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17:0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引用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然后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来的,这是作者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财务管理会计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财务管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胡国柳,曾春华.会计委派制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姜玉梅,袁志刚.浅析会计委派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3]吕艳梅.基于高校财务改革下的会计委派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宋鹏.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5]陈媛惠.加强和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业,2012(7)
[6]周德杰,杨国栋.对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
[7]孙大海.浅谈高校校办经济实体会计委派制的完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5)
财务管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虢凤英.浅议新所得税法下的纳税与财务筹划.企业技术开发.2013(3).
[2]康志强.浅谈医院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商情.2013(7).
[3]张家珍.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时机涉及的纳税筹划问题.中国经贸.2013(2)
[4]秦晶.对企业纳税筹划中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分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1).
[5]汪伟,何志铭.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关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
财务管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马翔.浅析建设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索赔管理[J].科技信息.2009(12)
[2]杨玖路.浅谈高速公路财务会计、成本分析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3)
[3]李娅琳.浅谈公路建设中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
[4]王颖.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6(02):57-59.
[5]范鑫.我国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5):61-62.
【关键字】欧元 泰勒规则 最优货币政策 新凯恩斯模型 发展及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n euro started at Euro sector finance system vicissitude and the Euro sector Taylor rule utilization to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policy-making formulation, through detailed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Taylor rule (to contain at the beginning ofEuropean Union in the Euro sector application -unification monetarypolicy decision-making the monetary policy background, the utilization"the Taylor principle" analyzes 1970-2006 beginning of the year EuropeCentral Bank 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tendency, pointed outmoves towards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along with the financialsyste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formulation and the currentpolitical situation adapt the monetary policy is inevitable. Then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conducts the key research in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scopic two stratification planes, and uses the newestmeasurement economical technology, applied the new Keynes model torevise after to the process the Taylor rule to carry on based on the Euro sector data real diagnosis research, thought the Euro sector finance system the unification and the constitutive property transformed with the Euro sector Taylor rule implementation has created the macroscopic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from on microscopic carried on the proof to the most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Studies the inspiration which the Taylor rule and the most superior monetarypolicy brings is, the Europe monetary policy change has its rule, and receives the macroscopic financial condition the restriction also needs the microscopic financial strategy the support. Finally, wooden Wen take zui the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real diagnosis as afoundation unifies our country socialism characteristic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in the actualsituation to discuss our country monetary policy the development and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Euro;Taylor rule;most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new Keynes model;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2002年1月1日零时,随着布鲁塞尔皇宫设置的欧元倒计时钟钟声的敲响,欧元正式进入流通,欧元区12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芬兰、德国、奥地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和希腊缔结的空前的货币联盟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欧洲甚至全世界己不可逆转地跨入欧元时代。在资本主义发源地、发达国家聚集的欧洲,各主权国家让渡货币发行权而发行统一的区域货币,并建立区域性货币的超国家统一管理机构—欧洲中央银行,这是人类货币金融史上的首次勇敢尝试,必将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格局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中作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欧元从诞生几年来的运行来看基本上是成功的:欧洲中央银行调控欧元的能力大大增强;欧元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欧元区经济整体运行良好,虽然欧元诞生后对美元的汇率走势并不稳定,但欧元所以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不应为人们所忽视。
1.2 论文研究内容
欧元的诞生,使欧盟国家货币单一化取代原来欧洲复杂多样的货币制度,这是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大事。在国际金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欧元极大的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成为能与美元分庭抗争的世界第二大货币体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欧元诞生的最初,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先是一路走低,又持续升高,使得人们对欧元的稳定性不禁又产生了疑问,欧元日益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总体而言,前人对于欧元的研究方向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货币同盟理论的探讨:另一方面是对于欧元的稳定性的分析。而本文则是本着对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深入思考,探讨泰勒规则对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的影响,以及对据此分析得出的最有货币理论进行实证。
1.3论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研究了欧元启动后欧元区金融体系的变迁及欧元区泰勒规则的运用对欧洲央行的决策制定,通过详细深入的剖析泰勒规则在欧元区的应用,提出“随着金融体系走向证券化,国际化,制定与时局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是必然的”这一观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 阐述了最优货币政策,以及在通货膨胀中的前瞻性。
b 运用欧元区泰勒规则对欧洲央行的决策制定进行了分析,使用平滑实证分析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例的分析,建立具体模型。
c 论述了泰勒规则对提高利率的作用及实现过程。
d 给出了本实验的部分关键性技术:
(1)建模方法
(2)实证分析法
e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 建立了泰勒规则具体模型,归纳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研究及经验。
(2) 使用实例分析法对最优货币政策开展实例采集与分析,对泰勒规则在利率波动方面 进行讨论;
(3) 介绍前瞻性泰勒规则的理论原理和通货膨胀分析;
(4) 对利用实例分析结果进行图文说明,进行展示;
(5) 对利率平滑进行实证分析。
(6)加入货币政策改良方面的新理念,描述泰勒规则的溶入和引用,展示货币政策中的创新思路
