》本为古代幼儿启蒙读物,《明解增和千家诗注》为配有绘图的版本,其中谢枋得两卷本的卷二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卷一收藏于博物院,实为难得一见。业界公开课让公众通过实例了解古籍的装帧、书画特点,进行古籍鉴定。另外,在每次现场录制课程结束后,国图公开课策划团队都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获知观众感受,征求意见。在课后还设置了在线答疑环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与名师互动交流。后台管理人员还可将常见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平台中设立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用户经常问到的问题)服务,便于用户自助解决问题。

三、业界公开课的社会效果

(一)让古籍藏品更有生命力

国家图书馆的许多古籍因其稀缺性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国家的文化瑰宝。业界公开课中引用的古籍文献书影,能够提高受众对古籍的兴趣,让图书馆内的藏品不再“沉睡”,真正为公众学习和利用。

(二)增强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

相比于以往的闭门培训,业界公开课是更为开放和生动的拔高课程,它通过网络公益性地为全国古籍保护业内人士提供了业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疏通了业界的交流通道,将国家图书馆的优势资源与业内分享,共同提高。

(三)营造尊重图书、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以往总是被动地等待读者到馆阅读,而缺乏主动走向读者的渠道。业界公开课是让公众有机会通过图书馆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第一手知识,也推广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让文化从书中走出来。

业界公开课作为图书馆业界的学习与交流新模式,已经逐步找准自己在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开辟了新的授课传播方式,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适应广大读者和网络观众需求的课程方案。

四、国图公开课未来发展的思考,以业界公开课为例

面对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国图公开课应当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内核,立足图书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根脉的社会角色,同时也要用好互联网技术这一时代东风,实现服务模式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主动、开放地向读者走去,实现“图书馆+公开课,一加一大于二”的服务模式升级。

业界公开课作为国图公开课中面向图书馆员和有相关兴趣的读者的专业课程,为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服务,未来将在坚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改进:

(一)课程形式更加多样

目前业界公开课以邀请授课老师来到国家图书馆现场录制课程为主要形式,这一方式固然有利于为老师提供熟悉的授课环境,但也由于现场空间有限,无法让更多读者近距离与老师接触。2016年,我们曾经开展“国图公开课进中学”的线下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结合,收到良好效果。未来,业界公开课会更多地走出国家图书馆,走进各地图书馆、学校、社区,一来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课程互动,二来扩大国图公开课的受众群和影响力。另外,我们将尝试通过各地数字图书馆工程或视频平台,实现直播活动的实时观看,让不能来到现场的读者与专家学者在线互动。

(二)更多利用国图馆藏

国家图书馆宏富的馆藏是国图公开课的坚实后盾,许多珍贵的中外文古籍平时难得一见。国图公开课作为国家图书馆的教育服务新方式,也是馆藏服务的新形态。充分利用馆藏,让读者在课前通过观看小型展览的方式走近课程内容,预习课程知识。通过课程视频的剪辑制作,插入丰富的馆藏图片,让网络读者更直观地阅读经典。在以往的许多课程录制现场,我们都尝试将国家图书馆的珍贵藏品展出,如国图公开课特别活动中,为展示中英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百年前的英文出版物在现场陈列,让观众亲见跨越时空的铅字。

(三)平衡不同课程比例

首先,国图公开课应更加注重受众需求,定期以问卷调查、网络舆情监测等方式了解受众关注点,将时事热点密集、受众需求较多、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确定为课程主题。其次,进一步平衡关乎受众价值观、审美等精神诉求的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关乎受众职业技能、行业知识等发展诉求的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让国图公开课成为综合性课程体系。另外,通过开设定制类课程,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专家、学者资源,让“大家”与公众面对面,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样态的爱好者供给资源。

(四)加强宣传推广,让国图公开课“走出去”

国图公开课目前正在努力扩大影响力,争取早日成为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先进教育形式的继续教育品牌。业界公开课以《中国古籍十二讲》作为开篇之作,一是基于中华古籍博大精深的形制与内涵,二是基于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古籍保护方面的前沿地位和指导作用,因此国家图书馆有责任将古籍保护知识和技术推广出去。未来,我们更有必要走出国门,与收藏有我国众多古籍的欧美、东亚等国交流与合作,将中华古籍之美传承下去。

继续教育作为面向成人的教育,本身就对教学质量有专业性的要求,继续教育应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内容互为补充,更为深化。图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公开课的形式对馆员和公众进行继续教育,这不仅是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让公众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为营造全民阅读、全社会尊重书籍和传统知识的文化氛围提供契机。未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们应当更加尊重科学、知识和读者;在服务方式上,我们应当更加高效、便捷和实用;在塑造和包装文化品牌上,我们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国内外榜样。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培养专业素质与个人素质齐备的国民继续教育,是国家图书馆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史建桥.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田艳军.简论电视录像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以古籍修复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5(8).

第5篇

[关键词] 综合文科 教学目的 创新能力 历史自觉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育改革已成为遍及全球的浪潮。职业高校教育改革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引人注目。职业高校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方面问题,但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显然是课程的教学目的。因为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了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约着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利用,引领着教学评估等诸方面。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在“就业为导向”、“必须、够用”的原则下,立足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制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呢?

