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权益实训总结

权益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24 02:5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权益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权益实训总结

第1篇

通过一周的学习与演练,我对沙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我是第八组的成员,在公司中我担任营销总监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参加销售会议,结合市场预测及客户需求制定销售计划,投放广告争取订单,开拓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销售,力求在销售量上实现增长。沙盘实训结束了,但此次的实训留给我的思考却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实训中我们我们取得的糟糕成绩:第一年没有盈利,第二年只接了一个5个p1的单子,加上新建生产线。企业严重亏损。第三年,我们投入了21m的广告费。是八个组中广告费用最高的一组。当然,我们我们也拿到了不少的广告单,结果盈利了5m,第四年。在我们贷款了80m的长贷下,我们又贷了60m的短贷。事实上,我们的所有着权益是不允许我们贷这么多的。所以结果直接导致了公司宣布破产。追加80m股东资金后,第五年略有起色。根据我们实训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下面就是我个人的总结看法。

第一.决策失误。广告费用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觉得这次我们的广告费用投入太缺乏理智了。而且很局限。还有各年对市场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及价格波动图第一、二年不会看,到第三年才知道他的重要性。等于一开始我们就在盲目经营,破产的厄运也就注定了。

第二.规则不够熟悉。在我们自己动手实训操作前老师带着我们将实训的有关规则和事项让我们了解了一下,但事后我们组成员基本上就没有再对这些规则细细的看过,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以为长贷的最大数额是按所有者权益的三倍也就是按年终的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乘以3得出的数来算的。却忽略了要偿还前期贷款,所以我们就使劲贷长贷。第四年一次性贷款了80m。扣除段贷的还款后。我们资金断流了。这是导致我们破产的直接原因;还有一点,我们的厂房第三年由于缺钱也变买了,却不知厂房可以帮我们加分。像以上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对规则不够了解而造成的。

第三:预算的重要性。预算很重要,而我们组却有一次竟没做预算,这就使我们以后的工作处在了一个盲目经营的状态。记得本应贷款时却没有贷款,导致在当年经营期间就资金断流了,而下面的路就越走越艰难,从破产到注入股东资金再到破产再注入资金到最后的稍见起色。经历过深刻的教训让我明白了预算的重要性,事先准备了,就相当你已经将你要做的实物充分的考虑了一遍,这时不管遇到什么也能处变不惊,拿出应对策略。

第四: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次实训中,我们组没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在工作期间出现过越权的现象,这样会造成工作程序的紊乱,容易出错,同时决策也容易出现失误。如几次的帐不平都和分工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

第五:认真细心任是重点。帐不平是我们实训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第一次不平因为费用的计算错误,第二次不平因为材料的成本计算错误。每次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才找出问题的所在。这些都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却因不细心让这不应该成了常犯。

身临其境的实训,让我知道了作为老板不容易,决策、计划、经营更是要步步为营,一步错,情况好时你要加倍努力才能弥补回来,情况不好时则是步步错。感谢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这次沙盘实训。

第2篇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高等教育呈现普及化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应用型转变过程要求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强调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作为经济管理类生源比重比较大的专业,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财会类专业,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数据的保密性,致使学生在校外实践中无法接触到核心业务,因此在校内实训还价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必须,在校内实训中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由于其综合性实验的特征,在校内实训中的作用特别突出。本文以阳光学院《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的教学为例,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 一、何为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又称erp 沙盘模拟,起源于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卡拉斯·麦兰教授于1978年开发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培养的课程。在国内适用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进行实训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的软件主要有用友的创业者系统、商战系统和金蝶的创业之星、上海派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商道等,其基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管理的精髓,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该实验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接近企业现状,在实训过程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员必须和组员一起去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

在其中学生将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做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深刻理解企业的“血液系统”———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部流程、以及贷款、融资、资产回报率(ROA)、权益回报率(ROE)、速动比率等因素对绩效考核的作用。理解企业的“消化系统”—销售定单、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产、库存等物流管理的相互协调、以及产销排程、成本控制、合理开支、JIT 生产等概念的理论和方法。理解市场战略、分析与预测企业营销环境、找准市场的切入点、合理进行市场投入、品牌建设的作用,以及深刻剖析的竞争对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重要性。理解企业的“神经系统”—各种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得流程,以及信息流对企业决策的关键作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基本过程模拟经营一家企业六年,第一年根据市场的总体状况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在预算的基础上进行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等方面的融资,其次是购置或租赁厂房,建造生产线,研发产品获得产品生产资格,在第四季度开发销售市场,研发ISO资格,最后编制三大报表。第二至六年的具体流程相同,首先是接受订单,在预算的基础上进行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等方面的融资,其次是定购原材料,安排生产线生产产品,期间可能有应收款贴现等融资、紧急采购产品或原材料,间谍获取商业信息等,再次,按照接受的订单交货、再开拓销售市场,研发ISO资格等,最后编制三大报表;经过六年的经营以所有者权益的高低作为评判经营成功与否的标准。

二、课程近年来实施效果分析阳光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从2009级开始就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课程,经过该课程实训的学生有6个年级约1500名学生,每年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由此进行总结分析。

1.该门课程受到大多数学生欢迎调查结果显示,65.8%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灵活应用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和在未来开展校外实习和就业很有帮助。超过60%的学生在实训期间,除上课时间外,每个小组的谈论和方案制定的时间每天超过4个小时,将95%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始此类课程很有必要。大部分的财会类课程主要是进行理论讲解和学生完成作业,在财务管理的一些课程中另有一定的案例讨论分析,但由于这些课程的信息学生参与感比较弱,学习完成后可能产生“无感”,无法对学到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难于对专业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而在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中,首先由于分组的存在,小组内的同学模拟经营了一家企业,组员必须全身心参与,因而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其次其中的充满趣味和仿真性让学生感到所学习的内容生动,因而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激情。2.在实训过程中存在学生“搭便车”现象由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软件设置的特殊性以及教师监管能力限制,在沙盘模拟过程中一个班尽量分成12个小组,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每个小组可能3-6人。在学生进行沙盘经营模拟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被动学习、不认真参与方案设计讨论和经营,装模作样参与,在实训过程中“搭便车”现象,而这在每个小组最终权益排名的结果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从调查结果上看,有50%左右的小组认为有1-2名组员未认真参与小组的经营,应由其承担的任务没有完成,影响了团队的运作,团队其他成员为了自己小组的竞争状况,就出现大规模承担搭便车成员的工作。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未全面巡查,可能搭便车同学最终成绩与其他认真参与的同学成绩相同,对此对其他认真参与的同学也不太公平。3.无法灵活应用已经学习过的课程知识在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对初学者最关键的入门知识就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的知识。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模拟的方案可行,各小组首先应开展财务预算,包括填写综合管理费用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在指导学生报表填写过程中,学生竟然提出所经营的企业还有现金、厂房、生产线,为什么破产了;在交货完成后,形成应收账款,学生竟然提出款项还没收到,怎么形成收入呢。企业经营时先把一年所要购买的原材料全部购买入库,以免要使用原材料时不会短缺,不需要紧急采购原材料。缺乏对规则的全面了解,到底是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紧急采购产品进行交货还是选择违约订单等等一系列问题。4.组员分配团队组建存在争议在开展企业经营模拟的前几年,由于指导教师经验不足,大多采取教师提出总体分配方案,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的方式。该方式出现了重大问题,可能以前参加过相关活动的同学在一起,且熟悉规则,因此在课程模拟经营和对抗过程进展顺利,且通过订单选择,竞争方案选择方式影响其他小组的经营状况,甚至导致其破产。后来为了提高模拟经营效果,采用男女生分别按学号分配的方式,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基本都能分配到一位男生,至少能分配到一位女生,从而促进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相互监督。

