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00:3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美国传统词典(双解)解释为“①能熟练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使用或能使用两种语言的,尤指同样或几乎同样流利地;②用两种语言的:恰当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以便促进那些掌握母语而正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学生的学习”。《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双语教育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一种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教育。教学使用两种语言,不一定同时使用,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而是在各年级连贯地使用两种语言。对于双语教育一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西格恩(Siguan)和麦凯(Mackey)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①将“双语教学”作为一个教育体系,它则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中老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要素同样也是“双语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②这样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双语教学的设计、评估及优化。双语教育英语为“bilingualeducation”,但国内几乎是将“bilingualeducation”翻译成“双语教学”,也就是说国内学术期刊中提到的“双语教学”其研究的就是“双语教育”,而不在是“BilingualTeaching”。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高校试图通过大量运用外语(当前主要指英语)进行学科教学以达到培养双语人才目标的教育。它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统一,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外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浸润式(immersion)、过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和维持式(maintenancebilingual)。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双语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双语,还连带着使学生理解、认同和掌握两种不同的文化。浸润式(immersion)是在实施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下,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环境之中,完成学习任务;过渡式是一种将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逐步导入教学全过程,即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维持式是指在将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二、高校双语教学的特点
我国的“双语教学”与国外的“双语教学”相对比在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①国外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解决少数民族及移民通过学习第二种语言融入其主流社会,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是以“加强英语,提高英语习得的效率”为出发点的;②语言环境不同,国外双语教学都是在以英语为社会主流或官方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我国双语教学基本和是在没有语言环境情景下进行的;③师资配备不同,以美国为例,双语教学基本上都由操本族语(母语)的教师授课,而汉语均由讲汉语的华裔教师教授,华裔教师不仅能讲两种语言,更能同时用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回顾我国的双语教学历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层次性
由于我国高校数量及办学规模差异性大,教育资源的配备、及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双语教学无论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硬件上的差异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行政及市场手段得以解决,但软件上(学生水平、师资水平等)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要在吸收国外成功双语教育经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课堂英语渗透力度因所处地区,学校财力,教师水平,学生水平,使用教材,学科要求和应试权重的不同而异。这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应当容许渗透力度有大有小,在不同层次上展开。我国双语教学的层次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的改变。
2.多样性
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双语教学,其内涵应当是双语教育,实际上双语教育是更加广阔的一个概念。推行双语教育,不仅仅是第二语言的习得,恐怕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习得和人文底蕴的提高,双语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更应当贯穿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之中。中国的外语教学在课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儿童时期持续到大学毕业,而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反思,并在双语教育中注意解决的东西。中国以往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主宰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不论是什么模式的“双语教学”,能起到加强英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就行。
3.连续性
知识更新的加快,终生教育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地方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双语教学,这使双语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校学习之中,双语教学从时间上来看是连续进行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从大学英语到专业外语再到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从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来看,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可以视为双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的双语教学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三、对新闻传播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新闻教育领域开展双语教学,最早的是在1978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创办的新闻系,由中国社科院、新华社、中国日报三家联合设置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从1978年到1989年,该专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优秀人才。在高校的实践起源于1983年,由、国家教委、新华社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在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等高校开设双学士学位的国际新闻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度到普及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由94年的66个急剧增加到2006年的661个,双语教学也在各学校展开。新闻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受到学校及教师的高度关注,高校新闻专业的双语首先要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模,办学类型、层次、学科专业、服务面的向的定位,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事实求实地运用现有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将双语教学做实、做好,对双语教学提出过高的,立竿见影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鉴于师生外语水平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以及外文教材选用中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要求、建设目标上应当注意结合实际,体现双语教学的层次性;③其次,要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于新闻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闻学专业的双语教学应当根据各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本着层次性、多样性、连续性的原则展开,办出自己的特色。
注释
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丁龙:《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程》[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