扬州职业大学综合文科所开设的《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以及学生独立运用史料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依据

课程教学目的是施教者依据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等对施教对象实施教育后想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它侧重于表达施教者施教前预设的主观动机和愿望。综合文科专业《历史要籍解读》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我们教师依据大专层次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依据职业高校综合文科专业培养目标等对该专业学生实施本课程教学后预设的教学目的。当然,教师的主观教学目的必须要与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相一致,否则,再好的目的也因缺乏实施基础而流于形式。具体到《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我们考量的依据主要有:

1.与当代国家、学校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制定每一门课程教学目的的总指针。扬州职业大学师范教育处制定的《综合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健全人格、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胜任中小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语文教学,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变化的新型师资。”我们认为,我校制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可作为我们制定可操作的《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

2.与专业历史课程设计保持高度一致

(1)要考虑到本课程课程性质

《历史要籍解读》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侧重于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和独立运用。因此,本课程教学目的也应侧重于学生对历史文献的搜集、辨别、解读和阐释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

(2)要兼顾到教程教材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是赵淡元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它对我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文献史料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重要文献部分内容作了提示和解读。对前者,我们的课程目的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文献学知识;对后者,我们要借助对该书精选的部分重要的文献材料的真正占有,让学生逐步掌握终身有用的文献研究法等科学方法。

(3)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

我们应结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探究方法,重点培养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创新自觉与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利用一切文献资料独立解决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3.要充分考虑到大一学生的学习心理

《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应注意到这些有利的学习心理,要特别注重熟悉、理解、交流师生彼此经验,在愉悦的课程情境和共同探究中,达到史学认识的最高境界即历史的自觉,进而能把从该课程获得的健康情感与价值观潜移默化,贯穿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三、主要教学目的

鉴于我们对确定教学目的依据的认识,《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教学目的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精选的知识、创新性技能和史学价值观上。

1.知识要求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让他们得到终身受用的必备知识。

(1)系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要籍

①宏观上看,要了解历史文献的演变及其发展脉络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记言、记事、编年、国别和地理等典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纪传体通史《史记》和断代史《汉书》等,表明中国古代史学在发展中取得了独立地位;隋唐宋元是古代中国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设史馆努力编修“正史”和“国史”,《资治通鉴》代表着编年体史书的成熟,方志体得到了完善,出现了贯通历朝与断代的政书体史籍,还有史论专著《史通》等;明清是古代史籍的守成时期,各种体例史籍获得续修,方志空前繁荣,历史考证著作、史学理论《文史通义》格外亮眼。

②微观上看,要学会系统地认识每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如该书作者生平事迹、写作动机和成书经过,该书性质、记事起讫时间、体例内容、史料价值和重大成就,该书版本及研究该书的代表性参考书最后,最好要交待阅读诸如《史记》等名著的主要方法以及自己对该书的评价。

(2)大致了解阅读古代史籍应具有的“小学”常识

这些常识大体包括:研究文字形音义的文字学、音韵学,训释古书文句的训诂学,研究图书文献著录的目录学,研究文献版本渊源、优劣的版本学,校订版本、恢复书籍原貌的校勘学,搜求整理古佚书的辑佚学,辨别伪书的辨伪学,广泛搜集史料基础上鉴别资料真伪的考据学等。

2.技能要求

目的是授人以渔,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掌握操作性、创新性技能。

(1)掌握古代文献资料的一般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古代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2)提高创新能力

①要有创新的意识

无论是对文献的一般认识,还是对文献具体内容的解读,都要有置疑、求异、求变、求新的自觉。教师要把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视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最关键的第一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允许有各种假想的答案。

②要积聚创新能力

在《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学习中,创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文献的搜集、整理,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得到文献;对文献资料作出符合历史环境的阐释,言之成理均应得到教师的首肯、视为合理;有关现实问题的解决、解决手段及其文字表达,只要方法科学,手段简明、表述简洁生动,都应得到我们的激励。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探讨交流及练习都应该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要求

教育目的莫难于引导受教者学会做人,做现代人。最根本的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关注人类命运。

(1)深刻认识史学家自觉认识人类社会的艰辛列程

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莫过于史学家。那么,我们的史学前辈是如何不断地探究我们的社会的呢?首先是留意人事。夏已设史官,殷卜辞为史实记录,《春秋》已能完整反映史实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其次是系统整体地反映历史社会并探究其过程的联系。这种理论上的批判精神至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表现得更为系统,史识也更为卓越。我国古代史学家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能够为综合文科专业的学生真正理解和继承。

(2)培养丰富的历史人文情感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献是对这一过程的累加记录。对《历史要籍解读》的认识其实就是关注人类的由来、发展和归宿。历史是由历史人物表演的产物,分析文献中的人物,要求我们肯定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所做的一切,而对阻碍历史巨轮前行的小人则应予与揭露和批判。我们还应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自觉地为人类进步事业添砖加瓦。人类历史演进的道路是曲折延伸的,对文献的释读要看到人类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要用全面的、长远的、动态的、辩证的、系统的眼光和态度去释读文献、释读历史、释读人生。这其实也就是史学的思维、史学的态度,也就是更高乃至最高层次上的历史意识或历史自觉。

四、结论

我们从确定《历史要籍解读》这样的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探讨中,似可得到制定职业高校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一般原则:制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应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想一致;制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应体现高校现实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课程性质、课程教材或参考书相一致;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应体现“协调发展、综合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情感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6篇