本文对欧洲及我国货币政策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1.4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四章。其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本实验研究的背景,包括泰勒规则运用的发展。说明本文研究内容的技术支持和时代背景,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对欧元区泰勒规则进行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进行图文展示并具体说明在提高利率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对货币政策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前瞻性分析,对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总结。
关键词:区域经济聚类、支柱产业群、风险管理、预防对策
1.概况
⑴.前言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多年来,经开区认真贯彻“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建立三资企业、工业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发展观念、运行体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采取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作机制,走上了一条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子,并已成为西安市的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来我区一直保持40%以上的经济增速,不仅在全市经济目标任务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各项经济指标在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列,充分展现了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西省、西安市创建“经济强市”和“西部最佳”等举措,都是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机遇,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进入了“二次再创业”的历史阶段。
⑵.产业基本结构分析
截止目前,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共有企业总数2808家,中心区有企业2314家,园区204家。其中工业企业中心区与园区共786家,商贸企业1155家,建筑企业123家,房地产企业95家,住宿餐饮企业68家,其他服务业310家。形成了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在上述企业中,有美国可口可乐、普惠、德国西门子、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日本三菱、瑞典沃尔沃、挪威海德鲁、瑞士ABB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台湾顶新集团、香港华信集团、山东万杰集团、广东乐百氏集团、山西永济电机厂、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等港台、国内大型知名企业;还有占据企业总数 92%的中小型个体民营企业等。在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经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群”。
①.商用汽车产业群。总投资19.8亿元的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项目,2007年9月产销量突破100亿元大关。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专用车以及发动机、车桥、零部件制造等方面10多家企业陆续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中集专用车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到“十一五”末,商用汽车产业将形成年产重型汽车7万辆、发动机5万台、专用车3万辆、车桥18万根,总产值达350亿元的产业规模。
②.电力电子产业群。西门子、日立、三菱、ABB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以及西电集团、山西永济电机等企业构成了经开区电力电子产业的骨干企业,启源机电、西玛电机等项目建成投产,中钢西安重机工业园项目入区建设。“十一五”末,电力电子产业将实现产值120亿元。
③.食品饮料产业群。区内已经聚集了可口可乐、金威、顶益、乐百氏、维维、荣氏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了“酒、肉、水、面、奶”产品齐备的食品饮料产业体系。“十一五”末,食品饮料产业将实现产值100亿元。
④.新材料产业群。2007年被授予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核心企业西部超导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同时进行铌钛超导线材和棒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西部钛业建成达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厂;西部金属将建成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稀有金属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基地。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成为经开区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之一。
综上所述,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以商用汽车产业群、电力电子产业群、食品饮料产业群、新材料产业群为主体的四大支柱产业群。虽然在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但是还有占据数量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2000余家。因此,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忽视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和事故,特别关注工矿商贸类企业的安全问题,解决好在高速发展下的“安全真空”问题。
⑶.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①.安全管理现状
2000年,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发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从制度建设、责任制落实、事故指标控制、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但由于开发区存在“一个快速、一个薄弱、一个复杂和两个多”的特点(经济增长快速,生产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复杂,企业类型多,“新市民”人数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英俊,部分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特别是为数较大的中小企业、公众聚集场所、交通道路问题等。
②.生产事故调研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2007年各个行业生产事故状况如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表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
图3表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主要事故类别有高处坠落、塌方、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根据海因里希(W.H.Heinrich)工业安全理论,事故的主要原因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因此,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于解决生产过程因果连锁关系、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分析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统称物)的不安全状态,从危险源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预防预控,其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需要一套完善的生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
2.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在设计、运行中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经过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掌握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性或严重程度,从而为预防事故提出措施,是预防控制的要素。
实施风险控制前要针对控制对象工程、潜在危险的种类、使用的物质、机械、设施、设备的形态等选定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⑴.确定发生事故的概率
①发生事故的概率需要收集全体专家的意见选定发生概率程度;
②确定发生事故的概率时考虑事项:危险要素中涉及的人数、时间、能源等因素,也涉及机械装置及安全装置的状态、防护用具的使用、人为失误、身体/健康性特性及作业技术标准、作业程序、作业环境条件等。
③发生概率区分基准,如表1所示。
⑵.确定事故严重程度
①事故严重程度应根据受伤害的人体部位,被害程度进行确定。
②以作业环境测定结果等资料为基准参照物质安全保健资料的人体影响或安全保健相关部门提示的指标。
③对传染可能性、卫生条件等给全局性影响的要素赋予最高等级。
④事故严重程度评价基准,如表2所示。
⑶.确定危险性程度
① 以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结果为基准确定危险性程度。
② 评价基准如表3所示:
⑷.确定风险级别
① 以风险结果为基准进行实际评价。
② 评价基准表如表4所示:
3.事故预防对策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主要是由三个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其关系如下图4所示:
因此,预防事故的控制措施。主要由工程控制措施、人因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三部分组成。
⑴.主体责任对策
经开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一级派出机构,在安全生产方面,除没有行政处罚权外,其他均履行一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落实好两个主体责任即:政府的安全主体责任和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是经开区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落实政府安全主体责任,就要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立足于政策指导、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有效监督。
⑵.源头管理对策
强化市场准入管理是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的关键。经开区安全监管部门要以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为抓手,严格对高危行业的审查,提高高危行业的准入门槛。对新建园区,特别是高危行业或领域集中分布的园区(兵器工业园、化工园区),经开区要在论证阶段,对拟建园区进行安全性论证,确保园区规划和后期建成符合安全要求。