微电影具有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制作周期、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因其成本低,成为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纷纷进军的领域;因其免费、灵活、短小精悍的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得到了年轻观众的青睐;因其能将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青睐。微电影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和新的掘金热点。
针对微电影的以上特征和发展现状,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作以下预测:1.重视内容和创新。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也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2.避免过度商业化。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如何保证品质,让广告的植入适度,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3.各网站应差异化经营,打造不同的微电影品牌。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4.培养微电影人才。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5.实现规模盈利,走产业化道路。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开始了好的尝试。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崔兆倩)
新闻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决定着网站的发展前景和效益。本文选取兰州市12家新闻网站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调查兰州市网络编辑人才的基本情况和职业认同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职业构成方面,兰州市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绝大部分网络编辑的工龄在3年以下;以具备“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中高等文化程度者为主体,占73.8%;学科背景以人文学科为主,其中与网络编辑密切相关的新闻传播专业占48.8%;36.3%的网络编辑从事这份职业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17.5%的网络编辑是“被动选择”,因为“其他工作不好找”。
在对职业的认知上,78.8%的网络编辑认为未来5年的发展空间“不太好”或“非常不好”,20%的网络编辑认为前景“说不清”,只有1.3%的网络编辑认为前景非常好;77.5%的网络编辑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66.3%的网络编辑认为工作量比较大或非常大,52.6%的网络编辑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非常大。
在福利待遇上,60%的月收入在1000到2000元之间,17.5%的网络编辑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22.4%的网络编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87.5%的网络编辑为聘用全职,仅有8.8%的网络编辑的人事关系为国家编制。
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网站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校的新媒体人才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桃)
从风险社会视角解读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两面性
在现代化风险社会当中,传媒担负着呈现风险状况、传达风险预警、提供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知识、规避和化解风险危机等职责,同时,传媒也可能因为在风险呈现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其自身成了已有风险的放大镜和助推器。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随即发生了全国范围的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和消灭过程中,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其在谣言传播、辟谣传播中的一负一正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效应。
当一种风险似乎要来临时,人们对之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个体经验和所具有的知识。但风险的不可感知特性和人们知识的缺乏,使这个判断在短时间很难科学理性。当这些缺乏理性思考时间和能力的人成为微博用户时,微博即时传播和转发传播的特点就加速了谣言风险的普及。
【关键词】黄天鹏 《新闻学刊》 编辑思想
黄天鹏,我国现代著名新闻学者。1925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报学系。当时,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担任该系主任。由于黄天鹏好学善思,尤其对新闻学科情有独钟,遂成为徐宝璜颇为赏识的学生。1927年1月,黄天鹏发起成立了北京新闻学会,主编会刊《新闻学刊》――我国第一本纯粹新闻学术刊物。1928年8月,北京新闻学会又出版了《新闻周刊》,仍由黄天鹏主编,附在北京《全民日报》发行。1928年,黄天鹏主编北平《全民日报》副刊《新闻周刊》。同年到上海任《申报》主笔,《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编。1929年初,黄天鹏将原《新闻学刊》改组扩大为《报学杂志》,销量增数倍。1930年,其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兼任沪江大学等校新闻系教授,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进行学术研究。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黄天鹏先后撰写出版了《天庐谈报》、《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文学概论》、《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书籍。主编出版了《新闻学刊》、《新闻周刊》、《报学杂志》等杂志。整理出版了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刊全集》以及整理出版了演讲集《新闻学演讲集》。
一、编辑思想的核心――发展新闻学术、普及新闻学
在《新闻学入门》一书中,黄天鹏解释了自己缘何走上新闻事业之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为了满足自己求知求新的欲望,他毅然决定做一名记者。在走上新闻之路后,他发现自己所从事的报纸和上海报纸之间有差距,同时又觉察到上海报纸和日文报、英文报之间有差距。“于是我便起了研究的心情,而知道有新闻学这一门的学术”。①在徐宝璜所著《新闻学》一书的启蒙下,黄天鹏开始对新闻学有了模糊的印象。继而又发现,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和理论之间离得太远,于是,他萌生了发展新闻学术的思想,并希望通过这一途径达到改进新闻纸的目的。
1、创办期刊,发展学术
1927年1月1日,由黄天鹏和他故乡的几位同志一起组织的纯粹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新闻学会。其简章明确规定:学会是“由对于新闻事业有志人士所组合纯粹学术团体”,学会“以研究新闻学术,发展新闻事业为宗旨”。②北京新闻学会还出版《新闻学刊》,“发行期刊,专以提倡此(新闻)学为事者,前此尚闻乎其未有也,有之则自新闻学刊始。”③
当时,为《新闻学刊》撰写学术论文的有知名学者与报业活动家,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胡政之等人。黄天鹏本人也为《新闻学刊》的发展付出了诸多艰辛,亲自撰写文章十余篇。这些学者与黄天鹏一起“于新闻学上各问题,条析缕分,竟委究源,务使其为学术化”。《新闻学刊》以高质量的论方博得了“社会之欢迎”,发行不到一年,“不胫而走,留心斯学者,争手一编,以资研究”。④
1928年初,《新闻学刊》问世一年,黄天鹏便在《民国日报》主编了一个姊妹杂志《新闻周刊》。“《新闻学刊》周期较长,重点在‘学’;《新闻周刊》周期较短,于‘学’之外‘并重于新闻之报告,所谓新闻之新闻者是也’。”⑤《新闻周刊》出版四期后因故停刊。
1928年底,黄天鹏又将《新闻学刊》扩版改称为《报学杂志》。该刊于1929年3月创刊,由上海光华书局印行。
黄天鹏主编的这三本杂志,成为我国新闻学术运动的中心刊物,同时也是我国最早一批新闻研究的专门刊物。除了主编这三本杂志外,黄天鹏为发展学术,普及新闻学还做了很多整理的工作。“论著散文报章新志,日就散佚湮没,其中不乏可存之作,殊负前贤之修,爱应同文之求,粗就行俊所积,选辑《新闻学论文集》。”⑥《新闻学论文集》汇集了当时散见于报刊上的有关新闻学的文章和论文。在这之后,黄天鹏又陆续整理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不仅为普及新闻学作了很大贡献,为当时的新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素材,同时又为今人的研究作了资料整理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素材。对了解当时新闻学界的各种观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出版新闻学专著,普及新闻学
在读过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美国人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后,黄天鹏对新闻学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并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和意见写成了一本小册子《新闻与新闻记者》(《天庐谈报》最初的蓝本)。这是20世纪20年代初黄天鹏从事新闻学著述的处女之作。在这之后的五、六年,黄天鹏潜心研究学术,服务报馆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于是,对暮气沉沉的新闻界下了改革的决心。“我又觉得要从根本的改革,那非先提倡学术不可,非使他们知道改革的意义不可”。⑦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黄天鹏先后撰写出版的的书籍有:《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文学概论》、《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在《新闻学概要》中,黄天鹏强调了普及新闻学的重要性,他指出“新闻学谁都有研究的必要”。在这里,黄天鹏已经意识到国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人人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黄天鹏致力于新闻学专著的出版,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当时,中国市面上流通的所有新闻学著作中,仅黄天鹏一人编著的就有十几种,数量十分可观。用他自己的话说,“总计中国所有新闻学书廿余册中,我却编著了十几种,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经过我手制的占了十分之八,在量上自然可观,而质上我是十二分的惭愧,没有什么有力的贡献,不过在沉寂的新闻学界能够引起国人的注意和认识,而发生了研究的兴趣,这一点我是引为的。”⑧他用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发展新闻学术,普及新闻学的决心。