三、改革创新的对策1.改善评分方式刚开始阶段阳光学院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课程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的课程按照实训期间表现+沙盘模拟经营对抗结果+实验报告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实训期间表现包括报表错误扣分、填写是否规范、是否产生延时、盘面是否发生错误、每个组员在小组经营时的表现等方面构成,该部分占30%,沙盘模拟经营对抗结果按照每个小组经营两轮的名次计算分数,一轮第一名可得12分,最后一名为1 分,两轮的分数加总,24分对应为100分,使用100/24* 两轮积分之和算出经营模拟对抗结果得分,这部分占50%,最后为实验报告得分,占20%。参与的学生还是比较认可这种评分方式,但可能由于一小部分学生存在搭便车现象,因此对于可能存在搭便车的同学采取结束时进行沙盘模拟经营规则考试的方式,将规则考试得分与企业经营模拟经营对抗得分比较,二者较低者为其得分,这样由于存在规则考试的威慑作用,搭便车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

2.每一轮沙盘对抗结束后用半天时间进行组间互评由于沙盘模拟经营实训是以教师主要是指导和点评工作,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几年下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以及学生在参加各类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的建议,每一轮结束后,增加临近小组间互评环节显得非常有必要,在互评环节,首先每个小组成员对本小组在本轮次经营情况全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出本轮次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担任的角色均进行总结,总结完成后临近小组针对所总结的小组的经营情况进行做主点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点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邀请参加过全国总决赛或福建省省赛获得名次的主力成员参与点评,从而能够加强组间成员的沟通及组内成员的沟通,其次对于未认真参与的学生为了避免讲不出实质内容,避免被当众点评的尴尬,也可能增强在小组成员中的参与度,避免搭便车行为。

3.增强学生灵活运用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的能力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融合了会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性课程知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利用之前所学相关理论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所经营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由于沙盘模拟经营实训与所学习到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理论、会计模拟实验存在一定的区别,因而需要在规则讲解过程和模拟经营对抗前进行预模拟,针对出现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细致、准确理解规则,从而顺利开展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4.设立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协会,经常性开展校内和校际沙盘模拟竞赛目前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大多数使用的是用友创业者系统,该软件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初学者。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水平,争取在全国和福建省以及福州市兄弟高校的各类沙盘模拟经营竞赛获得佳绩。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外,需要积极鼓励对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有兴趣,具有一定钻研精神的学生另行组成队伍,首先在校内设立赛事进行PK,之后通过网络渠道与其他高校队伍常年进行竞赛切磋、交流。在福建省省赛前通过集训,选择最优的参与人选,组成最强的代表对参加福建省省赛,福建省省赛出线后再参加全国总决赛。阳光学院近年来通过学生的常年组织,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共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福建省冠军等佳绩。通过优异的竞赛成绩带动、宣传,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活动,从而再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第3篇

一、工学结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元素,带来了强大的活力

(1)生动的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性的物质劳动,为培养劳动观念、勤劳自立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的意志品质和劳动的基本素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科技应用开发等活动,为提高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极为宝贵的条件。在社会实践的大学校里,学生可以尽情地汲取实践的养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尽早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动力。

(2)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工学结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企业则是最富活力的开放细胞,在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文化发展、需求变化、要素流转、市场参与等诸多方面,企业都会极为敏感地以相应的方式作出应对。在这开放的体系中,学生可以沐浴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熏陶,可以直接把握实践发展的脉搏,可以吸纳经济前沿的信息……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生态和实践舞台。

(3)多样的教育载体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教育理性色彩比较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差强人意。步入工学结合的轨道,原来抽象的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生根开花,企业生动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实的教育平台、丰富的教育题材、生动的教育素材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工学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1)利益冲突的增加。企业的基本法则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的基本法则是追求学习权益的最大化。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增加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学生萌生了追逐经济权益的冲动。两个主体在根本利益上完全可以趋同,但也存在矛盾,如果对工学结合过程中双方基本权益的认识不正确,利益调节方式不妥当,必然引起相互之间的冲突,甚至影响工学结合的成败。因此,科学地理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着力处理好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及时化解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2)教育难度的增加。工学结合模式下由于受教育者主体分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交错、地点分散,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大大增强,这对原有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构建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就容易产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

(3)诱导因素的增加。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牵引作用。在这种动态情景中,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诱导,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与时俱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适应工学结合新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身份,加强利益协调。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工学结合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学生在企业经济体中的最现实的、最关心的、最直接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学校在依法妥善地维护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要着力引导学生调节好与企业在利益关系上的矛盾,正确处理学习利益与经济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把实现学习权益放在经济权益之上,以主人翁的姿态在更高的利益发展起点上置身于企业活动之中,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双赢”的局面,从利益关系上消除损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症结。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教育。把教育管理重心前移,建立跟进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做好工学结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之举。学校要与企业达成共识,当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学结合的十分重要地位,双方建立紧密合作的联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设立共管机构,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整班建制赴企业实习的,可以将班级管理机制移植到企业中,由校企双方派人联合管理。个别分散实习的,则委托企业管理,学校可派巡视员加强巡回管理,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相对集中的实习情形,可以成立实习小组,建立小组长管理责任制和党团组织活动制度,加强小组管理。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增强学生实习的自律性。

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时段、分散化、差异性等特点,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应当建立健全紧密的、不间断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工作交流平台、网络通讯工具、任务汇报制度等手段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全覆盖,以利于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最大程度地消除教育盲点。

3.利用实习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使其真正懂得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就是锻炼自身并且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使其乐于实践、勤于实践。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握实践教育的着力点,企业劳动的艰辛、制度的制约、经营的成败、合作与竞争、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企业的利益与责任、实践对认知的检验与推动等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切入点。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生产劳动,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检验已有知识,不断修正已往的错误,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企业的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生产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节约教育、环保教育、自主创新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市场经济理念教育、竞争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现实平台。

4.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并用,加强激励教育。必要的物质手段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学校应当与企业协商研究,科学设置物质激励机制。例如利用奖学金、劳动津贴等手段,建立实训的奖惩制度,通过合理的物质刺激,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引导和教育。也可以利用岗位分工和技术含量的差异,建立择优聘用机制,通过岗位的流动,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校企双方可以利用先进事迹报道、成功典型示范、成果展览、领导慰问、劳模报告、座谈会、慰问信等方式进行精神鼓励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第4篇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教研项目:“基于ERP沙盘模拟的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创新研究”(acjyzd201534)中期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7日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财务管理教学不仅要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向学生阐述清楚,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实践的渠道狭窄,尽管有些院校在某些企业里设立了实习基地,但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及企业对财务数据的保密,学生在实习中难以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从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ERP沙盘模拟实验,通过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可以将企业的财务活动形象地展现在沙盘上,是目前广为推崇的一门仿真度较高的提升经营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它较好地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的局限,使学生能通过该模拟实验亲身体验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财务管理技能。

一、ERP沙盘模拟简介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导向,将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管理,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解决企业产品成本问题、提高作业效率以及资金的运营情况一系列问题,使之成为能完全按用户需要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沙盘则是源于军事作战的指挥沙盘,用材料根据作战地形图做出的模型,现在广泛被各个行业用作仿真模拟的工具。

ERP沙盘最初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于1978年开发,是一门用于MBA培养的课程。ERP沙盘模拟将企业的主要流程缩小在一张沙盘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要求学生直接利用ERP软件对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借助这个仿真平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整地参与企业经营,完成战略制定、投资、筹资、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经营决策任务,在模拟的市场竞争中让同学们感受实际管理活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所面对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各部门人员必须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进行充分交流、通力合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财务分析与ERP沙盘模拟结合的可行性

在ERP沙盘模拟运营过程中包含了财务管理的四大核心内容:长期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运营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而ERP沙盘分为财务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与策划中心,二者的职能和工作流程切合度很高,因此将财务管理理论与ERP沙盘模拟结合是可行的。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从而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