应该讲,虽然专业阅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但是专业阅读本身远未“专业化”,这种缺乏专业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推荐书目不够专业化。现在各地的教师推荐书目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学院趋势,强调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专业阅读的系统性;二是流行趋势,强调教师读得懂、读得愉快的那些轻松而流行的教育书籍的阅读。针对前者,新教育实验提倡一种实用主义阅读,认为必须从系统性原则转向问题解决原则,教师的阅读必然是以自身问题为核心。由近及远的阅读。因此许多教育学名著,比如《大教学论》、《爱弥儿》等,只有史的意义,对教师解决自己当下问题作用不大,就不在推荐之列。此外,一些教育名家,甚至包括陶行知等,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不主张推荐给普通教师。针对后者,新教育实验又反对庸俗化和过于感性的、缺乏思想力和思维挑战的阅读,强调加强对具有原典品质的教育书籍的阅读,比如《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静悄悄的革命》等。不但如此,新教育实验专业发展项目还制作了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教育图书进行重新梳理,按教师的知识结构、阅读难易程度等,分层次分学科地进行推荐。

二是缺乏持久的专业服务。老师们不喜欢阅读。要么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要么是读不懂,要么是因为书籍没有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老师缺乏关于专业阅读方面的细致的服务。因此,新教育实验在专业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和一线教师的互动中,通过榜样示范、网络交流等方式,不断地协助解决个人专业阅读以及读书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大批实验者不但坚持阅读并记录,而且彼此之间还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许多实验者并不能够真正深入透彻地阅读一本书,仍然有意无意地滑向了感性阅读。结果导致了阅读的低效和泡沫化。

何谓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所谓感性阅读,是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需要说明的是,感性阅读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泛读,知性阅读也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精读。无论感性阅读还是知性阅读,都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在泛读浏览中,也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并开展对话反思。没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即使精读一本书并大量做笔记,也把握不住书籍的精髓,更不用说内在结构。因此感性阅读侧重于一种单方向的片面的接受过程,譬如我们读传统的小说,就大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而知性阅读则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强调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对书本中的信息进行一个新的建构。一般而言,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他的反思能力。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和一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相比,前者更倾向于感性阅读而后者则倾向于知性阅读。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会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好恶去接收和过滤信息,会不自觉地受到浅层愉悦感的控制,选择那些“阿谀读者”的书籍。而对于另外一些对自己构成挑战的书籍,则往往会感觉到有些硬梆梆,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感。他们阅读或许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但骨子里,其实一直是在回避问题,拒绝真正地真实地面对问题本身。即使决定去精读一本书,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阅读感性化,并在骨子里自我辩护。举一个例子,《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有些阅读者的批注大意是,自己的班级是大班化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等小班化以后再说。这种阅读,不但严重地误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而且阅读者不是在借书籍反思自身,相反地,却始终在逃避,将“我”的问题转化为“他”(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等)的问题。倾向于感性阅读的阅读者,会更喜欢阅读方法技巧类书籍,为某某法所渲染的前景所鼓舞,而无视教育的复杂性,更不理解这些方法技巧背后的原理。最终,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愉快的阅读”。

倾向于知性阅读的阅读者,往往是那些开放自身、勇于接纳与反思的人。他们知道阅读是对自身原有经验的丰富、优化,甚至是颠覆、重建。如果说感性阅读是在溜冰,轻松愉快,看四周反反复复都是熟悉的景色;那么知性阅读则是在爬山,汗流浃背,但是周围的景物始终在变化,越来越开阔,直至“无限风光在顶峰”。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溜冰,登山更能增强人的“体质”(理解力)。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会缺乏勇气,甚至会迷失路径,但这一切的犹豫、彷徨甚至想要放弃的感觉,正是登山必要的经历。因此经过知性阅读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放弃自我辩护,不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与书籍作者――可能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对话,既包括批判反思,也包括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更新甚至自我否定。事实上,被称为经典的那些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教育名著――都不是可以一窥到底的肤浅读物。要窥得它们的精髓,是需要精心深思、反复研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读者,是不可能从他能够一窥到底的作品中,获得多大的教益的。

如何训练自己养成知性阅读的习惯呢?

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阅读经典必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甚至可以考虑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画出那些真正有着真知卓见的含金量高的句子――你当然可以写下你的感想。但是对于经典来说,聆听是最重要的。你要读得尽可能慢,听清楚作者所说的每一个意思。最后,不妨把画出来的部分输入电脑保存,或者上传到专题帖中。当一本书这样读过以后,你在实践中,或者在另外的书中遭遇相似的情境,就可以迅速调出来反复揣摩。久而久之,这些文字就会化为你的血肉。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在此,重温一下艾德勒的两段话也许不无裨益:

我们为了“理解”一伟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

一种对理解力的阻滞。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第8页,第11页

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进一步地,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个片段某个观点的理解。也可以表达与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旁涉到你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的教育教学事件,或者与其他的书籍相互印证。

这种对话一开始是艰难的――你甚至怀疑自己压根就缺乏对话的能力,或者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读这本书(当然,有时候确实如此)。但是,经历并承受这种痛苦,你会慢慢地步入一个新的天地,会通过大量的摘录以及理解。慢慢地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更深的痛苦来自于这样的一种质疑: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并未因之而改变?事实上,能够现搬现用的书极少。这是因为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一个人最内在的教育灵魂,它和教育之爱一样,是最根本的东西。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发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立即拿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不断地将阅读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最终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0-02

前言:

在我国信息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显得越发模糊不清,尤其是在网络资料盛行的今天,诸多信息的呈现已经覆盖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然而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他不仅仅给学生带来了人文感观,还在教育高校学生要学会积累与分享。

一、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其教育职能有以下几类:

第一,培养学生的中庸思想,改善校园读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在中国的莘莘学子中,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高校的学习生活有着各样的憧憬,但是当他们走进高校校园的时候,面对学习,面对新的人事物,面对学校的种种事物,往往会让人有所浮夸。此时,如果让学生在高校图书馆中进行阅读书籍,会让人沉浸在书海之中,感受中庸文化的大儒之气,让人逐渐沉稳下来,对学生的意志与学习均有帮助。

第二,增加学校的人文气质培养,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中感受人文气息;在信息时代,电子阅读盛行天下的时候,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取消古板的高校图书馆建制,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说不仅仅是建立在某个楼层之中,而作为校园组成的一个重要建筑,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均是大笔的开销。然而在笔者多年的教育经历中,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部拥有的人文气息是所有教育所无法给予的。高校图书馆的建立,可以增加学校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中感受人文环境赋予其的高贵,优雅。对学生而言,图书馆无疑是一种让人清心静气之所,如果取消图书馆建制,将会对学校的整个人文气息造成破坏。

第三,帮助学校培养人才,让学生领略何为读书以清逸,经纶以学究。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课本上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理解消化是远远不够的,而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出精英人才才是成功的教育。由于学校在课时安排的学习内容十分有限,因此,对于扩展性的知识和实例就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研讨进行深入学习。正因如此,各个高校才对图书馆如此重视,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内的书籍进行借阅来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亦可通过图书阅读增加自身的内在修养。这对于学校而言,则是帮助培养人才的最佳方式,让学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内心在图书的洗礼下,圣洁,纯粹。满腹经纶,让人信服。

二、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价值体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中,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让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沉淀,全面优化学生的素质。

1.学生的自我修养

在高校图书馆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尤其是在图书馆的环境中,首先是让人静心下来,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可以提升自身修为,对于当下这个浮躁的世界而言,读书是可以让人净心的。让学生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提升自己心理素质,拥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态,以及优雅的艺术情怀。图书馆中文雅的气质,满郁的书香可以让人自觉的沉心阅读,不问世事,高洁自信。让人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2.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社会浮躁之声不绝于耳,让学生找到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学校必须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价值趋向,让图书馆的气息感染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何为高品质,何为低俗,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气质。当学生处于这个多元化社会的时候,不要被身后的浮华所动心,高洁清雅,这才是真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图书馆通过推荐图书,举办图书节,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有意义的书籍,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导向,让学生通过读书,培养其对待家人,对待社会,对待国家,对待民族的责任感和关注,面对社会中各种诱惑均可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生在图书中得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远远比课堂上所学要丰富。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上课的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将基础知识的框架讲述给学生,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无法深入教授,而这部分的学习,就要靠着学生在图书馆查询相关专业资料进行借阅所得。而如果没有图书馆这个书库来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而言,就只能局限在学习基础框架的状态之中,更重要的是,想要深入学习,就必须要找到相关的书籍,那么对学生来说,购买和选择亦是一大难题。

三、提升高校图书管的教育职能

若想在新时代让图书馆屹立不倒,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提升。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价值,需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多举荐好书,尤其是关于人文体现的书籍以及专业性较强的书籍。第二,要保证书籍的更新度。技术在更新,理论在更新,时代中众多元素在更新,因此,只要保证书籍的更新度,才能让学生有意识的来到图书馆内,来阅读书籍,感受图书管的人文气息与高尚的情怀。第三,要建立电子图书系统,让学生随时随地知晓图书的更新与借阅情况。让图书管的管理符合新时代下的规程,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弃之厌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价值内涵的论述,表达了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并且提出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应当如何做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新时代让学校,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众多,而图书馆的教育之能的价值体现正能解决该问题。如何让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更加丰富,是需要仰仗于各位同仁的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艾华.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价值体现[J]. 当代图书馆. 2011(02) :13-15

第8篇

书籍设计是一门集综合、多向度、重创新实践于一体的实用性课程。书籍设计教学的创新实践,是对课程设置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检验大学创新教育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大学创新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在新型人才培养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设计使学生体验具体的通,即透彻通晓、通达感应、形意相连,具有相对成熟的、全而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它不仅包含学生对书籍设计的主旨、意图、对象、方法、表现、工艺、材料以及流程等的熟悉与把握,还揉合了学生对书籍独立设计的主观思考、风格提炼、审关诉求、文化定位,及确立适合的设计手段和表现方式。由此,建立整体观念,实现创意、设计、制作的构型再造,挖掘艺术的多样化表现,调动图形、色彩、文字、肌理的视觉元素,更好地转化为精致的视觉语言,显示出书籍的抽象诉说与具体的设计符号元素的巧妙融合,这是书籍设计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另外,设计还需结合抽象的识,即个人的智慧、认知、感受、喜好、情趣、审美、内涵、文化等。它赋予书籍个性化和艺术性的情趣,突出文化气质和实用功能。同时,将人的情感和设计任务倾注其中,达到与读者的沟通与共享,实现情感与交流的认同。引导学生研究其所蕴含的艺术表现魅力,对设计文化底蕴的增强,视觉设计思维的开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时展,受到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思维的制约,书籍设计应寻求形与意的结合,文与体的统一,通过特定的形式,传达出书籍设计教学特有的精神语义与文化内涵。早期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多由教师先讲解课程内容,指定所要设计的书籍类别和名称,再由学生加以设计表现。这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完成作业,设计流于形式和外表,缺少对书籍内容的通读和把握,尤其缺乏对书籍本身的喜爱和感情投入,以至于书籍的设计创意表达不够完整,甚至匾乏。本文结合书籍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考,试图从整体意识、理念培养、能力提升、总结交流四个方而,探索书籍设计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以供大家交流、借鉴。

