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企业信息化

旅游企业信息化

时间:2022-05-07 07:0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企业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企业信息化

第1篇

关键词:新模式;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现状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业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使用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实现产业集聚化和企业分工体系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现实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更新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将无疑更加处于不利的竞争地势。

二、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新模式

1.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即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在信息时代,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更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虚拟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企业形式。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旅游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建立服务与产品的差异性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信息化服务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信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这些特征很适合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实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支付电子化、信息高效传递、宣传覆盖面广等特性是传统旅游企业所不具备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售前旅游企业可以借助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客户可借助网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售中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网上支付,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模拟体验;售后的信息反馈更及时,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种发展战略选择

1.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专业化战略选择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这种战略为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的借鉴。

2.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团化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团化,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依靠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分阶段推进,实现产业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旅游企业的战略航母。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的集中。在旅游产品与服务方面,其特性和生产、消费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协作意愿的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在同一个经营目的下集合成为可能。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必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构建区域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第2篇

随着“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旅游企业站稳脚跟、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思想认识、信息化模式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旅游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本文针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了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

二、加强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改变传统旅游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机制,整合各种旅游信息资源,从而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方式,实现旅游经济的迅速增长。

加强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拓宽了旅游企业的信息来源渠道,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快速及时地获取最新、最有效的信息资源,抓住市场机遇,才不会被市场淘汰。由于旅游业特殊的产业性质,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简化管理程序,降低成本。同时,随着旅游信息化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信息沟通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出来,中小旅游企业也将摆脱资金和条件的限制,获得与大型旅游企业同等的机会,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企业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推进,我国旅游企业基本认同了信息化建设对于旅游企业自身经营的巨大作用,也有主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愿望和意识。但是,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在价值的正确认知,主要表现在缺乏对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的认识和把握,没有专门的人才进行科学管理。很多旅游企业只是简单地把宣传网站的建立当作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没有将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价值完全发挥出来。这些都使得旅游企业难以适应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二)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旅行社,而且多数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旅行社内部的管理部门基本上都还没有形成局域网,信息化模式较为单一。随着个性化旅游趋势的日益扩大,传统的接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范围,陈旧的广告宣传活动和旅游产品的推销手段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总之,传统的旅游信息化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若要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就必须改变这种单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现代技术接轨。

(三)旅游信息化技术服务企业的能力差

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这也就要求旅游企业能够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旅游服务,并且有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传输网络来支撑。但我国的多数旅游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旅游消费者的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一整套的信息应用系统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网上信息更新滞后、信息设施建设不完全、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定制业务能力低下、旅游信息广播不到位等等。这种粗放型的旅游信息化发展不仅收益低下,而且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旅游企业信息化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就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来说,规模已是相当庞大,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旅游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却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二者发展极不协调,使我国旅游业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中国某些旅游强省虽然拥有数量较多的旅行社,可是这其中拥有独立网站的旅行社还不及一半;有些拥有独立网站的五星级酒店,能够进行在线预订房间的更是少之又少;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捉襟见肘,信息更新严重滞后。旅游者很难在网上获取最新的旅游信息,也很难与旅游企业进行网上咨询和交流。

四、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坚定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念,逐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深入认识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界定和重要性,去除对信息化建设固有的错误认知和偏见。必要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明确职工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坚定他们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心,逐步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同时,旅游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深刻理解和把握自身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当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应当取得什么样的发展成果。尤其是中小型旅行社,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手段实现旅游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进而从粗放到集约式的转变等问题,都需要旅游企业深化和提高对信息化本质的认识。

(二)结合信息化建设实践,开拓创新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

随着个性化和多极化的旅游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推广,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旅游企业信息革命势在必行。要想保持旅游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旅游企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具体地说,旅行社要结合信息化建设实践和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的信息化模式,着重打造本社特色。中小旅行社虽不及大型旅行社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但可以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或挂靠在别人的网站上积极进行信息化宣传和在线交易,加快自身结构转型。

(三)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职能,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也应当为之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加大对旅游企业信息化技术的财政投入力度,为其提供适当宽松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体现我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功能,为旅游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咨询,保障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对旅游企业信息化与经济水平的匹配程度

结合旅游信息化的特点,构筑旅游信息网络,缩小旅游企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升旅游企业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企业取得更高、更快、更强发展。因此,广大旅游企业应依据当地旅游特色,有步骤、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内容。同时,加大对旅游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管理思想,充分运用改革创新,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发展的新思路,促进旅游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五、结语

第3篇

4月下旬以来,美元持续走强。美元指数突破90下方的低位震荡走势一路上行,周二美元指数涨0.34%,报93.0839,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收于93上方。此前,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的阶段性升值是造成当季度净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对出口的拖累已逐步消退。海关公布4月份以美元口径统计的出口金额大幅增长12.9%,大超市场预期,亦可作为佐证。预计未来短时间内,美元仍有望维持强势,上市公司中对美出口占比较大的个股有望受益。

相关上市公司:江苏国泰(002091)、通源石油(300164)

新华国际时评: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此举在国际上引发一片反对和质疑之声,担心这将又一次打开中东地区的“潘多拉之盒”。国际分析人士指出,其实美方真正“关心”的是伊朗在地区日益攀升的影响力。一己私利与国际公义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新华社: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在众多国际合作领域中,旅游领域的合作共识多、分歧少、前景广阔,应当作为双多边国际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

【预告:2018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会将举办】5月10日上午9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举办“2018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会”,总结2017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并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并致辞。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38关口 刷新日低至6.3818元】5月9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38关口,刷新日低至6.3818元,创今年1月24日来新高,日内跌近160点。 强势美元很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4篇