二、首创报纸一版为要闻版
1928年底,黄天鹏在沪主持《申报》要闻笔政。1929年夏,黄天鹏应邀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新闻学术会议,会后留学日本,成为我国第一位学习新闻学的留日学者。留日期间,他不仅勤于笔耕,写作了《中国新闻事业》和《新闻文学概论》,同时目睹了日本新闻事业的发达,得到许多精神上的鼓舞。“这个时期东邻新闻学术的兴盛,新闻事业的发达,给我许多的鼓励。我觉得以彼例我,中国新闻事业的确是最有希望,最有可为的大事业,只期待着我们来发展,我们去努力。”⑨在当时,日本新闻事业较我国的更为发达,新闻学术发展也更为蓬勃。黄天鹏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新闻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志于“以彼例我”,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
1930年秋,黄天鹏回到上海。因为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黄天鹏被聘为《时事新报》的通讯部主任,以函授方式训练该报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通讯员和记者。在培训通讯员和记者的同时,他想方设法对《时事新报》的版式进行革新,以尽可能的吸引读者。在此之前,中国报纸第一版的内容编排是随意的,既有重大新闻,也有一般时事,还包括声明、启事、广告等方面的其他内容。因此,黄天鹏将其在日本所学到的先进的新闻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借鉴日本报纸的版式在我国首次将第一版改为国内外及地方要闻版,使读者一拿起报纸,就对当天的国内外要闻一目了然。这一革新,使《时事新报》焕然一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⑩
参考文献
①黄天鹏:《新闻学入门・我从事新闻学术运动的经过》[M].上海光华书局,1933:72
②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北京新闻学会纪略》[M].上海光华书局,1930
③④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吴(贯因)序》[M].上海光华书局,1930
⑤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周刊发刊词》[M].上海光华书局,1930
⑥黄天鹏:《新闻学名论集・新闻运动之回顾》[M].上海联合书店,l930
⑦⑧⑨黄天鹏:《新闻学入门・我从事新闻学术运动的经过》[M].上海光华书局,1933:74、76
⑩黄羡章:《潮汕民国人物评传・黄天鹏――我国现代新闻学的勇敢拓荒人和默默耕耘者》[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从事新闻评论实践,他热情满怀,即使在从实务界转入大学任教后仍然笔耕不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他不懈探索,办起全国大学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发表了一批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出版新闻评论学专著,探索与媒体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教学新路。
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近日,记者专访了这位新闻评论实践行家、理论专家。
新闻评论是构建公共空间的有力点
记者:赵老师,多年来您一直从事新闻评论实践,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独到之处。请您谈谈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见解。
赵振宇:我曾经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等三重视野来感悟新闻评论的功能。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评论传递的是观点信息,满足受众对事实性质、成因、影响等信息的深层需求,这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视野中,新闻评论提供讲坛,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提供平台,为建构公共领域创造条件,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其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功能;在人的认识论视野中,新闻评论源于感性认识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表达作者的理性观点,由此实现其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根基是理论。当今新闻评论在媒体上渐趋繁荣,说明整个民族的理性程度越来越高。我相信,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各种促进社会理性提高的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特别是思辨能力和理论色彩很有好处。只要我们的民族变成一个思辨的民族、理性的民族,就不会退回到“”那样懵懂、昏昧、混乱的状态中去。而一个民族的思辨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履行描述和评论的职责。
帮助同学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记者:您曾经发表过一个讲话,对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提出质疑,这个讲话被收入《2006年中国新闻年鉴》,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您想借此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赵振宇:在2006年第4期《国际新闻界》上,我写文章谈过,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源,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考入新闻学专业的人很多,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新闻实践基本不了解;二是考试,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中没有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提出要求,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从书本到书本;三是考核指标,许多新闻学专业教师本身对新闻业务知之甚少,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如何教学生能够动手?自然,博士生要获得学位也没有对动手能力的考核要求。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是新闻学科的问题,也不只是文科门类的问题,它是整个博士生、硕士生教育体制的共性问题。教师、学生的成果评定不能只偏于校园内的试卷标准,最终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在高等教育中,我认为对教师的考核既要看论文、著作、课题和教学,还应该有对他们实践环节和实际本领的考核,还要看他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否则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就很难实现有效衔接。我希望在大众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博士(当然也应包括教他们的教授们)能够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剖析和阐释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也应包括使用评论这种方式。总之,对于新闻学者和学子而言,是要以社会的需要来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用新闻传播知识来说明和服务于社会。
记者:您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办起了新闻评论团、新闻评论班,现在又担任全国高校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的主任。如今,新闻评论班已经迎来了三届学生。请您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方面的做法。
赵振宇:2001年11月,我校新闻学院与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杨叔子院士等任顾问,我出任团长兼总教练,面向全校招收有评论特长和兴趣的同学。经学校批准,2005年秋季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每期招收20人,旨在培养评论员和深度报道记者,今年招收了第三届。现在已有新闻学院和学院的5位老师为他们授课,上学期讲授新闻评论概论课,下学期开设新闻评论的专题课,时间达一年之久。2006年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邀一批重点高校的教授和媒体评论员为中心研究员,目的就是将我校建成全国新闻评论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基地。2003年、2006年和2007年,我校组织或联合举办了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
记者:我们知道,近几年来新闻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国内知名报刊的评论员和高校评论老师,您在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
赵振宇:我们强调两方面的素质培养,一是理论,通过课堂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二是实践,这里要进行两方面的锻炼。一是做好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家或多家媒体,对其半年或一年内的评论发表数量、标题、内容、作者队伍等情况作调查,以了解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大势。其中很多同学就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评论栏目、版面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如杜秀同学就2004、2005年两年“新华时评”撰写的调查报告已经在《中国记者》发表,还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二等奖。二是鼓励大家到媒体新闻评论部实习,为报刊写评论,从小评论写起,加强操练。
对新闻评论事业激情满怀
记者:您在实务界得过不少大奖,后来又成功转型到教育界,您的经历一定可以启发那些想在新闻评论或新闻传播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您能谈谈自己的实践经历吗?
