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知行合一论文

知行合一论文

时间:2023-02-25 00:5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行合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行合一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护士素质;最高境界

在目前医疗环境中,多因素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护人员要从一天天、一件件的周而复始的琐事和医疗行为中积累起患者对医院安全的认知和信任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知行合一表达出来的:患者住院后,感受到在医院处处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负责。能感受到好像医护人员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自己。感受到了时时被关怀、被重视、被保护,护患关系密切,从而能大大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整体的医疗系统工程中,医护人员是一个主体。其中,护理工作有句俗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其重要性,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素质?我以一个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护士长角度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下面加以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护理人员数98人,女性,学历:本科1人、大专92人、中专5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8人、N1级40人、N2级34人、N3级16人、N4及0人。

2014年护理人员数148人,女性,学历:本科20人、大专125人、中专3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11人、N1级77人、N2级39人、N3级18人、N4及3人。

1.2方法 新近护士(工龄

护理人员在职"知行合一"模式培训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知"即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化知识、沟通知识的学习;"行"即对理论知识的执行程度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练习,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人文修养培养的体现程度。在护理部的总体计划部署下,科室根据自身专科临床护理特点,制定不同层级(N0、N1、 N2、 N3、N4)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原则、目标、计划及方法以及考评方法并遵照执行。

1.2.1"三基三严"培训原则 系统性原则:护理人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科室带教老师、护士长、护理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不能有偏颇,要"知行合一"。

动态性原则:培训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内外环境变化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体系的调整,促进护理人员快速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发掘潜能,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层次性原则:要考虑个人发展阶段和岗位的差异性,制定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实效性原则:要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及岗位胜任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1.2.2"三基三严"培训目标 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要达到的目标中基本素质一致,而知识(知)和能力(行)是阶梯式递进的[2]。

1.2.3培训方法 强化"知行合一"考核标准,自觉以"知行合一"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制定"知行合一"奖惩条例,执行中采用以下方法。

1.2.3.1以临床实践传、帮、带为主,要求参加由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1.2.3.2短期、集中培训 ①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操作培训1次,1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培训率95%以上;②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每年至少5次;③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1次;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培训各1次。

1.2.3.3"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护理界权威人士到院内讲授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也"走出去",护理部根据需要选派护士外出参加研讨会、观摩会、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并根据不同科室的专科需要,有计划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获取最新的专科知识。

1.2.3.4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工作之余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迅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学、管理、科研现状,还能与其他护理机构广泛交流,了解国际护理进展。

1.2.3.5开展护理教学和科研 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医院及学院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传授给下级护士和护理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撰写护理论文及编写护理教材。

1.2.3.6自学 依据个人兴趣,学习外语、法律、经营管理、人际沟通等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1.2.4"知行合一"高素质护士的评价方法

1.2.4.1在工作中,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主动、语言文明,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真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2.4.2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4.3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丰富,技术操作娴熟。

1.2.4.4应急处置能力强,沟通通畅,患者安全目标落实。

1.2.4.5继续教育学分达到医院标准要求。

1.2.4.6科室、护理部组织的各项理论、技术操作考试达到标准要求。

1.2.4.7满意度高(包括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长满意、护士满意、患者及家属满意)。

2 讨论

临床护理活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护士准入制度》接纳新护士,新、老护士按照上述的培训模式,一步步成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学海无涯",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循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3]。"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一步步提高,知识结构日趋完善,职称由护士到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越来越高,知行合一,成为高素质的护士,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院校;校园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世界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院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并由此辐射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任。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内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营造“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的校园风尚,倡导“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的师生精神,为使学校成为“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的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传统根基和当代哲思

(一)“和”即和气、合力、和谐,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凝结。中国古代思想家将“天人合一”作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早在先秦,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继而“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庄子、董仲舒等人发展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观念。

“和”既是事物的状态,又是人类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而且是人类高尚的道德。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即:“和为生”。“和”所体现的“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正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兴校之基。

“和为生”思想虽然跨过了漫长的历史时空,但其中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关怀、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等思想,不仅为当代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提供参照视角,而且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自然观。

(二)“行”即行言、行知、行德,讲究“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治学施教的重要思想,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最早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为“善”。

“知”决定指导“行”,而“行”检验“知”的真伪,“行”是“知”的检验方法、途径和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倡导言行一致、德行一致、注重行动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实现行为、思想、精神层次的高度和谐统一,这是大生态观。即:“行为态”。“行”所体现的“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也正是高校治学施教、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行为态”倡导授之以知、导之以行,培养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使生态素养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

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践行

生态大学“是指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强调学校运转要为社会及参与教育的各方提供最大的服务,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生态大学应该是开放、竞争、和谐的现代大学,其核心是生态化教育。建设生态大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校定位;二是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三是体现竞争和谐的管理制度创新;四是营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正是在“和为生、行为态”理念的指引下,以生态文明校园为目标,从“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个方面,进行了由表及里、不断升华的践行。

(一)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构筑文化载体和物质支撑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相对静态的“长时段”,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境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实施“载体建设”工程,实现“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构筑支撑点。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凸显生态理念。一是重点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及主要楼栋的空间文化布局,进而形成园林景观、文化特色、产学结合三大板块基本架构。二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抓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工作。

2.绿化景观独具特色,彰显生态品味。学院现有各类树种成百科、植物群落多个,植被覆盖率达70%。使校园即树木园,既体现生物多样性,也为公众认识树种、学习生态文化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宇安置生态画,在主干道设置植物造型景观和叶型生态古诗词灯箱,设立“树的故事牌”和“纪念树种植区”等。

3.文化设施丰富多样,展示生态成果。除利用各类设施为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外,还单独兴建了江西省内高职院校最大的生态科教馆,收藏各类动植物标本万余份,同时运用图片、文字、活字、模型等形式多视角展示生态文化,集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赏品鉴为一体;此外,还相继创建了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手机报、短信平台、橱窗专栏等宣传阵地,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平台更加拓展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二)推行管理生态,倡导人际和谐和绿色高效理念

管理制度涵盖了校园内部各种关系,被生态文明浸染的人际关系,能够有力促进和谐、保证民主,达到公平。当前,高职校园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与矛盾,有些比较突出、普遍。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适度的发展规模,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绿色办公理论的倡导,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推行生态管理,有助于解决现存的问题和矛盾,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和谐发展,营造一种和谐发展、包容差异、崇尚个性的校园风尚。