在书籍设计的创新教育的探索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力量,将之作为一种构型的再造,充分利用视觉元素的点、线、面之间的组合,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元,外来文化为补充,探索书籍设计的特质,这有助于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激发民族文化中的活跃因子。

整体意识贯穿设计,即进行书籍设计前期调研、初期方案推敲、过程草图调整、完成书籍装订、总结五个环节的总体统筹。在书籍设计讲授之前,教师根据对书籍设计课程的总结,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不仅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还能及时补充新鲜内容和提供设计导向,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辽宁工业大学的书籍设计课程为72课时,每周12课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灌输接受转为主动的自我学习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形成多向互动,如知识点分析学习、调研成果演讲、草图共同参与讲评。不断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为书籍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帮助,还能不断纠偏和更正,是一种积极的实践形式,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书籍设计的丰富性与科学性。这类学习几乎覆盖了平而设计方向所有的基础课程,如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色彩),形态构成(平而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及装饰基础、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表现技法、版式设计、印刷工艺、创意基础理论、设计概论、中外美术史、美学等。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美学素养不断提高,设计意识不断成熟,设计手段不断增强,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视觉传达的图形、色彩、文字等诸多元素进行设计,这为书籍设计的创意思考和选择设计形式提供了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了解书籍设计的常见材料,如胶版纸、铜版纸、牛皮纸和各种压纹卡纸,还有木、竹、皮革、纺织品、金属皮等。了解印刷工艺,如纸而上光加工工艺和纸而装饰成型工艺,认识不同的肌理带来的不同触觉感受。上光包含了高光泽型和亚光泽型两种,还有过光油、过亚油、专金、专银、烫金等工艺。除此之外,还有凹凸压印、镂空、打孔、开窗等等。这些为书籍设计的创意转化和实物成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工艺保障,通过引导专业知识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的书籍设计实现从创意偶然到设计必然。

创新理念培养创是对事物的形式、表象、意念之更新完善新是事物的内容、本质、特征之提炼升华创与新是手段与理念的集合,是方法与目标的追求。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视野、立体化的视角进行审视,参与表达主题的内容提炼,及创意趣味、独特风格、特质精神、文化品位等方而的提升,使多样的艺术手段服务于主题内容,进而共同完成理念的抒发和凝聚。这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心路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强化专业素质,及时丰富基础素质教育内容,了解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关内容。只有知识的不断健全,才有利于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的完善。装帧设计不仅要反映书籍的文宇内容信息,还要概括出文宇的关键词意和书写情感,整体把握书籍的组织结构,提取相对统一的图形、色彩、文宇诸多要素,遵照适合的艺术规律,反映出书籍的文宇主题,形成书卷气息浓厚的情感表达。在书籍设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挖掘出书籍本身的书卷气息和文化特质,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积极调动学生对书籍的认知和感受,突出主题设计的整体性、原创性、独特性、科学性、工艺性以及艺术性。如有教师引导一位学生对方文山所著的《方道文山流》进行创意再设计。要求这位学生首先对方文山本人以及词风进行调研、总结和归纳。引导其透过方文山的词,感受强烈的画而感与浓郁的东方风。灵活舞动的文宇,浪漫主义的抒情,曼妙动人的旋律,形成了扣人心扉的图画,仿佛思绪游历于仙境,还能感受到一个文化名人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积淀和热爱。这位学生从方文山的词风入手,提炼出东方风、浪漫主义、文化效应等关键词,作为设计贴入点,整理筛选出有关中国风的文化元素,如笔墨纸砚、楼台青花、绘画章法等,然后展开设计。最终,其以大度32开作为开本,裸脊装,整体风格统一、细节富有变化,颜色对比柔和,护封、封而、扉页、内页设计气呵成。尤其是封而设计,采用竖式构图,书名以楷书书写,还加入了汉字设计的解构重组,使书名生发出古典气息。另外,背景设计加入现代书法布局与装裱的构成形式,注重水墨的线而概括、图案整合,使诗书画印一体,实现巧妙有机的统一衔接。这些元素都与书籍的文字内容高度一致,相得益彰,并贯穿书籍始末,传达给读者浓重的中国文化气息。

实践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书籍设计课程教师们一直探索和思考如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课前的教师集体讨论,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印刷工艺实习课程的开设,企业师傅的指导。接着,开设书籍设计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武装、能力提升、素质拓展、社会考察、校友示范,打通产、学、研三者的联系,使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学习、启发、思考、求知、创新,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专业活力和设计自信,有效地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形成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在就业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对下一届的在校大学生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书籍设计课程的互动教学和对已出版发行书籍的再设计探索,尤其是创意书籍的设计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入感受设计的快乐和艰辛付出。一位学生的创意书籍设计为《儿童挂图》,创意来源于过去布制的信插结构形式,围绕1岁到2岁儿童的看图识宇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打破以往的纸制书籍形式,采用了信插的方式来表现儿童挂图,便于识别、学习、解读、更换、组合,根据学习的内容替换不同的小卡片,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另外,方便折叠、运输和整理,较好地体现了亲子教育的互动性。整体设计色彩华丽,可读、可识、可换、可折,功能齐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一针一线的缝制,倾注了自己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和回忆,在配图、组合、完善创意上实现着内心的关好意愿。这一实践,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书籍设计的自信,反映出相对成熟的专业设计语言和积极主动的实践能力。