赵振宇:我一直都不曾放弃新闻评论实践。即使在来到高校教学后,我在给学生上课和写论文的同时,还时而写点评论,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作为一名教新闻评论课的老师,尽管发表评论不纳入学校考核范围,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且我坚持这么做。这样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为人师表。同时,我也在思考,在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是否也应该考虑纳入教师在大众媒体上通过描述和评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些成果呢?我以为,作为一名新闻学者,不仅要关注课堂,同时也应以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和视野关注和研究我们周边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在社会进程中,应该有我们新闻学人的贡献。
记者:您在走进高校后,论文、专著很多,而且受到专家、学子好评,教学也很受欢迎,您能简单说一下您的教学、研究情况吗?
赵振宇:搞好教学、研究,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课上好,而且我以为这才是考核他工作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我连续两次得了新闻学院课堂打分第一名。同时,高校老师也应该在科研上有所成就,这一切也是为了促进教学。到高校后,我出了两本书《现代新闻评论》和《新闻传播策划导论》,我申报的《新闻报道策划》一书已经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即将出版。我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这也是我十多年来的一个研究项目。关于程序化的建议被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采纳,该项研究成果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二等奖,此外还承担多项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我一直探索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已经在浙江省嘉兴日报运作近一年,初有成效,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我们还想成立中国高校和媒体的新闻评论研究会,目前正在努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后新闻评论的发展形势?
赵振宇:我对新闻评论的前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推进,言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这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可能出现波折,但我们可以秉持科学精神、民主意识、独立品格、宽容胸襟,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这么多年来,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和培养学生的。
记者:请您对初涉新闻评论者说一段鼓励的话。
一、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的更替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发展,新闻传播界的研究人员也在断的更替。旧的研究人员不断退休,以前的老教师也开始逐渐离开教学岗位,新老人员的更替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制造了新的契机。一批新的研究人员和年轻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陆续接替先前一批工作人员的工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新一代年轻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高校的新闻传播研究出现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年轻的一代作为各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研究的主创人员,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成果也将更为突出,为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新闻学专业开始在各高校普遍建立并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和高质量新闻传播学教师的缺乏,其配套发展仍有很大的难度。
二、近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数套传播学的译丛(数十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的连续几年内陆续出版了,这对这回影响和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生代的持续发展。当前来看,我国新闻处奥博教学的应用教材多为翻译版本,而且这些翻译教材大多来自国外教材。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学术会议和交流增多,传播学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大有改观。在高校各新闻传播院系中,传播学发展成果显著,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地位己经得到确立。许多受到传播学界认可的教材被积极引进,并得到广发应用,这些教材多为国外教材,国内自己的研究性著作极为匮乏。随着传播学的快速发展,与传播学相伴而生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也开始出现,批判学派的研究获得发展,符号学、舆论学随着批判学派的发展也有所进步。
三、发展新闻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陆续出版,这是中国新闻史中提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在今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不断展示给大众,研究发展蓬勃进行。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促进了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各个时期的新闻传播的研究思想都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新的重视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随着最近你年来的各项发展,成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各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出版或重新出版,这些教材注人了较新的材料和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研究人员在回顾历史、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些成套的历史性研究著作,这对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有重要意义。
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
较强的使用性质和较弱的理论色彩是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特点。现在的新闻学研究范围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学。一切与人类相关的食物和活动中都贯穿这传播学,传播问题散发在各个学科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学科管理上有着众多的共同点,在学术研究中,会有很多的相同性,在学术活动中已很难区分,或者说区分的必要性已经很小。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成定局。
五、研究的热门话题
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研究的重视,成为研究者饿热门研究话题。他们把越来越多的焦点和精力放到关系研究上。但是传媒业的发展,也导致了传媒与社会互动增加,这也就造成了传媒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上升。于是,学界越来越关注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于此,很多与此相关的法学研究人员也开始加入到这些研究当中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内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并且逐渐全面完善。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正还是把研究放在了对新闻的侵权和诉讼。对新闻侵权的诉讼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的力度都要超过了对陈美职业道德的研究。就我国而言,我过很多的传媒界的职业道德行为都与世界公认的道德准则不相符,这是造成我国新闻传媒研究重点不一的主要原因,而并非传媒职业道德这项研究有多大的学术难度。
我的毕业论文致谢词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论文写完初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之前的几次初稿中,我的致谢这部分总是空着的,我清楚地明白,写完这部分,我离毕业也就很近了。
论文的写作过程是痛苦的,但终于写完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疲惫,也没有长舒一口气,而是百感交集。六年的喻园求学生涯,将划上一个句号,我的最美好的大学生活也将关上大门,从此,我将真正走出校门、踏进社会。
清楚记得自己在2002年9月刚入校的时候的稚嫩情景,而如今的我,早已完成了许三多式的华丽转身,而眼前这一切,我要感谢太多太多的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没有他们,我的大学不可能取得如此成绩。面对熟悉的亲人,我们反而很难表达爱意。或许只有借助这样的机会,我才能放开声音对父母说声谢谢!在我25年的人生、18年的求学生涯中,他们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支持,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得以安心求学。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工人,但他们给了我太多,父亲是70年代的省劳模、正直踏实,母亲善良勤劳朴实,他们是我成长的不竭动力。太多太多的事情让我难忘,最终化为两个字谢谢!
