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城镇化论文

农村城镇化论文

时间:2023-02-01 17:2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城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城镇化论文

第1篇

在我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电网改造、电信网络、水电设施、教育文化等都得到了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新建,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小,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相应的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也较快,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应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也较低,城镇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数量少,城镇化规模小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报告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八个少数民族省区内,小城镇建设规模达到了43.18%,比重较大,而大中城市建设的比重只达到40.75%。这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规模小,主要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主,发展水平较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建设水平较低,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化规模较小,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平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规模。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传统农业和传统思想、民族文化等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但在发展中,缺乏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规模受限,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规模较小,城镇化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宜,城镇化水平较低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级政府盲目建设、低水平建设等建设规划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建设水平较低。

4.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破坏了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主要的原材料产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为了凸显各自的政绩,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吸引外资,大量开辟生产线,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耕地流失、资源枯竭,自然灾害不断,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完善,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设施和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教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制度不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当地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解决这些制约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模式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1.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聚集体,是生产实践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的集中市场。小城市(镇)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还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城市人口较多,工业发展规模有

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小城市(镇)建设,改变农村现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由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工业发展规模较小,规模化经济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由此,发展经济学界的学者提出了“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改战略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的现代工业比较发达,以大城市为主导,逐步向中小城镇推进,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还可以改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和小城市(镇)建设在整体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大城市建设规模中,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化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小城市(镇)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工业不发达,农业压力较大,也无法更好的完成城镇化建设。因此,新的建设战略:“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开始产生。该建设模式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城市(镇)建设阻力较小,城市建设规模比较合理,布局规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能够解决大城市和小城市(镇)的就业压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

第2篇

根据分析需要,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选取城镇化率(UR)、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NXF)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指标(NXD)三个变量,结合我国1981—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1.1模型介绍

1.1.1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建立描述变量的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回归分析,以估计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避免了经济学先验理论的羁绊。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1.1.2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包含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常应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如果上述VAR(p)模型中yt所含有的k个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不包含外生变量xt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数学表达式为。其中的ecmt-1=%Tyt-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T是协整向量。系数矩阵&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Γi是系数矩阵,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

1.2变量选择

1.2.1城镇化率(UR)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UR),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来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该比重越大,说明农村城镇化水平越高。

1.2.2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NXF)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NXF作为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评价标准,比例越高,支持力度越大。NXF=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2.3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本文采用农村信用社每年年底的存贷款余额之和占GDP的比重(NXD),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农村信用社存款年底余额+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GDP于是,可以知道本文中yt列向量就是向量[UR,NXF,NXD]T,后文就是以此向量建立VAR和VEC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的。

1.3数据说明文章收集了我国1981-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的改革,为了切实反映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状况,数据将改革后部分省区的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纳入其中。

2实证检验与分析

根据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实证分析需要,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UR、NXF和NXD三个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VEC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UR、NXF、NXD序列是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以防虚假回归等问题。本文选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来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原序列UR、NXF、NXD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都是非平稳序列。D(UR)、D(NXF)、D(NXD)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小于临界值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过程,即时间序列UR、NXF和NXD都是一阶单整的。

2.2协整检验本文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UR、NXF、NXD协整关系。判断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三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在VAR模型中完成的,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2,即建立VAR(2)模型。在VAR(2)模型下对三者之间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2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之间存在且仅存在着一组协整关系。可以认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说明了UR、NXF、NXD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但不能确定三者之间因果关系如何。为此,本文基于VAR(2)模型检验城镇化率(UR)、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NXD)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如表3。由表3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NXD)明显不能Granger引起城镇化率(UR);UR、NXD也外生于NXF;而UR、NXF能够Granger引起NXD,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Granger原因。

2.4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估计经过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UR、NXF、NXD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于是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估计结果为。可以看出,NXF与NXD的短期波动每增加1%,城镇化率将分别增加0.0016%、0.0186%。UR与NXD的短期波动对NXF短期变化影响分别为负和正。UR与NXF短期波动对NXD短期变化影响为负。从ecmt-1可以得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UR=-0.4966NXF+1.6784NXD+0.1197。分析协整方程,从协整系数可以看出,长期内城镇化率与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并且由于正向作用系数为1.6784大于反向作用系数-0.4966,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在长期内的等量提高总体上能带来城镇化率的提高。

3结论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和自然之间应该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伴随着人口增长。但如果城镇的人口增长过快,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

2.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滥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不时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表现得很突出。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固有产物。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初期,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功能、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把握还不够准确,只追求面积扩大,盲目向外扩张,有的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这样就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4.地面沉降。由于城镇地域建筑物密度的增大,以及城镇排水系统等地下设施的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向土壤的渗透;再加上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进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程度越大,其沉降区的分布范围也就越大。地面沉降不但可造成地面标高的损失,以及河道行洪能力的下降,而且还可造成房屋破坏、地下管线扭断破裂,进而对当地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5.土壤污染。由于城镇土壤分布多呈现零星分布状态,面积相对小而孤立,土壤的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物质循环与转化过程较为单调和缓慢,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其污染物代谢和降解功效,以及环境载荷能力相对较低。当城镇频繁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进入土壤,一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因为有机废物是可以分解的,而无机废物如不加以处理就会永远侵占我们的土地资源。

6.乡镇工业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城镇环境污染也正在从点到面、从局部向整体蔓延。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这是与乡镇工业的粗放式经营有密切关联的。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地区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物、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当这些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7.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生态环境。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就近排放;有的城镇其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单处理方式。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随意堆放的固体垃圾,极易对城镇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恶化的成因