财务分析作为ERP沙盘中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辅助工具,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在ERP沙盘模拟运营中分析其他模拟企业的经营状况时,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分析各模拟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状况。财务分析有利于学生了解模拟企业经营的全局;帮助学生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确定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时机,促进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三、基于ERP沙盘模拟的财务分析实验教学实施内容

传统的财务分析教学主要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课、课后习题、期末考试”的教学模式为主,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及管理发展的需要及适应金融环境日趋动荡的格局。针对财务管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通过借助ERP沙盘模拟工具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基本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单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综合财务分析能力培养。

(一)基本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基本财务分析能力培养以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为对象,利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以获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ERP沙盘模拟,获得模拟企业近5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要求学生关注以下问题:(1)从模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资产的构成、负债的构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对模拟企业的财务状况做简要评述;(2)从模拟企业的利润表来看,该企业的收入、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该公司的收入、成本及利润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利润表中的信息,对模拟企业的经营成果做简要评述;(3)从模拟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来看,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是什么?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信息,对模拟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做简要评述;(4)从模拟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看,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趋势是什么?结合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信息,对模拟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情况做简要评述。

此过程首先是培养了学生对现实中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个感性的认识,其次是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财务报表,并能透过报表数据洞悉本质,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

(二)单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单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一些具体的财务比率指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对企业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获得对企业的进一步认识。运用财务比率对各模拟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模拟企业找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以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包括短期内对到期债务的现实偿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未来偿付能力。通过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评价模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若模拟企业能保持较高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特别是现金比率,则表明模拟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低。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评价模拟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这三个指标具有同向变动的特点,都是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的指标。若模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一方面说明该模拟企业的长期偿债压力大,财务风险高;另一方面表明如果模拟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借款利息率,则可以起到借别人的钱帮股东赚钱的杠杆效应。

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是判断企业资产周转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表明模拟企业的应收账款流动性高、销售收入的实现程度高;而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则意味着存货的流动性差,这样就会增大企业在存货方面的资金占用,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的快,可以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3、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资金运动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一般指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能获取利润的能力。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等指标是判断模拟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若模拟企业的销售净利率稳定,那说明该模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稳定,销售收入的实现较为均衡。较高的总资产报酬率表明该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高,模拟企业的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强。而较高的权益净利率表明公司利用权益资本创造的盈利能力强,给股东带来的回报高。

4、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其是股权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关注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等指标,分析评价模拟企业是否有强势的发展后劲。

学生可以依据ERP沙盘模拟的数据,计算出相关的财务比率指标并对模拟企业进行具体分析。下面以某组同学所形成的分析报告的一部分为例阐述对学生单项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模拟企业的盈利能力先增后减,到第4年达到顶峰,销售净利率达到22.56%,权益净利率也达到了10.47%,但到第5年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所下降,销售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分别下降了5.18%及4.10%。主要原因是因为模拟企业在第4年初贷款增加了生产线,但是市场开拓没跟上,另外由于贷款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利息费用的支出了。模拟企业的营运能力较好,体现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均较高,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幅度较大,这与该模拟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通过分析发现,在前2年该企业给予客户的应收账款信用期为60天,而从第3年开始,该模拟企业的信用期改为30天,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从存货周转率的变动趋势看,也呈现出从第1年到第4年缓慢上升,到第5年下降的趋势。从资产负债率来看,该企业的资本结构基本合理,在第三年达到最高,为70.34%,主要原因是该企业在第3年年初通过贷款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

单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指标和公式的能力,使学生领会了公式背后的深刻含义,更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

(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综合财务分析能力培养是在基本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及单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为目标。下面以某组同学应用杜邦分析法对ERP沙盘模拟所形成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例。(表2)从表2可以看出该模拟企业权益净利率从第5年的10.47%下降到6.37%,下降了4.10%,下降幅度高达39.16%。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模拟企业的权益净利率下降呢?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将权益净利率指标进行分解,按照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可以将权益净利率指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影响因素的乘积,以便找到权益净利率下降的真正原因。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第4年:22.56%×0.155×2.99=10.46%

第5年:17.38%×0.142×2.58=6.37%

销售净利率的影响:

(17.38%-22.56%)×0.155×2.99=-2.40%

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17.38%×(0.142-0.155)×2.99=-0.68%

权益乘数的影响:17.38%×0.142×(2.58-2.99)=-1.0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的大幅度下降对权益净利率下降的影响最大,使得权益净利率下降了2.40%,该模拟企业应该通过降低成本费用等办法提高收入与成本差以增加企业的利润。而总资产周转率从第4年的0.155下降至第5年的0.142,致使权益净利率下降了0.68%,该模拟企业应该通过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资产等办法,以提高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权益乘数从第4年的2.99下降至第5年的2.55,由于该企业在第3年年初通过贷款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从而使得该企业的权益乘数快速上升,权益乘数的上升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增加权益净利率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该企业从第4年开始偿还贷款,从而使得公司的财务杠杆下降,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权益乘数的下降使得权益净利率下降了1.01%。

四、结语

当前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的奋斗目标。基于ERP沙盘模拟的财务管理教学通过高度仿真企业环境和流程、模拟职能岗位,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压力,体验不同职能岗位管理者的职责。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模拟企业的经营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从ERP沙盘模拟中取得财务分析的数据,从根本上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并从这些因素的变化来推断企业的价值变化。ERP沙盘模拟在财务分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老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培养更多的能够适应复杂经济环境的财务管理人员,为社会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冬敏,何海.引入ERP沙盘模拟,推动实践教学进程[J].职业圈,2007.10.

[2]韩防,郑晨升.开展ERP沙盘模拟实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J].财会月刊,2005.8.

[3]李震.基于ERP沙盘模拟理念的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创新[J].商业会计,2011.3.

第5篇

关键词:ERP沙盘 会计实训教学 实施过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从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各项基础技能,培养其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会计实训作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起始环节,是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初次接触,对于年纪小、缺乏生活实际经验的中职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的现状

1.形式简单,内容枯燥。大部分中职学校进行基础会计实训采用的方式是,给学生发一些支票、发票之类的凭证、账页,要么采取“老师说答案,学生听写”的办法,要么让学生照着书本上的文字填写,坐在教室里埋头苦干,既缺乏与其他同学的工作交流和情感交流,也没有对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的关注。

2.教师对实训教学认识不足。目前基础会计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核算、轻审核”、“重填写,轻程序”的问题。在课堂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过程以及账簿的核对只停留在理论上,对审核程序有明显的淡化,单证的传递过程也基本忽略。而在实际工作中,审核和单证传递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初学者更应该加强对这一程序的体会。

3.缺乏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校外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实习环节。但实际情况是,企业要保守商业秘密以及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使学生很难到单位进行本专业的实地实习。即使找到实习单位,学生也只是填几张凭证,基本上没有将会计核算程序整体演练的操作机会,从而导致实习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校外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ERP沙盘模式的优势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沙盘实际上是将“企业”搬进了课堂,借助沙盘模具和电子信息软件,基本再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具体操作是将学生分成6-8个组,每组代表一个企业,这些企业是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在与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开展经营活动。每组成员5-6人,每人分别担任企业CEO、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等角色。模拟企业经营6个会计年度。每年末用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并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改进下一年的经营。最后一年经营结束,通过电脑系统预设的公式自动综合计分决出高低。操作的内容包括生产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融资、市场研发、广告投放等,包括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预测和决策,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真实企业环境中的感觉。在ERP沙盘仿真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筹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成果核算等会计实训中需要掌握的大部分业务。因而。将ERP沙盘引入基础会计实训课程能有效解决当前该课程学生所需的真实企业环境问题,也是会计课程在校内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ERP沙盘模式既是实践也是比赛,颠覆性地改变了目前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单一、枯燥的状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全面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多门学科知识、与人合作交流等能力。