其次,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没有他们,我的大学不可能取得如此进步和成长。首先,感谢我的导师赵振宇教授,这篇论文是在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在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求学生涯中,赵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其次,感谢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耀老师,感谢新闻学院的全体老师,特别是吴廷俊和刘洁老师,感谢辅导员王潇潇、陈琳老师及学工组的何立群、夏、罗曼老师,感谢研究生工作部的金凌志、郑小建、刘老师,在6年的学生生涯中,他们或给我指路照明,或教会我怎样做人做事,或教给我知识与技能。衷心地对他们说声谢谢!
第三,要感谢我的朋友同学,没有他们,我的大学不可能如此值得留恋。感谢本科期间三羊斋的兄弟们张杨、杨扬、汤河,感谢硕士期间的五人组张瑞栋、郑焕坚、胡金波、徐剑桥,感谢所有给我提供帮助的师兄师姐们,感谢新闻学0201班、06硕新闻班的同学们,感谢我所参与的每一个社团中结识的朋友、同志,这些都是我大学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要感谢我所参与的每个社团,没有它们,我的大学不可能如此丰富多彩。感谢《新闻青年》报、新闻学院学生会、《华中大研究生》报,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青年时代》杂志、新闻学院研究生会、06硕新闻学党支部。我的大学,我的社团,我的精彩!感谢我所有的实习单位《南通日报》、《江南时报》、《湖北日报》、《南都周刊》及我的所有实习指导老师。
如果说今天的论文算是一种成果,我想一定要奉献给以上所有要感谢的人。
致谢写到这儿,要结束了,但请允许我借助这么一小块地方,对母校说两句心里话。别了,韵苑、东一区,我最可爱的宿舍;别了,南大门,难忘的像;别了,东六楼,新闻学院的根据地;别了,白云黄鹤BBS;别了,世界文化名人园、青年园,校内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别了,东九楼、西十二楼、西五楼、东五楼、东一楼,我曾今也是学在华工的践行者;别了,学二食堂、韵苑食堂、教工、百味小吃城、集锦园、百景园、集贤楼、西园、西门、南坑,华工的种种美食我会怀念的;别了,一号楼学术报告厅、大活、韵苑体育馆、东操、西体,这些地方留下了我组织或参与活动的印记;别了,人文讲座、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QQ签名档和白云昵称早已改成我爱华工,这也是我现在最想说的。虽然离世界知名高水平一流大学还有差距,但我绝不会为高考填写的志愿而后悔!华工的博大、积极、实干、活力,让我受益匪浅,在喻园这个泡菜坛子里,我收获良多。
学了六年新闻,虽然自己最终没有从事新闻事业,或许这是大学的一个遗憾,但对于新闻事业,我想套用一句俗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今天是2008年5月18日,刚刚看到新闻,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5000年来第一次真正为普通公民下半旗,并暂停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这个决定或许不是媒体呼吁的必然结果,但最终和媒体呼吁的内容是一致的。现在的一小步,或许是历史的一大步
我毕业论文的致谢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XX、XX、XXX等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对网络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习到网络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感谢XX同学在非常时期,我不能去实验室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指点我的学习。她可好了。她的QQ号码是XXXXX56大家要加他为好友呀。她经常在,只不过隐身了,大家要和他说话,烦死她。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养我的黄土高原,感谢父老乡亲,感谢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喂大的父母。感谢我忘不掉的甘甜的汾河水,感谢太原那清新的带有煤渣的空气。感谢我幼儿园给我擦PP的小王阿姨,感谢被我在小学被我用小刀割烂裙子的女生,如果当时没有这个经历的话我现在去经历就不好了吧。
感谢幼儿园到大学期间拒绝过我的无数女生,不是你们我那有这么多时间从事我的技术研究,你们对我真好,我理解你们。还感谢那些被我拒绝的女生们(虽然目前还没有,但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的)。
感谢寝室里的患难兄弟,是你们4年来对我的蹂躏才使我的意志品质变的如此坚强,大学真锻炼人呀。
还感谢非典封校时期陪我玩网络游戏的同学,我们一起砍怪物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感谢网络游戏中的朋友,尤其是我们团长,是你给了我好多装备,让我身心得到愉悦,更好的投身到毕业设计的工作中。感谢不勘兽,感谢半兽人杀手,感谢哈比,感谢巨魔武士高卷,感谢灰狼给我光武,感谢《骑士》这个游戏陪我度过日日夜夜。
感谢SARS让我可以不用去实验室,天天睡到11点。
感谢人类当今的技术,不然我就没有毕业课题了。
没有感谢的了,再谢就太贫了。88
毕业论文致谢词幽默版
致谢:
首先我必须感谢这个谋杀我青春年华的地方,郑而重之附在大学时代的末页!