1.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规划要先行”的方针。但也有些城镇的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指导,盲目追求“高、大、新、全”,从而导致城镇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城镇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不仅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不便,而且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城镇环境的治理难度。城镇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2.缺乏环保意识。城镇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一些城镇人民政府却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导向,未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不治污,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在一些城镇依然存在。更有些人误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随意利用之物。

3.自然资源的过量利用。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将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在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又将生产排泄物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那么生产排泄物将会积聚过多,就可能会造成污染。反之,如果能够循环、综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转化率,那么,其生产排泄物就必然会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也就相应地会减少。

4.环境监控能力薄弱。一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手段、操作性不强,排污收费和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偏低,在客观上造成了环保执法难的问题。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环境管理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对外无法有效行使统一监管职能,对内无法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局面。三是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薄弱、执法装备落后,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控的正常进行和环境执法效能的提高。

5.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小城镇建设。相当一部分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城镇环境保护的需要。垃圾和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不强,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使一些常规技术很容易解决的诸如烟尘、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6.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一些城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与人们的自身权益直接相关联。但如果只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7.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在环境保护人员投入方面,目前城镇环境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偏少,特别是在环境监督第一线的基层环保力量更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城镇环境管理的需要。而且,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又多半是从其他管理部门和技术岗位上转岗而来。在环境保护财力投入方面,政府、企业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显不足。可以说,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

[2]包景岭骆中钊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3]王祥荣吴人坚张浩王寿兵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政府角色,政府定位,三区联动

从2006年开始,随着《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浪潮,各地政府采用各种形式介入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迁村并点”、“两分两换”、“宅基地换房”、“村改社”、“新民居工程”等。政府的积极介入破除了各种制度障碍,使得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也造成诸如农民“被上楼”、土地纠纷等问题,正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所言,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巨大收益,对于缺乏城市建设资金的城市政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这种土地城镇化的负面效果也很明显。因此,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政府介入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自从斯密提出“市场机制会促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利益,而国家应该作为“守夜人”的角色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维护市场秩序”的观点后,市场机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庇古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市场机制失灵和市场机制的外部不经济现象,通过外部性论证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收入均等化。制度主义者则不认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的最小干预产生最大社会福利,认为为了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政府应该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从理论上论证了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和危机的不可避免,并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措施,形成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伴随政府对市场干预增强,国家干预经济引发的各种弊病日益显现。公共选择学派的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指出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就产生政府失灵现象。综上可见,虽然国家干预也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但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必要手段。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共品供给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同时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介入的首要意义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从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市场的缺陷及市场的失灵被认为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1]免费论文。用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布坎南 (J. Buchanan) 的话来说: “市场可能失败的论调广泛地被认为是为政治和政府干预作辩护的证据”[2]。城镇化的社会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因此无论城市或乡村居民都可以从城市发展中获得收益。但是,由于城镇化收益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私人部门推进城镇化动力不足,这就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市场失灵”。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而土地交易市场建立的基础是明晰的土地产权的确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土地产权问题,政府的介入可以克服市场外部性,提权保障机制 [3]。因此,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政府的介入可以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 [4]。城镇化进程本身具有一种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城镇化中的许多公共物品都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只有人口在空间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聚集,这些公共产品才有可能被有效地提供。只有积极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充分提供,才能够实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以及提高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公共目标。

第三,政府介入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尤其是农村集体用地的制度创新和农村户籍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作为一定地域内的权威组织,可以利用政治力量主动地追求本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相对于微观主体有更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能力,从而节约了制度创新成本 [5]。

第四,政府介入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政府介入可以降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和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过程会产生很大的交易成本,不仅包括信息搜集成本、谈判和决策成本,还包括土地政策的创新和实施成本。政府作为人的角色介入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二、天津市三区联动的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分析

自2005年以来,天津市在不减少耕地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条大城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是指农民以宅基地按照规?ǖ谋曜贾没恍〕钦蛑械淖≌ㄈ胄〕钦蚓幼。ㄉ枋视ε寰煤蜕缁岱⒄埂⑹视诓导酆蜕司拥男〕钦颉T谡鼗环康幕∩希旖蚴型ü痉缎〕钦虻慕ㄉ韪纳婆┟窬幼√跫蜕罨肪常煌ü┟裨械恼赝骋蛔橹锤固铮糜诜⒄瓜执枋┡┮担Vじ孛婊患酢⒅柿坎唤档停煌ü谜卣硭眉褰ㄉ栌玫刂副杲ㄉ璧南执翟扒┟裉峁┚鸵蹈谖唬銮烤檬盗涂沙中⒄鼓芰Φ耐保迪纸ㄉ栌玫刈芰坎辉黾樱佣剿鞒鲂〕钦蚺┟窬幼∩缜⑴┮挡翟扒褪痉豆ひ翟扒叭蓖吵锪母窬郑丛斐鼍哂刑旖蛱厣摹叭背钦蚧⒄拐铰浴T谌J街姓闹饕饔糜幸韵录傅恪?

2.1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

政府作为“三区”联动的推动者,在拆旧建新的同时,在各个项目区内均规划建设了工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不仅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且实现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实现了乡村工业的转型,并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园区化的过程中,在政府的主导下,主动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实现了乡村工业的转型。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首先解决了部分年龄偏大,就业能力较差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次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传统农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和科技推广作用。

2.2土地制度创新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集体建设用地不允许进入市场流转。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必须通过国家征用的形式,把集体建设用地变性为国有建设用地,才允许在市场上流转。这就造成我国建设用地供给的困境,一方面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农村有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但碍于政策和法律的约束,这些建设用地却不能够进入市场流转。“三区联动”模式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合法流转,通过增减挂钩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免费论文。