三、基于ERP沙盘模式的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实施过程

1.视频播放。反映几个现实中的工业企业供、产、销等经营管理过程,每个企业视频长度大约5分钟。应当选择服装、食品、家俱、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性企业,便于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真实的企业运作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快速地把自己代入企业的工作人员身份。例如,针对学生日常着装以时尚、青春、活力为主题,可以播放“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生产、销售运动服的过程。

2.学生分组。全班学生分为5-6组,每组8-9人,每组学生运营一个企业。在视频所反映的范围内,由学生自行选定企业的名称和主营业务。企业设总经理、采购部经理、生产部主任、销售部经理、仓库保管员各一人,财务部3~4人(出纳员、制单员可兼记账员,财务经理兼审核)。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任务。另有一名学生担任教师的助手,单独坐在教室前方,作为各个小组要获取外来原始凭证时的开票员。

3.为了突出会计核算的主体地位,可以对沙盘盘面作一些简化处理。如:产品销售市场的开发,只设定一个本地市场,太多的市场选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经营起点及经营期设定。每个企业拥有相同数目的生产线、厂房、银行存款等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数也相同。经营期定为半年,从第二年7月1日至第二年末。不从第一年开始,因为第一年是筹建过程。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比较特殊。而之所以选择下半年而不是上半年。主要原因是,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中用的是“账结法”,年末需要将损益类账户进行结转。编制利润表。

5.每月初。所有企业根据所支付的广告费来选择产品的销售合同,广告费多者优先,不投广告就没有销售合同。企业生产线的产能有规定,没能按时交货会受到双倍处罚。

6.各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2)采购经理向外单位采购材料;(3)材料到达,交仓库保管员保管;(4)生产部主任从仓库领用材料,投入生产;(5)生产完成,产品交仓库保管;(6)销售经理投广告,以获取销售合同;(7)销售成功,确认收入;(8)出纳员发工资给本企业成员;(9)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按时归还本金及利息;(10)新建生产线扩大产能。当月可以正式投入使用;(11)行政部门购买办公用品;(12)厂房和生产线计提折旧;(13)月末产品成本结算。

各企业每月的经济业务至少应有20笔。经济业务包括三种形式:固定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固定式业务指每月各企业都会核算的业务,如第12小点,因为基础会计理论教学中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折旧,所以使用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每月固定不变;半开放式业务指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应当发生,但每月金额可能变化的业务,如第4、6、7、8小点;全开放式业务指可由企业自由选择,业务是否发生和金额大小,如第11小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增加一些开放式业务,比如招待客户(可以表现为教师来到本企业参观),发生招待费用等。

7.业务发生与会计核算的例子。某天,总经理出差到外地,向财务部

借款5000元。这个业务可以表现为教师把总经理单独叫到教室外,询问企业经营情况。出差具体地点和花费由教师设定。

8.经营过程中。有一些条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如材料的种类(可以2种或以上),产品(可以2种或以上),工作人员工资金额(教师应提醒,如果超过税法所规定的免征额2000元则要交个人所得税),是否要新建生产线等。业务种类多,会计核算复杂的,在会计资料评分部分可以加分。

企业每个月的经营时间应由教师统一作规定,大约为8个学时,半年的经营期共需要48学时。每月经营结束,各企业应向教师交送当月的全部会计资料。

9.教师在实训中的主要作用。(1)实训开始时简单介绍沙盘的操作,主持学生分组;(2)模拟经营每月开始第一天,主持各小组竞争销售合同;(3)巡视各小组的活动,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每组停留时间尽量相等;(4)每月经营结束,检查学生上交的会计资料。若学生所编的资产负债表无法平衡,应及时帮助寻找原因,指导改正;(5)指导教师的小助手为各小组开出各种单据,可以故意开出若干张有错的发票,考察各组是否注意审核原始凭证;(6)教师在实训中临时扮演某个角色,如扮演投资者。向每个企业投人相等数额的资金;(7)实训结束时,按考核方案给学生评分。

10.考核方式。由所有者权益数、会计资料和总结演讲三部分构成。

(1)比较各组最后一个月的所有者权益数:最高者得100分,往下依次为90、80、70,60分等。(2)教师检查各组上交的会计资料(凭证、账簿、报表),根据正确性、完整性等方面按小组计分(见下表)。

(3)各组总经理发表5分钟演讲,总结本小组的表现、优缺点、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值得重视的方面等。由教师按小组计分,最高者得100分。往下依次为90、80、70、60分。情况相近的小组得分可以相同。

(4)本课程评定总分的方法: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占30%。第二部分占50%,第三部分占20%。小组最后总分也是本小组每个成员的得分。

四、改革创新点

1.注重实训的真实性。课程开始播放的教学视频是根据现实企业的运营过程实地拍摄,每个角色也是根据现实企业情况来设置,经济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与真实生活一致。针对学生没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和工作这一缺陷,尽一切可能来还原生活。为学生创造了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开拓了一条会计课程在校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2.增加实训的竞争性。常规的实训只做不比,做完了老师打个分数课程就结束。学生对别对同学不了解,也没有竞争,得过且过,所以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冷淡、无所谓。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职学生正是青春年少时,年少则气盛,“我相信我能行”,没有人愿意落后被嘲笑。只要教师给予正面合理的刺激,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学生。没有竞争就没有进取心,而在会计实训中引入ERP沙盘模拟企业对抗的模式。等于给学生打了一支争赢求胜的强心剂。

3.强调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基础会计实训以个人做练习为主,根本没有交流;而有的学校虽然也采取了分小组实训,但小组成员基本是财务部门的角色。而本案例中角色设置站在整个企业的宏观角度,而且都和小组内其他成员构成横向和纵向的有机联系,横向如供、产、销的相互配合。纵向如财务部门制单员与审核员之间的牵制。无论配合还是牵制,都要求成员之间有充分的交流,既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完成整个小组的任务。也不可能封闭自己,只干自己的份内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增加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成员的情感融合度。

4.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思想。如上所述,在经营过程中,既有固定式的经济业务,也有半开放和全开放式的业务。全开放式业务是由各小组自行决定的,思维活跃的学生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想法,设计出超出书本教学范围的业务。教师还允许每组对本企业一些情况作设定,如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多则核算复杂。由此创造机会让学生向自我挑战,设定难度越大,完成度越好,对学生来说成就感就越强。只要学生有挑战意愿,有进取心,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助其一臂之力。

五、推广价值

1.可行性。运用沙盘模式进行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对大部分中职学校来说,教学设备资金投入不大,基本上是对原有教学资源的整合,难度不大。建议基础会计实训只引人手工沙盘,部分用具可以自制,可以参考用友软件公司的设计进行改进,以切合会计核算实训的主体要求。

2.合理性。实训过程要求每个角色都要发生一定量的经济业务,以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填制相关的会计凭证;最后的考核计分以会计资料为主。经营情况和演讲总结为辅,既体现了会计实训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3.有效性。实训过程融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练、案例分析、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手段于一体,学生在高度兴奋状态下学习与实践。理解会计核算过程和企业经营过程的结合,枯燥的会计技能训练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激起参与者的竞争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教师学历水平要求的提高,国家对教师教学方面培训力度的加大,现任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完全可以胜任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引入ERP沙盘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后,基础会计实训课程会变得精彩而复杂。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指导学生X~Ig-种类型的经济业务作出准确,的会计核算,清晰明了地掌握会计核算程序,还要随时对课堂作出应变。沙盘模式下的会计实训鼓励学生相互对话交流,可以在本组工作范围内走动,交流的增加往往使得学生会因为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要比平时想的高明得多,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突况要及时作出反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6篇