及时总结交流。总结书籍设计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之真正的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加强教学环节,提供适合的教学平台,跟进每一阶段的教学环节,及时地给与指导和鼓励,才能使学生能够养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树立起良好的设计观念和设计习惯。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实现从对书籍单一的封而设计到整体的动态内容把握,从对于材料、工艺的简单运用到求新求变的主动探索。尤其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之间相互比较、协商、参与、合作、交流,在不断的修正中,形成自己的设计意识和设训-能力。应让学生明了我们需要掌握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对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对设计理念再现的一种强化,是对设计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计划,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充知识而和知识体系。近年来,在书籍设计中很难接触到完整的实际工程设计的课题,学生对书籍的设计重心仍停留在创意设计环节,只是不断的修改,强化平而设计内容,而对书籍印刷工艺和材料的特性把握不够,完成的是重视觉而轻触觉的版而设计。应告诉学生,一本好的书籍需强调整体的艺术氛围,要求各个构成部分在关学上保持一致,设计形式应适合书籍内容,以实现制作上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相统一。同时,还要了解这种设计是否构成了一件艺术品,是否体现了一种文化氛围。要求作品不仅吸引人的眼球,还要有舒适的触觉,尽可能寻求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的有效共鸣,使设计成为表达、传递情感的桥梁,使书籍设计成为整体的理念、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媒介。

开展书籍设计的创新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坚实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和补充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及时总结、吸收、领悟和归纳,善于从不同的文化门类吸收新鲜的表现形式,从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方法,开阔自己的设计视野,更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高自己的关学修养和文化修养。对于书籍设计而言,应要求学生增强整体设计概念,提高视觉传达的叙事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平而艺术的造型元素,把握其中构成、节奏、层次、对比、变化、光影、时空的关系,运用相对熟悉的设计语言,使读者在进行视觉阅读的时候更加的顺畅。在触觉的感知上,能够形成舒适的触摸感,这样才能吸引读者阅读。要引导学生明白、掌握新思维下的新的语意,表达一个设计师对书籍的态度,对艺术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书籍设计的实践创新,是设计意识的创新,是实践工程的积累,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探索和挖掘。随着技术与工艺的不断提高,各种艺术语言的交互性揉合,书籍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实践一定会取得良好成果。

第9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书籍装帧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95.01

1儿童书籍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不断地提高,他们开始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家庭的教育费用占整个家庭消费的60%,其中有一大半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的教育投资列为首位。那么书籍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知识的载体,是诸多家长的首选。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出版商们纷纷加入这一行业,使得儿童图书市场异常的火爆,各类儿童书籍日新月异,市场上的儿童书籍已经是泛滥成灾,加上设计师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必然影响儿童书籍的设计质量。

近年来,儿童书籍在整个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越来越丰富,材料趋于多元化,设计也是更加漂亮,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书籍设计方面主要的问题如:图书设计的安全问题、设计成人化模式严重、封面插图内容东拼西凑、设计风格照搬国外等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许多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人员并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儿童成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的儿童书籍趋于成人化和模式化,失去了童趣,显得枯燥乏味。第二,由于儿童书籍的读者对象是儿童,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在书籍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孩子们喜欢家长就买,这样就使得出版商和装帧设计人员一味地顺应儿童的喜好,从而忽视了儿童书籍的教育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很泛滥的喜羊羊之类的书籍,他的知识含量和设计含量又有多少呢?这个现状也说明了家长在引导孩子选择图书、设计者在对儿童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要在尊重孩子喜好的基础之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方向和正能量的选择。第三是儿童书籍设计雷同情况严重。市场上的图书大多给读者都会有眼熟的感觉,这是由于设计师在设计儿童书籍装帧时,借鉴太多,从而导致书籍缺乏创新。

2儿童审美心理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

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审美活动,每一次经历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都是对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教育要求从孩子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增强孩子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观念,儿童在翻阅图书过程中就能不自觉地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所谓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它始终是围绕着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去设计的。每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都应充分地考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同,对把握儿童的审美心理上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市面上儿童书籍装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1字体与字号

儿童是一部分特殊的读者对象,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现代的教育对孩子也提倡让孩子多多读书,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例如现在新课标改革中所强调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达到145万字。于是书店里常常有大批量的“小学生新课程标准经典名著必读”,有些图文结合得很好,有些则字体太小。一套经典名著少则10来本,多则20来本,一本少则10万字,多则更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注意力在文字上,时间一长,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有可能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

对于大量的文字阅读书,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征,使用合适的字号和文字间距。让孩子在阅读时轻松自在。对于低幼儿类的图书,可使用可爱的字体,如:方正娃娃体、方正喵呜体、华康娃娃体等来增加图书的趣味性。

2.2内容与色彩

儿童较成人而言,更加地视觉化一些。因为儿童是最单纯的,所以他们所接触的就是他们看到的。鲜艳的色彩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但颜色不能太抢眼。例如大量的红绿相配,会给孩子的视觉造成很大的刺激,孩子会觉得不舒服。

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看,儿童天真活泼,自然喜欢鲜明的色彩。红色、黄色、橙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这些纯度高的颜色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花朵、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欢乐的游乐园。这类色彩的性格趋向与儿童充满活力、喜欢大自然、单纯热情的心理特征也是相吻合。所以,在儿童书籍的装帧上,设计者可以大胆地采用丰富的颜色,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当我们问到孩子是否喜欢某张画时,孩子会完全地按照他自己的个人爱好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画中所绘制的是一个他熟悉的事物或者是带有美好意义的主题,孩子就会喜欢。例如,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游戏BOOK・游戏活动》的第一课中,选用淡黄色的背景配上一颗粉粉的爱心,就已经能够俘获孩子的内心了。再加上这课的主题是让孩子和家长各自写上相互称赞和鼓励的语句,贴在开心罐里,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写给孩子。这课的内容设定让孩子体会到亲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爱,让孩子养成了关爱和鼓励他人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也培养了孩子一定的书写能力。有心的家长在孩子完成后,会将书完整保留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