⑶.监督检查对策
安全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获得安全信息的有效措施。①定期安全检查;②不定期安全检查;③日常安全检查;④节假日前安全检查;⑤专项安全检查。
⑷.经济控制对策
安全管理的经济措施包括:工伤保险、伤亡赔偿、经济处罚。
保险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事故作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过程中的一种风险,通过保险的途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因此,保险就成为事故预防的一项基本措施。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情况看,尽管各国的情况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保险业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⑸.安全文化措施
经开区在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每年都利用安全生产月和“119”消防宣传周等组织开展大型的宣传活动、制作大型宣传牌、悬挂宣传标语横幅、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在安全教育方面,每年举办安全培训班都在8~10次左右,通过宣传和培训,起到了推广安全文化的作用,但要使安全生产的宣传更加广泛,安全教育更加全面深入,需要法制的保障。
⑹.技术支撑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近年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引领安全发展,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结论及建议
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整体功能而言,作为一种主要以外部变量为动力的外生型城市新区,其功能侧重于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以吸收外资为主、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发展高新技术和外向型经济,这也就是说,经开区的研究要立足于国外开发区的经验。开发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⑴.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安全资金投入、技术人才引进、管理信息等方面非常重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和整体竞争力,继续保持先进高效的体制优势,进一步发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
⑵.安全应急管理是从政府层面上对管辖范围各种应急救援体系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和监督指导。确保在发生重大事故灾害时,能够统一指挥,有效地协调、调动和配置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灾资源,充分发挥整体救援能力。因此,应急管理措施是实施应急快速反应、处置及时、应急物质供给的重要保障。
⑶.在空间布局上, 要在对各地申报的专利数量、科技人员规模、开发研究经费投入、区域企业行业结构和安全水平,努力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空间分布与全国高新技术潜力空间分布一致。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 更好地利用企业安全生产的优势,快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磊. 中国城市安全空间的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2)32~37.
[2] 姜继为等. 城市安全的限度、根源及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 9.22~24
[3] 张翰卿等. 城市安全规划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05,(2):38~43.
[4] 刘茂等.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05,(1):10~18.
[5] 顾林生. 城市综合防灾与危机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2005,(2):41~46.
[6] 费洪平.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布局研究.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北京100055.
[7] 曹丽.控制事故措施的优选次序[J].钢铁年会论文集.2003:91~92
[8] 李士进等.一种基于k-prototype的多层次聚类改进算法[J].河海大学学报,2007,(2):342~344.
[9] 邱世明等. 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2.
[10] 孙振华等. 浦东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城市安全度[J],改革与管理2003,6
[11] Yang Zhen-hong, et.al. An Expert System for Risk Assessment Tool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 2002 ISSST, 2002.10:10 13~101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特殊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教育职能不同导致校企合作的侧重点不同。我国高等院校分为三类:一类为学术型院校,这类学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是教育与科研结合的企业实践。一类为职业技术型院校,其校企合作侧重于企业培训的教学过程。还有一类为应用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校企合作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必然要服务于地方经济,若地方院校不能顺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自身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我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地区集汽车物流城、生态物流城于一体,而且大连又是个服装城,为了适应不同产业的需要,我校经管系、服装系、艺术系分别与不同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合同。比如,经管系与上海木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协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向木谣网络科技公司派遣实习生(包括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或者推荐毕业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模式比较肤浅。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实习实训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也建立了不少的企业实训基地,但是能够成规模接纳实训学生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上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有些企业对学生的素质等要求比较高。应用型本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训知识又逊于以科研为主的高校,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2.实习内容不够专精。学生出去实习,很少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企业不愿意提供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来安排实习生进行生产性操作。这个与某些企业的高精尖设备有关系,有些企业则让学生做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
3.毕业论文(设计)与企业需求联系有待加强。我院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然而很多学生上交了实习回执单后都没有留在原单位进行实习,所以毕业论文最后脱离了企业需求。即使有些学生一直留在企业到最后论文完成,但是其论文的研究结果都没能在企业得到应用。学生的论文理论居多,真正联系企业生产实际的很少。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1.企业兼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定期到企业进行咨询活动,这样老师在企业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带入课堂,形成新实践性理论传授给学生,可为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奠定基础。学校可以与老师签订定期协议,如利用半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做咨询顾问,或者每两周一次去企业进行学习,然后返回学校进行教学授课活动。这是一种 “多赢”的合作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招聘顾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校企合作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在校学生只学理论而不重视实践的问题。
2.订单培养。院校与用人企业之间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可以在学校内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由经过培训的学校教师进行讲授,包括实习、培训、就业等。根据协议或合同,学校每年都解决一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
3.教学工厂。“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率先实行的先进办学理念。该办学方法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从而形成学校、实训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与学校有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互相信任,企业肯为双方的校企合作协议投入自己的设备、自己的资金进入学校,使学校的学生在上课就如同在工厂里进行工作,老师也针对企业所需要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讲授。
4.双向评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有两个评价尺度,一个是学校的评价尺度,另一个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评价标准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能达到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较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社会评价则主要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两者相结合才能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42-48.