电子商务模式成熟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据iResearch预测,至2007年,内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的5300亿元人民币,骤增为1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16900亿元人民币。以《电子签名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完善,促使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迅速从点到面铺开,盈利模式也在探索中不断丰富,这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外部环境的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务院有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以及相关宏观调控措施的开展,为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有关国际组织正在研究制订“企业与政府迈向电子商务的全球行动计划”,这是建立电子商务国际环境的主要步骤。其次,我国正在通过建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来解决电子商务合同、单证、电子签名、电子货币的合法性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商业法律环境。另外,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一个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境,信息通信部门正在逐步完善建立公用数据网、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等,为电子商务提供实现网上认证中心、订货、支付等安全交易的运行环境。

应用领域逐渐拓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一直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支付等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和各厂商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并已初见成效,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作用并开始应用。电子商务逐渐以传统产业B2B为主体,在网上信息、网上贸易洽谈的基础上,网络营销也在兴起。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进入务实发展、全面铺开的阶段。

从2004年信息化市场整体来看,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稳定,基本按照上一年度的增长速度稳步前进。大型企业信息化走在了应用电子商务的前列,目前正在由普及走向深入,在能源、交通、电力、银行、保险等行业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中小企业应用需求的扩大,伴随着政府和厂商的大力推动,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新一轮的建设。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应用内容已经包括中小型服务器、小型局域网、Internet、财务管理系统、小型ERP、OA、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等重点;从区域看,华南及东南沿海在2~3年内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热点区域;从行业结构看,制造、高科技等行业应用步伐较快。

根据IDC报告,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600多万家,目前有30%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来做交易,约800万家。可见,随着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到网上交易的行列,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模式日趋丰富

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开始,被风险投资家青睐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就在不断演化。从初期的网络接入,到门户、B2C、B2B等,而后从B2C、B2B又分出很多新的模式。

第一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消费者的商品经营活动。它与传统零售模式的区别是用虚拟的店面陈列代替实体商场,消费者节省了去店面购买的时间以及其他成本,企业可以面向全球消费者销售商品,而不像传统商场那样仅能面对“街坊邻居”。

第二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提供活动。这类模式给传统的服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旅游服务、订票服务、应聘服务、游戏服务、教育服务等。中国的盛大公司、携程公司、51job等公司分别面向消费者提供了游戏服务、旅游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

第三类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企业的商品经营活动。它与传统销售模式的区别是可以面向全球企业销售商品,而不像传统企业那样仅能面对以前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

第四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企业的服务提供活动。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服务。它与传统服务模式的区别是可以面向全球企业提供服务。

第5篇

企业信息化,这个范围挺大,不是上个ERP上个CRM这么简单。

我也不分类了,说说能想到的直觉。往往脑子里第一反应出来的,就是记忆最深刻的。

1当然就是SAP画皮门。这个门想想也是必然要发生的。就像暴雪魔兽在中国网游迷心中的位置一样,如神般捧着,不容一点质疑,日本游戏业的创新和进展一点不看,还在拿着韩国的老套引擎换点策划和美工就大肆营销想搞白花花的银子。走下神坛,是必然的。过去中国人老说美国制度怎么好怎么好,这不,美国的麦道夫,美国的连环即溶陷阱把美国政府都拖进去了。走出去的中国人,已经平和的看待世界和我们自己。

2振兴计划。看了看,都是和液晶面板、LED照明、太阳能、风能、通信有关。好似要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今年也兴起,和振兴计划也挂钩,也是电子产业,传感器、通信、自动化控制。3G和这个也是关联的。而IBM宣讲的智慧地球,其实也是和这个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我都把这些热门词都放在一个话题里。这些虽然都在2009年没有在企业信息化行当发挥出来,但这个基础已经在铺垫。未来的企业信息化要在这个基础上来看来思考来创新来做,大家一定要好好开沙龙探讨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环境有了,我们能比现在多做些什么,能多解决些什么现在无法很好很优化很降成本的事情?

3YESPPG。虽然PPG去年崩了,但是它留下的模式非常令人深刻。携程已经用电子化+资本化+职业经理化,成功的整合了传统资源。但毕竟携程只是一个电子机票分销商而已。而PPG更是深刻影响传统企业,因为从设计、品牌、营销、生产、物流、配送、销售、支付、客服,是深度的整合的,而且是职业化管理、资本运作、高度依赖信息化联网协作。我特别也想了解温州协作生产模式,也想了解深圳山寨生产模式,也想了解目前深圳、东莞的代工大厂如今状况如何,也想了解温州宁波内销创品牌做渠道的一年来的酸甜苦辣,谁能和我一起交流交流。

4行业今年一直没有大动静。但其实各行各业都挺猛,但信息化就是不温不火,说明有问题。否则信息化更要发挥大价值,现在却没有这样结果。问题在哪里呢?看着这些行业,大家能想到些什么?电信、银行、保险、金融、证券、医疗、教育、交通、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政府、航天、电力、汽车、钢铁、制造、仓储、物流、零售、石化、烟草、旅游、酒店、家电、煤炭、服装纺织、房地产、船舶、建材。这些涵盖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大头份额,信息化为何不温不火?大家再做个主题交流交流,点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5今年年初喊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死亡多少多少,外贸堵死、原材料价格飞涨、资金链紧张,怎么办,怎么办?于是用友喊出来的是企业加速升级、加速转型,中国百位CEO调查报告。而到了年中,中国又说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开始触底反弹了,就连美国都在反思中国的政府管理模式,美国也有国企了。在这个节骨眼,金蝶了中国管理模式。全球还在挣扎,中国却一枝独秀,为什么,一定是中国企业做对了一些什么。这就是中国管理模式。用友的U9今年宣传态势挺猛,多组织、第一款SOA。金蝶当然不甘示弱,EAS7.0,号称最符合SOA。因为金蝶就参加了开放组织的应用架构推广,缩写TOGAF。大家都在说SOA,但都说不清SOA。我就简单说一句,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就是we bservice、接口interface、以业务思路设计接口。管它微软SOA对还是IBM的SOA对。