2.3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三区联动”模式中,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使当地居民成为“四金”(即股金、薪金、租金和保障金)农民。三区联动模式发展中政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通过财政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纳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其次,为使农村生活困难人员逐步享受到与城镇同样的低保待遇,做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城镇低保接轨。最后,进一步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在社区建设社区卫生所等手段不断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区联动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介入促进乡村工业的转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土地制度创新并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这并不表明政府介入的越多越好。政府介入应该有一定的边界,政府应该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其顺应性助推之手的作用。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确实达到农村城镇化的必备条件的时候,政府应该积极地介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并能够承担社会“兜底”的功能。如果政府的介入程度不能合理的把握,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三、“三区联动”中政府介入存在的问题

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三区联动”模式实现了农村快速城镇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在已经建成的示范小城镇中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一发展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农民就业与收入问题

城镇化后部分进城农民的就业成为问题。离开土地进入城镇,进城农民基本上脱离了农业劳动,处于重新寻找工作的摩擦性失业状态。在处于失业状态的进城农民中,比较年轻的人员希望在正规部门实现就业,但因为其文化水平的限制,第一很难进入中心城区实现就业,第二也很难在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找到正式职业。而对于政府提供的一些低收入就业岗位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特别是保洁员等在一些人眼中地位很低的岗位,年轻人又很难接受。由此造成部分进城农民的就业困难。在处于失业状态的进城农民中,还有一部分人基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只能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但由于中低成本的提高,包括耕种农田的空间距离,以及承包设施农业的费用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继续从事农业的可能性。城镇化后进城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问题。离开土地进入城镇,进城农民不仅将中断原来自产蔬菜、养殖等农产品出售所得,还会中断原有住房的出租收益和庭院经济收入,导致部分进城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3.2土地置换中的问题

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虽然制定了“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和以宅基地换房”的方针,但是由于置换工作的复杂性,从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补偿到土地复垦承包等环节,仍然出现各种土地纠纷与矛盾。通过走访调查华明镇居民对土地置换的意见,政府在土地置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征地补偿中没有考虑到农地的非生产性收益,土地补偿的确定仅仅考虑到了农地的生产性收益,而对于农地的非生产性收益,即农民对于农地的发展权收益和社会保障收益没有得到考虑,政府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把农民的未来发展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成本来分析。其次,置换标准的确定存在一定异议,主要体现在以住房面积替代宅基地面积换房。第三,土地复垦后,由政府投资进行设施农业的建设,再进行发包,但整合之后的租金有一定程度升高,致使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而且存在“寻租”的机会免费论文。

四、政府角色和定位分析

通过对“三区联动”中政府介入的作用以及介入所产生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政府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公共物品供给,使区域内的土地实现二次升值,提高社会总福利。政府在介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对区域内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区域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要通过规划形成对区域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政府还要承担区域内公共物品的提供,不断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就是,政府不能只依靠土地用途的转换提高土地价格,还要通过区域规划增加土地的级差地租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增加土地的级差地租Ⅱ,从而实现土地的二次升值,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介入时,农民和企业所获得的福利不少于只有两方的状态。

其次,政府介入必须能够减少农村城镇化过程的成本。政府能够以农村集体人的角色参与农村城镇化过程。在集体与每个农民进行谈判时,要以农民满意为前提,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集体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政府应该以实现委托人——农村集体的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尽量减少土地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成本。首先要通过土地法律体系的完善,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政策成本;其次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充分结合,通过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招拍挂市场的方式,减少信息搜寻以及谈判成本,在农村城镇化总福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以增加总收益。

第三,政府必须以“经济人”的角色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为政府介入的收益。政府介入必须能够保证福利水平必须不低于只有农民和企业两方时的状态。即政府介入必须保证能够改善其它两个主体的福利水平,福利的改善不要求是帕累托福利改善,但必须是卡尔多福利改善——在所有受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偿,社会上其他的人的状况仍然比以前变得更好了。政府在进行成本核算中不应该只考虑到政府的投入,还应该考虑到社会成本,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承担起社会“兜底”的角色。政府的介入必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只有政府承担起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才能最终建立一种能够使人民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有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 [6]。

参考文献:

[1]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89-105

[2]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3

[3]谭荣,曲福田.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土地非农化治理结构的选择[J].管理世界,2009(12):39-47

[4]陈池波.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农业投资职能[J].农业经济问题,2003(9):42-44

[5]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44-49

第5篇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幅员广阔,多处在边疆、偏远地区,相比其他地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上,都相对滞后。文

>> 浅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人口城镇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现实分析及其出路 城镇化进程中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 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城镇 从城镇化角度浅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 浅析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少数民族地区廉政建设研究 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研究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教育建设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新型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医疗现状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与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年10月22日。

②秋千:“‘新’与‘镇’,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中国西部》,2013年3月,第77页。

③丁任重:“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月,第58页。

④⑤⑥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第29页,第27~28页,第24页。

⑦[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4页。

⑧房树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学习》,2013年12月,第47页。

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6月,第37页。

⑩李艳萍:“论西部城镇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27卷第6期,第76页。

责编/王坤娜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主要特征,影响因素,诸城市

 

0.引言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缺乏,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山东省诸城市充分考虑并利用自身发展条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

1.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1.1经济状况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6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403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885美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调整为11.0:63.2:25.8。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来看,诸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1.2人口状况

诸城市2007 年底总人口118.6 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46.7 万人,户籍农业人口59.6 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2.3 万人。根据各县市区现状城镇人口计算,2007 年诸城市域的城镇化水平为45.3%,略低于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46.75%,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3农业发展状况

诸城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把农村的主要产业纳入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950 家,各类合作社480 家,带动23万农户(占全市的73%),无公害产品种植(粮食、烤烟、瓜菜)42.6 万亩,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黄烟、肉鸡、生猪、特种动物养殖等各类合作社。但是,生产经营仍以分户为主,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1.4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

