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

时间:2022-02-08 11:13:51

书法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六艺 美育 形式美 《兰亭序》

 

我国的书法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和优秀的五千年东方文明与文化同生同长。书法作为教育手段,无论私学、公学皆认识到其对于改变、塑造个性的功用是无以取代的,是提升个人品格修为的不二法宝。 

近现代学者、美学家、书法家提倡民族艺术复兴,把书法作为美育工具。他们直面西方艺术的入侵,为维护民族尊严,推崇本土文化的精华——书法。梁启超、林语堂、宗白华等都以较大精力来介绍中国书法,提倡书法教育。林语堂认为“中国书法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关于对中国书法的论述最充分和赞誉最高者莫过于林氏。他把书法看作是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意识,谈其他艺术都绕不开书法的美感。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艺术教化,也将书法列入其中,提倡美育以拯救愚弱的国民,功莫大焉。 

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是其重要的内容。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书法是一门艺术,因此说书法教育也属于艺术教育。它通过大量有意识的实践,让学生在艺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升美的感受能力,从而加强美的品格修养,具体说来,可以总结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直观感受美的能力 

 

书法可以说是重在形式美的艺术,真、草、隶、篆诸体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极尽变化,可谓形式多样,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外在形态美,并突出地表现在用笔美、结体美、章法美三方面。 

1、用笔形态美 

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概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可见,书法讲求的艺术美全在用笔的变化上。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欣赏、示范、比较、图示等方法来讲解用笔的丰富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细微观察,提高学生辨析用笔的能力。例如大家都遇到的逆锋起笔,是一种蓄势取势的用笔。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它与农民坌地、工人挥锤、战士刺杀是同样的道理。理解逆锋取势是为了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它能使行笔“万毫齐力”,使点画四面势全、笔意丰满,是一种内含的、蕴籍深厚的美。学生在理解了逆锋的道理和懂得了逆锋之美后才会进一步去表现美,创造美,具备鉴赏美的能力。 

2、结体形态美 

字的结构又称布白,由点划连贯穿插而成,其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和对比照应”是书法艺术结体美的表现形式。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道:“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例如写“三”字,宋米芾《自叙帖》说:“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当代马叙伦在《论书绝句》说:“‘三’字尤应三笔殊,须知莫类算盘珠。”书写“三”时,简单的三横就有粗细、长短、仰覆、曲直等不同的个性;然而这样多样、殊异的三横又有其统一性,其走向、间距基本一致。可见字的结体应在变化中求统一、于对比中求平衡,于参差中见齐整,才能达到“违而不范,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字形结构,感受结体的虚实、长短、开合、阔窄、参差、错落、严密、疏朗、奇正等字型的变化美,知晓“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道理。使学生理性地去欣赏美、创造美。 

3、章法形态美 

章法又称“分间布白”,是一幅作品的整体美。雕塑大师罗丹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王羲之在,《书论》中说:“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可见成功的章法要通体联络呼应,气息贯通,各部分长短、大小、疏密、宽窄、斜正、参差、开合形成对比,笔轻重、徐疾及墨色枯润、浓淡善于变化,体现出和谐统一,构成生动自然的整体。

董其昌在《评书法》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

[1] [2] 

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王羲之《兰亭序》不仅字结体优美,更注意章法布白,疏密大小错落有致遂势瞻顾,递相映带,给人以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气足的艺术美享受。因此被称为神品,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具有章法美的典型意义,是因为它的整体美。如果整体不美,那么,点画、用笔、结体很美,也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所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成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不外散。”可见章法美之重要。因此教学中要把章法美的教学作为一件大事,要让学生平时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留心作品的章法,创作时要注意上下左右的互相映衬,彼此的关联,做到“随手所知,皆入法则”。 

用笔、结构、章法是书法外在形态美的主要表现,也是书法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对书法外在形态美的学习感悟,来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体会内在精神美的能力 

 

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强烈的外在形态美,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它于人品、休养、气质、思想、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内在美感染力。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挖掘其内在美教育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内在神韵美的熏陶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见书法的神韵是欣赏、品评书法的最高境界。透过作品呈现的形态美,我们可以体味作品的不同神韵:或清雅、或粗旷、或飘逸、或拙朴、或雄壮、或奔放,从而传达出含蓄深沉、庄重敦厚、激昂高亢、凝练险劲、和平静穆、婉丽清秀、天真自然的不同气质。并产生高尚、深厚的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人格的感染。 

、品德行为美的教育 

中国汉字具有近六千年的发展史,虽经多次变革,至今仍在应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交流,而且还能象音乐绘画一样作为艺术欣赏。书法艺术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创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字,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书法的特殊教育功能。 

良好的习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用纸、用墨、执笔、坐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认真书写习惯的培养。通过讲述张芝学书“池水尽墨”、智永学书“退笔成冢”、柳公权拜师等历代名家执着学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引导学生养成刻苦好学的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书法艺术的外在形态美和在精神美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行为实践上提高对内书法艺术美的感悟能力,使其审美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 

第2篇

一、书法艺术的价值及重要意义

1.人生观的培养

苏轼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书品即人品,这里的人指人的道德修养,古代的书法艺术品,是书法家艺术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体现。书法教育比较重视书写的形神兼备,书法艺术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还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书法教育重视学生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学生远大理想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个人意志的培养过程,在学习书法时,必须经历摩、临、背、创几个过程,方能获取自己的成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理解“天道酬勤”的人生哲理,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虚实相生、阴阳互补、长短合宜、方圆结合、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书法教育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强身健体功能

身体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能强身健体,练习书法要求有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颈直、两腿分开、自然直立、两臂对称、指实掌虚、屏气凝神,这样姿势的练习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能让人在书写的时候能够放松心情、心平气和,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普遍偏低,很多书法家却都很长寿,隋朝的智永和尚活了近百岁;欧阳询、柳公权都活了 80 多岁;明代文徵明 89 岁;近现代梁同书 92 岁,所以书法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那!