关键词:软科学;政府决策;秦皇岛;项目申报
一、软科学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
为政府决策提供思想支持。所谓政策思想支持,就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并且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软科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科学依据,而且还在于充分发掘社会发展的新思想,并使社会公众和决策者逐步接受这些思想,运用于具体的决策实践中。为政府决策提供思想支持,使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可行性,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也是决策者和政府决策机构对软科学研究机构的真正需要之一。
二、软科学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结合的思路探寻
今年河北省是文化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一总的指导思想之下,根据本区的特点和经年发展的探索,开发区长期以来主要是抓经济,现在开发区也转变思路,抓文化建设,但是都流于日常工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没有形成文化经营模式,把政府的智能行为转换成或者拔高成一种理论模型,这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鉴于此,本人就决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为开发区寻求一种理论支持,为今年开发区的感恩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提升为一种文化模式,所以把它作为一项软科学项目申报,如果获得立项,不但有助于提高河北省文化模式理论研究水平,为秦皇岛开发区发展文化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还将有利于指导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建设,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个案分析
1.研究出发点
本课题以秦皇岛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出发点,立足于秦皇岛开发区2012年度重点工作研究领域,通过创新文化模式的构建与打造,设计并推动开发区六大精神文化(爱国、敬业、感恩、互助、环保、奉献)建设,实现主体互动(机关、社区、企业、校园、农村)、分段实施(教育、宣传、实践),进而为2012年作为开发区文化活动年的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应用上的指导。
该课题的重点任务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设计并构建秦皇岛开发区的创新文化模式,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体系,与全国其他典型开发区文化建设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潜力。
其次,深化文化建设的实践应用功能,使文化建设与开发区的主要事业紧密结合,通过总结秦皇岛开发区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从创新生态角度提出“科技文化、特色文化、环境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的互动体系,以文化互动整合的方式推进2012年开发区的现代服务业、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创新型开发区的整体建设。
最后,从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其提供精神文化动力的角度,比较国内外典型开发区有关文化的发展模式,提出秦皇岛开发区创新文化模式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秦皇岛开发区在国内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进入第六阶段的转型发展,率先提出以文化引领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2.研究模式
开发区(development area)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特有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属于经济地理和产业集聚的范畴。但是从其发展内含和现实意义上看,早在二战结束后就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出现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们的称谓并不是开发区的概念,而是具有经济发展内含的园区概念。无论是国外类似的成熟开发区发展经验,还是我国30多年来国家政府推动创建的开发区实践,目前一个总的发展态势就是适应全球科技变革趋势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尤其是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正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型和内涵式发展的挑战,如何认识并规划新一轮开发区发展的战略方案,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为此本课题基于创新文化的视角,研究和梳理秦皇岛开发区在官产学一体化共生发展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配套社区方面,需要明确的文化建设思路,提出“创新文化”理念和相应的理论指导原则,根据秦皇岛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特点和战略方向,形成并进一步应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为十二五发展规划阶段的开发区发展建设目标,提供文化建设视角的战略指导和有关措施上的研究支持。
3.研究内容
首先,设计并构建秦皇岛开发区的创新文化模式,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体系,与全国其他典型开发区文化建设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潜力。
其次,深化文化建设的实践应用功能,使文化建设与开发区的主要事业紧密结合,通过总结秦皇岛开发区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从创新生态角度提出“科技文化、特色文化、环境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的互动体系,以文化互动整合的方式推进2012年开发区的现代服务业、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创新型开发区的整体建设。
【关键词】极值理论;POT模型;阈值;
引言
金融资产收益率,人们常常将结论建立在金融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之上,从而用方差来度量风险。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实测数据分布的尾部往往厚于正态分布的尾部。“厚尾”意味着极端事件引发的极端风险的真实值要比正态分布的大且发生更频繁[1]。金融资产回报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厚尾”和非对称性,所以正态分布的假设将低估尾部极端风险。
极值理论提供了建立模型描述这些极端事件的理论基础,最早由Fisher和Tippett提出[2]。极值理论主要有阈顶点(POT)模型和分块样本极大值(BMM)模型。BMM模型主要对块极大值建模,POT模型是对观测值中所有的超过某一较大阈值的数据进行建模。由于POT模型有效的运用了极端数据的观测值,它被认为是在实践中最有用的模型之一[3]。极值理论以随机过程的极值分布为研究对象,具有刻画尾部的尾指数,较精确地评估极端事件导致的可能结果,而且不需要预设分布具体类型。本文将首先介绍极端理论中的POT模型,然后分析选取阈值的方法。
阈值的选取
正确的估计广义Pareto分布的参数,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阈值。如果值选的过高,会导致超额分布函数数据太少,从而参数估计的方差会偏高;但若值选取得过低则会产生有偏或不相合的估计。因此确定合适的阈值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非常重要。由于不同阈值的确定方法,得出的阈值有较大的差距,还没有一个能够非常准确的确定阈值的方法。
极值
不仅理论假设不符合金融风险厚尾的特征,而且不满足次可加性,计量的组合风险很可能大于组合中的各资产分别计量之和,与风险分散化相悖,并且只能估计超过某一损失的可能性,而无法测度损失程度。
条件在险价值弥补了的缺陷,意指当损失大于某个特定的值条件下该损失的平均值,故又称期望损失。
4.结论
在风险管理中,收益分布的合理假设是正确度量风险的前提。用极值理论对金融资产回报的“厚尾”建模与传统的拟合金融资产回报的对称分布相比更有效。POT模型是针对BMM模型的缺陷出现的,区间取极值很可能忽略掉一些具有丰富信息的数据,典型如某区间次极大值虽然大于另一区间极大值,但却被忽略。对极值理论中的POT模型,阈值选取至关重要,直接影响GPD分布的参数估计。因为各种选取阈值的方法得到的阈值有时相差甚远,为了得到较准确的阈值,本文对三种已有的选取阈值的方法通过拟合优度法得出最优的阈值。弥补了的缺陷,满足次可加性,而且是一致性的风险度量。
参考文献
[1]李贺.叶中行.极值理论与计算[J].宁夏大学学报,2007(6).