6SAAS今年挺惋惜,特别怀疑SAAS又会像当年ASP一样陨落。因为当年ASP未能解决的问题SAAS也没有解决,新的方式也没有带来,当年ASP就这么运营的。我呼吁SAAS学习现在的SNS网站的架构,你看开心网里面现在多少插件。这种开放平台+插件模式就类似苹果的应用商店。今年全在做应用商店,就连中国移动也oPhone应用商店。但是做起来的没几个,现在苹果应用商店都是缓慢前行了,不像过去受人追捧了。但是SAAS行当呢,更是疲惫。800APP终于觉得直接和客户干应用,面对太多各行各业各客户的各种需求,都应付不过来了,必须走平台模式,让合作伙伴来开发各个行业的应用,而不能自己一家开发。但我想说,架构就错了,客户群也小。即使客户群大的阿里软件也今年难逃宿命各自离散。SAAS成功了的,还得观望如今的open API大淘宝开放平台。有淘宝的流量,有淘宝的数据,做应用插件,做淘宝客,整合社区(收购phpwind的用意就是如此)。而用友伟库不断转型,如今也没找到合适定位。金蝶有商。张后启来到金算盘,但我个人并不看好。张本人确实想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但他本身的思维定势决定难以摆脱固有认知。传统行业将的是条框和方案,互联网是草根和开放,不一样。

7云计算也是个2009年的热词。大型企业都在关注云计算。这个稳定、扩展、性能、廉价都俱佳的方案是非常吸引人的。我们做中小企业不需要。但在技术层面,我上述列举的行业都需要,因为他们中的巨头每家都够大。这块是很肥的肉,也是很有门槛的,现在企业云计算还是刚起步,但未来绝对是大肉。 IBM这些企业都盯着。但我总有感觉,这块不是他们能吃进的。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变化。气质和经历决定你想走出,但就是受限。这就是宿命,微软、IBM皆是如此。

8山寨。2009年绝对的热词。从山寨手机开始,到山寨上网本。现在山寨横行在电子产品上,山寨PSP、山寨ipod、山寨投影机、山寨数码相机、山寨数码摄像机,纷纷出现江湖。尤其电视购物,很多新奇玩意,可惜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那些介绍的功能确实是大家非常需求的。如果谁能真正突破解决,建议大家看看那些电视购物的邮购目录,非常有创新借鉴。如果你的创业思路有些枯竭,建议看看。企业信息化和山寨没有啥直接关系。我也不是牵强附会。我想表达的是,山寨代表的是实用、较小代价解决问题、快速灵敏变换、不拘一格解决问题。而企业恰恰缺乏这个,一上来就讨论组织、变革、解决方案、项目管理、架构。我老说,非硬生生的把一件简单事情复杂化了。企业信息化很多失败案例恰恰是这样失败的。我们要简化,简化,像山寨一样,踏实一些,一点点解决问题,解决我们手头的问题,往前走半步或一步,持续改进即可。不要一弄就想着10年。不要怕,我们想的要远,做的要小,这样我们就知道现实和目标的距离,也知道了关键路径,我们就知道缩放自如了。这是一种新的做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必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你们可以说我的方法上不了台面,不成体系,不正规,土办法,但它确实解决了大部分常见问题,而且是很小代价,谁都能做到的。能四两拨千斤,我们干嘛不用呢?我们是在经营企业,还是在追求四四方方的管理呢?

第6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极其重要的港口物流大国。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居世界的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个。海南省政府于2014年颁布实施《关于推进东南亚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打造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和航运综合试验区。港航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是未来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化是未来港航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一、海南港航物流信息化发展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2004年9月,海南省政府做出决定,对海南海运总公司和海口港集团公司进行合并,对马村港、海口港和海口新港进行统一管理,以此优化配置港口资源,海南港航建设从此高速发展。2004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海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了181.23%。海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尽管如此,海南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岛屿特性使其无法依靠周边省市资源快速发展;地理资源不丰富影响其产业结构;国际旅游岛的定位限制了部分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环境分析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4年5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入建设阶段,《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了港口转型发展的任务、目标、路径、措施等战略蓝图。海南省在古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省应当积极争取在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中饰演重要角色。

2、海南省的政策支持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拥有更加活动的体制优势,享受先行先试的宽松环境。《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海南省将通过提高物流产业聚集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各类物流服务企业、推广物流技术的应用、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等五大方面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将海南省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二、海南港航物流信息化整体发展状况

海南各主要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虽晚,但通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像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海南的主要港口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用系统、信息集成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各港口企业信息化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网络通信建设基础方面,都已建成了以ATM光纤为主干网,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通信技术,实现港内外连通的硬件平台和港区内的视音频监控系统。在港口生产应用协同管理方面,散(件)杂货,集装箱,客户轮渡这三大板块生产业务在都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在港口经营管理方面,协同办工、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以成熟应用,资产设备、数据中心等经营管理系统也已在规划筹备中,港口企业采取的垂直管理模式,也迫使企业内部的纵向信息交互初具规模。

海口海关致力于建设 “电子口岸”、“电子海关”,逐步完善海关管理信息系统。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初步建立起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全省检验检疫网络全覆盖、全互通、全共享。海南海事局通过水监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链路,与全国海事系统实现信息传输。