3.审美教育的培养

书法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生活的享受,书法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整体素养。书法教育作为美育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书法作品的书写、想象、创作等活动,激发其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美的艺术当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书法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具有相通的艺术美,因此,书法被称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大书法家钟繇论书法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象皆美之,点如山n、摘如雨线、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者如鸣凤之游云汉,来者如游女之入花林”。把书法的结构进行如此的比喻,简直是美不胜收。书法融合了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具有独特的审美愉悦功能。书法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求平稳、大方、匀称,在构成方面讲究线条、布白、结构、章法,体现书法的造型美和神韵美,这些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二、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1.书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书法课程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目前,书法课程教育能够借鉴世界各地先进文化,敢于打破传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学习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从地方到中央可谓掀起了“书法热”,纷纷成立书法协会,目前中国书协会员有万余人,各级书法协会有百万人,这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各种书法赛事也频繁举行,各大高校也开设了书法专业,但是,书法教育并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就业面也很窄,据调查百分之六十书法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不得不转行到其他专业就业,就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学校也把书法课用语文的写字课代替,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并不重视书法课程对于整个教育阶段的影响。书法只是作为爱好的培养,并不能把它作为主要科目的学习,这也是很多家长想法,这也势必是影响书法教育的一个方面。

2.书法教育的独立性不强,自身的问题也需解决

目前,国家虽然倡导书法教育,书法也在很多中小学已经开展起来,但很多学校对于书法的认识还不够,觉得书法就是写字,就是要书写规范,所以一些学校把书法课程放在语文里,由语文老师上课,也有的学校认为书法是美术的范畴,由美术老师担任,而多数的美术老师对书法的研究较少,可想而知,书法课程的教学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书法自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书法与写字规范性的界定,我们都知道任何艺术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书法艺术的形成首先是从书写过来的,但是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书写强调规范性,而书法艺术强调审美个性的培养,两者的教育方法和培养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二是书法的评判标准,在国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书法赛事,通常会请一些书协人士、知名书法家等担任评委,在评选结果时难免根据个人的好恶来进行评定,评判缺乏标准。另外,书法教育目标不明确、发展不均衡,中小学书法教育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规范教育,很多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来开设书法课程,可见很多学校并不重视书法课程教育。

3.人才培养与师资短缺的矛盾有待解决

现在虽然提倡书法教育,但是书法课程并未规定书法课为学校的必修课,所以有的学校对于书法课程可有可无,课程设置也较随意,随着各个学校书法课程的开设,书法教师严重缺乏,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但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出现了书法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相对口专业的工作,而很多学校又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的现象,这和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教师现行的编制已满,没有书法教师,书法课程只能由非专业教师任教,而专业的书法教师因为没有名额而不能进入学校,为了生存,很多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改行,这种现象还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

4.书法教育各级部门管理不够健全,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

目前,书法教育对口的管理部门职责不够清晰,大部分地方的书法教育归为美术管理范畴,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书法教育的管理部门,对于书法教育的考核、评价没有完整的考核制度,自然无法对书法教育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估、监督和管理,导致书法课程不受重视,也影响师生学书法的热情,很难在书法领域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学校书法教育急需一支完整的书法教学队伍,在理论上,能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懂得书法教育,发展书法理论;在实践上,有专业的、造诣深厚的功底,建立健全书法教育体系,方能推动书法教育正常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书法教育的举措

1.政府引导,教育部门主管,加强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应加强对书法教育普及提高,务实工作,协调各方面,切实解决书法普和教育教育工作中所遇到实际困难。从财政支持、政策法规、师资配备、考核细则、评价办法、学校管理、协调社会等方面进行切实工作,完善书法教育普及方案,使书法教育普及工作的能够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书法教育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制订完善的书法教育规划,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各种问题,切实做到书法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规可循,在实际书法教学中能积极主动发挥潜能,推动书法教育正常有序的工作。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一定要切实负责,把书法教育工作当成重要工作任务,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基层工作,重视书法教育,对书法教育进行常抓不懈。

2.制定书法教育的评价标准、完善考核制度

完善的书法教育评价标准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要进行考核,必先要有考核标准和办法,政府部门要根据书法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和完善的考核标准,在进行推行下去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执行。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来促进人们对书写重视。目前,我们虽然有硬笔书法考级标准,但很多考级部门良莠不齐,考核标准也就不一样,政府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才能推进书法教育正常持续的发展。

学校是实施书法教育教学的主体,学校要配合主管书法教育部门,落实书法教育责任人,努力完善教学体系、规范教学,提高书法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考核制度,上下配合、齐心协力、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校书法艺术教学工作中去,把书法教育有声有色开展下去。

3.加强基层人员能力培养,注重各级协会与学校均衡发展

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书法教师教学水平是书法教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家提倡书法教育的开展,但专业书法教师又有较大的缺口,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书法专业,但需求与就业不能很到地对接,现在很多学校的书法老师并不专业,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至为重要,就需要主管部门把师资培训工作做好,提高书法教学水平。

目前,书法爱好者以及各地方书法协会众多,我们也可以利用这部分资源,把这部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到学校,来补充目前学校书法教师短缺的问题。对于优秀的书法教师要放宽政策,积极配合兼职教师上好书法课。学校可利用各级书法家协会、研究会、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等专业组织机构的优势,聘请专家进行书法专业方面的讲座和指导,对权威的书法家可以作为特聘教师为本较兼职书法教师。

第3篇

关于教育的书法作品欣赏

关于教育的书法作品图片1

关于教育的书法作品图片2

关于教育的书法作品图片3

关于教育的书法作品图片4

从今年研究生考试看国家教育问题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吕春荣)今日起,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受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的因素影响,多地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近十年来,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均在120万以上,到2016年达到了177万,河南这边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去年增加2.07万人,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面我们就结合本次考研形式分析下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以此来帮助家长更好的避免一些教育的误区。