1.构建教学、科研、行政的生态组织系统。协调生态特色学科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教学和科研并重,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实现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开放式办学。

增强民主意识,坚持平等原则,营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砥砺、心理相容的和谐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和服务规范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二级管理体系,明确校院两级职责,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明晰行政与学术的关系,秉承学术自由理念,行政发挥有限作用,使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构建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提倡持续发展、竞争有序的价值导向,形成有利于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竞争环境,使全校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全体师生各负其责,有序竞争,形成合力。

3.倡导绿色高效的办公理念。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还应当是一种生态节约型校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校园基本建设贪大求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积极推进低碳校园建设,建立绿色办公制度,推行无纸化办公,定期回收废纸、报纸等可利用废物资源,办公用电设置成节能模式;实行“人车分流”,在校园指定位置设置生态化停车场,师生步行进入学院核心区;实施校区内汽车尾气、汽车噪音“零排放”计划、“低碳校园”计划和“无烟校园计划”。

(三)营造人文生态,建立绿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教材、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课程设置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具有一定的生态位。人文生态观注重人的全面培养、知识结构和整体教育,促使理性、非理性因素、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注重习得者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性教育,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实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生态人”的愿景。

1.立足林业行业,建设生态特色专业。“在众多大学以竞争求发展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大学要保持自我持续发展的活力,必须准确定位,寻求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生态大学在确定自身定位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的重点和非重点。在激烈竞争的共生环境中,只有切实找准自己办学层次的定位和领域,才不至于陷入高等教育盲目“”的泥潭之中。”[6]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江西生态强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立足林业行业,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重点建设了林业技术、园林技术、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五个专业群,凸显生态的专业特色。

2.建立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化”转向“综合化+专长化”,既开设专业课程,又开设绿色教育课程;对所有专业都开设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公共课和选修课;在课程建设中渗透绿色意识,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渗透于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素养;同时将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宽基础、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3.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和谐身心。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应对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生态文明教育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和谐身心一脉相承。

(四)输出生态服务,实现生态文明的传播与辐射

作为人类社会新文明与新智慧发源地的高职院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以系统的方式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现实社会中,成为社会的“服务器”。 学校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和对接地方生态产业,提升师生乃至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传播与辐射,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1.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在校内外举办“植树节”、“地球日”、“环保日”、“母亲节”、“感恩节”、“爱鸟周”系列主题节日活动,鼓励种植班级树、同学树、友情树、入学树、毕业树、家庭树,进行校园道路命名方案征集等活动,向师生和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促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成兼具生态思维定式、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生活方式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2.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普及生态知识。通过组织生态科教馆参观,邀请国内外生态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主题讲座,开展生态影像展播、生态法制图片展览、“花卉知识普及周”、“植物识别大赛”、“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主题论坛、“生态文明校园”主题班会和征文、消防避震演练、“电子废品回收与利用”活动,实施垃圾分类等等,帮助师生和公众丰富生态知识,激发审美情趣,提高生态素养,遵循生态法则,成为“知行合一”的生态践行者。

第3篇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鸢尾花(IRIS)是一种理想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学模式。鸢尾花(IRIS)教学模式分为引言(Introduction),阅读(Reading),探究(Inquiry),展示交流(Sharing)四部分,旨在推动学生从阅读走向实践,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格。基于鸢尾花(IRIS)教学模式,笔者开发并实施了24个专题的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问题与探究孕育核心素养

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的内容围绕“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形成“科学探究”“生活化学习”“经典教育”三大类别,共24个专题。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活动的多样专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素材和体验场境。

学生在进行专题课程学习时,带着课程核心问题进入知识场域、生活场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从而走进丰富、真实的问题情境。“灰霾天气”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生物入侵”情境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经典传承”情境启发学生对理国、践行孝道的思考。例如,“自然”维度关注的核心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学生可以从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物入侵》课程引导学生到相关场所观察入侵生物,了解它们给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灾难,并思考应对之策;《广州地区的灰霾研究》课程以“50岁以上广州人的肺都是黑色的”为导入,启发学生对灰霾形成的原因、灰霾与天气的关系、灰霾的危害等问题的思考。其中一个学生小组,坚持定时、定点目测灰霾天气,拍照存据,并与广州市政府环境部门公布的PM2.5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得出他们的分析结果。

二、活动与交往催生核心素养

鸢尾花(IRIS)C合课程倡导“由阅读走向实践”,强调由知而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注重内外一致、和谐统一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关系的形成。综合课程主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创设了“自然而然”的条件。在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的学习中,“活动与交往”是学生知行合一的催化剂。

在《节约粮食》课程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粮食的相关情况和知识,了解粮食的紧缺危机,了解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策划粮食调查方案,对家庭、学校、酒店等公共场所浪费粮食的现象开展调查,并及时地把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交流。最后,学生针对调查情况,制定了节约粮食的计划,积极开展了节约粮食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

在《生物入侵》专题的学习中,笔者联合了鸢尾花团队的部分成员,进行了跨地域、跨校际的协作指导活动。江苏、广州的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主动质疑、自主选题,并基于研究主题逐步开展阅读活动和探究活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本地入侵生物的知识,通过观察、访谈等实践活动,思考了入侵生物给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灾难及应对之策,并积极宣传物种入侵的危害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合作品质,也用行动展示了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

第4篇

“这件事”指的是今年4月,无党籍学者、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江明修突然决定以公民身份参与年底的台湾苗栗县县长选举。这是他的第一次竞选,也是第一次主动从学界迈向政界,尽管他早就被政府视为重要智囊。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学而优则仕”的故事,在江明修的得意门生兼世交徐启智眼里,老师此举无异于“为民捐躯”,更遑论亲朋故旧的反对。

江明修呢,他睁着一双无辜的不大的眼睛,说,“我是一个很单纯的人”。 被热爱的散漫

江明修在大陆公益圈很受喜爱,据说是因为他的“有趣”。

公益媒体编辑小树初见他是在一个聚会上,“那次他花不少时间,讲一个公益活动后自己送了一只猫给女孩子,从而导致误会的故事,我们以为结局一定峰回路转,总结出一个重要的道理,结果根本没有,大家听完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讲这个。”小树却从此喜欢上江明修,喜欢他说话的散漫,很多内容都漫无目的,只与内心情感相关―“有特别天真的一面”。