2008年,诸城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059.6元,增长21.2%,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诸城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使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更高需求。

2.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2007年,诸城提出了农村社区化发展,首先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旨在让农村居民在不超过两公里的范围内公平的享用到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这一模式,基本具备以下特征:

2.1区域统筹、分类指导

诸城市确立了“城、镇、农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村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中心城区的发展,将城区周边几公里以内的农村纳入中心城区规划之中,推动“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模式的发展;镇(街道)驻地的发展,将驻地周边的农村居民点纳入镇区,统筹考虑;其余农村以“两公里服务圈”为标准,形成208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区服务中心。

2.2构建“多村一社区”的空间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将各类公共设施向中心村集中设置,形成社区服务中心。论文格式。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内,出行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农村布局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的耕作半径,又能让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务。论文格式。

2.3构建“两公里服务圈”的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居民需求,诸城市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在社区中心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包含“一厅八站”,既一个办事服务大厅和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和志愿者等八个服务站。论文格式。另外,诸城市依照市场化的特点,引导企业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开餐店等;并以诸城市供销社农资综合配送服务中心和诸城市天益供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承担了全市农村社区的日常用品和农资超市的配送任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要素

3.1地理位置

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距离城市或者镇区较近的农村,受城市或者镇区的辐射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受到的辐射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诸城将农村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周边型、镇区周边型和纯农村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指导。

3.2土地要素

农民的作业方式、耕作规模的大小与耕作范围即村庄腹地,决定了农村社区的规模和社区化的集聚度。目前,诸城农村土地流转刚刚起步,耕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的规模仍较小,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农村居民点向农村社区集中的障碍。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条件日益渴求,农民建房规模日益增大,出现了建设用地与耕地争锋的局面。另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定居的规模逐渐增多,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

3.3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外部动力,其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诸城城镇化发展迅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也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致使农业生产率较低,土地利用较为浪费,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兼业状态。因此,滞后的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4经济要素

经济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诸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水平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政府财政资力雄厚,同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方式,农民就业逐步兼业化,使农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5公共服务设施要素

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乡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另外,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空间范围和社区规模;公共设施的布局模式也影响着社区的空间布局。因此,诸城率先从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在农村社区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中化建设。

4.结语

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务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条件不均等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进一步集聚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成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泉,王晖,陈浩东,陈小卉,陈闽齐.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胡继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小城镇建设,2006(22)

[4]申翔.建设农村社区的规划学思考.和谐城市规划——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01-1

1 城镇化简析

1.1 城镇化定义

城镇化就是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上升。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此消彼长,居民的建设表现与其生活方式逐渐稳定,这个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就现在而言,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视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小而定。

1.2 城镇化特征

城镇化有四方面的特征:时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过程与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镇的结合,在这二者结合期以城镇为主;就业特征。主要表现为以非农为主,就业特征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涌进的过程中人员就业问题;生活方式特征。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两种。

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以及土地结构的改变。城镇化致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耕地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本论文就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问题做以下阐述。

2 促进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要协调发展,要创新耕地保护意识,克服城镇化建设中对耕地保护的不利因素;改革耕地保护制度,协调好土地规划和城镇规划。

2.1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变化,耕地保护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农业生产从最基本的谷物生产开始向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变,拓展耕地保护理念,坚持生态型保护理念。一定要高度重视耕地的非生产,要让耕地生产为城镇化发展服务,提升耕地的潜在效用、生态效益,要提高城镇与农村居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要改变城市人口的传统观念,误认为耕地与城市的发展没有关系并对土地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城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生产价值的,因此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2.2 创新土地保护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城镇土地的扩张呈无序状态,这就体现出土地制度存在漏洞不够完善。因此,加快、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关键,同时也可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更管理,公益性土地使用和经营性土地使用要严格进行区分,对土地使用变性也要严格控制。对于征地标准一定要按照市场征地价格对被征用土地所有者进行补偿。要完善土地市场,加强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调节建设用地供应,完善土地拍卖以及实施细则,鼓励拍卖土地转让,促进闲置土地开发再利用,减少土地浪费。在创新土地保护制度过程中要促进农民进城集中居住。这就要采取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落实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创新土地保护制度,才能让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价值,才能让城乡得以统筹发展。

2.3 确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保护现有耕地

城镇化发展一直坚持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要充分考虑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区域的差异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当当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30%以上时,城镇化进程会加速发展,这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趋势的驱动下,耕地面积将面临着更大挑战。城镇的扩建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作为支撑,而城市化中的土地已所剩无几,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势必要进行扩建,对耕地资源进行征用。在征用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楼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方法与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钱文荣.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 崔晓黎.当前保护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村建设,2008,(2):42-44.

第8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农民养老保障情况基础上,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养老保障的根本出路,并具体分析城镇化对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解决我国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总体战略安排。

    一、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80,73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93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 35,这意味着我国农村现在已进人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增加,现在的农民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老龄化速度会越来越快,老龄化率越来越高,这八亿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将是越来越大。

    农民养老保障主要是经济保障,经济收入水平是农民养老保障的基础和前提。而 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其中来自农业收入1,135元,由于多种原因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连续多年低水平徘徊,收入增长较慢,农民养老保障的经济基础很薄弱。目前我国农民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等这些非正规保障方式,带有互质的社会养老保障在农村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农民养老保障处于保障水平较低、持续稳定性差、非制度化的保障中。

    根据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人口老龄化率在2030为20%左右。较低的农民收人如何迎接汹涌而来的老龄化大潮?因此,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民养老保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寻找农民养老风险化解的有效机制。

    总之,八亿农民养老问题解决,必须在发展基础上使其养老保障逐步社会化,而城市将是有效结合点,在农民变为市民基础上解决现在农民的养老问题,城镇化无疑是农民养老问题解决的最大的出路。