发展现状及分析: (1)是应试教育全面泛滥

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以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简单运用考试为核心来运转,既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考虑学生的道德教育,更不要考虑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创新能力了。大学之前在应试,大学之后在应付,学的越高,应付的越容易,职称越高,应付的越轻松。

(2)是教育理念全面衰变

。教育以学生为根本,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圈养。教学好坏的关键是教师,但是不管懂不懂教育都可以来当老师。教学本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实中却变成了题海战术和知识讲述。一百个人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九十九个认为教育就是上课,学习就是上课,上课就是把书本的知识讲一遍,学习就是做一堆的题。学生弄不明白的知识,教师就应该立刻讲解。

(3)是教育被行政权力完全左右

中国所有学校的上面有一个太上皇,它的名字叫教育部。中国的大学校长是由行政部门任命的,所以校长懂得政治但不懂教育。看看一大堆的行政官员和大学校长在那里胡言乱语的说用中国模式来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就知道这些人对于教育无知到什么层度。学校的行政力量完全凌驾于教育和学术力量之上。

(4)是教育改革由政府推动

教育出现了问题,并不是找教育家和教育者来解决,而是放到政府官员的桌面上。教育的未来如何,并不是由懂教育的人来设想,而是一群根本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政客在那里天马空。

(5)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

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增加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有能力立足,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社会是完全脱轨的,学生在学校里只学到了知识而并没有真正能应用与实践之中,这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的主要是中学学校,目前大部分大学学校都开始重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互结合,比如很多大学都定期开展了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而目前很多中学学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完全的封闭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家庭社会中失去了实践的能力。

(6)是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最聪明的,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发现孩子的聪明,其实在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重视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才能正确的培养孩子,其实很多老生都苦恼的坏孩子其实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顽皮而是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对,现在的学校大部分都开始重视针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教育,很多学生甚至针对每一个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始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真实培养出人才,而普及性的学校教育会导致很多孩子和学生的个性被整体忽视而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7)是学校教育太呆板不灵活

第4篇

现阶段中小学书法教育状态值得关注。除了一小部分中小学生的特长教育和少数学校的特色教育之外,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难以开展。这与中小学把着眼点放置在考试成绩上不无关系。而书法教育本身周期长,不如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见效那般快,也无法为学生加分提供便利。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小学生书法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究其因还是应试教育左右学校的观念影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

其实,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阶段,适时开设书法课程,一方面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传播传统文化,承担着美育的作用。通过普及性书法教育或者写字教育,使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那么,如何转变改正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并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呢?

首先,要有合格师资。合格的师资始终是保证中小学书法教育效果的根本。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已陆续地开设了书法专业。这些接受书法专业训练的学生,在经过中小学书法教育对接后,一般都能胜任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要求。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无专业书法教师授课,处于无师可范,缺少既能胜任而又有书法专业知识、技能的老师授课的窘境。更多的学校也往往需要依靠校外各类书法教育或培训。而校外师资良莠不齐。况且,校外的书法培训机构往往只专注于技法的传授,搞速成,重比赛,突击练习,实际上达不到书法育人的目的,功利色彩过于浓厚。这与中小学书法教育始终应体现在突出学生的书法规范、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上的要旨背道而驰。因此,重视书法教育师资的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尽快编撰一套真正适用于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教材。这套教材应适合于不同年级的书法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可先试行,后修订,最后再给予推广。同时,要求教材要有相关严格的标准。比如,技法讲解要系统而准确,要尽量简单易懂,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书法学习要求。在教材的设置上,力求真、草、隶、篆,一一具备,图文并茂;书法审美的融入,体现应有的书法审美教育的理念;突出书法和文化关系等。

第三,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书法教育的评价体系。要将书法教育真正纳入与学校达标的相关考核内容之中。适当借鉴现有在中小学各校实行的体育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方法,使书法教育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不但要有技能评价,还要有书写习惯评价等多元评价的方式,使评价确实起到反馈调节,反思总结,促进学生对写字的喜爱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书法教育或写字教育,能够把字写对,把字写好,并让学生接受规范正确的文化信息,这也恰恰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目标之一。

日前,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段、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教育部还将书法课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同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课堂安排、教学效果、师资配备等方面都作具体的规定。这些对中小学书法教育乃至书法界无疑是福音。

不过,就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而言,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许多学校识字与写字虽连在一起,但往往也只注重识字而轻写字。还有小学阶段,书法课程安排归属于语文或美术课。中学阶段则多为选修课和兴趣课。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如何去规范和完善书法教育,使书法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使书法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

毕竟,书法艺术不同于美术学科,把书法归属或纳入语文与美术学科中去,这本身就不符合书法学科的本质特征

。为此,在中小学阶段,一开始就明确规范和完善书法教育,对书法本身的学科的建构,其意义不言而喻。

其次是在现阶段开设书法课的各小学,都按文件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毛笔书法课并不妥。笔者认为,可以提早些,甚至在小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可以施教毛笔字,让其接受艺术熏陶和书法技巧基本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技能。之所以要这样做,在于识字教育和书法教育本身并无矛盾。大概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在中国广泛使用之前,中国历代儿童书法教育也没有象现在如此这般的教育课程设置和要求。因此,这方面的观念、意识需要调整和改变。如果说,一个地域书法风气昌盛,许多家庭对传统文化中的书法传承有加。特别是那些有着累代翰墨因缘家庭中的孩童。由于环境的熏陶,他们可能很早就已经接触书法——毛笔字,自然对其充满兴趣,甚至神往。而学校却安排在三年级才对他们进行毛笔教学,显然不利于这些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特长发展。因而,在中小学具体的书法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地域的社会人文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教育。结合各学校人文教育特色,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内容的教学,努力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要推动普及性书法教育或写字教育,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发展,切实体现并发挥“成长教学法”的应有作用。