当然,一个人若连“散漫”都被热爱,往往基于一个前提,即在某个领域不可忽视的成就―江明修是公共行政学教授,更是台湾第三部门研究的开先河者,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NGO。

他说,他们这一代人本来就很特别,求学时期正好经历了去世、台湾民主抬头,那时,的威权统治虽仍在,青年人却已开始关心政治,老师也敢放开宣讲民主。年轻人内心的“种子”正是在那时落土生根、继而萌芽。

后来他赴美读博,回来后,正好又撞上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即1987年台湾军事解除,那可真正标志着威权统治的结束、民主化发展道路开启。

随后不久,江明修就开始了第三部门研究:1990年前后,他发表了首篇相关论文,并成为台湾最早开设第三部门课程的学者之一;1994年在政大成立研究室,1998年在社科院成立研究中心,2000年政大更有了全台首设的校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课题涵盖法律、企管、人文、传播、社会、公共行政等。

这一切,都奠定了江明修在台湾这一领域无可取代的学术地位。

不过,如果只是这样,尚不足以使他在公益人尤其是草根NGO中如此受欢迎。毕竟,对于正卡在生存或发展瓶颈的NGO来说,理论固然重要,但他们更迫切需要的,往往是实实在在、详细而具体的实践经验―“还要可供借鉴”,NGO负责人林子笑着补充。

而江明修的魅力在于,他两者都可以提供。 去,到后院看白云

“我从小是很奇怪的小孩。”江明修说。很小很小,小屁孩们都在玩泥沙的年龄,他就有个特别的爱好―“在我家后院看白云”。五六岁左右,他又增加了一个爱好:每天“读”报纸。他把自己怪异的种种,归因于原生家庭中母亲较为强势,身为学校校长的父亲则应酬很多,较少顾及家里。

他的故乡正是参选地苗栗,地道的客家庄,妈妈是苗栗公馆小学老师,从小教儿子写字,把自己的藏书给他读。小学二三年级,江明修已经读了很多书,又常常跑去听妈妈上的高年级的课,自然有了很多“不属于同龄人”的想法。然而,性格内向和害羞嘛,“想什么没办法表达出来”,“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这造就了他个性中相当独特的一面。

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台湾社会尚笼罩在一股危险的氛围当中,人们对政治谨言慎行。江明修却因为与外界交流受阻,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自我对话,反而拥有过人的行动力―“我想到什么,认为是对的,就会去做”。

不过你现在轻易已无法在江明修身上看到幼时那种古怪的沉默了。数十年后,他成了一个演讲和聊天达人,尽管内容有时会漫无边际。这是不是在补偿当初的不擅表达?不得而知。

我让徐启智形容一下老师的教学风格,他略一沉吟,“扑哧”就笑起来,问,“你知道唐三藏吗?”“啊?”“对,就是那个取经的唐三藏啊,就是那个特点。”“‘那个’特点,是‘嗦’吗?”“对啊!”

若非碰上选举这种特别忙碌的时候,据说平时江明修是很好约的;演讲下来,他常被缠着问上一两个小时,也很少会厌烦;遇上诚心求教的学生更不得了,“知无不言、倾囊相授,唐三藏嘛”,徐启智笑。

唯独“对就做”的特质并没有因为成熟后对外交流窗口的重新打开而改变。

“我尝试(追溯)小时候看白云的感受,应该不是因为美感,当然看到白云的变化我也觉得很美,我不知道怎么样去连接,我从小就觉得想为世界做一点事情,很抽象,我觉得我是上天选出来的。”

然后他去做了,一直至今。 江老师的“山茶酥”

江明修学术研究的最核心价值,是从公民资格、公民义务、公民权利,到社区、社会资本,再到民主政治与生活,即让公民通过参与社会、参与政治,形成社会连动关系。显然,这与精英阶层“由上至下”的社会治理及政策形成思路截然相反―所有东西都是“由下而上”。

因此,他特别强调“向社会学习”、“知行合一”。

第5篇

从企业文化诞生的来源看,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企业文化。兰德公司、麦肯锡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都发现:一般情况下业绩辉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作用都十分明显。此外,据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这本书阐述了为什么在西雅图的两家咖啡店会在如今成长为全球2500多家连锁店的咖啡公司的真谛。本书的作者霍华德•毕哈在多年担任星巴克的高级主管期间,帮助星巴克建立起它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利润。他培训过各个级别的几百名领导者,同时也帮助星巴克成长为世界级的知名品牌。公司的价值观是:“我们对待员工的方式影响员工对待顾客的方式,而顾客如何对待我们则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所说“:在每一杯咖啡的背后是由精细执行力体现出的服务观念,而在背后的背后,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洞察和尊重,所以星巴克才有机会成为特别的文化大使。”其实星巴克只是当今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长寿公司的一个缩影,又例如:沃尔玛公司提出的“对员工要像对待花园中的花草树木,需要用精神上的鼓励、职务晋升和优厚的待遇来浇灌他们,适时移植以保证最佳的搭配,必要时还要细心地除去园内的杂草以利于他们的成长”;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提出的“全民服务”理念;IBM要求“向顾客提供完美服务”;杜邦公司提出的“让化学使美好的生活更加美好”;普华永道公司提出的“致力于技术的尽善尽美”等。而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体系。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是建立优秀文化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将企业文化提高为企业战略的关键一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外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将其总结为下面的框架图。

(一)企业口号生存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处于一个雏形状态,此时的他们虽然口号很响亮,但形形的口号不断地充斥在员工的耳边,难免让人心烦意乱。所以我觉得此阶段的文化素质应该抓住重点:“生存!”,应该以企业的目标为导向。但我们必须要避开一个误区: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这是大部分企业创办初期的迷惘之处,每个企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外部文化相适应并加以创新。只有企业能够以愿景为导向,此时企业才具备了竞争性文化,企业文化才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二)个人主义阶段