海南港航物流市场的服务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均衡,大部分企业处于信息化建设的中下游,少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单项业务管理计算机化,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应用。另一些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差,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货代和船代企业中,少部分搭建了初步的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管理系统,具备网络环境的企业,通过口岸单位通关系统的客户端实现了与海关、检验检疫局的部分数据交换。

三、海南港航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港口信息服务体系缺乏整体的规划

海南港航物流信息服务建设需要打造集海洋、公路、铁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物流新格局,促进海南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港,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但是目前海南港航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还缺乏整体的规划、业务流程再造和梳理,港口管理和监管部门、港口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各业务信息系统仍是互相独立,符合“四位一体”建设要求的港航信息平台尚未形成。信息资源开发程度远远不够,应用系统的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二)海南港航信息化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海南省港航物流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海南省港航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网络设施上,空间数据库和核心数据库的建设明显滞后,省、地级数据中心体系还未完全形成。

(三)网络安全体系有待改善

目前,海南省港航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系统安全性还很弱,没有一套完整的备份、防御、安全认证及管理体系。在数据传输、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网络安全管理专员,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安全。

(四)部门间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7篇

(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

___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通作为我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光纤网络和通讯信号均已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以及重点工业园区、旅游景点,形成多业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网络,有效满足各类用户对数据通信的不同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接入和其他相关通讯服务。

1.电信网络建设日趋完善。从今年一月份起,电信局为实现村村通宽带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投入了大量的宽带设备和光电缆,到目前为止,共建设了农村宽带接入点53个,已完成了所有行政村的宽带接入,并且光缆也已基本通达所有行政村。共投入建设资金315万元。

2.___移动、联通光缆、通讯信号覆盖全县。管道、杆线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GMS基站(点)达280余个,CDMA基站达50余个,成功打造覆盖全县的移动绿色精品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WAP网络、长途IP、虚拟专网等成熟业务。

3.通过___县广播电视局的努力,在网络的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目前,从县城到各个乡镇的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已全部建设完成,广电网覆盖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截止20__年11月全县广播电视网络光缆总长1101.1km。

(二)信息技术应用日渐普及

1.网络、通讯技术应用日常化、平民化。目前全县已有互联网用户2万余户,其中宽带用户7495户,固定电话用户15.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突破10万户,达到100719户以上,入户率达到94。全县绝大多数企业已利用因特网开展业务,有100余家企业、部分乡镇和部门建立独立网站,总数已达到200余个。其中,中国竹网、___在线等一些网站已有一定知名度,中国竹网逐步向电子商务网站发展。

2.企业信息化有新的突破。为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___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技术改造扶持资金中单列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转椅业、竹制品等生产型企业普遍采用CAD、CAM等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8家重点骨干企业分别委托金碟、用友、浪潮等知名专业软件企业编制信息化改造规划,积极采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信息管理系统(MIS)和企业内部网络,提高了企业运行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应用。

3.社区信息化进展顺利。目前,___社区办公专网已建设完成,初步实现了社区管理信息化。中心递铺镇的12个社区建设了社区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三)电子政务建设初步完成

___县政府门户网站已于20__年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我县所有政府机关、中央国营企业、优强企业落户该网站,县政府各部门均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的子网站,并政务公开事项。目前,该网站已经成为县级机关政务公开和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同时,县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平台(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全面建设完成,全县各乡镇政府、县级机关各部门均接入县电子政务网络,已于20__年10月实现公文双轨制运行,到目前为止,共有数十个单位已完全脱离纸质文件。在政务网络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内网在20__年9月建设完成;政务外网从20__年开始建设,到20__年11月共接入单位95个,终端总数1800个左右。今年,我们针对《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政务外网进行了改造,目前改造所需设备正在招标之中,预计将在1 2月中旬完成建设。

第8篇

    ASP在国外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然后又很快沉寂。是什么造成了昙花一现的局面?

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西部逐渐兴起淘金热,大批的淘金者涌入西部荒原,去实现他们一夜暴富的梦想。可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地上,许多人还没找到黄金就已经饿死渴死,于是有聪明的人想出了更好的主意:卖水!还真的赚了很多钱。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含义深刻:卖水比淘金赚钱更多!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就是淘金的,应用服务提供商自然就是卖水的。

看来ASP市场是个赚钱的市场,能赚钱当然诱人。让我们去国际和国内市场看个究竟,看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诱人。同时市场也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在市场背后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火热的全球市场

据IDC对ASP市场的划分,其估算2000年全球ASP市场的总销售额是9.86亿美元。在2001年和2002年,由于受美国ASP市场的带动,全球ASP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00%。此后虽然增长会有所减缓,但到2005年,仍将保持59%的增长速度,预计届时ASP市场的总额将达到239亿美元。

ASP发展至今,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现在的ASP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几类:独立的软件公司,如PeopleSoft、Great Plains、Oracle等,其目的是获取收益,增强自身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平台供应商,如Sun和微软,其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标准在市场中立足;硬件供应商,如Sun、戴尔和惠普,他们与ASP和主机托管商合作;ISP等其他网络供应商,如AT&T、Qwest和Concentric,其目的是扩大自身网络的使用率。

ASP最初的目标客户集中于中小型企业,随着全球IT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大型企业也体现出对于ASP的需求。以ASP最发达的北美为例,中小型企业仍是ASP市场的主体客户,2003年中小型企业占ASP整体市场的92%。