第三是中小学书法教育应当重在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写字兴趣的培养,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而现阶段中小学各级书法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在高年段采取反复临摹练习的成人教学这一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若没有相应细致、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和计划,收效甚微。临摹的时间一长,学生未免会感到这种教学方式的枯燥,谈不上兴趣和积极性。纠正这一教学弊端,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知识结构,细致耐心地引导并培养学生读碑帖的兴趣。“细玩而熟视之”,逐步地培养起他们观察、分析、记忆和再现能力。在随后的临摹中,让他了解相应的临习方法,如单格临,去格临,分临,空临,背临,依次递进。在临摹中不断深化并体味碑帖的用笔之法,懂得发笔、行笔、过笔、收笔的技法和要领。 第四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大多学校有将写字与书法混同起来的迹象,写字与书法,它们之间没有区别。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内在的不同。写字倾向或重在实用,而书法旨在艺术,目标相对高一些。可是在中小学这两个特定的阶段,写字与书法似乎成了一种既有的约定与俗成,无需区分。因而,写字这种日常实用的书写与书法修习也始终在相互提携中水涨而船高。似乎只要写字质量提高了,书法艺术自然精进;反过来,书法精熟了,也自然促进实用写字水平的提高。写字与书法两者之间关系便在日常与实用书写中密切起来。

毛笔字的书写一直是中国人汉语文化的习得以及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自觉行动。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甚至到上世纪60年代“文革”之前仍有余响。书法在此之前,一直沾溉着日常生活的色泽,流逸出平实生活的自然质朴的韵致。

时至今日,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需要通过强调来凸显,并以行政方式强制施行,却收效平平。这本身说明书法教育仍然得不到重视。

问题出现了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无需回避,而是要积极实时地应对。特别是面对电脑网络时代对日常书写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我们要时时警醒:电脑改变了字形的线性输入,淡化汉字表意结构。而汉字的表意结构,只有在书写、操运的时间内才能让人慢慢体验、玩味。书写过程性和空间感也恰恰是汉字表意结构展现自身的最佳途径。电脑不单使以往的染翰挥毫离我们远去,就连一般的硬笔手写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由于没有书写,写字与书法的过程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化生活的合法性,书写这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意蕴也将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渐离渐远。为此,就更有必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增强学生的书写意识、书写能力。只要书写意识、书写手段和书写过程在,书法所蕴含的个性、创造性就不会消失,书法、汉字的书写本身就不会被电脑所终结或消解。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书法教育;现状;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72-01

高职院校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艺术院校和一般本科高校,我国高职阶段的书法教育工作开展的明显薄弱。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书法教育开展方面的现状更是每况愈下不容乐观。

在网路科级大行其道,拇指文化蔚然成风的时代,键盘替代了纸笔,语音和视频取代了书信。不少学生连正确的书写汉字都成了困难。这种局面如果不积极扭转,我们的传统书艺用不了多久就这能沦为精神图腾,炎黄裔胄的民族文脉将无处安放。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普及书法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在眉睫。全民对书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如果迟迟在低位徘徊,我国书法教育将难以为继,民族的衰落也就为时不远。纵观我们当前高职院校中的书法教育实践,大多还局限在实用性层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书法教育体系的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教学水平和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囿于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的桎梏,只看到书法本体的实用价值,没有深入挖掘书法教育对塑造全面的人才方面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书法教育的目标被严重降低,意义被低估。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书法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书法能够真正超越书写著录的实用阶段,实现审美和创造层面的飞跃。

书法与汉字系出同源,相伴相生,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陶器上我们就能看到发轫之初的书法雏形。书法是传承文明的不竭动力、汲取智慧的进身之阶。长期研习书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们的其审美追求。书法之中的黑与白、实与虚、刚与柔、直与曲、迅疾与舒缓、内敛与外露其蕴含的天地大道潜移默化的滋养着每一个亲近它的心灵。现在的90后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惯宠爱,普遍缺乏恒心、耐心与责任心。通过书法教育的洗礼,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书法寓动于静,能够使人们出离喧嚣,摒弃浮躁,培育积极豁达的人生观,锻炼耐心磨练意志,在灯红酒绿的喧闹尘世秉持一颗宁静的心。通过系统的书法教育,浸淫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人文素养,养成道德规范,陶铸健康体魄。

书法艺术在线条、结体、章法诸多方面包含着着和谐之道。书写过程中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比例、布局、意境概莫能外影响着通篇作品的审美意蕴。个中依傍、互让、并置等关系是我们显示生活中和谐观的曲折反应,是儒道释哲学与东方美学自然观的融通体现。迎让、穿插、配合、共生、参差错落体现着中国人追求和谐的人生哲学。由此可见,书法教育在培养集体意识,树立大局观与和谐感上功不可没。常言道“心正则笔正”,学书之时也正是参悟天地,品啜人生,升华、净化心灵的阶段。通过书法教育可以匡正品德,陶冶情操,实现良好的人格教育。人格之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贯穿书法学习始终。

书法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书法艺术长盛不衰的战略基础。但是艺术家,尤其是书法艺术家不可能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妄图仅通过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艺术家梦想无异于缘木求鱼。艺术家不是时代教育的应有之义。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能够承诺通过自己的教学,保证毕业生能够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因此高职阶段的书法教育必须进行准确定位。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并未严格执行或者完全没有的教学大纲,书法教学存在过大的随意性,教学计划过于宽泛,教学过程不可控。有鉴于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形成一部完善的书法教学大纲,使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能够真正做到规范系统有章可循,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书法课程这类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不能完全生搬硬套现代课程教学的模式。教师决不能仅靠放几张ppt而应付了事,更不能只凭一张嘴在台上夸夸其谈。广大书法教师,必须要把美育与德育并重,把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突破现有教学观念和模式,让书法教学尽可能与时俱进,尽快探索一条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书法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书法确实是一种只能意会、很难言传“默会知识”。真正要想把书法教学做足做好,我们的书法教师不能以逸待劳,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个学生去做个性指导示范,只有反复演示和不断地的纠正指导,才有可能真正让学生领悟到学书的诀窍。当然,除了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个人体验也必不可少。学书没有终南捷径,反复临习默写历代书法精品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古往今来,凡是成名的大书法家都是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苦学典范。