这里的个人主义我暂且将其规划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家,另一方面是公司员工。在国人的共识里,中国的企业文化大体上就是企业家文化。诚然,我们得承认企业里面有搞老板主义的,有在自己的天地里搞个人主义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插曲。国内企业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总有“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创新”这样的企业理念。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家文化完全一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创业者个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愿景目标、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索尼的先驱精神”,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松下“造人先于造物”,惠普之道,迪斯尼“想象力与魔力文化”,这些卓越的公司都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提炼和宣扬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个性。

(三)企业凝聚力提升阶段

我觉得这二阶段的企业已经能够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个人主义盛行的阶段已经过去,企业中的员工和企业家都自觉践行了不成文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导向明确,大家都努力奋斗,积极创新。此时,企业整体的化学反应非常不错,运转正常,且每次遇到的风险和危机大家都能携手度过,大家都在帮助企业迈上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而努力奋斗。

(四)企业“形神合一”阶段

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要通过“省悟”才能获得,这个时期,企业需要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家具有禅者的智慧和修养。正如洛克所说:“我认为人类的行为是思想的最佳译员。”企业发展到这个最高阶段,必然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崇高境界。

二、结论

第6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观教育百年史,通才、高等专业、高等基础、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元才、多样多元等教育学说,从多角度揭示不同时空大学本科之育人理念。众多教育家一直在大学育人之“博雅”与“专业”间取舍徘徊,可最终在共通之属性――“培养健全人格”上达到辩证统一,找到了育人之真谛。当代大学生,须是有宽广国际视野、渊博科学知识、深厚人文底蕴、强烈创新意识的现代公民,本科教育必创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之环境、培养现代文明之人。

本科教育,大学之本。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个性发展“四位一体”之教育体系,既满足社会分工专业细化之要求,又顺应现代科技交叉融合之趋势,还适应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之演变,更符合创新人才全面发展之需要。先“为人”,再“为学”;先“育人”,再“育才”;先“成人”,再“成才”。 唯有“以人为本”,方能“人尽其才”。教授一线育本科,学生全体受教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科学技术是真学问,人文精神是大智慧。用心智去启迪学生之智慧,凭德行去塑造学生之品格。“现代”属时代概念,“文明”具理性意义。为塑成学生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之现代公民意识,养成诚实、守信、正直、宽容之健全独立人格,促成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作为之国家民族栋梁,院长、书记教授必深入本科授课垂范,长江学者、博士导师、系主任教授须扎根课堂教学作则。教授群体决定着大学求真之水平、传道之境界,是大学精神的坚守者、文化内涵的承载者、教育功能的执行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教授今天的足迹能预见学生明天的轨迹;教授今天的思路会影响学生明天的出路;教授今天的态度可决定学生明天的高度。

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学生应获取人类文明之核心知识,达成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之修学。教授育人,能达到使学生认识更加深刻、知识更加渊博、见识更加广博之学识境界;教授育人,能具备立得住、站得稳、传得开、留得下之业务水准;教授育人,能展开“正说、细说、通说、新说”之授课状态;教授育人,能产生“教学合一、学练合一、想干合一、知行合一”之教学成效。教授讲解必是精辟,方能博得热烈掌声;提问必有意义,才能引起激烈争论;点评必然深刻,故能启迪创新思维;出题必具新意,始能促成创业项目。教授是推动本科教育改革,推广“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之新型教学模式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教育之道,环境育人。教授通过纳大学生进项目、进课题、进实验室、进企业、进政府的“五进”活动,容实践、实习、实训、实验的“四育人”环境。无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或其他学科哪个专业,不管学界、商界、政界或其他各界哪项事业,杰出人才应具备勤奋、韧性、勇气、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之特征。在教授的课题里,学生的好奇心将成为驱动科学发现的原始动力;在教授的项目中,学生的想象力能激发富有独特创意的研究方案;在教授的引导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实验室、企业和政府的不同环境中得到培养锻炼。没有这些特殊品质,就没有智慧,也没有创造能力,即使他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

教育之道,存乎于心。教授“正”心,高尚情操感染学生;教授“贴”心,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教授“专”心,渊博学识抓住学生;教授“用”心,两个课堂留住学生。一课堂重在教书育人,教授主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言传身教传授专业理论与科学知识;二课堂重在环境育人,教授指导学生“五进”以达“四育人”,用笃行求实培养综合能力与人文精神。一课堂是二课堂的基础,二课堂是一课堂的延伸,两个课堂共同构成培养人才的有机整体。两课互长、相得益彰,形成了堂上堂下交互、理论实践联系的系统教学,拓展了教育教学渠道,扩宽了成人成才路径。

教育之道,止于至善。“共同面”属通识,“不同面”是个性。学生水平“均值”较高,“方差”较小,趋同性强,缺少杰出人才。致此现象,因缺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虽有效,但唯有以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激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真能实现依个性特点去成长。邀海外大家、政商精英、学界泰斗开坛讲学,分享人生体悟、开阔学术视野、知晓理论前沿;请鸿学巨儒“传经布道”,助学生“化成天下”。“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个性发展之环境、人杰生长之土壤。“所思所言”,启文明进程之机缘,开民族复兴之大业。

大道至简,大学至真。探求真知、追求真理谓之“真”,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谓之“道”。大爱方成大学,教授“传道授业”之本真,大学“塑造人格”之本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主导力量。生为本、爱为核,教学互长、共筑大成。学生对教授很需要,教授对学生很重要。引学生修正念、走正道、得正果。用真学问传授学生科学知识,以大智慧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7篇

团队优势,宣讲内容主题化

2013年4月上旬,校党委对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谋划部署,决定对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梦主题宣讲教育,并对宣讲内容作了总体安排,要求宣讲内容要具体化、主题化,要针对时代特点和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在不断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校党委整合全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社科部、法政学院教师和政工干部队伍等为依托开展专题研究,审定主题宣讲内容,制定宣讲计划。接着,校党委选调17名理论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组成了宣讲团队,共享学术资源,集体备课,联合制作了主题内容鲜明、声图像并茂、具有时代特征和感染力的教学课件,为全校开展中国梦宣讲提供了良好条件。

宣讲团队利用两个月的各周周末,对全校所有专业、年级的1.2万名大学生和各二级学院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举办了中国梦主题宣讲教育系列讲座。课堂上,师生互动精神饱满,分组讨论热情高涨。课后学生反响强烈,纷纷拷贝教学课件以便反复观看。“中国梦”开始引燃校园,“中国梦”一词也成为广大师生的流行语和口头禅,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开端。