[2]徐明圣.极值理论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建模中的应用与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3]菲利普・乔瑞著.陈跃等译.风险价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Alexandr J MeNeil.Estimation of tail-related risk measure for heteroscedastic financial time seires:an extreme value approach.2000(03).
[5]桂文林.基于极端值理论的金融风险度量[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花拥军,张宗益.沪深股市极端风险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J].系统工程,2009,27(2).
[7]Hill B M.A simple general approach to inference about the tail of a distribution.Ann.Statist,1975,3.
论文关键词:透过一起施工合同纠纷看工程概预算的意义
2005年9月14日,被告昌浩公司通过招投标与被告劳联公司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劳联公司承建昌浩公司开发的六安世纪景园小区一期1号楼工程,合同价款482万元。该份合同报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备案。同日,两被告又签订一份《补充施工合同》,对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的合同价款进行了重新约定,调整为“382万元,一次包死,不做任何调整”。双方还约定了付款方式,其中保修金为19.1万元。该份《补充施工合同》未予备案。2005年10月13日,原告张显成在没有对该工程作任何的概预算的情况下,与被告劳联公司签订《施工合同》一份,约定:“由张显成承包六安世纪景园小区一号楼工程,合同工期按发包方(劳联公司)与昌浩公司签定该工程的总承包合同为准。合同价款为382万元,承包方(张显成)应付发包方税金及管理费40万元……保证以该工程总承包合同保修期为准”。随后,原告依约组织人员、材料,按合同约定组织施工,2006年10月,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但原告在随后的核算中却发现其已为该工程实际支付了510余万元工程款。
综上成本管理论文,原告请求:1.判决被告劳联公司据实付清下欠原告的工程承包款1287652.19元(不含维修保证金19.1万元);2.被告劳联公司承担自工程交付之日至今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损失;3.被告劳联公司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4.被告昌浩公司作为发包方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责任。被告劳联公司答辩称,原告是自愿与劳联公司签订了工程款为382万元的工程合同。另外,其与昌浩公司就世纪景园1号楼的工程承建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又签订了《补充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为382万元,其与昌浩公司的关系,与原告无关,因此,原告的诉请无事实依据,请求驳回论文格式模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劳联公司在承建六安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后,将其转包于没有资质的个人张显成,所签订的《合同》,显然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应属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同,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该《解释》第二十二条又规定“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可见,由张显成承建并经竣工验收的六安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价款,当应确定为382万元,故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争议焦点
本案中,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情形下,承包人如何请求支付工程价款,是参照合同约定的382万元,还是实际决算的510万元?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承包人只能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382万元支付工程价款。2、被告劳联公司与昌浩公司签订的两份合同是否属于阴阳合同,以及原告张显成是否有权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482万元价款进行给付。
法理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依照该规定,实际上排除了承包人依照实际决算的510万元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权利。该规定是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已经履行的内容不能使用返还的方式使合同回复到签约前的状态,而采取了折价补偿的方式,确定了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的补偿原则成本管理论文,其目的在于避免无效合同价款高于有效合同而超出当事人签订合同的预期。
昌浩公司通过招投标与劳联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在同一天签订的《补充施工合同》相比照,对方对合同价款进行了重新约定,且差距甚大,显然是对合同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变更。此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别在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予以了备案登记,而《补充施工合同》却未予备案。可见,昌浩公司与劳联公司先后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补充施工合同》应为阴阳合同。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的规定,有权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价款进行工程结算的主体只能是签订阴阳合同的当事人,即劳联公司。张显成并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张显成无权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482万元的价款进行给付。
本案启示
本案原告张显成之所以在诉讼中败诉,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的482万元支付和参照实际决算的510万元支付工程价款都未得到支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其应该在与劳联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前,未对该工程进行概预算,对即将发生的工程价款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从而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不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或者个人即使与发包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但因其不具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的资质,因此,其与发包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终会导致无效。在此情况下,合同中约定的工程价款就异常重要,因此,进行工程概预算,对不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或者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设备的预算单价,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简言之,即计算建设项目总费用。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为控制施工成本而编制的一种预算。它是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由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工料分析,计算和确定拟建工程所需的工、料、机械台班消耗及其相应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预算实质上是施工企业的成本计划文件论文格式模板。施工概预算主要作用有:(1)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2)是编制标底、投标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3)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 ;(4)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5)是企业加强施工计划管理、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
在进行具体工程概预算时,以下几个方面尤为注意:
首先,要坚持科学求实的原则。概预算专业人员在编制概预算时,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概预算。深入调查研究成本管理论文,充分收集调查第一手材料,了解工程实际和施工过程,对相关图纸做详细了解,正确运用定额,做到量实,价值,费用准确。坚决制止巧立名目地过高估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其次,努力提升概预算人员素质。概预算人员要熟悉本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一旦突破相应的概算,则必须返工,返工费由设计单位自负,严重的,还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最后,借助相关技术设备,进行辅助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个异常枯燥、复杂、抄录计算量非常大的工作。传统的手工编制工作中,概预算编制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种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如此一来,就会因为大量重复性的抄录和计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低,速度慢,而且还不准确。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时,利用计算机,设置科学高效的概预算程序来辅助完成相关编制很有必要,这是现今提高概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地址 :合肥经济开发技术区紫云路 邮政编码:230601
关键词:指标体系;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模型;成果培育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57—03