一、用心教学

笔者在六年多的教学工作中喜欢观察学生。观察他们和其他大学生的不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高考失败;观察认真的同学与不认真的同学的不同,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学生仍继续积极向上,而另一些学生却自暴自弃;观察学习与考试的不同,是什么原因让一些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考试却发挥不出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轻言放弃,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恋网络和游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年轻却不敢追逐内心的梦想。我发现他们心里有“三座大山”,这也是“学情分析”的内容:第一座“大山”——“过去的学习很挫败”。这些学生大多有不太愉快的中学学习经历,这给了他们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大学学习遇到困难,他们更容易放弃,认为同样失败的结果才是正常的。第二座“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由于追逐梦想的动机不强烈,他们上课更容易分神,加上网络世界非常精彩,所以很多同学开着智能手机上课。如何管好课堂,把学生的心从手机上吸引过来,成了我们教师上课要注意的事儿。第三座大山——“内心世界很挣扎”。经导论课调查,学生内心是有梦想渴望成功的,想成为会计师、小企业主等,但是他们往往缺少自控力,惰性大。内心的“天使”与“恶魔”总是在博弈。此外,现在学生在相对封闭的中小学成长,没有接触过企业,当谈到企业制作流程时,他们感觉抽象。不过学生中女生较多,较易接受老师劝导。这就是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引导他们,这也是笔者理解的说课活动的初衷。

二、说课稿的撰写过程——展开关键词

本文主要阐述三点。1.我们教谁——即学情分析上述学情分析,用图形来形象表达(如图2所示)。2.我们教什么——展开广义的课程标准(如图3所示)(1)课程目标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专业需要培养四个能力,即经济管理能力、会计实务核算能力、审计与财务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会计实务核算能力、审计与财务分析能力相对重要。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就是重点培养其中的会计实务核算能力(如图4所示)。(2)课程定位再看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在培养会计实务核算能力的六门主要课程中的定位。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核算、成本计算与管理这三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初级会计核算实训、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两门课程自带的“分岗仿真模拟软件”和“成本会计实训”,则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这两组课程,理论和实践是互相作用盘旋上升的。最后,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完美收官,实现理实一体化,让学生们拿到珍贵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走向工作岗位(如图5所示)。(3)课程作用与衔接第一学期,学生学习初级会计核算课程。第二、三学期就学习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含模拟分岗实训),共144课时。后面是成本计算与管理、财务管理、税务会计与纳税申报、审计原理与实务。可以直观看出,初级会计核算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而本课程又是学习成本计算与管理、会计综合模拟训练、财务管理、税务会计与纳税申报、审计原理与实务这些课程的前提。本课程处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中间位置,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意在使学生系统掌握各财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胜任企业一般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如图6所示的鱼骨图,清晰地表现了相关重点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4)整体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体现的是一个“圆”的循环。循环起点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包括高校教授和企业专家,这些企业也是我们重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及教师顶岗实习基地。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请专家们为我们的教学发展诊断把脉、献计献策。接着根据需要的知识技能来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日历,解决“分解理论知识、实践专业技能”的问题。接着就是“教学、实训”和“考证、实习”,解决“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的问题。最后是“学生访谈企业走访”,解决“搜集‘售后信息’教学”的问题。这些信息反馈到专家指导委员会,进入下一个循环(如图7所示)。(5)狭义的课程标准2011年,课程教学组三位教师一起完成了针对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项目,产出了三项成果,其中一项就是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的课程标准。该项目获得2012年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根据课程标准,依照八个岗位安排教学学时。这八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这里列举的是部分重点,考核也是重点考核(如图8所示)。3.我们怎么教说课中,分为“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后辅导”、“评价方式”四个部分阐述(框架如图9所示),本文则重点阐释“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以及“教学方法及手段”。(1)选用教材一直以来,我们不断优选教材,前些年曾经使用过的三部教材,都是依据从资产、负债到所有者权益的传统知识体系编写,不适合目前强调岗位、重视项目的改革思想。现在使用的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实务》,就是推荐的项目化教材。但该教材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比如票据贴现、企业所得税等知识点)略显欠缺,体系的安排略显粗糙,也有需要改进之处。(2)教学方法及手段关于理论教学的理念、方法及其手段,可以通过一次单元内容的设计来有血有肉地体现:引入项目六“资金岗位核算”任务四“所有者权益”的第一次课作为单元设计内容,展示45分钟的课时应用。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下述三个概念: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留存收益(具体如图10和图11所示)。上述两图展示了课堂上教师设置“情景”,并设计“问题引导”来引导学生思考,实现互动学习的过程。随着这个“综合案例”的进展,引导学生实现书本理论回归到市井生活的想象、感性认知到抽象理论的转变,事半功倍,举一反三,实现启发教学。课堂最后五分钟用来总结或者讨论引申话题。该单元内容的设计,运用了“问题引导型互动教学法”、“岗位导向型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导演作用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于实践操作的方法及其手段,主要是以岗位为载体,通过仿真软件与仿真课堂,达到理论与实践适时对应,体现工学交替,实现理论实践的“零对接”。(3)评价方式说课介绍到一个期末考试试卷时,谈到了我们的做法是“考核重点,考前不划范围”。在平时,我们也是这样操作的。我们始终认为,只有老师真正看重这门课,尊重这门课,学生才有可能认可并投入这门课。

三、说课稿的后期修改雕琢

1.精选案例并顾及非专业听众笔者在上课时曾经和学生说过,会计学是一门“市井”的学科,是日常经济生活规律的总结,学习时必须要“想的通”,因为这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如果老师讲的通俗生动,任何人都能听的懂。说课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在选择单元内容设计使用的案例时,选择了“所有者权益”第一次课。从专业知识上看,这是一个重点,且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不大。但是教师设置情景,不断提问引导互动教学,通过分析综合案例让人身临其境。相信非专业听众也应不会感觉太难,应该能感受到会计知识的魅力。2.有详有略,突出教学方法本次说课稿的准备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框架结构的安排。合理的安排能使整个说课逻辑性强,自成体系。第二个是单元内容的设计。巧妙设计内容,通过八个问题的一问一答解决了三个重要概念,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3.制作精选合适图表图片体现内容逻辑在说课稿的写作过程中,除了搜集现成的图标外,还根据想表达的内容设计了一些图表,既充分表达了内容逻辑又有效避免了视觉疲劳。由于时间关系,说课稿的很多内容是不能写出来的,而且语言也苍白,于是搜集并后期制作了一些图片,让专家和同行看了就能感受到说课者要表达的感情或想象到当时课堂的情景(如图12所示)。两个多月的说课准备及说课演示过程结束了,我对这门课的感情更深了一点,对学生所处的无奈无助甚至是“反叛”也多了一层理解。不管我们教的是什么课,也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有共同的称号——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作者:管尹华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

关键词:教学体系;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总结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62-1

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接会计就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与设施是开展立体实训的基础

财会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针对本专业与现时经济发展紧密性性强、难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单项实训课以及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一整套实训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本校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教学过程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以科学、严密的教学大纲统驭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工作规范,并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我校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等,使之整体更加优化;利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施仿真性的实训教学;通过与金碟软件和用友软件公司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实训,引进“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基地,构筑学生就业实训的平台。

二、夯实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融理论为实际操作

会计基础技能训练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其目的是熟悉内容、流程,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

1.点钞与传票:学生掌握点钞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单纸、单张、多纸、多张的点法;会用点钞仪器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

2.会计基础实训:规范书写数字、熟悉各种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装订及账簿报表的使用;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对账、结账等;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3.初级会计实务实训: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完成整个会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去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核算;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借款与债券的取得、计息、偿还等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取得、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使学生能胜任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4.成本会计实训: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及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具备成本会计的能力。