创新教育形式,活动载体多样化

组织载体科学化 在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学校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模式。纵向以“校――系――室”“校――处――室”“校党委――院党总支――党支部”为线,横向以学校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院系为纽带,将各项中国梦主题教育工作逐层分解、逐项落实,为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学校在校园广场举办的“青春筑梦”主题文艺晚会,有5000多名师生观看演出,晚会主办、协办和演出的单位团体共有17家,由于组织得当,晚会现场隆重热烈,秩序井然,超出了预期的活动教育效果。

教学载体形象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时,避免以往“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人物、案例,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载体,使大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中国梦,深刻了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同时,把班会纳入课堂,把中国梦融入班会等活动,也提高了教育实效。

活动载体艺术化 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寓教于乐,开展了中国梦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如主题摄影比赛、微电影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红色音乐剧比赛、戏剧小品比赛和才艺大赛等。学生将中国梦主题与艺术载体相结合,展示才艺,抒怀,寄语青春,放飞梦想。师生联合创作出了许多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其中,微电影《小小的梦想》和《落珠殇》、音乐剧《爱的音符》、小品《无声的爱》、歌舞《放飞梦想》等7项艺术作品被河北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高校第二届廉洁文化作品大赛总决赛。

宣传载体网络化 为切实把握中国梦宣讲教育的主动权、主导权,学校利用橱窗、教室走廊等校内公共场所的宣传媒介张贴主题宣传海报,利用校园网、广播、报纸、短信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开设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专题、专栏和专版,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学校尤其注重网络的时尚性和多功能性,利用学院在线、贴吧、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传播中国梦主题教育内容,鼓励学生为各项活动提供创意和设计,以使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乐意参加、用心参加和踊跃参加的热门活动。

知行合一,实践活动实效化

结合地域资源拓展教育广度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领导讲精神”“专家讲理论”“典型讲事迹”“教师讲体会”“学生讲感受”等中国梦系列讲演活动,拓展了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广度。一年来,学校结合“善行河北”“厚德衡水”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和“立足岗位学雷锋,立德树人做贡献”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先后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王文忠和省级道德模范吴殿华等衡水籍道德典型人物来校做专题报告,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和追逐梦想的亲身体会,激励广大师生在“我的梦”实现的“行”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的“知”,实现知行合一。

发挥团体优势挖掘理论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大学生头脑中巩固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是培育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校党委领导干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定期组织和参加中国梦主题宣讲团队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研活动,并倡导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国内,着眼国际,面向未来”。当前,两课教师积极研究十精神和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挖掘其理论深度,已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立项课题近20项,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结合学生实际激发活动热度 在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使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热度不断上升。在省、市、校各级“中国梦”主题征文中,学校有8800多名学生积极参加;在暑期“中国梦・学子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不同籍贯、不同专业的学生自发组成了36支活动小分队,深入农村、企业,体验社情,服务地方,调查研究;学校近3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团队,为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提供了优质服务;2012级学生在中国梦主题宣讲之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往年;在组织河北衡水安平县党支部纪念馆、河北广川董子园等多处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的活动时,全校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参加;一年来,学校有750多名学生参加了河北省机器人比赛、园林设计比赛、人文知识竞赛和全国建模比赛、英语演讲等各类大赛,共获奖96项。

第8篇

关键词: 专业信息素养 论文写作 嵌入式教学 学期论文 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高校更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常规途径是借助新生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课程,但由于当前大部分院校对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再者课程开设得较早,学生还没有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目前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导致学生到后期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遇到专业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时,依然无从下手,不具备专业信息检索、管理、挖掘及应用的基本能力。为改变现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科技论文写作等综合能力,我馆尝试与机械优集学院协同合作,开展了嵌入式学期论文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2.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

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又称课程整合式教学服务,是指图书馆学科馆员(或教学馆员)与院系专业教师协同合作,以一些特定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的讨论开始,逐步制订出具备双目标(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双测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能力测评)的教学实施计划,深入具体教学过程、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主动的专业信息服务模式。嵌入模式下的课程规划集专业知识教学和图书馆信息素养等综合能力实践为一体,这不仅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对提高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专业自学、专业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也有积极作用,是未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大力推广,我国一些高校、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如上海大学图书馆的熊惠霖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现状和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1];五邑大学图书馆的劳立华将信息素质教育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服务[2]。

3.嵌入式学期论文系列课程教学模式

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通过多年的教改探索,结合卓越计划的方针政策,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学期论文系列课程是该模式下与图书馆协同合作的一个特有的实践教学改革环节,包括学期论文(1-3)共三个项目,分布在2、4、6学期进行,其教学目标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写出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是借助循序渐进的学期论文研究和训练过程,培养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乃至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信息素养及相关的综合能力。

3.1嵌入式学期论文的教学流程。

嵌入式学期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采取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以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选题、撰写提纲、充实论文、制作PPT等过程中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培训和集中答疑,并对学生实践的各阶段的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教学实施过程包含前期准备、论文撰写、审查与整改和演讲答辩四个阶段八个环节,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表1所示。图书馆学科馆员不仅要根据计划安排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更要和专业教师一起,在学生集中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

表1 嵌入式学期论文实施阶段―环节―任务要求

3.2嵌入式学期论文的能力培养目标及途径

嵌入式学期论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分类,主要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能力。

3.2.1专业文献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进行各种专业文献的检索并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在嵌入式学期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检索相关专业文献资料,了解专业相关主题的最新动态,获得较有意义的选题,为自己拟定的选题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避免选题落后,论文组织缺乏逻辑性,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前人研究工作等。

3.2.2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对专业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新知识领悟等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选题,文献的阅读分析、论文内容的组织撰写等研究过程的训练,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增强学生挖掘问题的敏感性、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意识、研究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2.3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论文组织、确定大纲,论文撰写、中文摘要撰写、论文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的训练,明显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后续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构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亟待解决,而构建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主要导向,结合本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建立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考核体系在内的教学体系,逐渐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是解决当前《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学实效、实现课程作用最大化的主要思路。

一、《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

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而言,她不仅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理论性强的道德知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一个强调理论化知识为力量、注重“知行合一”的操作体系。因此,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活动的策划和开展,以及对两种教学类型的实际收效的综合评价,也就构成了《基础》课日常教学活动的三大模块,也就构成了其教学体系的三大主要模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评价体系。