汉字是音、意、形兼美的综合载体,是古老华夏民族的民族瑰宝。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事业,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普罗大众的关注。我们赶上了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建设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希望高职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同仁能够齐心协力共襄盛举,携起手来把祖国高职阶段的书法教育做大做强,承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第6篇

关键词:书法文化;基本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23-01

书法文化在我国文化历史发展史中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2013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纲要》规定,从2013年春节学期起,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可见,书法教育已经到了急需认真开展的时刻,在这之前,我校的书法特色创建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结合我校书法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谈谈普通学校如何全面开展书法教育。

一、培训师资,优化队伍

1、建立辅导机构,培训教学骨干。首先,以辖区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和老师坚实的书写基础为依托,联合辖区书法知名人士成立书法协会,借助协会提升学校书法工作水平。书法协会成员保证每周有一天到校办公,对师生书写技能进行指导评价和交流。书法协会定期开展书法知识讲座,提高师生书写理论素养和书法欣赏能力;其次,邀请书法教育专家到校做指导,先后邀请区书法协会、市书法协会和外校知名书法教师4次到校指导;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认真吸取外校在开展书法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每学期都组织学校书法教师到我市书法协会基地学校参观学习。

2、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书法书写技能。教师每天和学生同时间段书写毛笔字,一天一张。年级主任负责每天收齐,周五汇总后交教导处。并由学校书法指导教师负责批阅评价和指导。每周选出3-5张书写最好的教师作品,在学校书法展示栏内展示。每学期至少一次“三笔字”比赛。每次的检查评比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写字档案,学期末对师生进行考核。

二、营造浓厚的习字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1、校园处处有书法。走近校园,学校古色古香的外墙上有书法名家的故事和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走进校园,低头可以看到学校主干道上一个个排列有序的汉字笔画示范图解,抬头可以看到教学楼上镶刻“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几个红色醒目的大字,道路两旁的橱窗内展示着师生优秀书法作品,教学楼走廊内悬挂着书法名家的作品和书法书写知识讲解,每个教室门前的书法展示栏中都展示着学生每周的作品。浓厚的书法氛围,激发了师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设置书法活动室,成立书法社团。活动室悬挂着我市书法名家的优秀作品和本校师生的优秀作品。书法社团每周二下午在这里开展活动,或由学校书法教师指导书写,或开展书法交流和比赛。

3、每学期举行1—2次师生现场书法比赛,每年春节组织师生到社区义写春联,师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检验,书写的积极性更高,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建立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研究

1、抓课程落实,每周一节书法课,有专任书法教师任教,每天两节书法小课,由每班语文老师任教。早上10分钟写字课全体学生练习粉笔字,下午25分钟的写字课1-2年级练习铅笔字,其他年级练习毛笔字。

2、精心筛选和编写校本教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和编写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内容,同一年级统一步骤,开展同年级书法教研活动。

3、做好学生“三笔字”管理:(1)粉笔字:学生每人一块小黑板,每天早上10分钟写字课集中练习粉笔字,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书写6个粉笔字。每小组推选出2名书写最好的学生,把其作品摆在班前的走廊上展示。书法老师在第一节课检查评价,选出一个书写最好的班级,在学校书法评价栏内表扬。(2)铅笔字、钢笔字:每天一张作业,语文老师每天批阅,班级每周选出10名书写最好的学生,作品在班前书法栏内展示。每月同年级评选一个书写最好的班级,在学校书法评价栏内进行表扬。(3)毛笔字: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下午写字课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毛笔字,班级每周评出10名书写优秀的学生,其作品在班前书法展示栏中展示。每月同年级评选一个书写最好的班级,在学校书法评价栏内进行表扬。(4)每学期举行两次书法比赛,每年级评出10名小书法家,每年级评选出一个书法明星班级,颁发奖状,进行表彰。

4、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书法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采取积极、自主、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示范模仿——练习展示——巩固过关”的学习模式。

第7篇

关键词:书法教育;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49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件瑰宝。书法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书法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修身养性的良好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成长和综合提升。在2013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了落实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书法教育,同时要求要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并且要提供必需的保障。这无疑给书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契机,也使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书法教育。事实上,书法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传承文化的载体就是后来的文字。我国文字的发展史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历程。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书法艺术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艺术。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书法历经三千多年的发展,成果丰富、名家辈出,像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等都留下来传承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因此,通过学习书法,能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文字、诗词、名著等经典,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今天的学生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东西距离他们越来越远,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开设书法课程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一些书写常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进而感受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而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从现实角度来书,学生在学习书法、临摹的过程中会了解很多的传统作品中的名言警句、重要诗词,有利于个人的综合积累。

二、塑造品格,健全人格

古语说:书以人传。只要我们留心了解就会发现伟大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是这些人性情和品格的呈现。例如唐朝皇帝曾经问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怎样才能够写好书法,柳公权的回答“心正则笔正”,这充分表明了学习书法对于个人性格的重大影响。