ASP利用Internet提供应用软件及增值服务,以服务对象来区分,与其他电子商务一样可以分为B2C与B2B两种市场。就B2C而言,在线上以使用次数计费,提供个人信息工具,如日程计划、通讯录、个人理财软件、游戏软件、MP3、电子贺卡等。不过,目前的ASP服务主要是以B2B市场为主流,其中又以三种业务最受重视:提供构建电子商务网站的软件与服务、提供企业与企业间交易的软件和服务以及提供企业内部作业用软件与服务。

国内尚未形成规模

2000年,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ASP市场的总销售额是3300万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0.3%。IDC估算,2000年到2004年大中国区ASP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64%,到2004年,大中国区ASP市场的容量将达到2.43亿美元。

由于尚无专门机构调查中国大陆ASP市场的现状,目前中国大陆到底有多少ASP并不清楚。据初略统计,中国大陆宣称自己是ASP或提供ASP服务或推出ASP战略的企业大约在50家左右,包括ChinaASP.com、用友、世纪互联、新网、安易、中软、瑞星、金蝶、中国网通、首都在线、中关村科技等等。

有趣的是,好几家公司都宣称自己是国内第一家ASP。这些ASP大多是从原公司全部或部分转型过来的,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ISP,如世纪互联、中国网通、首都在线、中国联通,他们已开通或正在建设数据中心,为其他ISP或ASP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服务;ISV,如用友(伟库网)、深圳金蝶等,他们提供应用软件租赁服务,但大多只租赁本公司的产品;.com公司,这类ASP最多,如盛唐网络、上海寰亚、上海富鑫等,提供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内容提供、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业务相关的服务。

由于国内ASP大多采用Sun、戴尔和思科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服务器和网络设施,使得国内硬件厂商(如联想、同方、长城)在ASP市场介入余地不大,因此国内硬件提供商在ASP市场尚无实质动作。电信公司是带宽提供者,他们已经开始介入ASP市场,如北京电信为用友伟库网提供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已开通自己的数据中心。由于中国电信基本上垄断了带宽,没有它的积极参与,ASP的运营将十分困难。

走出摇篮

“以史为鉴,可以察事理”,参照国外ASP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中国ASP市场从2000年年初时开始萌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初期市场。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ASP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市场的2%;其次,从市场参与者来看,缺乏IT大厂商(硬件、电信业)的积极参与,只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型以应用服务为主的公司,主要是那些传统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com公司,这些公司在本身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公司规模上都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最后,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看,产品单一,新兴.com公司服务范围过于集中,缺乏特色鲜明的服务提供商。

但不成熟不代表没有前途,在目前形势下,断言ASP在中国没有出路无疑过于武断。毕竟,省事省钱省人、随时随地随设的应用对任何企业都是一种诱惑,而这正是ASP服务提供模式固有的优势。目前,企业级应用市场正稳步发展,占整个IT行业产值的80%以上,企业级应用市场和以后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IT产业的支柱。综合正反两方面因素,对ASP服务模式,国内业界持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热情但不失理性。

参考国外ASP市场的发展轨迹,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是ASP的主要客户群体。中小企业信息化的ASP模式,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潮流。中国ASP要走出摇篮,迈向成熟,中小企业信息化无疑是一个好的突破口。

从需求方来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302万家,占国内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出口总量的60%和税收的43%,主要分布在高科技和第三产业。他们的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而且绝大部分信息化程度偏低,无法享受信息化对管理和销售带来的优越性。以北京为例,目前只有50%左右的中小企业实现了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10%的中小企业实施了C/S架构下的进、销、存管理,实施ERP和开展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例就更低。

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难有三点:第一,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经验,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比较薄弱,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明显不足;第二,缺乏资金,多数中小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或研发上,而目前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成本较高,他们往往难以承受,信息化的风险较高;第三,缺乏专业的IT人员,保持高素质的IT人员成本高昂,中小企业一般很难吸引并留住他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点很低,所以不能照搬大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信息化模式,也不能走国外企业“先建局域网,后上互联网”的老路。鉴于ASP省时省力省钱的优势,现在ASP倒是建设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第9篇

近几年,陕西省围绕全省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农业农村信息化运行管理机制,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效斐然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井喷态势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了解到,早在2008年,陕西省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电子农务工作的通知》,推进电商发展。2014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160亿元,其中农产品线上销售呈“井喷”式增长的态势。截至到去年,陕西省有6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建设,如开展电子商务、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智能制造等。

成立于2010年的陕西齐峰果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猕猴桃鲜果产业最大的收购、存储和经销企业,对于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公司发展业务上的帮助,董事长齐峰最有发言权。“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电商,目前已组建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眉县五处电商团队,进行全国范围内的O2O运营,2014年销售额达到800万元。”齐峰告诉记者:“我们自筹资金建立物流体系,除最后一公里交由快递公司配送,其余均由公司自己运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其次公司还实行电商人才发展战略,招聘优秀电商人才,加大人才区域交流,不断为齐峰电商注入新鲜血液。”

陕西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处长欧阳思钊告诉记者,陕西省有超过4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连续两年开展电子商务,87%的企业选择借助京东、天猫等第三方平台。果蔬、茶叶、杂粮的加工与销售位居电子商务前三位,果蔬以苹果、猕猴桃、箱装菜为主,集中在关中地区,茶叶主要集中在陕南,杂粮则主要集中在关中及陕北地区;物流配送则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自建物流体系的比例超过20%,较去年有很大增长;在经营效益方面,有72%的企业盈利,但是销售金额大部分为500万元以下,占比达到85%。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日益完善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陕西省农产品质量要求更为严格。为提升农产品质量,陕西省依托省优农中心开发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陕西省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