1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基础。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整体,而教材体系的构建则是这个教学体系是否完整而有效的基础与核心。教社科[2008]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可见,没有坚实的理论教学体系作为支撑,《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构建犹如空中楼阁。但是,教学过程中缺乏思考,对学情缺乏了解,对现实生活没有调查分析等原因,《基础》课教学存在着机械照搬、把教材内容完全同于教学内容的情况。因此,以充分把握教材理论知识为前提,立足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具体学情,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开展模块式、专题式授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

2 实践教学体系是关键。《基础》课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更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修养性,毫不夸张地说,后者的作用更胜于前者,大学生能否实现“知行合一”、完成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升华,是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和落脚点,也是检验课程实际效果的最终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以社会为大课堂,鼓励学生多贴近社会生活、积极观察国情民情,是让学生对基本理论和规范给与充分认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思想和品德的升华的有效途径。而随着高校政治理论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推进,实践环节在《基础》课达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实效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并得到认同。因此,一个行之有效、作用显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会是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教学考核体系是《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础》课作为大学生的人生道路的方向标和导航仪,其教学效果不仅仅是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反映,还应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以及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的所作所为来反映,因此,传统的文字考试的方法并不足以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应当引入新的机制、新的体系和新的理念,采取开放性的考核指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态度以及理论的践行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基础》课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改革,是《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这三大方法体系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手段、工具和途径。因此,构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也统一于构建与《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系统相适应的三大体系的过程之中。

二、《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构想

1 建立专题讲授为形式的理论教学体系。《基础》课现行教材的编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社会根基和翔实的材料支撑,无论在结构上还是逻辑上都自成体系,各部分、各章节的内容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适用于全国高等学校的《基础》课教育。然而,正是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也对《基础》课理论知识体系的实际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如果教师忽视具体学情、置人才培养目标于不顾,简单地照搬教材章节设置以及内容体系,必然会影响课程的实际效果。因此,每个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研室都应当在构建自身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过程当中,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课程效果的因素的前提下。从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就业解惑三大角度出发,重新组织、整合教材章节内容,重点提炼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及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与科学、合理的引导。把原先章节教学变为专题教学。据此,笔者认为。我校的《基础》课理论教学体系可由以下几个部分以及主题组成:第一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分为人学适应、个人道德品质教育(理想与信念培育、人生价值取向与定位)、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三个专题的讲授;第二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可分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为人之道(包括人际交往、恋爱与婚姻)两大专题;第三部分:职业规范教育,可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师德教育(教师道德规范、优秀教师的素质、就业权益保护)两大专题;第四部分: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可分为:基本法学习(遵守宪法作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其他法律规范学习(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两大教学模块。调整后的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四大模块、9大专题。这些教学模块在内容和角色上相对独立。但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体系,能做到各部分内容主题更鲜明、材料更集中、针对性更强,同时也能兼顾其整体性,避免割裂专题之间逻辑联系的情况出现。

2 实践教学方法体系。(1)校园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某一主题,利用学工处、学生团委联合会等学生校园活动平台以及第二课堂等资源。通过讲座、演讲、辩论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形式。学生会、团委是高校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主战场、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学工

处联手,以《基础》课的知识要点为依据,设计学生活动的“主题”,并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的组织、参与以及总结等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2)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进行社会体验和社会调查,具体形式包括参观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就某一问题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到监狱、看守所及法庭旁听:在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挂职、实习: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教师应当在充分调查当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章节的社会实践的主题。采取每学期至少集中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自行开展社会实践、提交实践调查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拓宽课程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践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自觉性,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让《基础》课收到实效。

第10篇

关键词:就业岗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前言:我院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是近几年新开设的专业,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进行了食品企业岗位调研,在行业、企业专家讨论归纳基础上,进行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专业核心能力确定。其次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与岗位结合的职业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了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就业岗位与发展方向分析如下。

二、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指导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高职教育目标为宗旨,结合食品企业安全管理岗位技能的要求,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新方案的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需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需要,着眼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以化学、生物学、食品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力为重点,以综合素质为核心,面向食品行业,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及监控、食品检测、食品生产等第一线工作,高职层次的德能合一、知行合一、具有良好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实用性人才。

三、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依据是就业岗位分析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以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为主体,以公共选修课为补充的新型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架构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开放性。

以符合食品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原则,在食品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注重实验实训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构建了与理论教学并行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二)课程体系构架。

以食品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为依据,紧贴行业或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对接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通过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计课程体系结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区域经济及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招生对象,采用模块化、层次化和综合化等多种课程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学习领域。形成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教、学、做、用”相结合为特色,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基础教育、职业发展、道德养成三个平台。

1.道德养成平台

是针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学与人文、体育军事、心理等社会素质培养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及公共选修课程。

2.基础理论平台

是为本专业学生工程技术和职业素质培养而设置的基础课程。设置的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基础化学、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必修课程。

3.职业发展平台

是为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而设置的应用性或技能型课程。本专业职业技术课程体系是以食品质量安全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以食品检验技术、食品生产技术等学习领域课程为辅来构建。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本专业核心课程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认证共计3门课程。专业核心技能为: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技能、食品检验技能、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共计3项核心技能。职业能力为: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能力、食品检验能力、食品质量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技能,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需求及培养方向构建职业课程体系,培养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质 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提法,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而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历史维度予以观照,有利于认识新课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与特点。

一、萌芽期

在中国,孔子实施的教育就具有综合性。特别是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孔子创立了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孔子创立的这种智德、内外、知行合为一体的基本教育理论,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统一,实现了德智体美、知行合一、文化技艺等的完整综合。

孔子的《论语》可以视作最早、最好的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该书融合了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治世为官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影响和教育着一代一代的国人,甚至影响国外,经久不衰。

隋唐的《千字文》包括识字、伦理道德、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知识。宋代以后的《三字经》包括识字、道德、天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类似的作品还可以列举许多,可以说绝大数古代作品和课程都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想。

在西方,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教学状况一直延续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最古老的学府已经设有文学、法学、神学、医学等多种知识领域的课程,用以传授综合的文化知识。而且,综合大学的设置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包含了跨学科综合教育思想。