5.财务管理实训:以案例贯穿整个环节,掌握资金筹措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各种方法,具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强化会计综合技能训练,融训练为项目实战

会计综合技能训练是在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会计岗位群所有的技能集中训练,是多学科的综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分岗位实训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会计分岗实训训练后,虚拟小型组织财务部门的会计设岗模式,若干会计岗位集中于一人的业务的实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会计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2.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把从设计账套、设计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电脑上再进行一次实训,要求实验内容、步骤、结果均是相同的。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对比训练,领略到二者的异同与优劣,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第8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角色转换

“工学结合”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实践表明,“工学结合”实施效果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求教师具备对口的各项技能。可见,在开放教育背景下,转变辅导教师角色意义深远。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传统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中,课程辅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过程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学员在这一过程中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的角色也相对单一。教学过程常常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要形式,课堂上经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由辅导教师向学员灌输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知识,辅导教师展现在学员面前的只是自己的强项,而尽量回避了自己的弱项。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教师轻视对学员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唯书唯上,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强调开放化教学、职业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同时学员还可以走出校园、下到企业、接触社会,从而获得各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信息。这样一来,辅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变得灵活、多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求知路上的伙伴。辅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多种角色的饰演,对辅导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势在必行。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

1.从知识传授者向理论践行者转变

目前,广播电视大学的“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环境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实践地点不仅有校园,而且有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教学环境的变化,对辅导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教师必须采用一些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方式不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还有有助于技能培养的演示法、练习法、学徒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辅导教师要在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法改革上下功夫。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各专业的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实施环境,努力寻找适合本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所以辅导教师提升素养时除了要广泛、及时地查阅文献外,还要经常深入生产企业一线,亲自从事调查研究,真正实现从课堂知识传授者向理论实践应用者转变。

2.从权威影响者向平等互动者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权威者,教学目标是将学员的思维引向教师既定的结论,这样一来学员的创新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学员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与课堂上讲授不同的见解,“冲击”了教师原有的权威。这样一来,辅导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指导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及时了解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员在品德、能力和个性方面的差异,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讲求平等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角色要从教学过程的权威影响者逐步向平等互动者转变,为学员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3.从单一组织者向多方协调者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活动多由教务处和招生就业处负责联系和落实相关事宜,课程辅导教师只是组织学员参与活动,而且场所多数集中在校内,即便是到校外实践也多是短期观摩,协调方面做得较少。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后,大量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课程辅导教师来安排。学员在实习单位工作时,有许多关系到校企双方的问题需要协商调解,这就需要发挥辅导教师的综合协调能力,既要实现学校预期目标,又要使企业收到预期效益,做到互惠互利;既要代表学校做好学员的管理引导工作,又要站在企业的立场协调学员管理工作,做到齐抓共管。真正使辅导教师从单一实践组织者向多方协调者转变。

三、提高“工学结合”效果的主要途径

1.及时辅导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

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学校的知名度。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既要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在校内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又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在实习实训前,辅导教师不仅要让学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让学员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核学员的工作业绩、审阅周记、与学员交谈等方式了解存在不足,和学员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就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使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同时也让学员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采取集中指导、个别指导、巡视指导等办法,加强指导的实效性,并随时注意观察学员的工作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

2.架起学校、企业、家长间的桥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工学结合”的教育实质是学校、企业、学员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辅导教师则是学校、企业、学员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员积极参与实习工作,提高“工学结合”教育效果。一是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强企业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与企业一起制订实训计划,安排实训岗位,配合企业指导老师开展对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二是辅导老师要定期对实训方案和实训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改实训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打下基础。三是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学员顶岗前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取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请家长协助学校引导学员对工学结合形成正确认识;定期将学员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情况通报给学员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到学员在实习中的情况。最后,在“工学结合”模式中,课程辅导教师要经常下企业,与企业指导老师、学员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员思想和工作动态,与企业一起解决学员在实习中的工作、生活问题。

3.做好学员后勤保障工作,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

辅导教师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依法维护学员在实习中的合法权益,以确保学员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由于参与“工学结合”学习的学员都属于在校大学生,社会接触面比较窄,加上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还处于发展时期,因而学校有责任依法对学员在实习期间的成长进行保护。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辅导教师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学员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要求企业科学安排实习内容,按照专业性质安排学员实习岗位,合理安排学员的作息时间,并做好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等工作,积极与企业协商,给予学员相应的劳动报酬。

4.合理引导学员就业、创业,培养学员的生存能力

学员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要参加企业生产一线的实习,这样对帮助学员认识和了解企业、了解就业和工作有着直接的作用。辅导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好机会,对学员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氛围,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群体沟通和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培养学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路,树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艰苦创业的就业观念,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

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完美结合。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职业教育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而且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详细一点来讲,首先,会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教材以及教学范围,真正地根据职业的特点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梳理与规划,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在专业课程的结构设计方面,要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和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与完善,在校内实训上,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要针对现实情况,为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设立合理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得到技能性的训练,从而为其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重要的活力因素。在校外实训上,相关负责人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更多的有意愿合作的单位与企业,在寒暑假或者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轮岗学习和培训,逐步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更快的融入社会埋好强而有力的伏笔;再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掌握教学的最新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除了会计教师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之外,还要强化相关考核与评价机制,内容要涵盖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成绩、实训情况等内容,更加全面性的了解职业教育会计教学的进展,从而为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融合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要想促使会计教学真正的获取实效,就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情境的创设可谓一种很好的教学创新体现。具体来说,其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实物,创设实践情境,比如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权益和资产的平衡关系,从表面看平衡公式比较简单,但如果涉及到企业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砝码、托盘和天平等实物,天平左边代表资产,右边是负债,教师列出企业典型的经济业务,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天平上加减砝码,去验证权益与资产的关系,在此进程中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扎实的印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主动积极性;其二,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着会计的知识和内容等,比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会计主体的概念,教师可以例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假如你毕业后进入一家企业当会计,有一天老板女儿过生日总共花费了2000元,老板拿来发票让你给他报销,那么你是否应该报销?这样的情境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大大地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而且将复杂的概念具体化,浅化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其三,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近况以及教学需求,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对教学情境的创设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拉近了与学生之间距离的前提下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更强大的催化剂。

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近些年来,因为会计信息造假、失真等原因而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职业道德已经引起了普遍性的关注和重视,在职业教育的会计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强化,让学生认识到会计这份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运用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来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关于职业道德的事情,并且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财会方面的书籍、报刊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别会计信息的虚实,为今后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埋好伏笔;二是可以根据实时的教学情况,尝试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法律界以及财税部门等业界的名家来学校开讲座,他们以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教训以及亲身经历等向同学们宣讲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等,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会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促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职业道德重要性;三是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性的茶话交流会、“我眼中的会计道德”等专题活动,在同学们踊跃发言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他们对会计学习的热情。我国的会计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地突出办学特色,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会计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不断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魅力,让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浪潮中更加熠熠生辉。

作者:任意飞 单位:湖南省衡阳县职业中专

第10篇

近年来,中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沿海城市及主要大城市的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企业面临转型发展、同行竞争激烈等局面,用工人才标准趋向“高(高学历化)、精(专业化)、尖(技能化)”,国家面对着熟悉信息化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增多和高校毕业生缺乏熟悉技能与经验的矛盾,造成企业用工岗位减少和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的严峻形势并存。据新华网消息,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而广东省就业统计中发现广东研究生就业率连续7年低于本科的“学历高反而就业率低”现象,各类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积极探索或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推进高校人才教育改革,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最主要的形式。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合作,以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核心创新能力为目标,高校(含高职高专、本科高校、科研研究院等从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利用高校教学资源,针对社会各界(含特定的联合培养单位)的人才需求,按照双方商定的特定的人才培养计划要求,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和学生不定期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对象应该是高职高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后。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才培养单位和毕业生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实习实训、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就业,即校企要重视指导学生做好全面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工作经验积累后才能形成。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2的研究报告显示毕业三年内有近半的毕业生更换了职业,从最初就业职业岗位更换到了新的岗位从事新的职业。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一些用人单位也已经启用了毕业生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测试,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生存和发展潜能,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就业的重要辅导课程。