对当前的很多学生来说,学习书法对于其品格的塑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首先能够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书法的下笔和字体是非常讲究结构的,如果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一个字或者整篇字功亏一篑,所以必须要按照要求教师来一笔一画地进行书写,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凑合,这对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培养学生耐心的性格,书法的练习既需要写作方面的技巧,也需要正确姿势的配合,如何持笔和下笔这都需要从细节着手,这对于那些平常性格急躁的学生们来说必须要改变自己毛糙的毛病,耐心且学会坚持。练字主要是让学生动手练习,尤其是在临帖时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这样学生眼、脑、手并用,进入积极的观察、分析、思考状态,并通过自己动手把自己理解的对象表现出来,这对学生的思维、记忆、操作等方面都有好处,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习惯、意志品质都属于非智力范畴,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可以使人心态良好,有充沛的能力、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和较强的恒心毅力,对个人的成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书写能力

现代社会中虽然高科技产品的普遍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书写也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写字的要求从来没有降低。“字如其人”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现在缺乏练字的机会,现在大学很少有作业,交论文都用电子稿,基本上除了期末考试就没有机会动笔了, 和同学联系都用QQ、MSN了,写信也用E-mail。电子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方便,但凡事也有利有弊。由于书写时间的减少,当前人们对汉字把握出现了弱智化倾向(错别字多,字体缺乏美感),许多人“有书无法”。在青少年开始练习书法,可以领略前人的用笔技巧,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自然可以使钢笔字等硬笔书写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总离不开书写汉字,有一手漂亮的字,总能给人好的第一印象。因此,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提高书写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学习书法进行书法教育是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我们要重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立足于实际开展书法教学,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书法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42-01

中国书法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书法已经熔入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并以其特有的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中国书法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是工具性的也是审美性的,是视觉的也是思想的,是言情达意的手段也是心灵、情感本身。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特征多样、内涵丰富、功能多重、修养多元。正因为如此,书法教学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尤其它的德育功能,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1 讲授书法简史,探求中华文明的轨迹;激发爱国热情

书法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文明史教育,是沿着汉字书法发展的轨迹进行的,书法的发展包括工具的改进、书体的演变、内容的变化等。中国书法艺术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书写工具看,有日益改进、发展并日臻完善的笔墨纸砚;从表现形式上看,有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种书体;从书写内容上看,有范围宽广的古今名句、诗词歌赋。而这些工具、书体、内容的背后蕴含着一个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道了诸如文字起源、发展的基本知识,激起民族自信心。这便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德育的首要任务。而书法教学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了这一功能。

2 技法教学,引导学生深人实践;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效果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时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始终在追求着美,实践着美。这种追求和实践给他带来广阔的生活天地、丰富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技法学习是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掌握技法,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磨练意志、毅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书法亦被称作书道,从学习书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到书法艺术的每一个审美因素,都有严格的要求,都需要用心领悟和追求。学习书法离不开必要而实用的工具。笔墨纸砚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典故。选择并使用好“文房四宝”、需要做好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同时要排除心中杂念,“心平气和”地进行书写。每一过程、每一细节,若偶有疏忽必然影响书写效果,因此,需要一丝不苟地对待。面对如此“繁琐”与“枯燥”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下去,不务虚名,不骄不躁,踏实勤奋,契而不舍,将会磨练出坚韧之性格,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的。现代社会充满危机、挑战,充满刺激、诱惑,浮躁之风日盛,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尤为难能而可贵。

3 阐明“字如其人”的道理,启发学生“人品”与“书品”并重

实现德艺双转的理想目标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通过古往今来众多人书法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阐明书法与人品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嘉言鼓行,使学生感受到“字如其人”的道理。“字如其人”,这“人”字里既包含个人的性情,也包含个人的品质,书法与人品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翰墨碑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一方面在于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方面,则在于作者的人品为世人所称颂。孙过庭说,书法作品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凋疏。“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王羲之,他为人旷达、耿直,同情人民疾苦。为官会稽时,立身清廉,当地连年饥荒,他向朝廷力求减免赋役,并开仓娠济。他强调,为政要随情况而决断,考虑问题要深远周到,善事要多做,由小积大。他的书法如得神功,毫褚间透露出与他人品一致的飘逸、安详、超俗的气势。我们会想到颜真卿。作为一代忠相,刚直不阿,同分裂叛乱势力安禄山、李希烈先后进行了斗争,终以身殉节。他的这种人品发于笔墨,则刚毅雄强,大气磅礴,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气凛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我们会想到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书法雄伟健拔,酣畅淋漓,人们看到其书法,不能不联想到他们精忠为国,横扫千军,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和英雄业绩。我们同时也会想到,因恶其人而废其字的蔡京、秦桧、等。他们的字不可谓不工,或许尚存一点史料价值,但没有人会认为他们的字流美溢彩而留连驻足。因为,人们从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一副副或骄横一时,或奴颜卑膝的丑恶嘴脸。

4 书法教育的美育功能

首先,写字教学课富有写字情境美,如写字坐姿美、执笔姿态美、运笔走势美和用具布局美。这些写字环节的教学,除了要从书写规则的需要上进行阐释,还要向学生揭示出审美的意味和道理,使学生获得书写活动的审美体验。其次,写字课要引导学生观照文字形体美,如字的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和空间美。在写字课上要把这些美的因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使之融入他们的思想情感里。鲁迅曾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具有十分鲜明的美育作用。圆笔的婉媚,方折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同样是一个笔画,会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我国古代许多优秀作品,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奔放,有不可阻遏之势;有的激越顿挫,有神采飞扬之态;有的沉静茂密,有的淋漓酣畅,文从理顺,心手交会,操纵自如,给人一种血脉相通、一气呵成的艺术感受,使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教育。

5 书法教育的智育功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书法教学的智育功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能力的体现,首要一点也是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书法教学中还贯穿了思维训练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两个途径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由开始的引导作用,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正确地分析,使学生更为活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成为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主人。例如,运用行书可以打破楷书笔顺和结构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用行书写“民”字,传统的顺序写法是先写横折,但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民”字的行书可以先写竖钩,再写右边的部分,这样书写还更加顺畅。