一般来说,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衡量标准,儿童并不能分辨事物的美与丑,他们会普遍的认为有花草、有小动物、有玩具、有食物的画面是美的,而那些有怪物、有诙谐色彩的画面是丑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喜欢他们所熟知的和色彩明快的画面。

2.3审美对象的偏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对象,对审美对象的偏爱孩子的天性。儿童喜欢的对象,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生活中

和儿童的画中寻找答案。他们接触最多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他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了解这些才能在审美趣味上尽可能地接近儿童。

有些书籍就靠一个形象俘获孩子的心。如市面上出现的大量的芭比娃娃、hello kitty、奥特曼、喜羊羊等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芭比巧手女孩手工书・粉红小屋》,此书广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它有国际知名的卡通人物形象,俏皮可爱,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卡通明星和手工制作相结合,让孩子能跟自己喜欢的芭比一起做游戏。书中的场景逼真,每一个粉红小屋都如梦境般的一一呈现,让孩子倍感亲切。再加上书中形式多样,不仅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2.4儿童的感性认识

儿童的情绪全都展现在脸上,喜欢就笑,讨厌就哭,较成人而言,儿童显得更加的单纯和感性,他们会用直觉来选择感情。《爱心树》之所以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30年来,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历久不衰,魅力惊人,销量超过600万册,就是因为它足够以情动人的装帧特点。从形象、字体、材质和包装的精心设计上可以看出,作者把书籍的感情基调定为温情细腻、耐人回味,这样的感情同样可以传递到儿童那里,引起儿童的共鸣。如今的儿童书籍都能注意色彩的对比,但是书籍封面中红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如何使这些对比色彩不起冲突,形成彼此映衬的和谐美,也正是装帧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书籍的外观是装帧设计者所精心营造的一片花园。小小的书籍设计包括了封面、插图、插图中的人物动物形象、书籍的版式、材料等,这些的出彩都会给书籍的装帧设计添砖加瓦。儿童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机器,他们天真活泼、感情丰富,不仅懂得选择美丽的形象,更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只有装帧设计者自己在设计书籍时用情用心,儿童在阅读时才能有所触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每个设计者都应该首先对图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后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创作,将书中内容的精髓体现在封面、目录、板式等等细节中,让书籍设计更能打动人心;其次设计者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与小读者和家长交流,走进消费群体的内心,从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3结语

随着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多样化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儿童的心理,尊重儿童的喜好,我们要用儿童的眼睛看儿童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袁奕.游戏BOOK[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第10篇

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很值得我们讨论与交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国学教育活动与环境创设相结合

当幼儿每日不断接触幼儿园环境时,他们也在不断和环境互动,所以,环境具备教育的功能,那么我们可以在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

如京剧是国粹、是国魂、是国防,是国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在最醒目的位置悬挂极具国学艺术的京剧脸谱,墙饰布置上对京剧中人物做了进一步介绍,以便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在快乐书屋,添置大量图书,其中包括古代礼仪典籍或对礼仪典籍进行解说的书籍,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亲子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们在充满书香与温暖亲情的环境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创设“小小诗篇”板块,让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诗词,这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礼仪典籍“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可以将其用古典的卷轴形式展示出来,供家长带幼儿讲解参观,如能学习、理解、内化,将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幼儿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各个角落,都能巧妙渗透其中的礼仪典籍内容,如主题墙上“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卫生间”里“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鞋帽柜”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镜子前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理解上述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设计国学教育活动课程

教师准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及动画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帮幼儿理解其内容,从而幼儿印象深刻,启迪智慧,完善品格。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看懂文字是不现实的过高要求,诵读活动的安排是可取的,《弟子规》、《三字经》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对礼仪典籍的诵读,伴随对其内容意义的解释,其作用是对其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同时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每周安排1—2次专项活动。诵读,可以是教师范读,领读,小朋友跟读,也可以是录音带带读,也可以是小朋友带读、齐读……辅以礼仪故事讲述,从教师讲礼仪故事,发展到幼儿讲礼仪故事。

三、将礼仪典籍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小朋友交往、尊敬师长乃至幼儿的用餐、举止等礼仪,我们都与经典礼仪教育密切结合。

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已经成为习惯,见到园长教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幼儿在列队、练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实践礼仪知识,寓教于乐;每天利用晨读、餐前故事,离园前的生活整理教师都会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并给幼儿解释其中含义,强调小朋友切实的身体力行。

四、还可以把经典礼仪教育课程拓展到家园共育活动中

如通过调查问卷、推荐优秀经典书目、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我的故事讲你听”活动,有效提高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

第11篇

一、推荐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把他们带入课外阅读的神圣殿堂。

开展此课题后,我发现班里学生的课外书少得可怜,而且多是作文之类的书,针对这种情况,我给班里每位学生寄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同意以班级为单位,购置课外书,结果95%的家长都同意了。得到家长的同意后,我开始在网上精心挑选课外书籍,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我挑选的书以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儿童文学为主,还有少量科普、中外名著等。这些书一到,孩子们争相阅读。每个星期结束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读完的课外书拿出来,再和别的同学交换看。