二、发展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30年代和50年代,产生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知识本位综合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论”和齐勒在赫尔巴特的逻辑基础上总结出的“教材中心论”,打破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单一学科课程的局面,出现了复合的学科课程。

20世纪初叶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持这一观点的以杜威为代表,他反对传统学科课程将知识割裂的做法,认为儿童的经验应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类综合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儿童的兴趣决定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参与课程的儿童具有共同兴趣,能共同学习;事前需要师生做一定的准备,但不需要严格、机械的计划。

20世纪中叶社会本位的核心课程,第一是核心课程反对学科分立,主张将学科内容统合组织起来,成为学习的核心。强调内容彼此联系,学习更具意义,导致学科的统合核心。第二是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角色,学校教育必须协助学生澄清和维持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由此形成社会功能和社会需要的核心。早期以齐勒计划和派克计划为代表,他们认为每个时期学生都有学习内容的核心。这里的核心包括社会功能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

前后,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先驱吸收了近代科学的分析方法,开始了语文教育改革和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首先果断地否定了文言文教学,吸收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成果,实施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制,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表面上看是走分科独立之路,实则也是一种教育和教学的综合。但是,在纠正传统语文教育长于综合、忽视分析的倾向时,又出现另一种偏颇,主要是割裂整体的有机联系,机械地分裂教学目标、分割教学内容,分解教学步骤,导致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矫枉过正,从一个错误走向了另一个错误。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综合课程蓬勃发展时期,先后出现:(1)以人为本的综合课程,它包括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在新辟的课时里进行体验性学习,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协调配合,知识领域和情意领域的有机统一,凸显人文主义精神。(2)英、美等国以科学教育为本的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和社会)课程,其本质就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交叉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其宗旨与任务是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以传统科学研究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寻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新的理解。(3)进一步发展的经验本位综合课程,以英国的“非正式教育”为代表。1967年,布劳顿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着该教育的正式实施。从课程来看,其中的“一般学习”和今天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同样意义。主张相近的学科统合成“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展开。从主体性来看,一般学习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学习主题,独立解决问题,老师是支援者。70年代传入美国,被称为“开放学习”。

三、成熟期

21世纪综合课程以作为重要的角色占据了各国课程一席之地,它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课程目标的人间性,课程内容的学际性,课程实施的主体性,课程组织的弹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①荣维东在《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4B期第7―8页)中指出:学习目标统整化,学习内容课程化(内容融入正规教材,跨学科综合,对课外阅读普遍重视),学习方式探究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学习时空社会化。②

典型代表有:(1)美国提出“问题解决模式”,要求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奥斯本创造的智力激励法,它以群言堂的形式集思广益、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用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2)日本在1998年改革21世纪初教育内容应有方针咨询报告中,提出在全日本中小学新设的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将该课程称之为“横断的综合性学习时间”。(3)法国1994年开始进行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增加了类似“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我国台湾即将推广的新课程也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施课改,并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予以准确定位,足以显示对之重视。八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就,现简述如下。

1.探寻渊源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我国学者熊梅在《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将综合性学习溯源至孔子和他的《论语》,以及后来的蒙学识字课本《千字文》和《三字经》。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从其《新著国语教学法》(以下简称《国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书中很多方面都实际存在着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虽然当时并没称为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内容的综合;教材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上的综合。③《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有这样一句引用:“我们学习语文,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十分重要,却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以外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都施与强有力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发展,人们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进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重新认识语文教学。”④

2.内涵认识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陈树民、袁浩《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改的一个创新命题》,史绍典《综合性学习拒绝去语文化》,刘云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孙敬华《论基础教育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鲁立宗《新课程与综合性学习》,黄桂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林富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取向》,杨馨凤《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些立足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在本质的解读和定位观点在课改之初有其重要价值,对于综合性学习实践正确稳步地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本质的认识已不再有什么积极意义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论文议论的焦点不外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实践性”,看多了也就腻了。

3.操作实践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杨曦白《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钱加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建构》,罗梓盈《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聂鸿飞《浅谈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主要特点和实施建议》,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温立三《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苏建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题展开》,李相瑞《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整合乡土文化资源》,蒋红森《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三个关键》。单看文章题目便知这些文章是思考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这也是最实用的。任桂平在《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中,根据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综合性学习分四种类型:(1)学科综合型。是以语文教材的单元或者题材为中心,有其他相关内容相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2)观察实验型。综合性学习的体验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学生经常从事一些实地的观察、实验等活动。(3)专题活动型。是以专题为纽带,把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与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围绕专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4)课题研究型。是以现代社会问题为基础,超越学科框架而组织起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⑤杨曦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一文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模式分四步实施: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二步选择好教学案例,第三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第四步组织教学活动。虽然简单粗糙一点,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综合性学习课不是两节作文课。它是融口语交际、作文于一体,听说读写全部涉及的综合课。同时它也是时间要求较多的一种课型,可能一个活动需五六个课时。⑥以上观点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4.批判反思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蔡灏淳《对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黄铮《反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误区》,陶明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王永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毋庸置疑,一线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还是敬而远之,教学现状堪忧。这些内容的教学比较难操作,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简便易行的模式模仿。理论文章很多,又有多少能用于实战,且易学易操作呢?教学问题没解决,考试又追上来,苦不堪言是学生。摘取几个观点来具体分析:陶明华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写道: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认为能够经常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小学老师有39.3%,初中老师有26.1%;仅8.9%的学生认为经常开展,然而综合性学习虽然已经起步,但远没有步入正常。初中教师有47.8%对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满意;小学教师比例更大,占到了57.1%。学生对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满意程度也超过了一半,达51.5%。这些均表明新课程虽然在农村教育已走过了三个年头,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偏离了编者的初衷。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的教学占到了57.50%,真正以学生为主、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仅占24.90%。这里既表明了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理解存在误区,又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观念还比较落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农村学校的条件制约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也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成绩。

限于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作的评论较为浅显,希望能抛砖引玉,相互交流。

注释:

①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9.

②荣维东.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J].语文教学通讯,2008,(4B):7-8.

③安瑞美,曹洪顺.试述黎锦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2,3.

④黄铮.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0,1.

⑤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青海师专学报,2006,(1):75.

⑥杨曦白.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吕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2]黄铮.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0,1.

[3]安瑞美,曹洪顺.试述黎锦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2,3.