“科技成果”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目前大体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软件学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软件。科技成果是企业的重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衡量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贡献大小的标志,更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增加科技人员的研发动力,为社会和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科技成果评价指标方面,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型,一般都是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欧美国家,衡量科技成果的两项主要标准主要表现为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占有地位以及能否产生经济效益两方面。美国学术界专家在对联邦政府支持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价时,对于应用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其研究成果开发过程、本产品领域或本部门内共同的标准进行年度评价;而对于基础研究项目则就其质量、领先性、有关机构的预定目标进行年度报告。在英国,科技成果评估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同时有一些统计上的定量分析,应用性研究成果一般通过申请专利、企业认证等形式得到评价。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评价领域进行了不少评价方法的研究。不过由于我国科技成果评价还处于起始阶段,在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多数地方仍旧普遍采用以定性为主的专家手工评议方法,即建立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们对所规定硬性指标进行经验化、定型化的判断来完成选拔优秀科技成果的工作。
1 现有指标体系的不足
国家科技进步奖主要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公民和组织。主要包括技术开发类、新技术集成类、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类、社会公益类、重大工程类、经济技术与管理类六个方面的奖项。国家电网公司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依据进行设置,下面以技术开发类项目为例,对具体指标项及指标相关描述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
对表1所列的各项指标及相应指标描述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公司现有的指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①现有指标体系仅包含五项指标,评价指标的设置比较粗化。
②现有各项指标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定量的指标限制,专家仅仅根据对指标的理解和以往的经验对科技项目做出评价。在依据此指标体系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的过程中,专家的主观意愿或多或少地影响评价结果,使评价结果可信度下降。
③现有体系在不同的成果各指标之间缺乏量化的综合关联权重分配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项目其成果评价侧重指标并不相同,若科技成果着重于体现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所具备的科技水平,则这种情况应以创新度和先进度为主要指标;若科技成果着重于转化、推广应用价值,则应以市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指标。目前主要是通过评判者依据以往经验形成相关结论,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实际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细化并增加定量分析过程,使得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根据科技成果的具体特点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得科技项目的评价更加公正、公平。
2 重大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模型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对科技成果按照科学、完整、简便的评价指标,进行公正、准确、客观的评价。因此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科学性、系统化、通用可比、实用可比、目标导向的指标设计原则。
本文在构建公司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为设计依据,秉承科学,突出不同类别科技成果的原则。力求做到通过此评价体系对科技成果进行整体评价,确定科技成果所处奖项及下一步要努力实现的方向,以引导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发展方向,力求培育出一批与公司实力相匹配的特、重大成果。
2.2 评价指标细化
将现有指标称为一级指标,针对它的不足,考虑制定多级指标体系逐级予以细化。以一级指标“技术创新程度”为例,一个项目的创新程度主要考虑项目的核心技术水平。针对项目的核心技术水平定量指标如图1所示。
经过细化形成的二级指标已经具备量化的可能,但是否需要继续针对二级指标继续进行细化,这是由不同二级指标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根据二级指标的性质完成指标细化。
①专利。项目获得的专利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其创新性,但项目拥有的专利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属性,例如:涉外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性程度显然比国内专利要高,发明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性程度要比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要高,获奖专利要比未获奖专利的创新性程度要高。从这方面考虑必须对专利这一指标进行三级四级甚至五级指标的细化。
②技术标准。与专利情况相同,技术标准的不同属性也会代表不同的技术创新程度,所以针对技术标准进行下一级的指标细化也同样重要。其细化结果如图2所示。
(一)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评定我区律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根据《律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并结合全区律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本评审条件适用于经自治区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律师工作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从事律师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二级律师资格。
(三)按照本《评审条件》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二级律师。
(四)申报人在符合本《评审条件》中规定的“申报条件”的前提下,还应同时具备“专业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以及“业绩成果”的要求,方能评定技术资格。
二、申报条件
申报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依法执业,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二年以上;
(二)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取得三级律师资格四年以上;
(三)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五年以上;
(四)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大专学历,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七年以上:并在本科院校修完本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取得结业证书;
(五)任观职以来所承办的法律事务中,有一件以上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或两件以上被评为全区优秀案例;
(六)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
(七)经国家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三、专业理论水平
申报人,应当具有较高的法学专业理论水平和系统的律师业务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国内外法学学术动态,能组织和开展律师业务研究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撰写过法律或律师业务方面的专著并已公开出版(与他人合作撰写的,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两万字);
(二)在自治区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上发表过两篇论文或在自治区级法律专业学术会议上提交过三篇以上有价值的论文、调查报告等;
(三)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有价值的论文。
四、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
申报人应当具有下列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
(一)具有丰富的律师业务实践经验,能够处理律师业务中的疑难问题;
(二)具有指导三级以下律师工作和业务进修的能力和经历;
(三)每年至少应承办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三十五件;
(四)连续三年累计担任国家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十二家,续聘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五)掌握一门外语,并按规定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合格。
五、业绩成果