教学中,本人也经常依据教材特点,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如在教学以“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单元前,我让学生借助资料或网络,去搜集与我国“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这一搜集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种激发和培养。

利用教材内容,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及时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在课结束时,巧设悬念,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精彩后文,请大家去借读《小木偶奇遇记》一书。学生被这一悬念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一星期后,我在班里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已经看完了这本书,有的还正在看。

针对教材特点,向学生介绍原著,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卡罗纳》一课时,在这堂课接近尾声时,我问学生知道这篇感人的文章选自哪部书吗?学生回答《爱的教育》,我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幻灯片出示)《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是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爱的教育》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事例,启迪人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这样的补充介绍,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感受,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记得三年级上学期刚开展大量课外阅读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有一天,女儿(我班的学生之一)突然对我说 :“妈妈,我也想看《冒险小王子》(班里订阅的书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突然想到看这本书呢?”她说:“因为我今天听戴文海说这本书很好看,他还讲了一些精彩的地方给我听。听了他讲后,我就迫切地想看。”听了女儿的话,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孩子们在班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呢?说干就干,拿出一节语文课,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课外读物中的主要内容,谈你认为精彩的部分,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收获,讲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课后,班里看课外书的身影多了,但一堂课的收效是有限的,此后我还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有时,我也会讲讲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欲望。

三、树立榜样,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在开展本课题后,我会留意班里哪些学生课后或中午喜欢课外阅读,发现一次,我就会在班里大加表扬一次,同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有时发现爱看书的孩子作文或小练笔写得好,我会在班里范读他的文章,并向学生灌输这都是爱读书的功劳这一思想。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建设;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

课堂教学总体而言是浓缩的,甚至是枯燥的。图书馆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好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让课外的生活不仅仅停留在追逐和游戏方面,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利用课外时间的选择,丰富他们多层次多元化的课堂课外生活。学校图书馆应当利用丰富的馆藏知识,不断挖掘其潜在的潜力,去拓宽服务途径,充分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应多关注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增加统一采购经费和补贴,为学校图书馆添加相应的配套设备,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条件。学校也要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为图书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有计划的建设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以达到与学校办学要求相适应的规模,尽快实现网络化人性化管理体系。

一、我校图书馆建设现状

当前国家大力重视教育,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学校图书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相对的对图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将图书馆的作用深刻的凸显出来,那么我校图书馆的建设状况如何呢?总体看来,我校图书馆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还在探索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图书馆藏书甚少,影响学生的视野

图书馆面积小,能容纳的人数有限。学校图书馆藏书少,更新慢。建议学校每年的经费支出,挤出一部分购买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学校可以向学生或者社会募捐,号召学生捐出自己的闲置书籍。

2.缺乏有效管理,书籍保护不到位

没有严格的书籍管理制度,借书周期短,书籍利用率不高,破损的书籍往往来不及修复。

3.图书馆利用率低

学校教师片面追求成绩,为了升学率,部分老师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支持率不高,学生往往埋于成堆的作业中,很难有时间涉猎其他知识,来图书馆“充电”,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

4.投入少,书籍更新慢

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图书无更新,加上自然的损耗,导致了系列的问题衍生。购书要有针对性,严格规定多品种、少复本的购书原则,提高购书的质量,促进馆藏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图书馆是学校思想教育的发源地

图书馆要用各种进步书刊、书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好书,从而提供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打动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灵魂深处,从小打上一个全面发展的烙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中华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优秀的传统美德也依然体现了国家对儿童少年在德育目标上的要求。“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我们当今社会道德启蒙、价值启蒙的好教材。因此向学生专题推荐道德教育读物,从而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分清善恶和是非,更深刻的学会怎么做人。

俗话说:“开卷”便有益,“知书”才“达礼”,图书馆就是教会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怎么学会做人。有益的书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陶冶情操,铸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有益的书籍,逐步将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培养出来,使他们在“知识爆炸”、“文献剧增”的情况下,从容地面对庞杂的社会知识库,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文库中找到道德的方向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源头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由此可以得出图书馆是精神的粮仓,储藏了大量人文艺术科学精华,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图书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获得信息是最为重要的,创新离不开信息,而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获取的是老师教授的书本方面的知识,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因此,成为了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通过广泛的阅读,要让当前的中学生识别精华与糟粕,从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辩证科学地看待书中的问题和观点,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

合理利用书籍的一个前提就是有效的管理,否则,图书馆会成为一种摆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小学图书馆的管理。

1.借鉴书目制度,为每一本书编码

中学图书馆可以借鉴编码制度,利用26个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将书籍进行归类,以“类别+序号”命名。编好后,有条件的学校直接在书籍上设立相应的条形码,通过电脑识别就能轻松借阅。

2.健全图书借阅制度

学校要制定书籍借阅制度,详细规定图书借阅的时间,数量,书籍的赔偿等等制度详细规定并落实责任。

3.做好图书馆的系列维护工作

图书借阅室管理人员应作好经常性防虫、防潮、防暴晒、防鼠等图书等保护工作,保持书架整齐,不得随意乱翻乱放;管理人员要作好爱护图书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作好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和剔旧工作;保持书架、地面整洁,做好卫生等。

总之,中学的图书馆对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当利用多种渠道,增加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丰富学校的馆藏图书资源,建立健全书籍的借阅和回收制度,加强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仔细甄别每一本好书,让每一好书都能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秦珂,高利华.版权在图书馆中的限制与反限制[J].晋图学刊,2001年03期

[2]梁春阳.关于社会科学文献引文分析理论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3]风笑天.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