经过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提高了我很多的能力,比如抄袭水平、把简单问题搞复杂的能力、不到字数誓不罢休的坚持精神、拖拉但不懒散的工作作风等。
感谢廖朝辉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对经济管理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习到经济管理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感谢韦怡同学在非常时期,在我写不出论文的三更半夜和我鬼扯。她可好了。她的QQ号码是198987703大家要加他为好友呀!她经常在,只不过隐身了,大家要和她说话,烦死她。
感谢养我的广西山山水水,感谢父老乡亲,感谢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喂大的父母。感谢我忘不掉甘甜的郁江河水,感谢横县那清新的带有茉莉花香的空气。感谢我幼儿园给我擦PP的小王阿姨,感谢在小学被我用小刀割烂裙子的女生,如果当时没有这个经历的话我现在去经历就不好了吧。
感谢幼儿园到大学期间拒绝过我的无数女生,不是你们我就不会有这么多时间从事我的学术研究,你们对我真好,我理解你们!还要感谢那些被我拒绝过的女生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虽然长得很丑,但你们是坚强的!”
感谢寝室里的患难兄弟,是你们对我的蹂躏才使我的意志品质变的如此坚强,大学真锻炼人呀。
感谢大学生活让我天天睡到11点。
感谢人类当今的技术,不然我就没有毕业课题了。
我要感谢爸爸在一个腥风血雨的夜晚,将几千万的兄弟姊妹派遣到妈妈体内,然后也要感谢其它与我一同冒险犯难,当然更要感谢那一个卵子最后接受了我,在十个月后还要感谢开着拖拉机的出租车司机载我们全家去医院,并且感谢那一个实习医生颤抖着手,把我从妈妈体内夹出来,当然也要感谢那一个漂亮的护士姐姐拍了我屁股几下,然后感谢……
我要感谢蚊子,每当我想睡觉时,他们就会在我枕边耳提面命地说:“快起来写论文啊!”当我不理他们继续睡时,他们就会咬我一口,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还睡!”当我爬起来坐在计算机前,因为坐太久而需要活动筋骨时,他们轻舞飞扬地说:“来打我吧!”最后我把他们打死了,因为这股成就感而觉得前途光明时,黏在墙上的他们还不忘肝肠寸断地说:“去……写……论……文……”
我要感谢小泽圆、朝河兰、长濑爱、美竹凉子、高树玛莉亚……正是这些异国的友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于和封建伦理做斗争的人,视艺术为生命,对AV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总是陪我渡过一个又一个写不出论文的夜晚,在我精神最不济的时候,适时地安慰我;在我思路不通之时,让我体会到通畅的;在我灵感枯竭时,让我了解到泉涌的喜悦!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会是我往后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她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了我无尽的启迪。未遇到她之前,我犹如轻尘栖弱草;遇到她之后,我犹如贱妾逢良人。每思老师对于我的恩情,如山高如海深,我生当衔珠,死当结草,老师若病,我侍药;老师若崩,我当扶棺。来世必作牛作马作狗作猪,以报答老师对我的浩荡师恩。
一、缓慢发展中前进
1982年开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访华带来的研究热潮,新闻传播学科快速发展起来,召开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大众传播研究占据传播学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陈力丹1986年在《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历史的探讨》中总结1979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中的40个研究话题时,有13个话题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1987年,《新闻学论集》第11辑发表祝建华的文章《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来源》,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国新闻传播学范围内较早的、鲜明的以“科学方法论”为论证对象的文章。逐渐的,在传播学界,量化研究不再饱受质疑,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运用起来。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频率统计一类较为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手段,更多样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学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闻学刊》上刊登了《新闻价值及其数学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数学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构建新闻价值这一因变量与读者需求、信息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这之后,在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应用逐渐多了起来。如《新闻学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颖的文章《深度报道——党报报道结构的再次调整》,运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在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的眼界开阔了,研究也迈向了新的、更高的台阶。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传播学量化研究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研究调查,如柯惠新、陈崇山、喻国明等人进行的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在研究中,不仅对数据进行了频率统计处理,更对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显著性进行了考量。通过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处理数据,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断式的研究方式可能产生的误差,以科学的方法对受众态度成因进行测度。这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式。在这一阶段中,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更加丰富和广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论的引用和单纯借鉴上。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比较少。如张莹、申凡等对1994年至2003年10年间《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数量很少,依赖性较强,创造性不足。
二、高速发展时期
迈入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学本身,迎来了自学科引入国内后最蓬勃发展的一段时期。依据王海龙,沈翠婷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对我国2000—2009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显示:这10年间,新闻传播学科立项数量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331%。在这一形势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的普遍和广泛。2004年,有学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对于四种报纸的阅读情况考察为基础,考察了受众对于议程设置的敏感程度。这是一次将统计学中显著性水平测定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成功运用。谭天对2007—2009年间,刊载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这三本核心期刊上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论文数占实证研究总论文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说明量化研究,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受到大多数研究学者们的青睐和信任。
三、展望与未来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会调查和统计的思想就已经传入我国。随着这么多年社会学科和新闻传播学自身的发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
1、统计方法应用多样化
对数字处理更加精确随着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被引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张少臣等对上海五所高校学生对于政府信任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评价作为重要变量,出现在最后的结构方程中。尤薇佳等对受众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如何选择媒介和对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关联度和个人信任倾向五个维度出发,进行路径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有效通过对于外部媒介接触条件的测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这一隐变量是如何随着媒介渠道选择变化而变化。对于突发事件者如何选择媒介通道和优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较好的建议。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研究的焦点是多因变量对多因变量回归建模,能在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条件下进行建模,更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对因变量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量化与质化研究之争仍未平息