6 书法教育的健身功能

第9篇

1.在由吴研因拟定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提出了:①初级小学:“写字:能速写楷书和行楷方三四分的每小时约200字,方寸许的每小时约70字。”②高级小学:“写字:能写通行的行书字体”,并提出文字要注意反复练习。2.在由叶绍钧拟定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提出,“习字”包括“名人书法欣赏”和“楷书或行书的练习”两部分,并且“写字”成为国文学科的一个单独分支,占2学分。3.高中的国语、国语课程纲要也有相应的习字写字的要求。192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的《暂行标准》。1.在由吴研因、赵欲仁等编订的《小学国语课程暂行标准》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作文)、书(写字)等五种能力,此处特意将“书”列为了与“听说读写”并重的一项能力。在该标准之教学目标中提出了“练习书写,以达于正确、清楚、匀称和迅速的程度。”2.在《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中,书法成为作业之一,作文练习包括了书法练习,可见“书法”的重要性。纵观上述内容,可以发现当时的教育部门十分重视书法、写字、习字训练,尤其用以实际的楷书、行书,从小学到中学几乎都安排了书法练习、写字课,“书法课”不是单纯的工具学科,甚至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除了权威的课程标准和纲要强调了书法习字教育的重要性,我国许多的语文教育家也看到了书法习字教育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将“写字”与“阅读”、“写作”并重,并给出了如何练好字,写好书法的建议。“就字体而言论,……须注意真书行书两种。行书写起来比真书快,所以应用更广……大略要做到以下几点:1.笔笔交代清楚,横是横,撇是撇,一点不含糊;2.横平竖直,不要歪斜,这就端正了;3.就一个字而言,各笔的距离务须匀称,不太宽不太挤……。”在《改变字风》一文中,叶老指出“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出来的学生都写得一手端正的字……绝不说写几个字无关宏旨,绝不想潦草点儿也无所谓,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努力,一边认真训练,以身作则,一边认真练习,积久成习,在这样情形之下,做到学生都写得一手端正的字又有何难呢?”黎锦熙先生在《国语的作文教学法》一文中提出,于小学第三学年进行“楷书的临摹和国音字母草书别体的练习”。蒋伯潜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学法》中认为“习字既是中学国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就须教师切实指导,把它当为课内教学的一种,于每周国文课内规定一二小时习字”,此外蒋先生还强调了课外习字,提出了中学生练习书法应达到的要求(正确、清楚、均称、敏捷),给出了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书法的几点关键性的建议,例如“选择临摹的字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替学生选定字帖须看学生的出笔和哪一种接近些”;又如“教师考察学生们习字,当随时留心,促成他们写字时到处留心的习惯”。

二、建国后的书法教育

1949年以后,中小学“国文”“国语”学科改名为“语文”,全国中小学一律使用国定的统编教材,由中央人民政府印发统一的课程标准,教育事业逐渐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单一化的道路。此时的语文教育,在内容上强调思想教育、突出政治;出了“听说读写”的结合,但是并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书法”练习;推行“速成识字法”,缓解建国初大量文盲的教育问题;学习苏联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等。习字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不见其“踪影”,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得不到中小学课堂的欢迎。书法教育陷入低谷。1978年,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后,忽视中小学课堂中书法教育的现象就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陈云同志在1984年指出:小学要重视毛笔字的训练,要把大字课作为小学的基础课,严格要求。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汉字仍会是我们的主要书写文字,因此,让孩子们从小把字写好很重要。教育部根据陈云同志的指示了《关于加强小学生写字训练的通知》,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在城乡小学的各年级开设包括铅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等的写字课。此后,写字课、书法训练逐步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得到了暂时性的关注。

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⑴其中《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学会用铅笔、钢笔写字,做到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写毛笔字,写得正确、均匀、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学生学习写毛笔字。学会正确的执笔、运笔的方法和写字姿势。字要写得正确、均匀、干净。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能力”。⑵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在“教学要求”部分提到了“书写清晰,不写错别字”,在初中一年级的“作文能力”的教学要求中提出了“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力求美观”。中学的语文大纲并没有提及软笔书法的学习,可见传统意义上的行楷书、行书之书法,没有在此时的中学中得到重视。

到了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颁布。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提到了“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描红、仿影、临帖,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发现此大纲关于写字能力明显不同于1986年大纲的地方是删掉了“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能力”,相当于只要求学生能描红临帖,不需要掌握写毛笔字的能力和能独立书写毛笔字。⑵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仅仅在“写作”的教学要求中提到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另外,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几乎没有关于书法、习字的任何要求。

随着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没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继承与发扬这门传统的重要性。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课程标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3-4年级的学段目标提到了“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字临帖正楷字”;5-6年级提到了“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7-9年级提出“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虽然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并没有提到有关写字、书法方面的内容,但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能够首次明确地提出行楷书、体会书法之美,表明义务教育已经关注到了“书法”,已经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学习书法,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建国至今,在中小学课堂开设书法课的这条道路,走的很漫长,也很曲折。由于不同时期关于语文学科的讨论重点不同,加之各阶段的教育指导方针的变动,是否把习字课,尤其是书法课纳入中小学语文课堂,并未得到一个明确、具体的回答。

2013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为此,学校要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队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纲要还明确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内容和要求,例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等等。书法课,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正式被纳入到了中小学课堂中。

三、小结

第10篇

书法教育(“练字”)不仅要学生把字写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练字”讲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忌讳“一天打鱼三天晒网”,学生练字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一周一节书法课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如何把书法教育贯彻到“平时”?我谈谈我粗浅的看法,敬请交流指正。