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强化人才商业(职业)伦理素质,让学生在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熟悉岗位内容,适应工作人际关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机事件,提前缓冲了就业时的工作适应阶段,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了思考、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机会和平台,尤其是对具有创业激情的学生更提供了实战的平台,将对学生个人成长其他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指导学生全面规划职业发展

     1、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高校学生要从大学入学即要进入职业生涯规划,逐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专业实习实践调整和形成职业生涯规划。面对高就业人群,当前不少高校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想,这种导向不应该持续倡导,应该建立完善的“专业—就业——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倡导“从事专业关联岗位和职业”的择业观,科学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在职业引导上推行多学科、跨学科、关联学科学习和就业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在就业、职业发展规划中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走相关职业发展之路。

2、重视在校专业学习

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实习实训,感知岗位具体内容和思考职业发展前景,然后反馈到自身的大学学习中,根据实习实训效果适度改变专业和技能学习重点,甚至进入相关专业的学习,确立是应届就业还是应届读研;高校可以给予有意向攻读相关双专业双学位的学生给予学习新专业的机会,对达到第二专业或者第二学位报读条件的大二学生者,综合考察学生在校成绩、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因材施教考核、择优推荐攻读即可攻读;对大三大四才提出申请者建议允许学生申请顺延两年毕业,或者鼓励应届考取研究生(含推免生攻读研究生形式)。对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第二学士学位或者读研究生的方式学习新的专业学位。

3、延伸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在校读书期间,应该延伸到毕业三年内的职业发展指导,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校企实习基地可以成为学生毕业以后继续教育的实习基地,不断结合工作需要充电学习,此时的学习成为了社会人员在职学习,建议通过类似于人力资源市场培训的政府采购服务方式给予高校和用人单位一定的办学办班自主权及税收、办学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学生职业挫折与创业教育

1、提高学生职业危机和多元就业意识

创新是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创新才能创造新价值。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形势逼迫企业和人才第二次“创业”,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创业,创业人才将日益重视,从教育部到省、校一级的“挑战杯”科技大赛,知名企业组织创业设计大赛,广东省成立天使会(专门为有创业潜能和发展潜能的团队提供投融资的民间融资机构)。网络时代中的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更加多,如学生首选电子商务创业,边读书边创业,包括微软创立、雅虎创立等互联网神户、电子商务神话的出现,都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密切相关,这些为创业提供了萌芽和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示范效应,也说明了校企合作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业已经成为中国高就业人群中异军突起的重要就业途径,创新成了人才核心能力标准,学生应该有职业危机感,要走职业多元发展之路。

2、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建立实习基地的校企,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营商、工作环境。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企业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工作中避免不了工作失误、失败事件的发生,也无法回避工作创新思维创新的工作要求,学生能否承受得住职业挫折和积极创新创业思维就影响到了学生实习后毕业后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金融危机中行业发展停滞甚至裁员、国家特殊政策下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实施等事件的出现,提醒学生要对实习中的各类事件能正确对待,警醒和促成建 立良好人际关系,感受挫折思考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激发工作热情,思考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促成思考如何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创新工作思维,甚至从创业的思维角度来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

四、充实商业(职业)伦理实践教育内容

1、充实在校商业伦理教育内容

商业伦理研究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包括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观等,强化职业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均衡获取,商业伦理素质已经成为了评判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诸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投融资部门等关键岗位人才。目前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实践中只是一些专业性的指导,少了商业伦理中的公平、竞争、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校企合作中应该强化商业伦理教育,以提高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提升实际商业伦理事件应对能力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中强化商业伦理教育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职业中的失败与成功的判断标准和商业伦理密切相关,校企联合培养是此类教育非常重要的平台。目前单纯的通过理论研究或者课堂讲授来提高社会责任感效果不明显,而商业伦理案例和教育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深刻影响家庭和生活、职业定位、职业操守、职业追求。目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商业道德危机事件,既有企业社会责任,更有个人商业责任感的缺失问题,如美国的安然、世通会计造假事件、中国的银广夏等上司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网络浏览器腾讯与360之争事件等等,通过网络迅速扩大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因此通过商业伦理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也能深刻影响学生理性认知,促成学生形成强内心自律,促进整个社会在商业领域中建立经济与正义、兼顾个人与社会利益和责任的合理秩序。

全国各地形成的大学城,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不同教学资源的高校聚合作用,对人才培养中的商业伦理教育进行交叉性教育和学习。校企合作方也应该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企业实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异质资料的合作发酵作用,长远规划高校和用人单位研发、人力资源部门的合作,让联合培养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用人单位中感知不同的岗位责任要求,思考和分析不同环境的职业道德事件,实现既有理论教育又有真实案例教育,提升学生处理实际商业伦理事件的应对能力。

3、重视实训中的学生权益保护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利益相关方包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合作企业方、受训学生。当前,部分高校和用人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严格遵守用工法律法规,忽视或者刻意回避对学生在校企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学生工”“顶岗工”现象突出,学生合法权益(如最低实习工资、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等,甚至发生强迫实习不实习不给予发放毕业证等涉嫌违法的顶岗实习现象)的尊重和保护不够。这些反面事件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商业(职业)伦理的时效性,影响了校企联合人才模式的顺利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急需健全有关监督和内审机制,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建立起独立的类似于学生用工监督委员会的机构,确实督导校企双方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指导。

五、尾语

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增加职业挫折和创业教育,通过高校理论指导、企业实习实践锻炼、学生自我反思学习,树立严守职业操守、不懈创新的终身学习目标,促成学生形成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du.qq.com/a/20120611/000157.htm。

3、应届毕业生求职网:访"世界500强" 跨国公司在中国如何选拔人才,bbs.yingjiesheng.com/thread-8733-1-1.html

第1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0-02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强调实践和实习,2005年1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10条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随后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从不同的角度以纲领性的要求规定了高职教育要走产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道路。校企合作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2+1”模式被普遍采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时间占到整个求学生涯的1/3,但是由于学生和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并不完全一样,加上立法保护的相对滞后,执法标准的把握难度也很大,所以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权益保护相对滞后。文章将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角度入手,总结归纳前人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创造发明专利权属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权益保护的研究,集中在学生的劳动条件与安全保障、学生工作待遇等问题的研究上。杨中文、刘西文(2011)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类型和原因,认为学校的教育缺失和实习过程的监督缺位是造成伤害频发的主因。梁远进(2010)认为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最易遇到财产性权益遭企业漠视和人身权益的法律保护措施缺失。徐丽香,黎旺星(2008)认为,实习学生身份不被界定为劳动者,导致产生纠纷的依据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对学生的权益保护是不利的。安全和待遇问题之所以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这是在就业导向影响下,社会对这两个问题的感受神经相对敏感,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

但是,随着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的十报告提出我国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所以全社会对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知识产权的保护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产学合作时,学生的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应该引起更多人的关心。

知识产权,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限于教育水平,其创新创造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创造主要集中在工业产权方面,如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岗位接触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制造的实用专利、外观专利等等,一般著作权涉及较少。故本文的讨论重点为实用专利权的归属问题。

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在第三年实习阶段所创造的实用专利其权属归谁?如何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既能充分保证三方利益又能保证持续创新的产权保护制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创造发明专利权属问题界定及辨析

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发明专利权属问题的法律和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