正如谭天在《新闻传播学应加强质化研究》中指出的,质化研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自身分析欠缺精确性、研究没有同一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质量衡量标准的问题,而且质化研究可以解决量化研究局限于表层信息、无法获得具体深入问题本质的弊端。而张敏更是指出,量化研究只是一种方法,对方法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所以,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研究工具,其实是不分你我、彼此补充的,只有充分协调利用这两种有效的工具,我们才能在研究传播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对于新闻传播学科中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朱卉聂慧敏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相当普及,全美很多学校设有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随着媒介融合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各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教育方向等方面对新闻学教育体系进行了大的变革和建构。除了继续遵循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美国新闻学教育日趋重视媒介融合教育,注重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培养,强调实践与应用训练,新闻学教育日趋国际化,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为了更加全面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等五个不同知名度的新闻学院或新闻专业作为分析和研究样本,以免以偏概全之嫌。
重视媒介融合教育
美国新闻学教育通常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重视媒介融合教育。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美国新闻学教育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看准发展趋势,新开了很多媒介融合的专业课程,或者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了很多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用于进行媒介融合教学的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教室。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在职记者交流。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还开办了数字新闻塔尔中心(TowCenter),并开始授予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的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自己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育向多媒体和媒介融合方向的革新与衍变。
美国石溪大学(StonyBrookUniversity)新闻学院开设了很多注重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电视报道与编辑,电视制作,高级报道/写作/广播、高级编辑与表现/网络、高级数字叙事,音频新闻,数字摄影新闻实验室,在线新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采写能力以及多媒体运用的融合。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媒介未来的新闻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了配备有最新数字技术的“未来编辑部(NewsroomofFuture)”多媒体专业教室。所谓“未来编辑部”,包括采集、文字编辑、音频视频剪辑设备等,并使用一套软件连接各个新闻工作者的电脑,使得新闻资料编制传送一体化。石溪大学很多课程都在这个“未来编辑部”里完成。所有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必修广播、印刷、在线新闻等课程,并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模式进行思考与工作,然后在最后一学年才可专注于其中某一种媒介的学习和应用。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确立了广播新闻、融合传播、媒介研究、出版与在线新闻、广播电视与互动媒介等专业研究方向,从这些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其对媒介融合教育的重视。
美国和中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差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教师背景的要求方面。中国新闻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美国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教师的从业经历,在媒介融合时代,后者的要求尤甚。由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看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两人,占所有教师的7%;具备媒介从业经历的教师27人,占比96%;来自传媒行业的兼职教师10人,占比3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美国的新闻学院非常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和学位,这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中国新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历和学位,将博士学位视为进入各新闻学院工作的通行证,使得中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建设出现了种种偏差。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获得各种奖项的记者、专栏记者、作家、杂志编辑、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数字媒介领域的专家。这些教员全部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与支持学生发展的工作。美国各新闻学院近年来新聘用了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与传统新闻学教员一起,致力于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即便原有的新闻学教员,也在向媒介融合研究领域靠拢。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在2010年招聘教员时,发现应聘者发来的简历中90%以上都号称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
强调多媒介的实践与应用训练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非常强调实践和应用训练,因此,很多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报纸、出版、电台、电视台等领域从业,或进入娱乐、多媒体、广告、公关、外事、文化交流等领域。在常青藤盟校中,哥伦比亚大学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大学,其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球顶尖新闻学院之一,普利策新闻奖就是由哥大新闻学院主评。该校新闻学院在兼顾传播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偏重新闻实务培训,致力于培养新闻界精英人才,其毕业生拥有最实用的技能,不需要很多的在职训练就能解决重要问题,在美国传媒界备受欢迎。当然,该校新闻研究生院的入学要求也非常严格,它并不看重申请者的语言成绩,申请者将参加该校自设的测试,比如让申请人写出类似《纽约时报》的社论,甚至允许研究生以新闻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其重视实践程度可见一斑。
美国新闻教育在授课环节就已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未来编辑部”多媒体专业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大部分课程都会给学生进行新闻采集与编辑的时间,你很难区分哪些课程是课堂教学、哪些课程是实践教学。而且,这些专业课基本上都采用小班教学,任课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指导每一个学生,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迅速地提高新闻实践能力,在课上就能实现上手训练(handson)的实践型教育模式。同时,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几乎所有的教员都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其院长霍华德曾担任纽约市长岛《新闻日报》(Newsday)编辑部主任18年,在他任职内,该报有8人次获普利策奖;其副院长马茜曾在CBS工作30年,曾任CBS《新闻报道》节目的高级副总监;其他专职或兼职教员也多数具有丰富从业经历。这样的师资配比保证了新闻教学的实践水平。