一、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树立增强学生“动笔即练字”的意识

“练字”能培养学生成功的人格,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能健全人的心理素质,平时多练,坚持练,持之以恒地练,才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把字写好。意识决定行动,平时多教育、多强调、多要求,苦口婆心让学生认识到:“练字功在平时”,把“动笔即练字”植入到学生潜意识中去,为学生练好字打好思想基础。

二、开展活动营造“动笔即练字”的氛围

有“气氛”更有“士气”,平时学校、年级、班级要适时营造或渲染“写字即练字”的“气氛”,这对学生全身心投入练字具有警醒和督促作用。如:在学生中开展“练字目标承诺签名活动”使学生练字有目标有动力;开展“学生练字对标竞赛、演讲比赛”不但可以活跃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意识,提高练字的效率。要相信:要激发“士气”就要多开展活动。

三、把学生练字纳入班级考核评比

有考核评比才有检查督促,有检查督促才有落实。把学生练字纳入平时班级考核,这样可以引起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重视,把练字的要求和精神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学校、年级、班级、教师掌控学生练字的进展情况,作出具体有效管理和指导。

四、查学生书写当作科任老师检查批改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常和学生写字接触最近也是最多的是科任老师,如果科任老师也能像“书法教师”那样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并加强检查督促,不是学生练字就有老师检查指导吗,真会事半功倍。

第11篇

一、在研究文字起源时,我经常想到伏羲氏画八卦,他老人家仰观天俯察地,一画开天,形成了八卦,这应当是人类早期文字的萌生。

过了约3千年,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此之前3千年,八卦并没有形成今天意义上的文字,只是一种文字式的数字或符号。

宗白华先生讲,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仓颉在八卦的基础上,继续探求如何进一步形成文字,一方面观察各种事物,一方面从人们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在他之前,肯定已有了文字的雏形,仓颉从两者结合中不断地总结创造,形成了较系统的文字。

人们总说中国有四大发明,我认为,除四大发明之外,中国文字也是一大发明啊!可以说从八卦到群众创造到仓颉,总其大成,是功德无量的。

荀子讲。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众人造字过程,从象形指事,假借其间,既有现实主义的思考,又有浪漫主义的思辨。所以中国字不仅实用,而且可欣赏;不仅可记事,而且又可成为信息载体。特别是一字多义,给人以启示。同时它又能成为一种书写艺术。

我们从事教育艺术研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示。一方面可表意,传导自己要弘扬的哲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乃至真草隶篆形成美的结构,使听者、观者在美的艺术享受中感悟到一种智慧。几十年来,我伴随演讲写了35000多件书法作品,聪明人一看就能达到一种顿悟,并在举一反三中形成一种智慧,使人受到启示。我在海内外讲课、演讲中,已送出多种形式的书法条幅。不仅被纪念堂、元帅纪念馆收藏。而且在中国美术馆及各种书法展上展出并获奖,还有些书法作品已被收入《古今中国书法大词典》,《碑帖书法集》中,其中有:

“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

“孺子牛。喜牛爱牛从来不吹牛,学牛效牛甘为孺子牛。”

“龙。池鱼不知海,飞龙上九天。”

“文华元贞,艺林祥集。”

“美文继金石,正气贯中华。”

我在日以继夜的讲课、演讲、讲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上台一次,就要写一、二十幅相关的书法条幅,真草行书,乃至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我都写,而且在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想到讲课内容,又要想到听众的需要,更要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书法创作之中。正体现了演讲既要有感情,又要有哲理,同时,还要有气,有情,有韵。有势,几者做到结合时,方能产生最佳实效性。其间,还注意学习各名家书法艺术。又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色,追求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起到了别人无法仿效的效果。

这些条幅,包括内在的正气、外在的艺术。在教育艺术研究中产生了极好的作用。有人来信说:“拿回家去,挂在客厅,不仅让自家三代人欣赏,而且让来往客人欣赏,大家都很喜欢。”

也谈博士

贾永生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痛切指出:博士群体不在高校在官场。余以为这是切中时弊的警世之语。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书法教学;德育;素质拓展

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应该多开设一些德育课程,通过课堂教给学生一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成为一名品德好、思想棒的优秀青少年,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为了达到双赢的效果,我们将学生的书法教育和德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二者相辅相成。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不同于2000年初的那种教育模式了,现在的学生普遍比较聪明,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所做的事就是应该在学习上多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告诉学生成绩并不是关键,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学会通过身边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书法教学本是枯燥的,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配备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教师应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充分利用多媒体,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制作一些精美的PPT,将所讲的知识点呈现在PPT上,这样学生在听课时能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播放动画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小组合作教学等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二、树立学生对书法的认识观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法

书法的教学和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毛笔,让学生很好地继承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审美来鉴赏身边美的事物。从上课开始,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些书法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最基本的理念和基础的笔画入手,讲解有关书法的知识和历史,让学生不要觉得书法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学生只有正确地树立对书法的观念,才会从心底接受这一门学科,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才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三、在书法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够传承下去

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家长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高知识分子犯罪的现象,这一现象的频繁出现就是对现在教育体制的质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是那种仅仅是成绩好、品德不好的学生,还是那些学习上稍有欠缺但是时常怀着一颗感恩、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的学生?我想答案无疑是后者。所以在新课改的逐渐完善之下,教师应该越来越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父母和L辈的不容易,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学会怎样和身边的朋友友善相处等等。在上书法课期间,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古代书法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来说一种行为是好还是坏,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记得什么事情是自己该做的,什么话是自己该说的,让学生知道和家长顶嘴是不对的。

实践证明,充满活力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书法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欣赏书法的兴趣,获得美的书法享受,感受与鉴赏教学是书法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书法教师,不仅是在课堂上教书法,更应该成为学生美丽生活的指导者。书法教学、德育是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的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它们之间是融会贯通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让他们成为一名学习好、品德好、素质高的优秀少先队员。

参考文献:

[1]高强.中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探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3):208.

[2]刘杰.浅谈小学书法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