记者在电脑上登录此网站,发现该平台具有监管、追溯、查询、宣传等重要内容,上可和国家平台对接,下可和市县自建平台对接。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网站管理者、企业生产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可同时登陆,依据不同权限完成相关信息查看、填报、查询等内容。

“目前全省已有10个地市60多个县区开展了追溯系统示范,实现了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超过了500家,产品涉及果蔬茶粮蜂蜜等,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欧阳思钊对记者说。

在西安,白鹿原休闲农业园区在开展追溯后,客户明确要求购买有追溯标签的樱桃;在铜川,公权苹果专业合作社的可追溯苹果比市场平均收购价高出20%-30%;在平利,一家绞股蓝企业实行追溯,销售额由之前的1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为农业企业带来信誉的同时更带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融合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天然地具有“接一连三”属性的农产品加工业,面对产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按照改革创新增动能、转型升级提质效、落实政策促融合的思想,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功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在陕西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陕西省立足优势特色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推动不同经营主体融合渗透、开发农业新型业态、探索金融支农创新,立足全产业链开发,围绕阻滞一二三产业顺畅联结、利益合理分配的瓶颈问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探索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的模式,分类开展试点探索。

据了解,陕西省农业厅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秦宝牧业、阳晨集团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全产业链开发,推进生产、加工、营销、科研等环节融合,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企业生产水平、经营效益。在新型业态融合上,农业厅依托美丽乡村开发农业多功能,依托互联网+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依托休闲观光园区推进产业融合综合试点。

“在产业融合的当下,全省现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20个,升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区)4个,示范点34个,经营主体数1.1万个,从业人数11.6万人,全年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营业收入61亿元,利润总额高达12.6亿,陕西省一二三产业融合效果初显。”欧阳思钊告诉记者。

发展瓶颈

虽然陕西省近几年在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制约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

企业信息化意识亟需加强

记者深入企业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农业龙头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经营者信息化意识淡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缺乏行业带动性企业,大部分企业属于盲目跟风开展业务,目前只注重电子商务,但又没有专业电子商务人员,更没有针对本企业信息化和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长久规划,严重制约了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陕西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还较为薄弱,在制定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强化引导、增加投资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农业标准化体系需持续完善

农产品与其他工业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陕西省农产品的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类繁多、不适宜长期贮存等特点,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流通,成为陕西省农产品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另外,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了解到,陕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一些先进的农业监测手段和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仍比较缺乏,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产品无法适应市场的高标准、高要求,也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

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信息化技术的宣传推广、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展、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需要一大批精通网络技术且熟悉农业经营活动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

但在企业调研时,记者发现许多企业电子商务部门人手短缺,有的也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用一台电脑产品信息等内容,缺少专业的人才。有个别企业招聘了专业的人才,但他们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也向记者反映了待遇不高、薪资结构不健全等问题,这会导致人员流动频繁,进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整体发展。

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需要强化

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一直是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物流体系一方面无法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极高的损失率和运送费用,给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军电商设置了较高的障碍。而物流体系对于生鲜类农产品的影响更加显著,地域、季节差异,消费者需求的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保鲜储藏要求越来越高,亟需适应农产品电商的物流体系保驾护航,更好地支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策建议

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陕西省的某些做法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件事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到完善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下,记者认为陕西省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调动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树立“互联网+农业”的理念,加强宏观规划、引导指导,提供有限的政策支持,解决当前农业龙头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和电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新型商业模式的宣传推广、加大对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做好监管和后续支持工作等,以充分调动农产品企业发展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农业标准化建设和产品品牌化

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相关部门应大力发展农业品牌创建,加快实施品牌强农品牌强企战略。应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示范园,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一批“标准型、专业化、集约式”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切实保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加工原料供应。同时,农业企业和农户应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品化销售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农业离不开具有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掌握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关政府部门应坚持引培并举,加强政企联动、校企联动。以培训提升、素质扩展为基点,实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训工程,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等内容开展系统性专题培训,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电商运营能力。另外,应鼓励各级教育机构结合市场、产业和企业需求,开设农业信息化相关专业,加大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 西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同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推进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曾指出,“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首先是工业化。我国目前已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这是多数经济学者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较好地体现了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现状。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长期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以东部为主体的发达地区和以中西部为主的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巨大的差距。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外资利用额、外贸进出口额等方面明显领先。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不仅有较大差距,即使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总体尚处在初级阶段。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一、信息化是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1.有助于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层、支撑层与应用层三个方面。核心层是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支撑层包括信息化所需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所需的各种规制环境;应用层包括应用实效、政府导向、消费观念、用户需求、市场供应和价格定位等。

西部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寻求新兴主导产业来化解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各种制约因素,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信息技术产业是直接开拓人类信息功能的产业,主要由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产业、通讯产业、网络化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构成。其具有先导性、基础性、高关联性和高成长性的特点。它的发展能促进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等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教育、研究、信息服务、咨询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从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益、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确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一方面会促进以知识为产品的软件、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硬件等新型产业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上升;另一方面,还会促进以管理和传输信息为主的产业发展,如远程通讯、银行、保险、广告、法律等。这些都必将提高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高质量、高水平、健康协调运行的结构机制,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分工深化、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提升,形成产业高次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产业高加工度化。

信息化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推动和支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其一旦出现和发展起来,便会反过来改造传统工业领域,使现代工业加速自动化、信息化的过程,最终可能将传统的工业生产改造成信息化工业生产。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培植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保证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3.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就业水平和推动城镇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必然加快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区域内国有电子、信息企业的公司制改组改造力度的加大,民营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将得到大力扶持。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电子、信息企业的改革,非公有制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它势必将彻底改变由于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使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直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4.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人才集聚