美国新闻教育还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石溪大学要求所有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在石溪大学的校办报纸、校办杂志、校办网站、校办电台或校办电视台选择其一进行一学期的校内实习。据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主任董庆文介绍,美国约95%的新闻学院办有一份由学院新闻专业主办的报纸;约90%的新闻学院办有电台;约50%的新闻学院拥有电视台。约70%的新闻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约50%的新闻学院拥有广播实验室。还有一些新闻学院办有低功率电台,其信号覆盖范围不到一英里,不受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直接规制。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办有《哥伦比亚观察家日报》(ColumbiaDailySpectator)、哥伦比亚大学电视台、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其出版社更是全球闻名;石溪大学新闻学院拥有一个非常完备的电视演播室;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拥有一个UTVS电视台以及KVSC广播电台和KVSC网络电台;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拥有一个Pacific2电视台和一个KPAC电台。这些学校媒体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无数的实践机会。同时,石溪大学新闻学院还要求学生在石溪大学所在的长岛,或纽约市,或大纽约区的媒体进行多样化的校外实习,石溪大学新闻学院设一专门教员为实习协调员,接受学生咨询,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p#分页标题#e#
石溪大学位于长岛,紧邻媒介之都纽约,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有机会到长岛和曼哈顿的媒体机构学习和实习,其毕业生也有机会到CBS新闻(CBSNews)、《新闻日报》(Newsday)、东汉普顿出版社(TheEastHamptonPress)等众多美国媒体工作。每年毕业季,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会举办招聘会,其2011年招聘会有110多家媒体出席,包括纽约时报、BBC国际频道(BBCWORLD)、公共广播网(PBS)等国际知名媒体,也包括TWC本地新闻(TWCLocalNews)、麦德迪斯视频工作室(MederithVideoStudios)等,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新闻学教育日趋国际化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注重国际化合作办学与交流。其初衷有三:一是通过国际化扩大自己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二是通过国际化让自己的学生走出去,拓宽自己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传播人才;三是通过国际化办学、招生为学院和学校盈利。随着中国这些年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国各新闻学院都非常看重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把中国作为新闻学教育项目国际化的首要合作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派遣一些教员到中国来,与中国的新闻学院建立联系与合作;二是聘用一些华裔作为留学事务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该新闻学院的国际合作事务和留学事务,甚至在学校的国际交流学院里专门成立中国事务部,比如圣克劳德大学就有专门的中国事务部,可见对中国的重视。因为有华裔的帮助,美国一些新闻学院与中国的新闻学院建立合作的障碍大大减少,而且双方合作的机会也大为增多。显然,这些举措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几所国内新闻学院建立有长效合作机制。中国学生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为了使留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和生活,该校成立了国际学生及学者服务中心(ISSO),为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服务。
石溪大学新闻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都有合作。2009年6月,石溪大学14名新闻系学生参加了石溪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办的的暑期“大篷车课堂”之“重走丝绸之路”,两校学生在中美新闻教师的现场指导下,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和写作,一直到万里长城的最西端——甘肃省的嘉峪关。石溪大学新闻学院不断策划组织赴中国的暑期交流班。中国的新闻专业学生也有相应的赴美暑期班,内容主要是接受美国教授的新闻基础理论培训、多媒体应用培训、考察部分美国媒体。北阿拉巴马大学与国内很多院校都有合作,如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虽然都是校级合作的项目,但这里面都包含了新闻学教育合作的子项目。为了争取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北阿拉巴马大学的新闻学教育项目设立了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英文教学ESL课程,其直接目的是帮助中国留学生尽快听懂美国教授的授课。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 个。在这15 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解放军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 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 1 ] ;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 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 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 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 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 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 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英文名称: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2577
国内刊号:11-3320/G2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新闻与写作》 再次榜上有名
本刊讯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第五届中国“新闻核心期刊”评选活动,近日通过评审鉴定,评选出28家“新闻核心期刊”,《新闻与写作》再次当选。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发行等。在各学科评选的基础上,汇编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2008年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向社会公开发行。对入选的“核心期刊”单位,不通知,不发任何证书。旨在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高质量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图书资料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做到花钱不多,又能订阅到高水平的期刊。
为了使评选做到客观、公正、准确,这次评选同以往一样,仍旧不通知被评选期刊的单位,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刊登的文摘(40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新华文摘》等上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及“被摘率”、它引量、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统计数据进行筛选。这次评选出来的28家“新闻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从全国公开出版,属于“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的上百家期刊中精选出来的。这28家期刊有这样几个特点:内容能合理覆盖全部下属学科,信息量大;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创新性;经常刊登有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文章和部分作者高水平的论文,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在引导舆论、指导新闻传播实践和研究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刘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