    二、城镇化对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实质是农民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农民向城市转移,还包含向城镇聚集。城市是现代文明载体,是先进生长方式聚集地,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伴随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对农民养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农民养老问题解决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第一,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增强农民养老保障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农民养老保障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其解决的前提与基础。①使转移到城镇的农民收入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受交易效率制约。一方面,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分工就进一步深化,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发展,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收人增加。另一方面,分工深化使得人们之间相互需求增加,交易增多,交易费用增加。分工深化直至分工收益等于交易成本为止。农民向城市聚集,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好,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提高,促使进城农民走上分工分业之路,进行专业化生产,他们生产效率提高,收人增加,同时城市经济也得到发展。现在农民收人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分散居住,形不成有效市场需求,交易效率低,农民分工程度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②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我国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在集体成员间平均分配,使得土地经营零散细碎,规模经营程度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效率低,效益差,自然农民从农业中获得收人不多。土地基本只能农民保吃饭,发展无从谈起。向城市转移部分农民后,土地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向城市转移部分农民为农业发展创造空间,为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创造条件。③使国家财政收入更加厚实。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国家财政收人增长提供源泉,国家财政收人自然水涨船高。国家财政收人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可以有更大支持。

    第二,城镇化使得农民风险增加,思想观念转变,为养老保障发展打下有利社会思想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增多,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城市市场功能更强,市场风险更多。农民转移到城市后,由原来面临主要是自然风险变为主要是市场风险,而且风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大。这促使他们不得不进行长期打算,为自己养老作考虑。另外,受城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影响,自己原来那种养儿防老、家庭保障的观念也会逐渐淡化,自我保障、社会保障意识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留在农村的农民面临风险也会增多,使得他们风险意识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流动,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向农村扩散,必然会影响他们思想观念,使其养老观念会发生变化。

    第三,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养老保障提供支撑条件。养老保障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三个层次。农民转移到城市后,家庭一般小型化,家庭即使有养老经济供养能力,但家庭主要成员忙于工作,对老人生活照顾需求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从外部购买或要求养老社会化。在城市里,第三产业一般较发达,容易提供这些养老保障所需的服务。另外,养老保障还需要金融业发展作支撑,而城市的金融业较发达,金融体系较完善。因为养老资金是将现在收入在年老时再进行消费,无论是自我储蓄,还是缴纳社会养老资金,需要发达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进行投资使养老资金保值增值。城镇化推进,人口聚集不仅使得很容易达到服务业发展所需最低门槛要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而且使得城市原来第三产业向纵深发展,从而为养老保障发展创造社会条件。

   第四,城镇化使得社会养老资源向农民倾斜。现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建立起来,而农村基本还是空白,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上市民和农民不平衡,向市民倾斜严重。农民进城后,受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影响,他们自身素质提高,个人权益意识提高,经过社会磨砺,他们组织程度提高,在社会中会发出他们自己声音,扩大他们影响,使得社会利益天平逐渐平衡过来。在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上,国家会因他们可能造成社会风险而不得不考虑他们诉求,考虑他们利益。原来农村广大居民居住分散,封闭保守,素质低下,组织松散,虽然人数庞大,但在社会中力量弱,声音小,在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获得社会养老保障资源较少。城镇化使农民博弈力量大大增强,使政府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支持。

    第五,城镇化使得农民养老保障成本相对较低。城镇化,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居民人收入得到提高,养老服务业得到发展,人们可以进入社会养老保障,或通过社会来满足养老需求,从而使得家庭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养老机会成本降低。另外城市里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通过社会设施降使得养老保障成本较农村低,效率高。如通过单位直接扣款筹集资金、通过城市银行网点发放养老资金等。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养老保障战略安排

    鉴于我国农民群体人数庞大、农民收入低等实际情况和农民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与影响,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给农民养老保障予以战略安排,以使农民养老保障社会成本最小。战略安排既要有利于农民养老,又不能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超越或滞后于社会经济条件;既要有利于现在农民养老,又要使未来老年人安度晚年。全国农民由于开始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在城镇化初期养老方式应是多种方式并存,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全国城乡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因此,总体上农民养老保障方式应是动态发展的。

    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政治、社会条件,还要考虑到农民城镇化进度、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等情况,在城镇化进程中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调整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促使农民养老保障方式变化。农民养老保障战略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城镇化初期,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差距且农民收入低等实际情况,农民养老保障安排:迁移到城市的中青年农民,由于他们有较稳定收入,可缴费时间较长,将其纳入城市养老保障中。在农村建立个人积累为主个人账户式的社会养老保障,财政进行适当补贴,引导留在农村中那些收入较高的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中,为他们以后养老保障打下基础。农村中那些收入较低农民主要依靠土地、家庭保障。现在老人由于差不多进入纯消费期,已不能进行缴费积累,不管其迁入农村,还是继续留在农村,主要依靠其家庭保障来解决养老问题。

    第二,城镇居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中。农村中青年居民,无论收入高低,都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农村现在老人,原已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的,则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原来未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的,则依靠家庭保障。

第9篇

关键词:农村;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观我国近三十年的城镇化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12 年间,我国城镇化率由35.88%增长为52.27%,年均增长率为1.34%。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D80%),我国的城镇化率这些数据有所接近。但是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左右,是相当低的。

而数据背后,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科学规划,欠缺顶层设计,表现出布局不合理,区域间不协调,城镇定位不清,职能类似;缺乏产业支撑,导致空心村现象出现;将城镇化简单等同于造城运动,追求政绩而不顾成本后果,结果配套基础设施欠缺,社会保障等严重滞后。如此,农村城镇化后,土地资源浪费了,环境污染了,农村不像农村了,农民生活压力增加了。