(一)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的创造发明是否属于职务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条明确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因此,我们首先要厘清学生实习是否属于职务行为的性质。职务行为通常是指工作人员行使职务的行为,是履行职责的活动,与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相对应。有人援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2+1”实习模式中,在校生的实习已经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学生接受学校安排,属于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所以,学生在产学合作背景下的顶岗实习和一般的勤工俭学不是一回事,在权属界定上也就有所不同。况且为了保护学生的权益,大多数顶岗实习签订了实习协议,已经形成了介于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之间的用工性质,企业和学生之间具备了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学生的实习行为已经属于职务行为。

(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发明创造其申请权和专利权是否属于学校或者企业

如果仅仅简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条的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明创造无疑属于其所实习的企业,但是由于学生签订的实习协议多为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的三方协议,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发明创造往往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指导,也往往会使用学校的设备仪器和相关支持(如图书馆资源、数据资源等等)。那么学生的发明创造某种程度上也是学校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权属上,学校是否也有声索权?事实上,由于学校对学生在校及实习期间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的纠纷也不少见:2004年湖南某高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签订一份知识产权协议书。协议书规定所有与他们参与课题相关的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都归校方所有,包括实习期间的发明创造,当时此消息经新闻单位报道后,引起了极大争议。

所以,有必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明创造的权属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厘清。

第一,学生在工作中,根据相关安排,并主要由工厂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形成的发明创造,其主要权属归于企业或工厂。第二,学生在工作中,主要由学校老师进行指导,并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的发明创造,主要权属应该归于学校。第三,学生在工作中,独立或相当程度上独立做出的创造发明,主要权属应归学生所有。

但是,由于现实及历史原因,无论是我国的相关法律,还是企业和学校在实际操作中的做法,都没有对上述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多元化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实际。应该说,我们设计这一系列的制度及做法,目的在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造发明,但事实却已经和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主要原因,笔者分析有三点。

首先,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上,学校仍然站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没有根据今天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做出调整,缺少一种平等对待的态度。其次,企业缺少具有长远眼光的考虑,对于企业而言,实习生是未来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仅仅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注重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包括实习生在内的眼光,注重一时一地的得失,是对企业未来的漠视和不负责任。第三,学生对自身权益的认识模糊,也是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创造发明专利权属问题解决之政策与制度建议

前文分析,关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明专利的权属,企业和学校所采取的政策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打击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积极性的。如何建立一个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利益兼顾,同时还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机制,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主要说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首先,应该推进针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知识产权尤其是创造发明专利权利的立法或立规进程。在校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非常丰富,是我国创新立国的可依靠力量,随着高职教育院企合作模式的普及与推进,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的发明成果也呈上升趋势,这一块的知识产权保护却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状况,这是非常遗憾的现状,学生在遇到这类纠纷时往往处于绝对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企业或学校的一些规定出于就业和被管理的原因不敢声索自己的权利,这种现状必须加以改变。

其次,企业和学校要从长远考虑,以保护学生的创新创造为出发点。实习期的学生正处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此时期的创造力的培养生成非常重要,我们强调创新,就应该对学生的创造力有所保护,企业和学校如果仅注重眼前利益,一味强调将企业实践中创新发明的主体--学生的成果归为己有,从法律上自然没有错误,但是这却打击了正处在上升期的学生的创新热情,最终也还是对学校或企业的利益无益。

第三,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都要树立牢固的权利意识,尽量厘清在创造发明过程中的一些模糊的细节,最终在发明创造成果出来以后,三方都可以根据自己贡献的大小确定自身的权益大小。

第四,也是最有难度的,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的身份认定,应有明确的界定,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部分群体的学生在身份认定方面必须要不同于现有的体制,如果以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实习和学生在假期的勤工俭学为参照,进行有关权属认定,都是不准确的,所以,继续在这个方面加以明确。

参考文献:

[1]刘一展.高职院校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现状与路径探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8).

[2]李弋强.大学生实习期身份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0).

[3]李文江.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与保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会计 职业能力 培养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要以会计职业的能力培养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突出学生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以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按会计岗位建立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会计课程改革着手,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调查研究,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的职责和技能,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要以会计岗位为中心,体现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按会计职业活动整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调整课程教学顺序和内容。

1.按会计核算工作基本环节编写基础性会计教材。我们编写了《会计核算方法》教材,这是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以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工作过程作为教材内容,设计某个企业某年1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原始凭证呈现)作为工作任务,结合每个工作任务介绍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基本的证、账、表的处理技能。教材后面还设有综合操作,学生可通过训练掌握会计工作过程。

2.按基本会计岗位设置专业性岗位会计课程。我们通过对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会计岗位特点,开设了《出纳业务核算》、《供应销售业务核算》、《往来业务核算》、《投资基建业务核算》、《融资业务核算》、《利润及股东权益业务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课程,每门课程首先提出工作任务,然后围绕工作任务介绍主要的岗位技能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岗位任务时能进行岗位角色模拟,掌握岗位技能,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每门岗位课程最后都配有综合的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系统完成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

3.按专业整体要求设置会计专业综合课程。我们还按照工作过程设置了《成本费用核算》、《涉税业务核算》、《审计实务操作》、《财务活动管理》、《电算化会计》等课程,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按行动导向开展岗位技能教学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使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内容要体现会计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会计实际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会计教学中,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分学期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1.会计基础技能的培养。基础技能是指会计证账表的处理和会计业务流程的处理等基本内容。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先开设《会计核算方法》,然后按照岗位课程顺序开设学习。

有了教材,我们按照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体现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就很方便,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根据《会计核算方法》教材的五个教学任务,首先向学生示范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然后分小组讨论,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围绕基本技能掌握必需的知识点。在完成《会计核算方法》综合操作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工作过程的基本技能。这门课程为后面的岗位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专业技能基础,让学生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制证―登账―编表。我们在2008级会计专业采用了这本教材,按照工作过程组织了会计教学,效果很好。

2.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岗位技能是指在会计工作具体岗位上应具备的技能。在完成会计基础技能培养之后,我们按照会计岗位课程顺序开设《出纳业务核算》、《供应销售业务核算》、《往来业务核算》等12门岗位课程,具体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在教学中,我们依据教材进行岗位职业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课外继续完成。我们采取分组教学的办法,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工作任务都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教师对小组进行考核。每门岗位课程都有综合操作训练,学生完成岗位课程学习之后,便熟悉了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特点,掌握了岗位技能。

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重点考核学生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能力,重视会计工作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便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三、按专业要求组织会计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会计模拟、基地实训是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建立了会计仿真实验室和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还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

1.会计仿真实训。仿真实训就是在校内的模拟和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完成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形成会计的“职业能力”。我校学生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结束之后,于大二下学期进入会计仿真实验室进行三周时间的实训。在仿真实验室里,我们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完整可行的实训资料,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实训程序:(1)熟悉模拟企业的生产特点、产品流程、相关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相关的税法和银行结算规定;(2)根据会计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会计核算流程;(3)根据岗位分工情况,启用和建立相关的账簿;(4)根据业务资料,填制原始凭证,履行相关手续,按会计核算程序进行证账表的处理,写出财务分析说明书;(5)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运用会计电算化处理,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

2. ERP沙盘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是会计专业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是一种集设计、体验、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整个沙盘模拟操作过程中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经营,更真实地走向企业各种岗位,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企业战略、生产营销、财务管理、会计技能等相关知识有总体把握的能力,同时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主观能动性强,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准确预测现金流、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生产能力、控制成本费用,分析资本、资产、损益的流程,分析企业资产与负债和权益的结构,掌握利润和成本的关系,分析增加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制定出控制成本的措施,提出扩大销售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等。

ERP沙盘实验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环境中获得直观的知识,激发参与者的学习乐趣和欲望,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能力。

3.校外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就是学生深入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收、金融等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顶岗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三,可由学校统一组织到校外实习基地,也可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学生提交实结,由实习单位给出实习鉴定,并发给实习鉴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