信息化建设与科教兴国相辅相成,信息化既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手段。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实现,之所以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而人才问题根本又在于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的科学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过缓。

信息化将改善西部地区信息环境,为文化科学教育事业提供新平台。一方面,信息化环境的改善,可在客观上促进信息化知识在全民的普及;另一方面随着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合一”信息网络工程的实施,西部地区国民教育将突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E-Learning将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为西部地区培养和储备人才,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的人才集聚,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将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高水平、健康协调运行的结构机制的形成,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分工深化、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提升,形成产业高次化。产业高附加值化,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产业高技术化,产业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产业高集约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科学而灵活,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产业高次化,产业秩序从传统的一、二、三次产业转向四、三、二、一次产业。实质上,将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高效益、低能耗、少污染和多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看,不少国家通过信息化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或者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爱尔兰和印度在软件业中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看,也出现了美国西部“硅谷”发展的神话。这些经验都应该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的限制因素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以中西部为主的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电子、网络等高新技术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看,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

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这些地区的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以及国外企业之间失去了竞争与协作的基础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与交流的进程。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很低,必然造成企业在研发、生产工艺、管理、成本控制、营销等方面成本增加,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企业按现代企业模式成长。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成长是知识型的、跨越式的,而这是完全依赖于企业获取、占有、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的高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西部地区企业成长处于传统的企业成长环境,企业扩张和发展极其缓慢,企业难于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很难快速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对西部地区经济有强大带动力的企业群体。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将在推动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制约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从宏观角度来看,限制性因素主要有:(1)企业、社会与政府的信息化程度都还较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较差;(2)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网络带宽不足,转输速度慢,资费昂贵,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3)政策和法制建设条件还不成熟,缺少宏观约束和激励机制;(4)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够。由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正在实施之中,缺乏成功的指导性经验,客观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企业这一战略的实施;(5)服务中介机构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从微观层面看,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有:(1)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信息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将改变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信息和技术;(2)企业缺乏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难以顺利起步;(3)R&D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还较小,企业资金投入有限;(4)基础工作不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管理基础难以适应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亟待进行调整建设和完善;(5)内部资源有一定改观,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要;(6)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面临系统庞杂、功能复杂、投资巨大、实施周期长、见效益慢的局面,企业大多效益欠佳,发展后劲和实力有限,积极性较低。

三、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顺利推进信息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全国经济信息网、企业产品信息网行业信息网、国际互联网等一大批经济数据网的上网开通通过网络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是全球经济热点,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对西部地区而言,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加强管理,坚持推进“三网合一”工程,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使网络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网络融合的平稳过渡和升级换代,逐步建设宽带高速信息网,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

2.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其产业化及广泛运用的前提。西部地区要围绕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从事系统开发集成及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建设,把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作大、作强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工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资金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要重视在以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为重点的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支持和提升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讯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发展掌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重视加快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建设,使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建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3.加大信息技术对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

要重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强化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的改革,使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实现从单项应用向集约化、综合化、网络化应用方向发展。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应用的重点应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改造,要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科技教育部门一方面要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辅助科研和教育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肩负起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专业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广大劳动者的信息化技能,不断增强全民信息化意识。

5.加快与西部地区发展相关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有相应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保证。加快区域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金融、海关、税务、外贸、商检等部门和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使金融、财税、外贸的宏观调控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发展面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它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开发、信息利用、信息增值具有重大带头作用。

6.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指导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对西部地区而言,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企业将已有的各种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与企业的生产有效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积累经验,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要实现这一目的,地方政府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一方面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对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为企业开展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指导,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推动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的开展。

第11篇

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决定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旅游信息化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把各类旅游信息资源整合,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吉林省已经在信息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吉林省旅游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吉林省旅游信息化现状

吉林省在2003年提出了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基本思路:以加快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以继续实施“金旅工程”为中心任务,以网络应用为目的,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目标,以推广使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为重点,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使全省信息化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截止2010年,吉林省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吉林省旅游局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公司,新浪、搜狐、易龙、携程等综合网络和专业网签署合作协议,把吉林旅游网建设成为国内行业一流网站,共同打造旅游营销合作平台。举办一系列的项目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应用培训会,对各市(州)、县(市)旅游局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吉林省旅游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吉林省旅游信息建设水平不均衡

截至2011年末,全省有旅行社583家,期中只有30%左右的旅行社建立了网站;相关旅游网站47个,旅游地图89张;有星级以上宾馆22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6家,可接受在线预订的27家,其他无法达到在线预定。全省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25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家,在线旅游景点79个。

(2)旅游企业信息系统薄弱,整体化水平不高

许多旅游企业有自己的信息化部门,建立了本企业内部网并连接了互联网,用于信息、客户联系和洽谈业务等,但仅限于简单的位置介绍、联系电话、景点图片展示等内容,没有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许多旅行社虽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但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企业每年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也不多。

(3)信息化服务水平有限,更新周期长,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吉林省旅游企业的网站信息更新周期大多为一个月,旅游者无法及时获取企业的新动向,更加无法与企业在网上进行咨询与交流;有的企业仅拥有2~3个专职信息技术人员,甚至没有专业从业人员。

(4)旅游信息化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吉林省部分旅游景点有信息化设施,例如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旅游目的地的触摸查询系统等没有充分利用甚至没有配备。但整体上,设施仍不完善,后期损坏较多。

二、吉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紧密结合吉林省旅游业的具体情况,找准切入点,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