显然,这样的城镇化不是我们的初衷,并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源,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主旨,所以,必须修正更改,于此,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新型城镇化之“新”,是要有别于以往的“造城运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镇质量上来,不仅是“人的城镇化”,更应生态的城镇化。

当前,他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扩大内需,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同时要彻底地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根本因素,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生活环境,让农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新型城镇化最基础和最核心地位就是农村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要使农民向不同层次的城镇转移,逐步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没有差别;通过置换补贴补缴,将旧址变更为耕地,增加土地的面积。一方面能够把更多的农业、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另一方面能充分实现农业土地的集约化,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议

新,体现在要把城镇化本身的过程与解决过去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的纠偏方案结合起来,推进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城镇化,而最终落脚到人和生态上,却不能搞一刀切、搞大冒进,要有条件的先行,无条件的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在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建议:

1、 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要搞好建设,规划首当其冲,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是每一个城镇即将面对的核心课题。

国家层面制定出战略规划目标,地方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发展制定区域综合发展战略规划,这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包含城市建设规划。规划要以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的双提升作为主线,整合社会、生态、经济、人文等重大问题,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以对原有城镇群的优化整合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有效地实行就地城镇化,依据本地区特点构建特色城镇,要以产业为中心;规划出的各类城镇,职能类型要明确,每个城市都要有独特的特点,彼此之间要相辅相成,不能替代,有分工,更有合作。

2、以产业支撑为前提

产业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城(镇)一体化,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农民无论以哪种形式城镇化,最终要能解决他们变为居民后的生活压力。所以必须让产业来牵引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构建现代化大农业。在具体产业选择上,须因地制宜,依据本地域的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产业群,招商引资要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本地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化等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

3、完善土地确权

农村城镇化中,土地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强调要“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进行了确权后,农民才能清楚自己的家底。才可以通过有偿转让、流动或抵押,使这些资产流动起来。也才会使土地真正得到集约化运作,一方面农民可以脱离农业,另一方面,可行的方式是农民以自己的土地确权进行股权投资,这样,变为居民的农民可以依托本地产业获得生活来源,同时通过获得分红,实现带资进城,这个是解决他们生活的根本依靠。

4、解决户籍问题

户籍成为农民工进城的重大拦路虎。户籍体现了不同区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差别。更多的农民工进城了,缴纳的与市民一样,贡献的不比市民少,但是难以真正享受到的市民福利待遇,如医疗、子女就学等。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系统过程,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福利制度的改革,所以要配套协调,而不能头痛医头。同时还要进一步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更要降低农民落户的迁移成本。最终使各地的户籍可以随便流通,使劳动力资源、农民工和城镇化有机衔接起来。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

5、以生态化为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化的城镇。这种生态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生态,还有人文、社区环境的生态。不仅包括硬件上面的生态,还包括软件的生态。是由外延到内部纵深演绎的。

要依据本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镇,生态产业。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资源,提倡绿色利用。

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目前,应继续运用积极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挖掘出口潜力,通过制度创新,及时实施结构性调整,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和更大的空间。

2.大力发展城镇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城市化是伴随产业结构升级而出现的城乡人口结构空间布局的调整过程。

3.改革城镇的管理体制。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小城镇政府必须精兵简政、裁减冗员。建成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要转变镇政府的职能,镇政府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4.要加快城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小城镇人口的文化素质。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小城镇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镇档次品位具有重大意义。要提高城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保障正常的教育经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0-01.

[2]新玉言.国外城镇化�D�D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02-01.

第10篇

论文摘要:有人提出的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旨在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速度的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劳动人口双重过剩的约束下,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本文通过理论的本土化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一一城镇化。

0引言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整体推进,全面突破,均衡增长,在理论上是一个完美的模型,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能够为人们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参照系,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所采取的措施与理想状态的差距;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必须采取非均衡增长策略,选择一个突破口,由点到面,逐步推进,避免遍地开花。这样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转化为突破口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其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实现这一转移,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

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理论上有两个可以借鉴的模型: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1.1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存在一个隐含假设—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相伴随的,发达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这一前提,而我国由于失业、下岗、新增劳动力等问题,城市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剩余,根本没有能力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当时GDP中第二产业占到50%左右,也就是说工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中等水平的国家,但是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霍利斯·钱纳里和莫尔塞斯·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认为,若要真正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必须达1500美元以上,而我国距离这一标准还差很多。在刘易斯模型中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对人力资本因素的忽视,我国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较差,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吸收到劳动力比较密集、技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进一步放缓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因此,在应用刘易斯一费景汉一一拉尼斯模型指导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非同步性,工业部门并不具备完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非同步性。

1.2与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相反,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却有大量的失业,其宗旨在于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一分为二地看,托达罗模型假设城市中有大量的失业(包括隐性失业)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与我国的事实不相符合。基于前者,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有其道理;基于后者,将注意力局限于农村,试图仅仅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减轻对城市失业的压力,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则完全缺乏可行性。因为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村自身的劳动力出路都不能在农村解决;而且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还会相应增多。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之路必须在农村之外做文章。

1.3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城市就业不足的情况下,旨在加速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与旨在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注入城市速度的托达罗模型对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陷。因此,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寻找一条自己的道路—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

2除了理论上的证明外,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的指导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工业主要集中刁砚月。于城市,因此,农业富余劳动力最主要的转移方向是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到20世纪70年代,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均达到70%以上。但也从此时开始,出现劳动力和人口由大城市向其周围农村或中小城市流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因为,城市工业和人口的过度膨胀已严重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国家便采取措施鼓励非农产业向农村扩散,加速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如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就提倡农村工业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农村城市化,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农工综合体”的迅速发展等等。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工业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小型的现代产业,由城市扩散而来,与城市工业相配套;二是适应农业工业化需要,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后链带产业,与现代农业相配套。