申报人须具备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一)出色地办理过一件以上在国内外或三件以上在自治区有重大影响的法律事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二)参加过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重大涉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谈判,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连续三年担任旗县以上人民政府常年法律顾问,提出过有效的法律建议,被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四)主持完成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的法律专业方面的科研课题并获自治区三等奖。
六、附则
一、本《评审条件》中要求报送的专著、论文、案卷等是指取得三级律师资格期间的材料。
_年度劳动竞赛工作总结
二四年我厂劳动竞赛工作,坚持对无泄漏考核、班组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和小指标竞赛考核工作长抓不懈,考核到位。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工作,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巩固发展创一流成果。截止至年月止,我厂的完成发电量.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完成.%。供电量.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完成.%,供电煤耗.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降低.克/千瓦时;厂用电率.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降低.%。截止至月日,全厂累计发电量已达.mwh,超过去年全年发电量.mwh,创历史新高。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抓好各项月度竞赛考核。
职工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如果不去调动和组织,这只是潜在、分散的力量。为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安全经济效益。厂部把竞争机制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每月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无泄漏考核和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实施奖惩评比,奖惩工作制度化。每季召开劳动竞赛办公会议,总结布置工作,研究讨论和解决劳动竞赛过程的各种问题。每月实施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全年经考核不能达标的单位共有个,我们按规定进行了考核。截至今年月份止,今年运行部总节油量为.吨,价值元,节油效益显著。
二、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我们围绕企业工作目标,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安全在岗位”竞赛活动,共表彰了安全在岗位先进班组个。为做我厂“迎峰度夏”确保安全发电,从月份至九月份开展了“迎峰度夏”竞赛活动,并对运行部a班等个个“迎峰度夏”安全先进班组进行奖励。我厂受到了省经贸委的表彰。月安信检修公司开展了员工技能大赛大赛,共设立电机、变电、转动、管阀、焊工、基础钳工等六个比赛项目,有多名员工参加比赛,进一步促进员工学习各种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厂工会与团委联合组织了第二届“职工技术论文”征集活动。积极开展职工技协活动,推动我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开辟了职工安全论坛,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我厂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启动以来,竞赛办要积极与nosa工作小组协调,提出激励措施方案,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把推贯工作做得更好。
厂团委创造性地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运行b值期集控、运行部运行c值期集控、维修部热工计算机班、运行部e值班号机组、生产经营部信息分部、泰阳公司白玉兰酒店客房部等六个集体为年度厂级青年文明号;运行e值团支部获得了某省省青年文明号,运行部b值一期集控获得某省省粤电集团青年文明号,徐仿优、王建国被评为粤电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运行部团总支、安信检修公司团总支获得粤电集团公司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叶文雄、郑颖、邓玉、郑菁、刘文花被评为粤电集团公司优秀团干、团员。
竞赛办积极配合安监分部组织了部分安全生产骨干二批共人赴香港青山电厂学习考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方案,在全厂中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
我们继续开展“优秀职工”、“优秀职工标兵”、“模范文明家庭”的竞赛活动,表彰优秀职工名;先进标兵名,模范文明家庭户。
全厂共有个集体、人获得了上级的表彰。年度我厂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共项,其中:一等奖个,二等奖:个,三等奖:个,四等奖:个,五等奖:个。共有项、人获得了某省电力科学技术奖。
二五年,我厂的劳动竞赛要按照集团公司先进发电企业考核管理办法来开展,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在全厂开展专业技术竞赛、比武等活动,具体筹划请竞赛办、培训、生技等部门共同考虑,成绩以厂的名义进行并发证。为职工们施展才能和创造性劳动提供一个平台。在巩固国家一流火力发电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及综合管理素质,把我厂建设成为集团公司先进发电企业的典范。
内容摘要: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研究重点在于产业组织的构造与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在市场条件下的运作模式和运作规律。不管是方法论还是在理论核心上,产业组织理论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很大,如一些不言自明的假设前提和分析范式等。但是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给产业组织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产业组织中最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如何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完成转型与生态经济型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不同产业组织理论的回顾,指出其内在缺陷,并试图提出产业组织在新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产业组织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本文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发展的介绍,指出其相关理论体系的缺陷,并结合当前的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分析产业组织(企业)的生态经济型发展。但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中,企业并不具有自发的向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和企业行为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揭示了企业内在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产业组织理论的不同体系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市场机制的论述(邓伟根,1990;李丹,2005),但产业组织理论真正形成体系并产生相当的影响力,一般认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垄断与不完全竞争的效率问题有关。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制造企业大型化和生产集中度日益提高的同时,垄断与寡占型市场结构以及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也大量出现。市场势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矛盾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企业规模与竞争效率的关系问题,并发展了不同的产业组织理论。
(一)哈佛学派与SCP范式
从经济学的发展看,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英国的罗宾逊(J・Robinson)、美国的张伯伦(H・Chamberlin)和德国的冯・斯塔克伯格(Von・Staklberg)对垄断竞争理论的贡献,才奠定了对完整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经济理论基础。而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学派提出了以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范式为核心,侧重于实证研究的理论,根据这个框架的简单模式,外生的市场结构类型(如垄断)决定着内生的市场行为(如合谋)和绩效(如较高的市场盈利能力)。其中市场结构又可细分为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以及供给者的纵向一体化的程度等,行为可细分为价格、研究与开发、投资、广告等,市场绩效可细分为效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率、产品的多样性、创新率、利润和分配等(见图1)。
SCP范式基于张伯伦(H・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模型,为政府制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强调调控市场结构,防止形成垄断(王军,2008),同时也为政府制定产业生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但SCP范式揭示的是一种单向的、简单的、静态的因果关系。
(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分析方法的介入,进一步弥补了传统SCP范式的诸多缺陷。其基于正统寡占模型的一系列策略分析及其成果,使传统SCP范式得以成功地实现与正统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融会,“新产业组织理论”(IO)开始形成。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融合了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将企业和市场视为组织生产的可替换方式),博弈论(Tirole于1988年编写完成的《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一书被视为将博弈论融入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经济地理学(Krugman,1993,1998)等,展示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产业生态问题的提出