[4]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9.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符合性测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种外部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履行纳税义务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纳税资料系统的审核、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并处理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异常现象,监督、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为税源管理、日常检查及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

一.理性思维,讲求实效

现代国家的税法,都是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这表明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它一开始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形成的规则,而不是对人们自觉形成的纳税习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认可。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征税权凌驾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上,是对纳税人收入的再分配。税法属于侵权规范。征纳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与对立是显而易见的,离开法律约束的纳税习惯并不存在。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它所规定的行为方式明确而肯一定,不允许任何人或机关随意改变或违反。税收是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向国家的无偿让渡。税法的强制性是十分明显的在诸法律中,其力度仅次于刑法,这与义务性法规的特点相一致。从税法的角度看,纳税人以尽义务为主。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说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是从属性的。并且这些权利从总体上看不是纳税人的实体权利,而是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例如,纳税人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有依法提请行政诉讼的权利等等。但这些权利都是以履行纳税义务为前提派生出来的,从根本上也是为履行纳税义务服务的。

由此可见,征纳税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勿庸讳言,纳税人进行的税务委托、税牧筹划等都是为了寻求最小合理纳税的帮助。而征纳双方的经济信息又是不对称的,按照约翰·纳什的“零和博弈”理论,谁获得的信息更客观,谁将会更有利。对税收征管而言,尽管存在着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征税依据,对税法内容理解上的差异。但税法信息是公开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一视同仁的。纳税人对自身组织机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等信息的掌握,远高于税务机关。所以说,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还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信息不对称。所谓的税收的经济观,就是税收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纳税评估这项工作,正是为了获取真实的经济发展信息,使税收工作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而展开的。由于税法的特点,这项工作的开展将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要理性地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纳税评估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理论先行,方法科学

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用什么样理论作指导,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现行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在这方面的理论阐述是不充分的。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经济已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其理论体系已被我国政府采纳。这也是中国人世承诺的条件之一,因为我国的有关组织,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因此,我国审计监督体系是完备的,其理论是先进的,其方法是科学的。税务部门正在逐步借鉴、采纳政府审计中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为税收工作服务。比如,纳税评估工作中的约谈制,就是审计中的符合测试程序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所谓符合性测试程序是为了获取证据,以证实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再比如,纳税评估工作中的评估主要指标的计算就是审计中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两部分:(1)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2)对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应用的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这一类审计程序是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上的各项认定是否公允的证据。可以说,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

如果我们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为高信赖程度,说明控制风险为最低。而控制风险越低,我们就可以执行越有限的实质性测试。如果内部控制为低信赖程度,说明控制风险很高,那么,我们只有依靠执行更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才能控制检查风险处于低水平。可以看出,无效的内部控制必然导致我们增加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具体到纳税评估工作中,最重要的第一步,应是调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内部的控制程序。如果生产经营内部控制程序不值得信赖,那么,我们将无法从纳税人提供的经济资料中获得真实的经济发展信息,纳税评估主要指标的计算更是无从谈起。纳税评估这项工作就会流丁形式。所以说,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指标的计算上。关键在于取得客观真实的原始资料。计算机学上有一句名言: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由于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有着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内容也较多,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于获取企业经济信息的方法,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历史,仍然以审计为例:从1844年到20世纪初,审计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从20世纪初到1933年,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广泛采用抽样审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审计理论及方法发展演变的脉络,对我们税收工作,其借鉴意义非常重大。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应由理论指导着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机关是要讲求效能的,方法科学是很重要的。

三、知行合一行重于知

税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税收官后面紧紧跟着吓人的法官。税务人员肩负着使命是很重要的。同时,社会对税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的。税务机关是所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中专业性较强的一个机关,它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部门。尚没有哪部部门法像税法那样包含着内容那么多。税法的执法力度仅次于刑法。它要求税务人员既要精通税法,又要精通会计财务理论,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亦不能妄自菲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断完善,国际上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方法被我国大量吸收采纳。如,从1993年的会计“接轨”、“两则”的颁布,到2005年《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目前,、财政部已经并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有:“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债务重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非货币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存货”、“固定资产”、“中期财务报告”等。可以说,这些准则的内容就是我们税务工作的对象。不精通这些知识,如何工作。例如“财务失败预警系统”概念的引入,对于我们快速诊断企业的经济状况大有裨益。而运用多变的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型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对于税务部门来说,更具实用价值。最初的“Z计分模型”,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界.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算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其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Z--判别函数值;XI一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一(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一一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如果企业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反之,若z值小于1.8l,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如果z值处于1.81-2.675之间,阿尔曼称之为灰色地带。进入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是极不稳定的。为了动态管理税源,快速获得企业量化的总体经济状况,对重点税源企业有必要进行Z值的排序。

我们要更加重视总预算的作用。现行纳税评估办法中的主要指标所需信息,多取之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簿等这些信息反映的都是企业实际已经发生的情形。而纳税评估的主要作用是面向未来的,是有预测性的。总预算是指预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它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其反映的经济信息,对于纳税评估来说,意义更大。

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要注意可持续增长率这个问题。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4项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资产净利率,它体现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是财务政策选择问题,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增长速度。因此,实际上一个理智的企业在增长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财务会计和税法体现着不同的经济体系,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般会计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全面、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的税收法规,确立一定时期由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税法还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财务会计原则和税收法规的本质差别在于确认收入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备,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大。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对取自纳税人的财务指标,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有些财务指标是不能直接运用的。广大税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生产力的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国家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对于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好的制度需要人去执行、去落实。对于纳税评估这项工作,我认为以管理科室为主,综合科室、征收申报大厅为辅的管理方式较好。其理由有三:第一对纳税人的组织结构、经营状况、财务核算情况的详尽了解,非管理科室的人员莫属。第二在纳税评估工作的执行中,对一些适用法规,政策的确认上,评估指标的具体含义、计算及一些具体实务的协调沟通上,综合科室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而综合科室的职责也在于此。第三,征收申报大厅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其掌握的征管信息是比较充分的,如果它的作用能够确实发挥出来,对纳税评估工作是有很大支持作用的。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调账问题是很重要的。账务调整,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根据审查结果,正确及时地调整账务,既可防止明补暗退,又可避免重复征税。但账务调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该由综合科室的专门人员来做。管理科室的工作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出台,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