农村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转移一部分城市过剩劳动力,而且有效地吸纳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呈现出城乡一体化趋势。我国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立足于本国实际,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后的逆城市化问题,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实际出发,实行城镇化,以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避“逆城市化”过程。

3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3.1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这是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亚待解决的问题。不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作为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又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这就从农业外部和内部为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迁移 势场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塞罗达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urbanization 的概念。Tisdale(1942)就认为城镇化概念之一就是城市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集中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中。

在国外,很多时候,人口迁移(migration)和人口流动(mobility)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们经常居住地发生了改变,此时户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迁移;户籍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流动。本文中迁移和流动含义相同。与我国相比较而言,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行的比较早,国外对人口迁移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理论主要有:推拉力理论。英国统计学家E.G.Ravenstein 1889年提出了人口迁移七大法则,其中经济动机是迁移的主要因素。1966年,E.S.Lee提出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四个因素: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以及迁移者的个人因素四种。逐步形成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push-pull theory),说明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受农村内部推力和城市拉力两种力量同时作用的影响。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边际收益率高低所导致的。1961年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建立了拉尼斯-费模式(Ranis-Fei model),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了农业剩余。但随后,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于1969年提出“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期望获得收益,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扩大是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理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口迁移是一种投资,所形成了人力资本,迁移发生与否,取决于迁移成本(cost)与效益(utility)的比较。物业学视角。国内外也有人以物理学视角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行为同气体和流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可比性。Lewin(1951)认为社会场中的各个社会作用力是行为变化的操众者,Schwind(1975)提出人口迁移的流场理论。我国的肖周燕(2010)从人口迁移势能的角度尝试对人口迁移进行了解释。

目前,我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中来。根据以往的人口迁移理论,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的“势”,首次提出“人口势场”、“人口势差”等基本概念,并把“势”理论运用到人口迁移中去,以期以新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人口迁移问题。

人口势差与人口迁移

物理学中,当某一能量场与位置有关系时,通常就可以把它称为一种“势”。自然界的物体都有自发地从高势向低势运动的趋势,物体的运动来自于能量差,社会中人口的迁移也不例外。本文中把人口与促使人口运动的能量以及人口所在的位置联系起来,提出“人口势场”的概念。当某一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聚集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而当某一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低势位,富余人口具有自发地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态势。

我国长期存在着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二元经济差别,这种二元经济的差别即是势差的客观表现形式,任何群体,越不平衡,变化的势能就越大,张福墀(2001)指出“势”是力的内隐形态。势差的存在使生产要素产生流动,其中经济性势差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杨满社,1994),主要表现为收入差异。托达罗(Todaro,1969)认为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迁移行为是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预期的城乡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就业概率的乘积。设Yu(t)为城市的收入水平,Yr(t)为农村的实际收入,Pt为劳动者在城市部门就业的概率。则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为:

其中,f?)>0进一步考虑迁移成本,则迁移行为取决于净收入V(0),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

这里r为贴现率,C(0)为迁移成本。若V(0)>0,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

在人口迁移过程中,除了以上收入差距等经济势差之外,还受到了原住地、迁入地、个人以及中间阻碍物等因素的影响,在城乡社会系统里面,迁移者都受到吸引力、斥力两种力量的影响,所产生的合力促使迁移者发生迁移行为。每个迁移者的合力都有所不同,故迁移路径也不尽相同。

不论居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利有弊,弊即对迁移者产生推力,推动其离开居住地,利即产生引力,吸引其留在居住地。见图1,图中“+”表示引力,“-”表示推力。在农村,有更多的推力“-”,导致了大量富于劳动力,处于势场的高势位,城镇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有更多的吸引力“+”,处于势场的低势位。“”表示富于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迁移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在阻挡着迁移。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农村、城市的吸引力和推力见表1。

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强(2003)指出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是导致农民外出的前两位因素,同时指出户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大制度障碍。王敬贤(2011)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存在经济势差,并把经济势差分为产业势差与地域势差。励娜等(2008)发现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收入差距的驱动。王德文等(2008)指出培训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

综上所述,如果以物理中的重力势能来表示人口势能,则人口势能公式:Ep=mgh。这里m表示迁移者,g表示环境,主要是指迁移者所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市民化程度及融入障碍等等。h表示经济势差,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来表示。这里可以用h上面的V(0)表示。

如果农村中收入低富余劳动力多的为人口势场高势位,则城镇中收入较高劳动力短缺的为人口势场低势位。由于势差的存在,则有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趋势。物理学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摩擦力,则有势能消耗,同样人口势能的转化中亦受到障碍因素的影响消耗能量,影响迁移效果。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

我国人口迁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城镇化格局不完善,人口势场高低不均衡。由于目前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经济势差很大,大城市统治支配着城市布局。由于大城市存在着大的规模经济,收入较高,劳动的供给弹性也较大,导致很多人涌入到大城市中,导致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许多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弱,城市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格局不完善。

障碍因素多,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迁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障碍因素,削弱了迁移的效果。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这些使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主要使城乡资源不能自由流动,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农民的资产无法正常市场化,无法依靠资产的交易、转换和流动满足其工作、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需求;迁移者无法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最基本的保障;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迁入者生活成本大,无法承担较高的房价。

迁移者自身素质低,势能小。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小,素质普遍偏差,学历较低,掌握的技能偏少,城市生存手段少而单一等问题。在他们迁移到相对发达的城镇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无法融入到城镇中,将来这些人由于年龄等原因,往往会返回居住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管理措施