(一)建立和充实全省旅旅游产业信息库,并开展个性化服务

吉林省要建立和充实全省旅旅游产业信息库。其信息库应该包括以下子信息库:吉林省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吉林省旅行社管理信息数据库、吉林省导游管理信息数据库、吉林省饭店管理信息数据库、景区管理信息数据库、统计与财务信息数据库、假日旅旅游预报信息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笔者对吉林省的旅游咨询网(http:///)和吉林市信息网(http://.cn/)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目前已经拥有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吉林省饭店管理信息数据库、吉林省导游管理信息数据库、吉林省旅行社管理信息数据库。吉林省政府还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的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化。

(二)培养大批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

要快速发展吉林省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培养相关旅游信息化人才是重中之重。旅游信息专业人才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懂信息技术,又要懂旅游管理。这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现有旅游信息人才的水平。采取各种继续教育的方式,将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便之掌握旅游信息化建设所要求的基本的技术技能。(2)加强高等学校正规人才的培养,我国旅游院系中开设旅游信息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校比较少。因此,在设置专业时,各旅游院系应该进行相应的考虑与足够的重视,设置相应课程。

(三)加强旅游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是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各类旅游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加快和完善信息化。第一,建立内部的资产(或称物业)管理系统(PMS),实现对内的统一化管理。第二,建立计算机预定系统(CRS),实现对外的服务管理。第三,依靠互联网进行旅游产品的市场宣传和营销,以增加其业绩与销售额,实现对内和对外的相统一。

(四)提高旅游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第12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及相关行业中应用的深广度都有较大的拓展。传统的旅游信息系统以单机版为主,基于网络的应用较少,对于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更新很缓慢;阿站缺乏动态的交互过程,难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多以浏览为主,在管理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对反应游客空间结构、需求爱好等信息难以进行管理和挖掘,不可能实现酒店、交通的预订功能。

网络环境旅游信息与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效整合是促进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提升旅游产业水平的关键。它既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管理、又能实现电子商务,通过将游客的行为进行深度挖掘,能更好的为旅游规划与决策服务。其关键环节之一就是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系统中的旅游信息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等,而旅游电子商务中主要涉及客户认证、酒店预订、票务预订(包括景区内外交通)、电子支付等业务,与旅游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二、旅游信息亿概述

(一)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于企业乃至一个产业的经营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企业或产业管理部门需要紧紧地依靠情报信息,对未来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从而正确指导决策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产品及服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到占主导地位,从而加快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二)旅游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旅游业的生产效率。

旅游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三项。旅游企业信息化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通过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企业对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旅游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旅游电子政务指各级旅游管理机关,通过构建旅游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建立一个旅游系统内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平台,实现各项旅游管理业务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

(三)旅游电子商务

简单地说,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企业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改变的不是旅游企业的业务范围,而是开展业务的具体手段。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商务和信息技术的交集。如图1所示。

(四)旅游信息化与理由电子商务的关系

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活动均可纳入旅游信息化的范畴,而旅游电子商务则主要是指旅游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旅游交易的完成。旅游信息化涉及的范围更广,电子商务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从实践来看,旅游信息化侧重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旅游电子商务更侧重于应用的效果。

三、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信息分散、共享性差

我国的旅游网站数量众多,提供了大量的出游信息,网上旅游信息的总量很大,但分散的信息多,实现共享的信息少。

(二)网络交易的电子支付问题

旅游业的信息化进程中,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网络交易的实现是以电子支付的成功为基本前提的。然而,受传统消费方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游客任然选择传统支付方式,从而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在线交易。

(三)法律保障不完善、消费者接受程度低

在缺乏法律保障情况下,旅游者并不完全信赖网络交易方式,大多采用线上查询、线下交易的方式。

(四)人力资源制约

既精通信息化技术,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四、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开发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目前较为完善的一种软件系统,它是集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各种说明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计算机集成系统,具有很强的数据管理、检查、分析、判断、咨询功能,以对地理空间信息存储、分析、输入操作和人机交互对话方式,为用户提供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全面而综合的信息,并能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以此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特色,不仅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图表和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产生系列制作精美的专题地图,使枯燥的表格数据可视化,从而极大地方便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

(二)重视数据库的构建

旅游管理信息至少应包含地图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主要包括旅游交通图、旅游企业分布图、旅游景点(区)分布图、旅游服务设施分布图、旅游景点(区)数据库、旅游企业数据库、接待设施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旅游产品数据库、旅游客源市场数据库、旅游研究和咨询机构数据库、旅游人才数据库、旅游教育数据库等等,地图数据库可用于产生各种专题地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合成与叠加功能还可用于空间查询和规划;图文数据库主要存储各类数据、图片资料,用于宣传、介绍,并且可以产生各种报表和数据分析结果。

(三)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为旅游管理信息具有特定的时效性且变化很快,需要国家或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定期收集,及时交流,并通过通讯和网络手段及时加以更新,信息质量控制也特别重要,对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信息,管理部门应检查其准确性,并制定要求信息提供者做到信息提供准确、规范和共享的有关政策法规。

(四)建立起一支既懂旅游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化队伍

为保证旅游信息化建设能迅速、稳定、高效的发展,还要建立起一支既懂旅游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化队伍。各级旅游管理机构要创造条件,配备具有专业旅游信息化建设管理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对旅游信息化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考核。游信息化建设应用专业资质的人员,负责旅游信息化具体建设工作。

(五)建立旅游者反馈信息系统

旅游者是旅游信息化成果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对旅游网站的评价与建议应成为网站改进的重要依据,因此网站要提供旅游者的评价通道。其次,旅游网站应建立网上社区,供旅游爱好者交流经验,咨询问题和提出建议,增加游客之间、游客与网站之间的互动性。