通过上述的回顾及总结不难看出,不管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还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都未完全将环境、资源、生态等因素纳入考量框架。邓伟根指出(2010),产业组织研究专注于竞争与垄断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却忽视了环境要素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忽视了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循环。
因此,产业生态理论的推介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1989年Frosch和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杂志上刊登的经典论文《制造业的战略》(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中明确了“产业生态学”这一概念,“产业生态学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从天然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产品、废旧产品到产品最终处理――加以优化的系统方法”。产业生态概念的提出拓宽了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外延。
产业组织的行为特征及发展生态经济的影响因素
实践中市场主体往往从自身的角度考虑生产的成本收益(符合最大利润化的理论假设),没有对其行为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后果加以考虑,对其他市场主体和非市场主体的福利影响也很难从货币角度反映。特别是在产权不明晰,能源价格机制不健全的中国,各市场主体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很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在政府方面,由于行政的条块分割,地方政府之间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地方保护和政府协调不畅的情况。
虽然产业组织理论忽略了环境、资源、生态等外延范围的约束,但其理论对产业组织的行为特征的把握和分析还是相当精准,比如产业组织(企业)的理性决策模式,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以及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利益动机。因此,在构建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就务必要考虑到企业的上述行为特征,利用这些行为特征来完成企业行为的转型。总的来说,影响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价格、环境成本、国家政策法规、技术水平等(刘荣、赵光洲,2008)。
资源价格影响企业从生产经营源头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循环经济(此处不加分辨的使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两个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但是此处并不影响行文与分析)生产方式中意图实现减量和循环的环节多数不是现行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过程一般都存在着可替代的生产过程,由于我国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定价偏低,大规模、高速度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技术体系使许多原材料开采、加工的成本日益降低。这就使企业缺乏节约及利用再生资源的动力,而且也使企业投资开发稀缺资源替代品的动力明显不足。
环境资源成本直接制约循环生产的运营成本。环境容量资源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显著不同的价格。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尚未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因此仅对企业在生产过程末端所产生的废弃物征收较低的排污费。如果不能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循环型生产环节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就不能显现,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就很难收回。
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更多的是社会效益,企业很难自发地开展,通过政策法规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手段方面,发达国家主要以禁止类的逆向激励为主:通过立法(例如日本的《 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和市场经济手段(例如排污权交易)。甚至通过征收很高的废弃物排放税提高排放成本。
技术进步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工艺技术等技术支持。
本文仅仅分析了产业组织(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从企业组织自身来讲,其行为模式的调整则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是技术,生态经济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函数的作用。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主要是以资源利用率更高、环境污染更低的新的循环经济技术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新的循环经济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频率加快,技术条件不变的短期假设的时段会更短。
其次是需求,诱使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使企业不得不采用更先进和更生态的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将涉及到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消费理念、信息量、购买力、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在现阶段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及购买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能成为首要的诱使企业生态经济转型发展的因素。
再次是企业间竞争压力,在企业的竞争对手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的同时,会迫使企业采取追踪战术,也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并转变行为方式,以适应竞争带来的压力。由于先行优势的存在,能率先实行循环生产发展战略,率先采用循环经济技术的企业率先获得超额利润(赵峰,2007)。
最后是政府主导作用机制,如前文所说,政府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立法,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法律制度保障。这既得到了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验证,更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道路。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资源排污权交易、企业生产环境标志和佣金制度等相关制度,健全与及时实施,让企业家们真正意识到资源环境使用的对等性价格甚至是高价格给企业经营成本带来的重大影响,促使企业在减少资源利用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方面下功夫,也同时借此机会促成一些技术比较落后、规模小、设备陈旧、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的关停,实现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资金依赖型的及时调整和优化升级。
结论
如自组织机制所揭示的那样(王贵明,2009),产业系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能量的自我调节、自我组织作用,使系统结构功能自我完善。本文已论证了企业进行生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在特定的约束下(政府法律法规、消费者偏好、技术更新的追求、资源环境约束等),完成自身的行为转变,其中不仅涉及到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持久发展,也意味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或商业扩张。从另一个角度讲,产业组织自身的生态经济发展只能算是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发展,而涉及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生态经济发展则需要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主要流派及新发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3)
2.邓伟根.产业经济:结构与组织.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3.Martin S:Industrial economics-ecomonic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Second Edition,Macmillan,New York.1994
4.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Leuven University Press,Leuven/MIT Press,Cambrige,MA.1993
5.Krugman,P.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14,No.2.1998
6.邓伟根.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领域.产经评论,2010(1)
7. T.E.Graedel and B.R.Allenby.产业生态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伯纳德特・安德鲁索,戴维・雅各布森.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一个欧洲的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J・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军.产业组织演化: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刘荣,赵光洲.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未来与发展,2008(7)
12.赵峰.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7(8)
13.王贵明.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