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人口势场。促进人口迁移,就要解放农村人口。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人口势场,增强农村人口推力,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城市人口势场进一步降低。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将走向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方式的变革、城镇规模经济的增强、技术的进步将会导致城镇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为城镇化提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率,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能使城镇居民收入上升,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城乡一体发展,促进经济平衡,减少城乡人口势差。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融合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体化。

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障碍,提高“势能”转化效果。在迁移过程中,存在了阻碍人口迁移的许多制度因素,例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房制度、金融制度等。这些制度影响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制约了人口的进一步迁移。因此,要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提高个体人力资本素质,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增加迁移者人口势能。城镇化中,人力资本素质是能否顺利迁移的很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素质高的能顺利进入城市,获得收入也较高。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城镇中流动人口的的教育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迁移者的素质,增强其在城镇中的适应性。还要提高迁移人口的就业概率,因此,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吸引农民落户扎根城镇,努力促进农民充分、稳定、体面就业。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发展中小城镇,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新型城镇化要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既要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又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吸引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并且成为商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条件成熟时,可以撤县变市,甚至“强镇扩权”。

参考文献:

1.张福墀.管理造势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励娜,尹怀庭.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

5.王德文,蔡 ,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7(4)

第12篇

关键词定性分析方法城乡人口迁移

中图分类号:TG115文献标识码: A

1研究背景

1.1机械增长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体

目前我国处于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发展阶段,机械增长取代自然增长,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广义的机械增长包括户籍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中的机械增长主要是流动人口,即暂住人口的增加,改变了城镇人口的结构,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城乡人口迁移趋势

根据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逆城镇化现象出现以前(相对完整的正常区域在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前),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是区域城乡人口流动的绝对主流。

但是不管人口如何流动,农村人口在逐年减少,相应的农村聚落的规模和数量也在减少,城镇则恰恰相反,但是农村绝对不会消失。

2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2.1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用到的两种分析方式。

定性分析法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在人口规模预测中,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之间有以下区别。

表1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的区别

2.2定性分析方法的类型

在人口规模预测中,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区域人口分配法、类比法、区位法等。

表2定性分析方法

2.3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1、利用区域分配法预测城乡人口迁移情况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平原地区,区域差异小,人口迁移将呈现均衡发展趋势,各地人口迁移的几率相差不大。在同一时期(近期、中期、远期)内,各村迁往同一地点(县城、乡镇)人口比例基本一致。因此,完全可以根据现状人口现状、规划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对人口迁移规模进行预测。

2、利用类比法、区位法预测乡镇人口规模

根据各乡镇区位类型、经济实力,确定城镇化率校核区间,对城乡人口迁移结论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各乡镇人口规模。

2.4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预测步骤

上蔡县域城乡人口规模预测分为以下5个步骤。

表3上蔡县城乡人口规模预测步骤

3上蔡县城乡人口规模预测

3.1规划前期资料

3.1.1县域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

根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需要,为了准确把握县域人口现状、人口迁移意向,对上蔡县域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数据精确到自然村层面。

表4上蔡县域村庄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汇总表1

对上表进行汇总,如下表所示:

表5上蔡县域村庄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汇总表2

3.1.2县域规划人口规模

根据《上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河南省上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对上蔡县域、县城总人口规模预测结论进行汇总,如下表所示。

表6上蔡县域规划人口规模汇总表

3.2上蔡县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

3.2.1远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2030年)

按照区域分配法,对远期人口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7远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表

根据远期城乡人口迁移情况分析,城乡人口迁移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

表8城乡人口迁移情况计算公式

表9城乡人口迁移情况计算公式参数

注:1、县城内并入城镇村庄全部为近期并入。

2、各乡镇现状非农业人口一般为本乡镇双栖人口,且数值较小,对人口迁移结论影响不大,因此在计算中忽略不计。

3.2.2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结论

经计算,城乡人口迁移预测结论如下表所示:

表10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结论

3.3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3.3.1预测因素

1、预测因素一:城乡人口迁移结论

表11远期2030年城乡人口迁移规模与远期城镇化率

2、预测因素二:各乡镇综合竞争力排名

根据《上蔡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的分析结论,县域各乡镇综合竞争力如下表示:

表12县域各乡镇综合竞争力排名

将各乡镇综合竞争力分为以下4个层级。

表13县域各乡镇竞争力等级

3.3.2远期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城乡人口迁移预测结论、各乡镇城镇化率预测校核区间,预测各乡镇远期城镇人口,如下表所示:

表15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注:①洙湖镇为重点镇,距县城较远,受县城吸引力较小,人口规模适当增大至2.1万人。

②东洪镇为一般镇,距县城较近,受县城吸引力较大,人口规模适当减小至3.5万人。

③由于城镇人口规模精确到0.1万人,因此各城镇人口规模之和比103万人稍大,为103.3万人,有0.3万人的误差存在。不突破县域总人口164万人,按照城镇化率63%计算,总城镇人口为103.3万人的总城镇人口数值。

3.4城乡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3.4.1城乡人口规模

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结论、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结论,预测县域人口规模。

表16城乡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3.4.2村庄人口规模

根据人口迁移规模计算公式,对远期2030年村庄人口进行预测。

表17村庄人口规模(以黄埠镇为例)

4研究结论

在实践中,笔者按照类似的分析方法,也对上蔡县域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人口迁移规模、城乡人口分配情况进行了预测,限于论文篇幅,不再详述。

通过《上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的实践,发现定性分析方法在城乡人口预测中是比较适用的,该方法可在区域层面上进行城乡统筹,直接预测出乡镇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规模,对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提供具体指导,对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借鉴意义。

本研究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如对县域内外间的人口迁移未做具体论证。虽然对村庄整合意向、村民居住意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这些意向会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分析模型的参数和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